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款大明宣德炉雕刻款,哪位行家给我看看这是什麼年代的

宣德炉99.999%都是假货剩下那0.001%价值连城,8位数起步~

原标题:清宫旧藏赏析:大明宣德炉

本文所指大明宣德炉包括了宣德年制、宣德款。

仅供大家学习参详也欢迎大家讨论切磋~今天本文介绍无耳炉、古彝器式、杂式。

故142808 无耳柱炉?二级乙 明

故142808 无耳柱炉?二级乙 明?款识

高五·六厘米?口径一二·一厘米

清宫旧藏(留平58368 古物陈列所留平文物)

圆形无耳,短柱足光素。器外底有减地阳文篆书「宣德年制」附木瓶、盒及铜匙、箸各一。

器型:清宫旧藏无耳炉除柱足亦有乳、蹄、兽足皆昰型制标准的无耳炉。

故177108 绳耳圆鼎式炉?二级乙 清

故177108 绳耳圆鼎式炉?二级乙 清 款识

通高五·八 口径四·六

清宫旧藏(吕一六八六 原藏养心殿)

绳耳束颈,锥足较高光素。器外底有阴文楷书「宣」字款附紫檀木盖,盖纽为青玉雕葫芦形

点评:本器是锥足圆鼎式。迄今發现的中国最早的青铜鼎为1987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一件夏晚期铜网格纹锥足圆鼎清代的宣铜器怎么会有锥足鼎式的造型?档案可见該器有着明确的收藏记录,在流传上不容怀疑看来清代人远在我们之前就见识过锥足鼎的造型也未可知,毕竟金石学早在宋代就奠定了基础

故142765 方鼎式炉?二级乙 明

故142765 方鼎式炉?二级乙 明?款识

高七·二 长一二·五厘米?宽九·五厘米

清宫旧藏(留平58430 古物陈列所留平文物)

長方形,口及上腹略外撇兽吞耳,四兽蹄足兽吞耳雕刻精细,器表金光闪动器外底有减地阳文楷书「大明宣德年制」。附硬木四云足座

点评:本器铸造工艺精湛铸造材料和后期养护也异于他器,至今灿烂耀人眼目

故177416 兽面活环壶式炉?二级乙 明

故177416 兽面活环壶式炉?②级乙 明?款识

高一二·五厘米?口径一〇·五厘米

清宫旧藏(珠三六五 原藏皇极殿正殿、西庑、南庑)

口略侈,直颈有肩,腹鼓下收圈足,底外鼓颈、足各饰一周弦纹,肩饰铺耳衔环器外底有减地阳文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故177417 兽面活环壶式炉?二级乙 清

故177417 兽面活環壶式炉?二级乙 清?款识

高一三·三厘米?口径一〇厘米

清宫旧藏(留平58143 古物陈列所留平文物)

口略侈直颈,有肩腹鼓下收,圈足底平。颈、足各饰一周弦纹肩饰铺耳衔环。

器外底有减地阳文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壶底分铸。

铸造:故177416与上一款两器型制几无差别唯接壶底的工艺手法有异,这也是区分二器或明或清的重要信息

故142768 筒式三足炉?三级 明

故142768 筒式三足炉?三级 明?款识

高一〇·一厘米?口径一二·八厘米

清宫旧藏(吕五三五 原藏养心殿)

筒式,三云足光素。器外底有减地阳文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故142809 筒式三足炉?二級乙 明

故142809 筒式三足炉?二级乙 明?款识

高八·八厘米?口径一〇·八厘米

清宫旧藏(留平58285 古物陈列所留平文物)

筒式,口沿向内平折隐起式三足。光素器外底有减地阳文楷书「宣德年制」。德字有一横附木瓶、盒及铜匙、箸各一。

故142811 筒式三足炉?二级乙 明

高七·三厘米?口径一〇·七厘米

清宫旧藏(留平58205 古物陈列所留平文物)

筒式口沿向内平折,「吕」字形足光素。器外底有减地阳文楷书「大明宣德姩制」附木瓶、盒及铜匙、箸各一。

点评:以上三器型制比较接近局部特征鲜明,如口沿和足的造型明显区别于清代器物,为断代起到了很好的明示作用

如果有铜锈年代鉴定可以把鉴萣报告发出来看看。大明宣德炉从本朝开始均有仿制真品几乎没有,你这件看图片造型比较规整,通体素面可惜耳部位置明显处理嘚比较粗糙,口沿有变形做工不算细致,推断底款应该是宣德款属于明仿,价格3000元左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鮮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