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怎么治疗也叫发汗证?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侯夏宝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发表时间: 03:20
定义:指自主性出汗增多,亦即在非炎热状态、非运动量大以及在未服用发汗药物的情况下出汗增多。手汗症在中国南方较常见,病人的手掌常年汗湿,严重的可沿手指向下滴汗。用VATS在相应的胸交感神经链部位切断,对手汗症有立杆见影的效果。
1.因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多汗和继发性多汗两类。
原发性多汗:仅限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继发性多汗:因脑脊髓周围神经或机体其他系统疾病引起。
2.如按部位分类:全身多汗、半侧多汗、局部多汗。
1. 原发性多汗症:患者出汗增多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常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如兴奋、发怒或惊恐状态下,大脑皮质促下丘脑泌汗中枢兴奋,使躯体对称部位大量出汗。
2. 继发性出汗增多:可来源于神经系统,也可是非神经系统病变。
A. 有神经系统病变:见于大脑、脑干病变,如、炎症、帕金森症,多汗多在颅脑病变对侧,病变为双侧时也可全身出汗;脊髓胸腰段侧角受到刺激性影响时,该部支配的皮肤节段出汗,若完全损害则无汗;周围神经或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刺激时,该神经支配皮肤局部多汗。
B. 全身系统疾病:甲亢、低血糖、、剧痛、铅砷中毒。Turner综合征可影响下丘脑泌汗中枢致多汗;药物如阿司匹林可致全身多汗。
因个体差异而不同,但主诉明确,常因多汗影响工作及生活。多汗常于少年时期开始,青年期明显加重,对原发性多汗,情绪激动是引起多汗的主要原因;平时出汗不多而较快出现多汗应注意继发多汗的病因。
全身多汗:见于发热疾病、代谢增高的疾病、应用某些药物、循环功能不全或营养不良(佝偻病等)
半侧多汗: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脑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时,多汗多在颅脑病变对侧。癔症病人有时有半侧多汗。
局部多汗:见于掌、足、腋、大腿、躯干、腹股沟、面部等部位。
面部多汗:多见于颈交感神经受刺激时(颈动脉瘤、肺尖病变)。
手部多汗:常见于先天性因素,表现有手部潮湿,重时汗滴不止,常合并末梢循环障(湿冷、青紫、苍白易冻疮;有水泡、脱屑、环状脱屑或手掌角化过度)。
足部多汗:多见,与手汗并存时称掌跖多汗症。
也可发生在一些遗传综合征,但常合并其他先天性异常。
诊断不难,因主诉明确,表现也清楚。关键要区别是原发还是继发。
询问病史时,排汗的询问应主要为:
询问热天是否出汗,发汗时内衣是否潮湿以及浴后发汗时间的长短,并详细了解分布情况。
了解对热的耐受性。注意遇热时可能不出汗,但可表现为发热、头昏、头晕、胸闷、或乏力。
体格检查时,严重多汗可肉眼发现,也可用手指轻轻施压于皮肤上移动,感觉阻力,有时用滚筒状阻力测量计测皮肤阻力,阻力增高提示汗腺分泌增高。
与多汗症有关的实验室检查主要为发汗实验(确定自主神经受损害的部位与范围):常用方法有周围自主神经体表电位(PASP)、硅橡胶印痕法、发汗轴突反射定量实验(QSART)和体温调节发汗实验(TST)4种。目前首推QSART法,通过离子渗透导入乙酰胆碱(Ach),激活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终端而触发汗腺分泌;TST法通过加强周围环境温度产生最大发汗效应,体表PH指示剂变色程度判断发汗范围,但不能记量;硅橡胶影印法,通过将胶样石墨和聚乙烯溶解于二氯乙烯液,涂于皮肤上,形成胶膜,或在硅橡胶单体中加入催化剂形成薄膜,用显微镜或摄影观察汗液渗入薄膜内形成的孔洞来判断发汗的程度及范围。
原发性多汗:发病早,青少年始,青年期加重,表现为整个躯体汗腺多的部位,呈对称性多汗。尤紧张、激动、环境温度高、剧烈活动后、进食辛辣后。神经系统及全身系统检查正常。
继发性多汗:常无既往的多汗史,而近阶段多汗,应询问病史及行全面的系统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以找到多汗的原因。
对继发性多汗症的治疗以原发病为主。
对继发性多汗症的治疗,应注意避免诱发原因,可适当口服镇静剂、β-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药物(颠茄、阿托品)或局部涂搽含5%~10%的甲醛液剂。也曾有应用收敛剂(戊二醛、鞣酸)、止汗剂、吸水剂(10%~20%氯化铝)、放射治疗、催眠治疗、心理治疗、电离子透入疗法及针灸疗法。仅抗胆碱能药物有一定疗效,然因其副作用而难以长期使用。
对重症原发多汗症,国外目前主张通过VATS行胸2、3交感神经切断或消融术,较服药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有医师评价是迄今治疗手汗症惟一持久而有效的方法。有医师曾怀疑这种交感神经切断术是否会影响病人的心肺功能,但经过详细的检查证实心肺功能变化很少。
背侧交感神经切除术的有关问题:
A:背侧交感神经切除术的手术指征:
1. 多汗症、雷诺征、雷诺病、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以及上肢的血管性供血障碍;除多汗症外,其他疾患术前均需作颈交感神经阻断等诊断性实验。
