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qled和oled的区别 的区别

外媒:三星QLED与LG OLED电视有什么区别?外媒:三星QLED与LG OLED电视有什么区别?洞察生活X百家号本文来自:百度知道日报三星的QLED电视机正是瞄准了LG的OLED型号的图片质量冠军。但是,尽管名声相似,但实际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与"粉笔"和"奶酪"不一样。当谈到新的电视技术时,就像把“O”变成“Q”的小线一样会有很大的区别。三星,世界第1电视机,正在把2017年“QLED”电视最好品牌的代名词。同时,它的主要竞争对手LG,世第2电视制造商,将继续销售集“OLED”。飞利浦,松下和索尼也在销售OLED电视,但所有面板都是由LGDisplay生产的。在我们的并列比较评论中,基于OLED的三星的Q7电视仍然是我们测试过的最好的,所有这些都超过了权威机构审查过的一个QLED电视,。问:三星是否试图通过将最新的电视称为几乎相同的方式来吸引OLED的绝对声望。我问三星公司代表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但在一份声明中回复:“QLED代表量子点LED电视,目前将有许多不同类型的量子点显示技术,未来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架构,QLED涵盖了所有这些架构的变化,就像术语OLED包含各种不同的架构。“使用OLED的例子,OLED可以利用由具有RGB或RGBW滤光器的白色发射体或直接RGB发射材料组成的无源或有源背板和发射层,而不使用彩色滤光片,但这些都被归类为”OLED“显示器“。即使如此,事实仍然是,“QLED”的外观和听起来很像“OLED”,您的平均电视买家不知道从被动背板的量子点。这不会是电视领域第一次使用模拟市场营销。就在去年,事实上,我指责LG在三星电视“超级UHD”中称之为三星自己的“SUHD”名称(其顺带一提的是退出了QLED)。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下面就是区别:QLED电视是带有量子点的液晶电视除了营销之外,这两种技术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一个快速的总结。OLED代表“有机发光二极管”。QLED(根据三星)代表“量子点LED电视”。液晶显示器是目前主要类型电视机的根本不同的技术。QLED是LED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变体,为LCD“三明治”添加量子点膜。OLED是“发光的”,意味着像素发出自己的光。QLED像液晶显示器一样,??目前的形式是“透射式”,依赖于LED背光源。换句话说,三星希望“建立由量子点技术驱动的电视类别”,2017年的QLED版本比OLED更接近常规的旧液晶显示器,我(和其他大多数专家)考虑一个明显不同的电视类,很像等离子体。量子点是微光分子,当被光照射时,发出自己的不同颜色的光。在三星2017年的QLED电视机中,这些点包含在电影中,并且它们的光线由LED背光提供。然后,该光线通过TV内的其他几层行进,包括液晶(LCD)层,以创建图像。来自LED源的光通过层传输到屏幕的表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透射”。LCD“三明治”由多层组成。以上是在典型的量子点配备液晶电视中暴露的层的一个例子,下面是三星提供的在2017年QLED电视上显示类似结构的图。三星在过去两年的SUHD电视中一直以这种方式使用量子点,但表示在2017年改进了量子点,以提供更好的色彩和更高的亮度。有一个新的专有结构,“由金属芯,分级ZnSeS层和金属外壳组成”。这里是我提到的三星实际上正在使用一种使用发射技术的QLED版本,就像OLED和等离子体一样。去年我们深入了解了它。当时我们说QLED代表“量子点发光器件”,而不是更广泛的“量子点LED电视”,三星现在表示。短版本是发射QLED电视有可能匹配OLED的绝对黑色水平和“无限”对比度,具有更好的功率效率,更好的颜色和更多。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但是在我们看到发射QLED电视可以出售之前几年。希望那时他们会考虑一个新的首字母缩略词(EQLED?)。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洞察生活X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洞察生活,每天不一样!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买电视必看(三)OLED/QLED/HDR三项技术的优缺点分享
在看下面的显示技术分享之前,推荐先看一下本篇文章,对现在的各种“X”LED有所了解。
看过之后可以分清哪些概念是厂商推销用的噱头,哪些是可靠的显示技术。谨防被商家糊弄!!!
