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王小波喜欢的作家的人都是很有思想的人,大家认为是吗

14被浏览1,587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王小波:中国人特别喜欢“推己及人”
&&首推于&16.06.01
浏览(121)|回应(0)
&1&《欢乐颂》里,王凯饰演的赵医生提到了两个我喜欢的作家,一个是我曾经写过之后也会写到的东野圭吾。一个是我一直喜欢但不敢触碰的作家王小波。也是因为电视剧的热播,网友把王小波再次送上热搜。连Kindle里面王小波的作品都上了推荐。这让现实生中那些和曲筱绡一样不知道王小波是谁的人对他产生了好奇,也让那些本来就很喜欢王小波的人又激动了一下。买过很多王小波的书回来看,但我从来没写过书评。一来觉得自己不能很好的驾驭,不能全面了解,客观叙述。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和很多王小波的粉丝一样,在我心中,他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特别到不容世人去评说,也没有人能真正评说的明白。甚至会觉得如果写的不好反而是对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侮辱。就像他的妻子李银河所说:“他的名字就像一个接头暗号”。人们从对方对王小波的喜爱程度辨别对方是否是同类。暗号,提一下就足够,不需要往复推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反而容易露出马脚。&2&采铜在《精进》里说:“一部经典的作品就像一道特殊的光源,不同时代的读者去赏析它时,都会被这道光源照进内心不曾被照亮的部分。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读它,也会因为想法和境遇的改变而被照亮心中不同的地方。”王小波的作品就是这样的存在。一般人会给王小波贴标签是“自由”、“有趣”,而真正喜欢他的人会觉得他不应该有标签。对于他的书,我们从起初读不懂到后来好像懂了,再读一遍又好像不太懂。这就是一本好书一个好作家能带给我们的神奇力量。王小波所以当你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你可能把王小波的书当做小黄书看。当你长大一点的时候,你会照猫画虎的学他写情诗。再大一些,你欣赏他幽默中的智慧,苦中作乐的的文人之道。再后来你可能看到了他和鲁迅一样对人性的剖析,对社会的针砭时弊。再再后来,你明白他们说王小波是中国的卡夫卡不只因为这些,还因为他超深的文学造诣。我不知道多年之后再去翻看这些枕边书会有什么感悟,至少现在没有理由过多的推测和评论。很多文人对王小波的观点也许不那么赞同,但对他的文学素养无不称赞有加。高晓松提到王小波时说:“说起王小波,我有千言万语,但是真到了要讲他的时候,又不知从何说起。以我有限的阅读量,王小波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样的存在。”冯唐形容王小波是“男人的智慧一闪,仿佛钻石着光,春花带露,灿烂无比,蛊惑人心。”说他的出现是个奇迹。李银河在王小波死后说:“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也不乏艰辛,但他的生命是美好的,他经历了爱情、创作、亲密无间和不计利益得失的夫妻关系,他死后人们终于发现、承认、赞美和惊叹他的天才。”&3&曾经最喜欢王小波说的一句话是:“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年轻的时候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怒。那时候怒火冲天各种喷各种骂的的瞬间总能想到王小波的这句话,然后就像泄气的气球,霜打的茄子般没了气焰。立刻开始自我反思,是不是生气愤怒的源头都来自自己的“无能”。因为能力不够强,所以被人欺负?因为不够优秀不够厉害所以没有得到想要的尊重?因为不够有钱有势所以只能接受一些现实?因为情商不够高所以有很多烦心的人际关系?电影《超人:钢铁之躯》剧照每个气愤的背后都有一个和自己有关的“因为”,想明白了,就不会再把精力浪费在没有意义的生气上,而是转而去做能提高自己变成“有能”的事儿上。随着时间变化,看到更多的社会现象,接触到更多的人,体会更多的事儿后。发现现在最喜欢的王小波的话是:“身为一个中国人,最大的痛苦是忍受别人‘推己及人’的次数,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是的,中国人特别爱“推己及人”,这种推己及人,并不是真的设身处地为你着想,不是换位思考不是同理心。