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图片带字最后一排字。。。。。。

An error occurred on the server when processing the URL. Please contact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  说简体字易于书写,易于交流,所以推广简体字,我想,难道说中国古人就那么笨,5000年来就从来没有想到把汉字简化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凭什么说古人聪明,凭什么说什么华夏文明领先世界5000年呢?  然后,我被一些要恢复繁体字的说法忽悠了,也认为推广简体字是割裂中国文化的阴谋!于是也积极倡导恢复繁体字。  可是,后来我看到马王堆出土的汉墓竹简和帛书,分明里边很多都是简体字啊,我一看都认识!接着我再一查,啊约,其实大陆简体字比台湾繁体字更古老!90%以上都是古代就一直在用的!  反而台湾繁体字竟然是完全按照1875年“大清钦定正体字”,是鞑系搞的!本来汉字每个都有多种写法,而那个“大清钦定正体字”全部选择最笨最繁的写法。满清还多次改字造字,重复改、重复造,就这么折腾,从满清康熙大麻子开始,每隔一段时间,颁布一次“大清钦定正体字”,强制臣民必须遵从,否则就是错字。本来汉字是可以有很多别字的,很多通假字,并没有过分的要求一笔一画都不能错,满清的这种“严谨”其实是对文化自由的束缚。  总有人说繁体字云云,繁体字源于“大清钦定正体字”,1875年才公布,谁再说这玩意藏着神马GP我们的血脉之前,请回答如下问题:  1、大陆简体字部分来源于魏晋时期,跟大清比哪个早?  2、大陆简体字部分来自敦煌文书,敦煌文书跟大清比哪个早?  3、简体字中的“众”字来源于甲骨文,你提供一个比它早的?
楼主发言:30次 发图: | 更多
  (一)  90%的简体字实际上古代就有 ,简体字古以有之,现在的简体字很多都是以前就有的,如“从”、“众”、“礼”、“无”、“尘”、“云”等等,这些字都见于《说文解字》,比繁体字更符合“六书”,有的繁体字反而是写错了的,是满族人造的,而且是故意编造的。  你可以查一查《简化字始见时代一览表》,很多简体字都来源于先秦时代。  汉字有简体和繁体的不同,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远在甲骨文时代就有的。甲骨文里的“车”字有繁有简,繁体的车有车轮、车箱、车辕、车轭等,简体 的车就只有车轮和车箱,而简体的车流传后世就成了楷书繁体字的车。我们现在使用的简化字,80%是由古代传承下来的,其中在先秦两汉时就有的,占到 30%。例如,东汉的《章帝千字文断简》中就有简体的“汉”字,居延汉简和敦煌汉简里就有简体的“书”。因此,当我们听有人说“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至今, 汉字起了巨大的作用”时,我们理解这里说的“汉字”应该包括简体字在内,而不是只指繁体字。  如果说把汉字繁化就是“复古”,那么汉字正字法的真正“复古”是在清 朝。清朝把八股文的格式、语气、用词的规定都详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同时,也对用字作了极为严格的规定,明确宣布,只许用“正体”字,不用“俗体”字, 违者严办。1874年,龙启瑞奉谕作《字字举隅》一书,斤斤辩正科举考试用字,堪称清朝字体复古的典型。而乾隆为《四库全书》钦作的《辩正通俗文字》中更 公开说:“俗者,承袭鄙俚……断不可从也!”  民国初年的著名学者钱玄同先生严厉斥责满清的文字复古政策:“那亡清的什么*河蟹*,更大倡其文字复古的论调,雷 厉风行的强制执行起来。……这样是正体,那样是俗体,狺狺不休!其实他们全是不认识古字的!”  满清在文字上强制执行“复古”政策,表面上看似与其“剃发易服”和篡改古书内容的做法相反,但实际目的相同。满清的文字复古政策的实质,就是为了引导 知识分子面对故纸、背对现实,把被他们篡改后的古书与古代字体作为隔绝知识分子与平民百姓的藩篱,以防止他们互相串联,引发反抗异族统治的烈火。 满清在文字上的“复古”政策,造成了清朝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汉字的印刷字体(“正体字”)与手写字体(“俗体字”)的分离,给文化普及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把汉族变成文盲,就有利于满族的统治。  而且,我们完全看到,满清所作的文字繁杂化,并不是文字复古,而是文字创新,因为我们古代的字根本没这么复杂!很多人学了满清繁体字之后,看古书就看不懂了,割断文化血脉传统的恰恰是繁体字!钱玄同非常明确的指出了这点。  而简体字才是真正的复古,连甲骨文里的都重新出来了,还原回归古老的文化。我们古代的字,根本没那么繁杂!  简体字不是“生造”的,不是无历史的。  汉字最优秀的书法是狂草,从满清时期,却禁止自由,要汉字只能规规矩矩的写。  古书上,汉字常常缺少个点,掉个勾,只要整句话意思通顺,都没什么,不会被判错,很多的通假字,异体字,满清却规定这些都是错字。字没有了自由,思想也没有了自由。  古汉字并不是方块汉字,而是千姿百态,满清时期,才完全变成方块字。
  沙花  
  反正黄秋生不知道
  哈哈,长知识了  
  (二)  而且,还有一个巨大问题:应当允许各种异体字存在,否则就是割裂文化传统。  无论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都是一字独尊,罢黜百家,而且非常严格的不许有错别字。这种思维习惯是古人所没有的,古人的文章里有很多通假字,其实学术要严谨,写字就不必严谨了,把字看的那么严谨的,是从满清时代才开始的习惯,而那时是学术沦亡的时候。  中国汉字长期存在多种写法并存的状态,文字的自由,也带来了思想的自由。先秦诸子百家百花齐放,是华夏最灿烂的时刻,秦朝一统一文字,灭六国文字,思想就被压制了,再也没有出现先秦时代那样灿烂的文化氛围。但是在满清以前,中国汉字长期存在多种写法并存的状态,到了满清,莲这点自由也没有了。  有人说允许各种异体字存在,那交流多麻烦啊,会阻碍科技发展啊。  可是,你看欧洲那么多的语言共存,阻碍科技发展了吗?中国只有一种语言,促进科技发展了吗?先秦时代六国各自都有语言,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科技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语言文字无关的东西,那仅仅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思想!那么各国按照各国的文字有什么关系呢?