通过上面的文章,我们了解到OLED/QLED/HDR这三项技术都是真正的技术,那么这几种电视有什么优缺点?
OLED是代表了未来显示行业变革的新技术
OLED的未来不可限量,这主要得益于其结构的简化,曲面会是显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OLED显示产品不仅可以做得更薄,而且重量较轻,而且不受使用场景的限制。还没有背光不均匀等负面问题,电视画面该亮的亮,该暗的暗,当然看的更清楚。响应时间是LCD的千分之一,显示运动画面绝对不会有拖影的现象堪称最被看好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发光效率更高,能耗比LCD要低。而且几乎没有可视角度的问题,即使在很大的视角下观看,画面仍然不失真。固态机构,没有液体物质,因此抗震性能更好,不怕摔。
优点:更薄、不拖影、视角大、比较轻、比较结实。
缺点:寿命有限,烧屏问题依然存在。价格较高。
HDR技术是OLED的对手更是朋友,实力不容小觑
HDR技术是高动态光照渲染的英文缩写,能够使黑色更加深邃并且不丢失暗部细节,在亮度方面能够提升至更加真实的亮度表现,进一步增强画面对比度,色域也随之扩大,给用户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HDR内容是以高亮度、高动态范围、广色域为标准制作的内容,它所追求的,是更符合人眼需求的画面。
HDR电视的独特之处在于对色彩和亮度的控制力,高亮度只是亮度动态范围的一个象限,另外一个是极低的亮度,能够表达纯粹的黑色。而且这种极高和极低亮度之间还要有很好的等级控制,这样才是实现HDR技术的基础条件。有了这种极限的亮暗和等级控制,就能将极限亮度情况下的色彩表达的更清楚,比如烟花高光里的缤纷、城市夜景中的斑斓,还有在普通亮度下更丰富的色彩层次。
HDR可以带来高对比度和卓越的色彩表现。如果HDR搭载在OLED产品上可能会诞生更为惊人的显示效果,OLED摒弃背光源,可以实现每一个像素点的自发光,而HDR的高动态在OLED电视上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HDR技术不得不提的解码技术:HDR片源涵盖了更多的色彩和亮度信息,所以解码芯片和算法都要更加强大,目前业界以10bit的HDR解码为参考标准,10bit解码能输出10.7亿色,为HDR解码带来更强劲的动力。
不过,正因为其超强的亮度,长时间观看,HDR电视比一般电视更容易引发视觉疲劳。由于目前4K
HDR相关资源十分匮乏,绝大多数是一些宣传短视频,只具备观赏价值。而且目前大多厂商支持不同的HDR标准,所以相对应标准的HDR视频资源就更少了。
缺点:看太久会伤害眼镜,HDR资源不够丰富。
优点:超高和超低的亮度值,并控制的很好,色彩更有层次。HDR解码技术让色彩更自然,更准确。
QLED量子点技术——
使用量子点材料的背光源是目前色彩最纯净的背光源,量子点电视使用色彩最纯净的量子点光源作为背光源,革命性的实现全色域显示,最真实还原图像色彩。所以量子点电视被业界称为替代OLED的更好的电视。QLED色彩表现更加完美,色域可轻易达到最严苛的色彩标准BT2020
90%以上,而OLED电视色域虽然远超传统LCD电视,但在BT2020标准下,大概为70%左右。
不过另一方面量子点电视功耗大,使用寿命相比普通电视短,量子点电视中的量子点其本质上可以划归到
LED 中。由于采用大量发光量子点来保证电视亮度提升,所以量子点功耗颇大,相比于液晶电视等功耗上会多出
10%-20%。另外其使用寿命也是较短,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 4-6 年,较液晶电视高达 8-10
年使用寿命存在不小的差距。
量子点电视的价格是其致命伤,2015年只有TCL一家发布了55英寸的电视,而它的价格高达1299元,而市面上的4K超清LED电视只是5000元左右,两者价格相差2倍多!
