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里能查空腹血糖检查吗

药店血糖检测与医院血糖检测结果不一样,我该相信谁!
药店血糖检测与医院血糖检测结果不一样,我该相信谁!
老张,去年查出患2型糖尿病,在医生的帮助下,定期到社区医院做血糖检测,血糖控制的不错。上个月到医院检测早晨空腹血糖前,用自己的血糖仪测了下血糖,测试值为 5.5mmol/L, 医院静脉抽血检测的结果是 6.1 mmol/L,医院检测完,为了准确起见,回家的路上在药店检测 5.3 mmol/L,为什么医院的结果和血糖仪检测的结果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血糖的自我监测,是指导血糖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降低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适用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注射胰岛素的和妊娠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非常重要,因此需要每日在家检测血糖。在医院里,医生一般会选择抽静脉血测血糖,很多糖友发现医院抽静脉血所测血糖值和在家中血糖仪测得值完全不一样,就是用自己的血糖仪到医院,用同一滴血测得血糖也存在差异,两者比较到底哪个更准确些?血糖仪的结果和医院的检测结果有何不同?这里为糖友说明一下。
血样比较:静脉血 VS 毛细血管血
医院实验室检测的血糖标本通常为静脉血,经过离心后选择血浆或血清,因此该标本不包括红细胞,而毛细血管血(红细胞)含葡萄糖较低,故从这个角度来看静脉血糖应该比手指血糖高一些。静脉血是从手指毛细血管流向上肢的,在流动过程中,血糖会被身体消耗一部分,用血糖仪检测的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时,从这个角度来看,手指血糖又应该比静脉血糖高一些。
时间比较:空腹 VS 餐后
空腹状态,医院实验室检测的血糖,取的是患者将红细胞分离后的静脉血浆,是将静脉血浆中含糖低的红细胞滤去了,所以人们在空腹状态下医院所测得静脉血浆的血糖值,通常要比血糖仪测得的毛细血管全血的血糖值高 10%左右,这是两者的差别,并不能说明检测结果不准确。
人们在进食后,由于胃肠道吸收的糖,首先会进入动脉,然后经过毛细血管进入各个组织中进行代谢,之后再回到静脉系统,因此人们餐后毛细血管内的全血血糖浓度要高于静脉血的血糖浓度。由于医院实验室检测的是不含红细胞的静脉血浆的血糖浓度,此时血糖仪所测数值要比静脉全血的血糖值高一些。
误差比较:血糖仪 VS 实验室检测
一般而言,静脉血糖较准。用血糖仪测定的血糖受血糖仪本身、测定方法和测定技术的外在影响因素较多(关于血糖仪检测方面的信息,我们今后会继续为大家分析说明),不像在医院抽取静脉血检测那样准确。市面所售的血糖仪一般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国际上认为血糖仪的误差在15% 以内不会影响对治疗措施的调整,是可以接受的。
医院实验室血样检测,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血液离体后葡萄糖的分解,卫生部临床生化标本采集行业规范中规定,要求标本应尽快送至实验室,最多不超过 2小时,及时送检、及时分离血清(浆),及时准确检测。
药疗君提示:
某些血糖测定仪制造厂商为了消除对此问题的疑虑,在血糖仪计算系统中将实际测定的结果提高了 10%,使显示的数值大致等于“血浆血糖值”。还有的血糖仪改进了试纸,增加一层滤膜,使检测数值即为血浆血糖值。这些区别在购买和使用某种血糖仪时应先搞清楚。
