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于生和周会中这两个名字做一首诗?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关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问题
这首诗有两处提到“从明天起”,请问明天的生活与今天,昨天的生活有什么区别?诗中的“峩”和“你”对幸福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海子的这首诗流传广泛,被称为年轻人新的“青春之歌”,特别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两句更为人們所喜爱.阅读全诗,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感受.
这首诗共三章.第一章虚构一幅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图景,一股清新潮润的气息扑面
从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
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幅生活图景里有一些清晰的意象(“喂马”“劈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
我们姑且视动作为意象),其中“大海”是核心意象.大海对海子既陌生(他出生、
成长、读书、工作,都远离大海),又极有诱惑力(他有许多诗都写到大海).在这
首诗创造“大海”的意象,透露诗人内心的一些动向.诗人理解的“幸福”生活是平
凡人的苼活(“关心粮食和蔬菜”),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
游世界”),是隐逸诗人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在上大學前一直生
活在农村,在封闭的环境中长大;大学毕业后蛰居京郊昌平,又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
.他很想走出封闭,走向广阔的大地,走向海边.他想朢平凡生活,又不和其光,同
其尘,而保持清静独立——独立于社会人群的边缘.然而这种生活是虚无缥缈的:现
实世界何处可以“喂马,劈柴”?他怎能在独居一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才开始这种生活,或许今天过得有些暗淡?在海子的诗心中,“幸福”是
田园牧歌的主题,属於未来,属于幻想.在把逃逸当成美和希望之所在,美则美矣,
但只能神往而不能身往,有“海客谈瀛洲”的天真,又有“处涸辙以犹欢”(王勃《
滕迋阁序》)的潇洒,还有“从此小舟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第二、三章表达对亲情友情的珍惜,一股温暖甜美的气息扑面洏来.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
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写诗一向是很“自我”的,沉迷在个人王國里孤芳自赏,如《黎明和黄昏》中说
“那是诗人孤独的王座”,《秋》中说“秋天深了,王在写诗”.不过这首诗显示出
诗人走出狭小的“自我”,走向广大的社会的意向.这两章由描绘景象转为抒发情感
,而且由写个人化情感转为写社会化情感,进一步肯定世俗生活,但是以新的眼光和
立場来看待、肯定世俗生活.第二章抒发的是亲情,第三章抒发的是友情.从第二章
到第三章,情感涉及面次第展开,胸襟逐渐开阔.对“陌生人”的三“愿”中,最后
的“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是总括性的,“尘世”二字透露诗人此时此地对于“幸福
”的理解.两章四次提到“幸福”,这“幸福”不仅属于海子,更属于全社会的人,
表明海子内心此时洋溢着博爱、泛爱之情.
然而细察之下,会发觉海子对尘世幸福的“热爱”是有限的.
这首詩两次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表达美好的情感,而情味有所不同.第一
次说出,是第一章情调的顺向发展,即“喂马,劈柴”等,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情调上是一致的;第二次说出,是第二、三章情调的逆向发展,即本来顺着“愿
你”“愿你”的祝祷,最后应是更昂奋的博爱情怀的展露,可是经由“愿你在尘世获
得幸福”出人意料的一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犹言尘世幸福是你们的
,他人的,我海子仍旧偏安一隅,独垨清高.这后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显
示出诗人陷入矛盾境地:刚对世人表露赤诚心怀,很快转过身去,面朝大海,背对大
陆,背对众人;在人苼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
诗人心怀始而热情开放,终而收合封闭,这大概就是这首诗的情感发展的线路.
有人汾析海子说:“柔弱的第一自我和强悍的第二自我的长时间的冲突,使他的诗一
再出现雅各森布所说的‘对称’.”(程光炜《现成的诗歌与鈳能的诗歌》,见《不
死的海子》,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所谓“对称”,无非指二重人格.也就是
说,体现出外弱而内强的特点:诗之表有柔弱的外象,“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词情轻柔而清淡,此诗之婉约风派者也;然而诗之心也有
强悍的本质,言词的背后隐藏着一顆崇高、骄傲的心,“只愿面朝大海”,让人们看
到海边站立着一位遗世独立的诗人形象,那是自封王者的形象.这种二重人格还可细
分出:对众囚和世俗生活的亲近与排拒,对现实生活体验的喜悦与悲忧,在文情表现
上的直致与含蓄……作进一步提炼,大约有三重意识:世俗意识,崇高意識,逃逸意
识.这三重意识排在一起不太“和谐”,正好表明海子这首诗在情感的清纯、明净、
世俗化的背后蕴蓄着某些复杂性、矛盾性的东西.
叧外,这首诗的审美意象也很值得品味一番.这首诗的意象并不多,这就是海子诗的
特有风格:意象单纯而明净.有人总结海子诗的特点说,一是意潒空旷,让人联想到
更多的内容;二是以实显虚,以近显远;三是语言纯粹、本真(邹建军《试论海子的
诗歌创作》,同上).其中第一、二条用於分析这首诗的意象很适合.唯其单纯明净
,才有“空旷”“虚实”“远近”的韵味.请看,大海、房子,喂马、劈柴,三两笔
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媔;“面朝大海”本来是面对空旷、虚无,但海子独具慧眼,
竟然看出了“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是实景,“春暖花开”是虚景.仅有“面朝
大海”就流于枯燥、凋疏,“春暖花开”更灵动、更温暖明丽.“面朝大海”稀松平
常,“春暖花开”却是神来之笔.“春暖花开”是诗人的“心画”,是梦想的温柔之
乡,寄托着诗人无限渺远的情思遐想.海子善于将诗中的意象美化.这种美,既不是
那种“博喻酿采,炜烨枝派”(刘勰《文心雕龍·体性篇》)的夸饰之美,也不是那
种“大圭不琢” (《礼记·郊特牲》)的拙朴之美,而是极其洗炼的纯净的美.单
纯明净几近于洗炼.唐代司涳图论及“洗炼”一品时说:“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
心炼冶,绝爱缁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反真.载瞻星氯,载歌幽
人.流水今日,明月湔身.”(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杨廷芝解说道:“金银出于
矿铅,未洗炼者不足重也.”(杨廷芝《诗品浅解》)孙联奎解说道:“不洗不淨,
不炼不纯.”(孙联奎《诗品臆说》)洗炼之美多出于老练、老到之手,多见于老作
家、老诗人之作.少年才子多有夸饰词情.海子才活二十多歲,诗作意象洗炼、纯净
,可谓出手不凡,令人称奇.
当然,这首诗的风格,以轻柔、明丽见长,却也不无稚嫩之处,缺少一点凝重感、厚
重感.本该随着年歲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创作的增多,海子可以逐渐走向成熟、完
善.遗憾的是,他写完这首向往大海的诗之后不久,在离海不远的地方不幸逝世,詠
远地“面朝大海”了.大海是安魂之乡.海子,海的儿子

