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波波河跨国公园上游多间歇河的原因

该用户没有自我介绍
不要说太多的
  东非大裂谷的分布:东非大裂谷是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被称为地球上的伤疤,它经过的大致路线是希雷河河口---马拉维湖后分为东西两支,东支经纳特龙湖(坦桑尼亚北部边境)--图尔卡纳湖(肯尼亚北部边境)--阿巴亚湖(埃塞俄比亚境内)--阿萨尔洼地(曼德海峡附近)--红海—亚格巴湾(亚喀巴湾)--死海、约旦地沟;西支经坦葛尼喀湖—基伍湖—阿明湖—蒙博托—阿伯特尼罗河谷地。  东非大裂谷的基本特征:  a.东非裂谷是由许多裂谷形成的,裂谷的宽度一般是50-60KM,最窄处也只有30KM,最宽处也不过70KM,谷底与两侧高差平均500-800M,最大可达2000M,有的两侧呈阶梯状下降。  b.裂谷低地由于宽度大在局部看来是广阔的平原,在地貌上不具备沟或谷的特征,大部分为平坦的平原地形。  c.裂谷带两侧分布了一系列的火山和面积不等的熔岩高原,著名的火山有乞力马扎罗山,为非洲的第一高峰,又近于赤道,故被称为赤道雪峰。尼腊贡戈火山它的顶部有长300M,宽100M的火口湖,湖中全是沸腾的岩浆,常年如此。  d.谷底多成串的、狭长的并且教深的湖泊,这里有大小湖泊30个,集中了非洲的大部分湖泊,大多为南北狭长的湖泊,其中较深的湖泊是坦葛尼喀湖,  e.它是世界第二大湖泊。东非也是世界上地震最强烈,最频繁的地区。  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从成因来看,它是在一千多万前,地壳发生巨大断裂形成的断层陷落带,根据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认为世界断裂带就是陆块分裂的地方,东非裂谷是地幔热对流的上升流不断上升而形成的,由于上升流的上升作用,使东非的地壳抬高为高原,由于上升流向两侧的分散作用,使地壳脆弱部分张裂,断陷而成为裂谷带。东非裂谷现仍以2—4CM/年的速度扩张。
非洲国家分布概况  非洲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  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其中埃及、苏丹和利比亚有时称为东北非。其余国家和地区称为西北非。北非的面积8 2 0 多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 2 0 0 0 万,阿拉伯人占7 0 %左右。西北部为阿特拉斯山地,东南部为苏丹草原的一部分,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有狭窄的平原,其余地区大多为撒哈拉沙漠。本区不少农矿产品占世界重要地位,原油占世界总产量5 %,磷酸盐占2 2 %,棉花约占5 %,阿拉伯树胶占8 0 %以上,其它还有栓皮、油橄榄、柑橘、葡萄、椰枣、无花果等。  东非: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塞舌尔。有时也把苏丹作为东非的一部分。东非面积约3 7 0 万平方千米,人口1 3 0 0 0 万,主要是班图语系黑人,分布在南部;其次是阿姆哈拉族,盖拉族和索马里人,分布在北部。北部是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部是东非高原,印度洋沿岸有狭窄的原,东非大裂谷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西部,本区所产咖啡约占世界总产量1 4 %,剑麻约占2 5 %以上,丁香供应量占世界丁香供应量的8 0 %以上。茶叶、甘蔗、棉花也在非洲占重要地位。  西非:包括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加那利群岛。面积约6 5 6 万多平方千米。人口1 5 0 0 0 多万,其中黑人约占总人口的8 5 %,其余多为阿拉伯人。本区北部属撒哈拉沙漠,中部属苏丹草原,南部为上几内亚高原,沿海有狭窄的平原。本区所产金刚石约占世界总产量1 2 %,铝土矿约占非洲总产量9 0 %以上,可可和棕榈仁均占世界总产量5 0 %以上,棕榈油约占3 8 %,花生约占1 1 %,咖啡、天然橡胶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定地位。  中非: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布)、刚果(金)、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有时也把赞比亚、津巴布韦和马拉维作为中非的一部分。面积5 3 6 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5 6 0 0 多万,其中班图系黑人约占8 0 %,分布在南部。其余为苏丹语系黑人,分布在北部。本区北部属撒哈拉沙漠,中部属苏丹草原,南部属刚果盆地,西南部属下几内亚高原。刚果盆地面积约3 3 7 万平方千米,中心部分最低处海拔仅2 0 0 米,四周的高原、山地一般高达海拔1 0 0 0 米以上。所产金刚石占世界总产量3 0 %左右,锰矿石占1 2 %,铜、钴、铀、锡、镭、铌、钽等矿物产量都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棕榈油、棕榈仁、天然橡胶、可可也很重要。  南非:通常包括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岛、圣赫勒拿岛和阿森松岛等。面积6 6 1 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为一亿,其中班图语系黑人占8 5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的马达加斯加人占9 %,欧洲白种人占5 %以上:南非高原为本区地形的主体,高原中部地势低洼为卡拉哈迪盆地,四周隆起为高原和山地,本区所产金约占世界总产量71.83%,金刚石、铬矿石约占28.17 %,铜、钒、锂、铍、铍、钴,石棉的产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非洲大陆海岸线大陆海岸线全长30500千米。海岸比较平直,缺少海湾与半岛。非洲是世界各洲中岛屿数量最少的一个洲。除马达加斯加岛(世界第四大岛)外,其余多为小岛。岛屿总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占全洲总面积不到3%。非洲大陆北宽南窄,呈不等边三角形状。南北最长约8000千米,东西最宽约7 500千米。非洲为一高原大陆,地势比较平坦,明显的山脉仅限于南北两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海拔500 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60%以上。海拔2 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约占全洲面积5%。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带。地势大致以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的刚果河河口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边缘一线为界,东南半部较高,西北半部较低。东南半部被称为高非洲,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有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有“非洲屋脊”之称)、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在南非高原上有卡拉哈迪盆地。西北半部被称为低非洲,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大部分为低高原和盆地,有尼罗河上游盆地、刚果盆地和乍得盆地等。非洲较高大的山脉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带,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脉;东南沿海有德拉肯斯山脉;东部有肯尼亚山和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是座活火山,海拔5895米,为非洲最高峰。非洲东部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裂谷带东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经马拉维湖,向北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经红海至死海北部,长约6400千米;裂谷带西支南起马拉维湖西北端,经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艾伯特湖,至艾伯特尼罗河河谷,长约1700千米,宽几十千米到300千米,形成一系列狭长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其中阿萨勒湖的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6米,为非洲陆地最低点。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1/3,为沙漠面积最大的一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积777万平方千米;西南部还有纳米布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东非大裂谷带内及其附近,分布着一系列死火山和活火山,其中高大火山海拔达5000米以上。非洲中、西部亦有不少高大火山。东非大裂谷带也是非洲地震最频繁、最强烈的地区。非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为源远流长的大河,有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沃尔特河、奥兰治河等。尼罗河全长6671千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刚果河的流域面积和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位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洋外流水系包括赞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及非洲东海岸的短小河流、马达加斯加岛上的河流等。非洲的内流水系及无流区面积为95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洲总面积的31.8%。其中河系健全的仅有乍得湖流域。奥卡万戈河流域和撒哈拉沙漠十分干旱,多间歇河,沙漠中多干谷。内流区还包括面积不大的东非大裂谷带湖区,河流从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区雨量充沛,河网稠密,不同于其它干旱内流区。非洲湖泊集中分布于东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内陆盆地。