其实,我们对少许的误差或血糖仪与医院检测的差别不必斤斤计较,主要看长期的监测结果,看使用同一血糖仪同一时段前后的测定值是否有很大的波动。例如:我们连续 3次测定血糖,分别为 5.5mmol/L、6.2mmol/L 、5.9mmol/L,虽然数字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血糖控制良好,因而不必改动治疗方案。在药店检查空腹血糖为4.3,不打算做糖耐了,有和我一样的姐妹吗_宝宝树
宝宝树孕育
90%的妈妈正在使用
在药店检查空腹血糖为4.3,不打算做糖耐了,有和我一样的姐妹吗
其实我建议还是做一个,安全起见,因为很多空腹正常,糖耐确很差,我就是啊,做糖耐空腹4.6,餐后分别11.07、10.35,华丽丽的诊断为,已经控制20天了,现在空腹都是4左右,餐后偶儿还高,你说多恐怖
展开阅读全文
可爱房宝宝
这个在正常值,干嘛还要做糖耐,那个太麻烦了,不做了
展开阅读全文
好的,谢谢,那就不做了
树友ydwhgq6g
我的4.93医生让我做糖耐我都没有做在正常范围内
展开阅读全文
那你现在吃东西需要控制吗
好内容记得分享哟
其他人还在关注:
— 一键查询查询能不能吃 —怎样才能测准空腹血糖?这6个注意事项必须看
经常有糖友抱怨,自己测的空腹血糖不准,是不是血糖仪坏了?有时候去医院测的空腹血糖和自测的也不对劲。
其实,想要测准空腹血糖,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下面的六个注意事项,你一定要知道。
1、禁食 8~12 小时
测空腹血糖之前,应该禁食 8~12 个小时(不能吃任何东西,但可以喝水)。
一般来说,饮少量清水不会干扰血糖的检测结果。医学上说的“空腹”有多重含义,有时候“空腹”是“禁食和禁水”,比如在做胃镜、肝胆B超之前,要求患者停止进食及饮水一段时间。而在抽血化验时要求“空腹”,一般是指不摄入热量,而不严格限制饮水。
禁食不足 8 小时、或超过 12 小时,严格地说都不能算空腹血糖。
2、早晨 7~9 点测量
空腹血糖应该在早晨7~9 点之间测量,8 点之前最好。
有些糖友早晨不吃不喝从家或者外地赶到医院,然后挂号等待就诊,轮到他们时,已经是上午九十点,甚至临近中午。此时虽然是空腹状态,但是不能反馈其平时的空腹血糖水平。
白天一天没吃饭,晚餐前测的血糖那不叫空腹血糖。
3、前一天晚饭正常吃
测空腹血糖的前一天晚饭一定要吃,不然禁食时间肯定超过 12 小时了。
晚饭怎么吃也是有讲究的。最好和平时吃一样的饭量,头天晚上刻意的控制饮食,并不能反馈平时水平。而且不要吃过多难以消化的食物,比如糯米、油炸食品、肥肉等。
4、睡个好觉,保持好心态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会导致空腹血糖升高。尽量在11点前上床入睡,早上早点起床,准备好相关事物,从容不迫的前往医院。
因工作忙碌而熬夜,或情绪不佳、悲伤焦虑、节假日或亲朋好友聚餐、生病期间等因素也会影响第二天早上的空腹血糖,可能会偏高。
5、早晨不要空腹锻炼
很多糖友都有晨起锻炼的好习惯,一般建议吃过早饭稍事休息后再去锻炼。
但如果要去医院测空腹血糖,就不能吃早饭了,所以最好也暂停当天的晨练。一是怕发生低血糖,二是怕锻炼会影响空腹血糖的测定。
另外,有些糖友要走很长的路才能到达医院,这也会影响空腹血糖的准确性。
6、早晨的降糖药不要用
测空腹血糖前一天,晚餐前和睡前该用的降糖药(包括胰岛素)都照常用。
但当天早餐前的降糖药、胰岛素就不要用了。不仅会造成空腹血糖测不准,还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低血糖。
等测好空腹血糖,准备吃早饭了,再用药。
哪些人需要测空腹血糖?
近期康合联盟名品器械节正在如火如荼的在全国各地进行中。每一场器械节活动的启动,康合联盟都会安排专业的器械讲师为连锁员工进行专业培训,让店员从不会卖、不敢卖、不想卖的这种思维观念进行全方位的改变,达到会卖、敢卖、想卖!
