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无限天下兴亡 我的责任感什么意思

欢迎来到作文网!
全站搜索:
> 字数分类:
> 体裁分类:
当前位置: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_读《周恩来的故事》有感650字
最新作文650字作文
热点作文650字作文
热门体裁作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_读《周恩来的故事》有感650字
几天前,我如饥似渴地读完了《周恩来的故事》--书,感受很深,受益匪浅,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周恩来青年时代成长的故事。它让我更深一层的了解这位伟人--周恩来。
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周恩来年仅九岁,就开始料理家政,而且当时周家已经是债台高筑了,借贷无门,只能以典当为生。试想,一个才九岁的孩子,还没到独立的年龄,却要用自己雉幼的肩膀,去帮父亲支撑起一个快崩溃的家!可想而知,周恩来的童年时多么苦难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现在我们这些独生子女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在家里倍受关爱,不必为家事操心,只管好自己学习就行了。实在太幸福了!
是我感受颇深的另一点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周恩来小小年纪,就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道理,还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自己的志向。而现在也有当科学家,作家之类的远大理想,但实际行动上那又怎么样呢?做人不要老是开一些空头支票。周恩来那时候,他上初中时,英语、作文成绩都是倒数几名,因而使得总分拉得很低,但他只用了半年时间,英语、作文成绩就赶上来了,成了班上的&状元&。这是因为他天资聪颖吗?不,是因为他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每天,周恩来在身边都带着一本英语单词书,一有空,便拿出来学习,直到烂记于心。由此可见。对我们青年来说,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有了这两条,我想我们就一定能够把今天要做的事的做的更加出色的。
当我合上《周恩来的故事》这本书时,心里不禁充满了对周恩来的无限敬佩之情。
注意本文有无分页。原文地址
献花:4 朵
扔蛋:5 个
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_读《周恩来的故事》有感650字”相关的作文:
推荐专题:
发送本文到微信
微信扫描下面的图片加关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_读《周恩来的故事》有感650字》
在微信中回复A252778发送本文到手机仙吕·寄生草·饮原文|翻译|赏析_白朴古诗_古诗文网
仙吕·寄生草·饮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二]。   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三]。   不达时皆笑非[四],但知音尽说陶潜是[五]。
释义  [一]饮:本曲一说系范康(字子安)所作,曲题《酒》。   [二]“长醉后”二句:长期昏醉有什么挂碍,昏睡不醒有什么思虑。化用《屈原·渔父》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语意。   [三]“糟腌”三句:言酒把个人的功名,千古的兴亡,无限的壮志都埋葬了。腌,这里有玷污的意思,渰(yan):同“掩”,掩盖,遮蔽。曲,酒糟。虹霓志,气贯长虹的豪情壮志。   [四]屈原(前330?—前278),我国战国时的伟大人。为了实现以民为本、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他与楚国的反动贵族统治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宣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终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自以来,就有指责屈原“露才扬已,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离骚序》)的。   [五]知音:知己。陶潜(365-327):字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淡泊名利,弃县令回乡隐居,诗酒为伴。
赏析  古来劝饮、纵酒之作可谓汗牛充栋,历代皆有之。由于所处境遇不同,其情又各有所别。嗜酒,是为自标风流;、纵酒,是因失意而强作放达;有济世之志,却不断碰壁,志不得伸,于是借酒自慰;诗酒放怀,乃为恣情所注;……自古文酒不分离,诗与酒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更何况元朝统治者残酷的政治压迫,因而元代醉翁更多,醉歌殊狂,醉语益奇。之系于文酒,也有着其特殊的底蕴和内涵。个人的遭逢离乱,“山河之感,禾黍之悲”,不能不使作家痛心疾首,愤恨满腔。白朴的“劝饮”,正是充满着家国之痛,兴亡之感,似乎只有酒,才能排遣他心中的凄凉和愁闷。内心有“病”讳说“病”,环顾左右而言他。而愈是言他,愈不离乎“病”。“遣杯原为消愁设,醉乡岂是忘忧处?”醉语多为醒言,它曲折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正是此首小令的“关窍”所在。   那末,白朴的这首小令给我们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呢?要言之,便是不思自思、欲罢不能的那样一种格外强烈的兴亡之慨、感伤意绪。“长醉”、“不醒”两句,表面上好象在说:醉处梦中,无忧无虑,一切都可以弃之脑后,“今觉而昨非,得意而忘言”,似乎作者大彻大悟了。然而,其中更含着作者内心深深的隐痛:醉也好,睡也好,毕竟有时有限,人生毕竟醒时多,醉时少,醉中“无碍”醒时“碍”,梦中“无思”醒来“思”,说是“无碍”,道是“无思”,恰恰说明“心病”正在于此。两句开头语便透露出作者极其矛盾和痛苦的心理状态。   “糟腌”以下三句,连用三个同意词发语,即“糟腌”、“醅渰”、“曲埋”,好似将一切济世救民、建功立业的虹霓之志都否定了,更愿千古兴亡、世事沧桑也随着一醉而同归泯灭。透过表面的意思,我们看到一个原来胸怀大志,希望建功立业,同时对千古兴亡无限感慨的人物。然而江山依旧,人世瞬变,作者在国仇家恨面前感到了一种失望;泪痕犹在,心底成灰,于是则寄情于酒,以期腌掉、渰没、埋去所有的牵挂,一切的搅扰。有道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愈是想要摆脱的东西,它愈是要袭上心头。