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淮海战役失利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所谓“淮海战役决定国民党失败嘚五个生死瞬间”似是而非,全都没有讲到点子上!

摘要:近日网上出现了一篇“淮海战役决定国民党失败的五个生死瞬间”貌似很囿道理,但仔细一分析完全是似是而非,全都没有讲到点子上!那就听老周细细道来:

图1:网上出现的“淮海战役决定国民党失败的五個生死瞬间”截图

近日网上开始流传一篇“淮海战役决定国民党失败的五个生死瞬间”有几个朋友知道老周对淮海战役还有所研究,所鉯特意向老周推荐了这篇文章

粗粗一看,貌似很有道理而且不少观点在坊间也很有市场,但仔细一分析完全是似是而非,全都没有講到点子上!那就听老周细细道来:

第一个生死瞬间:“1948年10月实际负责国民党徐州剿总指挥的杜聿明秘密制定了一个计划,趁华野济南の战后正在休整由武汉白崇禧部牵制中野东进,集中徐州四个主力兵团向山东华野发动闪电进攻以祥攻济宁而收复济南。由于此计划昰杜聿明向蒋介石、何应钦直接汇报的中共安插在国民党国防部的两位高级特工刘斐和郭汝瑰并不知情,所以华野方面对此基本上是一無所知如果杜聿明的计划真的付诸实施,毫无准备的华野方面肯定将面临极大的困难也肯定不会有后来的淮海战役了。但是蒋预定发起战役的10月15日这天蒋军东北锦州失守,慌乱之中蒋把杜调往东北救火而徐州的主将刘峙偏偏又是个庸才,从10月15日到11月6日这二十天的时間里边竟然毫无理由地命令四个兵团原地待命坐等粟裕清醒过来并施以重拳。”

图2:实际指挥徐州国民党军的杜聿明

——徐州四个主力兵团对华野发动闪电进攻天方夜谭吧?

首先国军四个主力兵团:

第2兵团(邱清泉)下辖第5、第12、第70、第72、第74军等五个军,共约十四万囚;

第7兵团(黄百韬)下辖第25、第44、第63、第64、第100军等五个军,共约十二万人;

第13兵团(李弥)下辖第8、第9、第115军等三个军,共约八万囚;

第16兵团(孙元良)下辖第41、第47军两个军,共约四万人

就是不管徐州及后方的守备,四个兵团倾注全力加在一起也就三十八万人洏解放军华野是多少兵力?野战军总共十五个步兵纵队(纵队相当于军)和一个特种兵纵队(当时的特种兵主要是指炮兵、坦克、工兵等技术兵种而不是今天所说的特种部队),共约三十五万人另外还有山东军区部队约十五万人,合计约五十万人而且,在刚刚结束的濟南战役中华野也只有6个纵队组成的攻城兵团参战,而另外9个纵队组成的打援兵团十八万人根本就没有参战齐装满员士气高昂,不需偠休整随时可以投入作战

三十八万国军进攻五十万解放军(就是只算解放军的一线野战军也有三十五万),有几分胜算再说,即便作戰计划刘斐和郭汝瑰毫不知情但四个主力兵团三十多万部队参与的大行动,以国军的能力能完全保密,打一场出其不意的闪电战这簡直就是白日做梦。

第二个生死瞬间:“刘峙是个庸才蒋介石也不是不知道所以蒋介石在10月20日的会议上征求了白崇禧的意见后,提议由皛统一指挥徐州和武汉部队以对付刘伯承和粟裕的联合攻势,在当日的会上白满口答应并主动提出让桂系主力张轸第三兵团开赴徐州莋战。不料到了10月30日白又突然变卦坚决不肯负责统一指挥,蒋介石临战前迟迟不能够确定主帅是其徐蚌会战惨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洏白崇禧的临时拆台对淮海战役的影响是很致命的,甚至超过了刘峙在指挥上的无能”

——既然知道在同一个战场上有徐州和华中两个剿总总部,为什么早不合并指挥机构解放军方面,也是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虽然成立了总前委,但总前委只是在12月17日萧县蔡凹村华野司令部召开了唯一的一次全体会议而此时已经是战役后期战局基本确定的时候了,在整个战役期间总前委在军事指挥上也没有下达过任哬一个作战命令解放军不照样打胜了?

图3:淮海战役期间总前委在唯一一次全体会议后合影

再说即便白崇禧同时指挥两大剿总总部就一萣能力挽狂澜这也未免太高看“小诸葛”了,这个“小诸葛”的外号其实重点在“小”而不是“诸葛”白崇禧眼界小格局小,只有小伎俩而无大韬略看看1949年他在衡宝战役中的指挥就能知道,这时他可没有人掣肘完全大权在手,不照样被林彪的四野打得满地找牙凭什么说他在淮海就能扭转乾坤?

这种对白崇禧的指责最早是1953年“国大代表”但衡今在第一次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的接着在1954年嘚“国民大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又有四十多名代表联名签署”为追究责任以明是非,振纲纪而知兴复案”提案攻讦白崇禧在淮海战役中的表现还有新闻界大佬潘公展也在香港出版的新闻天地上连载《有涯室梦痕录》批评白崇禧。为此1954年3月24日,白崇禧发表《致潘公展先生公开信》对相关指责一一做出解释和澄清这种白崇禧背锅的陈词滥调早已不值一驳,居然还能拿出来成为决定淮海战役生死的瞬間!

图4:白崇禧成了背锅的

第三个生死瞬间:“徐蚌会战中共军史上叫淮海战役按早先毛泽东的作战计划是第一步向运河线的淮阴、宝應、高邮守军攻击,争取消灭蒋第一绥区周岩部;第二步向陇海路东段的海州、连云港进攻全歼蒋第九绥区李延年部,这叫先取淮阴后咑海州故称为淮海战役,整个计划比后来的实际战局小得多当时无论是毛泽东还是前线的刘伯承、粟裕都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想一口吃掉徐州五十万蒋军,淮海战役的真正发起人是两位国民党军中将张克侠、何基沣11月7日华野部队正在按原计划发起进攻的时候,这两个中將突然异想天开地带领部队向中共投降从而也改变了中国现代史的方向。”

——这个更是常识性的错误

“小淮海”的战役设想,最早昰粟裕在9月24日提出当时粟裕提出了三个方案:一,先以苏北兵团攻击两淮主力准备迎击徐州援敌;再以3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而後全军转入休整。二只以一部进行海州作战主力以备战姿态休整。三全军向南寻歼徐州援济之敌。在这三个方案中粟裕更倾向于第┅方案。毛泽东复电同意举行淮海战役“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指出这一战役分三步走第一步攻击黄百韬兵团,第二步攻击两淮之敌第三步攻击海州、连云港之敌。淮海战役的名称就是两淮和海州连云港的合称。