量子点电视还存在一个健康问题,因为量子点的原材料中含有镉,存在镉挥发的问题。而镉是公认的致癌物,如果挥发后果不堪设想。
缺点:价格高、寿命比较短、功耗高、内含致癌物质。
优点:更宽广色域显示、更精准色彩控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屏幕电视,QLED比OLED和LED更有优势-消费电子-与非网
当下,消费升级带来的新一轮电视产品迭代已经开始,作为新兴,成为越来越多国际一流电视制造企业选择的核心技术。先是TCL和长虹推出基于量子点技术的新款电视机,而后三星也在美国的CES消费电子展上公开了旗下的Q产品。
据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量子点电视的零售量高于电视7倍有余。2017年第1-14周,量子点电视的零售额在彩电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4.77%,同期OLED电视只实现1.22%的零售额渗透率,所以从覆盖的人群和性价比方面来看,更有优势。
当然,量子点电视能得以快速发展,与其自身的优秀表现也是密不可分的。首先,量子点技术领先,带来全新体验,QLED的色域高达110%,远超传统LED的72%;量子点发光效率更高,比传统LED发光效率提升30~40%,亮度峰值在1500尼特以上,是传统LED的6倍。目前,量子点显示在色域覆盖率、色彩控制精确性、红绿蓝色彩纯净度等各个维度已全面升级,具有亮度更高、色域更广、色彩更纯、寿命更久等特点。
其次,量子点技术生态趋向成熟,受多个巨头追捧。其中三星、TCL、海信这三家巨头都投入了巨大精力和财力。三星电子在QLED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研发资源,而在市场上的力度也是空前的,今年上市的QLED电视从55寸-88寸涵盖33个系列的8个型号。
TCL也正在持续扩大QLED产品线,到9月份将新推三款新品。另外海信也将在高端QLED电视上布局,产品覆盖50英寸~75英寸5大尺寸。更让人欣喜的是,在2017年国际量子点显示产业论坛上,三星、TCL、海信与各自的渠道伙伴签署了金额高达100亿的大单,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向业界宣示量子点技术已经成熟、成为主流。
第三,量子点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不少专家都对量子点技术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欧阳钟灿院士指出,量子点技术的应用使液晶电视的画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而且也让液晶电视迎来新生;著名家电专家、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也表示,中国彩电行业已逐渐回归到画质路线,量子点技术成为彩电产品的主流显示技术已毫无悬念,该技术的不断提升也将持续强化液晶技术阵营的竞争力。
据NPD Display Search预测,在量子点电视具备多重优势下,中国市场量子点电视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00%,有望从2016年的60万台增长到2017年的120万台,同时全球范围内也会从300万台增加到600万台。
由此可以看出,量子点技术不仅成为了显示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而且量子点电视在具有色彩纯度高、色彩还原能力强、亮度高和寿命久等优势下,将在2017年进入快车道时代,成为最具影响力和消费者青睐的电视。
更多最新行业资讯,欢迎点击与非网!
与非网专栏作者招募
你也许是工程师甲,每天默默画电路板、写代码;
你也许是高校老师乙,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传授知识;
你也许是项目经理丙,每天为得到客户认可而赶工、奔忙;
不管你身处何地是何种身份,只要你是电子领域的从业者,就一定有对这一行业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可能你已修炼成资深行业观察家,如老师那样真知灼见;
可能你善于分析行业趋势,如侃侃而谈;
可能你精通某一项技术,如那样精讲技术而不失幽默;
可能你善于发现身边的工程师故事,如般娓娓道来。
也可能你和他们都不同,有自己想发表的观点,这样的你都是我们在等的人,只要你准备好了,&与非网专栏作者&就会成为你的一个标签。你不再是普通的路人&甲、乙、丙&,而是工程师和电子产业的发言人。
我们给专栏作者的展示机会:
1. 与非网主站【与非原创】栏目的集中展示:
2. 与非网主页:首页焦点、行业发现的重点推荐
3. 与非网微信:原创推送,直达核心行业读者
4. 如果专栏内容热度很高,我们还可以帮助联系相关出版社洽谈集结出版。
