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老家城里户口回迁农村老家,好像知道要发生事情,所有人藏好在锁门要留缝隙,锁三门样,就是锁不上坏人来了死很多人了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连载)-选调生网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连载)
来源:半月谈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支边村官篇
  在田野劳作的父老妇孺,都是我们的同心伴侣!&
  我梦寐地认为,真正的美好未来在祖国的农村。擦亮眼睛,我看清了前方的路,也明白了这条路值得我一辈子走下去,没有都市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喧嚣和繁华,却存在着另一种安谧的古朴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美。
  2009年9月,我带上梦想、带上渴望、带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怀着对农村广袤土地的向往,毫不犹豫地踏上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纳么田村这片亲切而芬芳的土地,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村官生活。刚初入社会,怎样才能让自己尽快的适应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时常思考着这样的问题。走过了季节的风,越过了岁月的河,却仍忘不了过往云淡风轻的日子,让它成为怀念吧。身边的同学和朋友都在努力地让自己溶入大都市,我们依旧怀抱着&跳农门&的思想。我却和我们有着不一样的想法,我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绕过任何阻隔来到这里,因为我知道这里很需要我。&青年呵!速向农村去吧!那些终年在田野工作的父老妇孺,都是你们的同心伴侣!&李大钊曾经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发出号召。这句话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的骨子里,并将牢牢记住。在这里我将抛弃过去有些不成熟的娇气的生活方式,让我的双手溶入泥土。用爱心温暖我们的心间,努力地去让我们实现新的生活、新的明天和新的美好未来。
  曾经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纳么田村给我的记忆是:地处边境,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没有主导产业,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没有思路&&
  到村任职以来,我付出了不少汗水。我和村&两委&班子,以抓学习、求团结、树典型、结对子、思稳定、促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为边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任劳任怨、不辞辛苦、脚踏实地为村民谋财富谋利益,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一心为全村的发展而努力。
  我心里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2010年雨季的一天,电闪雷鸣,纳么田村小组笼罩在一片黑暗恐惧中。这时,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位妇女的哭泣声以及周围的嘈杂声,妇女断断续续的叙述让我感到揪心。无情的大雨,使村民王琴家年久失修、残破不堪的房屋四处漏雨,一家老小被雨淋。我立即放下电话,不顾电闪雷鸣和倾盆大雨,径直向王琴家奔去,我一到后迅速把王琴一家转移到安全地带。事后,我积极帮王琴家想办法,为她家争取到了低保,请来了建筑师傅帮助修房子,使王琴一家人有了新居。
  在工作中,我抓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机遇,深入到每个村寨开展宣传。在田间地头,我和村民一起种植、嫁接西瓜,并为村民找销路,使村民没有后顾之忧;我还参与了球场、公房、厕所、道路、傣寨大门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在教育、治安、保护森林、林改、计生、低保、抗震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闲暇时,我经常和村民谈心论事,悉心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村民的疾苦,调解矛盾纠纷。
  在生活上,我始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大部分时间自己做饭,到村民家用茶水泡饭,或是买方便面吃;村委会没有电视、厕所,自己到山下挑水;晚上就看看农民致富书籍和党的相关书籍。
  2010年入秋以来,纳么田村委会遭遇了特大旱灾,全村大面积缺水,农作物受灾严重,人畜饮水极为困难。面对这一情况,我和村总支书记岩温率领全村党员干部,切实抓好人畜饮水工作,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动员群众扩大旱作面积和晚秋种植。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沟渠修复,缓解了局部地区大春生产压力,同时及早安排种子、化肥、地膜等农资的调运、管理,满足群众生产需求。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户的抗旱救灾挂钩帮扶心连心活动,深入各村开展排查,对饮水困难户进行造册登记,制定用水计划,组织寻找新水源,并深入群众家中了解生产生活及饮用水情况,与群众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为了全村的经济发展,身为村党总支书记助理,我不断拓宽思路,带领村民种植西瓜、大豆等反季节作物。与老百姓一起耕耘,一起讨论农业发展的趋势,使村民充分认识本村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从而立足本村实际,发展特色农业,促进了收入的增长。村民岩温拉说:&由于小保对市场形势分析得很好,我们今年种的反季西瓜、大豆都卖了好价钱。我是我们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当大学生村官两年来,我努力工作,尽职尽责,付出了许多艰辛与汗水,不过与此同时,在我村官生活当中,它本身也给了我许多财富。我逐渐掌握了与人进行沟通的一些技巧,我逐渐克服了性格上的弱点。在丰富认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之中,我的品质和意志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磨砺和锻炼。在村官工作期间,我常常早出晚归,或是在烈日当头下开展各种宣讲,或是在毛毛细雨中进行调查;这些对于我而言不仅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历练。我始终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我带着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气,去感受实践,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两年村官生活,感受颇为丰富,实践中的累,辛苦已经不算什么了,关键是这一路走过,在村官生活中磨练了许多,也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实践中:其实事无大小,只要认真了,凡事都有可能成真!最让我感悟深刻的是做人要谦和一点,大度一点,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才能多一点微笑。(作者系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纳么田村大学生村官)
  致大学生村官
  &&保虎
  双选频频夜失眠,村官无奈学耕田。
  垄观云涌三犁雨,锄带月归一笠烟。
  陋室炼成梅品格,孤屯可遇菊花仙。
  凝眸远望前程广,天道酬勤春梦圆!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备考篇
  一位年轻人的六年公考之路&
  我是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在我们那个年代公务员考试还处于起步阶段,远没像现在这么狂热。当2001年进入大学时候,根本不知道公务员为何物,直到毕业的最后一学年上学期,由于有就业的压力,在同学间讨论毕业后的出路时才听说公务员是其中的一个出路。但当时也没意识到公务员是份光鲜的工作,看到同学们挺多人报考的,也赶潮流报了个名,报了福建省的省考,至于是什么职位,这么多年也忘了,主要那时一点重视都没有,让我现在都怀疑是否曾经有过这段经历。
  那时也没有什么裸考的概念,因为身边的同学也几乎没见过有翻过相关的公务员书。当时也没有像现在的培训机构满天飞,可以说公务员考试对于我们这种人来说更像是一种新鲜事物,但求经历多一份阅历罢了。另一种让大多数人选择考的原因是由于坊间流传着一个关于公务员考试的传言,而且这个传言至今经久不衰。这个传说就是公务员考试都是要有&关系&的,就算进了面试,没有通过关系搞定面试官也是白搭。可能以前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不够完善,存在较大的漏洞,一些人确实有办法做到,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个传言在不经意间扼杀许许多多像我们这种毫无背景的农民学生,重者要么不考,轻者备考不积极。而且这个传言影响也相当深远,直到多年之后的今天,品学兼优的堂弟还迷信这个传言,从不试走公务员这条路。
  所以当时大多数学生裸考是一种常态,也就不为过了。而我最终也没有走进所报公务员考试的考场,因为适逢我外公过世,也就顺理成章地放弃了。而后又想参加国考,但因为所读专业问题,报了没通过,学生时代的公务员考试也就以这种似有还无的形势结束了。
  也是因为得益于我所读的专业属于较偏的林业资源类,我们那个时候,还有事业单位去学校特招。那时大家都忙着就业,所以有这种特招的机会,学院很多人都会过去凑热闹碰机会。刚好我所在市的一个山区县林业局到我们学校去特招。这种特招是只要面试,不用考试,属于特殊人才引进。那时我也是带着一种好玩的心情,去接受面试了。本来是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工作面试水平的,可能发挥太出色的原因,不曾想竟然就被录取了。
