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成被刀伤三男铁凳砸打 视频肠子外露的民俗

梦见化妆,预示着你近期要防止上当受骗,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以免被骗走钱财。梦见自己在化妆,预示着你近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并且已经被人察觉,因此你急于通过遮掩的办法来躲避这件事情。梦见别人在化妆,预示着近期有人对你表里不一,有所伪装,可能正在利用你。近期要小心别人借钱,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已婚者梦见化妆,预示着近期爱人的事业很快将会得到提升,事业顺意。未婚者梦见化妆,预示着近期能够找到心仪另一半,可不要太过掩饰自己的缺点,以免事后发生不愉快的事。职员梦见化妆,预示着你能够用最佳的形象来面对外界,通过伪装的手段来掩饰自己,没有人会晓得你真实的面目与想法。孕妇梦见化妆,预示着你会生一个漂亮的女孩儿,长大以后会十分漂亮,不乏追求者。病人梦见化妆,预示着你很快身体就会康复,而且会有好事发生,可谓双喜临门。
更多解梦请关注大师微信号》》》ssvip2280
07-2403-1107-2403-1107-2405-2401-2309-3007-2402-1611-28梦见三角凳,表示在近期的考试当中你会顺利的通过,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梦见自己购买三脚凳,表示近期在工作上你可能会做一些对自己工作不利的事情。梦见自己坐在三脚凳上,表示近期会有你不喜欢的人来诬陷你,多...09-11学生梦见三脚凳,能通过考试。梦见坐在三脚凳上,敌人会诬告自己。女人梦见坐在三脚凳,会受到诬陷,或因病动手术。梦见站在三脚凳上,被迫做不好的事。梦见制作三脚凳,会肩负重任。但是木工梦见制作三脚凳...>> 公共服务>> 旅游服务>> 民俗文化 >> 文章内容
索引号:4-103171 文章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 10:07:06
作者:州旅游局
点击:106466
(一)布依族文化
兴义聚居着26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布依族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生活习惯、民族交往等因素影响,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了独特而浓郁的民族风情。
兴义的布依族大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分布在南盘江、马岭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或山间盆地,村寨周围喜欢种植榕树、椿树、枫香、楠竹、金竹、刺竹、芭蕉等,终年常绿,风光秀美。村寨通常有几十户或百余户,由一姓或几姓聚族而居,十几户和单家独户的极少。布依族房屋依山而建,讲究屋基选择和房屋方位,注重排水、通风和采光。传统的建筑形式有吊脚楼和平底楼两类。吊脚楼古称“干栏”或“麻栏”,积木而成,上层住人,下层圈牲畜和堆放家具、柴禾等。平底楼多为砖木结构或木石结构。不论吊脚楼或平底楼,一般为三间或五间,正中间为堂屋,摆上神龛作为供奉祖先之用,平时作接待来客和家人进餐的场所。左右侧两间作卧室和厨房。富裕人家,还在正房两边修建厢房,有的还在正房前修朝门,成为三合院或四合院,又在正房门前修建晒台,供晾晒谷物、衣被之用,妇女们喜欢在此缝衣、绣花、纺线;老辈人则常在此对晚辈“谷比谷弯”(唱古歌、摆故事传说),或乘凉闲谈。
建新房上梁那天,都择好吉日举行,家族亲友邀约前来帮忙、贺喜,许多寨邻和亲朋好友都送来礼金,挑来酒、米、粑粑,有的还送来贺联和匾、屏。上梁仪式是最为隆重、欢乐的时刻,木梁正中间缠绕着大红彩绸或红布、青布、蓝布多幅,然后由一伙青年各抬一头,顺着中柱攀爬而上架在柱顶,再由石、木二匠师傅,跨骑在梁头上,相对念着大吉大利的四言八句,表示对主人的庆贺恭喜。最后抓起一把一把的彩色小粑向屋梁下的客人抛撒。此刻,唢呐、长号齐奏,鞭炮齐鸣,男女老少争抢“抛梁粑”,一片欢腾喜庆,场面热闹非常。
布依族服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结合气候和地理条件,形成各种不同的款式。素雅、明快、庄重是布依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黔西南州布依族妇女的服饰有四大类型20多种款式。兴义的布依族青年妇女穿的是短襟衣、长裤脚,衣裤边缘镶花边,头包绣花长帕,腰系长带,一身的青、黑色布料,很为干练、端庄。中老年妇女喜欢穿不镶花边的宽大素雅衣裤。
兴义的布依族妇女,按传统习俗都穿船形绣花尖嘴布鞋。由于此种花鞋做工精细,耗费时间,近年来穿这种绣花鞋的妇女已经不多,大多改穿现代皮鞋或胶底布鞋。
布依族童帽,很有特色。童帽用各种颜色的布料缝制而成,并模仿动物面型制作,有虎、猫、狮、狗、兔等;还有仿古代的乌纱帽和船形帽,前帽檐钉有一排银罗汉、玉罗汉或各种银花玉扣,后面吊有彩色流苏和银制小铃铛。
布依族男子着装较一致。中青年男子上穿青、黑色或蓝色紧身对襟衣,下穿长脚大裤裆,头包花格帕、青帕。老年人喜欢穿黑色长衫,宽大长裤。脚穿现代皮鞋、解放鞋和运动鞋。
布依族是我国大西南历史悠久的一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各具特色的婚姻习俗。
黔西南州布依族民族主要居在兴义市的南盘江镇、义龙新区万屯镇、郑屯镇、贞丰县等地。布依族民族因地域的不同,在婚恋习俗上也有所差异,但又有所相似。
巴结镇南龙古寨是布依族民居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寨中160多栋的干栏式吊脚楼按“九宫八卦”形而建,房屋巷道环环相扣,道道相通,不熟悉的人进入寨中如入迷宫一般。布依族民居除了干栏式吊脚楼,就是房顶的修建,房顶两端伸出的三角窗口,远远望去呈“猫耳”状,因此布依族民居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就是“猫耳房”。
南龙布依族人民勤劳、善良,至今还较为完整的保留着本民族古朴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民族文化和婚姻习俗。
布依族青年男女利用民族传统节日、赶转转场或走亲访友时对歌交友觅偶,称为“浪哨”,意思是“赶表”。小伙子们称对歌玩表叫“浪哨”,意为“会姑娘”;姑娘则叫“浪冒”,意为“会小伙”。青年男女“浪哨”借对歌互相物色意中人,往往是四男四女在山坡上、林荫小道或僻静处进行,如果小伙子看中了某个姑娘,就会请自己寨中的姊妹前去说媒或用山歌来表达情意,如果姑娘不同意,便用歌声回绝,如果同意,则回眸一笑,双方走出人群,到安静的地方,继续对歌,谈情说爱。有的还吹木叶,男吹女歌十分和谐。双方情投意合后,征得父母同意,便可举行婚礼。
传统的布依族婚姻缔结要经过浪哨、提亲、定婚、举行婚礼、回门、坐家等仪式。
“提亲”是布依族婚姻家庭缔结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青年男女确定恋爱关系互赠定情信物后,男方家在一年中选个好日子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通常要提“三次”亲,这桩婚事才能算定下来。
男方家请的媒人必须是父母健在、儿女成双、夫妻恩爱命好的家族中的亲伯伯、伯妈、叔叔和叔娘来充当。
在过去,第一次“提亲”,伯妈和叔娘只需带上2块红糖和2斤酒到女方家去就可以了。现在跟据男方家经济条件而定。女方家如果不同意,在3、4天内会把东西退还给男方。如果同意,一周后,男方家请充当媒人的伯伯、伯妈、叔叔和叔娘两对夫妻带上更丰富的礼物第二次到女方家提亲。
这一次提亲相当于汉族的定婚仪式。布依族定婚十分讲究和热闹,好客的主人家除了酒宴款待,还打定亲粑来招待媒人和女方家的亲朋好友。女方并将男方家带来的2捆红糖和糯糍粑分给村寨里的亲戚们,意思是告诉寨邻,姑娘已经许配人家了。
来年,男方家择吉日,再次请媒人带上礼物到女方家提亲。第三次提亲被称作“烧香”,也叫“开庚”。“开庚”仪式,通常在酒宴过程中进行。男女双方媒人客套一翻后,展开舌战,争讨给女方家的聘礼,商议满意后,交换男女双方“八字”,并根据男女双方“八字”来择定婚期。
结婚吉日到了,男女双方亲朋好友或寨邻早早来到主人家帮忙,男人们杀猪、宰鸡、宰鸭,女人们捡菜、煮饭、备办酒席,男方家媒人夫妇则与新郎的父母一起准备聘礼。
布依族备办的聘礼中必不可少的有:3对蜡烛、8柱香、2只鸡、2米长的红绸布、酒、肉等,其余的则根据男方家经济条件来备办。所有聘礼需用红纸条封好,新娘的衣服、鞋等物品要用布依自己制作的搭连包装起来。新娘回门时,仍然要用搭连包装上礼物背回娘家。
聘礼筹备完毕,主人家将杀好的猪头放于神龛前祭老祖宗。媒人和迎亲客吃完早饭,或背或挑着聘礼前往新娘家迎亲。布依族称此习俗为“挂红”。
新郎家迎亲客不论人数多少,但一定要请2位未婚姑娘和提亲时的媒人伯伯、伯妈、叔叔、叔娘两夫妻。
迎亲队来到新娘家,新郎的父母与迎亲客客套一翻后,媒人点燃从新郎家带来的香、烛,然后在神龛前杀鸡来祭拜新娘家的祖宗。好客的亲朋好友则张落着迎亲客入席。
新娘的闺房内,聚满了前来贺喜的亲人与好姐妹,新娘在一片祝福声中梳妆打扮着。布依族为新娘梳头的人是有规定的,一定要由命好的亲伯妈为新娘梳头,意思沾上伯妈的好运,新娘未来的日子也会幸福美满。
吉时到,准时发亲。新娘告别父母,在哥嫂的搀扶下出门,在出大门前,哥嫂将一把筷子递给新娘,新娘在迈出大门坎时,将筷子往身后撒。“筷子”取其音,意思是早生贵子,也有新娘出门,不能将娘家所有的东西带走,为娘家留点,娘家才能有吃有喝。
布依族在解放前迎亲新娘有坐桥的习俗,解放后改骑马,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大部分都改坐车。过去迎亲时,新郎家还请唢呐队,一路吹吹打打,迎亲场面显得十分热闹。
新娘在迎亲客和送亲客的簇拥下,一路欢歌笑语来到新郎家。新娘在迎亲姑娘和送亲姑娘的掺扶下,跨过马鞍和火盆,进入新郎家的堂屋内,媒人点好蜡烛后,由“老摩”为这对新人主持婚礼。新郎的父母需回避。
布依族称的“老摩”,汉族称为做法事的先生。
新郎新娘拜完堂,新娘由迎亲姑娘和送亲姑娘引进洞房,在三天的婚礼期间,这几位姑娘一直陪着新娘吃住在新房内,新郎和其他男性成员一律不能进入新房。