高原湖泊多为断层湖,狭长水深,呈串珠状排列于东非大裂谷带,其中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 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塔纳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830米。乍得湖为内陆盆地的最大湖泊,面积时常变动。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赤道横贯中央,气候一般从赤道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带约占全洲面积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有将近一半的地区有着炎热的暖季和温暖的凉季。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达洛尔年平均气温为34.5℃,是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之一。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齐济耶,日气温高达57.8℃,为非洲极端最高气温。乞力马扎罗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非洲降水量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减少,降水分布极不平衡,有的地区终年几乎无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达10000毫米以上。全洲1/3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东南部、几内亚湾沿岸及山地的向风坡降水较多。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身高约合现今1.73米,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明天启末年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曾在北京短暂逗留,遍识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吴伟业称其为“白皙通候最少年”。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 ,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大怒。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 ,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4月13日,亲率大军十万号称二十万,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  不久,吴三桂又为清军先锋,追击李自成,并平灭陕西等地的流寇余部,并灭四川军阀张献忠,结束了其在四川建立的暴虐政权。清顺治十四年(1657),会同清军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区。十六年,清廷命他镇守云南,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清廷晋封吴三桂为平西亲王,兼辖贵州省,永镇云贵。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子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  顺治十七年,朝廷以赋税不足,令吴三桂裁减兵员。吴三桂将绿营及投诚兵从六万人减至二万四千人,汰弱存强,留下的全是精锐之师。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其本人也开始蓄发,改穿明朝衣冠。同年秋在长沙病死 。其孙吴世璠 继位 ,退据云南 。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被彻底杀光。包括襁褓中的婴儿。《清史稿》有吴三桂本传。   本是大周皇帝的天子命,却为大清朝打下半壁江山的人,敢为爱情失去江山的人,使一代枭雄李自成命丧其手的人。诸多的悲剧与无奈造就了他色彩鲜明、复杂多变的人生性格: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迸发……然而,作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却又是最最关键的筹码。曾左右了当时的历史走向。因此,后人对其评价多是毁誉参半、亦扬亦抑的。很难勾勒出他本身的性格及其演绎出的那些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的人生变故。冲冠—怒为红颜  《圆圆曲》   清 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夭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晰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 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降清别论  一、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经过之简述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初一,大同总兵姜镶投降大顺军。京师震动。因大同乃京畿西边门户,大同陷落,北京危殆。此时崇祯再也顾不得驻守关宁的吴三桂部所负北防重任,急令吴三桂入卫京师。三月中旬,获令后的吴三桂立即着宁远地区几十万辽民内迁,三月十九日(一说十六日)到达山海关,继而率兵西进京畿。二十二日吴三桂兵至玉田一带,这时突获京师陷落崇祯自缢的消息。同时又获悉明居庸关总兵唐通已降大顺,并奉李自成令乘虚占领山海关。吴三桂进退失据忧心忡忡。   就在吴三桂撤离宁远之后的两三天,都设沈阳的清庭业已探知。这对于他们来说不啻一大喜讯。宁远这座城无疑是他们辉煌事业的一个黑洞。在那里长留着他们抹不去的耻辱。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初,他们那不可一世的、与明庭交锋百战百胜的大汗努尔哈赤所率的六万大军惨败在宁远城下。努尔哈赤也身负炮伤。清军撤回沈阳后,努尔哈赤羞愤交加终日忧忿,不久伤患(一说背痈)恶化,不治身亡。这个制造了无数灾难的屠杀者终究走完了他那六十八年的罪恶人生。经过一番角逐以后,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   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皇太极在出兵朝鲜获胜后,率凯旋之师猛扑锦州、宁远,志在必胜以报父仇、雪国耻。不期赵率教矢志坚守锦州、袁崇焕拼死保卫宁远。后金军死伤枕藉,皇太极不得不饮恨撤围。满清又一次惨败宁远城下。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皇太极暴卒。幼主福临立,多尔衮、济尔哈朗摄政。为树立威望,九月,济尔哈朗就迫不及待地率军猛攻明庭残留在关外最后几个军事据点。他很快攻占中后所、中前所、前屯卫,但当他率军攻打宁远时,却遭到吴三桂的坚决抗击。宁远,这座城市简直是满清的梦魇。从1626年到1643年,清军三次猛攻它都铩羽而归。然而没想到今天它竟然垂手可得。清廷真是大喜过望。急于建功立业的多尔衮等人闻讯当即下令“修整军器,储粮秣马,俟四月初大举进讨。”   三月下旬到四月初,吴三桂盘桓踯躅在永平、玉田一带。崇祯死、明廷亡,他和所有明廷故臣一样都在寻找出路。而一条最简捷的出路就是投降大顺。这并不违反礼教。改朝换代,自古亦然。既然明太祖贫僧一名竟是真命天子,那么李自成这个驿卒又为什么不能做皇帝呢?   大顺对吴三桂的政策亦是招降。李自成遣使三桂,给予其四个月军粮及白银四万两,并声明“俟立功日升赏”。这对于已缺饷一年多的吴军确实是雪中送炭。吴三桂已有降意。就在这关键时刻,吴三桂先后接到两种文书。一是大顺使者所持其父吴襄劝其归顺李自成的书信,二是有人送给吴三桂密信,详告其父被刘宗敏抓捕追脏,遭到严刑拷打。其父已凑白银五万两,但离刘宗敏所索二十万两甚远。此外,吴三桂爱妾陈园园亦被刘宗敏霸占。吴三桂闻讯大怒。遂拔剑斩案、升帐演兵场,斩一名来使,将另一名割去双耳,令其传言李自成:“李贼自送头来。”同时,起兵回师击败唐通,夺回山海关。   吴三桂从态度模棱两可转变为公开对抗,这在大顺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一派意见是立即予以征讨。另一派意见是暂时放置。持后一种意见的原因有二。一是刘宗敏、李过等已沉醉在胜利的欢乐中。拷掠故明脏官、坐拥声色美姬实在是不亦乐乎。不想立即再去冒死作战。二是李岩、牛金星、宋献策等基于策略的考虑,认为暂不宜大举征伐。因为“新得京师,人心震迭”,而且吴军以“素能战”闻名,不可轻视。他们认为还是暂时维持现状,继续招降为上。但李自成力排众议,下令亲征。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兵十万,号称二十万东出京师。   大顺朝决定征伐一事,吴三桂先期探知,大惊。他自忖断无抵挡大顺军的力量。为自保计,他决定向满清借兵。条件是不但给予满清财帛,而且“将裂地以酬” 。满清对关内的这些变故并不详悉。它只知李自成陷京,崇祯身亡,应藉此中原大乱的机会与大顺一争天下。四月九日满清大军起程沈阳。十五日行至翁后遇到吴三桂派来的特使。多尔衮等大喜且疑,并未加快行军速度。二十日到达连山。吴三桂第二次使者至。言李自成军已薄山海关,情况紧急。清军闻讯日夜兼程二百里,于二十一日傍晚抵达关外。二十一日白天,大顺军与吴军已有交战。吴军几不支。吴三桂再度遣使到清营,急催清军加入战斗。此时明了情况的多尔衮再不以吴三桂所言“不唯财帛,将裂地以酬”为满足,他的志向是入主中原,故改而坚持吴三桂必须剃发以降方出兵相助。此时,吴三桂已别无选择。若明日单独与大顺军交锋,必将不敌,身家性命必毁于一旦。于是只得依多尔衮所示,亲往清营,剃发跪拜。次日,山海关大战展开。狡诈的多尔衮令吴军先与大顺军战。待交战双方皆疲,而吴军已显不支之时,方挥师跃入阵中。毫无思想准备的大顺军在“鞑子兵来了!”的惊呼中兵败如山倒。“一时之间,战场空虚,积尸相枕,弥满大野。”   至此,吴三桂所谓借清兵以伐大顺,以复明室的设想已成泡影。在军事上、政治上已完全掌握主动权的满清,只把吴三桂视为众多归降故明官员中的一个,并驱之若走狗来为其征服全中国的企图效力。  二、另一个少为人知的吴三桂   如果说对吴三桂降清的具体过程不少人不甚了了,那么对吴三桂的个人经历就更少人知晓了。实事求是地说,吴三桂本不是一块做汉奸的料。   作为武将,吴三桂并非身高八尺力举千斤,而只是中等身材,但他目光如注、英俊威严,且勇力过人武艺超群。在战阵上披坚执锐、左冲右突、骁勇非常,以至有次皇太极远远见了,不禁对麾下叹道:“小吴总兵真好汉子!”   1612年(万历四十年)吴三桂出生于关外的汉镇中后所,祖籍江苏高邮。其父吴襄本乃士绅,因努尔哈赤崛起后在辽境实行严酷的民族歧视政策,对汉民大加掳掠杀戮,遂愤而投笔从戎举办团练,保境安民。明庭嘉之,委以辽东团练总兵一职。他功绩卓著,有“辽右巨臂”之称。在抵抗后金的斗争中,吴襄与当时辽境的一些明庭武将结下友谊,并把妹妹嫁给锦州总兵、挂“讨虏先锋印”的辽东名将祖大寿。吴三桂就是出生成长于充满战火的地域和拥有抗金战史的家族。这无疑从小就锻炼了他的勇力气魄和抗金意识。在战场上,少年的吴三桂就骁勇非常。在一次战斗中,他冲入敌阵用箭射倒一名红旗王子。在拍马上前挥刀准备割下该王子的首级时,不料那王子突然以刀砍中他的鼻梁。吴三桂血流满面,但毫无惧色,撕裂红旗包扎好伤口后,立即再战。   有一次,吴襄率五百名骑兵作哨探,不期与后金大军相遇被围。当时在萨尔浒之战明军惨败后,对于与清军“野地浪战”明军心怀余悸。从农民子弟中后天训练出来的汉族骑兵一般来说确实不是马背女真民族的对手。