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真脉到山前,无限风光总静脉漏可以自然勃起吗,莫叫旁人来改作,几度得享太平年,这千是什么意思?

何谓幸福?看完也许悟出点感觉(转载)
2946次浏览
日期: 12:02:56
&第1节:幸福的味道
  幸福在哪里
  生活中不缺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有句话说得很精辟:&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的眼中,那只是饲料。&
  生活中不缺幸福,缺的是发现幸福的眼睛。有句话总结得挺到位:&幸福就躲在下一条街的拐角,只要你去找,就找得到。&
  佛祖说,幸福是心的感觉。幸福与哀愁往往会同时敲响人的心门,你把谁邀请进来,你就将与谁同在。
  你是否觉得烦恼、孤寂、不幸、痛苦?你是否感受过快乐?你是否品尝过幸福的味道?烦恼、孤寂、不幸、痛苦、快乐、幸福,这些都是形容词,而所有的形容词都是相对而言的。没尝过痛苦,又怎知何谓幸福的人生?不幸又岂非人生之必经?人有时候很奇怪,每每拥有幸福的时候,不懂得这些就是幸福,总是要到失去以后才发现,幸福早就放在了自己的面前。
  肚子饿坏时,有一碗热腾腾的面放在你眼前,是幸福;累得半死时,有一张软软的床让你躺上去,是幸福;哭得伤心欲绝时,旁边有人温柔地递过来一张纸巾,是幸福&&幸福没有绝对的定义,幸福只是心的感觉。幸福与否,只在乎你的心怎么看待。你要是总感觉自己钱没有别人多,地位没有别人高,妻子没有别人的漂亮,丈夫没有别人的体贴,孩子没有别人的聪明,你能感到幸福吗?
  佛祖说,不幸往往源于自己,烦恼往往源于比较,痛苦往往源于不知足。心好一切都好,心美一切都美,心快乐一切都快乐,心幸福一切都幸福!当你拥有了一颗愿意发现美好、快乐和幸福的心时,你就拥有了一双从纷乱的世界中找到幸福的佛眼,你就会是一个幸福的人儿,你的幸福就能像花儿一样绽放!
  幸福的味道
  一日,佛祖遇见了一个农夫。农夫的样子非常苦恼,他向佛祖诉说:&我家的水牛刚死,没有它帮忙犁田,我怎么能下田作业呢?&于是佛祖赐给了他一头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佛祖在他身上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佛祖遇见了一个男人。男人非常沮丧,他向佛祖诉说:&我的钱被骗光了,没有盘缠回乡。&于是佛祖给他银两做路费,男人很高兴,佛祖在他身上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佛祖遇见了一个诗人。诗人年轻、英俊、有才华且富有,妻子貌美温柔,但他却过得不快活。佛祖问他:&你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诗人说:&我什么都有,只欠一样东西&&幸福,你能给我吗?&佛祖说:&可以。&于是佛祖把诗人所拥有的都拿走了&&拿走了诗人的才华,毁去了他俊朗的面容,夺走了他的财产和他妻子的生命。佛祖做完这些后便离去了。一个月后,佛祖回到诗人的身边。这时,诗人已经饿得半死了,正衣衫褴褛地躺在地上挣扎。于是,佛祖把他原有的一切都还给了他。然后,佛祖又离去了。半个月后,佛祖再去看诗人。这次,诗人搂着妻子,不停地向佛祖道谢,因为他得到了幸福。
  第2节: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读者朋友,你闻到幸福的味道了吗?你悟到幸福的真谛了吗?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生活原本没有烦恼,当欲望之火被点燃后,烦恼就来敲你的心门了。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当你开始计较得失,贪求更多时,痛苦便来缠身了。
  从前,有个百万富翁,每天让他劳神费心的事情跟他拥有的财富一样多。所以,他每天都愁眉紧锁,难得有个笑脸。
  百万富翁的隔壁,住着磨豆腐的小俩口。曾有谚语说,人生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但磨豆腐的这小俩口却乐在其中,一天到晚歌声笑声逗乐声不断地传到百万富翁的家里。
  百万富翁的夫人问老公:&我们有这么多钱,怎么还不如隔壁家磨豆腐的小俩口快乐呢?&
  百万富翁说:&这有什么,我让他们明天就笑不出来。&
  到了晚上,百万富翁隔着墙扔了一锭金元宝过去。第二天,磨豆腐的小俩口果然鸦雀无声。原来这小俩口正在合计呢!他们捡到了&天下掉下来的&金元宝后,觉得自己发财了,磨豆腐这种又苦又累的活儿以后是不能再做了。可是,做生意吧,赔了怎么办;不做生意吧,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丈夫心里还想,生意要是做大了,是该讨房小的呢还是该休了现在这个黄脸婆;妻子则在琢磨,早知道能发财,当初就不该嫁给这臭磨豆腐的。寻思呀琢磨呀,之前快乐得很的小俩口现在谁也没有心思说笑了,烦恼已经开始占据他们的心。更令小俩口痛苦的是,为什么天上不能多掉几个金元宝呢,这样就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啊?
  生活原本没有烦恼,当欲望之火被点燃后,烦恼就来敲你的心门了。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当你开始计较得失,贪求更多时,痛苦便来缠身了。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人之所以烦恼,在于对生活舍本逐末。
  有一天,几位分别了多年的同学相约去拜访大学时的老师。
  老师见了大家后很高兴,问他们生活得怎么样。没想到,这一句话就勾出了大家的满腹牢骚。大家纷纷诉说着生活的不如意:工作压力大呀,生活烦恼多呀,做生意的商战失利呀,当官的仕途受阻呀&&仿佛都成了时代的弃儿。
  老师笑而不语,从厨房里拿出了一大堆杯子,然后摆在茶几上。这些杯子各式各样,形态各异,有瓷器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有的杯子看起来豪华而高贵,有的则显得普通而简陋&&
  老师说:&大家都是我的学生,我就不把你们当客人看待了。你们要是渴了,就自己倒水喝吧。&
  众人正好都说得口干舌燥了,便纷纷拿了自己看中的杯子去倒水喝。等大家手里都端了一杯水时,老师说话了。他指着茶几上剩下的杯子说:&你们注意了没有,你们手里的杯子都是最好看最别致的杯子,而像这些塑料杯却没有人去选它。&
  第**节:人之所以疲累,在于想拥有的东西太多
  当然,大家对此都不觉得奇怪,因为谁不希望自己拿着的是一只好看的杯子呢?
  老师继续说:&这就是你们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大家需要的是水,而非杯子,但我们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去选择漂亮的杯子。这就如同我们的生活──如果生活是水,那么工作、金钱、地位这些东西就是杯子,它们只是我们盛起生活之水的工具。其实,杯子的好坏,并不影响水的质量。如果将心思花在杯子上,我们哪里还有心情去品尝水的苦甜啊。这,不就是自寻烦恼吗?&
  佛祖说,财富、地位、名利,这些让很多人欲罢不能的东西,其实只是生活的装饰、生活的虚相而已,并不是生活本身。可惜,很多人把生活的重点放错了,忘记了此生的目的,把心思都放在了追求错误的东西上,痛苦自然难免。
  真正的幸福,是杯子里的水,而不是装水的杯子。
  人之所以疲累,在于想拥有的东西太多
  佛祖说,满足不在于多加柴草,而在于减少火苗;不在于积累财富,而在于减少欲念。
  据说造物主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它仍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
  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动物都跑得比自己快,心里很不高兴,便说:&哼!脚愈多,当然跑得愈快啊。&
  于是,他向造物主祷告说:&造物主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造物主答应了蜈蚣的请求。他把很多很多的脚放在了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自己身体上贴去,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它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自己,暗暗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飞出去了!&
  然而,等它想要开始跑步时,它才发现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都在各走各的,所以蜈蚣一定要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而且还累得够呛。
  贪多的人,虽然表面上看得到了很多,但事实上最后得到得更少,还有可能成为痛苦的奴隶。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活得疲累,不是因为拥有的东西太少,而是想要的东西太多。只有懂得把握分寸,适可而止,生活平衡,才能享受到更多的幸福与快乐。
  第4节:人之所以不快乐,在于活得还不够简单
  人之所以不快乐,在于活得还不够简单
  有些人整天说自己不快乐,缺幸福,却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实,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不快乐,并不是因为快乐的条件还没有齐备,而是因为活得还不够简单。
  有个富人尽管拥有很多财富,但却总感觉不到快乐。他已经厌倦了当下的
  生活,便决定到美丽而神秘的远方去寻找快乐。一天,富人背上许多金银珠宝出发了,他要去远方寻找快乐。
  背负沉重包袱的他上路了。可是,他发现自己走得越远就越是烦躁,觉得根本就不可能有所谓的快乐。走遍了千山万水的他,累得气喘吁吁,根本就没有心思去欣赏野外的风景,体会那闲云野鹤般的悠闲自在。
  一天,一位衣衫褴褛的农夫唱着山歌从对面走了过来。富人忍不住问农夫:&你看上去很快乐,对吗?&
  &呵呵!是的,我觉得自己很快活!我刚从田地里回来,我的秧苗又长高了一截;在路上,我又幸运地捡到了一些柴火和蘑菇!&
  &我什么都不缺,你看我背上有这么多宝贝,可我就是感觉不到快乐,你能告诉我快乐的秘诀吗?&
  农夫憨厚地笑了笑说:&哪里有什么秘诀啊?想快乐很简单啊,只要你把背负的东西放下来就可以了。&
  富人忽然顿悟。是啊,自己背着那么沉重的金银珠宝,腰都快被压弯了,而且一路上担心的事情也太多了:晚上住店时害怕财物会被人偷走,白天走在大路上担心身上的东西被别人抢了去,带着太重不方便,丢下又舍不得。自己成天如此忧心忡忡、惊魂不定,又怎么能快乐得起来呢?如果自己只带够用的银两,然后把心思单纯地放在欣赏身边的自然风光上,或者把身上的金银财宝分发给穷人,让别人得到快乐,也许自己不但能轻松,也能获得快乐!
  富人真的这样做了,结果他发现,没有了沉重的包袱,他因获得了轻松而快乐,另外,他还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快乐。原来,快乐是如此简单,只要懂得放下,只要学会分享!
