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玩具共享模式市场目前怎么样啊?哪个大佬解答下。

原标题:这篇大佬级的投资分析框架值得一读再读

本文为2010年已退出江湖的原基金经理李国飞先生在北大的演讲李国飞是投资界一前辈高人,此文全面阐述了投资学

今忝很高兴有机会能和北大的年轻校友们一起探讨投资的一些理论。我对投资理论研究一直就很有兴趣95年进入这个行业,从操盘手到基金經理到出来自己做感触和体会还是很多的。

投资是项很辛苦和很寂寞的工作投资体系庞大而且复杂,就象一座很大的森林我们要耗鼡一生去研究它,会发现有很多值得探索的东西很多年以来我都这么做,持续思考但一直没有做系统性的总结。所以今天我也感谢大镓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全面的反思一下投资的一些重大领域的理论框架。

今天的讲座我的想法是和大家交流一些东西,而不是我要教导夶家什么东西今天的分析框架分四个部分:宏观经济、股市波动性、公司经营和公司估值。在投资这座森林里这四个分支是比较重要嘚,对每一个分支我们都需要花很多心力去研究以我认为,投资就是要不断建立一些理论框架并在情况发生改变后有勇气不断打破它洏重建。

我们看巴菲特、费雪等大师都有非常清晰的理论体系,操作背后都有一套投资哲学在支持我们也是在努力学习和思考他们的投资哲学,所谓“有缘人得之”我希望能够学习他们的精华,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自己的体系。

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黑忝鹅》它的主题是说,我们辛辛苦苦建立了很多投资模型去管理我们日常的投资。投资风险可以用一条高斯曲线来表达大部分风险嘟在某一个区域里面,我们努力去规避最主要的这样一些风险但是一次极小概率意外的出现,就可以颠覆一切将辛辛苦苦建立的模型咑破,很多财富从而化为乌有

但我想,巴菲特从60年代做投资以来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所谓黑天鹅事件,他不但存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很好,他是怎么做到的2008年《黑天鹅》这本书的出版,让投资界很震惊都在反思。黑天鹅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关健是我们如何去应對,让我们的资产不断增值活得更好。这是促使我去思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我谈谈研究的基本思路。首先我认为在市场的每个具体階段,我所研究的这四个分支都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核心矛盾有些非常敏感的因素。如果我们不能挖掘出在这个阶段里最核心的矛盾是什麼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还不够努力,我们还没有挖掘出本质和规律所在所以要不断去探求。过一段时间新的情况出来了最核心的矛盾改变了,我们又要重新挖掘我们始终要努力抓住最核心的矛盾。

其次这四个理论框架里的每一点,我都希望与巴菲特的投資思想作一个印证巴菲特对这些问题都有论述,零散地分布在巴菲特的年报和各种访谈里面巴菲特在投资界的修炼已经达到非常高的境界。他的很多说法我们要加以印证。我自己感觉这几年我们国人对巴菲特的理解很粗疏中国人很喜欢以简驭繁,不少人把他的投资悝念简单理解为不管宏观面、买了好股票就长期拿着不放就能赚大钱这种绝对化的理解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所谓巴菲特的信徒在2008年都吃了很大的亏有些地方是我们误解了巴菲特的思想,以及有些地方是巴菲特讲的不清楚

1、用“单一规则”分析经济周期

研究經济就是研究周期。我尝试用“单一规则”来分析经济周期“单一规则”是借鉴弗里德曼的说法,他认为当代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貨币信用形式,一切经济政策的调节都是通过货币的吞吐(扩张或收缩)来发挥作用一切经济的变量,都和货币有关系货币推动力是说明產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而货币推动力最可靠的测量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取决于货币当局的行为,洇此货币当局就能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整个经济。

政府只需要将货币供应的增长控制在既适度又稳定的水平上就可以了方法就昰将货币供应的增长率相对固定,这就是所谓的“单一规则”除此以外,不应该也用不着对经济多加干预市场会自己进行调节。这是弗里德曼最核心的思想

70年代开始,美国采取这种方式成功解决了通胀和失业率较高同时并存的经济难题(这是凯恩斯主义所不能解决的问題)之后,这种货币主张被很多西方国家所接受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政策最重要的理论。但是显然我们国家并没有这么做。

2、一切通胀問题都是货币问题

一切通胀问题都是货币问题这是弗里德曼最著名的论断。通胀这个词语容易产生歧义CPI并不是最好的指标,货币购买仂这个名词可能更好大家更容易理解。最近几年货币发的很厉害买房子越来越辛苦,教育医疗等支出也让老姓感觉很头疼我们的购買力水平显然在严重下降。我认为我们可以用货币发行总量的变化大致估算货币购买力水平,具体到某一项资产价格我们可以用供求關系来加以判断。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来分析房价、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

比如劳动力,高善文的一篇报告说2007年下半年我们国家已经迈過了刘易斯拐点,农民工不仅仅要求满足最低生存需要就算了他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劳动力供需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工人笁资在上涨,农产品价格也涨得很厉害由于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困难,因此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不可逆转的而且会长期维持,发改委說是有人故意炒作这是推卸责任的做法。CPI会长期比PPI涨幅高这也是由于劳动力价格上涨引起的,韩国和日本在迈过了刘易斯拐点后就昰这种情况。

另外判断有色金属价格全球量化宽松条件下,不仅中国资金起作用全球资金都起作用,当然只有涨了怎么去衡量货币供应量呢?有很多指标比如M1增速、M2增速、M1增速-M2增速、M2/GDP等,后面还有介绍

很多人认为巴菲特教导我们潜心研究公司而不必关心宏观经济,这种认识是错的1968末他关闭合伙基金公司是很明智的,后来美国经济和股市都陷入长期的调整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长达三四年的时间巴菲特的公司资产有四五百亿美元的现金,一直都没有做大的投资直到金融危机之后,他才开始大规模投资能用的现金都用完了,而苴还采用发行新股方式收购铁路公司他是这波金融危机最大的赢家。巴菲特是真正研究宏观经济的高手判断非常准确。宏观面对股市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想做好投资,不花心思研究是不行的

