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杭古道水云间客栈客栈(浙川村徽杭古道水云间客栈客栈)怎么样,好不好的默认点评

美食, 餐厅餐饮, 团购,生活,优惠券-大众点评网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
错误信息:
currentDate: 18:04:07
userIp:117.85.24.4, 10.72.40.13
userAgent: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7.0; rv:11.0) like Gecko
(C) d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美食, 餐厅餐饮, 团购,生活,优惠券-大众点评网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
错误信息:
currentDate: 18:04:07
userIp:117.85.24.4, 10.72.40.9
userAgent: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7.0; rv:11.0) like Gecko
(C) d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1。“徽杭古道”被誉为“华东第一徒步道”,它由安徽徽州绩溪县鱼川村开始,翻越皖浙界山清凉峰下的蓝天凹,至浙江杭州临安浙川村(也叫浙基田)结束,全程25公里。当年富甲江南的徽商,就是沿着这条蜿蜒崎岖的山间古道,由徽州一步一步走到杭州、上海、苏州,继而沿长江上溯,在大江两岸建立起了一个个庞大的商业帝国的。  图为“徽杭古道”地图(资料图片)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2。然而,如今最令徽州绩溪人津津乐道的,则是北大的老校长胡适、红顶商人胡雪岩、以及如今我们胡总的父辈,当年都是由绩溪沿着这条“徽杭古道”走出来的。江南五月,我约上了厦门圣兄和上海海拉拉,也踏上了这条短短但却有着丰富人文积累的著名山间古道。    图为“徽杭古道”起点鱼川村巷景色,徽式民居的马头墙上依然保留着三十多年前“无限忠于毛主席”等文革标语。
  3。我和海拉拉是乘上海至黄山的列车直达绩溪的,因等候圣兄的缘故,我们先乘车去了鱼川附近的龙川。龙川是一座景色极其秀美的徽州山村,白墙黛瓦、画窗月门的徽式民居座落在清澈的龙溪两岸,非常漂亮。徽商巨贾胡雪岩及胡总家族的“胡氏宗祠”就座落在龙溪岸边。    图为鱼川村景色,此时正是麦子成熟收割的季节。
  4。我们在龙川游览了“胡氏宗祠”后,乘车到了鱼川车站。在车站方叔处简单吃了一餐以竹笋为特色的农家餐,并接到了从杭州方向赶来的圣兄。方叔手绘的“徽杭古道及清凉峰”地图,二元一张,值得收藏,他经营着绩溪至鱼川的客运车队,古道途中下雪堂的两间客栈也是他侄子开的,在他身上你隐约可以看到昔日徽商的勤勉和精明。    图为我们徒步在鱼川至“古道饭店”的田间小路上,远处依稀可见“古道饭店”的白墙黛瓦。
  5。我们来到了“古道饭店”,这就是横卧在饭店前面山间小溪上的一座石拱桥。由于它位于徽杭古道的起点,故被旅行者称作“江南第一桥”。该桥虽有负盛名,但在青山绿水的衬映下,倒也别有一番韵味。    图为大名鼎鼎的“江南第一桥”,它位于徽杭古道的起点。
  6。“古道饭店”是一座典型的徽式民居。饭店老板娘热情好客,可免费歇息和加茶加水。与“绿野”和“磨房”刻意低调的风格不同,饭店墙壁上挂满了各地户外俱乐部花花绿绿的小旗,颇为张扬,但也充满青春活力。饭店内还有一只养得象猫一样乖巧的小狗“小白”,很是逗人喜爱。    图为“古道饭店”。
  7。由“古道饭店”开始我们就告别了鱼川村的田园风光,踏上了这条山间古道。“徽杭古道”原本是一条纯粹的自然山径,徽商发迹后有感于山路艰难和货运不便,于是纷纷捐资督建了这条石板山道。古道全长25公里,至今大部分路段当年的铺道石板依然保存完好,为了在雨天防滑,细心的徽州工匠还在每块石板上刻上了防滑条纹。    我们行走在“徽杭古道”,前方隐约可见“逍遥河水电站”。