图5:最初“小淮海”的设想是粟裕提出來的

到了10月11日毛泽东发出《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指示,提出淮海战役的规模将大于华野以往的任何战役除投入华野全部兵力外,还要求中野在战略、战术上进行密切配合因此他命令中野立即举行郑州战役以牵制孙元良第16兵团。同时确定淮海战役可以分为三个階段第一阶段集中6至7个纵队歼灭黄百韬第7兵团,另以8至10个纵队阻击由徐州东援之敌这一阶段争取在两到三周内完成;第二阶段以5个纵隊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等地,以主力牵制徐州之敌这一阶段也争取在两到三周内完成;第三阶段以5个纵队攻击两淮,以主力擔任阻援这一阶段也需两至三周。在兵力部署上还是攻点打援的原则,以一半以上兵力用于阻援打援10月22日,毛泽东又要求中野在郑州战役后全军东进,直出徐蚌线切断刘峙集团的退路。这才将“小淮海”演变了“大淮海”这时已经确定了与徐州刘峙集团展开决戰的战役决心。

11月4日华野就下达了淮海战役攻击命令。从6日开始华野各部开始从集结地向预定作战地区开进。而在5日徐州剿总就发現华野主力有大举南下迹象,立即决定开始实施《徐蚌会战计划》下令各部于7日向徐州和津浦路两侧收缩。而张克侠、何基沣率部在贾汪起义是在11月8日贾汪起义根本就不是什么改变淮海战役的走向,在贾汪起义之前解放军就已经确定了大淮海的决策,贾汪起义在整个淮海战役中意义确实很大但主要是使解放军能够及时截断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实现了围歼黄百韬兵团的第一步战役设想如果没有贾汪起义,很可能黄百韬兵团会抢在解放军形成合围前就退到徐州

“这两个中将突然异想天开地带领部队向中共投降,从而也改变了中国现玳史的方向”更是无稽之谈,张克侠、何基沣的起义绝不是异想天开何基沣是1939年就入党的地下秘密党员,张克侠更是早在1929年入党的秘密党员!他们早就做好了起义准备只不过一直在等待最有利的时机,1948年11月8日在贾汪正是最佳时机,但只是战役性的作用而不是战略性的,更不是什么改变中国现代史的方向

图6:张克侠、何基沣率部在贾汪起义

第四个生死瞬间:“如果蒋介石和刘峙在1948年11月初那几天里邊能够有多一点的自信心,也许淮海战役和中国现代史都要重写当时国民党军从各方面得到的情报都表明刘伯承部十万人正在宿县以西哋区集结,当时杜聿明和邱清泉这两位少壮派都主张以邱清泉第2兵团、孙元良第16兵团会合黄维的第12兵团共三个兵团(其中两个是国民党王牌兵团)先击破刘伯承部六个纵队然后回师向东,同解放军华野决战以解黄伯韬之围。如用这个方案蒋军可以马上从现有态势发起攻击,以三个兵团的绝对优势用7~9天的时间击败中野6个纵队。如能够做到这一步只徐州会战的第一回合,就能够取得胜利但是蒋介石囷刘峙对黄伯韬守碾庄的信心不足,刘峙甚至认为黄伯韬至多只能够守一周所以否决了杜聿明的主动进攻的方案。实际上粟裕从11月9日开始动用了最能够攻坚的五个纵队日夜不停地轮番攻击,整整打了两个星期才解决问题我对蒋介石并无特别的恶感,但是我认为在这种關键时刻他还是缺乏毛泽东的狠劲过于瞻前顾后,缺乏那种赌徒式的精神从而也失去了最有可能反败为胜的一次机会。”

图7:黄百韬兵团在碾庄地区坚持了两周确实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这个说法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凭什么就能保证,集中邱清泉第2兵团、孙元良第16兵團和黄维第12兵团共三个主力兵团就能击破刘伯承中野的6个纵队从解放战争开始以来,什么时候看到过国军能如愿抓住解放军主力打出┅场围歼战的?而且要是没有邱清泉第2兵团、孙元良第16兵团增援黄百韬第7兵团那么华野完全可以抽调出阻援的几个纵队,加入对黄百韬兵团的进攻或者干脆直接进攻徐州,到这个时候西没能击破中野,东徐州又守不住又该如何收拾战局呢?

杜聿明的这个方案其实是囿自己的小算盘他本来就反对守徐州,认为困守徐州及津浦路一线就是个死棋所以他这个向西先击破中野的计划实际上是放弃徐州,犧牲黄百韬兵团来为3个主力兵团赢得一线生机——既然黄百韬兵团被歼徐州又失守,这里又找不到中野主力那么干脆退蚌埠,保存3个主力兵团依托淮河组织防线,这才是杜聿明这个方案的真正用意这个方案根本就不是赌徒式对决,更谈不上是最有可能反败为胜的一佽机会本质就是杜聿明不能公开反对守徐州,而想以转移进攻方向的伎俩来变相实现退守蚌埠的计划如果是赌徒式的方案,那就应该昰以徐州主力全力向东救援黄百韬和解放军华野主力硬碰硬,干脆直接来个决战那或许还能有一线机会。

图8:淮海战役经过要图

第五個生死瞬间:“看了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后我很有点为郭汝瑰鸣不平,这位当时的中华民国国防部作战厅长对于中共能够在淮海战役中取胜的贡献被完全埋没了实际上,郭厅长在这场战役中的贡献决不亚于刘邓粟等人至少如果没有郭汝瑰的精心策划,杜聿明是完铨能够带领邱李孙三个兵团撤到淮河以南的杜聿明11月30日从徐州撤出来的时候,粟裕几乎是绝望了电影《大决战 — 淮海战役》里边专门囿一个情节对此有很深刻的描述。郭汝瑰在这个关键时刻说动蒋介石迫使杜聿明改变行军路线和行军计划从而使杜部陷入粟裕的重围,倳已至此一切都如推石下河不可扭转了。”

——郭汝瑰的作用哪有这么大充其量就是一个高级间谍,他能做的也就是鼓动如簧巧舌说垺蒋介石命令杜聿明改道去救援黄维兵团你凭什么断定杜聿明就一定会执行这个命令,杜聿明早在部署徐州撤退前就再三要求“撤则不戰战则不撤”,要是杜聿明多一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魄力郭汝瑰的作用还有个屁用!退一步说,即使杜聿明去救黄维如果他组織更为严密,或者干脆抛下机关勤杂人员直接组织精干战斗部队,编成一个具有较强战斗力的突击兵团轻装急进,同时黄维兵团也全仂突围难道就没有翻盘的可能?面对这样的局面郭汝瑰的努力或许就弄巧成拙了。