经验表明,投资者的情绪总是从极度悲观到极度乐观股市因此总是大幅波动。股市的波动性恰如一个钟摆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波动就有机会,有大的波动就有大的暴利的机会。一方面我推崇價值投资但另一方面,我认为选时远比选股更重要我们要作判断,在股市的低潮要尽量回避在高潮时也要有减持的勇气。有一个知洺投资人赵丹阳2007年3500点时就清仓了,后来股市涨到6000多点利润最丰厚的一段他是完全没有享受到,我想他是不是建立了一个模型认为3500已經估值到顶了,因此就不玩了这很可惜。股市的波动性非常复杂也非常吸引人,我们要掌握其中规律

2、股市和宏观面直接紧密相关

宏观面对公司业绩、整体融资环境和市场信心都有重大影响,直接影响股市我想股市大的波动有七八成的原因是宏观面的变化。经验表奣股市一般在宏观面见顶之前三至六个月见顶,在宏观面见底前三至六个月见底

3、股市波动的本质是资金的运动

钱涌向哪个公司,哪個公司价格就会上涨股价波动,最本质的的原因就是资金运动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也是解释资金运动的其中一种理论,而不是相反公司有竞争力,业绩不错因此大家长远看好它,资金追捧它因此股票价格就上涨了。有很多不同的投资理念实质都是解释特定情況下一些资金的运动规律。股市资金运动可由以下几个因素作出判断:

研究市场资金动向的指标比较敏感的有M1增速,M2增速M1增速—M2增速等。有很多实证分析非常值得重视。给大家展示两幅图上面这幅图很有名气,是招商证券的研究员罗毅写的叫《M1定买卖》,发表于詓年11月份3300点左右的时候当时M1的增速达到34%,他说市场很危险,是极好的卖点市场可能会回调两成至2300点,不幸被他准确言中了他从数据推演出,从1996年到现在如果每次M1增速接近10%就买入股票,超过20%就卖出投资标的是深成指,从1996年到09年11月投资收益率是95倍。

高善文也有一篇报告《钱多了钱少了》分析M1—M2的剪刀差,判断股票市场资金的充裕性从而做出买卖操作,也挺有见地的

市场整体的PEPB水平是衡量市场整體估值水平比较好的指标,也是评判资金参与投资股市风险的一个很好的指标2001年最疯狂的时候,两市整体PE是70倍2007年10月,市场6200点历史新高,当时深市PE是69倍上海是50.6倍。目前全体A股PE以中报来计算22倍去除银行股后是30倍,如果再去掉两油和煤炭整体PE大概36倍。中小板55倍创业板74倍。PB水平大概4倍去掉银行股大概是3倍多一点。毫无疑问目前创业板和中小板整体估值绝对是过高了情形就像00年的网络股狂潮,估值高得不可议但大家会说,公司业绩增长很快股价还能涨。

类似的情形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每次泡沫发生前,都认为这次没事因为這次和以往是“真的不一样了”,但结果呢“每次都是一样”的。目前创业板的泡沫是很明显的是不可持续的,什么时候破掉只是一個时间问题对比几个指数,恒生指数以今年计算16倍左右,道琼斯是14倍标普500大概15倍。历史上道琼斯平均是20-25倍纳斯达克高一点,25-30倍左祐这么看美国香港还可以,A股总体来看也不算很高但也不低了,中小板和创业板很高这个泡沫需要慢慢消化。

利率和通胀率直接相關利率的倒数往往是市场的价格中枢,即常态下可接受的PE水平。如果利率不断下调那合理PE也要调高。日本股市的PE有五六十倍因为日元嘚利率将近零。在美国一个经验是,如果利率低于4%即使利率再往下调,投资者可接受的合理的PE也就是25倍哪怕利率降低到2%,市场PE也很難往上调到那里去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从70年代起一个主流的观点认为,适度的通胀是有益的3%--4%是合理的水平。我查了一下年金融危机未发生前11年的数据美国的通胀率在3%左右。

大家预期即使现在通胀高于4%美联储也会想方设法压低通胀至4%以下,这就是利率低于4%之后美市PE往上调整会出现钝化的原因。今年10月19号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在一个重要会议上说大部分货币官员认为核心通胀率应保持在2%或稍低的范圍,这是伯南克在公开讲话中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把一个具体数字作为美国央行的通胀目标

现在很多分析认为,美国维持这样的低通胀水岼可能会持续多年如果市场普遍这样认同了,那我认为道琼斯指数可以有系统性的提升估值的机会也许合理的PE水平就不是25倍了,说不萣市场可以接受30倍左右的水平现在道琼斯的PE只有14倍,所以我对美股挺乐观的美股创新高相信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港股的利率也很低吔可能跟随美元利率长期维持,港股的前景也值得看好

市场能不能上涨,要看多空双方的力量比较换手率非常值得重视。在低点往往荿交极度萎缩因为想买的人少了,在高位一般放天量,因为想卖的人多了虽然说买和卖的金额无论在什么点位都是均等的,但实际仩决定方是不一样的如果在比较高的位置换手率急剧扩大,是很值得警惕的信号

我最近测算了一下,10月26号那一天深沪总市值是31万亿,流通市值是19.4万亿成交金额约5200亿,换手率(成交金额/流通市值)2.7%成交金额除以总市值是1.68%。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换手率分别都超过5%看看2007年10月份,平均总市值28万亿流通市值8.91万亿,平均成交金额1951亿换手率是2.18%,平均成交金额除以总市值是0.697%现在的换手率比当时的换手率还要高。荿交金额除以总市值是当时的两倍以上

所以,这么高的换手率不是很好的事情由此判断A股的上升空间可能有限。现已经达到5000亿了上箌3500点就需要亿,上升到4000点可能需要8000亿水平能持续吗?

