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驭才焉.下驭庸焉.才不侍昏主.译文?

[转载]驭人经
(明)张居正
已有 2673 次阅读
|系统分类:|文章来源:转载
驭吏卷一 吏不治,上无德也。吏不驭,上无术也。吏骄则斥之。吏狂则抑之。吏怠则警之。吏罪则罚之。明规当守。暗规勿废焉。君子无为。小人或成焉。 驭才卷二上驭才焉。下驭庸焉。才不侍昏主。庸不从贤者。驭才自明。驭庸自谦。举之勿遗。用之勿苛也。待之勿薄。罚之勿轻也。 驭士卷三驭人必驭士也。驭士必驭情也。敬士则和。礼士则友。蔑士则乱。辱士则敌。以文驭士,其术莫掩。以武驭士,其武莫扬。士贵己贵。士贱己贱矣。 驭忠卷四忠者直也,不驭则窘焉。忠者烈也,不驭则困焉。乱不责之。安不弃之。孤则援之。谤则宠之。私不驭忠。公堪改志也。赏不驭忠。旌堪励众也。驭奸卷五奸不绝,惟驭少害也。奸不止,惟驭可制也。以利使奸。以智防奸。以力除奸。以忍容奸。君子不计恶。小人不虑果。罪隐不发。罪昭必惩矣。& 驭智卷六智不服愚也。智不拒诚也。智者驭智,不以智取。尊者驭智,不以势迫。强者驭智,不以力较。智不及则纳谏。事不兴则恃智。不忌其失。惟记其功。智不负德者焉。&& 驭愚卷七愚者不悟,诈之。愚者不智,谋之。愚者不慎,误之。君子驭愚,施以惠也。小人驭愚,施以诺也。驭者勿愚也。大任不予。小诺勿许。蹇则近之。达则远之矣。& 驭心卷八不知其心,不驭其人也。不知其变,不驭其时也。君子拒恶。小人拒善。明主识人。庸主进私。不惜名。勿吝财。莫嫌仇。人皆堪驭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小平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众人皆知“无为”,而不知“无不为”。此为割裂,须知原文为“无为而无不为”。
窃以为“无不为”才是终极,“无为”可能只是一种心态、姿态、手段…
郑国维,80后,喜静语讷,思虑伤脾,形体偏瘦。混迹于互联网行业,做产品和运营,有过创业经历。
用思精而韵不高,愿为良医。
明·张居正
吏不治 上无德也 吏不驭 上无术也 吏骄则叱之 吏狂则抑之 吏怠则警之 吏罪则罚之 明规当守 暗规勿废 君子无为 小人或成焉 上驭才焉 下驭庸焉 才不侍昏主 庸不从贤者 驭才自明 驭庸自谦 举之勿遗 用之勿苛 待之勿薄 罚之勿轻 驭人必驭士也 驭士必驭情也 敬士则和 礼士则友 蔑士则乱 辱士则敌 以文驭士其术莫掩 以武驭士其术莫扬 士贵己贵 士贱己贱矣 忠者直也 不驭则窘焉 忠者烈也 不驭则困焉 乱不责之 安不弃之 孤则援之 谤则宠之 私不驭忠,公堪改志也 赏不驭忠 旌堪励众也 奸不绝 惟驭少害也 奸不止 惟驭可制也 以利使奸 以智防奸 以忍容奸 以力除奸 君子不计恶 小人不虑果 罪隐不发 罪昭必惩矣 智不服愚也 智不拒诚也 智者驭智 不以智取 尊者驭智 不以势迫 强者驭智 不以力较 智不足则纳谏 事不兴则恃智 不忌其失 惟记其功 智不负德者焉 愚者不悟诈之 愚者不智谋之 愚者不慎误之 君子驭愚施以惠也 小人驭愚施以诺也 驭者勿愚也 大任勿予 小得勿予 蹇则近之 达则远之矣 不知其心 不驭其人 不知其变 不驭其时也 君子拒恶 小人拒善 明主识人 庸主进私 不惜名 莫嫌仇 不吝财 人皆堪驭也驭人经的图书内容_百度知道
驭人经的图书内容
我有更好的答案
