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过好生活古文活

民国大师教你如何过好生活 - 简书
民国大师教你如何过好生活
八十篇珠玑,八十堂关于人生的公共课
前几年国内书市涌起一股民国热,为感受热度,我也特意买来一本《民国语文》。这本书以杂文集锦的形式,收录民国时期众多先生大家的散文随笔。从革命斗士如孙中山、鲁迅,到学界泰斗如赵元任、王国维,再到诗人文豪如徐志摩、林语堂,其中各有迥异的脾性,各有别样的风采,当时群星闪耀的景象可见一斑。
细细翻阅之后,发现与其说这是一部“民国语文”,倒不如说是一部“国民语文”。这本书的文章虽均采自民国,但放之今日,读来依然振聋发聩、心中颤栗。全书将八十多篇文章切为三块,分别命为“公民”、“新知”和“文学”。虽然序言并没有提及这般划分的缘由,但作为读者,我们不妨兀自揣测。“公民”一节中,含带“自由”、“民主”、“中国(中华)”等字眼的标题频频出现,可见这一节是教读者如何做一个觉醒以及清醒的国家公民;“新知”一节中,“文学”、“文艺”、“科学”等词眼夺人眼球,由此可知这是在介绍文学研究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观念;“文学”一节看似和“新知”中的内容重合,实则不然,这一节下的标题自由烂漫,有美景如《雾之美》、《白马湖之冬》,有快事如《不亦快哉》、《骂人的艺术》,有闲人如《邻人》、《聪明人与傻子和奴才》,还有书信如《与蔡孑民书》、《答林琴南书》等,可见这一节是让读者感受生命中的种种美好。
如何做公民,如何做学问,如何做生活,总括起来,就是如何做人,而教人做人正是国民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说这是一本“国民语文”,实在不为过。我并不想在这里大谈特谈民主政治,也不想班门弄斧讲科学研究,同时“做人”这个话题也太大,我只想从中截取出一个点来,总结自己读完这本书后产生的一些关于生活的所思所想。我想探寻的是,一个人应当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人生在世数十载,怎样把握每分每秒,争取做到无怨无悔?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生活。周作人将人的生活分为“灵”、“肉”两面,同样,我也认为生活当有两层。底层是苟命,也就是让自己存活于这个世界,保护生命免于死亡,这是“肉”;上层是养命,也就是让自己的生命快活起来,灵动起来,丰盈起来,这是“灵”。无论是苟命还是养命,生活的对象都是我们那一独一无二的生命。
对应生活的两层,人的生活就分且必须分两个方面——物质和精神。物质生活用来苟命,精神生活用来养命。如果一个人把物质生活当作精神生活的全部,他就会沦为一具穿金戴银的行尸走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相反,如果一个人把精神生活当作物质生活来看待,不出三天他就会饿死在无人问津的街头。
对物质的追求来自人类作为动物的基本需求。要生活,首先是要活,要活,就要有吃的,或者说,就要有能混口饭的。衣食住行,这些都是维持自身存在的必要。自工业文明以来,人们摈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纷纷投入不断分工细化的工业网。时代已经证明,单打独斗的生存方式已经过时,现在人们必须和其他人建立关联,相互支撑,相互补足,才能更好地维系自身的存在。这种存在方式就是工作,每个人做自己分内的工作。你生产一把锁,我生产一把钥匙,他生产一扇门,从而形成一条产业链,这就是典型的现代工业结构。工业社会是一套层级分明、功能明确的系统,只要在其中占据一个位置,产出该位置应产出的价值,一个人就能不饿死。因此,现代人要谋生存,逃不开工作这件事,甚至可以说,工作占据了现代人很大一部分时间。
对精神的追求是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存在的主要特征。梁启超在《人生目的何在》中提出:“禽兽为无目的的生活,人类为有目的的生活,这便是此两部分众生不可逾越的大界线”。由此我认为,人类生活的目的应当落实于精神层面,而不能满足于物质层面。即便是豪言“我的人生目标是做百万富翁”的成功商人,他的真实目标也并非仅仅是赚钱,因为钱的价值在于兑换,他赚到的钱也是要拿去消费的,而他去消费的产品,正是使他精神愉悦之所在。精神追求高于物质追求,养命高于苟命,这就是我的基本观点。
需要澄清的是,“精神追求高于物质追求”,并不等同于精神追求先于物质追求。“苟命”之所以为生活的底层含义,是因为它是生活最基本的前提:命都没有保住,谈何精神追求?那么,如何保命?除了上述提到的工作,还有一法,便是强身健体。《民国语文》中,不止一位大家提到强身健体的益处。罗家伦的《道德的勇气》和《运动家的风度》、蔡元培的《怎样才配称作现代学生》、朱光潜的《谈动》等,都不同程度强调了雄健的体魄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蔡元培谈到社会上“文人”等于“文弱之人”的偏见,提出“古时文士于礼乐书数之外,尚需学习射御,未尝不寓武于文”。可见,要成为一个心智健全之人,只读书是不够的,还应该迈开腿。身体强壮,一来可以保持自身生理机能的年轻态,二来也可以防止或者减轻意外带来的人身伤害。这些都是苟命的关键。“养命高于苟命”这样的理念,正体现出对自身生命的珍视。因为生命可贵,不可敷衍,只愿它发光发热,精彩无限,而不愿让它沦为酒囊饭袋,成为精神的荒漠,灵魂的失乐园。