  一方面,由于就业的压力,我们这种专业在社会上根本就少有市场;另一方面,长辈和周围的同学都觉得事业单位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我就遵从命运的安排,一毕业就来这个山区县的林业局所管辖的林业站工作了。到了单位之后才知道,原来特殊人才就是特别要吃苦的人才。做为林业发达的山区县,林业的日常工作非常之多,而且我们一过来就参加了林权制度改革和资源二类调查这两项林业大工程。这种大工程就是整天像猴子一样满山跑,可以说是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活。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许是干劲十足,也不会觉得苦觉得累,感觉还挺充实的。也想就这样在事业单位干下去。这段时间也就没再去想公务员考试方面的事。当然公务员考试在这几年却有了长足的发展,而由于大学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已经慢慢地热起来了。
  公务员考试再次进入也可以说正式进入我的生活是在2007年底。为什么是在这个时间呢?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没有错,家里开始到处给我相亲了。由于在山区县工作,离家又距离远,相亲的战况是相当的惨烈。这也使我第一次认识到现在这份本让我有点自豪的工作在家乡人眼里是多么的不济。因为不曾在社会职场上打滚过,我没有勇气,也没有魄力从新接受职场的考验,公务员考试也就成为了一条我认为可行,可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我参加了2008年春季的公务员考试。由于确实不知申论为何物,如何下手,理所当然的申论这科裸考上阵,我只进行行测方面的复习准备,而且主要以题海战术为主。结果考了个中规中矩的成绩出来,行测70分左右,申论60出头。在竞争已经相当激烈的公务员考试中,落榜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很明显,我没考上。确实是由于成家的压力,随后我准备了老家县事业单位的考试。现在回想那时的备考,都还不禁佩服自己的坚持,每天5点就起床读到7点多、上班、下班后又读到晚上12点,整整坚持了两个月。
  当然还是用题海战术,可以说把全国国考的考卷,还有各省的省考的考卷都做过去了。可以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面试,笔试,体检,过五关斩六将,拿到了调档函。有过认真准备过公务员考试的人就能理解这个时候我内心压抑着的那份高兴劲,也知道正常情况下回家的路已经完全为我打开了!可是,跟每部大视剧一样,这才是我悲剧上演的时候。因为是特招生的关系,山区县规定了要有一定的服务年限才能放人,我的档案按规被冻结了。
  这完全是我人生中相当悲恸的一个经历,无法用言语形容。只记得当最后各种办法都不行后打个电话给老妈,那时的无助、感伤让我们两人在电话里实实在在地哭了一场。这也是我懂事后除了亲人的离世外的一场哭泣,辛辛苦苦几个月的奋斗,就在胜利的果实已经握在手里的时候,结果却化为了乌有。经过这场变术,我并没有放弃考回家的念想,而且更加的坚定,坚定走公务员考试这条路。那是因为我认真翻阅事业合同的时候,发现其中有条条款,指明只要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必须无条件放人。这给陷入阴霾中我点亮一盏明灯。公务员考试已成为唯一的回家之路。
  由于忙于解决事业单位考试调档的难题,我无心也无闲瑕地错过了08年秋季的福建公务员省考。而且更让人感慨命数的是单位一位同事通过公务员考试,去我家所在县工作了。结果我和他成了同事们口中的两个典型,一个成功的典型,一个让人遗憾的典型。&羡慕嫉妒恨&狠狠地折磨了我一场,但我深知这只是徒劳。&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想法成为我释怀的一种方法。整理心绪,我毅然投入到2009年的公务员考试的备考当中去了。
  转至2009年春的公务员考试,由于在1月份,时间还是有点紧,依然也是有点借口地放弃申论的复习。走马观花地记了下网上流传的万能八条,背了几篇范文,就去参加考试了。结果可想而知,又失败了,而且更可笑的是申论成绩比完全裸考的时候更惨烈,竟然只考了50分多一点。其实到这时,申论为何物,我还是完全不清楚,只深深地惧怕着。接下来我又陆续参加了2009年秋季的公务员省考、2009年的国考。第一次参加国考,感觉国考难度远超省考,题目根本就做不完,申论评分更加严格。因此,我也破纪录地刷新了自己申论的最低分,得了36分,连最底切线都没达到。2010年春季的公务员考试我没有参加,主要是所在市开考的职位很少,没有我专业对口的,而且也没有专业不限的。对于我这种多数只能参加专业不限的考生来说,公务员考试竞争的激烈程度远非惨烈所能形容,所以经常是要么没得报考,要么几百几千人争一个岗位。
  2010年秋参加公务员省考,终于挤进了面试圈,得了个第三名,由于离第一名的成绩过大,结果只是陪太子读书,又在公务员考场上白转一圈。我只能说有时觉得考公务员累,更多的是意志上的累。2011年春省公务员的成绩出来了,我破天荒地申论考得比行测分数多了,行测了也破天荒地考了个不及格,59分。同样大基数地考敌又再次把我拒在了面试环节之外。在别人在准备面试的时候,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在放松一段时间后又开始为下半年考试准备了&&
  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公务员中转战了三年有余,备考公务员在日常生活中挤占了多数娱乐时间,最终也好像变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感觉不备考,反而没事干,无聊了。
  2011年春,我结婚了,已经等不到考回家再考虑婚事了,但是公务员考试之路还是要继续。不同的是不再有孤军作战的感觉了,现在我后面有一个女人在支持、督促、渴望我考上公务员,以求得以不必煎熬异地分居的苦。可见不远的将来,将会有一个小孩在襁褓中好奇地打量着他备考公务员考试的父亲。公务员考试的苦与乐,只有考生自知。我还会在公务员考试的道路上继续下去,直到成功或是年龄成为限制。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追求篇
  从东莞到南宁,一位打工仔的公务员梦&
  想想自己从06年开始的三年公务员考试路程,一路艰辛一路波折,把自己的青春都奋斗在这事业上,想来值得吗,我不知道。
  第一次考公务员是在06年11月份,那时刚大学毕业,社会经历浅,考不上我也没有责怪自己。
  事情却从07年说起,5月份的广西区直机关考试,在报考南宁工商局时,我并没有太多的考虑,便毅然的踏上备考的艰辛之路。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每天晚上不到12点我从不敢睡觉,哪怕是困了醒来也要投入到复习中,心想累了苦了瘦了,这点又有什么不值得付出的呢?
  我相信机遇总是偏爱有所准备的人,在1月份到5月经历了无人理解的求学路,07年5月25日我向单位领导请了3天的假,独自一个人回到了离别一年的南宁,物过境迁,但我没有心境去细细品味其中的美丽和花开花落。人们常说为了梦想要勇敢去追求,在考场地广西机电学校,上午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感觉良好,下午的申论让我摸不着头脑,感觉回答不理想,写作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弱点。
  考完试那种放松的感觉,比上天堂的感觉还爽了,但这种感觉没有过多久,等待却是另一种煎熬和折磨,6月20日笔试成绩出来了,我以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南宁市工商局面试名单。看着为我忙里忙外操心的父母,家人的期待,朋友的关心给我很大的压力。
  6月22日我从广东又到了南宁,回来的日子里是我的大学同学李德健、黄广玲、黄玉成给我安排住宿,在这里我只能从心里感谢他,朋友就是这样,在最危难的时间,总是不辞辛苦。
  6月23日星期六在广西工商学校参加的面试对我来说却是另一个地狱,11个面试考官黑压压的看着我,面试出来后,我知道我被淘汰了,竞争很残忍,现实很无情的告诉我我失败了,很难过也很伤心,我真的没有流泪,因为没有人会可怜你,当你成功时流的泪才会感动人。
  我很对不起家人,这是我一生最惭愧的,做孩子的没有继承父志,老人家的心情我真的无法体会到,也许的他们正在经受着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心境。
  时间到了07年12月9日,中央公务员考试又开始了,不甘失败的我又燃起了公务员梦,人说有梦就有目标,与我一起奋斗的有黄广玲、李德健、莫新恺、小白,大家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聚集在一起。
  从东莞我又请了四天的假,时间定格在12月7日至12月10日,从东莞到南宁整整坐了9个小时的车程,车费是160元。虽说那时的心情是高兴还是沉重,我也说不清楚也。
  考场设定在广西机电学校,和我一同考取百色海事局的还有黄广玲,好朋友德健考的是珠海。能和大学的朋友一起赶赴考场,也许将成为一种回忆。那晚的时光成为了我们年轻的见证,年青的生命为了理想而奋斗。
  人们都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一起赴战场的朋友没有一个能进入面试阶段。在伤心失望之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我们真的投入了,真的尽力了,真的认真了。虽说进入了笔试合格分数线,但那好远好远的面试名单却是那样的伤到了我那不甘心的心。12月11日又回到了没日没夜加班的东莞,又投入到日常的繁杂工作中去。
  工作对我已经没有了激情,想当初的想法真的好幼稚好天真,以为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就一定会开心。但现实却告诉我,机会总是偏爱有所准备的人。话虽是如此,但打击却一次比一次严重。朋友总对我说,你还年青,还有机会。我说,我真的还年青吗?还有机会吗?还能再来一次吗?也许在外面飘浮的生活更让我体味到打工只能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一首美丽的短歌,但更多的却是无奈和缈茫。
  两年的时间已经够我慢慢的学会了生存和思考,坚韧不屈的精神和不甘平凡的我并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
  12月国考失败以后,颓废了一个月的我又重新拾起了为考试而做所有的准备。1月26日,当得知广西将于3月份公开录用公务员信息后,那晚9点下班后,不知疲倦的我搭坐最后一趟公交车去东莞永正图书购物中心买回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晚上12点,办公室里又留下了我奋斗的身影。
