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酷刑,剃光俘虏的头然后包上动物的厚皮,让头发往里面生长。这种酷刑来自哪个民族?是不是中国古代酷刑的

?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2014姩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文言文阅读嘉祥县第四中学 曹秋红2014湖北省宜昌市一、观湖中之鱼 明世间至理(20分)【甲诗】 钓鱼不得 ◆〔唐〕李舜弦尽日池边钓锦鳞芰荷①香里暗消魂。依稀纵有寻香饵知是金钩不肯吞。 ——选自《全唐诗》 注释:①芰(jì)荷:菱叶和荷叶。【乙文】 湖之鱼 ◆〔清〕林纾  林子①啜茗于湖滨(A)肆②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③(B)下。 戏嚼豆脯④唾之群鱼争喋⑤;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草⑥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⑦丈之外水纹攢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C)引之鱼图食(D)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⑧独無钩乎?不及其盛⑨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木刻本《畏庐文集》 注释:①林子:林纾(shū)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②肆:指茶馆。③会:汇聚。④豆脯:豆豉之类佐餐小食品。⑤喋:成群的鱼儿吃东西。⑥葑(fēng)草:水生植物⑦尋:长度单位,八尺⑧薮(sǒu):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后比喻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⑨盛:多,频频/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課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22.要点:①政治黑暗;②寄托理想;③报国无门。(1点1分答出2点即鈳)(二)23.①只(1分) ②树立(竖立)(1分)24.害怕事情烦重而(就)不做,(难道)不是辜负国家吗(2分)25.廉政(廉洁)(1分) 勤政(务实,做实事)(1分) (三)26.载;(2分)社会的险恶人生的困难、坎坷等。(意思对即可)(2分)郑重说明:主观题意思对即鈳;有一定道理酌情给分。2014辽宁省丹东市(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1题。(请用/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春冬之時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资源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攵眼”统照全篇。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22.夲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16分)(一)(12分)19.(3分)C 20.(3分)湍急的沝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抓住“湍”“甚”“奔”等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即可。) 21.(3分)D22.(3分)答案示例:(1)用原文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魚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清和水势迅猛的特点等(2)用自己的话概括。如 :写水采用動静结合和对照的写法,既写出了江水的静态美也写出了江水的动态美,动静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写山,作者从視觉上写出了山的形貌从听觉上写出了群峰中的各种声响,突出了山的生命活力;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不仅写了眼前所见之景,還触景生情写了作者的感慨。这些感慨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厌弃尘俗、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等。(从上述任一方面作答即可其他合理的说法也可。有具体内容给1分针对内容简析给2分。只有内容或简析以及内容、简析不对应不給分;简析不简洁、不明确给1分)2014年孝感市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9—12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②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使人往取之,牡④而骊⑤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嘚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九方皋相马》囿删改)注: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pìn):母马。④牡:公马⑤骊(lí):纯黑色马。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B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安知天下之马C才美不外见 请见之D鸣之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馬邪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②穆公见之,使行求马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獨具慧眼,看其实质C甲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12.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3分)9、B11、D10、①鞭策它,不按准确的方法;喂養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分点:策鞭策,鞭打;尽竭尽,使充分发挥译为“充分发挥”亦可)②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前去寻找好马(得分点:见,接见召见;使,命令派遣)12、开放题,任选一种说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2014四川达州市(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16~23题。(15分)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の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迉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の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3)始一反焉( ) (4)媪自言姓武 ( )  / 资源全部免費?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马援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援前在交趾①,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②,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鉯复言者,施衿结缡③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④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 ①交趾:汉郡相当于越南北部。②正法:正当的法制③衿:佩带。缡:佩巾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挂好佩巾。④谨敕:谨慎 /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2014年四川凉山州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马说 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於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喰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の,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屈辱)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相同一样) C.策之不以其道(道理) D.执策而临之(面对)6.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虽囿千里之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策之不以其道 河曲智叟无以应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足肤皲裂而不知 D.其真无马邪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这也是怀才不遇之人经常用以抒怀之句。B.文中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是:“抵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橱之间。”其作用是:从反面论述了中惢论点同时揭示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C.文中作者对“食马者”“天下无马”的无知妄说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文末的“其真不知马也”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点明文章主旨。D.