而是典型的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强加在别人身上的一种自私的意愿。隔壁家的赵阿姨总是喜欢为你操心。“孩儿啊,趁着年轻早点结婚生孩子吧,别挑这挑那了,你看看阿姨,当年就是结婚晚给耽误了。后来只能找了个没那么有能力的老公。当年上学的时候追你赵阿姨的人可多了,我就是挑啊,然后就给自己挑剩下了。现在想想都后悔。阿姨是过来人,别嫌阿姨唠叨啊!”在赵阿姨眼里,只要到了岁数没结婚以后的中年生活就是和她一样郁郁寡欢,终日都会沉浸在想要的很多还什么都得不到的痛苦和遗憾中。被劈腿的闺蜜总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让你提防男朋友。“男人都一样,没一个好东西!别看他现在对你挺好的,实际心里不一定有什么花花肠子呢。可别像我一样,被骗了都不知道。等到最后人家跟你分手,哭的就是你了!”很想弱弱的回。是,不该盲目乐观应该留点心眼。但也不是所有的男人都会干出劈腿的事儿吧?电视剧《长在面包树上的女人》剧照喜欢秀朋友圈的人看到别人发任何美食旅游享受生活的图都喜欢酸酸的说一句“有什么好显摆的”。喜欢用假货的人看到别人拿个包包第一个反应就是“是真的吗”。穷游旅行中遇到过骗子的人会告诉你穷游不靠谱很危险千万别去。生活过的不好的人容易把别人的事情也想的很不好。而过的好的人也往往容易觉得时间一切美好不需要任何防备之心。&4&是的,人都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去谈事情谈人生。这本没有什么错,每个人的价值观,看待事物的观点一定来自于自我体验。而错的是,我们总是把这种所谓的“经验”强推给别人。让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觉得世界就应该是自己认识的那个世界。你不知道别人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三观喜好,凭什么随意去判断去指点?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叫《中国人普遍缺乏界限感》,讲了非常明白的道理。“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的时候,很难感觉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基因不同,早期教育不同,童年经历不同,读的书接触的人不同,信念系统自然就会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有千差万别。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界限感,他会意识到这种不同,并尊重这种不同。但如果一个人界限感模糊,面对这种差异会非常痛苦。”我们在这点上虽然已经在进步,但还是做得不好。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改变,我们渐渐已经能意识到这种个体之间的不同,但是尊重这种不同还任重道远。西方人和东方人有个明显区别,就是西方人不喜欢“多管闲事”。大多数属于扫好门前雪不管他人闲的类型。有人说,西方人太冷漠,相互之间缺乏亲密感,连亲子之间都要保留那么多的空隙和界限,这样还有什么意思?那么像国人一样,把别人的事儿都当做自己的事儿,想说什么说什么,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就是好的就是对的了么?即便这人是你的亲人。正如王小波所说,在中国,我们需要经常忍受别人的“推己及人”,这种体验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要多。很多人不懂这种不同,不能很好的区分“自己的事儿”和“别人的事儿”。经常就会做出让别人和自己都很不舒服的事儿。也真是所谓的让别人去忍受自己的推己及人。其实,面对“别人的事儿”时,我们要学会尊重和接受,不要强加干涉。这应该是最基本的道理和礼节。最后,回到王小波的观点中,了解他的都知道,他一生最推崇自由二字。这不单是身体上的自由,更是精神上的自由。但当一个人用推己及人来审视另一个人时,其实往往侵犯了这种自由,那么,这显然是不对的。编辑:朝歌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点击
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退出以后,该精选社将不会显示在您的首页
您发布的内容超过140字了,试试投稿功能吧
您发布的不能超过500字了!
您发布的内容已经超过500字了,您只能使用投稿功能发布
别忘了点击发布哦!
发布成功!
成功发布到审核区!
你为什么要举报此投稿?
举报说明:(可选)
成为小编才能给社长推荐哦!