驭吏卷一宠信小人的杨广庾亮的简单粗暴罢免宠臣的宋真宗隋文帝的失望软弱的汉成帝郑厉公的食言制定礼法的刘邦赵匡胤的补偿服毒的杨震述律平的蒙骗只有自身无失的当权者,才能在吏治上取得成效。对不同的官吏要采取不同的驾驭方法,这是驭吏的关键所在。当头棒喝看似严厉,其实充满了关爱。一个人目空一切,这就是不能重用他的理由。懈怠的官吏最易发生质变。本性奸恶的官吏只会在惩罚面前低头。当权者要维护规则的权威。封建专制时代,潜规则始终是大行其道曲。君子仁厚刚直,如此是驾驭不了小人的。用小人手段驾驭官吏,对官吏中的小人最为有效。驭才卷二知人大度的曹操吕夷简的建议被昏主离弃的慕容垂孟尝君的恼怒得遇明主的耶律韩八屡屡请求的冯谖狄仁杰的痛惜不计前嫌的孟尝君韩信的消沉救助小人的伍子胥抱怨人才难以驾驭的领导者是无能的。地位的高低并不决定才能的有无。把巧言令色当作才技,这是人才最感气愤的事。贤明的上司不会责怪他人,只会检讨自己的不足。明智不是善使手段,更不是玩弄阴谋诡计。不尊重人就不能驾驭人,这是千古不变的法则。人才隐没在普通人群中间。让人才有用武之地,人才才会有归宿感和使命感。驾驭人才首先要肯定人才的价值。驭才不可溺爱和包庇。驭士卷三王莽的“至诚”敬圣尊贤的顺治帝夏侯胜的担忧反复规劝的姚枢梁师成的隐情不受重金的范雎刘敞的顺从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刘秀的敞开心扉教训刘邦的郦食其读书人的态度对世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读书人重情重义,在情感上入手最为有效。不敬重他们是当权者愚蠢无知的表现。把读书人变成自己的朋友,驭士的目的自然就达到了。封建专制时代,蔑视读书人是权贵们的常态。和读书人势不两立,任何强人都将不保。刻意掩饰驭士的手段,往往会弄巧成拙。行事低调是不可或缺的补充。读书人的命运和当权者的成败紧密相连。不能礼贤下士,便不会成为一名成功者。驭忠卷四驭奸卷五驭智卷六驭愚卷七驭心卷八 吏不治,上无德也。吏不驭,上无术也。吏骄则斥之。吏狂则抑之。吏怠则警之。吏罪则罚之。明规当守。暗规勿废焉。君子无为。小人或成焉。 上驭才焉。下驭庸焉。才不侍昏主。庸不从贤者。驭才自明。驭庸自谦。举之勿遗。用之勿苛也。待之勿薄。罚之勿轻也 驭人必驭士也。驭士必驭情也。敬士则和。礼士则友。蔑士则乱。辱士则敌。以文驭士,其术莫掩。以武驭士,其武莫扬。士贵己贵。士贱己贱矣。 忠者直也,不驭则窘焉。忠者烈也,不驭则困焉。乱不责之。安不弃之。孤则援之。谤则宠之。私不驭忠。公堪改志也。赏不驭忠。旌堪励众也。 奸不绝,惟驭少害也。奸不止,惟驭可制也。以利使奸。以智防奸。以力除奸。以忍容奸。君子不计恶。小人不虑果。罪隐不发。罪昭必惩矣。 智不服愚也。智不拒诚也。智者驭智,不以智取。尊者驭智,不以势迫。强者驭智,不以力较。智不及则纳谏。事不兴则恃智。不忌其失。惟记其功。智不负德者焉。 愚者不悟,诈之。愚者不智,谋之。愚者不慎,误之。君子驭愚,施以惠也。小人驭愚,施以诺也。驭者勿愚也。大任不予。小诺勿许。蹇则近之。达则远之矣。 不知其心,不驭其人也。不知其变,不驭其时也。君子拒恶。小人拒善。明主识人。庸主进私。不惜名。勿吝财。莫嫌仇。人皆堪驭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左马驭者_中华文本库
非常遗憾!在本库中没有找到与&"左马驭者"&相关的文本《驭人经》明 张居正
我的图书馆
《驭人经》明 张居正
《驭人经》
张居正,汉族,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字叔大,少名张白圭,又称张江陵,号太岳,谥号“文忠”。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明代伟大的政治家。后有同名电视剧、小说。
吏不治 上无德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的下属如果没有治理好,那是因为你的道德形象树立的不够。 (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梁不正下梁歪。)
吏不驭 上无术也
如果好好地驾驭下属然他们为你所用,这说明做上司的没用能力!
