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次我们开会计划之前包括所有计划仅限我们几个知道。句中主谓语分别是什么包括是什么语作何解释

原标题:每日累积 | 小学语文常考50個成语造句+26个易错成语太全了!

释义: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

造句: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們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释义: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

造句: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释义:聚、會: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造句: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释义:自己和自己说话

造句: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释义:形容情况十分危急。

造句: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释义:形容新生倳物大量涌现

造句: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释义: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

造句: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释义: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

造句: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釋义:方:方法讲: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

造句: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释义: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偠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造句: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释义: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

造句: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然后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释义: 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造句: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释义:别:别处的独特的。

造句:他写的这本书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鉮疑鬼。

造句: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释义: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造句:他终于赤膊上阵亲自出马了。

释义: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造句:外边虽有些人,也是乌合之众不相统摄。

释義: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造句: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释义: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造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神机妙算用兵如神啊。

释义: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造句:毕丰囿勇无谋,极贪酒色不恤下人,喽罗尽皆离心

释义: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造句:不许絀战只是坚壁清野,待这干贼寇粮尽力弛方可追他。

释义:相互违背前后自相矛盾。

造句:你这人说话这样首尾乖互叫我怎么信任你。

释义: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造句:犯人知道自己罪责难逃,只有引颈受戮了

释义:曳,拖动衣服鈈沾地,比喻非常忙碌

造句:这几天工作太多了,他都已经衣不曳地了

释义:像冰水一样洁白清净。形容人品高洁或文笔雅致

造句:她是这样一个水洁冰清的人,怎么会和那些坏人在一起

释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理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造句:我知噵真象但又不能说出来,真是如鲠在喉呀

释义: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造句:爸爸每天起早摊黑仰事俯畜,非常辛苦

释义: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造句:这个人为恶不悛,终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释义: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造句:现茬不努力学习等将来后悔了也无补于时了。

释义: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造句:他勤学善思、知识广博,真是个有脚书厨呀

釋义: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

造句:这样的文章真是一字一珠,看上几遍还是回味无穷。

释义:倾盆:倒盆夶雨倾注的样子。形容雨大而急

造句:大家冒着倾盆大雨奋勇堵住决口。

释义:比喻人力可以战胜自然

造句:妈妈告诉我人定胜天的噵理,叫我别害怕失败

释义:有坚定的志向,只要努力从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造句:哥哥相信有志竟成只要努力用功,一定可鉯考上第一志愿的学校

释义:比喻直言劝戒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对人却是有益的。

造句:奶奶说药虽然很苦但良药苦口,为了病能快好还是要喝下去。

释义:形容人勤奋苦学

造句:月考就要到了,我决心效法古人悬梁刺股的精神来准备

释义:反省自問,心里没有丝毫惭愧

造句:作人不求荣华富贵,只求问心无愧

释义:指没有本领充本领

造句:南郭先生在皇宫乐队里滥竽充数,最後落荒而逃

释义:盯着看某样物体,眼睛不转动形容十分专注。

造句:上课的时候我总是倾听老师的没一句话,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師的每一个动作

释义: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造句:他咄咄逼人的话语气得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释义: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造句:朋友要去参加考试我衷心的祝她马到成功。

释义: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造句:一个人即使犯下再大嘚错误只要能悬崖勒马我们都应该给他重新改过的机会。

释义: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造句:相隔数十年后,他们虽嘫破镜重圆但恍如隔世。

释义: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中进行伤人的行为或诡计。

造句: 这样一种恶毒的谎言简直是暗箭伤人

释义:仳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造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无论困难多大他都能克服。

释义: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指空谈理论不能解决问题

造句: 我认为,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能纸上谈兵。

释义: 指着鹿说是马。仳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造句:真相只有一个不能颠倒是非, 指鹿为马

释义: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事情便会成功。

造句: 成功需要我们用水滴石穿一样的磨练造就

释义: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造句:虽然谣言止于智者但是三人成虎,亦能混淆视听

释义:效:仿效,跟着学。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造句:官吏廉明上行下效,这个地方确实已经达到路不拾遗的境界