我要当小编
举报成功!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您还没有认证为原创作者
若您先提交此文章,稍后认证,我们会将其自动添加到您的原创
先投稿稍后认证【人物风采】王小波: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_百度宝宝知道
&&>&&帖子详情
&发帖:9342031
&【人物风采】王小波: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
宝宝1个月LV.24
1997年,4月11日
一个很平常的日子
没有人会想到对于中国文坛
这将承载多大的遗憾
这天,王小波心脏病突发
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世界
他的妻子李银河当时还在英国做访问学者
去世前,他是个自由撰稿人
做过上山下乡的知青、当过民办教师、工人
恢复高考后,初中都没毕业的他
愣是凭着对高考题型的突击研究
顺利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
其后,又如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般
出国留学、回国执教
直到92年辞职
成为没有组织,不混圈子的
如果非要给他的人生经历
加上些与众不同的传奇色彩
就是他还是个理科生
学过经济、化学、数学
无聊时最爱干的事是
做《吉米多维奇习题集》
(据说数学系的人做起来都深感变态)
在电脑都没普及的年代
就已成为资深程序员
因为当时的汉字输入法有缺陷
他就自己写了套
打汉字速度堪比英文盲打
九十年代有很多中关村的老板
邀请过王小波加入公司当程序员
王小波也认真地考虑过
只不过后来觉得写东西更有意思
便一一回绝了
王小波还有个让无数人膜拜的身份
——撩妹高手兼情话段子手
王小波的长相看过照片应该都有个认知
有些超出正常审美
以至于初见之前被他的文字拨动过心弦的李银河
还是在被其表白后感到有些难以接受
“他的长相……实在是种障碍,差一点就分手了。”
王小波却浑不在意,还能趁机调侃
“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即使排斥也不会给他难堪了吧
再加上他敢说,敢写,简单,率真,至情至性
最终用他优美而有趣的灵魂、纯真而诗意的文字
渐渐打消了李银河的疑虑
“我起初怀疑,一对不美的人的恋爱能是美的吗?后来的事证明,两颗相爱的心在一起可以是美的。”
而拥有“整容一般的灵魂”的王小波
让人爱上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他从来不按套路出牌
他曾有一篇文章,专门讲述了
他如何给沉迷于摇滚的外甥做思想工作
当时在清华电机系就读的外甥
打算毕业后以摇滚乐为生
令王小波的姐姐很是担忧
只好求助于和其有共同语言的王小波
(不过王小波觉得,这只是外甥单方面的想法,以为当时放弃本行的舅舅肯定理解他)
二人交流,外甥说“痛苦是灵感的源泉”
王小波接道:
“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听说她还想嫁个大款。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
反鸡汤的开导模式,简单有趣,深入人心
从此外甥只服王小波
毕业后做了程序员组建了软件公司
后来还加入了一支乐队做音乐
外甥名叫姚勇,他的公司
编写过的程序最著名的是腾讯游戏《QQ炫舞》
他加入的那支乐队,叫做水木年华
▲ 姚勇(右一)时期的水木年华
至于为什么最终走上写作这条道
他自己也分析过
他成长于老舍自杀、胡风入狱的年代
为了让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安然一生
他的父亲早早便表达了儿女们禁止学文的期望
可天生不老实的他在漫长的沉默中
竟找到了思想的乐趣
他觉得只有文学才能接受他的古怪想法
人这一辈子
活得有意思比活成标配重要得多
“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
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
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
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
当时我是个年轻人,
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
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而面对沉默的大多数丧失的话语权
他也觉得有义务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
“我思故我在,
既然我存在,就不能装作不存在。
无论如何,我要为自己负起责任。”
最重要的是
他相信自己有文学才能
并能将之付诸于行动
“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
虽然高晓松把他当成“神一样的存在”、
称之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且甩开第二名很远”,