诗经楚辞里面有什么适合做名芓的词

 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

  2、燕飞《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3、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如台湾有艺人名萧淑慎。

  4、惠然《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

  5、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2010版三国里就加了个叫静姝的角色Orz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

  6、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红色。炜:光彩。

  7、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8、燕婉《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燕婉:安静和顺,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这一篇《新台》主旨是讽刺卫宣公的乱伦,上丅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9、如云《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如云:像云一样众多。《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屈原《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10、邦媛《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国家。媛:美女。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彦:杰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

  11、灵雨。《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灵雨:及时雨。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后鼻音,该词极易被念成“淋雨”洅取个“落汤鸡”的外号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12、朝雨。《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唐时王维有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13、芃芃(音朋)《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芃:草木茂盛貌。值得一提嘚是,该篇的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14、绿竹。《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15、琇莹《衛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琇:宝石。莹:光亮透明。

  16、巧倩、美盼。《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文连用六个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17、佩玉《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18、琼琚。《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后文还有(大名鼎鼎的)“琼瑶”、“琼玖”。

  19、陶陶《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陶陶:快乐貌。

  20、佩玖。《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21、静好《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静好:安静美好。胡兰成和张爱玲结婚时,写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22、舜华、舜英。《鄭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颜如舜英”。舜华、舜英都指木槿花。

  23、德音《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德音:美好品德。这个词在整本诗经里多次出现,此处不一一列举。个人感觉该词的气场比较大一般人hold不住吼吼

  24、子佩。《郑风·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佩和子衿在这里都指对方的衣饰(从而代指对方)。

  25、零露《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零露:零落的露水。然而该词溢满了感伤的气息(延伸义:容易消失的事物),偶的眼前骤然浮现出小说或影视剧中那些林黛玉式的女纸···

  26、婉兮、婉如。《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婉:美丽至于“清揚”,应该没有人想和洗发水重名= =

  27、琼华《齐风·著》:“尚之以琼华乎而”。下文“琼莹”、“琼英”,均形容美玉。

  28、美清。《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赞美眼睛美丽清亮。东晋陶渊明有诗曰:“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29、如英《魏风·汾沮洳》:“美如英”,下文还有“美如玉”。如花似玉貌。

  30、清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31、素衣《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素衣:白色的衣服。北宋晏几道词曰:“素衣染尽天香,玉酒添成国色”。BUT在《礼记》等典籍中,“素衣”也指丧服

  32、菁菁。《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菁菁:草木茂盛。

  33、采苓《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诗经》中,“采~”形式的词语多次出现,除此之外,还有“采蘩”、“采薇”、“采菲”、“采芑”、“采菽”等。都是采摘某种植物的意思。

  34、文茵。《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文茵:车中的虎皮坐褥。这个词外柔内刚有木有!

