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什么不管鸿茅药酒到底好不好

鸿茅药酒,究竟是何物?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表态,广告不得误导消费者!
近日,广州医生因吐槽“鸿茅药酒是毒药”被跨省抓捕的新闻,将“鸿茅药酒”推上了风口浪尖。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责成鸿茅药酒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广告不得误导消费者。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接受记者时说了什么?
鸿茅药酒究竟是何物?
它的掌门人是谁?
谁又是它的护身符?
为你揭秘鸿茅药酒的前世今生
鸿茅药酒是何物?
鸿茅药酒是酒还是药?
直到日,大家才知道,鸿茅药酒是药,而且是一种非处方药。
鸿茅药酒的身份是非处方药不假,但它的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Z”打头,也就是“中成药”。
而且搜索一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鸿茅药酒也是存在的。
其药品说明书上明确写着:功能主治为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
同时,禁忌项注明:儿童、孕妇禁用,阴虚阳亢者和肝肾功能不全及酒精过敏者禁服。
“注意事项”明确写着:“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在医院就诊”,“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
鸿茅药酒的广告有多凶猛
尼尔森网联AIS全媒体广告监测显示,去年1月至11月,内蒙古鸿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替代宝洁有限公司位列投放广告企业第一,投放总额同比增长55.9%。
而根据央视市场研究媒介智讯(CTR MI)的数据,2016 年,鸿茅品牌(包括酒精饮品、活动、商业及服务性行业等)在电视广告中的投放额为150 亿元。
此前,据媒体报道,2016年,云南白药7.07亿元广告费,是当年所有医药类上市公司中数额最大的;其次,是白云山(.11亿元、葵花药业(.41亿元、吉林敖东(.38亿元。
而曾引起争议的上市公司莎普爱思广告费占营收27%,位居A股医药类上市公司首位,2016年广告费2.63亿元,排在医药类上市公司第10位。
从国企到鲍洪升手中的鸿茅药酒
鸿茅药酒的火爆,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内蒙古鸿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洪升。
先来科普一下鲍洪升其人。
1996年,鲍洪升选择“护肾宝”,成为品牌全国总代理,通过首创“全程服务营销模式”。短短三个月,“护肾宝”火爆全国,成为当年补肾类产品国内第一品牌。
1997年,鲍洪升又独家代理“美福乐”系列减肥产品,连续两年做到减肥产品国内销售第一。
也是这一年,鲍洪升把藏药推向全国市,其中“芒交”开创了藏药在全国市场旺销的火爆局面。
1999年,鲍洪升做起了婷美内衣,似乎“转行”了。事实上婷美的原型叫英姿带,是个坎肩式的穿戴保健产品,后来才改良成内衣的样式,算是保健产品的“跨界”创新。鲍洪升将内衣卖点由保护颈椎改变为“变美”,找到蒋雯丽、李湘等明星当代言,同时,鲍洪升以买断专柜的方式,使“婷美内衣”12天内火爆京城,26天风靡全国,在北京日销售额突破200万元,超过长期在中国内衣市场占据霸主地位的六大名牌内衣一月销售总和。
2006年,鲍洪升出任内蒙古鸿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成为鸿茅药酒的掌门人。他先后与陈宝国、张铁林、德德玛、雷格生、黄健翔等知名人物合作,借势推广鸿茅药酒。再次让鸿茅药酒销量暴增。
就是这样一个长袖善舞之人只花了500多万就控制了当时固定资产近5000万的鸿茅药酒。
10年间广告违法2630次
经查询公告文件,不完全统计后发现,鸿茅药酒广告这几年曾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
相关专家表示, 鸿茅药酒不是酒,也非保健品,而是一款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的药品。
“注意事项”明确写着:“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在医院就诊”,“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
关于鸿茅药酒的不良反应一直没有间断过。
2015年12月,在北京市延庆县食药监局调解的一起诉讼中,消费者郭女士投诉,反映其在某药店购买了鸿茅药酒等产品,服用后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经协商,经营者同意退还消费者购买药品的全部费用1627.8元。