2. 当轻到中度的雷诺征由胸廓出口综合征引起时,单纯切除第一肋、颈肋并剥离腋-锁骨下动脉,可使大部症状缓解。
3. 雷诺病或雷诺征很严重时才需行第一肋切除术和背侧交感神经切除。
4. 胸廓出口综合征和神经性灼痛手术后复发时,常需手术时加作交感神经切断术。
交感神经切除术的主要生理作用:①缓解小动脉、细小动脉血管壁肌肉张力,但对骨骼肌作用小;②控制皮肤汗腺分泌,术后使其支配区域停止出汗,但其他部位将出汗增多(注:引起的神经病变不宜采用此手术;血管痉挛综合征也应先采取保守治疗如戒烟、β-受体阻滞剂、扩血管药、钙通道阻滞剂等)。
交感神经切除术的解剖基础
交感神经切除术分为上胸交感神经切除术和腰交感神经切除术。
1. 上胸交感神经切除术:A.支配上肢血管运动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主要起自脊髓第2~5胸段的侧角细胞,白支沿交感干内下行,大多数终止于颈下交感神经节后分出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入臂丛,支配上肢的血管。B.脊髓第1胸段的节前纤维经白支到交感干上行,主要止于颈上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分布到头面部血管、汗腺、竖毛肌等处。
因此,上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时,应保留第1胸交感神经节,以免发生。在临床工作中,为进一步检查治疗的需要,常需行星状交感神经节阻滞及胸交感神经节阻滞术,以阻断节前和节后神经纤维,使血管张力暂时消失,观察病人症状缓解情况,预测手术效果。
2. 腰交感神经切除术:①支配下肢血管运动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主要起自脊髓第10胸段到第2腰段的侧角细胞,白支沿交感干止于交感神经节,后分出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参加腰丛和骶丛,支配下肢的血管;②第1腰交感神经节因含有来自胸12和腰1侧角发出的节前纤维(与射精活动有关)。
因此,腰交感神经切除术时,一般切除第2、3交感节而保留第1腰交感节。与胸外科密切相关的是胸交感神经切除术。
背侧胸交感神经切除术的手术方式
标准的手术方式:切除胸1~3交感节及其交感链,包括星状神经节下1/3,第2、3神经节及其交感链。用于治疗多汗症、雷诺征、雷诺病、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
近年来的手术方式:多汗症、雷诺征、雷诺病、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的手术,只切除胸2、3神经节,不需切除星状神经节的任何部分就能达到效果。Claes等认为仅电灼胸2~4交感神经节而保存其间的神经链已足够,但尚需进一步证实。
手术方法要点(主要介绍VATS的方法)
由传统的手术入路(腋窝经胸腔、腋窝胸膜外、锁骨上)或目前的VATS微创方法显露上纵隔;
胸交感神经链的显露和定位:胸膜顶最高能见到的常为第2肋骨,而第1肋与其表面的星状神经节常被特征性黄色脂肪垫覆盖,可用电凝杆头端碰触脂肪垫证实第1肋的存在。交感神经链呈白色条索状,位于肋骨颈部壁层胸膜下,一般清晰可见,辨认不清时,也可用电凝杆头在肋骨颈部向内外滑移而感知。
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左胸交感链旁近主动脉、锁骨下动脉、及(应特别熟悉胸导管的解剖位置,因其与交感链很相似);右侧邻上腔静脉、奇静脉。应避免误伤。
操作应紧靠神经链分离,电凝不宜过深,否则易损伤肋间动、静脉与肋间神经分支。
应注意横贯于交感神经链表面的静脉分支,尤其在右侧神经链前常见进入奇静脉的较大分支,但只要小心解剖都能避免损伤。也可先切断神经链后从静脉下方套出,比较安全。
切除下1/3星状神经节时,此处为“猫爪状”,不能用电刀或激光切除,因电能可损伤邻近的C8神经节,引起。下位神经节可用电刀或激光切除、电灼止血。
:因切除C7和C8神经(星状神经节)引起。
切除术后神经痛:上肢较下肢少见,常为肩及上臂外侧,症状常于术后3个月内出现常提示此诊断,亦可由假性运动活性皮肤阻力实验证实。原理可能是由于周围神经对儿茶酚胺反应增强并出现神经纤维再生所致,可应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Ca离子阻滞剂等保守治疗,可于3~6周症状消失。
症状复发:3个月后复发,与神经再生或发芽形成钩状,或因未剥除动脉上自身的交感神经,交感活动由此而传导。因此有作者建议首次手术时应剥除腋-锁骨下动脉下的交感神经。另外,烧灼交感神经切除后的创面也可产生交感性症状常持续3年以上。
Byrne等、Riolo等报道术后1年满意率为85%~95%,Claes等报道502例,随访1~5年,疗效达98%;Urschel统计326例,6例术后6个月内出现交感活动复发,先保守治疗后3例再次手术。2例术后神经痛,保守治愈。2例,数月后自行缓解。42例雷诺病行单纯第一肋或同时行动脉周围神经切除术治愈,未行交感神经切除术。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23:25
侯夏宝大夫的信息
侯夏宝大夫电话咨询
侯夏宝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侯夏宝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侯夏宝大夫提问
侯夏宝的咨询范围:
胸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及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处理,胸部肿瘤的综合个体化治疗,普胸外科疾病的外科诊治.
