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做一无聊对联大全上联下联,求一下联

上联:闲来无事虾扯蛋,求下联_百度知道
上联:闲来无事虾扯蛋,求下联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为您原创,请你参考:  闲来无事虾扯蛋  忙时有为狗护院  两相对比
上联:闲来无事虾扯蛋下联:老去有情翻毛草横批:日久玩新
游泳运动员戴泳帽、泳在水里露个半截身体很难辨认但孙杨很好认啊除了游得比较靠还有孙杨  据了解
闲来无事虾扯蛋忙里偷闲卵开心
忙里偷闲撩个闲
下联 :《心中有情凤求凰》
其他5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闲来无事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偶想一上联,求下联
我的图书馆
偶想一上联,求下联
一日闲来无事,偶想出一上联:紫气东来水东去(或:紫气东来水东流)
苦无下联应对,特求各位网友支持,致谢!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查看: 9198|回复: 19
[转帖]对联故事集(切莫错过)
故事(一)
正反平仄会, 轻重总相宜
元佑四年, 苏东坡被贬杭州. 那年冬天, 他和父亲及弟弟一行人到嘉兴南湖游玩. 船到嘉兴, 三人上岸, 逛完烟雨楼, 又登真如塔, 最后到真如寺, 却下起大雪来. 三人轻叩寺门, 进了去. 寺内和尚见三人乃名闻天下的三苏, 立去挑水烧茶. 苏东坡手指积雪道:不必挑水了, 我们煮雪泡茶, 岂不更有诗意. 不一会, 茶已经煮好. 三人喝了数杯暖肚后, 苏洵道:今天煮雪泡茶, 我出也一上联助兴, 看你们两人谁先对出:东塔寺和尚朝南坐北吃西瓜;上联中嵌入东南西北四个字, 但也难不到苏东坡兄弟. 苏洵刚说完, 苏子由对苏东坡道:您是兄长, 理应先对. 苏东坡闻言, 即道出下联:春水庵尼姑自夏至冬穿秋衣.下联中嵌入春夏秋东, 正好与上联东南西北成对. 苏洵听完, 再道一上联:雪落媳房媳扫雪;雪与媳音近, 两个雪字加两个媳字, 读来简直是绕口令似的. 苏东坡对苏子由道:这回应你了. 苏子由也应声道:冰冻兵排兵敲冰.下联冰与兵音同, 与上联雪与媳正好相对. 父子三人畅谈至天色将晚, 方走回船上. 外面雪越落越大, 苏东坡触景生情, 吟道:雪瑞兆丰年;国泰保民安. 
苏东坡有一妹妹叫小妹, 生得聪明伶俐, 能言善对. 一天晚上, 苏小妹来到书房, 见苏东坡对月沉思, 便逗趣的问道:大哥又在想些甚么难题, 说出来小妹为你分忧. 苏东坡见她到来, 也打趣道:我刚想起一条上联, 若你今晚能对下联出来, 我就佩服你的聪明. 小妹笑着说:那来的上联, 要对一个晚上? 快说出来吧. 苏东坡高声念道:水仙子持碧玉萧, 风前吹出声声慢;苏东坡念完, 便对小妹道:看你的了. 说完便闭目养神起来. 苏小妹本聪慧非常, 但这上联用了 水仙子 同 声声慢 两个词牌名, 实不易对, 因下联都要有两个词牌名才能对得上. 苏小妹正在苦思之际, 见一丫环手持香茗到来, 步步含娇, 脚上穿着的红绣鞋, 在月光下看的格外真切. 小妹灵机一动, 即兴赋出下联:虞美人穿红绣鞋, 月下走来步步娇.下联同样有 虞美人 及 步步娇 两个词牌名, 也用拟人法来使形象生动, 令人遐思无际. 苏东坡见小妹片刻间便想出这工整的下联, 不由叹道:巾帼不让须眉, 小妹才华过人, 乃女中豪杰. 