林少华将他称作“真正敢讲真话的人”,
冯唐说他是“一个奇迹”、“一个好得不得了的开始”。
他的情诗被当成灵魂爱情的范本流传,
他的妻子称他是“世间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
曾经采访过他的李静说:
“我敢打一百万的赌,他的作品将是被后世反复阅读的不朽之作。”
但这些都是他去世之后的事了
生前,他身在主流文坛之外
甚至在《黄金时代》获奖前
他也并未打算成为职业作家
▲ 六十年代插队时的王小波(右)
他写作,只因为他喜欢
那个非商业社会的年代,写作也赚不了钱
他后来辞职,也并没有穷困潦倒
甚至一度想涉足出版、电视剧编剧等行业
遗憾的只是突来的病发没有允许继续
如同他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
他从不安于被设置的生活
也不会刻意营造形象故作清高
所以,他敢于在文字中坦露最大的真诚
他的乐观,理智,清醒,幽默,思辨,自由
在看似不经意娓娓道来的文字中
注定会击中许多混混沌沌的心灵
他说着大部分人的困惑:
"人在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在这方面,我倒没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干什么都可以,但最好不要写小说,这是和我抢饭碗。当然,假如你执意要写,我也没理由反对。总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他在沉闷的现实中找寻着有趣的生活: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他从不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加于别人身上:
“我最想做的不是提升别人的灵魂,而是提升自己的灵魂。”
他又保持着精神的自由,从不认为有什么高贵的信念需要牺牲人性:
“一般来说,扼杀有趣的人总是这么说的:为了营造至善,我们必须做出这种牺牲,但却忘记了让人们活着得到乐趣,这本身就是善;因为这点小小的疏忽,至善就变成了至恶······”
他的目标从来都非常质朴
那就是创造出一点点美
一点点无中生有的美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过誉也好,被忽视也好
他和他的作品都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去阅读
当我们走过山川,走过河流
走过心潮澎湃的青春年少
走向双鬓染满尘埃,总会想起他
——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
今年的4月11日,王小波去世20周年
二十年来,他被无数文艺青年青睐
影响了70后、80后
今天,他的文字也将被90后,甚至00后所拥趸
只为那颗自由的灵魂
而文先生也将这套亲自看过的《王小波文集》推荐给大家
这一套美物计首发,中信出版的纪念珍藏版的《王小波文集》,收录了王小波最经典的七部文集(八卷),囊括小说、杂文、信件等,全部由小波的妻子李银河亲自校勘、精选。并赠送一套纪念卡片。
包括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上、下册)《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爱你就像爱生命》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柴静、章诒和、慕容雪村、冯唐、刘瑜、李承鹏等众多名人极力推荐版本
在区分得志与不得志的世界里,
哪有王小波这么好玩的人
楼主耳边疯i
宝宝1个月LV.24
ps图文来源于网络
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1个月LV.24
这次可以看出来,人的外表也不是特别重要
宝宝5岁10个月LV.24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王小波丨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
王小波丨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
日07时39分来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王小波我猜想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王小波。有人喜欢他的小说,有人喜欢他的随笔,有人对他写给李银河的情书痴迷不已。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王小波依然以缺席的方式存在着。我丝毫没有夸大的意思,每每想到那头特立独行的猪,心里就充满了无比的欢乐。没人喜欢过一种被安置好的生活,一头猪也会用奔跑的方式反抗自己被宰杀的命运,何况我们这些自视甚高的人类。王小波用这种独特而幽默的方式解读着自己荒诞不经的人生。这么多年过去了,王小波一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纪念着。