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之后也别朝东的古文观止作者及朝代

当前位置: >>
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试题对文言文的考查,选材以课内文言 文为主,但近年来向课外文言文迁移的趋势很明显, 复习备考时需要注意这一点。
[例 1](2015? 广东广州)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3 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 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 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 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 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 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 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 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t、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 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t、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A.? ? ,未能远谋 ?肉食者鄙 . ? 先帝以驱驰? ?遂许 . B.? ? 头 ?潭中鱼可百许 .) ? 大事也? ?故临崩寄臣以 . C. ? ? 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 . ? ,进尽忠言? ?斟酌损益 . D. ? ? 慕圣贤之道 ?既加冠,益 . 2.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 求闻达于诸侯”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诸葛亮追述以往的经历, 既表达对先帝的感恩 之情,也表明对后主的耿耿忠心。 B.诸葛亮认为目前南北已平定,当率领全军兴复 汉室,迁回旧都,实现先帝遗愿。 C.诸葛亮主动请缨讨伐奸贼,为了表明决心,郑 重立下誓言,如若兵败甘愿受罚。 D. 诸葛亮担心后主听信谗言, 因此恳切规劝后主, 要广开言路,接纳治国的良策。 【思路归纳】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段的阅读。题 目涉及一词多义、文言字词的理解、翻译文言句 子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一是需要调动 知识积累判断, 二是需要对节选文字进行分析概 括。 第 1 题, A 项两个“鄙”都是“见识短浅”的意 思。 B 项第一个“ 许”是实词,“ 答应”的意思,第 二个“许 ”是虚词,表“大约” 。 C 项中的“以”都 是虚词, 第一个 “以”的意思是“把”, 第二个“以” 的意思是 “因为”。 D 项第一个“益”是形容词用作 动词,“增加 ”的意思;第二个 “益”是 “愈加”的 意思。 第 2 题,翻译文言文中重要的语句,要抓住关键 词。此句中,既要注意实词,如 “布衣” 是“平民” 的意思,“躬耕”是“ 亲自种地 ”的意思,“苟全” 是“ 苟且保全 ”的意思,“闻达 ”是使动用法,“扬 名显达”的意思。还要注意句中的虚词“ 于”,三个 “于”的意思和用法一样,都是介词,可译为“在”。 最后,总结出通顺连贯的译文。 第 3 题,文中出现“今南方已定”说明此时是南 方已经安定,B 项中“南北已平定”与原文意思不符, 因此 B 项不正确,故选 B 项。 【参考答案】1.A 2.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望在诸侯中 扬名显达。 3.B [例 2](2015? 山东烟台)文言文阅读。 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 曰: “ 为奈 何?”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 忠信;战陈之 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辞咎犯,问雍季 。 雍季对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以诈 伪遇 人,虽愈利,后无复。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 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④ ③ ② ① 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 左右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行赏先雍季何 也?”文公曰: “咎犯之言, 一时之权 也; 雍季之言, 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 哉?” 【注释】①咎犯:春秋时晋国的卿。②厌:满足。 ③雍季:春秋时期晋国大臣。④ 遇:对待。⑤权:权 宜,变通。⑤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晋文公将 与楚战城濮 . C. 虽愈利 , 后无复 .)上使外将 兵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肉食者谋 之 .B.战陈之事,不厌诈 伪 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 . . D.城濮之战,咎犯之谋 也 . 2. 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以诈伪遇人”的“以”意 义相同的一项是( B.皆以 美于徐公 . C.虽不能察,必以 情 . D.引喻失义,以 塞忠谏之路也 . ) A.寡人欲以 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3.翻译句子。 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晋文公不用雍季之计却赏赐他,从中可以看出晋文 公是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君王。 【思路归纳】本题考查课外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第 1 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命题中涉及的句子虽来 自课外,但所考知识点却源自课内。第 2 题考查文言 虚词“以”的用法,除了例句来自课外,各选项所涉 及的句子均出自课内。第 3 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要重视课内知识点的活用以及阅读语境强大的暗示、 推导作用。第 4 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把握,主要从把 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角度考查。 第 1 题中, A 项第一个“将”和《曹刿论战》中 的“ 公将战” 的“将” 一样,是 “准备” 的意思,另 一个是 “带领”之意; B 项的“诈 ”都是“狡诈”的 意思; C 项第一个“利”和《五柳先生传》中“不慕 荣利 ”的“利 ”一样,是“利益 ”的意思,第二个是 “锋利” 的意思; D 项第一个 “谋”是“计谋”的意 思,第二个是动词 “谋划”的意思。 第 2 题中,例句中的“以”是“用”的意思,整 句译为“用欺诈的手段来对待别人”。A 项的“以” 是“用”的意思;B 项的“以”是“认为”的意思;C 项的“以”是“根据”的意思;D 项的“以”是“以 致”的意思。因此选择 A。 第 3 题中, “焚”“猎”, 应进行直译, 分别是“焚 烧、烧毁”“打猎”的意思,而“愈”应进行意译。 第 4 题中,虽然晋文公最终没有采用雍季所答, 但是他的回答却对晋文公今后的治国有很大的帮助, 晋文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奖赏的时候,首先 奖赏的是雍季,说明了晋文公善于用人。 【参考答案】1.B 2.A 3.烧毁树林来打猎,可以获得 4.善于用人较多的野兽,但以后就没有野兽了。
如何快速读懂课外文言文 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材料。面对从未 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基于 这种情况, 从平时的学习体会中升华出一套行之有效、 指导性强的方法就格外重要了。 1.会读。 (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都是一些短小精悍的故 事,看到一篇记叙文言文,应快速了解短文的几个 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故 事的基本情节和结局等, 从而达到初步感知故事内 容的目的。如果是游记散文,就可以通过快速把握 游览的地方、景物的特点、作者的情感等实现整体感 知。议论性文章则要关注表明作者观点、证明观点的 依据等内容。 (2)品读细节,把握人物。 把握人物形象则要关注人物描写,尤其是一 些细节描写往往能传达出人物的本质和性格特 点。应仔细阅读这些细节,如揣摩人物说话的语 气,关注神态的变化,注意动作的指向等,从而 明白人物的真正意图。 例如,语段《偷画》 : 有白日入人家偷画者,方卷出门,主人自外归。 贼窘,持画而跪曰:“此小人家祖宗像也,穷极无赖, 愿以易米数斗。”主人大笑,嗤其愚妄,挥叱之去, 竟不取视。登堂,则所悬赵子昂画失矣。 仔细品读这则短文中主人的“大笑”“嗤”“挥 叱”“竟不取视”等神态、语气,就可发现主人是一 个自以为是、易被假象蒙蔽的人。如此,再结合故事 的结局,短文的启示意义就凸显而出了。因此,品读 人物言行,人物的性格、为人也就了然于心,对文章 主旨的把握也必然顺理成章了。 2.会猜。 所谓猜,就是猜读,根据字形揣摩字义。 (1)利用字形特点,猜测字义。 我们可以先弄懂形声字的形旁, 它对我们结合句意推 断该字的字义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 例如: ①归以告蒙母, 母恚欲罚之。(《吕蒙传》) “恚”与“心”有关,想去惩 罚他,应是心里“很生气” 。②翌日,问濂昨饮酒否? 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明史》)“馔”是 “饣”旁,可猜与食物有关。 (2)利用组词特点,猜测词义。 我们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实词时,可以使用 组词的方法,猜度其意义。例如:日流影移,而 徙衽以从阴。(《郑人逃暑》) 流(流动),影(影子), 移(移动),徙(迁徙),从(跟从),阴(阴影)――先组 词,再结合句子、上下文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 猜度出句子的含义。 3.能通。 所谓通,就是疏通文本。 字词的含义理解了,并不代表就能顺畅地疏 通文义了,还要进行句子的解释。文言文中的 许多句子有固定的句式或句型,只要熟练掌握, 句意的疏通问题将迎刃而解。 (1)首先,我们要熟悉一些常见的固定句式,了解几种 常见的文言句式标志。 判断句:用于表示判断的词常有“??者,?? 也”“??者”“??也”等。 疑问句: 疑问代词, 如“谁”“何”“安”“焉” 等;疑问语气词,“乎”“耶”“邪”等。 被动句:被动词,如“于”“为”“为??所” 等。 否定句: 否定词, 如“不”“未”“非”“无”“否” 等。 其他还有“乃”“为”“悉”等表示肯定或否定 的判断。 (2)其次,学会调整倒装的成分。如:宾语前置、状语 后置、数量词后置等,学会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 汉语的规范。 (3)再次,养成主动补充省略成分的习惯。如有些语句 主语省略、宾语省略、量词省略,等等,阅读时要联 系上下文,做出恰当的补充,使句子意思完整。 4.能移。 所谓移,就是迁移的意思。 迁移就是“学以致用”,阅读课外文言文, 理解词语、疏通全文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学过 的知识,万不可望文生义,例如“吾欲与仲孺 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其中“过”,不能 以现在的意思来妄加推测成“路过、经过”, 在孟浩然的诗歌《过故人庄》中我们已经学过,它 是“拜访”的意思; 其中的“会”, 我们在 《口技》 一文中也学过,是“适逢,正赶上”的意思,和现 代汉语中的意思大相径庭。所以,学习文言文,要 学会迁移,就是要善于联系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 反三,而且要有文言意识,疏通文义不能只考虑词 汇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与乙相善 甲与乙相善,甲延乙理家政。及官抚军 ,并使佐 官政, 惟其言是从, 久而赀财皆为所干没 , 始悟其奸, 稍稍谯 责之。乙挟甲阴事,遽反噬 。甲不胜愤,乃 投牒诉城隍。③ ④ ② ① 夜梦城隍语之曰:“ 乙险恶如是,公何以信任不 疑?”甲曰: “为其事事如我意也。 ”神喟然曰: “人 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公不畏之,而反喜之,不 公之绐⑤而绐谁耶?渠 ⑥恶贯将盈,终必食报,若公则 自贻伊戚 ⑦,可无庸诉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 【注释】①官抚军:做官至抚军。抚军,官职名。 ②干没:吞没。③谯:责备。④ 反噬:反咬一口。⑤ 绐 (dà i):哄骗,欺骗。 ⑥渠:他。⑦自贻伊戚:自作 自受。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及 官抚军 . B.乙险恶如是 . C.公不畏之 . D.渠恶贯将盈 . 答案:C 及 郡下,诣太守 . 是 进亦忧,退亦忧 . 悍吏之 来吾乡 . 而计其长曾不盈 寸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 一个能事事都顺着你心意的人,可怕得很啊! 3.从“甲”的经历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做人道理? 人们都希望别人顺从自己,喜欢听奉承的话。但遇 事不讲原则,遇错不及时纠正,必将害人害己。时 时事事顺从你、 奉承你的人, 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考点训练 课内文言文阅读(一)(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 (2015? 重庆 A 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4 题。 (15 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 . 欣然起行。②念 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 .. 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 分) (1)月色入户 门 . (2)欣 然起行高兴 . (3)念 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 (4)水中藻荇交横 纵横交错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 中散步。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耳。 译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 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 传达了作者 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 文章第①②句叙事, 交代了夜游的时间、 地点、 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 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 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 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答案:D 4.文中“闲人”一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 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4 分) 示例: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 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 欣赏。 闲人――示例:表现出苏轼的悲凉之情。他在政治 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污遭贬,不愿做闲人却只得 做闲人。 二、阅读下列课内文言文,完成 1~3 题。(6 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 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 分) (1)可以调 素琴( tiá o) . (2)无案牍 之劳形( dú) .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谈笑有鸿 儒 大 . (2)有仙则名 . 有名,出名 3.任选下面一句翻译。(2 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我选________ 翻译:(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 显得简陋了)。 (2)苔痕碧绿, 长到阶上; 草色青葱, 映入眼帘。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10 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 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 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 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Z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 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 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 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置酒而招之 ?或 . A.? ? 遇其叱咄,色愈恭 ?或 . ? 乐其志 ?以 . B.? ? 疾也 ?虽乘奔御风,不以 .)(3 分) ? 贫贱 ?不戚戚于 . C. ? 途,行者休于树 ?至于负者歌于 ? . ? 民欤 ?无怀氏之 . D. ? 乍出于匣也 ? ?而冷光之 .答案: A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挡不住风日,粗布短衣 上打了补丁。 (2)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生的隐者心境。)(3 分)A.“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一句,点明了五柳先 B. 文章主要写了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 一是读书, 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 C.文章在写作上,多用否定句,作者言“不”, 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 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守。 D.文末的“赞”,是传记的一种体式,是称赞、 赞美的意思。在这里,是赞美自己如古人一样 高尚。 答案:D 四、(2015? 山东威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 1~4 题。 (9 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 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 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予观夫巴陵胜 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 .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 岳 . 阳楼之大观 也,前人之 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 . . . 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 乐耶? .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 斯人,吾谁与归? .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 1.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 A.? ? ”云尔 ?“姑俟异日观 . ? 状 ?予观夫巴陵胜 . B.? ? 受恩感激 ?臣不胜 .)(2 分) ? 斯人 ?微 . C. ? 颔之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 ? . ? 潇湘 ?南极 . D. ? 东方 ?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 .答案: D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 分)? 其上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 . A.? ? 槽枥之间 ?骈死于 . ? 岳阳楼之大观也 ?此则 . B.? ? 已后矣 ?比吾乡邻之死则 . ? 述备矣 ?前人之 . C. ? 奉不若人也 ?不知口体之 ? . ? 乐耶 ?然则何时而 . D. ? 学之 ? ?旦旦而 .答案: B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 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4.写出你对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并 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3 分)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现实生 活中必须要有坚定的主观意志。 五、(2015? 黑龙江哈尔滨)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 完成 1~3 题。(8 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 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 , .. 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 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注]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 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 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 地,请广 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 . 曰: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 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注】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中,“秦王不悦”为 “秦王不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加惠:给予恩惠 (2)广:扩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终身守护它,不 敢交换!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我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 意。 3. 为什么说秦王“易地”的要求是别有用心的?(2 分) 双方的实力强弱相差悬殊,一向以强凌弱的秦王以 大易小,这让人觉得很反常,因而怀疑秦王是别有 用心的。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 题。(12 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 山北之塞, . 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 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Z土石?”杂曰: “投诸 渤海之尾, 隐土之北。 ”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 节,始一反 焉。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 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节选自《愚公移山》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惩 山北之塞 . (2)杂然相许 . 苦于 赞同(3)投诸 渤海之尾 之于 . (4)始一反 焉 通“返”,返回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 分)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 之尾。 译文: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 凿石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3.画波浪线的两句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 二者的区别。(5 分) 愚公之妻的话在于表示疑虑和担心 ( 担心山移不 走,且“焉置土石”);智叟的话显然是鄙视和嘲 笑,笑愚公不自量力(连山上的草都动不了一根, 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课内文言文阅读(二)(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2015? 浙江丽水)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4 题。 (9 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 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 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 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 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1)行道之人弗 受 不 . (2)妻妾之奉 . 侍奉 (3)所识穷乏者得 我与 通“德”,感激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一箪食 . ? A. ? 之不能尽其材 ?食 . ? 焉 ?万钟于我何加 . B.? ? 冠 ?既加 .)(2 分) ? 为之 ?今为宫室之美 . C. ? 我者 ? ?吾妻之美 . ? 乎 ?是亦不可以已 . D. ? ?死而后已 ? . 【解析】此题考查对多义词的理解能力。D 项中两个 “已”都是“停止”的意思。A 项中的“食”依次为: 食物/通“饲”,喂养;B 项中的“加”依次为:意义, 好处/戴;C 项中的“美”依次为:美丽/以??为美。 答案:D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4.作者在文中批评和嘲讽了哪类人呢?(2 分) 作者在文中批评和嘲讽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 之”的人。 二、(2015? 四川资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回答 1、 2 题。 (6 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A.