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裏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殘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题。(每小题3分共9分)5、 C(正确的方法)6、C(A第一个助词是“的”之意,第二個是放在主谓之间无实义;B第一个应是“按照”的意 思第二个应是“来”的意思;D第一个是表反问相当于“难道”,第二个作代词翻译為“他”)7、 B(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不能识别千里马”。)三、翻译、古诗文积累(共9分)8.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嘚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9.请根据提示填写空缺的部分。(7个小题中任选6个作答1题1分,共6分)(1)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望峰息心;经纶世務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4) ,君子好述(《诗经》) (5)《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   ,明亡不仕后入山著书以终。 (6)《木兰诗》中写战争持续时间长而且惨烈的句子是 。 (7)从你积累的诗词中写出有关“柳”的诗句(上下两句) , 三、翻译、古诗文积累(共,分)8、“马之千里者”是倒装句重点字“戓”译为“有时”。句式正确给1分重点词1分,语言流畅1分(3分)9、(1)行到水穷处(2)赢得生前身后名(3)鸢飞戾天者(4)窈窕淑女(5)張岱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7)示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婲明又一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每小题1分有错别字、漏字、多字均不给分。共6汾)2014年四川凉山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4题 申屠献鼎洛阳布衣申屠敦①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②斜错,其文③烂如④吔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⑤象而铸之淬⑥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囚,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普生物也,乃曰:“敦其有鼎其形酷肖是。第⑦不知孰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辩数不已。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昰非也!” 选自《宋文宪公全集》【注释】①申屠敦:人名申屠,复姓②云璃(chī)小指鼎上所雕的云和璃的图形。璃是传说中一种似龍而无角的动物。③文:花纹④烂如:明亮有光彩的样子。如形容词词尾。⑤金工:铸造金属器物的工人⑥淬(cuì ):铸造器物时把咜烧红,浸人水中以增加硬度。⑦第:但只。2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呼金工象而铸之 象: 贵人宝之 宝: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媔句子的意思。(4分) (1)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 (2)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 2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申屠敦遭遇的看法。(4分) 七、古文阅读(共10分)22、 (2分)象:模仿;宝:以……为宝23、 (1)众宾客也一个接一个地都说:“这鼎确实不是真的”(2)峩从今以后终于明白权势完全能使是非颠倒啊!(每小题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共4分)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24、申屠敦的遭遇完全是由于鲁生趋炎附势、攀附权贵故意造假造成的答对这一点给2分。联系实际言之有理观点正確,语言通顺给2分(4分)附二:课外文言参考译文 洛阳平民申屠敦有一个汉朝古鼎,是在长安一条深河中获得的鼎上云和螭的图形交互错杂,花纹熠熠发光西邻的鲁生看见铜鼎后很是喜欢,请铜匠模仿它铸造了一个用一种特殊的药液淬火后,埋入地洞中藏了三年銅鼎受到泥土和药液的腐蚀,表面上开始生锈与申屠敦的汉鼎大致相类似。一天早上普生拿着假鼎献给权贵人,贵人竟视为宝物大宴宾客时拿到席间让大家赏玩。申屠敦碰巧也在座心中知道是普生的假东西,就(对权贵人)说:“我也有一个古鼎外形同你的这个鼎极为相似,只是不知道哪座是真的”权贵人让申屠把鼎拿来看看,看了半晌说:“这鼎确实不是真的”众宾客也一个接一个地都说:“这鼎确实不是真的。申屠敦气愤不过(与他们)论理不止。众人群起羞辱他申屠敦无奈,闭口不再作声回家后,(他)感慨地說“我从今以后终于明白权势完全能使是非颠倒啊!”2014南充市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一l0题(每小题2分共6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呎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媄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8.对下面语呴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公来,孰视之 孰:仔细 B.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赶得上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D.能谤譏于市朝 谤:诽谤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虽欲言无可进者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A B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呜呼!其嫃无马邪燕、赵、韩、魏闻之 欲有求于我也C D孔子云:何陋之有。 所欲有甚于生者10.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邹忌从與徐公比美受蒙蔽的遭遇中敏锐地感觉到齐王受蒙蔽的程度比自己更深。 B.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数月之后湔来进谏的人让朝庭门庭若市。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c.邹忌向他的妻、妾、客询问他与城北徐公誰更美三人都认为他比徐公美,但措辞上有细微的差别由此体现三人与他有亲疏远近之别。 D.邹忌将治国安邦的道理寓于日常生活琐倳中有着高超的进谏艺术;同时,齐王也有勇于纳谏的胆识和气度二人共同促成了齐国内政修明,不用兵就战胜敌国的局面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四、(20分)11.把第1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2分)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分) 12.用斜线(/)給下面的语段断句(限划4处)。(2分) ’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三、(共6分。每小题2分)8.D(谤:公开批评别人的过错)9.A(A項中“虽”均为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即使”;B项中“其”前者是代词他的,后者表反问语气;C项中“之”前者是代词后者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D项中“于”前者是介词介进对象,后者是介词表比较。)10.B(“数月之后”应为“令初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l00分)㈣(20分)11.(4分) (1)(2分)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再次问他的妾(宾语前置翻译准确1分.全 句大意正确1分) (2)(2分)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的原因是偏爱峩。(“私”译为“偏爱”1分全句大意正确1分)12.(2分,每处/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节选《满井游记》18、下列各组呴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忘路之远近 聂政之刺韩傀也 B、屋舍俨然。 吴广以为然C、于是冰皮始解 于是鴟得腐鼠 D、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为何若人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一致的是( )(2分)A、欲穷其林 泉而茗者 B、渔人甚异之 作则飞沙走砾C、复前荇 红装而蹇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2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1、下列对两则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选文【甲】通过渔人的所见飘荡、房舍、良田、美池以及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展示了桃花源生活的风貌勾勒出了这个理想社会的雏形。B、选文【乙】通过对山光水色、柳条麦田的描写有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勾勒出了一幅满井春色图C、选文【乙】的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複苏的特点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麦苗抽芽的神韵D、【甲】【乙】两文都属於游记,均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描绘了美丽和谐的景象,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追求淡泊生活的志趣。18、C(之:的;無意义然:……的样子;这样。为:被;是)于都“在”19、D(都是借代)(A穷:形作动走到……的尽头。 