槲树叶包粽子:哎,什么,你说,果壳

橡子这么可爱,为什么打不过糖炒栗子!
《冰河世纪》大家应该都看过,电影里“松鼠”Scrat执迷不悟,一生追求,即便引发大灾变也绝不松手的坚果——当然是橡果咯!实际上,橡树并非特指某一树种,而是一类壳[qiào]斗科植物的统称,主要是栎[lì]属,包括栓皮栎、槲[hú]栎、麻栎、枹[bāo]栎和今天的主角槲树在内的将近300种树,同时还包括了青冈栎属和柯属的一些树种。它们的果实都可被称为橡子、橡果或橡实。
Scrat和它的橡果。图片:《冰河世纪》
今天就随着多肉君一起,寻找这颗智慧的橡果吧。
稻草堆里有个蛋
槲树,学名Quercus dentata,壳斗科栎属的落叶乔木。槲树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南至台湾,北至东三省,都能见到它们俊秀的身影。槲树一般混生在针叶林或杂林内,耐寒抗冻,木材优质。
槲树。图片:wiki
杯状的壳斗,半包裹着棕褐色的坚果,这是橡果给人的一贯印象。壳斗是由雌花的总苞片发育而来的,其上覆盖着无数的鳞片。不同的橡果,其壳斗的形状、包被的位置和鳞片的样式,有着丰富的多样性,这是壳斗科分类的重要依据。
比如栎属的壳斗鳞片可分为细长形和三角形。拥有细长形鳞片的树种如槲树、栓皮栎Q. variabilis和麻栎Q. acutissima,它们的鳞片质地偏软,呈反折的针刺状,覆瓦状地排列在壳斗外面,就像是母鸡在稻草堆里下了个蛋。三角形鳞片的如槲栎Q. aliena和枹栎Q. serrata,细小的鳞片紧贴在壳斗表面,如同被剥了大半皮的青皮荔枝一样。
槲树的坚果,壳斗披着细长型的鳞片。图片来源见水印
槲栎的坚果,壳斗披着三角形的鳞片。图片:plant.cqla.cn
槲树橡子凉粉
同为壳斗科,同为坚果,为毛看起来很诱人的槲树橡子,却没能像板栗那样红遍全国的大街小巷?是老天的不公,还是人为的捉弄?我觉得都有吧。自古以来,橡子只是作为山民的零嘴,救荒的食材,很少能登大雅之堂。槲树橡子富含淀粉和其他营养物质,但同时含有栎单宁和多酚类物质,如果不做任何处理,直接生吃,它们苦涩的味道绝对称不上美味,吃多了还容易便秘......
小松鼠痴迷的橡果,更接近于北美白橡Q. alba的果实。图片:img3.etsystatic.com
如果你一定要尝尝橡子菜品的美味,也不是没有法子。伟大的吃货们绞尽脑汁,不择手段,终于把槲树橡子请上餐桌,至少作为开胃小菜。韩国忠清道有道叫dotorimuk的名菜,其实就是“橡子凉粉”,用去除单宁的槲树橡子淀粉制作而成,外观像琥珀色的豆腐块,吃时切成小块,用辣椒、芝麻油、酱油和大蒜等进行调味即可。食之口感弹牙,味道独特,是韩国人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开胃小菜。
韩国名菜dotorimuk。图片:i.ytimg.com
大叶片就要用来包粽子