  无图无真相,楼主上点图就更好了
  (三)  简体字也有倒退繁化的一部分。  “的、地、得”曾是一些人嘲笑别人不会区分修饰名词、形容词的笑资,  其实,这种区分是从满清时期才开始的,在清初的红楼梦里还全是直接都用“的”呢,你是不是想笑话红楼梦的作者呢?  世界各国的文字,都不区分修饰名词、形容词的那个介词“的”,简体字却正式区分的,这是一种故意把思想搞混的阴谋。  说什么运用“的、地、得”对文字的语气有区分作用,但实践中并不明显,读起来则没有任何差别。  我从来都觉得中国语文老师是最垃圾的,学术思想没有,却那么多的人为规定的规矩,烦死人了!  繁体和简体字可在同一篇文章里出现,各种异体字都可以写,这才是满清之前的中华传统。  所谓的“书同文”只不过是割裂文化传统的阴谋,这个阴谋从秦朝统一文字就开始了。
  感谢楼主扫盲帖。  
  (四)  现在的简体字也是中国传统的汉字, 一样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不是某党自己生硬创造的。  大家可以打开目前残存的永乐大典来看看,全是简化异体字书写的,还有更早的也行。  繁体字会拖累中华民族的发展  繁体字是满清的愚民政策。  繁体字根本不是什么正体字!
  事实如此,篆书隶书更古老,那怎么今天不用呢?这就是汉字也是在不断简化的。儒家经典到汉朝的时候分为古文和今文,用秦朝之前的古文书写的为古文经,用隶书书写的为今文经,两者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都是中华文化的延续。简体字也是长期书写习惯形成的,不是凭空自己制造的。繁体字的历史也不过2、3百年,所以不是繁体字就代表中华文化。相反,简体字应该说推广了中华文化,解放前60—70%的是不识字的文盲,解放后的汉字简化运动则大大消灭了文盲,也便于我们书写和运用汉字。
  (五)  有人批评“简化为“后”的“後”与本来的“后”不一样,简化为“发”的“發”与“髮”不一样,简化为“并”的“併”与“並”也不一样。 ”  其实本来的后就是这个后,而“後”不过是历史短得多的其中一种写法, 简体的这个后字写法可以追溯到商朝甲骨文和西周金文,汉朝说文解字里有後和后两种写法。  我看一些字的演变过程总觉得隶书繁体字这一系的出现就是为了加大底层民众识字的难度,以至到后来老师如再生父母这种地步(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屁话!什么尊师重道,师能与道相提并论么?)。 而且繁体字作为官方字体其实才几十年历史,历史上的王朝的官方字体基本是篆体,篆体简洁圆润,比隶书强多了。  比如前面说过的那个后字,甲骨文和金文都是简体的这种简洁写法,隶书的“後”简直来的莫名其妙。  别以为简体的和繁体的不一样就一定是简体改没了,像所谓的“回”字,不好意思,简体的这种写法是篆体的一种写法,最早可查的回字写法在金文也更像简体的写法,不过是一笔过画两个方圆,而不是繁体里那种加一堆东西的写法,到了说文解字里,根本就和简体的一样的。
  你这个系列帖子我很喜欢看,追了三篇了,两篇学到了东西,尤其是这个“的”,我现在写东西都用它,比如说“他的目的”我现在都写成“他的目地”
  (六)  前面有网友提到黄秋生,下面就节选一篇新闻:  黄秋生叹华夏文明已死:都看不懂正体字  自嘲“拍过很多烂片”的香港知名演员黄秋生[微博]近日在微博“发声”。他用繁体字在微博写道:“在中國寫中文正體居然過半人看不懂 哎 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议。  正体字在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特定时代及范围内使用的符合标准或规范的文字,此概念多用于指标准汉字。由于现在汉字演变的历史,中国大陆的规范字是简化字。在语言政策的争议上,台湾采用“正体字”这一词除了含“标准”之义,还意味着“正统的汉字”。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曾发表谈话表示,不应将“正体字”称为“繁体字”。他认为“繁体字”这称谓这对中国人使用好几千年的“正统汉字”,即所谓的“繁体字”来说“不公平”,因此应称为“正体字”。  黄秋生在微博上声称大陆过半人看不懂中文正体字,并推断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此言立即遭到了诸多网友的吐槽。  网友@马前卒 表示:“不说简体识字率,就说接近一半人看得懂繁体字,这就是新中国的伟大成就。”  网友@梦遗唐朝 编写了一条段子,吐槽黄秋生曾接拍多部主题跟“色情、变态、暴力”相关的电影。  网友@包容万物恒河水 梳理了现行港台繁体字的发展脉络:“现行港台繁体字的主要依据是满清1874年的‘钦定正体字’,将大部分汉字的不同写法全部删除只保留一种,‘钦定正体字’之前汉字字形有3万多个,‘钦定正体字’之后只剩1万,名为繁体字实为残体字。比起抱着被清政府以‘笔画最多者留’为原则大删的‘钦定正体字’当宝的人,我的优越感简直爆棚。”  网友@桔子树小窝 认为简体字的推行有着深远的意义:“旧时君王为愚民统治需要,选字就繁不就简,只盼文盲遍地,以保天下江山。建国后为了让大家都认字,重新选定字表,选字就简不就繁,原是功德无量之事。中国古汉字好几万,繁体字不过一小部分,有什么好得意?”  网友@李小飞 表示:“欧美有多少人能看懂拉丁文啊?写不同字的人希望能互相尊重。”  网友@蒋抽抽_Lucifer 则直言:“简体字也是华夏文明。”  汉字的简繁之争由来已久  台湾亲民党“立委”李桐豪日表示全世界使用繁体字越来越少,但这才是中华文化最重要传承精髓,并指出“简体字已经把我们文化彻底摧毁”。  大陆方面,方舟子曾发表过文章(微博)专门解释汉字简化的历史以及现实意义。简化汉字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定前进”。在尽量采用在民间已经长期流行的简体字情况下,“简体字政策”只负责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绝不擅自造字。关于“简体字是共产党发明的”、“简体字是郭沫若等人造出来的”等谣诼,方舟子称这只是台湾方面的宣传战术而已。
  (七)  而且,从出土文物上看,秦国文字比六国都要繁杂,是最落后的一种文字。  自从秦始皇统一文字以来,一直到满清,总体趋势:文字越变越繁杂!这是为什么?  所谓“汉字从金文篆书一直到现在简化是大势所趋”是错误的,从西周金文篆书开始,越到后来,文字越繁,到满清时期则繁到极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埃及蜥蜴人统治以后,才推行简体字。
  康熙是那个年代的,后来我才发现康熙字典,以康熙字典的繁体字孕育了华夏大地一段时期,就被认为最古老华夏文化,B啊!  