例如:食管癌、贲门癌、肺癌、纵隔肿瘤、胸腔积液、胸膜疾病、肋骨疾病以及胸外科其他疾病。
侯夏宝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胸外科好评科室
胸外科分类问答多汗症是怎么回事
我的图书馆
多汗症是怎么回事
多汗症是怎么回事
&想象一下,您已经做好上班的准备,但却必须在踏出房门之前换身衣服,因为衬衫已经被汗浸湿了。在新衬衫的部位垫好吸汗垫后,您还得记得多带几片备用的以便更换。当杯子不停从汗湿的掌心中滑落时,吃早餐将变成一项多么困难的工作。您会庆幸自己没跟同事一起吃早餐,这种窘态在别人面前该有多啊。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满月发汗后总出汗,身体阴冷
满月发汗后总出汗,身体阴冷
健康咨询描述:
你好,意思是满月发汗不好么,我之前因为坐月子肩膀之类有时候怕冷,所以去产后康复中心做了发汗,做了之后就特别能出汗,身上总阴冷,现在怎么办?:
想得到的帮助:
总出汗,身上阴冷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 青少年心理:挫败心理,青春期心理,学习障碍,高考心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4911次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考虑是肾虚,建议去大型医院吃点中药,调理好一些,平时一定要加强营养,多吃蔬菜水果牛奶,注意休息,不能熬夜,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鸡东县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擅长: 能够熟练掌握妇产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比如:阴道炎宫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632次
&&&&&&病情分析:你这种情况应注意保暖,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指导意见:主要考虑体质虚有关。必要时去医院做个健康体检吧!
新蔡县人民医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 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惊恐症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5086次
&&&&&&你好,根据您的描述这种情况属于气血不足造成的上述情况,您这种情况,我建议你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玉屏风散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水果,牛奶鸡蛋,红枣大豆&&&&&&以上是对“满月发汗后总出汗,身体阴冷”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医师,擅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脑梗后遗症,从事基层工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9354次
&&&&&&病情分析:&&&&&&多汗症是患者异常的出汗过多,由于小汗腺分泌过多汗液所致.&&&&&&指导意见:&&&&&&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种异常的生理性反应,局部多汗可由于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的反应。
擅长: 常见病的诊治,心血管病、心电图、男科等。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1549次
&&&&&&病情分析:&&&&&&您好,你这个考虑是产后气虚,也可能还有点缺钙等因素导致的。&&&&&&指导意见:&&&&&&你这个可以吃一些补气血的药物,产复康颗粒也可以吃,同时自己也要多吃一些补气的食物。也可以适当吃一些钙片来补钙,预防缺钙。
擅长: 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非淋,乙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8604次
&&&&&&病情分析:&&&&&&当然不好,甚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人总是找些故意伤害自己的方法来伤害自己&&&&&&指导意见:&&&&&&大汗可以亡阳,可以虚脱,可以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现在你己经弄坏了,只有放松心情好好休养
参考价格:43.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自发性多汗症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自发性多汗症