培训期间,店员提出任何的有关血糖仪的问题,康合联盟讲师都是一一为店员讲解。另外,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采购集团康合联盟创始人、家用医疗器械品类管理专家史宏伟先生讲到:由于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不适,诊断比较困难。临床上,定期筛查空腹血糖将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筛查一般用于年龄大于40岁且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糖尿病高危人群:
1)体重指数≥24;
2)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
3)曾经分娩巨大儿(体重≥4千克)或曾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的妇女;
4)高血压者:血压≥140/90mmHg;
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毫克/分升和甘油三酯≥250毫克/分升者;
6)以往筛查中曾有空腹葡萄糖受损(空腹血糖6.1~7.0毫摩/升)或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7.0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7.8~11.1毫摩/升)。
空腹血糖要空腹8-12个小时,
但它真的对吗?
你前一天晚上6点吃的晚餐,
那么,如果空腹8小时,
你测空腹血糖的时间就在凌晨4点,太早!
如果空腹12个小时,
你就要在6点起床测血糖,才能保证不超过12个小时,太晚!
这难道不是矛盾了吗?
医生为什么还会如此建议呢?
快留言说出你的答案吧
来源:据三诺教育平台整理(文章有增加)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测血糖的经验之谈
测血糖的经验之谈
1、血糖仪测量单位
2、怎样合理测血糖
3、不要太相信单独一次的测量结果
4、几种血糖仪的优缺点
5、关于试纸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人需要经常测量血糖,测血糖有很多学问,不了解的话,即费钱又失去测量意义。
我把我的体会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本人不是医生,只是测量多了有很多体会罢了。
本文不构成指导,只是个人体会,不负医疗责任。
1、血糖仪测量单位
血糖仪的测量单位有两种,一种以每升血液含多少毫摩尔计量,我们常说的空腹应该在6.1以下,饭后应该在7.8以下,指的就是血糖的浓度是每升血液中含6.1毫摩尔葡萄糖和7.8毫摩尔葡萄糖 (表达法是6.1 mmol/l&&&&
这儿mmol是毫摩尔的缩写,l是升的缩写)。
另一种计量方式是空腹在110,饭后应该在140以下,指的是每分升血液(十分之一升)含多少毫克葡萄糖,140就是每分升血液含140毫克葡萄糖,(表达法是&& 140
这儿mg是毫克,即千分之一克,dl是分升,即十分之一升)。
这两种单位相互之间是可以换算的,换算系数是18,每升毫摩尔数乘以18就是每分升毫克数,反之就除以18。(18只是葡萄糖的转换系数,不同物质转换系数不一样)
例如:6.1 x 18 = 109.8
取 110,& 我们就说空腹血糖值应该在6.1 或者说110以下。
&&&&&&&&&&
140 / 18 = 7.778,取7.8。就是饭后2小时血糖值应该在7.8或者说140以下。
两种说法是一样的。
这系数18是怎么来的呢?下面给以解释,没兴趣了解这来龙去脉的人可以跳过这一段不看,直接看下面一节,只要记住系数18就行了。
首先什么叫摩尔?摩尔是一种衡量物质质量的单位。说到这儿,先要弄清质量和重量的概念。
质量是描述物质多少的度量,重量是地球对这些物质的吸引力的度量。
100克的物质在地球上称是100克重,拿到月球上去用磅秤称只有16.67克重了,但物质并没有减少,还是100克,只是因为月球的吸引力小了。
所以,质量是衡量物质多少的度量,而重量是称重这些物质的度量。
在地球上,质量为100克的物质用弹簧秤秤一下,重量基本上就是100克重。为什么说是"基本上"呢?这是因为地球上不同地点的引力不完全相同,略有差异(差异很小)。
摩尔的概念很像我们平时用的 "打",例如,一打铅笔12支,一打橡皮擦12块,但重量不一样。
一个摩尔的物质就是6.02x1023
个分子的物质。一摩尔的葡萄糖有6.02x1023 个葡萄糖分子。一个摩尔的氧气含有6.02x1023 个氧气分子。一摩尔不同物质的分子个数一样,但重量不一样,这要看每个分子有多重了。
为什么一个摩尔的物质定义为含有6.02x1023 个该物质的分子,而不是其他数目呢?
