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太田痣用激光祛太田痣可以去除干净而且没有副作用吗

祛太田痣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太田痣是一种真皮黑素细胞增生性良性皮肤肿瘤,不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色素沉着,亦可累及其他脏器,从而表现出一系列合并症。太田痣多见于黄种人和黑种人,而白种人中少见。太田痣发生于颜面部,常给患者造成较大心理障碍。太田痣的病变位于真皮,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药物剥脱术、冷冻疗法、磨削术、外科手术、二氧化碳激光、氩离子激光等。
祛太田痣基本信息
太田痣是一种真皮黑素细胞增生性良性皮肤肿瘤,不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色素沉着,亦可累及其他脏器,从
谢小姐 太田痣
而表现出一系列合并症。因1939年首先由日本医生太田(OTA)予以系统描述,故名。
太田痣多见于黄种人和黑种人,而白种人中少见。在日本,发病率据报道为0.89%,而国内的调查则显示为0.16%,低于日本的水平。太田痣多发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4,起病年龄自出生至80岁不等,而约55%的患者于出生后2年内发病,其余大部分于2-10岁时发病,青春期后发病者少。据一项调查显示:出生即发病者23.3%,0-1岁发病者25%,1-10岁占10.8%,11-20岁占36.2%,21-26岁占4.6%。可见太田痣的发病高峰有2个:婴儿期和青春期,这可能和垂体激素水平的波动有关。
太田痣和伊藤痣好发于有色人种, 如东方人及黑人。皮损为淡青色、灰蓝色、褐青色至蓝黑色或褐黄色的斑片或斑点,斑片中央色深,边缘渐变淡,偶尔色素斑的某些区域可隆起甚至发生粟粒到绿豆大小的小结节。斑点呈群集状分布,疏密不一,或中央为斑片,边缘为斑点。皮损的颜色因日晒、劳累、月经期、妊娠而加重。有的青春期变深扩大。本病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眶周、颞、前额、颧部和鼻翼,即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分布的区域;单侧分布,偶为双侧性(约10%左右),约2/3的患者同侧巩膜出现蓝染,结膜、角膜、 虹膜、眼底、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眼球后脂肪及眶周骨膜也可累及。
Tanino提出如下分型:
(1)轻眼眶型:淡褐色斑,仅限于上下眼睑
(2)轻颧骨型:淡褐色斑,仅限于颧骨部
2.中型 深蓝色至紫褐色,分布于眼睑、颧骨及鼻根部
3.重型 深蓝色至褐色,分布于三叉神经的第一、二支支配区
4.双侧型 约占5%
此外,日本的谷野还提出如下分类:
1.轻型(又分眼窝型、颧骨型、前额型、鼻翼型)。
两侧性分布的分为:对称型(又分中央型、边缘型)、非对称型。
根据颜色分为:褐色型、青色型。
根据组织学特点分为:浅在型(色素细胞位于真皮浅层,临床多呈褐色) 、深在型(色素细胞位于真皮深层,多呈青紫色)、弥漫型(色素细胞位于真皮全层,多呈紫青色),
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型(出生后数年内)、迟发型(青春期以后)。
太田痣可合并持久性蒙古斑,并发伊藤痣、蓝痣和血管瘤,亦有报道前房角因色素增生受阻而导致青光眼,合并神经耳聋、眼球后退综合征,同侧先天性白内障和上肢萎缩。太田痣终生不消退,无自觉症状。恶变的机会极少,文献上曾报道本病合并有虹膜、脉络膜恶性黑素瘤、恶性蓝痣。
伊藤痣属太田痣的范畴,除分布部位不同外,两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完全相同,主要分布于一侧的肩、颈侧、锁骨上区等后锁骨上及臂外侧神经所支配的区域,有些病例可伴发同侧或双侧太田痣。
祛太田痣治疗方法