  也许我不是孤独一个人在奋斗,当得知大学同学黄广玲、莫新凯、小白也一同加入考公务员时,我才知道拼搏的路还有大家同行。欣慰之余,还有人同我一起上路。
  在征求了家人意见后并结合报考的信息,我选择了报考南宁市区人民政府职位。在2472人的报考人员中只要4人面试,我才体会得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残酷社会生存压力。竞争战场容不得我来点松懈和享受,除了晚上复习外,上班时间偷偷的看书,生怕被主管发现。
  从1月到3月,我全身心的投入,忘了我是在打工,是在挣钱。但这并不重要了。3月份同事廖辉的辞职对我打击影响很大,和她接触时曾说过回家考公务员。因为主管的原因,她并没有请到假。离开时我们曾勉励自己一定要加油。也不知现在的她考得如何。大家都忙着为理想而奋斗,以前的朋友时间久了也会淡忘的。
  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了,看到同事在聊天放松,在上网泡吧,在喝酒挥洒,我也想啊。大家都是同龄人,都有同样的七情六欲,纵然,但没有假设。除了复习到12点,才觉得青春没有后悔,生活没有颓废。
  3月28日,我又第四次请假了。从3月28日-4月1日,时间不是很长,但主管对我有意见我已经看得出来了。同事问我出什么事了要请4天假?除了哑口我又能说什么。
  晚上9点钟的直达班车,和我回来的还有小白。一路大家都很累,回到南宁已是次日7点钟了。第二天也即3月29日星期六,7点钟起床后,大家各自去奔赴考场。来到南宁市第四中学,考生已经黑黑的一大片了。找到自己的9号考场22号座位坐下后。思绪百感万千,这是决定自己人生的考场,是一辈子打工的生活还是公务员的生活。天堂和地狱就在这一念之差。
  4月1日请假时间结束,我又回到了东莞。人们常说,等待是一种思念,在思念中等待是一种幸福又是一种折磨。时间转到了4月28日,考试成绩终于公布,南宁市区人民政府招考的职位中终于看到了黄富琨这个自己书写了20多年的名字。在2472人竞争者中我终于以第12名的成绩进入面试人员名单。那天晚上我失眠了,为了自己的奋斗也为了自己的理想。
  辞职的想法在面试成绩公布后越来越强烈,东莞的工作对我来说已变得无足轻重。
  5月22日我又第五次请假了。请假时间为5月22日-5月26日共5天。同样的又是坐上了晚上9点钟的直达班车。票价160元,行程9个小时。第二天早上7点钟到南宁后,来到南棉的红楼宾馆住了下来。家人不辞劳累的来到了南宁。看到爸妈冒着风雨为了他们儿子的人生而没有欣赏首府的夜景,我暗暗的伤心。晚上找到亲戚后,看到我最伟大的父母为我的公务员而在亲戚面前放弃自己的尊严,陪着露出不是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弯腰时,做为儿子的我只能站在一边,我真的无能为力。
  5月24日星期六早上6点钟,为了能在7点之前赶到面试地点。晚上的我又失眠,这又是决定自己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来不得我半点不投入不奋斗不为只付出心血。面试地点设在衡阳路小学。看到整个面试考场的220人,我又再次感受到社会的残酷竞争和生存的压力。轮到抽签的时候,我本以为抽到8号会是好幸运,但后面的现实并非如我所愿。
  在前面的7人面试完后,轮到我时,看到自己一时的紧张回答没有条理时,我已经知道我在精神上已经输了别人。
  面试公布时,看到竞争者有88分时,我心已凉了一大截。公务员的梦就在眼前了,就差那么那么一点点,一点点了。它真的很真实的摆在我眼前,可我没有抓住它。当公布成绩时,排在第8名的我又失去了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转折点。
  出考场时,看到考上的人当场哭得很伤心很彻底时,我又何偿不想这样呢!给自己来一个痛苦的解脱也罢,想到家人期盼的眼神,父母的白头发,自己两年的拼搏和努力,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欢喜,我真的对不起家人,对不起一直关心的朋友,支持我的同事。
  晚上的时间却是最难打发的。我不敢打电话,不敢和家人说我没有考上。我怕他们受不了来的打击,更害怕父亲那叹息的&孩子我们就真的那么失败,做父亲的我已经尽了力&。但这就是事实,该怎么向家人说我没有勇气。
  心情失落时,又是好朋友李德健在晚上11点钟找到了我。两个大男人在南棉步行街要了两瓶啤酒,彼此诉说着各自的不幸和落迫。
  凌晨2点钟,走在大街在却是另一种性情。行人很少,看着南宁的日益变化,大学的生活又呈现,感觉是那样的亲近又那样的远去。
  5月25日上午在送走家人回家后,没有目的的我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在向马深经副理延长一天假后,5月26日晚上从琅东客运站返回了东莞。27日早上7点钟到了公司。
  虽说在外面的确很苦,但经过这次重创后,辞职回南宁的念头已经越来越强烈,这种念头可能和年龄有关也可能和工作有关,但什么说,竟然决定了就毫不疑义的去坚持,我始终坚信,机会总是偏爱有所准备的人,一直奋斗总有成功的一天。(文:黄富琨)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基层法院篇
  农村家庭并没有想象中的坚固
  我是2010年山东省法院系统的一名选调生。
  对于选调生的认识还是源于我大三时一位学姐的选择。当时她通过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考试,最后还是毅然放弃了,去了一个基层检察院。当时我就对选调生充满了好奇。等到我大四那年选调生开始招考,通过山东选调生网,我对选调生有了进一步了解。选调生是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这批毕业生简称&选调生&。
  山东省自1980年就开始了选调工作。截至2009年7月,省委组织部共选调了24批1.1万人,选调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以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选为主体,同时根据需要,为全省基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系统和共青团系统补充新生力量。近年来,共选调2700余名大学生充实基层政法队伍。一大批优秀选调生走上了领导岗位,改善了各级领导班子结构。目前,有4900余人担任副科级以上职务。
  怀着昂扬的斗志和对未来的憧憬,我来到了一个基层人民法院。最初我是在法院政治处,帮着做一些政工工作。因为是刚刚大学毕业,缺乏社会经验,初到法院时感觉压力好大。政治处的姐姐们对我很热情,我有什么不懂的,她们就一遍遍的给我讲解,直到我懂了为止。
  不久,我被分到了一个派出法庭。这个派出法庭是我们法院案子最多的一个庭,每年大概有五百多件案子,但是法官只有三人。每个法官的工作压力相当大。案子多,办案人员少,工作压力大,这大概是中国所有基层法庭的普遍现象。
  因为靠近社会的最基层,大部分案件当事人都是农村村民,案件种类很全面,包括婚姻家庭矛盾、交通事故纠纷、土地承包纠纷、经济合同纠纷和侵权纠纷等。
  其中最多的是婚姻家庭的案件,占了三四成的比例,而婚姻家庭案中又有70%-80%的案件是离婚的。单从离婚案件的数字,就表明了农村内部和其中的家庭单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坚固。从离婚的原因来看,一般是家庭暴力;或者某一方有婚外情;或者是贫贱夫妻百事哀,有一方忍受不了贫穷而要求离婚。由于群众的法律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对于审判程序、法庭纪律、当事人权利义务等压根不知道,所以我们在审理案件、定纷止争的同时,还担任起基层普法员的角色。对于案件审理的每个环节,我们都会耐心的给他们讲解。有的当事人能够听的进去,但是有些当事人情绪激动,任你法槌敲的震天响,他还是在说自己的,甚至当庭大打出手。我们作为一名基层法院工作人员压力很大,也很无奈。
  另外一件给我印象深刻的案件就是农村信用社和农民之间的金融借款担保合同纠纷,说白了就是所谓的&五户联保&。因为一户从银行贷款400000元,到期后无力偿还,另外四户也无力偿还,所以五个人一起被执行进了看守所。我见过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遵纪守法,想不到最后还要进班房。但是法律就是如此规定,我也没有办法,只能表示一下同情。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很多人因此又退回到了贫困。
  还有很多别的案子,比如邻里纠纷演变成人身伤害,土地承包到期后因新盖的大棚而拒绝退地等等。
  上面这些案件本身在法律上其实并不难判,但是我的困惑是:在情理与法律冲突的时候,在传统农村社会中,法律该是什么样的角色,怎么去扮演角色。法官又是什么样的角色?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体会,我觉得案子只是冰山一角,下面隐藏着庞杂的社会现实,许多法律理论在现实运用中屡遭尴尬、挑战。原本我坚信&法律是解决大部分问题的工具&,但是现在我却认为,法律更是一种底色,在此基础上,法官们还要尊重社会现实,尊重公序良俗,运用更多元的方式解决纠纷,尤其在传统农村社会中。想起以前一位老师曾说过的话,&以前学法律时,像在看电影简介,某某杀了谁谁,是非清楚、道理明晰。但在自己审案时,我们知道更多的细节和背景,简介扩展成了一部完整的电影,更加的纷繁复杂,耐人寻味。&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充电篇
  公务员不应放松读书学习&
  据人民论坛杂志组织的&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显示,有六成多的党政干部每周阅读时间在6小时以下。而据另一项调查,中国人的每周阅读时间是8.1小时。作为重要阅读群体,大多数党政干部阅读时间比国人平均还少,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公务员任务繁重,读书时间被挤占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温总理曾说:&一个人一天总可以抽出半个小时读三四页书,一个月就可以读上百页,一年就可以读几部书。&现在部分公务员进入队伍便以&工作忙、应酬多、抽不出时间&为由,将读书学习弃之书架,放之高阁,文章写出来空洞、老套,缺乏底蕴,语言说出来庸俗、客套,缺少涵养,给人感觉很是浮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学习是公务员健康成长的保证。&人非生而知之,必学而知之。&对于公务员来说,读书学习和平时工作一样,都很重要。做好工作要从读书学习开始。公务员每天都要在工作中释放自己的能量,如果不能不断学习,及时补充,&力不足而中道废&,何谈做好工作,何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呢?