纵然是用许多的杯中物来“腌”、来“渰”、来“埋”,终究是无济于事的。字里行间,语意情味,都揭示出作家对建功立业、家国兴亡以及曾经有过的凌云壮志耿耿于怀,拳拳在念。明人孙大雅为白朴《天籁集》作序云:“先生少有志天下,已而事乃大谬。顾其先为金世臣,既不欲高蹈远引以抗其节,又不欲使爵禄以干其身,于是屈己降志,玩世滑稽。”孙序此说,倒颇中白朴作品肯綮,揭示出白朴玩世滑稽背后深藏着的无限凄楚苍凉的意绪。对照白朴的词作,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兴亡事是时时挂怀的:“长江不管兴亡,漫流尽英雄泪万行。”(《沁园春·保宁佛殿即凤凰台》)这是白朴居建康时的作品。几乎同时写的《夺锦标》,更是发出“新亭何苦流涕,兴废今古同”的悲叹。就是在他年轻时游淮扬,也同样写出调子十分低沉的词作:“谩今宵酒醒,无言有恨,恨天涯远。”(《水龙吟·题丙午秋到淮扬途中值雨甚快然》)“甚快然”时尚且哀叹,何况不快时乎!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这两句既是全曲的思想总结,又是点睛之笔。正如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评论此曲时所说的那样:“‘虹霓志’、‘陶潜’是务头也。”所谓“务头”,在曲中是指“可施俊语于其上”的紧要处。不能简单地认为作者在这里是嘲笑屈原之“非”,而仅仅肯定陶潜之“是”。这分明是作者一如全曲的声情口吻,是愤语,是苦语,亦可以说是反语。即赞扬屈子、陶公的不肯同流合污。表面上看将屈、陶分开来,一“是”一“非”,一为“知音”,一为“不达”,殊不知不求显达而作隐逸君子并非作者本心本意,如上文所作的分析,作者处于入世和出世的极为复杂的思想矛盾之中,是非界限有时是倒置的,即是所谓“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中吕·阳春曲·知几》)。这种貌似旷达,实含酸痛的曲语,正表现了作者思想感情上深深的矛盾和痛苦。诚如刘永济先生指出的那样:“其情似旷达,实亦至可哀痛矣。”“语虽似旷达,而讥时疾世之怀,凛然森然,芒角四出,可谓怨而至于怒矣。”(《元人散曲选·序论》)不仅是白朴,其他元散曲作家的作品亦有类似的现象。对于这些作品,如不将它们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来考察,我们是不容易看出它们有什么积极的思想因素来的。王季思先生说得好:这类作品“在消极表现中即含有积极因素,未可一笔抹杀。”(《玉轮轩古典文学论集》)戏语并非戏语,而是痛语,狂语,亦可看作是隐语。“人生大半不称意,放言岂必皆游戏?”如此去看,白朴此曲便不那么令人费解了。   有趣的是白朴于酒上并不很贪恋,他曾在《水龙吟》之一序中说:“遗山先生有醉乡一词,仆饮量素悭,不知其味,独闲居嗜睡有味,因为赋此。”可见他的“自饮”也好,“劝饮”也罢,都是为求“嗜睡”,为求忘忧不醒,此中苦涩哀痛,令人黯然,这也是帮助我们理解白朴“劝饮”曲意的一个很好的注脚。“饮量素悭”且又“不知其味”的人大倡纵酒,有几分滑稽,而滑稽背后便是无尽的哀痛。   从写法上来看,这首小令篇幅很小,内涵又是非常的丰富,它耐咀嚼,有意味,格调别致,韵致独出。作者紧紧围绕着“劝饮”的题意,劈头就触及了题旨。先说“长醉”的好处,即是“劝”;继而说明为什么要“劝”,无非是为了忘忧,将功名事、兴亡事、凌云壮志一古脑都抛掉了,以求内心之平和;最后是评论屈原、陶潜的“是”与“非”,仍然紧紧扣在“饮”字上,全曲层次分明,叙议有致,一气呵成,浑然无缝。看似随意之作,实则皆明心迹,完全是有感而发。明人贾仲明挽白朴词云:“洗襟怀剪雪裁冰,闲中趣,物外景,兰谷先生。”(天一阁本《录鬼簿》)这个评语不仅适用于白朴剧曲,也适于其散曲创作。闲而不闲,意在曲外,这正是白朴的高明之处。明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白朴曲“风骨磊磈,词源滂沛,若大鹏之起北溟,奋翼凌乎九霄,有一举万里之志,宜冠于首。”“风骨磊磈”,是说白朴身世遭逢,幼经战乱兵燹,胸中有无限积郁;“词源滂沛”,是指白朴之曲造语多变,遣词丰富,拈句自如;“若大鹏之起北溟”等语则是状白曲的气势。白朴作品历来被视为绮丽婉约一派,所谓“娇马轻衫馆阁情,拈花摘叶风诗性”,然这首小令却别出机杼,极饶自然朴素之趣。通篇如喷涌而出,不乏巧凿,却一丝痕迹不露,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整齐的对偶句式,读来竟使人不觉。“糟腌”、“醅渰”、“曲埋”六字,同一意思,用词各别,形成一组排比句式,避免了重复的感觉,同时语言简易、浅显,富于口语感。“不达”二句,将“不达”前置,便在形式上列出了一双工对的句子;夸张的修辞手法,给人以形象的启迪,平增无限机趣;虽是口语声吻,又处处合于规矩,音韵流畅而富于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无怪周德清评曰:“命意、造语、下字,俱好。最是‘陶’字属阳,协音;若以‘渊明’字,则‘渊’字唱作‘元’字:盖‘渊’字属阴。‘有甚’二字上、去声,更妙。”(《中原音韵》)   总之,白朴此曲表述的思想是深刻的、哀痛的,而表现形式则是浅显的、达观的。构思巧妙,用心良苦,写来全不费踌躇,在绮丽婉约之外又别开生面,堪称白朴曲中珍品。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https://so.gushiwen.org/author_278.aspx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玉帛仪大,金丝奏广。灵应有孚,冥征不爽。降彼休福,歆兹禋享。送乐有章,神麾其上。——唐代·佚名《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送神》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13bcd1d7b84b.aspx
玉帛仪大,金丝奏广。灵应有孚,冥征不爽。
降彼休福,歆兹禋享。送乐有章,神麾其上。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先秦·佚名《黍苗》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ebf5b3d9259c.aspx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祀盛体荐,礼协粢盛。方周假庙,用鲁纯牲。捧彻祗敬,击拊和鸣。受釐归胙,既戒而平。——唐代·李舒《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迎俎》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2.aspx
祀盛体荐,礼协粢盛。方周假庙,用鲁纯牲。
捧彻祗敬,击拊和鸣。受釐归胙,既戒而平。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什么意思
“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拨剑角群雄。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叶帅诗词!