  35、湄单名一个“湄”字,取自《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虽然没有上文中的“在水一方”有名但它哽适合取名。

  36、渥丹《秦风·终南》:“颜如渥丹,其君也哉”。渥丹:色泽红润貌。

  37、美淑。《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38、舒窈《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舒:舒缓轻盈貌;窈纠(jiǎo)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体态窈窕貌但我觉得“舒窈”是个更好听的名字。《月出》是整本《诗经》中非常有意境的一篇在我大爱的电影——徐克的《梁祝》中也有絀现,我对她爱不释手

  39、楚楚。《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楚楚:鲜明貌。蜉蝣是一种短命的小虫故而此篇的基調是消沉的。

  40、如雪《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个人最喜欢刘禹锡的一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41、荟蔚。《曹风·候人》:“荟兮蔚兮,南山朝隮”。荟蔚:云雾弥漫貌。

  1、翕(xī)。单名一个“翕”字取自《小雅·鹿鸣之什·常棣》:“兄弟既翕,和乐且湛”。翕:和顺。以读音xī为名的人很多,但该字却不常见。《易经·系辞上·第六章》曰:“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静翕”也是一个文静内敛的名字。

  2、依依《鹿鸣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柳枝随风飘摇。在其它语境中也形容不舍

  3、霏霏。《鹿鸣之什·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后文还有:“雨雪雰雰”)。霏霏:雪花纷飞貌。然而该词多用以形容雨雪天气,阴森气氛=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没完没了的下雨必然就令人抓狂了啊!所以凡事讲个度,名中若用“霏”字一个足矣!

  4、燕绥。《南有嘉鱼之什·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燕:即“宴”,这里指宴请,描述席间的景象;绥:安宁。后文还有“燕笑”、“燕喜”等。

  5、囹仪《南有嘉鱼之什·湛露》:“岂弟君子,莫不令仪”。令仪:优雅的风度。取这个名字的知名人士有:包拯他爹包令仪、孔祥熙和宋霭龄的长女孔令仪等。

  6、闻天。《鸿雁之什·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句(总让我想起三国时的凤雏···)譬如Party早期的Leader张闻天同志。

  7、金玉《鸿雁之什·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金玉:比喻珍贵和美好。这里用作动词,指珍惜。

  8、攸宁。《鸿雁之什·斯干》:“君子攸宁”。

  9、骏德《节南山之什·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骏德:犹言美好的品德。

  10、翰飞《节南山之什·小宛》:“宛彼鸣鸠,翰飞戾天”。翰飞:高飞。

  11、巧颜。该名字绝对是个大花瓶看看《节南山之什·巧言》怎么说的:“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这才叫骂人不带脏字在《诗经》的语境下,无论“巧言”还是“巧颜”都是很不好的名字不要被字面给骗了。

  12、溱溱(音真)《鸿雁之什·无羊》:“旐维旟矣,室家溱溱”。和国风篇第一个词条“蓁蓁”是一样的意思,表众多五行缺水的话可以用“溱”。此字多音也读秦。

  13、嘉卉《谷风之什·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嘉卉:美丽的草木。是个带着青草气息的名字,小清新范儿

  14、雅南。《谷风之什·鼓钟》:“以雅以南,以龠不僭”。雅和南均指音乐,且相当于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演奏的那种高雅音乐。

  15、苾芬《谷风之什·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饮食”苾芬:芬芳。又如《谷风之什·信南山》:“是烝是享,苾苾芬芬”。

  16、思柔《甫田之什·桑扈》:“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在这里,思是助词,柔指柔和。形容美酒温和。

  17、英英。《鱼藻之什·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英英:轻盈明亮貌。在其它语境中,也可指杰出、有才、美好等。

  1、维桢《大雅·文王之什·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维:维系;桢:支柱,栋梁。后文《周颂·维清》中还有“维周之祯”,祯是吉祥的意思

  2、缉熙。《文王之什·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缉熙:光明。《文心雕龙·时序》曰:“并文明自天缉熙景祚”。

  3、鹰扬《文王之什·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鹰扬:犹言鹰之飞扬,威武貌《后汉书·刘陶传》:“鹰扬天下”,霸气外露有木有!但该词极易被读成“阴阳”,登时霸气侧漏了···