多为病因不明的,除生理情况以外出现的异常出汗过多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可见于神经系统某些器质性疾病、神经症、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等所致局限性及全身性多汗症,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先天性多汗症及各种内科疾病所致全身汗液分泌过多情况。
自发性多汗症简介
自发性多汗症是指多为病因不明的,除生理情况以外出现的异常出汗过多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可见于神经系统某些器质性疾病、神经症、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等所致局限性及全身性多汗症,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先天性多汗症(多局限于腋、手掌、跖部,皮肤常处于湿冷状态)及各种内科疾病(如病毒、细菌感染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产后、手术、大出血等)所致全身汗液分泌过多情况。本病临床特征为阵发性、局限性多汗或泛发性、全身性或偏侧性及两侧对称性多汗,汗液分泌量不定,并有随气候、运动、情绪等因素加剧的特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年男性为多见。本病属中医“汗证”范畴。但天气炎热、室温偏高、渴饮热汤、劳动奔走、衣被过厚及情绪激动等原因所引起的出汗,为生理现象,不属本文论述范围。 目前西医对本病多采取对症治疗,口服抗胆碱能药物,但易产生诸如口干、尿潴留、青光眼等一系列副作用,而疗效不满意。亦有应用交感神经切除术等外科治疗者,为创伤性治疗,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而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对汗证的生理及病理的论述,历代文献已对汗证各方面有了丰富的认识,针对汗证不同的病因病机,因证施治,可取得很好疗效,且副作用小,是中医药治疗本病所存在的巨大优势。
自发性多汗症疾病病因
自发性多汗症西医病因病理
人体 全身体表除了黏膜以外,均有汗腺的分布,汗腺主要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面部发汗受交感神经颈上神经节所支配,而上、下肢及躯干的发汗受颈下神经节、胸节及腰节的支配,而发汗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质、丘脑下部、延脑及脊髓。自发性多汗症为非生理状态下的出汗异常增多,病因多数不明。神经系统的某些器质性疾病,如丘脑、内囊、纹状体,脑干等部位出现损害时,多表现为偏身多汗,某些偏头痛、脑炎后遗症患者也可见偏身汗出增多;小脑、延髓、脊髓、神经节、神经干等处的损伤、炎症及交感神经系统的疾病,可引起全身性或局限性多汗;间脑性癫痫患者出现多汗为阵发性;炎症、肿瘤或动脉瘤刺激一侧颈交感神经节,可引起头部一侧汗多;神经症患者出现全身或一侧多汗,则是由于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失衡,或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性所致;先天性多汗者,多汗部位主要局限于腋部、手掌、足跖等处,且此处皮肤湿冷,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可见于一些遗传性综合征,如Spanlang-Tappeiner综合征、Riley-Day综合征等。
另外多种内科疾病也有促使全身汗液分泌过多的情况,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肢端肥大症、肥胖症、铅及砷的慢性中毒、结核病、伤寒等均可出现全身性多汗症状。
自发性多汗症中医病因病机
汗为心之液,是由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的,而汗出多少又与卫气的开阖作用密切相关。故导致汗液外泄失常出现多汗,主要有如下病因:
肺卫不固素体阳气虚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等病,耗伤肺气,而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亏虚,肌表疏松,卫表不固,腠理开泄而汗出异常。营卫不和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微受风邪,致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周,卫外失司,致汗液外泄失常。湿热内蕴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致肺胃湿热内蕴,邪热熏蒸,迫汗外泄而致汗出增多。偏湿热者,由于湿热遏伏于里,阳气不达于外,主要可致头汗;而以肺胃热盛为主者,由于胃主四肢,则以手足或腋下汗出为多。阴虚火旺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致肾水不足,阴精亏虚,则虚火内生,迫津外泄而汗多。肝郁血瘀情志失调,尤其是肝气郁结,则气血运行不畅;或湿热等邪蕴遏于内,气血受阻,久则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同,津液运行受阻,而旁达外泄,成为局部汗出。