这是因为含有6.02x1023
个分子的物质的质量或重量在数字上正好等于它的分子量。
例如氧气的分子量是32,6.02x1023
个分子的氧气正好是32克。
氢气的分子量是2,6.02x1023
个分子的氢气正好是2克。
一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组成的。碳原子的原子量为12,氢原子量为1,氧原子量为16,所以葡萄糖的分子量是:6x12+12+6x16=180
所以6.02x1023
个葡萄糖分子,也就是一摩尔的葡萄糖的质量正好是180克。
什么是分子量或原子量呢?分子量或原子量就是以氢原子的质量为一个单位,其他物质的分子量或原子量就是指它们是氢原子的多少倍的倍数。
例如氧原子的质量是氢原子的16倍,所以氧原子的原子量为16,一个氧分子包含两个氧原子,所以,氧分子的分子量是32。
6.02x1023& 叫做阿佛伽德罗常数。
既然摩尔和克都是质量单位,那么每升血液中含多少克葡萄糖或者说含多少摩尔葡萄糖就是葡萄糖在血液中的浓度了。
用每升多少摩尔或多少克做血糖浓度的单位都显得太大了,血液里没那么多葡萄糖,否则成糖浆了,所以只能用他们的千分之一来计量,也就是毫摩尔和毫克。
每升血液含多少毫摩尔葡萄糖就是国内常用的测血糖的计量方式。
1摩尔的葡萄糖是180克,1毫摩尔的葡萄糖就是180毫克。
如果测下来血糖值是6.1,就是血糖浓度为每升6.1毫摩尔,换成以毫克为单位就是6.1 x 180 =
1098毫克,即每升血液含1098毫克葡萄糖。
这数字是4位数,不方便使用,那就取十分之一升的血液来计算吧,即分升,血液取十分之一升,那么血液里面的葡萄糖也只有十分之一,于是就得到每分升血液中含109.8毫克,取整就是110,即每分升血液含110毫克葡萄糖。这就是我们的另一种测量单位。
既然血液取十分之一升,那么180也得除以10,就得到18这个系数。于是,对于葡萄糖,每升毫摩尔数乘以18就得到每分升毫克数。
对于毫克来说,精确到个位数足够了,109.8就算110。
2、怎样合理测血糖
这儿所说的怎样测血糖,不是指怎样使用血糖仪,而是指该怎样合理地去测量血糖。
要做到这一条,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要测血糖。
测血糖的目的是为了摸清自己血糖的变化规律,用来指导我们该如何用药,如何吃东西,该吃什么,吃多少,摸出规律后照此办理,让血糖值稳定。
测血糖不治病,测出血糖高了,已经来不及了。所以随随便便地测一次是毫无意义的,必须和吃药吃饭结合起来。
如果不经常测,你无法知道自己的血糖高低,乱吃药或乱吃东西,造成血糖时高时低,损坏血管。
笔者刚查出患糖尿病时,大夫劝我买一个血糖仪,当时我很反感,认为他是为了赚钱,在推销血糖仪。后来才懂得经常测血糖的重要性。
要测血糖,就要连续测一段时间,摸清自己血糖高低的变化规律。
首先选一段比较平稳的生活时期,每天饭前和饭后2小时测,一天6次,最好下午加一次饭后3小时测。如果能半夜3点测一次就更好了。(医生经常需要看早上空腹血糖值,这就是早饭前的数值,但不要太晚吃早饭。)
这样连续测一,两个星期,纪录下几点钟用的药,几点钟吃的饭,吃什么,吃多少,几点钟测试的,要详细记录,分析数据。边测量,边调节药量和饭量。
当血糖值超出范围时,调整药量和饭量,直到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内,等到摸出规律心中有数,并且知道用多少药,吃什么,吃多少能保持血糖正常后,就可以停测一段时间了,就按掌握的规律用药和吃东西。
如果规律被打破,例如出差,旅游,宴会,生病,或糖尿病加重等情况发生,你就得重复上述过程。
如果生活很平稳,每3-6个月应该重复上述过程,当然,如果血糖值很稳定,就不用连测几个星期了。
如果偶然出外吃饭怎么办?第一,你吃的粮食的量不要超过你一个拳头的大小。第二不要吃放了糖的食物和饮料。第三,饭后2小时测血糖,如果很高,以后要避免吃那种食物。
什么是饭后2小时测血糖?我曾经看到一位朋友在吃完饭2个小时后测血糖,这是错的。应该从开始吃第一口饭算起2小时。