图9:郭汝瑰的作用哪有这么大

至于“杜聿明11月30日从徐州撤出来的时候粟裕几乎是绝望了”的说法完全就是胡扯了,粟裕早就预见到了杜聿明必然会放弃徐州全军撤退只是中央军委根据郭汝瑰送来的情报杜聿明集团是走两淮南撤,所以命令粟裕将主力部署在两淮进行拦截这是杜聿明早就怀疑郭汝瑰是内鬼,上报的计划根本就是个障眼法的假计划而粟裕认为杜聿明绝不会从水网密布的两淮南撤,但是中央军委有命令如果违背命令,一旦杜聿明真的走兩淮那岂不是要贻误大局了!所以他纠结的是这一点,最后他还是以主力部署在两淮但仍留了一手,有三分之一的部队部署在可以随時向徐州以西拦截的机动位置当杜聿明部队从徐州撤退,前卫炮火连天向萧县推进而后卫则不等主力撤退就迫不及待开始破坏徐州的笁厂仓库和物资,第一时间就把整个意图暴露了粟裕马上调整部署展开拦截和追击,到12月4日就将杜聿明集团包围在李石林、陈官庄、青龍集地区

图10:粟裕早就预见到杜聿明会放弃徐州

高手过招,相互之间基本上都能准确判断间谍的作用不过是锦上添花,绝不会是决定性的

所以,这篇“淮海战役决定国民党失败的五个生死瞬间”看上去很有道理,但仔细一分析不但有常识错误,更是似是而非全嘟没有讲到点子上!

国民党淮海战役失败原因有哪些

國民党在大陆的真正溃亡追根究底其实还是因为在淮海战役中连半壁江山都丧失了,然而在此次具有决战性意义的战役中国民军明明茬人力物力上都处于优势地位,可是为何最终敌不过人员、装备、武器都远远处于下风的解放军呢?

国民军战败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国民党嘚政治过于腐败没有得到百姓的支持。在此次战役中我方出动民工组成支前大军,分为运输队、担架队、卫生队等等全心全意以满足湔线士兵的需要而国民党呢,他们在山东等地抓取无数壮丁军民之间矛盾恶化,未得民心

其二,国民党没有严密的后勤体系由于後勤供给的缺陷限制了战略计划的制定,例如淮海战役初期其物资补给几乎瘫痪,只能彻底依靠铁路这就导致了他们的作战计划必须唍全沿铁路固守。

其三国民军的指挥系统十分混乱,领导阶层内部心怀鬼胎指挥员能力不足。起初国民党内部有人提议使“小诸葛”皛崇禧来指挥淮海战役但是蒋介石唯恐其手中掌权过大,于是令自己放心可靠的刘峙来当总指挥但是他没有指挥如此大战役的能力,導致兵心不服顺蒋介石甚至还逾级指挥,极其混乱

第四,国民党的情报系统不够完善不及时、不准确,导致他们只能被共产党牵着鼻子走还在关键时刻因为内部的共产卧底临阵倒戈,带来惨重损失

总而言之,强大的国民军在淮海战役中败给了处于弱势的解放军昰其内部指挥不当、丧失民心等等多方面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淮海战役最后结果是什么

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内战持续了很久给中国帶来了巨大的损失。国共内战有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淮海战役这场战役决定了两党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那么淮海战役结果是什么呢

关于淮海战役结果是什么这个问题,根据历史资料就是在淮海战役的结果是共产党胜利了那么共产党在这场战役里面是如何取胜的呢?淮众所周知海战役中国民党的兵力远远超过了共产党的兵力,会战败的结果真的让人难以置信毕竟国民党有着飞机大炮还有八十万嘚主力兵团,而共产党手上只有六十万不仅如此条件也没有国民党那么优越,有这样的结果还是非常的厉害了

不过这也在于国民党的兵力人心并不团结,党内可谓是支离破碎相对比较下共产党较为齐心,通过了一个个集中攻打国民党分散的兵团最后结果是共产党以劣勢打败了国民党在这次淮海战役的结果使得了大部分地区得到了解放,在同年的十月一号中国正式的宣布了中华民族的正式成立,淮海战役的结果为人民带了随之而来的稳当生活

可以说淮海战役的结果是共产党胜利了,原因一个是因为国民党内部斗争激烈还有一个佷重要的原因便是共产党的坚持不懈,运用各种战术将不利因素扭转过来最终赢得了这场决定性的战役,将中华人民从内战中解放出来成立了新中国。

解放战争淮海战役的领导人是谁

淮海战役或者说徐蚌会战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一场战役,双方都投入了巨大兵力整整约160万人,各自的指挥官也有不少就领导人而言则就是两边的总指挥或者总司令。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方面的战斗主要是在总湔委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进行的。总前委的五个人: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也都是参战的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的一些朂高领导,要么正副司令员要么正副政委而其中前三位是常委,邓小平更是书记所以可以说他是这场战役中的最高领导人。即使是在總前委尚未成立的前十天战役也是在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的。不过他们的领导和指挥是名义上的真正实施的是粟裕以及其他各部队嘚将领。

而国军方面在这场战役的主要领导人就是总司令以及几大兵团的司令总司令名为刘峙,他是蒋介石无奈之下的选择而他战场仩的表现也是十分令其失望,使得战局对国军不利所以蒋介石只能调回杜聿明作为副司令来具体负责指挥。最后刘峙率部撤离,而杜聿明被俘虏

除了战场上的总指挥外,场外的领导也极为重要中共方面的领导人就是以毛泽东为主席的重要军委,而国军方面就是以蒋介石为主的国防部等是他们对各自军队进行着部署和调遣,指挥和领导人也是由他们任命的比如,淮海战役的设想自粟裕提出后就是甴中央军委同意和完善之后总前委的组建也是他们的决定。

[导读]毛泽东说:“白匪本钱小,极机靈”.毛在1949年9月9尽给林彪等人的电报中说:“白崇禧是中国境内的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白崇禧有实力,毛泽东看重他,对其尽量争取……

文章來源:高华:《革命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大粤思想汇微信账号:dy-sxh】

五、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大厦将倾,蒋介石就是尽人事却无力“补天”了

1948年國民党的军事失败是决定性的,淮海战役后,国民党虽还有半壁河山,也得到世界各国承认,但是国民党政权大厦将倾,中共胜利大局已定.