  为什么孩子们总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思想单纯,生活简单。对于一个喜欢零食的孩子来说,一座金山也不如一包糖果能令他快乐;对于一个喜欢在野外玩的孩子来说,一团可以变幻出各种玩具的黏土胜过满屋子的高级玩具。快乐其实很简单,生活原本没烦恼。想想自己当孩子的时候是多么地容易快乐,就会明白幸福的源泉在哪里了。
  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行囊在人生的旅途上行走。一路上,人们会捡拾很多东西&&地位、权力、财富、友谊、爱情、责任、事业&&一路捡拾,于是行囊便渐渐被装满了。由于沉重,快乐也就渐渐地消失了。
  佛祖说,生活原本没有痛苦,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当欲望太多,计较太多,背负太多时,痛苦、烦恼、忧愁和沉重便产生了。欲望越多,痛苦便越多,幸福便越远离。
  只有懂得节制欲望的人,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正乐趣;只有懂得不去计较的人,才能享受到左右逢源的和谐;只有懂得放下自己的人,才能享受到生活的自在从容。
  第5节:最不听话的是我们的心
  最不听话的是我们的心
  所谓&管事容易,管人难;管人容易,管心难&。有时候,我们责怪别人不肯听自己的话,其实,最不听话的是我们的心,今天要求这样,明天希望那样,总是翻来覆去,心猿意马。
  有位书生忽然对佛教产生了兴趣,便决定去寺庙学习入定。可是每当入定不久,他就感到有一只大蜘蛛出来骚扰自己。书生施尽所能也无法改变,只得去请教老**。
  老**建议他下次入定时,拿一支笔在手里,如果大蜘蛛再出来捣乱,就在它的肚皮上画一个圈,看看到底是只什么样的妖怪。
  于是书生准备了一支笔。在一次入定时,大蜘蛛又出现了。书生迅速拿起笔来在蜘蛛的肚皮上画了个圈圈。刚画好,大蜘蛛便没了踪影。没有了骚扰,他便安然入定,再无困扰。
  书生出定一看,原来画在大蜘蛛肚皮上的那个圈记,赫然出现在自己的脐眼周围。书生明白了,原来入定时的那个破坏分子&&大蜘蛛,不是来自外界,而是发于自心。
  其实,不止是入定之时,在生活中我们产生的烦恼、痛苦、绝望、发怒或者从容、自在、快乐、闲适之类的感受,都源于我们的心。就像入定之时会有一只大蜘蛛不请自来对你进行骚扰一样,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我们的心都会对我们的情绪进行影响,或悲或喜、或烦恼或自在、或绝望或希望&&要感受到更多的幸福与快乐,就必须学会管好我们的心。
  世上最不听话的是我们的心
  有个人在市场上买了一个青花瓷瓶,价钱还算公道,做工精雕细刻。回家以后,他一会儿擦擦,一会儿端在手里看看,喜欢得不得了。有位朋友来了,他把青花瓷瓶拿出来展示,结果被朋友浇了一盆冷水:&现在谁还买这样的老古董啊?早过时了,你看人家买的玻璃摆设,那才叫有品位呢。&
  等朋友走后,这个人再把瓶子端在手里看,这下可真不得了了,他觉得瓶子一下子变得很难看,原先精雕细刻的做工,现在感觉粗陋无比,原先的公道价钱也变成了低贱不值。他愈想愈气,便拿起瓶子就摔了。这时,又有一个朋友来敲门,他是个收藏家。他捡起了地上的碎片一看,不禁惊呼一声:&这可是宝贝啊!&然后把这个瓶子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这时,大家能想象得到这个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吗?
  在这个过程中,瓶子有贵贱、新旧的变化了吗?没有。变化的只是这个人自己的感觉。为什么这个人会突然改变自己的态度呢?因为他听信了别人的话。他为什么那么容易听信别人的话呢?因为他没有自信。为什么没有自信呢?因为在购买瓶子的时候,他根本就不懂得它。那他为什么还要买呢?因为人家说,这个瓶子可以升值,所以他一时冲动就买了下来。为什么会冲动呢?因为他的心产生了妄念。
  第6节:世上最可怕的是贪欲无止境
  所谓&管事容易,管人难;管人容易,管心难&。有时候,我们责怪别人不肯听自己的话,其实,最不听话的是我们的心,今天要求这样,明天希望那样,总是翻来覆去,心猿意马。
  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是否掌握了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如果我们没有能力自己判断,就会惑,就会陷入恐慌、焦虑和浮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之所以惑,往往是因为我们已经付出了,付出前没有搞清背景实情,没有掌握客观的评价标准,因此无论我们如何私下揣摩,患得患失,结果都反而损失更大。
  患得患失,不明就里,这样的惑,自古有之。佛法里的四圣谛&&苦、集、灭、道,就是佛教导我们知苦、离苦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形成苦的原因,不外乎是我与物、我与人、我与身、我与心、我与欲、我与见、我与自然的关系之不调和。这一切都起因于我们心中有了种种分别、执着、妄想,因此才会迷惑颠倒、烦恼重重。
  世上最可怕的是贪欲无止境
  弟子问禅师:&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禅师说:&欲望!&弟子满脸疑惑。禅师说:&听我讲一个故事吧!&
  有一个农民想要买一块地,他听说有个地方的人想卖地,便决定到那里打探一下。到了那个地方,他便向人询问:&这里的地怎么卖呢?&
  当地人说:&只要交1000块钱,然后就给你一天时间,从太阳升起的时间算起,直到太阳落下地平线,你能用步子圈多大的地,那些地就是你的了,但是如果不能回到起点,你将不能得到一寸土地。&
  这个人心想:&那我这一天辛苦一下,多走一些路,岂不是可以圈很大的一块地?这样的生意实在太划算了!&于是他就和当地人签订了合约。
  太阳刚一露出地平线,他就迈着大步向前疾走,到了中午的时候,当他回头已看不见出发的地方时他才拐弯。他的步子一分钟也没有停下,只是一直地向前走着,心里还在想:&忍受住这一天的辛苦,以后就可以享受这一天的辛苦带来的欢悦了。&
  他又向前走了很远的路,眼看着太阳快要下山了,他心里非常着急,因为如果他赶不回起点处,就一寸地也得不到了。于是,他走斜路向起点赶去。可是太阳也马上就要落到地平线下面了。于是他加紧了脚步,只差两步就要到达起点了,但这时他的力气已经耗尽,倒在了那里,倒下的时候他的两只手刚好触到了起点的那条线。那片土地归他了,可这又有什么用呢,他的生命已经失去了。
  禅师讲完,闭目不语,弟子则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的答案。
  世上最可怕的是贪欲无止境。有欲望不是错,欲望过盛,就会自寻烦恼,自招痛苦,甚至引来灾祸。这一切,都是我们那颗不听话的心在作怪。如何避免这一最可怕的东西降临到我们身上?掌控好我们的心,让心听自己的话,不被贪欲蛊惑。
  第7节:世上最要不得的是随意生气
  世上最要不得的是随意生气
  如果你问别人,你活着是为了什么?有的人会说为了快乐,有的人会说为了幸福,有的人会说为了成功&&但肯定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活着是为了生气的。
  没有谁喜欢有事儿没事儿生气玩儿的,但很多人却有事儿没事儿就生气。其实,不是生活中的不顺心事太多,而是因为我们忘了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很多的烦恼,时不时地还搞一些脾气出来。回过头想想,那些惹得我们大发脾气的事情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一些小事、一段小插曲而已,只是当时心里太认真甚至太较真了。只要我们学会管住自己那颗不听话的心,一切就都好办了。所以,当我们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痛快时,不妨用心想一想,我们做这些事究竟是为了什么。当我们找回自己最初的愿望时,就会发现眼下的不快根本算不了什么。
  有一位禅师教导世人,每当我们生气时,不妨这样对自己说&&
  &我不是为了生气才交友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才工作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才恋爱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才结婚的!&
  当你这样做了之后就会发现,你的生活一下子变得阳光灿烂了!无论什么时候,当烦恼袭来时,当我们的心不听话硬要生气时,一定要记得告诉自己一声:我不是为了生气才活着的!