  赶上直播了~
  (八)  爱无心的另一种解释,  古代的爱字,上边字头代表手,宝盖下还有个心,最下面是友,那个意思是用手去掏朋友的心,利用朋友,这是爱吗?  看来,还是把爱字的心去掉为好,就像现在这样,呵呵。
  (九)  早个十几年,那时候上网的人少,网络是沙漠,能遇到人很稀罕,能上网的多数在聊天室玩,那时候一般到网上看的东西都比较有可信度,也没什么微薄微信的,人也都比较在乎自己笔名(网名)的信用,敢于在网上发表观点的,都有几分干货。那时候谁敢说繁体字简体字,立即有学霸扫描了民国的简体字普及令上来打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跟网上开始热讨房地产差不多时间,真的东西越来越少人信,假的东西反倒越来越有市场。时至今日,都敢说繁体字才是中华文化正宗了。将来还不知道会演化成梳辫子是中华文化正宗还是轩辕氏是约翰长老从耶路撒冷带来的基督徒什么的。  不要以为造谣信谣没成本,日本人就是迷信一个美国骗子说的石油和煤是共生矿所以在大庆油田附近的煤矿一滴石油都没找到最后走向衰亡的。  当流言终结者还得回归正题,北京的一些满族公知和港台的皇民经常这样讥讽简体字: 亲不见,爱无心, 产不生,厂空空,面无麦,运无车,导无道,儿无首,飞单翼,有云无雨,有关无门,乡里无郎,圣不能听不能说,买成勾刀下人头,轮成人下有匕首,进不是越来越佳而是往井里走,可魔还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骗还是骗,贪还是贪,毒还是毒,黑还是黑,赌还是赌。  不过呢,除了康熙字典和清朝的“钦定正体字”以外,好象古书和碑帖并不买帐的样子  汉朝马王堆帛书,汉朝写简体字  二王的字帖 颜真卿的碑帖 都是随处可见简体字  这是怎么回事呢?民以食为天,再看这个面字历代的写法,从甲骨文到行、草,主流非主流一目了然  再从汉字的发展说起,汉字真正开始被规范要追溯到秦朝书同文,也就是李斯书法:小篆,战国七雄中最繁杂的一种文字。至今印章还是以李斯的书法作为基,六国写法统统烧掉。华夏文明大倒退。  篆是一种适合刀刻的书法,非常符号化,毛笔和纸张的普及,自然要发展出毛笔的写法,篆的笔画太多,一不小心写成一个墨团 到了魏晋,迎来了汉字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行书和草书这两种便于书写和艺术化的字体出现了,以二王和索靖为代表的行书字帖虽然不能说明简体字是谁发明的,但是当时汉字是繁是简还是能说明笔画精简是汉字发展的主流。  然而五胡乱华中断了文明的发展,割裂了文明的延续,汉字呈现出南北朝割裂的两种趋势。在北朝,北魏的胡人皇帝喜欢把整个山开凿成石窟,刻写各种佛教文化内容。用来刻写的字体是当时胡化汉人和汉化胡人使用的书写方式,今天称为 魏碑。 这种字体圆润华丽,笔画繁多,从书法角度很有艺术性,但是胡化汉人和汉化胡人的书写方式,显然也不是正宗,而最多算旁支。  在南朝,不甘王业偏安的梁武帝不但组织陈庆之的史诗北伐,而且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作《千字文》,作为标准书法教材发给普及。南朝书法继续着魏晋风骨,和四百八十寺一起融入了楼台烟雨中。  唐初书法大家褚遂良的政治生涯惨淡收场,但是唐楷却继续繁荣着。到了唐中期,颜真卿的字不但在艺术性和实用性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且字帖流传最广,后世临摹者最多。虽然简体字不是颜真卿发明,但是推广普及简体字,可谓颜真卿字帖功不可没。唐楷另外两大家里,柳体是颜体的孪生兄弟,欧体比较魏碑化,但是影响完全不能和颜体相比。  宋朝那俩文艺皇帝是另外一个书法颠峰,宋体被认为是颜体的延续发展。  到了清代,钦定正体字一切写法以笔画最多者为准,繁体字正式定型。  清亡后,有些学者重新去拓下二王和颜真卿的字帖,恢复汉字本来面目,这就是民国的文字简化普及令,但是民国政府显然不是能干实事的,整个中华文明都已经奄奄一息  直到解放后,汉字才重新获得了解放。
  (十)  从清初开始,隔一段时间发布一次正体字表。  最后一版是1874/5年的同治版《钦定正体字》,这也是涉及汉字最多的一版正体字表。 现在港台通行的所谓繁体字,其依据就是1874版《钦定正体字》。 有本光绪年间的古书叫《字学举隅》上对同治年间的钦定正体字有说道。  所谓正体字,是历史上汉字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字多形。出现一字多形现象的原因,是古已有之,是文字流传过程中的自然的写法改进、或是当权者、学术大拿的刻意个性化,总之造成了很多汉字有多个写法,而且在清以前,这些多种写法都是该字的正确写法。 并不是什么错别字,自由的华夏文化允许错别字,满清异族文化才不允许错别字。  清朝颁布正体字表,即将一个汉字的几种写法,规定其中一种为“正体”,其余的写法为“别体”,官方行文、科举考试用字须用正体。如果科举考试中用别体,则等同 于写错字。现在经常说的“错别字”就是这么来的,按照大清科举的考规,“错字” 和“别字”一个性质,或者说别字也是错字。  清代的正体字在字形的选择上,偏向于复杂笔画、偏向于方正的多偏旁组合结构字,因为这样的字写起来四平八稳,看着比较规矩。有利于灌输规矩奴役思想。  满清版正体字表所选择的字形,绝大部分是选择了笔画最多;也并不是选择历史最久的字形,反而有很多是满族人自己造的,没一点历史;从美学角度来说,也并不是选择其中最美观的字形,方方正正四平八稳并不是美观。  满清繁体字非常难认,根本没有望形知意的功能。
  楼主好文、
  (十一)  满清出於避讳篡改了很多正体汉字,有很多甚至被大陆沿用至今,比如说“强”字(将弘改作弓口),就是避乾隆弘历之讳,才把“强”右上角的“厶”改成“口”的。很多字的厶都被篡改。  儒教的避讳,从汉朝开始,到了满清,避讳登峰造极,不单单避讳字了,连偏旁部首都避。  有说,今天的简化字、新字型中有很多字是清鞑禁用的避讳字。台湾正体字是前清坚定的继承者,满清历代先帝的名讳台湾都不敢直写的。  来于“大清正体字钦定者康麻子架到 大家都来跪安_繁体字吧_百度贴吧”这个帖子。  是不是啊。
  给炒作恢复繁体字的NC们一记响亮的耳光,让谁羞愧!