1949年1月21日,蒋茬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被迫宣布“引退”,他在第二天的日记中写道:“此次失败之最大原因,乃在于我国民主新制度未能成熟与确立,而旧制度已放弃崩溃,在此新旧交接紧要危急之刻.而所恃以建国救民之基本条件,完全失去,焉得不为之失败!”

民国将亡,人心已散,大势已去,蒋介石最恨谁呢不是恨毛泽东,而是一恨美国,二恨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蒋介石责美国袖手旁观,不救他.1949年l月31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此次革命剿匪之失败并非夨败于共匪而是失败于俄史(苏俄斯大林),亦非失败于俄史而是失败于美马(美国马歇尔),“美必后侮莫及而马歇尔须负全责”.

蒋介石自欺欺人地认为,如果他不是被逼下野,z共就不会获胜,他在1949年5月的《上月反省》中大骂:“桂李投机取巧争权夺利寡廉鲜耻忘恩负义”,1948年9月25日,他在ㄖ记中写道:“战局逆转,情势不利之际,一般高级将领往往乘机争取,挟匪要胁,如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者,每月要求武汉市私筹一千万金元,由某個人支配应用,不令中央知云也.时局稍变则叵测之徒即起异心.”3月7日,又大骂李、白:“革命纪律与党德全为李宗仁等扫地殆尽,白逆之罪恶更大”.到该年底,蒋介石设局以阁揆之位诱白祟禧去台,还派人携其信函及金砖去海口慰问白崇禧及部下,白崇禧派李品仙先去台摸底,李被蒋的假象菠骗,白崇潜遂在1949年12月30日从海口飞台湾,从此没离开台岛一步,以后在台的十多年一直受到保密局特务的监控.

蒋介石下野后隐息于奉化,遥控各地,朂关键的事,还是细密安排布局.早在1948年12月底就任命陈诚为台省最高负责人,统领三军,俾使白己和“党国”保有一后方基地.蒋对空军,更是亲自部署,在溪口多次密见空军司令王叔铭,更指令陈诚,对撤退来台的空军及其眷属,应特别协助安置,如有必要,经费可先津贴,准予报销.此举极为重要,当“两航”宣布在香港起义后,国民党能用上的就是军机,若没有军机往返台北和大陆,不知有多少国民党军政大员要落人解放军之手.

1949年4月下旬,解放军打过长江,攻下南京,5月23日占领上海后,国民党已没兵可打了,中共占绝对优势,国民党内部分崩离析,“将失信心,兵无斗志”,兵败如山倒.毛泽东朂清楚,把国民党军队吃掉,天下就拿到了.毛泽东原以为用五年时间打败国民党,是从1946年7月算起,但到1948年11月,毛泽东看到新形势了,就改说: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但到了国民党那里,毛泽东的“五年说”在国民党内部盛传就成为中共预定以五姩时间夺取全国,他们以这句话做救生圈,侥幸以为还有两三年时间,让国民党“从容做好充分准备”,但实际上,“大家对军事都缺乏信心,各人做各人的打算”.

解放军渡江后,“四野”南下,直扑华中、华南:“二野”大踏步包抄大西南.国民党军队只剩下两个主力军团:

1.白崇禧还有5个军团,约25萬人,占据着湖北和广西; 2.胡宗南集团,占据川、陕、康等地,下辖3个兵团,共12个军,总兵力40万.

白崇禧部号称善战,特别善于打山地战,林彪以“四野”90哆万对付白祟禧部.毛泽东说:“白匪本钱小,极机灵”.毛在1949年9月9尽给林彪等人的电报中说:“白崇禧是中国境内的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白崇禧有实力,毛泽东看重他,对其尽量争取,毛泽东对白祟禧派去特使,也是前莫斯科中山大学学生,长期在桂系和共产党之间协调沟通的刘仲容说,白建生很喜欢带军队,他的广西部队只有十来万人,将来和谈成功建立国防军,我们可以请他继续带兵,让他指挥30万军队,人尽其才嘛.毛泽东甚至说,我們过江后……只要白不出击,我们三年不进广西,好不好?

至于湖南的程潜,有号召力却无实力,毛泽东给林彪等的电报中说,“可考虑予程潜以高級名义,例如南方招抚使之类”,熟读史书的毛泽东顺手拈来一个古代官职,用于对他当年从军时的老长官搞统战,但在对部下的电报中,毛泽东明確提出要采取一切必要行动,使程潜、陈明仁“就范”.毛泽东两手并用,很快实现了程潜和陈明仁的起义,从背后给了白崇禧沉重一击.

毛泽东指礻用大迂回,包抄白祟禧的后方广西的战略战术来消灭白部.1949年9月,“四野”在衡宝战役中消灭白部精锐第七、四十八军的4个师,约4 . 7万多人,极大挫敗白崇禧部的锐气,使白崇禧退出湘西、湘南,切断了白崇禧集团主力退往云、贵的道路.随后,“四野”寻机在广西消灭了白崇禧的主力,白崇禧殘军逃往海南岛,两万多家属在钦州被解放军截住,而在附近的一个村子里,逃难到那儿的一千多家属被当地村民剥去衣物,裸着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片哭嚎声.白祟禧和蒋介石虽然矛盾甚深,最后还是归去台湾,白祟禧没有相信毛泽东所说的,“三年不进广西”的口头承诺.

胡宗南部则甴“二野”的刘伯承、邓小平解决.毛泽东鉴于胡宗南重点防守秦岭,下令以大迂回,从贵州、川东南人川,以断其南逃之路.1949年11月,胡宗南已开始南撤,进入川北.蒋介石一向偏爱胡宗南,在1948一1949年,曾亲笔写信给四川省主席王陵基,请王为他本人帮忙,把胡宗南部的缺额补齐,王陵基无奈,只得将其好鈈容易强征的、准备留给自己保命的保安团共8万人送给胡宗南.蒋介石多年重用胡宗南,而此人只是一个师长的才能和气局,却被蒋介石当作统帥用.1943年,陈立夫去西安劝他突袭延安,“建不世之功”,胡宗南未敢.当然,胡宗南即便敢偷袭延安,也无济于事,因为他身边的熊向晖肯定会提前把消息密报给延安.

从解放军渡江后的1949年4一12月,蒋介石奔波各地,部署军防,举大要者,有东南防卫计划,广州保卫战,还有西南保卫战,说起来轰轰烈烈,其实吔就是尽人事而已.1949年4月24日,陈诚拟“我军今后作战计划”,提出国军以持久战为目的,将确保广州和重庆两大陪都,沿浙赣路和湘桂路及其以南地區准备第二抵抗地带,但此时国民党军已是“兵败如山倒”,任何努力也无济于事了.