骑兵交战即使兵力倍之,明军都没有胜利的把握,何况区区几百名明军身陷后金大阵?少年吴三桂得知父亲危在旦夕后,立即赶到舅舅祖大寿的阵帐,请他发兵援救父亲脱离险境。祖大寿认为这根本没有可能,只会徒增伤亡,遂拒绝说:“吾以封疆重任,焉敢妄动!万一失利,咎将安任?”三桂知不可强,大哭而去,并立即召集几十名家丁,如狂风般地冲入重围。在找到父亲的队伍后大呼:“跟我来!”并带领五百骑杀出重围、奔回宁远。这次战斗震惊全军。从此少年吴三桂“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英名辽境无人不知。   少年英雄的吴三桂深受父辈重臣的器重。辽东监军高其潜收他为义子。1639年(崇祯十二年)洪承畴荐举他担任辽东总兵。时年仅27岁。吴三桂练军甚严。在洪承畴所部诸镇中,以吴三桂系战力最强。吴三桂并不以此满足,他还专门再训练了一支极为精锐的千人骑兵。共分二十队,每队五十人。“置签二十支,书领队姓名,插靴筒中。遇信急,受制签呼某,某即领本骑随之,冲突无不利”。   1641年(崇祯十四年)松锦之战以明军惨败告终。如果说二十三年前的萨尔浒之败标志着后金掌握了关外的主动权,那么松锦之败则表明明庭已在整个战局上败象毕露。松锦之败使明庭丧失了大量精兵和战将。骁将曹变蛟等被俘遭戮。洪承畴、祖大寿等投降。只剩下吴三桂在宁远山海关一线苦撑着局势。吴三桂在极端困难的状况下招抚流亡,重振军旅。不久又组织起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坚守山海关和关外宁远等城。在原辽东战将或亡或降的情况下,吴三桂成了硕果仅存的抗清名将。次年皇太极又发动壬午之役。派遣阿巴泰、图尔格率兵避开由吴三桂防守的山海关,由黄崖口一线入边。烧杀掳掠,兵锋直达山东苏北。关内诸明将皆望风而逃。只有吴三桂仍敢率兵入关邀击清军,并屡有斩获。再到1643年,如前所述,吴三桂的坚决抵抗使所向披靡的清军在宁远城下第三次苦尝败绩。   为了解决山海关这道难以越逾的屏障,清庭向吴三桂展开了强大的招降攻势。由于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和恩师洪承畴以及众多的兄弟、同僚如吴三凤、祖可法、张存仁等均已降清,故皇太极除亲自写信向他招降外,还叫这些与吴三桂有种种关系的降将写信给他劝降。但吴三桂终不为所动。当然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父留在京师似为人质,另一方面当与吴三桂的抗清意识分不开。   三、促使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客观原因   明季之末大量的明庭故臣变作汉奸的原因是多式多样的。常见的是战穷活命型和投效觅官型。前者典型为洪承畴、祖大寿等,后者典型为张存仁、马光远、冯铨等。吴三桂跟他们都不同。吴三桂没有战穷。山海关和五万将士均在他掌握之中。他官至明庭总兵官、平西伯。若明庭得以延寿,他的升官图仍未有穷期。更为重要的是,从十几岁至此他一直处在与满清毫不妥协的交战之中,可以说他身上并无显著的汉奸因子。鉴此,有必要探讨他终究成了大汉奸的原因。   面对事实进行探究,应该承认客观因素是促成吴三桂蜕变为汉奸的重要原因。这客观因素就是李自成入京后所采取的一系列错误作法。   基于农民起义军对地主豪绅阶级和故明官僚的痛恨,大顺军许多将士对明庭降臣进行拷掠追赃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李自成并不具备一个封建改朝换代者的眼光和胸襟。古代的农民起义并非近代、现代的民主革命。它只能是以一个新兴的王朝代替原有的王朝。大顺要能站稳脚跟就必须与故明官僚合作。而且这些故明官僚已抛弃朱明政权张开双臂准备与大顺朝合作了。如礼科给事中惠世扬就十分肉麻地向李自成下跪说:“天生老臣,以遗陛下。”可是李自成竟对个中奥秘欠缺洞悉。任由大顺将士去拷掠故明官员,甚至骚扰百姓,于是李自成大失京师民心。许多故明官员降后复萌叛志,有的则化装潜逃。   从整体上来看,大顺的作法是丢弃了于自身政权的稳定十分重要的故明官僚的合作,从局部上来看,是逼反了吴三桂。这既是促使吴三桂降清,也是使大顺朝由盛至衰最终覆灭的关键。对于那十几天--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一瞬间--里的情况各种史籍中有着略有出入的记载。在剧烈的变动面前,吴三桂情绪激动举止失措。有记载说他已接受李自成的招降。只是在还没有完全公开之时,又陆续得到父亲被关押拷掠和爱姬被霸占的消息。有说是,他还勉强能接受父亲的遭难,却决不能接受爱姬的受辱。他明白自己是处在满清和李自成两大势力的夹缝之中。无论是出于父亲滞留京城的考量,还是从他与满清拼杀了十几年的仇恨来看,他归降大顺才是顺理成章的。可是三十二岁血气方刚的青年武将在斩了李自成的使节并口出“李贼自送头来”的狂言后,就自断了这条应该走,并且本来已打算走的路。可是尽管如此他对降清仍有顾虑,以至在获悉李自成起兵后曾想自戕以了断一切。然而当他面对现实后,只得走出向满清搬兵的招数。而这一搬就把满清的都城从沈阳搬到北京,吴三桂没有后悔药可吃。   设想,如果大顺朝能笼络包括吴三桂在内的故明官僚,局势有可能是另一番景况。李自成非但不以十万大军讨伐吴三桂,而以此军力协助其北防满清。在稳定局势后挥戈统一江南。以南明弘光政权的腐朽来裁量,这应在情理之中。或由于北疆吃紧,大顺朝在相当时间内无力南伐,那以李自成与吴三桂以及大量明庭降将如大同总兵姜镶的兵力总和是也足以抵御满清入关。从前明庭如此艰难,系因须对满清、农民军两面作战,顾此失彼、捉襟见肘。而若情况简单化为大顺对满清,那清骑纵横华北、中原之况将不复见。在经过一个时期的稳定生息后,新兴的大顺亦必将统一南中国。至于统一的大顺是否有力量复故明在关外的疆域,这确有疑问。统一的大顺会不会是弱宋的翻版?会不会导致今日中国之疆域竟在长城以南?这些问题都离开了本文所题,不作赘论。   由于明史清修,清朝基于自身是异族统治的关系,对明史多有篡改,又大兴文字狱,并禁止了自周朝以来一直未曾间断的民间史书的修撰,将明史的修撰控制在官方之手。同时借修四库全书之名行禁毁书籍之实,四库禁毁书目列表比四库全书的目录要长3倍,以至于许多史料亡秩,后世史家对明朝的评价多有误会和不公之处。  自04年长篇白话历史《明朝的那些事儿》大红大紫开始,中国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明史热”,为明朝正名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民间史学界多认为吴三桂并非一开始就是明朝叛臣,而是由于满清打着“为君父报仇”的名义叩关,相对于攻占北京逼死崇祯帝的李自成,被明朝册封过的建州女真部(后金)反而是自己人。联合清兵共同打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当时看来再合理不过。明末时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并不强烈,只要统治者的治国方式可以让汉人接受,汉人对异族统治也并不排斥。这也是无论是北魏的鲜卑,抑或是西夏、辽、金直至元、清时期,异族在建国的初始阶段通常并没有遭到汉人的强烈反抗。  然而后续的发展并不如忠直的明朝旧臣所想。满清以大明臣属的名义公开寻找崇祯之子,声称会将崇祯之子奉为正统,令其即位。却又自食其言,将明朝旧臣和内宫老太监都认定是崇祯第三子朱慈炯的人处死,并称此人是假冒的崇祯后裔。自此明庭失去了正统的继承人,明室的诸亲王都缺乏正统性和号召力,南明小朝廷也不得不走向了衰亡之路。此时的三大降将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三人已是骑虎难下:清廷已经坐大,只有协助清廷消灭南明,才能保他们家族的平安,并消除他们降清的道德危机。明室虽从未薄待过吴三桂,身为降将的吴三桂却不得不积极的消灭南明,并最终手刃永历帝以向新主子表忠心。
  吴起年谱  参考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公元前440 年 (秦躁公三年、魏文侯七年、楚惠王四十九年、晋敬公十二年、赵襄子三十五年、齐宣公十六年、燕成公十五年、鲁悼公二十八年、宋昭公二十九年、越朱勾九年、周考烈王一年)约在此年诞生于卫左氏邑。  魏始封邺。  李悝十五岁。  公元前439 年 (秦躁公四年、魏文侯八年、楚惠王五十年、晋敬公十三年、赵襄子三十六年、齐宣公十七年、燕文公元年、鲁悼公二十九年、宋昭公三十年、越朱勾十年、周考王二年)二岁,在卫。  公元前436 年 (秦躁公七年、魏文侯十一年、楚惠王五十三年、晋敬公十六年、赵襄子三十九年、齐宣公二十年、燕文公四年、鲁元公元年、宋昭公三十三年、越朱勾十年、周考王五年)五岁,在卫。  孔子弟子曾参卒。子夏七十二岁。  公元前433 年 (秦躁公十年、魏文侯十四年、楚惠王五十六年、晋幽公元年、赵襄子四十二年、齐宣公二十三年、燕文公七年、鲁元公四年、宋昭公三十六年、越朱勾十六年、周考王八年)八岁,在卫。  晋公室只有绛、曲沃等地,向魏、赵、韩三家朝见。  公元前431 年 (秦躁公十二年、魏文侯十六年、楚简王元年、晋幽公三年、赵襄子四十四年、齐宣公二十五年、燕文公九年、鲁元公六年、宋昭公三十八年、越朱勾十八年、周考王十年)十岁,在卫。  楚灭莒。  公元前425 年 (秦怀公四年、魏文侯二十二年、楚简王七年、晋幽公九年、赵襄子五十年、齐宣公三十一年、燕文公十五年、鲁元公十二年、宋昭公四十四年、越朱勾二十四年、周威王元年)十六岁,在卫。  魏始称侯、秦庶长晁攻秦怀公,秦怀公自杀。  公元前423 年 (秦灵公二年、魏文侯二十四年、楚简王九年、晋幽公十一年、韩武子二年、、赵献子元年、齐宣公三十三年、燕文公十七年、鲁元公十四年、宋昭公四十六年、越朱勾二十六年、周威烈王三年)十八岁,在卫。  韩伐郑,杀郑幽公。  公元前421 年 (秦灵公四年、魏文侯二十六年、楚简王十一年、晋幽公十三年、韩武子四年、、赵献子三年、齐宣公三十五年、燕文公十九年、鲁元公 十六年、宋悼公元年、越朱勾二十八年、周威烈王五年)二十岁,在卫。散金求官当在此年之后。  晋幽公与鲁季孙会于楚邱。  公元前416 年 (秦灵公九年、魏文侯三十一年、楚简王十六年、晋幽公十八年、韩武子九年、、赵献子八年、齐宣公四十年、燕文公二十四年、鲁元公二十一年、宋悼公六年、越朱勾三十三年、周威烈王十年)二十五岁,在卫。  晋幽公为人民所杀,魏出兵镇压,立烈公。  公元前415 年 (秦灵公十年、魏文侯三十二年、楚简王十七年、晋烈公元年、韩武子十年、、赵献子九年、齐宣公四十一年、燕简公元年、鲁穆公元年、宋悼公七年、越朱勾三十四年、周威烈王十一年)二十六岁,由卫逃到鲁。师事曾参之子曾申,学《左氏春秋》。  越灭滕。  曾申、公仪休、子思等有名儒者均在鲁。  公元前414 年 (秦简公元年、魏文侯三十三年、楚简王十八年、晋烈公二年、韩武子十一年、赵献子十年、齐宣公四十二年、燕简公二年、鲁穆公二年、宋悼公八年、越朱勾三十五年、周威烈王十二年)二十七岁,因母死不奔丧,与曾申决裂。  在鲁学兵法。  公元前413 年 (秦简公二年、魏文侯三十四年、楚简王十九年、晋烈公三年、韩武子十二年、赵献子十一年、齐宣公四十三年、燕简公三年、鲁穆公三年、宋悼公九年、越朱勾三十六年、周威烈王十三年)二十八岁,在鲁学兵法。  魏败秦于郑,并不断向秦的西河进攻。  楚伐魏南鄙。  公元前412 年 (秦简公三年、魏文侯三十五年、楚简王二十年、晋烈公四年、韩武子十三年、赵献子十二年、齐宣公四十四年、燕简公四年、鲁穆公四年、宋悼公十年、越朱勾三十七年、周威烈王十四年)二十九岁,为鲁将胜齐。  齐伐鲁莒及安阳。  魏围攻秦的繁庞城,克之,“出其民”。  公元前411 年 (秦简公四年、魏文侯三十六年、楚简王二十一年、晋烈公五年、韩武子十四年、赵献子十三年、齐宣公四十五年、燕简公五年、鲁穆公五年、宋悼公十一年、越王翳元年、周威烈王十五年)三十岁,仕鲁。  齐伐鲁取一城。  田庄子卒,悼子立。  公元前410 年 (秦简公五年、魏文侯三十七年、楚简王二十二年、晋烈公六年、韩武子十五年、赵献子十四年、齐宣公四十六年、燕简公六年、鲁穆公六年、宋悼公十二年、越王翳二年、周威烈王十六年)三十一岁,在鲁,为鲁将,胜齐。因受谗而奔魏。  公元前409 年 (秦简公六年、魏文侯三十八年、楚简王二十三年、晋烈公七年、韩武子十六年、赵献子十五年、齐宣公四十七年、燕简公七年、鲁穆公七年、宋悼公十三年、越王翳三年、周威烈王十七年)三十二岁,在魏,为魏文侯将,伐秦至郑还,筑洛阴、郃阳。