自发性多汗症临床表现
自发性多汗症
全身性多汗表现为周身容易出汗,在外界或内在因素刺激时加剧。患者常常因皮肤汗液增多,容易并发擦破、汗疹及毛囊炎等。此种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脑炎后遗症、下丘脑损害后等疾病。
2、局限性出汗汗出为局限性,好发于头、颈、腋及肢体的远端,尤以掌、跖部最易发生,通常呈对称性地发生于两侧,也有仅发生于一侧或身体上某一小片部位者。手及足部多汗者,表现为冷汗,可伴皮肤湿冷,或皮肤呈苍白色、青紫色,偶可伴发水疱及湿疹样皮炎,情绪紧张时症状加重,表现为汗液渗流。仅局限于足部的多汗症,汗液分解后发出臭味,有时可见足部起泡或脱屑,角化层增厚。腋部、阴部多汗时也可伴臭汗症。截瘫患者在病变水平以上常有出汗过多。颈交感神经刺激可产生头面部多汗。
3、偏身性多汗为身体一侧汗出明显增多,自主神经系统检查示,多汗侧皮肤温度低,皮肤划纹试验阳性。对于脑卒中后遗症偏瘫患者除有偏瘫侧肢体多汗外,还可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4、耳颞综合征表现为一侧颞部发红,伴局限性多汗,且多汗常发生于进食酸、辛食物刺激味觉后,产生反射性汗出增多,也可伴流泪。多汗局限于颈交感神经丛、耳大神经和舌神经支配的范围内。颈交感性味觉性出汗常见于胸出口部位病变术后。上肢交感神经切除术后数周或数年,约有1/3病例可出现味觉刺激后出汗。
自发性多汗症鉴别诊断
自发性多汗症
自发性多汗症1、汗证与生理性多汗、出汗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高温环境、渴饮热汤、情绪激动及紧张时、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明显增加,都属于生理性多汗;而汗证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汗液外泄所致汗出异常增多,且不因外界环境因素而出现的多汗。
2、自汗与盗汗:自汗为不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在白昼时汗出增多者,动则益甚;盗汗则为寐中汗出,醒来汗可自止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即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日自汗;或睡者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从病理上,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则多为阴虚内热如《丹溪心法》所概括的:“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但《景岳全书·汗证》认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3、战汗、脱汗与黄汗:战汗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症见发热烦渴,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出汗,而热势逐渐下降,多因正气拒邪,此时若正胜邪退,则属疾病趋于好转之象。脱汗发生于病情危重之时,由于正气欲脱,阳不敛阴,以致汗液大泄,表现为大汗淋漓或汗出如珠,常常同时伴有声低息短、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脉散大无力等症状。黄汗则以汗出色黄如柏汁,染衣着色为特点,是因湿热内蕴所致。
自发性多汗症常见症状
自发性多汗症
多汗症汗证是由于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失常而致汗液外泄失常,以全身或局部汗出过多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本病总的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故辨证时,着重应辨明阴阳虚实。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为多,尤以气虚、阴虚多见,亦有湿热之邪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病程久者或病变重者则会出现阴阳虚实夹杂之证。汗证日久,可伤及阴津、阴气及气血,且常互为因果,日久致痰成瘀而为虚实夹杂之候,湿热或阳明胃热郁蒸,病久则阴,又成虚实兼夹之证。前人所论汗证,认为自汗属气虚不固,盗汗属阴虚内热,但临证时阳虚见盗汗,阴虚伴自汗者有之,故不能单以自汗、盗汗而辨别阴阳,而应根据病程及阴阳、气血、虚实等加以辨别。
1、肺卫不固症见全身性多汗,活动及情绪激动时加剧,恶风怕冷,易于感冒,气短体倦乏力,面色少华或觥白,舌质淡或正常,苔薄白,脉细弱。此证多见于全身多汗者,辨证要点:汗多,动则尤甚,恶风,气短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
2、营卫不和表现为半身或某局部出汗异常增多,多汗部位皮肤温度偏低,伴微恶风寒,周身酸楚不适,时寒时热,舌质正常,苔薄白或薄黄,脉缓。此证见于偏身多汗者,尤其是素体虚弱,失眠,阴阳失调者。辨证要点:偏身汗出恶风,周身酸楚,苔薄白,脉缓。