由于太田痣发生于颜面部,常给患者造成较大心理障碍,因而太田痣的治疗对患者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太田痣的病变位于真皮,又给治疗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在新型脉冲激光问世以前,人们尝试过各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药物剥脱术、冷冻疗法、磨削术、外科手术、二氧化碳激光、氩离子激光等。这些手段虽可使色素部分消退,但难以达到100%消退,同时往往有治疗后色素异常改变及疤痕形成等副作用,所以总体疗效难以令人满意,太田痣的确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治疗手段来达到既彻底消除真皮黑素细胞,而又不累及周围正常组织,即无创伤性治疗的目的。
祛太田痣祛除太田痣
常规的太田痣治疗方法有:冷冻治疗,普通的激光治疗,外科手术等。由于太田痣病损的部位很深(在表皮的下方),所以临床上,上述的太田痣治疗方法非常不理想。
冷冻治疗太田痣:治疗缺乏选择性,是从皮肤表面一层一层地由表及里地冻伤组织,由于太田痣病损部位深,所以冷冻治疗极易留下瘢痕。事实上冷冻治疗太田痣深度是不够的,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事实上绝大部分太田痣病人治疗无效。
普通激光治疗太田痣:利用激光进行太田痣的治疗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需要3-7次治疗,即可达到接近完全消退。治疗间隔为3个月左右,每次治疗可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完成,患者可感觉到皮肤受脉冲光束的拍击,术后疼痛多迅速消失。太田痣治疗的次数与病灶特点的关系最密切。
太田痣在激光治疗后罕见增生瘢痕、皮肤质地改变及持久的色素改变等,因此明显优于其他治疗太田痣的手段。选择性光热作用激光治疗是目前太田痣的首选方法。同样这种激光治疗也缺乏选择性,也是将皮肤由表及里一层一层地烧灼掉,因此治疗后一定会留下瘢痕的。
治疗太田痣:一般是采用将太田痣病损区皮肤磨去(就象水磨石地那样),或将太田痣病损区皮肤切除,最后植皮。这种治疗方法无疑会留下明显的瘢痕,如果植皮,所植的皮肤会非常不自然,即使最成功的手术,治疗的结果看上去尤如脸上“打了一个补丁”一样。
以上的这些老式的太田痣治疗方法或疗效差,或会留下明显的瘢痕所以目前有条件的医院已不再使用这些方法进行太田痣的治疗。
90年代高科技Q开关激光的诞生,太田痣的治疗获得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方法治疗选择性强,能做到既能消除太田痣,又能不留疤痕。
祛太田痣治疗方法知识
祛太田痣外科治疗
1. 皮肤磨削法治疗太田痣
1) 标签:非手术,一至二级
2) 技术原理
磨削术治疗太田痣是通过对表皮和真皮浅层进行可控制的机械性磨削,磨削后,当创面愈合时,可改变皮肤表面的组织结构,使真皮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重新排布,残存的皮肤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会迅速形成新的表皮,创面几乎不留有瘢痕。对于程度较重的太田痣不能完全去除,可结合皮肤冷冻提高治疗效果。
3) 适应人群和禁忌人群
① 适应人群:适应于轻度的太田痣治疗。
② 禁忌人群
a. 血友病或出血异常者;
b. 传染性肝炎活动期患者;
c. 情绪不稳定,要求过高者;
d. 瘢痕疙瘩体质,尤其是好发部位;
e. 瘢痕较大较深者,增生性瘢痕、萎缩性瘢痕;
f. 皮肤损害疑有恶变的,或已确诊为皮肤恶性肿瘤的患者;
g. 皮肤局部有明显感染者;
h. 半年内有放射治疗史,或有放射性皮炎者。
4) 费用:200-600元/次
5) 技术方法
术前需做皮下麻醉,然后进行磨削。为使整个面部颜色均匀一致,面部都需均匀磨一遍。磨削后需覆盖凡士林油纱条和厚纱布。
6) 皮肤磨削术