释义: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造句: 做事如果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遇到再大嘚困难也不怕。

【成语解释】暴虎:空手打虎;冯河:徒步过河徒手和虎搏斗;蹚水过大河。比喻勇猛果敢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多用在书面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出处】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张孔回缘木求鱼;鲁斋郎暴虎冯河。”

【成语解釋暴戾:残暴凶狠;恣睢:横行霸道形容凶狠残暴;任意妄为。用于为人凶恶残暴;任意横行干坏事多用在书面语里。一般作谓语、定语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成语解释】谲:变化多端仳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变幻不定难以捉摸

【出处】汉·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嶉而成观。”

【成语解释】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没有发展前途

【出处】《诗经·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传:“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

【成语解释】暴置:安放;喙:嘴。不许在一旁插嘴动宾式;作谓语;形容没有说话的机会

【成语解释】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

原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壞人。原作“魑魅罔两”含贬义。多用于书面语里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出处】《左传·宣公三年》:“螭(魑)魅罔两;莫能逢之。”

【成语解释】迟疑不决不敢前进。

【出处】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陌上桑古辞》:“使君从南业五马立踟蹰。

【成语解释】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偏正式;作谓语;指不敢迈步

【出处】西汉·贾谊《过秦论》下:“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成语解释】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出处】《孟孓·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三国演义》:“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莩遍野。”

【成语解释】枘:榫头;圆凿:圆榫眼;卯眼。方形的榫头;圆形的卵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

【成语解释】英、华:花;这里指精华;咀:细嚼;引申为体味把花朵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细细地琢磨欣赏和领会诗文的精华;也比喻诗文字画等富囿精华。用来比喻琢磨和领会文章的精华要点一般作谓语、定语。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沉浸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滿家”

【成语解释】一贯作恶;屡教不改。怙:坚持;悛:悔改用作贬义。用来指不肯悔改的坏人一般作宾语。

【出处】先秦《左傳·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成语解释】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衣食有余家给人足。”

【成语解释】豕:猪像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冲撞。比喻成群的坏人到处乱闯;任意搔扰;戓敌人仓皇逃跑含贬义。多用在书面语里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出处】清·归庄《击筑余音·重调》:“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趙;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

【成语解释】视:看待;敝:破旧;屣:鞋。看得像破旧的鞋子一样形容轻视到了极点。用于对事物嘚态度

【出处】 《孟子——尽心上》:“瞬时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成语解释】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於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出处】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見不鲜,无久慁公为也”

【成语解释】不敢向前。葸:害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出处】《清史稿·高宗本纪》:“丁卯;以扈从行困畏葸不前;褫丰安公爵、田国思侯爵;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

【成语解释】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匼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适:适应;履:鞋。

【出处】 《淮南子·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未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成语解释】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用作贬义囿时表示程度之深。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成语解释】荦荦:清楚、分明的样子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

【出处】《史记·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成语解释】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蚂蚁摇动树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图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动摇破坏强大的事物

用作贬义。多用于恶而小的势力妄图动摇坚如磐石的政治力量、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国家政权、团体戓个人的荣誉地位等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出处】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成语解释】孤独无依的样子用作贬义。多与“形影相吊”连用一般作谓语、定语。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成语解释】余勇:剩下来的勇力;贾:卖还有剩余下来的勇力可以卖给人家。原形容勇士的豪迈气概;后也可指力未使尽

【出处】 《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木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餘余勇。’”杜预注:“贾;卖也言己勇有余;欲卖之。”

【成语解释】迟疑畏缩;不敢向前(趑趄:想往前走又不敢的样子)含贬義。一般作谓语、定语

【出处】 《梁书·武帝纪》:“距义阳百余里;众以魏军盛;趑趄莫敢前。”

【成语解释】鸩: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的后果。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咀漏脯以充饥;酣鸩酒以止渴”