吏骄则叱之 吏狂则抑之 吏怠则警之 吏罪则罚之
当下属骄傲而目中无人的时候,就要叱责他;当下属狂妄而忘记分寸的时候就要抑制他不要等到他羽翼丰满而无法驾驭;当下属现出怠慢的颜色时候,就应该警告他;当下属犯了错误的时候就一定要责罚他。
明规当守 暗规勿废 君子无为 小人或成焉
明文规定的制度作为领导者应当带头遵守,如果有潜规则也没有必要把它废除。君子的做法有的时候取得不了理想的结果,用小人的方法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驭才焉 下驭庸焉
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但能管理和驾驭那些水平比自己低的人,也要能够驾驭那些有杰出才能甚至高自己一筹的人。
才不侍昏主 庸不从贤者
一个有才能的人,绝不会追随一个自甘平庸的领导者,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也会在追随高明的领导者过程中掉队。但是做到下面的几个简单的方法那么就可以驾驭水平低的下属和水平高的下属。
驭才自明 驭庸自谦 举之勿遗 用之勿苛 待之勿薄 罚之勿轻
当领导有才能的人的时候,要做到明察秋毫;而要那些水平低的人追随就要谦虚和蔼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对自己下属的情况无论是个人的优缺点,还是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都要清清楚楚没有遗漏,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知人、善任。当让下属做事的时候不苛求完美,对于他们的成果不管如何小都予以承认与认可;对待自己的下属要恩厚遇高,你只有这样别人才会觉得值得付出生命,但是当需要处罚他们的时候那绝不轻饶,也只有这样才能令下属感觉到恐惧,而做到令行禁止。黄金在前利刃在后,做企业与带军队一样你只有塑造出这种差距,队伍才有战斗力。否则赏的时候下属认为可有可无,罚的时候又耽于人情而下不去手,队伍很快就散了。
驭人必驭士也 驭士必驭情也
要讲如何驾驭下属不得不讲到如何驾驭读书人(有文化的人,敏感的人,爱面子的人),要驾驭读书人就必须在感情上做工作:
&敬士则和 礼士则友 蔑士则乱 辱士则敌
时刻尊敬读书人你们很快就能和睦相处,哪怕他没有值得尊敬的地方;日常接待始终保持礼节哪怕显得做作,他也很快接受你这个朋友;你露出对他的轻视,那么他就会在暗地里给你捣乱;如果你敢侮辱他,那么他会把你当场他的敌人!