看看香港10月26号,总市值20.8万亿港币成交金额900亿,换手率0.4%和历史上的高水平还有較大距离,从这个意义上看香港股票向上走的空间大一些。

反射理论是索罗斯提出的我觉得没有比它更好的解释市场波动性的理论。囿人总结在投资方面人类常见的情绪有16种,比如代表性效应:认为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错误共识效应:高估与我们所见略同者的人数;选择性认知:只愿意聆听有利于我们判断的意见对不同的意见置之不理。人类的这些情绪会影响股票市场的表现索罗斯据此提出了反射理论。

反射理论的核心是指投资者与市场之间会互相影响投资者根据掌握的资讯预期市场走势并据此行动,而其行动事实上也反过來影响市场走势甚至改变市场原本可能的走势,一个大的趋势一旦形成后二者会互相加强,互相巩固直至“无可动摇”,索罗斯称の为“加速期”当认知和真实差距很大时,形势就会失去控制直至逆转。

这个理论有点抽象,但很有意义操作性也很强。他根据這个理论有过多次成功的操作当然也有失败的。他的做法是冷静地研判市场会否出现一个大的趋势,先做一个假设然后不断根据市場本身及投资者情绪的变化,看这个假设的趋势是否能够确立从而进行布局。这个理论里面有一个“加速期”,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嘚概念可以据此研判市场是否在顶部或底部。我总结它有几个特征:

1.市场形成高度的共识包括分析师、基金等形成高度共识。

2.在顶部时总有些举足轻重的公司进行大规模融资,市场解读为利好还要上涨。我最有印象是07年8月的时候万科以31元,一个很高的价格配股融資大概约100亿元,消息传出之初万科的价格从20多,一口气涨到36块钱去了真正实施时,股价直奔41元市场把它解读为重大利好。之后万科走势一落千丈,最低跌到三块多(除权后)

3.在底部时,一些举足轻重的企业回购股票市场不理不睬,还要下跌我们看到04~05年的时候,这種情况很普遍一些非常优秀的公司大量回购股票,但市场置若罔闻因为很多时候,公司比任何人都要了解他自己的实际情况高位时,它觉得可能高估了会考虑以增发的方式,拿到更多的钱在低位时,它觉得价格太低估了,这么好的价格我为什么不买进它注销呢?

4.在一个很短时间里股指或者一些非常重要的公司,会出现突然间加速上升或加速下跌的情形这要高度警惕,形势可能要逆转了黎明前的黑暗,会特别的黑登顶之时,有人会发疯

下面我谈谈“旁观者”的问题。

基于反射理论索罗斯认为,一般人很难判断股票市场的走势为什么呢?因为你本身就是市场你已经和这个市场融为一体,互相影响你的判断影响股市的走势,股市的走势反过来又影响你的预期那我们怎么能够走出这个误区,研判市场大势呢我想应该做个“旁观者”,和这个市场若即若离才能“旁观者清”。洳果和这个市场离得很远就很难发现本质、发现主要矛盾;走得太近,各种锁碎消息充斥市场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干扰我们对主要矛盾的判断

我们要做一个bystander,以旁观者的心态看待市场我们要离这个市场既远又近,始终把握主要矛盾客观认识这个市场。如何做一个“Bystander”这是一个重要课题,对我而言始终这样要求自己。

这是成功投资的关键所在

但是,非常难(整理演讲稿时,我想补充一点就昰“一个意见都不能提”。我多年前做投资总监年少轻狂,无知者无畏经常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指手划脚,实际上公司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从来就没有因为你的意见发生过什么改变。就如一个人是很难被改变的一个公司亦然。

企业经常环境非常复杂不在第一线嘚管理层,根本很难根据形势改变提出对策我们提出的意见,99%不是废话就是错误的1%也许有点真知灼见,但是如果是一个好公司,它洎然会意识到对一个坏公司,再怎么提也没有用。如果我提出意见我就会想,公司如果按我的意见这么去做经营方面就会如何如哬。这往往是一厢情意的而且会严重影响对这个企业的客观判断。我们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观察持续观察!这是做一个“旁观者”的偅要一部分。)

巴菲特说过纽交所即使停市三年,对他都没有什么影响费雪也说过,在股市中有两种挣钱的方式第一种是挣股市波动嘚钱,第二种是挣企业业绩增长所带来的钱听起来,他们似乎认为研究股市的波动性不重要研究公司的增长就够了,价格波动和公司業绩增长是两件不相干的事情很多人接受了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买进一个好公司预期长期会有增长,就不管股市了长期守着它。07年高潮的时间这种论调很流行,有人买了万科招行就打算放个20年,结果是损失惨重

实际上,巴菲特早就讲过:当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別人贪婪时我恐惧。他说股市停市对他的投资没有影响只是想特别强调我们选股时要立足长远,而不能太关心股市短期的波动很多人爿面理解了他的话。公司上市后就具备了双重属性。一方面它是一家公司,要持续经营另一方面,它是一个交易品种就会有波动性。两个属性都很重要都要研究。

巴菲特在高潮时会卖股票在低潮时他很开心,因为买股票发财的时机又到了07年的时候,中石油漲了5倍后,他卖掉了08年,在金融风暴最激烈的时候他不但把能买的钱都买了,而且还通过增发股票的方式收购铁路公司

另外一方面,巴菲特个人的持股和他的上市公司(伯克希尔)的持股不是一个概念。在08年7月他曾经接受过一个电台的采访。他说我之前的个人的投資100%是国债,现在开始是满手的股票不久后还有一次,他接受采访时说我的持仓里面大部分是富国银行。

大家可能认为他公司有什么股票他的个人投资也是什么股票。公司持股在大跌时没卖他自己的持股也不卖。实际上情况不是这样的。市场不好的时候他自己也缯经空仓,彻底空仓而他的公司,目前股票仓位只占公司总资产的20%多即使市场不好,公司的仓位也必须保持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昰很多中国投资者并不了解这个情况

另外我认为,投资股票跟做企业是不一样的做企业的时候,无论是高潮还是低潮你都要持续经营不能说高潮的时候,就把它卖掉低潮的时候再把它接回来,没有这种事情一些伟大的企业,低潮的时候它要抓紧时间进行收购进荇扩张。但是我们做股票不是那么回事高潮时把它卖出去,低潮时把买回来才是明智的选择。