蒋介石还向白祟禧提出他的防守西南的计划:调胡宗南从陕覀后撤人川北,以宋希濂部护卫川东,调华中的黄杰增援贵州,使川黔与两广联系起来,再使张淦兵团、徐启明兵团、鲁道源兵团肩顾湘南和粤北,調驻海南的刘安棋兵团的两个师到广州驻防.蒋介石的这个方案也是说时容易,做时难.1949年6月,阎锡山内阁成立前,专程赴台向蒋介石请教,蒋指示:“軍事方面,东区沿海以舟山、台湾、琼州、长山四群岛为基地,向沿海各省发展;西区以甘肃、青海、四川、西康、云南、西藏为基地,向中原發展”.在解放军大举进攻之际,蒋介石说不出来什么具体对策,却空谈发展,述孔迂阔,完全不切实际.

进人10月,大陆河山已大半易手,10月12日“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重庆,11月14日,蒋介石亲临重庆坐镇指挥,蒋口称保卫大西南,却让阎锡山内阁财政部长徐堪从台北直飞成都,提走了四川省银行的仅有嘚周转资金80万银元.此时蒋介石已众叛亲离,手下都做叛蒋起义的准备,蒋介石心中全知.11月28日解放军逼近重庆郊区,蒋介石与其子蒋经国巡视重庆市区,当天日记记载:沿途车辆梗塞,宪警已无法维持秩序,一般民众更焦急仿徨,令人不忍卒睹.同日,解放军攻抵南温泉,蒋不得已决赴机场宿营,“此時山洞林园前,汽车拥挤,路不通行,途中为车辆阻塞者三次,无法前进,乃下车步行,通过后改乘吉普车前进”.蒋介石抵机场后,即登“中美号”上夜宿.第二天一早,“中美号”专机自白市驿机场起飞时,与解放军相距仅20里.11月30日,解放军占领重庆,之前,10万银元因送不上飞机而留在重庆白市驿机场送给了解放军.连陈立夫、谷正纲等一批部长,也抢不上飞机,而是坐卡车逃到成都的,差一点当了解放军的俘虏.

1949年12月l一10日,是蒋介石一生在大陆的朂后10天.王陵基每天见蒋介石几次,蒋总是讳莫如深,听不出他一点口气,他身边的亲信也闭口不谈,王陵基只是每天见着蒋介石对着军事地图发呆.

蔣介石在成都,指令他的专机成员不准下机,随时准备逃跑,新近披露的蒋介石的日记提到,文武官员要他尽早离蓉去台,而蒋之所以多留在成都四伍天,乃是“为了掩护胡宗南部队的集中”,但因卢汉、邓锡侯和刘文辉起义,微信:历史尘封档案.他对胡宗南的掩护作用已失,他才飞返回台.12月10日丅午2点,蒋介石自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前往台北.从此没再踏上故土一步,也是应了那句著名的诗词:“别时容易见时难,无限江山!”

“艰难革命荿孤愤 挥剑长空泪纵横”,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含泪挥毫写下这句诗后,搭机离开成都,飞往台湾,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奋斗几十年的大/陆/中/国,从此没再踏仩故土一步.这是他一生中最悲哀的时刻.

蒋介石虽然心情悲痛,可是他有飞机,说走就飞走,其他高官都在为一个机位而发狂,“行政院长”阎锡山茬成都的工作就是分配飞机座位,200个“国大代表”、“立法委员”,部长、次长、司长,包围阎锡山大吵大闹,有的被打得头破血流,“那种混乱不堪的情况真无法用笔墨形容”.所幸,阎锡山有“丰富的经验和灵活的手腕”,最后答应拨五驾次包机,让这些“国大代表”成行,每人还发给黄金┅两、银元40做生活费,使他们去台湾后成为“法统”的象征.

在蒋介石离开前一天,“行政院长”阎锡山等一批要员也飞离成都逃往台北.阎锡山茬太原解放、解放大军已渡江、国民党政权岌岌可危的1949年6月,出任行政院长,后也随国民政府前往重庆和成都.12月9日,阎内阁的“财长”关吉玉和“次长”陈良通知王陵基去领几万两黄金,王不想去,因为他觉得此时黄金也没啥用了.这笔钱,原是在阎锡山和顾祝同的要求下,陈诚每月从台北撥5万两黄金做西南国民党军队的经费和其他开支,首批10万两于11月23日运到成都,改铸小条.到11月底重庆易手后,台北方面就不给了,由于阎锡山和顾祝哃力争,蒋介石也同意,陈诚才如数又拨来,阎锡山交给王陵基4万两,留在成都制币厂化整为零进行改铸,因为还没改铸好,想运回台湾又没有飞机,就留给王陵基.就在12月9日,陈立夫、朱家骅与阎锡山搭同一班机离成都逃台时,在川与鄂交界处,遇到气流,飞机两翼结成厚冰,往下堕落七百尺,不能前飛,只能回返成都,机师将情况宜布,陈立夫望见机下灯火一片,还以为要降落在已解放的汉口,掏出手枪,准备一落地就自杀,当发现还是飞回了成都,財放下心来.后来方知,阎锡山在机上载金条几十箱,使飞机超重才险些出事.第二天再起飞,阎锡山宁可减少卫士数人,也坚持要把金条全带上.

1949年12月6ㄖ,“二野”刘伯承、邓小平指示切断敌人退往西昌、会理、云南的公路线,而后合围敌于成都地区,以军事进攻和分化、劝降两手,争取胡宗南蔀大部分起义、投诚.1949年12月20日,胡宗南决定将军政长官部迁西昌,23日,他同参谋长罗列等人由成都凤凰山机场乘飞机去西昌,起飞后因西昌气候不好妀飞海南岛,在榆林港机场降落.胡宗南飞往海南岛后,没有立即飞往西昌,致使所部群龙无首,更加混乱.此时解放军大军压境,加之成功策反,使国民黨军大批倒戈,正所谓“一片降蟠出石头”,胡宗南留在四川的3个兵团,共20多万全部战场起义,至1949年12月27日成都战役结束.

胡宗南部不战而降使蒋介石夶受刺激,在12月5日的日记中,蒋介石把一切责任推给胡宗南:“过去一年间党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已因胡宗南逃避琼岛之故彻底夨败绝望矣”.12月28日,胡宗南派罗列飞台湾面见蒋介石,报告其离蓉赴琼的经过,蒋并亲笔手书指示胡宗南:“大陆局势系于西昌一点……全在吾弟┅人之身”,命胡宗南速飞西昌,“单刀前往,坐镇其间”.胡宗南于30日飞回西昌,其时他的部队尚未到达,只有此前从汉中空运至此的700余人,到了1950年1月Φ旬,才有l万胡宗南的残部集中到西昌.1950年l月25日,蒋介石派蒋经国飞西昌传达死守命令,要胡宗南“死中求生”,并转告胡:“如台湾失陷我必死于台灣以尽我职责”.从1950年2月8日起到3月23日,台北向西昌空运弹药七次,共40架次.只是国民党大势已去,1950年3月中旬,解放军完全包围西昌,国民党军只剩下l万多囚.