那么,应当追求怎样的精神生活?梁启超在《“知不可而为”与“为而不有”主义》一文中谈到他有两样最基础的人生观,一是“责任心”,二是“兴味”。我觉得此两者都是好的精神追求的重要元素。
上文提到,人必须在工作岗位上产出价值,社会系统才能正常运转;如果一个人占着岗位不工作,心思飘逸在别处,轻微的可能引起同事间不和睦,严重的可能造成公司组织崩溃。这就是为什么人要有责任心,这是“苟命”这一生活层面所要求的必然的精神追求。正如系统中每个位置都相互影响、相互牵制一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
或许有人认为,别人死活与我何干,我只愿占着位置白拿钱,责任心不能作为我精神追求的一项。他没有看到的是,别人死活正是影响他自身“死活”的关键。何仲英的《享福与吃苦》提到,“没有农夫,哪里有饭吃?没有瓦匠、木匠,哪里有房子住?没有工、商,哪里有物品?没有效命沙场的战士,哪里可以克服敌人,保护我们的安全?”罗家伦的《论自我实现》直接点出,没有父母,哪里有坐在这里读书的你?可见在当代社会,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工作,都在他人生命中占据了一定位置。这些关系都是微妙且隐形的,只有那些真正思考生活意义的人才能看得清楚明白。
胡适的《社会的不朽论》中,将个人称为“小我”,将无数个“小我”联结起来的集合称为“大我”。他认为“我这个‘小我’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和无量数小我有直接或间接的交互关系的;是和社会的全体和世界的全体都有互为影响的关系的;是和社会世界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因果关系的”。如果每个小我心中都装有大我,社会的运行将是多么流畅和谐。责任心是社会运转的润滑剂,通过它,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人都可以达成默契的合作。
我们时常听到“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口号,这是将责任推至精神生活的极致。潘大道在《为什么要爱国》中说道,“人类是我的最大扩充,国家是我的次大扩充,家族是我的最小扩充。爱我是本来的目的,推而至于爱家、爱国以至于爱人类,都是由爱我一念所发展”。人类即是“大我”,爱我就是爱人类。这样看来,所谓的“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实则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从而成全小我”。因此,在精神生活中保持一份责任心,关爱他人,不仅是对社会的善意,同样也是对自己的善意。很多宗教都要求爱他人,想必循的就是这个理。再者,能在生活中时刻对他人负责,心中存有他人,这也不失为抵御精神寂寞的一剂良方。
事实上,如果一个小我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培养好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规划好自己人生道路的发展,也是对大我负责的一种表现。因为这样的人平稳了大我的秩序,甚至能够成为引导大我前进的标杆。罗家伦在《论自我实现》中说道,“自我的发展,能够到什么境地,一方面要看大我发展到如何地步,一方面要靠投身在大我里面的自我,能替大我尽到如何的力量。大我是无数自我构成的,自我的力量尽得多,则大我的实现愈大;大我的实现愈大,自然自我的实现也因之愈大”。因此在大我之中做好小我,已经是在为大我做贡献。
如果一个人把责任心当作全部的精神追求,不免活得太苦太累。因此精神追求中,应当还有一味“兴味”。
什么是“兴味”?就是“趣味”。如果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味,这条生命就算过得精彩,这是从“养命”这一层面对生活提出的要求。胡适在《赠予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中提到,离校后防止生活堕落的方法之一,就是寻找一份非职业的兴趣。这样生活就不会枯燥,工作带来的负面情绪也能得以消解,他甚至说道:“一个人成就怎样,往往靠他怎样利用他的闲暇时间…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可见每个人都应找到一份“养料”来供养自己的生活,让原本严肃沉重的生命变得轻盈而灵动。
那么,生活中应当寻求些什么样的趣味?梁启超在《学问之趣味》中给了大致的几个意见,他说:“所以能成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列几项: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四,学问。”我觉得纵使人们的精神追求千变万化,也实在逃不出这四趣所构筑的天地。
什么是劳作的趣味?我认为在于那份殷实的成就感。当我们凭借自己的汗水和力气,耕耘出一块葱郁的小圃田,打造出一支牢固的木椅子,收拾好一间凌乱的大房子,我们都可以切实地看到成果,看到过去流逝的时间所凝结成的伟大作品。这让我们觉得生命没有白费,自己的存在具有充分的价值。更何况,劳作所得的成果还可以与他人分享,岂不美哉?