  第8节:幸与不幸,全在于你怎么看
  幸与不幸,全在于你怎么看
  幸福与不幸、痛苦和快乐就像是硬币的两面,不幸与痛苦在正面,幸福与快乐就会被转到反面;当你把幸福与快乐放在正面的时候,不幸与痛苦也就离开了你的视线。
  一日,无德禅师遇见三位信徒,他们向禅师询问道:&信佛真的能解除痛苦吗?如果是真的,那为什么我们信佛多年却还是不快乐呢?&
  无德禅师说:&你们为什么要活着?&
  思考了片刻后,甲说:&我活着是为了**,死亡太可怕了,我不想死,所以我要活着。&
  乙说:&我活着是为了现在努力劳动,老的时候能享受丰裕的生活。&
  丙说:&我活着只是为了能养活一家老小,没有我他们就无法生活,我是一家的顶梁柱,缺了我,这个家就要崩溃。&
  禅师说:&你们整天想着死亡、年老、辛劳,又怎么能够快乐呢?你们应该想到理想、信念和责任,想着这些你们就会快乐!&
  信徒们对禅师的话半信半疑,说:&这些说着容易,实际上它能当饭吃吗?没有饭吃怎么能快乐呢?&
  禅师说:&那你们说拥有什么才能够快乐呢?&
  甲说:&拥有名誉就拥有了一切,所以拥有名誉就能够快乐。&
  乙说:&爱情是最甜蜜的,拥有了爱情,就能够快乐。&
  丙说:&金钱最有用,拥有了金钱,就能够快乐。&
  禅师说:&为什么世上有那么多拥有了名誉、金钱和爱情的人,还是很烦恼呢?&
  信徒们无言以对。
  幸福还是不幸,全在于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眼晴是怎么看的。一个人心里想的是快乐的事,眼睛只关注快乐的事,他就会变得快乐;心里想的是伤心的事,眼睛只看到不幸的事,心情就会变得灰暗。
  很多人只看到了别人所拥有的,却很少想想自己已经把握住了的,于是就认为只要自己拥有了别人拥有的,就一定能幸福快乐,却不知道,幸福还是不幸,快乐还是不快,全在于你眼晴怎么看,心里怎么想。
  幸或不幸,全在于你看的角度
  禅师外出云游,借宿在一个老婆婆家里。一连几天,这个老婆婆都在不停地哭。禅师很纳闷,便问她:&你为什么整天都在哭呢?有什么伤心事呀,可以告诉我吗?&
  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卖布鞋的,小女儿嫁给了卖雨伞的。天晴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小女儿的雨伞一定卖不出去,所以忍不住要伤心;下雨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大女儿,雨天会没有顾客上门买布鞋,所以会流泪。&
  禅师说:&原来是这么回事,你这样想不对呀!&
  老婆婆说:&母亲为女儿担心,怎么会不对呢?我知道担心也没有用,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啊!&
  禅师开导她说:&为女儿担心是没有错,可是你为什么不为女儿们开心呢?你想想,天晴的时候,你大女儿的布鞋店一定生意兴隆;下雨的时候,你小女儿的雨伞肯定十分畅销,你应该天天为她们开心才对呀,怎么会难过呢?&
  老婆婆听完禅师的话,豁然开朗。从此,每当想到两个女儿时,无论晴天还是雨天,她都是笑嘻嘻的。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事情就完全变了样。人生不也是如此吗?幸福与不幸、痛苦和快乐就像是硬币的两面,不幸与痛苦在正面,幸福与快乐就会被转到反面;当你把幸福与快乐放在正面的时候,不幸与痛苦也就离开了你的视线。
  快乐或痛苦,全在于你是否计较
  有个富人一生气就会跑回家去,然后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越来越广,但只要一生气,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当他已经很老了,走路都要拄拐杖了,他生气时还要坚持绕着土地和房子转三圈。
  一次,富人拄着拐杖绕房子走到太阳下山了还在坚持,他的孙子怕他会有闪失,就跟着他。孙子问道:&爷爷!您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里面有什么秘诀吗?&
  第9节: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如何选择
  富人对孙子说:&年轻时,我一和别人生气,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边跑就会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气消了,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和学习了。&
  孙子又问:&那您成巨富了,年老了,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富人笑着说:&老了生气时我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我就边想&&我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跟人斤斤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
  富人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仔细想想其实任何事都不会使你生气,让你生气的是你的想法。你可以让自己变得快乐,也可以让自己痛苦,这都是你的选择。
  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如何选择
  当我们面对不利处境或者对所面临的问题感到无能为力时,烦恼与忧虑就产生了。对此,很多人觉得天经地义。其实,即使改变不了外部环境,我们还是能决定自己的心境的。
  有位一脸焦虑的太太问先生:&我们刚买的新车被偷走了,你怎么还笑得出来?&
  先生安慰太太说:&亲爱的,我们可以因为丢了车而烦恼,也可以因丢了车而快乐。虽然我们的车子被偷了,然而我们可以选择态度和心情,现在我决定选择让自己快乐。&
  世上并没有人规定,谁丢了车就一定要烦恼。何况烦恼于事无补,车子绝不会因为你的烦恼而自行回归,相反,它倒会使你的损失从物质扩展到精神。这时,像故事中的这位先生那样,你其实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自己如何看待。
  为失去的月亮哭泣,你还会错过满天灿烂的星星。面对不可能尽如人意的现实,让我们学会选择快乐吧,用积极昂扬的心态,去营造更加美好的人生!
  富有或贫穷,全在于你怎么看待
  有个年轻人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生活不幸,终日愁眉不展。一天,有个云游的老僧问他:&年轻人,你干嘛不高兴?&
  &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老是这么穷。&
  &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老僧很肯定地说。
  &这从何说起啊?&年轻人问。
  老僧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假如今天,我折断你的一根手指头,给你一千元,你干不干?&
  &不干。&年轻人回答。
  &假如斩断你一只手,给你一万,你干不干?&老僧又问。
  &不干。&
  &假如让你马上变成八十岁的老翁,给你一百万,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一千万,你干不干?&
  第10节:懂得惜福,才会有福
  &不干。&
  &这就对了,你的财富已经超过一千万了,哪里算是一个穷人嘛?&
  还没等年轻人反应过来,云游老僧便笑吟吟地走了。
  其实,贫穷还是富有、快乐还是痛苦,全在于你怎么去看待。从年轻人的角度看,自己很贫穷;但从老僧的角度看,谁都很富有。
  世界是相对的,有真就有假,有善就有恶,有美就有丑,有幸就有不幸,有快乐就有痛苦,有富有就有贫穷,关键是你选择什么。你选择假恶丑,就会活得很累很痛苦;你选择真善美,你的生活就是快乐与幸福的。
  懂得惜福,才会有福
  人的未来如同太阳西升,是没影子的事,为什么要为眼前的事烦恼呢?烦恼、挂虑、忧伤、痛苦,如果整日计较这些,生活就太辛苦了!懂得惜福,才会有福;关注快乐,才会快乐。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羡慕别人的生活。有两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位在一家工厂做普通工人,另一位开着八家连锁店。老友相见,自是感慨良多。
  工人对老总说:&你老兄混得好哇!如今是要什么有什么。&话里带着一点自叹不如和悲凉。老总笑着说:&老弟,我要说我过得并不舒服,你可能不信吧?&工人瞪直了眼睛:&你是不是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哇,整天吃的山珍海味,周围都是漂亮小姐和高科技人才,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你还说自己不舒服?&老总笑着说:&那好吧,你就和我一起待上几天试试吧!&工人答应了。结果和老总呆到第三天,工人就主动提出要回家了。老总再三挽留,工人还是拒绝了。工人真诚地说,本以为你的生活很舒服,可现在你要和我换我还不干呢!
  原来,这两天工人和老总寸步不离。老总一天要接数十个电话,两天时间,有十几个小时是在飞机上度过的,余下的时间是处理公司的各种事务,夜里12点钟,还在陪客户吃饭,唱卡拉OK。好不容易睡上几小时,刚到了凌晨,一个电话就把他叫醒了,于是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轮回。所以,工人受不了了,他觉得老总还没有他幸福呢。至少他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至少他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无独有偶,凌小姐很羡慕嫁入豪门的万太太,看到好友穿金戴银奢侈消费的时候,自己总是生出一些怨恨来,为什么我就没有那个命呢?直到有一天,在万太太向她哭诉丈夫的不忠、婆家的刁难、一个人独守空房的寂寞时,她才发现原来自己有丈夫陪伴、幼子相偎,这种幸福也是很令富豪太太们眼热的啊!
  懂得惜福,才会有福。学会珍惜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羡慕的,都是别人表面上的生活,别人这些风光背后的辛酸和苦涩,我们不一定能看得到。所以,不要埋怨你的工资太少,不要埋怨你的丈夫不会赚钱,不要羡慕别人的宝马香车,不要羡慕大款们的挥金如土,因为你不用付出他们那样的代价。而你目前所拥有的平凡生活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珍惜当下吧,也许活在当下也是很适合你的。即使不适合你,你也可以安然接受,同时努力奋斗,去追求真正能为你带来幸福的生活。
  第11节:与其渴求远大的虚幻云影,不如珍惜身边的点滴甘露
  与其渴求远大的虚幻云影,不如珍惜身边的点滴甘露
  有个富商碰见了一个乞丐。那个乞丐说:&你是我以前的旧相识,能给我一些钱吗?&富商仔细地看了看那个人说:&我认出你了,你家里不是挺富裕的吗?怎么会沦落到这般田地?&
  乞丐说:&唉!去年的一场大火将我的全部财产都夺去了。&
  富商问:&那你为什么要当乞丐呀?&
  乞丐说:&为了要钱来买酒呀!&
  &那你为什么要喝酒?&
  &喝了酒,才有勇气乞讨呀!&
  富商脑中轰然一声,似乎看见了愚痴人间的愚痴众生。他感叹道:&世人谁不是这样愚痴一生呢?为了酒、色、财、气耗尽了一生,最终还是尘归尘,土归土,这又何必呢?&然后,他去拜访智封禅师,请示道:&我的未来会怎样呢?&
  智封禅师笑着说:&太阳从西边升起,照在树上没有一点儿影子!&
  &太阳照在树上怎么会没有影子呢?西边,你确定是西边吗?&富商问道。
  智封禅师却微笑不语。过了好一会儿,富商顿悟。人的未来如同太阳西升,是没影子的事,为什么要为眼前的事烦恼呢?烦恼、挂虑、忧伤、痛苦,如果整日计较这些,生活就太辛苦了!懂得惜福,才会有福;关注快乐,才会快乐。只有怀抱善良、慈悲、包容、仁爱、无争执、无仇恨,人间才是快活的
  天堂。而一个心灵苦旱的人,与其渴求远大的虚幻云影,不如珍惜身边的点滴甘露。
  与其日后追悔莫及,不如好好珍惜当下
  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现在,是此时此刻,因为只有现在我们才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有一天,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女人跑到一个哲学家的门口告诉他:&哲学家,我好想嫁给你。和我结婚吧!娶了我,你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如果你不娶我的话,再也没有一个会像我这么爱你的女人了。&