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与“花之隐逸者”中的 “之”用法和意义不同,前者是位于主谓间的 助词, 可不译, 后者是结构助词, 译为“的”。 B.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中的“蔓” 和“枝”属于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C.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翻译为“我爱好莲 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其中“莲之 爱”为宾语前置句。 D. 朗读是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的朗读节奏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答案:C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 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 B.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 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 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 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 C. 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提倡 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 D. 文章骈散相间, 错落有致, 音节和谐。 比如“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答案:B 三、(2015? 山东聊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6 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 . 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 这个,这样 . (2)人恒过 然后能改 . 犯错误 【解析】第(1)题“是”为古今异义词,古义为代 词,“这个、这样”,今义为判断动词,与“非” 相对。第(2)题“过”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 误、犯过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 乐而衰亡的道理。 3.选文的观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2 分) 只有经受住艰苦磨炼,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将一 事无成。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1 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 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 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 礼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1)故人不独亲 其亲 以??为亲 . (2)力恶 其不出于身也 憎恶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是( )(2 分) 例句:货恶其弃于 地也 . A.每自比于 管仲、乐毅 . B.臣本布衣,躬耕于 南阳 .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 君 . D.所恶有甚于 死者 . 答案:B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 德高尚的人、 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 (人 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4.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4 分) 示例: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 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五、(2015? 广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 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 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 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 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然不动, 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 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 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 (1)潭中鱼可 百许头 大约(表示估计数) . (2)以其境过清 . 凄清、冷清 (3)不可久居 . 留、停留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 听到水声, 像玉佩、 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 (我 的)心情高兴起来。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 隐时现。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 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出小 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 合”相呼应。 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 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m尔远 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 C. 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 ―― 小潭源流 ―― 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 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 构紧凑。 D.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 《小石潭 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 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 世退隐之意。 答案:C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5 题。(11 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 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 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 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 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 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 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 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t、允之任也。 1. 《出师表》是诸葛亮(孔明)率师伐魏,在出师前写 给后主刘禅的。(2 分) 2.请分别写出“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一词 的古今意思。(2 分) 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品德)卑劣无耻(恶劣、不道德)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亲自耕种田地。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深入不毛 ――吹毛 求疵 . . B.庶竭 驽钝――殚精竭 虑 . . C.三顾 茅庐――顾 此失彼 . . D.猥 自枉屈――猥 琐不堪 . . 答案:B)(2 分) 5.选段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今)南方已 定,兵甲已足。(2 分) 七、阅读《论语》(节选),完成 1~3 题。(7 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是知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不亦说 乎 愉快 . (2)温故 而知新 . 学过(旧)的知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3.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受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 本《论语》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文中的除外)。 (2 分) 示例:举一反三__不耻下问__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任选其一即可) 课内文言文阅读(三)(时间:45分钟 分值:55分) 一、(2015? 重庆 B 卷)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 完成文后 1~4 题。(15 分) 邹忌修 八尺有余,而形貌i丽。朝服 衣冠,窥镜, . .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 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 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 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 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 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 . 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 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观之,王之蔽 甚矣。”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 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 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 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邹忌修 八尺有余 长,这里指身高 . (2)朝服 衣冠 穿戴 . (3)私 我也 偏爱 . (4)王之蔽 甚矣 因受蒙蔽而不明 .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您美丽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呀!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各级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 得头等奖赏。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 分)A.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 喜,并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关键在于他 有自知之明。 B.听了邹忌的谏言,齐威王仅仅说了一个“善” 字, 凝练传神, 其纳谏的态度和决心跃然纸上。 C.妻、妾、客的回答,虽然同为赞扬,但态度语 气明显不同。妻是热情的,妾是逢迎的,客是 畏怯的。 D.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 以小 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答案:C 4.文中齐威王的故事,蕴含着什么道理?结合现实生 活谈谈你的认识。(4 分) 告诉我们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虚心接受批评意见 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 们应虚心听取别人的好意见,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这样,才能进步。 二、(2015? 湖南衡阳)阅读《三峡》 ,完成 1~4 题。(12 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 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 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 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 分) (1)沿溯 阻绝 逆流而上 . (2)素 湍绿潭 白色 .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疾也 ?