什么是游戏的趣味?我认为在于那份爽快的刺激感。快感一直是人们乐于追求的美妙体验,不消说,生活中如果总能体会到各式各样的快感,自然乐趣横生。游戏带给人无与伦比的刺激体验,无论是运动、电竞还是谈情说爱(不是素有“恋爱游戏”一说?),都让人觉得生活值得继续,值得更加美好。况且很多游戏类型都要求他人的互动,这其中萌生的情感是多么纯粹!
什么是艺术的趣味?我认为在于创作与审美。人是高智商的动物,其一特征就是兼具创造力和鉴赏力。这里我只引李石岑《缺陷论》中的一段话作论述,因为这段话实在已经将艺术的双重功用分析透彻,再多的注解也都只是其变形耳矣:
“艺术的二大作用是创作与鉴赏……只有艺术的创作可以解放内部燃烧的生命,摆脱外界一切的压迫羁勒……所谓创作便是解放生命,便是夺回生命,便是战……就鉴赏方面说,已经有了缺陷的生命,就要设法用象征即作品中所表现的事象的刺激力、暗示力,使他发见自己的生活内容,使他觉悟原来的生命是没有缺陷的,这就是所谓生命的共鸣共感”。
什么是学问的趣味?我认为在于重构已知、探索未知。同时我认为,在这四趣之中,做学问是最具实际意义的。因为只有通过做学问,我们对已知世界的认识才会更进一步,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才能得以完善和修正;只有通过做学问,我们对未知世界的了解才会更多一些,从而拓宽我们对世界认知的三维(宽度、深度和高度)极限。正因为我们是具有高级智慧的动物,才有必要对这个世界的机理进行研究和探索。做学问延伸了我们对世界的感知。
可能有人会说,我又不是某某行业的专家学者,仗着几本研究论文混饭吃,何必花费功夫做一门深不可测的大学问。实际上,我们这里说的“做学问”,不仅仅指“做大学问”,也可以是“做小学问”。什么是“小学问”?一个问题,一个点子,一个小窍门,都可以是一个小学问。我们常说“这里头有什么学问”,这里的“学问”,就是小学问,就是里头的那些道理。生活中时常做点小学问,探一探一些事情的究竟,不仅能让自己学到东西,还能让脑子保持机灵,使人显得聪明,延年益寿,更能给生活平添不少趣味。胡适在《赠予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一段对做小学问的评述,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实为经典中的经典:
“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逗你去想她,天天引诱你去解决她,天天对你挑衅你无可奈何她——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缩衣节食去巴结她。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物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你只要有疑难问题来逼你时时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最贫乏的知识中,你也会慢慢的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所以我说,第一要寻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
生活中随时记录下脑中闪过的小问题,每天揪出一点时间去阅读,去实验,去推理,去寻找答案,时时刻刻充盈着自己,这样的生活如何会枯燥呢?