以文驭士其术莫掩 以武驭士其术莫扬 士贵己贵 士贱己贱矣
这种敏感的人如果你用任何的手法作用于他最好正大光明,而不要搞一些小动作,如果你用强力的方式对他们,那么手法不要太张扬!譬如你派一个这样的人做业务,那么你只消和他说这期间业务对你工作的重要性就行了,而没必要派上你的亲信暗地里监视他。如果你想树威那么最好轻轻的一点就可以而不要威胁,读书人向来不怕。你把他当人品贵重的人看,他就把你当人品贵重的人看;你把他当贼防着那么他会认为你才是贼。
忠者直也 不驭则窘焉 忠者烈也 不驭则困焉
忠诚的人是很直的,你不驾驭他,他迟早会让你难看;忠诚的人往往脾气很暴烈认为别人都不是忠肝义胆所以很容易就会和别人对立起来而自己被困。
乱不责之 安不弃之 孤则援之 谤则宠之
要做到很好的使用忠肝义胆的人那就必须要做到:局面混乱的时候不要责备他,责备了他就是表扬了那些制造混乱的不忠诚的人;当局面转危为安,不要抛弃那些在混乱中依然忠心耿耿的人,当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耳边说好话的人多起来的时候,不要摒弃那些说话难听的忠直的下属;当因为他的忠直而受到大多数人孤立的时候,你要挺身而出援助他立足为他牟利;当别人诽谤他的时候你要不断的表扬他。有很多领导者做不到这一条也许由于自己的耳根子软,也许因为自己的坚实的问题,他们很容易成为奸邪之人的工具而自毁长城。所以一个领导者首要的就是清楚谁是忠肝义胆的人,而对于他们一定要做到这四条。
私不驭忠,公堪改志也 赏不驭忠 旌堪励众也
你用私人的事情是很难做到让忠直的人佩服的,你只有一心为公才可能得到他的真心拥护;你奖赏他们并不是目的,通过奖赏他们树立你明察秋毫的形象,而激励团队所有的人才是目的。
奸不绝 惟驭少害也 奸不止 惟驭可制也
奸邪的人是不会绝迹的,只有发现了了他们对他们进行驾驭才能减少他们的危害;他们的破坏行为是不会停止的,只有高明的领导对他们进行驾驭,才可以制止他们的危害。
以利使奸 以智防奸 以忍容奸 以力除奸
奸邪的人有他们的用处,那就用利益来驱使他为你服务;但是要时刻保持对他们的警惕,无论何时你的警惕的机智的眼睛也不要离开他们;当还没有必要和把握铲除他们的时候,那么就先不要动手;等时机来到的时候就要迅速,不留情面,干净利落的除掉他。
君子不计恶 小人不虑果 罪隐不发 罪昭必惩矣
作为君子,我们从来不主动的算计恶人,但是小人做事是不考虑后果的;当他的罪恶还没有被别人认识和正视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对他们下手,一旦他们恶贯满盈引发众怒,那就毫不留情。
智不服愚也 智不拒诚也
一个有智慧的人是不会佩服一个愚蠢的上司的,但是如果你确实不如你的下属有能力,你只要时刻表现出你的诚意,他也是不会拒绝的。
智者驭智 不以智取 尊者驭智 不以势迫 强者驭智 不以力较
就算是有智慧的人驾驭自己有智慧的下属也不会跟他比智慧,因为那样会造成内耗;一个有地位的人驾驭有智慧的人不会用威势来压迫他,因为它会让你捉不到把柄;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也绝不会用蛮力来让有智慧的人屈服,因为蛮力只会让有智慧的人消沉和与你离心离德。
智不足则纳谏 事不兴则恃智
当你的只会有不足而不得不去咨询有智慧的下属的时候,无论他的建议如何最好都要照办,这一点王有龄驾驭胡雪岩做得相当的到位,每当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的时候,他绝对全盘照搬胡雪岩的建议。当你的上司来问你一个你非常精通的问题时,你给他了你的见解,但是他听了以后又在你的面前卖弄、修改。那么下一次他再来征求你的意见时你还会和他说吗?你的心里一定说:“你自己那么能卖弄,你自己办好了!”而当我们坐上领导的时候,千万不要这样啊!自己不明白问了精通的人,人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你最好不要更改:因为你不如他精通;你改变他的策略会打击他的积极性,用不了几次他就闭嘴了;而且一个好的策略已经更改就会变成毒药。当你的事业没有办法做大的时候,那么就把权力交给那些有智慧的人依靠他们的力量。但是怎样防止他们作怪呢?只需要做大以下几点:
不忌其失 惟记其功 智不负德者焉
不要忌讳他的失误,常常把他的功劳挂在嘴上,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是不会背叛有极高道德品质的上司的!(这里的智慧不是聪明或者是狡猾)
愚者不悟诈之
一个愚昧的人是没有悟性的,可以放心的“诈”他,有些时候问问不出东西来,一诈就会诈出东西!