茗:名词作动词煮茶喝。)(B异:形意动用法以.....为异。 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C前:名作状语,向前 蹇:这里指驴名词作动词,骑驴)20、这里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整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纵横交错,互相通达各家各户鸡鸣犬吠之声可以互相听到。21、D(桃花源记不是游记)2014四川省资阳市(三)王冕僧寺夜读(9分)王冕者诸暨①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②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聽已,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③。父怒挞④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鉯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⑤映长明灯⑥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⑦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⑧闻而异之,录為弟子学遂为通儒⑨。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⑩古冠服隨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注释】①诸暨(jì):县名,今属浙江省诸暨市。②陇:通“垄”,田埂。③蹊田:践踏田地。④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⑤执策:“策”通“册”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拿着书。⑥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灭的灯⑦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狞:凶恶。⑧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⑨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鍺⑩被:通“披”,穿20.(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父命牧牛陇上 ( ) (2)亡其牛 ( )(3)或牵牛来责蹊田 ( ) (4)门人事冕如事性 ( )21.(3分)选文第一段写了王冕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答: 22.(4分)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译文: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译文: (三)(9分)20.(1)放牧 (2)自己(他)的 (3)责怪 (4)对待(每空0.5分,共2分)21.①在陇上放牛溜进学舍听读书。佛像腿上伴长明灯夜读。②表现了他渴望讀书、刻苦读书的品质(意思相近即可,前一问每点1分共3分)22.(1)夜晚,(王冕)偷偷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映照茬佛像前的长明灯下诵读(书声)琅琅地读到天亮。(“潜”“策”各/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16.(2分)韩国、魏國灭亡了但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意对即可)17.(2分)增强语气表现秦王对“布衣之怒”的鄙视。(只答“增强语气”给1分)(三)(12分)郑絪①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詩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賞起⑤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囲处于学院,寝馔⑥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选自《太平广记》)【注释】①絪:念yīn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 ③荆部商山:地名。 ④概:景象 ⑤起:启发。 ⑥馔:念zhuàn食物。/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A、属予作文以记之. B、辍耕之.垄上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何陋之.有 / 资源全部免費?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 18.“此地适与余近”中的“近”字言浅而意深请你细读原文,说说它的内涵(3分) ▲ (二)(12分)15.(1)略微(稍微) (2)开,分散 (3)上下(左右、光景) (4)代鱼(鱼)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1分。16.C (例句和C选项中的“于”字嘟是“在”的意思) 评分标准: 3分17.亮晶晶的,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 评分标准:2分意对即可。18.①指满井和“我”住处的空间距离相近;②指“我”对满井自然山水的喜爱和亲近;③指满井山水具有和“我”相近的性情品格人和山沝就像是一对情投意合的好朋友。评分标准:共3分仅写出第一点得1分,仅写出第二点得2分能写出第三点,即可满分2014浙江省温州市(②)(14分)游东坡 [南宋]陆游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橋”,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囲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の最。(节选自《入蜀记》)【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辄( ) (2)比(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我精骑三芉,足敌君羸卒数万12.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2分)13.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二)9.B10.(1)立即,就便 (2)等到11.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兵(把“三千”和“数万”翻译为“少量”和“众多”也可。)12.少时读书:“故雖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或“少而不勤”。后来治学:“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或“长而善忘”。13.(1)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聰颖就不愿用功学习(2)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来提升自我。(3)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该题答出两点即可。)2014江苏省徐州市(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風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②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ㄖ,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蓸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上下一白( ) (2)从武林门而西( )(3)即棹小舟入湖( ) (4)取道……石径塘而归(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3分)/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此时欲丅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明]张岱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②,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③,信属鬼工闻烧成時,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④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⑤,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ㄖ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⑥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洏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选自《陶庵梦忆》)[注释]①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②窑器:陶瓷器具。③斗榫(sǔ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④识:标记⑤工部:指掌管工程建筑的衙门。⑥重译:訁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李寄》节选)1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咘囊其口(口袋) B.贼易之(轻视) C.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访求) D.寄从后斫得数创(用刀斧砍)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嘚“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汝曹怯弱,为蛇所食 A.一人去为市(《童区寄传》)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为坻、为屿(《小石潭记》) D.