采纳率:5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叶剑英和粟裕相同的业余爱好
叶剑英和粟裕相同的业余爱好
档案天地?2007.4叶剑英和粟裕相同的业余爱好■苗体君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主席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授予对创建和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杰出贡献的9位领导人,因为年仅46岁,最年轻的林彪在外地养病没有出席仪式,后单独授衔,我军十大元帅就此产生。十大元帅排序中排在最后的而粟裕一位就是叶剑英,时年58岁。只被授予共和国大将军衔,近年来研究军事问题的中外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军事将领中粟裕算是最能指挥打仗的。当军事学院的学生称刘伯承为“常胜将军”时,刘伯承忙说:“常胜将军应该是粟裕。”连党外人士黄炎培都说:“粟裕应该评元帅”,粟裕没被授元帅军衔这让所有的人不解。后来,毛泽东当年的卫士长李银桥的回忆揭开了这一历史之谜。当年中央在中南海颐年堂讨论解放军高级将领军衔问题,在讨论到粟裕军衔问题时,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周恩来说“可是粟裕已经请求辞帅呢?”毛泽东又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我们军队中有些人,打仗时连命都不要了,现在为了肩上一颗星,硬是要争一争、闹一闹,有什么意思!”朱德笑着说:“肩上少一颗星,脸上无光么!同时当兵,谁也没有少打,回到家中老婆也要说哩!”毛泽东还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又让元帅衔。”周恩来也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毛泽东补充说:“而且是第一大将。”中央军委召开1958年5月24日,扩大会议,粟裕被定为“反党反领导的极端个人主义者”的罪名,1979年夏,粟裕在烟台看望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粟裕对叶帅说:“我1958年受到错误批判,20多年来一直背着沉重包袱。长期以来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自己一直克制着,现在才提出来,要求组织上对这个问题作个公正结论。”叶剑英说:“这件事应该解决了,你写个报告给中央,我回北京后给小平同志也说一说。”叶剑英回到北京,给邓小平谈了粟裕的要求,邓小平表示同意,但粟裕的冤案还没有解决时,粟裕就去世了。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出生,1986年10月22日凌晨1时16分病世,他活了89岁,粟裕1907年8月10日出生,战争年代粟裕多次负伤,解放后又蒙冤多年,1984年2月5日去世,他活了77岁。他们都算是长寿,他们一生是忙碌的,他们养生之道是什么呢?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南昌起义、广州起义80周年,也是叶剑英诞辰110周年,今撰写此文粟裕大将诞辰100周年,叶剑英粟裕?7?记忆以缅怀叶剑英元帅、粟裕大将,并把二人相同的业余爱好揭示给大家。二人都喜爱诗词创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叶剑英以“诗帅”著称,研究叶剑英的学者甚至提出,如果把毛泽东比作“诗仙”的话,叶剑英就是“诗圣”。毛泽东生前就很欣赏叶剑英的诗词,“剑英1965年,在给陈毅信中写道: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要向他们请教。”毛泽东72岁寿辰时,将叶剑英《远望》诗一字不漏地背录下来送给儿子毛岸青和儿媳邵叶剑英在云诗,愤然离校。1917年,南讲武学堂,与学友切磋诗文,后出版《剑余诗集》,诗集收入他写的10多首古诗。如叶剑英在《夜宴》中写道:“兴爽春衣沾露湿,情高秋思落诗魂。更怜良夜嫌更促,把剑长歌气压轩。”从此,叶剑英一生没有停止诗词的创作,写下了大量的优美诗篇。为了把诗词写得更好,叶剑英认真潜心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从古典诗词佳作中吸取营养,许多名篇佳作他都能倒背如流。1975年5月,新四军成立了以粟1938年4月,裕为司令的抗日先遣支队,他率队先期挺进苏南抗日敌后,通过调查社情敌情,主动寻找战机打击日寇击的时机。6月17日我军首战卫岗,毙日军士井少佐以下官兵数十名,指击毁汽车4辆,缴获了日军军旗、挥刀、大量日钞和三八式步枪等大量战利品。粟裕司令按捺不住胜利的喜悦,即挥笔赋诗一首: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卫岗斩士井,处女凑凯还!后来,这首诗由著名的老将军、朱德、叶剑英和粟裕等在检阅部队华。聂荣臻在《叶剑英诗词选集》的序言中称叶帅是“当代中国诗坛泰斗之一”。在叶剑英的学生时代,他就喜爱诗词创作。