一旦在开始吃饭后2小时测血糖,发现血糖高了,怎么办?其实已经来不及了,最好在自己发觉吃多了,还没到2小时时,就多喝点水,马上去跑步或快走40分钟(只对II型糖尿病人有效)。每天吃饭后马上出去快走40分钟,对降血糖非常有效,这是我的经验。
3、不要太相信单独一次的测量结果
家用血糖仪的误差是很大的。差10%是正常的。所以不能买了一个血糖仪就很相信它。有些血糖仪生产商居然还声称他们生产的血糖仪和静脉化验相比误差达20%是属于正常的(我买过那家的产品,很后悔)。
最好,手里有三个或三种著名可靠的血糖仪,同时测,取相近的那两个数据,测若干次后,如果感到可以相信这些血糖仪时,就不必再用几个血糖仪同时测了,单独用一个来测就可以了。几个月后又得拿三个血糖仪出来一起测,进行比较。
有人会说可以用校正液来测试仪器的正确度啊(说明书和商店里的销售员特别推荐这种方法),请别相信!一来校正液很贵,二来校正液给出的范围太宽了,非常不准的血糖仪用校正液来校验,还是落在正常范围之内,对校验血糖仪没有任何用处,建议大家别花这冤枉钱。我买过7个血糖仪和它们的校正液(三个厂家的),真是白花钱。(这是我的个人体会,血糖仪公司别以此为借口来找我麻烦,我有权表达我个人使用产品的感受。)。
另外得糖尿病久了,经常测,自己会有感觉,能感觉出今天血糖是否太高。如果发现测出数据不高,而自我感觉不好,或者自己感觉还可以,而测出的数据忽高忽低,有点离谱,就应该同时用几个血糖仪来测试,进行对比。
自我感觉有多种,有人以口渴程度来判断,例如喉咙有点儿干,后者嘴里发腻,都表示糖偏高。我还听说有个人用舌头舔自己的皮肤,能感觉出血糖的高低。
4、几种血糖仪的优缺点
初次买血糖仪的人可能很容易搞糊涂,不知买什么样的血糖仪好。商家当然推荐贵的。
首先,不同生厂商生产不同牌子的血糖仪,其次,同一生产商又生产各种不用型号的血糖仪,从贵的到便宜的,好多种。我主张买名牌中最便宜的。
比较著名的两家生厂商是罗氏
(ACCU-CHEK)和强生(One Touch)。
罗氏大约又生产五,六种不同型号的血糖仪,我买过其中的两种,Aviva 和Active ,我还使用过我朋友的其他型号罗氏血糖仪(采血针用自己的)。
强生也生产多种型号血糖仪, 我买的One Touch
UltraMini就是其中的一种,(Ultra 国内翻译成稳豪)稳豪系列包含好几种型号,UltraMini
是其中一种,但在国内只有Ultraeasy卖,外观一模一样(细长的)。
在血糖仪中我推荐的是最老式最便宜的,最老式的最可靠。那些贵的,高级的,花里胡哨的反而不可靠,这是我的教训。
我现在使用的三个血糖仪是:一个罗氏Active
(罗氏活力型,在2011年之前,医院基本都用这种),和 2个 强生的 One Touch UltraMini
。平时,主要使用强生的 One Touch
UltraMini,因为它采血少,罗氏的血糖仪则用来做对比用。
我每过一段时间,或者新开一罐新试纸时,都用三个血糖仪同时测量血糖,如果测出的三个血糖值比较接近,就表示数据可信。以后就只用一个来测,一段时间后再来对比。
如果有一个数据和其他两个相差太大,而且几次测量都如此,那么数据相差远的那只血糖仪就不可信了,不再使用了。
可能,买三个血糖仪,两种试纸,太费钱了,有个办法可以解决,就是合伙测试,即三个糖尿病患者各买一个血糖仪,定期聚会一起测,(注意各自用自己的采血针)。
还有个办法就是上医院测血糖时带上自己的血糖仪,同时测,在医院测一次只要6-8元左右,3个月去一次,费用很小。总之,要定期用几个血糖仪进行比较。
罗氏的Active 即 ACCU-CHEK Active
(国内好像翻译成"罗氏活力")是用比色的原理来测量血糖,最老式,但很可靠,就是采血略多些。很多医院都用它。它的试纸也比罗氏其他型号便宜。不过近2年开始用得少了。
还有强生的 One Touch UltraMini
(稳豪)质量也很好,取血量比罗氏Active少,方便,仪器不比Active贵,但在美国买试纸很贵,我在国内药店看到有比较便宜的试纸卖,试了几罐,和其他血糖仪作了比较,挺准的。