不以 . A.? ? 物喜 ?不以 . ? 间千二百里 ?其 . B.? ? 真无马邪 ?其 . ? 时 ?春冬之 . C.? ? 而去 ?乃记之 . ? 王命急宣 ?或 . D.? ? 长烟一空 ?而或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难度较小。 D 项均译为“有时”。A 项,认为/因为;B 项,其中/ 难道;C 项,助词,的/代词,指这件事。解答此类题 时,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义,还要注意在平时学习中 的积累。 答案:D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江水清澈,山上草木茂盛,两岸山峰高峻,确实 有许多趣味。 4.请概括三峡景物的总体特征,并另写一句本文之 外的描写山或水的诗词。(4 分) 雄奇壮丽(或:壮美、雄壮)__诗词示例:仍怜故乡 水,万里送行舟。 三、 (2015? 山东临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5 题。 (15 分)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 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 未百步辄返。 廿(nià n)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 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 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 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 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huì )面而髻鬟之始掠 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liè )寸许。游 人虽未盛,泉而茗者,(lé i)而歌者,红装而蹇 (jiǎn) 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 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 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 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 余之游将自此始, 恶能无纪? 己亥之二月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 分) (1)冻风时作 . 起,刮起 (2)高柳夹 堤 在两旁 . (3)泉而茗 者 煮茶,喝茶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 的一 .... 项是( )(2 分)? 飞沙走砾 ?作则 . A.? ? 忧其民 ?居庙堂之高则 . ? 鹄 ?若脱笼之 . B.? ? 出淤泥而不染 ?予独爱莲之 . ? 蹇者 ?红装而 . C. ? 不知存恤 ? 民殷国富而 ? . ? 游堕事 ?夫不能以 . D. ? 大事也 ? ?故临崩寄臣以 .答案: A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盾,“局促一室之内”写出内心的懊丧和郁 闷,下文的“若脱笼之鹄”与此照应,形象贴 切地写出作者从局促困居的境况下解脱出来 的喜悦之情。 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渴望出游和不能出游的矛 B.作者如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多方位、多角度、 多侧面地描写满井的风物,有全景,有特写, 远景近景相结合,而且着力描写景物的动态, 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早春风光图。 C. 作者用词巧妙, 许多语句具有表里相关的双重 意蕴,如“廿二日天稍和”的“和”字既写天 气的和暖,也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解冻;“而此 地适与余近”的“近”不仅指空间距离的相 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 D.文章卒章显志,“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 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一句透露出作者独 特的个性与性情,“潇然”表达他对自己能够 纵情遨游、享受自然的满足之感,“惟”字则 表明他对自己官小职闲的嫌弃。 答案:D 4.文章第二段从三个层面描写满井的春景,请简要 概括。(3 分) 第一个层面写山水树木等自然风光之美,第二个 层面写情态各异的游人之乐,第三个层面写自然 界一切生物的悠然自得。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 分) (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2 分) 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纯净美好的样子好 像刚擦过一样。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 分) (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 可住在城里 的人(却)不知道啊。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13 分)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 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 下船, 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 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湖中人鸟声俱绝 . ? A. ? ?哀转久绝 . ? 日更定矣 ?是 . B.? ? 何世 ?问今是 .)(3 分) ? 姓氏 ?问其 . C. ? 旗靡 ?望其 ? . ? 别 ?强饮三大白而 . D. ? 去 ? ?乃记之而 .答案: B 2.解释下面的加点词。(4 分) (1)余 一小舟 撑(船) . (2)大 喜 非常,十分 . (3)及 下船 等到 . (4)客 此 客居,寓居 .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 而已”所表现的景色。(4 分) 湖上映出的影子,只剩下一道若有若无的长堤的 痕迹,一个墨点般的湖心亭,和我那一片小草叶 般的小舟,以及小舟上两三个如米粒般大小的人 影罢了。 4.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 的一项是( 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 沉感慨。 )(2 分) 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世俗之外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 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 淡愁绪。 答案:C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 (2015? 广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3 题。 (9 分)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 ,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 十日。至原 . 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 者,曰:“原三日即下 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 . 之食 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 .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① 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 乎?”乃降公。 . 卫 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 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②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十日 ?遂与大夫期 . A.? ? ?陈太丘与友期 . ? 竭力尽矣 ?夫原之食 . C.? ? 或尽粟一石 ?一食 . ? 矣 ?原三日即下 . B.? ? ,群臣进谏 ?令初下 . ? 乎 ?可无归 . D.? ? ?男有分,女有归 .)答案:A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 分) 不 去 是 亡 吾 信 也 得 原 失 信 吾 不 为 也 答案: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3.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 由。(3 分) 示例一: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 在于讲信用 (恪守诚信 ),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 胜,“攻原”得卫。__示例二:反对晋文公的行 为, 晋文公墨守成规(或一成不变、 不能随机而变)。 因 为 “ 原三日 即下 矣 ”( 或 “ 夫 原之食 竭力 尽 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__示例 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 有利有弊,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 规,可能会导致功亏一篑。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中人物行为来发表自己的看 法。解答这类开放性试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 是赞成、反对,还是辩证地看待。然后从文中提取有 用的信息, 来阐述自己看法的合理性。 对待晋文公“罢 兵而去”的行为,若持赞成态度,可从其恪守诚信、 不战而胜的角度来阐述理由;若持否定态度,可从其 墨守成规、不懂变通的角度来阐述理由。当然,也可 以辩证地看待其行为,明确指出其利弊。 【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 夫约定十天内(收兵)。 到达原国十天, 却没有攻下原国, (文公下令)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出来 的士兵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众大臣近侍 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 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 为限,如果不离开的话,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 国而失掉信用,我不做这样的事。”于是撤兵离开。 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 不归顺他呢?”于是投降了晋文公。 卫国人听到后说: “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 是也投降了晋文公。 二、 (2015? 山东聊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3 题。 (6 分)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 气节,沉厚寡 言。天资敏悟,强 记书传,尤好 《左氏春秋》及孙吴 . 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 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同 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Q ;再 发,又中。同 . 大惊,以 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 自练习,尽得同术。 . .③ ② ①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Q(kuò ): 箭的尾部。 1.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尤好 . A.? ? 读书,不求甚解 ?好 . ? 发,又中 ?再 . B.? ? 而衰 ?一鼓作气,再 . ? 所爱良弓赠之 ?以 . C.? ? 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 .)(2 分) ? 自练习 ?飞由是益 . D. ? 慕圣贤之道 ? ?益 .【解析】 A项两个“好”为“喜爱,喜欢”的意 思。 B项,两个“再”为“又,第二次”的意思。 D 项,两个“益”为 “更加”的意思。 C项,两个 “以”分别为“把 ”和“因为”的意思。 答案: C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家里贫穷,捡拾柴火当作灯烛来照明,背诵学习 到天亮,不睡觉。 【解析】所译句子以短句构成,但要注意将“薪”(柴 火)、“达”(到)、“旦”(天亮)和“寐”(睡觉)等词语 翻译准确。 3.结合选文说说岳飞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将。(2 分) 少有大志,而勤学苦练不止。 【解析】 题干要求“结合选文”探究岳飞成才的原因。 可以在文中找寻相关词语,概括出其精神意志即可。 比如“少负气节”是说他“少有大志”, “强记书传, 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能挽弓三百斤”是 说他“文武皆有天赋”,“拾薪为烛,诵习达旦”是 说他勤学苦练。 【参考译文】 岳飞,字鹏举,是相州汤阴人。(岳飞)年少时就具 有气节,沉默忠厚,很少说话。