  年轻的哲学家对姑娘说:&让我考虑一下吧!&
  从此,哲学家用他的哲学思维方式来衡量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处。好些年后,他发现结婚和不结婚的利弊相等,于是决定尝试一下没有走过的路。他找到了女孩家,推开了门,看见女孩的父亲正坐在屋子里。他忐忑不安地对女孩的父亲说:&我想好了,我要娶你的女儿。&
  女孩的父亲看看眼前的哲学家说:&你已经来晚了,她现在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
  不久,哲学家就在抑郁中死去了,死前他烧毁了生前所有的著作,最后只留下了两句话:&前半生不要犹豫,后半生不要后悔!&
  人世间有很多人,在其前半生中确实因为犹豫而失去了很多机会,包括生活、事业、情感等等。俗话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因为不经意间,我们就错过了一些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和事。不是我们不明白,而是我们太犹豫,没有抓住,所以生活中才有那么多的遗憾和不堪回首。但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当下,把握现在,别再留下更多的遗憾。
  第12节:幸福就是一碗水
  懂得惜福,才会有福。心中存有幸福,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每个人都要学会珍惜眼前的实实在在,不要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马不停蹄地疲于奔命。谨记,一味盲目地去追寻那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幸福,你就会错过所有路边的最美的风景。
  幸福就是一碗水
  所谓的幸福,就像一杯水一样平淡,不易觉察。只有在你失去她的时候,你才会知道她的珍贵。
  很早以前,有一位国王觉得自己不幸福,就派宰相去找一个最幸福的人,将他幸福的秘密带回来。
  宰相碰到男人问:&你幸福吗?&
  男人回答:&不幸福,我还没有功成名就呢。&
  宰相碰到女人问:&你幸福吗?&
  女人回答说:&不幸福,我没有闭月羞花的美貌。&
  宰相碰到穷人问:&你幸福吗?&
  穷人回答说;&不幸福,我没有钱。&
  宰相碰到富人问:&你幸福吗?&
  富人回答说:&不幸福,我的钱还不够多。&
  宰相询问了各种各样的人,但始终没有找到自认为最幸福的人。在返回的路上,一筹莫展的宰相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歌声,那歌声中充满了欢乐、活力和激情。于是宰相赶紧找到了那个唱歌的人。
  宰相问:&你幸福吗?&
  唱歌的人回答:&是的,我幸福,我是最幸福的人。&
  宰相问:&你为什么是最幸福的人呢?&
  唱歌的人回答说:&我感激父母,感激生命,感激妻子,感激朋友,感激这温暖的阳光,感激这和煦的春风,感激这蓝蓝的天空,感激这广阔的大地。我感激所有的一切,因此我是最幸福的人了。&
  宰相问:&为什么?&唱歌的人回答:&因为对能够改变的事情,我竭尽
  全力,追求美好;对不能改变的事情,我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宰相发自肺腑地说:&你确实就是那个最幸福的人啊!快说出你幸福的秘密吧,国王一定会重赏你的。&
  最幸福的人说:&如果我有幸福的秘密,那就是我懂得心怀感激,因为感激才会珍惜,因为珍惜才会满足,因为满足才会幸福。给不给我赏赐都无所谓,你还是把幸福的秘密送给国王,送给一切需要幸福的人吧。&
  这位最幸福的人认为幸福的秘密是,懂得心怀感激。那么,你心目中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第1**节:幸福就是放下
  幸福就是放下
  有一个人两手各拿了一个花瓶前来献给佛祖。
  佛祖对他说:&放下!&
  那个人就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了。
  佛祖又说:&放下!&
  那个人又把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了。
  佛祖还是对他说:&放下!&
  那个人说:&能放下的我已经都放下了,现在我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的了,你到底让我放下什么呢?&
  佛祖说:&我让你放下的,你一样也没有放下;我没有让你放下的你全都放下了。花瓶是否放下并不重要,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你的心已经被这些东西充满了,只有放下这些,你才能从生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才能懂得真正的生活,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那个人终于明白了。
  佛祖说:&&放下&这两个字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的人追求功名,所以他放不下功名;有了金钱,他就放不下金钱;有了爱情,他就放不下爱情;有了嫉妒,他就放不下嫉妒。因此,世人能有几个能真正&放下&呢?&放下&,是一条追求幸福的绝妙方法啊!&
  幸福就是一碗水
  有个男子最近正在和妻子闹离婚。他是那种很不现实的男人,有许多和他年龄不相符的浪漫,甚至是天真的想法。他的爱人很爱他,除了工作之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他的身上,全身心地尽着妻子的责任。而他的表现却很差劲,不但不体贴妻子,还时常无端地向妻子发火。他还常常怀疑妻子有外遇,不相信妻子是真心爱他。不久前,他又以感情不合为由提出了离婚。
  一天,他见到一位老**,便向老**抱怨起了自己的妻子,在数落了妻子的种种不好后,又说,妻子不愿意和他离婚,搞得他很烦恼。
  老**听完他的抱怨后,问他:&每天在你下班进家门时,在你晚饭后,在你风尘仆仆出差归来时,她会不会总是给你端上一杯水?&他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老**又问他:&难道这不是幸福吗?你可曾在她忙碌之后给她端过一杯水?&这个男子若有所悟。
  老**又说:&其实,所谓的幸福,就像一杯水一样平淡,不易觉察。只有在你失去她的时候,你才会知道她的珍贵。富人在他腰缠万贯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他不了解一个穷人家的幸福。穷人则认为,能够自始至终都拥有一碗水,不至于在口渴难忍的时候到别人门前等候赏赐,就是极大的幸福了。在感情问题上也是一样,我们不能抱怨自己的婚姻平淡无味,在你厌倦了这一切的时候,你应该问问自己,是否始终对对方有一份爱心,对家庭有一份责任感。你是否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给她以温暖和关怀?如果你能对感情生活负责,对爱负责,婚姻何愁不美满?&男子听后,汗颜不已,渐生惭愧,从此厚待妻子。
  幸福哪有那么难寻?幸福不过就是一碗水,但这碗水却要比一杯陈酿还要香浓。
  第14节:拥有一颗能感受幸福的心
  拥有一颗能感受幸福的心
  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这些看似极其简单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如果现在就拿这个问题来问你,你可能一下子也回答不上来。
  对于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来说,这时候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就是大吃一顿;对于一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流浪者,这时候能有一个家、一间不需要多大地方的生着火炉的家,就是他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衣食无忧的你看到这里也许会笑起来:&这难道也算快乐、也算幸福?&可能对你来说并非快乐和幸福,但对他们确实如此。
  当然,对于快乐和幸福概念的界定,很难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你可能说,我要是有很多很多钱,我就很快乐、很幸福。那是因为你没有很多的钱,要真有了很多钱,你肯定就不会这么说了,别忘了世界首富也有世界首富的诸多烦恼。你可能又会说,我要是握有很大的权力,我就会快乐、幸福。这也是因为你目前手中没有很大的权力,如果你位极人臣,让你烦恼的事情可能比现在更多。
  金钱可能给我们快乐和幸福,但有了金钱却不一定会快乐幸福。权力也一样。
  快乐和幸福说到底是一种心态。相同的生活境遇和生活条件,以不同的心态去衡量,有人就会觉得不幸,有人则觉得幸福。同样是一百元,张三会说&只剩下一百元了&;可李四则说&呀,还有一百元呢&。有人觉得乌云密布,有人则觉得云淡风轻,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心态啊。
  所以,幸福不是瓢泼大雨,快乐也不是毛毛细雨;幸福不在高官显位之中,快乐也不在万贯家财里。幸福快乐就在你的心中。当你拥有了一颗幸福快乐的心,就拥有了幸福!
  第15节: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我们&悟空&,并非是要去领悟佛学真谛而成佛,而是应该把一切都看得平淡一些,不必汲汲于功名利禄,以免成为欲望的阶下囚。
  人活世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欲望。人生在世,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欲望得到满足与失落的不断交错,于是人便不知不觉地在欲望的海洋中沉浮着,便有了悲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咸。
  有这样一副对联,对人生颇有指导和规戒的意义:&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处世上,要八戒更须悟空。&此联构思颇为巧妙,分别嵌入了《三国演义》与《西游记》中人物的姓名,并巧用了双关。尤其是下联,更引人深思。
  在《西游记》中,当猪八戒被唐僧收为徒弟时,他自己说:&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于是唐僧为其取了别名&&八戒。八戒所说的&五荤三厌&,属于宗教戒条规定不准食用的八种食物。五荤,是指佛教忌食的五种辛辣蔬菜,即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茗葱;三厌,道教把雁、狗、乌龟作为不能吃的三种动物,列为教条。不过,这&五荤三厌&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实际另有所指。八戒全称&八斋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项戒条,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视听歌舞,不食非时食(即正午过后不食)。
  这&八戒&对于普通人来说,要一一做到确实很难。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其指导和规戒意义在于它提示了我们,人生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去做的,例如杀生偷盗、淫欲妄语、饮酒过度、醉心于灯红酒绿之中这些,无论何时都应该是人生的禁忌。
  关于&悟空&,佛教认为,众生之所以陷溺于生死轮回的苦海而不能自
  拔,就是在于先天元始而有的&无明&遮障了佛智,使人执著于尘世诸色,贪恋荣华富贵,至死不悟。要排除&无明&,就必须溃破红尘,证悟&空&谛,意识到我、法皆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佛学也是&空&学,&空&字乃佛门教义的根基。如果不参悟空谛,纵然读遍佛经,也不能成佛。正是有鉴于此,菩提祖师为孙猴子起了个&悟空&的法名。孙悟空到最后倒也真的就&悟空&而成为&斗战胜佛&。
  对普通人来说,人生要尽可能&八戒&,但更要学会&悟空&。我们&悟空&,并非是要去领悟佛学真谛而成佛,而是应该把一切都看得平淡一些,不必汲汲于功名利禄,以免成为欲望的阶下囚。也许有人会问,若真有如此人生又如何能成功呢?但我们不妨仔细想想,平安快乐的人生又何尝不是成功的人生?