不过,这些疑问并没有影响鸿茅药酒广告播出,“鸿茅药酒,每天两口”的广告语仍频繁出现在各种电视广告中。内蒙古鸿茅药业股份公司集团一副总经理也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量鸿茅药酒的消费者已形成了饮用习惯,每天都喝,长期服用。”
1034个广告批文连年不断
在法律法规日益完善、整治力度不断加强的10年间,鸿茅药酒发布违法广告不完全统计达2630次,被全国25个省市食药监部门99次列入违法广告公告移送工商行政部门查处,被10省市18次采取暂停销售的行政强制措施。
可令人费解的是,一边是鸿茅药酒违法广告在各地被查处,另一边内蒙古食药监给鸿茅药酒发出的广告批文却从未间断。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数据库,2011年至今鸿茅药酒一共获得从蒙药广审(文)第号到蒙药广审(视)第号共1034个广告批文,仅月就获得234个广告批文。
2013年,鸿茅药酒因“夸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含有有功效、获奖等综合性评价内容;利用国家机关、专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做证明;利用患者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等原因,被湖南、新疆、河南等省区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然而,接下来的2014年鸿茅药酒一共获得130个广告批文。
2014年,鸿茅药酒又因“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利用专家或患者名义作功效证明”等违法行为被山西、山东、江苏等省食药监曝光,但2015年又“合法”地获得了240个广告批文。
日,新《广告法》实施,鸿茅药酒先因明星代言成为上海市查处首例广告违法案件。2016年1月,因广告违法118次严重违法被重庆市食药监局通报。然而,2016年1月至10月间,内蒙古食药监部门一如既往地为鸿茅药酒核准269个广告批文。
与此同时,鸿茅药酒的销售收入不断攀升。2016年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鸿茅药业所在地)政府工作报告显示,鸿茅药业五年上缴税收1.6亿多元,其中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完成税收近6000万元。
近日,记者就鸿茅药酒有关监管情况,采访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
一、很多人认为鸿茅药酒是保健食品,并不清楚它是一种药品,请您介绍一下鸿茅药酒的注册审批情况。
鸿茅药酒为独家品种,现批件持有人为“内蒙古鸿茅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原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于日批准注册,原批准文号为“内卫药准字(86)I-20-1355号”。2002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换发批准文号,该品种批准文号换发为“国药准字Z”。后经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两次再注册,现批准文号有效期至日。
鸿茅药酒药品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处方含有67味药味,规格为每瓶装250ml和500ml,功能主治为: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
二、鸿茅药酒是如何成为非处方药的?
我国于1999年发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并按照该办法开展非处方药的目录遴选与转换。2004年以前公布的非处方药,是由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分批从已上市的标准中遴选产生;2004年之后公布的非处方药,是按照《关于开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评价工作的通知》,由企业对已上市品种提出转换申请,经对企业申报资料进行评价后确定转换为非处方药。
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公布第六批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通知》(国食药监安〔号),公布鸿茅药酒为甲类非处方药。
三、“是药三分毒”,鸿茅药酒作为非处方药,使用中需要注意什么?监测到哪些不良反应?