  8。离开“古道饭店”,我们很快就到了“逍遥河水电站”。在皖浙山间行走,你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小水电站,且大部分都是浙江村民投资所建。这些小水电站在给村民带来便利和财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和水生生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山民就讲到他们小时候常常可以在溪水中捉到娃娃鱼,如今就根本看不到了。    图为小巧玲珑的“逍遥河水电站”。
  9。从水电站继续往前,我们就开始了上山爬坡。看得出当年徽商是很用心的建造了这条古道,它设计合理、坡度平缓,蜿蜒在青山绿水之间,非常漂亮。我们在“江南第一关”附近,正好遇上了绩溪一间小学的学生集体在此春游。只见红旗招展,人声鼎沸,他们在溪水边玩闹得非常开心。    图右方为正在溪水边春游的绩溪小学生。
  10。非常开心看到绩溪小学生们在这青山绿水的大自然玩得这么兴致勃勃。现在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负担实在是太重了,生活中几乎全是没完没了的练习和作业,有限的一点课余又要去上什么兴趣班培优班等等。真希望他们能多些到大自然去,去行山走水,去露营拓展,去野外亲近那大量和我们人类共生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    图为“江南第一关”附近景色。
  11。经过大约一公里左右的连续爬坡,我们来到了古道上的“江南第一关”。此时台风“珍珠”刚刚过去,山清水秀,空气湿润,景色养眼,唯一感觉不爽的就是太阳很晒。“江南第一关”是这段上坡路上的最高点,由几条大石板砌作山门状,上面不知什么年代刻写着“江南第一关”几个楷书大字。    图为“江南第一关”。
  12。古徽州富甲江南,全国闻名,徽州民谚“朝廷少岁收,钦差下徽州”就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国情。因此在动乱年代,徽州盗匪也多,我估计“江南第一关”是徽商建来用以防盗防匪的。屹立“江南第一关”,确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图为雨后“江南第一关”附近的泉水叮咚和溪流淙淙。
  13。我们沿着这条石板古道继续前行,此时天气炎热无比,负重行走还是有些艰难。徽州民谚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当年徽州男儿正是在这种山道弯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艰苦磨练中,才养成了他们坚韧不拔、随机应变、吃苦耐劳的普遍共性。    图为弯弯的石板古道。
  14。前面就是昔日“徽杭古道”上有名的“施茶亭”。古亭已没,白房子是今人所建的一座歇脚小屋,上面用墨笔写着“施茶亭XX”几个模糊大字。儒学教育极其发达的徽州先民们有着非常悠久的乐善好施慈善传统,当山民们大汗淋漓负重上山来到此地时,若有亭可坐,有风可吹,有茶可饮,“施茶亭”于他们应是一件不小的善事。    图中白屋为“施茶亭”旧址。
  15。“施茶亭”前方,是一座小型截流水库,应该是和下游逍遥河水电站配套的工程。此时正值台风雨后,溪流淙淙,山风一阵阵吹过,倒映在水面上的是那蓝天白云和蜿蜒青山,非常漂亮。    图为逍遥河水库。
  关注中,请继续...
  16。而我们的心情则如同雷雨后的湛蓝天空一样,充满灿烂的阳光。行山走水,赏花看树,听鸟唱歌,非常惬意。当然,这也和徽杭古道本身并不是一条强度太大的徒步路线有关。    图为我们行走在至“黄茅培村”的山间古道上。
  17。“黄茅培村”到了,这就是村口如世外桃源般的民居。由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背包客来徒步“徽杭古道”,因此古道沿线的山民们在田间劳作之外,大都兼营相关的农家餐农家客栈等旅游业,山村农家看得出家道殷实,生活得不错。
  18。除了精美绝伦的徽州古民居外,昔日的徽商还为后代留下了“徽杭古道”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可惜由于对这条百年古道保护得较晚,“黄茅培村”开始至清凉峰桥一线,昔日的古道都被拆除并拓宽成了可以行驶机动车的现代公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图为“黄茅培村”村口富裕山民的别墅。
