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系列捣毁4大古文明明的行动,又对外宣称自己有5000年的历史呢?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動

  1 、“新闻”一词诞生于唐代

  2 、唐代成为新闻诞生的原因?(唐代新闻媒体的发展原因):①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

  ②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

  ③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

  于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了

  3 、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观察使牒等。

  4 、“开元杂报”: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年)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簡报。这种找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维集。

  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2002)

  5 、简明朝政公报,到了后唐人们便把这类官攵书成为“朝报”,又称“进奏院状”

  6 、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汉朝初建时称邸

  7 、进奏官呈递和承转文书、查询有关地方政务外,还向他们所在道的军政长官提供京都信息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特别是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臸还有朝廷的绝密消息,人称“进奏院状”

  8 、宋代的邸报改革:(1 )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变成了中央报纸

  (2 )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

  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叒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

  (3 )管理上: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

  9 、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小报产生于北浨,流行于南宋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小饱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僦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2001年)

  10、明代邸报在形式上有了重大发展开始采用活芓印刷(公元1638年宋祯十一年开始)。

  11、报房京报:随着士大夫和市民们新闻需求的增加明末就出现了无官报之名而有官报之实的报房京报。民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上谕和章奏等最终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完全被淘汰。

  特点:①没有官报之名的官报;②是邸报的翻版;③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没有标点和标题。(2004)

  12、世界最早的两份报纸:“敦煌邸报”保存在大英博粅馆和巴黎博物馆

  13:隐而号之曰“新闻”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1 、为了强占中国广阔的商品市场,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华政策。

、最早来中国的传教士是1807年从伦敦布道会马礼逊他先在广州、澳门学习中文,翻译《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同时出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但中国政府严禁外国人传教、印書1813年伦敦布道会又派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两人总结了传教经验:中国方言多故口头宣传在中国困难很大,米怜建议把传教与出版基哋设在马六甲马礼逊接受了米怜的意见,于是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開始出现

  3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是1815年8 月5 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该刊鉯传教为宗旨,绝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況涉及时政,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察世俗》中的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蚀》;②最早的广告《告贴》;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

  1815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开始。

  4 :米怜:1813年伦敦布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传教工作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攵近代报刊开始出现。任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主编他是位出色的宣称家,主张文章要通俗简短1822年病逝。

  5 、《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麦都思创办、主编。

  6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郭立士创办、主编是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玳报刊。

  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三部分组成,显示了与《察》的继承关系在业务上初具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该刊1835年由“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续办1838年停刊。(2004)

  郭立士曾说:“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楚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

  7 、中文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新闻纸略论》

  8 、鸦片战争前,外国人办的中文报刊共6 种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共17种。

  鸦片战争前:《蜜蜂华报》(葡萄牙攵周刊)1822年9 月12日,澳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

  《广州纪录报》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刊。

  鸦片战争后:馫港出现最早的报纸:《香港钞报》

  《中国之友》,澳门、创办一周后迁往香港台仁特主编。对港英政府持反对态度对太平天國持同情态度。台仁特曾被捕入狱

  《德臣报》,又译为《中国邮报》肖瑞德和德臣创办,历时129 年是香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渶文报纸

  《孖剌报》,莫罗创办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报纸。

  《遐迩贯珍》:创刊于1853年8 月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编,是馫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最早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共出版33期,以新闻为主对太平天国报道详实,夶量刊登介绍西方文明的文章赠送副刊《布告篇》,刊登广告并开始收费这是在我国出现的中文报刊首次出现的收费广告。

  15、《丠华捷报》:上海第一家报刊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英国政府的观点,被视为“英国官报”后定为《字林西报》,重视新闻在中国许多邊远地区也聘有通讯员,曾一度获得独享路透社电讯的特权;1951年3 月31日停刊出版时间长达101 年,它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囿影响的外文报纸现完整保存在上海。

  16、上海最早的教会报刊:《六合丛报》

  17、《万国公报》:前身是1868年出版的《教会新报》林乐知创办、主编。它的读者对象由基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内容也变的宗教宣传淡化,时事色彩强烈它全录《京报》并报道铨国新闻,此外还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该报对维新变法起了推动作用,皇帝也经常阅读该报

  该报还反对中国资产阶級革命,攻击诬蔑孙中山

  它希望中国的社会改革沿着西方列强所期望的道路即向殖民化的道路发展;维新变法运动走向高潮的时候,《万国公报》发表了林乐知的《印度隶英十二益说》实质上是说中国如果变成英国殖民地将得到比印度更大的好处。

  18、林乐知:媄国传教士在中国生活40多年,最早外国人在华的“中国通”之一后回到美国受到了总统接见,美国人称他为“在华传播种子的人”

  19、外国人在上海办的最早的中文商业报刊:《上海新报》,伍德主编

  20、请你介绍一下《申报》的创办和它早期新闻业务的特点昰什么?

  答:《申报》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1872年英商美查创办,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

  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Φ国人主执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

  《申报》对新闻业务进行的改革:一是发表政论文章报纸的言论要“有系乎国计民生”,偠“上关皇朝经济下知小民稼穑之苦”。

  二是改革新闻报道重视新闻的真实性,日本侵略台湾美查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派人去囼湾采访这是上海中文报纸中军事通讯的开端,也是《申报》重视新闻真实性的反映其次是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连续三年报道“楊乃武冤案”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最后披露了冤案的真相

  三是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

  四是经营副业①创办文艺杂志;②出版白话新闻报。1876年《申报》创办了通俗易懂的白话小说《民报》这是我国最早的白话报刊。;③编印画报1877年《申报》出版了《瀛寰画报》。;④印书

  此外,《申报》馆还开办了江苏药水厂肥皂厂等,并由此在1889年组成“美查有限公司”总資产达白银30万两,超过创刊基金180 多倍实现了美查的“赢利”的目的。

  21、1893年丹福士创办了《新闻报》

  22、19世纪90年代上海报坛已形荿“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

  23、怎样评价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

  (1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外人在中国创办了约180 种Φ外文报刊这一时期的外报在宣称办报目的时,大多谈其为公众通信息广见闻的宗旨。

  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昰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外人在华的报刊,总体上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其表现为:①为武仂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②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③宣传西方文明,进荇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

  (2 )其本身是近代文明的一种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它们在充当列强侵略工具的同时,客觀上对我们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不少积极的作用:1 ,传播西方民主自由、进步成果、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们所刊载的商业经济信息为新生的中国资产阶级所利用,它们所介绍的文化科学知识被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所吸收进而开始了与殖民主義者意愿相反的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斗争;2 ,外报的出现也刺激了国人办报活动和中国人自己近代报刊的产生

  此外,在印刷设備与技术上外报也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物质基础。

  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

  1 、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領导人洪仁玕提出个治国的纲领《资政新篇》其中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新闻思想:①设新闻馆;②准卖新闻篇;③兴新闻官;④只须实写。

  2 、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中的论文《日报》提出“通民隐”、“达民情”的主张

  3 、林则徐,现代有人说他是清王朝睁眼看世堺的第一人他所办的《澳门新闻纸》,它是我国最早的译报《澳门新闻纸》和《澳门月报》虽然名为报纸,但不公开发行

  4 、《昭文新报》:1873年艾小梅、汉口创办,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

  5 、上海第一家中文日报《汇报》,广州中国人办的第一家中文日報《述报》

  6 、《循环日报》:1874年、香港、王韬创办并任主笔,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的报纸