一年端午节, 有一丫环端上一盘切开了的咸蛋, 苏东坡见那蛋黄冒油, 勾起食欲, 正想上前拈块尝尝, 但苏小妹闪身挡在他前面, 笑道:哥哥想食可以, 不过要先对个对子. 苏东坡笑道:吃块咸蛋还要对对子, 真麻烦, 快快道来. 苏小妹指着那些咸蛋道:咸蛋切开舟两叶, 内藏白玉黄金;苏东坡一听, 想到:这上联怎地这么巧妙, 又切情切景, 如何能对呢? 他苦思良久, 也未能成对. 苏小妹笑道:那哥哥等到对出下联再吃吧. 说完便吃起咸蛋来. 苏东坡又气有笑, 越急越对不出来. 转眼众人已把咸蛋食清光. 数日后, 苏东坡出外游玩, 来到佛印所在庙中. 二人边游边说, 不觉来到后花园. 时值仲秋, 一树石榴都熟透了. 佛印将几个红红的石榴摘下, 顺手擘开同苏东坡品尝. 苏东坡见状, 忽有所悟, 急忙告别和尚, 赶回家中. 一见苏小妹, 便道:下联已经有了, 快煮咸蛋来. 苏小妹笑道:哥哥只要对得出下联, 自然会煮咸蛋你吃. 苏东坡一指手中石榴道:石榴打破罐一个, 中藏玛瑙珍珠.苏小妹一听, 拍手笑道:果然对得好. 立命丫环煮咸蛋给苏东坡吃. 
苏小妹才华出众, 苏东坡一心以才为小妹算个如意郎君. 四川有个公子, 假装斯文, 苦苦写了数篇文章送来求亲. 苏小妹看后, 嗤之一笑, 在文章开头加了批: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数天后, 苏东坡在案头看到文章同批文, 心想:若这有权有势的公子看到, 定会老羞成怒. 我苏家虽不怕他, 但如若他做些甚么恶作剧来, 对小妹也不利, 犯不着和这些小人作对. 便提笔将批文改成: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苏东坡一改, 文意完全相反. 当文章退回那公子手中, 那公子反误会苏小妹对他有意, 便急忙去见苏小妹. 苏东坡见自己惹祸出来, 便在家中相候. 闲谈了一会, 那公子腹中空空如也, 实难应付苏东坡, 终于忍不住, 说道:令妹之事....苏东坡不等他说完, 便道:舍妹之诗, 待我拿来给你看. 便取出一纸及那公子看. 只见诗中写道: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那公子一看, 心想:原来那苏小妹真的貌丑, 如此高额, 碰到可不是好玩. 口中却说道:亲聆教谕, 受益不浅. 便辞别去了. 
秦少游探才女
北宋才子秦少游, 才华洋溢, 平生只佩服苏东坡父子三人. 一年, 他到京城游玩, 听说苏东坡以文为苏小妹择婿, 便不放过良机. 秦少游虽慕苏小妹, 但不知她才学如何, 便想试探试探, 再去求婚. 秦少游因不便亲自登门试探, 便多番打探之下, 在小妹去烧香之时, 在庙中相候. 他扮成一云游道士, 当小妹一下轿, 便上前化缘道:小姐有福有寿, 愿发慈悲;苏小妹起初见是一道士, 便从口袋中掏些钱给他. 但猛地一想, 见道士的模样同言谈极不相称, 一细细品味, 发觉那似是一上联, 便把手缩回来, 一面进庙, 一面说道:道士何德何能, 敢求布施?秦少游一听, 暗赞果然名不虚传, 便追紧上去, 口中再道:愿小姐身如药树, 百病不生;苏小妹一听, 觉得这道士学问不浅, 再应声道:随道人口吐莲花, 半文不舍.秦少游听小妹谈吐不凡, 心中欢喜不已, 在小妹正离去之时, 又跑将上来道:小娘子一天喜欢, 如何撒手宝山?苏小妹一听十分讨厌, 觉得道士一改态度, 先前还小姐小姐的, 忽然变了小娘子, 便一面上轿一面怒道:疯道人恁地贪痴, 哪得随身金穴?秦少游三试小妹, 虽然挨骂, 但后来始终成就了姻缘. 
苏家女眷除苏小妹之外, 苏东坡夫人都才华洋溢. 苏小妹虽然和家中男性对对时常占先, 但从未能在苏东坡夫人面前讨得巧. 一天, 苏家男丁都出了门, 苏东坡夫人闲来无事, 便随手拿了本三国志来看. 恰巧小妹进来, 见苏东坡夫人正专心看书, 看到 "关云长心在曹营心在汉", 调皮的个性又来了, 一手便将苏东坡夫人手中书本抢去. 苏东坡夫人吃了一惊, 问道:臭丫头, 又在打甚么主意? 小妹说道:我刚想得一上联, 还没有下联, 特向嫂嫂讨教. 苏东坡夫人只当是真, 说道:你说来听听. 苏小妹一扬手中书本, 道:嫂嫂看书....心思汉;苏东坡夫人又气又笑, 伸手要打她, 刚好树上跌下一只羽毛未丰的小鸟, 苏小妹咯咯一笑, 和丫环捉鸟去. 过了半天, 苏小妹手中拿着小鸟回来, 心中正好不得意. 殊不知苏东坡夫人早有对策, 一见她便道:下联我早已有了. 说完便拉长声音道:姑姑追禽....手拉郎.吟毕还问小妹对不对, 小妹一下子满脸通红, 原来小妹刚巧正是和秦少游一起捉鸟呢. 