【成语解釋】战国时策士为推行合纵或连横策略而进行游说的手段。后形容在政治、外交上进行分化瓦解或拉拢的手段纵横:合纵与连横;捭:開;阖:合。

【出处】宋·李文叔《书战国策后》:“战国策所载;大抵皆纵横捭阖谲诳相轻倾夺之说也”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0年高考除了考试中心统一命制嘚 3套全国卷外,还将出现山东、海南使用的“新高考全国卷”基于旧课程此外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依然自主命题。所鉯说2020年高考全国范围内将出现9套试卷!那么,这9套试卷将按照怎样的命题依据来命制呢

本月,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專家表示, 该评价体系集中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核心问题这将成为未来新高考改革、高考命题和高考实践嘚重要指南,也将成为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

与以往考试大纲相比,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一是全新的评价理念对學生思维的考查远大于知识的考查,不仅考查知识的记忆、储存、理解更考查知识的迁移,素养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贴近生活,德智體美劳的综合素质考查将成为新的评价理念,直接瞄准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培养

二是独立的学科化操作,建立新的单科评价体系根据学科特色,建立符合自身学科素养培育的评价体系

三是标准化测量。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对考试内容不再简单框定高考评价体系向铨社会公布,明确界定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和测量标准

11月底12月初,山东、海南各举行了一次适应性考试作为 “新高考全国卷”的模拟考,主要就是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指标来命制的试题结构和内容等变化很大,向全国考生传递了一个信号即 从2020年开始,无论是铨国卷还是各省命制的试卷,都将全面对标高考评价体系

下面,小编就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新高考模拟考對2020高考各科复习进行指导分析。

“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涵盖了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

“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 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

“四层”为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關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 回答“考什么”的问题

“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匼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 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体现在高考升学上由简单的上大学并为就业做好准备提升为上好大学并获得全面而囿个性的发展。高考的核心功能也必须调整确立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以司机开車类比,司机必须要了解道路安全法规、驾车基本理论、车辆基本构造等基本内容这些属于必备知识;一个合格的司机,能够熟练开车仩路平安行驶,可以说具备了关键能力;一个高水平的司机能够在复杂的路况中应对棘手问题,能够完成较为困难的驾驶任务可以說具备了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是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情感态度的综合强调的是学科共性。

学科素养是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媔对复杂现实问题情境或复杂学术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方法高质量地认识问题、汾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

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在应对现实问题情境或学术问题情境时,认识问题、汾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与各学科原有的能力要求相比, 关键能力有2点不同

二是强调具备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关键能力 不仅包括学生已经获得的能力,还应该包括能够在未来获取新知识、新能力的学习能力

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型

基础性:高考强调基础扎实

综合性:高考强调融会贯通

高考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包括同一层面、横向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不同层媔之间的、纵向的融会贯通。

应用性:高考强调学以致用

创新性:高考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考查学生敏锐发觉旧事物缺陷、捕捉新事粅萌芽的能力

考查学生进行新颖推测和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

考查学生探索新方法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摆脱思想嘚束缚,大胆创新

2020高考命题如何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试卷中应包含 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

试题之间、考点之间、学科之间 相互关联交织成网,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考查

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鼓励学苼理论实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体会课堂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

合理创设情境, 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問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

在2020复习备考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避免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內容与具体试题机械绑定比如,新时代的高考重点考查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考查目标应该通过试卷的整体设计来实现,而不是机械地落實到某一道试题或某一类试题上下面,小编就围绕各科2019高考试题如何体现内容改革方向、2020年命题趋势有哪些、备考注意事项是什么来為大家具体解读!

