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样写诗一盏清茶的诗词愁容,两行清泪.后面该怎么写

作品中运用到的《汉语大词典》词汇已以连接方式标示出来。由于是电脑自动分析,词组划分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米研为朱赋(清·禛)见,《图》。之图亦遭毁,徒。已,矧乃轻。几,今亦无。讵知有,夜陨都。盛,宝此千。古藤花未放,爱客招。忽见此,乍疑罗。壶中那足拟,枉用夸。地肺互,相。待,回骈车。一峰拔,宛插翘。翠蛮列,脽尻股脚相欹扶。上洞閟,虚。验,颇疑。峰独者蜀峄,上泉有埒下有澞。息,苍然生。之庵,几伴此老浮。历,阅尽如。过,日餐忘。虹贯月,莫令惊。
亦作“ 海岳 ”。
(1).大海和高山。 晋
:“ 吕尚 长于用兵,短于为国,不能仪玄黄以覆载,拟海岳以博纳。”:“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无尘露,微增海岳。” 陈毅 《为苏南摩擦答某君》诗:“怒潮翻海岳,雄鬼起风埃。”(2).见“ 海岳高深 ”。(3).谓四海与五岳。 南朝
梁 刘协 :“海岳降神,才英秀发。”:“毳冕者,祭海岳之服也。” 明
诗:“声容六变合,海岳百灵纷。”分类:形式短小、曲调质朴、节奏自由的民间歌曲,流行于南方,多在山野劳动时歌唱。 唐
诗:“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 宋
诗之三:“江边灯火似秋萤,哀怨山歌不可听。” 明
《前闻记·沉孝子》:“乃起跳舞而唱山歌,作嬉笑以乐母。” 巴金 《家》四十:“三个舟子在那里一面摇橹,一面唱山歌。”分类:清
朱彝尊 别号。因家有竹垞,故称。 清
《逆水逆风歌戏呈竹垞》:“却笑 竹垞 老,与我同舟还遇风。”(1).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辞迈翰林,言敷其藻。”(2).指文士。 唐
诗:“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3).鸟栖之林。 晋
之一:“如彼翰林鸟,双飞一朝只。” 唐
诗:“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4).官名。指翰林学士。参见“ 翰林学士 ”。(5).官名。指 唐
宋 翰林院官员。(6).官名。指 清 代翰林院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7).指翰林院。 唐
《董公行状》:“﹝ 公 ﹞拜秘书省校书郎,入翰林为学士。”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近年馆课,悉用朱阑大卷。先公入翰林时,尚是白摺也。”分类:天子的士民。语出:“ 周公 初于新邑 洛 ,用告 商王 士。” 孔 传:“ 周公 致政明年三月,始于新邑 洛 用王命告 商王 之众士。” 南朝 梁武帝 诗:“率土皆王士,安知全高尚。”分类:砚台的一种。利用山形之石,中凿为砚,砚附于山,故名。 宋
《铁围山丛谈》卷五:“ 江 南 李氏后主 ,宝一研山,径长尺踰咫,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左右则两阜坡陀,而中凿为研。” 宋
《宝晋斋研山图》:“右此石是 南唐 宝石,久为吾斋研山,今被 道祖 易去。” 清
卷三:“ 灵璧 石、 英德 石可作研山、悬磬。”参见“ 砚山 ”。分类:(1).不可以;不可能。《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释私论》:“或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 前蜀
诗:“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的家庭》:“爸爸十岁的时候,家中就为他请了个武术教师同老塾师,学习作将军所不可少的技术与学识。”(2).不答应;不准许。《谷梁传·昭公三十一年》:“ 晋侯 使 荀栎 唁公于 乾侯 。唁公不得入于 鲁 也,曰:‘既为君言之矣,不可者 意如 也。’” 范宁 注:“言己已告 鲁 求纳君,唯 意如 不肯。”:“诚得劫 秦王 ,使悉反诸侯侵地,若 曹沫 之与 齐桓公 ,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宋
卷四:“﹝大驾﹞幸 明州 时, 吕相 欲并从官听自便, 高宗 不可,乃止。”(3).不轻易赞同或遵奉。 宋
《儒林公议》卷下:“臣窃谓 仲淹 秉朴忠之心,怀直谅之节……观其临事不可,言必忤上,竭忠奉国,夫岂私其身哉?”(4).谓不符合,不称。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楔子》:“早是我受不过狠毒的儿夫气,更那堪不可公婆意!”(5).犹不堪。 宋
诗:“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讴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6).指缺点、过错。 宋
《别少述》诗:“子今此去来何时,后有不可谁予规?”(7).与“非”连用,“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 郭小川 《昆仑行》诗三:“我却有个不解的难题,非问问他们不可。”分类:亦作“ 人閒 ”。
(1).人类社会。:“聋则不能知雷霆之害,狂则不能免人间法令之祸。”:“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閒邪?” 宋
诗:“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 清
《寄许生雪江》诗之二:“金紫人间事,缥缃我辈需。”
词:“横空出世,莽 昆崙 ,阅尽人间春色。”(2).尘世;世俗社会。:“愿弃人閒事,欲从 赤松子 游耳。” 晋
诗之二:“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宋
卷五:“丽质仙娥生月殿。谪向人间,未免凡情乱。”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稽善恶》:“廿三日送灶上天,奏人间一年之善恶。”第五回:“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九:“难道在天上也和在人间一样,爱情也是不自由的吗?”(3).民间。:“普天率土,知朕隐在人间。”:“ 明帝 ( 宋明帝 )嫌帝( 萧道成 )非人臣相,而人间流言,帝当为天子, 明帝 愈以为疑。”:“朕年十八,犹在人间,情伪无不尝。” 清
:“宪 圣慈烈皇后 尝临《兰亭帖》,佚在人间, 咸宁 郡王 韩世忠 得之,表献。”分类:(1).空泛无用之说。:“诞辞空说,僭而无徵。”(2).只说。“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唐
孔颖达 疏:“以作者,本为立教故也;非是空说道,不关人事也。”分类:比喻事物转眼即逝。 宋
:“云烟过眼时时变,草树惊秋夜夜疏。” 清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收藏书画是雅事,原似云烟过眼,可以过而不留。”亦作“ 云烟过眼 ”。 清 卓发之 《与大儿书》:“当其为 赤松 之游,驾 鸱夷 之棹,沼 吴 灭 项 之事,已如云烟过眼,不可复问。”伤感长叹。 唐
:“耽眠稀醒素,凭醉少嗟吁。” 元
《一半儿·落花》曲:“枝上翠阴啼鹧鸪。谩嗟吁,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 清 秋瑾 《精卫石》弹词:“婚姻已定难更改,空自嗟吁气恼添。”分类:(1).疏通调和。 三国
《琴赋》序:“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 唐
《为人上宰相书》:“如此,则相公得不匡辅其政,缉熙其令,宣和其风乎?然则,匡辅、缉熙、宣和之道,某虽不敏,尝闻于师焉。”(2).借称 宋
赵佶 。 宣和 为其年号。 金
《俳体雪香亭杂咏》之五:“御屏零落 宣和 笔,留得 华清 。” 明
诗之一:“却是 宣和 解亡国,穹庐黄屋恐非心。” 清
《读史》诗之十九:“ 伯时 擅丹青,神到秋毫颠; 宣和 爱遗笔,幅值数百千。”分类:山名。在今 河南
开封 城内东北隅。 宋徽宗
政和 七年于 汴梁 东北作 万岁山 , 宣和 四年 徽宗 自为,以为山在国都之艮位,故名 艮岳 。 宣和 六年,改名 寿峰 。详见及 宋
诗之十:“凤辇北游今未返,蓬蓬 艮岳 内中高。”《水浒传》第一○一回:“那 艮岳 在京城东北隅,即 道君皇帝 所筑。” 清
《西湖咏古》:“ 三竺 峰峦非 艮岳 ,两堤灯火似 樊楼 。”分类:佛教称一世为一劫,无量无边劫为尘劫。后亦泛指尘世的劫难。《楞严经》卷一:“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金
元好问 诗:“桑海几经尘劫坏,江山独恨酒肠乾。”《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汝诚念皈我,但尚有尘劫未脱。老僧赠汝一物,可密藏于身畔,不许一人知道,他日夫妇重逢,自有灵验。”第一二○回:“小女 英莲 ,幼遭尘劫。” 廖仲恺 《留诀内子》诗:“四十五年尘劫苦,好从解脱悟前非。”分类:(1).孤石;一块石头。 唐