除了橡子,槲树叶片也值得一说。宽大青翠的叶片,往往比人脸还要大,若只见着叶片,很多人以为这是什么参天大树,其实人家一般也就十米多高。槲树种加词dentata意为“牙齿状的”,它们的叶缘有着波浪一样的钝齿,流利而曼妙的曲线,让人怀疑是由大书法家一笔呵成的。槲树的叶子聚生在枝端,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像花一样地绽放着,让粗糙单调的枝干显得生机盎然,令人赏心悦目。
槲树层层叠叠的叶子。图片:botanische-spaziergaenge.at
槲树叶并非徒有其表,它们宽大的叶片散发独特的清香,是天然的食品包装材料。陕西商洛一带盛产槲树,每逢端午时节,民间流行用槲树叶包粽子,村民们纷纷上山“打槲叶”,赶集的人背着一筐筐槲叶,兜售给主妇们制作粽子。那光景,在全国上下的箬叶海洋里算是一道新奇的风景线了。
新鲜的槲树叶片不能立刻包成粽子,它们的叶片上表面平滑,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还具有单宁和多酚类物质。所以要当粽叶使用前,先要把叶片下锅煮开,然后浸泡在冷水中,最大程度降低叶片中的单宁含量,而后把两个叶片的表面来回轻轻对搓,使得叶片变得光洁干净,这才能填入馅料,下锅蒸煮。
槲叶粽子有着独特的清香,大家有机会不妨尝试下。图片来源:blog.udn.com
每年端午,如果你在日本旅游(日本端午为新历的五月五),能随处可见一种叫“柏饼”的和果子。别误会,它和裸子植物的柏树没有半毛钱关系。日本人把槲树称为“かしわ”(Kashiwa),汉字写成“柏”,为了避免混淆,有时也写成“槲”。柏饼做法其实很简单,把大米研磨成粉,和水制作成米团,包入一些甜味馅料,捏成类似米粿的形状,最后用对折的槲叶上下包起来即可。关东地区人民少吃粽子而流行吃柏饼,据说有着长命百岁的吉祥寓意。
各式各样的柏饼。图片:kiuchiseika.com
食物链底层的槲树叶
槲叶不仅能包装食物,还能吃!不过你没有这个口福,因为这可是蚕蛾科柞蚕Antheraea pernyi的口粮,槲树也因此被叫成“柞栎”。不过,柞蚕并非只选择槲叶为食,栎属的其他植物也是它们的食物来源。我国自古就有养柞蚕取丝制衣的传统,柞蚕茧个头如鸡蛋大小,出丝率高,丝层厚,纤维韧性大,而且比桑蚕丝更加抗酸耐碱,织品坚韧耐用。历史上享誉丝绸之路的“鲁山丝”,便是用这种非主流的蚕丝制作而成。
下图高能,虫恐绕行!
下图高能,虫恐绕行!
下图高能,虫恐小心!
柞蚕。图片来源:biopix.com
槲叶你虽然吃不到,但柞蚕蛹能吃呀!柞蚕蛹颜色深,个头大,口感和桑蚕蛹比起来略微粗糙差,恐虫的童鞋看到这种鸡蛋大小的虫蛹估计要吓哭了。吃法的话,最简单的是油炸,捞起沥干后撒点盐花就行,外酥里嫩,油香可口。而最原汁原味的吃法据说是下锅煮熟,咬一口汁水立刻爆出来(此刻请脑补贝爷野外吃蛴螬的情景)。
哦对了,今天是果壳的生日,不如我们每人吃一盘柞蚕蛹为果壳庆生吧~(?v`)
日历娘建议大家选择不那么重口的糖炒栗子,,连怎么快速剥栗子都教你。
进击的多肉
微信号:love123dr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多肉微信公众号。快点击二维码关注吧!