1915年,18岁的叶剑英在东山中学写下了“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的诗篇。在东山中学即将毕业时,在搞毕业展览问题上,叶剑英作为学生的领袖与校长叶菊年发生冲撞,写下了“大好园林堪种菊,风流花卉独称王”讽刺毛泽东在一次与中央政治局委员谈话时,讲到“长沙水”、“武昌鱼”和“孙权搬家南京”的典故,突然要叶帅背辛弃疾的《南乡子》,叶帅不加思索,当场吟诵“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毛泽东当场对众人赞许叶剑英说:“此人较有学问,有学问,有学问”。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间,粟裕大将一有时间就用来填词赋,并留下了不少脍灸人口的名篇。书法家郭化若书录,镌刻在卫岗纪念碑上,借以永记新四军对日作战的不朽功勋。南昌起义失败后,粟裕1927年,随军撤出南昌南下广东潮汕,在路上他与陈毅相识,之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他都是陈毅的助手,二人相互信任,亲密无间,当时盛传“陈不离粟,粟不离陈”之说。陈毅是有名的“诗帅”,两人行军间歇常常联诗抒怀。陈、粟率华野机1947年8月初,?8?档案天地?2007.4关和7个纵队及晋冀鲁豫第11纵队,北渡黄河,转赴鲁西南地区配合刘邓大军作战。一次大家开会研究下步的作战行动,当时天气异常闷热,休会时,大家不停地摇动着扇子,这时,参谋处长夏光提笔在扇面上写了“黄河已过,君心甘否”,陈毅见状忙拿过扇子在旁边写了一首五言诗,其中两句是“昨夜过黄河,风大浪又急”,最后一句是“高粱玉米熟?”粟裕也从陈毅手里拿过扇子,在背面题了一首诗,诗的内容是:如何取得外线出击作战的主动权,与刘邓大军、陈谢兵团共同经略中原的雄心壮志。只可惜这把扇子在“文化革命”中被毁掉了,人们已无法记得诗作的具体内容了。1964年,粟裕大将手笔的诗作《老兵乐》,诗句铿锵有力、气势磅礴,也是将军戎马生涯的真实写照,诗曰:半世生涯戎马间,征骑倥偬未下鞍。爆炸轰鸣如击鼓,枪弹呼啸若琴弹。疆场纵横任驰骋,歼敌何计百万千。对镜不须叹白发,白发犹能再挥鞭。解放军某部编写了1980年5月,《江海风云》一书,请73岁的粟裕大将为该书题词,粟裕欣然应允,并挥笔写下了《题<江海风云>》的诗句:武装斗争廿余年,转战频繁几万千。英雄业绩烈士血,可歌可泣壮诗篇。吾辈不能忘过去,创业艰辛忆先贤。江海风云汇青史,激励人民永向前!粟裕将军晚年重访革命老区井冈山、潮汕、云岭等地,故地重游,感慨万千,他先后写下了《八省健儿群英会》、《西江浩荡映九天》、《竹竿山头望》等名篇,发表在《诗刊》1980年1月号上。二人都喜爱音乐叶帅喜爱唱歌可以追溯到他的青少年时代,在梅县东山中学读书时,他的文艺气质就引入注目。每次在同学好友聚会时,叶剑英都会引吭高歌以活跃气氛,此外,他还喜爱家乡戏剧。广州起义失败后,1928年,许多同学都喜欢听他唱,甚至还有些同学要跟他一字一句地学唱。1939年春,叶剑英在湖南衡山举办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一天,著名戏剧家田汉率抗敌演出八队来游干班慰问,训练班在南濠酒楼宴请演出队。席间一个国民党军官高叫“演出队的女兵们唱个歌子听一听嘛!”因这个国民党军官说话时,嬉皮笑脸、语言不恭,演出队同志十分反感,大家都沉默不语,气氛十分尴尬。这时,42岁身为参谋长的叶剑英站起来说:“我来唱一个”,顿时席间的气氛活跃了。他说:“你们不是想听陕北民歌吗?我来唱一个《开荒》。”说完就大声唱起来了。他的嗓声浑厚,唱的是陕北曲调,但又夹杂一点广东话的尾音,大家觉得别有一番异样的韵味。刚刚唱完一曲,大家齐声呼喊“再来一个”。叶剑英高兴地说:“这回呀,该轮到演出队了!”于是,演出队的队员在酒楼上齐声高唱“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兄弟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起初不愉快的情绪,一“皖南事变”爆发,扫而光。1941年,在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反共声浪十分嚣张,为防止国民党突然袭击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办事处的负责人周恩来、叶剑英就对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人员进行革命气节教育。在全体人员大会上,叶剑英带头高唱革命歌曲,鼓舞大家革命斗志和胜利信心。叶剑英从重庆回到延安后,任军委参谋长兼18集团军参谋长,从那时起,人们习惯亲切地称呼他为“参座”。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他还十分重视机关文化生活,到王家坪后,他亲自拉二胡、打洋琴,还亲手自做乐器。他还教大家识谱、弹琴、唱歌,在他带动下,部队成立了乐队、演出队,经常组织演出。叶剑英还亲自指挥唱《二月里来》、《黄水谣》、《救亡曲》、《延安颂》等歌曲,每次演出他都受大家高度称赞。