诗:“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新五代史·唐庄宗皇后刘氏传》:“吾有毒龙五百,当遣一龙揭片石, 常山 之人,皆鱼鳖也。”(2).指石碑。 宋
《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先圣先师各有片石镌 宋 初名臣所为赞。” 清
《春日小园即席次白林九明府韵》:“新诗片石留题在,采蕨烹葵数往还。”(3).指片状的石料。 滕代远 《为降低工程造价而奋斗》:“在隧道设计上,边墙衬砌用的料石,应以片石来代替。”分类:(1).锱和铢。比喻微小的数量。:“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淮南子·兵略训》:“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锱铢有馀。不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数倍不足。” 唐
《披沙拣金赋》:“观其振拔污涂,积以锱铢,碎清光而竞出,耀直质而特殊。” 清
:“吾无遗债累汝,汝亦无父母兄弟掣肘,得行己志,可勿受锱铢聘金。”(2).比喻微利,极少的钱。 清
:“余常谓公平生有数反。家无常物,而用财如泥沙,不计有无,至锱铢之入,辄相顾动色,不苟取。”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一钱致富》:“夫云:‘柰无锱铢何?’女即褪藕覆……并探抹胸带结上真珠一串,曰:‘以此易银,货殖有资矣。’” 清
卷二:“近 娄 东某人诗有‘题无轩冕诗方贵,囊绝锱铢手亦香’之句。”分类:永嘉郡,治所在今浙江永嘉县。例如:展转四明天台,以至永嘉。——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分类:(1).漂泊外地,穷困失意。 唐
诗:“流落四海间,辛勤百年半。”《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潘华 流落他乡,不知下落。”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一幕:“我们是 兴平 二年一同流落到这里来的,在这里同住了十二年了。”(2).流失在外。 宋 张世南 卷六:“二砚今亦流落,不知所在,良可叹惜。” 清
:“稿甫成而得疾奄逝,其书竟不知流落何所。”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命令 两江 总督、 江苏
浙江 巡抚,向各书贾客书船,探索各大藏书家书籍流落何方。”(3).犹沦落。卷六:“妻子诉道:‘丈夫薄倖,宠娼弃妻,若留女儿与他,日后也要流落为娼了。’”《老残游记》第十七回:“又想到自己好好一个良家女子,怎样流落得这等下贱形状,倒不如死了的乾净。”(4).衰落。 宋
《司马温公行状》:“今乃母子离析,家事流落。” 卫种 《〈二十世纪之支那〉初言》:“昔 西班牙 民族,尝雄飞于世界,其后不竞, 美
西 之战,遂蒙失败,论者究其教育衰颓,故国势流落。”(5).犹留落。际遇不好,无所遇合。 唐
诗:“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宋 沉作哲 卷六:“﹝ 郑顾道 ﹞在馆阁,十年不迁,人皆叹其流落,而 顾道 晏然无求进之意。” 清
《广阳杂记》卷四:“ 下石钟山 有阁……游览之地,于斯为最,乃其地为公所,荒芜不治,北牖下有槽枥,马矢堆积,令人叹绝,此与才士流落不偶者何异。”分类:百年。谓时间长久。 汉 桓宽 :“故 尧 秀眉高彩,享国百载。” 明
诗之二七:“别离多苦怀,三年当百载。”第十三回:“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分类:(1).陵墓名。 唐太宗 墓。在 陕西省
九嵏山 。利用山峰凿成。著名的 昭陵 六骏石刻,原来即列置在 昭陵 北面祭坛的东西两庑房内。 前蜀
诗:“ 兴庆 玉龙寒自跃, 昭陵 石马夜空嘶。” 清
《迁延》诗:“石马 昭陵 烦北望, 太宗 兄弟总纵横。”参阅 宋
宋敏求 。(2).陵墓名。 明穆宗 墓。在 北京市
大峪山 东。为 明 十三陵之一。(3).陵墓名。 清太宗 墓。亦称 北陵 。在 辽宁省
沉阳市 北 隆业山 。为关外 清 代三陵( 昭陵 、 福陵 和 永陵 )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个。解放后辟为 北陵公园 。参阅《清会典事例·盛京工部·陵寝规制》。(4). 宋
仁宗 葬 永昭陵 , 宋 人以 昭陵 作为 仁宗 的代称。 宋
《王岐公玄英宗诏草》:“ 昭陵 以 英宗 为皇子。” 宋
《耆旧续闻》卷三:“一日…… 昭陵 曰:‘甚好。’”分类:(1).玉饰的匣子。亦指精美的匣子。 南朝
宋 鲍照 诗之一:“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唐
诗:“宝刀隐玉匣,绣涩空莓苔。” 宋
:“锦茵玉匣俱尘垢,捣练支床亦何有。”(2). 汉 代帝王葬饰,亦以赐大臣,以示优礼。:“丧乱以来, 汉氏 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 唐
:“焉用黄墟下,珠衾玉匣为。”分类:(1).神灵、怪异之物。:“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唐
:“ 张公 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明 张纶 《林泉随笔》:“雷虽只是气,但有气便有形。神物气聚,则须有才过便散。既有神物,则震死人书其背,夫复何怪?”(2).指神仙。:“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分类:(1).呵禁卫护,使侵凌者不得近。 唐
诗:“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 宋
诗:“降 商 讫 周 谨呵护,磬氏无敢加镌彫。” 清
:“女在墓,为群鬼所凌, 李翁 时呵护之。”
《文学的历史动向》:“诗,它一面对主流尽着传统的呵护的职责,一方面仍给那些新花样忠心的服务。”(2).指(神灵)庇护,保佑。 宋 侯寘 词:“山鬼善呵护,千载照层峦。”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群感佛力呵护,香火日盛。” 孙中山 《伦敦被难记》第四章:“以是而予知祷告之诚……以是而予知上帝固默加呵护者也。”分类:(1).星的光芒。 南朝
鲍照 《飞白书势铭》:“圭角星芒,明丽烂逸。”(2).指彗星出现。 北周
诗:“星芒一丈燄,月晕七重轮。” 唐
《浑天赋》:“日晕长虹,星芒伏鳖。”:“比者星芒示儆,雨泽愆常,皆阙政之所繇。”分类:(1).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天文》虽为该举,而不言天形,致使三天之说,纷然莫辨。”详“ 宣夜 ”。(2).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汉武帝内传》:“是三天上元之官,统领十万。”《海内十洲记·方丈洲》:“ 方丈洲 在 东海 中心……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卷八:“三天者,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是也。”(3).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 唐
诗:“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王琦 注:“三天,谓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 明
诗:“镜现三天象,珠含四日光。”(4).泛指天空。《西游记》第十六回:“ 行者 道:‘你不曾见夜间那火,光腾万里,亮透三天,且休说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见了。’”(5).指 清 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中、后三殿。 清
陈康祺 卷一:“世称上斋曰三天,盖由从前列圣每岁驻跸 澄清园 ,诸王公即读书园庐,其地为殿三层,皆有 世宗 皇帝御书匾额,前曰‘前垂天贶’,谓之前天;中曰‘中天景物’,谓之中天;后曰‘后天不老’,谓之后天,统谓之三天。”分类:(1).谓时世安宁和平。《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黔首脩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唐
诗之二:“四方无事太平年,万象鲜明禁火前。”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国泰民安享太平。”(2).泛指平静无事。:“店主人见 张 客无事,偶语及此房内曾有妇人缢死,往往作怪,今番却太平了。” 巴金 《家》三九:“带着那么多银元,路上很不方便。幸而最近这一路还太平。”(3).谓高低、胜负。《秦并六国平话》卷中:“ 周霸 不赶,在阵上高叫:‘ 秦 将愿出阵分过太平。’”《七国春秋平话》卷上:“若有良将,愿求出阵,定个太平。”分类::“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起于卒伍。”本为掌握政权的大官的泛称,后来用以指历代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如 秦