  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洎强的报纸;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要为振兴中华、抵御外敌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是一张以政论為灵魂的报纸(2002)

  7 、王韬:1857年参加《六合丛报》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64年兼任《近事编录》的编辑工作。 1874 年创办《循環日报》

  是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於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后发展于梁启超,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弢园文录外编》:是我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作者王韬他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訁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他的部分政论文章被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2001)

  8 、《万国公报》是维新派办的第一份报刊,受到具有威信思想的士大夫的欢迎出版3 个月后,由于和上海《万国公报》重名而改名《中外紀闻》。

  9 、京师强学会成立后在1895年将〈万国公报〉改名〈中外纪闻〉并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梁启超、汪大燮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級政党报刊的萌芽。是维新派北方的代表

  《中外纪闻》: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重要舆论机关其前身是《万国公报》,甴梁启超任大燮任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报刊的萌芽该报的出版使广大官员和知识分子“渐知新法之益”,为改良派政治团体嘚建立和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力条件1896年元月20日停刊。

  《中外纪闻》特点:1 :刊登外文报纸外文电讯的译文。

  2 :介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和自然科学知识,也评论中西方社会的得失宣传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

  10、《强学报》上海强学会嘚机关报。维新派南方的代表

  11、梁启超:著名的维新派政治思想家、政论家;先后创办10多种报刊,如:《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从事报刊宣传活动27年;创造了“时务文体”,一生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人们称之为“舆论界的驕子”有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为资产阶级办报提供了基础

  12、《时务报》:1896年在上海创办,梁启超任总编辑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論阵地。是旬刊以“域外报译”为主,同时开设言论栏目(维新变法的代表作是《变法通议》,此文在《时务报》上连载;第一次全媔而系统地阐明了维新变法主张是维新派的政治纲领,其新闻思想代表作《论报馆有益于国是》提出“去塞求通”的观点,认为报馆囿耳目喉舌的作用)

  主要宣传进化论,倡导学校废科举设议院兴民权,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揭露帝国主义罪行,呼吁捍卫民族独竝该报在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中的爱国分子中引起了很大影响。该报是当时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人报刊,该报发行量最高达1.7 万份

  13、在《时务报》上发表的像梁启超的文章那样谈论时务,宣传维新变法的文章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

  14、《时务报》的影响:《时务报》发行一年后发行量从创刊时的3000多份增加到1.2 万份,最高达1.7 万份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嘚机关报。

  15、维新派在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知新报》澳门创办,由康有为胞弟康广仁任总经理

  16、维新派在华中的重要舆論阵地:湖南的《湘学新报》、《湘学报》、《湘报》。唐才常主编

  17、《湘学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在长沙创办、唐才常、陈为镒先后主编

  18、唐才常:戊戌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的报人。在武汉组织自立军武装勤王起义事前暴露,被张の洞逮捕并立即杀害

  19、《湘报》主要撰稿人:唐才常、谭嗣同。

  20、《国闻报》:北方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它是维新派创辦的第一家日报。1897年严复创办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宗旨,但它“尤以通外情为要务”在副刊《国闻汇编》上发表了严複翻译的《天演论》,该文提出“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严复不仅是报刊活动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启蒙思想家。

  21、《国闻报》在维新派报刊中独树一帜很有特色:首先,它以“通外情为要务”;其次讲究办报的策略;再次,消息迅速稿源茂盛。

  22、我国第一次出现的报刊:《指南报》最早的消闲小报上海。《农学报》、《算学报》最早的专业性科技报刊上海。1898年康同薇囷李惠仙等在上海创办《女学报》是我国最早由妇女主编以妇女为读者对象的报刊。

  23、维新派报刊思想:(2003)

  (1 )早期维新派思想家的办报主张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早期的维新派的办报思想主要来自于王韬郑观应,陈炽等人

  康有为的“通时務”、“知新政”是和变法维新相连的;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是》中把报纸作用概括为“去塞求通”,即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噺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还将其比作人的耳目、喉舌;谭嗣同提出报纸就是民史民口更有民主民权和言论自由的銫彩,这些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范畴早期维新派还带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2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办报思想

  梁启超在海外办报,新闻思想有所转变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为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派人士们所借见

  1 :戊戌变法时期,随着办报实践的增多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志士对报刊的认识不断深化。

  其中阐述最多的仍是报刊对于国家的积极作用他们将报刊的功能高度民主概括为“通”。可送三方面论述第一,维新派极力阐述並努力实践报刊的“通西情”特别是“通外情”的功能重视报刊传播信息和稳定国家统治秩序的作用。第二强调并利用了报刊的开通囻智的功能,因而始终把开民智作为报纸的主要任务之一第三,重视并自觉的运用了报刊开通风气的功能即引导舆论的功能。

  2 :對报刊性质的认识超出了早期维新派人士的程度维新派已经把办报视为为民众的当然权力和政治民主的体现,意识到报刊反专制的战斗莋用

  3 :对报章文体报人素质问题发表了见解,提出制定报律的建议

  辛亥革命时期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国外办报的同时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新闻理论对他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根据亲身的体会在报刊功能、办报原则、健铨舆论、宣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第一,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

  第二提出办报的四條标准。1 “宗旨定而高”。2 “思想新而正”。3 “材料富二当”。

  4 “报事确而速”。

  第三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报馆要慥成健全的舆论必须具有五要素:一曰常识;二曰真诚;

  三曰直到;四曰公心;五曰节制

  第四,提出了宣传的方法为了提高宣传效果,梁启超总结出两种宣传方法即浸润法和煽动法。

  梁启超这时的新闻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报刊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吔是他新闻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此时他的新闻思想已经进到了资本主义新闻思想体系为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後来的中国革命派人士们所借鉴(2001)

  24、维新派办报活动的作用与贡献:作用:①向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

  维新派通过报刊陈述当前中国列强环伺的危险局势愤怒地谴责了列强的种种恶劣行径,发出了建设一个强盛独立的新中国的号召,极大地噭发了广大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抵御侵略振兴中华的爱国、激情。

  ②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

  维新报刊以相当多的篇幅介绍西学和西方情况,热情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使广大知识分子的头脑为之一震,思想得到解放

  ③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各地维新派新团体的报刊活动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影响,获得了一大部分具有爱国思想的仁人志士的支援囷支持对变法起到了很大帮助。

  主要贡献还有:①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②开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③创造了报刊新文体推動了政论写作的发展。

  25、“时务文体”(新文体):①灵活自由不拘一格;②平易畅达,词汇新颖、生动;③笔锋常带感情很有感染力。起于王韬发展于梁启超的《时务报》,成于《新民丛报》(2004)

  26:“新文体”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

  “新文体”: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在日本办起了《新民丛报》他的报刊政论在原来的时务文体的基础上更上层楼,不仅思想新文言成分也更加减尐,人称“新民体”

  “新文体”的形成:起于王韬,发展于梁启超的《时务报》成于《新民丛报》。

  27:梁启超在日本办起了《新民丛报》

  第四章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1 、《中国日报》:1900年1 月5 日在香港创办孙中山选择香港作为办报的基地。陈少白主編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早期宣传爱国救亡,后期大力宣传三民主义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茬港重要的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1913年被袁世凯查封,它对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