  (十五)  对关于简化汉字的几种错误传言的澄清  1、简化汉字的目的是为了给汉字最终拼音化创造条件。  答:这是一个误解或谣传。从近代语文改革的历史来看,汉字简化和拼音化是两个虽有关联,但各自独立的运动。简化汉字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就是整理异体字、简化字形,以便于学习和普及。  2、简化汉字是某些人生造的,破坏了汉字传统。  答:1956年颁布的简化汉字总表中的简化汉字,绝大部分是早已在社会上流传的俗体字,现在只是为其“正名”,少数是恢复比较简单的古字体(比如“胡须”),还有一些是用结构比较简单的字代替结构复杂的同音字,只有极个别的(如“灭”)是新造的。  3、繁体字更美观,更便于书法。  答:简化字最早就是出现在书法中,元朝著名书法家赵孟兆页的字帖就是证明。从历史上来看,书法一直是汉字简化的先锋。而且,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简约的审美标准来看,结构简单的简化字与字体繁复的繁体字哪个更美观,不言自明。  4、应该允许繁体字和简化字并行流通。  答:历史已经作出了选择。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繁体字在中国大陆与简化字并行使用了20余年。繁体字在大陆不是被强令禁止的(与台湾当局强令禁止简化字完全不同),而是在经过长期的并行使用后被简化字淘汰了。我们没有必要恢复一种已经在历史中被自然淘汰的东西。  5、简化字让古书无人能识,割裂传统文化。  答:荒谬之极!简化字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早在明朝,黄宗羲、顾炎武等学者就在著作中有意使用。而且绝大部分现代简化字与繁体字是一一对应的,用简化字排印古书不存在任何问题。绝大部分简化字都是从繁体字修改字型而来,学过简化字的人读繁体字并不会十分困难。
  (十三)  很多繁体字是虫族蜥蜴人造的,比如风中有虫,简体字里才没有了。  有个帖子上非说简体的风凤不好区分,立刻被反驳道:“我实在很难理解楼主的分辨能力,按楼主这么说。七跟匕楼主一定看不清楚了。天跟夭一定让楼主痛不欲生了。下跟卞一定让楼主无法区分了,更别提日跟曰了,一定让楼主生不如死。白跟自楼主也一定要“仔细辨认”才能分清了?  实际上,笔画减少,说明结构就更清晰,即使有微小的差距,也能很轻易的识别出来。有一句俗语大家都熟悉,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为何和尚头上的虱子会是明摆着的?因为和尚头上除了头皮之外就没有什么。如果一头长发的人头上也有一只虱子,那你能一目了然吗?  所以,结构简单的字,即使有些相似,也不容易弄错!  与之相反,笔画复杂的汉字如果出现相似字,就更难以区分,兴跟头我一直就没区分错过,我小时倒是一直分不清楚“兴”(繁体)跟“舆”、“书”(繁体)跟“昼”等的区别。长大了才慢慢可以分清。这些你又要怎么说呢?该改口说简化才好了吗?不然的话你也太没原则性了”  你区分一下繁体的书画昼,与兴舆,门斗吧,哈哈,会让你抓狂。什么繁体汉字六书望形知意,全是放狗屁。  汉字不必规规矩矩的写,因为造字的都是没规规矩矩的造。  六国文字不会造成交流的困难,欧洲希腊文德文法语英语拉丁语希伯来语……并没有造成科技的落后。  秦始皇统一文字,造成科技大倒退,先秦科技远远发达于秦后,秦皇陵中的记忆金属,千年不锈的镀铬宝剑还是其次的了,先秦时期有非常发达的科技。
  潘仁美和水公公都不让开贴讨论了,这就是亲美派标榜舆论自由的双重标准!  
  这是给炒作所谓正体字的港灿和湾湾一耳光,好极了
  原来大清钦定的就是大清发明的啊
  @寡人交友不慎 25楼
12:53:10  潘仁美和水公公都不让开贴讨论了,这就是亲美派标榜舆论自由的双重标准!  -----------------------------  水公公何许人也?
  @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18楼
12:20:50  (九)  早个十几年,那时候上网的人少,网络是沙漠,能遇到人很稀罕,能上网的多数在聊天室玩,那时候一般到网上看的东西都比较有可信度,也没什么微薄微信的,人也都比较在乎自己笔名(网名)的信用,敢于在网上发表观点的,都有几分干货。那时候谁敢说繁体字简体字,立即有学霸扫描了民国的简体字普及令上来打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跟网上开始热讨房地产差不多时间,真的东西越来越少人信,假的东西反倒越......  -----------------------------  真能扯淡  现在又不是找不到以前的字贴了。二王的字贴里的确是有简体字,但敢比一比是繁体字多还是简体字多,各自占的比例是多少?    这个是兰亭集序一部分,敢比一下简体字和繁体字比例吗?