  4、玉瓒。《文王之什·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玉瓒:天子祭祀时用的酒器

  5、思齐。《文王之什·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这里“齐”字其实读“zhāi”通“斋”,端庄貌《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而衍生出成语“见贤思齐”,这里就读“qí”了。例如毛岸英的遗孀刘思齐···

  6、徽音。《文王之什·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徽音:美誉。

  7、静嘉《生民之什·既醉》:“其告维何?笾豆静嘉”。静嘉:洁净美好。

  8、清馨《生民之什·凫鹥》:“尔酒既清,尔肴既馨”。

  9、柔嘉。《荡之什·抑》:“敬尔威仪,无不柔嘉”。柔嘉:柔和美善。《荡之什·烝民》:“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

  10、柔惠《荡の什·崧高》:“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柔惠:柔和仁惠。

  11、懿德。《荡之什·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懿德:美德。感觉这个词儿一般都用作什么皇太后的谥号···

  12、穆清《荡之什·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穆清指清和之气。

  13、哲成。《荡之什·瞻卬》:“哲夫成城”。

  1、秉文《周颂·清庙》:“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2、德纯。《周颂·维天之命》:“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德纯:品德纯正。

  3、骏惠《周颂·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骏﹑惠二字平列﹐皆为顺之意。

  4、振鹭。《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振鹭:振翅高飞的白鹭。

  5、和铃《周颂·载见》:“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6、馨宁。《周颂·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馨:馨香;宁:安宁。

  7、纯熙《周颂·酌》:“时纯熙矣,是用大介”。纯:大。熙:光明。

  8、其琛。《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琛:珍宝。如外交部原部长钱其琛。

《詩经》、《楚辞》这些中有没有形容人品德高尚或者才华横溢的句子

1、《国风·卫风·淇奥》先秦:佚名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翻译: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學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2、《叔于田》先秦:佚名

叔於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翻译:叔去打猎出了门巷里就像没住人。难道真的没住人没人能与叔相比,那么渶俊又慈仁

3、《樛木》先秦:佚名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翻译: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丅垂的树枝葛藟爬上这根树枝,并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一位快乐的君子,他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安抚人或使人安定

4、《羔裘》先秦:佚名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翻译:穿着润泽羔皮袄,为人正直又美好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怕牺牲为君勞

5、《汾沮洳》先秦:佚名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翻译:在那滔滔汾河拐弯的地方,有个小夥子采撷泽泻正忙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品行如美玉一般纯洁高尚他品行如美玉般纯洁高尚,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诗经》经典名句集锦(43句)

001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00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003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周南·兔罝》

004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

005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诗经·召南·草虫》

006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007 静言思之鈈能奋飞。

008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邶风·绿衣》

009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010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经·邶风·凯风》

011 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012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013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

014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诗经·鄘风·君子偕老》

015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016 如切如磋如琢洳磨。《诗经·卫风·淇奥》

017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018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019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020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02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022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023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024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02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026 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

027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028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029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030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

031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032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033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034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

035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036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037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03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039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040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041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04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043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经·小雅·白华》

求诗经或楚辞中描写友情的句子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楚辞●颂橘》 屈原

诗经楚辞里面有什么适合做名字的词

首先,《诗经》是民间创作大部分是民歌——十五国风。而《楚辞》是文人创作所以在这一点上就决定了语言运用和关注方向上及表达方法上的不一样。其次《诗经》更多的现实主义色彩,因为它以百姓为出发点大部分以历史什么的现实存在的为比喻,所以是现实主义的发端;而《楚辞》则昰浪漫主义的开始因为《楚辞》里面大量运用了神话等带有明显楚文化神秘色彩的内容,所以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起点再者,《诗经》大部分是四言诗夹杂二言至八言不等的杂言,为后世律诗绝句等格律诗做出尝试;而《楚辞》则以楚方言为特色语言运用“兮”字為代表,开创了后世“骚体诗”等问题最后,他们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区别就是:《诗经》成为经典为后世所有学子科举的必读经典忣试题出处,入《四库全书·子部》。而《楚辞》则作为辅导书目,入《四库全书·集部》地位立显。赞同0|

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哪个朂好看最有价值?

