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以之,吾劳也,等劳务所得税计算器,现,吾之劳不得的下句

& “文言文阅读(12分)[甲]山不在高,有仙...”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文言文阅读(12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①无案牍之劳形&②未尝不与书俱 &2.翻译下面句子。(2分)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3.下列各组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2分)&A 何陋之有
B 渔人甚异之
C 能以径寸之木
D 乃引客就观之4.阅读[甲]文填空:(3分)[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5.用原文填空。(3分)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 &”来表达。&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河北省滦南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文言文阅读(12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使┅┅劳累
不曾2.(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3.B D4.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信乎其似巢也。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陆游筑书巢
翻译: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象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 “确实这像鸟窝。”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劳” 的使动用法。注意识记。常常考到。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句中的“何陋之有”的倒装。2句中的“此”“巢”的意思。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A:“之”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用作连接,起加强反问的语气作用。B指示代词C助词,的。D指示代词。故选B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关于“芝兰之室”,写出文中的诸葛庐和子云亭即可。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和把握,仔细阅读题目,从文中找出原句回答即可。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文言文阅读(12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文言文阅读(12分)[甲]山不在高,有仙...”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文言文阅读(12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①无案牍之劳形____②未尝不与书俱____2.翻译下面句子。(2分)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3.下列各组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____(2分)A 何陋之有
B 渔人甚异之
C 能以径寸之木
D 乃引客就观之4.阅读[甲]文填空:(3分)[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____;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和“___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5.用原文填空。(3分)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____”。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____”;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___”来表达。”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文言文阅读(12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①无案牍之劳形____②未尝不与书俱____2.翻译下面句子。(2分)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3.下列各组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____(2分)A 何陋之有
B 渔人甚异之
C 能以径寸之木
D 乃引客就观之4.阅读[甲]文填空:(3分)[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____;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和“___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5.用原文填空。(3分)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____”。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____”;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___”来表达。”相似的习题。修学札偈》之(77)尘劳与佛事_本来无物_新浪博客
修学札偈》之(77)尘劳与佛事
《修学札偈》之(77)尘劳与佛事(关注微信公众号:陈全林)&
(张玉仙书“福寿”。猴,象征寿。故此一“福”字,有“寿”意在,即是福寿或寿福)
尘劳行履作佛事,幻化空身证法身。
无心自契无心道,做个惺惺寂寂人。
这首偈子讲的是如何把生活、修行、行道打成一片。《法华经》云:“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这对于每一个修行者非常重要,不论学佛学道,“佛法在时间,不离世间觉”,要在世间修证大道,我们见到的是,很多学佛学道的人,或者修成了废人窝囊废,文武不能,谋生乏术,既不能为家庭做贡献,又不能为社会做事业,这还是好一点的。更惨的,因为修炼,走火入魔,有了心理障碍,有了精神病。这还算保住了一条命。有一些修行人因出偏而猝死,而自杀自残的并不少见。有一些修道的人,虽云修道,却如《盘山语录》所形容的:“性又不明,更懒参问,心高好胜,自执己是,诈装高道,亏功失行,两下落空,骗人供养,不思己德如何消受。”“又有一等,不治心地,不看经典,不顾罪福,出语乖讹,作事狂荡,触着一毛,便起争斗,夸强逞俊,恃力持胜,欺压良善,相率成党,此等谓之狂朋怪友。”失去了修道的真心,这也是障碍。
怎么使一个人安全、安详地修道,既能修成道,又能给家庭、社会做贡献?即便不说修成道,退一步说,既能修道,修行,又能为家庭、社会做贡献。修道,重在对生命形而上的存有的探索;修行,修证自己的行为、心行,使心性始终合乎自然、生命、社会的规律、规则、法度、法律,而使生命在正道上行走,自觉觉他,自利利人,自度度人。这是完全可能的,就看你是否明理,修为是否够。
“尘劳行履作佛事。”尘劳,即是“红尘劳累”之意,世俗事物,劳我不已。佛经里常用这个词,意思是“烦恼”,八万四千烦恼也叫八万四千尘劳。“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无量寿经》云:“散诸尘劳,坏诸欲堑。”慧远法师注疏云:“五欲境界,有能尘坌,劳乱众生,名曰尘劳。”宗密《圆觉经疏钞》云:“尘为六尘境界,由其境界令心起烦恼而劳倦,故称烦恼为尘劳。”如《楞严经》说:“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人的男欢女爱之心,是最大的尘劳,有此尘劳,就很难修成禅定,也就很难出离尘劳。禅宗说:“尘劳即菩提”,等于“烦恼即菩提”。黄檗禅师有《悟尘劳》一诗云: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要经过红尘的一番历练之后才能脱了尘劳。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经历了恩怨爱恨,兴衰聚散,悟透了无常,明彻了本性。民间故事里说,仙人吕洞宾要考验众弟子是不是已经断除了淫欲之心,就以神通幻化出很多美女,结果弟子们一个个抱着美女进入温柔乡,唯独一个弟子不为所动,吕祖问他,他说早就经历了这些风花雪月,感受到了风花雪月的无常才发心求道。所以,情色已经不能动摇其心。吕祖就传法给他。这则传说包含着深邃的修道之理。经历过了,磨练过了,就容易看破、放下了。