即《史记》所说“击秦,拔五城”。亦即《说苑·复恩》所说的泾水之战。  公元前408 年 (秦简公七年、魏文侯三十九年、楚简王二十四年、晋烈公八年、韩景侯元年、赵烈侯元年、齐宣公四十八年、燕简公八年、鲁穆公八年、宋悼公十四年、越王翳四年、周威烈王十八年)三十三岁,伐中山,为乐羊重要部将。  齐取鲁郕。  秦“初租禾”。  韩伐郑,取雍丘。  公元前407 年 (秦简公八年、魏文侯四十年、楚声王元年、晋烈公九年、韩景侯二年、、赵烈侯二年、齐宣公四十九年、燕简公九年、鲁穆公九年、宋悼公十五年、越王翳五年、周威烈王十九年)三十四岁,伐中山。  齐伐卫,取贯丘。  郑败韩负黍。  公元前406 年 (秦简公九年、魏文侯四十一年、楚声王二年、晋烈公十年、韩景侯三年、赵烈侯三年、齐宣公五十年、燕简公十年、鲁穆公十年、宋悼公十六年、越王翳六年、周威烈王二十年)三十五岁,灭中山后由翟璜推荐,魏文侯任吴起为西河守。立木为信,从事变法改革。  魏灭中山。  西门豹治邺约在此时。  田布攻廪丘,三晋救之,大败齐师。  公元前405 年 (秦敬公元年、魏文侯四十二年、楚声王三年、晋烈公十一年、韩景侯四年、赵烈侯四年、齐宣公五十一年、燕简公十一年、鲁穆公十一年、宋悼公十七年、越王翳七年、周威烈王二十一年)三十六岁,在魏任西河守,改革兵制, 创建魏“武卒”。  魏与赵伐齐入长城。  齐宣公卒,田和始立。  公元前404 年 (秦敬公二年、魏文侯四十三年、楚声王四年、晋烈公十二年、韩景侯五年、赵烈侯五年、齐康公元年、燕简公十二年、鲁穆公十二年、宋悼公十八年、越王翳八年、周威烈王二十二年)三十七岁,在魏守西河。闲暇时传授并编撰《左氏春秋》。  公元前403 年 (秦敬公三年、魏文侯四十四年、楚声王五年、晋烈公十三年、韩景侯六年、、赵烈侯六年、齐康公二年、燕简公十三年、鲁穆公十三年、宋休公元年、越王翳九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三十八岁,在魏守西河。  周威烈王命魏、赵、韩为诸侯。  公元前402 年 (秦敬公四年、魏文侯四十五年、楚声王六年、晋烈公十四年、韩景侯七年、赵烈侯七年、齐康公三年、燕简公十四年、鲁穆公十四年、宋休公二年、越王翳十年、周威烈王二十四年)三十九岁,在魏守西河。  楚声王为人民所杀。  子思约卒在此年。  公元前401 年 (秦敬公五年、魏文侯四十六年、楚悼王元年、晋烈公十五年、韩景侯八年、赵烈侯八年、齐康公四年、燕简公十五年、鲁穆公十五年、宋休公三年、越王翳十一年、周安王元年)四十岁,在魏守西河。  公元前400 年 (秦敬公六年、魏文侯四十七年、楚悼王二年、晋烈公十六年、韩景侯九年、赵烈侯九年、齐康公五年、燕简公十六年、鲁穆公十六年、宋休公四年、越王翳十二年、周安王二年)四十一岁,在魏守西河。  三晋伐楚至乘丘。  公元前399 年 (秦敬公七年、魏文侯四十八年、楚悼王三年、晋烈公十七年、韩列侯元年、赵烈侯十年、齐康公六年、燕简公十七年、鲁穆公十七年、宋休公五年、越王翳十三年、周安王三年)四十二岁,在魏守西河。  公元前398 年 (秦敬公八年、魏文侯四十九年、楚悼王四年、晋烈公十八年、韩列侯二年、赵烈侯十一年、齐康公七年、燕简公十八年、鲁穆公十八年、宋休公六年、越王翳十四年、周安王四年)四十三岁,在魏守西河。  郑杀其相驷子阳,子阳之党反抗,楚进围郑。  公元前397 年 (秦敬公九年、魏文侯五十年、楚悼王五年、晋烈公十九年、韩列侯三年、赵烈侯十二年、齐康公八年、燕简公十九年、鲁穆公十九年、宋休公七年、越王翳十五年、周安王五年)四十四岁,在魏守西河。  魏文侯卒。  聂政杀韩相侠累。  公元前396 年 (秦敬公十年、魏武侯元年、楚悼王六年、晋烈公二十年、韩烈侯四年、赵烈侯十三年、齐康公九年、燕简公二十年、鲁穆公二十年、宋休公八年、越王翳十六年、周安王六年)四十五岁,在魏守西河。魏武侯问“元年”于吴起,与魏武侯论尊重群臣。在闲暇时著《吴起兵法》。  郑子阳之党杀郑繻公。  公元前395 年 (秦敬公十一年、魏武侯二年、楚悼王七年、晋烈公二十一年、韩列侯五年、赵烈侯十四年、齐康公十年、燕简公二十一年、鲁穆公二十一年、宋休公九年、越王翳十七年、周安王七年)四十六岁,在魏守西河。与魏武侯论“山河之险”,当面斥王错。  李悝卒,享年六十岁。  公元前394 年 (秦敬公十二年、魏武侯三年、楚悼王八年、晋烈公二十二年、韩列侯六年、赵烈侯十五年、齐康公十一年、燕简公二十二年、鲁穆公二十二年、宋休公十年、越王翳十八年、周安王八年)四十七岁,在魏守西河。  齐伐鲁取最。  郑负黍反韩。  公元前391 年 (秦惠公三年、魏武侯六年、楚悼王十一年、晋烈公二十五年、韩列侯九年、赵烈侯十八年、齐康公十四年、燕简公二十五年、鲁穆公二十五年、宋休公十三年、越王翳二十一年、周安王十一年)五十岁,在魏守西河。  田和迁康公于海上。  三晋败楚于大梁、榆关。魏占有大梁,以后又占襄陵。  公元前390 年 (秦惠公四年、魏武侯七年、楚悼王十二年、晋烈公二十六年、韩列侯十年、赵烈侯十九年、齐康公十五年、燕简公二十六年、鲁穆公二十六年、宋休公十四年、越王翳二十二年、周安王十二年)五十一岁,在魏守西河。  商鞅、孟子约生于此年。  公元前388 年 (秦惠公六年、魏武侯九年、楚悼王十四年、晋桓公二年、韩列侯十二年、赵烈侯二十一年、齐康公十七年、燕简公二十八年、鲁穆公二十八年、宋休公十六年、越王翳二十三年、周安王十四年)五十三岁,魏武侯命吴起为将伐齐,至灵邱。  公元前387 年 (秦惠公七年、魏武侯十年、楚悼王十五年、晋桓公三年、韩列侯十三年、赵烈侯二十二年、齐康公十八年、燕简公二十九年、鲁穆公二十九年、宋休公十七年、赵王翳二十四年、周安王十五年)五十四岁,在魏守西河。  齐田和会魏武侯于浊泽。  公元前386 年 (秦出公元年、魏武侯十一年、楚悼王十六年、晋桓公四年、韩文侯元年、赵敬侯元年、齐康公十九年、燕简公三十年、鲁穆公三十年、宋休公十八年、越王翳二十五年、周安王十六年)五十五岁,在魏守西河。  田和立为诸侯。  魏城洛邑、安邑、王垣,公子朔奔魏。魏袭邯郸不胜,赵始都邯郸。  公元前385 年 (秦出公二年、魏武侯十二年、楚悼王十七年、晋桓公五年、韩文侯二年、赵敬侯二年、齐康公二十年、燕简公三十一年、鲁穆公三十一年、宋休公十九年、越王翳二十六年、周安王十七年)五十六岁,在魏守西河,与商文争为相约在此年。  韩伐宋,到彭城,执其君。  田和卒。  公元前384 年 (秦献公元年、魏武侯十三年、楚悼王十八年、晋桓公六年、韩文侯三年、赵敬侯三年、齐康公二十一年、燕简公三十二年、鲁穆公三十二年、宋休公二十年、越王翳二十七年、周安王十八年)五十七岁,在魏守西河。  田剡立。  秦“止从死”,废止人殉。  公元前383 年 (秦献公二年、魏武侯十四年、楚悼王十九年、晋桓公七年、韩文侯四年、赵敬侯四年、齐康公二十二年、燕简公三十三年、鲁穆公三十三年、宋休公二十二年、越王翳二十八年、周安王十九年)五十八岁,为王错谗害,魏武侯怀疑吴起,夺其西河守之职,吴起奔楚。楚悼王任命吴起为苑守。吴起在息与旧贵族屈宜臼就是否变法改革进行论战。  魏败赵军于兔台。  公元前382 年 (秦献公三年、魏武侯十五年、楚悼王二十年、晋桓公八年、韩文侯五年、赵敬侯五年、齐康公二十三年、燕简公三十四年、鲁共公元年、宋休公二十二年、越王翳二十九年、周安王二十年)五十九岁。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进行变法改革,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取得很大成绩。  齐、魏助卫攻赵,卫攻下赵的刚平,打到中牟。  公元前381 年 (秦献公四年、魏武侯十六年、楚悼王二十一年、晋桓公九年、韩文侯六年、赵敬侯六年、齐康公二十四年、燕简公三十五年、鲁共公二年、宋休公二十三年、越王翳三十年、周安王二十一年)六十岁。在楚变法改革,使楚国逐渐强盛。楚悼王死,旧贵族发动叛乱,吴起被杀。  赵求救于楚。楚助赵攻魏,战于州西,出于梁门,一直打到黄河边上。  (原载孙开泰著《吴起传》北京出版社1991 年8月出版)  点评  吴起是继孙武之后,即善于用兵同时又具有高深的军事理论的第一人。历史上,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齐名,后世论兵,莫不称“孙吴”。作为政治家、改革家,他与商鞅齐名。吴起一生在鲁、魏、楚三国出将入相,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对后世用兵起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治军严明,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又深得部众之心。但其为博取功名而杀妻求将的做法,一直被后人所不齿。   吴起县  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西北部,北与榆林市的定边、靖边县毗邻,东南与志丹县相连,西南以子午岭为界和甘肃省华池县接壤。地跨东经107°38′57〃至108°32′49〃,北纬36°33′33〃至37°24′27〃。南北长93.64公里,东西宽79.89公里,总面积3791.5平方公里。全县辖4镇8乡,164个村,1110个村民小村,总人口1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万人。人口密度为32.1人/平方公里。   吴起属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海拔高程米。地形主体结构可概括为“八川二涧两大山区”(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乱石头川、宁赛川、脚扎川、颗颗川、杨青川,周湾涧、长城涧,白于山区、子午岭山区),境内以白于山为界,东北部地处内蒙古毛乌素沙漠南缘,属无定河流域,地势向北倾斜,涧地平展,谷宽梁缓,间有少数残丘低峁,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5%;白于山以南属洛河流域,北高南低,梁峁狭长起伏,沟壑深窄陡峻,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5%。曾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从98年起实施退耕还林,目前,全县林草覆盖率已达到62.9%,是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   吴起属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旱涝相间,秋季温凉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冬长夏短,温差较大,最高气温38.3℃,最低气温-26.7℃,年平均气温7.8℃;年平均无霜期146天,北部最短只有96天;年平均降水量469毫米,主要集中在汛期的7-9月份,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9%;年太阳总辐射量117.2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400.1小时。雨热同季,农作物一年一熟,干旱、大风、暴雨、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较多。   吴起,因战国名将吴起曾在此驻兵戍边而得名。日,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在此结束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曾改为吴旗,日更名为吴起县至今。现有毛泽东旧居、革命烈士纪念牌、“切尾巴”战役遗址等革命纪念地,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全县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土地面积 48亩,发展林牧业潜力巨大。现有人工草地120万亩,林地191万亩,成林沙棘125万亩,是全国沙棘基地建设示范县、全国人工种植紫花苜蓿最大县、全国活体羊储备基地县。羊肉、荞麦、山杏、沙棘 、苜蓿草等地方农特产品资源丰富,美名远扬,“胜利山”牌荞麦香醋、“百里香”牌吴起羊肉、“绿源”牌开口杏仁和沙棘保健茶等产品远销海内外,深受消费者青睐。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其中石油资源较为丰富,已探明地质储量1.5亿吨。目前,石油已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年生产能力达到160万吨,是陕北石油年产量最大县。农作物种植主要以荞麦、谷子、糜子、豆子、葵花等为主。   改革开放,特别是2003年以来,勤劳勇敢的吴起人民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县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开放带动、城镇带动、项目带动”发展战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石油支柱产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3119万元,财政总收入20248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29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98元,2005年以来,连续两届入围“西部百强县”和“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行列,县域经济提升速度跻身全国最快百县(市)行列。