“挑喜水”是布依族民族新娘回门前必不可少的礼俗。第三天早上,新娘在迎亲姑娘的指引下来到井边挑喜水。新娘必须挑着喜水由这个姑娘带领着挨家挨户的给新郎家所有的亲戚送去。一是表示新娘尊敬长辈;二是告诉亲戚们,她已成为这个家族中的一员了。接到喜水的人家,都要用钱打发新娘,新娘同时也要回赠对方从娘家带来的一碗葵花和两个饼,过去是两封糕。
挑完喜水,吃完早饭,新郎请同寨的一个小伙子和迎亲、送亲姑娘带着礼物一起送新娘回门。送到半路,新郎一行返回,新娘和送亲姑娘自回家中。
新娘回门后,每个月新郎的母亲带着做好的糯米饭到新娘家接新娘回家做农活,在反反复复的接送过程中,新娘怀孕,将告别坐家,回到男方家长住,一个布依族家庭才算真正成立。
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是布依族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家庭之中,父亲是掌握生产和分配的决策者,母亲是家务主持人。子女必须绝对服从父亲的意志,妇女地位低于男子,至今仍不能参与村社祭祀,解放前连读书的权利也没有。舅父在外甥家庭中享有特权,娶亲嫁女、起房盖房、分家讼诉、落户迁徙等,一定要取得舅父的同意,并分给1份“舅爷钱”。家中有女丧,舅父不到不得人殓安葬。
布依族的丧葬习俗比较独特,并有一定的程序和礼节。一般要经过报丧、装殓、停丧、祭奠、出殡、安葬等程序。当老人处于病危时,所有的儿女须守候在身旁,亲眼看着老人断气。老人死去,儿女放声痛哭,所有家族成员除年老体衰者外,都汇聚拢来,并击鼓鸣炮向寨中邻居报丧,然后由孝子贤孙为死者剃头、洗脸、洗身,换上崭新的寿衣和鞋帽,后装殓入棺。办丧事的人家须在门前立一根或两根高悬的竹竿,上挂大束纸幡,作为丧家标志。与此同时,及时派人到其外家及主要亲戚家报丧。装殓死者时,须请来老摩公主持装棺,死者的女儿、媳妇拿出几方白布、青布,按辈分、年龄的大小先后覆盖于死者尸体上,并用打好的钱纸若干,把尸体镶嵌得稳稳当当,一切就绪后,把棺木停放在大堂中央,并以绿竹、青松搭好灵堂罩在棺木之上,写好挽联贴于灵堂进出之门上。出殡前,先选择墓地和安葬日期。祭奠是众亲友统一到丧家吊丧的日子,是丧事中最为隆重的一天,前来吊丧的三亲六戚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女婿和死者外婆家的吊丧仪式。他们前来吊丧的队伍又20~30人之多,扛来五颜六色的花幡旗伞,钱乐引吊,纸马纸轿,灵房和祭品等。在唢呐、鼓号齐奏的哀乐声中,来为死者吊丧。不论女婿、外家,或是其他亲戚,吊丧时均由摩公为死者吟诵经文,场面悲哀肃穆、庄严。夜晚,摩公还要为死者吟文诵经,全用布依语吟诵,其内容多为儿女、女婿等得知死者去世消息后痛不欲生、四处奔忙的情景,以及死者勤俭持家、养育儿女的艰苦经历,还有期望死者西归后,要护佑村寨和家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后代子孙发达之类。出殡仪式很独特,由一帮“老摩公”身穿龙纹法衣,头戴法帽,以高昂的声调吟诵出丧词,领众人拆除灵堂,把灵柩移出门外,然后抬到预先选好的墓地。出殡路上,孝男孝女几步一个回头对着灵柩下跪,以示虔敬。按照布依习俗,孝男亲自撮第一铲土埋葬死者,接着众乡亲才七手八脚撮土抬石进行安葬,待安埋垒坟完毕后由孝男烧香燃纸跪拜后返回,整个丧事方告结束。
兴义布依族饮食大多以稻米为主,以玉米、小麦、红薯等杂粮副食为辅。
布依族尤其喜欢糯食,各种节日都包粽粑,打糯糍粑,做褡裢粑,蒸五色糯米饭等,也常用这些糯米食品敬供祖宗、山神,款待客人和赠送亲友。
布依族的肉食,主要有猪肉、牛肉、狗肉、鸡肉、鸭肉、鹅肉等。每年冬腊月间,喜欢腌腊肉,灌香肠,做血豆腐,是在春节期间敬祖宗、家人食用、款待宾客必须上桌的肉食品。
布依狗肉,其做法多样,有炖、烤、灌狗香肠等,风味独特,味道鲜美。
布依族用蔬菜、豆类制作的嫩豆腐、干豆腐、盐豆腐,以及干笋、酸笋、盐菜、酸辣椒、霉豆腐、水豆豉等也是极好的家用食品。
布依人还特别喜欢喝自酿的家酒,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每当客人到家,必以家中自酿的酒款待,直到客人昏昏欲醉方才尽兴。这种家用酒名曰“便当酒”,度数不高,但十分醇和,回味悠长,不刺喉,不打头,用大米、包谷、高粱、小麦酿制而成。糯米掺杂蜂糖酿出的酒,更是布依族的一种独特美酒,酒味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每逢结婚、喜庆节日或远方来客,喜酒好客的布依人,才以此酒盛情款待。
9、布依八音
兴义的布依族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十分浓郁,尤其是民间神话传说故事。说唱文学,民间叙事长诗,民间八音古乐,布依戏等,有较高的文化和研究价值。
八音古乐历史尤为悠久。八音古乐,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在黔桂结合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形成,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作答?平南乐》写到:“广西诸郡,多能合乐,城郭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后来,八音演唱内容逐渐加上了民俗、喜庆的成分,并吸纳了戏曲和本民族民歌风味,经过民间艺人多年的实践运用和创造。逐步形成比较稳定,具有艺术特色鲜明的调式,发展成八音坐唱或八音坐弹唱。到了清代,“八音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见《清稗类钞》),基本定型并已趋成熟。八音古乐主要在布依族的祭祀活动和举办盛大节日,以及婚丧活动、乔迁新居演奏。兴义的八音队,曾先后都匀、贵阳、北京参加文艺调演,荣获大奖。2000年,兴义八音演唱队应邀到南京参加中国风景名胜区旅游纪念展示交易会,获最佳创意奖,该奖项在全国参演的150多家国家级风景区演出团,只评定一项,并仅颁发一家,被有关专家称为“天籁之音”,“布依族古老音乐的活化石”。八音古乐简介,已被列入全国《曲艺词典》条目,也载入了多种文艺辞书和地方史志。
另外,布依族的古歌、情歌、酒歌、排歌、盘歌,以及蜡染、织
锦等民间工艺品,也颇负盛名,很有特色。
10、高台舞狮
在距兴义市区5公里的马岭镇,在翠绿的群山中,有一个布依寨叫瓦戛寨。寨中有一块坝子,四周被巨伞般茂密的榕树枝叶遮盖,成为瓦戛高台舞狮的传统活动场地。
瓦戛的布依高台狮灯,是用6张或8张四方桌重叠搭成高台,最顶上一张翻转,四脚朝天,“狮子”自下盘旋而上,直至最顶部,在四只桌脚上凌空而舞。在这一地区,流传着“高台狮子数瓦戛,别的狮子没看法”的话,足以说明瓦戛布依高台狮灯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狮舞始于三国,南北朝后逐渐盛行,古有“避邪狮子引导其前”的记载。元、明、清各代,舞狮活动更加广泛。带有宗教色彩的舞狮活动,很早就在南北盘江一带盛行,不少布依寨至今还保存着这一传统活动,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狮子舞。100多年来,瓦戛狮灯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瓦戛不仅狮子玩得好,“响器”(打击乐)也令人叫绝。打击乐由马锣、钵、堂锣、鼓等组成,打法别致,变化多端,有上百种。瓦戛的布依高台狮灯在兴义市颇负盛名,1991年应邀赴上海参见“首届中华民俗风情大型游艺会”展演,倍受青睐;日本友人在同年十月慕名前往瓦戛考察后,法国、英国、美国、荷兰、新加坡、印度、埃塞俄比亚及中国香港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人,先后到瓦戛观赏高台狮灯。
11、宗教信仰
布依族除既有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以外,道教、佛教的许多神祗和菩萨亦受到敬奉。在老董上寨发现的一本《打保符开坛书》中,所列举的神、佛就有玉皇大帝、三清大道拾极高真神、敕封解斗母娘娘、下坛五猖兵马神、太白星君、文昌帝君、关胜帝君、释迦如来、观音势至、十八罗汉、唐僧、孙悟空、山神、土地、灶君、姜子牙等。但村寨中找不到1座寺庙,也没有专业的神职人员。
12、特& 技
上刀山& 用12把或16把、18把磨得锋利的刀。刀口向上,捆在高杆上作梯坎,特技者光着脚踩在刀口上,一步一步地爬上高杆顶端,然后踩着刀口一步一步下来,脚底板毫无割伤,令人毛骨悚然。
下火海& 把木炭烧得红火,或将木柴燃烧成烈火熊熊,人光脚板从“火海”中踩过安然无恙,毫无烧伤。
棉线提水桶& 用极细的棉线拴着盛满10~15公斤的水桶,提行3~6米远,而棉线不断。
咬食瓷碗& 用牙齿将瓷碗咬破嚼碎,然后张开嘴亮出瓷碗碎片,接着将瓷碗碎片吞下肚,而牙、嘴、喉、胃、肠不受伤。令人惊讶费解。
肚皮上砸石& 做特技的人脱光衣服躺在地上,然后请两人抬来一两块石板压在其肚皮上,另一人用大锤猛砸石板,石板破碎而人毫无损伤。
13、禁& 忌
布依族有许多禁忌习俗,至今仍然奉行。
一年中禁忌之事最多的当属正月,大年初一忌扫地,初一至初五,禁止把衣服晒在门前,尤其不能晒在大门前和堂屋中;正月初一至十五忌借钱借米;禁止在家中、寨里大喊大叫,更禁止打架斗殴。打响第一次春雷是,忌耕三天,有的忌耕七天。每月的初四、十四、二十四忌挖土修灶;灶房、火塘里的三脚架择好吉日安放后禁止移动,禁止用脚踏在三脚架上;在龙脉地、土地庙、山神庙附近,禁止大小便。神山、神树禁止挖土、开石、砍伐、割草。“三月三”、“九月九”、“腊月”扫寨后,三天不准外人进入寨中;在扫寨的三天内,不准拿火、水及其他东西出寨。若大门上插挂有冬青树枝时,外人禁止进入门户,有要事也只能在门外与门内人交谈。妇女做月期间,不准串门;男人不准进产房。未婚姑娘死后不准从正门抬出;在外被凶杀死亡者,其尸体不准进寨中和家中;男人在楼下时,禁止妇女上楼;外来夫妇不准在主人屋内同宿,包括女婿在内,认为“野花进房,家运遭殃”;男人不准从晒有女人衣裤的竹竿下穿过。在老人去世的三年孝期中,孝子贤孙陪客吃饭,不能坐上席。当家中的米和钱财用尽时,禁止说“光了”、“完了”,应说“满了”。当家中老人或其他成员去世时,禁止说“死了”,应说“去了”。
(二)苗族文化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相传苗族先民属于在今黄河下游,雄踞我国东部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与兴起于黄河中游的黄帝部落联盟势均力敌,不断发生战争,最后败北而辗转西迁南移。兴义是苗族聚居区之一,苗族主要分布在南盘江镇的未万、未央、坪标、梅家湾。
