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出纯粹的抒情诗大全100首,但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

& & & & ―― 回答俄罗斯学者Yulia Dreyzis的提问
1、 你对诗歌语言的看法如何?诗歌的语言应该是什么样的?诗人与诗的关系是什么?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与语言的关系,是每一个诗人写作每首诗的时候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在我看来,语言不能独立于诗,诗也不能独立于语言。在一首诗歌中,语言不能大于诗,诗也不应大于语言。
不少过于强调语言的诗歌流派,都容易陷入语言大于诗的尴尬境地。语言大于诗,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语言变成了一种概念,一种企图脱离诗而独立存在的理念,这种语言概念化的写作,是一种语言乌托邦,最终的结果往往导致完全丢失了诗,只剩下所谓的语言,但这种语言如同无源之水,无土之木,如同塑料花。另一种是,在诗歌中只见语言不见诗,用语言的形式、花样、修饰来掩盖诗之贫乏,或者说,遮蔽了诗之存在。
诗大于语言,则意味着一首诗只有诗的灵魂,没有诗的身体,或者说诗的内核与诗的身体不匹配,这往往是一首坏诗产生的原因。
语言与诗,应该有共同的完整的世界观,拥有共同的观念,从而形成诗即语言,语言即诗,诗与语言成为一个水乳交融的整体。成为一个空间,一个世界。在这个标准下,如果一首诗出了问题,看起来可能是语言的问题,但实则上还是诗本身出了问题,是诗人对这首诗的内核的认识出现了问题,是这首诗里的诗歌观念、诗歌世界观出了问题。由此才会外在于语言,令读者感觉是语言出了问题。
中国诗人所采用的语言形式,大抵是纯口语、泛口语(口语偏书面语)和书面语三种。这三种语言形式,我在自己的写作中都有很多尝试,但我总体上还是更倾向于用纯口语写作。这是由我的诗歌观念、诗歌世界观决定的。我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种现代的(适应当代性时间流速)、贴近身体的、指向生命、生存和人性的诗歌写作,这种诗歌写作观念必然会带来相应的语言观念,也就会带来相应的语言形式――纯口语。但有时我会尝试泛口语和书面语的写作,尤其是在处理一些抒情性诗歌和抽象的、形而上的诗歌题材时,我会觉得泛口语或书面语的语言形式更加匹配,更加容易实现。
从这个角度而言,泛口语的写作更匹配抒情诗歌的世界观。书面语的写作更匹配形而上的与世界形成抽离关系的世界观。在更多的情况下,抒情诗歌容易脱离诗的现代性,更容易走向一种陈旧和腐朽。书面语的写作则更容易让语言大于诗,或者用语言隐藏诗的无能。而纯口语的写作有时会对诗人提出不能让诗大于语言的要求。当然,纯口语诗人中的极端形式主义者则干脆让语言脱离了诗,变成了只有所谓的语言而没有诗的语言乌托邦,但这种语言并不存在,当语言脱离了诗,这种乌托邦其实同时也消灭了语言。
诗人与诗也应该是一体的。15年前,我和我的朋友们发起“下半身诗歌运动”,其本质也是在试图建立一种诗人与诗的关系,写作一种有身体的诗,这个身体,既是诗的身体,也是诗人的身体。
2 、你对中国诗歌传统的态度怎么样?
我们必然在这个传统中。因此不必放大这个传统。我不喜欢割裂中国传统与世界传统。在我看来,所谓东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是一种文化妄想症。我们不可能脱离世界而单独承接一个所谓的中国传统,没有这种可能。中国在世界上,中国诗歌是世界诗歌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都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了,地球越来越小,交流越发便利,人类文明越发成为一个整体,世界的传统即是我们的传统。
唯有接受世界的,普遍意义的现代艺术标准,才能使我们的传统在今天变得有意义。
走向现代,而不是回归东方式的乡愁,对于至今仍然充满乡土情结的中国诗人来讲,其实更加重要。只有从身体上解决了现代性问题,才有能力真正自觉于传统,用现代人的内心,重新找到传统存在的依据。
诗人在获得了世界之后,才能取得自觉于地方,自觉于传统的资格。而非相反。更不是像中国当代的一些诗人一样,到了某个年龄,因创造力的衰退,亦因先天现代性的缺乏,从好不容易积累起的现代性标准上转身逃跑后撤,有的后撤到乡村才子抒情,有的后撤到所谓东方文化国故,有的后撤到文革后的政治抒情……在丧失现代,丧失世界的同时,也丧失了成为传统一部分的可能。
先有现代性,而后有中国性,这才是真正的艺术逻辑。这两者的兼备,才可能在世界诗歌的历史中,重新建立起汉语诗歌的传统。
中国古代的诗歌写作中,几乎不涉及人性,更遑论对人本身的追问。不追问人性,就难以抵达复杂的灵魂。这与世界诗歌的现代性发展路径,恰好背道而驰。世界文学进入现代主义之后,对人性的追问,对自我的拷问,变得更加深刻――中国当代诗歌依然懵懂于此。我无意纠正中国传统,中国古典诗歌已经给予了汉语伟大的传承,不必苛求太多,应该苛求的是,当我们开始成为传统的新的一环时,我们该为这传统贡献什么。至少,不能再躲进小楼,背对世界。
3 、对你影响最深的是哪一位诗人或哪些作品?