成功取决于行动力,赶紧将你的职场态度和行业观点进行整理、提炼成专栏大纲吧,以&专栏作者+大纲名称&为主题,发送到:editor#eefocus.com(请将#替换为@)即可,或者你还有些疑惑想更多了解专栏作者的情况,也可以加小编的微信+qq:详谈。
与非网专栏作者,我们等你!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MicroLED是业内屏幕技术的最新方向,相较与OLED,其LED单元小于100μm,从而解决掉烧屏的问题,寿命更久。同时,模组厚度可以更薄、功耗更低,亮度、屏幕响应时间、解析度、显示效果也都要远超OLED。
发表于: 10:40:52
柔性显示屏被认为是推动电子设备发展的切入点之一,现阶段其技术发展仅仅只是一个开端。
发表于: 10:07:38
近日,LG集团已故会长具本茂的长子、集团第四代继承人具光谟在在临时股东大会上成为集团董事会董事,之后又在董事会会议上当选集团会长。这一事件标志着韩国大财阀LG集团正式迎来第四代领导层。
发表于: 09:36:26
随着赛程的不断深入,世界杯正式进入高潮迭起的淘汰赛阶段,也是球迷朋友们翘首以盼的饕餮盛宴。与此同时,与世界杯紧密相连的彩电行业,其市场战争也持续升温,各大品牌营销花样百出,从流量到销量一气呵成。
发表于: 09:00:25
近日,LG集团已故会长具本茂的长子、集团第四代继承人具光谟在在临时股东大会上成为集团董事会董事,之后又在董事会会议上当选集团会长。这一事件标志着韩国大财阀LG集团正式迎来第四代领导层。
发表于: 17:26:14
虹膜识别技术是一种我们既熟悉又陌生,十分科幻神秘,又比较常见的感知识别技术,我们常常在科幻作品中看到它,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会遇见它,虹膜识别技术号称是最精准最不可作伪的感知识别技术,这就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
发表于: 16:29:09
提出了一种用于图像分类的卷积神经网络,将不同池化方式对图像分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比,采用重叠池化和dropout技术,较好地解决过拟合问题。与传统神经网络相比,该方法在CIFAR-10数据集上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在测试集上准确率比训练集上准确率高9%左右。
发表于: 16:27:35
CCD、CMOS相机常备用来拍摄发光影像。然而受到效率、噪声的限制,在微弱光环境下,普通相机很难实现有效的成像
发表于: 16:23:56
自谷歌发布轻量级原生安卓系统以来,各大手机厂商也是蠢蠢欲动,近日有爆料称三星正测试自家首款搭载Android Go系统的手机。
发表于: 16:22:43
今天的推送是关于比特币的。
发表于: 13:11:56
& 2010 - 2018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当前位置: —
OLED和液晶电视该怎么选?OLED电视和LCD电视有何不同?
OLED和该怎么选?
科技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简单而又丰富,获取视频娱乐资讯的途径更是五花八门。恐怕除了爷爷奶奶那一辈儿人还会守着电视机观看节目以外,年轻一代恐怕更倾向于在平板或者手机上翻看自己喜欢的节目了。这种变化,来的如此突然,它险些让电视退出历史舞台,沦为客厅的“背景墙”。
但这种刺激未尝是件坏事,它加速了电视显示技术的迭代,各大厂商也是极力促成新技术的诞生,试图让消费者看到,电视机在客厅娱乐中的不可替代性。所以,新一代显示技术的有力竞争者——OLED电视应运而生。
自2013年开始,OLED面板技术逐渐成熟,从一开始的定位高端,到现在的价格日趋亲民,OLED电视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当年击败传统CRT,持续霸占电视市场近20年之久的液晶电视(LCD电视),如今真的要被赶下神坛了吗?
·OLED电视越来越便宜,液晶电视到底还值不值得买?
恰巧,我身边也有很多自称“中产阶级”的朋友想要换个高逼格的好电视,但是对于新兴的各种显示技术仍是一头雾水。鉴于目前很多人在该选传统液晶电视(LCD)还是OLED电视上犯迷糊,OLED电视到底好在哪儿,我到底有没有必要多花钱在这些新技术上?
OLED电视和LCD电视有何不同?
尽管很多人似乎对LCD和OLED两大技术的差异有着清晰的认知,但这两大技术的区别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考虑到越来越多的人依然纠结于该买OLED还是LCD,今天笔者就从1。轻薄程度、2。色彩、3。黑场表现、4。响应时间、5.HDR效果、6。可视角度、7。价格等多个技术维度逐一分析,目的就是让大家真正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选购时作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OLED在轻薄度和黑场表现上优势明显
·技术起底,LCD和OLED究竟有啥区别?