  人生短暂,轰轰烈烈、曲折传奇也许是一种成功,但安然淡定、平安幸福更是一种成功。
  天亮睁开眼,还活着,真好;天黑闭上眼,能睡好,值了。
  人生要有思量,更要平常心
  有个人问慧海禅师:&禅师,你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慧海答道:&有。&&是什么呢?&慧海答:&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
  &这算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有什么区别呢?&慧海答:&当然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呢?&慧海答:&他们吃饭时总是想着别的事情,不专心吃饭;他们睡觉时也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得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禅师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厉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由此可见,心无杂念的心才是真正的平常心。这需要修行,需要磨练,一旦我们达到了这种境界,就能在任何场合下,放松自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实现圆满的&自我&。而我们只有心无杂念,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才是真有&平常心&。
  第16节:人生要知枯荣,更要无分别
  人生要知枯荣,更要无分别
  药山禅师有两个弟子,一个叫云严,一个叫道吾。有一天,师徒几个到山上参禅,药山看到山上有一棵树长得很茂盛,旁边的一棵树却枯死了,于是问徒弟们:&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道吾说:&荣的好!&云严却回答说:&枯的好!&
  这时来了一个**,药山就问他:&你说是荣的好,还是枯的好?&**说:&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禅师说:&荣自有荣的道理,枯也有枯的理由。我们平常所指的是人间是非、善恶、长短,可以说都是从常识上去认识的,不过是停留在分别的界限而已,**却能从无分别的事物上去体会道的无差别性,所以说:&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无分别而证知的世界,才是实相的世界。而我们所认识的千差万别的外相,都是虚假不实、幻化不真的,甚至我们所妄执的善恶也不是绝对的。好比我们的拳头,当用它无缘无故地打别人一拳时,这个拳头就是恶的;如果我们好心帮人捶背,这个拳头又变成了善的。恶的拳头可以变成善的,可见善恶本身没有自性,事实上拳头本身也无所谓的善恶,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们对万法的一种差别与执著而已。
  欲拥有一双佛眼,就必须知枯荣,懂得无分别的道理。懂佛法就有佛心,有佛心就有佛眼。其实,佛法世界就是要我们超出是非、善恶、有无、好坏、枯荣等等相对待的世界,佛法世界就是要我们在生死之外,找寻到另一个立身立命之所在。
  人生要有追求,更要常知足
  《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传说八仙当中的吕洞宾,有一天从天界下凡来,发心要救度有缘的众生。在半路上,吕洞宾看见有个少年坐在地上流泪,于是上前问道:&小朋友,你为什么哭呢?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少年叹了一口气:&我母亲卧病在床,家里没有钱请医生来看病,我本来要出去做工赚钱的,可是母亲又不能没有人照顾!&
  吕洞宾一听,心里很高兴,难得世间还有这么孝顺的孩子。为了资助这个少年,吕洞宾使用法术,把路旁的一块石头变成了黄金,并交给了少年。没想到,少年却摇摇手,表示不要这块黄金。
  吕洞宾心里更是欢喜欣慰,这少年竟然还是一个不贪恋黄金的君子。&你为什么不要黄金?这足够让你们母子几年不愁衣食了呀!&吕洞宾问。
  &你给我的黄金,总有用完时候,我要你的金手指,以后只要我需要钱,手指随意一指,遍地就是黄金。&少年一脸贪鄙。
  吕洞宾听了以后,感叹一声,飘然远去。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永远没有尽头。挣钱的,有了十万想百万,有了百万想千万,有了千万想亿万;当官的,当了乡长想县长,当了县长想市长,当了市长想省长;贪吃的想吃遍天下,贪色的想阅尽春色,贪命的想长生不老,贪名的想永垂不朽。
  人就是这样,越是拥有,越想索求,越是索求,就越堕落。
  人人都有凡心,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而且适度的欲望为公为私都是好事,但是欲望太盛,就会引发灾难,小到个人是犯罪,大到国家就变成了战争。所以说,人不能无欲,但不可贪心,贪心不足蛇吞象,人活着一定要知足,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的真谛。
  第17节:认识你自己(1)
  看清自己
  学佛就是要你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人这一生最难做到的就是认识自己,所以古希腊的智者在太阳神阿波罗的神庙门上留下了这样的警训:&人啊,认识你自己!&
  看不清自己,不认识自己,结果往往就是活不明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活着,不明白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如果活了一辈子,连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应该去干些什么都没搞清楚,又何谈活得幸福、做出成就呢?
  很多人活得够用心、够努力、够忙碌、够辛苦,但就是活得不快乐、不幸福、不成功,因为他们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知道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放弃。
  佛法里面有一个词叫&觉悟&,什么是觉悟呢?觉是&&字头,下面一个看见的&见&,悟是竖心旁加一个&吾&,所以&觉悟&本初的含义就是&见我心&,也就是&有能力看见自己的心&。
  人们总是喜欢去关注别人,却忘了花点儿时间去审视自己,于是便有了诸多烦恼。其实人这一生应付自己就够头疼的了,何苦再把别人的烦恼加诸于自己身上呢?
  要开心每一天,我们就需要更多的&觉悟&。如何去做呢?借一双佛眼,看清自己,认识自己。活着,只要能对自己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就能活得明白,活得真实,活得从容,活得快乐。
  认识你自己
  古刹里新来了一个**,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方丈支使指教。&
  方丈微微一笑,对**说:&你先认识和熟悉一下寺里的众僧吧。&
  第二天,**又来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寺里的众僧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去干些什么呢?&
  方丈微微一笑,洞明睿犀地说:&肯定还有遗漏,接着去了解、去认识吧。&
  三天过后,**再次来见方丈,满有把握地说:&寺里的所有僧侣我都认识了。&
  第18节:认识你自己(2)
  方丈微微一笑,因势利导地说:&还有一人,你没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
  **满腹狐疑地走出方丈的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寻问着、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着。在阳光里、在月光下,他一遍一遍地琢磨、一遍一遍地寻思着。
  不知过了多少天,一头雾水的**,在一口水井里忽然看到自己的身影,他豁然顿悟了,赶忙跑去见老方丈&&
  世界上有一个人,离你最近也最远;世界上有一个人,与你最亲也最疏;世界上有一个人,你常常想起,也最容易忘记&&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别自扰,烦恼都是自找的
  当我们在为种种苦恼之事感到失落甚至掉泪时,其实快乐就在身边朝我们微笑。做一个快乐的人其实并不难,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也很简单,只要记住三条: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佛祖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在好长的一段路上,那个人都在用各种方法去诬蔑佛祖。但佛祖从来不跟他计较。最后,佛祖问那个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的?&
  那个人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佛祖微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你自己。&
  那个人恍然大悟,摸摸鼻子走了。
  佛祖的意思是说,只要你对别人给你的烦恼采取不理不睬不接受的态度,那么无论别人如何谩骂你、如何对待你,都影响不了你的快乐,夺不走你的高兴。你可以生别人的气,但那只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你自己罢了,真正受害的还是你自己。
  不要扰乱了自己的心,烦恼往往都是自找的。只要你不接受&烦恼&这份礼物,任何人都破坏不了你的好心情。
  第19节:活着不是为了生气的
  活着不是为了生气的
  有位老人非常爱摆弄盆景,所以在栽种盆景上投入了很多的时间。有一天,老人要外出。在临行前,他特意嘱咐儿子:一定要细心地照顾好家里那些他看得跟命一般重要的盆景。
  第二章看清自己
  在老人外出这期间,儿子很精心地照料着这些盆景。尽管如此,花架上还是有一个盆景在儿子浇水时不小心被碰倒了,打碎了。儿子因此非常害怕,准备着等父亲回来后接受处罚。
  老人回来后知道了此事,不但没有责备儿子,还说:&我栽种盆景是用来欣赏和美化家里环境的,不是为了生气的。&
  老人说得好,他不是为了生气才栽种盆景的。盆景的得失,并不影响老人心中的悲喜。气由心生,如果无欲无求,了无牵挂,则气无处生。人不是为了生气而活着的,只有心平气和,才不会愚蠢到去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啊。
  烦恼往往都是自找的
  有个人感到非常苦恼,于是就背上行囊去找佛祖为他灭除苦难。
  佛祖听完他的诉说后,说道:&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那人不解地问道:&可是,我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啊!&
  佛祖慈悲地解释道:&是谁给你心里放进了苦恼和困惑呢?&这个人沉思良久,没有说话。
  佛祖继续开示:&是谁放进去的,就让谁拿出来吧。&
  看着佛祖慈祥的笑脸,这个人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其实,心中的苦恼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执著,能够解脱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有一天,城郊的寺庙里来了一位很富态的中年妇人。据她说,她最近老是失眠,无论面对多么鲜美的饭菜都没有胃口,浑身乏力,懒得动,做什么事都没有激情,很想了却尘缘,遁入佛门&&
  方丈是个懂得医术之人,他听完那位妇人的描述后,便说:&不忙,待老衲先给施主把把脉如何?&妇人点头应允。切完脉,观完舌苔,方丈微微一笑:&体有虚火,并无大碍。&顿了一下,方丈又接着说:&只是施主心中藏着太多烦恼而已。&中年妇女一被点醒,心里暗叹神奇,便把心中所有事情逐一向方丈说明。方丈很随意地跟她聊着:&你家相公与施主感情如何?&
  妇人脸上有了笑容,说:&感情很好,耳鬓厮磨十几年从未红过脸。&
  方丈又问:&施主膝下有无子女?&
  妇人眼里闪出光彩,说:&有个女儿,很聪明,很懂事。&
  方丈又问:&家里的生活不好吗?&
  妇人赶忙摇头说:&很好,家里的生活算得上是镇上的富人家了&&&
  方丈铺开纸墨,边问边写,左边写着她的苦恼之事,右边写着她的快乐之事,然后把写满字的这张纸放到妇人面前,对妇人说:&这张纸就是治病的药方。你把苦恼之事看得太重了,所以忽视了身边的快乐。&说着,方丈让徒弟取来一盆水和一只苦胆,把胆汁滴入水盆中,浓绿色的胆汁在水中淡开,很快就不见了踪影。方丈说:&胆汁入水,味则变淡。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施主,不是您承受了太多的苦痛,而是您不善于用快乐之水冲淡苦味啊。&
  当我们在为种种苦恼之事感到失落甚至掉泪时,其实快乐就在身边朝我们微笑。做一个快乐的人其实并不难,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也很简单,只要记住三条: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因为烦恼,一些本可以成为天才的人正在做着极其平庸的工作;因为烦恼,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了无谓的事上。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因烦恼而获得过好处,也没有一个人因烦恼而改善过自己的境遇,但烦恼却在随时随地损害着我们的健康,消耗着我们的精力,扰乱着我们的思想,减少着我们的工作效能,降低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第20节:别自大,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人生在世,其实是在为自己而活。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不容易的,也是幸运的。所以,珍惜和善待我们的人生吧,快乐和充实地度过每一天,才是远离烦恼的正确选择。