1999年,我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2000年,我和我的同仁们一起发起“下半身诗歌运动”,开始置身于中国先锋诗歌的风口浪尖,毁誉参半至今。在这个并不算漫长的写作过程中,有三个艺术关键点在我身上发挥作用。一是:口语写作。二是:先锋和原创。三是:灵魂里的不妥协、不世故、尖锐的人文性。而在这三点上,我在1997年到1998年读大学时,认识的三位诗人恰好可以分别与之对应。
那时我在北师大读大三,写的诗歌大体上都还是传统的学院写作范式,书面语的、形式整饬得像小棺材的、精神上往形而上的方向高蹈而去的,修辞的、语言炼金术的那种写作。就在这时,我先后认识了三位从北师大毕业的诗人师兄,他们年长我10岁左右,也都刚刚崛起于中国当代诗歌界不久。按时间顺序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依次是侯马、伊沙和徐江。他们在我的写作生命中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侯马令我选择了口语。当时侯马已经写出了一些名作,比如《那只公鸡》、《种猪走在乡间的路上》、《李红的吻》等。早期的侯马诗歌,是一种口语抒情诗,从其诗歌语言中能够看出,他应该是受到了韩东的不小影响。与侯马认识并迅速成为朋友的同时,我也开始读到了韩东、于坚等第三代口语诗人的诗歌。侯马早期的抒情性,与其出生于类似于乡村环境的小县城有关。这与韩东的“我有过寂寞的乡村生活,形成了性格中温柔的部分”完全契合,而我也有过相似的乡村经历。这种抒情性让我与侯马之间也有了更多的契合。侯马、韩东的这种口语抒情诗,令我意识到口语作为一种生动、朴素的语言形式,在表达情感时的优势,它能令抒情变得更有质感、更具体和诚实。而且我始终更热爱朴素的美学。当然,抒情美学的脆弱性也是我与侯马都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多年以后,侯马用他的智性、理性、思辨、超现实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我的方式和他不一样,早在我的“下半身”时期,就开始采用一种更极端的先锋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我与侯马至今仍然有非常多的共通性,尤其是对于人性的探究,对于文明的探究,都是我们共同具备的写作母题。侯马在我生命中的出现,他当时的写作和他在与我交往中体现出来的雄辩魅力,令我毫不犹豫地从一个泛学院派的大学生写作状态,走向了专业的、口语的自觉写作。我当时一些写得不错得诗歌如《我们那儿得生死问题》、《我想看见光》、《墙根之雪》就来自于这种影响下的转型。
与侯马相比,伊沙与我的精神契合度更高一些。没有见到他本人时,我像大多数年轻诗人一样,也还只是将他视为一种先锋的、异端的存在。我忘了我们是在1998年还是1999年第一次见面,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书信往来。我很快意识到,伊沙的写作不仅仅是一种类型化的异端写作,也不仅仅是一种颠覆式的写作,而是一种更彻底的、更坚决的、更现代的写作,其先锋性意义、原创性意义、对口语这种语言形式的推进意义都“当惊世界殊”。他的诗歌具有惊人的阅读效果和魅力,我甚至觉得,他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到上个世纪90年代时,出现的第一位真正具备现代意识(当时被诗歌界称之外后现代)的诗人。我当然被这种先锋精神所感召,这与我身体里和生命里的某种因子有高度的契合。我在短暂的口语抒情诗写作之后,迅速进入了一种更极端的、更先锋的口语状态,写出了《一把好乳》、《棉花厂》、《姐姐去了南方》、《饮酒诗》等名作。而“下半身诗歌运动”也肇始于这种先锋与美学颠覆的热情。我意识到了伊沙的写作和伊沙这个人身上强大的吸附力,这甚至带给了我漫长的焦虑,我不想被认为是“第二个伊沙”,我希望写出完全不同于伊沙的诗歌。这种影响的焦虑在我的写作中存在了很久。当然,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其实是一种美学上的杞人忧天,我们在写作个性上的差异太大了,想写得相似也不可能。但这种影响与焦虑,吸附与反抗的过程现在看来还是非常有趣的,对我自己的写作构成了另外一种意义。这也是现在我被外界认为美学风格比较丰富的原因之一:左冲右突,只为形成完全不一样的自我。