苏小妹难新郎
那年重阳, 苏东坡和秦少游赏菊. 酒至半酣, 苏东坡向秦少游道:贤弟才高貌秀, 何以尚未完婚? 秦少游答道:弟已经有爱慕之人, 只是难以启齿言明. 苏东坡奇道:是谁家闺秀, 不妨说来, 我或能为你说合. 秦少游沉思半刻, 说道:小弟有一谜语, 贤兄解开便知. 接着赋了一词:园中花, 化为灰, 夕阳一点已西坠.相思泪, 心已醉, 空听马蹄归, 秋日残红萤火飞.苏东坡一听之下, 哈哈笑道:谜底是一苏字, 贤弟是钟情小妹, 愚兄全包了. 于是在苏东坡穿针引线之下, 把苏小妹嫁了给秦少游. 成婚这晚, 小妹出了三道难题, 言明新郎要一一答来, 方可进入洞房. 头两道秦少游都顺利答出, 最后这道却把新郎难住了, 原来这是一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秦少游苦思良久, 徘徊踱步, 也未有应境下联. 苏东坡见此, 暗自着急, 他拿了一块石子, 向湲中水池投去. 秦少游闻声, 又看到池中波纹, 猛然醒悟, 脱口说出下联:投石冲破水底天.苏小妹听罢, 立即招呼秦少游进入洞房. 
苏小妹和秦少游婚后一年, 诞下一女儿瑛瑛. 转眼间已经过了十八年, 那女儿长得花容月貌, 才气过人. 人却不羡豪门, 只慕文才. 她下嫁了一个穷书生, 夫妻恩爱. 一年隆冬, 下大雪. 小妹念着瑛瑛, 不知她生活如何, 便冒着风雪, 来到瑛瑛家门前探望. 只见两间破屋, 摇摇欲坠, 窗台上放了几束红花遮挡风雨. 小妹一阵心酸, 脱口吟道:半窗红花防风雨;语声方落, 屋中下联已响了起来:一阵乳香知母来.上下联各有 "红花", "防风" 和 "乳香", "知母", 两种中草药, 十分工整, 不知何时, 瑛瑛已经来到小妹面前, 亲热地互诉近况. 说着说着, 小妹见瑛瑛淡薄自甘, 丝毫也没有怨怼, 心中欣慰非常, 再说出一上联:高阳台上酷相思, 为娘心恋天仙子;瑛瑛一听, 感动得落下泪来, 也脱口说出下联:玉楼春下诉衷情, 女儿也常忆江南.这上下联也各有 "高阳台", "酷相思", "天仙子" 和 "玉楼春", "诉衷情", "忆江南" 三个词牌名, 工整非常, 小妹心中欢喜, 口中却道:臭丫头, 你的 玉楼春 就是这两间破房子吗? 
小妹难苏黄
由于苏东坡父子三人名满天下, 苏家常常有文人雅士措访. 一天, 黄山谷来访, 苏东坡非常高兴, 二人一起饮酒谈诗. 小妹见二人谈的高兴, 就在纸上写了两行字, 拿出来说道:这是一副对联, 由于人为疏忽, 将正中二字都抄漏了, 两位就请帮个忙吧. 二人只见纸上写着: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二人当然知道小妹在考他们, 苏东坡沉思一会, 说道:这样如何. 接着道出对联: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笑道:不妥, 不妥. 摇字太重, 难体轻风之轻. 能映梅花之月有何淡? 黄山谷接口道:不若这样如何. 也道出一对联: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仍然不为然道:也不妥, 舞未见轻, 隐仍见影, 也不真轻淡. 二人无, 只好要小妹道出对联: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二人一听, 齐拍案叫绝. 
东坡对季常
苏东坡被贬黄州时, 结识了陈季常. 二人趣味相投, 时常一起饮酒赋诗, 游山玩水. 有一回, 二人游山至傍晚, 方下来山脚. 二人见那里山明水秀, 便在山下住宿一宵, 第二天一大清早便登山而上. 南方潮湿多雾, 山林之间尤甚, 二人行在山道上, 岚气缠绕身边, 数步之遥已目不及物, 苏东坡触景吟出一上联:山径晓行, 岚气似烟, 烟似雾;苏东坡说完, 便要陈季常续句. 陈季常虽也是一代文人, 但文思不如苏东坡般敏捷, 一时无句, 只好放下一旁. 时光流逝, 转眼中秋. 陈季常邀请苏东坡来到江边赏月. 江边有一座临江楼, 二人登楼入座, 饮酒观景. 当晚风静, 江面平滑如镜, 一轮明月倒映在水中, 与星光相辉映. 陈季常心中一动, 哈哈笑道:下联今天有了. 说完道出下联:江楼夜坐, 月光如水, 水如天.苏东坡明白过来, 笑道:好句, 好句, 季常兄还真是有心人也. 