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品,因而具有药品的属性,风险与获益并存,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非处方药也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使用,不能随便增加剂量或用药次数,不能擅自延长用药疗程,更不能擅自改变用药方法或用药途径。如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2004年至2017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鸿茅药酒不良反应报告137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呕吐、腹痛等。
四、针对公众的质疑和担心,国家药监局采取什么措施?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有关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药品广告审批,加大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一是责成企业对近五年来各地监管部门处罚其虚假广告的原因及问题对社会作出解释;对社会关注的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汇总近五年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报告。二是严格按照说明书(功能主治)中规定的文字表述审批药品广告,不得超出说明书(功能主治)的文字内容,不得误导消费者。三是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持续加大对该企业日常检查和飞行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如发现违反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将依法严肃处理,直至吊销药品批准文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
国家药监局要求内蒙古药监局严格广告审批 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鉴于医务界、媒体和公众对内蒙古鸿茅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鸿茅药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质疑,请你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有关规定,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药品广告审批,加大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请你局责成该企业对近五年来各地监管部门处罚其虚假广告的原因及问题对社会作出解释;对社会关注的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汇总近五年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报告。
二、请你局严格按照说明书(功能主治)中规定的文字表述审批药品广告,不得超出说明书(功能主治)的文字内容,不得误导消费者。
三、请你局持续加大对该企业日常检查和飞行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如发现违反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将依法严肃处理,直至吊销药品批准文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城市信报综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新华社、证券时报、健康时报、上观新闻、齐鲁晚报等
大家都爱看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鸿茅药酒麻烦大了 国家药监局终于出手鸿茅药酒麻烦大了 国家药监局终于出手证券之星百家号药,当成保健品卖肯定有问题。刚刚,国药监局发话:严查鸿茅药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有关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同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药品广告审批,加大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一是责成企业对近五年来各地监管部门处罚其虚假广告的原因及问题对社会作出解释;对社会关注的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汇总近五年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报告。二是严格按照说明书(功能主治)中规定的文字表述审批药品广告,不得超出说明书(功能主治)的文字内容,不得误导消费者。三是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持续加大对该企业日常检查和飞行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如发现违反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将依法严肃处理,直至吊销药品批准文号。“鸿茅药酒”有毒没毒?引起轩然大波上周末,“鸿茅药酒”“跨省追捕”等关键字齐齐登上热门话题榜,关注度不亚于同一时段的美国空袭叙利亚。据红星新闻4月13日报道,因在网上发帖称“鸿毛药酒是毒药”(原帖题“鸿毛”),今年1月10日,广州医生谭秦东在自己家门口被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警方跨省抓捕,“罪名”是涉嫌损害商誉。消息一出,澎湃新闻等大众媒 体开始密切跟踪,医学圈内引发热烈讨论,再加上微博大 V 们的发声,舆论场好不热闹。到底有毒没毒?我想这是每个人都会问的一个问题,但目前看来,鸿茅药酒“毒性”如何,难以断言。“67味药,确实有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医学副教授告诉《医学界》,但具体有什么问题,“不好说,太敏感。”而我们尚未找到任何有关的临床数据。在网上唯一能找到的,能够为其安全性背书的,是在此前“保护民族品牌,振兴中蒙医药”发展研讨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梁爱华曾以“鸿茅药酒”为例说明了中药的“毒性”问题:“鸿茅药酒含有60多味中草药。其药方中的半夏、南星、何首乌等药材在药方经过调制后,一天的用量合算下来,实际上最后只能吃到20几毫克,这个含量并不会引起问题。”梁爱华还特别介绍:“中药的炮制和加工过程中有很多精道的祖传方法,比如说炮制的过程中会发生成分的转变,有些是有毒成分的减少,最后可能会导致有毒物质产生了解毒的作用。“此种说法是否可信呢?有媒 体根据近十年的职能部门的公告文件做出不完全统计,鸿茅药酒广告曾被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10省市18次采取暂停销售的行政强制措施。