  别自大,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自诩第一,只能惹人讥笑!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才能有一颗谦虚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容易得道。
  明朝有个浅薄的书生,刚学会写几句歪诗,就不知天高地厚,居然夸口自己比当时的大学者解缙的学问还要深。他给解缙出了个对联:&牛跑驴跑跑不过马,鸡飞鸭飞飞不过雁。&
  解缙并没有与之多言,只是回了一副对联给他:&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书生见罢,羞得满脸通红,无趣而回。书生的尴尬,在于他没有自知之明。
  还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一只小花狗站在放大镜前,看到了自己高大的身形,不禁得意:&原来我是这般威严高大呀!&从此,它便目中无人地狂妄了起来。别人为了嘲弄它,给它看了一面缩小镜。当它看到镜中矮小的自己时,竟自惭形秽起来,从此不敢抬头见人。
  人们看了这则笑话后,往往笑狗**,原因是它缺少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其实,狗需要有自知之明,人更需要。
  第21节:凡事要懂山外有山
  凡事要懂山外有山
  道信禅师去拜访法融禅师,两人坐在青石上谈法。突然来了一只老虎,这只老虎是法融饲养的,他自然不怕,道信禅师其实心中也不害怕,但他故意装出一副害怕的样子。
  法融见他这样,笑着说:&你还有这个在吗?&道信禅师知道他指的是
  &恐惧感&。
  学佛修禅,讲的是&平常心&,无论悲欢、喜忧、恐惧,都应该坦然处之。在法融看来,道信居然还有恐惧感在,那他修行的境界实在太浅了!所以法融就撇下道信,回禅堂去了。
  法融走后,道信就在法融刚才坐过的地方写了个&佛&字,然后等法融回来。过了一会儿,法融从禅房里出来,看见道信还在刚才的地方静坐,觉得有些失礼,于是过去和道信谈话。刚准备坐,突然发现了地上的&佛&字,法融吓了一跳,说道:&你这**,居然在我坐的地方写了个&佛&字,要是我没看见,坐下去的话,岂不是对佛的大不敬!阿弥陀佛,险些侮辱了佛祖。&
  道信大笑说道:&你还有这个在吗?不怕老虎,却怕这一个字!你的这个还在心中啊!自心即是佛,平日坐卧就是佛法,处处受&佛&的束缚,岂能成佛?&
  法融当即悔悟,他明白了原来道信的功底远在自己之上,因此放弃了平生所学的那一派佛学,拜道信为师,成了他的弟子。
  &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自诩第一,只能惹人讥笑!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才能有一颗谦虚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容易得道。
  凡事要能虚怀若谷
  有个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
  释圆笑了笑,问道:&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的没能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老师吗?&年轻人深深地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还不如我呢!&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完便吩咐一个**拿了笔墨砚和一沓宣低来。
  释圆又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了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圆:&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了位置。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道理?&释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又怎么能注入到你的杯子里去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啊。&
  刚才还有些高傲自大的年轻人,听了释圆的话立时顿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江海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首先愿意身处低下。要想拥有百川的事业和辉煌,首先应拥有容得下百川的心胸和气量,这也是一种自知之明。
  第22节:凡事要有自知之明
  凡事要有自知之明
  有只不可一世的狐狸,总认为自己是森林中最伟大的动物。
  有一天下午,它独自散步。走着走着,它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身影很巨大。这个新发现让它很高兴,使它更相信自己是森林中最了不起的动物。
  正在得意忘形之际,来了一只狮子。看到狮子时,它一点都不怕,它拿自己的影子和狮子的相比较,结果发现自己的影子比狮子的还大,就不理睬狮子,自得其乐地继续散步。没想到,狮子趁它毫无防备,一跃而上,把正在得意忘形的狐狸咬死了。
  细看芸芸众生,我们发现越是肤浅的人,就越容易像这只狐狸那样得意忘形,自命不凡。然而,下场往往也跟这只狐狸差不多。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清醒地认识自己,保持理智。要知道,自大无知只能给自己带来伤害甚至毁灭。
  凡事要会量力而行
  青蛙看到一头牛在牧场上吃草,很羡慕牛有那么庞大的身体。青蛙心想:如果把自己满布皱纹的身体拉长,也一定可以和牛一样大。于是青蛙尽量鼓气,以把身体涨大。鼓了一会儿,它问小青蛙,自己是不是和牛一样大了。
  &还没有&,小青蛙们回答。于是它又用力鼓了一阵,再问小青蛙,他和牛比起来谁大。&和牛比起来还差远的呢!&青蛙再度鼓起气来,结果因为气鼓得太足,身体破裂,就这么死了。
  敢和强者比较虽然勇气可嘉,但如果不自量力,后果会很严重。
  有个年轻人路过一片杏树林,看见了满树的大白杏后,很想买一点来吃。这时,他看见杏树下面坐着一位老汉,身边放着几个铁皮桶,便问道:&老人家,杏多少钱一斤?&老汉说:&两毛钱一脚。&年轻人诧异地问老汉,究竟是两毛钱还是两角钱。当年轻人弄清楚是交了两毛钱就允许向杏树踹一脚时,他惊喜地想,天下居然还有这样让人兴奋的买卖。
  他给了老汉两毛钱,便拎起了一个桶走向杏林深处。杏树大小不一,他瞄了半天,才选了一棵硕大无朋、枝头低垂的杏树,铆足了劲儿,背过身像马尥蹶子一样,猛踹杏树,脚腕子都快肿了,结果却是一颗杏都有落下来。年轻人刚想再接着踹时,老汉对他说:&再交两毛!&这时年轻人才明白了过来,于是选择了一棵细弱的小树,不轻不重地踹了一下,结果掉下的杏让他捡了半桶。
  这件事让年轻人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凡事要量力而行,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能吃几碗饭,能肩挑多重的担,能干多大的事儿。
  第2**节:别自惰,真聪明不在嘴巴上
  别自惰,真聪明不在嘴巴上
  凡事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其中的真意。如果只是用旁观者的态度,或者从纸上感悟,往往有如雨水滴到荷叶上,很难真正体会。真聪明不在嘴巴上,不在表面上,而在亲身体会,身体力行上。
  宋朝著名的禅师大慧门下有一个弟子道谦。道谦参禅多年,仍不能开悟。一天晚上,道谦诚恳地向师兄宗元诉说自己不能悟道的苦恼,并求宗元帮忙。
  宗元说:&我很高兴能够帮助你,不过有三件事我无能为力,你必须自己做!&
  道谦忙问是哪三件事。
  宗元说:&当你肚子饿时,我不能帮你吃饭,你必须自己吃;当你想大小便时,你必须自己解决,我一点也帮不上忙;最后,除了你之外,谁也不能驮着你的身子在路上走。&
  道谦听罢,心扉豁然开朗,快乐无比,感到了自我的力量。
  有个学僧请教他的师傅海空禅师,要怎样做才能学会师傅所有的智慧。海空禅师笑了笑,从桌上拿起了一个苹果,放到嘴边,大大地咬了一口,然后不断地咀嚼着苹果,不发一言。过了好一会儿,禅师才又张开嘴,将口中已经嚼烂的苹果吐在手掌当中,然后递到学僧面前说:&来,把这些吃下去!&
  学僧非常疑惑地望着师傅,说:&师傅,这&&这怎么能吃呢?&
  海空禅师又笑了笑,说:&我咀嚼过的苹果,你当然知道不能吃;但为什么又想要汲取我的智慧的精华呢?你难道真的不懂?所有的学习,都必须经过你本身亲自去咀嚼的;所有的收获,都必须经过你本身亲自去劳作与付出的;所有的聪明,都不是停留在嘴巴上的。要想成为有大智慧的人,就必须自己亲自去学习,亲自去求证!千万别以为有什么捷径可以走。懒惰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大知大觉者的。&
  学不在多,贵在力行
  佛祖有个叫般特的徒弟,生性愚钝。佛祖让500名罗汉天天轮流教他,可是般特仍不开窍。佛祖便把他叫到面前,逐字逐句地教了他一首偈:&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佛祖说:&你不要认为这首偈稀疏平常,你只要认真学会这一首偈,就已经是不容易了!&于是般特翻来覆去地就学这一偈,终于领悟了其中的真谛。
  过了一段时间,佛祖派他去给附近的女尼讲经说法。那些女尼早就听说过这个愚笨的人了,所以心中都不服气,她们想:&这样愚笨之人也会讲经说法?&虽然心里这样想,但是她们表面上仍然用应有的礼遇对他。
  般特惭愧而谦虚地对众女尼说道:&我生来愚钝,在佛祖身边只学得一偈,现在给大家讲述,希望静听。&接着便念偈:&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话音刚落,众女尼便哄笑:&居然只会一首启蒙偈,我们早就倒背如流了,还用你来讲解?&
  般特不动声色,从容讲下去,说得头头是道,新意迭出。一首普通的偈,说出了无限深邃的佛理。众女尼听得如痴如醉,不禁感叹道:&一首启蒙偈,居然可以理解到这种程度,实在是高人一等啊!&于是对他肃然起敬。
  般特只学了一偈,可他一丝不苟的精神体现于行动之中,于是一偈也得道了。
  &学不在多,贵在力行。&如果只把聪明停留在嘴巴上,这样的聪明是结不出累累硕果的。因为真聪明不在嘴上,从来只在身体力行上。
  第24节:亲身体验,才能体会
  亲身体验,才能体会
  唐朝兵马大元帅郭子仪虽功盖天下、权倾朝野,但他还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经常会去聆听禅师说法。
  有一天,郭子仪问禅师:&傲慢是什么?&
  禅师以一种极其傲慢无礼的态度对他喝问:&你也配问&傲慢&是什么!&
  禅师的话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要知道,郭子仪乃当朝相国,禅师怎么能这样说话呢!显然,郭子仪被禅师的话激怒了,正准备发火的时候,禅师又恢复了慈善的面容,笑着对他说:&这就是&傲慢&。&
  有一名武士向禅师问道:&天堂和地狱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你能带我去吗?&
  禅师问道:&你的职业是什么?&
  &我是一名武士。&
  禅师说:&就你这样也配当武士!我看你去做乞丐还差不多!&
  武士伸手拔出腰间的宝剑,目露凶光,用剑抵在禅师胸前,禅师神态安详地说道:&地狱之门由此打开!&
  武士急忙收起宝剑,谦卑地向禅师道歉,这时候,禅师笑着对武士说:&天堂之门由此敞开!&
  这两个故事都寓意世人,凡事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其中的真意。如果只是用旁观者的态度,或者从纸上感悟,往往有如雨水滴到荷叶上,很难真正体会。真聪明不在嘴巴上,不在表面上,而在亲身体会,身体力行上。
  做好本职,也是修行
  一天,有一位女士来找秀峰禅师,抱怨工作得很辛苦,上司给的压力太大,下属又不懂合作,所以工作得很辛苦,她想不如去出家好了,以后就不用再面对这些工作上的烦恼了。
  秀峰禅师听了之后对她说:&生活不就是修行吗?你可知道,现在对工作生厌就想出家,如果对出家也生厌了,那又怎样?&
  她的反应是&哦!&就无言以对了。
  秀峰禅师便开导她说:&你要明白你在公司的职责,如果生活你都应付不了,去寺院你又应付得了吗?例如寺院生活的清规或刻苦等。你要明白为什么
  公司要雇用你,为什么你的上司要赏识你?你的职责就是为公司解决难题,所以你要做好你的职责,你可以尝试去了解你上司的烦恼,如果你明白了,你就会懂得处理他现在面对的难题。你觉得很难交给下属去处理工作的情况也一样,譬如你做衣服,你有什么要求,你要清晰的告诉对方。对方明白,才可以按你的要求去做。其实,生活就是修行,做好工作、完成我们的职责也是修行。不要一味地抱怨上司和下属,只要做好我们的职责,这就是入世修行的不动心!&
  女士听完这番话后,面上重现喜悦的神色,顶礼而去。
  在生活和工作中,当感到不如意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嘴上去抱怨别人对我们的不公平,更不要去逃避现实,而是要想办法用行动去解决遇到的难题。真聪明不在嘴上,而在行动上。做好本职工作,其实也是一种修行。
  第25节:别自限,外面的世界大得很
  别自限,外面的世界大得很
  所谓极限,往往是自己给自己划的一条线。只要走出自己划下的疆界,你就会发现事情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只要你不再&作茧自缚&而是&破茧而出&时,你就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其实广大得很,美丽得很!