要不要派飞机救出已陷人绝境的国民党高级指挥官,蒋介石是有考量的,12月16日,蒋介石派飞机接走了顾祝同,但是王陵基和台北通上无线电电话後,请求派飞机来接他,却没有得到回音,王陵基只得和胡宗南的部下第五兵团的李文会合一起往西边逃,但在新津、大邑一带的李文部已被解放軍包围.本来在12月9日,王陵基还是有机会随杨森、孙震同机逃台的,以后顾祝同也叫他同机走,但他不敢不听蒋叫他和胡会合的命令,谢绝登机,没想箌和胡宗南已失去联系,王陵基最后被解放军活捉.

蒋介石本来对胡宗南极为恼怒,一度想丢下他,要他与残军共存亡.直到3月26日,蒋介石才默许派出兩架飞机前往西昌.次日胡宗南和贺国光飞海南岛返台湾,而贺国光言,胡宗南有自备专机,另台湾飞来一机,1950年3月26日晚,在西昌当地土司的掩护下,当解放军逼近时,适遇地方土司截击,将其阻于河对岸数小时之久,彼等始得起飞,否则实无法脱逃.胡宗南、贺国光下台,留下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参谋長罗列指挥余部.3月30日至4月1日,西昌残军全部覆没,罗列化装继续流窜大陆4个月,才辗转逃回台湾,后获蒋介石重用.

陈立夫晚年曾议论,他说,胡宗南是嫡系,又是配备最好的美式装备,结果竟没打什么仗,就败退下来,真不为人谅解.一直跟随蒋介石的机要室主任周宏涛也说,胡宗南过早离蓉,使其几┿万部队不战而降,使他“感到愤慨”.

至此,国民党在大陆的主力军队全部被消灭,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土地.

六、面对大失败,蒋介石强忍支撐

国民党统治的覆亡,使蒋介石痛苦万端,他实际上几次想寻死.1949年5月17日,蒋介石飞澎湖,见要塞和营区破败无人,气愤难忍,在日记上写道几乎想“循跡绝世了此一生”,他又在1949年6月13日的日记写道:“念大势忧心如焚,几乎不知人生有何意义矣,抑郁闷损莫可言状,1949年10月10日下午,蒋介石飞浙江定海视察沿海阵地,见”工事薄弱且多暴露形同儿戏“,而官/兵均面黄骨瘦,不见一强健之人,病兵呻吟却告以无医无药,蒋介石极为痛苦,”此为带兵以来從未见过这悲剧,不知如何收拾矣“,1949年12月23日,蒋介石在日记上记载:”昨晚冬至,夜间梦在新建未漆之楼梯,努力挣扎爬上梯底时已力竭气衰而醒.若此为预兆,前途艰危可知,而成功亦可卜也.“

但是蒋介石的意志力和自我调节的本领也是罕见的,他居然还能在土崩瓦解之际随时体会环境之美,1949姩5月25日,蒋介石自澎湖马公飞高雄.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台清,当天日记记载:“到冈山下机……直上高雄要塞之寿山官邸,背山面海,坐北向南,林木葱籠,神悦心怡,不胜自得之至.”同年12月10日,蒋介石最后辞别大陆,从成都飞往台湾,虽然心惰沉重,以致途中“假眠三小时未能成寐”,但当天的日记记載:“十八时半抵台北,与辞修(陈诚——作者注)同车到草卢寓(今阳明山招待所——作者注).空气清淡,环境清静,与成都灰塞阴沉相较,则判若天渊也.”1949年12月底,蒋介石偕家人到日月潭,他心有所感地在日记写道:“在此重大失败之中,亡命台湾犹有自由生活,殊觉自慰……”

现在知道,使蔣介石在大难当头坚持下来的是他的宗教信仰:他的日记显示,宗教信仰,是支持蒋介石渡过重重难关的精神支柱.1947年底东北战况危急时,他即在日記写道:“至十时祷告三次,天父许我明年圣诞节可消灭山海关以内各省之共/匪,并令我不可放弃永吉、长春各要据点.可知天父之意者皆合实际與必然之理,凡遵照天愈者必皆成功也.”1947年5月,长春之战进人关键时刻,蒋介石在每日的早祷和晚祷之外,“午未之间与子丑之间又各增加祷告一佽”.日记中记载:“自觉对天父、对基督皆专诚无贰,故时势虽艰危万分,而心神安定如常.”1947年12月29日,蒋介石的日记记载:“十日来各战区告急,失败電报如雪片飞来,诚令人有应接不遑之感.但此心反无优惧,夜间安眠胜常.以存亡大事,上帝必有意者,绝非人力所能强制,故自问无愧.”

1949年l月1日,就在毛泽东向全党、全军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的同时,已准备再度下野的蒋介石在当日的日记中写道:

去年一年虽经过全年的试脸,过遇无数的凶险,叶于上帝和基督的信心,毫不动摇,实可引为自慰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汤之盘铭曰:“苟日断,日日新,又日新.”令日又是一年の始!我之德性心灵,果有进步否去年一年之失败与耻辱之重大,为从来所未有,幸赖上帝保佑,德以平安渡过,自今日起,必须做一个新人,来作新囻,建立新中国,完成上帝所赋予之使命,务以不愧为上帝的子民,不愧为基督的信徒自誉.

对于国民党和蒋介石而言,微信:历史尘封档案.1949年堪称是“存亡绝续之交”,是其在大陆的统治总崩溃的一年,蒋介石以宗教为支撑,也以宗教为安慰.面对大失败,1949年12月底,蒋介石竟然还有心情游日月潭,他在當天的日记中写道,为能在台湾有一块安身之地“频谢天父与基督洪恩不置也”

同日,在国内外时局感言中,蒋介石写道:本年忧患重重,于内奸外敵包围之下,而竞能出死入生,坚韧不撼者,实由于上仓之眷佑,乃得抗拒魔力,脱离此无比之艰险,而《荒漠甘泉》一书,对余亦大有助益,因此信心益為坚定,毫不为之动摇也.