  如果说对业务能力进行全方位拓展是工作需求,那么对思想也应进行全方面提高。公务员应将读书作为终身的思想使命,活到老学到老,在知识的熏陶下,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惟有不断读书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获得思想的充实。
  人们常说一座城市因为书店多而滋生城市精神,同样,一级政府也会因为读书学习的公务员多而滋生人文意识。公务员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力争成为地方精神文化的生力军。一个喜欢读书的公务员,必然是一个儒雅的公务员,也必然是一个有修养的公务员;一群喜欢读书的公务员,必然营造一个温文尔雅的行政氛围,也必然成就一群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个地方喜欢读书学习的公务员多了,这个地方的行政文明就必然有保障。
  同样我们也应谨记读书学习的真谛:贪多贪广不是追求,多思多悟、学以致用才是初衷。公务员不但应该读书,更应该读好书,不但应该读好书,更应该读有所思,读有所想,读有所获,读有所益。要学会&两眼看&,一只眼看纸面,看书本内容,另一只眼要透过表面的东西看到背后的实质。读书学习要有所用、有所得,公务员读书究其目的,是要把工作干得更棒,把为人民服务做得更好。无论读什么样的书,只有在工作实践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才能证明是读了书,而且是读了好书。
  我们常见温总理在一些重大场合中挥洒自如引经据典,日理万机下仍能勤读书、深用功。我们作为一般的公务人员,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借口和应酬不妨少一些,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学习当中去。(涟水县委组织部 侍海洋)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组织部篇
  一名新组工干部的&进步&感悟&
  十年前,我在学校图书馆里第一次看到了王蒙的《组织部里来了个年轻人》,十年之后,我有幸从教育工作者转为组工干部,真正成为一名组织部里来的年轻人。从仰望组织部门遥远的星空到脚踏组工业务掷地有声的实地,从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到服务党员、干部、人才的&三个之家&,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我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努力跟上新节奏,对&跟着组织部,天天有进步&这句话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希望用文字记录下一名新组工干部对&进步&鲜活的感悟&&
  在部里的第一次与每一次
  每个人都有第一次,而第一次接触组织工作的感受,总是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记得进部第一天,部长和我们谈话,语重心长地说,进组织部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时刻牢记自己是组工干部,注意组工干部形象,维护组织部门的声誉。我当时心里暗暗鼓劲&&自己是农村出来的,不怕苦和累,要牢记组工干部的纪律,珍惜组织和领导的信任,不给教师队伍和组工干部丢脸。进部20多天后,因为新进新出几名干部,第一次参加部里简朴而隆重的聚餐。后来才知道,组织部门最注重廉洁自律,也最注重形象,吃饭的经费都是新老组工干部家有喜事,或个人评优评先,自愿凑钱吃饭的,这一优良传统已经保持了几任部长。我也不例外交钱,心里更坦然,不会因为受了别人吃请或者没有主动请吃而感到不安。此后,第一次准备会议,部里的同事就像多年相识的朋友那么亲切,第一次到乡镇出差、第一次写材料&&每一个第一次都得到了同事们热忱的帮助,我很庆幸能在大家庭一样的部门工作和生活。
  如果说第一次是一时,那么在部里完成每一次任务都是考验。组织部门工作量大、要求严、标准高,我知道不会因为自己是新来的、不熟悉情况,就会少分配一些任务或者降低对工作的要求,只有尽快适应环境,跟上组织部门的节奏,具有过硬的本领,才配当组工干部。刚来的时候,我有些不理解,进出组织部的人走路很快,出去不怎么爱说话,做事情很认真细心,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才明白,组工干部不敢拖拉,很多事情需要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必须又好又快完成任务;组工干部不尚空谈,每一句话都需要仔细斟酌,考量说话的场合、时机和对象,做到慎言慎行;组工干部不可随便,组织工作的政策性、原则性、程序性很强,每一项工作事关干部的切身利益,组工干部必须把严谨当做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职业道德,培养稳重的性格,努力成为最讲党性、最重品行、最作表率的干部。
  精益求精和精耕细作是部里的一贯作风。我所在的调研信息组,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材料,在别人看来,很多文章好像都是&八股文&、&官样文章&,从中反映了材料一方面比较注重规范、条理和逻辑,另一方面是组工干部必须带着&镣铐&跳舞,在全面掌握政策和深刻领悟上级精神的前提下部署工作,在严密的逻辑中思考问题,在平实的语言中表达观点,在简练的文字体现力量,实现思想、观点和内容的统一。文字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多少材料我们修改一遍又一遍,思考之后再思考,核对一次又一次,用内心的力量去浸润每一段文字,因为我们心里清楚,组织部是党员干部心目中的&权威部门&和公信部门,出去的材料,无论大小都要经得起推敲,没有精益求精的理念、精耕细作的努力、严谨负责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秉性是不可能做好的。更进一步说,在组织部门严谨认真的材料背后,其实更多代表了组工干部的一种素质,一种以分析与综合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代表一份忠诚,一份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代表一种态度,一种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组工干部必须把每一文章都当做第一次文章,把每一次材料都当做最重要的材料来写,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学到写作方面知识,历练稳健而严谨的作风。
  考察干部也是在考察自己
  来到组织部,我参与的第一次干部考察任务,是2010年市县联合公推遴选竞争性考察。从15个考察对象中,选出5个适合乡镇副职领导的人选,我们这个组负责考察其中6个,6个中又有3个是学校的老师。我在教育系统工作多年,面对和自己年龄相仿过五关斩六将的优秀人才&个个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有些还是认识的老师,要把不同行业岗位对象的特点、优势、劣势考察清楚,写成考察报告,既要对选拔职位有深刻认识,又要抓住考察方案的要素和要求,从工作表现中抓住对象的特点,分析考察对象和职位的匹配性,即使多年从事干部工作的同志也有一定难度,何况自己到组织部门才3个多月。但是,换种思维方式想想,在考察别人的同时,何尝不是在考察自己:是否胜任组工干部这个角色,自己在学校做过7年教师,假如有人来考察当年的自己,自己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是否有自知之明。在更大的范围思考&&作为教师这个群体,从政具有哪些特征,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深入思考的课题。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以后有很多机会参与考察干部,很多时候在考察干部的同时,也在考察组工干部自己,看有没有坚强的党性,有没有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否坚持公道正派的原则,是否保持廉洁自律的本色,是否具备识人善任能力。若干年后,或许我们还有机会,回头看看自己参与考察的干部表现如何,当时是否看得准确、察得清楚、建议恰当。
  其实在组织部门工作,有什么工作不是在时刻考察组工干部?我记得有一次部里召开一个关于推荐领导干部的布置会,由于会议规格高、人数多、时间紧,所以安排发放和收集推荐票的工作人员比较多。会上,干部组组长一边布置工作要求,一边传递一打厚厚的推荐表格,每一个人都在边做记录,边浏览文件和表格。部领导一边听,一边观察大家传阅表格的时间,他发现多数人传阅表格走马观花,立即暂停会议进行教育,他说平常人们认为从文字材料可以看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其实,从表格也可以体现干部的工作态度和能力。首先,从表格设计上,体现了思维的条理性和创造性,看是否全面领会领导意图将其转化为表格文字,工作部署是否有条理,是否优化表格利于又好又快完成任务;其次,从表格的统计上,体现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看我们干部对表格细节的准确把握和有效执行,分发统计选票,哪项在前,哪项在后,做到有效分工,思路清晰,主次分明,不出现差错;第三,从预计统计结果上,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要穷举所有的可能,预测到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预案,比如这次推荐如果出现没有达到票数过半要求怎么办,是否进行二次推荐,甚至三次推荐,每一次推荐的表格如何提前安排,只有周密考虑每一个细节问题,才能确保万无一失。我真想不到,一名成熟的组工干部从一张表格也可以看出这么多问题。
  对于干部来说提拔任用就是进步,对于组工干部来说,进步就是建立在公道正派基础上帮助别人进步的进步,是为各级各类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进步。作为一名新组工干部,工作和生活在这个大集体中,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不够用,不学习就退步,不努力就退步,不进步就是退步,做好每一项工作就是进步,对于新组工干部而言,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通过努力学习、善于学习、深入学习,尽快成为思想可靠、政治成熟、业务熟练、能力全面、知识广博能独挡一面的组工干部,为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文:中共广东省乐昌市委组织部 李卫国)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国考热&剖析篇
  如何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国考&热&
  &国考&意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对象一般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往届毕业生,部分职位需要硕研以上学历。当下&国考&被认为异常火热。有一组数据能够描述其&高温&。2004年,&国考&报名人数18.2万人,2005年31万,2006年54万,到了2010年达到144万人,6年年均递增41.2%,看来人心向往浩浩荡荡!再看看同期招录比例,%,%,除了2008年的象征性增长外,该比例稳步下降,到了2010年降至1.69%,6年招录比例年均递减20.5%。一增一降,无疑给人们以强烈的心理暗示,&热&啊!当下,&国考&、&考研&并称为考试双煞,催生了规模化的考试经济,&贮备&了大量专职&考男&、&考女&。