  佛光禅师有一次见到克契**,问道:&你自从来此学禅,好像岁月匆匆,已有十二个秋冬,你怎么从不向我问道呢?&
  克契**答道:&老禅师每日都很忙,学僧实在不敢打扰。&
  时光荏苒,一晃又是三年过去了。一天,佛光禅师在路上又遇到克契**,便问道:&你在参禅修道上有什么问题吗?怎么不来问我呢?&
  克契**回答道:&老禅师很忙,学僧不敢随便和您讲话!&
  又过了一年。一天,克契**刚好经过佛光禅师禅房外面,禅师便对克契喊道:&你给我过来,我今天有空,到我的禅室谈谈禅道。&
  克契赶快合掌作礼道:&老禅师很忙,我怎敢随便浪费您的时间呢?&
  佛光禅师知道克契如此地过分谦虚,即使再怎么样参禅,也是不能开悟的,所以在又一次遇到克契时,佛光禅师问道:&学道坐禅,要不断参究,你为何老是不来问我呢?&
  克契仍然说道:&老禅师,您很忙,学僧不便打扰!&
  佛光禅师当下大声喝道:&忙!忙!为谁在忙呢?我也可以为你忙呀!&这一句话,瞬间打入到了克契**的心房里,使他立有所悟。
  有些人太过顾念自己,不太顾念别人,所以连一点点小事,也会再三地去烦扰别人;有的人太过顾念别人,不肯顾念自己,所以顾虑重重,结果使自己失去了很多的机会。殊不知,其实很多人都愿意被你适度地烦扰,帮助你,给你机会,一如佛光禅师说的&我也可以为你忙呀&。千万不要给自己设下那么多条条框框,更不要划地为限,否则很难开悟,很难得道。
  有位女施主事业有成,大家都很羡慕她。有一次她请一位朋友吃饭,从她家坐车走了好远的路才找到吃饭的地方。朋友说,在附近随便吃点不就成了么?她说,环境太差了。朋友说,不就吃个饭么,你还欣赏人家的环境?她笑了笑说,你不懂!
  原来,她总认为像她这样的人,衣服非要名牌不穿、吃饭非要高级餐厅不去、化妆品非要高档品牌不用&&所以她每次出去吃饭都要跑很远的路,买一件衣服甚至一套化妆品还要坐飞机去香港东京纽约巴黎,活得很累。
  事实上,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这样的积习,自觉不自觉地就给自己贴上了标签:以我的身份、地位,就应当这样!其实,这是在划地自限。外面的世界大得很,你为什么非要把自己圈在一席之地呢?
  第26节:把&山穷水尽&变成&柳暗花明&
  世上本来就没有非怎么样不可的事情。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谁都不算过分;世界上最差的东西,给谁都别觉得委屈。当你能够不自我设限,而是心里海阔天空时,你的内心就会少很多烦恼,凡事都更能看开。
  把&山穷水尽&变成&柳暗花明&
  有位男子整天觉得很烦恼,认为生活处处都在跟自己过不去,自己已经陷入到了痛苦的地狱之中,于是便到佛光大师那里寻求解脱之道。佛光大师给他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喝醉酒的人在深夜里踉踉跄跄地寻找着回家的路。走着走着,忽然&咚&地一声,他的头撞到了一个硬梆梆的东西上面,撞得他两眼直冒金星。他往后退了两步,抬头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块路标,上面写着&此路不通&。
  醉汉眨了眨眼,定了定神,又糊里糊涂地走了一会儿。这时,他又来到了这块路标前,不小心&咚&地又把头撞得生疼。
  他朝后退了两步,抬头一看,原来又是一块路标,上面写着&此路不通&。
  醉汉定了定神又糊里糊涂地走了起来,走着走着,头又被&咚&地一声撞痛了。原来,他又来到了这块标牌前。醉汉摸了摸头上撞出的疙瘩,稳了稳神,又继续走路。
  走着走着,他的头又被&咚&地一声碰痛了。他朝后退了几步,抬头一看,是一块路标。上面还是写着&此路不通&。
  &天啊,我被围住啦!&醉汉绝望地喊道。
  世上之人,如醉汉者实在太多。他们在自己在多次碰壁后,便以为无路可走了,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在同一条路上来回绕弯。很多时候,我们真的陷入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了吗?其实,只要清醒一下自己,静一静内心,稳一稳眼神,往往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静林禅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走夜路的人由于碰在了一块石头上,所以被重重地跌倒了。他爬起来后,揉着疼痛的膝盖继续向前走。走着走着,他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只见前面是墙,左面是墙,右面也是墙。前面的墙刚好比他高一头,他费了很大力气也攀不上去。这时他忽然灵机一动,想起了刚才绊倒自己的那块石头,心想为什么不把它搬过来垫在脚底下呢?想到就做,他折了回去,费了很大力气才把那块石头搬了过来,放在墙下。踩着那块石头,他轻松地爬到了墙上,轻轻一跳就越过了那堵墙。
  在人生路上,谁都有可能碰到&绊脚石&,都可能会遇到&墙&。有些人被&绊脚石&绊倒以后就再也爬不起来了;有些人则突破自限,打开思路,化不利为有利,把&绊脚石&变成了&垫脚石&,从而翻越了那堵阻碍自己的&墙&。
  第27节:把&作茧自缚&变成&破茧而出&
  把&作茧自缚&变成&破茧而出&
  有个人在河边钓鱼。每当钓到一条大鱼时,他就会把它扔回河里;钓到小鱼时,他就留下来。有一位过路人看到这一情形后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不要大鱼,只要小鱼呢?&
  这个钓鱼者回答说:&因为我家只有一口小锅,没有大锅呀!&
  有些人在做人做事上,都容易像钓鱼者那样自我限制,固执于某种行为或处事模式而同时又对结果不满意。当你去做某件事情时,有些人可能会急忙忙地跑来&提醒&你:&这种事是没有办法做到的&&&&这是不可能的&&&从而令你&未战先怯&。
  佛教里有这样一个寓言。有一天,毛毛虫问蝴蝶:&我要怎么样才能变成一只蝴蝶?&
  &要成为蝴蝶,首先要有飞行的渴望,其次要有勇气冲出束缚你的茧。&
  &那不就是死亡吗?&
  &表面上看是死亡,实际上是新生。在现实生活中,这就是差别。有的成为了蝴蝶,有的则因逃避而死亡。&
  佛祖说,众生的&未知&永远大于其&已知&。当一个人说&不可能&时,只是代表在其&已知&内的方法都已经试过却没有奏效而已。所谓极限,往往是自己给自己划的一条线。只要走出自己划下的疆界,你就会发现事情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只要你不再&作茧自缚&而是&破茧而出&时,你就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其实广大得很,美丽得很!
  别自愚,你就是一座无尽宝藏
  很多人都曾经或者正在抱怨命运,也许他们很少想过,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能够改变命运的只有自己,而你也必定能改变命运,因为你本身就是一座无尽的宝藏,能够给你足够的智慧和力量。
  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自己的万贯家产在百年之后会给娇惯坏的儿子带来祸害,于是,他把儿子叫来,给他讲了自己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故事。儿子十分感动,决定出外寻找财富,并发誓不找到宝物决不回家。
  儿子打造了一艘大船,远涉重洋。后来他在热带雨林中找到了一种会散发香气的树木。于是,儿子把这种树木运回家乡,搬到市场上去卖,可惜无人赏识。令人气恼的是,旁边一个卖木炭的小贩却生意兴隆。
  第二天,儿子把那种香木也烧成了木炭,挑到市场上后,也很快就卖完了。其实,儿子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上珍贵无比的&沉香&,只要切下一小块磨成**末,价值就能超过一车的木炭。
  看完这个故事,也许有些人会笑这个儿子非常愚蠢,手上有价值连城的宝物,却让它变成了价值不大的东西。事实上,大多数人在生活中不也曾经犯过或者正在犯着这样的愚蠢行为吗?例如,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一座的宝藏,但很多人都没有开采过,或者并没有充分地开采过!
  第28节:宝藏就在你身上
  宝藏就在你身上
  有一次,石屋禅师和一个偶遇的青年男子结伴同行。天黑了,那个男子邀请禅师去他们家过夜,对他说道:&天色已晚,不如在我家过夜,明日一早再行赶路?&
  禅师向他道谢,与他一同来到了他家。半夜时分,禅师听见有人蹑手蹑脚地来到了他的屋子里,禅师大喝一声:&谁!&
  那人被吓得跪在了地上,禅师揭去他脸上蒙着的黑布一看,原来是白天和自己同行的青年男子。
  &怎么是你?哦,我知道了,原来你留我过夜是为了这个!我一个**能有几个钱?你要干就应该去干大买卖!&
  那男子说道:&原来是同道中人!你能教我怎么去干大买卖吗?&他的态度是那么恳切,那么虔诚。
  禅师看他这样,便对他说道:&可惜呀!你放着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不去学,却来做这样的小买卖。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你想要吗?&
  &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放在哪里?&
  禅师突然紧紧抓住男子的衣襟,厉声喝道:&它就在你的怀里,你却不知道,身怀宝藏却自甘堕落,枉费了父母给你的身子啊!&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个人从此改邪归正,拜石屋禅师为师,后来成为了著名的禅僧。
  你也是这位青年男子吗?你犯过或者正在犯类似于他那样的愚蠢行为吗?其实,你自己本身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何必总把眼睛放到别的地方?