春秋战国前,苗族民居多数均属简陋型,即草棚、竹屋。到春秋战国,才逐步形成稳定的格局,以后又迁入西部和南部的深山区和石山区,倚靠天然的山川、河流、森林作屏障,故出现了散居的苗族村寨,部分民居由原竹草、木草结构变为木瓦结构。唐代时,盛产树木的地方,出现了木瓦结构吊脚楼和木石结构楼房。这两种楼房,一直延续至今。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苗族家庭建起了砖混结构的平房。
兴义南盘江镇梅家湾民居吊脚楼为木结构干栏式建筑,二楼一底,青瓦屋面。面阔三间,明间为正堂,用木板隔成前后两室,前室为客厅,后室为居室。明次间装有隔断板壁。两次间隔楼可堆放粮食或其他物品,正房分设厨房和卧室。明间前设护栏院窝,沿石阶而下可通堆放杂物和关牲畜的底楼。吊脚楼前是宽敞的院坝。整座建筑全用板壁作隔断,用竹编篱笆封山间。梅家湾苗族吊脚楼建筑,已达近百年,至今保存较完整,其建筑结构、类型、用料都颇具匠心,真正体现了苗族民居建筑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兴义苗族男装多用棉或麻布缝制,偏青、蓝等深色。中青年男子包土青布头帕,着对襟衣。老年男子着长衫、束腰带。妇女艳丽多彩,特色独具。
女性服饰一般为白红底,服饰分前胸开襟和前后侧开襟两种。
前胸开襟款式,衣短齐腰,无口,在右胸襟上有一块大翻衽,用同样大小的一块绣花的艳色布盖于大翻衽上,劳动时可以取下来;袖子外层套绣花套,从领口套至腋下,劳动时可取下,配此款式的裙子三节连成的百褶裙,裙腰颜色多为白色,裙身是蜡染制品,裙脚是用红、黄、白三色丝线绣成。着装时还要系上用青色小土布制成的腰带和绣有花及线条的围腰。头饰为挽发髻包大盘青布帕,头帕长约10米,头顶盘成筛状。
前右侧开襟款式,衣长齐臀部,配有领扣、襟扣和腋下扣。用鲜色布料滚领边和襟口。用花边一宽二窄嵌托肩和襟口至腋下。穿上述两种款式的女性,均佩戴帐钩耳环或细银耳环,便显得古朴典雅,多姿多彩,别具一格。
男性服饰,偏于青蓝两色,款式有矮领短衣和矮领长衣两种。两种款式都是对襟布纽。下装为青蓝色桶裤。
兴义苗族婚姻主要是自由恋爱,父母包办次之,近亲结婚解放前很多,解放后很少见。
自由恋爱结合是双方借节日、走亲访友或参加婚丧活动认识后,回避父兄长辈,对唱情歌互诉心迹,经多次接触,彼此中意后,互赠信物以订终身。男方家请媒提亲。若女方家长不同意,由男方家父母或舅看好日子,就举行夜间婚礼。其过程男方家接亲人员在村外约定的地点等候新娘。新娘事先请几个知心姐妹送亲,约好时间、地点。到时,姑娘们主动赴约,在离新娘家不远的地方等候。新娘待时辰一到,带上自己准备好的结婚衣物及一把雨伞,悄悄开门出走。新娘先和知心小姐妹会合,再同小姐妹与新郎家接亲人会合。此时已是夜静更深。新娘由接亲人送至新郎家。这段过程不能高声喧哗,主要是防备女方父母知道。新娘到新郎家后,便举行简单的结婚仪式,就算正式结婚。婚后一段时间,再由男方家请长者数人领新娘新郎回娘家认亲,向女方父母送“那哀泌”(母奶钱),供其为女儿办嫁妆。
由父母包办的婚姻或自由恋爱的婚姻,经双方父母同意后,男方家请媒人说合即“订婚”。过去是男方送6尺或8尺布即可。现在是送衣服。恋爱的只请媒人征求女方父母同意后便可举行“吃鸡酒”仪式,确定订婚。
吃鸡酒& 苗语称“唠埃鸠”(吃酒肉之意),苗族婚俗只要通过这一程序,婚姻便如法定一般,所以“唠埃鸠”甚为隆重。其过程如下:男方父母请“讨媒”二人和叔伯一人,均要能说会道。“讨媒”分主媒和副媒,另请两个男青年背雌雄鸡各一对,酒肉各20-30斤,主媒背布伞一把,副媒背毡包,并带几斤烟叶。到了女方家,“讨媒”自将毡包和伞挂在神龛一角,鸡酒肉也自放于中堂一旁。女方也请“坐媒”和族长、寨老作陪。另由两个族人与“讨媒”同去邀请女方亲戚“吃鸡酒”。每到一家递给两片土烟。“讨媒”初到女方家及亲友家时,要唱“求亲小调”。“吃鸡酒”席上由讨媒、坐媒、族长、寨老同桌议定礼金和礼物后,由男方于婚前数月将礼金送至女方家。内亲联姻者,若女方父母碍于情面不便拒婚,就由双方媒人看鸡卦,鸡舌确定。故苗族酒歌中有“汉族讨亲看八字对八卦,苗家讨亲看鸡舌和鸡卦;汉族讨亲看年月对年庚,苗家讨亲看鸡舌和鸡根“的歌词。若鸡舌和鸡卦好,就按议定的程序办。若是不好,男方来人将伞、毡包、酒、肉带回了事。
看鸡舌& 先把炖熟的鸡头嘴掰开,将舌根连肉带舌软骨全部取出,轻轻地将肉剃尽,再细看,若两根软骨呈弓形幅度均一致,中间一棵小软骨卷曲而自然,不偏不斜则是好,相反则不吉利,婚姻可能有变。
看鸡卦& 先将炖熟的鸡大腿上的肉剃尽,在稍凹的一面,每只骨上有一至三个小黑点,多数是两个黑眼点,若两只骨上各显两个小黑眼,所在位置又正对着,则为上卦,说明双方婚配,能夫妻和睦,白头偕老。若一骨显一个黑眼点,另一只显两个黑眼点,则为下卦,说明双方不能婚配。
经过看鸡舌,验鸡卦,女方父母同意婚事后,即请人帮忙煮饭,动用男方家拿来的酒肉招待寨邻和亲朋。双方媒人和族叔坐在一桌,协商并讨价还价地磋商女方所要彩礼数。解放前兴义酒脚苗族还采用“削竹签记数”的方式,记载彩礼数目。竹签由讨媒带回男方家交由舅舅保管。结婚时,男方家父母根据竹签记的彩礼数,送亲人的对数及送亲的劳累费由“讨媒”送给女方家,女方家将竹签记的数和彩礼数字吻合后,方许女儿出门。这一削竹记数的婚姻习俗,是远古传统记事遗风的传承,这种婚俗,目前很难看到了。
结婚& 在人数最多的土语区,用坐婚等7人接亲,视女方嫁妆多少而定。送亲者有伯父、叔父母、幺叔、舅父、姑父母、兄嫂、弟、舅表兄各1人,坐媒、女青年、背鸡和途中背午餐的男青年各2人,共十六人。居住在尖和务佐舍的苗族,传统送亲人数须120对,后因居住分散,此俗已改。
接亲的到女方家前,女方家在院子里并列摆三、四张八仙桌成一排,桌上放二十多个酒杯,斟满酒,桌四边安放板凳。在桌的两个对角,各绑一丈高左右小竹杆,竹尖上留四、五枝有竹叶的枝杆,竹枝上各吊一束干辣椒和装有盐茶米豆的小布袋,传说这能驱邪。据考证苗族结婚,认为是搬家,是由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苗族的古代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迁徙的历史。结婚时在接待亲朋就座的对角上绑竹子,竹杆上挂食物,意思就是由这边迁到那边。新娘出嫁之意为搬家。另还有一说,远古时,人们是巢居在树上,树上要存放实物。结婚时在桌角绑护的竹上挂食品,实为远古巢居的遗迹。
接亲的进到院里,女方坐媒招待接亲的就坐后,厨师端出熟猪肝、生萝卜片各数盘放在桌上,做下酒菜,桌上无筷,用手拿吃。先喝两杯迎客酒,媒人唱迎亲歌后,再喝两轮酒,吃猪肝、萝卜下酒。之后,坐媒方能带客人进入中堂,按辈份、年龄就坐。坐媒按先后顺序拱手作揖向客人敬烟、敬酒,迎客仪式方告结束。
晚上夜宵之前,双方叔父母和媒人将彩礼钱物及劳累费交给女方叔父母,数目是按原预定数可按竹签数记的数交清。劳累费最多3元6角,最少1元2角。不论多少只是表示礼仪,大家都高兴,不会去计较。
次日晨,举行简单的仪式,递上双杯酒,便发亲起程。苗家新娘历来不坐轿,过去结婚也只是骑马。新娘自己打伞步行,伞是男方家送的新伞。一路上陪伴的女青年,都和新娘一样着盛装,佩戴银饰,打雨伞,旁观者是难以分辨谁是新娘的。在离男方家不远时,姑娘们都要重新整理衣装,“讨媒”先进男方家作好迎亲准备,送亲的一行无论男方家房屋坐向朝何方,都要从东方进入院内。新娘半收伞半遮面,好似汉族新娘红盖头。新娘在众人簇拥下缓缓进屋。大门前男方家安排有两个女青年热情地接过客人的伞和行包,招待就坐递茶递烟。另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手拿大公鸡,口中念吉词,拿鸡在新娘头上绕三转后,把鸡丢出,便扶新娘进屋拜堂后入洞房。送亲的长兄和表兄几个人,刚一进院子,就急奔洞房挂蚊帐,挂完迅速跑出洞房,因男方家帮忙的准备有酒,谁被拦在新房内,谁就要被灌酒。一般只要跑脱就算。这是母系氏族制遗风的痕迹。
晚上,双方媒人和叔伯等要清点女方家陪嫁的东西,转交给男方家。送亲的来客,一般只住一夜,次日吃中饭后就返回。送亲的女青年一直陪伴新娘进出和食宿。新郎不得与新娘同宿。自由和包办婚姻皆如此。三天后新婚夫妇回门,新娘暂住娘家,待次年春,新郎携带礼物向岳父母拜第一个新年时,才将新娘接回共同生活。
苗族丧事,一般不十分隆重,但悲哀之情,难以言喻。那悲哭、呼天唤地的悲伤场面,令人感动。身临其境,定会产生“阵阵悲歌肝肠断”的悲切之感。
老人死后,也洗身、穿衣入棺、停柩、测期待葬。葬期测定后,提前两天操办。孝家办丧事,要请两个老摩(一正一副),副的老摩为孝家的长辈身份;另外还要请芦笙师和鼓手。这四人必须是会吹善唱的能手。从葬期的前两天傍晚开始,砍一棵杉树,留顶部枝叶,剃光下部树皮,立于堂屋中央,用长竹横架于楼枕将杉树绑牢,然后将大木鼓吊于杉树旁的楼枕下,木鼓口一面朝大门,一面朝家神,木鼓下放一张桌子,老摩们将酒碗放于桌上,焚香烧纸拜师后,正式操办丧事。这天,内亲都要约客吹唢呐舞狮子抬猪或抬养或带鸡鸭来下祭,还带一斗粮、一坛酒、一块祭帐。内亲下祭到孝家时,两位老摩就要对唱祭词,正老摩代表客方,副老摩代表孝方,对唱祭词一般半小时。对唱完,才将猪羊鸡鸭等宰祭死者,其他祭品祭物由副老摩高声点唱给孝家,同时还用刀在中堂立起的杉树上削口记数,猪羊削一大口,鸡鸭削一小口,然后把宰杀的牲畜、家禽交给堂内的内管事安排人脱毛打整,并留下一只腿待安葬死者后交予客方,另外还搭上一两斤孝家杀的牛肉或羊肉。下祭的这天晚上10点左右,孝家要在木鼓下安一排桌子,请正副老摩、寨老、芦笙师、鼓手、孝方的长辈、舅家长辈和来下祭的内亲代表(每家一人),围桌坐下,然后孝子们跪在后面听训(进行习俗教育),主要是由副老摩代表主事者唱挽歌,挽歌的后半节是向坐在桌子上的人一个一个征求意见,征求到谁,谁就发言。此训话,一般半小时以上。训完后才吃宵夜。天不亮,舅家来打牛祭死者(把牛鼻子固定在地桩上,要舅家一人持斧猛击牛头,使牛晕倒于地,帮忙的人才按住牛角牛尾,将牛杀死)。拂晓,操办结束,才把木鼓取下,接着抬已故老人上山埋葬。
将已故老人入土安埋后,丧事还没有结束,还要进行两次操办。一次是在埋葬已故老人后的第13天晚上,备酒备菜招待亲戚和本寨的人,还要用一只鸡和一铺新草席。具体程序是:当天下午擦黑时,把新草席铺于神龛台下,一半铺地一半靠壁,在席上点一盏灯,便到村边把死者的灵魂接到席上来,焚香明烛烧钱纸,用酒祭祀死者并讲明是帮他(呆勾勒)之意,同时也顺祭祖宗,晚上亲戚和寨邻们也随之而来,并将各自带来的酒一起祭死者,表示对死者的哀思。祭祀时,逐个进行,还要念祭词,其祭词大意是:我们思念你,特拿酒来敬供,你老就接去喝个够吧!大家祭完后,孝家杀鸡祭祀,然后吃一餐夜饭,将祭酒畅饮。另一次是根据孝家的经济状况而定,这次苗语叫(呆勾纲),及解簸箕的意思,亦称(啊别、道别)烧灵。这次(呆勾纲),用两块篾片在灵筛边,插1~2尺高作棚状,缝件衣服搭于上端、戴布帕,灵筛内放3~5个不同的灵粑,杀一只鸡炖煮半熟放于灵粑上,然后老摩和芦笙师及抬灵人,用笙曲和口祭把死者的灵魂招到灵筛上,如已故的人合为一次烧灵,就按一人一筛准备,每筛都要用笙曲和口祭招其魂到灵筛上,然后抬着灵筛跟芦笙师吹舞进入屋内,绕大木鼓三转后放于神龛脚下,这样接灵就算结束。这次烧灵操办,和丧葬也要杀牛杀猪杀鸡杀鸭,也还要办席请各路亲戚和寨邻的人。