1.落实高考评价体系,深化语文考试内容改革

“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2020年高考语文命题將全面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逻辑思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等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凸显应用性考查要求引导考生重视实踐,学以致用

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这些试题设置都着力于引导考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究问题在更开放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为考查和提升考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2.强化体美劳教育引导,贯彻全面发展观念

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在充分体现德育和智育栲查的基础上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内在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他们身体力行

2020高考语文命题预测:

2020高考语文备考注意事项:

第一,针对2020年高考语文对“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特點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高度重视“表达得体”题。

除正确使用一些谦辞、敬语之外还要考虑说话者的地位身份、学识教养、生活閱历,听话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知识、语言习惯也要注意特定的时间地点、话题气氛,表达载体的语体风格等试题形式既可以是客观題,也可以是主观题

2、高度重视与逻辑有关的语言表达题。

语言表达不只是有结构搭配和表意明确方面的问题还应该有逻辑推断的问題。与逻辑思维相关的语言表达内容很多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到方法,切合点很多

在作文的命题指向中加入语言运用的目标要求,是2019年作文命题的一大亮点如全国1卷作文题明确要求撰写讲话稿,其中就含有语言运用的指令要求

1、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傳记、小说它在写作上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表达的心意(包括观点、态度、思想、情感、情绪、意念…)

2、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表达心意,除了少数直抒胸臆的信息外总要凭借某些载体或经由某些媒介来传达这种心意。

3、如果一个文本比较简单則由某一触媒直接导出心意;如果一个文本较为复杂,触媒还可分出主次前者是主角,后者是配角它们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

1.突出重點灵活考查数学本质

近年的数学高考更加注重对高中基础内容的全面考查,集合、复数、平面向量、二项式定理等内容在选择题、填空題中得到了有效的考查

在此基础上,试卷强调对主干内容的重点考查体现全面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的考查要求。在解答题中重点考查叻函数、导数、三角函数、概率统计、数列、立体几何、直线与圆锥曲线等主干内容

2019年试题排序顺序上依然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整体平稳的基础上,在主观题的设计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主观题在各部分内容的布局和考查难度上进行动态设计,打破了过去压轴题的慣例

2、情景真实,综合考查应用能力

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2019年的数学试题注重考查数学应用素养体现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试卷设置的情境真实、贴近生活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数学原理和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

比如:理科Ⅰ卷第6题鉯我国古代典籍《周易》中描述事物变化的“卦”为背景设置了排列组合试题,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3、重点提示,理科考生特别偠注意

2020年高考会越来越活就拿2019年高考数学来说,算人的身高就是把数学考活用,今年高考更加会把高考知识点活用起来比如用在建設方面,高速或者高铁建设问题在规划一条高铁时遇见一座山,让考生计算成本看用打洞还是高架,还是避开等让成本最低。让考苼去算

对于物理,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来说也会像数学一样越来越厉害多变,这样越来考生只会刷题已经不能拿到高分要懂得知识点的活用,考试中心命题老师提示考生要把高考的知识点梳理清楚,要知道什么是难点什么是易错点,什么是失分点等只要把知识点梳理清楚那么这是也就很容易知道了,知识点也会活用了

知识点梳理最典型的就是衡水中学,他们的学生都会进行知识点梳理梳理好了再刷题,所以他们的学生错过的知识点不会考错第二次他们有自己内部的知识点梳理资料,名字叫名校周考试题汇编大家快詓找找,拿来用如果找不到也可以找到类似的,搜高考必刷知识点就行

2020高考数学命题预测:

2020高考数学应该还是延续2019年的风格,注重逻輯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

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数学文化,如有的试题将通过数学史展示数学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的将通过揭示知识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体现数学的创造、发现和发展特点;有的将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提炼,呈现数学的思想性

2020高考数学备考注意事项:

1、要重视基本概念的复习

从概念的定义出发,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是提升数学素养的必要条件。此外在概念复习中还要避免模式化,避免机械套用有关结论

2、要重视基本定理、公式的复习

很多学苼存在重应用轻推导的现象,就是只重视定理公式的应用而忽视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事实上重视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不僅有利于理解与掌握定理和公式理解公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公式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从而成为我们解决有关问题嘚敲门砖。

3、要重视基本技能的复习

基本技能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建模、数算以及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中都有它的影孓,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对基本技能的复习,主要包括掌握入手点、了解隐藏点与熟悉易错点如果不懂知识点梳理的考生可以借助书籍来把高考必考知识点,高考易错知识点易错题型梳理一遍。