  19。我们徒步来到了前绕绿水后靠青山的“黄茅培村”,村庄很小,但很干净。所见村民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应该都是去城里求学和工作去了,这是目前中国乡村非常普遍的现象。客观来讲,山区人口的减少,也减少了人类对于山野自然的开发,于生态环境来讲,其实是一件好事。    图为“黄茅培村”村景。
  20。离开“黄茅培村”继续前行,我们遇上了早早在此等候的蓝天凹“徽杭之家”的老板娘小胡。按照“磨房”老余的攻略,我们明天登清凉峰时,计划请她老公老程作向导。老程原是清凉峰的护林员,对清凉峰一带的山林非常熟悉。山民对于当“登山向导”竞争也很激烈,小胡担心我们被其它山民接走,所以就早早赶来接上我们。    图中为蓝天凹“徽杭之家”的老板娘小胡,她还带上了她家那条可爱至极赫赫有名的向导狗“小黑”。
  21。沿黄茅培村至逍遥村的机车路前行,很快我们就到了一座用五根原木搭成的小木桥。因担心迷路,大部分背包客是继续前行由前面的清凉峰桥过溪水直达下雪堂,但真正的徽杭古道是由这座小木桥上马头岭到下雪堂的。我们可爱的向导小狗小黑兴致勃勃地带着我们走过小木桥,上到了马头岭。    图为小黑在带着我们走过小木桥。
  22。听小胡讲,随着这些年徒步徽杭古道和登清凉峰的背包客越来越多,小黑对于它的向导职业兴趣也越来越浓。每当有客人到来,它就特别兴奋,并焦急和充满期望地盼着客人尽快上路上山。如果没有客人,它就会懒懒地呆在“徽杭之家”,无精打采,闷闷不乐,特别好玩。    图为小黑在带着我们沿着山间古道由马头岭走向下雪堂。
  23。下雪堂到了,这是一座只有几户人家但却有三间客栈的小山村。途中我们遇到了淳朴热情的下雪堂村妇小邵,她热情邀请我们去她家新开的客栈休息一下,她家客栈就在古道路边,蓝天凹景区的招牌就在客栈对面,客栈卫生间装有抽水马桶和太阳能热水喷淋,非常舒适和干净。    图为小邵家位于下雪堂古道路边的客栈。她为人不错,孩子在绩溪读书。
  24。由于天热身上汗透了,我们便在小邵家用热水擦了下身,泡上绿茶,然后在她家面向山谷溪水的大阳台上休息了很久。山谷中凉风习习,特别舒服。为了赶路,我们休息一阵就告别了这家热情的女主人,沿着溪谷继续爬坡走向上雪堂。    图为由下雪堂到上雪堂爬坡途中。
  25。由下雪堂到上雪堂也是一段长长的上坡。由于海拔渐渐升高,也由于我们在下雪堂小邵家休息好了,这段路我们走得非常轻松凉爽。我们是下午一点左右由鱼川村开始徒步的,估计在六点以前就可以到达蓝天凹,全程不到二十公里,走起来非常轻松。    图为到上雪堂的上坡途中。
  26。上雪堂到了,这是一座除了有一位牧羊老人以外再无其他村民的废弃山村。顽皮的小黑故意不停地追撵和挑逗羊群中的小羊,头羊和母羊火冒三丈,努目圆睁低头抵角向小黑追来,小黑吓得直往我们身后躲,看到发怒的公羊狂追而来,我们心里也有点发虚,小黑实在是太顽皮了。    图为上雪堂和牧羊老人的羊群。
  27。过了上雪堂,崎岖的山间古道渐渐变成了山脊上的平缓小道,非常好走,视野也渐渐开阔。很诧异在工商发达的长三角,在皖浙交界之地还居然还保留了如此广阔人类没有垦殖的大片山林,真是难得。    图为上雪堂附近的山峦景色,满目葱翠,鸟语花香。
  28。离开上雪堂不久,很快就到了我们今天的宿营地蓝天凹,徽杭古道安徽方向的收费站就设在蓝天凹。蓝天凹是徽杭古道全程最高点,过蓝天凹不到六公里就下到浙江境内了。此地原来叫“乱污田凹”,意思是一片乱泥洼地,现在已经成了古道山民的生财之道。    图为蓝天凹山门。
  29。蓝天凹景色非常大气,是一片高山草甸,非常漂亮。可惜我们来得有些晚,草甸上大片大片的映山红此时都已经谢了,小胡告诉我们清凉峰上的映山红还在开,我们明天登山应该可以看到。映山红也叫高山杜鹃,徽杭古道和清凉峰一带很多。    图为蓝天凹景色。
  30。“徽杭之家”是小胡和她老公老程设在蓝天凹的一家客栈,我们今晚就借宿在“徽杭之家”。客栈背后是一座突起的无名山峰,山峰下还开辟了两片可以扎帐篷露营的营地,山上泉水通过竹管接到了营地,不远处就是公厕,看得出他们接待背包客已经很有经验了。    图为“徽杭之家”木屋,它原是护林员的值班宿舍。
  好,野云鹤的帖子果然有份量!