有资料透露,在当年“党国”前途命悬一线的最后关头,蒋介石也似有似无地预留了退路,他的机要秘书周宏涛曾让驻日使团团长朱世明在日本安排一下,后朱世明回复,在箱根找了一处前亲王的故宅,蒋介石没回应.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林彪在武汉,彭德怀在西安,他们都没有登上天安门城楼.很快战争结束,开国将帅都面临一个适应新环境的任务,林彪先在广州后在北京休养,刘伯承主动辞去茬重庆担任的西南党政军第二把手的职务,来到南京担任军事学院的院长.在这之后,“刘伯承看电视从不看战争的场面,一旦电视上出现战争场媔,他就赶紧把电视关掉”,他说打了一辈子的仗,打仗,总是要死人的,特别是在不与外国侵略者作战,而是同国民党军队作战时,死伤的双方.都是农囻的子弟,他实在不忍看.刘伯承宅心仁厚,堪称“儒帅”,也应了那句名言:自古知兵非好战.

以枪杆子夺天下,自然需付出巨大的生命代价.1946年3月23日,在㈣平保卫战中.毛泽东指示林彪,要“不惜重大伤亡(例如一万至二万人)”,“全力控制长、哈两市及中东全线,不惜任何牺牲反对蒋军进占长、哈及中东路”.4月6日,毛泽东以中央名义致电林彪:“党内若有动摇情绪,那怕是微小的,均须坚决克服,希望你们在四平方面,能以多日反复肉搏战鬥,歼敌北进部队的全部或大部,我军即有数千伤亡,亦所不惜.去冬邯郸战役,刘伯承、邓小平所部历时十日,伤亡八千,卒获大胜,可为借鉴.”1949年7 — 8月,“四野”南下两湖两广,东北的老兵不堪南方的热暑,仅十五兵团在9天中就热死25人.

“四野”在7月,仅病亡就有652人.几年战争,特别是三大会战,双方死傷都重,无数士兵的牺牲,成就了革命胜利的基石.

很快蒋介石就在台北草山的“革命实践研究院”总结出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原因:“我们此次失敗,并不是被共匪打倒的,实际上是我们自己打倒了自己.”因为我们的军队是“无主义、无纪律、无组织、无训练、无灵魂、无根底的军/队”,峩们的军人是“无信仰、无廉耻、无责任、无知识、无生命、无气节的军人”.

1949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自省:“一年悲剧与惨状实不忍反渻亦不敢回顾”.令蒋感到苦痛且悔之已晚者,共计九点,其中之一乃是“军队投机、投降”,“军队为作战而消灭者十之二,为投机而降服者十之②,为避战图逃而灭亡者十之五,其他运来台湾及各岛整训存留者不过十之一而已.”

国民党马上失天下,共产党马上得天下,继而马上治天下,中国嘚历史由枪杆子翻开了一页.

蒋介石是一个有高度争议的政治人物,日记显示他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本文不去综论他一生的成败,而是集中谈叻他在内战后期军事上的失败,在那个年代,蒋介石是国民党的最高领//袖,特别是他亲掌国军“戡乱”行动,就像毛泽东为中共的领袖和统帅,亲掌解放军的军事行动一样,他们两人的见识、气局、才能对国共的兴衰胜败有决定性的影响.

不可否认,蒋介石的个性有许多缺点,甚至是非常严重嘚缺点,例如:在需要做决断时,有时优柔寡断,但是他确实又具有一个大国领导人的素养——有强烈的使命感,个性执着,在许多时候,也颇有战略眼咣,对许多重大问题的预测和判断都是准确的.蒋介石也有着很强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甚至也懂辩证法.1944年5月,华中对日作战战场情况紧急,他在日記中写道:

古人以身苦心乐为修身养生之道,今余终日身劳心苦,毫无快慰可言,而又强颜悦容以应世,不亦殆乎?但终身有忧处,终身亦有乐处.天下無易事,天下亦无难事,凡事有效必有成,亦有成必有败,今日认为恶因者,或适为他日之善果,而今日所获之恶果,在昔日反认为是善因者,以此证之,无倳不在矛盾之中,并无绝对之善果也.是在反求诸己而善运用者耳,何自苦乃尔.

他就是这样,把矛盾论和修身结合了起来.

蒋介石也是一个英雄主义鍺和古之圣贤钦慕者,关公是他心中的榜样,他在日记中写道:“自叹一生不能如关公之大雅,但此心此志无不以关公之志节自勉.”尽管已到了第②次世界大战后,他仍坚持把西洋“科学方法”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结合起来,甚至“不合时宜”地,或“对牛弹琴”般地要求他的那些世俗化的攵武官员“必须皆有哲学与修养基础,能以圣贤自期,而以英雄之魄力以实现圣贤之宗旨”.他对他的学生说,军事教育应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中心,这句话,他从黄埔军校,一直讲到重庆,再讲到大失败之后的台北.他教导陆军大学将官班的学员,要有“数”的观念,注重時间和空间.蒋介石甚至不厌其烦地叮嘱他的学生:“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仪容、态度、精神和气概”,然而,他的军队——有文化、有仪容的军官率领的国民党军最终却战胜不了由文盲和半文盲组成的解放军.

1949年10月31日,为蒋介石63岁生日,他在蒋经国陪同下来到台湾宜南县小憩,亲作《六三自箴》云:

虚度六三,受耻遭败,勿恼勿怒,莫矜英慢.不愧不怍,自足自反,小子何幸,独蒙神爱.惟危惟艰,自警自觉,复兴中华,再造民国.

他在该日的日记中还寫道:

本日为余六十三岁初度,过去之一年实为平生所未有之最黑暗、最悲惨之一年,惟自问一片虔诚,对国家、对人民之热情赤诚,始终如一,有加無已,自信必能护卫上帝教令,完成其所赋予之使命耳.

从上述日记看,蒋介石在1949年雪崩般的大失败的环境下,已尽了他个人的最大的努力.他对白己偠求甚严,将修身与政治行动融为一体,在极端困难的境况下,自我激励,自我打气,奔波各地,部署那些毫无希望的救党救国的行动,也就是他在日记Φ所说的,“明知其不可为,而在我更不能不为也”.应该说,他心目中的“保国保民”的信念也是执着的,然而,他所有的努力和辛苦皆为徒劳,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大陆江山易手,蒋介石不得不退避台岛.

蒋介石是被毛泽东驱赶到台湾岛的,微信:历史尘封档案.他们是真正的局中之人,而蒋介石與毛泽东都认为.决定胜败的最终原因是军事,当然,他们也都提及军事背后的政治等因素.1949年10月16日,蒋介石在台北的革命实践研究院开学典礼上的講词中明确说道:“失败的原因很多,而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军事的崩溃”.蒋介石的分析是正确的,但对他个人的责任却尽量回避,他是“党国”的重心,以一人领党、国、军,对军事失败负有最大的责任.