汉 之丞相、相国、三公, 唐
宋 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 明
清 之大学士等。:“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北齐
:“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諠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 清
诗:“王师问罪近 江 濆,宰相中书醉未闻。”分类:(1).指礼乐制度。古代用文物明贵贱,制等级,故云。:“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 唐
诗:“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请旁询硕儒,俯摭旧典,采曲台之故事,行圆丘之正仪,使圣朝叶昭旷之涂,天下知文物之盛,岂不幸甚。” 宋
诗:“ 尧 时文物也粗疏,礼乐犹带鸿荒馀。”(2).文彩物色。 晋
:“宫室居处则有堵雉之限,冠盖旌旗则有文物之饰。” 南朝
刘协 :“诗云‘为章于天’,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3).指车服旌旗仪仗之类。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帝哀策文》:“文物空严,銮和虚卫。”:“ 嶷 身长七尺八寸,善持容范,文物卫从,礼冠百僚。”:“丙辰,上御观风行殿,盛陈文物,奏九部乐。” 唐
诗:“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关于 秦 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无所知。”(4).文人,文士。 唐
诗:“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 宋
《刘子怡墓志铭》:“今两乡文物,争自磨洗,齐衡一州,自君始也。” 元
:“有卓绝之行,登第于 大历 初,远振佳名,为文物冠冕。”(5).历代相传的文献古物。 唐
《等慈寺碑》:“即倾许之人徒,收亡 隋 之文物。” 宋
《跋诚斋〈锦江文稿〉》:“呜呼!庚申一变, 瑞 之文物煨烬十九。” 徐迟 《凤翔》:“精美贵重的文物,几座珍宝馆也陈列不了。”(6).借谓文化悠久。 清
《重建吴江松陵书院记》:“故数文物之邦,必曰东南。” 太平天国 洪仁玕 《诛妖檄文》:“将见普天率土,仍是文物华人。”分类:亦作“ 何翅 ”。
犹何止,岂只。 唐
诗:“波浪因文起,尘埃为废侵。凭君更研究,何啻直千金!” 宋
《〈黄子耕文集〉序》:“不若刻二书 巾山 之上,使读之者识趣增长,后生及知古人源流,教思无穷,视今惠利何翅千百!” 清
卷七:“其氛焰所及,视 乾隆 时,何啻十倍!”分类:(1).美玉名。卷二七引《逸论语》:“璠玙, 鲁 之宝玉也。 孔子 曰:美哉璠玙,远而望之,焕若也;近而视之,瑟若也。” 明
《浣纱记·通嚭》:“远相投金帛礼仪,况累累数对璠玙,更纤纤一双花蕊。” 章炳麟 《訄书·哀清史》:“悲夫!天子之将崩,便房题凑璠玙玉匣之属,宿成于考工,无所吝讳,虽讳亦不得不豫。”(2).泛指珠宝。 清 吴伟业 《鲁谦庵使君以云间山人所画索歌》:“士女嬉游衣食足,丹青价重高璠玙。”参见“ 玙璠 ”。(3).比喻美德贤才。 三国 魏 曹植 诗:“亮怀璠玙美,积久德愈宣。” 宋
诗:“方当入奏事,清庙陈璠玙。” 清 秋瑾 《题潇湘馆集》诗之一:“四壁牙签详亥豕,一门诗友尽璠玙。登龙喜遂瞻 韩 愿,何日重停问字车。”分类:供藏书读书用的房子,书斋。 唐
诗:“替饮觥筹知户小,助成书屋见家贫。” 唐
诗:“ 陶令 弃官后,仰眠书屋中。” 清 颜星 《重刊〈颜氏家训〉小引》:“戊午春,坐 徐认斋 书屋,抽架上得《家训》全集,喜心翻泪。”分类:(1).接待宾客的人。与“客人”相对。《仪礼·士相见礼》:“主人请见,宾反见,退,主人送于门外,再拜。”:“宾出,主人拜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这一根(酒筹)掣得好,又合了主人待客的意思。” 巴金 《人民友谊的事业》:“到了十一点钟,似乎应当告辞了,主人说照 法国 的习惯,照他们家的习惯还可以继续到午夜。”(2).特指留宿客人的房东。:“使使往之主人, 荆卿 则已驾而去 榆次 矣。” 唐
诗:“年年落第东归去;羞见 长安 旧主人。”(3).财物或权力的支配者。:“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晋
诗:“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皆以己族为主人,而使彼受吾统治,故一切可无异视。”(4).仆婢及受雇佣者的家主。 宋
《儒林公议》卷上:“诸盗入主人家,奴尚为主人拔戈持矛以逐盗。”《水浒传》第六二回:“节级哥哥,可怜小人的主人 卢员外 吃屈官司。”(5).用为学徒(或工人)对其产业主之称。 刘半农 《学徒苦》诗:“腊月主人食糕,学徒操持臼杵。”(6).古代指战争中在自己土地上防守的一方。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客主人分》:“兵有客之分,有主人之分……客倍主人半,然可敌也。”:“ 曜 虽东征, 胤 犹守本。险阻路遥,为主人甚易。”(7).主要人物;主体。:“且臣 朔方 将士,功效最高,为先帝中兴主人,是陛下蒙尘故吏,曾不别加优奖,却信嫉妒谤词。” 朱自清 《威尼斯》:“ 圣马克堂 是方场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纪,原是 卑赞廷 式,以直线为主。”(8).指君主。 唐
《祭穆员外文》:“主人信谗,有惑其下;杀人无罪,诬以成过。”(9).谓执掌教化国人之事。《韩诗外传》卷八:“司徒主人……君臣不正,人道不和,国多盗贼,下怨其上,则责之司徒。”分类:(1).我的门徒。:“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2).犹我辈。 汉
《答宾戏》:“ 孔 终篇于西狩,声盈塞于天渊,真吾徒之师表也。” 五代
诗:“他年功就期飞去,应笑吾徒多苦吟。” 明
《送虚白上人序》:“ 虚白 之贤,不唯过吾徒,又能过其徒矣。”分类:犹言心目中。 宋
诗之二:“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分类:(1).亦作“ 突杌 ”、“ 突屼 ”。高耸貌。:“鱼则横海之鲸,突杌孤游。” 李善 注:“突杌,高貌。” 唐
《〈南阳公集〉序》:“逶迤绰约,如玉女之千娇;突兀峥嵘,似灵龟之孤朴。” 唐
《祭先外舅文》:“东寻玉箓,则 龙虎 嵯峨;南访 金沙 ,则 罗浮 突屼。”《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突兀高颧,浓眉毛,压一双赤眼。”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2).特出;奇特。 南朝
宋 刘义庆 :“ 刘尹 目 庾中郎 ,虽言不愔愔似道,突兀差可以拟道。” 唐
:“有时误入千人丛,自觉一身横突兀。” 宋
诗:“瘿盆生以丑自鬻,突兀当轩耸群目。” 元
《杨将军坰马图》诗:“淡淡生绢一片云,眼中群龙何突兀。”(3).端坐貌。 唐
:“未曾寄官曹,突兀倚书幌。” 仇兆鳌 注:“突兀,端坐之貌。”(4).猝然。 唐
诗:“火烧水转扫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 宋
诗:“喧豗流潦怒,突兀坏垣秃。” 冯德英 《苦菜花》第一章:“ 王柬芝 的突然回来,莫说他的妻子、女儿很惊异,就是他本人也不能不感到生活变化得实在突兀,环境变换得实在急速。”(5).奇怪;别扭。 宋
《默记》卷下:“﹝ 子厚 ﹞曰:‘一置兹山,一投 汉水 ’亦可,然终是突兀。”卷十七:“ 俊卿 看见,心里有些突兀起来。” 明 车任远 《蕉鹿梦》第五折:“我昨日砍柴,似梦非梦,打得一个鹿。打时节,恰像是真,寻不着又道是梦。心中突兀,放他不下,夜来当真做一梦。”分类:几和席,为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疏房床笫几席,所以养体也。” 宋
诗:“岂如几席间,百态生浓纤。暮云点新翠,孤烟起朝岚。” 清
《松鼠》诗:“寻绳透帘幕,掉尾来几席。”分类:衡山 和 巫山 的并称。 南朝
宋 颜延之 诗:“ 江
汉 分 楚 望, 衡
巫 奠南服。” 唐
诗:“目穷 衡
巫 表,兴尽 荆
吴 秋。”分类:(1).山名。在今 安徽省
青阳县 。旧称 九子山 。因有九峰如莲花,故改为今名。 唐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 青阳县 南有 九子山 ,山高数十丈。上有九峰如莲花……予乃削其旧号,加以 九华 之目。” 宋
《入蜀记》卷三:“ 九华 本名 九子 , 李太白 为易名。”主峰 天台峰 ,有 化城寺 、 百岁宫 、 回香阁 和古拜经台等古刹名胜,与 峨眉 、 五台 、 普陀 等山合称 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参见“ 九子山 ”。(2).宫殿名。 后赵
石虎 建。附 南朝