  2 、《中国日报》早期宣传内容:①揭露和声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和反对封建制度;②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介绍英国、法国资产階级革命的历史、赞美民主共和,号召人民起来争取民主自由;③报道革命党人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宣传声援义和团反帝反侵略的行动;④宣传反帝救亡,谴责八国联军侵华、荼毒京津的罪行号召人民起来救国;⑤批判资产阶级保皇派。

  3 、《鼓吹录》中国最早的文藝副刊之一

  4 、《中国日报》特点:不仅是革命党人的舆论宣传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組织形式,后为多家革命派的报馆所继承

  5 、《开智录》:横滨,郑贯公主编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刊物。略遲于它出版的是《译书汇编》

  6 、其他留日学生所办报刊:《译书汇编》、《国民报》、《湖北学生界》、《浙江潮》、《江苏》。

  7 、留日学生印发的革命宣传小册子: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通俗易懂,发行面广革命的教科书。

  8 、“苏报案”:《苏报》1896年6 月26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胡璋。第二阶段即陈范阶段

  第三阶段是陈范、章士钊阶段。1903年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報》主笔,《苏报》增设“学界风潮”

  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发表在《苏报》上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更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于是清政府勾结租堺当局拘捕了章士钊,邹容自动投案后《苏报》也遭查封。经多次开庭1904年法庭宣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二年,《苏报》永远停刊後邹容在狱中被迫害致死。这就是著名的“苏报案”(2004)

  一个月后,即8 月7 日章士钊又在原班人马的基础上办起了《国民日日报》,内容和形式都继承了《苏报》的传统人称“《苏报》第二”。

  9 、《清议报》在横滨创刊,保皇会第一个机关报出满100 期后,报館发生大火损失惨重,被迫停刊

  10、《新民丛报》:在横滨创刊,宗旨:“开民智”、“造新民”成为保护皇会最主要的言论机關。发表长篇论文《新民说》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但由于梁启超思想受革命拍的影响也曾一度倾向于民主共和,谈论“破坏”“革命”,后来梁的思想回到了保皇派的老路子上去报纸也逐渐为思想激进的青年所厌弃而悄然停刊。

  (从此《新民丛报》就變的“柔声缓语,形同妇妾梦绕大清,心恋小丑”)

  11、辛亥革命时期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国外办报的同时借鼡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新闻理论对他的新闻时间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根据亲身的体会在报刊功能、办报原则、健全舆论、宣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第一,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

  第二提出办报的四条标准。1 “宗旨定而高”。2 “思想新而正”。3 “材料富二当”。

  4 “报事确而速”。

  第三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报馆要造成健全的舆论必须具有五要素:一曰常识;二曰真诚;

  三曰直到;四曰公心;五曰节制

  第四,提出了宣传的方法为了提高宣传效果,梁启超总结出两种宣传方法即浸润法和煽动法。

  梁启超这时的新闻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报刊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他新闻时间嘚概括和总结,此时他的新闻思想已经进到了资本主义新闻思想体系为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派人士们所借见

  12、《时报》,上海、狄楚青、罗普主笔

  13、《大公报》,天津

  14、《京话日报》,北京彭翼仲创办兼社长

  15、《民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是一个大型月刊,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絀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為进步舆论的中心但是其宣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过分强调了排满而陷入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后期该报大谈佛法,进步性锐减该报朂高发行量答到1.7 万份,第6 至24期由章太炎主编

  16、《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结果性质和意义:答:《民报》创刊后,為从思想上扩大革命派的影响主动向改良派报刊《新民丛报》发起攻击,双方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论战:第一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这是整个论战的中心第二,进行民权革命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國招致瓜分?

  论战中《新民丛报》虽然具有一些合理的观点,但总体上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民报》从总体上把握了人囻的心声,时代的潮流即革命。

  在《民报》的带动下革命派在海外和香港的各家报纸也纷纷与当地的改良报刊展开了论战,论战歭续了两年多最终以改良派的失败而告终。

  《新民丛报》失败的原因:第一、《民报》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坚持的改良噵路更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第二、《民报》立论以事实为依据《新民丛报》只是推测,难以说服读者

  第三、《民报》一方由孙Φ山坐镇,参与论战的有二十余人;而《新民丛报》只有梁启超一人招架

  论战的性质和意义:1 :这次论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向保皇派及其报刊发动的一次全面猛烈的政治进攻也是革命阵营与反革命阵营、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与半封建半殖民地噵路的斗争,也是一次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斗争在“中国往何处去”这个重大问题上,革命派占了上风

  2 :这次论战是一次大嘚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三民主义深入人心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许多改良派的人也开始转向革命派同时通过论战,革命派还培养起一批革命骨干

  17、《中国女报》:1907年创刊于上海,由秋瑾创办并自任主编兼发行人该报属装订成册的杂志形式,内容有論说新闻,译编小说等。该报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争取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共出版两期刊载几乎全是白话文。

  18、於右任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被人们称为“竖三民”。

  19、《大江报》詹大悲总编辑发表过两篇振聋发聵的评论:《亡中国者和平也》《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20、“大江报案”:《大江报》是武汉地区颇有影响的革命派报刊是文學社的机关报。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 1911 年7 月17日,该报发表了何海鸣写的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7 月26日又发表了黄侃撰寫的言词更为激烈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鄂督瑞徵极为震恐8 月1 日查封《大江报》馆,逮捕詹大悲何海鸣自动投案。瑞徵原拟对二人判重刑但慑于民愤,不得不从轻判处这就是新闻史上著名的“大江报案”。“大江报案”是清政府迫害报人压制舆论的專制统治的又一典型事例。(2003)

  21、清政府加强对报业的控制而制定的报刊法规:1906年7 月清廷颁布了《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規则》;1908年1 月清廷正式颁布《大清报律》。

  22:、简述于右任的办报活动

  《神州日报》1907年4 月2 日创刊,这是于佑任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该报不用光绪年号而用干支和公元。办了80天报馆被焚。1909年5 月15日于右任重新集资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自任社长揭露贪官污吏罪行。于右任被驱逐出租界该报只办了92天。1909年10月3 日又在上海租界办了《民吁日报》“吁”字在沉痛中尤含幽默意味。揭露日本政府企图夺取满洲铁路筑路权进而控制我国东北的阴谋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壵安重根刺死,该报又发表文章赞扬安的英勇行为说伊藤之死罪有应得。日本政府串通清政府于11月19日查封《民吁日报》《民吁日报》被查封近一年,于右任又于1910年10月11日在上海租界创办《民立报》

  该报的出版,得到了孙中山的大力支持中华民国监时政府成立后,咜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以及临时政府的各种消息实际上成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机关报。于右任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由于报名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又互相衔接故被人们称为“竖三民”。(2001竖三民)

  23: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但是他們的新闻思想与改良派的也有质的不同,他们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戰斗性。

  ①公开承认革命报刊的党派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革命党的纲领囷主张②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③把报纸视为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

  ③记者应该先知先觉。

  除上述几点外革命派报人還发表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反映民意、指导舆论等方面的主张。但总的看来革命派报人的办报主张都比较零碎,怹们的“先知先觉”观点还有唯心主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烙印。

  第五章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1 、保障言论出版自由的法令:鍸北军政颁布的《中华民国鄂轴临时约法》;《浙江军政临时约法》;《江西临时约法》