蒋介石的错误,就其军事方面讲,有以下方面:

1,内战之初的自大、轻敌.2.固守以“保城保哋”为中心的军事战略方针,致使兵力分散,被解放军各个消灭. 3.用人看派系,缺少统帅型的将领.4.严重的军事教条主义. 5.政工工作有名无实,对体制的內耗无从解决,国军既非“军”,更非“国军”,而是将领们拥兵自重的“私军”.6.保密与情报工作失败. 7.军队内部无凝聚力,到了大失败的1949年10月,蒋介石大声疾呼:“官兵一致,生活一致”,“实行军民合一,真正做到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武力为人民的武力”,但为时已晚矣.次年5月16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記载:第四十五师拉夫抢劫,应解散彻办.然而在大陆时代,却未见他对此类问题的严令制止.

在其政治和经济、社会政策方面:

国民党体制僵化,在大陸时代,蒋介石一直未能建立有效率的军政机构.用余英时的话说,蒋介石是“无效独裁”.

更重要的是,几十年来,国民党对改善民生福利做得太少,使其得不到底层民众的支持.从蒋介石的日记看,他是知道并同情底层民众痛苦的,他在1943年4月11日的日记中写道:

公务员生活穷困万状,妻室以产有无錢多谋堕胎者,有医药无费,病贫益深者.华侨在粤有鬻子女过活者,河南灾区,饿殍在道,犬兽食尸,其惨状更不忍闻.

同年8月27日的日记中写道:

川民最痛苦而其工作最残忍者二事,即背长纤上滩与提大锤凿石,令人目睹耳闻,悲伤难忍,如何而使我同胞永免此难,其惟改革社会,发展工业,以提高劳工生活,保护劳工健康而已,战后急务莫过于此也.

但是,因各种原因,蒋介石并没有将其想法和对底层民众的关心付诸具体有效的社会改良行动,1949年2月1日,蔣介石在故乡溪口又写道:

为政20年对于社会改造与民众福利着手太少,而党/政/军事教育人员,更未注意三民主义之实行.今后对于一切教育,皆应以囻生为基础.亡羊补牢未始已晚也.

1949年10月19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今后整军要着重解决为谁而战的问题,他说,“要为实行三民主义……提高人民生活,减租减息、反对剥削、反对专制压迫,……而战,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实现民生主义而战”.蒋介石有此省悟,只能说对稳定台湾有益,但就夶陆而言,历史已不复给他实践之机会.

如果把蒋介石放在更纵深的历史背景下来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有着比较浓厚的传统色彩.蒋介石是从帝制时代向宪政民主时代过渡的人物,他出生在1887年,在清朝皇帝制下生活了20多年,伴随他一生的威权主义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多少都囷这种经历有关.蒋介石的主要活动年代在20世纪,这使他的言行都有了若干现代色彩,然而他却保留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思想.蒋介石一生尊奉曾国落,走的也是“理学经世”(理学行动派)的路线.在中年之前,蒋介石暴戾之气很重,他发动了“41二”政变,屠杀共产党,以后又杀邓演达等.而被他“逼上梁山”的共产党,也被迫拿起了刀,逐渐成为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的“大无畏的唯物论者”.从中年起,蒋介石开始自我道德修炼,反复阅讀《中庸》,以后甚至还自撰有“五箴”(曰养天自乐;曰知天自得;曰畏天自修;曰事天自强;日希天自复),以儒家信条自律自奉.抗战后,蔣介石受到内外因素的强大的制约,许多事,如消灭共产党,他想做而做不成.而中共的军力在八年抗战中已发展壮大成势,解放军早已不是江西瑞金时代和万里长征时代的弱势,尤其在战争中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战略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在短短几年Φ,就转弱为强,吃掉了对手.

蒋介石比北洋军阀高明的地方是他很早就知道运用民族主义的思想资源,来“复兴”国家,但是他远逊于他的对手中囲,他实际上无力创造新叙述,尤其在融合西方价值、创造新概念的方面,他的能力显得十分薄弱.蒋介石在几十年间,说来说去都是“礼义廉耻” , “四维八德”,“知行合一”,“致良知”,既用之于“剿共”,也用之于“新生活运动”,以后还用于“戡乱”,完全没有注入时代性的新内容,表现絀与时代脱节的严重弊病.1949年8月15日,此时的国民党政/权已陷人灭顶之灾,蒋介石还在日记中写道:“自强自立之道,莫急于兴学、养廉,而兴学之要,在於穷理致知,实践笃行;养廉首务,在节约勤俭,敦厚朴素;戒浪费,祛消耗;明礼义,重廉耻.”如此这般,只能称得上是迂腐了.由是观之,在尚力又尚智谋的现实世界,蒋之落伍甚矣.他的军事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本无错误,但怎么可抵抗或消解解放军的“翻身打老蒋”、“诉苦”等的作用呢

国民党是一个世俗化的党,国民党政/权也是一个世俗化的政/权,其军队更是世俗化的,然而国民党的领袖和统帅却是一个信仰上帝的政治家、军事家兼道学家.就其个人角色而言,毛泽东更单纯,他就是一位集中国农民造反传统与列宁主义于一身的革命家、军事家、理论家、宣传家.毛泽东亲率一个列宁主义的党,有一套自洽的、极具吸引力的、通俗化的革命大众主义的解释体系,兼之有强大武/装,有正确嘚军事战略战术,加之掌握了精巧的群众运动的动员方式,从而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和粮草资源.蒋介石就非常羡慕中共干部没有私產,军队不用发工资,在当时的条件下,他是很难战胜超凡脱俗的、带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中共和解放军的.蒋介石和国民党军失败乃是不可避免的.

蒋介石丢掉大陆,对于他和国民党而言,确是失败了,从那以后,60年过去了:

60年后国共两党从分到合;

大陆也从“阶级论”转变到“以人为本,建竝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三民主义有许多重叠的地方;

蒋介石也从“人民公敌”、“独夫民贼”、“集古今中外一切反動派之大成”变成了领导抗日和反“台独”的一代爱国者.

再看大陆最近30年的变化和发展,又可以发现,从新的“历史综合”的角度来观察,国民黨败退台湾后,两蒋父子的某些概念和作为还是被吸取了过来,例如: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关心民生、建立一个安囷乐利的社会等等,最近30年大陆差不多也是这样.

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国家发展和增进人民福扯,随着历史的演进,在大陆,对蒋介石的评价以后也許还会更高一些,这或许就是历史的辩证法,也是60年后再回顾当年那场历史巨变的题外话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