不管是罗氏还是稳豪,我建议买最便宜的那种型号。Active(活力) 和UltraMini (稳豪)或Ultraeasy。现在有很多厂商生产血糖仪,我没试过,不能评论。不过在买前请考虑几点,一、是否名牌,二、是否经过权威机构例如FDA批准,三、是否声称20%误差也算正常,如果是,你就得和其他血糖仪经行对比了。四、别听信各种新功能,什么记忆啦,求一个月的平均值啦,计算机下载啦,全是锦上添花,一旦不准,全没用。最主要就是个准字。
我曾经用过的并且因为不准而不再使用的血糖仪有4个,它们是3个罗氏的Aviva (较贵),(其中1个寄回厂家了),和1个 True2go(特便宜)。
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下面我买血糖仪的曲折过程,没兴趣的直接跳到下一节。
第一次在美国买血糖仪,想买个好一点,高级一点的,以为贵的就是好的,于是就挑了个较贵的罗氏Aviva
(注意不是Active)。没多久接到消息,某段序列号的Aviva属于招回的产品,我买的那个属于招回之列,于是就寄回了厂家。
为了测血糖,又买了一个Aviva。过了一段时间,厂家寄回给我一个,于是我就有了2个Aviva血糖仪。
开始,我很相信血糖仪,就只使用一个,另一个放着以备后用。用了近一年,发现数据太离谱了,(开始还可以),就打开另一个血糖仪一起测,结果发现两个数据相差很远,时高时低,没有规律。这才意识到血糖仪不是那么准的。那时正好住院,就和医院里的罗氏Active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医院的血糖仪测出的数据和我新用的血糖仪数据接近,而和老的那只血糖仪测出的数据相差甚远。于是就停用老的那只,开始启用新的那只血糖仪。接着,我买了校正液来测试,还挺贵,没想到的是居然2个罗氏Aviva血糖仪的校正液测量数据都落在正常范围内,也就是说用校正液测试的结果是两个血糖仪都是好的,而实际上那个用了一年的Aviva血糖仪误差很大,数据忽高忽低,但都落在校正液规定的正常范围之内。这说明校正液没用,数据范围太宽,不能说明问题。
这样又过了一年,发现后来用的那只Aviva
血糖仪也开始不正常了,又是忽高忽低,我又买了校正液来一试,(校正液一旦打开只能用三个月),数据仍落在范围内,不能说明问题。于是我又买了一个One
Touch UltraMini 血糖仪和 一个罗氏Active血糖仪来。结果发现,用后来买的两只新血糖仪测出的的数据是接近的,稳定的。我就舍弃了那只不正常的Aviva
。这样一来,两个Aviva血糖仪都不用了。
后来,我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试纸太贵了,想降低费用,正好看到有家医药商店推出True2go血糖仪,仪器便宜,试纸也便宜,我就想改用True2go血糖仪试试,就买了只True2go血糖仪,用它测了10次,当然都和其他2个血糖仪对比,结果发现它的误差很大,它的说明书中居然还宣称,误差20%内属正常。有一次我饭后2小时数据是199 (相当于11),而用True2go血糖仪测出只有159 (相当于8.8)。199是很差,159是尚可,结论何其不同。我放弃了True2go血糖仪,又买了个One Touch
UltraMini作备用,原因是手中必须有三个血糖仪,以便过一段时间后对比准确度,做到三取二。所以我现在用得比较可靠的血糖仪有3个,其中1个罗氏的Active 和2个强生的One Touch
UltraMini,都是该系列中最便宜的。
后来收到强生新说明书也声称误差20%属于正常,我气坏了,不过我买的那2只用到现在还一直比较准,也就是我手中的几个血糖仪同时测的数据和医院测的数据都很接近。
最近发现,电池也影响血糖仪的准确性,电池快用完了,数据会忽高忽低。两只One Touch
UltraMini血糖仪在3年后我都换了电池。由此想到我以前两只用了1年的罗氏Aviva血糖仪不准,是不是也是因为电池快用完的原因?不过因为要重新买试纸,就没再试。
5、关于试纸的注意事项
测血糖,试纸很重要。应特别注意几点:
1)、不要使用过期的试纸,因为没法相信。当然可以同时用2张过期试纸进行测试,如果测得的数据基本一致,还是可信的。
2)、买试纸时要注意有效期是否足够长,盒子是否打开过,是不是原装封口。