  历史上的进仕
  按照一般逻辑,社会管理者当然应该属于精英阶层。开化之前,武力勇猛者容易获得同伴的信任,赢得权威。文明之后,随着社会分工以及文化发展,社会管理者能力结构发生变化,产生方法随之改变。先秦时代,中国社会以分封制管理,世袭传承,尤以西周最为典型。周礼之下,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统治阶层世袭传承不能保证系统内部人才丰盈。之后,出现了依附于贵族的&客卿&、&食客&参与社会管理。到了汉代,社会取士推行&察举制&,由地方各级政府推举自认为德才兼备的人充当社会管理者。魏文帝时期,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度,以出身、品德等将人分等,论才而用。
  历史在革新中进步,社会取才的途径不断拓展。到了隋朝,中国社会诞生了一大创举:&科举&取才。科举制度创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因为分科取士,故而得名科举,其包含了诸多结构严谨的体系与构架。提及科举,人们往往想起《儒林外史》中范进,将科举与腐儒、禁锢、礼教等联系起来,饱受诟病,简直一无所事。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科举的认识偏向于回归,各种观点不一而足。黑格尔说,&凡是现实存在的,都是合乎理性的&。科举作为千年存在,无疑有其科学性,适合当时社会结构和管制特点。
  分封世袭、举荐到科举考试,中国古代社会官吏队伍的根基不断优化,选拔制度朝着公平的方向改进。这种进步在于士人之门不再依靠他人举荐、个人好恶来定夺,而是有了基本的依据。精英循环、上下阶层流动成为制度性、规范化安排。当然,在操作过程中难免有各种各样的弊端,有时甚至积弊占据了主流。
  千年以来,科举催生出中国传统的统治阶层,深刻影响了中国文人,融进了民族的文化基因。读书人学而优则仕,儒家&出世&思想浓厚。为&官&意味着什么?或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或者是经济待遇,或者是人生实现的渠道。很多文学作品将主人公高中为官作为皆大欢喜的结局印证了这种文化品性。《李娃传》中荥阳巨族公子郑生在李娃鼓励下,恢复信念和勇气,考试连中,做了高官。《窦娥冤》中的窦娥历经艰辛,饱含冤屈,死后才得到高中为官的父亲迟到的正义;《西厢记》中的张生被送上了进京赶考的大道,中了状元,才有了大团圆的结局;《红楼梦》宝玉纨绔子弟,占有巨量资源,最后仍然回归到科举为官复兴门第&&
  历史是以往的现实,现实有历史的影子,历史对现实会产生影响。今天,我们面对着汹涌澎湃的&国考&大潮,在分析其现实缘由的同时,不得不把历史再度翻开,追溯源头,对理解现实更有裨益。
  &国考&大热解读
  人们思考问题时常常有心理预设,以&非常相信&的态度,接受预设表示的事物存在,在无形中显示出不可改变的&问题意识&。心理预设对于注意力乃至思维的发散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有时阻碍了注意力的指向,限制了行为能力发展的潜力和空间。看待&国考&热上,一些人陷进了心理预设。一方面,部分人将公务员的工作视作&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悠闲,认为公务员只注重人际关系学,进而得出公务员现代价值的缺失;另一方面,公务员队伍中,存有一定的消极现象,被导放大后,造成了公务员利益的普遍灰色化印象。有人据此认为当下&国考&生们受公务员利益灰色化驱使。不可否认,这两种现象确有其市场。但是,如果我们认真看到&国考&职位设置,仔细研究&国考&科目,真正了解机关运作之后,就会得出另外的结论。
  &国考&大热要辩证看待。&热&与&不热&是相对的。&国考&生之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有很大比重。以&国考&生人数与高校毕业生数相比较:2010年,&国考&报名人数144万,与此同期,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610万,2010年达到630余万人,对比结论一目了然。百万数字放在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前,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称不上&异军突起&。百万考生进考场,堪称蔚为壮观。唐太宗看到文人鱼贯而入,笑着说道&天下英雄尽入吾b中&。莘莘学子为&国考&孜孜不倦,在社会框架下追求个人理想,为社会贡献才智,增强了社会的内凝力。历年来,曾经参加过&国考&的人员何止百万,不论是否考取,都经过政治理论的教育、行政知识的灌输,具有初步的社会管理参与性,潜在的社会管理价值不可低估。
  重要的是,&国考&取才显示出时代的进步,对于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具有战略意义。多数&国考&生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经过完整的高等教育。其思维活力、法规意识、现代理念等具有必然的先进性。这些是公务员队伍素质提高的基本依据,也是&德才兼备&评价体系中重要内容。我国公务员掌握更多的行政自由裁量权,消极腐败现象源于权力滥用。行政意义上,&国考&公务员有望正确把握行政自由裁量权,具有划时代的潜在意义。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国考&公务员通过公平考核入行,最大程度上杜绝人控的因素,不承受个人的恩遇,赋予公务员更大的道德自由空间,从伦理角度排斥人身依附、人际羁绊。
  各级通过&国考&引才,提升自身创造力。公务员队伍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其创造性是国家创造力的重要一环。当下,社会管理专业化加强,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大,需要大量专业人才通过正规考试进入到公务员队伍。那种认为&国考&降低社会创造性的想法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作祟,其源头在于自身对公务员工作、生活、思维方式的错误理解,漠视现代社会管理。从职位设置看,&国考&提供的职位涉及英语、计算机、法律、公安业务、医药、技术监督等等,大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与传统&官&大相径庭。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也迫切需要加强社会管理的科学性,不断创新社会管理。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重点工作。当下,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流动人口管理、网络信息化发展等方面,情况复杂、例案百变、执行力薄弱,隐藏很多目前尚未掌握的规律。其本质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法律等知识,社会管理科学化程度存有巨大创新空间。&国考&公务员在社会管理领域大有发展前途。
  从职业心理看,当下&国考&更多意义上是&考碗&,只是职业需求、发展需要而已,我们不能曲解其潜义。2005年,新浪调查&公务员考试热的根本原因&,最普遍的看法是公务员&工资高、福利好,工作稳定&。今天的职场充满着竞争、人们的职业稳定感直线下降。多数考生参加&国考&为了追求相对稳定的职业,获得清晰的职业预期。以笔者理解,&国考&只是一种职业选择而已,多数考生抱着试试而已的心态,没有想象中的&壮怀激烈&。走进&国考&考场也如走进人才市场一样,接受用人单位的选择。除此之外,也许就是残留的国家公务员的面子而已。近期,网暴浙江平阳乡镇公务员考试中,一女考生跪求延长考试时间。当事人跪求太给力,围观人群太有力。公务员考试仅仅是职场竞争,&跪求&也只是个体行为。
  &国考&热透露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困境。&国考&热暴露出的年轻人职业偏向与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相关。高等教育因学校办学模式、教育水平以及学生心理习惯等原因,效益明显不足,主动创新动力缺乏。另一方面,社会文化、经济结构、客观条件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创业。以目前我国大量存在的个体私营经济看,其创业人群远非高学历群体。创业值得提倡,难以创业也是现实。从农村走出来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深有感受:&不能怪大学生千军万马考公务员,这是一个保险的职位。我们一直在提倡鼓励创业,可是中小企业越来越艰难,集中资源型企业越来越强大。谁都看到了&体制内&的力量。&
  当下&国考&热也有职业非理性传导催生的因素。社会上不少人认为,公务员具有优厚的薪金待遇,稳定的职业感受,良好的职业预期等等。调查显示,57.3%网民认为公务员各种收入高,44.4%的网民认为部分行业公务员收入高。民众的普遍心理反应被某些网络事件不断激发、放大,形成意识在社会中流传。信息误导还源于网络有关报道异化。不少学生社会阅历浅,缺乏工作感受,容易被误导。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考人数较往年有所下降,呈现出职业理性回归。
  面对&国考&热潮,怎么办?
  市场经济强调人才的竞争性和流动性。国家取才,能者而上。&国考&取才,也是人才市场配置化的有力手段,顺应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律。当下,&国考&考生既有应届高校毕业生,也有工作多年的职员,还包含着很多希望向上的公务员等,成分多样,覆盖面广泛。社会不同群体同场竞技,追求人生理想和希望,体现出积极的价值取向。
  我国地域发展差别大,人文各异,社会经济管理面临的情况多样。政策措施既要满足多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又要在总体上保证同一方向发展。百万考生的广域分布能够充分体现社会各阶层意愿。只要把握好政策导向,注意研究政策细节,合理调配各方力量,&国考&热情必然能够转化为社会管理的力量,不断增强社会管理能力。在政策层面上,充分发挥&国考&指挥棒作用。&国考&应与地方各级公务员考试配合,综合各方力量,区分不同作用&招贤纳士&,形成完整公务员招录体系,将国家公务员直达基层,直达社会管制力薄弱的地域,确保政令畅通。
  近期,中组部部长李源潮表示,&由于近年来公务员考录对象的主体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带来了领导机关&三门&干部增多、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比例减少等新的结构性矛盾。这种情况会加大领导机关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解决&三门&干部问题,需要加强科学化设置,解决好接&地气&的问题,贴近我国国情、社情加强执行力考察。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加强&国考&顶层设置。&国考&职位设置为行政类(包含社会管理行政类、技术行政类)和专业技术类。行政类&国考&选拔社会管理和技术管理公务员,后者选拔专业技术公务员,两者之间可以通过再次&国考&互转。两种不同职位&国考&生报名资格不同,行政类要求考生具有相应的基层工作经验,并在不同考生类别中确定录取名额,同类别考生竞争。建立健全基层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工人、农民等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制度,其中优秀者作为各级党政机关录用的重要来源。