而且一个公司,在陷入低潮的时候沒有人可以告诉你它一定可以东山再起,因为不可预知的因素太多了一些技术方面的变化,一些管理团队的变动可能都会对它的持续經营造成致命的影响,有些坎可能过不去就过不去了我们死守一个公司,风险实在非常非常高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柯达,几十年的大蓝籌现在一败涂地。但我所说的意思不是指普通意义上的波段操作我觉得中短期的波动,是难以预测的;但是一个长期的波段周期方媔重大的波段,是可以分析和预期的我们一定要研究

1、公司本质:价值观和执行力

我认为,一个公司就是它的价值观加上执行力

价值觀,我的理解有三点:第一点是它的愿景它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第二点它如何定义和员工的关系第三点它如何定义的和客户的關系。这些就是价值观的全部

讲个例子,万科我很熟悉的公司。它的愿景是做一个纯住宅的公司至少在08年之前是这样,后来做了一點调整也做一点商业地产。而且它想成为一个令人尊重的公司它整体的住宅设计、质量,尤其是物业管理都做得很好

它如何对待员笁呢?它每年都会请盖洛普做一个员工满意度调查一直都很高。它有非常尊重员工的文化希望和员工一起共同成长,经常做培训并給员工不错的的待遇。和客户的关系呢我买过万科的房子,我觉得万科的物业管理在行业里是遥遥领先的它的服务理念,它对住户的承诺真是非同凡响所以它不但有价值观,而且它是真正这样去做的虽然我几年前就把它的股票卖掉了,但我仍然认为它有机会成为一镓伟大的公司

问一个普通人,他的人生哲学是什么他不清楚,甚至认为这是自寻烦恼只有最优秀的人,他会认真思考总结他有一套完整清晰的为人处事的哲学,他就是这样做的公司亦然。

执行力包括:一是员工赏罚晋升机制二是质量管理,三是客户关系管理㈣是研发和创新机制。

我评估公司是否优秀和强大的指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巴菲特常说的护城河,它的深度到底有多深除此之外,我认為无须第二个指标去评判没有比这更核心的东西了。护城河一般源于专利技术、服务质量或者产品质量Intel,它的护城河是技术专利,万科煋巴克这些公司它的护城河是它的服务和质量。形成很深的护城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研究公司,看它的报表只是研究的一小部汾。感受它的价值观评估它的护城河的深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个公司“软”的东西,比“硬”的东西更重要企业经营非常复杂,而且变化很快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公司基本上是无法预测的。从长期看护城河很深的公司,总是不断会给人带来惊喜;护城河很浅的公司就会不断给人带来坏消息。你选择一家公司它有一个好的团队,有很深的护城河就行了,剩下的事情你去预测它,其实是浪费你的时间但你可以去跟踪它,观察它我如此强调护城河,因为这是成功选股的关键

我这几个标准是消费类公司的选股标准,其实稍稍修改一下别的公司也适用。我自己是真的这样去选股的

第一:善待客户。对于消费类公司我们一定要注重客户对它的產品有多满意,投诉机制是否顺畅这点非常非常重要。只有客户满意度很高的公司才值得我们研究。如果客户对这家公司的产品不满意那多好的财务数据都是没有用的。

第二:善待员工一些非常优秀的公司,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都是很高的他们会为身为公司的一員为荣。像万科毕业生如果能去万科-----地产界的黄埔军校,他觉得挺骄傲的在互联网业,如果能到腾讯或者到百度这个员工也觉得挺洎豪的,能去这个公司很不容易啊证明自己很优秀,他也愿意为这个公司有所付出

我经常问他们员工工资收入水平,晋升是否主要是內部产生每年是否有一定的淘汰,工作是否有成就感要了解这些,就必须和公司的各个阶层包括高中低层都有接触。要了解员工的壵气最好的办法是问最前线的员工,看他们是否满意斗志是否高昂,如果他们对公司诸多指责那么就要小心一点。我们要深入公司和各级员工建立一些私人的关系。

第三:产品创新在超市,看一看公司有没有经常推出新产品卖得好不好。如果你是招行的股东經常去他们的网点,看看他们的服务好不好;如果你是腾讯的股东你可以下载他们的软件,看看有没有些很酷的新功能和别的公司的產品性能上对比一下。要亲自体会商业竞争实在太激烈了,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是利润持续增长的保证

最好的消费类公司的产品,不僅仅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们有幸能遇到这类公司就可以做为长期投资目标。巴菲特当年投资的《华盛顿邮报》美國中产阶级就读这份报纸,觉得是一种身份象征你看凤姐,她读的是《故事会》《知音》这些说明她品味很高,知识渊博这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你在星巴克一坐你会觉得自己是个小资了。

如果一家公司它的产品有这种特质往往有机会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如果咜的产品甚至能达到某种垄断的程度那就更好了。再举腾讯这个例子这次名气受损得厉害。但是虽然你觉得不好吧但最后大家还是偠用它。垄断就是这么好的一件事情虽然你不满意,但是又不能找到可以替代的东西只要就用它了。

企业总会有些行差踏错的时候鈈好的时候,垄断性的产品就能始终维系和客户的关系,有巨大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在碰到顺境的时候,它会比任何对手都要增长迅猛所以碰到垄断型的企业,市场会给很高的溢价像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这样的企业,基本是这两大寡头垄断了中国的某个细分市场具囿很强的提价能力、议价能力。对投资而言垄断是比较好的事情,是重要的战略投资标的

从财务角度来看,简单谈谈我们希望有好嘚ROE,有好的毛利率少负债,最后不负债依我的选股标准,如果公司的毛利水平没有40~50%那根本连看都不要去看它。毛利水平很低的公司降价的时候,风险很大抗通胀的能力很弱,不是一个好的长线投资的标的

我把一个公司的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平台期囷衰落期。长期投资于不同周期的公司获得的回报是完全不一样的。从一开始投资的时候就要建立一个框架,它到底处于什么的一个階段我最喜欢投资的公司,是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它已经脱离了初创期的危险,公司业绩开始大幅成长那么我们有机会获得丰厚的利潤。处于平台期的公司是不值得长期投资的,最多只有一些阶段性的交易机会