徐江对我的影响要迟缓很多。虽然当时,我与徐江的私人交往其实比伊沙更多。他在天津,我们见面聊天的时间更充分。但长期以来,我和徐江在诗歌美学上颇多格格不入之处,多有彼此的质疑和不以为然。在我的三位师兄中,徐江是唯一明确地表现出对我当年发起的“下半身诗歌运动”的质疑甚至鄙薄,这当然也令我心中多有腹诽。但交往日久,对其写作的认识和坚持的美学了解得越深刻,我就越发意识到徐江的可贵,以及他的写作和美学立场对于当代中国诗歌的价值。正是在这种理解下,近年来,徐江对我的写作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精神层面的,灵魂层面的,他是我见过的,与陈旧、腐朽的诗歌坛子保持着绝对内心距离的诗人。他的写作,精神纯度越来越高,越写越高级、纯粹,指向文明和灵魂。他正在成为中国当代诗歌中最不一样的诗人。而在其美学立场上,他对诗歌中现代性的一面的极端坚持,对非现代性美学元素的极端排斥,虽令我觉得残酷,也有一些不甚同意之处,但仍然心生钦佩。侯马给徐江起了个外号,叫“诗鞭”,他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身边的诗人同行,对于我的写作来说,徐江这根“诗鞭”同样发挥着作用,让我不敢放纵灵魂中陈旧、腐朽的一面。
作为一个诗人,写作生涯中得一良师益友足矣。我一下子拥有三位。更巧的是,这三位还都是我的师兄。我其实不是一个有太多门户之见的人,母校情结也不重,但这种巨大的巧合,还是令我觉得是一种天赐的缘分,神奇而不可思议。
更重要的是,对我的写作形成重大影响和激发的三位诗人,是我的同时代诗人,不是故纸堆里被经典化了的诗人。我与他们的年龄差异,差不多就是杜甫与李白的年龄差异。他们仍然还在生长,尤其是徐江与侯马,都还不能算是已经真正完成了自我写作使命的诗人,都还在艰苦的攀援在艺术之险峰上。因此这种影响、碰撞、激发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日常,也更为有效。再过30年,回到看他们三位与我的写作,我希望看到更大的奇观。
4、 你觉得中国当代诗歌最大特点是什么?
极少数诗人在写美学上有效的现代诗歌,大部分诗人还坐着牛车,写着落后的抒情诗。他们在精神上连工业文明社会都没进入,遑论加速度的后现代社会。
5 、在你看来,谁是中国当代诗坛上最有意思的人物?
要看怎么定义有意思了。每个诗人有意思的部分都完全不一样。生活中有意思的,未必写作上有意思,写作上有意思的,未必灵魂里有意思。
但我第一眼看到你这个问题时,脑子里就浮现出一个名字:轩辕轼轲。
轩辕轼轲,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四轮马车。他写的诗也特别有意思。他的诗歌是那种罕见的,可以用“精彩”两个字来形容的诗人,充满着神奇的想象力,而且这种想象力是可以被不断繁殖和复制的,有时如石林,有时如瀑布。
他的写作方式也很有意思。他一天可以写100首诗――只要他愿意。如同拧开水龙头就再也关不上。他可能是中国写诗最多的诗人。他有强大的语言繁殖能力,有完全不一样的语言思维模式。唯一可惜的是,由于他每天都可以写几十首诗,写得太多了,所以其中杰作的比例并不高。但他的杰作写得真是好。他也是那种独一无二的诗人。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人。他是很少见的那种,人很有意思,诗也很有意思的诗人。他是一个似乎永远在喝酒,永远处在半醉半醒状态的诗人,他说话的声音很有意思,语气很有意思,朗诵时尖利得如同泡膜摩擦玻璃让人耳朵被刺痛的交过也很有意思。我就没发现他身上有哪里没有意思。
我喜欢有意思的诗人。
6 、俄罗斯目前有较多诗人是在网上而出名的。你如何看待网上写作?
什么叫网上写作?在电脑或手机上写,然后发表于网上吗?那中国现在大部分诗人都是这样的呀,尤其是年轻一代,都是在网上写作啊,我也是啊。我现在经常尝试在上班的路上,坐在车里,直接在手机上写。这也挺有意思的,会让诗歌的节奏加快,需要在更快的节奏里处理好一首诗,处理好语言和诗的关系。
中国当代诗歌的交流平台几乎已经从电脑网络转移到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了。可以即时读到更多诗人最新鲜的作品,交流之快速,美学撞击之快速,远超从前。我觉得非常棒。
7 、中国新生一代(譬如八零后诗人)值得注意吗?