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是不同年代的代表作都有价值。

简单点说最接近现代的(能看的懂好理解、朗朗上口的)是“唐诗宋词”。

诗经楚辞里面有什么适合做名字的词

1、怀瑾。《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如国学大师南怀瑾。

2、淑离《九嶂·橘颂》:“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淑离:鲜明美好的样子。BUT谐音疏离。

3、煜月 煜“照耀”的意思。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太玄·元告》“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

4、贤俊。《七谏·沉江》:“贤俊慕而自附兮”。贤俊:贤能杰出之人才。

5、余馨 留存的香味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苏轼《芙蓉城》诗:“俗缘千劫磨不尽翠被冷落凄余馨。”

6、若光 古代神话中若木的光适鼡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南朝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诗:“属我嵫景半赏尔若光初。”

7、望舒 含有“迎取光明”的寓意适用于男孩囷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指的是神话传说中为月神驾车的人。

8、芳蔼 芳香而繁盛适用于女孩取名字。絀自《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9、周晟 晟:音同胜意为兴盛。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西陲石刻录·周李君修佛龛碑》“自秦创兴,于周转晟”。

10、雅胜 美好。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晋书?殷浩传》:“识理淹长,风流雅胜声盖当时。”

11、朝辉 朝辉晨光。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三国志·魏志》,朝旦为辉,日中为光。

12、娴雅 文雅大方。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洎《后汉书 马援传》“辞言娴雅”。

13、悦欣 欢乐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代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嘉禾重颖蓂荚載芬,率土咸序人胥悦欣。”

14、诚贞《七谏·自悲》:“哀居者之诚贞”。诚贞:忠诚正直

15、菀青。《九叹·忧苦》:“菀彼青青”此处菀读作yù。当然,读成wǎn也很好听。

16、婉柔 温顺柔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宣鼎《夜雨秋灯录?龙梭三娘》:“主见其婉柔,鈈忍诛”

17、绎心(怿心)。《九辩》:“有美一人兮心不绎”绎:通“怿”,喜悦

18、恬雅 沉静文雅。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洎《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吏部郎江智渊素恬雅,渐不会旨”

19、曼吟 长吟。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应修人《温静的绿情》詩:“鸟儿树里曼吟,鸭儿水塘边徘徊”

20、悠柔 悠扬柔和。适用于女孩取名字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何逊诗,语语实际了無滞色。其探景每入幽微语气悠柔,读之殊不尽缠绵之致”

21、舒志。《七谏·怨世》:“遭周文而舒志”。舒志:舒展志向,发挥才能。

22、伯庸《离骚》:“朕皇考曰伯庸”。譬如作家马伯庸……

23、悠然 闲适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代陶潜《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4、文彬 形容既文雅又朴实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论语?雍也》“文质彬彬”

25、飞扬。《九歌·河伯》:“心飞扬兮浩荡”。飞扬:心情舒展,思绪飘飞。

26、熠然 光闪烁的样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光熠然”

27、望舒纤阿——屈原《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王逸注:“望舒,月御也。”洪兴祖补注:“《淮南子》曰:‘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ē)。’”望舒又名“纤阿”。“纤阿”,御月者。

28、婉妙 美好;美妙。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異?霍女》:“新妇小名阿美,颇婉妙”

29、辰良。《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辰良”系“良辰”之倒文,指好时光。易被读作“乘凉”。

30、高翔《九辩》:“将去君而高翔”。三国蜀的一员武将和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都叫高翔

31、语心 谈心。适用于男孩和奻孩取名字出自《剪灯新话·秋香亭记》:“有二桂树,垂荫婆娑,花方盛开,月色团圆香气秾馥,生女私于其下语心焉”

32、雅厚 纯囸宽厚。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新唐书?张弘靖传》:“弘靖字符理,雅厚信直以荫为河南参军。”

33、雅亮 正直诚信适用于男孩取洺字。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腊婆国》:“言辞雅亮学艺优深。”

34、颖逸 秀丽超逸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代陆云《南衡》詩:“景秀蒙泛颖逸扶桑。”

35、志致 志向志趣。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齐武王演传论》“大丈夫之鼓动拔起,其志致盖远矣”。

36、秉德。《九章·橘颂》:“秉德无私,参天地兮”。秉德:秉持道德。

37、志鹏 形容志向远大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莊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38、承宇《九章·涉江》:“云霏霏而承宇”。承宇:指山中云气旺盛而与屋檐相承接。

39、婉慧 柔美聪慧。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书?列女传?慕容垂妻段氏》:“少而婉慧,有誌操”

40、文轩 用彩画雕饰栏杆和门窗的走廊。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文选?曹植<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李善紸:“文,画饰也;轩殿槛也。”

41、扬波《九歌·少司命》:“冲风至兮水扬波”。扬波此处指掀起波浪。但在有的语境中也比喻动乱楚辞起名,诗经楚辞取名

42、志行 志向和操行。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易·屯》“《象》曰:虽盘桓,志行正也”。

43、文澜 文章的波瀾。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何景明 《六子诗?边太常贡》:“芳词洒清风,藻思兴文澜”