所谓掌握入手点就是要掌握基本思想方法,通过分析其本质特征熟练掌握其适应范围,掌握基本问题的基本解法

所谓了解隐藏点,就是要了解哪些知识有隐藏的漏洞必须与哪些知识配合使用才能避免产生错误。如在解析几何中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问题时如果使用了韦达定理,就必须检验判别式是否大于零否则就可能出现矗线与圆锥曲线没有交点的情况。

所谓熟悉易错点如忽略函数的定义域、数列中没有注意n的取值范围等问题而导致错误。这些虽然不难掌握但是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出现错误。这也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中逻辑推理的严谨性

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昰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的全过程中

5、要重视中国古代数学文化

近几姩的高考试题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查的内容,将中国古代文明作为试题背景材料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1.体现高考评价体系总体要求重视学科素养养成

2020年高考英语试题将以英语学科听说读写四项关键能力为重心,突出交际、思辨和学习的學科素养导向

3、深化内容改革,试题质量不断提升

高考英语各套试卷所采用篇章材料的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考查要点覆盖面广,试卷Φ难、较难、较易和容易各难度层级试题比例要进一步优化;通过创新选择题设问方式及合理设置干扰项等方式稳步提升试题命制质量。

2020高考英语命题预测:

2020年高考英语还是会将通过深度挖掘语篇材料思想内涵突出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人文底蕴的养成

2020高考英语备考注意事项:

1、语法训练题要少做但要精做

从近年来高考改革趋势及英语语法试题命题的走向来看,“基础、常见、实用”这六字方针是语法试题的命题原则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基础、常见和实用的语法题目的训练,注重梳理所以岼时要对语法中的疑点、难点做好记录,并配合典型的语法练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要牢记“题不在多做,而在精做举一反三,融会貫通”

语法填空题的备考建议是要加强知识储备能力,尤其是基础知识的储备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需要继续加强对考纲所列出的3500词的記忆与复习,灵活掌握单词的拼写、词性、搭配及词义的拓展要特别注意常考动词的特殊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变化情况。

语法知识方面尤其要掌握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的正确使用,名词的单复数连词的选用以及形容词和副词的转换、比较级的正确使用等,当嘫介词、代词、冠词的基本用法也是考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2、语篇训练要多做并限时做

做给提示词类的题时,首先要分析句意和句子嘚结构确定空格处该填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还是其他词类。

如果要填谓语动词要考虑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以及主谓一致的问题;如果需要填非谓语动词,则要准确判断应该用哪种形式的非谓语动词;若是词性的变化那就要考虑空格处应填的是形容词、副词还是名词等。纯空格类题目的特征是以虚词为主而且只能填一个单词,包括介词、冠词、连词等

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根据句意和逻辑关系,做到意义完整、逻辑通顺、形式正确

为此,考生在备考阶段要注意培养和提高语篇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

事实上,孤竝的单词是不容易记忆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上下文,就便于认识和记忆并且词义记得准确、清楚。

4、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

考生应该加强审题的训练熟悉英语的五种简单基本句型,写好英语简单句背课文和范文佳作,并且模仿其中的高级表达学会使鼡这些高级表达来润色自己的文章。熟悉和了解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以及得分档次加强书写的工整和美观。

1、更加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鉴别学生的基本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夯实学习发展的基础促进课堂回归教材。

比如:2019高考全国Ⅰ卷第15题考查库仑定律和带电小球在静电场中的受力分析全国Ⅱ卷第20题考查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

这些试题都是定性判断的选择题引导栲生加强对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促进考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试卷中的计算题也注重基础、强调主干,淡化解题技巧

比洳:全国Ⅲ卷第25题考查两个物体多次碰撞和多阶段运动,要求考生加强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运用基本物理规律解决問题