  4、应该允许繁体字和简化字并行流通。  答:历史已经作出了选择。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繁体字在中国大陆与简化字并行使用了20余年。繁体字在大陆不是被强令禁止的(与台湾当局强令禁止简化字完全不同),而是在经过长期的并行使用后被简化字淘汰了。我们没有必要恢复一种已经在历史中被自然淘汰的东西。  ——————————————————————————  不是被强令禁止的?真能扯。  《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这个是国务院令,百度一下内容再说话好不好。
  某私塾有个美国老师叫李开腹,字承盆,外号膏晓怂,此人嫌  穷爱富,夏天,天气闷热  。几个穷人的孩子在课堂  上打瞌睡,老师走过来,  戒尺打了他一下,大怒说  到∶“你们看看自己,一  拿书就犯困睡觉,再看看  富人家的孩子,睡觉还拿  着书……”  
  @格里高里 30楼
13:11:14  4、应该允许繁体字和简化字并行流通。  答:历史已经作出了选择。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繁体字在中国大陆与简化字并行使用了20余年。繁体字在大陆不是被强令禁止的(与台湾当局强令禁止简化字完全不同),而是在经过长期的并行使用后被简化字淘汰了。我们没有必要恢复一种已经在历史中被自然淘汰的东西。  ——————————————————————————  不是被强令禁止的?真能扯。  《国务院关于......  -----------------------------  国务院令是说的简体字,并没说用繁体字犯法,也没说用繁体字枪毙。也没有用繁体字遭到处罚的例子。
  说简体字易于书写,易于交流,所以推广简体字,我想,难道说中国古人就那么笨,5000年来就从来没有想到把汉字简化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凭什么说古人聪明,凭什么说什么华夏文明领先世界5000年呢?  然后,我被一些要恢复繁体字的说法忽悠了,也认为推广简体字是割裂中国文化的阴谋!于是也积极倡导恢复繁体字。  可是,后来我看到马王堆出土的汉墓竹简和帛书,分明里边很多都是简体字啊,我一看都认识!接着我再一查,啊约,其实大陆简体字比台湾繁体字更古老!90%以上都是古代就一直在用的!  反而台湾繁体字竟然是完全按照1875年“大清钦定正体字”,是鞑系搞的!本来汉字每个都有多种写法,而那个“大清钦定正体字”全部选择最笨最繁的写法。满清还多次改字造字,重复改、重复造,就这么折腾,从满清康熙大麻子开始,每隔一段时间,颁布一次“大清钦定正体字”,强制臣民必须遵从,否则就是错字。本来汉字是可以有很多别字的,很多通假字,并没有过分的要求一笔一画都不能错,满清的这种“严谨”其实是对文化自由的束缚。  总有人说繁体字云云,繁体字源于“大清钦定正体字”,1875年才公布,谁再说这玩意藏着神马GP我们的血脉之前,请回答如下问题:  1、大陆简体字部分来源于魏晋时期,跟大清比哪个早?  2、大陆简体字部分来自敦煌文书,敦煌文书跟大清比哪个早?  3、简体字中的“众”字来源于甲骨文,你提供一个比它早的?  =================================================  额
学过书法的都知道章草、行草   简化字大多源于草书, 没几个人认为楷书最早吧?
  简体字不是现在才简的,最早的从隶书就简了。  楷书繁体字啥时候出现的啊???
  @格里高里 30楼
13:11:14  4、应该允许繁体字和简化字并行流通。  答:历史已经作出了选择。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繁体字在中国大陆与简化字并行使用了20余年。繁体字在大陆不是被强令禁止的(与台湾当局强令禁止简化字完全不同),而是在经过长期的并行使用后被简化字淘汰了。我们没有必要恢复一种已经在历史中被自然淘汰的东西。  ——————————————————————————  不是被强令禁止的?真能扯。  《国务院关于......  -----------------------------  这个和现在推广说普通话一样,国务院也有相应推广普通话的文件,但并没有强令禁止说地方方言,在有些农村语文老师上课甚至都是方言也没取消起教学资质,有些地方广播电台也有方言的广播节目。但不可否认现在说普通话的越来越多了,有的甚至在自己家里父母都和小孩用普通话交流,因为大家觉得用普通话还是方便。  但你说方言不犯法,只要不犯法的事就不应该理解成强令禁止的事。
  楼主以肯定简化字为名,行繁简混用之实,居心叵测。  当今简化字就是法定通用文字系统,必须统一、规范、稳定。
  4、应该允许繁体字和简化字并行流通。  答:历史已经作出了选择。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繁体字在中国大陆与简化字并行使用了20余年。繁体字在大陆不是被强令禁止的(与台湾当局强令禁止简化字完全不同),而是在经过长期的并行使用后被简化字淘汰了。我们没有必要恢复一种已经在历史中被自然淘汰的东西。  @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32楼
13:15:10  国务院令是说的简体字,并没说用繁体字犯法,也没说用繁体字枪毙。也没有用繁体字遭到处罚的例子。  -----------------------------  那你找一下在台湾因为用简体字枪毙的例子好不好。  另外你确定没有因为用繁体字遭到处罚的例子?你确定?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都包括。
  楼主有出处么?
  4、应该允许繁体字和简化字并行流通。  答:历史已经作出了选择。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繁体字在中国大陆与简化字并行使用了20余年。繁体字在大陆不是被强令禁止的(与台湾当局强令禁止简化字完全不同),而是在经过长期的并行使用后被简化字淘汰了。我们没有必要恢复一种已经在历史中被自然淘汰的东西。  @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13:15:10  国务院令是说的简体字,并没说用繁体字犯法,也没说用繁体字枪毙。也没有用繁体字遭到处罚的例子。  -----------------------------  @格里高里 37楼
13:40:29  那你找一下在台湾因为用简体字枪毙的例子好不好。  另外你确定没有因为用繁体字遭到处罚的例子?你确定?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都包括。  -----------------------------  确定
  @lwtufo0 38楼
13:40:56  楼主有出处么?  -----------------------------  有
  写简识繁,都不丢  
  顶一个  
  楼主好文,强文!虽然肯定不是楼主讲的那样,我也不会信楼主,但本文有绝地反击之势。简体字反咬一口,一大块肉肉到嘴!!!天涯有强人!
  通假确实是古代认可的,在小学时,学通假,一直不明白,那不是白字先生么??现在懂了。
  @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12:20:50  (九)  早个十几年,那时候上网的人少,网络是沙漠,能遇到人很稀罕,能上网的多数在聊天室玩,那时候一般到网上看的东西都比较有可信度,也没什么微薄微信的,人也都比较在乎自己笔名(网名)的信用,敢于在网上发表观点的,都有几分干货。那时候谁敢说繁体字简体字,立即有学霸扫描了民国的简体字普及令上来打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跟网上开始热讨房地产差不多时间,真的东西越来越少人信,假的东西反倒越......  -----------------------------  @格里高里 29楼
13:08:45  真能扯淡  现在又不是找不到以前的字贴了。二王的字贴里的确是有简体字,但敢比一比是繁体字多还是简体字多,各自占的比例是多少?    这个是兰亭集序一部分,敢比一下简体字和繁体字比例吗?  -----------------------------  你让别人数,你自己数过没?