但是再多的纪念方式也会有缺憾:至今没有人梳理王小波的作品对八零年代出生的人的影响有多大,大概是他始终游离于正统文学史的缘故吧,体制也从没想过要收编他。除此之外,也没有人想着去从传记的角度整理他的人生,大概是因为他文学的人生过于短暂吧。在人生的思想启蒙时期遇到谁是偶然的,但是如果能遇到王小波的文字,那该是一种幸运吧。王小波成为了一种寻找精神同类的符号,从这个意义上讲,怎么估量他的影响都不过分。王小平的《我的兄弟王小波》,从哥哥的眼中重新审视王小波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也算弥补了传记的缺失。但是凭心而论,书中描述的重心在他们童年时期,对王小波后来的创作生涯着墨很少。另外,王小平的笔触过于私人化,给人的印象,他对表述自己的观点,审视自己的兴趣远远大于对王小波的兴趣。我怀疑,这个可能跟王小平的哲学训练有关,他对外在世界观察也大于对弟弟经验的沉思。王小波说过,我哥哥的智力超我十倍。就算是实话,但智力不代表文采,王小平也是个话唠型博士,下笔千言,洋洋洒洒,倒是真有几分豪气干云的气势,不过废话很多,套用了他们年轻时阅读的名著句式,文革时的语录。以上说的都是缺点,好像这本书一无是处似的。话说回来,再多的缺点也掩饰不住它最大的优点:真实。阅读这本书,对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尽管我有很多年没有再读王小波,但是他对我的影响根深蒂固,如影随形,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最早读王小波是在2001年左右,至今还保留着很多的阅读札记。《我的兄弟王小波》中曾经提到这个悖论,只有在禁书的时代,人们才愿意读书。在他们生活的时期,禁书据说是为了革命。而在我生活的年代里,虽然已经不再有那样荒唐的事情,但是因为生活的贫瘠,书不禁而自禁。小时候因为想读书的那种疯狂,真的是很难用笔墨形容。我读王小波,最初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是他写在云南下乡,找不到书读。我曾多次引用《思维的乐趣》中的那段话:“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王小平回忆他们早年的读书岁月,提到一个段子。他和王小波借了一套《基度山恩仇记》,十分难得。由于很快要还给别人,王小波就想办法,不辞辛苦地把全书一千多页用低感光度的便宜胶卷拍下来存档。自制拍摄架,拍摄,冲洗,编辑成一本奇特的照片文字书。现在看这些事情真是荒唐,但我读起来起来却感同身受,不是说我曾这样干过,想这样干也没机会,那时候根本没见过相机为何物。只不过,那种四处寻觅图书的饥渴感都是类似的。为了借到一本好书,走街串巷,十里八里,托朋友,讲人情,只是为了读一本书!那种饥渴阅读的程度现在根本无法想象。时代虽然不一样了,但是那种精神的犀利状态,对书籍和知识的渴求,恍如昨日。很多年后,我会回想起早年的阅读岁月,不禁惊讶自己竟然能从这种疯狂的焦虑中走向正规的阅读之路。换句话说,读什么书虽然很重要,但是如何读则更为迫切。王小波的书在我的阅读谱系中占据的位置至今无可替代。他向我打开了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从王小波到罗素,从《西方的智慧》到《西方哲学史》,从文学到哲学,从思维的乐趣到智慧的乐趣,从构建参差百态的幸福生活到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我的阅读视野恍若从井底之蛙到了浩瀚无边的书籍海洋。我现在已经不读王小波了,但是他的影响一直都在,因为只有通过他的引介,我才能进入这个充满了知识、趣味、思辨、审美的世界。就连我以后读过再伟大的思想家也抹杀不了王小波的存在,因为我站在了他的肩上,才跃到了更高的知识层面。王小波生前很看好自己的小说,但为他赢得声誉的偏偏是专栏随笔。实际上这并不奇怪。对他而言,写小说是纯粹私人性的一面,他喜欢在自己的小说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虚构,在他的小说世界中,虚构等同于现实。而在写专栏的时候,他所显示出的是他公众的一面,需要承担公众的道义和责任。但是正如“能写的”和“想写的”总不统一,长期形成的焦虑和分裂让他不堪重负。《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把王小波的杂文一度推向公众前台的朱伟说,因为这种写作上的困惑与分裂,造成了他后期写作上的精神压力,陷入崩溃的边缘。
点击阅读原文,来尝尝文字中的饕餮盛宴。热门文章中日关系|高颜值书|在宋朝通奸|出轨的意义把原著毁了的烂片|最爱看书的城市钱穆:人生三层次|陈丹青:没教养这本书改变6.63亿人的命运点击关键词可直达链接,超级快!主题书单奥巴马给女儿买书|抗击朋友圈养生党华尔街大佬在读啥|告别应试教育检测智商|雾霾生存学|父母孩子一起看饭桌谈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动摇世界观点击关键词可直达链接,超级快!赞赏出版人人都能赞赏成书文艺连萌成员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小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