按丧俗传说,呆勾勒和呆勾纲这两次操办,是远古时,祖先们还未睡床时,白天劳动,晚上就用大簸箕于地上垫上草席便睡,人死了簸箕和席仍背去。因此,要帮他们操办解脱掉吗,让死去的人轻松愉快。他们认为刚死去的老人在未操办解脱之前,行动一定很艰难,活着的人每当在吃饭时,都要用筷子插于饭碗上先献给死者,然后才端碗吃。
苗族饮食,其特点是咸、甜、苦、麻、辣、酸、淡七味。
苗族除常用食品、常用蔬菜外,还常食野菜,苗族食用的野菜有近百种,其中还有药用野菜。
细酸菜、腌菜,是酸类菜的代表菜;杂辣是辣类的代表菜;虫蛹、蚕蛹、蜂蛹、蚂蚱是苗族的风味菜;牛、羊、猪、狗、鸡、鸭、鹅、鱼、虾和各种野兽肉、野生动物肉,包括田螺、蝌蚪等,都是古老的苗族菜。
6、文& 化&&&&&&&&&&&&
苗族没有统一的文字,但每个方言都有自己的语言、歌词,记载着本方言的习俗历史。
苗族记载其习俗、历史,主要表现在古歌、古词、故事中。古歌一共十二路,具体还分大歌、开亲歌、情歌。
大歌& 主要有:洪水滔天、斩龙、铸造日月、十二宝、运金银、掘窝、扁涩缟、五好汉、娘欧桑、变香佑、嘎尼拉、香简马。
开亲歌内容较多,涉及面较广,以开亲为主题,有疙瘩石吞亲、亲住下方、勾娄碰亲、弹亲入天、天王开亲、神界开亲、人间开亲、落亲“昂窝岭”、接亲来家等40多个方面内容。
情歌有和地歌、O妹情义万里长、沟路长、沟路短、私奔等。
古词& 主要有唤魂词、攀天通神词、算卜词、引路词、杀神词、捆神词、驱神词等。
传说& 传说故事有:啊岩的故事,兀邪、杨阿金的故事,恫偏蒙让蒙侈怄雏的爱情故事,打牛的故事,野鸡童谣故事。
苗族除古歌、古词、故事外,还有舞蹈、乐器、苗绣艺术、蜡染艺术、银饰品艺术。
舞蹈& 主要有:木鼓舞、铜鼓舞、板凳舞、薅秧舞、收割舞、洗涤舞、娘欧桑舞、狂撞舞等。
乐器& 主要有:芦笙、竹萧、二胡、铜锣、唢呐、口弦琴(又称铜片琴)。
苗绣& 有双面绣、女儿红、机织绣、带绣等。
蜡染& 有刀染、笔染。
银饰品& 主要有模艺、焊艺、钻艺、曲艺、浇灌艺等。
苗族特技较多,在此仅介绍介绍武术、射击两种。
(1)武& 术
以棍术、刀术、掌术为主。
棍术& 以长棍见长。一般以5尺长的青冈树或茶子树为棍。棍粗2~3厘米,以方便拿稳为准,有的用扛挞斗的杠子当棍。
刀术& 一般以砍地坎的大弯刀为器,善使者挥舞起来使人生畏。
掌术& 掌指并用,练习者自幼练功,用一斗谷子平放,每天将掌伸直往谷内猛插若干次,直练到能一插到底的程度,然后用手指反复戳木柱子,直到五柱六瓜的大瓦房都能响动,功夫方成。
习武者往往表现得很温和,到迫不得已的地步才显身手,往往一两招能致敌于死命。
(2)射& 击
主要以猎枪、弓箭、火铳、弩箭、弹弓、石块等物射击目标和飞禽走兽。苗族在长期的狩猎中练就这些功夫,尤其是自幼反复练习射击某一目标,天长地久,自然练成百发百中的本领。
苗族禁忌较多,因方言不同,禁忌也有所不同。以下为共性禁忌:
(1)同宗不婚配。
(2)结婚、立房是,忌打雷。
(3)未婚女子,晚上不能单独和男恋人在一起,必须有一较好伴女在一旁作陪,忌未婚前发生两性关系,如发生怀孕生小孩,会叫全寨犯灾。寨中某户出现牲畜死亡,大人或小孩患病,发生流行病和风灾、水灾、火灾,全问罪于此一女子。
(4)忌丧事收礼,忌非正常死亡者之尸体停入家中堂屋,更忌靠近祖坟安葬。难产女性和过早夭折的青年、少年儿童,也忌埋靠祖坟。
(5)过年、出门远、经商、求婚、办大事要事、争战、逃亡等,都要杀鸡看其眼睛,即杀鸡看卦。
(6)大年初一不扫地、不往门外泼水,正月间不推磨、不碾米、不晒衣裳在堂屋和门外、不立房、不搭桥。
(7)不说假话、粗话。
(8)禁来客两夫妻在主人家同宿一床。
(9)与老人和客人坐在一起不翘脚,不从老人和客人面前走过。
(10)老蛇进家不能打,友善地将其送出门外为好。
(11)禁女性从男性或客人的头上跨越。
(三)彝族文化
彝族,史称倮罗、诺苏、尼苏、蛮夷等。“倮罗”是彝话,含意是龙、虎,即图腾崇拜是龙和虎。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是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的民族。世居云贵高原、川西南、桂西北,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服饰、生活习惯,崇黑尚火,风情浓郁。
彝族起源于云南元谋,始祖是哎哺。从阿斯牛里到罗富曲阿母系社会,历100多代;曲布尼比的父系社会历212代。夏、希慕遮率族由牦牛缴外入川西南,建尼兹洛姆和能兹洛姆,历31代、后裔蚕丛、杜宇、开明等先后为蜀王。周宫湟年间,蜀泛洪水,笃慕俄率族乘竹筏漂流到滇洛尼山定居。对歌成亲生六子,发展成武、乍、糯、恒、布、默六大部落。布部(慕克克)东迁,德布部的一支到濮吐珠液(今北盘江),建液那勾纪(部落王国),汉称竹王。在艮苦,住着液那的另一支,称那氏谱,汉称“暴蛮部”。其一支在北盘江中下游建罗殿国,唐封阿佩为罗王;宋时,其另一支在今兴义一带建立自杞国。元代,默部(慕齐齐)的一支由云南北部发展到今贵州普安一带,到明朝,已建立有十二个部落,史称普安彝族十二营,一直到清末民初才被“改土归流”完。今黔西南州境内彝族,大部分自称“那色谱”,实是液那“那氏谱”的后裔。有4万多人,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布局,分散居住在普安、晴隆、兴义、兴仁、安龙等县市的边远山区。民谣“高山彝,水仲家,苗族住在石旮旯”,“雾罩罩、高高山,一年四季把门关,顿顿吃的沙沙饭(玉米、荞麦),肚皮烤起火斑斑”,就是彝族居住环境和生活的写照。解放后,彝族居住的地方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实现了水通、电通、路通。
兴义境内彝族住房,与汉族一样,是“人”字型屋面,六瓜五柱落脚三间式建筑。中间为“堂屋”,正面正中设有神台香火,大门外有一小走廊,名曰“吞口”,吞口外为石梯。左右两间称“耳房”,各为一个套间的前间为厨房,灶后壁上设有祖宗“灵筒台”;后间为房主卧室。另一边套间的前间为“火塘”,后间为“客房”,是取暖和接待客人的地方。“香火板”后有一小空廊,有的人家存放加工食品的坛罐,有的人家设一个床位。厨房间和火塘间的楼面用竹编,这样,透气、散烟,便于烘烤未干的粮食;卧室间的楼面,多铺木板,便于堆放粮食和柴草,且不易漏灰。有的人家还在房前左右两边修有厢房,一边作牛圈、猪圈、厕所,另一边作碓房、磨房和关鸡鸭。
解放后的60多年里,彝族住房经历了由杈杈房(小草棚)到大草房,到瓦房,到钢筋水泥的发展变化。绿荫掩映下的小楼房,确有世外桃源的韵味,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
男子,蓄长发,挽成锥结于头顶,用绸布包裹,然后包上头帕,即《史记》“此皆s结也”;身穿对襟短衣,外罩马褂,或穿长衫;下穿宽口大裤脚长裤;脚穿草鞋、胶鞋、布鞋或皮鞋。外出时,加批“查尔瓦”――绣有龙、虎或鹰及花边装饰的毛织或丝织披风。
女子,蓄长发,向后分梳成两。盘于头上,包上头帕;身穿右开襟袍式长衣,领口、襟边、下摆及裤脚均用彩色丝线绣有花边或镶上彩色花边;腰系绣花围腰,围于面前,秀丽的飘带打结于后;下穿宽口大裤脚长裤;脚穿绣花布鞋、胶鞋或皮鞋。节日、走亲、赶场时,头上加饰银泡泡、耳环、戴手镯。
男、女头帕多为青色、蓝色或白色棉布。个别用黑色丝帕(表示富有)。
已婚妇女还有一种特殊的服装――套头。长三尺六寸,宽一尺二寸,用青布缝制,状如枷锁,前面为青色,肩、背为蓝色。套头,由老婆婆(男方母亲)缝制。新媳妇过门举行婚礼后的第二天,在堂屋内向四方亲友跪敬喜酒时,由老婆婆给新媳妇戴上,并一直戴到回门省亲后,才取下珍藏。此后,只有在夫家长辈亲人去世祭祀时才使用,使用时由头上戴下,披于肩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族文化的融合,彝族独特的服饰逐渐只是节日的礼服。平常都穿大众化的便服。
彝族婚姻,按传统习惯成立氏族内婚。一般不外娶外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开放自由,可以同外族通婚。婚配前,青年双方及家长都经过一定途径的了解,认为可以确定婚姻关系后,即按传统习惯程序进行。
液抗哚& 又称为要酒吃,男方请媒人二人,带酒一壶,到女方家,说“来你家要酒吃”。女方家会意,即请媒人坐,在摆谈中,媒人说明男家意愿后,女方家认为可以考虑,也拿出一壶酒,围着火塘共饮。
定话& 媒人带一壶酒,布一丈二尺,猪肉三斤六两,到女方家,说“今天要来咬姑娘的耳朵下酒”。女方即收礼接客,做饭菜招待。答应男家要求,把亲事定下来。
突文卓& 又称为包鸡卦,汉语称“吃烧香酒”。媒人带金银三斤六两(象征数,不是实数)、衣服两套、腰带一根、头帕一条、粑粑十二对、猪肉一块(十斤左右)到女方家。女方家杀母鸡一只,请族中老人吃饭。吃饭时,姑娘的父母、族老、媒人同坐一桌,首先敬酒,随着女主人站立起来分菜,把鸡头给男主人,鸡肝给男族老,片包(鸡胃)给女族老,两个鸡卦(两只上大腿)给两个媒人,两只鸡腿和两只翅膀分别给同桌的族中人,女主人吃鸡尾。媒人把鸡卦上的肉剔出吃完(要保留骨头的完整),仔细刮看鸡骨,看后说些与婚姻有关的吉利话。并用线将两支鸡卦捆在一起,边捆边念:“一捆天长地久,二捆地久天长,三捆荣华富贵,四捆儿孙满堂。”捆好后,用一块布包着,放在主家香火台上。媒人取鸡卦走时,姑娘们舀水淋媒人,从屋内淋到门外。回到男家,杀公鸡一只,请族中老人吃饭,规矩如前,媒人吃、看鸡卦后照样说吉利话。然后把两家的鸡卦捆包在一起,谨慎保藏。若有一方要离异,必须经媒人、族老调解索回鸡卦后,才能另行嫁娶。
尼含考& 又称为要八字,媒人带酒一壶,粑粑六对,到女家。向户主问姑娘的生辰八字。女家如实告诉。男家根据姑娘的年庚生月请毕摩或道士先生择成婚吉日。
接亲& 只去媒人与俄南卜三人,俄南卜是挑鸡笼的小伙子。所挑的一头是鸡笼,内有一只公鸡,上有衣服两件,粑粑一对(成扇形),另一头是一壶酒和一块猪肉。三人进至女家院坝时,姑娘们突然泼水浇淋。进入堂屋内,女家端出酒招待,酒后交接礼物。晚上,老年和青年分开,女老人在堂屋内,边跳边唱边喝酒;女青年在院坝里跳,吃糖果瓜子。
发亲& 早饭后,把家庭及亲戚(各户的主要成员)请到堂屋内沿两边围坐,先由小客(新娘家的兄弟姊妹)出来敬酒。姑妈牵带新娘到灶后的老祖公牌位前磕头,再到堂屋内面对家神磕头。这时亲友们丢拜钱,一小客端盘接钱,一小客记录并清点好,如数交给新娘,新娘揣好钱后,三拜起身,走至大门坎内,由亲兄弟背出门(脚不能落地),扶上马。
豪奢兰苟& 又称为送五谷盐茶,新娘家用围腰一匹包上荞、麦、玉米、小米、稻谷各一碗,盐、茶各一包,里插匕首一把,由新娘的亲兄弟带上,于进亲前悄悄的进塞,挂在新郎家的大门上方的门包上。进亲后又取下拿在手中,于堂屋中作为向男家要席子交换物。
送亲& 随新娘上马的有一陪娘,俗称“送亲婆”(通常由姑妈充当,此外则由姊妹或嫂子充当)。新娘和送亲婆所骑的马,分别各有两个小伙儿牵护。姑妈送亲,姑妈走前,姑嫂送亲则走后。新娘的父亲与众亲友随后,一起送亲到男方家。