皮肤磨削术( skin dermabrasion)又称擦皮术,是医学美容换肤技术在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磨削术常采用磨头磨削,对表皮和真皮浅层进行可控制的机械性磨削,修复主要靠表皮内基底层细胞和靠近基底层的棘细胞,以及残存的皮肤附属器如毛囊壁、小汗腺导管壁、皮脂腺导管壁等组织,当创面愈合时,可使皮肤表面的组织变化,并使真皮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重新排布,残存的皮肤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会迅速形成新的表皮,创面几乎不留有瘢痕,以完成治疗及美容的一种手术。太田痣多发生于真皮和真皮下层,皮肤磨削法治疗太田痣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轻度的太田痣治疗效果较好,对于重度的太田痣则可联合冷冻法治疗。
7) 风险和并发症
① 疼痛:多数人术后无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可遵医嘱服用一般的止痛剂。
② 水肿:磨削后,有时会发生轻度水肿,一般3-6周可消失。
③ 皮肤发红:是磨削后最先出现的并发症,其存在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通常可在1-3个月内消失。
④ 粟丘疹:常在术后2-6周发生,应到医院进一步处理。
⑤ 瘢痕增生:可出现在磨削的任何部位,且女性为多。一般轻度瘢痕增生1年左右可自行消退、变平。必要时1年后再行皮肤磨削术,将增生瘢痕磨平。
⑥ 感染:发生率较低,主要是创面污染过重及术后处理不当引起。
⑦ 色素沉着:发生率较高,一般在术后1个月左右出现,2个月为高峰,多则6-12个月,少数1年多消退。
8) 疗程和恢复时间
术后5-6天可揭去外层纱布,术后10天可揭去油纱。磨削第一次后要间隔3个月才能进行第二次磨削。
9) 注意事项
① 面部有毛囊炎或痤疮时不宜做皮肤磨削术。
② 术后应避免阳光直射,可戴口罩或宽边帽等。
③ 术后两周内不可化妆。
④ 会暂时遗留色素沉着,一般3-6个月,最多1年可自行消退。
2. 化学剥脱法治疗太田痣
1) 标签:非手术
2) 技术原理
化学剥脱术是将剥脱性药物涂于面部太田痣的皮肤处,对皮肤进行可控制性的化学处理,在表皮剥脱和浅层组织缺血、结痂、脱落后,形成新生的、光滑润泽的表皮组织,以达到治疗太田痣的目的。由于太田痣多发生于皮肤的真皮层或真皮下层,化学剥脱法对于太田痣的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
3) 禁忌人群
① 近2-6个月内有施术区的手术,如睑成形术、去皱术、吸脂术等。
② 局部有细菌、病毒感染者。
③ 免疫相关性疾病患者。
④ 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
⑤ 近期接受雌激素、孕激素治疗者或正进行异维A酸治疗者。
⑥ 瘢痕体质者。
⑦ 精神病患者或情绪不稳定者。
⑧ 吸烟者或正在口服抗凝药者,皮肤愈合速度慢,不适合做化学换肤。
4) 费用:数百至千余元
5) 技术方法
皮肤常规消毒,在保护非剥脱区皮肤的情况下,蘸取剥脱药液,涂于太田痣部位,经过变白、转黑、结痂、脱落的过程。
6) 化学剥脱术
化学换肤的目的是通过化学试剂可控地破坏一定深度的皮肤,启动相邻表皮和附属器结构的修复过程,形成新的表皮和真皮上部,还可以促进真皮胶原重组,用新生的皮肤代替原来不完美的皮肤。太田痣的发生可能是由于一些黑素细胞向表皮移动时未能穿过真皮与表皮之交界,而长期停留在真皮或真皮以下所致。在真皮中部黑素细胞内含多少不一的黑素颗粒,散在于真皮胶原纤维之间。化学剥脱术对于太田痣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7) 风险和并发症
① 色素沉着:化学剥脱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多由脱痂处过多晒太阳引起。所以要避免晒太阳,外用防晒霜,口服维生素C与维生素E。
② 色素减退:可能会是永久性的,相对于不化妆的男性来说,色素减退显得更加严重。
③ 持久性红斑:浅层换肤后的红斑多数在几天内消退。持续存在的红斑可遵医嘱使用中效的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每天使用直至好转。