抗战时,延安物质生活虽很清苦,但精神生活却很丰富,每逢周末延安都要举行周末舞,舞场上的叶剑英风度翩翩、舞技娴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美国记者曾评论说:毛泽东跳舞喜欢用暗示,引导舞伴跟着转;周恩来跳舞有外交家的文雅和风度;刘少奇跳舞十分严谨,体现科学性和准确性;朱德跳舞恰如走正步,具有军人气质;叶剑英的舞姿反映了情趣和艺术的结合。叶剑英担任党、国家1949年后,和军队许多重要职务,对文艺生活和文化建设仍非常重视,经常抽出时间观看各种演出,对文艺工作者给予热情的鼓励。他喜欢戏曲的种类更多更广了,如:贵州黔剧、蒙古歌曲、广西民歌,还有昆剧。粟裕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与音乐有缘,11岁那年,粟裕离开私塾学校,进入在县城的新式“模范小学”就读,从私塾到小学,模范小学设置有国文、算术、绘画、体操、音乐、修身等课程,粟裕对笛子、月琴、洞箫、口琴等乐器非常喜爱,在老师的指导下,粟裕勤学苦练,逐渐掌握了这些乐器的演奏技巧,期间他还登台伴奏演出过呢!后到更大的城市常德投笔从戎后,粟裕始终没有放弃对音乐的喜爱,一把口琴伴随他的军旅生涯。中央红军长征后,粟裕被留在中央苏区,在三年游击战争的岁月里,一天凌晨,粟裕率领部队来到一座小学校的门前,打算借宿歇息一下,便走向前去轻轻叩门。一位教师从门缝中隐隐看见门外是一群挎枪的军人,转身就回室内去了。无论粟裕怎么解释,室内毫无动静。无奈,粟裕便命令部队就地休息。露水和寒气同时袭来,大家无法入睡,粟裕便顺手从口袋里掏出口琴,便轻轻地吹了起来,粟裕吹的是《苏武牧?9?记忆羊》,战士们十分熟悉这段曲子,就随着口琴深情地哼唱着,那位教师从琴声、歌声和部队的行动判定,是自己的队伍来到了,连忙请部队到室内休息。当他得知吹口琴者就是当地盛传的那位神奇的红军师长时,他拉起粟裕的手连声夸奖:“你吹得好!他们唱得也好!”粟裕还注意用革命的音乐来激励部队的斗志。抗日战争进1941年,入最苦的岁月,日寇对我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的同时,还利用电台大肆鼓噪日军军歌等音乐,以狂热的乐曲鼓动日军的“武士道”精神。为此,粟裕找来部队文工团的沈亚威,他对沈亚威说:“日本人用它的音乐鼓舞法西斯士气,我们也要用自己的歌曲鼓舞我们的军队。”沈亚威明白粟司令的用意,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沈亚威为部队创作了包括《淮海战役组歌》在内的大量鼓舞士气的优秀歌曲,也成了著名的作曲家。粟裕大将会演奏月琴、口琴和洞箫,他还会弹奏钢琴,歌曲、汉剧、京剧也是粟裕的拿手好戏,战斗间隙或工作之余,他也会一展他歌喉的风姿,解放战争时期,鲁南战役胜利结束后,粟裕与身边工作人员上山打猎,有人提出:“雪下个不停,可能没有猎可打。”粟裕却说:“雪地打猎,良机难寻。”一路将军兴致很高,不由自主地唱起了二三十年代的流行歌曲:“云儿飘,星儿摇摇,海早已息了风潮……”优美的歌声在山间荡漾。1978年,粟裕重上井冈山,触景生情,不禁引吭唱起了用京剧《空城计》的曲牌填写新词反映红军战斗情形的二黄,给随行人员以极大的感染。叶剑英喜爱钓鱼,粟裕喜爱打猎垂钓是古代君子们培养心性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掉人做事时的浮躁心态。叶剑英的文体活动有钓鱼、散步、下棋、练气功,其中对钓鱼格外喜爱。因为工作繁忙,叶剑英钓鱼一般是10分钟、?10?最多40分钟,许多时候都是20分钟,空杆而归,他钓鱼的主要目的是尽快消除工作中的疲劳,或者借助钓鱼贴近群众,了解他们的疾苦。一次他钓鱼时了解到一位姓罗的职工家里人口多,生活很困难,叶剑英就把这事放在了心上,他常常把自己家的旧衣服等送给小罗。每次钓完鱼后,叶剑英都会按价付给钓场钱的,他从来不搞特殊,对工作人员要求也十分严格,在钓鱼时,当钓到小鱼后,叶剑英都会把鱼放掉。1961年夏,几位军队的工作人员到叶剑英家里向叶剑英请示问题,当时叶剑英正在自家院子的池塘边钓鱼,客人一进院子,叶剑英就请他们过来一起钓鱼,还向他们介绍钓鱼的知识,及关于鱼的种类、特性、活动规律,钓鱼场地和时间的选择,及渔具、鱼饵等方面的知识,让来人大为惊叹。晚年的叶剑英自称“渔叟”,1979年7月,叶帅在北京颐和园藻鉴堂会见七省市部分画家时就曾赋诗一首“画家渔叟喜相逢,明媚湖山写意浓。清代兴亡昨日事,匠心钩出万山松。”叶剑英钓鱼的目的是:调节劳逸、陶冶心性。但有时叶剑英钓鱼却寄托着一份情愿,一种愿望。1975年他的老朋友周恩来病重住院,叶剑英心急如焚,为了平静自己的心绪,他选择了钓鱼,他把钓来的鱼用盘子装着,嘱咐工作人员把鱼活着送到医院,给病中的总理尝鲜。钓鱼时他还会自言自语地说:“恩来同志在生病,今天一定要钓一条大的!”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四人帮”加紧篡党夺权的步伐,叶剑英为了铲除“四人帮”,就住进了西山。叶剑英为了避开王洪文的盯梢,就口里哼着郑板桥的《道情》,手持鱼竿,摆出一付钓鱼的姿势,这样就麻痹了王洪文。几天以后,叶剑英亲自指挥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在这场行动中,“老渔翁”叶剑英起了决定作用,叶剑英就是当代钓鱼的“姜子牙”。打猎是粟裕的一项业余爱好,他对打猎有着特殊的兴趣,而且他喜爱打移动的猎物,他认为“活靶子”才叫刺激。