首先,我们要知道,LCD和OLED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显示技术。两者在发光原理上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而这些“先天”的差异化,导致两类电视产品相互“取长补短”。
从字面意义上看,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就是“液态晶体显示”技术,LCD电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液晶电视,是一种采用了LED(发光二极管)为背光光源的液晶显示技术电视。
OLED附带的自发光属性
而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字面理解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它和LCD最大的区别就是具有“自发光”的属性,有机发光半导体的元件可以“自行发光”,并不需要“背光源”的支持。
从字面上理解,好多人可能还是不太明白:“自发光”是什么意思?OLED技术具体是怎么实现的?不要紧,曾有业内人士对OLED和LCD的区别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OLED和LCD,一个像太阳,而另一个像月亮。”
依靠背光系统工作的液晶技术(LCD)结构及原理
当然,OLED是太阳,因为所有恒星都是“自发光”的,所以无论你从哪个角度上看它都是亮的。
LCD则更像是月亮,因为行星本身不会发光,需要辅助光源,并通过反射折射光线来发光;而LCD的光源就是屏幕后方的背光板,通过折射反射来照亮显示屏。
·精简的模块架构使得OLED在轻薄程度上优势明显
OLED显示技术并不需要背光源,少去了液晶和背光模块更加轻薄
相比较结构复杂的液晶技术,OLED显示技术由于不需要背光的支持,所以省去了液晶和背光模组,结构非常简单,机身自然也可以达到极致超薄,大概可以做到传统LCD的1/3 厚度。
全球最薄的壁纸电视来自LG W7 OLED电视,厚度仅为2.57mm
而全球最薄的壁纸电视,目前只有OLED显示技术才可以实现,2.57mm的厚度足以让人瞠目结舌。而OLED显示技术除了更加轻薄以外,它的优势还体现在了产品形态上。
OLED柔性屏幕
OLED的柔性可弯曲特性,不仅可以应用在电视上,未来或许可以让智能设备充满想象空间。结合OLED薄的特性,屏幕可以做成一张纸那么薄,可随意弯曲折叠,这在LCD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由于轻薄 “屏幕发声”这种黑科技只有OLED才能实现
采用屏幕发声技术的索尼 A1系列 OLED电视
而在去年,OLED电视实现了我们闻所未闻的“屏幕发声”这样的黑科技。这项技术来自索尼发布的2017年旗舰产品——XBR-A1E Bravia 4K OLED电视。它的神奇之处在于,产品可以不依靠发声单元,而是通过屏幕震动来发声;换句话讲,电视屏幕就相当于扬声器。这项技术可以节省电视内部的空间,并充分发挥OLED无需背光的超薄优势。
由于液晶屏幕的结构比较复杂,分背光层和液晶材料层,而震动又会对液晶分子的偏转产生影响。所以以屏幕震动产生声音的技术,只能应用在结构相对简单且轻薄的OLED电视上。
故,论轻薄程度:OLED胜。
·黑场表现:OLED胜
黑场表现也可以称为黑位水平:指的是画面在显示最深颜色时,究竟能“黑”到什么程度。举一个现实中的简单例子:经常玩儿游戏的同学应该比较清楚,在游戏读取阶段,一般都是黑屏状态,屏幕下方一般会出现“Now Loading”的白色字样。这个时候是考验LCD和OLED黑场表现的最佳时机。
LCD电视的漏光现象无法完全避免,只是漏多漏少的问题
由于结构限制,LCD一般是通过对白光的屏蔽来实现黑色的表现,因此想要显示出真正的黑色是非常困难的。严格讲,LCD电视并不能带来真正的黑色,毕竟遮蔽效果再好,还是会有一定的漏光现象,就连近些年大展头角的QLED量子点背光系统都无法保证完全不漏光。
而OLED具有电致自发光的特性,每个像素点自身都能独立发光,光源可以自发控制,只要关闭发光机制,就可以带来真正的黑色。因此,在黑场下不可能出现漏光现象,从而提高对比度和画质表现。所以,对于那些追求极致体验和代入感的游戏玩家来说,目前恐怕只有OLED电视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因为OLED是自发光,波长更加接近于自然光,对人眼的伤害较小;而LCD显示技术会不可避免地对眼睛产生蓝光危害,虽然短时间观看影响并不大,但是如果家中有1-10岁的小朋友的话,则需要适当控制孩子观看电视的时间。
OLED解决拖影问题 HDR效果不分伯仲