萧绮 录:“ 石虎 席卷西京,崇丽妖虐,外僭和鸾文物之仪,内修 三英 、 九华 之号。” 齐治平 注:“ 九华 ,宫名。”《清一统志》:“ 后赵
石虎 建,以三三为位,故谓之 九华 。”(1).重九之花,指菊花。 晋
《九日闲居》诗序:“余閒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2).花朵繁茂。喻妇德昭彰。 北周
《周仪同松滋公拓跋竞夫人尉迟氏墓志铭》:“标梅三实,无阙其时;夭桃九华,能修其政。”分类:山名。在 甘肃省
成县 西。山有东西两门,盘道可登,上有水池,故名。:“居于 河池 ,一名 仇池 ,方百顷,四面斗绝。”:“ 仇池 地方百顷,因以 百顷 为号,四面斗绝,高平地方二十馀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 唐
之十一:“万古 仇池 穴,潜通小有天。” 宋
《和桃花源》诗序:“他日工部侍郎 王钦臣
仲至 ,谓余曰:吾尝奉使过 仇池 ,有九十九泉,万山环之,可以避世如桃源也。” 清
《调守广州》诗:“地偏恰似 仇池 穴,俗厚难忘 畏垒 乡。”分类:亦作“髯苏”。
苏轼 的别称,以其多髯故。 宋
《客位假寐》:“同僚不解事,愠色见 髯苏 。” 元
诗:“留得清风明月在,网鱼谋酒付 髯苏 。” 元
《玉蝴蝶·赤壁怀古》词:“昔年此地,虹销霸气,电扫雄图。折戟沉沙,忽然携酒到 髯苏 。” 清
《避风赤壁登苏公亭放歌》:“ 髯苏 一去青山闲,老子今朝散轻策。”(1).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 武皇帝 亦初平寇乱,意先仪范。其吉礼也,则三茅不剪,日观停瑄。”详“ 三脊茅 ”。(2).指传说中修仙得道的 茅君 三兄弟。 唐
诗:“ 商岭 采芝寻四老, 紫阳 收朮访三 茅 。” 宋
词:“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 茅 。”详“ 三茅君 ”。(3).山名。亦称 茅山 、 句曲山 。在 江苏省
句容县 东南。相传 茅君 三兄弟得道于此,故名。 唐
诗:“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 三茅 。”分类:亦作“钩带”。
(1).即带钩。:“说亵衣,袭三称,缙绅而无钩带矣。” 杨倞 注:“搢绅,谓扱于带。钩之所用弛张也,今不复解脱,故不设钩也。”(2).连缀;互相牵连。:“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 刘良 注:“子母,瓜之子母也。钩带,犹连缀也。” 唐
《慈竹赋》:“如母子之钩带,似闺门之悌友。”分类:(1).指 春秋
华元 、 华喜 。:“二 华 , 戴 族也。” 杨伯峻 注:“ 华元 、 华喜 皆 宋
戴公 之后。”(2).指 太华 、 少华 二山。:“缀以二 华 ,巨灵赑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 薛综 注:“ 华 ,山也……曰:‘ 太华 之西, 少华 之山。’” 宋
苏轼 《西岳庙开启祈雨道场青词》:“伏以二 华 之尊,作镇于西极,兆人所急,望岁于秋。” 明
诗:“天上岳莲开二 华 ,云中关树引 三秦 。”(3).指 北魏 所置 华州 及 北华州 。:“﹝ 魏文帝 ﹞徵 导 还朝。拜大将军、大都督、三 雍 、二 华 等二十三州诸军事。”分类:(1).云雾,雾气。:“龙生于水……欲尚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 汉
《圣主得贤臣颂》:“虎啸而谷风冽,龙兴而致云气。” 宋
诗:“雨歇澹春晓,云气山腰流。” 徐迟 《狂欢之夜》:“万顷良田伸展着,无边无际,直到氲氤的云气把地平线模糊了。”(2).道家语。指人体内的秽浊之气。卷五三:“﹝藏形匿影之术﹞叩齿三十六通而微祝……毕,便九咽,止;闭目,云气豁除,便服灵飞玉符。修之一年,形常隐空。”分类:盘旋环绕。 汉
《西都赋》:“步甬道以萦纡,又杳窱而不见阳。” 唐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 剑阁 。” 宋
《惜交赋》:“玉宛转而不断兮,茧萦纡而连缕。” 明
《〈剡源集〉序》:“及览先生之文,姿态横逸而连翩弗断;如通川萦纡,十步九折而无直泻怒奔之失。” 清
卷五:“山水萦纡,萝茑幽蔚。”(1).古代传说的两种动物,居深水中。相传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麾蛟龙以梁津兮,诏 西皇 使涉予。” 王逸 注:“小曰蛟,大曰龙。” 清 薛福成 :“然则龙与蛟之为利害相去悬殊矣。蛟有害无利者也,龙降泽于民,为利甚溥。”(2).即蛟。:“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唐
陆禋 《续水经》尝言:‘蛇雉遗卵于地,千年而生蛟龙属。 汉武帝
元封 中, 浔阳 浮 江 亲射蛟于 江 中,获之乃是也。’” 明
沉璟 《义侠记·报怨》:“看千寻铁索锁蛟龙,擒飞虎。” 左建明 《三个通信兵》九:“在那翻滚的黑浪里,仿佛有无数条蛟龙张着血盆大口,要吞噬他的战友 高桦 。”分类:盘曲。 贾思协 引 汉
卫宏 《汉旧仪》:“ 东诲 之内 度朔山 上有桃屈蟠三千里。” 唐
诗:“惆怅老大藤,沉吟屈蟠树。” 宋
诗:“小印红屈蟠,两端黄蜡涂。” 清
《明诗纪事辛签·孙承宗》:“作为文章,伸纸属笔,蛟龙屈蟠,江河竞注。”由积雨云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降水伴随着闪电和雷声,往往发生在夏天的下午。:“天地解而雷雨作。”:“ 尧 使 舜 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 舜 行不迷。” 前蜀
诗:“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 老舍 《四世同堂》九:“雷雨以后,多数是晴天。”分类:神仙。 晋
《吴都赋》:“图以云气,画以仙灵。” 南朝
宋 鲍照 :“从师入远岳,结友事仙灵。” 清
《游大云山记》:“﹝ 大云山 ﹞此去可百里,仙灵之所居也。”分类:(1).似有若无貌;隐约貌。《淮南子·俶真训》:“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无有仿佛,气遂而大通冥冥者也。” 吕祖谦 《卧游录》载 晋
陶潜 《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今本作“髣髴”。(2).好象。:“察其所言,仿佛一端。” 洪适 释:“史传杂书、 蔡 集皆作‘仲弓’,惟《太丘坛碑》作‘仲躬’,此碑仿佛亦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夜星子》:“隐隐见窗纸有影,倏进倏却,仿佛一妇人,长六七寸,操戈骑马而行。”一本作“ 彷佛 ”。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 昆明 这都市,罩着淡黄的斜阳,伏在峰峦围绕的平原里,仿佛发着寂寞的微笑。”(3).梗概;大略。:“至令迁正黜色宾监之事焕扬宇内,而礼官儒林屯朋笃论之士而不传祖宗之仿佛,虽云优慎,无乃葸欤!” 李贤 注:“仿佛,犹梗概也。” 清
《致李伯相书》:“ 桂芬 弱冠后南北奔走, 潞
扬 寄迹颇久,往事犹记仿佛。” 郭沫若 《再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但赋文只叙述 文姬 在 匈奴 时情况的一些仿佛而止,没有叙述到她归 汉 途中或归 汉 后的经历。”(4).效法。 刘埙 引 宋
谢枋得 《江东运司策问》:“公卿谈学问自许 孔
孟 ,谈功业自许 伊
周 ,若限田,若乡饮,若论秀,若举选,皆欲仿佛 三代 ,此一事乃堪在 晋 人下乎?”(5).相似;近似。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此地甚暖和,水尚未冰,与 上海 仿佛。” 郁达夫 《龙门山路》:“它的形势,和在 郎当岭 上,看下去的山村 梅家坞 ,有点相仿佛。” 靳以 《卖笑》:“他停住脚回过头来,看见一个和他年岁仿佛的男子,正从一辆崭新的雪佛兰车里走出来。”(6).谓有近似或大概的印象。 鲁迅 《集外集拾遗·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从印画上,本来已经难于知道原画,只能仿佛的了。”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二:“那信恐怕没有被 达夫 保留,但写那信的心境直到现在都还能仿佛。”分类:(1).帝王或贵官车上的伞盖。:“ 莽 乃造华盖九重,高八丈一尺,金瑵羽葆。”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华盖, 黄帝 所作也,与 蚩尤 战于 涿鹿 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 章炳麟 《訄书·订礼俗》:“今秋冬精明之昼,不暴露人,然尚虚张华盖,以覆步辇,语有所谓无鱼而作罟者邪。”(2).泛指高贵者所乘之车。 三国
《求通亲亲表》:“出从华盖,入侍辇毂。” 唐
《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清田戒露,望华盖而长鸣;绿地生风,下仙阁而直辔。” 清
《久旱雨霁邱仲阏过访》诗:“麻鞋育育趋天阙,华盖迟迟返帝乡。”(3).古星名,属紫微垣,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 汉