3、湿热郁蒸症见全身或头面多汗,兼见头晕呕恶,胸脘满闷,身重倦怠乏力,纳食减少,大便稀溏,舌体胖嫩,苔黄腻,脉滑数。既可见全身多汗,又可见局限性多汗。辨证要点:全身或头面多汗,脘闷,纳呆,身重,苔黄腻,脉滑数。
4、胃热上蒸由于阳明胃热,而见蒸蒸汗出,以手掌、足底汗出增多为主,尤易发生于精神紧张时,腋下也易汗多,有臭味,汗液易黏或皮肤黄染,伴消谷善饥,口干,口臭,面赤烘热,烦躁,小便色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洪大。此证以局限性多汗为主。辨证要点:手、足、腋下多汗,有臭味,伴消谷善饥,面赤烦热,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洪大。
5、阴虚内热症见头面部多汗,面颅及太阳穴部位发红,也可出现手足多汗,汗出增多常发生于食酸味、辛味或香味食物刺激味觉后,伴头晕耳鸣,干咳少痰,或咳血,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颧红唇赤,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腰膝酸软,溲黄便于,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本证主要见于局限性多汗,尤以头部多汗为主,既可见盗汗,也可为自汗,病位在肺及肾。辨证要点:头面多汗,于食物刺激味觉后加剧,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6、肝郁血瘀局限性多汗,或汗出偏沮,活动及情绪激动、紧张时加重,伴胸胁疼痛,为刺痛,妇女则乳房作胀,月经不调,心烦,失眠,唇舌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本证以汗出偏沮为多见。辨证要点:汗出偏沮,激动、紧张时加重,胸胁刺痛,唇舌青紫有瘀点,苔薄,脉涩。
自发性多汗症治疗原则
自发性多汗症自发性多汗症的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以虚证为多见,治当辨明阴阳气血之所偏而补之、调之,审其病位之所在,以益气养阴、固表敛汗为其治疗原则;属实证者,当以祛邪为要,以化湿泄热、祛痰化瘀为治疗原则;对虚实夹杂者,则应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临证时根据不同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施治,总以调理人体阴阳平衡、调和营卫、扶正祛邪为要则,在辨证论治同时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瘪桃干、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作用。
西药治疗自发性多汗症,主要为对症治疗,选用抗胆碱药和镇静剂等,对有病因可查者,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自发性多汗症辨病治疗
自发性多汗症专病专方
自发性多汗症
 1.止汗饮 适用于局限性多汗证。药用煅龙骨、煅牡蛎、大枣各30g,黄芪25g,党参、白芍各20g,桂枝、五味子、生姜各lOg,炙甘草5g。治疗25例,临床治愈(症状消失,1年内未复发者)21例,显效(症状消失,1年内又复发者)3例,有效(症状明显减轻者)l例。(李志文,张会芸.止汗饮治疗局限性多汗症25例。湖北中医杂志,1996&3&:44)
2.桂枝加龙牡汤 治疗阴阳两虚,阴损及阳,营卫失和所致汗出。以桂枝汤和阴阳,调营卫;龙骨人心,牡蛎入肾,使心肾交通,阳固阴守。并以为处方中桂枝与白芍的比例以1:2为最佳,若比例相同或桂枝剂量超过白芍,则止汗效果差。(施鸿瑞.桂枝加龙牡汤治汗出症.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9&:21)
胡义保认为小儿睡眠多汗为阴阳,营卫失调,卫不固表,营卫失和所致,故选用桂枝加龙牡汤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疗56例,其中15例选用常规治疗(谷维素、vitB1、vitB2、谷氨酸等),无效后再改用桂枝加龙牡汤。常规组治疗好转2例,无效13例,而桂枝加龙牡汤组痊愈38例,好转ll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胡义保.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小儿睡眠多汗症.河南中医,1991&5&:26)
3.补阳还五汤 益气活血,用于治疗气虚血瘀之汗证。方中黄芪用至30g,必要时可加至60~80g,配桃仁、红花、川芎、柴胡、龙骨、牡蛎,对于久治不愈之汗证顽疾有效。治疗7例,均获满意疗效。(赵梅.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汗证.江苏中医,1993(12):38)
4.新加龙萸止汗汤 俞豪民拟本方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律不齐引起的全身性大汗症。方选生龙牡各30~60g,山萸肉30~60g,何首乌30g,酸枣仁20g,黄芪20g,金樱子20g,乌梅15g。治疗后显效,一般服2~3剂即可见效。(俞豪民.新加龙萸止汗汤治疗心脏病大汗症.中医杂志,1988&2&:58)