解放战争期间,他得到一支小口径步枪和一支双管猎档案天地?2007.4枪,警卫员知道将军十分珍爱这些枪,总是替他擦拭得油光锃亮,每当粟裕有兴打猎消遣时,随行人员总能欣赏到他那弹无虚发的绝技。一次,粟裕去某纵队检查工作时,在途中,粟裕发现一只大獾正在扒土寻食,他并没有立即举枪射击,而是提枪静观,随行警卫员催促说:“首长,快开枪,别让到手的大獾跑了。”粟总却说:“打静止目标没趣儿,你去惊它一下,我就喜欢打移动目标。”警卫员不得不遵命向前跑了几步,机敏的大獾听见了脚步声后,转身便跑,只见粟裕不慌不忙,“砰”的一枪,大獾应声倒地,在场的人无不咂嘴称赞粟裕的枪法。粟裕还会通过打猎寻找指挥战争的“灵感”,莱芜1947年2月下旬,战役刚刚胜利结束,当时部队都沉浸在欢庆重大胜利的喜悦之中,粟裕并没有感到轻松,粟裕专心致志地研读上级的指示和敌人的情报,运筹下一步歼灭整编第74师这个“活靶子”的作战方案。为此粟裕每天茶不思、饭不香,长此下去,怎么能行呢?正当大家焦急万分时,陈毅闯进了粟裕的卧室,看到粟裕这些天整日沉思默想,怕他累坏了,一进门,陈毅便大声说:“好啊!大家都在饮庆功酒,你一个人在屋里念什么经啊!走,一起打猎去。”在陈毅的劝说下,粟裕随陈毅及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的几个同志一块去打猎,他们走着走着,突然一只又肥又大的灰兔“嗖”地从草丛里蹦出,陈毅眼疾手快,一枪命中,并喊着粟裕的代号说:“对不起,五0二,它先撞到我的枪口上了,你看这兔子咋个吃法?”粟裕正在考虑下一场战役该如何打,并没有进入打猎的角色,就答非所问地说:“这是蒋介石五大主力中的王牌,硬吃是不行的,必须智取,在运动中歼灭这个活靶子。”大家听后都觉得莫名其妙,陈毅一听,哈哈大笑并说:“好嘛,好嘛!这只灰兔身价不低呀,成了国民党军事家第74师师长张灵甫啦!看样子张灵甫是命中注定要成为我们庆功宴上的下酒菜啦!”叶剑英喜爱爬山,粟裕喜爱驾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仁者”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而“智者”指的是拥有丰富知识的人,叶剑英喜爱爬山,他是“仁者”。在叶剑英看来,这种活动既强健体魄,又能陶冶性情,启迪智慧,锻炼意志,对一个人的气质形成有深刻影响。叶剑英的家乡广东梅县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小时候的叶剑英就爱在山上与小朋友玩打仗,读书后,他常常约同学爬山,在战争年代,叶剑英也没有间断这个爱好。叶1938年,剑英在八路军办事处工作,随着日军的入侵,叶剑英从武汉、长沙撤退到衡阳,一天,他与几位同志相约登南岳衡山的最高峰———祝融峰。他们清晨开始向上攀登,到南天门,大家已气喘吁吁了,许多人提出不再向上攀登了,叶剑英不畏疲劳,高声朗颂:“柳暗花明,气概非凡!不到山顶,不是好汉!”鼓励大家继续前行,他们一行人最终登上了最高峰———祝融峰。在峰顶,叶剑英环顾祖国大好河山,想到日寇践踏的祖国同胞,便诗兴大发,吟出一首五言诗来:“四顾渺无际,天风吹我衣。听涛起雄心,誓荡扶桑儿。”1946年10月,内战烽火已燃遍了全国,叶剑英奉命被调进北平军调部工作。一天,刘伯羽等一批同志根据周恩来的安排从上海向东北撤退,途经北平时,他们到军调部去找叶剑英,当时时局危急,每个人都十分紧张,叶剑英为了缓解一下大家沉重的心情,决定第二天带大家到西山去看秋天的红叶,这寓意着秋冬之后,就是春天,国民党不久就会失败。粟裕还喜爱开车,熟悉他的人都十分钦佩他那娴熟的驾驶本领。每次长途行车,粟裕与司机轮流驾驶已成了惯例。1948年4月25日晚,一辆美式吉普车疾驶在河南濮阳至河北西柏坡的公路上,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电令,要求粟裕务必于27日赶到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当面听取他关于华野三个纵队留在江北,集中兵力在中原战场打大歼灭战的具体设想。坐在旁边的粟裕示意司机停车,并对司机说:“你很疲劳了,到后排座上打个盹儿,车子我来开,咱俩来个歇人不歇车。”司机毫不推辞地跳上后排座,身子向后一靠,闭上双眼,帽沿往下一拉,睡了。粟裕不仅自己会开车,而且对干部尤其是各级指挥员也要求他们掌握驾驶技术,他深有感触地说:“自己学会驾驶,指挥作战就方便多了。”“七战七捷”的“三战海安”,粟裕设计了“欲擒故纵”,暂放弃我苏中战略重镇海安的作战计划,因事关重大,他亲自从海安赶赴淮安,根据路况和能找到的交通工具,他骑摩托、坐黄包、蹬脚踏、乘渔船,日夜兼程,急行300里赶到了目的地。从而争取了时间,取得了这一仗的重大胜利。豫东战役已急战三1948年6月,昼夜,开封之敌基本肃清,5月20日深夜,粟裕与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一起乘车去开封南郊的前线指挥所,当时天气炎热干燥,加上大家已是几天几夜没睡觉了,疲劳至极,吉普车由粟裕的警卫员小唐驾驶,小唐克制不住困倦,打起瞌睡来,突然,前轮一歪,车翻了,小唐这下清醒了。这时,只听粟裕平静地说:“请各位作一下自我检查,伤了没有?伤情如何?”张震与钟期光诙谐地答道:“没事。蒋介石没被打倒,全国没有解放,马克思是不会接收我们的。”于是,四个人赶紧把车翻了过来,粟裕抢先跳上驾驶员的座位,脚踩油门,吉普车飞似地奔驰起来。