④ 粟丘疹:部分患者由于剥脱术后毛囊孔闭塞、受堵,皮脂分泌不畅所致。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⑤ 瘢痕:是中层和深层换肤最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受术者在治疗前半年曾经服用异维A酸,在换肤后愈合时可能会有发生肉芽组织增生的风险,不能马上进行换肤,需要等这段窗口期过后才可。
⑥ 感染:不常见,如果发生感染,多数是浅表的细菌感染或者是单纯疱疹复发。细菌感染一般是因为术后的护理不当,如果在医生正确的指导下,仔细护理受术部位一般都是可以避免的。一旦发生细菌感染,应立即就医。
⑦ 眼睛损伤:治疗时可能发生眼睛的损伤,有报道三氯醋酸引起角膜上皮损伤结膜炎。
8) 疗程和恢复时间
化学剥脱疗法治疗太田痣,术后1-2天,局部轻度发红、疼痛;3-7天后可能出现结痂或脱屑。部分患者局部可出现色素沉着,3-6个月逐渐恢复正常肤色。
9) 注意事项
① 术前需严格遵守规定进行日常护理。
② 术前应充分清洁面部皮肤,去除油脂。
③ 术后6周必须注意防晒以免出现色素沉着。
3. 冷冻法治疗太田痣
1) 标签:非手术
2) 技术原理
冷冻法治疗太田痣是利用低温技术作用于太田痣部位的皮肤,继而组织内外冰晶形成,使细胞脱水、皱缩以及皮肤组织发生坏死,经历变白、结痂、脱落和恢复颜色的过程,从而达到治疗太田痣的效果。太田痣多发生于真皮层和真皮下层组织,对于重度的太田痣可联合皮肤磨削法治疗,提高疗效。
3) 禁忌人群
① 有温度过敏史、肢体麻痹、皮肤感觉或局部循环功能障碍、血液供应差者。
② 女性月经期或妊娠期。
③ 其他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凝血性疾病、糖尿病者;高龄或低龄者;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如放疗、激素长期治疗者。
④ 瘢痕体质者。
⑤ 精神障碍者。
⑥ 严重寒冷性荨麻疹、冷球蛋白血症及冷纤维蛋白血症。
4) 费用:数百至千余元
5) 技术方法
将冷冻剂盛于专用喷雾器械内,对准太田痣的部位喷雾,使局部结冰变白,经历结痂、脱落、恢复颜色的过程。
6) 冷冻技术
制冷剂主要有半导体制冷器( -30℃)、固体二氧化碳(亦称干冰,-70℃)、氟利昂( -60~-90℃)、液氧(-183℃)、液氮(-196℃)。目前常用的是液氮,它是一种超低温物质,且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不易燃爆、价格低廉、运输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冷冻美容治疗中。
② 冷冻治疗器械
a. 液氮贮运罐:是贮存与运输液氮的一种隔热保温金属容器,亦称杜瓦瓶(Dewar Ves-sel),由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真空夹层,容积有5-100L。灌装液氮后,可保持液氮的基本沸点,一天内的自然蒸发率约1%。一般10L的液氮罐可保存,2周左右。
b. 冷冻治疗机可分为手持式液氮冷冻治疗器和液氮冷冻治疗机两种。
c. 冷冻棒包括冷冻治疗头和手柄两部分。
d. 冷冻棉签:由一根较细的竹签或金属杆连接制成锥体形的棉球,其体积大小及远端平面的直径可根据需要制作成不同规格,如2-10mm,供治疗中选用,可用作接触冷冻疗法。
e. 冷冻钳:应用专制的冷冻钳,必要时也可将大号止血钳代用。
7) 风险和并发症
① 疼痛:冷冻治疗1-2天内局部有疼痛感,尤以1-2小时内明显。由于太田痣治疗面积较大,可遵医嘱在术前1小时口服止痛药。
② 水肿:解冻后局部即开始红肿,24小时达高峰,3-4天开始逐渐消退。水肿明显者可遵医嘱外用糖皮质激素类霜,每日2-3次。
③ 水疱:冷冻时间较长者,术后2-3小时局部可出现水疱或大疱。应立即找医生治疗。
④ 感染:较少见。常由术后形成的水疱破溃,不注意清洁卫生,继发感染所致。一旦感染,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⑤ 色素沉着斑:冷冻形成的炎症消退后,部分患者可继发色素沉着斑。一般数月后可自行消退。