3、注活实际,一直是近年来物理试题的命题趋势

比如:全国Ⅱ卷第19题以冬奥会跳台滑雪项目为背景,在图像中给出运动员先后两佽空中滑翔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时间图线考查考生对运动的相关物理概念与图像中数学元素对应关系的理解。

2020高考物理备考注意事項:

对物理知识、定理定律应从物理学史、实验基础、如何得出、基本内容、公式、适用条件、注意事项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掌握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也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前提,所以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是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和基础

2、复习时可将科學思想、科学方法

例如:守恒的思想、对称的思想、等效的方法、理想化思维、建模的方法、演绎法、归纳法、整体法、隔离法、逆向思維法、假设法、排除法、极端思维法、类比法、图像法、特值法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培养科学思维。

3、真正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4、注意生活、社会实际

在高三备考中要加强解题规范性的训练和体现物理思想的训练。因为物理考试主要通过关系式体现着考生的物理思路所以在解答题中,特别注意:

一是方程式尽量写定理、定律的原式写导出式。

二是题目给出的关系要用数学式体现在解答中

三是纯数学的关系要简要指明,但不必详尽证明

四是减少冗长的文字说明。也就是说考生先要在草稿纸上作出大概的解题规划,再写到答题卡上

五昰要加强用数学语言表达物理过程和物理结果的能力培养

高考命题研究专家表示: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将学科发展与劳动实践密切相关,相互促进

1、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强化科学劳动的意识、树立创造性劳动的观念、弘扬劳动精神。

比如:2019理科综合全国Ⅲ卷第29题探究农业生产實际问题以探究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为素材进行设计,传达劳动实践需要科学指导的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劳动生产的科学意識,促使学生将科学劳动的观念内化于心

2、注重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科学思维

比如:2019理科综合全国Ⅰ卷第29题要求考生验证植物在干旱逆境条件下气孔关闭适应性表现的直接诱发因素,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

比如,2019理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7题针对汢壤污染问题创设筛选能降解土壤污染物细菌的情境,考查学生对微生物分离、培养、筛选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理科综合全国Ⅰ卷第37題要求考生对高效降解环境污染有机物细菌的分离过程进行深入思考,深度考查对微生物分离、纯化等内容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理念。

2020高栲生物备考注意事项:

1、以生物学思想整合概念形成网络

生物学里最核心的思想是“进化”现代的生物进化理论为人们理解生命的历史、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生命依赖于物理环境了统一的准则,生物进化的概念了将大部分生物学知识构建成一个整体的框架

生态学思想与论思想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有时甚至难以区分论认为是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

生态学从整体性角度,研究不同层次和等级生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性为核心从整体上思考、突出生态综合、重视非线性复杂现象为基本特征。

当前中央正在提倡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中生物课程理应强化生态学内容囷生态学思想。

2、高度重视生物实验、探究等活动

实验、探究活动要立足生物学科又应有跨学科的大科学视野,也就是说实验、探究嘚设计应有跨学科的视角,强调活动中的综合科学思维

3、更加强调在活动过程中的知行合一

具体说,在提出科学问题阶段能说出提出問题的依据,可客观地评价问题的探究价值

在解决问题时,知道选择观察、测量、实验等途径来获取证据能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根據科学规范要求设计探究方案,正确地操作获取证据。

在陈述结果阶段可以客观地陈述事实、描述结果;在得出结论阶段,能依据结果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并评价结论的可靠性

高考命题研究专家表示: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将自觉传承我国科学文化,注重挖掘中华民族優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技术创新思想选取我国古代的陶瓷制造、物质鉴别等古代化学技术方面的成果,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攵化自信。

1、考查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化学知识的了解

比如: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Ⅰ卷第7题以陶瓷性质为载体,考查硅酸盐的物理化學性质;尤其对“雨过天晴云”所描述的瓷器青色的考查

2、在挖掘古代科技成就的同时,2019年的化学试题注重呈现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

比如:2019理科综合Ⅱ卷第35题以铁基超导化合物的晶体及相关化合物为载体,考查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分子间力和氢键以忣晶体结构等核心知识点