天资聪慧悟性好,擅 长记诵书与传,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及孙武、吴起 的兵法。家里贫穷,捡拾柴火当作灯烛来照明,背诵 学习到天亮,不睡觉。(岳飞)天生就有非常大的力气, 不到二十岁,能挽起三百斤的弓箭。(岳飞)向周同学习 射箭。周同发射三支箭都射中靶子,以此示范给岳飞 看。 岳飞拉开弓射一箭 (就 )穿透了靶子; 再发一箭又中。 周 同大吃一惊,把自己所喜爱的好弓箭送给岳飞。岳飞 于是就练习得更勤快,全部学到了周同的箭术。 三、 (2015? 浙江丽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4 题。 (10 分) 吕元膺 丁用晦 吕元膺 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 对棋。棋次,有 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 吕必不顾局矣, . 因私 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 . 吕请棋处士他适 ,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 . ③ 帛赆 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① ② “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 云,吾以他事俾 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 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 裂 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 【注释】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 臣。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③赆(jì n): 送的路费或财物。④俾(b? ):使。⑤灭裂:疏忽。⑤ 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1)棋侣谓 吕必不顾局矣 认为、以为 . (2)因私 易一子以自胜 . 私自,暗地里,偷偷地 (3)吕请棋处士他适 . 到??去,往 【解析】此题考查课外文言词语的解释能力。一是联 系课内所学,二是根据句意推测词意。两种方法结合 使用,答题的正确率更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其实)偷换一着棋,也不值得介意,但反映出此人 的心迹可怕。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能力。要根据上下文揣 测语句的意思,然后逐字落实翻译,做到语句通顺。 3.文中“易子”一事发生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语 句回答)(2 分) 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 【解析】 此题考查内容理解能力。 扣住“易子”即“交 换棋子”,根据“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棋友以为吕元 膺一定顾不上棋局 )” ,可以推知吕元膺 “ 顾不上棋 局 ” 的原因是 “ 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 览”,这正是棋友偷偷换了棋子的条件。 4. 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 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他看到棋友下棋时弄虚作 假,就把棋友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 既保全了棋友的颜面,也给了棋友深刻的教训。在 临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 【解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评价人物要 全面、用词准确,且结合文章内容,做到有理有据。 【参考译文】 吕元膺做东都留守的时候,曾经与一个没做过官 的读书人下棋。正下着棋,便有一些文件堆积起来, 吕元膺就停棋拿笔批阅。棋友以为吕元膺一定顾不上 棋局,就偷偷换了个棋子来取胜。吕元膺已经把一切 看在眼里,但棋友却不知道。第二天,吕元膺请他到 别处去,所有的人都不明白怎么回事,棋友却感到很 不安,吕元膺在棋友临行时赠送了财物。就这样过了 约十年,吕元膺卧病在床将要死去,儿子侄子们都站 在床前。吕元膺说:“结交朋友,一定要仔细地选择。 当初我为东都留守,有一个和我下棋的人,趁我去办 别的事时, 偷偷换了一着棋, 我让他去别的地方了。 (其 实)偷换一着棋,也不值得介意,但反映出此人的心迹 可怕。几次想说这件事,又怕那个人因此而忧愁悲戚; 始终不说,又怕你们毁于这一类的事上,就告诉了你 们。”说完,吕元膺怀着惆怅死去了。 四、 (2015? 湖南株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3 题。 (6 分)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群鸟大集。使 (刺史 ) 检有实,旌表门闾。 后讯,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饼于地,群鸟争来食 之。其后数如此,鸟闻哭声以为度,莫不竞凑,非有 灵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1)群鸟争来食 之 . (2)其后数 如此 . 吃 多次、屡次【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1)句中的“食” 可联想课内文言句子“一食或尽粟一石”,理解为动 词,吃。(2)句中“数”可联想课内文言句子“扶苏以 数谏故”理解为多次、屡次。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群鸟没有不飞落下来寻找饼子吃的,并不是孝子 感动了上天神灵啊!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注意句中关键词 语的翻译,如“竞”“灵”等。 3.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2 分) 文章叙述了郭纯在母亲死后痛哭时,在地上撒些 饼子引来群鸟,以致让官府以为是孝心感动了上 天的假孝子的虚伪形象。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做此类题 要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把握中心。概括主要内容,先 要理解本文讲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文章讲的事情进 行概括归纳,总结出文章的主旨。抓住重点,写出文 章叙述的郭纯在母亲死后痛哭时,在地上撒些饼子引 来群鸟,以致让官府以为是孝心感动了上天的假孝子 的虚伪形象。 【参考译文】 东海郡有个叫郭纯的孝子死了母亲后,每次哭母 都有许多鸟雀来到他跟前。官府派人来查验,确实是 这样。于是,官府为这位孝子立牌坊,用来表彰他这 一族人。 后来得到消息,原来是这位孝子每次哭母前,在 地上撒上饼子,因此群鸟都争着来拣吃。这以后也多 次这样,群鸟一听到这位孝子的哭声,以为又有饼子 吃了呢,没有不飞落下来寻找饼子吃的,并不是孝子 感动了上天神灵啊! 五、 (2015? 浙江台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6 题。 (16 分) C成子返璧 C成子为鲁聘 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 陈乐 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顾反,过而弗辞。其 仆曰:“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今侯 渫过③ ④ ② ①而弗辞?”C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陈 乐而不乐,告我忧也。酒酣而送我以璧,寄之我也。 若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倍 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 作右宰谷臣死之。还车而临,三举 而归。至,使人迎⑥ ⑤ 其妻子,隔宅而异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 孔子闻之,曰:“夫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者,其 C成子之谓乎!”C成子之观右宰谷臣也,深矣妙矣。 不观其事而观其志,可谓能观人矣。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聘:出使。②乐:乐器。③侯:何。 ④渫(xiè )过:重新经过。⑤倍:通“背”,离开。⑥ 举:举哀。 1. 联系上下文, 在括号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或地名。 (2 分) ( C成子 )顾反,过( 卫 )而弗辞。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中的省略句,省略句可以分 为以下几种:(1)省略了句中陈述或说明的对象;(2)省 略了陈述或说明对象的主要成分或动词;(3)省略了动 词支配的成分或对象;(4)省略量词;(5)省略介词。本 题中第一个括号省略了句中陈述或说明的对象,即谁 “顾反”,联系前文可知是“C成子”。第二个括号 省略了动词支配的对象,即经过哪个地方,联系前文 可知是“卫(国)” 。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 倍 卫 三 十 里 闻 宁 喜 之 难 作 右 宰 谷 臣 死 之。 【解析】全句表达了三层意思:①C成子离开卫国三 十里,②听说卫国发生了“宁喜之乱”,③右宰谷臣 被杀死了。即何地、何事、结果如何。 答案:倍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作/右宰谷臣死之。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陈 乐而不乐 . 摆开,陈列 以前 把 (2)向 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 . (3)酒酣而送我以 璧 . (4)使人迎其妻子 .. 妻子和孩子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能力。一要调动课 内积累,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运用;二要结合句 意推测词义。要注意“陈”“向”“妻子”都是古今 异义词,此处的意思与该词在下列课内语句中的意思 一样:“ 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 寻向所 志”(《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 花源记》)。“以”一词多义,要根据句意推测词义。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若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 如果从这些迹象来看,卫国大概有祸乱吧!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解答本 题时,考生应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烂熟于心,对 重点词语的解释要准确到位。如:“若”“乱”等、 对文句语气(如“乎”表示的语气)、固定结构(由是)准 确把握,要根据上下文推断句意,表达要顺畅。 5. 《吕氏春秋》多以主题分类(如选项),本文应属于 哪一类?( A.功名 C.骄恣 )(2 分) B.异宝 D.观表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与把握。功名, 论述求取功名之道;异宝,述说古之人非无宝也,其 所宝者异也;骄恣,骄傲恣纵, 《吕氏春秋? 骄恣》主要 论述如何为君;观表,论述衡量人心,观察事物,不 可不精审,不可不深入。细读文本,由文末“不观其 事而观其志,可谓能观人矣 ” 中的 “ 观其志 ”“ 观 人”也可确定本篇主题应属“观表”。 答案:D 6.文章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4 分) 文章引用孔子的话,从智慧和仁德两方面高度评 价C成子的行为,引出下文作者的观点。 【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引用 名言的一般作用是:(1)引出论题(或引出论点);(2)作 为论据,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具 体语境并联系上下文来回答。首先明确引用了孔子的 什么话,然后分析话语蕴含了对主要人物C成子怎样 的评价,与后文内容有何关系。 【参考译文】 C成子为鲁国出使晋国,路过卫国,卫国的右宰谷 臣留下并宴请他。右宰谷臣陈列上乐器奏乐,乐曲却不 欢快,喝酒喝到畅快之际,把璧玉送给了C成子。C成 子从晋国回来,经过卫国,却不向右宰谷臣告别。他的 车夫说:“先前右宰谷臣宴请您,感情很欢洽,如今为 什么重新经过这里却不向他告别?”C成子说: “他留下 我并宴请我,是要跟我欢乐一番。可是演奏的歌舞, 乐曲却不欢快,这是向我表示他的忧愁啊。喝酒喝得 正畅快之际,他把璧玉送给了我,这是把璧玉托付给 我啊。如果从这些迹象来看,卫国恐怕有祸乱吧!” C 成子离开卫国三十里,听说卫国发生了 “ 宁喜之 乱”,右宰谷臣被杀死了。就掉转车子回去哭悼谷臣, 在他灵前哭了三次然后才回国。到了鲁国,派人去接 右宰谷臣的妻子和孩子,把住宅隔开让他们与自己分 开居住,分出自己的俸禄来养活他们。右宰谷臣的儿 子长大了,(C成子)把璧玉还给了他。孔子听说了这件 事,说:“论智慧可以通过隐微的方式跟他进行谋划, 论仁德可以托付给他财物的,大概说的就是 C 成子 吧!”C成子对右宰谷臣的了解,既深透又精妙。不 只观察事而且洞察他的志向,可以说是能识人了。 六、 (2015? 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回答 1~4 题。 (13 分) 梁尝有疑狱 ,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 . ① ② 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 以布衣富侔 国,是 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 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 奈何?”朱公曰:“臣,鄙 民也,不知当 狱。虽然, . . 臣之 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 径相如也,其泽相 . . 