有物质上的工作,有精神上的追求,这样的生活已然不错。但现实生活并不总是如意。
在工作这一块,很多人做着并不真心喜爱的工作,每天上班愁,加班愁,竞争愁,各种忙碌却不知图个什么。梁启超在《人生目的何在》中反复强调:“汝终日忙终年忙,总须向着一个目的忙去”。工作的目的因人而异,有的只是为了赚钱,有的却是为了抱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前面说现代人必须寄托于社会系统才能安身立命,既然人不能脱离社会独自生活,那么我们就必须融入社会,融入社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工作,在一个组织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发挥我们的所长,创造我们的价值。因此,我们工作的目的,只不过是通过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在这个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从而不与社会脱离,不与人的本质脱离。我们在工作上愿意发挥多少价值,全凭我们个人意愿:我工作只为饭钱,我就少发挥点价值;我工作是为实现个人理想,我就多发挥点价值。至于工作带来的其它因素,如加班、竞争、裁员等,全不在我们的价值范围之内。
在精神追求这一方面,富有趣味的生活固然能提高生命质量,但只怕人们把追求趣味当作生活的目的,为了趣味而趣味,或者追求趣味的同时带着其它目的,这就适得其反了。梁启超在《学问之趣味》中说:“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是以别一件事为目的而以这件事为手段;为达目的起见勉强用手段,目的达到时,手段便抛却。”因此他在《“知不可而为”与“为而不有”主义》中提倡:“‘知不可而为’主义是我们做一件事明白知道它不能得着预料的效果,甚至于一无效果,但认为应该做的便热心做去。”所以,在享受趣味的时候,我们应当享受其本身,而不要将目光过多地放在趣味背后带来的种种影响。
事实上,在精神生活这一层面,对责任心和趣味的追求倾向不同,人的生活也分两种。罗家伦在《道德的勇气》中道出了这两种生活方式:“普通的生活是感觉的生活(Life of Senses),是属于声色香味的生活,而不是意志的生活(Life of Will)。意志的生活,是另一种境界,只有特立独行的人才能过得了的”。可见倘若追求趣味,追求感官以及心灵的愉悦,那么过的便是普通的感觉的生活;如果追求责任,便是抛却了感官和心灵的享受,严格要求自己,过的便是特殊的意志的生活。这种对责任的追求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负责。这种人像是一支军队,身体中嵌入了精准的时刻表,每时每刻的所作所为,都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因此像是一台机器,显得不近人情。罗家伦推崇这样的生活方式,因为这对国家建设有利。我认为两者没有孰优孰劣,也并非截然对立,能将二者糅合在一起并生活幸福的人,定是最懂生活之人。
说了那么多,一个人究竟该怎样才能过好生活呢?我们的结论是:
物质生活上,强身健体,在工作中发挥价值;精神生活上,承担责任、关爱他人,寻求趣味、持续学习。
初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返璞归真。
《灵性炼金术:激励人心的约书亚灵讯》(完整版) 作者简介 潘蜜拉.克里柏 PamelaKribbe 一九六八年出生于荷兰。小时候喜欢读《圣经》和耶稣生平故事,十二岁时祖母去世,开始对死后世界和超自然现象产生兴趣。十九岁进入莱登大学研读哲学,变成怀疑论者,崇尚理性思考,觉得所...
《灵性炼金术:激励人心的约书亚灵讯》(完整版).txt 282.57 KB下载:212分享:Elena潇儿 -1- 《灵性炼金术:激励人心的约书亚灵讯》(完整版) 作者简介 潘蜜拉.克里柏 PamelaKribbe 一九六八年出生于荷兰。小时候喜欢读《圣经》和耶稣生平故事,...
卷一 1.1 赞美主的意志是由主而来 “主,你是伟大的,你应受一切赞美;你有无上的能力、无限的智慧。”① ①见《旧约·诗篇》144首3节;146首5节。译者按:奥氏所引《新旧约》文字与天主教《通行拉丁文译本》相合,而与我国通行基督教(新教)译本,卷数文字略有出入,故书中引文...
相对于网络程序员、数据库程序员,游戏程序员似乎显得更为时尚。游戏市场带来广阔前景和无限商机,游戏程序员作为技术的载体,其价值也在不断被放大。 在游戏程序开发方面,大致可以将技术划分为如下几个模块: 游戏架构、图形图像、图形特效、游戏逻辑、游戏界面、人工智慧、声音音效、网络连...
这两天阅读都没有拍照,小妞每天都会自己选择绘本让我讲给她听,前天是《小青蛙去看雪》,她问了很多问题,为什么青蛙一直打哈气,为什么它们想睡觉,大青蛇要吃青蛙的时候,她又很紧张,后来大青蛇也睡着了,她又咯咯咯笑,也稍微知道了一点冬天有些动物会冬眠的习性。昨天讲的是《不刷牙的小鳄...