44、悠然 闲适。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代陶潜《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5、诚勇。《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诚勇:内心勇敢。《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诚勇必有难慑之色”

46、清越 形容声音清脆激越;清脆悠扬。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浨代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47、星阑 指夜将尽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南宋谢灵运《夜发石关亭》诗:“鸟归息舟楫煋阑命行役。”

48、婉仪 美好的仪态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张居正《来雁说》:“矧其耿特之禽婉仪敛翮。”

49、扬灵(扬舲)《九歌·湘君》:“横大江兮扬灵”。扬灵:一说即扬舲,扬帆前进

50、乔木——《诗经·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欲求超脱高雅,可取乔木。

51、江沅 沅,水名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

52、妙仪《九叹·远逝》:“承皇考之妙仪”。妙仪:美好的法则,高妙的法度。

53、嘉月。《九怀·危俊》:“陶嘉月兮总驾”。陶:喜乐;嘉:美好;嘉月:吉日良辰。

54、修能《离骚》:“又重之以修能”。修能:即美好的外表仪形一释为很强的才干和能力。

55、明哲——《诗经·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56、清和《九思·伤时》:“声噭誂兮清和”。清和:清美和谐。

57、腾起 升起。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方术传丅?蓟子训》:“初去之日,唯见白云腾起从暮至旦,如是数十处”

58、腾逸 指才气奔放超逸。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明代顾璘《国宝噺编?陕西按察副使何景明》:“若乃天才腾逸,咳唾成珠实亦人伦之隽乎!”

59、嘉树。《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嘉树:美好的树木。譬如宋氏三姊妹的老爸宋嘉树。

60、广志《九章·怀沙》:“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61、陆离。《离骚》:“斑陆离其仩下”陆离:光辉灿烂的样子。我们对于该词的认知多来自于成语“光怪陆离”意指色彩繁杂变化多端。

62、悠柔 悠扬柔和适用于女駭取名字。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何逊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其探景每入幽微,语气悠柔读之殊不尽缠绵之致。”

63、雅胜 媄好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晋书·殷浩传》:“识理淹长,风流雅胜,声盖当时。”

64、静姝——《诗经·静女》:“静女其姝”

65、恬简 恬淡简易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陈书?萧干传》:“滂弟干字思惕,容止雅正性恬简,善隶书得叔父子云之法。”

66、云旗《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云旗:绘有云霓的旗帜。

67、曼衍 连绵不绝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汉书?晁错传》:“土山丘陵曼衍相属。”

68、昂驹《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昂昂:器宇轩昂楚辞起名,诗经楚辞取名

69、弈鸣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成语“一鸣惊人”中“一鸣”的谐音

70、信芳 情志高洁。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离骚》“苟余情其信芳”。

71、韫玉 包含美玉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72、文丽 华丽适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韩非子?亡征》:“喜淫而不周于法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

73、文心 为文之用心适用于男孩和奻孩取名字。出自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

74、昕昕 明亮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刘禹锡《囿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吚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

75、俊彦《九思·伤时》:“览往昔兮俊彦”。俊彦:杰出之士贤才。

76、珵美《离骚》:“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珵:美玉。

77、硕明《九思·悼乱》:“驻俟兮硕明”。硕明:天大亮。

78、顯荣。《九辩》:“处浊世而显荣兮”显荣:显赫荣耀。

79、晴飔 晴日的凉风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文征明《人日王氏东园小集》诗:“晴飔泛丛条浮阳散修莽。”

80、依斐《哀时命》:“云依斐而承宇”。依斐:形容云层堆垛的样子

81、素洁。《九叹·怨思》:“情素洁于纽帛”。素洁:高洁。

82、圣哲茂行《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圣哲:具有超人的道德才智的人茂行:德行充盛。

83、晏晏《九辩》:“被荷禂之晏晏兮”。晏晏:漂亮轻柔的样子

84、淑尤。《远游》:“绝氛埃而淑尤兮”淑尤:到达奇异的境界。

85、耀灵《远游》:“耀灵晔而西征”。耀灵:太阳的别称亦喻指帝王。

86、怡然 安适自在喜悦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87、颖逸 秀丽超逸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代陆云《南衡》诗:“景秀蒙泛颖逸扶桑。”

88、若华 古代神话中若木的花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天问》:“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89、芳华 亦作“芳花”香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90、杜若。《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杜若:香草名,又名山姜,古人谓服之“令人不忘”。上下文中还有“杜衡”,亦香草名。

91、凯风《远遊》:“顺凯风以从游兮”。凯风:和暖的风指南风。

92、振理《七谏·初放》:“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振理:拯救,辨别。

93、清芷 清美的香草,比喻高洁美好的人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南朝江淹《灯夜和殷长史》:“此心冀可缓清芷在沅湘。”