今天的第二篇文章,讲一只以“果壳”guokr为种名的恐龙。不妨去看看。
每天一个物种, 好吃的
灵魂终会相遇。
微信号:guokrpac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日历娘今日头像
壳斗科 米心水青冈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槲树:哎,什么,你说,果壳?-ZAKER新闻
《冰河世纪》大家应该都看过,电影里 " 松鼠 "Scrat 执迷不悟,一生追求,即便引发大灾变也绝不松手的坚果——当然是橡果咯!实际上,橡树并非特指某一树种,而是一类壳 [ qi&o ] 斗科植物的统称,主要是栎 [ l& ] 属,包括栓皮栎、槲 [ h& ] 栎、麻栎、枹 [ b ā o ] 栎和今天的主角槲树在内的将近 300 种树,同时还包括了青冈栎属和柯属的一些树种。它们的果实都可被称为橡子、橡果或橡实。Scrat 和它的橡果。图片:《冰河世纪》今天就随着多肉君一起,寻找这颗智慧的橡果吧。稻草堆里有个蛋槲树,学名 Quercus dentata,壳斗科栎属的落叶乔木。槲树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南至台湾,北至东三省,都能见到它们俊秀的身影。槲树一般混生在针叶林或杂林内,耐寒抗冻,木材优质。槲树。图片:wiki杯状的壳斗,半包裹着棕褐色的坚果,这是橡果给人的一贯印象。壳斗是由雌花的总苞片发育而来的,其上覆盖着无数的鳞片。不同的橡果,其壳斗的形状、包被的位置和鳞片的样式,有着丰富的多样性,这是壳斗科分类的重要依据。比如栎属的壳斗鳞片可分为细长形和三角形。拥有细长形鳞片的树种如槲树、栓皮栎 Q. variabilis 和麻栎 Q. acutissima,它们的鳞片质地偏软,呈反折的针刺状,覆瓦状地排列在壳斗外面,就像是母鸡在稻草堆里下了个蛋。三角形鳞片的如槲栎 Q. aliena 和枹栎 Q. serrata,细小的鳞片紧贴在壳斗表面,如同被剥了大半皮的青皮荔枝一样。槲树的坚果,壳斗披着细长型的鳞片。图片来源见水印槲栎的坚果,壳斗披着三角形的鳞片。图片:plant.cqla.cn槲树橡子凉粉同为壳斗科,同为坚果,为毛看起来很诱人的槲树橡子,却没能像板栗那样在风靡全国的大街小巷?是老天的不公,还是人为的捉弄?我觉得都有吧。自古以来,橡子只是作为山民的零嘴,救荒的食材,很少能登大雅之堂。槲树橡子富含淀粉和其他营养物质,但同时含有栎单宁和多酚类物质,如果不做任何处理,直接生吃,它们苦涩的味道绝对称不上美味,吃多了还容易便秘 ......小松鼠痴迷的橡果,更接近于北美白橡 Q. alba 的果实。图片:img3.etsystatic.com如果你一定要尝尝橡子菜品的美味,也不是没有法子。伟大的吃货们绞尽脑汁,不折手段,终于把槲树橡子请上餐桌,至少作为开胃小菜。韩国忠清道有道叫 dotorimuk 的名菜,其实就是 " 橡子凉粉 ",用去除单宁的槲树橡子淀粉制作而成,外观像琥珀色的豆腐块,吃时切成小块,用辣椒、芝麻油、酱油和大蒜等进行调味即可。食之口感弹牙,味道独特,是韩国人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开胃小菜。韩国名菜 dotorimuk。图片:i.ytimg.com大叶片就要用来包粽子除了橡子,槲树叶片也值得一说。宽大青翠的叶片,往往比人脸还要大,若只见着叶片,很多人以为这是什么参天大树,其实人家一般也就十米多高。槲树种加词 dentata 意为 " 牙齿状的 ",它们的叶缘有着波浪一样的钝齿,流利而曼妙的曲线,让人怀疑是由大书法家一笔呵成的。槲树的叶子聚生在枝端,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像花一样地绽放着,让粗糙单调的枝干显得生机盎然,令人赏心悦目。槲树层层叠叠的叶子。