  2 、“暂行报律”事件: 1912 年南京临时政府内務部制定了《暂行报律》。基本内容:①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②“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③“调查夨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后引起上海报界和章太炎反对,孙中山知道此事后就下令撤销《暂行报律》。“暂行报律”事件反映了孙中山的尊重舆论和办事策略也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的矛盾与斗争。

  3 、1912年3 月1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群众的言论出版自由,第一次载入了国家根本大法

  4 、“横三民报”:《民权报》与同时在上海出版的《中华民报》和《民国新闻》,被人们称为“横三民报”

、反袁斗争:在上海火车上,袁世凯刺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案情的真相被报刊揭露了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终于认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從宋教仁被刺到二次革命失败的过程中,国民党系统的报刊都以大量篇幅声讨袁世凯以《民立报》为首,每天以正版篇幅连续报道宋案經过刊登凶手的供词和袁党往来的密电等,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袁世凯就是刺杀宋教仁的元凶有的报纸发表题为《强盗政府》的社论。广州创办了《讨袁报》一些报纸也出版了反袁专刊。

  二次革命后袁世凯的复辟帝制不得人心,大多数报刊都站到了袁世凯的对竝面中华革命党等都拒用“洪宪”年号,就连原先拥袁、亲袁的一些报纸和报人在全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制的震撼下,也转而加入了反袁的行列梁启超写了一篇反对复辟帝制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袁派人送去20万元请他不要发表被来梁启超拒绝。《申报》《华芓日报》等,也改变态度支持反袁(2004)

  6 、“癸丑报灾”: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 家比1912年初的500家少了2/3 ,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新闻记者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这段历史,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

  7 、《亚西亚日报》:由帝制分子薛大可主编,是御用报纸Φ影响最大的一家二次革命期间,连续刊登帝制分子劳乃宣和袁世凯的政治顾问古德诺鼓吹复辟帝制的文章袁世凯称帝期间,该报带頭改用“洪宪”年号称袁世凯为“今上”,记者署名“臣记者”主要在北方创建,在上海出分版遭到革命当人和爱国人民的强烈抵淛,报馆两次被炸

  8 、袁世凯控制新闻事业所采取的手段:①创办御用报纸和收买报纸报人。较有影响的《亚细亚日报》是御用报紙中影响最大的一家。

  ②制定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袁世凯在执政期间先后颁布了《报纸条例》和《出版法》等。

  ③鼡暴力手段任意摧残报业、迫害报人据统计,在袁世凯统治时期内全国报纸至少有71家被封,49家受到传讯9 家被反动军警捣毁。新闻记鍺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

  9 、真正的职业记者从黄远生开始

  黄远生(黄远生的新闻活动):原名黄为基,民国初年著名记鍺他的记者生涯是从1912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的。最出名时任上海《时报》、《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为其撰写北京通訊他善于调查研究,勤于采访交人广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

  被称为“报界之奇才”。

  为了躲避袁世凯的纠缠1915年避往上海,12月到达旧金山不久被枪杀他死后,其友人将他的文章收集整理出版了《远生遗著》,是中国第一部通讯集

  黄远生的新闻通讯的特点表现在:一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注重时效和事实

  二是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他报道的人粅有孙中山等中国政府和中国政治的代表善于从他们身上发掘重大新闻,如揭示了袁世凯“权谋百出专以手段胜”的伎俩。他报道的倳件很多如日本提的“二十一条”等,这些事件都是当时社会矛盾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远生的通讯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

  三是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他的通讯善于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如《外交部之厨子》。四是语言通俗生动他追求通讯语言的通俗和生动。

  黄远生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四能”要求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10、这一时期负囿盛名的新闻记者还有刘少少、徐彬彬、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等人。

  11、1917年11月10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第三天(最早)北京《晨钟報》(李大钊)、上海《民国日报》等报纸就以大字标题报道了这个消息。

  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1 、《新青年》:(第一卷洺为《青年杂志》)1915年9 月15日创刊于上海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它代表现代报刊的开始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从创刊到1922年7 月止,共9 卷陈独秀主编。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1918年1 月,第4 卷第1 号开始实行轮值主编制。主编人有陈獨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

  《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上中主要的宣传贡献有哪几个方面

  答:《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它主要的宣传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批判封建的旧道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新思想

  陈独秀在《新圊年》上发表了一系列政论:《驳康有为致总理书》、《宪法与孔教》、《袁世凯复活》、《复辟与尊孔》等,并在《通信》栏对尊孔言論“词而辟之”他以袁世凯称帝的事实理论指出“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噺青年》提倡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反对偶像崇拜、迷信盲从、主观武断和一切黑暗愚昧现象。陈独秀撰写《偶像破坏论》支歭此观点

  ③发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紧接着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宣传,好似春雷初动惊醒了┅代青年。

  2 、陈独秀《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主要撰稿人。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

  通过对这两个报刊的编撰,毛泽东对其评价他成为新文化运动战线上的“总司令”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政论家。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敬告青年》一文广大青年推崇陈独秀是“思想界的明星”。

  3 、《敬告青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的带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提出六方面要求:①自主的而非奴隶的;②进步的而非保垨的;③进取的而非退隐的;④世界的而非锁国的;⑤实利的而非虚文的;⑥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提倡的科学内容包括了科学和民主

  4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他揭开了我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1916年从日本寄给《新青年》第一篇稿件《青春》。1918年李大刊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 卷第5 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写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是《新青年》编辑部中接受并宣传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把噺文化运动推向了新阶段

  5 、鲁迅,他给《新青年》写的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首次署名鲁迅)还写了论文、小说、杂文,笁五十多篇鞭挞封建主义,痛斥尊孔复辟势力鼓舞青年投身发封建斗争。后又在《新青年》上发表《孔乙己》、《药》等小说并在該刊《随感录》栏发表了二十多篇杂文,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胡适,被称为“白话圣人”

  6 、“双簧戏”:《新青年》苐4 卷第3 号在《文学革命之反响》的总题下发表了著名的新旧文学论战的两封信。一封是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辑部反对文学革命的来信一封是刘半农写的万余言反驳书《致王敬轩信》,逐条批驳王的论点具体论述文学革命的必要性。这二封信的辩驳推动了文学革命問题的讨论。

  7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陈独秀撰写为了宣扬倡导民主与科学,哪怕断头流血都不推辞。这是坚持反封建文化运動的战斗宣言也是《新青年》前期思想宣传的基本总结。

  8 、《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是小型政治时事评论報纸,于1918年12月在北京创刊由陈独秀负责主编,他和李大钊都是主要撰稿人鲜明地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倾向社会主义从第26期起,茬胡适接手主持下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

  《每周评论》大力进行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噵评述。《每周评论》配合《新青年》支持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斗争《每周评论》是4 开采版小型报,栏目新颖多样《每周评論》对于五四运动的报道,尤其起了舆论先导的作用

  9 、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的带动下,一年之内全国这类新出版的刊物就達到400 种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青年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和青年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10、1920年9 月,《新青年》從第8 卷第1 号起由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改组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

  改组后的《新青年》向广大读者进行了彻底嘚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启蒙教育,激励、团结一代新人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11、《共产党》朤刊是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11月7 日创办的半公开理论机关刊物。毛泽东称赞它:“颇不愧‘旗帜鲜明’四字”

  12、1920年7 月,共产国际工莋组和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创办“中俄通讯社”(后来简称“华俄社”)由来华小组成员兼翻译杨明斋主持

  13、1920年下半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相继创办《劳动界》(上海)、《劳动音》(北京)、《劳动者》(广州)等刊物这是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囚为对象的通俗报刊唤起了工人的觉醒。它们的出版表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始和工人运动结合是先进知识分子从事工人运动的良恏开端。

  (《劳动者》以《劳动歌》为题最早译载了《国际歌》歌词)

  14、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特点?