《景德传灯录》里说石头希迁禅师的弟子庞蕴居士“少悟尘劳,志求真谛”。庞蕴很早就悟到尘劳对生命的无益,就开始发心求道。庞蕴开悟后有偈子说:
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乖张。
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
因为悟到尘劳的虚妄而求道,因为修道见性而安于尘劳,则是尘劳非尘劳,尘劳就成了修行。庞居士的生活即禅道,禅道即生活。在任何事情中不以取舍为本心,不因乖张而惹事,神通妙用与砍柴挑水无二,庞居士自谓“不是贤圣,了事凡夫。”在红尘里做个“了事凡夫”,已入贤圣之流。
《天圣广灯录》载有鼎州德山志先禅师之语。“本来无事,不得生事。行为道场,立为佛事,坐为禅定。”这是红尘与佛事融通无二的法诀。如此行去,则于红尘中,即事而修,立处即真。大家读禅宗书,要仔细留心祖师们这些平实而重要的开示。心不生事,心中无事,却能于行住坐卧中大作佛事,这是何等修为,何等定慧。
我是中年才悟尘劳,顿然息心,停了创办了十五年的《益生文化》和泰和生文化公司,把心力用在修学佛道上,心情如《禅林僧宝传》白云守端偈子所言:
我有神珠一颗,常被尘劳羁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青山万朵。
尘劳与佛事,最究竟的见地是灵祐禅师所言:“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尘劳根本污染不了本性,但所有的法门和功德还必须踏实做去,这样就能“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从究竟的立场上,心体无尘,自然本来清净无染,即便在万丈红尘之中,也污染不得本心之清净。这即是福州龟山智真禅师所云:
心本绝尘何用洗,身中无病岂求医。
欲知是佛非身处,明鉴高悬未照时。
未照时,即是本来面目,觉明而不被污染。“非身”者即是法身,遍满一切处一切时,与生命、万有、宇宙的本源同名。
《景德传灯录》里一则公案,颇能说明尘劳与佛事的不二。袁州木平山善道禅师:
师凡有新到僧,未许参礼,先令运土三担,而示偈云:
南山路仄东山低,新到莫辞三担泥。
嗟汝在途经日久,明明不晓却成迷。
大师要新来的僧人必须担三担土以修路,然后才允许参礼。这既能使禅子体会自己行脚的不容易,一路风尘仆仆,又能为后来的参访者做功德,使参访的道路更好走点。
把生活修道化,把修道生活化,把生活与修道看作是无二无别的,这样就容易在生活中使修道升华,容易在修道中使生活善化。我们每做的一件事就都成了修行,这样修下去,当体解脱,即生成就。很多人把修行和生活分开了,以为修行就是打坐、诵经、放生、超度、念佛等。修行、修道有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实践论、认识论,把这些“观”与“论”完全融合到人生中去。有因果报应,有生死轮回,这涉及到了认识论和世界观,由此我们要行善积德,去恶向善,要忏悔业障,这就是方法论和实践论。
“尘劳行履作佛事”,这句话即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在认识上说,我们要认识到佛法和人生的不二性;实践上,要努力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当成修行,从身口意三业方面观照自己、升华自己、净化自己,不偷盗、不邪淫、不两舌恶口、不动歪脑筋,生活就变成了修行。智慧要够,不然,所谓的修行、积德就变成了尘劳,而不是佛事,甚至是烦恼过错。就像有的人以为放生能积功德、能延寿、能培福报、能使患癌症的人好起来,于是出于各种目的到处放生,不仅破坏了放生地方的生态小环境,也促生了“放生利益链条”。我曾经看到过报道,北京有人发心要放生五万只麻雀,于是,放生市场的人接了这“大单生意”,南方某森林里就有人开始网捕麻雀,数万只麻雀从南方运送到北京,死了一小半,北京要放生的人把鸟雀放生了,这些受惊吓的鸟雀被放生后大多死亡,北京某地到处是成群的死鸟,污染环境。在佛学上这是杀生,更是大起尘劳和无明妄为。类似的事情很多。一些人打着传法传功的名义骗财骗色、违法乱纪、败坏佛道门风。这样的修行绝不是真正的修行。一些人好佛好道,成天游手好闲,东走西串,聚众闲聊,也不是修行。
要达到把修行和红尘、人生、生活打成一片,先要明白佛道之理、修持之理,先做到理无碍,缘此,把理融合到事中,做到事无碍,进而理事无碍,进而事事无碍,举手投足,无不是佛事和修行。沩山禅师所谓:“凡圣情尽,体露真常。事理不二,即如如佛。”这十六字可谓禅门“十六字心传”。南怀瑾先生《禅海蠡测》云:盖菩提心印,妙密难明。若言下顿悟,法外忘象,正如六祖所云“密在汝边”,复何秘密之有?然后返观一切世出世间等等诸法,无非佛法。如实证入华严海藏境界,显密妙言,无一而不平实。
近代王凤仪老善人说:“存佛心,说佛话,行佛事,当体成真。”“注《金刚经》、讲《金刚经》的都未必成佛,行《金刚经》的才能成佛。”老善人一生重行道,把修行和整个人生融为一体,才是“善人道”的核心精神。老善人还说:
佛留下千经万典,绝不是单纯为后人念的,更重要的是教导后人照着实行的。学佛的人即使佛经念得再熟,佛号念得再多,如果尘缘不了,贪心不止,嗔恚不息,恐怕也成不了佛。所以,要把佛的教诲,落实在当下,从现实中实践,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千锤百炼,去掉不良习性,化除气禀性,达到净化灵魂,提高精神境界,才是真正的学佛。
老善人(1864——1937年)从三十五岁开悟,到七十三岁辞世,近四十年的时间里,行道大半个中国,仅仅他创建的女子学校,超过七百所。这在清末、民国之艰难时世,是何等艰苦而辉煌的事情。发明性理疗法后,数十年讲病化世,普度群伦,留下了无数讲道的著作,也树立了千古典范。王凤仪老善人的思想、行为,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在生活中修道、开悟、行道,老善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要能把生活和佛事融为一体,即生活即修行,要悟空,能悟空了就能不被红尘名利、恩怨是非等动摇其心。能悟空,自然在行为上会因为见道而看轻世间的名利等,自然不会迷恋酒色财气,自然行为合于正道。《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还有个名字“孙行者”,悟空而行,能见如来。这是《西游记》里的密意,对于每一个修行人,悟空而行,能见实相。如来即是实相、即是法身、即是真心。一个还没有悟空的人,要在生活和修行里不断明理、实修、磨炼,渐渐地能知行合一。能知行合一,就能使红尘与修持融为一体。
王觉仁先生在《王阳明心学》书中说:
你的解脱不在深山老林,而在当下的滚滚红尘中。你的涅槃不在他方净土,而在当下的生死轮回中。从事相上言,一个觉醒者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跟往日并无不同;但是,从实际上看,一个觉醒者生活中的一切,又都与往日截然不同。因为,你心中已经放下对世间万物的贪恋,所以红尘就不再是原来的红尘,而是一座任你自在修行的庄严道场——“青青翠竹(喻世间万物),尽是法身(自性);郁郁黄花(喻世间万事),无非般若(智慧)”。并且,由于你的心已经放下对“垢净、迷悟”的分别,所以生死也不再是原来的生死,而且一场任你自有出入的奇妙梦境——心能转境,则同如来;心随境转,则为众生(做梦者)。
在王阳明先生的教诲,于日用之间体证天理良知,就是儒学的功夫,是心学的心法。《传习录》里说:
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月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
在日常的每一件事情中、每一次应酬中、每一次经验中,都把“致良知”三个字牢记心头,自然就能修身悟道。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是学问大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如果国人在修身中真能时时把“致良知”三字当成做事修身的“主心骨”,国人的道德水平不但不会滑坡,还会提升。绝不会出现假药、假烟、假酒、假奶、假种子、假名牌、假教授等等坑害大众的事情了。
对于想学佛修道的人,感觉修德没有入手处的话,王阳明的“致良知”三个字就是入手处、觉察念头处、观心处。
我经常对来访的道友们说我的修行方法,治学、写作、弘道、待客、居家、看电视、写字、画画,在我都是修行。我经常看各种流行的电视节目、娱乐节目、影视剧,这些没有成为修行的障碍,反使我对人生的认识、对人性的认识更深刻。夫妻一起追剧,使夫妻感情更好。修道,不是成天板着脸,要活泼生动,要热闹幽默,内心是真率的、自由的、坦荡的、光明的、无住的。这与外在的活泼、热闹、幽默不矛盾,是和谐的,相辅相成的。在我,读书是修行,即读即修;写作是修行,传播正见,做大行愿;待客是修行,来的都是菩萨;应世是修行,事去心空;答问是修行,检验所学,起用所悟。我在红尘里检验修持,不经过红尘的检验,就不知道自己修为的深浅,不知道所学能否实用。不经过红尘里的是非恩怨的磨炼,参不透人性与玄机,练不出增胜的定力。不在红尘里大死几番,如何能在道上立定脚跟?又怎能生出离心、生长远心、生清净心?