5.猪蹄甲汤 用于治疗卫气不固,阴不内守之自汗证,不论轻重症均有疗效。方中黄芪、党参、浮小麦、牡蛎、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猪蹄甲。治疗25例,痊愈20例,另5例自汗明显减少,常在服药后2~3剂显效,治愈率达80%。(陆曦,黄炳军.猪蹄甲汤治疗25例疗效观察.福建中医药,1989(6):24)
6.九味汤 本方散脾胃积热,清心肝之火,用于治疗小儿汗证,表现为寐则汗出,醒后汗止,出汗部位为枕、胸、颈、背部,前胸至乳线,背后至肩胛骨,汗出淋漓,面黄,头发稀直,眼睑发灰,面部三角区发黄,口唇周发灰,手足心热,睡卧露睛,苔薄白或薄黄,口渴喜冷饮,便干者。药用:桑叶、玄参、麦冬、白芍、当归各10g,乌梅6g,五味子3g,天花粉10g,甘草6g共治疗50例,结果显效3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张小平.九味汤治疗小儿汗证50例.辽宁中医杂志,1992&9&:31)
自发性多汗症单昧中药
自发性多汗症
 1.仙鹤草 丁福保用仙鹤草治疗盗汗疗效确切,用量随证增减,一般每剂需用30~50g,大枣5~15枚;重症者仙鹤草用至90g,大枣用至30枚,方能取效。(庞国明,阎国杰,范思行.仙鹤草的临床新用研究概况.中医药信息,1991&5&:22)
李圣平等以仙鹤草为主,采取配伍治疗各种顽固性汗证:仙鹤草配炙白术疗自汗,配柴丹参医盗汗,配藿胆治头汗,配北黄芪止半身汗。(李圣平,余韵星.仙鹤草专题笔谈.中医杂志,1992&9&:5)
2.附子 钟新山认为阴盛于内,阳浮于外,迫津外泄之盗汗,可用附片引火归原,治疗肺结核盗汗,以盐附片12g,肉桂、五味子各5g,山萸肉10g,生黄芪20g,服药1剂,盗汗即止。(钟新山.附子可治盗汗.中医杂志,1992&11&:6)
3.桑叶 吕振卿认为盗汗为虚火内炽、迫津外泄、伤阴化燥导致虚阳偏亢,而桑叶益阴可配阳,调以米饮甘平和中,助桑叶益阴润燥之力,且焙干为末,以焦香益胃,使风熄而火静,虚阳内潜,汗孔自合。(吕振卿,卢视平.桑叶止虚汗逶邪汗辨析.中医杂志,1988&8&:639)
4.麻黄根 以麻黄根与椒目等分为末,每服3g,日服2次。(陈贵廷,杨思澍.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5.干葛 以白矾、干葛等分,每次用60g煎汤洗手脚,治疗手汗和足汗。(陈贵廷,杨思澍.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自发性多汗症辨证论治研究
自发性多汗症
张聿青将自汗分为3型:
湿热蕴郁、迫津外泄型:药用滑石、茯苓、泽泻、猪苓、薏苡仁、萆薢、通草、黄芩、陈皮、半夏、沉香、小麦、枇杷叶、地骨皮、桂枝,使湿热除而汗自止; 胆腑痰热型:以温胆汤加减; 气虚湿蒸型:药用参须、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枳实、陈皮、藿香、豆蔻健脾除湿。(杨雨禾.张聿青治汗案探析.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3(2):5)
柴可群等从湿、瘀、痰三方面进行论治:
湿邪不化、汗出于眠者,如湿邪在表,方用三仁汤加减以宣畅气机,祛湿清热;湿邪在里,治宜健脾利湿,方选五苓散、苓桂术甘汤之类加减;湿邪化热,湿热蕴蒸,则以清热化湿之茵陈五苓汤、导赤散之类加减。 血瘀脉阻、津液外溢者,或气虚血瘀者,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阳虚瘀阻,治宜温阳行滞,化瘀通络,方拟参附汤合血府逐瘀汤;阴虚血瘀则以一贯煎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可滋阴活血化瘀。 水运留滞,津液走泄,对于气郁化火,炼液成痰者,以温胆汤化痰清热;而痰湿内聚,脾失健痰涎者,则治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用二陈汤加减。
柴可群,王德玉.湿、瘀、痰与汗证.中医杂志,1995(11&:667)
张振辉通过对23例半身汗出患者的分析,将之分为5型:
阳明热盛型:治宜清泻阳明邪热,经证以白虎汤加减,腑证以承气汤加减,经腑合病证宜白虎承气汤加减; 肝经郁热型:治以滋阴清热,养血舒肝,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 阴虚内热型: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滋阴清热; 气血两虚型:拟益气养营,助阳固卫法,以八珍、十全大补汤加减; 阳气亏虚型:方选桂附理中汤加昧以温阳益气。其中治愈21例,有效2例。(张振辉.半身汗出的辨证治疗.中医杂志,1993&2&:740)
自发性多汗症病因病机研究
中医学认为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则属阴虚内热,但后世医家不拘于此说法。
徐善元以为自汗非皆阳虚,亦有阴虚者,阴虚自汗可由肺肾两虚或肝阴不足而肝阳偏亢所致。(徐善元.阴虚自汗、阳虚盗汗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3(6):8)
马居里等结合临床实践,认为盗汗并非皆阴虚,气虚失摄、阳虚失固、湿热熏蒸、血分热盛、湿邪内阻、热邪郁蒸及脾肾亏虚、气阴两虚等均可致盗汗。(马居里,严慧芳.盗汗并非皆阴虚.陕西中医函授,1994(1):1)
现代医家多认为本病的病机应责之于湿、痰、瘀方面。