如也,然其 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 “径与 . 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 曰:“侧而视之 ,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 . “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 薄则亟裂,器薄则亟 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 未有也。 . 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选自刘向《新序》)③ 【注释】 ①陶之朱公:即范蠡 (lí ),他辅佐越王勾 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 ②侔 (mó u):等 同。③缯 (zēng):丝织品的总称。 1.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尝有疑狱 . B.臣,鄙 民也 . C.不知当 狱 . D.殆 未有也 . 狱:案件 鄙:浅陋 当:应当 殆:恐怕)(3 分) 【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实词,四个选项词均为初中接 触过的字义。解答此题,找到选项对应的文中原句, 将选项意思带入原文进行检验,可得到正确答案 C。 答案:C 2.对下列加点字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臣之 家有二白璧 . ③其 径相如也 . ②侧而视之 . ④然其 价一者千金 .)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B.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C.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 D.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解析】 此题考查常用实虚词“之”与“其”的用法。 ①为助词“的”,②为代词,代“白璧”,③为代词, 代“它们的”,④为代词,代“它们的”。 答案:D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国,一定有超人的智慧。)(3 分)A.梁王认为陶朱公能依靠做布衣生意而富可敌 B.陶朱公回答梁王询问时,拿一薄一厚两块白玉 璧作比,暗示梁王治狱要宽厚。 C. 梁王听从陶朱公的建议, 推行仁政, 厚待国人, 举国上下欢欣鼓舞。 D. 作者借梁王与陶朱公讨论“疑狱”一事意在说 明“物薄易坏”的道理。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 此题,要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依据文章内容进 行解答。 A 项中的“布衣”是指陶朱公凭借布衣(百姓) 的身份,并不是说做布衣生意。C 项,陶朱公并没有 直接给梁王建议,只是以白玉璧为喻,委婉地告诉梁 王要换个角度看问题,以厚德治国。文章并没有提到 梁王推行仁政,厚赏国人。D 项,两人讨论“狱讼” 一事,意在说明 “ 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 耳”。 答案:B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即使是我也很疑惑, 先生你来判断一下这个案件, 应该怎么办?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翻译,难度为易。考生解答时 候应逐字对应翻译,尤其注意关键字(如:虽、决、是) 的准确含义。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 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参考译文】 梁国曾经有难以断定的案件,大臣们有一半的人 认为应当判有罪,一半的人认为无罪,即使是梁王也 很疑惑。梁王说:“陶朱公(即范蠡),凭借平民的身份 而做到举国首富,这必定是因为他有超乎常人的智 慧。”于是就召来范蠡问他说:“梁国有难以断定的 案件,断案的人一半认为有罪,一半认为没有罪,即 使是我也很疑惑,先生你来判断一下这个案件,应该 怎么办?”范蠡说:“我是个卑贱的小民,也不懂得 如何断案。既然大王让我断,那么,(我举个例子),我 家有两个白玉璧,它们的颜色、大小、光泽都差不多, 但是它们的价钱,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梁 王说:“大小与色泽都差不多,一个卖千金,一个卖 五百金,为什么?”范蠡说:“从侧面看,一个厚度 是另一个的两倍,因此卖千金。”梁王说:“好,所 以案件难断就从轻发落,有疑问的就奖赏。”梁国上 下都非常高兴。 由此看来,墙薄了就容易坍塌,丝织品薄了就容 易裂开,器物薄了就容易毁坏,酒薄 (淡,不醇厚)了就 容易发酸。那些薄的事物能够保持很长时间的,恐怕 还没有。所以统治人民施行政令教化的诸侯们,应该 以厚德对待人民就可以了。 课外文言文阅读(二)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一、 (2015? 广东汕尾)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3 题。 (12 分) 物各有短长 刘 向 甘戊 使于 齐,渡大河。船人 曰:“河水间 耳, . 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 , . 汝不知也。物各有短 长,谨愿敦厚 ,可事主不施用兵 . ⑤ ⑥ ;骐骥、 ,足及千里,Z之宫室,使之捕鼠, 曾不如小狸 ;干将 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 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 千乘之君, . ⑨ 万乘之主 ,子亦不如戊矣。” (选自《说苑卷十七? 杂言》)⑦ ⑧ ④①②③ 【注释】① 甘戊:战国秦武王时丞相。 ②船人: 船夫。③间:间隔。④ 谨愿敦厚:谨慎老实,诚恳厚 道。⑤ 不施用兵:不能够用他们带兵打仗。施,使用。 ⑥骐骥、 :四种骏马的名称。⑦ 小狸:小野猫。 ⑧干将:古代利剑的名称,这里泛指利剑。⑨千乘之 君,万乘之主:指小国、大国君主。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甘戊使于 齐(于:到) . B.不然 ,汝不知也(然:这样) . C.物各有短 长(短:短小) . D.说 千乘之君(说:游说) .)(4 分)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的辨析能力。解答此 类题目时,如遇到课本中学过的,可运用联想法,回 忆该词在课本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分析比较, 做出选择。“短”是指“短处”。 答案:C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木匠用它劈削木头,还不如斧头(锋利)。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 应该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力求逐字翻译,字 字落实;意译则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文意。直译准确而 简洁,意译灵活而流畅。对重点词语解释要准确到位, 如“以”译作“用”; “治”译作“砍、 劈”; “斤” 即“斧”。 3.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连一条河都过不去很瞧不起。)(4 分)A.船夫对甘戊出使齐国的能力很佩服,但对甘戊 B.甘戊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其长处与短处,应扬长 避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C.甘戊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万事万物的长处与短 处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 D.甘戊认为自己的才能是善于游说君王,而船夫 擅长在河里游来游去。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基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能 力。A 项中“船夫对甘戊出使齐国的能力很佩服”表 述有误,从文中“能为王者之说乎?”可以看出船夫 对甘戊的能力有所怀疑。C 项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互 相转化”,文中未提及此内容。D 项中应是船夫擅长 持桨,使船在河里进退自如。 答案:B 【参考译文】 甘戊出使齐国,要乘船渡过一条大河。船夫说: “河水间隔很窄,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怎样 说服齐王呢?”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 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那种谨慎老实诚 恳厚道的臣子,可以辅助君王,但不能够用他们带兵 打仗;好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 们去捕老鼠,还不如小野猫;干将可以算是锋利的宝 剑, 天下闻名, 可是木匠用它劈削木头, 还不如斧头(锋 利)。现在用桨划船,进退自如,我不如你;说服各国 的君王,你就比不上我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 题。(6 分) 书黄筌画雀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 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 虽画师且不能, 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1.上文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我们曾学过他一首咏 月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2 分)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 分)? ?验之信然 .. ? A. ? ?惟颍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 .. ? 画师且不能 ?虽 . B.? ?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 . ? 知观物不审者 ?乃 . C. ? 不知有汉 ? ?乃 . ? 务学而好问也 ?君子是以 .. D. ?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是以 .. 【解析】 A 项“信然”均为“确实如此”。 B 项“虽” 均为“即使”。C 项前一个“乃”为“才”,后一个 “乃”为“竟然”。D 项“是以”均为“因此”。 答案:C 3.本文揭示了一个艺术创作规律,那就是:要深入观 察,勤学好问。(2 分) 【参考译文】 黄筌画飞鸟,脖子和脚都是伸展开的。有人对他 说:“飞鸟缩起脖子才能把脚张开,把脚缩起来才能 把脖子伸出来,没有像这样两者都张开的。”黄筌就 去验证了一下,发现果然是这样。由这件事我们才知 道,如果不能仔细观察事物,即使是个画师,也无法 做好本职工作,更何况是做大事的人呢?因此君子应 该认真地学习并且善于提问才是。 三、 (2015? 湖南长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4 题。 (16 分) 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 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Z酒设乐。因谓武 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 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 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且 陛下春秋 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 者数十家,安危③ ④ ① ② 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 爵通侯。兄弟亲近 ,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 虽蒙斧钺汤镬 ,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 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⑦ ⑥⑤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 “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 ,效死 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 与卫律 ⑧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衿 ⑨,与武决⑩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须发尽白。 (选自《汉书 ? 苏武传》 ,有删改 ) 【注释】① 亡:通“ 无”,没有。②信义安所见 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 “现”,呈现。③春 秋:年纪。④ 夷灭:被杀。⑤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 替谁 (守节 )呢?⑥亲近:皇帝的侍从。⑦斧钺:古代兵 器。汤镬:古代大锅。 ⑧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 为投降单于的汉将。⑨衿:衣襟。⑩决:通“诀”。 【背景资料】当时,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 匈奴扣留,达 19 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匈奴 ?武使 . A.? ? 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安陵君固使唐雎使 . ? 酒设乐 ?为武置 . B.? ? 