:“登华盖兮乘阳,聊逍遥兮播光。” 唐
诗:“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华盖七星,杠九星如盖有柄下垂,以覆大帝之坐也,在紫微宫临勾陈之上。”(4).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那先生言:‘命有华盖,却无官星,只好出家。’”第五四回:“莫怪我直谈,姑娘命里犯一个华盖星,却要记一个佛名,应破了才好。”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5).指云层上紧贴日月边缘、轮廓不甚规则、内呈淡青色、外呈浅棕色的光环。(6).树名。《西京杂记》卷一:“﹝ 终南山 ﹞有树直上百丈,无枝,上结丛条如车盖,叶一青一赤,望之斑駮如锦绣, 长安 谓之丹青树,亦云华盖树。”(7).道教指眉毛。《黄庭内景经·天中》:“眉号华盖覆明珠。”(8).指肺。《黄庭内景经·肝气》:“坐侍华盖游贵京。” 梁丘子 注:“华盖,肺也。”分类:(1).独自茂盛。:“ 胡康侯 如大冬严雪,百草萎死,而松柏挺然独秀者也。”(2).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激楚》之结,独秀先些。” 晋
《游斜川》诗序:“若夫 曾城 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 灵山 ,有爱嘉名。”:“﹝ 高演 ﹞身长八尺,腰带十围,仪望风表,迥然独秀。”(3).指超越。 南朝
刘协 :“夫子继圣,独秀前哲。”分类:玉制手板。:“天子东出其国四十六里而坛。服青而絻青,搢玉笏,带玉监,朝诸侯卿大夫列士。”“衮冕黻珽” 晋
杜预 注:“珽,玉笏也。若今吏之持簿。” 陆德明 释文引 徐广 云:“持簿,手板也。”:“琼簪玉笏,碎以为尘;珍裘绣服,焚之如草。”:“自 西魏 以来,所制玉笏皆尺有二寸。”分类:即犀角。角计数以株为量,故称。 唐
诗:“犀株防胆怯,银液镇心忪。” 王琦 汇解引:“犀中最大者曰堕罗犀,一株有重七八斤者。”参见“ 犀角 ”。分类:亦作“ 玉笋 ”。
(1).笋的美称。 宋
诗:“不羞人面对风物,奈尔玉笋金柑何?”(2).喻英才济济。:“俄复为中书舍人,典贡举,所取多知名士,若 唐冲 、 薛庠 、 袁都 等,世谓之玉笋。” 宋
诗:“捧诏瑶池下,辞班玉笋中。” 清
卷七引 王梦楼 《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诗:“吟诗喜得江山助,问字欣添玉笋围。”(3).喻女子手指。 唐
:“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 宋
词:“记玉笋揽衣,翠囊亲赠,绣巾拭泪,金柳初攀。” 元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说唐》第十二回:“这个飘扬翠袖,轻笼玉笋纤纤;那个摇曳湘裙,半露金莲窄窄。”(4).喻女子小脚。 唐
:“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 明 王磬 《清江引·蒲靴》曲:“青莲两瓣开,玉笋双尖蹻,踏青去来天气早。” 清
:“隐约画帘前,三寸凌波玉笋尖。”(5).喻秀丽耸立的山峰。 宋
诗:“夹岸对排双玉笋,此峰外面万山青。” 宋
《桂海虞衡志·志岩洞》:“ 桂 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篸,森列无际,其怪且多如此,诚当为天下第一。” 清
《题金碧堂为赵银台玉峰》诗:“盘江夹浦各环抱,金莲玉笋疑飞翻。”(6).喻莲藕。 清
《七月晦日赐藕恭纪》诗之二:“分载箯舆路未赊,冰条玉笋净无瑕。”分类:(1).帮助;辅佐。:“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孔颖达 疏:“左右,助也,以助养其人也。”:“此三人者,实左右之。” 唐
《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以公用经术左右先帝五年,稔闻其德。” 清
《程孺人传》:“ 吴 君竭力以养其兄嫂,抚其兄之子,延师教督,而孺人常左右之。”(2).袒护;保护。 晋
:“君观吾方略、士众,足辨(办) 郭多 不? 多 又劫质公卿,所为如是,而君苟欲左右之邪?” 宋
:“有告监文思院 常良孙 赃墨事,朝廷下之 临安 狱,久不得其情,上意谓京尹左右之;尹不自安。” 清
《程之藩传》:“ 鸣球 濒行属巡抚 宋一鹤 、巡按 汪承诏 斥逐之。两人不肯,且为左右之甚力。”(3).支配;控制。:“公以 楚 师伐 齐 ,取 谷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杜预 注:“左右,谓进退在己。”:“寡君帅 越国 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韦昭 注:“左右,在君所用之。”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九:“ 本 ( 周本 )已昏耄,不知时变,皆其子 祚 左右其事。” 李大钊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切宗教没有不受生产技术进步的左右的,没有不随着他变迁的。”(4).分辩或论断其高低、优劣。 宋
《上资政晏侍郎书》:“请露肝膂之万一,皆质于前志,非敢左右其说,惟公之采择。” 宋
《刘定伯墓志铭》:“或不约经造,至则善为言谭,名理蜂出。意所左右,辩者不可诘。”(5).左面和右面。:“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卷二六:“御史再三推辞,定要傍坐,只得左右相对。”(6).附近;两旁。:“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晋 人逐之,左右角之。” 北魏 郦道元 :“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7).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 汉
王充 :“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强老寿,百岁左右。”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生携 莺 宵奔 蒲州 ,时二更左右。” 鲁迅 《书信集·致钱玄同》:“他大约十日左右总可到。”(8).犹言向背。:“ 恽 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也!” 李贤 注:“左右犹向背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方乱事之初作也,叛者不过工程等三营,其馀马步炮各营并怀观望,意将伺动静,以为左右。”(9).身边。:“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唐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方书、《本草》恒置左右。” 清
:“又在 萧中道 者,日侍左右。忽得罪,黜为外郡监。”(10).近臣;侍从。:“﹝ 楚子 ﹞左右曰:‘不可许也,得国无赦。’”:“ 炀帝 为 晋王 时, 君素 为左右。”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离了官房没了倚靠,绝了左右没了牙爪。”:“知县大怒,教左右执下庙官送狱勘罪。”(11).将帅和车右。:“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 杜预 注:“左,将帅。右,车右。”(12).不直称对方,而称其执事者,表示尊敬。 战国 乐毅 《报燕惠王书》:“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 唐
《秀师言记》:“小僧有情曲,欲陈露左右。”(13).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清
恽敬 《与赵石农书》:“前送马圉人回州,曾有书奉谢,并陈一切,想达左右。”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季黻 君左右。”(14).各方面。:“ 嗣源 危殆者数四,赖宣徽使 李绍宏 左右营护,以是得全。” 宋
《祭亡妻晁氏文》:“事姑之礼,左右无违。”(15).反正;横竖。 元
《争报恩》楔子:“左右这里无有外人,咱两个慢慢的吃。”:“一不做,二不休,左右是歹了。”第一一三回:“左右我们丫头们更算不得什么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三章:“眼下 东山坞 的人,还能说旁的事情?左右都是分麦子。”分类:腹泻。 汉 张仲景 :“疫死牛肉,食之令病洞下。” 宋
诗:“ 仲氏 又发霍,洞下忽焉甚。” 清
:“﹝ 桑晓 ﹞洞下三两行,觉脏腑清虚,精神顿爽。”分类:曲折:1.弯曲。:“ 巴山 古 捍关 , 楚肃王 拒 蜀 处。今县北有山,曲折似巴字,因以为名。” 元
:“两岸栎林藏曲折,一篝松火照微茫。”第十七回:“其水愈加清溜,溶溶荡荡,曲折萦纡。” 朱自清 《荷塘月色》:“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2).委曲,详细情况。:“ 夫 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 吴 壁中曲折,请复往。’” 宋