当然,每一代都有很重要的诗人。每一代诗人中的佼佼者都在贡献和拓展新的美学。我们不仅要从世界的传统、中国的传统中汲取美学营养,也不仅仅要从当代的前辈诗人身上汲取美学营养,向同代人、下一代人汲取营养同样非常重要。要相信,每一代诗人都在为世界贡献新的美学,新的精神,新的价值。
中国的80后诗人,都还处在他们重要的成长阶段,目前还不应该对这一代的写作者下任何结论。但有几位诗人我越来越喜欢。最喜欢的是春树。我们早年发起“下半身诗歌运动”时,春树还是个孩子,她很快就投身进来了。我对“下半身写作”有一个完整的美学期待,指向某一种可能的美学品质,我觉得春树的诗歌,在很大程度上比我本人的诗歌更接近我内心的那种美学期待,实现得更纯粹、更天真。她是真做到了心灵与身体相统一的诗人,是我最喜爱的诗人之一。而且随着写作经验的不断增长,其内在的写作技艺也越发精湛。我觉得她还会变得更好。
其次是西安诗人西毒何殇。西毒何殇的诗歌目前还没有呈现出整体性的杰出。但他最好的那几首诗展现了非凡的口语技艺。他正在试图写作一种可以成为标本的,可以成为口语写作技艺范式的那种诗歌。他正在尝试和不断接近的这种诗歌,给了我不少启发。他是那种不断磨砺,越写越好的诗人,具备充分的美学自觉和野心。这样的诗人,我觉得会有很大的写作成就。
80后已经产生了不少好诗人,我期待读到他们更多的杰作,也期待他们中最好的那几位,早日实现一种更整体的杰出。
8、俄罗斯一大部分当代诗歌是以读者为主要受众,都是所谓“给眼睛看的”,念起来让听众听而不给他们诗文看,便会失去其魅力。中国清况如何,有类似现象吗?
大约也是这样吧。不过诗人之间通过朗诵,通过“读”和“听”而产生的交流氛围也正在形成。我参加过一些这种小规模的交流活动。听的时候,有另外的体验,特别能放大其中好的部分,也能放大其中不好的部分。有时候,耳朵比眼睛更能捕捉诗歌中凸显的部分。我甚至觉得,也许,经不起听的诗歌,可能有其根本的美学缺陷。另外一个感受是,有时候听起来觉得特别好的诗歌,又有些禁不起眼睛的冷静阅读。“听”是一种直接撞击,“看”是一种冷静而抽离的审美。如果一首诗既经得起“听”,又经得起“看”,那大概就是杰作了。
9 、在你看来,中国现在有没有一种情诗或说香艳诗的传统?其特点如何?
这个好像没有。情诗嘛,诗人们应该都写过一点,但大约形不成什么传统。香艳诗?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嘛,偶尔为之可以,不应该在更大的考虑范围内。
附,文中提到的几位诗人的诗歌:
有一个人他自己还记不记得他是谁?
◎作者:侯马
不知道死了还是活着
这个人我连见过都没见过
我听我哥讲有这么一个人
东杨村里有这么一个人
实际上他不姓贾
也不叫老四
老四的遗孀又嫁了一个男人
村里人说他是假老四
就这么叫了他一辈子
给酒鬼送酒
◎作者:伊沙
大年初七的上午
我拎着一瓶好酒
去赶赴一个饭局
当我漫步在
初春明丽的阳光中
想到我手中的这瓶
廿年纪念版的西凤
这一斤被灌注在
像少女脚踝般精巧的
瓶子里的透明液体
会让我的酒鬼朋友
我顿时有了一种
实实在在的
甚至在脑子里
虚构出一位
乳房鼓胀的母亲
是过去年代的
一位纺织女工
正在下班途中
匆匆赶回家去
为她嗷嗷待哺的贝贝
通往胸腔医院食堂的过道
◎作者:徐江
常年掩映在它自身的阴影下
盛夏它是凉爽的
站在狭窄的过道
越过昏暗的两层楼
亮一点点从更高处射下来
顺着墙壁爬上去
就有一点希望
像凡.高《囚犯放风》的画
和讲述纳粹时代
南欧游击队的老电影
地下工作者
在过道窜来窜去
把自己和时间变成影子
你必须随时缅怀并记住
那一丝迷人的光
◎作者:轩辕轼轲
我的第一堂课就是最后一课
因为我不明白人为什么要做体操
为了说服我,体操教练一甩手
扔出个盘子,盘子碎了
扔出把椅子,椅子摔掉了腿
扔出个同学,他在空中一个后空翻
稳稳地落到垫子上
你看,只有人才是最适合做体操的
我仍然不懂,托着腮坐在角落里
看他们压腿、展臂,翻来滚去
教练向我走来,露出诡异的笑
一拍我肩膀说:坐着旁观也是一种体操
我一愣,站起来,当着全体人员的面
助跑后翻出一连串的筋斗云,上了西天
点燃蜡烛洗澡
◎作者:春树
大部分时候我感到羞耻
我遇到的都是多差劲的男人呵
就别把我们的合影
拿出来一看再看了
月圆的晚上
容易想到缪斯
想到有过短暂情史的
长发蓝眼睛
我们互抽对方大嘴巴
在酒店的床上翻滚
洒落一地烟灰
真是个意外之夜
久违的疯狂
不做爱只接吻
当然他必须消失
他懂,于是先走了
留下一趟短途旅行和一篇小说
无法信任那些说谎的人
同时也不原谅自己
对生活的不满
造就了我的美丽
摩拳擦掌想到这些
想到老金斯堡的“内心暴跳如雷”和“窗外的杂种还是挺多的”
揪落红玫瑰花瓣
在男人的阳具插入之前
我们把玫瑰花瓣放进阴道
卖红薯的人不见了
◎作者:西毒何殇
只剩下烤红薯的炉子
排起了长队
卖红薯的人不见了
有个女孩抱着纸盒
有个男人蹲在路上
卖橘子的担子
和臭豆腐车大声吆喝
傍晚的人流
把暮色和行色
收停车费的大婶
奋不顾身追一辆企图逃费的奥迪
有人打起来了
惟有烤红薯的炉子前
可是卖红薯的人不见了
树木是属于今天的,花是古老的,花带来了无法追忆的太古种子的消息。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5-08-10 23:10
诗评还能写的像故事一样,真的很好啊,能拜师么?俺也想学写诗评。
发表于:15-08-11 19:52
沈浩波做生意是把好手,写诗歌和谈诗歌就另说了。看选择的诗歌就知道,千篇一律。一个好的诗人是能够看到各种手法呈现的美。而不仅仅是口语
发表于:15-09-06 19:14
发表于:15-09-08 13:45
被系统删除于: 00:31:55
发表于:15-09-23 22:20
看看沈浩波的问答,读读这几首诗歌,挺有意思的。其实徐江的诗歌理论更能概括现代诗歌的特点。
中国诗歌的源头就是精粹的口语。口语诗不是今天才存在的,诗经、唐诗、宋词说到底都是生活口语的音律,不登大雅之堂,只不过时代变迁,物换星移,这些经典的诗歌语言成了诗化语言、诗化生活的典范,沉淀下来,变成人的高贵的精神渴望与追求了。可见,俗与不俗,都是历史酿造的酒,是人的精神产物,更是时代的精神产物
发表于:15-09-23 23:13
翻过他的蝴蝶,感觉一般。
倡导无功利写作,还诗歌一片净土。“诗非为流传而作。”
发表于:15-09-23 23:19
轩辕轼轲,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四轮马车。他写的诗也特别有意思。他的诗歌是那种罕见的,可以用“精彩”两个字来形容的诗人,充满着神奇的想象力,而且这种想象力是可以被不断繁殖和复制的,有时如石林,有时如瀑布。