土石(《愚公移山》) ?且焉置 . ? 今日之 ?请毕 . C. ?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 ?录毕 . ? ?与武决去 . D. ? 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两章) ? ?委而去 . 【解析】此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 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 意义的联系和变化,还可联系课内所学加以解释。 A 项中“使”都是“出使”的意思。B 项中的“Z”依 次为:摆/放Z。C 项中的“毕”都是“结束”之意。 D 项中的“去”都是“离开”的意思。 答案:B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 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陵见其 至诚 . A.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桃花源记》) . B.不能指其 一端(《口技》) . C.安陵君其 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 D.其 真不知马也(《马说》) .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其”的理解能力。首 先要把握例句中“其”的意思是代词“他”。A 项中 “其”是人称代词“他”。B 项是“其中”的意思。C 项是语气副词。D 项是疑问语气副词。 答案:A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 分,每小题 3 分) (1)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 勿复再言! 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为父亲 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2)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啊,忠义的人!我李陵与卫律罪孽深重,无以复 加!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 子就是运用现代汉语,如实、恰当地将文言语句的意 思表述出来,做到忠实于原句,字字落实,文通句顺, 优美自然,生动形象。 4. 李陵劝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回答。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 习。(6 分) 李陵劝苏武投降的理由:①匈奴单于愿意诚心相待苏 武。②苏武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③汉廷法令随时 变更,安危不可预料。__苏武的精神品质:①苏武不 畏艰苦,长年累月与恶劣环境做斗争的生存勇气,展 现了其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品质;②他面对李陵 的劝降,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忠 诚、立场坚定、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守节不移的品 质。 【解析】此题考查内容理解及人物评价能力。解答这 类题,细读文章,理解文章的意思是第一步。第二步 应该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文中词句,再逐一列举。条理 清晰即可。 【参考译文】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 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时间一久,单 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 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 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虚诚恳地对待你。你终究不 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 汉廷的)信义在哪里显现呢?况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 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安危不 可预料。你又替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 要再说什么了!” 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 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 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希望 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 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 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 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李陵与苏 武共饮了几天,又说:“你一定要听从我的话。”苏 武说:“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您一定要逼 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 面前!”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慨然长叹道: “啊, 忠义的人! 我李陵与卫律罪孽深重, 无以复加! ” 于是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 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 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11 分) 鸟 说 (清)戴名世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 有声 口官口官 然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 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 ,精密完固, 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 ,色明洁, 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④ ③ ② ① 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 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 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 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 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好也,奚 不深山之适 路为甚宽也哉 ! (选自《戴名世集》)⑧ ⑥ ⑦ ⑤,无有。问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 【注释】①日:有一天。 ②口官 (guān)口官:拟 声词,二鸟相和之声。 ③盏:杯。④掬:捧。 ⑤ (kò u):初生的小鸟儿。 ⑥奚:为什么。 ⑦适:到。 ⑧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人生的道路并不很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1)去 地不五六尺 距离 . (2)手下,鸣乃已 . 停止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人手能及之 . ? A. ?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 . ? 出矣 ?雏且 . B.? ? 九十(《愚公移山》) ?年且 . ? 其枝干之间 ?则二鸟巢于 . C. ? 材人远矣(《伤仲永》) ?贤于 ? . ? 何鸟也 ?不知其 . D. ? 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 ?安陵君其 . 【解析】A 项中前一个“之”为代词,后一个“之” 为助词。 B 项中 “ 且 ” 均为 “ 将要 ” 。 C 项前一个 “于”为介词, “在”, 后一个“于”为介词, “比”。 D 项前一个“其”为代词“它们”,后一个“其”为 语气副词,“一定”。 答案:B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 分) 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 每次获得食物,(那雄鸟)就栖息在屋上,不马上下 来。 4.作者通过二鸟“托身非所”致死的不幸遭遇,意 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 分) 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注意规避风险, 尽量远离祸患。 【参考译文】 我读书的房屋,它的旁边有一棵桂树,桂树上有 一天有“口官口官”的叫声,靠近一看,是两只鸟在枝 干之间做巢,离地不到五六尺,人的手可以碰到它。 巢像小杯子一样大小,精密完整而牢固,用细草缠结 而成。鸟是一雌一雄,小得不能满一捧,毛色明亮而 洁净,美好洁白可爱,不知道是什么鸟。 雏鸟将要出壳了,雌鸟用翅膀盖着它,雄鸟去捕 食,每次获得食物,(那雄鸟 )就栖息在屋上,不马上 下来。房屋的主人戏弄地用手摇它的巢,它们就向下 看着鸣叫,轻摇它轻叫,重摇它就大叫,手拿下来, 鸣叫就停止。后来有一天,我从外面来,见鸟巢掉在 地上,找两只鸟和雏鸟,没有了。问它们的去向,是 屋主的童仆抓走了。 唉!因为这鸟的羽毛洁白而且鸣叫声音好听,为 什么不到深山里去寻找茂林栖息呢,托付身体到不合 适的地方,才会被奴仆屈辱而死。那人生的道路就很 宽吗? 五、(2015? 山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 题。 (5 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 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励精,险躁③ ② ①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④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②淫 慢:放纵,懈怠。 ③险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 静”相对。④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 献。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 1.请摘录一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理由。(3 分) 对偶句:(示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理由:我认为这组对偶句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 上口,有音韵感、节奏感。所以我喜欢。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名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时首 先要找到文中的对偶句,摘录出自己喜欢的那一个, 然后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即可。 2.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淫漫、不能 险躁。(用原文词语填空)(2 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 时首先要对选文的意思有整体的理解和把握。然后结 合选文中的句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参考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 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无法明确志向, 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 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 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 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 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 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去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课外文言文阅读(三) (时间:45分钟 分值:55分) 一、 (2015? 湖北随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4 题。 (10 分) 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 ,闻见已多。 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 情未定,所与款狎 ,熏渍 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 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 ,较 明易 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 之肆 ,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⑥ ⑦ ④ ⑤ ② ③ ① 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 不如己者。”