·响应时间:OLED胜
我们在购买电脑显示器的时候,可能会经常听到响应时间这个词,其实电视行业也是有这个参数的,只是厂商们一般都不会大肆宣传,所以就被大众忽视了。 我们平常看体育比赛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残影”现象,而这些残影会频繁出现在高速运动的物体上。
在液晶电视上比较常见的残影现象
屏幕的响应时间通常是指电视各个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也就是像素由暗转亮或者由亮转暗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短,屏幕响应时间越快,越不容易造成拖影。
由于LCD电视和OLED电视在构造上的“先天差别”,LCD电视无论通过何种手段或技术,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画面残影现象。我们想要改变LCD像素点的明暗程度,就要对液晶分子进行一定的偏转;而液晶分子从接受驱动芯片指令到改变状态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响应时间”。
液晶屏工作方式注定残影无法根除
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尽量降低LCD电视的响应时间,目前最好的LCD电视的响应时间为2ms左右。因此液晶屏的残影现象注定“无法根除”,只能做到尽量避免。
而反观OLED电视,由于“自发光”的属性,可以直接控制像素点的明暗变化,而无需像LCD那样再对液晶分子进行偏转了。这便造就了OLED电视在响应速度上要远远优于LCD产品,甚至比等离子电视还要快上1000余倍。所以,我们肉眼基本上不可能看到残影现象了,在高速动态画面的表现力上面,OLED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所以,对于爱看体育比赛、玩电视游戏的朋友来说,响应时间这个参数一定要多加关注。若要选择LCD电视的话,建议购买4ms甚至更高响应时间的产品;而选择OLED电视的话,则可以忽略残影问题了。
·HDR效果:不分伯仲
HDR这个概念我们第一次听说应该是来自于相机或者手机拍照吧。HDR的全称是High Dynamic Range,即高动态范围;其中动态范围是指亮度高低的范围和对比度,高动态范围拥有更加宽广的明暗亮度范围和更高的明暗对比,说白了就是让画面亮部更亮,而暗部更暗,使图像更具冲击力。
HDR可以更好的还原真实场景
而电视HDR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技术,区别在它对画面的改变方式上。电视HDR最重要的就是增加亮度,亮度的提升可以使画面更真实,尤其是户外场景。在电视显示技术上,HDR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明暗对比较大的图像,明处暗处都更清晰。
LCD电视主要是通过改变背光和液晶分子层共同作用来实现的,把亮的地方的背光调高,暗的地方把背光调低或者干脆关掉,从而实现对整块背光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
而反观OLED电视,得益于每个像素独立发光的特性,每个像素都能够闭合,实现纯净的黑色,这就是前面提到的OLED电视在黑场表现上的优势。而在黑色的衬托下,画面的明暗对比就会比较明显。
总之,无论是LCD还是OLED,想要有好的HDR效果,都必须购买高端的产品才能体验到“合乎标准”的HDR效果,万元以下的HDR电视基本上只能是“听个响儿”了。想了解详细情况可以参阅:《HDR实测告诉你:10000元以内电视莫谈画质》。
LCD价格更亲民 OLED性能更优越
·可视角度:OLED胜
通常我们在家里看电视都是陪着家人一起,由于坐在沙发的不同角落,而每个人的观看角度也不尽相同,因此电视的可视角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可视角度上,LCD显示技术的垂直偏光片结构限制了它的可视角度。由于提供液晶显示的光源经折射和反射后输出时已有一定的方向性,在超出这一范围观看就会产生色彩失真的现象。虽然IPS、曲面屏幕等技术可以改善LCD显示技术的视角问题,但仍然会存在一些死角。
OLED在可视角度上更具优势
而OLED电视则不具有视角问题,甚至从极端的角度观看都是基本一致的;OLED电视的色度视角和水平、垂直对比视角表现都比较不错,能保持画面的本色,并且影像具有很好的层次感。
·价格:LCD胜