图片:botanische-spaziergaenge.at槲树叶并非徒有其表,它们宽大的叶片散发独特的清香,是天然的食品包装材料。陕西商洛一带盛产槲树,每逢端午时节,民间流行用槲树叶包粽子,村民们纷纷上山 " 打槲叶 ",赶集的人背着一筐筐槲叶,兜售给主妇们制作粽子。那光景,在全国上下的箬叶海洋里算是一道新奇的风景线了。新鲜的槲树叶片不能立刻包成粽子,它们的叶片上表面平滑,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还具有单宁和多酚类物质。所以要当粽叶使用前,先要把叶片下锅煮开,然后浸泡在冷水中,最大程度降低叶片中的单宁含量,而后把两个叶片的表面来回轻轻对搓,使得叶片变得光洁干净,这才能填入馅料,下锅蒸煮。槲叶粽子有着独特的清香,大家有机会不妨尝试下。图片来源:blog.udn.com每年端午,如果你在日本旅游(日本端午为新历的五月五),能随处可见一种叫" 柏饼 "的和果子。别误会,它和裸子植物的柏树没有半毛钱关系。日本人把槲树称为 "かしわ"(Kashiwa ) ,汉字写成 " 柏 ",为了避免混淆,有时也写成 " 槲 "。柏饼做法其实很简单,把大米研磨成粉,和水制作成米团,包入一些甜味馅料,捏成类似米粿的形状,最后用对折的槲叶上下包起来即可。关东地区人民少吃粽子而流行吃柏饼,据说有着长命百岁的吉祥寓意。各式各样的柏饼。图片:kiuchiseika.com食物链底层的槲树叶槲叶不仅能包装食物,还能吃!不过你没有这个口福,因为这可是蚕蛾科柞蚕Antheraea pernyi 的口粮,槲树也因此被叫成 " 柞栎 "。不过,柞蚕并非只选择槲叶为食,栎属的其他植物也是它们的食物来源。我国自古就有养柞蚕取丝制衣的传统,柞蚕茧个头如鸡蛋大小,出丝率高,丝层厚,纤维韧性大,而且比桑蚕丝更加抗酸耐碱,织品坚韧耐用。历史上享誉丝绸之路的 " 鲁山丝 ",便是用这种非主流的蚕丝制作而成。柞蚕。图片来源:biopix.com槲叶你虽然吃不到,但柞蚕蛹能吃呀!柞蚕蛹颜色深,个头大,口感和桑蚕蛹比起来略微粗糙差,恐虫的童鞋看到这种鸡蛋大小的虫蛹估计要吓哭了。吃法的话,最简单的是油炸,捞起沥干后撒点盐花就行,外酥里嫩,油香可口。而最原汁原味的吃法据说是下锅煮熟,咬一口汁水立刻爆出来(此刻请脑补贝爷野外吃蛴螬的情景)。哦对了,今天是果壳的生日,不如我们每人吃一盘柞蚕蛹为果壳庆生吧 ~(&v`)日历娘建议大家选择不那么重口的糖炒栗子,,连怎么快速剥栗子都教你。----------------------------------- 壳斗科的果壳的分割线 -----------------------------------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果壳网11小时前
果壳网11小时前【图鉴】粽子,都可以用什么叶子包? | 自然控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180764人加入此小组
[这是一个关于粽叶的图鉴贴,虽然目前远谈不上完备。可以通过这个帖子寻找手中的粽子是用啥叶子包裹的,也可以汇报家乡粽叶的形态,进一步丰富这个图鉴。图鉴实时更新中,欢迎各种拍砖批评或者添砖加瓦!]作为一只出生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猫,本来信心满满地认为所谓粽叶,就是箬竹叶无误,再怎么着也应该是大型禾本科植物吧,可是 给出的鲁东南解决方案使我震惊了,他们用的竟然是壳斗科的槲树叶!信心全丧失的某猫不得不去做功课,研究了一下常用的粽子叶材,发现即便是wiki,介绍的也是用竹子或者芦苇的叶子……当然也不是什么叶子都能包粽子的。作为粽叶,首先要无毒,否则……而且如果能有些清新的香味就更好了!其次要柔软结实有韧性,不结实容易杯具,不柔软,你用剑兰的叶子试试?最后,但是也非常重要的,这些叶子肯定是得有一定的大小,否则,想象一下用仙人掌刺来包粽子吧少年!