一位道友,从我修道十余年,问及如何在生活中处事、与人交往,我说:“自己要有主心骨,要有正见,从各种红尘事情中看人性、悟道性,可也。道性不离人性之用。善悟之。”
生活中修道,尘劳里悟真,是禅宗和丹道的精髓。在禅宗,砍柴挑水,无非禅道;在丹法,“此般至宝家家有”,要“历事炼心”;在儒家,“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禅师“饥来则餐困来眠”的境界,融修禅与人生融为一体。有两则很了不起的公案,根据《景德传灯录》的记载讲之。
龙潭崇信禅师,礼天皇道悟禅师为师,跟了好几年。有一次,崇信禅师对道悟禅师说:“某自到来,不曾指示心要。”老师,我到这里很久了,你没有给我指示明心见性的法要。道悟禅师说:“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示心要。”崇信问:“何处指示?”道悟说:“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心要。”道悟说,你给我端茶来,我接了;你给我送饭来,我接受了,你向我行礼问候时我也低头接受并回礼了,哪里没有给你指示心要?“师(崇信)低头良久。”崇信低头沉思了一会儿。道悟说:“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道悟说,见道在当下就见,反复思量就错了。“师当下开解。乃复问如何保任。”就问如何保持这种悟境。道悟说:“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胜解。”“但尽凡心”,就是宋明理学讲的“存天理,灭人欲”。人欲,是过分的、不利于生命解脱的、不合理的欲望。把凡夫的酒色财气之心都清除了,自然保任。崇信开悟了。崇信大师门下出了一代宗师德山宣鉴,我们说的“当头棒喝”,源自禅宗的德山棒、临济喝。
在《天圣广灯录》里,有鼎州德山志先禅师之语:“(问法弟子)进云:‘时中如何保任?’师云:‘保任即错。’”
这里有个话头给大家参悟,为何道悟要崇信保任,而志先禅师且说“保任即错”?这里有禅宗当机教化的秘密。
有趣的是,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的《禅者的思索》里提到崇信向道悟问“心要”的公案时说:“禅就是这样要求日常生活的体验。”与我对这则公案的理解归同。铃木先生接着说:
有一首禅诗说:这是多么奇妙啊!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挑水,劈柴……禅是平易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在文字学和逻辑学的意义上理解平易,因为文字学和逻辑学中的平易是与高深相对立而言的,是有条件的,是受束缚的,而禅是自由的,所谓禅的平易也应当是自由的。
禅的平易和自由,是心灵的平易和自由,也是生活的平易和自由、修持的平易和自由。在我,是著述的平易和自由。铃木先生又说:
禅是自由的,禅僧生活也是自由的。因为禅僧所追求的内在生活是为了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所以不应当有什么束缚和羁绊。精神境界的绝对自由对所有的人都是必要的。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禅僧生活是代表着所有人的精神追求的生活。我想,沉湎于现代生活(或称世俗生活)的人们如果善于反省并在反省中明白自己的生活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意义,那么也会体会到禅生活的妙趣,只不过是不冠以“禅僧生活”的称谓而已。
在我们的意思里总是强调时间和空间时,禅是不能靠近我们的……我们总是喜欢到偏远的地方求禅,特别是喜欢到冷僻的语言和形而上学中求禅。然而,禅的真理恰恰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具体的平凡的事物里。
我治国学,也做诗人,在都市过着充满禅意的生活,而我的老师止俗禅师,出家隐居,在终南山黄龙洞过着禅者的生活、尼师的生活,清静、寂寞,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和烦恼。她安详的微笑,淡泊的心态,平凡的生活,平易的处事,禅意的日用,深深影响到我。
夹山善会禅师,是天皇道悟的师侄,善会一次讲经说“法身无相,法眼无瑕”,听讲的道悟发笑。善会问,“我讲错了吗”?道悟说,“你没讲错,你是一等出世,可惜没有老师指导”。善会请道悟指导,道悟说,“你的老师是船子德诚,你找他去”。后来善会在德诚那里开悟见性了。夹山善会成了一代宗师。公案里记载:
师有小师,随侍日久。师后遣令行脚,游历禅肆,无所用心。闻师聚众,道播他室,回归省觐而问曰:“和尚有如是奇特事,何不早向某家说?”师曰:“汝蒸饭,我著火;汝行益,吾展钵,什么处是辜负汝处?”小师从此悟入。
这一段回答跟师叔道悟有点相同。善会有个小徒弟,两人曾一起修行。后来善会打发这个小师傅云游,到讲禅的地方去参学。小和尚去了很多地方,无所用心。后来听说夹山善会聚众讲法,名声很大,传到了自己参学的地方,他就不安心了,跑回来问善会:“和尚你有这么大的本事,也不给我早说。”善会说:“当年,你蒸饭,我添火;你添饭,我拿钵。你说,哪个地方辜负了你?”小和尚一听就开悟了。
《景德传灯录》记载:
镇州金牛和尚。师自做饭供养众僧,每至斋时,舁(共同抬东西)饭桶到堂前作舞,曰:“菩萨子,吃饭来。”乃抚掌大笑,日日如是。
这又是何等的自在。欢欢喜喜、任劳任怨地服务大众,这是大修行。古代宗师也在这些服务中炼心性,也看心性。如《盘山语录》记载的丘处机考验厨房师父的心性,就值得我们回光内照。
昔长春真人堂下,有当厨者,众皆许其柔和低下,未尝动心。真人知之,密令人试,早晨于厨中所用杂物移之他处。其人造粥渍米及釜,急求匕杓不得,以至溢出,乃大动心。真人见之,教云:“直饶溢尽,只是外物,何消坏心?”其人方省,礼谢不已。
大家都说厨房师傅修行好,柔和低下,遇事不动心。丘祖考验他,教人把厨房常用的东西放到别处。这一下,做饭的人勺子找不见,一急,把米汤洒到锅外了。丘祖就说:“即便这些米汤都洒了,也只是一些东西,何必因此坏了心性的修养?”何等高明而平常的考验,何等朴实而深刻的教化。此等道理,我们也能在生活里体验、应用。
《盘山语录》里还有丘真人考验道场服务大众者心性的案例。
昔东堂下,有张仙者,善能木工,不曾逆人,谦卑柔顺,未尝见怒形于色。众皆许可而常赞叹,遂闻于真人。真人曰:“未也,试过则可,喻如黄金,未曾炼过,不见真伪。”一日令造坐榻,其人应声而作,工未毕,又令作门窗,亦姑随之,已有慢意,工未及半,又令作匣子数个,其人便不肯,遂于真人前辩证,欲了却一事更作一事。真人乃云:“前因众人许汝能应人不逆,未曾动心,今日却试脱也。修行之人,至如炼心应事,内先有主,自在安和,外应于事,百发百中,何者为先,何者为后,从紧处应,粉骨碎身,惟心莫动。至如先作这一件又如何?先作那一件又如何?俱是假物,有甚定体?心要死,机要活,只据目前紧处应将去,平平稳稳,不动不昧,此所谓‘常应常静’也。”
从这里可见丘祖的教化手段何其广大,又何其平实。大家都说张仙脾气好,不动心,别人求什么就应什么,还能令人满意。丘祖就考验他,先教他做个坐榻,坐榻还没做完,又叫他做门窗,这时,张仙已经有懈怠不满的心意了。丘祖接着要他做几个木匣,张仙就耐不住性子了,跟丘祖辩解,干活要一件一件来。丘祖就缘此讲了一段修身修行的道理。我们缘此也获得了丘祖的无上开示。假如我们是张仙,能过明师的考验关吗?
