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蝉鸣空桑林林八月萧关道是谁的诗句

经典诗词歌赋中的固原,让你意会另一道别样风景!
我的图书馆
经典诗词歌赋中的固原,让你意会另一道别样风景!
固原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古城,《诗经·小雅·六月》中的“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揭开了固原历史文化文献记载的篇章。数千年来,有关固原的诗词歌赋有数百首之多,隋炀帝杨广、王维、王昌龄、岑参、范仲淹,近代的谭嗣同,特别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等无数文人名士在固原这座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蜚声海内外的名篇,道尽了边塞的固原、历史的固原、文化的固原。让我们一起品味一下其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在怀古中铭记诗词歌赋里的固原,在论今中意会那另一道别样风景!&& & &诗经·小雅·六月西周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騤騤,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四牡修广,其大有顒,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中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戎也既安,如輊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小雅·六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记述周宣王时期尹吉甫北伐玁狁的诗歌,通过对这次战争过程的描写,赞美了战争主帅尹吉甫的文韬武略、丰功伟绩和英雄风范。这也是固原第一次出现在文献记录之中。尹吉甫(中华诗祖)藏于博物馆西周铜簋固原博物馆&& & &汉饶歌·鼓吹曲西汉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作为中原自然屏障四塞之一的萧关,汉唐时就是军事要地,统治者曾派重兵驻守,保护古都长安。这首汉乐府即描述了萧关周围山头报信用的烽堠处处皆是,大部队出发迎敌的壮观场面。悠悠萧关汉代铜钟(现藏于固原博物馆)&& & &咏霍将军北伐南北朝齐梁·虞羲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凉秋八九月,胡骑入幽并。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凉。乘墉挥宝剑,蔽日引高旍。云屯七萃士,鱼丽六郡兵。胡笳关下思,羌笛陇头鸣。骨都先自詟,日逐次亡精。玉门罢斥堠,甲第始修营。位登万庾积,功立百行成。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未穷激楚乐,已见高台倾。当令麟阁上,千载有雄名。《咏霍将军北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文学家虞羲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通过歌颂西汉名将霍去病受汉武帝指令,六次击败匈奴,保卫汉朝边境安全的功绩,表达作者自己愿意为国效命、马革裹尸的壮志豪情。这首诗选自《宣统固原州志》(《民国固原县志》亦收录此诗)。南北朝·北魏龟形铜灶开凿于南北朝时期的须弥山石窟&& &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王维萧关寻边萧关遗址文化园王维《使至塞上》碑&& & &饮马长城窟行隋·杨广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文选》五臣注说:“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 以饮马......”按照史料综合推测此处所说长城窟应当在今固原各战国秦长城某处。此题现存有许多作品,本篇为隋炀帝皇帝杨广所作,是这个题材中的名篇,当时隋炀帝杨广西从今西宁经扁都口巡视张掖,路过当时的固原,作饮马长城窟行,本诗30联,此处节选其中8联,让大家一略杨广一代帝王的雄浑诗风。隋炀帝杨广固原境内的战国秦长城&& &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唐·岑参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八月,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前往河西、陇右(在今陕、甘交界区域)一带。临行前,当时在长安的岑参写了这首诗赠他,此诗提到了萧关,充分的体现了岑参边关诗人的特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关心。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固原市泾源县萧关古城遗址&& & &送少府田中丞入西番唐·姚合萧关路绝久,石堠亦为尘。护塞空兵帐,和戎在使臣。风沙去国远,雨雪换衣频。若问凉州事,凉州多汉人。姚合(约779-约855)中国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友善,诗亦相近,然较贾岛略为平浅。世称'姚贾'。擅长五律,以幽折清峭见长,善于摹写自然景物及萧条官况,时有佳句。通过这首诗可以判断出此时的萧关周边形势较为缓和,人民生活较为安定!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姚合具有汉唐风韵的萧关遗址文化园&& & &塞上曲唐·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边关诗是王昌龄非常擅长的诗种,八月的萧关古道正是秋意日寒的时期,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同时讽唐代喻市井游侠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冬日萧关&& & &使过弹筝峡唐·储光羲鸟雀知天雪,群飞复群鸣。原田无遗粟,日暮满空城。