颜、闵之徒 ,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 足贵之。 (选自《颜氏家训? 慕贤》) 【注释】①播越:离散。②款狎:指相互间关系 亲密。③渍:染。④操履:操守德行。艺能:本领, 技能。⑤较:通“皎”,明显。⑥鲍鱼:咸鱼,气味 腥臭。⑦肆:店铺。⑧之徒:那样的人。⑧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 (1)较明易习 者也 . (2)君子必慎 交游焉 . (3)无友 不如己者 . 学习 慎重(或:谨慎) 以??为友(或:交朋友)【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词语的解释。 “ 习 ” 和 “慎”相对简单,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联系字面 意思即可解答。“友”在句中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解 答时应引起注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 .. 项是( )(2 分)? 染丝 ?墨子悲于 . A.? ? 长勺(《曹刿论战》) ?战于 . ? 自芳也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 . B.? ? 不可亵玩也(《爱莲说》) ?可远观而 . ? ?潜移默化,自然似之 . ? C. 曰(《愚公移山》)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 . ? 与善人居 ?是以 . D. ? 应陈涉(《陈涉世家》) ? ?杀之以 .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 项的 “于”都为介词,意思分别为“从”“在”。B 项的 “而”为连词,分别表承接和转折。C 项的“之”都 为第三人称代词,他。D 项的“以”的意思分别为介 词,“因为”,连词,“以便”。 答案:C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只要比我优秀,也就足以让我看重他了。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解答时要关注 重点词语,如“但”(只要),“贵”(看重)的意思。 4.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 分)A. 本文论述了外部环境对人精神性情的影响, 指 出交友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B.本文以“入芝兰之室自香,入鲍鱼之肆自臭” 这一生活现象来证明人的性情容易被同化的 道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自然贴切。 C.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也说明了潜移默化的 道理,多与名贤交游,方能受到有益熏陶,颜 氏家训对现在青少年的成长仍有指导意义。 D.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常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 染”来象征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品行,这与本文 观点一致。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语句的理解能力。D 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说明的是君子能够洁身 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行。而本文讲述的是与 人交往要慎重,要多与有品行的人交往的道理。 答案:D 【参考译文】 我生在动乱的年代,在兵荒马乱中长大,一生流 离漂泊,所见所闻很多。遇到有名望的贤人,没有不 心醉神迷向往倾慕的。人在年轻的时候,精神性情还 没有定型,和所结交的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伴,就 会受到熏陶濡染,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没有存心 去学,但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和朋友相似了,何况操 守德行和本领技能是明显容易学到的东西呢?因此若 是和善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养育芝兰的花房,时间一久 自然就芬芳;若是和恶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卖鲍鱼的 店铺,时间久了,自然会染上臭味。墨子看见人们染 线的情况,感叹也是这个样子。(所以)君子与人交往一 定要慎重啊!孔子说: “ 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 友。”像颜回、闵损那样的人,世上怎么能常有呢? 只要比我优秀,也就足以让我看重他了。 二、(2015? 江苏连云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15 分)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 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 遗求利,以污其行 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 . 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 无它异 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 . 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 ,遂成丈 . 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 学,当‘日知其所亡’ ,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 异断斯织乎?”羊子感 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 (选自《后汉书 ? 列女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以污其行 乎 . 品行、德行 (2)久行怀思,无它异 也 特殊原因 . (3)累寸不已 . 停止 (4)羊子感 其言,复还终业 被??感动 .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一方面要注意词类 活用,如“感”是被动用法,“异”是形容词作名词 等;另一方面,可以将知识点由课外链接到课内,注 意知识点的迁移。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 分) 羊 子 大 惭 乃 捐 金 于 野 而 远 寻 师 学。 【解析】 “羊子大惭”表明一层意思, “乃捐金于野” 是另一件事,“而远寻师学”是结果。 答案: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 分) (1)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3 分) 羊子曾经在行路时,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 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 (2)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2 分) 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 不同呢?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是 文言文考查的重点, 翻译时要将字词和句式落到实处, 如“尝”“还”“归”“斯”等词,另外还有句式特 点,如“何异断斯织乎?”是反问句,翻译时要体现 出来。 4.文中乐羊子妻告诉乐羊子哪两个道理?对乐羊子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 分) 道理:不能贪财污行;求学要持之以恒。__影响: 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还终业,七年不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关于道理, 可以从做人与求学两个方面来解答;关于影响,可以 从乐羊子的行动看出来,如 “ 捐金于野,而远寻师 学”“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参考译文】 河南乐羊子的妻子,不知道原来是姓什么的人家 的女儿。 羊子曾经在行路时,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 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 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吃别人丢弃的食 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 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 然后远出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 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 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 别的特殊原因。”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 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 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 才达到一寸长, 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 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 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 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 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 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 没有回来。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12 分) 游东坡①(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 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 龟头 曰“居士亭”, 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四壁皆画雪。 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 是为雪堂 。堂东大③ ④ ② 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 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 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 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 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 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① 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 荒地,名为东坡。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 有如龟头。③ 筇杖:竹杖。④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 室时, 天下大雪, 于是在堂壁绘雪, 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 分) (1)自州门而东 . 向东走 (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 开豁 空而开阔 . (3)亭下面 南一堂颇雄 面向 . (4)为 一郡之最 是 .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 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解析】断句时抓住“苏公像”这个对象即可把握住 句子的叙述节奏,然后断开句子。 答案: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3 .下列表述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3 分) 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 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 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 D.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 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 小桥, 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 很让人扫兴。 【解析】筛选时注意“片石”“布”“近辄”“覆” 等字的正确解释。 答案:B 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2 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雪堂”为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扮男装入朝堂的古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