鸿茅药酒或多或少隐瞒自己“非处方用药”的身份,而不是保健品,不提自己的禁忌人群,极易造成误导,屡遭处理之后,仍然坚称“所有人都能喝”。当然,“广告违法”并不等同于“有毒”,但不少医生和医疗自媒 体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医生欧茜在《奇葩:67种药材能治47种病1169个广告的国药鸿毛药酒坑人到什么时候?》文中的表述是,鸿茅药酒中的67种中药材,不乏何首乌、附子、乌药、半夏之类的常见毒性中药材。医疗自媒 体丁香园刊文表示,鸿茅药酒中的药材何首乌,有明确肝毒性。另外,槟榔、酒精成分为1类致癌物,“只要是明确或可能的人类致癌物,并不存在安全剂量。”春雨医生则暗指鸿茅药酒的成分中含有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豹的豹骨。烧伤超人阿宝直接指出,半夏与附子连用,已经违反了中医“十八反”的原则。……但这些证据,都是在科普讨论的范围内,似乎也不确切。“中药对有毒中药的使用是有严格剂量控制的,《中国药典》里有明确说明”。中国中医科学院一名研究人员称,上述几种有毒中药也都经过了临床前和临床上的长期用药的安全性研究(动物、人),也证明只要在药典规定剂量内用药,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造成明显毒副作用。但对于“制何首乌”,即通过炮制(减毒)的何首乌,“长期大量服用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也是有一定使用禁忌症的,”但据该研究员了解,对于肝毒性,目前没有确切的实验室或临床大样本数据支持毒性结论。到底是酒,还是药?事实上,舆论发酵至今,已有不少人指出,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鸿茅药酒的国药准字号药品的法律身份和地位。因为安全性讨论的前提是,把鸿茅药酒视为药物,注意用量、适用症和禁忌人群。没错,鸿茅药酒不是酒,也不是保健品,而是一款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的药品。消费者应当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鸿茅药酒的原罪在于,宣传广告中其定位在药物、保健品和食品之间的模糊化。查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药监管统计数据,鸿茅药酒获批广告高达1192条,稳居药品广告获批数量“头把交椅”。“每天两口,把病喝走”的广告语明显不妥。既然是药,医生会建议病人使用吗?就目前收集到的医生信息而言,似乎并没有医生会推荐这一产品,主要原因是“适应症太多”?也就是说,消费者只能按照药品说明书的指引来使用了。而在鸿茅药酒的说明书上,明确写着:功能主治为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同时,禁忌项注明:儿童、孕妇禁用,阴虚阳亢者和肝肾功能不全及酒精过敏者禁服。“注意事项”明确写着:“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在医院就诊”,“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如此多的功效,在一般老百姓眼里,跟“包治百病”似乎没有太大区别……投诉从未间断……事实上,关于鸿茅药酒消费者出现身体不适症状的情况或投诉一直没有间断过。图:网上的一则评论2015年12月,在北京市延庆县食药监局调解的一起诉讼中,“消费者郭女士投诉,反映其在某药店购买了鸿茅药酒等产品,服用后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经协商,经营者同意退还消费者购买药品的全部费用1627.8元。”2012年3月,据媒 体报道,“70多岁的济南老人有高血压和白内障,喝完鸿茅药酒后马上出现了视力模糊的症状。”2011年7月,在一家医药咨询网站,有网友留言:48岁,女性,喝鸿茅药酒后心慌怎么办?2014年9月,有留言问“79岁男性喝鸿茅药酒4天,全身越来越痛,怎么回事?”2016年12月,有留言问“为什么喝完鸿茅药酒以后全身虚弱还出冷汗?”2017年3月,有留言问“有腰椎间盘和骨质疏松,喝完鸿茅药酒全身疼痛,不是骨头疼,是神经疼”……鸿茅药酒如何成为非处方药的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曾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特别提醒关注非处方药的用药安全:非处方药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占2017年总体报告的9.2%。从年龄分布看,老年患者在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占比明显高于非处方药的总体报告占比,提示应关注老年人群使用非处方药的安全性问题。非处方药归根结底是药的范畴,即便安全性再高,也仍然有毒副作用,根据相关规定,每隔3-5年就要进行一次再评价,推陈出新,优胜劣汰,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对待非处方药,应该从源头上把好关,确定数据有效、疗效可行才允许上市。如此“疗效不确切、安全性未知”的鸿茅药酒如何成为非处方药的?食药监局回答了这一疑问:我国于1999年发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并按照该办法开展非处方药的目录遴选与转换。2004年以前公布的非处方药,是由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分批从已上市的标准中遴选产生;2004年之后公布的非处方药,是按照《关于开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评价工作的通知》,由企业对已上市品种提出转换申请,经对企业申报资料进行评价后确定转换为非处方药。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公布第六批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通知》(国食药监安〔号),公布鸿茅药酒为甲类非处方药。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证券之星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财经资讯,股市狙击。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违规鸿茅药酒为何通过审批 国家药监局:已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 三湘万象 - 湖南在线 - 华声在线
违规鸿茅药酒为何通过审批 国家药监局:已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由67味中草药配制成的鸿茅药酒,一方面拿到国家食药监部门批的药品批文,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另一方面通过明星代言到电视广告植入,不断营造其保健品形象,在药品和保健品市场“左右逢源”。
不但如此,鸿茅药酒十多年来广告违法2630次,却依然在电视上大行其道;数十次被各地食药监部门要求责令停产,但依然活跃在各大药房。鸿茅药酒到底是酒还是药?为何违规广告的红灯警告不断,广告审批还是一路绿灯?