8) 疗程和恢复时间
冷冻法治疗太田痣由变白到恢复原色为一个冷融周期,一个冷融周期约为一周,根据不同程度大小的太田痣,可有多个冷冻周期。一般术后3-4天水肿开始逐渐消退,色素沉着斑可在数月后自行消退。
9) 注意事项
① 冷冻后,局部一周内勿沾水,勿撕痂。
② 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日晒。
③ 会暂时遗留色素沉着,一般3-6个月可自行消退。
祛太田痣物理治疗
1. 激光治疗太田痣
1) 标签:非手术
2) 技术原理
激光治疗太田痣是根据激光的选择性光热效应理论(即不同波长的激光可选择性地作用于不同颜色的皮肤),其瞬间产生的高强度的辐射能量,集中作用于太田痣色素组织颗粒上,将其直接汽化、击碎,再通过淋巴组织排出体外,达到消除或减淡太田痣的效果。
3) 禁忌人群
① 绝对禁忌证:对于孕妇、对光敏感者及近期用过光敏感药物(维A酸类、四环素等)、高血压、糖尿病、长期服用某些精神类药物者、服用消炎药、降压药者、2周内有日光暴晒者以及面部有炎症者,应禁忌治疗。
② 相对禁忌证:曾行化学剥脱、物理磨削、其他换肤术及皮肤放疗、吸烟、糖尿病、增生性瘢痕史、色素异常、不稳定个性等。
4) 费用:元
5) 技术方法
治疗前先清洁面部,疼痛敏感者可于术前1小时外涂表面麻醉膏,麻醉满意后使用激光对准太田痣处依次进行照射。
目前用于太田痣治疗的激光主要有3种:调Q紫翠玉激光、调Q红宝石激;激光、调Q Nd:YAG激光,均有理想疗效。
自激光器产生以来,激光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激光在医疗美容方面应用发展很快,其疗效也比皮肤磨削术、冷冻、化学剥脱效果好。特别是其准确度高,对病变周围组织损伤小的优点,能够有效的对太田痣达到治疗的效果。新型激光选择激光波长为黑素颗粒的吸收高峰,又采用调Q开关技术获得极大的瞬间能量,作用于黑素细胞中的黑素小体,黑素小体在吸收大量能量后发生爆破,导致黑素细胞破碎坏死,随后被周围的细胞吞噬,顺淋巴回流,经过肾脏等排出体外。因为作用的激光波长特异,仅能被黑素细胞中的黑素小体吸收,周围正常组织缺乏黑素小体,或很少,在极短的脉宽激光作用下几乎对正常组织无损伤。
目前常用的激光器主要有:波长755nm的翠绿宝石激光、1064nm的Nd:YAG激光、694nm的红宝石激光等。这类激光均采用调Q技术,脉宽在100ns以内。能量密度根据各个激光器不同有所区别,一般要求在治疗即刻,皮损部位呈现灰白色为宜,以后逐渐呈暗红色瘀斑。1064nm激光治疗后皮损局部可有出血点,约1周左右皮损结痂脱落。
7) 风险和并发症
① 局部肿胀:所有激光治疗后均有轻、中度局部肿胀,术后2-3天最重,5-7天逐渐消退。
② 色素沉着:大部分都在治疗后初为色素减退,但不久可出现色素沉着,一般勿需治疗,在2-4个月内色素沉着可自行消退。
③ 瘙痒:少见。可能意味着伤口的愈合,也要警惕感染的可能。
④ 感染:伤口创面如因挠抓破溃或沾水污染等可出现红斑渗液。一旦发生感染,要尽快就医,以促进伤口尽快愈合,但愈合后可能留有表浅瘢痕。
⑤ 瘢痕形成:激光由于准确性高,治疗的大小及深度都能严格控制,术后一般不会留瘢痕。但少数可形成遗留凹陷性瘢痕,或刺激形成增生性瘢痕。形成瘢痕后应尽快就医治疗,以减轻瘢痕程度。
8) 疗程和恢复时间
1次治疗,约1周后皮损结痂脱落。对于较深的色素沉着,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激光通常需要按疗程治疗,通常是3-5次,由于每次治疗后,皮肤都要有个新陈代谢过程,因此,医生建议治疗的间隔时间为8-16周。
9) 注意事项
① 治疗前清洁面部,不能残留化妆品。
② 治疗后,痂皮脱落以前治疗区域不接触水,不搓擦,忌辣、烟和酒,近段时间禁食颜色深的食物如:咖啡、可乐等,要让痂皮自行脱落,不得强行剥落。
③ 痂皮脱落以前不参加激烈运动,以免出汗后引起感染。
④ 术后注意防晒:避免阳光直射,外出戴太阳帽、打太阳伞,外用防晒产品。要选用安全性高且防晒效果佳的产品:UVB防晒指数(SPF)&30;UVA防晒系数(PFA)&++;R指数较大的物理防晒剂。
2. 光子治疗太田痣
1) 标签:非手术
2) 技术原理