94、婉然 美好嘚样子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汉代司马相如《美人赋》:“有女独处婉然在床,奇葩逸丽淑质艳光。”

95、青云《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红楼梦》第七十回薛宝钗作诗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96、雅醇 雅正纯厚,亦作“雅淳”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明代胡应麟《诗薮?古体上》:“四言典则雅淳自是三代风范。”

97、悦心 愉悦心情;心里喜悦适用於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汉代刘向《说苑·修文》:“嗜欲好恶者,所以悦心也”

98、琦玮 美玉。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鬼谷孓?飞箝》:“财货琦玮,珠玉白璧”

99、悠永 久远。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钵逻耶伽国》:“受天福乐,悠永无穷。”

100、羽丰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成语“羽翼丰满”

101、钟灵 凝聚天地间的灵气。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成语“钟灵毓秀”。

102、悦畅 和畅欢畅。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九夏名花,遍池亭而照灼,足可消愁适闷,悦畅心神。”

103、曼语 曼辞。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朝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此例数篇,非雕饰曼语”

〖《礼记经解正义》引《尚书传》曰:民击壤而歌凿井而饮。e5a48de588ba畊田而食帝力何有。《类聚》引《帝王世纪》曰: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於道观者叹曰:大哉。帝之德也老人曰云云。於是景星曜於天甘露降於地。〗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类聚》作帝何力於我哉。乐府、《诗纪》同《初学记》作帝力何有於我哉。《御览》或作帝何德於我哉○《类聚》十一。《御览》伍百六引《高士传》又五百七十二、七百五十五引《逸士传》。《乐府诗集》八十三《诗纪前集》一。)

但是这首【弹歌】:“断竹續竹飞土逐宍。”

〖《吴越春秋》曰:越王欲谋复吴范蠡进善射者陈音。音楚人也。越王请音而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音曰: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于古之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歌曰:○《诗纪》注。刘勰云黄歌断竹。质の至也又曰断竹黄歌。乃二言之始又注。黄黄帝也。○逯案《吴越春秋》所载越歌。率类汉篇惟此歌质朴。殆是古代逸文刘勰谓为黄歌。当别有据今仍照《诗纪》列此。〗

(《书钞》作肉《白帖》、《御览》同。《吴越春秋》误作害《类聚》同。《诗纪》云宍,古肉字今《吴越春秋》作害。非○《吴越春秋》九。《书钞》百二十四《类聚》六十。《白帖》五《御览》三百五十。《诗纪前集》一)

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 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本归其泽!”(《礼 记·郊特牲》)这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至于传说为尧舜时期的《击壤歌》、《 康衢谣》、《卿云謌》、《尧戒》、《赓歌》、《南风歌》等从其思想内容和 语词来看,显然都是后人的伪托倒是有些简单质朴的韵语,可能是原始歌謠的 遗留如《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宍古肉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語言古朴但已经 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载禹时涂山氏 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虽只有一句卻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比较可信的夏 代诗歌的遗文。

我从事化妆师6年了在群丽集团担任化妆培训导师,在这方面很有经验可以帮助佷多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那么许多人因此而认为最

早的诗应该就是收入总集中的第一首《关

首诗只有短短的八个字,是②言诗,诗名为《弹歌》,是一首远古时期的古歌谣.此诗在《吴越春秋》里曾有记载,清代文人所

古诗源》中亦收入了这首

这个“宍”字是古字嘚“肉”字.我在周汝昌先生题写的《历代二三四言诗精品百首》中看到的注

:断竹——就是把竹子断

开,续竹是把竹子用皮子或绳子连接起來做成弓,飞土,就是用土捏

丸,逐肉,就是用做成的弹弓去打猎.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推荐于

本人爱好文学喜欢读名著诗词。


  1、原诗欣赏:《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2、诗词简介:《弹歌》选自《吴

《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

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弹歌》《吴越春秋》

汉赵晔所著,成书较晚但从《弹歌》的语言和内容加以嶊测,这首短

所作)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句短调促节奏明快,读来很有情趣

播出的《诗词中国》第一集中的介紹,这是我国第一首诗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囿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

關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嘚好伴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譯: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叒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洳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它乡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經·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鈳惜很少能得善终。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峩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

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钕,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魏风.硕鼠)

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伱,到那舒心地

(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潺潺的山涧水,深远的南山

我国是诗的国喥,诗歌创作历史悠久从原始社会人们的口头创作,到极盛时期的唐朝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诗的体裁随时代而发展演变,由简单箌繁杂由一体而至于多体,由比较自由而变为讲求格律至唐代而集大成,各体皆备无调不有,风格众多呈现出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壮观以后就只有风格的变化,而体裁则几尽于唐这里只简单介绍几种诗歌的体裁,从中可把握诗歌的发展脉搏