他的写作方式也很有意思。他一天可以写100首诗――只要他愿意。如同拧开水龙头就再也关不上。他可能是中国写诗最多的诗人。他有强大的语言繁殖能力,有完全不一样的语言思维模式。唯一可惜的是,由于他每天都可以写几十首诗,写得太多了,所以其中杰作的比例并不高。但他的杰作写得真是好。他也是那种独一无二的诗人。
-------------
怎么感觉这个诗人和我这么像啊呵呵
倡导无功利写作,还诗歌一片净土。“诗非为流传而作。”
发表于:15-09-25 18:28
写得真好,引用的诗也很好,很喜欢,祝中秋快乐!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 .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二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1.“中国诗可不然”一句中“然”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怎样理解文中“早熟的代价是早衰”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举梵文的《百喻经》的例子具体想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指诗的一般发展规律,即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2.中国诗不符合诗歌发展到最后是抒情诗的一般发展规律,纯粹的抒情诗在中国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中国抒情诗在达到很高的境界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所以又是早衰的。 3.想说明中国最完美的抒情诗在中国诗里出现得非常早;中国绘画里,“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出现得也很早;中国的辩证法的成熟早于中国的逻辑。“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一蹴而至顶峰(意对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 (法)莫泊桑
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他身体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 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他常这样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 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田野里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谷。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来人被撂倒。一支游击队从一个巴掌大的小林子里直扑而来。 瓦尔特·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随后他才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这时,他看见,在他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 他像一枝箭,穿过一层厚厚的藤叶与尖利的荆棘,沉沉地跌坐在一堆石子上,脸与双手都被荆棘划破了。靠头顶上缠绕的藤枝当掩护,他尽可能地快爬,想离开战场远一些。 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后来,一切归于平静,寂寥无声。 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来: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回部队的话,那又要去过开战以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 可是,到底怎么办呢?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一直到战争结束。一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东西呀! 他突发奇想:“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来。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不用害怕了。 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夜色中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了响声,险些吓得瓦尔特·施那夫斯拔腿就逃。猫头鹰的叫声,更是把他的心撕碎了,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恐惧。 这时,瓦尔特·施那夫斯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饥肠辘辘,寒冷难熬。接着迷迷糊糊,噩梦不断。 晨光又重新照临他头上。他又开始进行守望。 一直又到了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猫着腰,胆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 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浓浓的烧肉香从里面冲出来,钻进了他的五脏六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 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 屋里有八个仆人,正围着一张大桌子吃晚饭。突然,有个女仆吓得张大了嘴,两眼直瞪,一动不动,手里的杯子砰然掉在地上。其余的人,都跟着她的目光看过去! 他们瞧见了敌人!老天爷啊!普鲁士大兵攻进城堡了! 