  看直播好啊,不错!
  不错!!不过好像缺少了点特色!!!可能楼主写的还是不太深入,感觉象流水帐!!!
  31。天色渐晚,我们肚子也有些饿了,小胡在生火做饭,“徽杭之家”上升起了袅袅炊烟,那种淡淡好闻的木材烧灶的香味飘了过来,勾起了我儿时在乡村农场生活的记忆。我们放下背包,用引到门口的泉水洗漱擦身,然后搬出条凳,坐在露天的营地上,舒适开心地闲聊起来。    图为“徽杭之家”上的袅袅炊烟。
  32。圣兄、海拉拉和我去年一起徒步走过罗布泊,都是性格开朗喜欢行山走水的朋友。我们在“徽杭之家”还遇上了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小龚,小伙子人不错,约好明天和我们一起登清凉峰。在饱餐了程夫人的农家晚餐后,我们当晚在“徽杭之家”打地铺宿营,夜晚很凉,据说我和圣兄的鼾声极大,但我俩互不承认。    图为我们在“徽杭之家”打地铺准备宿营。
  33。次日清晨我们早早就起床了,在向导老程和小黑的带领下,开始登顶清凉峰。清凉峰海拔1780米,由蓝天凹到清凉峰,绝对海拔上升了七百多米,并不算太高,但要翻越9座山头,上上下下还是很费体力。    图为我们在上山道上。
  34。清晨的清凉峰一带,确实非常清凉,植被很好,植物树种也很丰富,间中还有一些竹林,远远看去,一片绿色,但绿色中又有墨绿、翠绿、嫩绿、黄绿之分,层次分明,山色迷人。    图为清凉峰一带景色。
  35。在山林里,我们兴致勃勃地攀爬在这登山路上。山路并不算险,但岔道还是很多,若不是很有把握,还是要请当地向导为好。任何时候安全第一还是最重要的,在户外去拼猛比勇,是最为危险的事。    图为上山途中的密林。
  36。大约翻过四个山头后,我们来到了一处山花烂漫流水潺潺的林间水湾,老程说这里叫“野鸡湾”,一路上我们碰到了很多尾巴上有着漂亮羽毛的野鸡惊惊乍乍地在我们面前飞过。    图为漂亮的“野鸡湾”景色。
  37。离开“野鸡湾”不久,我们就看到一棵松树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野猪(土党)”。(土党)(dang)是南方方言,意思是水洼地,为了符合北方语文规范,现在都将此地叫作“野猪堂”。    图为“野猪堂”,此地离野猪堂草甸还有两公里左右的溪边小路。
  38。从野鸡湾到野猪堂,途中有大片大片的高山杜鹃树,山下的杜鹃已经谢了,但山上的杜鹃却开的正旺。杜鹃花名颇有诗意,但山民称高山杜鹃为“映山红”,却是再也贴切不过。    图为野猪堂附近的杜鹃花海。
  39。我们来到了野猪堂。野猪堂是一片高山草甸,里面有数十头附近山民放养的黄牛。老程讲了山民牵来两头黄牛丢在野猪堂,若干年后带回家七八头黄牛的传奇,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但也想,这样下去会不会近亲繁殖和物种退化,野猪堂确实是一片肥美之地,但毕竟地方只有那么大。    图为野猪堂景色。
  40。我们离开了野猪堂,前面再翻过四个山头就到清凉峰了。在登山途中,小狗小黑充分展现了它登山向导的专业素质:它一直跑在我们视线的前面,每到岔路口,它都会停下看着我们,等我们走到后再继续往前跑,清凉峰的登山路,它熟得不能再熟了。    图为清凉峰登山途中。
  41。由野猪堂翻过两个山头后,我们又看到了一大片杜鹃花海,在远方的青山和周围茂密的绿树衬映下,显得特别漂亮。江南五月,应该是清凉峰最好的季节,林木葱郁,山花烂漫,此外还有那萌发嫩绿的秀竹,飘逸如凤凰展翅的苍松,可以说是景色如画。    图为江南五月清凉峰的美丽景色。