我推崇吴起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  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与《儒林列传》记吴起在鲁“尝学于曾子”,至魏又拜子夏为师。孔门再传弟子中,出现这样一位与“武圣”孙子齐名的大军事家,由此对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家学者对军事的态度和素养很有说明和参考作用。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就毅然杀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鲁君终于任命他为将军,率领军队与齐国作战。吴起治军严于己而宽于人,与士卒同甘共苦,因而军士皆能效死从命。吴起率鲁军到达前线,没有立即同齐军开仗,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先向对方“示之以弱”,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给对方造成一种“弱”、“怯”的假象,用以麻痹齐军将士,骄其志,懈其备,然后出其不意地以精壮之军突然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一触即溃,伤亡过半,鲁军大获全胜。  吴起的得势引起鲁国群臣的非议,一时流言四起。鲁国有些人在鲁王面前中伤吴起说:“吴起是个残暴无情的人。他小时候,家资十全,他想当官,从事游说活动没有成功,以致家庭破产。乡邻都耻笑他,吴起就杀了三十多个诽谤他的人。逃出卫国而东去。他和母亲告别时,咬着臂膀发誓说:‘不为卿相,不复人卫’。此后他就在曾参门下学习。过了不久,他母亲去世,他竟然没有回家。曾参为此很鄙视他的为人,和他断绝了关系。吴起这才跑到各国,学习兵法奉事鲁君。鲁君对他有怀疑,他就杀了自己的妻子以争取做将军。鲁国是个小国,一旦有了战胜的名声,就会引起各国都来图谋鲁国了。而且鲁国和卫是兄弟国家,鲁君用吴起,就是抛弃了卫国。”鲁君因而疑虑,就辞退了吴起。  吴起离开鲁国后,听说魏文侯很贤明,想去本事他。文侯问大臣李克说:“吴起为人如何?”李克说:“吴起贪荣名而好色,但是,他用兵司马田穰苴也不能超过他。”这样魏文侯就任命他为将军,率军攻打秦国,攻克五座城邑。  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廉洁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拥护,就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合阳一代)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周威烈王十七年公元前409,攻取秦河西地区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元里(今澄城南),并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郑(今华县),筑洛阴(今大荔南)、合阳(今合阳东南),尽占秦之河西地(今黄河与北洛河南段间地)(参见魏攻秦河西之战),置西河郡,任西河郡守。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特别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  吴起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12石指弩的拉力,一石约今30公斤),背负矢50个,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并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魏国的精劲之师。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认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虽有百万之军亦无益,曾斩一未奉令即进击敌军的材士以明法。  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上的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上的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上的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那里了,所以我哭。”  魏文侯死后,吴起继续效力于他儿子魏武侯。武侯曾与吴起一起乘船顺西河而下,船到中流,武侯说:“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他说:“国家最宝贵的是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边有洞庭湖(今湖南洞庭湖),右边有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但不讲求德义,大禹把它消灭了。夏桀所处的地方,左边有黄河和济水,右边有泰华山,伊阙(又名龙门山,在今河南洛阳南)在南,羊肠(在今山西晋阳西北)在北,施政不讲仁爱,商汤将他流放了。殷纣王的国家东面有孟门(古隘道名,在今河南辉县西),西面有太行山,常山(即恒山,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在北面,黄河在南面流过,地势也无比险要,但施政不讲道德,周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未,治理国家在于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如果君主不讲德行,就是一条船中的人也都会成为敌国的人。”武侯说:“你说得很对。”吴起治军主张兵不在多而在“治”,曾严格考选步兵,创建有战斗力的常备军“武卒”。  吴起任西河的守将,威信很高。魏国选相,很多人都看好吴起,可是最后却任命田文(魏贵戚重臣)为相。吴起很不高兴,他向田文说:“请你和我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领三军,使士卒乐于为国牺牲,敌国不敢图谋进攻我们,你比我怎样?”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管理各级官员,亲附人民,使财力充裕,你比我怎样?”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镇守西河地区,使秦军不敢向东扩张,韩国和赵国都尊从我们,你比我怎样?”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这三方面,你都不如我,而你的职位都比我高,这是为什么?”田文说:“国君年少,全国忧虑,大臣没有亲附,百姓还不信赖,在这个时候,是由你来任相合适呢?还是由我来任相合适呢?”吴起沉默了很久然后说:“应该由你来任相。”田文说:“这就是我所以职位比你高的原因。”吴起才知道自己不如田文。  田文死后,公叔任相,他妻子是魏国的公主,公叔对吴起非常畏忌,便想害吴起。他有个仆人对他说:“吴起很容易除掉。”公叔说:“怎么办?”仆人说:“吴起为人有节操,廉洁而重视声誉,你可以先向武侯说:‘吴起是个贤明的人,我们魏国属于侯一级的小国,又和强秦接壤,据我看,恐怕吴起不想长期留在魏国。’武侯必然要问:‘那怎么办呢?’你就乘机向武侯说:‘君侯可以把一位公主许配给吴起,他如果顾意留在魏国就必定欣然接受,如果不顾意留在魏国就必然辞谢。以此就可以探测他的想法了。’然后你再亲自把吴起邀到你的府上,使公主故意发怒而轻谩你。吴起看见公主那样轻贱你,他想到自己也会被轻贱,就会辞而不受。”于是照计行事,吴起果然看见公主轻谩魏相就辞谢了武侯。武侯因而对吴起有所怀疑而不信任他了。吴起害怕武侯降罪,于是离开魏国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平素听说吴起很能干,吴起一到楚国就被任为相。他严明法令,撤去不急需的官吏,废除了较疏远的公族,把节省下的钱粮用以供养战士。主要目的是加强军队,破除纵横稗阖的游说。于是南面平定了百越;北面兼并了陈国和蔡国,并击退了韩、赵、魏的扩张;向西征伐了秦国。因此诸侯都害怕楚国的强大。原来楚国的贵族都想谋害吴起。到楚悼王死后,公族责成和大臣叛乱而攻击吴起,吴起跑到楚悼王的尸体旁伏在尸体上,意在以此或者可使作乱者有所顾忌,若作乱者无所顾忌,射我必中王,中王,自然就暴露他们是反叛的罪人。但追杀吴起的楚贵族还是射杀了吴起,箭也射到了悼王的身上。这一年是公元前381年。悼王葬后,太子(楚肃王戚)即位,就派令尹(楚国的最高军政官员)全部杀了因射刺吴起而同时射刺中了悼王尸体的人。由于射刺吴起被诛灭宗族的有七十多家。  吴起在政治、指导战争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把这些经验深化为军事理论。《汉书·艺文志》著录《吴起》48篇,已佚,今本《吴子》六篇(《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系后人所托。其主要谋略思想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他一方面强调,必须在国家和军队内部实现协调和统一,才能对外用兵,提出国家如有“四不和”,就不能出兵打仗;另一方面强调必须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吴起继承了孙武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在《料敌》篇中强调了了解和分析敌情的重要意义,并且具体指出了处于6种情况的国家,不可轻易与其作战。他懂得战争是千变万化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采取应变的措施。在《应变》篇具体论述了在仓卒间遭遇强敌、敌众我寡、敌拒险坚守、敌断我后路、四面受敌及敌突然进犯等情况下的应急战法和胜敌的策略。  