目前所知道的主要粽叶包括如下几种(极度欢迎补充):1. 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叶反正怎么看都是一树的粽叶啦禾本科箬竹属植物,同属植物中应该有不少种可以充当粽叶这一角色的,但是禾本科植物的分类难度有些高,很多时候只看叶子真的很难区分。叶子是这样的:做出来的粽子通常是这样:口味求吃货点评……因为没有吃过别的,而且不是吃货,所以只能形容成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味……2.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叶这是芦苇,在北方的应用也很广泛禾本科芦苇属植物,叶子比箬竹小一些。叶子是这样的:做出来的粽子是这样的:木有吃过,求口味……3. 槲树(Quercus dentata)叶槲树是大乔木,比之前的那些阳刚很多啊有木有壳斗科植物槲树有很大的叶子,虽然外形有些崎岖,但是也是很好的材料呢。叶子是这样的:做出来的粽子普遍是这样的:据 说,它有一种香味,略微有点儿苦味。4. 荷叶(莲Nelumbo nucifera的叶子)嗯嗯,就是它啦荷叶作为包裹食物的材料很常见,但是好像的确没有见过荷叶粽子,只有文字记载。不过,荷叶糯米鸡,真的不就是大粽子么?荷叶有一种很赞的清香味!【你能有点儿新的形容词吗?!5. 芭蕉(Musa basjoo)叶吐槽:总算找到一张没有干露露的芭蕉照片了!说到叶子大,荷叶还是没有芭蕉科的芭蕉给力。这个是叶子:图片中的人只是尺寸参照物,不代表个人审美情趣这个是粽子:6. 玉米(Zea mays)叶看形状,就知道玉米的叶子也可以哦禾本科的玉米因为有着巨大的叶子,所以包粽子也毫无压力。但是平时被用来包裹食物的貌似更多的是玉米皮,或许是取材更方便吧。类似的东西因为产地不一可以叫做苞谷粑或者丹棱冻粑之类的名字,反正就是粑,四川的做法。用的就是玉米皮哦,虽然没有糯米,但是已经很接近了啦。非常喜欢它们黄白色的外表。据 说:它们有很细腻的口感,一股玉米叶子清香7. 柊叶(Phrynium capitatum)嗯,看着就想拿来包东西呢竹芋科的柊叶也是重要的粽叶类似物,广东肇庆的裹蒸用的就是它。是海芋科的,平时木有什么毒。求吃货评价& &8. 美人蕉(Canna indica)叶在南方是常见的观赏植物呢,北方好像见得就少了美人蕉科的美人蕉,也有大叶子哦。只是觉得好像有那么一些不结实,尤其是在平行于叶脉的方向。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成品图,找到了再更新。9. 竹笋皮、竹筒……这个只是见过成品,所以不好定种,竹笋可能是禾本科竹亚科很多种大型竹子的笋……食用竹笋最常见最大的是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的笋,它们是长成这样的:做成的成品大概是这样的,宁波、重庆都有这种做法呢。竹子们的树干也没有被放过,竹筒也有被用作包裹粽子的材料。不过这种粽子剥起来略难吧……10. 露兜树(Pandanus utilis)叶露兜树长得很威武哦,至于它的气生根嘛,我还是不发了,大家移步研究吧……露兜树科的露兜树其实有很多种,不过它们都有长而结实的叶片,而且据说有特殊的香味呢喵。做出来的中山芦兜粽,是这样的:虽然图片上看上去不过尔尔,但实际上粗如手臂哦,一个就一大盘,很过瘾的样子。另,求中山的朋友评价口味。11. 椰子(Cocos nucifera)叶椰子树肯定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用来包粽子,可能就有那么一点儿陌生了吧?棕榈科的椰子,30米高的落叶乔木,你颤抖了吗?不过虽然椰子的叶子看上去很大一片,但是它是羽状复叶,单片的叶子细长细长的,一般都截成段使用。叶子是这样的:粽子是这样的:应该是海南的做法,据说又是有些清香味。【我为什么要说又?12. 砂仁(Amomum villosum)叶看上去像是一片生姜,但其实是砂仁哦~千万不要被自己的眼睛欺骗了,姜科植物砂仁的叶子可不小,这样的一丛可能有1.5米到3米高,而单片叶子的宽度介于3 cm到7 cm之间,包尺寸小一些的粽子也是无压力的。这个真心没找到合适的图,求图求风味!---------------------------------------------------------------------欢迎各种补充!感谢