  42。登顶清凉峰大部分路段都很好走,唯一需要有些技巧和体力的就是翻越最后一座山头时的一段路,此段路比较陡峭,但也比较安全。奇怪就是这样一座安全系数较高的登山道路,几户每年都有户外旅行者的伤亡报告,看来还是麻痹大意不得,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于迷路而导致的。    图为清凉峰景色。
  43。翻过最后一座山头后,前方就可以看到清凉峰了,我们顿时信心大增。由蓝天凹到清凉峰,我们此时只用了两个多小时,途中还在野猪堂休息了很久。    图为清凉峰景色,图中远方的狼牙状山峰就是清凉峰主峰。
  44。胜利在望,我们全力冲顶登峰。这是主峰前一大片六十度左右的坡地,土质稀松,很容易打滑,我们非常费力地向着顶峰爬去。圣兄快快地冲了上去,往下俯拍了我们此时的狼狈模样。    图为我们在登顶途中。
  45。我们终于走完了这最后一段比较费力的登山路,来到了主峰前的一片开阔地。这是一片稀疏的林地,林地上有几棵杜鹃树,树上火红的杜鹃花开得正是鲜红耀眼。    图为清凉峰主峰附近景色。
  46。开阔地的上方,有数座目测高度相差不大的石峰。圣兄和海拉拉大步流星向着一座峻峭的石峰冲刺而去,他们以为那是主峰,想抢在我和小龚前登顶。    图为清凉峰主峰旁的石峰。
  47。我和小龚则暗暗高兴不已,因为我看到了插在路边指向真正主峰的木牌。一段小小的友谊赛,我和小龚率先登上了清凉峰主峰。正在旁边石峰上摆着胜利姿态互相拍照的圣兄和海拉拉于是也赶紧跑了过来。    图为清凉峰主峰,峰顶有国家地理机构的测量标志石碑。
  48。终于全部登上了清凉峰,我们高兴极了。登山就是这样,最快乐的时刻就是在你历经艰难耗尽体力坚忍不拔地上到顶峰的时候。攀登雪山如此,清凉峰牯牛降黄山这样的低海拔登山也是一样。    图为我们合影于清凉峰主峰。
  49。站在清凉峰顶,极目远眺,风光如画。尤其是回望主峰下我们刚才走过的那片开阔林地,火红的高山杜鹃,万紫千红地点缀在绿树丛中,漂亮极了。    图为清凉峰主峰下林中美丽的“映山红”。
  50。休息片刻,我们便开始下山返回蓝天凹。下山途中遇上了两位浙江的护林员,对于老程带我们登清凉峰颇为不满。清凉峰山是皖浙界山,但清凉峰实际在浙江境内。由于绝大部分登山者都是由安徽境内蓝天凹开始登清凉峰,浙江方面收不到这笔登山费,估计迟早会在清凉峰下设卡收费的。    图为我们下山返回到了野猪堂。
  50。休息片刻,我们便开始下山返回蓝天凹。下山途中遇上了两位浙江的护林员,对于老程带我们登清凉峰颇为不满。清凉峰山是皖浙界山,但清凉峰实际在浙江境内。由于绝大部分登山者都是由安徽境内蓝天凹开始登清凉峰,浙江方面收不到这笔登山费,估计迟早会在清凉峰下设卡收费的。    图为我们下山返回到了野猪堂。
  51。下山过程非常轻松,我们返回到了景色如画溪流淙淙的野鸡湾。坐在溪水旁的岩石上,我们洗漱和休息了一会。在向老程确认后,圣兄灌了一壶清澈甘冽的溪水,我们每人都饮了几口,真凉,真甜。    图为我们歇息在野鸡湾的溪流边。
  52。下山大约两个小时后,我们返回到了蓝天凹,回到了“徽杭之家”。由于出汗较多,我们擦洗了一下,吃了一大盆糖拌西红柿和凉拌黄瓜,这些家常瓜菜此时感觉胜过了那些山珍海味,好吃极了。    图为蓝天凹青山怀抱下的“徽杭之家”。
  53。休息了一会,我们就告别了“徽杭之家”老程夫妇,开始背包下山继续沿徽杭古道向浙江走去。为了奖励我们忠诚可爱的专业向导“小黑”,我们赏给它一些食品。而“小黑”则恋恋不舍地蹲在门口,彷佛很舍不得我们离去。    图为我们和老程夫妇合影于蓝天凹“徽杭之家”。
  54。蓝天凹是徽杭古道的最高点,我们又踏上了这条著名古道。由蓝天凹往浙江浙基田方向只有不到六公里,基本上都是下山道。而且有一部分路段已经拓宽成了机动车道,难觅古道的踪影。    图为蓝天凹至永来村途中。