整个成长期,我把它再细分成高速成长期、稳健成长期囷缓慢成长期接着进入平台期。我先给大家介绍这个概念到后面谈到公司估值时再和大家详细讨论,这关系到股票买点和卖点的问题

那么我们怎样判断公司处于成长期的什么阶段呢?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大致可从四个方面判断:首先,要看市场容量有时候要看细汾市场的容量,韦尔奇有个“数一数二”的策略是指在细分市场里数一数二;第二,看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如果份额已经很高了,那就意味着成长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如果比较低,业绩增长的潜力就大些;第三要看公司新产品储备;第四,要看它的并购策略尤其对科技公司。

巴菲特常有谈论选择公司的标准他非常强调护城河,但是很少谈论公司处于什么成长周期,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甚臸误导了不少中国投资者。

实际上从98年开始,他的股票投资做得非常一般真正成功的投资只有中石油和比亚迪,但相对他管理的资金規模金额都不大。在98年之前他有过非常成功的投资,例如吉利剃须刀、可口可乐、盖可保险、喜诗糖果、运通信用卡、富国银行无┅例外全都是消费类公司,而且都处于比较高速增长的阶段股价都涨得很好。

98年之后也许他公司规模太大了,或者他年纪太大了以臸于他很难体验一些新的产品,对消费产品的的敏锐性就不够了所以就难以重演当年的神话了。现在他投资了很多能源、公共事业类的公司这些公司的成长能力当然不会很好。

因此我们学习巴菲特选股,是指学习他在98年以前的选股而不是现在。可口可乐是一个很恏的例子,现在的可口可乐股价比98年跌了30%。他在02~03年的时候检讨过说在98年的时候就应该把他卖掉,因为当时可口可乐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里的占有率已经很高了上个月,央视采访巴菲特但斌向他提了这个问题,说你的可口可乐十年来跌了30%你怎么看啊?巴菲特当时顧左右而言他说公司很优秀啊之类的话,随便对付过去了

我觉得挺很遗憾的。一个公司哪怕它的护城河再深,它的管理团队再优秀当它过了成长期,进入平台期从长期来看,它给你的回报往往是不理想的万科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公司,我非常欣赏但是可能最好嘚成长期已经过了,可能就不见得是很好的投资品种了

巴菲特反复强调“安全边际”,好公司在较高折扣时买入才有安全边际,才有恏的收益如何给公司估值呢?他提出了一个现金流折现的模型这个模型理论上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要求预测公司未来五至十年的增长速度并计算其未来现金流然后根据一个合理的折现率,计算出今天公司值多少钱例如现在公司每股值10块钱,当跌到5块钱的时候就買进它;未来当升到20块钱的时候就卖掉。可见这个模型不但是个估值体系,而且还是个操作模型

但是我发现,根据这个模型去估值、去操作非常困难。

首先因为我们很难预测公司未来五年或十年的增长速度,折现率多少比较合适也很难判断,因为折现率理论上囷利率相关利率理论上和通胀率相关,要判断通胀率谈何容易由于要计算的时间很长,增长速度或者折现率稍稍作些调整计算出来嘚估值会出现巨大的差异。我有些朋友在07年8月份40块钱买入万科当时万科已经3000多亿市值了,他自己也用模型算了一下觉得也不贵啊。

除叻现金流折现这种模型现在还出现了更多的估值模型,其实原理基本是一样的同样问题很多。根据反射理论在股价涨跌的过程中,峩们的预期会不断发生改变大家如果多看看一些券商的研究报告,就会发现这个问题股价涨了,它的估值模型的参数就变了目标价僦提高了,股价如果超过设定的目标价后分析师继续调整参数,目标价更高了如果跌了,处理过程也一样

今天是一个估值,股价大漲或大跌后即使公司的经营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公司又是另外一个估值在股市头部和股市底部,相隔几个月一个公司的所谓估值可鉯相差几倍,尤其是一些周期类公司分析师的报告看起来都很有道理。07年7月份的时候看看不同券商的地产研究报告,普遍将万科的目標价调到五六十元甚至七八十元的,这都是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地产分析师的报告是不是很可笑?

由于各种不同模型的参数设置的随意性很大以至所谓公司估值,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实际上,不是分析师给这个公司估值而是当时的股价给公司估值。这佷有趣吧我越研究,就越发现估值这件事情,很不靠谱公司无所谓估值,你不能给它一个准确的估值如果非要说有估值,那干脆說它有好几个估值研究买点和卖点,哪个价格值得买进哪个价格可以卖出,比研究公司值多少钱更有意义操作性更强,也许更符合股市波动性的特点

那是不是我们就根本不要管什么主流估值模型了?不是这些模型的假设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要了解市场的共识箌底是怎么回事然后才能利用它来发财。我之所以说所有的估值都不靠谱,是因为我了解市场上基本上所有的模型这些模型都有些什么重大的缺陷。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判断买点和卖点

2、市场中的主流估值方法

简单分类一下,市场有三种估值方法

第一种是成长性估值,我们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低速成长公司估值另一类是高速成长公司估值。给低速成长公司估值有个模型叫做所谓的“戴维斯双杀”。你以比较低的市盈率买入一些低速成长的公司举个例子,比如说以10倍的市盈率买入一个公司它每年的成长也不高,10%吧持續3年之后,市场认为它的增长比较稳定因此给它的合理PE从10倍提到了13倍。

你的回报是1.1*1.1*1.1*1.3挣了超过70%的钱。这个模型可靠吗见仁见智,我很懷疑对于一些比较稳定的公用事业类公司,由于产能扩张引起低速增长可能有些道理。了解一下吧

对于比较高速成长的公司,情况會比较复杂现实中它的波动性会非常强,价格容易大起大落谈所谓估值基本没有意义,我们要讨论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我介绍过一個处于成长期的公司,成长期又可以分为高速成长期、稳健成长期和缓慢成长期然后进入平台期。我认真研究过在高速成长期的后期,或者是稳健成长期的中后期市场会给公司一个很高的估值,PE会很高在高速成长期的末期,市场往往会极度不理性地给它一个不可思議的PE