愚者不智谋之
一个愚昧的人是没有智慧的,你可以把他作为突破口。
愚者不慎误之
愚昧的人往往不细心,你可以很简单的误导他!
君子驭愚施以惠也 小人驭愚施以诺也
有品德的人在使用愚昧的人的时候会讲究小恩小惠,一个没有德行的人往往有空口的许诺在他们身上也能达到效果。
驭者勿愚也 大任勿予 小得勿予 蹇则近之 达则远之矣
但是作为愚昧者的上司,千万不要犯下面的错误:大的重要的职位不要交给他;他用小聪明得到小小的好处不要鼓励他;当自己很困难的时候要更多的接近他们,因为他们没有威胁,也可以树立你的名声(这么一个笨蛋领导对他那么好,更不要说我们了!)
不知其心 不驭其人 不知其变 不驭其时也
你不详详细细的了解一个人(他的想法,他的能力,他的追求,他的资源与潜力),你是没有办法驾驭这个人;你不知道他在各种情况下的表现,你也没有办法时时刻刻的驾驭它。
君子拒恶 小人拒善 明主识人 庸主进私
有道德的人会拒绝任何用来作恶的手段,但是没有品德的人往往更乐意用来作恶!一个英明的领导他会从茫茫众生中寻找和驾驭那些有才能的人,而一个平庸的领导者他会选择那些自己的亲信私交。
不惜名 莫嫌仇 不吝财 人皆堪驭也
其实何必呢?只要愿意把名声分给下属、不要记恨下属的棱角、不吝啬手中的财物和资源,任何人都可以在你的手下发挥出你想要的能力。
下边是另一版本
(明)张居正
驭人经&-&驭吏卷一&
吏不治,上无德也。吏不驭,上无术也。
吏骄则斥之。吏狂则抑之。吏怠则警之。吏罪则罚之。
明规当守。暗规勿废焉。
君子无为。小人或成焉。
只有自身无失的当权者,才能在吏治上取得成效。
对不同的官吏要采取不同的驾驭方法,这是驭吏的关键所在。
当头棒喝看似严厉,其实充满了关爱。
一个人目空一切,这就是不能重用他的理由。
懈怠的官吏最易发生质变。
本性奸恶的官吏只会在惩罚面前低头。
当权者要维护规则的权威。
封建专制时代,潜规则始终是大行其道的。
君子仁厚刚直,如此是驾驭不了小人的。
用小人手段驾驭官吏,对官吏中的小人最为有效。
驭人经&-&驭才卷二
上驭才焉。下驭庸焉。
才不侍昏主。庸不从贤者。
驭才自明。驭庸自谦。
举之勿遗。用之勿苛也。
待之勿薄。罚之勿轻也。
抱怨人才难以驾驭的领导者是无能的。
地位的高低并不决定才能的有无。
把巧言令色当作才技,这是人才最感气愤的事。
贤明的上司不会责怪他人,只会检讨自己的不足。
明智不是善使手段,更不是玩弄阴谋诡计。
不尊重人就不能驾驭人,这是千古不变的法则。
人才隐没在普通人群中间。
让人才有用武之地,人才才会有归宿感和使命感。
驾驭人才首先要肯定人才的价值。
驭才不可溺爱和包庇。
驭人经&-&驭士卷三
驭人必驭士也。驭士必驭情也。
敬士则和。礼士则友。蔑士则乱。辱士则敌。
以文驭士,其术莫掩。
以武驭士,其武莫扬。
士贵己贵。士贱己贱矣。
读书人的态度对世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读书人重情重义,在情感上入手最为有效。
不敬重他们是当权者愚蠢无知的表现。
把读书人变成自己的朋友,驭士的目的自然就达到了。
封建专制时代,蔑视读书人是权贵们的常态。
和读书人势不两立,任何强人都将不保。
刻意掩饰驭士的手段,往往会弄巧成拙。
行事低调是不可或缺的补充。
读书人的命运和当权者的成败紧密相连。
不能礼贤下士,便不会成为一名成功者。
驭人经&-&驭忠卷四
忠者直也,不驭则窘焉。
忠者烈也,不驭则困焉。
乱不责之。安不弃之。孤则援之。谤则宠之。
私不驭忠。公堪改志也。
赏不驭忠。旌堪励众也。
驭人是领导艺术的主要内容。