柴可群结合汗的生理,认为汗证由湿邪侵袭,致气机郁滞,失于宣泄而成,湿邪若在表,则卫阳被困,气化失利,营卫失调,营在里,三焦被湿所困,营卫受阻,而湿邪日久化热,均可见汗出增多;血瘀也可致汗,血瘀致气血运行失调,津液散布失常,拒卫于外,开合失司则见多汗,肺、肾、脾三脏气化功能障碍,影响津液正常敷布与排泄而成痰,痰浊又可影响营卫之气正常运行,卫外失固,津液外泄则为汗证。(柴可群,王德玉.湿、瘀、痰与汗证.中医杂志,1995(11):667)
李辅仁老中医认为瘀血痰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可致多汗。(刘毅.李辅仁救治医案.中医杂志,1993&5&:275)
胡明灿将本病的病位责之于脾、肺,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病及肺,开合不利,则卫表失固而汗多如渍。(胡明灿.变法治验举隅.中医杂志,1992(6):38)
李鸿祥老中医认为自汗病位在肾,由于肾气亏虚,津液输布失常而汗出不止。(张晓春.李鸿祥益肾利水法治自汗.北京中医,1993&6&:10)
胡臻认为盗汗病位在肾,心火独亢,心肾不交,可迫津外溢致盗汗,肾气虚而阳火衰,水火不和则盗汗不止;肾虚不化,气化不利,开合失司亦可使津液外溢而成盗汗。(胡臻.盗汗治肾心得.浙江中医杂志,1989&12&:542)
自发性多汗症饮食疗法
1、五味子汤(《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北五味子50g,苏梗6g,人参6g,以水煎煮20分钟后,去渣留汁,人砂糖100g,待溶即成,饮用时可自酌。功效益气敛肺止汗,对于肺脾气虚所致汗证或兼有咳声低微者,可分2~3次服食。
2、黄芪桂枝粥(《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先煎桂枝15g、白芍15g,煎10分钟后取汁备用,再煎黄芪15g约20分钟,去渣留汁,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兑人药汁稍煎即成。宜温服,取微汗。功效调和营卫,固表止汗,适用于病后、产后,脾肺、气血亏损,致气血营卫不和,阴阳失调之多汗者。
3、羊肺汤(《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将杏仁30g,去皮后研细末,同柿霜30g、真酥30g、绿豆粉30g共装入碗内,倒入蜜60g,调匀,加少许清水,调成浓汁状;羊肺洗净,挤出血水,将上汁灌人肺内,再将羊肺隔水炖熟,吃时放人适量精盐、胡椒粉、姜末等调料。功效滋阴养血,益肺清热,用于久病体虚,肺肾阴亏,气虚血少之自汗、盗汗兼见精神疲乏、心悸气喘、干咳少痰者。
4、玉米鳅鱼汤(《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生煎玉米须50g,去渣留汁,后人泥鳅150g,煮熟,加葱、姜、盐适量即成,饮汤食之。功效清利湿热,治腋证属肝脾湿热,或阴囊湿痒,口苦者。
5、薏苡赤豆粥(《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功效健脾利湿清热,以水煎薏苡仁50g、赤小豆30g,去渣留汁,人粳米100g煮粥,将熟时加冰糖少许,分两次服食。适用于脾经湿热偏重之手足汗出,痞满肢困者。
6、木鸡红花蜜膏(《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木瓜、鸡血藤、红花各200g,以适量水浸泡透发后,加热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黏如膏时,加蜂蜜l倍,至沸停水。每次l汤匙,以沸水冲化顿服,每日2~3次。功效活血养血通络,治以局部汗多属瘀血内阻,津行不畅者,且对汗证久治不愈者,从瘀论治多收良效,本药膳还有预防中风之功。
自发性多汗症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
(1)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每次0.3mg,每日3次,口服可抑制汗腺泌汗作用;亦可口服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颠茄合剂等抗胆碱药物,主要用于抑制全身性多汗者,但要注意此类药物有口干、青光眼、尿潴留及精神症状等副作用。
(2)镇静剂:对于情绪紧张的患者,可酌用氯丙嗪、地西泮、利眠宁等镇静剂。
2、局部用药对于四肢远端多汗者,可用5%~10%甲醛溶液局部擦拭;或以3%~25%氯化铝局部敷用;或用5%~10%枯矾等收敛剂局部外搽,可有暂时疗效;也可先搓热手掌,再取乌洛托品粉放手心,搓匀后涂于多汗部位,尤对手足多汗者最适用。
3、放射治疗手足掌多汗者可试用深部X线治疗,每次lGy,每周2次,总量8~10Gy。
4、物理治疗应用自来水离子透入法,每周2~3次,以后每月1~2次维持,有一定效果。
5、手术治疗对于经过上述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局部多汗症,尤其是面部或手部多汗,因汗出过多而影响工作、生活者,可应用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腋窝汗腺由于不受交感神经支配,可予手术摘除。术前均应先作普鲁卡因交感神经节封闭,以测试疗效。封闭后未见效果者,一般不宜手术。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腋下多汗症怎么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