一起合租的女孩要回老家了。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我几乎掉了下巴。依然记得不久前我们聊天时,她丝毫不曾流露出要离开的意愿。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她却做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决定。
“以前可能还想继续去体验生活,但是最近,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只想快点稳定...
一晚在上自修,中途,出走廊用手机对试卷答案,一女生冲出来,对我说,老师,我可以和你聊聊天吗,我马上放下手中的东西说当然可以,也许是第一次主动找老师,她有点紧张,我靠近她,用手轻拍她的肩膀,这孩子结巴的说老师,我想学可是学不进,然后眼泪就出来了,哭得很委屈和伤心,我陪着,我们...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使用您的微博帐号登录,即刻尊享微博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QQ帐号登录,即刻尊享QQ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人人帐号登录,即刻尊享人人用户专属服务。
热血街舞团之鹿晗王嘉尔选手PK现分歧 陈伟霆宋茜队员内战升级
偶像练习生之9人团出道 导师练习生集体回归泪洒舞台
最强大脑燃烧季之国际赛最终战中日对决 栾雨回归致敬水哥
非诚勿扰之三国迷男嘉宾自称百科全书 女嘉宾游戏技能满点
妈妈是超人3之黄圣依安迪关系渐融洽 嗯哼为霍思燕洗脚超暖心
二十四小时3之推理大师白敬亭上线 熊梓淇魏大勋PK灵魂化妆术如何让生活更有意义?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日复一日的生活,免不了会有枯燥、乏味的时候。其实,想让人生旅程更精彩、有奔头,关键在于有个好心态。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此推出了一项名为“让行动更美好”的活动,希望可以通过练习帮人们找到生活的意义。生命君特别分享给大家,不妨从明天起就试试吧。
丨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李悦康
常行善推荐频率:每天
刊登在美国心理学会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做5件好事,坚持6周,能明显提升施助者的快乐情绪,特别是一天内集中做好事的人。
做法:在一周内做5件好事,如果可以,最好集中在一天内。好事可以不分大小,但最好帮助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比如,帮同事做些琐碎工作,给公交车上的陌生人让个座,或者去献一次血等。
记感恩日记推荐频率:每周1次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经常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谢意,将会给身体和人际关系带来积极影响,让人觉得更健康和幸福。
做法:记感恩日记时把握6个要点:尽可能详细具体;注重深度甚于广度;关注要感恩的人比关注具体事情影响更深;想一下如果缺少特定的人或事,生活将会怎样,不要将好命认为是理所当然;体会意料之外带来的惊喜;坚持定期写,但不要过勤,证据表明,每周记1~3次比每天写更有益。
看有意义的照片推荐频率:每天1次
研究显示,找到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人们对抗压力,改善整体健康,其通常来源于大自然、与他人的紧密联系等。记得经常拍摄一些有价值的照片,这会鼓励你留意生活中的各种美好。
做法:可以先花一周时间拍摄使自己感觉生活美好,或让你觉得更有目标的人或各种食物,将照片洗出来,并在照片背面写下拍摄的原因。此后,可以经常翻看这些照片,回想它们带来的启迪意义。
写一封谅解自己的信推荐频率:每周1次
如果常常自责或反思,可能会让人感觉孤立、不快,甚至压力重重。建议以一种更健康的方式面对自己的错误,比如给自己写一封信,以同情之心宽容和谅解某些失误。
研究显示,能以同情之心对待自己缺点和挫折的人,比深深自责的人,身心都更健康。
做法:先确定让自己感到羞耻、不安或不够好的某一方面,可以有关个性、行为、能力、人际关系或其他方面;之后将其写下来,并诚实描述自己的感受,比如尴尬、痛苦或生气等。
根据上述两方面内容给自己写封信,对自己厌恶的方面表达同情、理解和接受。一旦遇到糟糕的心情,拿出这封信重读一遍,会起到明显的缓解效果。
积极聆听推荐频率:每周1次
让对方感觉到被聆听、受重视是一种能力,也需要一定的练习。研究显示,使用该技巧能让对方感到被理解,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的满意度。