开始,就这么一声惊呼,由八个不同的嗓音同时发出的惊呼,骇得人心惊胆战,毛骨悚然;紧接着,在场的人争先恐后站起来,一阵混乱。转眼间,人就跑空了,只剩下那张堆满了食物的桌子。瓦尔特·施那夫斯则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莫名其妙。 他迟疑了一会儿,就爬过窗台,朝那一桌食物走去。 这是黎明前寒冷的时刻。矮树丛中,有许多人影在悄无声息地偷偷移动,黑暗里,不时有一两把铜铁利器的尖梢,被缕缕月光照得闪闪发亮。 突然,一群武装到头发的士兵迅速抢占了整幢房子。瓦尔特·施那夫斯正在那里呼呼大睡。五十枝上膛待发的枪一齐对准了他的胸,接着,把他从头到脚捆个结结实实。一位军服上镶着金线的胖军官,大喝一声:“你被俘虏了!投降吧!” 瓦尔特·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现在的确是面带微笑,因为他确认自己终于当上了俘虏! (选自《莫泊桑作品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是一篇以一名普鲁士士兵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作者以普鲁士侵略法国为创作背景。 B.作者从普遍人性的角度去塑造人物,使施那夫斯的形象真实鲜明。 C.小说通过施那夫斯的奇遇故事,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D.作品表达了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士兵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发动战争只是统治者的政治手段,人民爱好的是和平。 E.小说结尾施那夫斯面带微笑,但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国军看出。 (2)小说取名为“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请你简述作品中瓦尔特·施那夫斯经历了怎样的奇遇。 (3)这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都很精妙,请说明这些描写的内容和作用。 (4)有人认为主人公施那夫斯的人物形象是可悲的,有人认为施那夫斯是可爱的,请探究文本,概括分析。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梁衡 既然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禁烟英雄林则徐就是近代史上第一人。 可惜这个第一英雄刚在南海点燃销烟的烈火,就被发往新疆接受朝廷给他的处罚。怎么摆脱这种状况?最常规的办法是得过且过,忍气苟安,争取朝廷早点召回。特别不能再惹是非,自加其罪。一般还要想设法讨好皇帝,贿赂官员。这时内地的家人和朋友正在筹措银两,准备按清朝法律为他赎罪。林则徐却断然拒绝:我没有任何错,这样假罪真赎,是自认其咎,何以面对历史?他选择了上对苍天,下对百姓,我行我志,不改初衷,为国尽力。 林则徐看到这里荒地遍野,便向伊犁将军建议屯田固边,先协助将军开垦城边的20万亩荒地。垦荒必先兴水利,但这里向无治水习惯与经验,他带头规范,捐出私银,承修了一段河渠。这被后人称为“林公渠”的工程,一直使用了123年,直到1967年新渠建成才得以退役。就像当年韩愈发配南海之滨带去中原先进耕作技术一样,林则徐也将内地的水利、种值技术推广到清王朝最西北的边陲。他还发现并研究了当地人创造的特殊水利工程“坎儿井”,并大力推广。皇帝本是要用边地的恶劣环境折磨他,用寂寞和孤闷郁杀他,他却在这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 林则徐在伊犁修渠垦荒卓有成效,但就像当年治好黄河一样,皇帝仍不饶他,又派他到南疆去勘察荒地。南疆沙海无垠,天气燥热,人烟稀少,语言不通。对皇帝而言,这是对他的进一步惩罚,而在他,则是在暮年为国为民再尽一点力气。日,林则徐在三儿聪彝的陪伴下,由伊犁出发,在以后一年内,他南到喀什,东到哈密,勘遍东、南疆。他经历了踏冰而行的寒冬和烈日如火的酷暑,走过“车箱颠簸箕中粟”的戈壁,住过茅屋、毡房、地穴,风起时“彻夕怒号”、“毡庐欲拨”、“殊难成眠”,甚至可以吹走人马车辆。林则徐每到一地,三儿与随从搭棚造饭,他则立刻伏案办公,“理公牍至四鼓”,只能靠第二天在车上假寐一会儿,其工作紧张、艰辛如同行军作战。对垦荒修渠工程他必得亲验土方,察看质量,要求属下必须“上可对朝廷,下可对百姓,中可对僚友”。别人十分不理解,他是一戍边的罪臣啊,何必这样认真,又哪来的这种精神?说来可怜,这次受旨勘地,是皇帝给的苦役,活得干,名分全无。他的一切功劳只能记在当地官员的名下,甚至连向皇帝写奏折、汇报工作、反映问题的权利也没有,只能拟好文稿,以别人的名义上奏。这是何等的难堪,又是何等的心灵折磨啊。但是他忍了,他不计较,能为国出力就行。整整一年,他为清政府新增69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林则徐真是干了一场“非份”之事,他以罪臣之名,而行忠臣之事。 林则徐还有一件更加“非份”的事,就是大胆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当勘地工作将结束,返回哈密时,路遇百余官绅商民跪地不起,拦轿告状。原来这里山高皇帝远,哈密王将辖区所有土地及煤矿、山林、瓜园、菜圃等皆霸为已有。数十年间竟无人敢管。林则徐接状后勃然大怒,立判将土王占一万多亩耕地分给当地汉维农民耕种,并张出布告:“新疆与内地均在皇舆一统之内,无寸土可以自私。民人与维吾尔人均在皇恩并育之中,无一处可以异视。”各族人民奔走相告,生计无忧,民族和睦,边防巩固。他这是以罪臣之身又多管了一件“闲事”啊! 林则徐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 16.本文主要是从哪两个角度来选材组材的?(除标点不超过10个字)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充军伊犁期间,林则徐“在这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惊雷”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意分条概括。