光子治疗太田痣是通过光子释放一个波段的光能量到达黑色素细胞时,黑色素细胞吸收光能继而转变成热能,后者将黑色素细胞温度升高,当升到足够高时,这些细胞就被破坏,引起病变崩解,而对周围组织几乎没有非特异损伤,起到治疗太田痣的效果。但对于重度的太田痣治疗效果不佳。
3) 禁忌人群
① 近期接受过阳光曝晒及将要接受阳光曝晒的人群。
② 光敏性皮肤及正使用光敏性药物的人群。
③ 近期口服异维A酸者。
④ 妊娠期妇女。
⑤ 糖尿病患者。
⑥ 具有瘢痕疙瘩史者。
⑦ 怀疑有皮肤癌的患者。
⑧ 存有不现实期望者。
4) 费用:元
5) 技术方法
① 受术者洁面后平卧。
② 戴眼罩保护眼睛。
③ 治疗部位涂冷凝胶。
④ 在耳垂下方施行测试光斑。
⑤ 观察测试反应,选择合适治疗参数。
⑥ 依次在太田痣部位施行治疗。
⑦ 随时局部冷敷。
⑧ 依反应情况,可做重复治疗。
光子又称强脉冲光,英文缩写IPL,是一种宽谱可见光。光子所释放的一个波段的光能量在到达黑色素颗粒时,不会伤害到皮肤及附近的正常组织,或仅有少部分光被正常组织所吸收,而大部分能量被色素颗粒吸收。色素吸收光能转变成热能,后者将黑色素颗粒温度升高,当升高到足够高度时,这些颗粒就被破坏,引起病变崩解,从而达到去除色素沉着的效果。
7) 风险和并发症
① 术后反应
术后可能出现轻微的热灼感,可能持续0.5-2小时;轻微的发红,可能持续4-12小时;术后可能出现暂时的斑点轻微变深现象,一般一周内可逐渐脱落。
a. 灼伤:光子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发生不同程度的灼伤。
b. 水肿:当术前使用过光敏性药物时,可能会出现显著性的水肿。
c. 色素:减退或色素脱失可能出现在肤色较黑或受日光暴晒的人中。
8) 疗程和恢复时间
治疗每3周进行1次,获得理想的疗效所需治疗的次数为平均3-6次。每次治疗后可立即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中。
9) 注意事项
① 治疗前清洁面部,不能残留化妆品。
② 术后几天内应避免用热水清洗,而应使用冷水清洁皮肤,注意清洁防护。
③ 术后注意防晒:避免阳光直射,外出戴太阳帽、打太阳伞,用防晒产品。
3. 微晶治疗太田痣
1) 标签:非手术,一至二级
2) 技术原理
微晶治疗太田痣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经过真空密闭的机内系统引导,一方面经正压出口喷出微晶砂(三氧化二铝多棱晶体),另一方面又经过负压吸口将微晶砂及组织细胞碎片吸走。两个开口均在同一磨头手柄的顶端,喷出的微晶砂撞击凹凸不平的瘢痕皮肤,达到磨削皮肤、治疗太田痣的效果。但对于重度的太田痣治疗效果欠佳。
3) 禁忌人群
a. 血友病或出血异常者;
b. 传染性肝炎活动期患者;
c. 情绪不稳定,要求过高者;
d. 瘢痕疙瘩体质,尤其是好发部位;
e. 瘢痕较大较深者,增生性瘢痕、萎缩性瘢痕;
f. 皮肤损害疑有恶变的,或已确诊为皮肤恶性肿瘤的患者;
g. 皮肤局部有明显感染者;
h. 半年内有放射治疗史,或有放射性皮炎者。
4) 费用:200-600元/次
5) 技术方法
术前需做皮下麻醉,然后进行磨削。为使整个面部颜色均匀一致,面部都需均匀磨一遍。磨削后需覆盖凡士林油纱条和厚纱布。
微晶磨削机最初由意大利LMottion Engineering设计,微晶磨削机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经过真空密闭的机内系统引导,一方面经正压出口喷出微晶砂,另一方面又经过负压吸口将微晶砂及组织细胞碎片吸走。两个开口均在同一磨头手柄的顶端,喷出的微晶砂撞击摩擦需要美容的皮肤,微晶砂的砂流量及负压均可调控。医疗美容所用的微晶,通常是三氧化二铝多棱晶体,是三氧化二铝和盐的结晶体。微晶磨削是利用微晶的多棱性、棱角的锋利性,高速打击摩擦皮肤表面,达到磨削皮肤、去除太田痣的效果。
微晶磨削轻柔一般不需麻醉,必要时可涂皮肤表面麻醉药,由于磨削创面多较表浅,一般仅在治疗后局部用消炎药膏,不需包扎。由于微晶磨削较浅,常需多次治疗,但术中无明显出血,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7) 风险和并发症
① 疼痛:多数人术后无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可遵医嘱服用一般的止痛剂。