尼克托& 又称为回车马,送亲队伍进寨,新娘的马进至男家院坝出口处时,停下来,马头朝外站立,送亲的于两侧牵护。毕摩念进亲经。念毕,男家鸣放鞭炮,新娘的兄弟将她戴的斗笠甩到房上后,将新娘背进堂屋。
穿花花衣& 新娘进堂屋后,由送亲客簇拥站立于右下角(大门后)。男方的迎客(新郎的姑姑、族中兄弟姊妹)对面相站,中间摆一条长凳,有盘子一个,装有糖、果、瓜子等;四个碗,其中两碗是酒,两碗是水,新郎的舅爷拿一束彩色布条或纸条给新娘拂扫身子,说些祝福的吉利话,退出后,迎亲客请送亲客喝水,送亲客自端,若端到的是水,则被笑话。敬完酒,男方小弟向女方送亲人要梳子给嫂嫂(新娘)梳头;送亲的向迎亲的要席子。双方要说些四言八句之类的话。然后,送亲的拿出一匹蕨叶(象征梳子)交给男方小弟,小弟由人抬高去给新娘梳头,送亲的竭力遮拦,不让梳着,推挡三几个回合即可。迎亲的又向送亲的提出要“五谷盐茶”,送亲的提出要席子,同样说些套话后,双方交换。新房不设床铺,地上铺草,用布围罩,房门由新郎的兄弟姊妹把守,送亲的拥着新娘强行进房,用席子垫上休息。新郎家摆“下马饭”招待送亲客。当晚,新娘的兄弟们要找新郎喝酒,新郎要躲避,找着就要被灌醉,找不着,就说女方兄弟们没出息。
吃膀& 下午,摆酒席时,要在堂屋内摆四桌。右上方是第一桌,主客是新娘的父亲、舅爷(称火抹谷),由新郎的父母、舅爷相陪;左上方是第二桌,主客是新娘的姑父(称无南米兰苟),由新郎的姑父相陪;左下方是第三桌,主客是新娘的干爹(称蛮姐),由新郎的干爹相陪;右下方是第四桌,主客是新娘家的好友(称抹果,客官),由新郎家的好友相陪。客坐满后,敬酒,厨师上菜,主菜是猪蹄膀。吃蹄膀时,要主客先动筷,因蹄膀是整块,不好拈。则由主客把蹄膀端到厨房,请厨师分解,给厨师切膀钱。
其兰给& 又称为分粑粑,第二天中饭前,新郎家要分配礼物(粑粑、酒、肉),打发各方亲戚。一是母米几,俗称火头,田祖爷,实为寨老,得粑粑四个,酒一壶,肉二斤;二是普米几,称“老祖公”,即宗族的首脑(族长),得粑粑六个,酒一壶,肉二斤,舍纳普(脚夫)得粑粑两个;三是火摩谷,即新娘的舅爷,得粑粑六个,酒一壶,猪头半边(另一半给新郎的舅爷),舍纳普(脚夫)得粑粑两个;四是美嫫,即送亲婆,得粑粑八个,酒一壶,肉两斤半,舍纳普(脚夫)得粑粑三个;五是凡吉搓,即新娘父辈的亲长房或堂长房,得粑粑十个,酒一壶,肉四斤半;六是凡哪主兰担,即背猪胛,新娘父辈的长房,得粑粑十个,酒一壶,肉四斤半;七是阿颇摩,俗称客官,即送亲总管(一般由新娘姑父担任),得粑粑四个,酒一壶,肉二斤。新娘家得粑粑十二个,米一升,酒一坛,肉五斤。其他送亲客各得粑粑两个。分配停当,由一男子用盘子依次分别端出交送亲总管分发,分发中,双方敬酒说些俏皮玩笑话。
丢拜钱& 过门第二天,午间席后,新娘要起身回娘家。男方家族、亲戚坐在堂屋内两旁,女方的亲戚在大门外至院坝坐成两排。男方兄弟在堂内敬酒,女方兄弟在门外敬酒。敬毕,新娘出来向祖宗磕头后,面向外跪于堂中,亲友向盘中丢钱,婆婆出来,先送钱给媳妇,然后给媳妇戴上套头(枷状的布制坎肩)。堂内丢的钱给新娘,堂外丢的钱给新郎。端盘人将钱清点记数后如数分别交给新娘新郎。新娘接钱后起身出门回娘家。
凡兰火& 又叫送客。新娘走后,送亲的人也相继离去。新郎家事先安排族弟提着分给新娘家和新娘家长房的肉,提着酒到寨外路上等着。当客人走近时,喊“卖肉、卖酒”。客人要给点小费才能提走肉。同时向众亲友敬酒,每敬一次酒,都要给钱,直到追着把酒敬完为止。新郎家的姑嫂们用油拌锅烟灰涂于碗底,碗中装酒,端着站立于路旁,敬同辈男子的酒,趁对方喝酒时,冷不防将黑油烟涂在表兄弟的脸上,名曰“打花脸”。敬酒、抹黑、追逐嬉戏,直至客人远去。
坐家& 彝族婚姻,多属父母包办,结婚时不同居。新娘回娘家后,何时坐家由双方家长视其年龄和双方劳力情况商定。另择吉日,由新郎本人带上酒、肉到新娘家,向岳父母敬酒,说明来意。女家主人请宗族代表陪姑爷吃饭。饭后,夫妻双双拜别父母,回到男家。男家请宗族、寨邻吃饭,新媳妇亲操锅灶,表示成为这个家庭中的正式成员。
彝族成人临近去世时,子女要将其扶起坐在床上,听其述说遗嘱。断气后,抬入堂屋,暂用木板停放在右上方,头朝内,脚朝外,烧落气钱。
报丧& 亦称“要水”。报丧人员分别由长、幼二人组成,同时去老外家、女儿家、媳妇外家报丧。长者手拿一根竹竿或木棒,走前面,路上不与行人打招呼。到亲戚家后,把竿棒插在院坝里,喊主人家舀一瓢水倒出来。主人家舀一瓢水泼向竿棒后才请客进屋,问清是谁去世何时安葬后,拉一只鸡在竿棒前杀(逝男杀公鸡,逝女杀母鸡),扯几片鸡毛沾血贴在竿棒上,煮熟后拿到竿棒处祭奠,竿棒要拿回置于灵旁。吃饭时,走在前面的长者吃鸡头,走在后面的吃鸡尾。
下祭& 即祭奠。安葬的头天下晚,各方亲戚都要来祭奠。顺序是老外家在先,其他家在后。祭品,共同的是“鸡和饭”。另外老外家牵羊、花纸伞、纸马、花纸幡幛;女儿家抬猪、纸伞幡幛、纸马。鸡和饭,是杀鸡一只,去毛掏腹,造型如卧姿煮熟,将鸡肝、鸡片包(胃)和糯米饭填入腹内,放在提篮或盘子里。亲戚来下祭时,男孝子要到屋外跪接、敬酒、鸣枪(猎枪)、放炮。敬酒、回敬酒后,男孝子退回灵前下跪,面朝外。亲戚子(媳妇)按排行站立于院坝里,每人身后有一少女给其打伞,依次到灵前跪拜,轮流反复,直到毕摩念经祭奠结束。
送水& 若是父母去世,媳妇于每天的清晨和深夜都要抬洗脸水、洗脚水放于灵前,跪哭后,把帕拧干,将水抬出屋外倒掉。
打牛& 是丧葬祭祀中最隆重的仪式,在送葬的前夜进行。一人牵牛站立于院坝中,牛头向屋内,孝子面向外排跪于牛前,毕摩年交判经文。念完后,毕摩先给牛喂盐,之后,孝子依次给牛喂盐,喂完盐后,将牛牵到预定地点,用锤猛击牛头,乘其昏倒之际宰杀,破刳炖煮,将牛头置于灵前祭奠。并取牵牛绳一截,由棺材预留孔中穿入,系于死者手上,第二天早上,于灵堂中摆设一桌酒肉饭菜,把煮熟的牛肉、牛肝、牛肺分别割一部分穿于竹片上,供于灵前。毕摩念指路经,男孝子依次上前献饭(将各种菜及饭拈一点放于一个碗中,倒一点酒于地上),说些怀念、惜别、嘱咐的话;女孝子于外扶门嚎啕哭送。献完饭后,孝子向一个用草扎成的象征死者的小草人磕头告别。毕摩发丧――朝西北方先开路,右手持一杖,杖上插一鸡头,挂一只羊角和八卦,左手端半碗酒,边走边念《指路经》,大意是:你沿着来时的路,不要回头,跋山涉水,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去。
安葬& 元朝以前,通行火葬,把骨灰装入陶罐或竹筒内埋入土中或放置于选定的岩洞中。明清后改习汉俗土葬。送葬中不撒买路钱。棺木土葬。先由其子跪于棺上喊三声,叫其回家,并盖一撮土后,即进行盖土砌坟。
送火& 从安葬的当天傍晚起,子孙要为其送火三天。用草捆扎成把,于中包上火炭,当天送到坟前,第二天送到半路,第三天送到村外路边。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历史悠久的文化。
(1)语言文字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是本族内部的主要交际工具。共分六个方言区。兴义的彝语属盘南次土语。彝人是彝汉双语制。
彝文始于氏族部落时期,从刻画符号开始,在造字上逐步发展,形成方块字,具有象形、指示、会意、转注、假借、形声等特点。有笔划,分偏旁、部首。具有表意表音的双重特点。彝文,仅用于祭祀,多存于经书和碑刻,通常只有毕摩才能释读。
(2)歌& 舞
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不分男女,基本上都是歌声陪伴一生。历史上就有歌唱招亲的传统。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对山歌,即在户外、野外对唱,放牧、劳动、节日时独唱或合唱;内容有情歌、苦情歌、叙事歌等。青年男女的婚姻多是通过对歌了解,互生爱慕后,才由家长请媒人出面定亲形成的。
(3)十月太阳历
为了适应大自然,谋生存,求发展,彝人在远古就发明了十月太阳历。它是以太阳运动为中心,以虎、水獭、鳄、蟒、穿山甲、麂、岩羊、猿猴、豹、四脚蛇为月轮回计日,把一年分为十个月,一月分为三十六天,十个月三百六十天。另,夏至时的火把节为两天,冬至时的年节(十月年)为三天。全年共计三百六十五天,这与地球绕太阳一周时间相符。因为彝文典籍中有记载,故称彝族十月太阳历。
(4)饮& 食
彝族饮食大同小异。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
一是炒面。将大麦湿润后用碓舂去皮,晒干炒熟,磨成面粉存放。食用时,加盐或糖,开水冲调即可,稀、稠程度自己酌情掌握。这是在高山上劳动时最方便的午餐。
二是蜂蜜荞粑。用水将荞粉调成浆,烙成很薄的饼,沾蜂蜜吃(忌放韭菜),别有一番风味。这也是在高山上劳动时最方便的午餐。亲戚朋友来了,也用来招待作小吃。
三是鸡腊骨笋。将鸡杀洗干净,除内脏剔去块肉,将骨头剁成浆,加上适量的盐和佐料,放入鸡肉块和竹笋条,拌匀,装坛封口,存放半年后即可取出食用,用于炒菜或烧汤,味道鲜美,别有风味。
布依族文化
布依族很早就生活在南北盘江流域。
布依族来源于古代百越人的骆越一支。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骆越人属国的臣民,今桂西北和黔西南即古骆越地。布依族至今仍保存古骆越人的许多生活习俗和文化特征。今县境南盘江河谷和平乐、北乡、花障、鲁沟、龙广、木咱等地的布依族聚居区,仍沿袭古骆越人居住的‘干栏”式建筑,即今所称“吊脚楼”及其演变的“地楼”、“半边楼”。布依族贵铜鼓,也是古骆越人的文化特征。布依语同骆越语相近,据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载:骆越人称母亲为“米囊”(Me33na:TJ2),布依语称母亲为“乜”(Me33);骆越人称岳母为(ti53),布依语称为(ta:i53)。许多布依村寨或附近的山坡、田地名称,均以古骆越语的委、平、洛、坝、纳、浪、板、巧、岜、冗、者、央、内、打等语音为词头命名。
  布依族的族称,秦以前称濮越,两汉六朝称濮僚,唐宋元代被称为蛮、番;明清至民国末年被称为仲家。自《元史》首称“仲家”后,明清有的史籍称布依族为“仲苗”、“仲蛮”和“古仲”,民国年间,布依族还被称为“夷家”、“夷族”、“水家”、“水户”、“土人”、“土边”等。但布依族始终按照古老的族称自称为“濮越”(依)、“濮僚”(饶)(第一、二土语区)和“濮俚”(夷)(第三土语区),这些自称保留有“族”“人”的意思,含有民族自尊。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尊重民族意愿,在1953年冬召开的布依族代表人士协商统一民族名称的会议上,取消了“仲家”、“水户”、“夷家”、“土边”等不是布依族自称的称谓,根据布依族自称的历史,以“濮”与“布”、“越”“俚”与“依”读音相近,统一用“布依”为本民族的族称,正本清源,恢复了布依族族称的本来面目。