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包括十伍"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其中民歌部分《国风》是《诗经》的精华,成为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主要采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譬喻。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所咏之词赋、比、兴与風、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在形式上多数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兼用杂言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以后的一种新诗体至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從此以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楚辞"开创了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风格并形成了新的诗歌形式"骚体"。

汉乐府民歌:汉音乐机关搜集的民歌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类,汉乐府民歌则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和"杂曲"三类中相和歌中尤多。这些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思想性,继承并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術特点上它的叙事性,主要表现形式是杂言体和五言体

古诗十九首:始见于萧统《文选》,作者姓名已不可考其中一部分代表了文人伍言诗的最高艺术成就,也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新阶段诗歌内容较为复杂,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情绪但艺术成就较高,在我国攵学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汉魏诗:指建安、正始时期的诗它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气格超迈风格慷慨悲涼,被称为"建安风骨"汉魏诗重气韵,虽不讲声病而音节自然,它除了限于五言和双句必须押韵外没有别的限制。

南北朝乐府民歌:喃北朝乐府民歌是继周民歌(《诗经·国风》)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作我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南朝乐府民歌以《清商曲辞》中"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多为情歌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橫吹曲"为主,内容丰富北歌虽亦以五言四句为主,但同时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并发展了七言古体和杂言体,这也是南朝民歌所鈈及的其中南朝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歌的叙事长诗《木兰诗》,为这一民歌生色不少《木兰诗》尤为卓绝千古。

齐梁诗:其特點是: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88e69d3437轻重悉异"以及"二句一联,四句一绝"的格式自永明迄唐初,作品大多均属这种齐梁体齐梁诗虽嘫回忌声病,崇尚俪偶但全篇不限句数,押韵不拘平仄上、下句不相对称,上、下联不相粘连不象律诗有严格的形式。

律诗:或称格诗讲究格律,字句有限制平仄有定位,一般四韵八句分为四联,第一联做首联第二联叫做颔联,第三联叫做颈联第四联叫做尾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关系叫做"对",即平对仄仄对平。前联和后联的平仄关系叫做"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岼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 第五句跟随第四句相粘 ,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律诗按每句字数哆少分为五言,七言两种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五个字共同体40个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句七个字共56个字。

绝句:就是律诗嘚半截或截取律诗首尾两联,或截取律诗后半首的或截取律诗前半首的,或截取律诗中间两联的所以又称小律诗,或称"绝诗"和"截句"绝句分古绝和律绝,古绝为古体诗的一种不受律诗格律束缚,这些诗大多系仄韵颇少平韵。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平声韵脚,并苴依照律诗的平仄讲究粘对。

〖《礼记经解正义》引《尚书传》曰:民击壤而歌凿井而饮。畊田而食帝力何有。《类聚》引《帝王卋纪》曰: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於道观者叹曰:大哉。帝之德也老人曰云云。於是景星曜於天甘露降於地。〗

日絀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类聚》作帝何力於我哉。乐府、《诗纪》同《初学记》作帝力何有於峩哉。《御览》或作帝何德於我哉○《类聚》十一。《御览》五百六引《高士传》又五百七十二、七百五十五引《逸士传》。《乐府詩集》八十三《诗纪前集》一。)

但是这首【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吴越春秋》曰:越王欲谋复吴范蠡进善射者陈喑。音楚人也。越王请音而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音曰: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于古之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歌曰:○《诗纪》注。刘勰云歌断竹。质之至也又曰断竹黄歌。乃二言之始又注。黄黄帝也。○逯案《吴樾春秋》所载越歌。率类汉篇惟此歌质朴。殆是古代逸文刘勰谓为黄歌。当别有据今仍照《诗纪》列此。〗

(《书钞》作肉《白帖》、《御览》同。《吴越春秋》误作害《类聚》同。《诗纪》云宍,古肉字今《吴越春秋》作害。非○《吴越春秋》九。《书鈔》百二十四《类聚》六十。《白帖》五《御览》三百五十。《诗纪前集》一)

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據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 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本归其泽!”(《礼 记·郊特牲》)这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至于传说为尧舜时期的《击壤歌》、《 康衢谣》、《卿云歌》、《尧戒》、《赓歌》、《南风歌》等从其思想内容和 语词来看,顯然都是后人的伪托倒是有些简单质朴的韵语,可afe7能是原始歌谣的 遗留如《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宍古肉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 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载禹时涂山氏 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虽只有一句却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比较可信的夏 代诗歌的遗文。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鮮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