&达士忧世务,鄙夫念王程。晨过弹筝峡,马足凌兢行。&双壁隐灵曜,莫能知晦明。皑皑坚冰白,漫漫阴云平。&始信古人言,苦节不可贞。弹筝峡,一名金佛峡,俗名“三关口”,在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东南55公里。峡中有金装佛,故名金佛峡。其峡长10公里,两山壁立,峡势险窄,水从中流,触石筝筝有声,如弹筝然,故名弹筝峡。相传六盘、瓦亭、萧关为三关,斯地居其中,故曰“三关口”。从诗题看,这首诗是作者出使西北边地路过弹筝峡时所作。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唐代爱国诗人政治家储光羲秀美弹筝峡&& &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北宋·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唯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魏野?是?北宋诗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世代为农,自筑草堂於陕州东郊,一生乐耕勤种,亲手植竹栽树,凿土引泉,将所居草堂周围环境布置得景趣幽绝,常在泉林间弹琴赋诗其诗,多吟咏陕州风土人情、田园山水,诗风清淡朴实。这首边塞羁旅行役律诗景象萧瑟,感情悲怆,和盛唐的边塞诗有霄壤之别。时代之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一个原因,身份之不同则是更主要的原因,作者是个消极遁世的隐士,而高适和岑参他们则是积极进取的用世之士。北宋诗人魏野泾水源头老龙潭固原古城墙&& & &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康定二年正月(1041年)宋夏好水川(今宁夏固原市境内)之战,宋朝大将任福及数十名战将阵亡,士兵10万人战死,受伤、溃散的更多。这次历史上著名的战事,使宋廷“关信大震”,宋仁宗也“为之旰食”,即至晚上才用饭。欧阳修,韩琦等朝臣宿将痛恨无比,纷纷上书自责,时夏竦,韩琦与范仲淹负责陕西防务,范仲淹因对西夏作战不利而被贬官调职。面对塞外的清寒,忧虑的诗人吟诵出了境界庞大苍凉悲壮的爱国主义文学名篇《渔家傲秋思》。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范仲淹平夏城(原州区黄铎堡)&& & &固原重建钟鼓楼明·杨一清西阁风高鼓角雄,南来形胜倚崆峒。青围睥睨诸山绕,绿引潺湲一水通。击壤有歌农事足,折冲多暇虏尘空。登楼不尽筹边意,渺渺龙沙一望中。《固原重建钟鼓楼》是明代首辅大臣杨一清的诗作,有两首,载于《固原州志》。诗中表现了固原钟鼓楼之形胜,抒发了为国戍边的壮志豪情。固原钟鼓楼,据《嘉靖固原州志》载:固原钟鼓楼在州城大街中,明佥事杨勉修筑。岁久倾圮。正德八年(1513年),总制右督御史张泰、兵备副使景佐重修,极雄壮,取安定县古寺巨钟置楼上。《固原镇鼓楼纪略》云:“重楼七楹,东悬鼓,西悬钟。楼崇二丈七尺。台如之广二十三丈,厚五丈六尺,皆以砖石围砌。”历时一年落成。杨一清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明朝成化八年进士,曾任陕西按察副使兼督学。弘治十五年以南京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头衔出任督理陕西马政。后又三任三边总制。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为官五十余年,官至内阁首辅,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才华堪与唐代名相姚崇媲美。此诗共两首,正是杨一清任三边总制时期在固原所做!明代内阁首辅、三边总制,文学家杨一清&收藏于固原博物馆后院的固原钟鼓楼大钟&& & &原州九日明·赵时春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明代会元。字景仁,平凉(今甘肃平凉)人。公元1525年(嘉靖五年),会试第一。选庶吉士。累官户部主事、山西巡抚。去世时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雁门三关、巡抚山西,正四品。此诗作于重阳节正值中秋,秋色渐浓,也有一丝丝愁意,同时也表现了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疑问!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赵时春明固原城复原模型&& & &六盘山转饷谣清·谭翤同马足蹩,车轴折,人蹉跌,山岌嶫,朔雁一声天雨雪。舆夫舆夫,尔勿嗔官,仅用尔力,尔胡不肯竭?尔不思车中累累物,东南万户之膏血。呜呼,车中累累物,东南万户之膏血。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为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其代表作《仁学》,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他的诗感情真挚,志趣豪迈,境界恢弘,笔力遒劲。有《谭嗣同全集》遗世。&《六盘山转铜谣》是他赴兰州途中经六盘山而作。“戊戌变法”六君子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1935 年10月7日,在六盘山巅,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怀和豪放诗人的气魄,饱览六盘雄姿,回顾长征历程,憧憬革命未来,欣然作就《清平乐·六盘山》宏词一首。1961年9月应宁夏同志之瞩手书此词相赠,表达老一代革命家对宁夏人民的深切关怀和深情厚谊。“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念鼓舞宁夏回汉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毛泽东翻越六盘山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不到长城非好汉”中固原境内的战国秦长城遗址丝路古城固原固原,古称大原、高平、萧关、原州、镇戎军,简称“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新石器时期,“逐水草而生”的多个氏族就把固原当作生存的根基而你争我夺;秦始皇首巡天下拜山祭水、汉武帝六出萧关巡察边防、唐太宗视察养马业、成吉思汗避暑六盘山、忽必烈兴建安西王府,以及两千多年前修筑的战国秦长城、汉代兴建的原州城、萧关等军事设施,铸就了固原“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的“九边重镇”地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和须弥山博物馆、西北农耕博物馆、古钱币博物馆馆藏的文物与萧关遗址文化园、皇甫谧文化园、王洛宾文化园等文化旅游景点,无一不在彰显着历史上的固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曾经的辉煌繁荣;无数文人名士在固原留下的足迹与千古诗篇,更加凸显了这片土地的厚重文化底蕴。&大家都在看:1、2、3、4、