《议修礼书状》:“遇事而记之,不择善恶,详其曲折。” 清
卷十一:“虽午夜必起披览,召见军机大臣,指示曲折,万里如禁闼。” 郑振铎 《桂公塘》:“他是一个地理鬼, 镇江 的全城的街巷曲折,都烂熟在他的心上。”(3).犹宛转。 汉
《四子讲德论》:“啴缓舒绎,曲折不失节。” 宋
《故知广州薛公墓志铭》:“公曲折譬晓,又大悟。” 清
《〈庚戌集〉自序》:“夫 明 文自 宋 元 以后,直致而少曲折。” 秦牧 《〈语林采英〉后记》:“他们能够……历历如绘地描绘复杂事物,曲折自如地表达思想感情,几乎没有一个不经过艰苦攀登的历程。”(4).曲意承顺。:“朝廷每有灾异疑议,辄咨问之。 典 据经正对,无所曲折。”:“执事虑过龟策,文合雅诰,岂拘以琐琐故事,曲折因循哉?”(5).指错综复杂的情节。 清
:“正惟作诗之多,则其中甘苦曲折,无不经历。” 老舍 《四世同堂》四五:“ 金三爷 是爱面子的。不错,他很喜欢这个外孙子。但是,假若这个外孙的祖父不是 钱默吟 ,他或者不会花许多钱给外孙办三天与满月的。有这一点曲折在里面,他就渴望在办事的时候, 钱亲家公 能够自天而降,看看他是怎样的义气与慷慨。”(6).本指曲调的高低上下。亦指曲调的谱式。:“今人犹唤《大观》为《前舞》,故知乐名虽随代而改,声韵曲折,理应相同。” 章炳麟 《辨诗》:“ 汉 世所谓歌诗者,有声音曲折可以弦歌。如《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谣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是也。”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这些歌诗决不是徒歌,一因其中有‘曲折’(即乐谱),二因它们都在乐府。”曲摺:弯曲。亦指屈膝。《隐居通义·诗歌七》引 元 李谦思 《读文山诗作》诗:“南人不识两膝贵,曲摺百态卑且劳。”分类:亦作“潜通”。
暗通;私通。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三皇》:“指天画地,神化潜通。”:“﹝ 哥舒翰 ﹞诬奏户部尚书 安思顺 与 禄山 潜通。” 明
沉德符 :“前辈如 严文靖 之为太宰, 陆庄简 之为选郎,私宅皆无日不通宾客,未闻有讥评之者,况要津之嘱挟,簠簋之潜通,岂朝房公署所能绝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封王制书里说封王的原因是 洱河 诸部潜通 犬戎 ( 吐蕃 ), 蒙归义 率兵征讨有功。”分类:(1).稍有一些。:“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宋
《策略》:“吏民上书,苟小有可观者,皆宜召问。”(2).谓薄有资财。犹言小阜、小康。 汉
《梁相孔耽神祠碑》:“治产小有。” 清
:“家称小有。”分类:指水映天空。 唐
《春江花月夜》诗:“千里涵空照水魂,万枝破鼻团香雪。” 清
诗:“涵空一白十万顷,净洗素练悬沧洲。”(1).琴底的二孔眼之一。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沼。 宋
《洞天清录·古琴辩》:“ 雷
张 制槽腹有妙诀,于琴底悉洼,微令如仰瓦,盖谓于龙池凤沼之弦,微令有唇,馀处悉洼之。”第八九回:“ 黛玉 笑道:‘这张琴不是短,因我小时学抚的时候,别的琴都彀不着,因此特地做起来的。虽不是焦尾枯桐,这鹤仙凤尾,还配得齐整;龙池雁足,高下还相宜。’”(2).池名。所名之池非一。其一在 唐
玄宗 未即位时所居的旧邸旁, 中宗 曾泛舟其中。 玄宗 即位后于 隆庆坊 建 兴庆宫 , 龙池 被包容于内。在今 陕西
兴庆公园 内。 唐 沉佺期 :“ 龙池 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 唐
:“ 西京 凤邸跃龙泉,佳气休光镇在天。” 朱鹤龄 笺注:“:‘ 明王 为诸王时,故宅在京城东南角 隆庆坊 。宅有井,井溢成池, 中宗 时数有云龙之祥。后引 龙首堰 水注池,池面益广,即 龙池 也。 开元 二年七月,以宅为宫,是为 兴庆宫 。’”(3).犹凤池。指中书省。 唐
《为陈舍人让官表》:“司言凤綍,挥翰龙池。” 明
诗:“明岁承恩日,龙池万柳青。”(4).借指内阁。《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 宝山
蒋敦复 作《沪城纪事》诗八首:‘海水群飞日,东南又不支,龙池机早代, 燕 省处方危。’”分类:(1).幽深。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卢师山》:“寺后蹑山而上,可里许,为 宝珠洞 。亦不及 秘魔岩 幽窈可喜。”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竹木蓊郁,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溪塘,幽窈明瑟,颇尽四时之美。”参见“ 幽深 ”。(2).暗淡。 清
《题鹭津上人书册》诗:“愁容虽然亦幽窈,梦雨何似皎月莹。”(1).深而幽静。:“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唐
诗:“ 沧州 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功德寺》:“幽深雅称逸人居,高靓真堪仁者乐。” 徐迟 《我们工地的农场》:“他们好像走进一个幽深的峡谷。”(2).引申为遥远;久远。 三国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七:“虽曰幽深,岂无颠沛?” 清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3).幽僻之处。 汉 祢衡 《鹦鹉赋》:“嬉游高峻,栖峙幽深。” 晋
:“延颈无良涂,顿足托幽深。” 唐
诗:“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4).指隐士。 宋
《明州谢到任表》:“远自岩穴之幽深,旁暨草莱之疏贱,莫不从容赐对,以尽其情;委曲因能,以尽其用。”(5).深奥;玄虚。 金
《谬误杂辨》:“学者于义训幽深隐奥者,容有差误,至于此类如辨黑白矣。” 清
《己亥杂诗》之二七三:“欲求缥渺反幽深,悔杀前番拂袖心。” 清
《复刘霞仙中丞书》:“索之幽深而成之易简,将必犁然有当于人心。”分类:下雨的征兆。 唐
贞元 中,有义师状如风狂……垢面不洗,洗之辄雨, 吴中 以为雨候。” 五代
《开元天宝遗事·占雨石》:“学士 苏颋 有锦纹花石,镂为笔架,尝置于砚席閒,每天欲雨,即此石架津出如汗,逡巡而雨。 颋 以此常为雨候。” 宋
《东原录》:“ 海州
朐山 ,俗言 朐山 戴帽即雨,盖谓云出覆冒其上为雨候。” 清
《书影》卷四:“ 广成祠 在山麓,其巅有洞穴如盎,每将风雨,则一白犬自穴出。田夫以为雨候。”分类: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分类:即骊珠。 唐
诗:“则知骊龙珠,不秘清泠泉。” 唐
诗:“抉得骊龙珠,光彩曜掌握。”参见“ 骊珠 ”。(1).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 唐
:“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明 刘兑 《娇红记》:“红牙缓引骊珠串,个个一般圆。” 清
《海市歌》:“龙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骊珠弄明月。”(2).比喻珍贵的人或物。:“长主君世,振裘持领,赏罚事殷,能不踰漏,宫省咳唾,义必先知。故能窥盈缩于望景,获骊珠于龙睡。” 唐
诗:“ 杨公 莫讶清无业,家有骊珠不复贫。”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解元抄袭陈文》:“主司阅文,合意者少,至十八日犹未定元。外舅适得一卷,大喜,以为独得骊珠矣。”《孽海花》第十三回:“这回 章自蜚 、 闻韵高 都没有中,骊珠已失,所得都是鳞爪罢了。”(3).杨梅的别名。 清
厉荃 :“ 陆游 诗:‘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颔得骊珠。’按,谓杨梅也。”(4).龙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1).近时,近来。:“故属者颇有变改,小贬邪猾。” 颜师古 注:“属者,谓近时也。” 宋
诗之四:“属者缺谏垣,时论或未许。”《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属者 苏秦 、 张仪 ,驰骋辩口,离间诸国,私自结纵合横,各有吞噬上国之谋。”(2).指以往。:“ 苍 既罢,召 晖 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 蔺相如 ?’” 李贤 注:“属,向也。”分类:(1).座上的客人。“是儿最叵信者” 裴松之 注引《献帝春秋》:“ 布 缚急,谓 刘备 曰:‘ 玄德 ,卿为坐客,我为执虏,不能一言以相宽乎?’” 宋