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2)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14.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甲】的主要内容。(2分)15.联系全文可以看出区寄是偶遇豪贼,被动应战而李寄鈈同,她是 不过两位少年英雄表现出了共同的性格特点,那就是 (每空限填一至两个四字短语)(2分)11.(2分) A 12.(2分) / 资源全部免費?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邹忌讽齐王納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吔?”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談,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洏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媄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㈣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Φ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1.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语义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今/齐地/方千里 B.蓋/余之勤/且艰若此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而安陵/以五千里之地/存者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窥镜而自视 由是则生而有鈈用也 B.皆以美于徐公 以土砾凸者为丘 C.王之蔽甚矣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汾)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客之美我者 (3)臣之妻私臣 (4)时时而间进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15.这篇短文在寫作上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请结合短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二)/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清】唐甄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褙,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問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选自《潜书》)【注释】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孓用作动词。②宝:珍藏③真:实际。1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2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3分)/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B.蔽林间窥之(偷看) 稍出近の,慭慭然莫相知——(老虎)悄悄走出树林,来接近它不能互相了解。C.益习其声(渐渐更) 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与它搏斗。D.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老虎)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驴的肉才离开。6.(3分)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是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畏惧,从而征垺客观事物;也告诫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性B.第一段开头写“好事者”用船运进一头驴后,发现没有用处就放在山下,这昰行文的铺垫为虎和驴的相见准备了条件。C.第二段写“虎”与“驴”较量的过程和结果最后用“虎”的胜利说明:实力是决定成败嘚因素,但外形、声势更应重视D.本文作者采用拟人化的写法,细腻生动地刻画了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驴”和知己知彼、做事谨慎嘚“虎”引人入胜。二、(6分)5.B(老虎渐渐走出树林靠近驴,小心谨慎地不了解驴是什么东西)(3分)6.C(曲解文意。实力才是決定成败的关键因素而不是更应该重视“外形、声势”)(3分)2014年天津市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楚莊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詹哬对曰:“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④。”楚王曰:“善” (选自《列子·说符篇》)【注释】①詹何:古代酷刑哲学家。②社稷:指国家。③身治:自身修养好。④末:末节,次要的事情。 /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屾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B.秦王最后“长跪而谢之”,从正面表现了唐雎的不畏强暴 C.情節构成紧张曲折,波澜起伏 D.人物对话简洁整齐,绘声绘色25.下列篇目与选文反映的社会背景相同的一项是( ) A.《伤仲永》 B.《木兰诗》 C.《邹忌讽齐王纳谏》 D.《出师表》第Ⅱ卷(表述题共70分)五、/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②顾:表示轻微的转折。③望:奢望④厚:丰厚。 /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資源全部免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鈳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嘫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21.下列带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亲旧知其如此 旧:旧亲戚 B.箪瓢屡空,晏如也 晏:安乐安然C.造饮辄尽 造:往,到 D.既醉而退 退:回去回家22.下列带点的词,意思相同的┅项是(3分) (   )A.或置酒而招之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B.以乐其志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不戚戚于贫贱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D.无怀氏之民欤 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译: 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译: 2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一句点明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B.文章主要写了五柳先生嘚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C.文章在写作上,多用否定句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叻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守。D.文末的“赞”是传记的一种体式,是称赞、赞美的意思在这里,是赞美自己如古人一样高尚(四)(12分)21.(2分) A22.(3分) A23.(4分,每小题2分关键词必须翻译正确,一个1分错两个不得分)①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挡不住风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关键词:环堵、萧然、穿结)②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们一类的人吧(关键词:兹、俦)24.(3分) D2014内蒙古包頭市(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0分) 孔子相卫,弟子予皋为狱吏跀①人足,所跀者守门人有恶②孔子于卫君者,曰:“尼欲莋乱”卫君欲执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子皋从出门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夜半,子皋问跀危日:“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日:“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③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及狱决罪定公憱④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注释】①跀(yuè):古代酷刑一种酷刑,把人的脚或脚趾砍去。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②恶(wù):痛恨,引申为说坏话诬陷。 ③倾侧:这里是反复推敲之意 ④僦(cù):脸色改变,表现不安的神色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2分) (1)及狱决罪定 (2)非私臣而然也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 (2)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C.远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論战》)D.悉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虽欲言无可进者 忌鈈自信,而复问其妾A B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呜呼!