  真能扯,脏(这个脏字就简化的很扯淡)水都泼在满清朝了,还好清之前的书法作品还有很多,除了狂草,请举出碑文使用简体而不是繁体的例子。  
  希望楼主能多用些具体例子来说明。所谓八股文,就是彻底把文人的思路往歧路上引,只需要钻研在故纸堆中,不会想到其他东西,来颠覆统治。毕竟,思想是最伟大的,消灭了思想,仅仅留下些似是而非的文字,就是消灭了思想。这里,皇帝们,想到了用文字代替思想的办法。那些没有思想的书读了再多也没有。
  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如果把文人的注意力从思想转移到文字本身上去,那思想就被暗暗的剥夺了。有点像把观众席转向的那种魔术。
    画圈圈的是繁体字共18个。最后一个“畅”字也是繁体字,标的时候没看出来,所以没标。(也许还有没认出来的)  全文(正文)共63  全文共63个字,我认出18个繁体字,繁体字所占比例为:28.571%。简体字所占的比例为:71.429%。
  格里高里
13:40:29  那你找一下在台湾因为用简体字枪毙的例子好不好。  另外你确定没有因为用繁体字遭到处罚的例子?你确定?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都包括。  -----------------------------  @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39楼
13:45:52  确定  -----------------------------  http://www.gov.cn/ziliao/flfg//content_27920.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二章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使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  本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人员用语违反本法第二章有关规定的,有关单位应当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拒不改正的,由有关单位作出处理。  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本法第二章有关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http://www.yznews.com.cn/yzsbs/html//content_133849.htm  工商上街“找茬”,招牌用繁体字不改就罚  从工商法规来看,店招上的店名是要与营业执照上的字号名称相同的,工商部门审查商户字号名称时,对字体把关很严,绝不允许用字不规范。如果商户在店招上擅自改变字号名称,工商部门可以按照《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对擅自改变字号名称的,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于企业,则可以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擅自改变企业名称的,予以警告或者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工商部门表示,他们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对街头店招的不规范用字进行了检查,出现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责令整改,对拒不改正者将处以罚款。  http://www.jsw.com.cn/site2/jjwb/html//content_.htm  使用繁体字招牌就是违法
  @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49楼
14:11:22    画圈圈的是繁体字共18个。最后一个“畅”字也是繁体字,标的时候没看出来,所以没标。(也许还有没认出来的)  全文(正文)共63  全文共63个字,我认出18个繁体字,繁体字所占比例为:28.571%。简体字所占的比例为:71.429%。  -----------------------------  摆脱,简繁一样的要扣掉好不好。  否则你拿一本台湾出的书,简体字还占了50%以上呢。
  没必要比较简繁体,谁强大谁牛逼,那些拼命维护繁体的,那是看到大陆强大后绝望的人
  @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12:20:50  (九)  早个十几年,那时候上网的人少,网络是沙漠,能遇到人很稀罕,能上网的多数在聊天室玩,那时候一般到网上看的东西都比较有可信度,也没什么微薄微信的,人也都比较在乎自己笔名(网名)的信用,敢于在网上发表观点的,都有几分干货。那时候谁敢说繁体字简体字,立即有学霸扫描了民国的简体字普及令上来打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跟网上开始热讨房地产差不多时间,真的东西越来越少人信,假的东西反倒越......  -----------------------------  @格里高里 29楼
13:08:45  真能扯淡  现在又不是找不到以前的字贴了。二王的字贴里的确是有简体字,但敢比一比是繁体字多还是简体字多,各自占的比例是多少?    这个是兰亭集序一部分,敢比一下简体字和繁体字比例吗?  -----------------------------  你这也太可笑了吧,二王字帖里简化字比例比繁体字低,就代表繁体比简化字好?或者更代表文化传承?人家举例的意思是简化字古已有之而已,二王离现在那么远,那时候已经有简化字了,后来的人难道就不会有新的简化字?一路发展下来,自然是简化字越来越多。另外,什么是文化传承?难道只有科举考试出来的文人骚客才是文化的传承?广大老百姓需要容易辨认,容易学习,容易书写的文字来使用,你意思是老百姓都识字了,所以华夏文明就断绝了?
  格里高里
13:40:29  那你找一下在台湾因为用简体字枪毙的例子好不好。  另外你确定没有因为用繁体字遭到处罚的例子?你确定?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都包括。  -----------------------------  @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13:45:52  确定  -----------------------------  @格里高里 50楼
14:18:38  http://www.gov.cn/ziliao/flfg//content_27920.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二章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使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  本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人员用语违反本法第二章有关规定的,有关单位应当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拒不改正的,由有关单位作出处理。  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  -----------------------------  自己都说是找茬了,规范用字不是单指是繁体字。  我是文明人,不跟你打嘴炮。
  @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14:11:22    画圈圈的是繁体字共18个。最后一个“畅”字也是繁体字,标的时候没看出来,所以没标。(也许还有没认出来的)  全文(正文)共63  全文共63个字,我认出18个繁体字,繁体字所占比例为:28.571%。简体字所占的比例为:71.429%。  -----------------------------  @格里高里 51楼
14:22:41  摆脱,简繁一样的要扣掉好不好。  否则你拿一本台湾出的书,简体字还占了50%以上呢。  -----------------------------  这个是你找出来的字贴让算的,又没说什么台湾出的书。  那用你的方法你给算一算,这个比例应该怎么算。
  @westformula1 53楼