② 水肿:磨削后,有时会发生轻度水肿,一般3-6周可消失。
③ 皮肤发红:是磨削后最先出现的并发症,其存在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通常可在1-3个月内消失。
④ 粟丘疹:常在术后2-6周发生,应到医院进一步处理。
⑤ 瘢痕增生:可出现在磨削的任何部位,且女性为多。一般轻度瘢痕增生1年左右可自行消退、变平。必要时1年后再行皮肤磨削术,将增生瘢痕磨平。
⑥ 感染:发生率较低,主要是创面污染过重及术后处理不当引起。
⑦ 色素沉着:发生率较高,一般在术后1个月左右出现,2个月为高峰,多则6-12个月,少数1年多消退。
8) 疗程和恢复时间
术后5-6天可揭去外层纱布,术后10天可揭去油纱。磨削第一次后要间隔3个月才能进行第二次磨削。
9) 注意事项
① 面部有毛囊炎或痤疮时不宜做皮肤磨削术。
② 术后应避免阳光直射,可戴口罩或宽边帽等。
③ 术后两周内不可化妆。
④ 会暂时遗留色素沉着,一般3-6个月,最多1年可自行消退。
4. E光治疗太田痣
1) 标签:非手术
2) 技术原理
E光实际上是联合了光能和热能(双极射频)两种技术运用于太田痣的治疗中,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医学美容技术。E光可以穿透皮肤深层,选择性作用于皮下色素沉着的部位,从而达到治疗太田痣的效果。但对于重度的太田痣治疗效果欠佳。
3) 禁忌人群
① 光过敏体质者。
② 近期服用过光敏性食物、药物者。
③ 近期内有皮肤暴晒、晒伤的人群。
④ 皮肤有破损伤口的人群。
⑤ 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患者。
⑥ 确诊或怀疑有皮肤癌患者。
4) 费用:元
5) 技术方法
① 受术者洁面后平卧诊疗床。
② 戴眼罩保护受术者眼睛。
③ 在治疗部位涂抹冷凝胶。
④ 将治疗头轻放于待治疗皮肤上,开始实施治疗。
⑤ 治疗将持续约30分钟。
E-光美容技术发明于以色列,发明人为Michad Krinde博士,于2005年5月获得了中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E-光美容技术是联合了光能和射频两种技术运用于皮肤美容中。其中可运用于太田痣治疗的又包括激光与射频和光子与射频两种系统。
E光技术充分联合光能和射频能的优势互补,利用皮肤对光能的选择性吸收引起靶组织和正常皮肤的阻抗差异,在光能强度较低的情况下强化靶组织对射频能的吸收,减轻了光能过强的热作用可能引起的副作用、疼痛与不适感。它可以穿透皮肤深层,选择性作用于皮下色素沉着的部位。E光的核心技术主要有三点:射频+光能+表皮冷却。为达到理想效果,一般需多次治疗,通常为3-5次, 最后一次治疗结束后2-3个月内,治疗效果将持续发生渐进性的改善。
7) 风险和并发症
① 术后反应:可能出现轻微的热灼感、发红或肿胀,一般3-5天可自行消失。
② 色素沉着:治疗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一定要注意避免强光照射,加强防晒,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C等有美白效果的药物。
③ 灼伤: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灼伤,表现为暂时性的紫癜、水疱等。
8) 疗程和恢复时间
每一次治疗大约需要30分钟,一般需要3-5次治疗,两次间隔时间为3-4周。治疗后反应轻微,一般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9) 注意事项
① 治疗前不要化妆,清洁治疗部位。
② 治疗后七天内不能用过热的水洗脸,不能蒸桑拿;
③ 七天内不能吃刺激发物、禁烟酒;
④ 治疗后一个月内注意避免太阳暴晒,外出使用高倍防晒产品,使用太阳伞。
⑤ 如有结痂不要用手撕抓,任其自然脱落。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激光祛太田痣后悔死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