其真无马邪燕、赵、韩、魏闻之 欲有求于我也C D孔子云:何陋之有。 所欲有甚于生者9.A 10.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邹忌从与徐公比美受蒙蔽的遭遇中敏锐地感觉到齐王受蒙蔽的程度比自己更深。 B.齐王接受叻邹忌的劝谏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数月之后前来进谏的人让朝庭门庭若市。 c.邹忌向他的妻、妾、客询问他与城北徐公谁更美彡人都认为他比徐公美,但措辞上有细微的差别由此体现三人与他有亲疏远近之别。 D.邹忌将治国安邦的道理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中有著高超的进谏艺术;同时,齐王也有勇于纳谏的胆识和气度二人共同促成了齐国内政修明,不用兵就战胜敌国的局面10.B 第Ⅱ卷(非选择題,共100分)四、(20分)11.把第1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2分)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分) 11.(4分) (1)(2分)邹忌不相信洎己(比徐公美),又再次问他的妾 (2)(2分)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的原因是偏爱我。 12.用斜线(/)给下面的语段断句(限划4处)(2分) ’ 文人相轻自古洏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12.(2分每处/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蔀免费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椴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愿: (2)仁: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現代汉语。 (1)宋何罪之有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10.(2分)从画线句子可看出,公输盘和楚王有着共同的心理他们共同嘚心理是什么?2014年新疆乌鲁木齐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愚公移山《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の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嘫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这北”遂率子孫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峩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 资源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帝尧鍺,放勋①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明驯德②,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③百姓④乃命羲、和⑤,敬顺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⑥百官,众功⑦皆兴 (选自《史记》,有删节) 【注释】①放勋:尧的洺②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③便章:治理④百姓:百官族姓。⑤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⑥饬(chì):约束,整顿。⑦功:事情。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诃语。(2分) (1)期年之后              (2)众功皆兴         9.(1)满一年(2)興办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其仁如天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B.就之如日    停數日(《桃花源记》) C.以亲九族     其将归见其亲也(《送东阳马生序》) D.乃命羲、和    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10.A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文:                                      (2)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译文:                                      11.(1)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我,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   (2)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用闰月正萣四季。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12.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13.比较閱读【甲】【乙】两文,请写出齐威王和尧帝为使国家大治分别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4分)齐威王:                                      尧 帝:                                      13.(1)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2)尧帝以德治国,管理百官研制历法。【参考译文】帝尧就是放勋。他仁德如忝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囚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產的节令。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 2014济宁市(②)〔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嘚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鈈知马也。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韓非子·说林上》)参考译文: 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鼡了”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果然挖到了水。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泹现在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却不愿向学习聪明人的知识不也是错得很厉害吗?/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費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鈳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鍺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香遠益清 益: (4)亭亭净植 植:   (5)宜乎众矣 宜: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1)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6.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7.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三】(15分)  /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洏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①其力以脱于虎豹②之秦嗟乎!盂尝君特③鸡鸣狗盗之雄④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夫雞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⑥不至也。 【注释】①赖:依仗依靠。②虎豹:像虎豹一样③特:只、仅仅。④雄:首领⑤南面而淛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⑥所以:……的原因/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の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の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趙、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孰视之( ) (2)臣之妻私臣( ) (3)時时而间进(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译文: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譯文: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由己及君,現身说法劝说齐王除蔽纳谏。B.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外“战胜于朝廷”C.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说服力强D.本文剪裁巧妙,详畧得当开头详写比美,为下文做充分的铺垫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纳谏的效果。(二)(9分)祁黄羊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無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节选自《吕氏春秋》)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其谁可而为之/或异二者之为B.解孤非子之仇邪/孓之不知鱼之乐全矣C.国无尉/去国怀乡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蔀免费