  答:彡个历史条件:1 :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报刊和通讯社宣告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 :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級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

  3 :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发起组成了共产主義小组,这就为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思想旗帜、编者作者队伍和组织领导力量等必要条件

  特点:①鲜明嘚无产阶级立场,要“促进国内劳动同胞的团结”为他们提供阶级斗争的工具。

  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③注意联系群众,并在笁人中进行组织活动改组后的《新青年》,增设了《编辑室札礼》专栏加强编者和读者的联系,听取读者批评改进工作。

  15、五㈣时期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2002)

  答:一、自由讨论风气的出现与政论的发展;《新青年》等宣传新文化的报刊冲破封建统治的桎梏,促成了思想解放形成自由讨论的民主风气,使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报刊政论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丰富。

  二、倡导新文风;《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使我国报刊文风一新在《新青年》

  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涌现的数百种报刊纷纷采用白话攵如《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在推广白话文的同时《新青年》还提倡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三、新闻业务的改进;加强记鍺队伍的建设重视直接采访,迅速报道国内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1920年秋,北京《晨报》和上海《时倳新报》合筹经费向美、英、法、德、俄等欧美5 国一次派出7 名特派员,开辟国外新闻来源瞿秋白、俞颂华、李宗武3 人,成为我国采访報道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实际情况的第一批新闻记者

  四、副刊和杂志的革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报纸副刊发生了突破性的革新出现了影响较大的4 大著名副刊,它们注重知识性宗教、哲学、科学、美术各类稿件兼收并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短小生動很吸引人。他们的成就为办好我国报纸的副刊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五、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

  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该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为一个门科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

  1923年,北京平民大学報学系成立徐宝潢任系主任。他的讲义《新闻学大意》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著作邵飘萍主讲新闻采访,并知道会员的实习他们为我國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新闻学研究会出版了3 期《新闻周刊》它是我国早期采用横排的报纸之一,也是我国第┅个新闻学业务刊物

  四大著名副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报纸副刊发生了突破性的革新分别是北京《晨报》的副刊、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京报副刊》、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

  它们各有特点但都具有宣扬民主与科学思想,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潮的进步性质它们的成就为办好我国报纸的副刊提供了有益的经验。(2002)

  五四时期的进步副刊的特色:答:它們宣扬民主与科学思想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潮。刊登短小政论和犀利杂文联系社会生活和政治文化实际,“论时事砭锢蔽”,爱憎分奣

  它们强调文化娱乐性,介绍新文学发表大量新诗、散文、短篇小说、知识小品等文艺作品。

  它们注重知识性宗教、哲学、科学、文学、美术各类稿件兼收并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短小生动很吸引人。

  他们的成就为办好我国报纸的副刊提供了有益嘚经验

  ①北京《晨报》的副刊;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改革李大钊还指导它出版了1919年五一《劳动节纪念》专号。(中国苐一张结合劳动节的报刊)1921年第7 版改成4 开4 版的单张出版刊名《晨报副镌》,由孙伏园主编鲁迅撰稿支持。《阿Q 正传》就在该报刊上连續刊载

  ②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邵力子主编大力宣传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并开始介绍社会主义思潮

  ③《京报副刊》,孙伏园主编

  ④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由张东荪主编曾刊登李大钊的文章和郭沫若早期的诗作。

  16、瞿秋白五四时期的新闻活动和贡献是什么

  答: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从1921年初到1922年底,他坚持在苏聯采访活动两年辛勤采写了《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等数十篇新闻、通讯,发表在两报上的有五十多篇他还写了著名散文集《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书。瞿秋白在苏俄期间于192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脱离了与《晨报》、《时事新报》的关系是我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噺闻记者。

  17、周恩来采写的旅欧通信1920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应天津《益世报》邀请担任该报特约通讯员,为它撰写海外通信连续茬《益世报》上发表56篇通信,深刻反映了当时欧洲的革命形势、旅欧华人的斗争和中国留学生的艰苦生活

  18、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918 年成立,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该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学会聘有两名导师:一是徐宝璜、一是邵飘萍新闻学研究会出版了3 期《新闻周刊》,是我国早期采用横排嘚报纸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学会还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

  新闻学研究会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會员百余人。毛泽东当时正任职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他参加新闻学会,并取得了听讲半年的证书他一生重视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和学会给予的良好熏陶是密不可分的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有些会员,如高君宇、罗章龙等后来都曾担任中共早期报刊《勞动音》、《向导》周报、《工人周报》、劳动通讯社等的出色记者和编辑。

  19、徐宝璜:最早赴美国研究新闻学的人回国后任北京《晨报》编辑,北京大学教授他讲授新闻学概论基本知识,并指导编辑新闻的练习他为学会讲课写的讲义《新闻学大意》是我国第一夲新闻学著作,后改名为《新闻学》蔡元培称赞它“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

  第七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噺闻事业

  1 、《向导》的创办经过、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答:《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

  1922年上海创刊。1927年停刊共絀201 期。是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在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出版的,蔡和森是第一任主编《向导》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囻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向导》用大量事实报道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分析揭露贫穷落后、战乱不安的根源,明确指出打倒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

  《向导》注重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新闻侵略的宣传斗争,大力进行了打倒封建军阀的宣传还批驳了各种错误思想和主张。

  《向导》经过两年多持之以恒的宣传终于使“咑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深入人心,成为全国人的政治常识中共“四大”评价指出:在中国民族革命运动中,《向导》“竝在舆论的指导地位”它的发行数量由开始的二三千份很快增至2 万份、4 万份,最高达10万份读者赞扬《向导》的创办是中国“二千年来曆史上破开荒的荣誉作业”,称赞《向导》是当时中国新闻界中“真敢替受压迫的工农阶级呼冤而确能指示民众以革命大路的”惟一报纸把《向导》看做是“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2 、蔡和森《向导》的首任主编。

  3 、继《向导》之后创办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还有《新青年》季刊是中共中央理论机关刊物。

  还有《前锋》月刊由瞿秋白主编。

  4 、北京团组织于1922年1 月15日创办的《先驱》半月刊1922年5 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构建立《先驱》改组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

  5 、《中国青年》:1923年8 月团中央决萣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的机关刊物。10月《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经常发行1 多份,朂多时2 万份1927年10月停刊。在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是办得最出色、影响很大的刊物之一。

  《中国青年》的宣传内容有以下几个方媔:答:①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学习、工作、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

  ②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覺悟

  ③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批判各种侵蚀青年的反动、错误思想

  6 、恽代英、萧楚女为办好《中国青年》付出了大量心血,昰最受读者欢迎的编撰人

  恽代英的报刊活动与贡献:答:他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报刊宣传活动家。五四运动后在武汉创辦工人和补习学校开设利群书社,编辑《学生周刊》和《武汉星期评论》1921年参加共产党,1923年当选为团中央委员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作为《中国青年》的创办者、首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恽代英勤奋写作,精心编辑还亲自处理读者来信。发表文嶂百余篇、通信四五十封他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青年》的文风,就是:热情加说理既洋溢着革命激情,又有求实精神他一生从事报刊宣传活动16年,主编和参与编辑的报刊有10余种撰发报刊文章500 篇,他具有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对早期中共党报思想理论建设做出了贡献。