馆藏&5424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塞下曲四首原文、翻译及赏析_王昌龄古诗_古诗文网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唐代·王昌龄《塞下曲四首》http://so.gushiwen.org/view_6294.aspx
塞下曲四首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一位大将从宫中奉旨出征,全权征调天下的兵马。朝廷用很重的礼仪拜将出征,沿途州县皆出城迎送。参战
  唐代边事频仍,其中有抵御外族入侵的战争,也有许多拓地开边的非正义战争。这些战事给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无休止的穷兵黩武。主要由于统治者的好大喜功。同时也有统治者煽动起来的某些人的战争狂热作祟。这首小诗,显然是对后者的功诫。
  这首诗可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为第一层,描绘边塞的秋景。作品所写是“八月萧关道”的景象,但诗人首先描绘的则是一幅内地的秋色图:“蝉鸣空桑林”,绿色的桑林叶落杈疏,显得冷落而萧条,又加之寒蝉的鸣叫,更寒意大起,诗诗中的主人公就在这样的季节踏上奔赴萧关的道路,走出一个关塞又进入另外一个关塞,边塞的景色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http://so.gushiwen.org/author_437.aspx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唐代·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http://so.gushiwen.org/shiwenv_cdc327abcbc1.aspx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 一作:望边色)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唐代·李白《关山月》http://so.gushiwen.org/shiwenv_b12f5b4193fd.aspx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 一作:望边色)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唐代·李颀《古塞下曲》http://so.gushiwen.org/shiwenv_d70d6249a70b.aspx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品诗|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塞上曲》
【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共:作“向”。
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欢迎您原创投稿)
潮流易逝,经典永存
四书五经赏析
荐语:四书之名始于宋,五经始于汉武帝,朱熹合为“四书五经”,堪称儒林佳话,旷代经典!
荐语: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宋词里的婉约与豪迈,邀君共赏。
西游记赏析
荐语: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此诗出于谁人之手?
塞下曲 作者: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塞上曲》
作者: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诗人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解】...
前四句中,除第二句记行军之事,其余三句都是描述秋季塞外的萧索景象的。诗人以寒蝉、桑林、萧关、边塞、芦草等充满悲情的意象极写戍边将士所处环境的凄凉萧瑟、寒冷荒凉,...
这首诗是王昌龄的《塞上曲》。
画家李唐(宋)。
注:据明代郁逢庆《书画题跋记》记载:李唐,擅长淡墨山水,初到杭州,无人赏识,靠卖纸画糊口,生活十分艰苦。
这首诗名为“题画”,而实际上涉及画本...
掩映在云雾中的山村,雨水冲刷过的河滩。具有一种朦胧美。村子在云雾中隐约可见,河滩被雨水冲刷之声隐约可闻。
答: 乾陵神道石刻中最新奇者当数石鸵鸟,其象征意义也是最大的争议点。一般观点认为,这对石刻雕凿的是来自外域的鸵鸟,以宣扬唐帝国国势之强盛。也有学者认为设于朱雀门外的鸟...
答: 光雕是意大利的独特艺术,承以文艺复兴()之后成熟的巴洛克艺术风格,采用传统欧洲的建筑美学元素,融合建筑、绘画、雕刻、美术等艺术手法并加以光电的应...
答: 西方的艺术可以说是由希腊人带来与开拓的,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在艺术的表现上也是各具特色。从绘画为例,东方是泼墨写意,强调的是一种意境,而西方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
答: 这虽然说的是绘画,但适用于陶瓷艺术和书法艺术,而且,这正是这两种艺术的特征之一,书法艺术表现得更甚,尽管书法要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要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