&&& 在布依族形成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历史上形成民族迁徙与融合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战争、移民、贸易、避难等。据史志记载,自春秋战国以来,县境有十余次规模较大的移民,其中,北宋迄清末移民最多。明初“调北征南”、“调北填南”;清乾隆、嘉庆年间招民垦种,咸同之后开通商路等,江南、湖广及四川等地迁来居民不少。这些移民中,有一些与当地土著通婚,而后成为布依族。
布依族妇女几乎都是纺织和刺绣的能手。一个布依族女孩在母亲的指点下,从种棉(麻)、纺线、织布到染布、缝衣,几乎很快就可成为这方面的能手。至于刺绣,更是布依族妇女擅长的传统工艺。妇女们常把自己精致的刺绣品(包括衣襟、袖口、花边、绣花鞋、帐沿、枕套、围腰、背带等)作为珍贵礼物或美好的象征。而在这些刺绣品中,妇女们对衣背花(即用于背小孩用的背带布)极为珍视,因为这种衣背花的刺绣,特别讲究针法和花纹图案的对称和工整。一幅衣背花往往要在熟练刺绣能手的指导下,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才能完成,而且常常是在谈恋爱时就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纯挚的感情,绣织在这些精美的图案上面。此外,有些能干的外婆,每当在第一个外孙满月时,习惯上也要送去这样一幅刺绣的背带,作为庆贺小外孙健壮成长之喜礼。
布依族男女服装多喜用蓝、青、黑、白等色布缝制。男子的服装式样各地基本上相同。青壮年多半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大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因为地区的不同而呈现出形式各异的特点,如在八达河聚居区,七八十岁以上的妇女,仍保留有传统布依族服饰,头缠蓝黑包布,身着青色的无领对襟短衣,身大袖宽,沿右衽无领衣缝处要镶一道两寸左右宽的边,上衣的下角边处还要攘绣各式的彩色滚边,习惯上内衣的袖口较外衣长而小,而外衣袖口则大而短。内外衣袖口处所绣织的花纹图案十分讲究,鲜艳美观,看上去两袖大小相同、长短协调,袖口外露的花色层次重叠和谐,格外醒目受看。当年老一辈多数均穿蓝黑色百榴长裙,有的也系青布围腰或绣花围裙,脚上还要穿一双十分精美的翘鼻子满花绣鞋,俗称“猫鼻子花鞋”(布依语叫“海兰高”)。整套服装可以说是集纺织、印染、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术于一体。正因为全身上下都是出自布依妇女灵巧的双手,因而筹集和缝制这一身服饰常常作为衡量一个布依妇女是否聪慧能干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年妇女的包头,有的已用白毛巾代替,上衣已改穿有领或矮领,并在沿右按前下方处镶嵌二至三道带色的布边,领前的结扣处喜用银泡纽扣作装饰,两手袖口处仍保持了老一辈传统的风格,下身已改穿长裤,唯脚下的绣花鞋逐渐变成半月型或鞋尖处绣小花。改变后的布依女服饰仍显得净洁淡雅、古朴庄重。未婚女青年的服饰,除总体上与中年妇女相似外,只是还喜欢在包头布的末尾处镶绣极为鲜艳的花纹图案,坦露在头顶上方与护发银头智之间,显得洒脱大方、俊俏美观。每逢盛大节日或宴会时,妇女仍均喜佩带各式各样的耳环、戒指、项圈、发簪和手镯等银饰。杂居区的布依妇女,特别讲究包一丈五尺长的头帕,普遍仍穿蓝、青、黑、白等色的右袄大襟上衣,少数也系围腰,下着长裤。在长期的生活中,布依人勤劳善良,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丰富的民族文化。
(一)婚俗
明代,布依族缔结婚姻是自由选择和靠媒说合两种方式并存。清末,由于汉族文化的融入,一些布依族儒生倡导礼仪仿效汉族,缔结婚姻靠媒说合者越来越多,并逐步吸收汉族的一些婚姻习俗。后来,演变成父母包办婚姻占了大多数,聘资由用牛、马改为牛、银并用。民国年间,聘资则一律改用银元。
近代以来,布依族缔结婚姻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
自由择偶&& 男女双方经过“浪哨”互相认识了解,然后议婚。“浪哨”译为汉语就是“谈恋爱”。节日、赶集、走亲访友都是“浪哨”的好机会。先由男方请人征求女方意见,女方若同意,就到女方指定的地点秘密见面,先相互问答,然后以歌传情。若双方有意,就相约第二次见面,否则从此分手。经过多次“浪哨”后,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发展到山盟海誓时,就互赠自己初次穿过的衣服,称为“丢聘”,然后请媒人提亲。
带“走路糖”& 就是男家请媒人带上几千克蔗糖到女家求婚。女方家若同意这门婚事,就收下“走路糖”,请族中数人陪媒人宴饮,表示婚约已成,以“吃糖”为证。若不同意,将“走路糖”交给媒人送还男家。不过,女家即使同意,也不会一次就应允,为表明女儿的珍贵,往往多次婉言拒绝,媒人得带上“走路糖”往返多次才能成功,称为“三回九转”。
吃鸡酒& 女家同意亲事后,男家即择吉日,请男性6~12人,带上两只雄鸡,红纸条腰封的酒、肉、红糖、糍粑等若干,以及香蜡、纸烛、聘金,到女家去进行订婚仪式。女家用烹调好的雄鸡、酒等供奉祖宗后,摆宴招待客人,由族中及舅家长辈作陪。客人告别时,女家要回赠自织土布等礼品。
要八字& 订婚后,男家会在适当时候求取女方的生辰八字,以便择取婚期吉日。去时要带上礼品以及香、纸、鞭炮等,还带上一个鸾书套。女方家祭祖后才开出生辰八字。去要八字的人必须当天赶回。现在有些地方把“吃鸡酒”和“要八字”并为一次进行。
结婚&& 过去,男方请人去迎亲,一般有三四十人,还有花轿一乘,富贵人家则是五马三轿。一般是押礼先生骑马,其他人步行。男家还请八仙乐队。解放后,轿子逐渐废除,迎亲大都是步行或乘车。迎亲礼物有酒、肉、糖、香蜡、纸烛和给新娘的衣服、首饰等。另外还有8个红包,分别送给新娘的外祖父、堂伯、裁缝、厨师以及开坛、上轿、谢祖、梳妆者。第二天清晨“发亲”,姑娘要“哭嫁”,在吹着“发亲调”的唢呐声中,新娘由送亲婆扶出,拜别亲人后,进行“踩斗”,然后由兄弟背出大门,由伴娘陪伴。到达男家时,在院子里举行“回车马”仪式,接着是拜堂仪式,再入洞房。结婚当日直至三天后回门,此间新郎新娘不得同房,新娘由两位伴娘伴宿。
回门 &&婚后第三天,新郎带上礼品,在寨中伙伴的陪同下送新娘回娘家。回到娘家后,新娘就在娘家过着不落夫家(即“不坐家”)的生活。“不坐家”习俗的形成,是以前实行早婚,新娘年龄小,需留在娘家学习针线、纺织等。同时,新娘过早住到夫家会被同伴耻笑。到十七八岁后,农忙时或节日,男方的母亲都要带上礼物将儿媳妇接回去住一段时间,接的次数多了,女方也就在夫家住下了,叫“坐家”。现在,这种习俗正在逐渐消逝。
(二)丧俗
布依族丧葬文化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如果是正常死亡,治丧和安葬大体要经历报丧、沐浴、小殓、大殓、堂祭、开路、出殡、安葬等一系列过程,每一过程都有诸多礼俗。
报丧& 老人寿终,要吹牛角,或鸣枪、放鞭炮向乡邻、亲友报丧,丧家还要去通知亲戚来吊唁。
沐浴& 用香汤给死者沐浴后,为其穿寿衣(包括衣、裤、鞋、袜)、包寿帕,如死者父母或两者之一健在,还要为死者穿孝衣包孝帕。然后将死者抬到用门板搭起的停尸床上。
大殓 &请“摩公”测算时辰,等死者的儿女到齐后举行装棺仪式。死者若为女性,则要等她的亲兄弟到来,谚云:“爹死抬去埋,妈死要等外家来。”大殓前,由“摩公”念经“扫棺”,击铜鼓三响,放鞭炮,然后将死者装入棺中,盖棺封棺,停于中堂。丧家要贴挽联,用白纸覆盖家神牌位。
堂祭& 为死者举行的祭奠仪式,在“开路”的前一天举行。摆好祭品后,由“摩公”或“礼生”唱读祭文。富有的孝家杀猪宰牛,招待前来吊唁的亲友。一般亲友的祭品有香蜡、纸烛、鞭炮、祭幛等,丧家要给亲友分发孝帕;女婿和外家的祭奠最为隆重,仪式多样,祭品颇丰。
开路& 由“摩公”主持,追述死者生平,念“摩经”。
出殡、安葬&& 在堂祭的第二天早晨举行。黎明前,一切祭奠仪式结束,“摩公”带上徒弟,口念死者祖宗所走过的地方的地名,走出门外推倒幡杆,然后转身急入灵堂,一声号令,举剑砍翻油灯,众人一齐动手推倒灵前祭坛,将棺材抬出户外。送葬时,一路鸣放鞭炮。灵柩入穴后,砌石垒坟。最后“摩公”用鸡、肉、酒祭祀死者,并焚烧纸人、纸马、纸幡。
解斋& 过去一些地方依汉俗,父母死后要守孝3年。近代以来,解斋时间各地不一,有的在葬后就请摩公解斋,有的要居丧持斋,父斋29天,母斋33天。丧家3年内不“挂红“,不奏乐唱歌,不嫁娶,逢年过年不能张贴红纸对联等。
布依族丧俗较为复杂,浪费也大,且多迷信色彩,现在许多地方的丧葬礼俗大多已从简,且因地域不同礼俗也不尽相同。
(三)信仰
布依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占卜者、支持祭祀仪式的人,清代根据布依族音译为“报暮”,民国以来称为“老摩”或“摩公”。
将自然现象当做神灵来崇拜的主要有:雷,称为“雷公”、“雷神”,主善恶报应;龙神,主风雨;火,称为“火星神”,主火灾;某些岩石、洞穴、大树,也被人们视为神灵而加以崇拜。但凡“神”的住所,不许任何人在附近吐痰、大小便或高声喧哗。
布依族崇拜自己的祖先,每个家庭都设有神龛供奉祖宗神位,节日、嫁娶都要祭祀供奉。
(四)传统节日
大年 &&即春节。除夕之夜,家家摆猪头、菜肴、酒礼祭祀祖先,放鞭炮,击铜鼓,合家吃团圆饭。入夜,点长香守夜,打糯米粑,煮灰粽粑。凌晨,姑娘、小伙拿着香和纸钱到水井边焚烧,争挑“金水”、“银水”,以先挑到为吉兆,预示新年万事如意。除夕晚上还要为犁、锄、磨、纺车、织布机等打上“封皮”,半月内不能启封使用。初二、初三开始拜年活动。白天,青年男女开展丢花包、打毽、浪哨等活动,晚上对山歌、弹月琴、吹木叶,演布依戏等。青年小伙子们还要走村串寨舞狮、耍龙灯,到各家各户去拜年。近代以来,正月初五至初七有许多青年汇集到幺塘洞洒寨赶“神仙田”歌会,进行对歌、浪哨活动。
三月三&& 是以村寨为单位祭祀山神、社神的传统节日。《南笼府志》云:“每岁三月初三宰猪、牛祭山,各寨分肉,男妇饮酒,食黄糯米饭……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此节并非一定在三月初三过,而是在三月的第一个寅日过。祭山之日,寨内肃静,各户除一位男性家长参加祭祀外,其余的人都要到野外“躲山”,直到祭祀完毕燃放鞭炮后才能回家。祭祀时屠宰的猪、牛要求毛色一致,祭祀中不能用汉语交谈,不会布依语的就打手势。各条路口要挂上一把茅草或拉起一根夹有纸人、纸马的绳索,以示外人不得进入寨内,如有人“撞寨踩山”,要罚其购买雄鸡、猪肉、酒等祭礼为该寨重新祭山。“三月三”青年人大都要去德卧镇参加“毛杉树歌会”,歌会一般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已日举行。