《耆旧续闻》卷十:“一时坐客,皆骚人墨客。” 清 缪艮 《沉秀英传》:“低鬟一笑,行酒数行,坐客皆为心醉。” 鲁迅 《呐喊·药》:“店里的坐客,便又现出活气,谈笑起来。”(2).谓留客入席。:“﹝ 费长房 ﹞又尝坐客,而使至 宛 市鲊,须臾还,乃饭。” 唐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唐
诗:“承颜胼手足,坐客强盘飧。”分类:亦作“ 摩莎 ”。亦作“ 摩娑 ”。
(1).揉搓。“汁献涚于盏酒” 汉
郑玄 注:“摩莎泲之,出其香汁。” 冰心 《南归》:“ 涵 和 华 摩挲着忧愁的倦眼,和我交替。”(2).抚摸。:“摩娑,犹末杀也,手上下之言也。”:“后人复于 长安 东 霸城 见之,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 唐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清 昭梿 :“其署中有峻石高数丈, 查 爱之,摩挲抚惜,因醉题‘绉石’。”(3).琢磨。 元 汤式 《一枝花·劝妓女从良》套曲:“试点检莺花簿,细摩挲烟月文。” 清
《书影》卷五:“兴至则解衣盘礴,一妻二女,皆能点染设色,相与摩挲指示,共相娱悦。”(4).模糊。 宋
诗:“摩挲困睫喜汤熟,小瓶自拆山茶香。”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你莫不是眼摩挲,错认了你这亲眷,你却是姓甚么。”《金瓶梅词话》第八回:“此时宿酒未醒,醉眼摩娑,前合后仰。” 傅敷 《感秋》诗之三:“欲写沉忧付壮歌,江山眼底认摩娑。”(5).消磨。 明
《曲江春》第四折:“从今后,青山止许 巢由 采,黄金休把 相如 买,摩挲了壮怀。” 明
《读书镜》卷一:“大抵著书,上者羽翼世道……又次者资辅聪明,又次者摩娑岁月。”(6).摸索。 清
:“时值上弦,幸月色昏黄,门户可辨。摩娑数进,始抵后楼。” 太平天国 洪仁玕 《诛妖檄文》:“譬如黑暗之中未睹天目,暗中摩挲,不辨方位,何能不误入迷途以待天晓乎?”分类:亦作“ 三叹 ”。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吾子置食之间三叹,何也?” 唐
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国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叹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分类:古雅的意趣、色调。 唐
诗:“悲风生微绡,万里起古色。” 宋
:“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 明
:“余谓拟 魏
晋 乐府,尽仍其误不妨,乃反有古色。”分类:犹须眉。常借指男子。 康有为 《自题三十影象》诗:“犀顶龟文何肯相,雷光泡影认眉须。”见“ 书画船 ”。北宋 书画家 米芾 曾任 江
淮 发运,于船上揭牌,称“ 米 家书画船”。后亦以泛称文人学士的游船。 宋
诗之一:“沧江静夜虹贯月,定是 米 家书画船。” 任渊 注:“ 崇宁 间, 元章 为 江
淮 发运,揭牌于行舸之上,曰‘ 米 家书画船’云。”亦作“ 书画舫 ”。 元
:“邀我醉眠书画舫,月明吹笛看云汀。”(1).江河湖海。:“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范蠡 ﹞乃乘扁舟,浮江湖,变姓名,适 齐 为 鸱夷子皮 ,之 陶 为 朱公 。” 宋
《白石诗说》:“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 清
:“大之则江湖,小之则池沼,微风鼓动而为波为澜,此天地间自然之文也。”(2).泛指四方各地。:“太傅牺叔 士孙喜 清洁江湖之盗贼。” 三国
《让县自明本志令》:“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 宋
之一:“流落江湖东复西,归来未洗足间泥。” 清
:“祗以早失父兄,性好博进,遂致落拓江湖,流转至此。”(3).指民间。 宋
卷九:“今江湖间俗语,谓钱之薄恶者曰悭钱。”(4).旧时指隐士的居处。 晋
诗:“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或遁迹江湖之上,或藏名岩石之下。” 清
《寄怀鲁孺发天门》诗:“江湖常有庙廊忧,逢人好谈天下事。”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他尽可以把这首诗拿去给 唐玄宗 看,说 李白 十分清高,身在魏阙而心在江湖。”(5).引申为退隐。 唐
诗:“江湖心自切,未可挂头巾。” 宋
:“超然遂有江湖意,满纸为我书穷愁。” 清
《小沧浪漫笔》:“鱼鸟沉浮,水木明瑟,白莲弥望,青山向人,至此者渺然有江湖之思。”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一章:“读吾书者思之:夫人遭逢世变,岂无江湖山薮之思?”(6).旧时指四方流浪,靠卖艺、卖药、占卜等谋生者。亦指这种人所从事的行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昨听江湖施伪术,今看骨肉出新闻。” 老舍 《茶馆》第一幕:“用不着相面,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 孙犁 《澹定集·读作品记(五)》:“最靠不住的,是有些评论家加给作家的封诰和桂冠,有时近于江湖相面,只能取个临时吉利。”参见“ 走江湖 ”。(7).剧种名。由 闽中 民间歌谣与傀儡戏四平调结合发展形成。相传有三十六本大戏,七十二本小戏。现已成为闽剧的一个组成部分。分类:诈取与强抢。常用以形容不择手段获取财物或权利。 宋
之一:“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 桓玄 寒具油;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 虎头 ?” 金
《觅神宵道士古铜爵》诗:“巧偷豪夺吾何敢?他日酬君九府钱。” 清
:“总之,弹丸小邑,僻陋自惭,盖不得不为此巧偷豪夺之行也。”亦作“ 巧取豪夺 ”。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反对帝国主义的巧取豪夺,倒行逆施!”分类:(1).佛教语。指旷远的时间与无数的生灭成坏。劫,梵语kalpa的音译。 唐太宗 《圣教序》:“无灭无生历千劫。” 宋
《胜相院经藏记》:“如以蜜说甜,众生未谕故,复以甜说蜜,甜蜜更相说,千劫无穷尽。” 明
《杂说》:“此一点尘垢,便是千劫系驴之橛,永不能出离矣。”(2).现多指无数灾难。如:他以非凡的毅力战胜了千劫万难。分类:(1).春季与秋季。:“春秋教以《乐》,冬夏教以。” 晋
诗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春秋二季农事起始与结束时,照例有老年人向各处人家敛钱,给社稷神唱木傀儡戏。”(2).指春秋两季的祭祀。:“唯是春秋所以从先君者,请为‘灵’若‘厉’。” 韦昭 注:“春秋,言春秋禘、祫。”(3).泛指祭祀。:“春秋窀穸之事。”(4).泛指四时。:“春秋匪解,享祀不忒。” 郑玄 笺:“春秋犹言四时也。” 汉
《东京赋》:“于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今以其片言,辩其要趣,何异乎夕死之类,而论春秋之变哉。”(5).光阴;岁月。:“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刻于玉版,藏于金匮,历之春秋,纪之后世,为帝者祖宗,与天地相终。” 郭小川 《登九山》诗:“望一望,想一想,谁不感到虚度春秋。”(6).年纪;年数。:“今 楚王 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皇帝晏驾,春秋十九。” 李广田 《老渡船》:“他在这种情形中已渡过了五十几个春秋。”(7).编年体史书名。相传 孔子 据 鲁 史修订而成。所记起于 鲁隐公 元年,止于 鲁哀公 十四年,凡二百四十二年。叙事极简,用字寓褒贬。为其传者,以《左氏》、《公羊》、《谷梁》最著。:“ 孔子 惧,作。” 宋
《近名论》:“ 孔子 作,即名教之书也。善者褒之,不善者贬之,使后世君臣,爱令名而劝,畏恶名而慎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十节:“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8).古编年史的通称。如 周 之, 燕 之等。 汉 以后有《楚汉春秋》、等。亦泛指史册、历史。:“臣闻贤圣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 唐
:“ 墨子 曰‘吾见百国春秋’,盖皆指此也。” 康有为 《闻徐子静侍郎即奉赦免喜倒泪下》诗:“冤狱两年悲党锢,维新元老记春秋。” 光未然 《英雄钻井队》诗:“誓为祖国献石油,甘洒热血写春秋。”(9). 春秋 、 战国 诸子之书,也有以“春秋”为名的,如、《吕氏春秋》等。(10).指褒贬。用字,意寓褒贬,因借其意。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胸中自有泾渭,皮里自具春秋。” 清