  倡导先进的公务员文化,建立健康的公职文化。加强公务员队伍软文化建设。到基层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应该成为年轻公务员的职业时尚,成为青年主旋律的一部分。还应该在公务员队伍中培养高尚的职场文化,鼓励做事、包含冒尖、帮助个性,使得公务员岗位成为有才人有为的大舞台。完善公务员评价体系,畅通上下流动。长期以来,一些类别公务员&进、管、出&渠道不畅,职业发展空间狭窄,工资待遇偏低,后顾之忧难以解决。因此,完善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分级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应该成为公务员队伍健康成长的必要之举,影响前置,也将会更加深刻地左右&国考&方向。(文:孙小健)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感恩篇
  公务员职业教会我什么?&
  公务员,这个让很多人既爱又恨、既羡慕又厌烦的职业对于我来说,我更愿意感激它。无论我高兴时把它当成炫耀资本引以为傲,还是失落时对它肆意抨击埋怨,它都无怨无悔,对我不离不弃,始终用生活用现实告诉我人生的真谛。它就是我的良师益友,公正的不带任何偏袒的用事实教育我应该怎么做;它陪伴我一路成长,用带着痛的一次次跌告诉我怎样变成熟;它更是我的引路人,让我真正一步步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贡献力量。
  公务员职业教我怎样做人
  还记得自己脱离父母温暖怀抱,第一次走向社会这个大熔炉,还带着稚气和公主病,很多事情经常想当然。走入公务员这个规则明确、等级森严的岗位,开始明白谦虚是最美好的品德,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都值得尊重学习。即使你能力强,干得比别人好,你也要明白你不可能什么都强,什么都完美,谦虚埋头才能看清楚脚下的路;开始明白真诚待人、胸襟开阔永远为你赢得口碑。官场上有阿谀奉承、浮躁只会说好话的人,有表面捧你、背后却踩你的人,有害怕承担责任,遇事推卸甚至往别人身上泼脏水的人。别灰心,这种现象在各行各业都会有,绝非公务员专利,别把所有罪状都怪到公务员这个职业上。请相信,时间检验一切,所有人中只有真诚待人、不传是非的人才是常胜将军,只有不耍心机和小聪明,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才在官场是是非非、起起伏伏中始终挺立;开始明白乐于助人其实就是助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方便别人快乐自己,而且留下了好的印象,常常受助者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机遇。
  公务员职业教我怎样做事
  从事事都是父母代劳铺路到开始自己一件件从小事做起,进而配合领导做事,到最后有能力独立完成重大的事,这一步步进步的取得,信任的不断建立都是说错很多话做错很多事后慢慢总结而来。一次次尝试跌跤使我开始明白做事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来自大局意识和换位思考,来自为基层负责为工作负责的使命感,来自提升完善自己的无限动力;开始明白主动做事胜于一切。主动做事体现在领导没有安排你做事,你主动想到去做;体现在领导即使安排了你做,你可以加以拓展,举一反三;体现在当别人做事不完善需要补台时候能够立即跟上,及时伸出援手帮助其完成;体现在即使受了委屈受到冷落之后,仍然一如既往的主动去做事;开始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绝非纸上谈兵。上学时候学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等很多道理,当时只限于蜻蜓点水,走向社会后才发现这些道理简单朴实,却是生活的的确确真实写照。
  公务员职业教我学会感激
  每当我看到芸芸众生穿梭在人才招聘市场费力的寻找工作,为了生存尝尽辛酸苦辣,我感激我的职业;每当我看到比我强比我厉害得多的大学生不断和生活妥协,最终找到的工作只够维持艰难的基本生活时,我感激我的职业;每当我看到拿着高薪穿着高档服装人前光鲜的外企职工没日没夜的加班,时刻担心自己掉饭碗而超负荷的运转时,我感激我的职业。因为走入公务员队伍,我有了一份稳定的职业,有了不算多却稳定的收入,也拥有自己的空闲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比如在这里写文章,我觉着很满足,虽然公务员生活并非十全十美,但是公务员职场碰到的问题换任何一个职业都会遇到,所以对待公务员职业,我更愿意多一分感激,少一分抱怨;多一分珍惜,少一分厌烦;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斥责。
  上述这些感受既是对准备跨入公务员队伍的朋友们一个善意的提醒,也是激励我自己和大家共勉,要努力多看到公务员职业的闪光点和长处,少一些浮躁和眼高手低。其实每一个职业都是我们的向导,都是我们的导师,让我们在同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完成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程,成否,败否,都由我们自己决定,路在脚下,活在当下,朋友,加油!(文:费晓晴 南京市下关区政府团区委)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加班篇
  一位县级公务员的加班生活
  作为政府公务员,我曾暗暗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多干活少说话,特别是不能向媒体敞开心扉、吐露心迹、说三道四。他人无数的实践和经历证明,那是放着自在找麻烦。可是看了贵网刊登的有关公务员的系列文章后,总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权衡再三还是把自己的一些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共勉,期待把工作做好吧。
  2004年3月,我通过公务员考试后,在一个小县城的执法部门上班,在综合办公室从事文字材料起草工作,做些具体的琐事,工作按部就班、波澜不惊,时而紧张、时而清闲,总体还算比较自在。工作之余,我喜欢读书写作,不时有些&豆腐块&、&火柴盒&式的文章见诸报端,自己也自得其乐。如果不是5年前碰到那位贵人,也许现在我还是那样波澜不惊、不紧不慢的工作生活着,还是那样不慌不忙的爬格子码文字,不咸不淡的鼓捣着&豆腐块&,不近不远的想着那些能重复一万年的日子和未来。可是一切都在那次偶然中改变。所以说,人生总是被偶然改变方向。
  清楚的记得,那是2007年7月份,县府办需要几个写材料的年轻公务员。由于机缘巧合,得贵人&&县府办文秘主任相助,我顺利调到县府办文秘科上班。这是专业搞文字工作的科室,全部工作就是写各种各样的讲话、文稿、文件等等。刚开始,我很新奇,文字工作也算是自己的长项,应该没什么。可是我渐渐发现,同样是文字工作,此&文字工作&不同于其他&文字工作&。所有的公文资料,讲究的严谨准确、简洁清晰,更不能有丝毫差错,不像文学作品可以洋洋洒洒、充分想象。为此,一份文件要反复看好多遍,一篇讲话稿有时候更是要改近十遍。仅仅靠上班时间,工作根本做不完,只有接着加班。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无休无止的加班。
  许多人都认为公务员很清闲,这是很不全面的,那种&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是极个别的,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历史,大多数单位和大多数的岗位都很忙碌。但是像我们这样忙的又是个极端。
  每逢重要会议,要长时间的加班。遇到县里有重要会议时,往往提前准备相关材料。特别是每年政府工作报告,起草时间延续2个多月,在这六七十天的时间里,没有星期天节假日之说,没有上下班之分,基本上我们每天都泡在办公室里,一句句的斟酌,一段段的完善,一遍遍的修改。有时第二天急着看报告,只好连夜改,好多次熬了通宵。别人加班熬夜是阶段性的,有始有终,我们加班时经常性的,没完没了。在近五年的工作中,没有说遇到会议不加班的情况。而基层政府落实工作主要靠各种各样的会议:动员会、部署会、协调会、推进会、总结表彰会等等,会议的背后,都是那些写材料的人员默默无闻的加班加点。见微知著,我想大多数基层县区写材料的都是如此吧。
  每遇紧急事情,要高强度的加班。如果发生了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待,更是连轴转一般的加班。情况汇报、信息通报、讲话整理,并且这些材料要求质量非常高,基本上是一个字一个字斟酌揣摩写上去的。前年大旱,上级来指导抗旱,需要召开会议,我们连着几天没有休息,忙于处理各类文稿材料。去年大年三十早上,正在家里准备过节,突然接到电话,需要紧急上报一份关于食品安全的政府文件。经过多方询问,终于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文件起草后已到下午,主要领导外出,只好等着回来后审阅。等到领导回来审阅修改上报后,回到家春晚都已经开始了。2009年端午节前一天下午,领导指示要我们科室深入企业一线进行调研,于是整个节日2天假期里,白天我们奔波在各个企业里,晚上整理资料撰写调研报告,整整加班两天。每年这种临时性、突发性的加班,数不胜数、防不胜防,我们形象的称之为飞来横&活&。
  以上说的是高强度的加班。现在在平常工作中,加班也日趋经常化。我们科室还负责政府文件的的审核把关,而这一项工作能把人气死。文件多数是局委部门拿初稿,相关科室初审后送科室终审,如果前几道关口严格的话,应该差不多了。但是实际上虽然是&层层把关&却变成了&层层不管&,因为他们知道最后我们科室还要看,于是从格式混乱、搭配不当、存在歧义到错字掉字、含糊不清等等,各种问题都会有,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加班也就在所难免。
  说了这么多,有人一定认为经常加班,加班费一定拿不少,实际是一分钱都没有,至于评优评先了,单位要搞平衡,不可能整个科室都给你评先进吧。在文秘科这个岗位上,你就只能加班。
  因为经常加班,和朋友来往的少了,朋友情谊日渐淡薄;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了,也难免生出矛盾;业余爱好什么的统统放一边,整个一加班机器。同事们的视力都不断下降,还有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鼠标手。说实话,每天都看电脑、看文字,就是不加班也不想看任何字了。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乐观篇
  公务员生活繁忙而愉快
  我很珍惜今天拥有的一切,特别是这份来之不易的公务员工作。
  2009年大学毕业,怀揣着回家乡工作的决心,在外省求学的我并没有认真去跑招聘会,当时天真的以为本科生找份好工作并不难。毕业前夕,看到大部分同学工作都有了着落,开始忙着实习的时候,我也背起行囊,打算回湖北去闯闯自己的事业。可是,到了武汉这个纷繁复杂的城市,我才知道,我的外省本科文凭在人才市场一文不值,工作经验才是招聘单位看重的。我抱着从基层做起的决心一家家单位面试,当时很多小企业招聘营销员,底薪600到800元不包吃住,这对于刚刚毕业的我来说无疑是个打击。孤身一人在武汉求职,吃住都要花钱,这点工资确实不够生活。我每天挤几个小时的公交车跑招聘会、面试,大部分时间都在犹豫与彷徨中度过,几经抉择去了一家小企业做营销,才真正感受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毫无激情的打接电话推销业务的时光中,我强烈的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渴望改变的力量。适逢湖北省公务员招考的大好时机,我毅然的辞去营销工作,决定拼一把,专心复习报考公务员。在选择岗位的时候考虑了专业和实际情况,报考了家乡一个垂管系统的岗位,从此开始了争分夺秒的奋斗。那段日子很苦很累,但是却感觉很充实,心里坚定着一定要考上的目标,不抱怨、不放弃,直到面试结束,顺利过关。
  我很幸运的加入了公务员的队伍,没有依靠任何关系,我想告诉所有有志于考公务员的朋友,不要迷信关系论,不要给自己找任何松懈和放弃的理由,你百分百努力,全身心投入,斩断后路,奋力向前,相信自己,就可以成功!