六月六&& 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有的地方是在六月的第一个寅日过节,有的地方则是在第一个申日过节。节日期间,各地要杀猪宰牛祭祀“寨神”、“山神”、“土地神”、“五谷神”,各家各户还要祭青苗,在田坝打狗杀鸡,插纸人、纸马祭田。
布依族传统节日
  布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除过大年、端阳节、中秋节等与汉族基本相同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
  布依族的大年节。据方志记载,说布依族皆“以十一月为岁首”。其时应在这月为是,但现在已统一并入春节,辛劳了一年的布依族同胞秋收一过就开始为年节做准备。每到年底,家家户户忙着酿酒,打糯米粑,腌制腊肉,做血豆腐,或逢制新衣。腊月二十三日晚上,布依族同胞用糯米制成的麦芽糖等果品在家里“祭灶神”,请它向“玉皇大帝”禀报时,多替人们说些好话,多多赐福于人间。祭灶后,人们要准备香、烛等祭神用品,请“先生”写好对联,分别贴在大门、侧门、窗户等,以示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此外,不少人家还要在大门上贴上门神,在家里的墙上贴满各种喜庆的年画。除夕以丰盛酒菜敬供祖先,燃放爆竹,合家守夜直到鸡鸣。正月初一天刚亮,姑娘们都争挑第一担水回家,名曰“聪明水”;男孩则争先到土地庙旁,用绳子牵来小块石头放在畜圈之中,意为“六畜兴旺”。
  大年期间,青年们相邀外出“榔梢”;中老年人则彼此拜年祝贺,一同饮酒为乐。初九那天叫“上九”;按当地风俗,到这一天才能“煮生”,即先燃起香烛,将生肉供祖宗,然后将生鸡、生肉煮熟,再放到香案前供一回之后方能享用。有些布依族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还要正月三十校“小年”。在此期间,有的还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有赛马、掷石、铜鼓、唢呐、歌舞、篮球等等比赛,参加者多达数万人。镇宁扁担山一带的“玩龙”活动,意在祈求龙神保佑来年农事丰收,百事吉利。
  布依族的“三月三”。由于地区不同, 布依族过“三月三”节日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在贵州省贵阳市马当地区的布依族,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称为“地蚕会”节。据布依族老人讲,开春以后,地蚕危害庄稼,啃食包谷苗等农作物。于是,在三月初三,他们将炒好的包谷花带到坡上去祭地蚕。他们在山坡上边唱山歌边吃包谷花,据说这样可以“迷住”地鬼,堵住它们的嘴,使他们不能咬种子和禾苗。有的地区将这一天作为祭社神、山神的日子。如同(清)《南笼府志》所言:“其俗每岁三月初三宰牛祭山,各聚分肉,男妇筛酒、食花糯米饭”,“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故当地人又称是日为“仙歌节”或“地蚕会”。一村或邻近几个村临时集资买猪、牛宰杀供祭,供祭之日,外人禁止入村。这一天,望漠的布依族要吃三色糯米饭,关岭地区要做清明粑,贵州省西部地区布依族人要扫墓,有的地区这天集会唱歌游玩,进行社交活动。
  布依族的“四月八”。传说这一天是牛王的生日,所以也称“牛王节”、“牧童节”。黔西地区也称为“开秧节”。贵州荔波一带,每逢这个节日要做黑糯米饭敬“牛王”;望溪县要吃四色糯米饭;有的地区不但要做糯米饭还要杀鸡备酒祭祖,并用鲜草包糯米饭喂牛,给牛洗澡,让牛休息一天,表示人们对耕牛的爱护和酬劳;个别地区还要举行斗牛、赛马等娱乐活动。米花节采花节又称“女儿节”,是甘肃省文昙搏赠地区藏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相传莲芝姑娘聪颖伶俐,勤劳智慧。她教会人们垦荒种粮,纺线织布,又采来百草为百姓除病,不幸于五月端阳在采花途中遇险殉难。为了纪念她,人们将五月初四定为“采花节”。届时,藏族姑娘在兄弟的陪伴下,纷纷进山采花。五月春风,花开遍地,杜鹃、芍药、构把、草梅、贝母、酒曲等鲜花争奇斗妍,花如海、歌如潮,令人心旷神怕。姑娘们头戴味香色艳的鲜花环,手捧花束。围着篝火且歌且舞,通宵达旦。黎明时分,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边走边舞,向莲芝姑娘道别。采花的队伍进寨时,艾老乡亲们盛情欢迎、款待。姑娘们则给大家赠礼品。晚上,全寨又把采花的姑娘和小伙子们请到一起,互敬美酒,祝福健康、吉祥。
  布依族的“六月六”。布依族人民过六月六这个传统的民族节日非常隆重,所以有的地区称为“过小年”。布依族普遍过“六月六”,但有些地方对节日来源传说不同。传说在人类早期,布依族始祖“盘古”会种水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海龙王的女儿,互相爱慕而结为夫妻,一年后生了个儿子,名叫新模。若干年后盘古六月初六去世,为了纪念他发明的水稻种植技术,确保五谷丰登,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家杀猪宰羊供奉盘古,世代相传形成了民族节日。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池里传说这样做蝗虫就不会来吃。
  布依族的“毛杉树”节。毛杉树节是居住在黔西南安龙县德卧镇布依族群众的传统节日,也叫“赶毛杉树”。在纳拿和者棉之间,有一块十亩见方的小土丘,当地称它为“毛杉树”。每年从农历三月初三以后的第一个“蛇场天”开始,聚集了盘江两岸的布依族、苗族和其他民族的青年男女赶三天歌会。第一天“蛇场天”,大家起吃五色糯米饭来祝贺节日。第二天是“马场天”,天一亮人们就赶到毛杉树进行各种传统的文娱活动,傍晚男女青年对歌.通过对歌寻找理想的侣伴。第三天是“羊场天”,远方的客人要上路,客人向主人道别,互相祝愿。关于“毛杉树节”有一传说故事,南盘江边有一布依族村寨,寨子里有一叫杉郎的后生,邻寨有一姑娘叫树妹,两人在劳动中相识,在劳动中相爱。正当他们要成亲之际,山上的魔狼抢走了树妹。杉郎大战魔狼,终于救出了树妹。但是魔狼变成了许许多多的“蚂炸”(蝗虫)来糟踏庄稼。树妹为保护庄稼,一连唱了二十七天的歌,害虫随着歌声消失了。但村妹累病了,在三月初三“蛇场天”离开人间。第三天杉郎也因悲伤去世了。不久在杉郎和树妹的坟上长出了杉树。当地的人们称这些树为“毛杉树”。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布依族人民便举行歌会纪念他们。
布依族“三月三”毛杉树歌节的传说
每逢三月三,山歌飞满天。“三月三”是布依族最浓重的传统节日。特别是在黔西南州安龙县德卧、龙广镇一带,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以后的第一个蛇场天,四十八寨布依族人民都要放下农活,杀猪宰鸡,进行神圣庄重的祭山扫寨活动。然后穿上节日盛装,相约来到德卧镇一个叫毛杉树的地方,与成千上万来自南北盘江一带的各族青年男女及广西隆林的壮族同胞相聚,连续三天举行规模宏大的对山歌、舞龙狮和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活动。未婚青年男女则通过对歌、浪哨等形成结识异性朋友,寻找意中人。
  “毛杉树”歌节的来历,起源于一个悲壮感人的英雄故事。相传东汉时期,德卧地方有一恶霸叫乃支,仗着兵多势众,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当地布依族群众苦不堪言。当时奉命镇守在广西隆林的两名汉朝大将岑鼓、马武,率兵前来征讨,为民除害。双方在德卧坝子激战了七天七夜,终于铲除了乃支的恶霸势力,两名大将亦在激战中中暗箭身亡。当地群众将他们安葬在坝子西面的山脚下,为防止遭坏人破坏,没有垒坟,只在安葬的地方栽了两棵杉树作记号。杉树栽下后,长势神奇,仅三个月就长成九丈高的合抱大村,且枝叶繁茂,针叶细如毛发。当地人称“毛杉树”。后来又繁育成一大片茂密的杉树林。
据说两位英雄牺牲的时间正是农历三月的蛇(已)日,以后每年三月间的第一个蛇场天(初一初二除外),把他们供为寨神的当地布依族要杀猪宰鸡,烧香敬酒举行三天的隆重的祭祀英雄、祭山扫寨、祭水扫田活动。在祭祀期间,只要祭祀的猪一叫,寨锣一敲,所有村民都要放下农活,并借此机会访亲会友,或在家准备酒菜、打糍粑、染花糯米招待远方来的亲戚客人,叫“闲三”。
“毛杉树”歌节另一种传说则是源于远古时代当地一对叫杉郎和树妹悲壮感人的爱情故事。但不管怎么说,每年农历三月的这两三天,周边地区各族青年男女都会自发的从四面八方云集这里,白天举行山歌比赛,舞龙狮,民间体育竞技、对歌、“浪哨”等娱乐活动,以此表达了两位为民除害的民族英雄的缅怀和敬仰,或对杉郎树妹忠贞爱情的追崇。直至傍晚夕阳西下,人群才渐渐散尽。
  晚上,参加歌会的远方客人各自散发到附近村寨的亲威家投宿。客人一进屋,主人家就笑着忙开了,递板凳,安桌子,端出花色糯米饭,自家磨的豆腐以及酒肉等热情款待。晚饭刚过,就有本寨未婚姑娘小伙主动上门来找异性青年通宵达旦对歌,以此来寻找和结识情投意合的意中人。主人家不但不嫌麻烦吵闹,而且哪家人越多越闹热主人越高兴,在旁边炒瓜子添茶水煮夜宵,服务非常周到,深怕怠慢了客人,人家第二年不再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德卧镇田坝村修建了祭祀堂,州民族宗教局和县政府拨款建起了对歌台,并组织群众编排节日,参加节日文娱活动,传承了千百年的“毛杉树”歌节成为当地各族群众一年一度最隆重的歌舞盛会。一九八七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镜头聚焦这里,将这一盛会搬上银幕向世人展示。2005年,安龙县政府已将其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发掘和保护,让它成为该县旅游文化的一大亮点。
(神秘的)布依族“三月三”祭山活动