《治兵》《论将》和《励士》3篇主要阐述了他的治军思想。他认为,军队能否打胜仗,不完全取决于数量上的优势,重要的是依靠军队的质量。质量高的标准是:要有能干的将领,要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兵士;要有统一的号令;要有严明的赏罚。他重视将帅的作用,尤其是重视将帅的谋略,强调好的将帅应有优良的品质和作风。重视士卒的训练,提高实际作战能力。强调赏功以励士兵。  吴起的军事思想  吴起生平  少时,不吝千金以求仕。曾与李悝俱从曾申学儒。因兼并战争愈益激烈,乃弃儒习兵,后入鲁求仕。齐攻鲁,相传吴起杀妻三国志11中的吴起(齐人)求将,大破齐兵。然终被鲁穆公猜疑,闻魏文侯下诏求贤,遂奔魏任将,击秦,拔其五城。周威烈王十七年(前409),攻取秦河西地区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元里(今澄城南),并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郑(今华县),筑洛阴(今大荔南)、合阳(今合阳东南),尽占秦之河西地(今黄河与北洛河南段间地),置西河郡,任西河郡守。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12石指弩的拉力,一石约今30公斤),背负矢50个,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并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魏国的精劲之师。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认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虽有百万之军亦无益,曾斩一未奉令即进击敌军的材士以明法。甘与士卒同劳共苦,衣食与俱,相传亲为士卒吮疽,深得军心。同时,文治与武备并行,整顿吏治,重视蓄积,使百姓亲附,故拒秦、韩颇有成效。又趁魏武侯视察西河时谏其以德政治国。后遭魏大夫王错的谗害,被迫离魏,楚悼王久闻其声名,任之为宛(今河南南阳)守,一年后擢升令尹,主持变法图强。尔后率军南攻百越,进至洞庭、苍梧(今广西梧州)一带,北胜魏,西却秦,使楚之兵威盛于一时。周安王二十一年,楚悼王死,变法因过于仓促、根基不固而夭折,吴起亦于同年被楚贵族射杀并车裂。  政治军事主张  吴起在任西河守期间,根据多年的作战经验,著了《吴子兵法》。这是一 部在我国军事史上与《孙子兵法》并列的古代军事著作。《吴子兵法》据《汉书·艺文志》说,有四十八篇。现存《吴子》仅六篇,散失了不少。而现有这六篇,个别地方还掺杂了汉、魏晋南北朝或唐代人的话。但基本上可把它看成吴起的著作,这是研究吴起军事思想的重要文献。从《吴子兵法》中,充分反映了他的杰出的军事思想。  一、进步的战争观  “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64 页)在阶级社会里,由于阶级地位不同,对待战争的看法也就不同。吴起的战争观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是进步的。  在战争的起源问题上,吴起力图从社会方面去寻找原因。他说:  凡兵所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吴子·图国》)  吴起认为战争是一种社会现象,对战争的根源作了论述。这在世界军事史上对战争根源的探索是最早的。当然,吴起这种看法还停留在表面上。  他对“争名”、“争利”、“积恶”、“内乱”,是何原因引起,“因饥”的根源何在?并没有深入分析。列宁说:“私有制引起了战争,并且永远会引起战争。” (《列宁全集》第三十卷第360 页)又说:“当阶级统治还存在的时候,战争是不会消除的。”(《列宁全集》第八卷第35 页)吴起由于他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不可能认识到战争的真正根源,也找不到消灭战争的途径。但是,他从社会方面去寻找战争产生的原因,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  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上,强调把政治放在首位。他说:  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有扈氏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吴子·图国》)  意即一个国君若是只讲求文德而废弃武备,或者依仗兵多能战,都会亡国。要使国家治理得好,必须既要看视政治,也要重视军事。从这个思想出发,吴起在西河一方面注重军事改革,一方面从事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魏国的富强奠定了基础。吴起从战争实践中认识到,只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还不够,还必须有安定的后方,因此,他说:“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只有国内人民和前方军队团结一致,才能打胜仗。  他主张:  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吴子·图国》)  他又说:  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同上)  就是说,国内各种意见不统一,不可以出兵打仗;军队内部不团结,不可以出阵作战;出阵以后,军队不互相配合,不可以进行战斗;进行战斗以后,各部分战斗动作不协调,不能夺取胜利。他还进一步说:“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同上)吴起阐明了国家、军队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并认为人心向背是军事上取得胜败的关键。总而言之,就是政治决定军事。  在如何统一中国的问题上,吴起主张只有用武力才能达到目的。在这一点上,他与儒家思想是不一致的。吴起的这种思想,对稍后的孙膑“举兵绳之”,“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孙膑兵法·见威王》)这一主张有直接的影响。  吴起一方面看到了战争的重大作用,同时也看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因此他认为对待战争要持慎重态度,反对轻率发动战争。他总结历史上战争的经验,说:  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  是以数胜而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吴子·图国》)  经常轻率发动战争,就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而使人民疲弊不堪,国家贫弱,而且会招来祸患。因此,多次发动战争而取得天下的少,亡国的多。比吴起稍早的军事家孙武也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计篇》)可见吴起继承了孙武的思想,并有所发展。这对比他稍晚的军事家孙膑也有所影响。孙膑看到了战争的胜负决定国家存亡的一面,同时又指出:  乐兵(好战)者亡,而利胜(贪图胜利)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孙膑兵法·见威王》)  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们之间思想的继承关系。  二、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的战略战术思想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 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但是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吴起的战略战术思想,可以说是古代自发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在军事上的运用。  吴起从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形势出发,认识到随时都有爆发战争的可能。因此,他在战略上很重视战争的准备。他说:“夫安国之道,先戒为宝。” (《吴子·料敌》)要使国家安全,先要在平时做好战争的准备。他说:  简募良材,以备不虞。昔齐桓募士五万,以霸诸侯。  晋文召为前行四万,以获其志。秦缪置陷陈三万,以服邻国。(《吴子·图国》)  对于军队,吴起主张“教戒为先”(《吴子·治兵》),注意平时训练。  他指出:“备者,出门如见敌。”(《吴子·论将》)这些战备思想,反映了他为建立和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的积极进取精神。  吴起在指挥作战时屏弃唯心主义的主观臆断,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十分重视了解敌方的情况。他指出“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吴子·料敌》)。就是说,只有清楚敌人的力量部署情况,才能选择其薄弱环节狠狠打击。为了了解对方情况,吴起非常重视使用间谍,深入敌后搜集敌方各种情报,“急行间谍,以观其虑”(《吴子·料敌》)。同时,在战场上还注意采用武力侦察的办法,《吴子·论将》记载:  武侯问曰:“两军相望,不知其将,我欲相之,其术如何?”起对曰:  “令贱而勇者,将轻锐以尝之,务于北,无务于得,观敌之来,一坐一起。  其政以理,其追北佯为不及,其见利佯为不知,如此将者,名为智将,勿与战矣。若其众喧华,旌旗烦乱,其卒自行自止,其兵或纵或横,其追北恐不及,见利恐不得,此为愚将,虽众可获。”  即派出一支小分队去佯攻敌人,而又假装败退,引诱敌人来追击,从敌人追击的情况来观察其虚实,然后决定对策。  吴起说:  臣请论六国之俗,夫齐阵重而不坚,秦阵散而自斗,楚阵整而不久,燕阵守而不走,三晋阵治而不用。(《吴子·料敌》)  从吴起对六国军队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他对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情风俗的了解都是相当清楚的。吴起重视调查研究,显然是继承了前辈军事家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吴起注意使自己对战争的主观指导,力图符合于客观实际的卓越见解,对引导战争取得胜利,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吴起由于经常带兵打仗,很懂得在战争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他认为在战争中,人必须努力掌握从事战争的各种技能和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本领。他说:“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吴子·治兵》)即人在战争中,往往因为缺少某种本领而送了性命,因为不习惯于某种情况而打败仗。这种主张是对生死胜败由天定的宿命论的否定。  吴起还看到了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军队装备精良等因素对战争的重大作用。(《吴子·料敌》)。