  55。这是由蓝天凹到永来村途中的一道山门,两座巨大的山岩巍然屹立在狭长的古道两旁,地势极为险要。它和鱼川村附近的“江南第一关”一起构成了徽杭古道上的两道险要雄关。    图为蓝天凹附近的古道雄关。
  56。由蓝天凹向永来村没走多久,昔日的古道就被拓宽成了机动车道。一路上我们遇上了数支浩浩荡荡的背包队伍,都是来走徽杭古道和登清凉峰的,看来徽杭古道被誉为“华东第一徒步道”并非言过其实。    图为途中遇到的徒步徽杭古道和登清凉峰的背包队伍。
  57。没多久,我们就来到了永来村。永来村属于安徽,紧邻属于浙江的浙川村(也叫浙基田),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山村。也许是来来往往走过的背包客太多,当你问路还没说完时,村民就已经告诉你该如何走了。    图为我们摄于永来村口。
  58。永来村和浙川村都座落在一条小河岸边。山村内民居的墙壁上甚至还有三四十年前用红漆刷写的“毛主席万岁”等标语。山村古朴,也很干净,村民感觉还比较厚道。    图为永来村村景。
  59。看得出安徽浙江为徽杭古道的利益分配争执很大,因此安徽方面将本应设在浙川村(也就是浙基田)的徽杭古道牌楼和收费站建在了永来村,提前结束了徽杭古道。而近在眼前的通往昌化杭州的公路,到浙川村也就终止了,乘车必须去浙川村。    图为建在永来村的徽杭古道牌楼和收费站,前方是浙川村。
  60。我们终于徒步走到了徽杭古道的终点浙川村,浙川村也叫浙基田,属于杭州临安。我们在此乘车去了昌化,又转车经临安到了杭州。在杭州我们告别分手各自回到了上海、厦门和苏州,完美结束了我们这次快乐的周末旅行。    图为浙川村的标志建筑“浙川会堂”,从形式看应该建于人民公社年代。  (全文完。本文引用图片均为圣山圣湖所摄)
  这道经常走的说~
  这个地图的指示有严重错误,好象.
  哈哈,里面那两个男的长得好像呀,是兄弟还是父子呀?我都喜欢:&
  再次来读,并顶帖。
  得挑个周末咱也去走一趟
  计划明年的行程。
  做个记号。
  本周末我们也要去,顶一下.
  地图错了!!  地图错了!!  地图错了!!  地图错了!!  地图错了!!  地图错了!!  地图错了!!
  回来了,路线一模一样,就是季节不同.天气不是很好,下小雨,雾蒙蒙的.满山的黄叶,山顶结冰很厉害,非常寒冷,居然还可以看到杜鹃花.
  在此谢过,正好用上了。
  挺好的,最近刚好想去目睹下那边的风景
  挺好的,最近刚好想去目睹下那边的风景
  图片可以作记号
  徽杭古道,五年之后是什么样?我今天去瞧瞧
  住在顶上 看日出云海多爽
  五年后依旧很美,就是人多了。太多了。
  5年后滴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美食, 餐厅餐饮, 团购,生活,优惠券-大众点评网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
错误信息:
currentDate: 18:04:08
userIp:117.85.24.4, 10.72.40.7
userAgent: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7.0; rv:11.0) like Gecko
(C) d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道时光客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