14:29:46  你这也太可笑了吧,二王字帖里简化字比例比繁体字低,就代表繁体比简化字好?或者更代表文化传承?人家举例的意思是简化字古已有之而已,二王离现在那么远,那时候已经有简化字了,后来的人难道就不会有新的简化字?一路发展下来,自然是简化字越来越多。另外,什么是文化传承?难道只有科举考试出来的文人骚客才是文化的传承?广大老百姓需要容易辨认,容易学习,容易书写的文字来使用,你意思是老百姓都识字了,所以华夏......  -----------------------------  主贴才是可笑吧。主贴明明说的是繁体字是清代的,简体字的历史比繁体字久。现在又不认了,如果以容易学习,容易书写为理由,其实可以接受繁体。但以古代的字贴都是简体字的,这也太能扯淡了吧。不过是一个字贴里找几个简体字出来,拼在一起就说古代字贴里全是简体字了。  必须要以正视听一下。
  @westformula1
14:29:46  你这也太可笑了吧,二王字帖里简化字比例比繁体字低,就代表繁体比简化字好?或者更代表文化传承?人家举例的意思是简化字古已有之而已,二王离现在那么远,那时候已经有简化字了,后来的人难道就不会有新的简化字?一路发展下来,自然是简化字越来越多。另外,什么是文化传承?难道只有科举考试出来的文人骚客才是文化的传承?广大老百姓需要容易辨认,容易学习,容易书写的文字来使用,你意思是老百姓都识字了,所以华夏......  -----------------------------  @格里高里 56楼
14:41:33  主贴才是可笑吧。主贴明明说的是繁体字是清代的,简体字的历史比繁体字久。现在又不认了,如果以容易学习,容易书写为理由,其实可以接受繁体。但以古代的字贴都是简体字的,这也太能扯淡了吧。不过是一个字贴里找几个简体字出来,拼在一起就说古代字贴里全是简体字了。  必须要以正视听一下。  -----------------------------  主要是想反驳,有人认为简体字是近代才造出来的,繁体字才是中华正本。
  官方定基本用字当然是越简单越好,越能普及越好,方便学习。  如果喜欢繁体字的,等你有了简体字基础之后自己学就可以了,有什么可争论的。  再说就按上图,简繁重合部分有70%以上,学简体字的人事实上也学了70%的繁体字,反之亦然。  反正从我个人来说,我也没故意去学繁体字,但是基本上我都能看懂,即便有几个陌生的字,联系上下文也就知道了。  扯古文的那更是瞎掰,不好好学习,不多看古文了解意思,无论是学简还是学繁都是睁眼瞎,没什么不同的。
  @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57楼
14:45:31  主要是想反驳,有人认为简体字是近代才造出来的,繁体字才是中华正本。  -----------------------------  简体字不能算是现代生造出来的,应该说大部分都有历史传承。但繁体字的确更接近中华正本。  简体字在古代字贴中大部分是从行书和草书中来的,但正确的说法是出现过。正本要是看比例的吧,比如一个“会”,一百个字贴九十个是繁体,有十个是简体。简体写法不能说是生造,但你总不能瞎眼硬说繁体字是清代发明的,古代人都写简体吧。  而且字是不是应该不断简化,根本就是不一定的。否则的话,二简字就不会流产了,二简字比现在的简体字更简单,按越简化越先行的原则,岂不是二简字更高级?  其实简体字已经普及,再走回头路搞繁体字没必要也不可能了。但看到一些胡说八道的说法,实在忍不住要反驳的。
  @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14:45:31  主要是想反驳,有人认为简体字是近代才造出来的,繁体字才是中华正本。  -----------------------------  @格里高里 59楼
15:07:17  简体字不能算是现代生造出来的,应该说大部分都有历史传承。但繁体字的确更接近中华正本。  简体字在古代字贴中大部分是从行书和草书中来的,但正确的说法是出现过。正本要是看比例的吧,比如一个“会”,一百个字贴九十个是繁体,有十个是简体。简体写法不能说是生造,但你总不能瞎眼硬说繁体字是清代发明的,古代人都写简体吧。  而且字是不是应该不断简化,根本就是不一定的。否则的话,二简字就不会流产了,二简......  -----------------------------  台湾人都说只要繁体字才是最正统的中华文化,简体字是共 党创造出来的。你去找下以前的帖子看看。
  @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17楼
12:18:10  (八)  爱无心的另一种解释,  古代的爱字,上边字头代表手,宝盖下还有个心,最下面是友,那个意思是用手去掏朋友的心,利用朋友,这是爱吗?  看来,还是把爱字的心去掉为好,就像现在这样,呵呵。  -----------------------------  我可以理解成爱要像宝贝一样捧在手里吗?
  给力 mark~~
  @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14:11:22    画圈圈的是繁体字共18个。最后一个“畅”字也是繁体字,标的时候没看出来,所以没标。(也许还有没认出来的)  全文(正文)共63  全文共63个字,我认出18个繁体字,繁体字所占比例为:28.571%。简体字所占的比例为:71.429%。  -----------------------------  @格里高里
14:22:41  摆脱,简繁一样的要扣掉好不好。  否则你拿一本台湾出的书,简体字还占了50%以上呢。  -----------------------------  @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55楼
14:35:38  这个是你找出来的字贴让算的,又没说什么台湾出的书。  那用你的方法你给算一算,这个比例应该怎么算。  -----------------------------  暮(草头) 稽
茂(这个草头是行书,也可以不算)
  列(繁写不是一横下面加一个夕)
足  由此观之 楼主对繁体字根本就不了解,一个对简单繁体字都不甚了解的人,竟然洋洋洒洒十几条,真奇怪!  另外
我同意“格里高里”的观点,古今相同的
应该无所谓繁简
比较时应该剔除。  秦始皇的书同文是文化的统一,当然也必然损失了些个性,这是一种取舍,无关思想压制什么事,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播出的《汉字五千年》就提出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观点,正因为秦始皇统一了文字,所以奠定了中华文明大一统的根基。比较观察一下同一时期的罗马文明,语言是没有统一的,导致了现在的英语,法语,德语,等等属于同一语系各个欧洲语言文字。  是统一好,还是“放任自流”地百家争鸣好,历史给出了一个答案。  楼主所引的资料里说乾隆为《四库全书》做注,已经很明显的说明了是为了去俗,也不是为了愚民。满人入关前汉文水平肯定是没有汉人高的,即便做了满汉的共主,汉文水平也不会高过汉人,如果想愚民,连满人自己都愚弄了,也不利于满人统治啊。  总体来说,汉字的演变是由“图像文字”到“线画文字”,然后到“点画文字”,毫无疑问地说,是由繁变简的一个过程,楼主说
越到后来,文字越繁,到满清时期则繁到极致,不知证据何在。  楼主语:  我从来都觉得中国语文老师是最垃圾的,学术思想没有,却那么多的人为规定的规矩,烦死人了!  我只能说确实有很多庸师,但也有很多名师,问题是你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人啊。  楼主语:  (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屁话!什么尊师重道,师能与道相提并论么?)  你完全不是站在古人的时代来考虑这个问题,根本不知道在古代,拜师学艺很有可能是决定一个人一生重要的关键点。  古代不像现代,提倡鼓励学术交流,各个有本事的同行之间“门户之见”是非常严重的,如果有一个有技艺的人收你为徒
你这一辈子就有盼头了。
能不尊师吗?
在这一点上,楼主严重有失礼貌,你遇见过一些庸师,但不能骂所有老师啊。  关于“钦定正体字”的问题,我经常看台湾人的文章,倒真没注意那些繁体字是否是以“钦定正体字”为标准,但有一点
我是很清楚的,很多练书法的台湾人,都是以《兰亭序》为贴做行书临摹的,当然也包含很多清朝以前的有名的字帖,那些历代名帖里的楷书字,难道不会为台湾人平时书写所用吗?怎么可能仅仅以“钦定正体字”为标准呢?楼主的论断过于武断和狭窄了吧!  汉字的繁简之争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麻烦的话题,楼主的论述很多地方带有情绪,比如说对清朝就很鄙视,很多地方一点都不科学,只说结论,没有论证
  如果想说的话,还是客观全面科学点吧!!!