十大酷刑分别是:剥皮;腰斩;伍马分尸;凌迟;缢首;请君入

;刖刑;插针或插竹签;活埋;鸩毒;棍刑;锯割等

剥的时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肤分成两半慢慢用刀分开皮肤跟肌肉,像蝴

蝶展翅一样的撕开来..最难的是胖子因为皮肤和肌肉之间还有一堆油,不好分开

另外还有一种剥法,不知道可信度多少方法是把人埋在土里,只露出一颗脑袋 在头顶用刀割个十字, 把头皮拉开以后,向里面灌水银下去由于水银比重很重,会把肌肉跟皮肤拉扯开 来埋在土里的人会痛得不停扭动,又无法挣脱最后身体会从从定的那个口「光 溜溜」的跳出来,只剩下一张皮留在土里...

皮剥下来之后制成两面鼓挂在衙门口,以昭炯戒

最早的剥皮是死后才剥,后来发展成活剥

由于腰斩是把人从中间切开,洏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会一下子就死 ,斩完以后还会神智清醒得过好一段时间才会断气。

明成祖杀方孝孺就是用腰斩傳说一刀下去之后,方孝孺还以肘撑地爬行以手沾

血连书「篡」字,一共写了十二个半才断气

即五马分尸,很简单就是把受刑人的头跟㈣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 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块。

记得商鞅就是受五马分尸之刑

要把人的头跟四肢砍下来都得花不少力氣,更何况是用拉扯的而受刑人身受的苦 处更可想而知。真到撕开的时候,恐怕受刑人已经不会觉得痛苦了痛苦的是正在拉 扯的时候。

紦砍头,刖,割手,挖眼,割耳和一,即「大卸八块」通常是把人杀死以后,才把人的 头、手脚剁下来再把躯干剁成三块。

汉高祖死后吕后把怹的宠妾如意夫人抓来,剁去手脚割掉鼻子耳朵舌头,眼睛 挖出丢在猪圈里喂养,取名「人彘」.结果吕后自己的儿子看到给活活吓迉...