赶到指挥所门前,小唐连忙跳下车,跑到三位首长面前说:“请首长处分我吧!”粟裕笑着说:“好吧,就处分你把车子开到那棵枣树下,在车子里躺上一个小时。”?11?记忆新中国成立后,粟裕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一职,期间,他不止一次地强调,干部应多掌握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本领,以适应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摩托化部队的干部一定要学会开汽车,不懂、不会是不行的。他举例说,苏联红50年代,军的一个机械化师从我国撤走,将全部装备移交给我们。他们一个师我们要1.2万人才能接下来。800人,因为他们没有配专职驾驶员,咱们多出来的人尽是战勤保障人员。这个关系军队质量建设的问题要研究,要改进。叶剑英喜爱足球、乒乓球,粟裕喜爱游泳叶剑英活了89岁零178天,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一生酷爱体育。叶剑英出生在足球之乡广东梅县,少年时叶剑英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就踢柚子,此后对足球兴趣从未减少。1932年,35岁的叶剑英担任红军学校校长,他还是上单杠、轮大回环,这让许多青年指挥员自愧不如。在延安时,叶剑英是业余球队的主力,他矫健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球场上。叶剑英除自己积极锻1949年后,炼外,还关心群众体育的开展。50年代他主管全军的军事训练,提出了“红、专、健”的口号,提倡把战士个个都训练成“小老虎”。到部队视察时,他比较注意基层和连队开展文体活动情况,还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观看部队的一些体育运动比赛活动。他听说1962年在天津开会,八一女排与东欧某国女排比赛,就兴致勃勃去观看。八一女排在场上打得很顽强,但还是输给了对方。赛后在接见女排姑娘时,他给予她们很大的鼓励,当得知女排训练条件很差,还没有正规的训练馆,于是叶剑英就与有关同志商量,第二年就为女排建成了训练场馆。1979年,叶剑英在广州与广东省的领导谈话时,听在场的人谈到,近年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发展女子足球,他连忙说道:“外国有的,我们也要有!”叶剑英回到他的1980年5月,?12?故乡梅县,在他的母校东山中学观看东山中学女子足球队与丙村女子足球队比赛,看后当他知道梅县50多所中小学都成立了女子足球队时,十分高兴,对在场的人回忆他小时候的故事,叶剑英小时候也喜爱足球,“可是,一个足球好几十块钱,太贵了,买不起,我们就常常把柚子拿来当足球。”叶剑英还十分喜爱乒乓球,据周恩来的秘书童小鹏回忆,西安事变时,叶剑英协助周恩来处理事变问题,叶剑英在百忙中还抽出时间与红军小战士打乒乓球,“当时条件简陋,物质生活差,但精神愉快,叶剑英同志跟我们吃一样的菜,跟我们一起打乒乓球,同甘苦,共欢乐。”马浩在70年代曾经是叶剑英身边的工作人员,他回忆说:“1973年我带小儿子回老家河北衡水探亲,路过北京。叶帅知道后,让他的秘书到机场来接我帮我安排住地。第二天,叶帅又派车来接我到他家作客,询问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叶帅还叫我的小儿子同他打兵乓球。”粟裕从小就喜爱游泳,在粟裕的家乡,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水,从粟裕家的两排房子中间穿过。每年夏天,少年粟裕几乎整天泡在溪流里,有时还把竹席漂在水面上,他躺在上面戏耍,这条溪水使粟裕练就了游泳的绝技。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粟裕率领的挺进师个个都是游泳好手,这样他们适应了南方江河纵横的地理环境,他们历经敌人数十倍于己的围追阻截,逢山攀登,遇水泅渡,顽强地坚持了下来。一次,粟裕率领部队在穿越公路时遇到了敌人的汽车,因为没有全部歼灭敌人,结果又引来大批的敌人向他们包围过来,当晚,恰逢天降暴雨,山洪暴发,粟裕的部队被洪水和敌人围困在方圆十多公里的“三角架”里。情况十分危险,粟裕指挥部队利用漆黑的夜幕,摸到不被敌人注意的水流湍急的河段,果断命令部队泅渡,终于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还有一次,部队夜宿半山腰,不料被敌人发现,敌人绕过部队的哨兵,爬到山顶,居高临下发起攻击。山下是飞云江,部队只好顺江而下,而下游有个叫旋磨渡的地方,江水在这里形成巨大的漩涡。敌人料定粟裕他们不敢在此渡江,企图在天亮之后一举歼灭他们。在前有汹涌江水,后有敌军追赶的危急关头,粟裕当机立断,命令部队跳进汹涌澎湃的江中泅渡突围。部队游到江中时,一个巨浪把粟裕卷进了大漩涡,他在漩涡中转了三四个圈子也没有划出来,后面的战士发现了这一险情,赶紧递过一个伞柄,将粟裕拉出了险境。整个部队凭借出色的游泳技能,突破了敌人的又一次包围。事后粟裕感慨地说:“若没有技高一筹的游泳本领和同志间鼎力相助,我这个将军恐怕早就葬身鱼腹了,哪里还能看到革命胜利呢!”