3)、别轻易打开试纸罐。一旦打开试纸罐,三个月内用完。
4)、打开试纸罐取试纸动作要快,取出试纸后立刻关上罐盖,别长时间开着盖。
5)、用一条取一条,要避免取出来后过段时间再放回去,别用湿手和赃手取试纸。
6)、保持干燥,南方夏天雨季使用要防潮。
7)、试纸,血糖仪不能放在冰箱里。
8)、乘飞机时最好随身带,因为放托运行李的地方可能温度很低。(此乃个人顾虑)。
9)、测血糖时,要一次性提供足够的血滴样本到试纸上,以免出错,造成浪费试纸。
10)、测血糖时,手要用酒精消毒,一定要等手指充分干后再测,以免误差。
11)、不准多人共用一根采血针。
12)、采血针是一次性的,但最好在用前也用酒精擦一下。当然,特贵的血糖仪的采血针是全密封的,无法擦。
13)、开一罐新试纸时,最好和留下的最后一张老试纸一起测一次,作对比。
14)、别忘了每开一罐新试纸时,要按试纸罐上的校正值调整血糖仪。
不管这么说,血糖仪及试纸对个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买个便宜而又相对比较准确的血糖仪是很重要得。试纸的消耗也一样。合理的测试,能使这钱花得更值。糖尿病是富贵病,愿所有糖尿病人能省钱。
此文是很多年前写的,一直没发表,只在糖尿病友中传阅,实在是因为有愧于文笔差。
时过境迁,情况发生变化,发现好多医院已经从使用active改为使用强生的血糖仪了。
再 补充一条,在美国,最新的强生测试仪和试纸增加了自动连续读2次数据然后求平均值的功能,(是在同一个血样本中读2次数据,不需要取2次血),两者应该配套使用,如果用老测试仪加新试纸,或新测试仪对老试纸,则没有连读两次求平均值的功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药店人一定要提醒顾客,这6个糖尿病误区需警惕药店人一定要提醒顾客,这6个糖尿病误区需警惕小人的小家百家号作为药店人,平时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顾客,也经常会听到一些关于糖尿病的误区。而更糟糕的是,很多糖友对“误区”深信不疑,药店店员在碰到这类情况时,一定要记得提醒糖友。误区1:吃某些食物可以降糖经常有糖友说,吃某某食物可以降低血糖,其实是不大可信的。所有食物都含有能量,其中有些含有脂肪、有些含有糖,也有食物既含脂肪又含糖。但只要是含有能量,摄入体内后就会升高血糖,只是有的食物因为能量密度低或者含有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使血糖升高力度较小、速度较慢,但总的趋势都是升高血糖,而不会降低血糖。网上常说的苦瓜、南瓜,都不是“降糖食物”,食物是不可能起到降血糖作用的。误区2:吃多了就多吃点药、多注射点胰岛素有些糖友在饥饿时常忍不住多吃些食物,这时就加大原来服用的降糖药剂量,误认为这样就可以把多吃的食物抵消掉。事实上,这样做不单加重了胰腺负担,还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毒作用发生的可能性。还有些患者,由于药物控制血糖效果不佳而改用胰岛素治疗,并认为有了胰岛素就天下太平,不需要再控制饮食了,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胰岛素治疗是需要科学的饮食控制来配合的。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使血糖控制平稳,胰岛素的使用量也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调整,如果饮食不控制,血糖会更加不稳定。同时多吃的食物,也会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吸收,从而导致肥胖,这就是有些糖友胰岛素越打越胖的原因。误区3:降糖药会影响肝肾功能不可否认, 有些降糖药物确实可以引起肝脏转氨酶的升高以及胆汁淤积性黄疸,但仅见于个别患者,且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即消失。