  公务员的生活是繁忙而愉快的。刚开始上班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激情,跟着前辈们学习业务,每一天上班都精神抖擞,虽然学得累,但心里却很满足。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当我能独立上岗的那一天我感到很骄傲,有一种终于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大军中的感觉。很多人都说公务员很闲,&喝茶看报纸&似乎成了公务员的代名词,但是,大家没有看到,很多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常常加班到深夜。在我家乡这个县级市,单位面临的工作量适度,需要加班的时候并不多,但是白天有效的工作时间却也是排得满满的,总有未完成的任务等着你去做。
  公务员的工作不是每天都能充满新鲜感的,面对机械的工作,我也曾经迷惘过,感觉学不了新东西了,突然没有目标了,有一种除了上班工作,下班上网几乎无事可干的感觉,我想这就是每个新公务员在适应岗位后的一个过渡时期吧。于是,在这样一个迷茫期,我开始尝试各种兴趣爱好,打球、健身、看书,但仍然无法满足内心的空虚感。最后静下心来思考,我想公务员的生活尽管安逸,拥有了这个行政编制确实可以高枕无忧,安稳的生活下去了,但是对于刚刚起步奋斗的年轻公务员来说,我想不断学习才是最好的选择,不管是选择考研、考证,还是学习写作、业务知识,只要树立一个目标,不断去努力奋斗,那么,单调的生活也就会变得丰富起来了。
  &轻松工作,快乐生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生活和工作中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烦恼和压力,每当这时想想那些还在人才市场奔波的学子,想想那些没有双休,日夜加班的企业职工,想想父母欣慰的笑脸,我便更加珍惜这份简单、安稳的工作。
  在社会对公务员的认知中,或许存在着某些&传说&,夸大工作舒适度、工资待遇、权力范围等问题,这些都应该客观的看待。现如今,大多数公务员岗位都需要你实实在在的做事,承担一定的压力和责任,享受和当地物质生活水平相当的工资待遇,如果你期待的是高薪和高官,那么这条路也许并不适合你,因为领导岗位毕竟是有限的,很多人做了一辈子仍旧是科员。选择公务员这条路,就必须要有一颗奉献基层的心。
  国家的建设,公务员队伍的壮大,需要更多有理想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挥洒热血。如果你已经站在了这个位置,那么请好好珍惜,因为你拥有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服务奉献、安稳快乐的一生;如果你即将选择这条道路,那么,请坚定你的脚步,因为你无悔的付出将换来最珍贵的收获。(湖北某市公务员 何姗姗)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纪委篇
  在职者应珍惜公务员岗位&
  2006年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师范类大学生,四处求职,一份份的简历投出去,却像是石沉大海,哪怕是一个应聘试讲的电话在那时都会觉得是一种奢侈。这就是当时严峻的就业形势,市属、区属重点学校已经将门槛提高到硕士研究生,让我们这些本科生求职无门。
  就这样,等来了公务员报考的机会,结果却是自己只能报考区县的普通管理职位,这是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最终通过努力,我成为了当时的幸运者,成功突围,考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民政局,成为一名公务员,而且是一名非常普通的基层公务员,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老农民,没有任何背景。在众人眼里,我工作轻松自在、待遇丰厚、旱涝保收、老有所指,是大家眼中的金饭碗、银饭碗、铁饭碗,甚至成为老家乡亲们教育孩子的模板和榜样。
  现实落差,令人失望
  世界在发展,人的观念也在变。工作之后,巨大的现实落差,使我对公务员职业有了新的看法。从未体验过一杯茶水、一份报纸的悠闲生活,更多的是繁忙的工作和微薄单一的工资收入。由于从事的民政工作,接近群众,接近弱势群体,接近基层,工作繁琐、量大;而基层公务员工资并不能够按照国家政策落实工资待遇,没有第十三个月工资及各种福利收入,而且竟比一个普通企业文员的工资还要低。2006年未转正前我拿到手的工资只有1375元/月,到转正成为科员后,也刚刚1800元/月(期间涨过一次工资),而我的一个女同学在一家建材企业,打扫打扫卫生、接接电话,每月是1900元/月,也交纳了五险。这种落差,加上买房子结婚的巨大生活压力,让我极其失落,甚至想到过辞职。
  现实教育,转变观念
  可是,当我工作之后的第四个月,我的观念再次发生了转变。此时正逢年底,局里每年一次探望贫困家庭的工作正在进行。我跟随局长来到了某山区乡镇一低保户家中,一位71岁的老人和已失去劳动能力肢体四级残疾的儿子,靠着低保金艰难维持生活。破旧的房屋,家徒四壁。当我们将一桶油、一袋面粉和500元钱交到老人手中时,她当场跪了下来,激动的说:&谢谢政府!谢谢你们!&面对一个和我奶奶同龄的老人,面对这发自内心的一跪,我眼中满含泪水,我心中感到愧疚,我更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做的仅仅是份内之职,而他们却是这样感恩!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也是我到工作后受到的最切肤浸骨的教育,终生难以忘怀。正是那一刻,坚定了我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正是那一刻,使我明白了干好工作的使命和光荣。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这是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一句诗,也是我人生的座右铭。是的,丹青难写是精神,做人做事难得的也是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我后来试图做到不平凡。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困难和考验。而我能置身其中发挥自己的能量,让我的心灵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组织支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救援捐款工作时,已过小年。当别人正准备放年假时,我们依然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到募捐活动中,发动137个单位捐款80万余元;&4.28&胶济铁路事故来得突然,作为事故处理工作组的一员,我说服女友及其家人推迟了订婚一事,放弃五一长假,不计报酬、不计代价,全身心投入工作,历经16个日夜的艰辛,4名遇难者得到圆满处理。可就在这16个日日夜夜,让我目睹了生命的脆弱、生者的坚强和遇难者亲属的感激,这使我更加坚定了我要好好活着、好好工作的信念,也使我明白,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不是那么遥远,其实就在你身边,关键的是你有没有一颗爱民为民的心。事故处理几近尾声的时候,5.12汶川地震发生,全国为之哀悼,而我们再一次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募捐活动中去,在全区迅速掀起了为地震灾区献爱心捐款热潮,期间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1740余万元,衣物500余件,支援灾区帐篷100顶、活动板房320套,总价值达331万元,有力支援了抗震救灾。2008年,我经历了许许多多,也进一步明白了一名公务员生活的真谛,只有真心为民,才会爱岗敬业,才会走向成功的人生。
  现实付出,终有回报
  艰难的求职历程、基层工作的辛苦磨练、自己的辛勤付出,使我认识到: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一份好的工作、一个好的岗位,你我的岗位都着实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岗位,并把它当成是一种责任、一种承诺、一种义务、一种使命。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心态下,我参加了市纪委监察局的工作人员招考,经过笔试、面试、考察等一系列的程序和激烈的竞争,我最终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工作者,这也让自己有了更为宽广的人生舞台,去服务大众、展现自我。
  丹青难写是精神,做人做事要的也是精神。从事公务员这个职业,就是要干事创业,价值就在于&做事&和&奉献&;珍惜公务员这个职业,就是要珍惜岗位,珍惜生命,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新的岗位,我定当努力发扬在基层养成的吃苦耐劳、贴近基层的好作风,尽快转变工作角色,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真正实现&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文:韩明明 山东省淄博市纪委)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公考面试篇
  面试中口才流利真的很重要吗?&
  进入公务员岗位以来,我尝试着参加了两次江苏省选调基层公务员考试,高兴的是两次我都通过笔试,尤其是第二次笔试成绩还是第一名,难过的是两次面试我最终都没有把握住,第一次是因为紧张竟然看错了题目,第二次面试后我是第三名,因为单位只招一人,我再次与选调无缘。虽然两次考试都是以失败告终,但是我真正感觉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需要不断磨练和成长,也总结出许多面试感受和体验,这份宝贵的经历带给我的收获其实更多。
  还记得两次面试下来,我都是感觉灰头土脑,很溃败,因为觉着自己回答问题时总是讲一会顿一下,不够连贯,于是盲目总结出自己口才太差,自信心狂跌,直到后来和同样参加面试的人有所交流后才恍然有所悟:
  我和朋友交流时发现,她伶牙俐齿,善于交谈,说话非常流利,像吐豆子一样,酣畅淋漓,可是最后她的分数并不比我这个半天挤一个字的高多少。怎么会这样?我纳闷着,问了一下她答题思路,结果发现她变换着花样答来答去其实都是重复一个意思,虽然口才流利,但是条理不清楚,虽然从不间断打顿,但是没有重心。我突然就发出了一个疑问:面试中口才是主角吗?
  面试中首先需要的是你对大量背景知识扎扎实实的掌握。如果别人问你要一瓢水,你就要准备好一桶水。有针对性的知识储备永远是核心,是主要矛盾,如果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再眼花缭乱的口才也只是形式花哨而已,空无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讲,知识储备永远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其次是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融汇贯通。我记得我第二次面试时准备了大量的时事材料,涉及到就业、医疗、农业、环保、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我把每一方面都认真总结并整理出来,可以说是非常全面了,而且我也认真背了下来,但是我却忽视了理解和加以实际运用。当我看到面试题目问怎样看待公务服务和民意时,我一下子闷了,和我预想到的题目完全不一样啊,这么具体,我一下子头脑一片空白,乱了阵脚,无从答起,嗯嗯啊啊反反复复几句话,所有准备的要点统统都没有说,因为我觉着和题目不沾边。
  等到面试出来后我才恍然大悟,其实题目只是换了个样子,所谓换汤不换药,我准备的那些时事材料完全可以作为公共服务方面内容说出去的。我懊悔不已,觉着自己白忙了,白背了,骂自己没用,但是事后认真思考发现我不会活学活用有其必然性,因为我只是生搬硬套了一堆理论知识,根本没有加以理解和运用,到了该用它地方,我也不知道应该运用它。举个不太恰当例子,这就好比是买菜。如果你从来没见过韭菜,只是记住了韭菜的特征和特点,到了菜场,你也未必能认出韭菜来。
  再次是严谨的逻辑,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大家都有过堵车的感受,没有指挥,没有信号灯的交通往往会带来混乱和杂乱无章,而条理和逻辑就相当于信号灯,不仅指挥者自己思路清楚,而且也很好的引导别人按着自己思路走,使说话内容更加畅通无阻,易于让人接受和理解。比如回答问题前你可以说:这个问题我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这样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比一股脑儿倒浆糊一样的回答要好很多,考官也更容易听进去你所表达观点。
  最后是良好的社交礼仪,得体大方的态度和自信的气场。这些都是为内容加分的形式。至于口才只要普通就行,之所以说是普通的口才,是因为有了前面良好的铺垫和主要内容的支撑,即使只是普通的口才表达都会赢得赞许和高分。(文:费晓晴 南京市下关区政府团区委)
  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领导干部篇
  领导干部的立身行事之道
  领导干部是社会各项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其素质的高低、形象的清浊,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历程中,广大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四好&,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管好自己的口。领导干部管不管得住自己的口,直接关系到其政治素质高不高,自律意识强不强,领导作风端不端。该说的则说,要说的及时,说的到位。不该说的则坚决不说,适可而止,防止&祸&从口出。大话、套话会使自己丧失信誉度,空话、假话会使自己丧失公信力。特别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定,要不折不扣地带头执行,少说话,多办事。要管住自己的口,还要不能贪吃、嗜欲。不能随便接受请吃的&陷阱&,防止&病&从口入。要有职业风险意识和厉行节约意识,牢记&两个务必&,在各项工作中严格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真正把钱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刀刃上。
  把好自己的手。古语云:&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领导干部是权力资源的拥有者和消费者,要清正廉明,把好自己的手,用好手中的权,心系百姓,为民施政。不能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诱惑面前身子要端正,手脚要干净,意志要坚强。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都有点权力,不能滥用职权,越权施政。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自觉遵守党纪政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关键决策集体研究把关,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避免权力异化。
  用好自己的人。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好不好,干群关系融洽不融洽,社会秩序稳定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人的因素,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高低、能力高下决定的。领导干部不但要盘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还要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要善于培养和造就一支业务精良、能力突出、团结进取、作风扎实的业务团队。&因其才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领导干部在用好下属的同时,还要注重组建一个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选拔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子成员要能得到上级信任、领导支持、群众拥护、社会认可。
  办好自己的事。领导干部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灵魂,同时是一个群体、一个团队的&领头雁&,具有标杆和旗帜的身份符号特征,这就要求其立身要正,行事要端。肩负着组织、协调、指导工作重任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正正派派做人,扎扎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争取以出色的政绩造福于民,以良好的作风取信于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自觉履行职业角色,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作用、利为民做谋&,努力当好人民公仆。
  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系到他的公共形象,关系到他对公共权力使用的效度。广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政绩观,切实做到权力面前不糊涂,利益面前不动摇,诱惑面前不动心,努力以自身的良好形象树立起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文:汪长明)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司法系统篇
  矛盾化解了,百姓满意了,心更宽了!