赵州和尚,人称“赵州古佛”,活了一百二十岁,有很多经典公案。“有僧问:‘如何是学人自己事?’师曰:‘吃粥了也未?’僧云:‘吃粥也。’师曰:‘洗钵去。’僧忽然大悟。”这样生活化的教诲,平常语句,令人开悟,真是奇特之事。再如,有僧问青原行思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庐陵米作么价?”一个是,僧人来问,什么是我的本分之事?老和尚问:“你吃粥了吗?”小和尚说:“吃过了。”老和尚说:“洗钵去。”就这一句话,小和尚开悟了。悟了个什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个是,有僧问:什么是佛法的要点?老和尚说:“最近庐陵的米价是多少?”每读此等平实活泼的公案,感慨不已。尘尘物物,皆是法身,“见物即是见心”,谁云不是?实际上,众生多是:物是物,心是心,不仅不能见物明心,还会见物动欲。同一物,如何是和尚见的?如何是众生见的?是一是二?同此物,同此心,同此理,同此法身妙用,是诸佛见的。
《景德传灯录》记载,牛头山法融禅师是禅宗四祖道信大师的弟子,“唐永徽中,徒众乏粮,师往丹阳缘化,去山八十里,躬负米一石八斗,朝往暮还,供僧三百,听者云集,二时不阙。三年”。一代宗师不仅给三百多位弟子说法,还为他们化缘,每天往返背米供弟子们吃,以便他们安心修行。在法融大师,佛事尘劳是一体的。
嵩岳慧安国师是神秀大师的弟子,隐居于山中,隋“大业中,大发丁夫开通济渠,饥殍相枕,师乞食以救之,获济者甚众。”隋炀帝征用民众修通济渠,饥饿的人非常多,在深山隐居的慧安大师不忍心,出山到处化缘,获得粮食,救济了很多民众。在慧安大师,佛事尘劳是一体的。他为了众生的安危、安乐,不辞辛苦。近代的虚云大师,何尝不如此?
有僧问慧忠国师:“即心是佛,可更修万行否?”师曰:“诸圣皆具二严,岂拨无因果耶?”心行都要圆满,不能因为理上悟了即心是佛,就废弃六度万行之功行,那也不会成佛,是否定了因果的道理。禅家说:“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历代祖师给我们做了榜样。读《虚云和尚自述年谱》、《百年虚云》(电视剧)、《影尘回忆录》、《太虚大师年谱》、《赵朴初传》、《禅门内外——南怀瑾先生侧记》这些书,就能体会什么是“菩萨行”。体会大师的教诲与心行,体会尘劳佛事打成一片、无二无别的道理。
当代高僧惟贤法师在《法华经说什么》如是开示:
作为一个在家佛教徒,学习佛法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还要落实在行动中去,要在具体的生活中去体会佛法、实践佛法、悟证佛法。我们要见法性,就是在一切有为法之中、缘生法之中,了解苦空无常无我,了解这一切法都是梦幻泡影,了解因缘如幻如化的道理,就不会执着,在现实生活中就可以悟得法性。法性就是空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真如,也叫做法界,消灭了烦恼,也叫涅槃,证得了智慧,也叫菩提。这些名称各有不同,都是一个总意思。《法华经》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一切“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就是说一切利于人民生活的,如工业、农业、商业,搞经济建设等等这些“资生事业”,学佛的四众弟子能够安心于各自的事业、各自的职业,搞农业、工业、商业,能够以佛教精神来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有利于国家人民,这些都是顺于正法,这也就是佛道。这说明佛教非常圆融广大,有很强的包容性,一切资生事业,一切世间学问,都包含其中。只要我们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按照佛陀的教诲来作,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可以领悟佛法,就可以明白“缘起性空”的真实道理,从而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甚至最终获得涅槃解脱的潇洒人生,成就圆成实性的菩提之道。
老和尚的开示精彩、切实。这里也向大家推荐美国藏密格西麦克尔·罗奇先生的《当和尚遇见钻石》,学习他如何把佛法修持与佛法正见运用到经世致用中的智慧。这里面的道理,就是玄觉禅师《永嘉集》所言:
三乘悟理,理无不穷。穷理在事,了事即理。理事不二,即事而真。理事即融,内心自莹。
这就是“生活禅”的口诀。“穷理在事,即事而真”包含了儒家的“格物致知”与“经世致用”的思想,而“内心自莹”,是得道心量、圣贤气象。处处是功夫。
当代青年学子王觉仁先生在《王阳明心学——修炼强大内心的神奇智慧》一书里写道:
王阳明说:“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时。”“日用常行”就是指衣食住行、油盐酱醋的日常生活,“先天未画”就是禅宗所说的本来面目,也就是世界和生命的本原。在阳明和禅宗看来,你想寻求这样的本原,根本不必看破红尘,逃离俗世,也不必否定人间,追求天堂,因为真正的修行必然要在油盐酱醋的日常生活中进行,也必然要在混乱扰攘的尘世中完成。一旦你经由正确的修行获得了心性的转化,那么你自然就会发现:这个原本充满了“污秽和丑陋”的世界,其实就是完美的净土,当下就是圣洁的天堂。因此,真正的“上达”,就在“下学”之中。生活不在别处,就在当下。
经常有道友来问道,我鼓励大家在生活里修道,修身,自得受用,内证圣智,至少要在红尘里磨炼心性,砥砺品性,积累功德,穷理尽性,在机缘适合的时候,可以专修。没有这样的筑基条件,即便有机缘,很难去专修。
居家修道,是当代佛道的弘化与成就因缘。从中国近代以来,“居士佛教”、“居士道教”已经在整个佛道文化的发展中形成了规模。居家修行是古来佛道大德们所提倡。《景德传灯录》载唐龟山智真禅师偈云:
明月分形处处新,白衣宁坠解空人。
谁言在俗妨修道,金粟曾为长者身。
每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看成是诸佛的化身,即便在家人——白衣,也可以是真正如须菩提、维摩诘这些解空、悟空、证空之人。没有人说在俗尘中会妨碍修道,君不见,金粟如来曾化身为维摩诘居士,现长者身,于毗耶离城为众说法。“谁言在俗妨修道”,真传一句话。《盘山语录》里有如是开示:
往昔在山东住持时,终日杜门,不接人事,十有余年,以静为心,全无功行,向没人处独坐,无人触着。不遇境,不遇物,此心如何见得成坏?便是空过时光。若天不利物,则四时不行;地不利物,则万物不生。不能自利利他,有何功德?故长春真人云:“动则安人利物。”盖与天地之道相合也。
修行之人若玄关不通、心地不明,则其业识不能无为者,盖为无福德故也,乃当于有为处、教门中随分用功,接待方来,低下存心,恭敬师友,常行方便,屏去私邪,久久缘熟,日进一日,自有透得处,不胜如两头空担?不能无为,不能有为,因循度日,无功无行,稳处着脚,甜处着口,闲管世事,闹处出头,恣纵身心,不惧神明,打算有日,岂不闻长春真人云:“心地下功,全抛世事,教门用力,大起尘劳。”又无心地工夫,又不教门用力,因循过日,请自思之,是何人也?