价格永远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前几年,OLED电视还是只属于“中产阶级”的高端玩意儿;毕竟,那些追求极致体验的高级玩家更关注的只是产品的“价值”,而并非“价格”。就拿索尼来说吧:高级执行副总裁高木一郎曾在采访中透露过索尼电视的消费者画像:1。电影电视剧迷、2。体育发烧友、3。游戏玩家。
王先生和他价值50万元的索尼Z9D
所以,索尼非常清楚,自家产品的核心消费群体始终没有改变——他们都是注重生活品质、愿意掏钱为高附加值产品买单的消费者,也就是“消费升级”潮流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中产阶级”。
·由于面板供应量不足,OLED在发展初期定价偏高
然而,中产阶级毕竟只是少数,目前OLED电视所面临的最大市场障碍仍旧是价格问题。
由于OLED在发展初期,全球只有LG Display一家在供应OLED面板,所以产能相对液晶面板非常有限,这一现实注定OLED电视只能定位全球2%的高端市场。同尺寸、同功能的价格相差至少在一倍以上,OLED电视价格甚至一度成为主流液晶电视的3-5倍。
LG Display发布世界首款OLED电视
2013年,LG发布的首款OLED电视,其定价为14000美元(约为人民币88628元),真的可以用“惊为天人”来形容了;来到2018年,55英寸的国产4K OLED电视价格已经降到一万元左右。
·虽然OLED价格持续走低,但与液晶电视价格差距依旧存在
短短几年时间,OLED电视的价格已经下降了近10倍,逐步进入一个相对亲民的主销价,OLED杀进主流市场的决心之大,无疑会让LCD倍感焦虑。
但是,打开各大电商平台,我们依旧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虽然OLED电视较前几年已经有了大幅度的降价,但万元以下的机型还是屈指可数,价格基本上锁定在10000——20000的价格区间。而反观当下主流的液晶电视,价格集中在4000元上下,价格优势比较明显。
OLED电视的价格这些年在持续走低
目前,面对这种价格差距,我们就得搞明白,OLED电视相比传统液晶电视这些“附加价值”,你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你是否愿意为这些“价值”,在“价格”上做出让步?
结合上文我们已经从几个维度对LCD和OLED电视进行了多维度的技术分析,OLED技术领先LCD,在多项显示指标上优于LCD,我给出的建议是:
如果你是一名追求极致体验的高端用户、游戏达人或者是蓝光爱好者,对于响应速度和黑场表现的追求比较苛刻的话,你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OLED电视了。
如果你对屏幕的素质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平时只是偶尔和家人一起观看电视节目的话,LCD电视的价格则更接地气,相比OLED仍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那么购买一台LCD电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写在最后:
霸占电视市场近二十年之久的传统LCD电视,在当前节点似乎“气数已尽”,液晶时代将被终结的论调在近期被炒得沸沸扬扬。而事实证明,OLED电视在近些年发展势头异常猛烈,占领高端电视市场已成定局,进一步取代LCD电视可以说是指日可待了。
但是,OLED的前行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目前还在研发阶段的电致发光QLED技术以及Micro LED技术两只无形的大手把OLED压得喘不过气来;Micro LED在功耗和亮度表现上均胜过OLED一筹,但是现阶段,在价格方面,Micro LED面板成本高得有些离谱——这就好比前些年OLED面板之于LCD面板一样。
虽然现阶段QLED技术还属于LCD阵营,但目前三星致力研发的QLED是基于电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发光二极体显示技术,也就是说,QLED最终的发展方向依旧是“自发光”。如此一来,OLED、QLED和Micro LED三者均认准了自发光技术。看来,下一个电视时代的格局似乎已经非常明朗了。
我来说几句
还没有人评论哦,抢沙发吧~
大家都爱看
专题资讯导航
意见被贤集网采纳后,贤集网赠送一张限量版的U盘会员卡!
联系方式(必填)
您的意见(必填)
Copyright (C)201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led和qle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