对进行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战马,吴起也很重视,他说:  夫马,必定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冬则温厩,夏则凉庑。刻剔毛鬣,谨落四下。戢其耳目,无令惊骇。习其驰逐,闲其进止。(《吴子·治兵》)  又说:  凡马不伤于末,必伤于始;不伤于饥,必伤于饱。日暮道远,必数上下。宁劳于人,慎无劳马。常令有余,备敌覆我。(《吴子·治兵》)  这就是说,对战马要善于饲养、训练和爱护,以达到“人马相亲,然后可使”。  (同上)他注意到人、马、车、地形等在战争中的相互关系,提出:  使地轻马,马轻车,车轻人,人轻战。明知险易,则地轻马;刍秣以时,则马轻车;膏锏有余,则车轻人;锋锐甲坚,则人轻战。(同上)  即明白知道地形的险易,并善于利用,就能使地形便于跑马;及时喂马,使之膘肥体壮,马就便于驾战车;准备好足够的润滑油和车轴上用的铁,注意及时修理,就使车便于载战士;兵器锋锐,铠甲坚固,就使战士便于作战。只有这样,打起仗来才得心应手。  在战争中的攻、守、进、退,要根据变化的客观实际而定。吴起在频繁的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地掌握了指挥战争的艺术。他提出了“急击勿疑”的十三种情况:  敌人远来新至,行列未定,可击;既食未设备,可击;奔走,可击;勤劳,可击;未得地利,可击;失时不从,可击;涉长道后行未息,可击;涉水半渡,可击;险道狭路,可击;旌旗乱动,可击;阵数移动,可击;将离士卒,可击;心怖,可击。凡若此者,选锐冲之,分兵继之,急击勿疑。(《吴子·料敌》)  这就是说,敌人远道而来,刚刚到达,队伍还没有整顿好;部队已吃饭,但还没有设戒备;慌忙逃走;过于疲劳;没有占据有利的地形,失掉战机,陷于被动;长途跋涉而后继部队还没有到达目的地;涉水渡河只渡一半;在险要的狭窄道路上行军;旗帜乱动,部队混乱;部队的阵势频繁变动;将领脱离了士卒;军心恐怖,凡是碰到以上情况,应选择精锐的部队作前锋,同时配备力量进行包围,毫不犹豫地迅速发动进攻。
22种MM公认最有效减肥食品  牛奶:牛奶含有丰富的乳清酸和钙质,它既能抑制胆固醇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又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胆固醇产生。  葡萄:葡萄、葡萄汁与葡萄酒一样含有一种白黎芦醇,是能降低胆固醇的天然物质。  苹果:苹果因富含果胶、纤维素和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降脂作用。如果每天吃两个苹果,坚持一个月,大多数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并且明显消瘦。  大蒜:大蒜是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减少血中胆固醇和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韭菜:韭菜除了含钙、磷、铁、糖和蛋白、维生素A、C外,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纤维等,能增强胃肠蠕动,有很好的通便作用,能排除肠道中过多的营养,其中包括多余的脂肪。  洋葱:洋葱含前列腺素A,这种成分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它还含有稀丙基三硫化合物及少量硫氨基酸,除了降血脂外,还可预防动脉硬化。  香菇:能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经常食用可使身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质有相对增加趋势。  冬瓜:经常食用冬瓜,能去除身体多余的脂肪和水分,起到减肥作用。  胡萝卜:富含果胶酸钙,它与胆汁酸磨合后从大便中排出。身体要产生胆汁酸势必会动用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促使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降低。  黄瓜:黄瓜中含有的丙醇二酸,有助于抑制各种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转化为脂肪。  海带:海带富含牛黄酸。食物纤维藻酸,可降低血脂及胆汁中的胆固醇。  燕麦:燕麦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皂甙素等,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玉米:玉米含有丰富的钙、磷、硒和卵磷脂、维生素E等,均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辣椒:辣椒中含有丰富辣椒素。能促进脂肪代谢,并可溶解脂肪,抑制脂肪在休内蓄积。  绿豆芽:含水分多,食入体内后产生的热量少,更不容易形成脂肪堆积皮下。  牡蛎:牡蛎富含微量元素锌及牛黄酸等,尤其是牛黄酸可以促进胆固醇分解,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章鱼:虽然不易消化,但由于热量低,肉富有弹性,也颇受人们喜爱。可将其做成生鱼片,也可以炒,还可以煮食。另外,暇与墨鱼及章鱼有同样的作用。  海藻:它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不含热量。食用时可加入适量的醋,或用来炒蛋,以此增加菜的份量。  南瓜:它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素及胡萝卜素,用煮或炒的方法食用,人体吸收率会更高。  鸡胸肉:它含丰富蛋白质,热量低,是减肥食品中很受欢迎的品种。因为鸡皮的热量极高,可将其割掉。如果将鸡胸肉用酒稍蒸,味道会更鲜美。  奇异果:它能促进对维他命C的吸收,早上食用效果最佳。其他的水果,如草莓、葡萄柚等也可以取代奇异果。  豆腐:它属于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可代替鱼类及肉类,作为主菜食用。将其去水,混合在汉堡的制作材料中,这样可降低材料的热量。  另外,其他富含纤维素、果胶及维生素C的新鲜绿色蔬菜、水果和海藻,诸如芹菜、甘蓝、青椒、山楂、鲜枣、柑橘以及紫菜、螺旋藻等,均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
【秦统一六国进程】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合纵连横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前230年)灭韩、十九年(前228年)灭赵、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二十五年(前222年)灭燕、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总方针    秦王政亲政后,听取李斯进献的灭六国的建议,着手规划统一六国的大业。其总的战略方针,是由近及远,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先北取赵,中去魏,南取韩,然后再进取燕、楚、齐。    灭韩国  秦王政首先选择的攻击目标为赵国。因为,赵国的实力在六国中最强,是秦国走向统一道路的最大障碍。但是,赵国还没有到不堪一击的地步。秦军屡次进攻赵国均被赵国击退。在用主力进攻赵国的同时,秦对韩采取扶植亲秦势力以逐步肢解的策略。公元前231年,韩国南阳郡“假守”(即代理郡守)腾,向秦献出他所管辖的属地。腾被秦王政任命为内史,后又派他率军进攻韩国。腾对韩国了如指掌,所以进展顺利,于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俘获韩王安,韩国灭亡。    灭赵国    公元前229年,秦利用赵国发生大地震和大灾荒的机会,又派王翦领兵攻赵。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双方相持了一年。在紧要关头,秦国使出杀手锏—离间计。王翦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要他散布李牧、司马尚企图谋反的流言。赵王轻信谣言,派人替代李牧。李牧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据不让出兵权,赵王竟暗地派人逮捕李牧并处死了他,同时还杀掉了司马尚。杀死李牧,无疑为秦军亡赵扫清了道路。此后,秦军如入无人之境,攻城略地,痛击赵军。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军攻破邯郸,这座名城落入秦国之手。不久,出逃的赵王迁被迫献出赵国的地图降秦。赵国实际上灭亡了。但是公子嘉却带着一伙人逃到代郡(今河北尉县),自立为王。后秦军在公元前222年灭燕国之后将其俘虏。至此,秦统一了北方。    灭燕国    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国君喜惶惶不可终日,眼见秦国扫平三晋,就要向自己杀来,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最终想出了孤注一掷的暗杀行动,即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时值公元前227年。刺杀行动最终失败,但是秦王政差一点死于荆轲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公元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幸免于难。后来,燕王喜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燕王喜逃到辽东以后,秦军主力就调往南线进攻楚国。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灭魏国    公元前231年,魏景湣王迫于秦国的强大威力,主动向秦进献出丽邑,以求缓兵。此时,秦王政正调集兵力准备向赵国发起总攻,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献地。这使得魏国又维持了数年残局。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就在秦军主力南下攻楚的当口,秦王政派出年轻将领王贲,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紧闭城门,坚守不出。由于大梁城防经过多年修建,异常坚固,秦军强攻不下。王贲想出了水攻的办法。秦军大批士卒被安排去挖掘渠道,将黄河、鸿沟的水引来,灌注到大梁。3个月后,大梁的城墙壁垒全被浸坍,魏王假只得投降。魏国灭亡了。    灭楚国    南方大国楚国,疆域辽阔,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号称拥有甲士百万。但是,楚国的内政一直不振,总是贵族争权夺利,这种状况到战国末期尤为严重。公元前228年,楚幽王死,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幽王的同母弟犹,即位为哀王,但仅两个多月,就被异母兄负刍的门徒杀掉了。负刍成为楚王。楚王室更加分崩离析。就在楚国发生内乱的时候,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不失时机地从北方伐燕前线抽调秦军,南下攻楚,连续夺得楚国10余个城池。公元前224年,秦国与楚国的决战就要开始了。秦王政先派年轻将领李信率20万秦军攻楚,被楚军击败。后又派大将王翦率60万秦军攻楚。王翦入楚境后,并未马上发动攻势。他总结了李信轻敌冒进的教训,采取屯兵练武,坚壁不出,麻痹敌人,以逸待劳的战略。