总体来说,只要严格按照药典规定用药,其安全性还是有保证的,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不大,何况人的肝脏和肾脏有着强大的解毒、排毒功能,所以因担心降糖药损害肝肾而不敢用药实在没有必要。其实,高血糖未得到控制与服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相比,前者的后果要严重得多。糖尿病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医生往往会对病人的肝肾功能进行系统检查,再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建议患者进行定期的肝肾功能检查。因此,临床上真正因降糖药物导致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病例是极少见的。误区4:按时吃药就好了,不必复查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作为选择药物及调整药量的重要依据。随着病程的延长,许多磺脲类降糖药物(如消渴丸、优降糖、达美康等)的效果可能逐渐降低, 医学上称之为“药物继发性失效”。有些糖友不注意定期复查,觉得自己一直没间断治疗,心理上有了安全感,但若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实际上形同未治。误区5:药效不好就马上换药患者服药后往往期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有些降糖药物疗效的发挥往往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药效才逐渐显现出来。再者,每种降糖药都有最大有效剂量,有时效果欠佳,或许是剂量不够。许多患者不了解这一点,服药没几天,对血糖下降程度不满意,即认为所服药物无效,急于换药。事实上,有些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服至半个月到一个月才会达到最佳的降糖效果。所以,不要轻易认定某种药物对自己无效。合理的方法是: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服药的剂量,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药或与其他药物联用。频繁换药,难以达到药物的最大降糖效果,还可能造成血糖波动,甚至可能加速药物的失效。误区6:不用时刻检测血糖血糖监测要有个时间表,理想的自我血糖监测,应当是每天多时点测定血糖。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午餐和晚餐前血糖不在此列。餐前血糖: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应从吃第一口饭开始,到满2小时时为止,不能从吃完饭采开始计时。凌晨3点血糖:主要用于发现夜间低血糖及鉴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因为夜间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用量过大都可以引起空腹高血糖,这两种情况的临床处理截然不同。(来源:三诺教育、连锁药店)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小人的小家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小人小家,凡人的生活絮语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孕妇空腹血糖检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