提供线索!感谢
的指正!随时保持更新哟~(图片来自网络)
请不要把加糖的糯米条叫做粽子!(怒)
的话:请不要把加糖的糯米条叫做粽子!(怒)只有用箬竹叶包裹着食物的有角多面体才叫粽子。
果壳视频编辑,实验党
我表示用槲树叶子包的粽子也有一股清香味。
有次在分界洲岛潜水,上来后,冲着教练喊饿,刚好碰上端午节,教练给我两个粽子,当时就震惊了,对于只见过箬叶粽的江南人来说,很担心当时的粽子会有毒,现在想想,应该就是LZ提到的柊叶吧,还会染色,剥开来粽子颜色是绿色的……不好吃!!但潜水后耳朵疼肚子饿犯恶心的我,还是活生生吞下了一个大粽子……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餐桌物种日历】11月14日 槲树 | 自然控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180764人加入此小组
《冰河世纪》大家应该都看过,电影里“松鼠”Scrat执迷不悟,一生追求,即便引发大灾变也绝不松手的坚果——当然是橡果咯!实际上,橡树并非特指某一树种,而是一类壳[qiào]斗科植物的统称,主要是栎[lì]属,包括栓皮栎、槲[hú]栎、麻栎、枹[bāo]栎和今天的主角槲树在内的将近300种树,同时还包括了青冈栎属和柯属的一些树种。它们的果实都可被称为橡子、橡果或橡实。Scrat和它的橡果。图片:《冰河世纪》今天就随着多肉君一起,寻找这颗智慧的橡果吧。稻草堆里有个蛋槲树,学名Quercus dentata,壳斗科栎属的落叶乔木。槲树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南至台湾,北至东三省,都能见到它们俊秀的身影。槲树一般混生在针叶林或杂林内,耐寒抗冻,木材优质。槲树。图片:wiki杯状的壳斗,半包裹着棕褐色的坚果,这是橡果给人的一贯印象。壳斗是由雌花的总苞片发育而来的,其上覆盖着无数的鳞片。不同的橡果,其壳斗的形状、包被的位置和鳞片的样式,有着丰富的多样性,这是壳斗科分类的重要依据。比如栎属的壳斗鳞片可分为细长形和三角形。拥有细长形鳞片的树种如槲树、栓皮栎Q. variabilis和麻栎Q. acutissima,它们的鳞片质地偏软,呈反折的针刺状,覆瓦状地排列在壳斗外面,就像是母鸡在稻草堆里下了个蛋。三角形鳞片的如槲栎Q. aliena和枹栎Q. serrata,细小的鳞片紧贴在壳斗表面,如同被剥了大半皮的青皮荔枝一样。槲树的坚果,壳斗披着细长型的鳞片。图片来源见水印槲栎的坚果,壳斗披着三角形的鳞片。图片:plant.cqla.cn槲树橡子凉粉同为壳斗科,同为坚果,为毛看起来很诱人的槲树橡子,却没能像板栗那样在风靡全国的大街小巷?是老天的不公,还是人为的捉弄?我觉得都有吧。自古以来,橡子只是作为山民的零嘴,救荒的食材,很少能登大雅之堂。槲树橡子富含淀粉和其他营养物质,但同时含有栎单宁和多酚类物质,如果不做任何处理,直接生吃,它们苦涩的味道绝对称不上美味,吃多了还容易便秘......小松鼠痴迷的橡果,更接近于北美白橡Q. alba的果实。图片:img3.etsystatic.com如果你一定要尝尝橡子菜品的美味,也不是没有法子。伟大的吃货们绞尽脑汁,不折手段,终于把槲树橡子请上餐桌,至少作为开胃小菜。