居住在南北盘江一带的布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习俗文化,风情非常浓郁。布依族居住的地方大多是依山傍水的坝子和布满层层梯田的山间,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以前,农业生产大多是靠天吃饭。因此,布依族除了祭拜祖先以外,还崇拜大自然。每个布依族居住的村寨,都有一棵被供奉为神灵的大树,尊称为“老人”,在村民心目中,它就是山寨的保护神,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主宰着寨中一切生灵。除重大民族庆典节日外,平时寨中红白喜事之后,如哪家老人去世、哪家娶新媳妇进门、哪家喜添人丁,都要准备好香钱酒礼、活鸡猪肉、糯米鸡蛋等三牲祭品,请两位德高望重的寨老带去请示和供奉。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布依民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全寨都要集体举行盛大隆重的“祭山扫寨”活动,或者说是每年春耕时节的一次“求雨”大典,祈求上苍和神树显灵、护佑全寨老幼无病无灾、健康平安,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家家六畜兴旺、户户五谷丰登。说来也怪,每年“祭山扫寨”仪式刚一结束,几声闷雷过后,就会多少下一场不大不小的春雨,今年也不例外,说明只要心诚,神灵也会感动。
笔者生长在南盘江畔安龙县德卧镇的一个布依村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布依人。记得老屋的后山腰上原来有一棵四五个人合抱的古树,那就是乡亲父老们世代供奉的神树。十多年前不知什么原因,神树枯倒。神树一倒,山寨没有了守护神,全寨人失去了精神的寄托,据说自那以后好几年,由于没有搞祭祀活动,寨运非常不好,厄运不断:不是东家遭灾、就是西家遇祸;不是这家中年丧妻,就是那家老年失子,还有几个中老人刚过半百或六十花甲就突然病逝。于是就有人说:神树虽然倒了,但他的神灵还在,因为没有祭祀它,它老人家不高兴了。经大家商议后,就在原来神树的树桩下面,建起一个神堂,内设神坛,神堂旁边还盖起一间供祭祀时生火做饭用的伙房,寨子又开始恢复了传承千百年的“祭山扫寨”活动。
今年农历三月十二蛇场天,又到了一年一度“三月三”祭山的日子。半个多月前,村民们就召开会议,商议祭山活动的有关事宜,每家自愿交纳15元钱作为活动的费用,并分别在村头寨尾张贴了告示。作为从寨子里出来的布依族后代,我有幸被邀请回去并安排为轮流执事参加祭祀活动。三月十二日一那天大早,参加祭祀的人早早起来,洗漱完毕就立即到规定的地点集中,带上前两天就置办好的一切祭品,来到神坛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村民们则一早每家就将一个装有半碗米、一个鸡蛋、插着柳枝、拴着写有户主姓名的纸条和一挂青纸的提篮放在规定的地方。参加祭祀活动的人有:两位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主祭寨老;每年轮流从寨各家中抽出6至10个青壮年负责后勤服务的执事人员,其中一个为管事(即事务总管);两个未婚男孩为招财童子。祭祀的牲生猪,必须是一头没有一棵杂毛的黑猪,鸡必须是未开叫的红公鸡或未下蛋的雌鸡。
祭祀仪式分为两个程序,即领生和回熟。开始时,由寨老将各家各户的青纸收集起来在神坛两旁挂好,点香上酒、烧纸作揖,口中念念有词,用布依话说“三月三”到了,各家各户都准备了礼物,让我们带来烧香进贡,请您老人家来领认。然后几个年轻力壮、手脚麻利的汉子后生立即动手杀猪宰鸡,两个招财童子则提着堂锣在寨中来回鸣锣喊寨,然后在寨子各个进出路口拉起有标志草绳。只要祭山的猪一叫、寨锣一响,自此以后三天内外人包括亲戚朋友不得进寨(在此之前进入寨子的不受限制,可自由出入),本寨人员放下一切农活,闲玩三天,违者令其自备相同的的礼品从新祭祀。
领生仪式结束后,一些人汤鸡汤猪,一些人则将村民送来的提篮收集起来,将篮内的米和鸡蛋放在锅里煮好。待把鸡猪打理干净,将整个鸡和猪的头蹄煮熟,抬到供桌上,还摆上煮熟的花糯米、米饭、豆腐、刀头,然后开始回熟。由主祭寨老再次点香上酒、带头烧纸作揖,请老人家前来领受,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无病无灾,全寨老幼四季平安、健康发财。祭祀结束后,将切割好的猪肉包括肠肝肚肺以及煮好的鸡蛋、米饭分成相同的若干份,分别装进各家的提篮,通知大家来领回去做晚饭供祖宗。东西分发完毕,忙碌劳累了一天、已是饥肠辘辘的祭祀人员才得以空闲下来。此时,大家围坐一圈,陪老人(神树)喝酒吃菜,美美的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才收拾东西回家。
祭山活动还有许多禁忌:参加人员必须是双数,不能挂单;家中有老人去世、或妻子怀孕的,当年不能参与;丧偶或失子的、家庭不和睦的不宜参与;手脚不干净、心术不正的不准参与;女子不能靠近神坛;服务人员挑水不能换肩;整个祭祀过程中不准争执吵嘴,讲脏话、乱吐痰;不准在神堂周围大小便、乱丢东西;在“老人”还未领受前的一切祭祀果饼不能先吃先偿,包括煮肉时喝汤偿盐也不行;各家分到祭山的肉只能主人家自己吃,不能用来招待客人,吃剩的汤和骨头也不能喂狗和家禽家畜,必须倒进灶窝火塘里烧尽,若是家里来了客人,主人要另备酒菜招待。
山上的人在忙着举行祭山仪式的同时,其他村民们早早吃完午饭,给孩子染红鸡蛋,然后换上节日盛装,扶老携幼,邀邀约约去赶“毛杉树歌节”。下午又买好酒菜,匆匆忙忙赶回家做晚饭,准备招待那些白天来赶“毛杉树”、晚上到家中投宿的远方亲戚朋友。年轻人则白天在杉树林中“浪哨”,晚上就找到来了客人的寨邻家,与异性青年通宵达旦对唱山歌,以此来寻找合适自己的“意中人”,三天后方才散去。
布依族八音座唱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所谓布依八音,是指发源于安龙县万峰湖镇马鞍营村,流传于安安龙、兴义、贞丰一带的传统说唱曲艺。布依族八音坐唱,演出队伍8至14人不等,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因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
  千百年来,它一直在南盘江流域的村村寨寨传承延续着。据传,布依八音的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为主。元明以后,由于布依族民族审美意识的作用,逐渐发展为以丝竹乐器为主伴奏表演的曲艺形式。
二、历史溯源
  据史料记载,八音早在唐宋时期就流传于南北盘江的贵州兴义、安龙、册亨、望谟等布依族聚居区一带。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平南乐》中称:“广西诸郡,多能合乐,城廊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每岁秋成,众招乐师教习弟子,听其音韵,鄙野无足听。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堪整异,时有教坊得官,乱离至平南,教土人合乐,至今能传其声。”元明时期,八音演唱内容加入了民俗、喜庆的内容,并吸收了其他戏曲特点,大大丰富了演唱内容。到了清代,“八音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据《清稗类钞》)。至此,八音已发展成为曲艺演唱形式。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清时期,布依八音曾一度盛行。在盘江流域布依族村寨普遍开设有教乐坊“八音堂”,专门传授布依八音技艺,演出八音坐唱的八音队多时达到三百余支。新中国成立后,兴义市布依八音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演出,被誉为“盘江奇葩”、“凡间绝响、天籁之音”、“声音的活化石”、“南盘江畔的艺术明珠”。
三、传承与发展
  就在八音座唱发展的鼎盛时期,又一种新的文艺形式悄然而生,这就是布依戏。布依戏产生于清初,而成形于什么年代有不同认识。一是根据老戏师的家谱推算出来的,大概在乾隆年间;二是根据《兴义县志》记载,光绪初年(1875年),兴义巴结王土司的族人王寿山倡议,多人出资首次制作了专用戏服,在巴结老场坝搭台演出。至此,布依戏才真正完成了她的发展,不但有了曲调、有了声腔、有了表演、还有了服装,成为戏剧之一种。布依戏是在“八音座唱”的基础上衍化发展而成的(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贵州卷o布依戏音乐分卷》)。从表演上看,布依戏有动作、有化妆、有专用的服装,而这些恰恰是“八音座唱”所没有的。由此看来,表演是二者的主要差异。这也就成就了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艺术。
  由纯器乐曲依次发展为表演唱,发展为八音座唱,以后又延展至布依戏曲,形成四种音乐形态同宗的独特景象。而且,这四种音乐形态并没有被历史的“浪淘尽”,而目前同时存世,形成“四乐同堂”,殊显难能可贵。这为研究民间文艺的沿革发展提供了活标本。
四、艺术特色
  每当人们说到“布依八音”、“八音坐唱”,总会发问:这“八音”是什么意思?她为什么叫“八音”?她代表的是什么?我们知道,在中国音乐史上,“八音”这个称谓最早出现在周秦时期。那时把乐器按制作材质的不同区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这就是“八音”。后来泛指为乐器。而“布依八音”的“八音”和中国音乐史的“八音”有无关系呢?“布依八音”、“八音座唱”的“八音”,现在比较一致的解释是指八种乐器,即:萧筒、牛角胡、葫芦琴、月琴、鼓、包包锣、小马锣、钗等乐器。
  “八音”是器乐组合的名称。八音演奏一般也是合奏。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讲到“八音”时是这么说的:“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甚整异。有时以教坊得官,乱离至平南,教土人合乐,至今能传其声。”其中不论是说“乐甚整异”,还是“教土人合乐”,都是说的乐队乐器多,演奏形式是合奏。从现在流传下来的曲谱和民间流传的演出形式看,都证明了“合乐”的特点。& 布依族八音坐唱在布依语中叫“万播笛”,即吹奏弹唱的意思。八音坐唱的表演形式为八人分持牛骨胡(牛角胡)、葫芦琴(葫芦胡)、月琴、刺鼓(竹鼓)、箫筒、钗、包包锣、小马锣等八种乐器围圈轮递说唱。表演以第一人称的“跳入”唱叙故事,以第三人称的“跳出”解说故事,也有加入勒朗、勒尤、木叶等布依族乐器进行伴奏的情形。演唱时,男艺人多采用高八度,女子则在原调上进行演唱,这样不仅可以产生强烈的音高和音色对比,还能增加演唱的情趣。演唱时唱腔用布依语,道白用汉语,有小嗓和平嗓之分,由乐队人员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嘴炮拿凳子砸的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