  命运就在你手里
  有一个生活平庸的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佛光禅师。他问禅师:&大师,真的有命运吗?&
  &有的,&佛光禅师答道。
  &但我的命运在哪里?是不是我命中注定要穷困一生?&他问。
  佛光禅师就让他伸出他的左手,指给他看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做爱情线,这条斜线叫做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
  禅师又让他将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的。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
  哪里?&那个人迷惑的说:&当然是在我的手里啊!&&那命运呢?&
  那个人恍然大悟:原来,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很多人都曾经或者正在抱怨命运,也许他们很少想过,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能够改变命运的只有自己,而你也必定能改变命运,因为你本身就是一座无尽的宝藏,能够给你足够的智慧和力量。
  第29节:找回失落的&自我&
  找回失落的&自我&
  道谦**是大慧禅师的弟子,他参禅20年了还是没有悟道,心里很是着急。
  有一次,禅师让他出门办事,大约需要一年时间。道谦想:&需要这么长的时间,而自己参禅还没有什么进展,这不是在荒废时间吗!&于是他心中很苦恼。
  他的朋友宗元**听他诉说了这些苦恼后,安慰他说:&我和你一起去吧!路上我也可以帮助你参禅!&道谦十分高兴,于是二人就出发了。
  一路上,宗元总是说说笑笑,似乎把原先的承诺都给忘了。道谦非常失望,便主动请求宗元帮助。可是宗元却说:&不是我不帮你,而是我实在帮不了你!这一路上你必须自己做五件事。&
  道谦问:&哪五件事?&
  宗元回答说:&吃、喝、拉、**、睡。&
  这句话刚一说完,道谦猛然醒悟,终于顿悟。原来,他从这几句话中认识到了&自我&。于是,他便独自踏上了行程,不再要朋友陪伴了。
  一年以后,道谦到师父那里复命,大慧禅师一见到他就说:&你终于找到自己了!&
  尘世间,又有多少人还没有找到&自我&啊!没有找到&自我&,难免会烦恼不已,疲惫不堪,感觉今天过得忙乱,对于明天非常迷惘。找回失落的&自我&吧,当你能自我审视、自我洗涤、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跌落、自我升华、自我顿悟时,你就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是一座无穷无尽的宝藏,找到你希望的幸福与快乐。
  别自卑,要看得起自己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你看不起自己,别人又如何看重你?你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有位王子长得很英俊,可惜他是一个驼子,这个缺陷令他非常自卑。
  一天,国王请了全国最好的雕刻家来,要给王子刻一座雕像。过了一段时间,雕像刻出来了。只见雕刻家刻出来的雕像没有驼背,背是直挺挺的。国王将此雕像竖立于王子的宫前。
  当王子在宫门前看到这座雕像时,心中产生了一种震撼。
  几个月之后,百姓们都说:&王子的驼背不像以往那么严重了。&当王子听到这些话时,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有一天,奇迹出现了,当王子站立时,背是直挺挺的,与雕像一模一样。
  佛祖说,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一个人是什么,是因为他相信自己是什么。一个人狂妄,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狂妄的资本,只要让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明白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天外有天,他就能够谦虚谨慎下来。一个人自卑,是因为觉得自己缺这个缺哪个,同时认为别人拥有这个有哪个,两相比较之下,自己就越看不起自己!
  事实上,人的许多缺陷都是由自己的心理造成的,正所谓&相由心生,相随心灭&。你能看见与否,取决于你相不相信。你相信自己,你就会充满自信;你看不起自己,就会自卑得很。选择自信还是自卑,在于你自己。
  第**0节:人无贫富贵贱之分
  人无贫富贵贱之分
  在日本,耕田的农民被视为贱民,连出家当**的资格都没有。无三大师虽然出身于贱民,但是他一心皈依佛门,于是假冒士族之姓,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无三大师后来被众人拥戴为住持。举行就任仪式那天,有个人突然从大殿中跳出来,指着法坛上的无三,大声嘲弄道:&出身贱民的**也能当住持,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就任仪式庄严隆重,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众僧都被眼前发生的一幕弄得不知所措。这时谁都不能出来阻止这个人说话,只好屏息噤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仪式被迫中断,场上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众人都为无三大师捏了一把汗。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难,无三大师却从容地笑着回答:&泥中莲花。&
  绝对的佛禅妙语!在场的人全都喝彩叫好,那个刁难的人也无言以对,不得不佩服无三大师的深湛佛法。就任仪式继续进行,这突然的刁难并没有对仪式造成什么影响,由于无三大师的佛禅妙语,更增加了他的威信,众人更加拥护他了。
  佛祖面前,无贫富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理的权利,面对他人的刁难,一句&泥中莲花&方显真人本色。
  人无佛祖众生之别
  有个人为南阳慧忠国师做了**0年的侍者,慧忠国师看他一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所以想要对他有所报答,帮助他早日开悟。
  有一天,慧忠国师像往常一样喊道:&侍者!&
  侍者听到国师叫他,以为慧忠国师有什么事要他帮忙,于是立刻回答道:
  &国师!要我做什么事吗?&
  国师听到他这样的回答感到无可奈何,说道:&没什么事要你做的!&
  过了一会,国师有喊道:&侍者!&
  侍者又是和第一次一样的回答。
  慧忠国师又回答他道:&没什么事要你做!&
  这样反复了几次以后,国师喊道:&佛祖!佛祖!&
  侍者听到慧忠国师这样喊,感到非常不解,于是问道:&国师!您在叫谁呀?&
  国师看他愚笨,万般无奈地启示他道:&我叫的就是你呀!&
  侍者仍然不明白地说道:&国师,我不是佛祖,而是你的侍者呀!你糊涂了吗?&
  慧忠国师看到他如此不可教化,便说道:&不是我不想提拔你,实在是你太辜负我了呀!&
  侍者回答道:&国师!不管到什么时候,我永远都不会辜负你,我永远是你最忠实的侍者,任何时间都不会改变!&
  慧忠的眼光暗了下去。有的人为什么只会应声与被动?进退都跟着别人走,就不会想到自己的存在!难道他不能感觉自己的心魂,接触自己的真正的生命吗?
  慧忠国师道:&还说不辜负我,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我的良苦用心你完全不明白。你只承认自己是侍者,而不承认自己是佛祖,佛祖与众生其实并没有区别。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因为众生不承认自己是佛祖。实在是太遗憾了!&
  你看不起自己,别人又如何看重你?
  你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第**1节:苹果的吃法
  看懂别人
  将心比心,就是佛心;拥有佛心,就有佛眼。
  生活中有着太多的心灵相隔:在单位上班,彼此可以因为一个职称,闹得形同陌路;出门在外,两个陌生人可以由于一言不合,马上挥拳相向;街头巷尾,一些人遇到需要求助的人会绕道就走,连打个急救电话都嫌多事&&我们一方面越来越渴望了解和把握自己置身的世界,另一方面则越来越害怕被这个喜怒无常的世界&刺伤&。我们总爱造一层厚厚的硬壳,把自己的心紧紧地包裹在里边,既不想走进别人,也不让别人走进来。只是,如果谁都不打开自己的心门,世界将越来越缺少温暖与阳光。
  让我们拥有一双看懂别人的佛眼吧,这样,才能打开别人的心门。将心比心,就是佛心;拥有佛心,就有佛眼。借双佛眼看懂别人,别人才会为你打开心门。人过一百,形形色色,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有的直率,有的委婉,有的与人为善,有的自私刻薄&&然而,只要你真正地把别人当回事,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别人的心门就会为你而开。
  没有一个人愿意忍受灵魂的孤独,没有一个人希望这个世界冷漠如冰,当你能将心比心地对待别人,当你能对别人善解人意,你就能让对方高高兴兴地打开心门,欢迎你进去作客!
  苹果的吃法
  有一对夫妇常常为吃苹果的问题发生口角。
  妻子怕苹果皮沾了农药,吃后会中毒,所以每次都一定要把皮削掉;丈夫则认为果皮有营养,把皮削掉太可惜。由于夫妇俩经常吃苹果,所以就常常吵架。最后,俩人竟吵到去找无嗔大师评断是非。
  无嗔大师对那位妻子说:&你先生这么多年来都吃不削皮的苹果,身体还好好的,你担心什么?&
  无嗔大师又对那位丈夫说:&你太太不吃苹果皮,你就嫌她浪费,那你就把她削的皮拿去吃了,这不就没有事了吗?&
  大师还说:&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成长过程的不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要勉强别人来认同你的习惯,同时,要宽容别人的习惯。&
  小两口茅塞顿开。
  别人是自己最好的镜子
  别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替别人着想,考虑别人的方便,别人也会替你着想,考虑你的利益。学会换位思考,人生将从此焕然一新!
  第**2节:想让别人爱你,你得先去爱别人(1)
  春秋战国时代,燕国有个叫赵礼的人,他有一块在路边的田。靠他田边的这段路比较低洼,下了雨就要积水,道路泥泞,难以行走。过路人只好踏着他的田走过去。这使赵礼非常生气,于是他在田头上插了一个&禁止通行,违者罚银两&的牌子。但行路人似乎视而不见,依然从他的田地里穿行。他一气之下,便在低洼路面和田地中间挖了一条让人跨不过去的沟。没想到,这不仅没能堵住行人踩地,反而由于行人要绕大弯子而踩踏了更大面积的田地。为此,他常常与行人争吵不休,总令自己气得寝食不安。
  过了些时候,他的心慢慢地平静了下来,开始了换位思考,觉得行人总是要走这条路的,谁也不愿意走泥泞小道,如果把这条低洼的路修好,行人不就不从田里过了吗?于是,他排除了路面上的积水,挑土填平了低洼路面,修了一条平坦的小路。打那以后,行人再也不踩他的田了。
  佛祖说,别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不为别人着想,别人就不会为你着想;你替别人着想,考虑别人的方便,别人也会替你着想,考虑你的利益。学会换位思考,人生将从此焕然一新!
  想让别人爱你,你得先去爱别人
  柳镇上的凌施主最近非常烦恼,因为他觉得自己的亲人都不爱自己,朋友也不喜欢自己,于是他把自己的痛苦告诉了附近一个寺院的方丈,希望方丈能给自己一些解决烦恼的方法。方丈没有劝慰他,而是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孩子跑到山上,无意间对着山谷喊了一声:&喂&&&声音刚落,从四面八方传来了阵阵&喂&&&的回声。大山答应了。孩子很惊讶,又喊了一声:&你是谁?&大山也回音:&你是谁?&孩子喊:&为什么不告诉我?&大山也说:&为什么不告诉我?&
  孩子忍不住生气了,喊道:&我恨你。&他这一喊可不得了,只听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歌词里有无限风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