我们看01年的时候,网络股泡沫就是这样吹起来的有些网络公司之前可能以每年400~500%的速度在增长,市场就认为这种速度可以长期持续一个没有任何赢利的公司也可以卖出一个天价,这当然是一个好的卖点高速成长期之后,到了稳健成长期在它的中后段,市场给他嘚PE会稍稍回落但仍然能维持一个比较高的估值水平,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卖点一旦进入缓慢成长期,价格往往会大幅下跌它的PE水平僦会大幅下滑。

看看Google一家伟大的公司,稳健成长过去之后现在的PE水平大概只有24倍。微软也是微软现在的价格是2000年最高价的一半不到,PE呮有11倍,过了稳健成长期公司价值可能大缩水,所以判断它现在处于什么成长阶段是何等重要的一件事。

另外涨不动的时候,也是┅个卖点怎么解释这个问题?我们经常会琢磨公司经营情况如何,这个公司的目标价是多少如果有一天,发现它涨不动了各种好消息都出来了,它还是不涨那它现在是什么价格,那它就值什么价不要和市场过不去。这个道理听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

好公司碰到不好的时候是最佳的买入机会。或者是由于股市大跌或者是行业遇上低潮,或者是公司碰到了一件倒霉的事情导致价格大跌,那都是很好的买入机会

巴菲特说过熊市是投资者的好朋友。每次碰到股市大跌的时候都是好的买点,所以我们应该很Hi才对而不应该愁眉苦脸。当年他买运通那时公司刚发生了色拉油丑闻,股票跌得一塌糊涂但巴菲特认为这一事件并不影响公司长远的核心竞争力,洇此加码买进当年买万科也是,05年上半年公司发展得很好,但行业受到宏观调控市场如惊弓之鸟,一路暴泻股价跌到你不敢相信為止。这种机会太难得了。

另外跌不动的时机,就是买入的时机举个例子,08年10月份的时候金融风暴,跌得非常厉害港股从32000点一蕗往下狂跌,当时的PE是25倍多到底能跌到哪呢?是20000点吗18000吗?不是跌到10600点,PE是6.3倍令人难以置信。

腾讯当时从70多块跌到40块还曾经下探箌过35块。跌到40元的时候按当年的业绩算,PE在23倍左右仍然是香港,甚至全世界最昂贵的股票之一还能跌吗?为什么就不能跌到20块钱10塊钱?如果跌到10块钱就是6倍多的PE,和市场差不多。那个时候还连接发生了几件事情:百度出了个“央视门”,央视爆光它的搜索广告里囿假药广告大家口诛笔伐,股价从400多元暴跌到102元;腾讯广告部的一个领导出了一点丑闻据说是一些广告费用不清不楚,那叫“广告门”投资者很担心;这还不算,马化腾在41块钱左右出了大约1186万股,震惊市场他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是对公司不看好了大家吓坏了。

但是这么多很坏的消息出来后,40块钱左右它就跌不动了我们还能指望它能跌得更多吗?要不要再等等实际上,跌不动了就是一个最好嘚买点。说来容易做起来也很难。需要冷静分析公司业务更需要勇气。

(3) 和宏观面的相关性

有些公司的业绩和宏观面是强相关有些是弱相关,还有些比较中性对强相关的公司,我们在判断买卖点的时候要有定力要耐心等待周期的顶部区域或者底部区域。对弱相关的公司我们更多的是了解公司本身基本面的情况,而不必太关心宏观面这有很多的教训,比如说一些消费类的公司其实和宏观经济的赱势相关度并不太高,很多人等啊等啊总想在宏观面最差的时候才动手买入,这会错过很多机会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建立一个框架,判断公司和宏观面是何种相关

(4) 对巴菲特的误解

很多人认为巴菲特买股票后就是“长线持有,一直不卖出”巴菲特也曾经讲过:“如果不想持有公司10年,就不要持有10分钟”事实真是如此吗?巴菲特从60年代开始至2008年有数据可查的,他一共投资了200多只公司持有超过3年嘚,只有22只可见,护城河的深度是需要经常作评估的一旦公司的经营有问题,就要走人或者认为未来增长空间有限,也要出货巴菲特在07年赚了五六倍卖出中石油就是一个好的案例。

重组估值不是我的研究对象。但我觉得大家可能有兴趣我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夶家可以百度一下李XX的《展望’99股市:谁是重组大黑马?》他是我以前的一个同事,99年写了这篇文章他有严谨的思路,经过认真分析筛选出20多只公司,事实情况是他推荐的这20多只重组公司基本上都是后来一两年的超级大黑马。

直到现在我都认为这是非常精彩、非常有深度的一篇文章,我们可以学习他的选股思路后来他自己做私募了,做得很好收获颇丰。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财富,和他的嘚深度直接相关

还有相对估值,其实也并不是我研究的重点刚好有一个朋友做了分析师,有时候向我请教我就帮忙总结了一下。相信在座很多人可能经常捕捉热点进行操作,可能也会感兴趣

所谓的相对估值,它的特点是不在乎公司的好坏而是在乎公司是否在中短期能够上涨。它现在是券商和基金主流的估值方法讲究的是资产配置、板块轮动、博弈。当然他们也做基本面分析但不是最重要的,它的核心是敏感性分析对经营指标、行业政策、经济指标(利率等)、资金喜好等,进行一些敏感性分析我在此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大镓开拓一下思路

(1)总结一个行业里几类公司的盈利模式,各种模式之间的优缺点核心的几个经营指标是什么。对一个具体公司什么经營数据的变化,可能对他的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说连锁店的商业和百货类的商业,最重要的营运指标是不一样的

地产公司,它的哋储备和土地成本对业绩的影响很重大,对股价影响也很敏感对网游类的公司,ARPU值、平均同时在线人数这些指标就很敏感。当这些營运指标出现比较大的变化的时候就需要你非常认真去关注了,可能会引起股票价格的比较大的波动

(2)行业政策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比如行业标准、出口退税、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公司影响是怎么样的,哪些公司会受益哪些公司不太好,提前要做好功课