韩国忠清道有道叫dotorimuk的名菜,其实就是“橡子凉粉”,用去除单宁的槲树橡子淀粉制作而成,外观像琥珀色的豆腐块,吃时切成小块,用辣椒、芝麻油、酱油和大蒜等进行调味即可。食之口感弹牙,味道独特,是韩国人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开胃小菜。韩国名菜dotorimuk。图片:i.ytimg.com大叶片就要用来包粽子除了橡子,槲树叶片也值得一说。宽大青翠的叶片,往往比人脸还要大,若只见着叶片,很多人以为这是什么参天大树,其实人家一般也就十米多高。槲树种加词dentata意为“牙齿状的”,它们的叶缘有着波浪一样的钝齿,流利而曼妙的曲线,让人怀疑是由大书法家一笔呵成的。槲树的叶子聚生在枝端,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像花一样地绽放着,让粗糙单调的枝干显得生机盎然,令人赏心悦目。槲树层层叠叠的叶子。图片:botanische-spaziergaenge.at槲树叶并非徒有其表,它们宽大的叶片散发独特的清香,是天然的食品包装材料。陕西商洛一带盛产槲树,每逢端午时节,民间流行用槲树叶包粽子,村民们纷纷上山“打槲叶”,赶集的人背着一筐筐槲叶,兜售给主妇们制作粽子。那光景,在全国上下的箬叶海洋里算是一道新奇的风景线了。新鲜的槲树叶片不能立刻包成粽子,它们的叶片上表面平滑,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还具有单宁和多酚类物质。所以要当粽叶使用前,先要把叶片下锅煮开,然后浸泡在冷水中,最大程度降低叶片中的单宁含量,而后把两个叶片的表面来回轻轻对搓,使得叶片变得光洁干净,这才能填入馅料,下锅蒸煮。槲叶粽子有着独特的清香,大家有机会不妨尝试下。图片来源:blog.udn.com每年端午,如果你在日本旅游(日本端午为新历的五月五),能随处可见一种叫“柏饼”的和果子。别误会,它和裸子植物的柏树没有半毛钱关系。日本人把槲树称为“かしわ”(Kashiwa),汉字写成“柏”,为了避免混淆,有时也写成“槲”。柏饼做法其实很简单,把大米研磨成粉,和水制作成米团,包入一些甜味馅料,捏成类似米粿的形状,最后用对折的槲叶上下包起来即可。关东地区人民少吃粽子而流行吃柏饼,据说有着长命百岁的吉祥寓意。各式各样的柏饼。图片:kiuchiseika.com食物链底层的槲树叶槲叶不仅能包装食物,还能吃!不过你没有这个口福,因为这可是蚕蛾科柞蚕Antheraea pernyi的口粮,槲树也因此被叫成“柞栎”。不过,柞蚕并非只选择槲叶为食,栎属的其他植物也是它们的食物来源。我国自古就有养柞蚕取丝制衣的传统,柞蚕茧个头如鸡蛋大小,出丝率高,丝层厚,纤维韧性大,而且比桑蚕丝更加抗酸耐碱,织品坚韧耐用。历史上享誉丝绸之路的“鲁山丝”,便是用这种非主流的蚕丝制作而成。柞蚕。图片来源:biopix.com槲叶你虽然吃不到,但柞蚕蛹能吃呀!柞蚕蛹颜色深,个头大,口感和桑蚕蛹比起来略微粗糙差,恐虫的童鞋看到这种鸡蛋大小的虫蛹估计要吓哭了。吃法的话,最简单的是油炸,捞起沥干后撒点盐花就行,外酥里嫩,油香可口。而最原汁原味的吃法据说是下锅煮熟,咬一口汁水立刻爆出来(此刻请脑补贝爷野外吃蛴螬的情景)。哦对了,今天是果壳的生日,不如我们每人吃一盘柞蚕蛹为果壳庆生吧~(?v`)日历娘建议大家选择不那么重口的糖炒栗子,,连怎么快速剥栗子都教你。----------------------------------- 壳斗科的果壳的分割线 -----------------------------------不论我们注意或者没注意到,餐桌都是我们与生物圈交流最频繁的一个环节。2016年《餐桌物种日历》将为您还原每种熟悉或者不熟悉食材的全貌——每天一个物种,好吃的灵魂终会相聚。如果纸质版日历和小组帖还不能满足你,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物种日历”(GuokrPac),物种日历也可以随身携带啦!