做法:找一个能和交流对象不受打扰、不会分心的僻静场所,在对方讲述时尽量做到:对方讲出一个想法后,用自己的语言重复一遍;在合适的时候通过提问鼓励对方细说自己的想法。
如果对方表达了负面情绪,努力认同,不要提出质疑;利用身体语言表示自己很感兴趣,比如目光交流、点头、保持放松姿态,不要总看手机;避免评价,即使并不完全赞同。
此外,不要给建议,让对方觉得被理解更利于问题的解决,着急给建议会起到反效果;听过对方讲述后,征询许可再讲出自己的观点。
看具有敬畏感的视频推荐频率:每月1次
研究显示,敬畏体验能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满足感,使人们较少被琐碎的事情和情绪打扰。我们在生活中通常很少碰到令人敬畏的事,因此可以选择一些类似视频。
做法:花4~5分钟时间看一段让你觉得自己很渺小、具有敬畏感的视频,比如俯瞰世界的纪录片等,这会改变你对世界的理解,发觉自己烦恼的事原来小到不值一提,同时增强对人类无限潜能的信心。
专注呼吸推荐频率:每天1次
对抗压力、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一种方法是正念练习。所谓“正念”是指关注自己当下的所思、所感,但不评判对错。
研究表明,“正念”与改善健康、减少焦虑及提高抗压能力有关。专注呼吸就是实现“正念”的一种方法。
做法:坐下或以舒适的姿势躺下,闭眼,将思想集中于自己的呼吸,感受一呼一吸间的变化。
体会生活细节推荐频率:每天1次,坚持一周
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可以起到“正念”练习的作用。比如,在吃葡萄干前进行细致的观察和体会,就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做法:取一粒葡萄干放在手上,仔细观察它是什么颜色,表面是否有褶皱等;转动葡萄干,观察其纹理;仔细闻闻它的味道;葡萄干放进嘴里,仔细感受它的形状,体会它的味道。
边走边想推荐频率:每天1次
散步或慢跑时,留意自己每一步的变化,关注动作本身。
做法:如果走得很快,体会腿部移动的感觉;如果走得慢,要注意每一只脚的抬起、移动和放下,不论任何情况,都要专心于走路的动作。
为了保持敏锐的觉知,开始时,心中最好默念将脚提起、移动、放下的每个动作。
写出“不快”推荐频率:每天1次
我们常常需要通过发泄对抗心理压力。研究显示,写下“不快”能够增加幸福感,减少抑郁和焦虑症状,并增强免疫系统,提升工作和学习表现。这些益处甚至能持续数月之久。
做法:每天写下在面对情感挑战时的内心感受。这种“不快”遭遇可能与童年经历、亲子关系、你过去或现在的爱人朋友,甚至职业经历有关。因此应主要写跟自己情绪相关的经历,但不要记录这次的麻烦。▲
版权信息: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有内容合作事宜,请联系生命君。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在都市中生活得越久,对自然的怀念就越浓。于是,从喧嚣中寻觅,去接近自然,享受洋房带给生活的无边的恣意:在公园里漫无目的逛逛,暂忘冗杂的工作、抛开纷繁的人事,挣脱沉重的驱壳;在林间追逐清风与光影,闻见青草的芬芳。  何谓好住宅?好的住宅应该是与自然共生的住宅,要把氧气、绿植、阳光、清风等要素凝聚整合成幸福的模样。自由畅快地呼吸,才是人们对生活最本真的希望。  这里绿树掩映、繁花点缀、环境清幽,多重景观视觉盛宴,品味四季风韵。每天早晨推窗入目所见都是风景,让脚步慢下来,聆听庭前花开的声音,品味幸福的味道……公园里的家,园子里的慢生活,在风景的四季轮回中,尽揽人生盛景。  有出世的繁花诗意,也不忘入世繁华。项目周边在建地铁四号线通达全城,航天主干道旁交通路网发达,近享便捷生活体验;周边学校、医疗等服务配套设施完善,为孩子的教育、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项目周边中湖公园、星河运动公园面向市民开放,是茶余饭后,散步休闲的好去处,也把回家的路变成一场穿越公园的旅行;社区底商全业态,让业主们可以在家门口享受便捷,享受生活。位居航天基地高精尖人才汇聚之地,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最自在的生活、最舒适的服务;在这里,你可以与境界相同的精英人士成为知己,与家人共同分享精英生活的愉悦。  住在龙湖·曲江畔,品味春日暖阳中的闲适,解读夏日浓荫下的清爽,感受秋日落叶中的诗意,拥抱冬日大雪纷飞的浪漫,听林风入耳,闻鸟语花香,凝眸一道风景,得一方自然天地。
责任编辑:三秦房产网
声明:凡注明"来源:三秦房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三秦房产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三秦房产网立场。
团购报名热线:
400-029-7716
三秦房产网新浪微博
三秦房产网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改变生活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