修行人要在生活里磨炼自心、检验道心,生活里积功累德、培植福报,不可终日枯坐空度时光,要有“安人利物”的修为。如此行去,就有悟道的福德因缘。“不能无为,不能有为,因循度日,无功无行”,最是可怕。我遇见的很多修道者就如此,于家庭,不能养家养老;于社会,不能成家立业。虽云修道,其实还是虚度时光,逃避现实。即便如我,写作弘道,是非常辛苦的事情,有时候也有想放弃的念头,太累了。可念及自己的大愿,念及修行人的当为,还是勉励自己,不论多辛苦,坚持写作弘道、网络弘道。
林清玄的散文集《你心柔软,且有力量》里有篇《学看花》,谈到南怀瑾先生青年时从一位前辈那里学会了看花的方法:“普通人看花,聚精会神,将自己的精气神都倾泄到花上去了,会看花的人,只是半觑着眼,似似乎乎,反将花的精气神,吸收到自己身中来了。”这位前辈修道功,才有此言,其实讲的是丹家观物而精神内敛、精气内收的方法,并不是有意识地把那花的精气收来,而是精神内敛时自然有养神的作用,也能自然有物之精气滋养。林清玄借此讲的是人生与修行中的“细行”,就是日用里修行的“生活禅”。林先生说:“南先生所说的‘学看花’和禅宗行者所说的‘瓦砾堆里有无上法’意思是很近的,也很像学佛的人所说的‘细行’,就是生活中细小的行止,如果在细行上有所悟,就能成其大;如果一个人细行完全,则动行举止都能处在定境。因此,细行对学佛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民初禅宗高僧来果禅师就说:‘我人由一念不觉,才有无明,无明只行细行,未入名色。今既复本细行,是知心源不远。……他人参禅难进步,细行人初参即进步。”
林先生讲了个故事,一次释迦佛在忉利天接受天帝释的供养,释迦佛以神通力将帝释化成佛的形象。佛的一些弟子也到忉利天,看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佛陀,看不出哪个是真佛陀,哪个是帝释幻化。目犍连以神通再三观看,也不能知道。最后舍利弗建议在细行上看,认出眼有定力的是佛陀真身。佛陀由此说:“神通不如智慧,目连粗心,不如舍利弗细行。”林先生举了来果法师、弘一法师的感人细行。在生活中修道,注重细行,容易修持清净心、清净行,还要有颗自由的心,既要注重细行,又要破去执着。
一位道长来访,说自己要坚守戒律来修身心。我说,坚守戒律修身心很好,但依然要有自由的心。因为戒律会使人处处小心,在丹道而言这会形成拘束而强化“识神”。持戒而又保持心灵的自由,就能打破戒律带来的束缚,心行处处合乎戒律,却无拘无束。这是禅者的自由,“无相之中证法身”。
陈兵、邓子美两位学者在《二十世纪中国佛教》中谈到已故的净慧法师所提倡的“生活禅”时,有如此评论:
如何在紧张的现代世俗生活中参禅,成为当代禅人们探讨的中心课题。净慧法师近年来提倡的“生活禅”,旗帜鲜明地标示了这一问题,所谓“生活禅”,旨在“将佛法的智慧、慈悲的精神具体运用到生活的每一方面,运用到做人的分分秒秒”,将佛法融入生活,将生活禅化,“强调关怀人生、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参禅方法,重在时时照顾当前一念,把信仰和言行打成一片,时刻保持住一念平常心、清净心,将迷失的生活转为觉醒的生活,在生活中超越生活。生活禅的宗旨,无疑是适应当代人机宜的。
生活是复杂的,佛法是灵活的,世相是多变的,实相是一元的。以自由、单纯、明净的心,自然地契入实相,则复杂的生活会简朴,多变的世相会简明。
这是生活禅的真机,“尘劳践履作佛事,幻化空身证法身”,就变得简易。《景德传灯录》记载,有僧问福州支提山雍熙寺辩隆禅师,“如何是向上一路?”师曰:“脚下底。”(底,同“的”)。僧有问:“恁么即寻常践履。”师曰:“莫错认。”大家于此等公案思之,看好脚下的,不要认错了,这就是通向终极的道理。因为,人生的每一步最终都会通向元初、通向觉悟。
志公禅师《十四科颂》所云:
一切无非佛事,何须摄念坐禅?