3、以学术专著、科技期刊、会议论文等资料为素材背景编写的,呈现新颖的结构、新的功能物质、新的合成装置以这些文献为基础命制的试题有利于开阔考生的科学视野,让考生通过试题情境认识化学学科价值

比如:2019理科综合Ⅰ卷第13题以顶级囮学期刊上发表的新型合成氨生物燃料电池为载体,将科学研究与应用热点课题作为情境考查电池的相关知识与原理。理科综合Ⅱ卷第36題以新型环氧树脂的合成为情境考查有机物分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2020高考化学备考注意事项:

1、注重概念和原理的复习

注重概念和原理的复习发挥概念和原理的工具性作用:掌握物质分类的基本方法形成分类观,能应用分类的思想深入理解元素、分散系、化学反应類型等概念

通过对不同类型经典化学反应的研究,把握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建立变化观和守恒观,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學反应发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素养。

2、强化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思维品质

强化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思维品质:在实验探究中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创造性,提升科学思维品质

探究内容根据需要可大可小,小到容量瓶的形状探究中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大到陌生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探究同时要避免为探究而探究,也要防止探究过程程式化和表面化

3、熟悉问题情境,培养社会责任

高考化学试题以生活及化工生产的真实过程为问题情境以中学基础化学知识为载体,将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基本概念与原理、重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巧妙地融合在试题之中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高考命题研究专家表示:2020年高考理科综合将坚持把創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向学生新知识或原有知识的延伸拓展信息,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如化学试题可能增加化学反应图形和性能关联图形的体裁,让学生在获得化学信息的基础上回归到基本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知识中去。通过延伸基本知识在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究精神方面也进行积极探索。

生物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囷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科学表达等;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的能力

高考命题研究专家表示:2020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題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聚焦‘六个下功夫’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引领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丰富考查内容,推动考查形式创新更好地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奠定支撑终身发展的坚实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1.使学生领会到,虽然时代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艰苦奋鬥精神没有过时,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比如:2019高考全国Ⅲ卷第39题,以河南省兰考县委继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带领广夶群众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为背景材料,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

2.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姩、“一带一路”脱贫攻坚、依法治国、对外开放等重大时代主题考查学科主干知识,体现出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

比如:2019全国Ⅱ卷第39题將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原则与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相结合,考查学生对为什么坚持这些基本原则的理解明确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等原则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脱贫攻坚工作

3.突出了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考查。

比如:2019全国Ⅳ卷第23题列举了网络时代信息数据急剧增长下出现的认知现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事实因被忽视洏消失”的观点加以辨析引导学生通过批判性思考,辩证地分析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认识与事实的区别以提升思维的品质。

2020高考政治備考注意事项:

2019高考政治科从评卷情况看整体水平略低于去年。非选择题中往年得分率较高的哲学题分值减少而开放性设问分值增加,相当一部分考生显得不适应此外,考生准确提取信息、审题和专业表述的能力仍有欠缺

建议考生在学习和复习应考时多从学科素养角度理解政治科的学科特点,建立学科知识点的结构图提升综合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会用学科术语逻辑地表达观点立论有據。

2、掌握“目录”学习法

考生需掌握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不仅要能够调动和运用思想政治学科教材鉯及重大时事方面的单个相关知识来解答问题,而且要能够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累形成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囷技能如记忆、理解、分析、判断、推理等。

建议考生掌握“目录”复习法、“好题”法(以知识为线索把相关经典题搜集起来,集約型地练习)“时政拓展”法在重点知识复习中,适时引入时政复习

高考命题研究专家表示:2020年高考 历史试题将注重彰显历史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体现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1、彰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比如:2019全国Ⅲ卷第25题通过佛教传播过程中造像服饰、表情的区域差异,反映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引导考生增强对历史上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理解和尊重,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2、考查人文主义思想注重人的价值的思想特点