近日,鸿茅药酒因一场“跨省追捕”受到公众关注。广东医生、中南大学硕士谭秦东发布帖子《鸿茅药酒:是含67味好药的非遗神酒,还是“来自天堂的毒药”?》,被鸿茅药酒所在地警方内蒙古凉城警方跨省抓捕,目前该案已移交检察院起诉。鸿茅药酒报警称,谭秦东发布帖子造成损失共计140余万元,严重损害鸿茅药酒的商品声誉。
更值得关注的是,为何鸿茅药酒十多年来广告违法2630次,却依然活跃在电视上?鸿茅药酒到底是酒还是药,是药为何广告中频频登上餐桌,是酒又为何号称“喝出健康”?
属非处方药,为何鼓励消费者每天都喝?
从鸿茅药酒所打的广告来看,鸿茅药酒频频出现在饭桌,看起来像是“酒”,其广告词也暗示了一种生活化的场景,如“再冷的天,也挡不住相聚的暖”。记者走访4家药店发现,鸿茅药酒外包装盒上有OTC标识,并标有国药准字Z。包装上还显示,其成分包括何首乌、地黄、白芷、山药、人参、槟榔等67味,主要功效包括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适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
药店店员告诉记者,鸿茅药酒是作为药来卖,而不是普通酒类或保健品。既然是药,为何鸿茅药酒的广告词总是说“每天喝两口,疾病都溜走”?内蒙古鸿茅药业股份公司集团一副总经理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量鸿茅药酒的消费者已形成了饮用习惯,每天都喝”。
对此,一名中医药专家告诉记者,神农本草经把中医药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否有毒副作用,要看中药成分属于上品还是中下品。红枣、淮山、莲子这些上品中药就没有什么毒副作用,中品中药可能会有小毒,下品中药毒副作用比较大。一般来说,药食两用的中药比较安全,长期服用问题不太大。但既然鸿茅药酒有OTC标示和国药准字,那就是一种药,有一定副作用,比如有痛风症状的人最好不要服用。该专家强调,鸿茅药酒是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提倡长期服用。
一名法律界相关人士表示,作为非处方药,其广告发布是规定的,鸿茅药酒广告频频出现生活化场景的做法很可能让消费者产生其属于酒类或保健产品的认识,涉嫌误导消费者。
广告违法数千次,为何仍能频频露脸?