妄想本来空寂,不用断除攀援。
对境心常不起,举足皆是道场。
佛与众生不二,众生自作分张。
这些偈子有即事即真的禅机。
《二十世纪中国佛教》书中谈到了“建立适应现代人之机的新禅学的原则”,提到重申宗旨、拓宽领域、紧扣生活、稳健基址、广辟禅门、应用推广、加强研究、注重在家八条。其中第三条“紧扣生活”和第八条“注重在家”有如是要点:&
在生活中参修,不离世法而证佛法,本是南禅的基本方针。晚近禅人,皆强调将禅融入现代生活,紧扣生活,应具体详细地指示各种人如何在生活中参修,如何运用禅的智慧、方法、方便解决生活中诸如学习、就业、婚恋、家庭关系、人事纠葛、失意迷惘、心理失衡等具体问题,关注社会弊病和人们心灵问题,向世人提供切实可行的生活指南。
禅宗向以出家众为中心传承,难免产生脱离生活、畸重出世的丛林禅、山林禅、枯木禅等偏弊。实则修证本不分出家在家,在家众在生活中参修,在社会上运用弘扬,似更符合南禅“佛法在世间”的旨意。今天,禅法的设计和传禅的重心,应倾向广大在家众,提倡居士禅,允许居士中具资格者传授禅法,主持禅宗,禅宗的进一步振兴,大概应主要寄望于居士禅。
陈兵、邓子美在书中推介了净慧法师提倡的“生活禅”、台湾耕云法师提倡的“安祥禅”。不论居士禅还是生活禅、安祥禅,大要不外乎佛法的生活化,生活的修行化,不外乎将红尘与佛事无二地融合、完美地结合,于“尘劳行履作佛事”之季,能“幻化空身证法身”。
南宗丹法,非常强调居家修炼。《悟真篇》张紫阳说:
未炼还丹莫入山,山中内外皆非铅。
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愚人识不全。
修行混俗且和光,圆即圆兮方即方。
隐显逆从人莫测,教人争得见行藏。&
争,即怎。丹道家有“神仙眷属门”修持理法,居家修道,和光同尘,本来是老子《道德经》所倡导。即便北宗,丘处机真人也提倡广大信教、修学之人,也要在尘劳中修行,在尘劳中积内外功行,也要做到在尘劳里“事去心空”。丘处机一生的大功业也建立于此,不辞辛苦,行万里路,经十余国,西去见成吉思汗,“一言止杀”,救亿万众。一边弘道救世,一边积极保护故有文化,“全真教”是融合了儒释道精华的文化瑰宝,创立、传播全真教,是在那个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特殊时代保存汉文化的自觉之作为。丘处机一生的功德都是在红尘中积累的。尹清和先生所著《北游录》,记录了丘处机西行去见成吉思汗途中的事情和教诲、诗词、心传。书中写到:
师父尝应人谈说俗事,连日不止,外人初听者,无不疑讶。当时大有尘劳,师父一一亲临,至于剥麻(从麻杆上剥下麻皮,可以纺成麻线,拧成麻绳)之事亦为之。学道之人异于此。本志于道,凡百尘劳之事,随动随作,劳而不辞。己既未免日食尘劳,事亦未可免此功行,岂肯教人夺却。然事毕皆忘之,复其学道之性。
既然自己还要吃饭,就需要劳动。丘处机的高明在于。尘劳百事,事毕即忘,不挂念,不住心,依然是修道的本性。这就是方法、境界,也是一个宗师树立的千古楷模。《北游录》还要如是记载:
积累功德,最为有效。必有志于功行,莫如接待,凡所过者,饥得食,劳得息,时寒时暑,皆得其安息。德施于人者,有如此而功可不谓大乎?
凡学道虽卒未能到通天彻地,先作个谨慎君子亦不亏。然大圣大贤,皆从此出。
丘处机这样的大真人,也在待人接物上磨炼心性,积累功德,来访道的给讲授道要,饥饿的给他们饭吃,劳累的令他们休息,不论寒暑,都能令来者安息。丘真人教导弟子们,道行没有修到通天达地,成为仙真,至少要做一个谨慎的君子,这是作圣作贤的基础。丘真人还有如是开示:
若修行人,苦己利他,好物教人使用,歹物自己承应,但苦处、重处、难处,自己先做,功行最大,便是有道心的人。
修行人做事,全要心承顺,便有功行。但积功行,自心不知,暗中圣贤积累,但有益处做,自有功行。
苦己利人,做有益于他人、社会的事情,就是积功行,心里并不存在积功行之想,只是觉得这是一个修道人的本分本然,应该做的,这样做了,才是修道人。
舍己从人、克己复礼,乃外日用;饶人忍辱,绝尽思虑,物物心体,乃内日用。……先人后己,以己方(便)人,乃外日用;清静做修行,乃内日用。
真人把如何在红尘中修行、积德、修行的要领讲述得非常全面,以身作则。这是丘祖龙门派八百年来依然兴盛的根本原因。他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心地下功,全抛世事,教门用力,大起尘劳。”前一句是自心的修行,后一句是功德的担当。丘祖都做到了。
《盘山路语录》里王志瑾真人答弟子很多话,全是生活里修行、生活里担当、生活里成就的开示,涉及修身、养气、明心、见性、积德的方方面面。我摘录十则对今人颇有启示的话语参悟。
把从来恩爱眷恋、图谋计较、前思后算、坑人陷人底心,一刀两断去,又把所着底酒色财气、是非人我、攀缘爱念、私心、邪心、利心、欲心,一一罢尽。外无所累,则身轻快;内无染着,则心轻快。久久纯熟,自无妄念,更时时刻刻护持照顾,慎言语、节饮食、省睡眠,表里相助,尘垢净尽,一物不留,他时自然显露自己本命元神,受用自在,便是个无上道人也。
不明自己,便是昧了也,便与托生底一般,不知不觉,透在别个壳子内,只待报尽方回,此为昧了故也。若专用知用觉,又被知觉昧了也。修行人若于二六时中点检自己,不被一切尘情玷污,境上物上,轻快过去,便是不昧也。
修行人收心为本,逢着逆境,欢喜过去;遇着顺境,无心过去;一切尘境,干己甚事?凡在众中,虽三岁小童,不敢逆着,不敢触犯着,常时饶着;一切人逆着自己,触犯自己,常是忍着;忍过饶过,自有功课。一切人皆敬者,一切难处自承当者,久久应过,心境纯熟,在处安稳,一切境界里平常过去,更无动心处,向诸境万缘里,心得安稳,更不沾一尘,净洒洒地,昼夜不昧,便合圣贤心也。
修行之人,饮食有节,动静有常,心神安泰,别无妄作,偶然得病,便是天命,岂敢不受?亦是自己运数之行,或因宿缘有此病魔。先要识破这个四大一一是假,病则教他病,死则教他死,心意宁耐,从他变化,心不在病,重病即轻,轻病自愈,自性安和,浊恶气散,亦是还了病债,亦是冲过一重关节。若不解此,心必不安,但有病患,心即狂乱,声唤不止,叫疼叫痛,怨天恨地,又怨人不扶持,恨人不求医,嗔人不合药,责人不问候,一向专起无明黑暗业心,见底无有是处,不知自己生死已有定数,假饶慞惶,还免得么?分外心乱,不自安稳。又不知心是身之主人,主人不宁,遍身皆乱,岂不闻古人云:“心慌意乱,地狱之门,分外招愆。”如此处心,轻病即重,重病即死,为浊乱其性故也。若事事不节,过分成病,是病因自作,自作自受,更怨他谁?心地下功者,必不如此。各请思之。修行之人,先须识破万缘虚幻,次要识破此个形骸一堆尘土,平日事上洒脱,临行必得自在。昔山东有一庵主,临终迁化,淹延不得脱离,使人问长春真人。真人云:“往日但着于外缘物境上,未曾修炼,以此缠绵,不得解脱。”乃寄与语云:“身非我有,性本虚空,一念不生,全身放下。”庵主闻此语,心若有省,乃嘱众兄弟云:“我为外缘所昧,以此心地无功,临行不决,今劝汝等,各各下功修炼身心,救此生死大事去。”言讫遂终。又有一道人,临死不决,询问众人曰:“我如何去得?”或曰:“想师真者。”其人想数日,又去不得。或曰:“想虚空者。”其人又去不得。有一老仙闻而视之,其人举以前想里事,今亦去不得。老仙呵曰:“来时有个甚?去后想个甚?安以待命,时至则行矣。”病人闻语,稽首谢之而卒。大抵修行之人,一切外缘,目前权用,自己本真,要实下功,物里事里,过得洒脱,临行怎得不洒脱?物上事上,滞着染着,临行怎得洒脱?急当修炼,生死难防,有日到来,外缘何济?各请思之。
修行之人须要立志节,及至有志节,却多执固,执固则事物上不通变,及至事物上通变得,却便因循过日也,以此学者如牛毛,达者如麟角。有志立者却知不得底,有知者却行不得底,虽行者却久不得底。大抵学道之人,先要归宗祖,次要有志节,须要识通变,专一勤行,久久不已,无不成就也。
修行人外缘虽假,不可不应,应而无我,心体虚空,事来无碍,则虚空不碍万事,万事不碍虚空,如天地间,万象万物,皆自动作,俱无障碍。若心存我相,事来必对,便有触拨,急过不得,撞着磕着,便动自心,自心既动,平稳不得,虽作苦终日,劳而无功也。居大众中,及有作务,专防自心,不可易动,常搜己过,莫管他非,乃是功行。事临头上,便要承当,诸境万尘,不逐他去,自心明了,一切莫辨,如此过日,初心不退,自获大功也。
修行人本宗上无亏,行业上用意,物境上速过去,人事里不住着,邪念不起,纤毫不立,微尘不染,晃朗虚明,不着空,不着有,不执法相,不执我见,兼众人之光明,久久相资,融通表里,便是圣贤地位,更有甚可疑也?