:“ 王 ( 王生 )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11).时代名。 孔子 记事,从 周平王 四十九年,至 周敬王 三十九年(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计二百四十二年,史称 春秋 时代。今多以 周平王 东迁至 韩 、 赵 、 魏 三家分 晋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共二百九十五年,为 春秋 时代。:“ 春秋 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 南朝
梁 刘协 :“ 春秋 之末,群经方备。” 唐
《进士策问》:“ 春秋 之时,百有馀国。”分类:蝉的一种。体短,吻长,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膀有黑斑,雄的腹部有发音器,夏末自早至暮鸣声不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北齐
《稽圣赋》:“蛴螬行以其背,蟪蛄鸣非其口。” 唐
诗之八:“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明 杨珽 《龙膏记·藏春》:“鹦鹉卧,蟪蛄鸣,簟凉枕冷不胜情。” 王国维 《屈子文学之精神》:“彼等巧与比类,而善于滑稽,故言大则有若北溟之鱼,语小则有若蜗角之国,语久则大椿冥灵,语短则蟪蛄朝菌。”分类:(1).指君、后施恩于亲族的事。:“后有好事于四方,则使往。” 郑玄 注:“后于其族亲所善者,使往问遗之。” 孙诒让 正义:“好事,恩泽之事。”(2).值得称道、于世有益的事。 唐
诗:“剑几传好事,池台伤故人。”《景德传灯录·绍宗禅师》:“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本这是好事,倘人来寻时,还他。” 邓洪 《山中历险记》:“老头平静了些,撅着嘴说:‘做好事!我只一个孙子,前天死了,还做好事!’”(3).喜庆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这是好事,知县相公料不嗔怪。”按,此处“好事”,指考中秀才。(4).特指男女欢会或婚配。 后蜀
词:“良宵好事枉教休,无计那他狂耍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气扑扑走得掇肩的喘,胜到 莺莺 前面,把一天来好事都惊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小侄为此发奋读书,指望完成好事,岂知宅上忽然另许了人家。” 清
《奈何天·虑婚》:“家主公的好事近了,花灯彩轿,可曾备下了么?”(5).指打醮、超度、祈福消灾之类宗教法事活动。《水浒传》第二回:“天师在 东京 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普施符箓,禳救灾病。” 元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老夫人着俺问长老,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 清
《桃花扇·栖真》:“老仙长,我们上山来做好事的,要借道院暂安行李,敢求方便一二!”(6).反话,表示惊讶和不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应捕 魆地跳将出来道:‘你们干得好事!今已败露了,还走那里去?’”《金瓶梅词话》第四回:“﹝ 王婆 ﹞大惊小怪,拍手打掌说道:‘你两个做得好事!’”(7).避讳用语。实指凶事。 丁玲 《母亲》一:“老太太的好事,我都不晓得,也赶不回去,前月才打发人来告诉我。”(8).犹美景。 元
潘从大 《题水村图》诗:“只今好事空见画,山川缅邈悽遗踪。”(1).爱兴事端;喜欢多事。:“ 万章 问曰:‘或谓 孔子 于 卫 主 痈疽 ,于 齐 主侍人 瘠环 ,有诸乎?’ 孟子 曰:‘否,不然也;好事者为之也。’” 朱熹 集注:“好事,谓喜造言生事之人也。” 汉 桓宽 :“由此观之,非人主用心;好事之臣为县官计过也。” 唐
《三戒》:“ 黔 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第九回:“你既不能从命,我也不敢承情,算我年轻好事,冒失糊涂。” 鲁迅 《〈伪自由书〉后记》:“可是 中国 真也还有好事之徒,竟有人不怕中暑的跑到 真茹 的‘望岁小农居’这洋楼底下去请教他了。”(2).谓喜欢某种事业。:“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南朝
刘协 :“ 休琏 好事,留意词翰,抑其次也。” 唐
张彦远 :“非好事者不可妄传书画;近火烛不可观书画;向风日、正餐饮、唾涕、不洗手并不可观书画。” 康有为 《诗集自序》:“吾童好讽诗,而学在掸理,既不离人,性又好事,不能雕肝呕肺以为诗人。”(3).指有某种爱好的人。:“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询访遗迹,翻覆再三,事皆摭实,辄编录成传,以资好事。”(4).谓热心助人。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司徒中山祝恬》:“今君所苦沉结,困无医师。闻 汲 令好事,欲望语之。” 晋
《高士传·向长》:“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馀。” 宋
诗:“好事邻僧勤送米,过门溪友强留鱼。”第七回:“他一时急闷,饥渴难当,不由得一声哭喊,被这位好事的姑娘听见,就寻声搜寻出来。”(5).指热心助人的人。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狄云汉》:“每闭户断炊,吟啸不辍,好事或馈之,非其义不受也。”分类:指 宋 代书法家 米芾 。 芾 爱石成癖,却行止违世脱俗,倜傥不羁,世称“米颠”。 元
:“﹝ 横山
丘一中 ﹞其遗藁有《答主簿短启》,中有云:‘移来三两竿之清风,拈起二百年之公案。所恨无 颠米 之笔,十丈捲船;何当登 景苏 之堂,一尊酌月。’”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年来衰老愁伤逝,况是凋零仅剩才。最风流处却如痴,颠 米 迂 倪 未是奇。”参见“ 米颠 ”。分类:(1).古代妇女画眉用的青黑颜料。亦借指墨。 唐
《大业拾遗记》:“ 绛仙 ( 吴绛仙 )善画长蛾眉……由是殿脚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宫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 宋
:“时闻五斛赐蛾绿,不惜千金求獭髓。”(2).借指女子的眉毛。 宋
词:“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清
词:“春困初浓,春愁难妥,又是花朝。虾须半轴,蛾绿不曾描。”(3).借指黛色的山。 唐
诗:“幽篁画新粉,蛾绿横晓门。” 宋
词:“因君凝伫,依约 吴山 ,半痕蛾绿。”(4).一种淡黄绿色。 陈炜谟 《狼筅将军》:“无数的纸条:腥红,豹黄,蛾绿,蟹青,鸦蓝,鹭白,乌黑各种颜色,代表自由,平等,正义、人道,勇敢,冒险,进取各种精神。”分类:饥饿劳累。 唐
诗:“左右有兼仆,出入有单车,自奉虽不厚,亦不至饥劬。” 清
卷一:“烛下浊酒一杯已解饥劬,清琴一曲以调心气。”饥饿劳累。饥,通“ 饥 ”。 晋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分类:江流;江水。以江水呈苍色,故称。 南朝
诗:“沧江路穷此,湍险方自兹。” 唐
诗:“ 子牟 恋魏阙,渔父爱沧江。” 明
诗:“比来消息风尘断,白首沧江学钓鱼。” 清
诗:“ 子陵 留高台,西面沧江绿。”分类:每夜。例如: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夜夜达五更。——又。例如:夜夜不得息。(1).神奇怪异的现象。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一》:“﹝ 高祖 ﹞尝从 王媪 、 武负 贳酒,每饮醉,留寝其家,上尝见光怪, 负 等异之。”《汉武故事》:“ 宣帝 亲祠 甘泉 ,有顷,紫黄气从西北来,散于殿前,肃然有风;空中有妓乐声,群鸟翔舞蔽之。 宣帝 既亲睹光怪,乃疑先帝有神。”卷一:“只看见一道火光落地,拾将起来,却是一张字纸。老汉惊异,料道多年宝惜字纸,今日见此光怪,必有奇处。”(2).引申为离奇古怪。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陆炳吉》:“﹝古松﹞光怪突兀,目不暇接。”(3).形容错杂斑斓。 宋
:“烦撋包裹夜不眠,无奈霞头出光怪。” 金
:“妖人 白神官 者,能以左道作怪变……或端坐现物像,光怪夺目。”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七:“今日之 克莱摩宫 真做得人类文化的驳杂光怪的象征。”分类:(1).菰和芦苇。 宋
诗:“新雁南来片影孤,冷云深处宿菰芦。” 清 何巩道 《归至铁冈》诗:“菰芦自古容鸥鹭,怪得閒身到水边。”(2).借指隐者所居之处;民间。 三国
蜀 诸葛亮 《称殷礼》:“ 东吴 菰芦中,乃有奇伟如此人。” 明
《〈智囊补〉自叙》:“余菰芦中老儒尔。” 清
《答何三季穆》诗之三:“湖海忧危惟汝独,菰芦豪杰更谁如。”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茶一盏尽诉生平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