果壳网生日快乐,怪不得是这个呢话说我真的不知道橡子、柞蚕和这个槲树有这么紧密的联系啦~~~
今天为什么准时了
果壳网生日快乐,怪不得是这个呢话说我真的不知道橡子、柞蚕和这个槲树有这么紧密的联系啦~~~
难得准点发……
没抢上沙发。来自
那“一大家子”就不能全放出来么。。。
我们老家那也用这个叶子包粽子,这个粽子包的丑了点。
非得吃这个虫的话,我选择死亡
引用 的话:非得吃这个虫的话,我选择死亡吃的是蛹啦。不过也看过节目有吃幼虫的
橡子就算了,蚕蛹来一份!
所以Scrat那么执着的那颗橡果对它来说到底有多好吃?
原来橡果不是橡树的果实?!那么第三帝国勋章上的橡树叶和橡果又是哪种植物的呢?薯仔国很喜欢拿橡树叶和橡果做装饰啊
鸡蛋大小的柞蚕?!
楼主你先告诉我对比用的鸡蛋多大?来自
小时候农村上学,曾经柞蚕泛滥的时候不敢从树林底下过,树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柞蚕,还有吃树叶嘁嘁喳喳的声音,从树林过一趟身上全是虫粑粑。
果壳生快!
跟我一起念:喝无——胡(槲)
哇哦~果壳生日快乐!来自
柞蚕的茧蛹的确好吃
引用 的话:吃的是蛹啦。不过也看过节目有吃幼虫的炸蚕蛹还是好接受的,煮蚕蛹不味道太浓了来自
炸柞蚕蛹比桑蚕蛹好吃太多了!蚕蛹外边是皮,中心有一个黑黑硬硬的小核,柞蚕蛹在这二者中间是又香又嫩的白色物质,那才是吃的重点啊!而桑蚕蛹这个白物质简直微乎其微,我都不明白有什么可吃的。
引用 的话:果壳生快!污壳更适合用“日乐”二字来祝福吧。。。
引用 的话:污壳更适合用“日乐”二字来祝福吧。。。My bad, XD
不折手段,这是还珠格格看多了吗?
作为土生土上商洛人表示槲树叶包的粽子吃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罢了,橡子凉粉见得很少,毕竟费时费力口感还不如黄豆豆腐(摊手)。小时候秋天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顶着脑袋被砸的风险捡橡果,然后挑其中个大形好的做成橡果哨子,欢快的吹好久
引用 的话:鸡蛋大小的柞蚕?! 楼主你先告诉我对比用的鸡蛋多大?嘻嘻嘻i
壳子生快!
联系到前两天又是黄瓜又是香蕉的这么污,不知道今天的橡子是不是故意放来配对的。德文中的橡子Eichel还有别的意思,具体请看着橡子的图自行联想。
为什么不说说栎木是放香菇?荷木更佳。来自
今年果壳生日选的橡果,明年今日日历上又是什么呢?很想掰开看看……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槲树叶包粽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