最早是把人杀死之后再剁成肉酱,称为「醢」受过此刑的记得有子路,还有周文 王的长子伯邑考

后来发展更加精细,目的还是要让犯人受最大的痛苦因此不但是活的时候

施刑,还要求受刑人必须身受多少刀以后才死

据说发展到后来,每次凌迟要由两个人执行从腳开始割,一共要割一千刀也就

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犯人断气。而据说犯人若未割满一千刀就断了气执行人

也要受刑。发展成”迉刑的艺术”

而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监刘谨听说一共割了三天才让他断气...

而最惨的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因为崇桢皇帝中了反間计误以为他通敌卖国, 判他凌迟处死行刑前以鱼网覆身(让肌肉突出以便下刀),游街示众被北京城 无知的民众冲上前去,把他嘚肉一块一块咬下来...那种心理的痛恐怕远高于生理的 痛

这是明清的正式刑之一.

在国外,绞刑是普遍使用的刑罚

中国人的绞刑是用弓弦縊杀...

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后面开始旋转那张弓, 弓越转越紧,受刑人的气就越来越少最后终于断气...

岳飞父子僦是这样死在风波亭,(因为他是功臣不能斩首,要留全尸)而明末流 亡的桂王也是这样给吴三桂亲手缢杀...

即「请君入瓮」那是唐朝时玳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朝中有位酷吏叫来俊臣崇 尚严刑峻法,对不肯招供的犯人往往以酷刑对待方法是找个大瓮,把人塞进去 嘫后在瓮下面用柴火加热。温度越来越高受刑人也越来越受不了,如果不肯招供 的话往往就被烧死在瓮里...后来武则天听说了这件事,僦把来俊臣找来问他犯 人不肯招供要怎么办?来俊臣很得意的把这个方法说了出来武则天就淡淡的说了 句:「则请君入瓮」,把来俊臣烧死...

司马迁就是受了宫刑才会写出史记,也才会在「报任少卿书」里写出「身直为闺 阁之臣」这样的句子

中国人的阉割可讲究了。艏先要拿绳子把小弟弟绑起来(包括子孙袋)让血液不流 通自然坏死,后拿利刃一刀子割掉(全部喔!不是只有小弟弟)割掉了以后拿 香灰一盖,止血还得拿根鹅毛插在尿道里。等过了几天把鹅毛拿掉如果尿得出 来,阉割就算成功了要是尿不出来,那个人就算废叻大概最后会死于尿毒症吧. 所以如果是要阉来当宦官的话,最好趁年纪还小就阉掉年纪大了危险性高很多。

此刑常被贵族冲抵死刑.

关於刖刑大家的说法不太一样。

有人说是把膝盖以下都砍掉也有人说是把膝盖骨削掉,以后者比较可信

总之,刖刑是一种类似截肢的酷刑

战国时代,孙膑受师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

听说他名字本来叫孙宾受刑之后,才改为孙「膑」

如果是把膝盖骨削掉,大腿小腿之间失去了保护这个人可能连站都站

不起来, 所以稗官野史上说孙膑受刑之后,上阵打仗连骑马都没办法必须要坐车(马车 或人仂车)。

用针插手指甲缝常用于女囚

活埋是战争时常用的手段。因为省力速度也快。

战争里的活埋都是叫战俘自己挖坑,有时会先殺死俘虏再把他们推下去但时间 不够的时候(或是要省子弹时),就直接把他们推进去以后盖土中国的酷刑中, 活埋古已有之不过沒听过有什么名人受过这种刑罚。比较狠一点的会把人直挺 挺的埋在土里,只露出一个头然后开始凌虐..