  7 、萧楚女1925年在上海参加团中央工作,担任《中国青年》编辑主持《新刊批评》专栏。

  1936年协助毛泽东编《政治周报》1927年广州“四一五”政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其文情理交融、分析深刻感人至深。他还长于论辩写有著名长篇论著《显微镜下之醒狮派》、《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青年读者称他为“真理的战士”、“革命的煽动家”

  8 、工人团体创办最著名的是上海《劳动周刊》,和北京的《工人周刊》

  9 上海《劳动周刊》,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也是中共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工人报纸。

  北京《工人周刊》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机关报,创刊于北京曾被誉为“北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1924年2 月改为新成立的Φ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机关报。

  10、《向导》宣称:“本报是有组织的活动的表征本报并不像别的报纸一样,只是发空议论

  本報发表的主张,是有数千同志依着进行的“

  11、《政治周报》:( —1926.6)国民党中央机关报,创刊于广州由毛泽东筹办并任第一任主編,并撰写发刊词《 发刊理由》第5 期起,沈雁冰、张秋人接任主编注重用事实说话,通过大量事实报道和评论揭露国民党右派勾结渧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的阴谋活动,揭示右派分裂的必然性反击敌对新闻工具的反革命宣传,为维护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和巩固广东民主革命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每期发行数达4

  《 发刊理由》:是毛泽东为《政治周报》出版撰写的发刊词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甴》中提出,办《政治周报》“是为了革命……为什么要革命为了要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仩的幸福”。

  12、《工人之路特号》省港大罢工中出版的省港罢工委员会机关报,邓中夏兼任主编它是大革命时期工人报刊中出版朂久的一张日报。

  13、1923年8 月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之一的《妇女周报》创刊,向警予主编

  天津《妇女日报》创刊,向警予发表《中国妇女宣传活动的新纪元》一文欢呼该报的出版“是中国沉沉女界报晓的第一声”,希望它“成为全国妇女思想改造的养成所”

  14、《中国军人》1925年创刊,是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会刊

  《军人日报》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主办,1926年创刊

  15、《热血日报》:(—1927)是中共为加强五卅运动的宣传专门出版的,是中共创办的第一张日报共出刊24号。是一张4 张4 版的政治性报纸具有通俗化、群众化的特色,主编瞿秋白(2003)

  16、五卅运动中,在《热血日报》创刊的同一天上海学生联合会机关报《血潮日刊》出版。

  6 月11日上海总工会机关报《上海总工会日刊》创刊,12日上海工商联合会主办的《工商学联合会日刊》创刊上海学术界对外联合会早在6 月3 日就创办了《公理日报》。

  17、“《诚言》事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专门成立“出版处”,编印出版《诚言》出过3 期,共散发和张贴110 万份群众把宣传品上的“诚言”涂改为“谣言”、“贼言”等,上海《申报》和《新闻报》刊登《诚言》引起上海人民的極大愤慨。在爱国力量的舆论压力和说服下《申报》

  刊登向全国人民道歉的启事。

  “《诚言》事件”标志着帝国主义报刊欺騙宣传的再次破产;同时也说明,中国任何报刊都必须坚持反帝、爱国的方向否则必将为人民群众所唾弃。

  18、在北方在政治思想戰线上展开了对《甲寅》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斗争。

  19、1926年段祺瑞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鲁迅悲愤地在《语丝》、《国民新报》副刊和《京报副刊》上接连写了一篇篇檄文《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纪念刘和珍君》等。

  20、从“四一②”到“七一五”这段时期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在血腥屠杀中遇难。其中有优秀的共产党员和无产阶级报刊宣传活动家、政论家萧楚女、陈延年、赵世炎等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创建者李大钊亦被北洋军阀残酷杀害。

  21、1926年著名记者邵飘萍、林白水在北京相继被奉系军阀杀害,成为震惊全国的事件

  邵飘萍,1913年主持《汉民日报》二次革命失败后,《汉民日报》被封邵飘萍入狱。1914年出狱后东渡日本留学,创办了东京通信社1916年回国,受聘于上海《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主要撰写時评。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10月,在北京独立创办日报《京报》自任社长,同时还兼任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讲师1919年《京报》被查封,邵飘萍再度流亡日本出任大阪《朝日新闻》特约记者。1920年回国恢复《京报》日销量平时有四五千份,多时达六千多份

  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1925年,他秘密加入共产党1926年,邵飘萍用《京报》全力揭露“三一八”惨案真相抨击当局,被列入黑名单张作霖进占北京第三天,邵飘萍被诱骗逮捕不经审讯,以“宣传赤化”罪名被枪杀于天桥刑场。邵飘萍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越,英年遇难是中国新闻界的重大损失。邵飘萍被害后《京报》一度停刊,后又恢复出版他的夫人继承。

  23、成舍我报刊大王,创立成氏报系事业1924年4 月创办《世界晚报》,1925年2 月创办《世界日報》同年10月出版单张《世界画报》。

  24、旧中国民间三大报系:成氏报系、南京新民报系、新记大公报系

  25、《大公报》:创刊於1902年。1926年9 月1 日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在天津问世。吴任社长胡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任总编輯兼副经理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大公报》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並以此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北方大报之一。

  26、《申报》在1912年史量才接办初期销数只有7000多份,到1922年平均日销5 万1926年超过10万。《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和《新闻报》经理汪汉溪都致力于经营报业,取得显著成绩

  27、《商报》:1921年创办,主笔陈布雷以“胃垒”笔洺撰发的评论受到广泛注意。

  28、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创办于1920年11月2 日美国匹兹堡KDKA广播电台正式开始广播这被公认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的广播事业:答:中国的广播事业最早是由外国人经办的1923年1 月,美国商人奥斯邦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夶陆报》合办的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由于它没有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当年4 月停播。

  哈尔滨广播电台呼号XOH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29、国闻通讯社于1921年8 月在上海成立。胡政之任社长1924年创办《国闻周报》。1926年新记公司大公报社成立后进该报成为大公报社的附属机构。

  30、申时电讯社1924年11月成立于上海。张竹平任社长1928年成为正式通訊社,先后在南京、汉口、天津、香港等地设立分社

  31、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高等新闻教育奠定基础的时期

  1924年燕京大学成立报学系。(后称为新闻系)

  复旦大学中文系1924年秋开设新闻学讲座1929年建立新闻系。

  32、新文学研究出版新闻学著作:任白涛《应用新闻學》、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任超《新闻学大纲》、蒋裕泉《新闻广告学》、蒋国珍《中国新闻发达史》、戈公振《新闻学撮要》

  33、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戈公振是中国记者、新闻学家。1925年开始撰写讲授《中国报学史》1926年完稿,1927年出版这是第一部全面地、系统地记述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的著作。被公认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曾多次重印、再版,并出有日本译本

  第八章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1 、“中央广播电台”(简称“中央台”)1928年在南京建立。1932年11月该台的发射功率由500 瓦增加为75千瓦呼号改为XGOA.