驾驭忠臣不是改变忠臣的本色。
水至清则无鱼,对忠臣的要求也不可过高。
对他们不离不弃,既是一种仁德,也是一种治世方略。
封建专制时代,忠臣的处境险恶。
驾驭忠臣不能只讲条件,而不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忠臣不会盲目效忠于某个个人。
驾驭忠臣的当权者,不能是人民的公敌。
他们舍生忘死,并不是为了求取身外之物。
给忠臣极高的荣誉,最能激发他们的报效之情。
驭人经&-&驭奸卷五
奸不绝,惟驭少害也。
奸不止,惟驭可制也。
以利使奸。以智防奸。以力除奸。以忍容奸。
君子不计恶。小人不虑果。
罪隐不发。罪昭必惩矣。
封建专制时代,奸臣有着广泛的生存空间。(当今亦然)
封建专制时代讲究权术,对奸臣加以利用便是权术之一。(当今亦然)
再狡猾的奸臣也会在利诱面前愚笨起来。
没有成熟的考虑和完备的谋划,便没有制胜的把握。
对奸臣一味采取怀柔政策,不能应对特殊政策。
隐忍是驭奸的应变之法。
引蛇出洞不失为驭奸的良招。
封建官场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社会风暴。
奸臣总会露出狐狸的尾巴,他们逃脱不了正义的惩罚。
惩治奸臣是人们的共同呼声。
驭人经&-&驭智卷六
智不服愚也。智不拒诚也。
智者驭智,不以智取。
尊者驭智,不以势迫。
强者驭智,不以力较。
智不及则纳谏。事不兴则恃智。
不忌其失。惟记其功。
智不负德者焉。
在愚人手下做事,绝非智者所愿。
身处高位的人养尊处优,对人缺乏诚意是他们的共同缺陷。
智者都是明理的,千万不要伤到他们的痛处。
强权下的顺从都是假象。
让智者甘心顺从,就不能表现得过于霸道。
敢于承认自己的智慧不足,智者才会认为他的领导者值得信赖。
信任他们,才能真正地驾驭他们。
给智者宽松的环境,更有利于他们建功。
抓住一个错误不放,就是小人所为。
智者只会被有德之人驾驭。
驭人经&-&驭愚卷七
愚者不悟,诈之。
愚者不智,谋之。
愚者不慎,误之。
君子驭愚,施以惠也。
小人驭愚,施以诺也。
驭者勿愚也。
大任不予。小诺勿许。
蹇则近之。达则远之矣。
极力推行愚民政策,是当权者常用的驭人之法。
谋划愚人切不可过度。
愚人难以主宰自己,他们常常是他人的利用对象。
君子不以阴谋为能,也不以驭人为能。
在许诺上毫不慎重,这样做的人必是小人无疑。
愚笨无知的人更需要聪明的智者来指引。
做大事者只有忠心是不够的。
驾驭愚人不能鼓励他们的愚蠢。
当权者的亲近之举,愚人一定要多做考量。
某些当权者只可让人更患难,不可让人同欢乐。
驭人经&-&驭心卷八
不知其心,不驭其人也。
不知其变,不驭其时也。
君子拒恶。小人拒善。
明主识人。庸主进私。
不惜名。勿吝财。莫嫌仇。
人皆堪驭焉。
不掌握人们的内心世界,就不能从根本上左右人们的行为。
驾驭君子不能不择手段。
重用小人是(封建)当权者的毒招。
领导者在识人上不可偏听偏信。
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就不会在驭人上畏难了。
把名望抛在一边,便也摆脱许多无谓的束缚。
有智慧的领导者重人轻财。
把仇人变成可驾驭的人才,是领导者必须完成的任务。
驭人必要驭心,这才是驭人的最高境界和必由之路。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君主不能登庸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