  @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5楼
11:43:59  (二)  而且,还有一个巨大问题:应当允许各种异体字存在,否则就是割裂文化传统。  -----------------------------  我觉得吧,还是统一点好,比如说茴香豆的“茴”字,有必要搞个七八种不同的写法吗,按现有的常用汉字三千个计算,都有那么七八个异体字存在,那么大家的学习难度就要提高很多,绝不止七八倍。
  更要命的是,使用起来,这三千个字乘以七或八后,互相组合以后让人产生的眩晕感是十分头疼的。  举个例子,“秋”这个大家都认识,“火禾”(抱歉,我不用五笔)这个字大家认识吗?
其实也是个秋字,这样的异体字还算好理解,有很多异体字你完全看不出联系。如果在使用的文章里,大量出现这样的情况,那真是要命,我光认读字就需要花费很久时间。  据天津书法家田蕴章先生说,汉字的主要任务有三点:准确,便捷,型美。汉字的发展和变化,应该按照这样的一个标准来进行,才是正确的。不论繁简,都应该遵循这个标准,因为这是一个在实际中使用的标准,这样的发展和变化,才有生命力可言。也才有传承民族文明的可能。
  回复第7楼,@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三)   简体字也有倒退繁化的一部分。   “的、地、得”曾是一些人嘲笑别人不会区分修饰名词、形容词的笑资,   其实,这种区分是从满清时期才开始的,在清初的红楼梦里还全是直接都用“的”呢,你是不是想笑话红楼梦的作者呢?   世界各国的文字,都不区分修饰名词、形容词的那个介词“的”,简体字却正式区分的,这是一种故意把思想搞混的阴谋。   说什么运用“的、地、得”对文字的语气有区分作用,但实践中并不明显,读起来则没有任何差别。   我从来都觉得中国语文老师是最垃圾的,学术思想没有,却那么多的人为规定的规矩,烦死人了!   繁体和简体字可在同一篇文章里出现,各种异体字都可以写,这才是满清之前的中华传统。   所谓的“书同文”只不过是割裂文化传统的阴谋,这个阴谋从秦朝统一文字就开始了。  --------------------------  楼主这个我有异议啦,记得以前上学是学过“的”“地”“得”的区别,但老师也特别强调考试的时候不做区分,混着用也不要紧,应该算是种进步吧  
  你这些东西,台湾人看不到的。
  楼主名字好长
  支持楼主
  擦 争论个鸡巴
繁体字是我们的文化
何来台湾繁体字之说
  支持楼主,繁体字有些被篡改,反而简体大部分是中国古代就有在使用的活文字,很多简体字来自汉字巅峰艺术化的草书。
  @瞳瞳喵 71楼
18:05:31  楼主名字好长  -----------------------------  ABCDEFG,这么记一点都不长。
  还是简体字简单易认,易教,易学!  
  今天的简体字是经过无数语言文字专家审定过的,符合文字的发展规律!而不是无端的造字!  
  我只会写简体字。不过基本上会看懂繁体字。
  繁体简体都应该有  繁体字有许多写书法很好看  比如说龙、爱、广……  这是我的书法  
  长知识了……
  字真难看
  谢谢楼主,受教了。
  顶一下  谢谢分享
            建议适时推出二简字。一次性推出20-50个简化字左右,每次稳定20-30年,这样影响小,反对的人少。  汉字简化阻力来自已经读书的人,他们本来认识字,你一简化,他们变成了文盲,当然反对了。
  回复第17楼(作者:@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于
12:18)  (八)  爱无心的另一种解释,  古代的爱字,上边字头代表手,宝盖下还有个心,最下面是友,那……  ==========  对爱字你看错了,我也看错过,心下面不是友,愛,,,愛,,,繁体字好看,这是要承认的,龍,風,靈,國,鳳,不过走入误区罢了,大部分变的毫无美感,简体字是复古,跟论语一个德性,女人是女,你也是女,太恶心了,全篇上去都是女,而他全是他,猪狗也是他,没复古到这种地步还是可以接受的。  
  好文!
  如果看到一句“他还好吗?”没准在说一条狗,“他生病了吗?”也许是只鸡,这也太胡闹了。女有月经吗?可是问男人那绝对没有,女人还好吧?怎么看起来象来月经的样子,有可能是对一个男的说。  
  楼猪,我有一事不明白了,那清以前的书籍为什么都是繁体字呢?如果清朝把汉字复古了就看不懂清以前的简化字了吧?如果清朝假如把汉字简化去造字了,那么清以前书籍就看不懂了,我们就会从清代开始出现文化断档了!!!  
  都知道,就弯弯狗不知道
  长知识了,
  其实当年的许多辫子戏都来自弯弯
  @ygoahz 41楼
13:53:16  写简识繁,都不丢  -----------------------------  对头!  最好是繁、简都要看得懂,写的来!
  要多些这样的科普文,为字体正本清源  
  弯弯港灿的日本爹也有很多简体汉字
  @艾碧希帝依埃弗基 7楼
11:53:12  (三)  简体字也有倒退繁化的一部分。  “的、地、得”曾是一些人嘲笑别人不会区分修饰名词、形容词的笑资,  其实,这种区分是从满清时期才开始的,在清初的红楼梦里还全是直接都用“的”呢,你是不是想
红楼梦的作者呢?  世界各国的文字,都不区分修饰名词、形容词的那个介词“的”,简体字却正式区分的,这是一种故意把思想搞混的阴谋。  说什么运用“的、地、得”对文字的语气有区分作用,但......  -----------------------------  最近规定是的地得可以通用了
  氵九,酒。亻丁,停。彐,雪。讠云,谭。厂元,原。大正,整。弍,贰。旦,蛋。  祘,算。  
  简体字便于书写学习认识,有了这些优点就能被广泛接受,那些说繁体字好的就如愚腐的老学究。  
20:49:36  如果看到一句“他还好吗?”没准在说一条狗,“他生病了吗?”也许是只鸡,这也太胡闹了。女有月经吗?可是问男人那绝对没有,女人还好吧?怎么看起来象来月经的样子,有可能是对一个男的说。  -----------------------------  什么乱七八糟的。
  支持简体字。
  长姿势了  
  繁体大概是书法家发明的,书法写繁体比较容易写得好看。比如东字的繁体左右平衡,容易写得好。不过也没有绝对,草书反而简体写得流畅。书家往往取合用取舍的态度。简体大约是大众发明的,易学高效。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丿·丿一是什么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