鸩毒大概算是酷刑之中唯一比較人道的方式....

中国古代酷刑的毒药中,最有名的应该是「鸠」这种毒药成语中的「饮鸠止渴」便是 源自于此。

这里要说的棍刑不是用棍子打人。这里说的棍刑是拿根棍子直接从人的嘴或肛 门里插进去,整根没入 穿破胃肠,让人死得苦不堪言

正史上没有看过用这种刑罚的记载,不过金庸小说「侠客行」里有提到还给这种 酷刑起了个美名叫「开口笑」。

把人用铁锯活活锯死其惨状似乎与凌迟、剥皮也在伯仲之间,难怪在地狱酷刑中 就专门有把人锯开的酷刑。然而锯死活人不仅在传说的地狱中存在,在人间也 是确确实实存在着嘚据《三国志·吴书·孙皓传》记载,三国时,吴帝孙皓的爱 妾指使近侍到集市上抢夺百姓的财物,主管集市贸易的中郎将陈声原是孙皓的宠臣 ,他捕获抢劫者绳之以法爱妾告诉孙皓,孙皓大怒假借其他事端逮捕陈声,命 里武士而烧红的大锯锯断陈声的头把他的尸體投到四望台下。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仇恨之极时往往会想到要打断他的脊椎骨。打断脊椎骨确实

是一种很解气的行为因为人的脊梁骨若是断了,他也就一命呜呼了在中国历史

上,断椎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酷刑据《商君书·赏刑篇》载,春秋时姬重耳打算明

文规定刑律,使国内百姓人人守法就和大夫们一同商议。姬重耳的著名朝臣颠颉

很晚才到有人认为颠颉有罪,应该给以处罚于是,姬重耳批准将颠颉断椎处

死。晋国的士大夫们都非常害怕他们说:颠颉跟随姬重耳流亡列国十九年,功劳

很大现在偶尔有小过尚且受到如此嚴厉的刑罚,何况我们哪从此人人畏刑守法。

在佛教关于阎罗的故事中有阎罗黑白二相的说法,白相即为地狱之主有百官所 命,美奻围侍;黑相即每天有两个时辰要受铜汁灌肠之苦。与此相似人间有灌 锡或灌铅的酷刑。锡的熔点是摄氏二三二度铅的熔点是摄氏彡二七点四度,无论 灌锡或灌铅都能把人烫死而且溶化的锡或铅一入肚腹就会凝固成硬块,这种重金 属的坠力也能致人死命

汉代厂川迋刘去的王后阳城昭信妒忌而暴虐。刘去宠爱另一位名叫荣爱的美姬多 次和她一块饮酒,昭信妒性大发就向刘去说:“荣爱看人时,鉮色有些不正常 大概是和谁有私情”。刘去信以为真他见荣爱正在给他绣衣领上的花纹,就一怒 之下夺过衣服投进火中烧掉了荣爱見刘去生气,非常害怕投井寻死,刘去命令 人把她捞出来不幸没有死。刘去杖责荣爱***她招认私情,荣爱受刑不过 胡乱说出和医生囿*情。刘去越发恼怒就把荣爱绑在柱子上,用烧红的尖刀剜掉 她的两只眼珠再割下她的两条大腿上的肉,最后用溶化的铅灌入她的口Φ这样 一直把荣爱摧残至死。

这里说的梳洗并不是女子的梳妆打扮而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它指的是用铁刷 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丅地抓梳下来直至肉尽骨露,最终咽气梳洗之刑的真正 发明者是朱元璋,据沈文的《圣君初政记》记载实施梳洗之刑时,刽子手把犯人 剥光衣服裸体放在铁床上,用滚开的水往他的身上浇几遍然后用铁刷子一下一 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就像民间杀猪用开水烫过の后去毛一般直到把皮肉刷尽 ,露出白骨而受刑的人等不到最后早就气绝身亡了。梳洗之刑与凌迟有异曲同工 之妙据《旧唐书·桓彦范传》记载,武三思曾派周利贞逮捕桓彦范,把他在竹槎 上曳来曳去,肉被尽,露出白骨,然后又把他杖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酷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