据不完全统计,鸿茅药酒广告曾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湖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但内蒙古食药监管理局作为监管部门和广告批文核准部门,却一路为鸿茅药酒广告“开绿灯”。在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的网站上,在广告类别中搜索“鸿茅药酒”,可搜到1192条广告内容。一份尼尔森网联AIS全媒体广告监测表显示,2017年投放前十的广告主中,内蒙古鸿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一,远远超过第二名宝洁公司和第三名可口可乐公司。
事实上,湖南早就查处过鸿茅药酒,并责令其退市。2009年9月,湖南省食药监局发布公告,两次对鸿茅药酒发违法通知书,并移送同级工商查处。同年12月,省食药监局再次对发布违法广告的鸿茅药酒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暂停销售。2010年2月,长沙食药监、工商部门联合执法,对涉嫌违法宣传的“鸿茅药酒”依法查处,责令其退市。
在不同省份,鸿茅药酒因“以专家和患者名义为产品做功效宣传”“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擅自篡改审批内容”等原因被通报。尽管鸿茅药酒在全国各地被责令退市数十次,但其销售不仅节节攀升,还不断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2017年4月,鸿茅药酒因广告违法登上云南省工商局黑榜,两个月后,鸿茅药酒成为内蒙古第二家加入“国家品牌计划”企业。
在市场上,鸿茅药酒也是正常销售,甚至被摆在醒目位置。多家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鸿茅药酒的销售一般,回头客不多,不过,鸿茅药酒的广告打得多,所以大家都知道。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鸿茅药酒在广告上投资很高,药店从这款药获得的利润并不高,因此推销员不太主动推荐,但由于鸿茅药酒在同类药酒中价格较贵,知名度较高,很多人喜欢作为礼品购买。“我们店春节期间卖断货。”一名药店工作人员说。
广州医生发网文吐槽,为何被跨省追捕?
因发文指鸿茅药酒为“毒药”,广州医生谭秦东被跨省抓捕。鸿茅药酒称,谭秦东发布帖子造成损失共计140余万元,严重损害鸿茅药酒的商品声誉。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智慧告诉记者,谭秦东发帖是否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需看其是否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根据已披露的信息,虽然谭秦东所发文章的标题用词“毒药”有夸张成分,但文章的内容没有对鸿茅药酒的成分、功效进行捏造。另外,该罪构成要件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在此事件中,鸿茅药酒是否存在损失,损失是否与该文章的发表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证明。
还有专家表示,谭秦东发帖质疑可能构成了违法侵权,但酒厂所在城市的警察毫无征兆地来广州把他抓走,超出普通人预期。如果谭秦东构成违法侵权,鸿茅药酒可以走法律程序,但警方跨省追捕会引起普通人的不安。
湖南地区工作人员直接挂断电话
鸿茅药酒的定位到底是药还是酒?为何屡次广告违法,却依然在电视、网站等载体上大行其道?记者辗转得到鸿茅药酒湖南地区负责人刘珍津的电话,但她称记者打错了。随后记者联系了鸿茅药酒湖南地区另外一名工作人员梁曲,在记者表明身份并说明来电意图后,其直接挂断了电话,随后拒接电话。
国家药监局
要求内蒙古食药监局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4月16日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鸿茅药酒有关事宜回应称,鸿茅药酒现批件持有人为“内蒙古鸿茅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原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于日批准注册,原批准文号为“内卫药准字(86)I-20-1355号”。2002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换发批准文号,该品种批准文号换发为“国药准字Z”。后经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两次再注册,现批准文号有效期至日。
鸿茅药酒是如何成为非处方药的?我国于1999年发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并按照该办法开展非处方药的目录遴选与转换。2004年以前公布的非处方药,是由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分批从已上市的标准中遴选产生。2003年11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鸿茅药酒为甲类非处方药。2004年至2017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鸿茅药酒不良反应报告137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呕吐、腹痛等。
同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称要求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药品广告审批,加大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一是责成企业对近五年来各地监管部门处罚其虚假广告的原因及问题对社会作出解释;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汇总近五年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报告。二是严格按照说明书(功能主治)中规定的文字表述审批药品广告,不得超出说明书(功能主治)的文字内容,不得误导消费者。三是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持续加大对该企业日常检查和飞行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如发现违反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将依法严肃处理,直至吊销药品批准文号。
同时,该局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
潇湘晨报记者长沙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鸿茅药酒治失眠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