  作为一名踏入公务员队伍不到两年的新兵,尤其是从沿海发达城市福建漳州到偏远的西部回民乡镇平罗宝丰,诸多的落差和不适让我成长了不少,尤其是在司法局各领导的帮助下,感受到了别样的磨练和阅历,于是写下了这段文字。
  作为构筑社会和谐稳定、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司法行政机关承载的都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职责和追求。身为一名司法助理员,在耳闻目睹了身边同事的优秀事迹并进入工作角色后,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情系司法,无悔人生!
  一杯杯热茶,浸透着我们对来访群众的多少同情;一次次出警,记录着我们对纠纷化解的多少迫切;一张张调解书,倾注着我们对工作的多少心血;一份份法制宣传单,又寄托了我们对受教人群的多少期盼,期盼更多的人懂得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把司法行政工作比作针,那么随时发生的矛盾纠纷就是破损的衣裳,司法调解员们以自己的心血为线,一针一针地缝补好破损的地方,尽管有时会因不得要领或者因破损太严重而扎伤自己,但是,我们并不会因此而却步,而退缩,恰恰相反,我们会用更大的决心、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克服眼前的困难,尽量使原本破损的衣服变得完好如新,甚至更耐穿、更好看!矛盾化解了,百姓满意了,我们的心也就更宽了。
  宝丰司法所的何建如,这个脸上时常挂着笑容、百姓时常挂在嘴边的何所长,提起他,认识的人无不连声称道。是的,他就是我跟随了一年、并深深敬佩的所长!记得刚到宝丰时,艰难而陌生的环境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电脑是呆滞的,半天敲不出一个字来,工作没法正常进行;食堂每天做的除了干捞面还是干捞面,没地方洗衣晾晒,没地方购买生活用品,经常性的停水停电,一到晚上和周末,整栋政府楼便只剩下我一个人&&
  似乎自己被遗忘在了世上最荒凉的角落,那时的我,很茫然、很失落、很恐慌。是他,用那爽朗真挚的笑声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动了我;也是他,用那全心为民的理念和苦中求乐的心态感染了我;还是他,用那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15年如一日不倦努力的精神状态鼓舞了我&&他,就是宝丰司法所所长何建如。在他的引领和帮助下,我渐渐明白,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要看得更高、站得更稳、做得更好。
  为了让更多的家庭充满欢声笑语,为了让辖区的百姓更加安定和谐,一年来,我们奔走在宝丰与灵沙的各个村落,走访当事人,制止邻里纠纷、挽回经济损失、化解夫妻矛盾、帮教刑释人员、随时随地进行普法宣传;一年来,我们加班加点、互相打气,将工作档案整理规范,顺利通过&五五&普法检查验收;一年来,我们马不停蹄、创新思路,先后创建了全区第一家穆斯林普法夜校、全区第一家基层司法所网站、全区第一个穆斯林说和室等五大创新,我们的信息多次被新华网、人民网、法制日报、宁夏日报、石嘴山日报等核心媒体刊物采纳。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宝丰司法所先后被评为2010年度司法行政系统目标考核一等奖、普法宣传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何所长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他对司法行政工作由衷的热爱。
  在我们司法局,像何所长这样将工作视为生命的同事还有很多很多,基层科长罗静,这些天一直是带病坚持往返于各个乡镇、为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的;崇岗司法所所长安德生,25年来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经验足、点子新,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同样值得我们尊重的还有55岁仍致力于司法行政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头闸司法所所长闫文;以及业务精干、热心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的刘卉云同志&&等等等等。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计名利,埋头苦干,一起默默打造着中华民族法治建设的明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完美诠释着&共产党员&、&人民好公仆&的光荣称号。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我们虽然没有公检法炫目的身份和耀眼的光环,但是我们却有着最光荣的事业和最美好的愿景;我们虽然处在司法行政机关的最基层,但却是铸就共和国法治大厦最稳固的一块基石!情系司法,无悔人生!(文:平罗县司法局 贺娟)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备考篇
  我的人生观就是轻松、稳定
  允i如今陷入了一个怪圈。08年她为了考公务员当了村官,一年之后,在全县公选优秀村官入选公务员的笔试中名列第一,同时考上了北京某重点大学研究生,最终,她放弃公务员面试,选择读研,09年初读研究生,她又决定考公务员。此前她已经参加过两次国考和一次省考,却因准备不足均以失败告终。
  小时候,允i的梦想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当数学家、科学家,因为在允i眼中,数学家、科学家都很伟大,受人尊敬。
  现在说起梦想,允i说自己变得实际了。稳定、轻松,拥有一个舒适的生活就足够了。08年大学毕业那会儿,允炔把普通话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考试、秘书证考了个遍,也准备了考研,不料自己在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中落榜。
  失落至极的允i在家里闲了两个月。思考之后,允i决心再考一年,但她不愿荒废一年,在家吃白饭。经同学推荐,允i报考了山西省村官考试。她觉得村官事情轻松,在得到锻炼的同时,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于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参加了村官考试。
  幸运的是,允i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当上了村官。至今她对自己当时面试的糗事仍记忆犹新,那就是村官面试时回答问题哭了。当时村官面试的一道题目:&你觉得人生中自己最后悔的是什么?&允i说,&她人生中最后悔的是大四的时候,她的一位室友离家出走了。当时大家都忙着考研,平常的交流少了许多。那个室友本来就有抑郁症。她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她,没有跟她多交流,最后酿成了悲剧。现在想来,很是不该。&说着说着,就哭了,眼泪不停地往下掉。因此,允炔一直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被录取了。
  当上村官之后,允炔并没有心理落差,因为她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来村里就是来打杂吃苦的,毕竟自己是&村官&不是&县官&。因为自己是党员,就成了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主要负责写文件、制定方案等一些文字工作,是村里和镇里的连接点。有什么政策要实施或者有事情要上报都是她负责的。有时候还会做做人口普查和计划生育的工作。虽然这些跑腿的工作曾让她有点小小的不快,但她很快便适应了村里的工作。
  当村官的一年时间,她打过交道的也就是村长,村支书,村主任和副村长,其他的人都很少接触。有时候去镇里送文件还会和一些人照照面,但都无关紧要。最让她烦恼的是镇里的副书记每个月都会召集他们各村的村官一起聚餐。其实说到底就是吃吃饭,喝喝酒。一来她怕喝酒,她一个女生基本是零酒量,每到这个时候就烦闷起来;二来每月的聚餐都是村官轮流请客,一次会餐至少也得四百多,对于她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不过因为她是个女生,也比较受照顾。允i听说那些男村官干的事情更多。如果有应酬,领导一般不会叫她,她自然也很开心。
  她喜欢稳定和轻松的性格与村官的工作轻松不谋而合,加上扎实的文字功底,她在村里的任职也算是信手拈来。
  一年的村官生涯,她说得云淡风轻,间或略带兴奋地提起那些让她记忆尤深的趣事,村里有个碳素厂,经常会签和国外签一些大的合同,合同都是英文的。为此,村里人都傻了眼。因为对村里人来说看英文可是一件难事,这个任务自然落到她头上,她也欣然接受。除此之外,仿佛从来没有挣扎和疲倦。在她眼里,&村官也是可以轻松快乐的,但它是有规则的,看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心态好了,才能在这个岗位上干好。&在村里做事,她都欣然为之,而最后也往往出彩。
  其实每年都会选拔一些优秀村官进入事业单位,只要考试通过,也就顺利进入了公务员的编制。当时允炔也考了,笔试还考了第一,但是因为自己同时考上了研究生,选择了读研,面试也就没去。
  上了研究生,允i还是希望毕业能做一份轻松稳定的工作,公务员仍是她的首要选择。对于未来,她不希望自己能有多么大的事业,有多么丰厚的工资,她只希望安稳平和的走完生命的旅程。虽然两次国考之路失败,但她并不气馁,并表示还会坚持。&也许你会觉得我是个固执的人,但我觉得我真的喜欢轻松稳定的生活,公务员就满足了我的需求,我还可以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平日闲着的时候,允i总会看视频、看网站、看贴吧,有时候甚至呆上一整天,她并不觉得自己的生活无聊和单调,相反乐在其中。
  问:如果有一天你没有考上公务员,会去做什么?
  她答:老师,还是同样的原因,轻松,稳定。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纠结篇
  当公务员就像温水煮青蛙?
  2004年我研究生毕业,跟当时大多数毕业生一样,公务员是就业的第一选择。当时作为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选择的范围十分广泛,为何大家都往公务员这条路上挤呢?我归纳出几点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几千年来&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吃公家饭&不仅是跳出农门的成功模式,也是很多普通市民的世俗理想,公众的推崇抬高了公务员的社会地位。
  第二,改革开放短短几十年,国内企业制度尚不规范,社会保险不健全,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不到位,相比之下,公务员从带薪休假到公费医疗一系列保障待遇十分健全,进入国家机关就意味着进入了国家体制,具有优越于企业单位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第三个原因就更加现实,外地毕业生渴望留京,更希望能够拥有北京市户口,当公务员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总之,我毕业后进入到公务员队伍当中来了,是幸还是不幸?如今竟是很难说清楚了。
  初任公务员时,理想丰满,热情洋溢,希望能够为社会作贡献,至少希望能够不断进步,做些有益社会的事情。我所在的单位是基层行政机关,职能不强,工作不累。刚参加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老家房子装修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