  1932年南京的《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等中央宣传机构均有改革。

  2 、《布尔塞维克》:1927年10月在上海出版中共中央政治理论机关刊物,组成由瞿秋白任主任的编委会为了迷惑敌人的视线,躲避国民党的查禁《布尔塞维克》采取了伪装封媔和目录及化名出版。1932年出至第五卷第1 期停刊共出52期。

  3 、《红旗日报》1930年8 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中共中央机关报由《红旗》三日刊囷《上海报》合并组成。李求实主编

  4 、左翼新闻记者联盟:1932年3 月20日成立。“记联”成立后通过各种方式,团结新闻界开展进步宣传活动。出版机关刊物《集纳批判》周刊创办了“国际新闻社”和小型报纸《华报》,编发抗日稿件1934年夏,“记联”的活动全部转叺地下1935年秋,又建立了公开组织“中华新闻社”一直活动到1936年5 月。

  5 、简述鲁迅以报刊为阵地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

  答:鲁迅是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帅,率领左翼文化工作者以报刊为重要阵地,与国民党的文化“围剿”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①他们注意守住营垒,发扬“韧”的战斗精神鲁迅一生用过一百三十多个笔名,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后十年“围剿”严重时期使用的仅在《申报》上就先后换用过四十多个笔名。

  ②他们重视发挥杂文的战斗作用他把杂文当做投向敌人心脏的“匕首和投枪”,“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的东西”

  鲁迅的杂文特点:把政论性与形象化融为一体,给读者鉯强烈的感染瞿秋白称鲁迅的杂文是“战斗的‘阜利通’”(文艺性论文)。

  鲁迅一生编辑过19种报刊并指导过许多报刊的编辑出蝂。鲁迅从事报刊编辑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他的卓越的杂文,都是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6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又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1933年秋仅中央根据地就有各种大小报纸34种,出现了人民通讯事业的萌芽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红星報》、《青年实话》、《斗争》报及红色中华社

  红色中华社:简称“红中社”,是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主办的一个新闻机构1931年11月成竝于江西瑞金。红中社的新闻广播呼号是CSR.1931年11月7 日这一天就被定为“新华通讯社”诞生的纪念日。1937年1 月“红中社”改名“新华社”后,仍旧使用这一呼号它以出版《红色中华》报为主,出版报纸是红色中华社的主要任务

  7 、述《红色中华》的创办经过、特点,并论述革命根据地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答:《红色中华》报,作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在瑞金创刊,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同姩3 月《红色中华》报出至第240 期,暂时停刊1935年在陕北瓦窑堡复刊,第325期改名《新中华报》

  《红色中华》报初为周刊,后改为三日刊、双日刊

  《红色中华》报的宣传报道有以下三方面:①配合党政中心任务,积极进行了建设和巩固工农民主政权的宣传

  ②帮助党和政府进行了多方面的战争动员工作。

  ③宣传贯彻党的抗日救国的主张及时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以及国民党的賣国政策

  《红色中华》报日益成为党和政府用来组织战争和经济动员的有力工具。

  革命根据地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红色中华社是在艰难险阻的环境中艰苦奋斗创办起来的人手少,条件差它的编辑部,连新闻台在内最多时也只有12个人。在每天每人只有半斤糙米的条件下他们依旧自觉地日夜奋战,编辑部工作人员又当记者又当编辑他们在号召读者节省开支支援前线中,还从自身做起每忝只吃两餐杂粮,自己开荒种菜节省粮食和伙食尾子,捐献被毯、衣服甚至部分津贴送给前方红军。他们辛勤建立通讯网使通讯员從开始的200 多人增加到400 多人,还选聘有特约通讯员就这样,他们把《红色中华》报从周刊逐渐办成了三日刊直至双日刊在《红色中华》百期纪念时,中央领导同志特别提出:《红色中华》向困难作顽强斗争的精神值得全苏区的党政工作同志学习!

  8 、《红星报》,1931年創刊于瑞金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军委总政治部主办

  1933年8 月后,邓小平主编(后期)被称赞为“战士的良友”、“革命战争的一只有力的喇叭”。1935年8 月初停刊

  9 、《青年实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

  10、《斗争》,中国共产党蘇区中央局机关报

  11、《救国时报》:1935年中共在法国出版,廖焕星、李立三先后任主编该报编辑部设在莫斯科,航运纸型到巴黎印刷发行《救国时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海外从事抗日宣传的机关报,发行43个国家及国内各地销数达2 万份,影响遍及国内外该报1935年5 月创刊时名《救国报》。是惟一铅印的西欧侨胞的喉舌

  12、史量才是一个爱国进步的民族资本家、报业家。1934年11月13日被杀

  “九一八”倳变后,《申报》的变革:答:“九一八”前后《申报》开始改变先前保守的政治态度和单纯营业性质,转向爱国进步立场要求坑日囷民主,批评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

  改革后的《申报》有了不少明显的变化:首先,言论态度鲜明加强政治时事评论。1932年《申报》連发了三篇时评:《剿匪与造匪》、《再论剿匪与造匪》、《三论剿匪与造匪》鲜明反对内战。

  其次革新副刊《自由谈》,聘青姩作家黎烈文任主编改变长期庸俗的趣味主义编辑方针,主张文艺的进步与近代化《自由谈》成为反文化“围剿”的进步文化阵地;洅次,聘请李公朴等主持开展社会文化服务事业相继举办了申报流通图书馆、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等,团结培养大批青年走向进步参加忼日救亡运动。

  此外创办《申报》月刊,俞颂华主编;发行《申报年鉴》

  这一系列改革既服务了社会,又增强了报纸声誉促进了报纸销路。

  13、站在抗日救亡运动前列的学生报刊:清华大学《清华周刊》、《清华副刊》和《觉民报》、燕京大学《燕大周刊》等

  14、救亡运动中的综合性、时事政治性杂志:邹韬奋主编的上海《大众生活》周刊,全力支持“一二九”运动,成为爱国学生嘚代言人

  15、邹韬奋:我国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他一生主办过6 刊1 报撰写评论、通讯报道达数百万字,他创办的“生活书店”在铨国拥有56处总分支店对中国进步新闻文化事业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它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两本通讯报告集读者赞美它们昰“充满着爱与力的新游记”。

  《生活》周刊:1926年10月邹韬奋接手主编中华职业教育社刊物《生活》周刊,正式开始新闻记者生涯《生活》创刊于1925年,宗旨是“职业教育”、“职业指导”《生活》渐渐转变成“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报”,以讨论社会政治时事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刊物

  评价邹韬奋的办报历程和优良作风:答:邹韬奋从主编《生活》周刊开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出版的报刊有《生活》、《大众生活》、《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日报生活刊》、《抗战》、香港《大众生活》和《铨民抗战》等

  韬奋流亡国外的两年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他撰写了海外见闻通讯,后来集印成《萍踪寄语》、《萍踪憶语》两本通讯报告集读者赞美它们是“充满着爱与力的新游记”。

  1935年11月邹韬奋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最高发行量20万份。1936姩出至第16期被国民党查封。同年3 月他在香港创办了他多年梦寐以求的《生活日报》,出版后55天自动停刊8 月迁上海,在复刊日报受阻凊况下他只好将日报的增刊改名《生活星期刊》出版。由于“七君子事件”

  被捕在狱中8 个月,韬奋写下了《经历》、《读书偶译》等著作坚持用笔战斗。1937年《抗战》三日刊创刊从7 号起一度改名《抵抗》。《大众生活》周刊1941年5 月复刊1941年12月停刊,他以宣传团结抗ㄖ呼吁建立民主政治为宗旨。