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抓住传主的业绩和品格,选择丰富典型的史料,通过叙述、描写、评议揭示其特有的精神风貌。 B.文章第四自然段详细描写环境的恶劣和林则徐的艰苦行程,目的之一是反衬出林则徐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的高贵品质和创建的丰功伟绩。 C.林则徐在勘地工作将结束返回哈密时,曾在当地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将土王占一万多亩耕地分给当地汉维农民。 D.文章第三段说:“就像当年韩愈发配南海之滨带去中原先进耕作技术一样,林则徐也将内地的水利、种值技术推广到清王朝最西北的边陲。”这是运用对比的手法,目的是突出林则徐的这一功绩巨大。 E.本文在客观公正评价的同时,融入作者浓郁的情感,使传主的精神更好地感染读者。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处在全球化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字形的交叉点上:它一方面要实现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的综合,一方面则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的综合。这一情况发生的物质层面的根源在于,当代中国要跻身现代化、全球化的潮流,要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完成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转型。这对中国发展进程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特殊的发展机遇。从文化层面看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有很大的互补性。汤因比认为,稳定与活力是人类安居乐业所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恰恰分别蕴含了这两种东西。因此,他满怀希冀,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两极——中西文化的接触,极有可能融会出一种既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又体现西方现代文化活力的、适用于全人类的理想文化模式或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使人类得以生存,而且还能保证人类的幸福安宁。不仅如此,汤因比还坚信,能够实现这种综合与统一的将不会是任何西方力量,而只有可能是中国。这是因为,中国有政治统一和思维统一的悠久和深厚的历史传统,而且正在开辟和尝试走出把前工业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和西方工业社会的现代生活方式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同时又避免二者的缺点这样一条道路。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从前现代化向现代化乃至后现代化,从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乃至知识经济社会跳跃式发展的必然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式。华夏文化它将有可能做到:既享有科学理性所带来的现代高科技的成果,又高扬和弘大民族的人文精神;既获得经济和财富的巨大增长,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拥有经济效率,又具有社会公平。总之,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 (节选自侯才《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文化》) 6、下列表述不属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的发展面临实现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综合的问题。 B.中国文化发展的严峻挑战在于,当代中国必须完成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转型。 C.中国文化发展的机遇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在互补中共同发展,融合出适用于全人类的理想文化模式或生活方式。 D.中国文化有可能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定和西方现代文化体现的活力是人类理想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要素。 B.中西文化的综合与统一应该由中国来实现。 C.政治统一和思维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稳定性的表现,它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 D.科学精神可以带来高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和财富的增长,并提高经济效率;人文精神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促进社会公平。 8、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定能把前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西方工业社会的现代生活方式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 B.中国传统文化使人类面临生存困境,而西方现代文化又无法保证人类的幸福安宁,所以中西文化的融合才有必要。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必须经历的社会形式。 