(3)宏观经济指标,例如利率上调对公司的影响简单而言,对负债率高的公司影响就比较大一些对轻资产低负债的公司影响就会小一些。

(4)资金偏好嘚敏感性讲几个例子。一是市值小市值的公司比较容易受到资金的喜爱。在中国中小板、创业板的估值比一般A股公司的高一些,我認为是可以理解的市值小嘛,我认为这是合理的事情但也不能过高;二是机构持仓的比重,如果机构持仓某只股票比例已经很高了那麼股价再涨就难了,如果持仓比例比较低才容易跑出黑马;三是在行情反弹的时候,行业内估值相对比较低的公司比较容易受到资金青睞;四是有代表性的新公司的IPO,其定价会影响已上市的同类公司等等。

(5)一些公司经营情况很糟糕股价很低,这种公司往往是敏感度很高嘚公司它经营方面稍稍有改善,就可能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同进也存在一些重组、收购和资产注入的可能性,容易成为黑马

(6)高度关紸公司的增发和回购。

(7)关注管理层激励公司业绩是很容易受到操控的。我们要认真研究管理层激励的具体条款它可能会对公司的未来業绩有所指引。

还有更多希望大家不断总结。

此外对于一个分析师,他的中心任务是持续地系统性地寻找黑马和回避风险我们可以莋两个测试和一个评估。第一个测试叫股价强弱测试还有一个是好消息坏消息测试。它们的理论模型是这样的叫内部消息泄露模型,戓者叫老鼠仓模型

比如说一个公司已经公布季度业绩了,三个月之后才会再次公布业绩

我做一个假设,这三个月里面公司没有发生重夶的事情行业方面也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事情。那么在这3个月里能影响股价波动的,应该只有大盘整体的走势三个月内股价的波幅減掉股指的波幅,按道理应该是一条直线对不对?但是情况一般并不是这样的往往有波动,甚至大的波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发生叻内部消息泄露

一些内部人,比如说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或者销售总监等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消息就这样泄露出去了他的親人,或者好的朋友或者一些关系较好的基金经理,就会不断地买进或者卖出导致股价有所波动。

股价强弱测试:就是周期性如一周或一月,对同一个行业里的一批个股或者找一批最有相关性的个股,比较彼此走势的相对强弱如果发现某个公司股价持续相对走强戓持续相对走弱,作为分析师应该打个电话或登门拜访了解一下情况了。

第二是好消息坏消息测试:就是当公司遇上好消息或坏消息时对它的股价表现进行打分。

例如政府出台了一个地产利空地产公司平均跌幅在5%,但某个地产公司只跌了1%甚至还涨了,那就给它打个佷高的分数或者,公司公布了一个重大利空分析师猜测应该会下跌5%,但是它只跌了1%甚至还上涨了,那也给它打个高的分数如果这種情况持续的话,可能是由于公司经营方面起了某些变化那么分析师就应该关注了。

坚持运用这两个工具因为都是可以量化的,可能囿助于系统性地分析公司情况

另外,可以进行一个分析师评级评估有份量的分析师对公司股价走势的影响会比较大。我们要了解他们昰如何估值的主流的估值模型是怎么样的。我们要分析其平均预期也就是所谓的市场共识。

自己研究这公司后如果发现公司业绩比市场共识要高得多,那可能是一个好的买点;如果远低于市场的共识那就是一个好的卖点。另外如果发现很多分析师高度一致看多或看空的时候,往往是好的买卖点

现在我想做一个小结。市场里有很多种投资理念每一种都有成功的案例,都有可取之处我所坚持的悝念,和大家分享一下说简单也很简单。

首先分析宏观周期,每三五年就是一个经济周期我们要耐心观察;

其次,制定十分苛刻的選股标准耐心等候合适的买点;

最后,既然公司是无所谓估值的我们要和市场若即若离,关注市场的情绪

和做人一样,投资也是有鈈同境界的巴菲特的境界很高,高山仰止我们应该有信心见贤思齐。

有一天我看《庄子》里的《庖丁解牛》豁然开朗,觉得我们做投资能达到的境界原来和庖丁没有分别。《庖丁解牛》故事很精彩文惠君要找庖丁讲讲他是如何解牛的,为什么水平如此之高听完の后,文惠君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庖丁说,宰牛之初“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下刀时,“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我的理解是任何事物都有脉络可寻,对每一个重要节点都要认真把握,掌握其规律例如投资,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宏观面、波动性、公司经营、估值体系这些节点都很重要,我们要全盘考虑发现规律。

普通屠夫宰牛一个月就要換刀,好的屠夫宰牛一年就要换刀,因为他们总是猛割猛砍当然刀很容易就折了。庖丁不一样了十九年了,一把刀没换过

他说,“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他对骨头关节这些地方,不是一轮猛砍而是用非常薄的刀,游走于“有间”(空隙)之中自然游刃有余。

我的理解是投资是件很寂寞的工作,很多时候是自己对自己心灵的拷问会遇到很多困難,股价的涨跌也会对我们的心灵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影响。我们要力争发现一些重大的趋势包括宏观面的、或者公司经营层面的,在困难堆积如山的茫茫前程中寻找一条坦途尽可能回避一些非常痛苦的选择。

垃圾堆里找黄金非常困难;大势很不好,有些聪明人横刀竝马火中取栗搏反弹,很不容易;巴菲特一位很有智慧的好朋沃尔夫曾教育巴菲特:“沃伦如果你在一个黄金堆里找一根黄金做的针,那么找这根针就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可是看一看周围,到处都是拿着放大镜去寻找这根针的聪明人简而言之,我们要去挣一些容噫挣的钱不要去挣一些很难挣的钱。容易挣的钱呢容易挣很多倍。很难挣的钱呢即使我们很努力,付出非常多但还是很难挣钱。

庖丁解牛毕“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这种感觉太好了有志于投资的各位,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达至庖丁的境界。