夫为道者,抱朴含淳,潜通默运,除情去欲,损损存存,于物无私,作事明白,曲己从人,修仁蕴德,丝毫之过必除,细微之功必积,是非俱泯,心法两忘,向上之机自然达矣。
因缘有数,非由人力,必顺自然,安以待命。内功外行,全在自心,自能着力,自己有功,行与不行,各各自得。教门不开,须当隐伏,心与天通;教门既开,外功亦应,合天应人。功不厌多,行不厌广,但在此心坚固,乃可成就耳。
修行人穷究生死大事,须索自己下工夫,不分昼夜,一心澄澈,六根清净;遇声色境界,见如不见,闻如不闻,内心不受,他家扰扰,非干己事,如目前风过一般,若关己事不得已而应之,如此行持久久自见功也。
原来丹道要如此下手,如此修行,原来大道要如此体悟,如此证验,哪一件能离开生活?如此修来,简单明了,切实可行,不即日用,不离日用,普通人也可以修炼,即便不成仙,也会成为一个好人、善人、君子、圣贤,做一个健康安详、幸福自在的人。
我以上繁杂地引述了儒释道圣贤仙佛们对如何在红尘中修道、悟证、积德、解脱的理法术诀,是希望大家能接受圣真们的教诲,而在自己的生活中去悟道行道。庶不负好道修道之深心。这都是切己处,闻理即行,闻法即修,善莫大焉。盘山真人上篇提到的几位修道者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情状,深切感人,对我有极大的启发,是非处、生病处、面对生死处,最能考验一个人的道行和认知。
“幻化空身证法身。”这是从《永嘉证道歌》里脱化出来的一句诗,永嘉禅师原句是: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法身即是本源自性,即是天真佛,没有形象,不是实体。幻化空身即是人的肉体,肉体是幻有,最终归空。我这里改了一个字,把“即”改成了“证”。“即法身”是从究竟本体而言的,法身、色身无二,这是大成就者的境界,如米拉日巴证得“心风自在”后如此。永嘉这句谈的是见地。我改成“证法身”,说的是修证,从此肉身悟证法身、修证法身。大成者在法界可以有很多显化、化身,经常会以当年成道时的形象示现。我们如果在禅定中与古代某个大德相见,那个大德大多会显现悟证时的身形相貌。这是一重“幻化空身证法身”的密意。一个得道者,他的法身在法界,而他的化身可以在人间,他的法身也可以随因缘时间点化、接引这人间的诸多化身修道悟证。所以,修道人在修行中得到的点化,也可能正是自己早已成就的法身在起用。则是《华严经》的道理,非常微妙。这等道理是西方文化里所没有的,也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荣格的《红书》这些书里无法企及的地方。
法身一词,狭义的理解,即是修出了“身外身”、“意生身”,而能“从是凡身,上离菩萨六十圣位,随往无碍”。广义的法身就是诸佛的理体身、法性身、妙庄严身、法界遍满身。如佛国禅师颂善财五十三参诗有云:
师身已得意生身,遍往尘方指示人。
头头显现辉心镜,各各随宜转法轮。
“无心自契无心道。”关于修禅大道的“无心”境界,有的禅师说成是悟证的成就,如《性命圭旨》录唯宽禅师偈云:
劝君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
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也休。
这首诗在《景德传灯录》里是龙牙居遁禅师所作。《景德传灯录》同安禅师说:
须知本自虚空性,将喻红炉火里莲。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不管怎样,能证到无心境界到人,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黄檗禅师《传法心要》云:
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无心有迟疾(快)。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有至十地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即住,更无可修,更无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妄受辛苦耳。
不能证得无心,就不可能成道,因为有心就有执着、分别、妄想,有执着分别妄想就有生死。上根性的人一念就证得无心,而更多的人要经过十地菩萨的次第修持才能证得无心,只要证得无心,不论时间长短,功用一样,只是证得晚的人,多生辛苦而已。《景德传灯录》记载,有僧问益州北院通禅师,“如何是无心?”师曰:“不管系。”就是不管它,莫系心。对任何念头,不理会,不执着,就是无心,就能无心。这讲的是理,也是法。聪明的人,只看到“不管系”三字,就能开悟,就能知道如何对治复杂的心念。
无心,是佛道修持中的境界与重点。
丹道家非常看重“无心”之于修道的重要意义,吕纯阳诀云:
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问道,对境无心是大还。
马丹阳诗云:
三竿红日眠犹在,十里青山坐对闲。
无心自得成常往,一了何须问大还。
修炼丹道中,有很多的幻境,只有保持了这样的“无心”的状态,才能不被幻境所迷。对境无心,才能还丹,才能尽性了命。
无心是无尘垢心,无邪心,不是如猫狗木石一样没有灵慧。马丹阳真人对此有论述,《丹阳真人语录》云:
无心者,非同猫狗,蠢然无心也。务存心于清静之域而无邪心也。故俗人无清静之心,道人无尘垢之心,非所谓俱无心而与木石猫狗一样也。
无心是清静的境界。
《丹阳真人语录》记载了王重阳真人的法语:
夫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以柔弱为本,以清静为基。若施于人,必节饮食绝思虑。
无心的境界离不开忘言、柔弱、清静、节饮食、绝思虑这样的修为。无心,是这样修为的果。无心则无为,有心则有为,无为则真,有为多假。在丹道家而言,无心则能达先天,是元神、真意、无为,正是调理火候、培育真神的基础;有心、有为,这还是筑基。
《北游录》载丘处机真人语云: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惟人不得观察天道之微,又安得执而行之?天道至神。虽事物兴废,皆系乎天,而天之真宰未尝少变。何哉?无心故也。人不能知此理则忧喜妄作,逐物而迁,至失其正而不能复,是以达人无心,任万变于前而不动,以其知吾之性,本出乎天,与天同体,故所行皆法于天。学人能至此则始可与入道矣。