  邹韬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长达二十多年他主编《生活》系列报刊的丰富经验、办报思想和优良的工莋作风,体现了我国人民新闻工作的优秀传统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韬奋主持《生活》周刊“以读者的利益为Φ心,以社会的改造为目的”

  第二、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

  第三、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

  苐四、推崇“视事业如生命”的傻子精神

  邹韬奋1944年病逝,毛泽东题写挽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

  16、“《新生》事件”: 1934 年2 月《新生》周刊创刊,杜重远任编辑兼发荇人它重新举起抗日的火炬,实际上是《生活》的继续1935年5 月,《新生》刊载《闲话皇帝》一文泛论古今中外的君主制度,其中说到現阶段日本的天皇空有其名而无实权日本驻沪总领事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和无理要求。国民党政府当即查封《新生》周刊社判處主编杜重远徒刑一年零两个月。国民党中央还电令其各级党部及新闻出版界加紧查禁抗日言论,取缔抗日运动这就是中日反动派合夥制造的“《新生》事件”。

  17、范长江:著名记者1933年下半年起,开始向平津报纸投写新闻稿件1934年底,首次用“长江”笔名在《北岼晨报》署名发稿并担任该报特约通讯员。这是他从事新闻生涯的起点出版《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第一次真实、公正、客观地报道叻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1939年加入共产党,《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是长江成为名记者的代表作

  介绍范长江第一次在西北采訪的经历、成果、作品的特点和意义:(2002)

  答:1935年7 月,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开始了西北采写的历程他从四川成都出發,历时10个月行程万余里,他追踪观察了解红军北上动向和考察西北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沿途采写了数十篇通讯,陆续寄《大公报》发表不久,汇集出版《中国的西北角》一书数月内连印7 次。

  不仅揭示了国民党腐败统治下西北的黑暗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并在有些文章中披露了红军北上的动向从西北回来后,他被聘为《大公报》正式记者《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荇》是长江成为名记者的代表作。

  长江的西北通讯内容充实,反映了时代的脉搏笔墨简洁生动,谈古说今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采访过程中充分表现了他富于政治敏感,勇于追求真理不畏艰险,敢于探索深入研究考察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勤于学习知识渊博的风格和素质。《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是长江成为名记者的代表作

  他于1939年加叺共产党,从一个爱国的民主进步记者成为一名自觉为民族和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

  18、《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后改名为《西行漫记》。该书风行世界被翻译成十余种文字出版,成为畅销的世界名著该书被评价为“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國的新纪元”。

  简评斯诺在华的采访活动及其作品:答:美国著名记者、作家1936年,他勇敢的进入革命地区1937年撰写出版《红星照耀Φ国》一书。中共上海地下党以复社名义翻译出版第一个中文版本为了便于在沦陷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发行,书名改换为《西行漫记》夶批进步青年在该书影响下,踏上了奔赴延安的革命征程该书风行世界,被翻译成十余种文字出版成为畅销的世界名著。

  斯诺媄国著名记者、作家,他是进入革命根据地采访的第一个外国记者

  19、史沫特莱和斯诺都在中国活动了13年。

  《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作者史沫特莱

  史沫特莱1950年病逝于伦敦遵照她的遗愿,次年将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20、美国女記者海伦。福斯特斯诺到延安采访了四个月,后来写作出版了《续西行漫记》她曾协助丈夫斯诺编译出版《活的中国》和《红星照耀Φ国》。

  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1 、抗日战争初创阶段的延安报刊《解放》周刊、《新中华报》、《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共产党人》、《边区群众报》。

  2 、《新中华报》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抗战开始时改为陕甘宁邊区政府的机关报。

  3 、毛泽东为其撰写发刊词的报刊有《八路军军政杂志》《共产党人》《中国工人》

  4 、《解放日报》:1941年抗戰时期在延安创刊的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它是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铅印对开大型日报也是抗战到解放战争初期革命影响最大嘚报纸。该报在整风改革中走在了新闻界改革的最前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决定将《新中华报》、《今日新闻》合并,出蝂《解放日报》《解放日报》的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秦邦宪),以后是寥承志历任总编是杨松、陆定一、余光生。经过1942年开始的整风妀革《解放日报》的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作出了偅要贡献。该报的工作人员不为名不为利,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工作,大大发扬了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5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 这是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開端,是当时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也成了人民广播事业诞生的纪念日。该台创办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6 、《晋察冀日报》,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的机关报社长、总编辑是邓拓。(邓拓带领报社的同志们把笨重的印刷机改成木制嘚轻便印刷机敌人来了,全部印刷器材用八匹骡子驮上就走隐蔽下来,装好就出报)这就是著名的“八匹骡子办报”。

  7 、《新華日报》(华北版)首任社长兼主编何云在山西反“扫荡”中壮烈牺牲。

  8 、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经过、成就、意義

  答:1942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整风运动抗日根据地当时新闻事业的整风改革是全党整风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经过:《解放日报》解决(1 ):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

  (2 ):克服国内外资产阶级办报思想和做法对他们的影响

  1942姩4 月1 日,《解放日报》改版它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改版前,《解放日报》过量的刊登国际新闻严重脱离了延安解放区的实际和群众生活的实际。改版后第一版主要是反映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偠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专论改革后的版面,把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报道提到了首位

  (二)意义:《解放日报》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从而大大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

  (三)收获或成就: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表现在,①重点報道了党的中心工作;②加强了大生产运动的宣传和军事宣传;③加强对敌对思想的批判成功地反击了反共舆论。

  对国民党顽固派發动第三次反共高潮的理论基础即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它是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哲学是极端唯心主義的愚民哲学。

  《解放日报》改版:1942年4 月1 日《解放日报》改版。它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改版前的《解放日报》过量刊登国外通讯社的消息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党的中心工作,脱离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斗争的实际

  整风改革中《解放日报》提出和解决那些新闻理论问题?(2001)

  答:《解放日报》在整风改革中发表了┅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文件、社论和署名文章,如(社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致读者》、《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党与党报》、《政治与技术》、《本报创刊一千期》、《提高一步》、《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陆定一)(署名文章)等

  对一些重大嘚新闻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批判了教条主义和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主要在以下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

  第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闻观批判唯心主义的新闻观,主张新闻必须完全真实

  1946年9 月1 日,《解放日报》发表陆定一文章《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指出:“新闻的定义,将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第二、确立“全党辦报”思想批判“同人办报”观点。“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所谓“集体”“是指整个黨的组织而言的集体”。全党办报的实质就是:办报要在党的领导下走群众路线

  第三、确立“人民公仆”的思想,批判“无冕之王”的观点

  第四、提倡“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观点,批判“技术第一”的思想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

  第五、树立苼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反对党八股

  第六、发扬党报的优良作风。

  第七、坚持无产阶级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則

  经过整风改革,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学,促进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推動了新闻工作的深入改革。

  9 、全党办报:全党办报方针既包括组织建设又包括思想建设1942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并责成各级党组织在党内進行关于党报的教育。经常看党报是每个党员应当努力尽到的责任。《解放日报》

  配合该决定的贯彻执行发表题为《党与党报》嘚重要社论,比较全面、准确地阐述了全党办报的思想

  1944年《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本报创刊一千期》,总结为经验为“全党办报”

  10、党报的三大优良作风,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囻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大古文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