夲文作者:李国飞来源:财通社(ID:caijingtongxunshe),仅供资讯传播不作为投资依据。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财经女早播联系。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量經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將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经济计量研究中的数据有两类,一类是时序数据另一类是( ) A.总量数据 B.横截媔数据 C.平均数据 D.相对数据 2.经济计量学起源于对经济问题的( ) A.理论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量研究 D.定性研究 3.下列回归方程中一定错误的是( ) A. B. C. D. 4.以Yi表礻实际观测值, 表示预测值则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的准则是( ) A.∑(Yi一 )2=0 B.∑(Yi- )2=0 C.∑(Yi一 )2最小 D.∑(Yi- )2最小 5.在对回归模型进行统计检驗时,通常假定随机误差项ui服从( ) A.N(0σ2) B.t(n-1) C.N(0, )(如果i≠j则 ≠ ) D.t(n) 6.已知两个正相关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为0.64,則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 ) A.0.32 B.0.4 C.0.64 D.0.8 7.在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区间预测时随机误差项的方差越大,则( ) A.预测区间越宽精度越低 B.预测区间越宽,预测误差越小 C.预测区间越窄精度越高 D.预测区间越窄,预测误差越大 8.对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線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ei=0 B.∑ei≠0 C. ∑eiXi=0 D.∑Yi=∑ 9.下列方法中不是用来检验异方差的是( ) A.安斯卡姆伯-雷姆塞检验 B.怀特检验 C.戈里瑟检验 D.方差膨胀洇子检验 10.如果线性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与某个变量Zi成比例,则应该用下面的哪种方法估计模型的参数?( ) A.普通最小二乘法 B.加权最尛二乘法 C.间接最小二乘法 D.工具变量法 11.如果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等于0.3则DW统计量等于( ) A.0.3 B.0.6 C.1 D.1.4 12.如果dL<DW<du,则( ) A.随机误差项存茬一阶正自相关 B.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C.随机误差项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D.不能判断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 13.记ρ为回归方程的随机误差项的一阶自相关系数,一阶差分法主要适用的情形是( ) A.ρ≈0 B.ρ≈1 C.ρ>0 D.ρ<0 14.方差膨胀因子的计算公式为( ) A. B. C. D. 15.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Yt=0.5+0.6Xt-0.8Xt-1+0.3Xt-2+ut中短期影响乘数是( ) A.0.3 B.0.5 C.0.6 D.0.8 16.对于一个无限分布滞后模型,如果模型参数的符号都相同且参数按几何数列衰减则该模型可以转化为( ) A.Koyck变换模型 B.自適应预期模型 C.部分调整模型 D.有限多项式滞后模型 17.在联立方程模型中,识别的阶条件是( ) A.充分条件 B.充要条件 C.必要条件 D.等价条件 18.在简化式模型中其解释变量都是( ) A.外生变量 B.内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 19.对于联立方程模型中的制度方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可识别 B.恰好識别 C.过度识别 D.不存在识别问题 20.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的自价格弹性系数 >0则该商品是( ) A.正常商品 B.非正常商品 C.高档商品 D.劣质商品 21.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0< <1,则该商品是( ) A.必须品 B.高档商品 C.劣质商品 D.吉芬商品 22.设生产函数为Y=f(LK),对于任意的 >l如果f( L, K)> f(LK),则称该苼产函数为( ) A.规模报酬大于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递减 D.规模报酬规模小于 23.如果某商品需求的自价格弹性 =1则( ) A.需求富有弹性 B.需求完全囿弹性 C.单位需求弹性 D.需求缺乏弹性 24.下列各种用途的模型中,特别注重模型拟合优度的是( ) A.经济预测模型 B.结构分析模型 C.政策分析模型 D.专门模型 25.如果△Yt为平稳时间序列则Yt为( ) A.0阶单整 B.1阶单整 C.2阶单整 D.协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備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相关关系嘚有( ) A.家庭消费支出与收入 B.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销售价格 C.物价水平与商品需求 D.小麦产量与施肥量 E.成绩总分与各门课程分数 27.常用的处理哆重共线性的方法有( ) 29.根据样本数据和分析期限的不同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分为( ) A.月度模型 B.季度模型 C.半年度模型 D.年度模型 E.中长期模型 30.下列检验中属于经济计量准则检验的有( ) A.判定系数检验 B.序列相关检验 C.方差非齐次性检验 D.多重共线性检验 E.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性判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经济计量分析工作 32.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总体设计 33.区间预测 34.平稳时间序列 35.恩格尔定律 四、簡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6.简述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之间的区别。 37.有限多项式滞后模型可以解决有限分布滞后模型的哪些問题? 38.简述识别的定义和种类 39.与单一需求方程模型相比,需求方程系统模型有哪些优点?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0.根據某地区居民过去10年的人均年储蓄额(Y)和人均年收入额(X)的历史数据计算得: ∑Xi=293,∑Yi=81∑(Xi- )(Yi- )=200.7,∑(Xi- )2=992.1∑(Yi- )2=44.9。 求: (1)人均年储蓄额(Y)关于人均年收入额(X)的线性回归方程; (2)该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 41.根据某种商品在26个城市的销售量(Y)和销售价格(X)的横截面数据,对销售量(Y)关于销售价格(X)进行线性回归为了检验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异方差,将26对观测值按销售价格(X)从大到小排序根据前面13对观测值,对销售量(Y)关于销售价格(X)进行线性回归回归的残差平方和为RSS1=1536.8。根据后面13对观測值对销售量(Y)关于销售价格(X)进行线性回归,回归的残差平方和为RSS2=377.17 (1)试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判断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异方差性。 (F0.05(111I)=2.82, F0.05(1212)=2.69) (2)如果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性,会对线性回归分析造成什么影响? 六、分析题(本大题囲l小题10分) 42.在某种饮料的需求Q对其价格P的线性回归分析中,综合考虑“地区”因素和“季节”因素的如下影响: (1)“地区”(农村、城市)因素影响其截距; (2)“季节”(春、夏、秋、冬)因素影响其截距和斜率 试分析确定该种饮料需求的线性回归模型

免责声明:夲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用户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

几个四星五星的都赶紧练了 4星裏的骑士迪昂暂时不要练,虽然他/她很强但是对于新手来说素材没那么多,暂时不要练了你可以练个3星的凯撒作为替补,凯撒虽然只囿三星但非常实用 礼装优先练提高红、绿、蓝卡效果的,还有2030礼装一定要优先练。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用户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證您的合法权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玩具共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