D.现代化从程度上可分为前现代化、现代化、后现代化三种,中国目前处于前现代化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后现代化阶段。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汽车等着的时候 夜幕初降,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来到小公园里那个宁静的角落,坐在长椅上看书。她的衣服灰色朴素,她的脸蛋非常漂亮。前一天和再前一天,她都在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有一个年轻人知道这件事。 这个年轻人走近前来。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的书滑出了她的手指,落在地上。那年轻人捡起来,有礼貌地将书还给那女孩子,说了几句关于天气的话,然后就站在那里等着。
那女孩子看看他朴素的衣服和平凡的脸。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坐下,”她用女低音说,“光线太差了,不宜看书。我倒愿意谈谈。”
“你知不知道,”他说,“你是我见到过的最漂亮的女孩子。我昨天就看见你了。”
“不管你是谁,”那女孩子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一个有身份的女人。”
“请原谅,”这个年轻人说,“这是我的不是,你知道——在公园里有些女孩子——当然你不会知道,但是……”
“好啦,别说啦,我当然明白。现在谈谈这条路上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他们为什么如此匆忙?”年轻人没有回答,他捉摸不透他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草木有本心 读唐诗,读到这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突然想:世上什么东西最惨?是次品。我怎么会从这一句唐诗想到次品呢?不知道,反正我就是想到次品了。&
说次品是婉转的说法,其实就是废品。废品与无用之物是不同的概念。无用之物就是无用,没有什么过错,也许是人们没有想出它的用处,也许是它并不想为人所用就装出一副全不起眼的样子,总之,无用不是褒义,也并不是贬义。但是废品就不一样了,它已经被按照某种希望、某种模式改造,加工(扭曲或者提炼),已经弄得面目全非了,却没有达到被改造的彼岸,没有达到改造者所希望的那种被用的要求,因此被扔到一边,不再被“用”。
我看不起废品,觉得它很可悲。&
而无用之物有趣啊,它自然&&&& 春来草自青;它放任&&&& 纷纷开且落。保留了许多可能却引而不发,终于任其凋零如陨叶落花,以一无所有保全了天然。 竹子是最中国化的草木,很有用。古时用来做简,用来刻字,一烤会出汗的,所以史书又叫“汗青”。可以建竹楼,可以扎筏,还可以制家具、桌椅、屏风,还有床。&
许多熟悉的带“竹字头”的汉字:竿、竽、篱、笼……都在告诉我们竹子的用处。&
雅一点的则是笠和笔,文人出门和在家随时相伴的。&
最风雅的自然是箫、笛,还有笙。&
人喜欢这些竹制的器物,是从人的立场出发的,若是从竹子的立场出发,被人如此看重是荣宠还是不幸则很难说。&
要被砍下来,接受挑选,然后或劈或凿,又削又磨,甚至千揉百烤,真是苦心志,伤筋骨,可伤可叹。何况还有那些被砍了下来,又因为形状不合要求,或者后来爆裂,或者凿错削坏了……弃而不用的,何等可悲!一旦次了,便什么都做不成了,它永远不能回到山间坡上,做自由自在沐雨栉风的竹子,而且连露水都不来打湿它,它连哭泣都不能够了。它不再是竹子,而且什么都不是。它既不是竹,也不是竹制品,它没有姓氏,只有一个统称,叫做“次品”。&
人总是这样,看到竹子就想到要做成什么,而且相信,经历的所有折腾劳苦都必然会有报偿,要奋斗就要牺牲,而牺牲了就会成功,至少有意义。似乎没有人肯正视一个真相,或者说因为对成功不可抑制的欲望而假装忽略了它:成功都是用牺牲换来的,而牺牲不一定与成功有联系。
何况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成功?现在所谓的成功,不过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衡量的,而按照他人的意志塑造自己,一出发就是错的。 一违本性就是错了,再努力就是错上加错;再不走运成为次品,那真是万劫不复。但是一竿竹子要有用,就是要冒这样的风险的。一个人要成功,是不是也一样?&
所以我喜欢这句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不论是次品还是成品,都不是它的本心。它的本心是做一竿不被理会的竹子,钻出土,解开带绒毛的笋衣,拔节,抽枝,在风里婆娑,在雨中瑟瑟,如果没有葬身熊猫之腹,那等待着它最后结局的是开花,死去……远离欣赏和利用,也远离扭曲的企图,这样自然就避免了厄运。&
无用的竹子应该是快乐的。 作为竹子,没有比这更好的命运了。不想有用,就不被扭曲,更永远避免了沦为次品的悲惨。&
在无用中保全了自己,这样就不用为了实现一种可能而舍弃生命内在的九百九十九种可能。不是不能,是不忍,不愿,不甘。&
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如果我的“本心”拒绝盛放,那么也就拒绝了枯萎和零落。 14.文中“废品”和“无用之物”的含义是什么?&
废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用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为什么说“无用的竹子应该是快乐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解释“不是不能,是不忍,不愿,不甘”这句话的含意。 答:&&&&&&&&&&&&&&&&&&&&&&&&&&&&&&&&&&&&&&&&&&&&&&&&&&&&&&
17.“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句话的背后,隐含着作者怎样的价值观?你怎样评价作者在文中对成功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抒情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