这样,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秦军对楚地的情况基本适应,士气高昂,体力充沛。同时,被调来抗击秦军的楚国部队,斗志渐渐松懈,加上粮草不足,准备东归。楚军一撤,王翦就抓住时机下令全军出击。秦军一举打垮了楚军的主力,并长驱直入,挺入内地,杀死楚军统帅项燕。接着,秦军攻占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时为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刚在南方灭楚的大军,又乘胜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于是,长江流域全部并入秦的版图。    灭齐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王政命令王贲挥戈南下,攻打东方六国中的最后一个:齐国。从春秋到战国中期,齐是山东诸国中比较强大的一个。但是,公元前284年燕、赵、韩、魏、楚五国攻齐,尤其是燕将乐毅横扫齐国,令齐国差点亡国,之后,齐国一直没有复强。而且,此时的齐王建是个无能之辈。母亲健在时,他依赖母亲;母亲临终前,他还死皮赖脸地要母亲写下可以辅佐他的大臣的名字。公元前249年(齐王建十六年),刚毅不屈的君王后逝世,后胜任宰相。秦国迅速展开收买内应的活动,向后胜馈赠大量的黄金、玉器。后胜得了秦国的好处,就派出大批宾客相继赴秦。秦国又对他们大肆贿赂,送给金钱、珍宝,让他们回齐国充当内应。这批人从秦国回来后,就积极地制造亲秦的舆论。他们说齐王建应西去朝秦,以表归顺,又说齐秦是姻亲,根本不用备战抗秦,也不要帮助三晋、燕、楚攻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王贲南下伐齐,几乎就没有遇到过什么抵抗。王贲率军长驱直入,来到临淄,齐王建与后胜马上向秦不战而降。齐国灭亡。  至此,秦国走完了削平群雄、统一六国的最后一程。
  秦王政命王翦统帅伐燕。二十一年(前226),王翦攻克燕都蓟,燕王和太子丹退保辽东,秦将李信紧追不舍。代王嘉致信燕王喜,说道:“秦军之所以追得这么紧,是想得到太子丹。如果大王能杀了太子丹献给秦王,燕国就能保住。”太子丹逃到衍水(今辽宁太子河)上,燕王派人斩了太子丹的头颅献给秦,李信、王贲并没有停止进攻。二十五年(前222),李信随秦将王贲攻取辽东,俘燕王喜,燕国灭亡。李信领功。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灭韩.赵.魏三国,数破楚军,燕王逃亡被灭。秦始皇欲灭楚,倾心于年少壮勇的秦将李信,认为他贤能果敢。李信曾领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至衍水,终破燕军虏获太子丹。秦始皇曾问李信欲破楚,须多少人马?李信表示二十万即可。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始皇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史记·王翦白起列传》)于是派李信及蒙武将兵二十万南伐楚。王翦因秦王不用其话,就托病辞官,归频阳养老。这时的秦军在李信的率领下攻平与(今河南平与北),蒙武攻寝丘(今河南临泉),大破楚军。李信又乘胜攻鄢、郢,均破之。于是引兵向西与蒙武军会师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项燕率领的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秦军三天三夜,终于大破李信军队,攻下两个营垒,杀死七名都尉,秦兵败逃。后王翦率60万大兵破楚。  据史记记载,汉朝大将李广、及其孙李陵一家即为李信后代。(史记·李将军列传)王贲  王贲(bì),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名将王翦之子,与其父同为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举兵击楚,大败楚军。返击魏,魏王降,以魏地为郡县。后又率军与李信攻取燕国辽东,灭燕,攻代,虏代王嘉,灭赵。接着率兵南下灭齐。秦终于统一六国。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将兵伐楚,取十余城。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秦派大将王贲率兵攻魏,引黄河及大沟水灌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大梁城毁,魏王投降,尽取魏地。魏亡(这是开封第一次毁灭性水灾)。秦在大梁置浚仪县.  秦王政二十五年,率兵攻燕国辽东地,俘虏燕王喜,灭燕。又回师攻代国(治今河北蔚县),俘代王嘉,消灭了赵的残余势力。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又率军从燕南下攻齐,一路势如破竹,直抵齐都临淄,俘虏齐王建,遂灭齐,齐人讽刺说“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史称秦灭齐之战,完成秦的统一。因功被封为通武侯,曾随秦始皇东巡琅邪(今山东胶南市)。王贲家庭成员  王翦,王贲的父亲,战国时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少而好兵,为秦王政(即秦始皇)所重用,先后率军攻破赵国、燕国,以其地为秦郡。三晋被灭后,秦王发兵取楚,初用李信为将,被楚军所破。公元前224年,秦王政命他率六十万大军击楚,岁余大破楚军,虏楚王负刍,灭楚以为郡县,并南征百越,广收其地。  王离,王贲的儿子,王翦孙。出身将门,继其父为秦将,率兵戍边备胡。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他奉命率军南下与章邯等共围张耳反秦军于钜鹿。后为项羽率援军击破,被虏。蒙武    蒙武具体生卒年月不详, 中国战国时秦国名将。祖居齐国 ,父蒙骜 、子蒙恬皆为秦名将。   为将经历  公元前224年作为裨将军和王翦带兵六十万进攻楚国,击破楚军主力于蕲 ,楚国大将项燕于此役战死。  公元前223年又和王翦带兵击楚,再次击破楚军,虏末代楚王负刍,灭亡了楚国。原属楚国的土地被划分为三个郡。这是史记中比较多地采用的说法。   家族    蒙武出身于名将世家,其家族原本是齐国人,其父蒙骜在秦昭襄王时来到秦国,成为秦国的著名将领。蒙骜曾带兵多次攻打魏国(战国) 、韩国(战国) 和赵国 ,为秦国夺取了大量的土地和城池。官拜上卿 ,在秦昭襄王和秦始皇初年是秦国最重要的将领。   其子蒙恬也是秦国的名将,曾击退匈奴和筑造长城,在秦始皇中后期成为秦朝当时最重要的将领。另一子蒙毅也曾带兵,并担任上卿。 相对而言蒙武的名声较小,记载不多,但也是秦国当时的重要将领之一,为秦朝的建立下赫赫战功。   另一种说法    而《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灭楚过程则为:公元前224王翦、蒙武带兵攻击楚国,击破楚军俘虏楚王负刍 ,占领了从陈到平舆的广大地区,短暂灭楚。 秦始皇到郢、陈一带视察。  项燕立昌平君(昌平君原是楚国的王族,据记载公元前238年前后担任秦国的相国,前227年被迁到郢地。)为楚王,在淮南(淮北已被秦军占领)起兵反秦,宣布楚国复国。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再次击败楚军,昌平君被杀,项燕自杀,楚国彻底灭亡。   武安君白起  白起(?—前258),也叫公孙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杀神传奇】  秦国,原本是地处西陲的一个小国,秦孝公时用商鞅变法,奠定了国家富强的基础。尔后,不断向外发展势力,国力强盛。秦昭王时,任用白起为将。白起素以深通韬略著称,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县西)。次年,由左庶长迁左更,出兵攻韩、魏,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斩获首级二十四万,俘大将公孙喜、攻陷五座城池(参见伊阙之战)。因功晋升为国尉。又渡黄河攻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十五年,再升大良造,领兵攻陷魏国,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十六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二十一年,白起攻赵,占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县西)。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邓等五座城池。次年攻陷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焚毁夷陵(今湖北宜昌),向东进兵至竟陵,楚王逃离都城,避难于陈(参见鄢郢之战)。秦国以郢都为南郡。白起受封为武安君(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又攻取楚国,平定巫、黔中(今四川、贵州地区)二郡(参见黔中之战)。三十四年,白起率军攻赵魏联军以救韩,大破联军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魏将芒卯败逃,掳获韩赵魏(韩赵魏又称三晋)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参见华阳之战)。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四十三年,白起攻韩之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参见陉城之战)。四十四年,白起又攻打韩南阳太行道,断绝韩国的太行道。四十五年,攻韩的野王(今河南沁阳)。野王降秦,上党通往都城的道路被绝断(韩都新郑,上党必须由野王渡河始能通新郑)。郡守冯亭同百姓谋议道:“上党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绝断,我们已不可再为韩国百姓了。秦兵日渐逼近,韩国不能救应,不如将上党归附赵国,赵国如若接受,秦怒必攻赵。赵国受敌一定亲近韩国。韩、赵联合,就可以抵御秦国了。”于是派人报告赵国。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为此计议。平阳君说:“还是不要接受吧,接受后带来的祸患一定大于得到的好处。”平原君则认为:白白得来的土地,怎有不要之理,接受了会对我们有利。赵国果然接受了上党,封冯亭为华阳君。四十六年,秦攻下韩国缑氏、蔺两地。  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长王龁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县),以便镇抚上党之民。四月,王龁攻赵,赵派廉颇为将抵抗。赵军士卒与秦斥候兵相遇,发生冲突,秦斥候兵斩赵裨将(裨将,武职)茄。六月,败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秦军又攻赵军垒壁,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廉颇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决定采取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秦军多次挑战,赵国都不出兵。赵王为此屡次责备廉颇。秦相应侯范雎派人携千金向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间歇河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