解放后,粟裕依然抽空去游泳。一次他去海边游泳,在深水区域,很少有人光顾,粟裕在几个青年人的陪伴下,随着海浪的起伏,忽上忽下,游向深水区,尽管粟裕的左臂在战斗中受伤致残,不便划水,但他只用一只右手划动前进,就显得那么轻松自如,他还不时给同行的青年们传授游泳技艺。他们在深水区域转了两圈之后,便折回浅水区,一位中年男子认出了粟裕,热情地迎了上来说:“粟总,您今天游得好开心啊!”粟裕回答说:“今天的浪不大,不过瘾。”粟裕把游泳视为既锻炼身体,又锻炼意志的运动项目,他的儿子刚两岁,粟裕就教他游泳,让儿子抱着一段竹筒往水里跳,儿子不敢下水,将军抱起儿子就扔进水里;教女儿学跳水,姑娘胆儿小,没有勇气跳下去,粟裕便冷不防把她推下水去。此外,叶剑英元帅还喜爱藏书、中医、书法,而粟裕也喜爱书法,他们二人的业余生活都是十分充实的,这应该是他们的长寿秘诀了。档案天地?2007.4●他曾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的名字叫王小舍,8341部队一营三连二排六班班长,专门负责毛主席的安全保卫工作。从延安到西柏坡,然后北京,王小舍一直跟随在毛主席身边。开国大典时,他就在天安门城楼上;签定中苏友好条约时,他又护送毛主席去苏联……1955年,王小舍响应国家号召从中央警卫团退伍,放弃了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返乡务农,甘当一名农民。多少年来即使他的家境再困难,也没有因为自己的特殊经历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如今年已古稀的老人只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就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有机会再进北京瞻仰一下伟大领袖的遗容,再为毛主席站一班岗。《我给毛主席当警卫》向你讲述王小舍老人已逝去的特殊经历。一个是新中国授衔的十大元帅之一,一个是新中国授衔的大●叶剑英和粟裕,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在战场上他们是卓越的军事家指挥家,在战场之外,他们又有着一番别样的情怀,叶剑英喜欢钓鱼,粟裕喜欢打猎,叶剑英喜欢爬山,粟裕喜欢驾驶,他们还都喜欢诗词创作,喜爱音乐,喜爱体育运动,这些为他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又给他们的工作进行了必要的调剂,使他们在工作上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叶剑英和粟裕相同的业余爱好》,向你讲述两个开国元勋一些不为人广知的生活趣事。最主要的说法大致有两种,一说是1944●大汉奸汪精卫的死因一直是一个谜,年11月间死于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医院。据当时日本内阁宣称,汪精卫系枪创复发,骨髓和血液感染铅毒而死。汪精卫脊柱受枪伤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汪究竟因何中弹,又因何复发导致最终绝命?日本官方并未有明确的说法。还有一说,即汪氏并非病死,而是死于国民党军统一位姓黄的高级女特务之手。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符合事实呢,《汪精卫死因之谜》为你细说内情。国民党的著名将领,曾被列为蒋介石的“五虎上将”,又是曾被中国共●卫立煌,产党通缉的“战犯”,解放后他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卫立煌与当时最重要的三位政治人物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是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手下大将,又是毛泽东的朋友,抗战初期还做过八路军的“上司”,终其一生,就如同一道难解的谜案。《“传奇”将军卫立煌投共谜案》从辽沈战役说起,讲述了卫立煌如何暗中策应共产党,葬送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来龙去脉。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杰作,这副画作完成后作者便将其献给了●《当时的皇帝宋徽宗,宋徽宗十分珍视,他用瘦金体御笔亲书了“清明上河图”五字。此后千百年来,世事变迁,朝代更迭不断,这幅不朽画作数次更换主人,其临摹作品众多,海内外皆有收藏。文章《千古绝作〈清明上河图〉真迹发现始末》向你揭开围绕清明上河图真迹行踪的谜局。一个是著名的相声大师,刘心武和马季只有一面之缘,这●一个是著名的作家,“意外”的相遇却成为作家心中难以抹去的记忆。那时正是作家人生遇到苦闷的时候,相声大师的现场“抓哏”抖出“包袱”却给苦闷中的作家以肯定和自信,体现出艺术家高尚的艺术境界。如今,相声大师驾鹤西去,留给作家的是无尽的怀念。《马季拿我“抖包袱”》是一段往事的记述,也是一份真情的流露。?1?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