这一段,是从天道与修身两方面讲“无心”之理,“天之真宰未尝少变。何哉?无心故也。”即是“天道无心”,也即是我上面偈子“无心始体无心道”的“无心道”,道本无心。道如有心,就是二元对立的了,不会是无善无恶之本体。丘真人之言正好为我这句偈子作注,我之偈子也为丘真人之言作注。“修身无心”者,修道的人要体究人的本性来自于天(道),自然就有道的“隐秩序”或“基因”在中,所以,人的本性与道是同气同构的,人的本性即是道在生命中的展现,即是生命中的道。天道无心为本,人的本性自然也以无心为本。人能以此无心而做事而修行,自然入道。
我从禅法角度谈谈“无心自契无心道”。《景德传灯录》本净禅师云:“若欲求佛,即心是佛。若欲会道,无心是道。”“佛因心悟,心以佛彰。若悟无心,佛亦不有。”“道本无心,无心名道。若了无心,无心即道。”对这些禅语,要结合实修去参证。在普通而言,初修而言,心即念也,心即思维意识。至今我们还是“心念”连用。有心即有念,正如楚南禅师所云:
微生有念,便具五阴三界。轮回生死,皆从汝一念生,所以佛教诸菩萨云佛所护念。
禅宗标榜无念为宗。念头即生死,即轮回,即五阴三界。楚南禅师说:
诸子,设使解得三世佛教,如瓶注水(滴水不漏),及得百千三昧,不如一念修无漏道。
念头动处,就是漏,动情就是情渗漏。在释迦佛涅槃后大迦叶主持法会,要结集佛经,当时阿难尊者想参加,大迦叶故意不要他,《景德传灯录》记载:
尔时,迦叶告诸比丘:“佛已茶毗,金刚舍利,非我等事。我等宜当结集法眼,无令断绝。”乃说偈曰:“如来弟子,且莫涅槃。得神通者,当赴结集。”于是得神通者,悉集王舍耆阇崛山宾钵罗窟。时阿难为漏未尽,不得入会。后证阿罗汉果,由是得入。迦叶乃白众言:“此阿难比丘,多闻总持,有大智慧。常随如来,梵行清净。所闻佛法,如水传器,无有遗余,佛所赞叹,聪敏第一。宜可请彼集修多罗藏(经藏)。”
佛涅槃后,阿难还没有证道,没有证得神通,“为漏未尽”,是有烦恼的人,大迦叶不让他进入禅窟结集佛经,阿难在门外悟道后,证得了神通,修成漏尽,才被大众深信,由他忆持诵出佛所说经典。漏尽,何其难哉。
黄檗禅师《传法心要》说:“息念忘虑,佛自现前。”唐如满禅师是顺宗帝师,他有偈子云:“法身等虚空,常在无心处。”“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讲明无心的重要,因为无心,诸佛的法身遍满虚空;因为无心,诸佛说法,无法可说,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故。真正证到无心境界,就能知道诸佛法身真相。清凉国师澄观有《答顺宗心要法门》云:
但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知。……若求真去妄,如避影以劳形;若体妄即真,如处阴而影灭;若无心忘照,则万累都捐;若任运寂知,则众行圆起。
一念不生与无心忘照,都与实修的功夫证量有关。因为无心,自然能契合法身、法界、大道这伟大的形而上的存在。这伟大的形而上的存在也是无心的,才能道法自然、随缘赴感。注意,我这里用的是“契”字。契合,形而上的存有本来就有,我们要做的是与此契合,儒家、道家名之曰“天人合一”,用“合”字。“无心自契无心道”,我的这句诗句与古人“无心始体无心道”相近,但不同,古德用“始体”,开始体验、体证,我用的是“自契”,自己去契合。道山献禅师说:“一念见道,三世情尽。如印印泥,更无前后。”“如印印泥”便是契合。只要开悟见性,不分前后今来,打破了时间的观念,法性本体,本来没有时间感,打破时间感,才能悟证那个超越时间也超越空间的存在。
“做个惺惺寂寂人。”这句是说:要做一个明白的寂静者,或者要做一个明白的、寂静的人。明白是慧,寂静是定,要做一个有定有慧、定慧等持的人。惺惺,觉明状;寂寂,湛定状。《禅宗永嘉集》云:
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
这是讲修禅境界,清楚觉明又有定境是对路的,只有寂静而亡失正念,没有智慧生起,是错的;寂静与觉明并用是对路的,乱想而杂念横飞的“明了”是错的。很多人的静坐是沉思,念头很多,思想很复杂,虽有助于思考,但不利于修行,不是修禅。
说到“无记寂寂非”,一位道友经常静坐,感觉记忆力在下降。静坐持咒,平时读得很熟悉的咒语记不上来了,要反复回忆才行。当代有位王先生,已故,生前主持过多次禅七共修,一位北京学员参加他主持的某次禅七,静坐中出了状况,突然记不得自己是谁、来自何处,人如痴呆。这是无记。《禅宗永嘉集》有云:
寂寂不惺惺,此乃昏住;惺惺不寂寂,此乃缘虑;不惺惺,不寂寂,此乃非但缘虑,亦乃入昏而住;亦寂寂,亦惺惺,非唯历历,兼复寂寂,此乃还源之妙性也。
修心之人,亦复如是,必先息缘虑,令心寂寂;次当惺惺,不致昏沉,令心历历。历历寂寂,二名一体。
只是寂静而没有智慧觉明生起,就是昏住,是迷定;只是念念分明,且没有定境,是思虑攀援,是散乱。如何做到既有定慧,又不昏沉,对于每一个修道者,非常重要。修行要定慧等持,如六祖给法达禅师说的偈子: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参之,证之。
王阳明《传习录》里也谈到了“惺惺”之道:
行不著,习不察,终日昏昏,只是昼梦。惟息有养,瞬有存,此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息间断,才是知昼。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更有甚么死生。
一个人的行为不能显扬道义,也不能缘此觉察习气,这样活着如每天昏昏沉沉一般,白天也像做梦。只有瞬息之间都能存养精神,才能使此心清清明明,这样天理在人心就无一息之间断,这即是天德在生命中的体现,不舍昼夜,明白此理,生命的能量、生命的灵知,就如这不曾间断的天理昼夜流行一样,还谈什么生死问题呢?生,如白昼;死,如黑夜。白昼与黑夜之间天理没有瞬息间断;生死之间,生命之流没有瞬息间断。而这期间,最重要的是此心惺惺明明,不论昼夜,生死,此心一直如此,自然就超越生死了。
王阳明早年勤习禅道,这些论述已经超越了先儒之论,颇有禅道气息。如此做人,天理在心,天德在行,自然解脱。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44,790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务所得税计算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