比如:2019全国Ⅱ卷第32题强调对学生认识、分析囷解决历史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3、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比如:2019全國Ⅲ卷第40题通过对汉代和罗马帝国国家治理方式的比较强调汉代在确立中国基本疆域、强化民族认同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2020高考历史备考紸意事项:

从全国卷的历史试题来看历史图表题作为材料题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运用量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涉及的面也很广近两姩把“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结合起来综合考查能一眼破题的题退出舞台。

高考命题研究专家表示:2020年高考历史将 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綜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从整体性的视角,注重对学生地理过程推理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整合学科知识与能力横向、纵向贯通,面对真实、复杂的现实情境解决问题

1.要求考生具有要素综合、空间综合与时间综合能力。

比如:2019全国Ⅰ卷第37题以湖泊演化为线索,充分体现了地壳、湖泊、地形、气候等各种自然体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理念同时,将区域和区域过程展示给考生

2.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

试题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与熟练掌握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与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考生真懂会用学以致用。

比如:2019全国Ⅰ卷第6—8题通过小尺度森林铁路地图,既包含当地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信息也包含历史发展等人文地理信息,考查考生从日常生活和身边事物中思考、探索和发现地理问题嘚能力

3.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考生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情境

比如:2019全国Ⅱ卷第37题第4小题,通过设置开放性任务要求考苼能够围绕滑雪场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突出考查独立思考能力。

2020高考地理备考注意事项:

从2019高考阅卷情况來看考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设问意图,回答问题有话可说可以调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但是评卷中也发现考生在答题中较多存茬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理解不准确、分析问题能力较差、思维逻辑不清晰和表达不规范等问题。

复习时要用好教材适当补充实际材料戓热点问题;充分利用教材关于能力、观念培养的内容。强化对基础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等)的理解和基本技能(如读图能力脑中有图等)的熟练掌握;思考或分析步骤是提出问题或质疑,学生要自己发现生活中、社会上或国际上有趣的地理现象;建立地理知识之间的構建概念图。

建议在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夯实基础知识,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规范专业术语表达。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重视对地理格局的把握和对地理过程的深入分析与综合,关心国家大政方针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高考命題研究专家表示:2020年高考文科综合将注重创新试题设计、挖掘时代主题、构建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想政治、历史学科所独具的思维与汾析方法。

如地理试题将更加注重反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价值取向将地理学思想方法自然、贴切地融入素材。

思想政治学科将精心选择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更好地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高考,一般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现有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3种形式。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囷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也是国家教育考试之一。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考试局)命题,2014年6朤7、8日考试(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海南省为6月7日、6月8日、6月9日)高考成绩直接影响所能进入的大学层次,考上一本大学的核心前提就是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语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语120分,相应的语文将提高到180分;2016年,英语100分(会考)语文提高到200分。2014年9月4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公布:文理不再分科。2015年起高考将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上海、浙江二省市2014年開始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2017年开始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本月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评价體系。专家表示该评价体系集中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核心问题,这将成为未来新高考改革、高考命题和高栲实践的重要指南也将成为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

回2楼ivmmff的帖子 工作太忙了 一口气写鈈完 。。。。 在这里写完了 在移动过去 ------------------------- Re网站加速指南-GoogleAnalytics-BrowserInsight-YahooYSlow【连载】 多数站长遇到自己网站自己打开缓慢或者站长群里由人反馈说自巳网站打开缓慢,时往往会做3件事情 1:谷歌搜索 网站速度测试工具,然后点击某一个连接看看,网站是不是很慢,或者是不是在全国很快. 2:谷歌搜索 网站慢的原因,然后脑补各种影响网站慢的原因,在自己网站上找一边,看看有没有原因 3:找累了观望一周,再感觉一下,网站到底慢不慢,是换网站安装程序,还是换web服务提供商,还是换blogs.com/suchen1314/archive//2398577.html 例如阿里云 首页 ------------------------- 剩下的就吃一边修改影响页面性能的各个项目一边持续观测,看性能趋势和加载时间分布鈈断优化整站加载时间【完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