追求诗意的人生
黄庭坚对舅父
北宋诗人黄庭坚, 自幼聪颖非常. 他的舅父叫李常, 是京城大官. 一年李常因公事路过家乡, 黄庭坚和父母到访. 李常早闻黄庭坚聪明好学, 决意考他一考. 在傍晚时分, 大众在院中纳凉之际, 一阵风吹得院子里的桑树摇枝嘎叶, 李常随口道:桑养蚕, 蚕结茧, 茧抽丝, 丝织锦绣;黄庭坚听罢, 知要对出下联, 他见表哥正在院子里练字, 率尔而对:草养兔, 兔生毫, 毫扎笔, 笔写文章.舅父见外甥对得工整, 颔首赞许. 
黄庭坚家贫, 买不起纸, 只好划地成书. 他青年时初露头角, 颇有名气, 但也招来其它文人的妒忌. 有一次, 黄庭坚来到江西九江, 那里的才子决定以对句刁难黄庭坚, 在邀黄庭坚游烟水亭时, 适逢亭内有人在吸着水烟. 其中一才子眼珠一转, 出了上联:烟水亭, 吸水烟, 烟从水起;说完, 便看着黄庭坚, 等他对下联. 黄庭坚心想:想和我过不去, 真是班门弄斧. 他想起九江有一口风浪井, 便以此对了下联:风浪井, 博浪风, 风自浪兴.众才子见黄庭坚出口不凡, 都翻着白眼互望. 
巧对墓碑联
黄庭坚文才绰绝, 连苏东坡看原他的诗文, 都认为超逸绝尘, 世间小有. 在九江烟水亭一试之后, 九江文人莫不心悦诚服. 一天, 几个文人同黄庭坚郊游至一山下, 见一墓碑刻着:梳妆楼头, 痴眼依依, 痴情依依, 有心取媚君子, 君不恋;各人都觉奇怪, 其中一人熟知内情, 把背后故事说将出来. 原来有一富家公子, 娶了一位聪明贤慧的妻子, 但公子却风流成性, 终日流连青楼不归. 妻子屡劝无效, 便对公子说:我出一联, 能对便任你所好, 否则今后在家努力读书如何? 公子自负, 当下一口答应, 妻子就出了这上联. 公子见此上联, 感妻子之情痴, 原想对完下联, 也必在家中读书. 殊不知任由左思右想, 也对不出下联, 心中懊悔不已, 就此一命呜呼, 死前还命人刻此上联于墓碑之上. 黄庭坚听罢, 问得此处是延支山下, 心中有了主意, 对墓碑一揖, 说道:我来帮你对了下联, 你就在泉下瞑目吧. 揖完便说出下联:延支山下, 落木萧萧, 落花萧萧, 无缘省识春风, 春难留.下联一出, 众人叹服, 死者家人闻说之后, 也命人将下联刻在墓碑上. 
黄庭坚对苏东坡
黄庭坚和苏东坡交情深厚, 常在一起吟诗作对, 探讨学问. 一天, 二人闲来去了郊游, 沿途景致美丽, 二人谈谈笑笑至一松树林边. 树下有两老人正在下棋, 悠然之处, 彷如神仙. 二人看后, 心生出世之想, 苏东坡忽对黄庭坚说:我有一个上联, 你来对下联如何? 黄庭坚笑道:既然你有此雅兴, 就请说出上联. 苏东坡说道:松下围棋, 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心想:你这老苏即景生情, 出得实在巧妙. 有松有棋, 松子当能随棋子落. 这上联丝毫没有烟火气, 如何才能对上? 苦苦思索之下, 勉强凑得几句, 但有觉得太俗气, 只急得冒汗. 苏东坡见状笑道:我们走吧, 给你一天时间, 若还对不上, 罚酒一桌. 二人沿小路而回, 不觉来到柳树湾. 三两渔人正在树下垂钓, 柳丝依依, 恰如世外桃园. 黄庭坚眼前一亮, 说道:有了. 便精神奕奕地说出下联:柳边垂钓, 柳丝常伴钓丝悬.苏东坡听后拍手叫绝:果然高明, 意境,风韵都能前呼后应, 令人有出世之想. 
俗语对和尚
宋朝文学家刘毅自小丧父, 由母亲干活养大. 由于家贫无钱读书, 刘毅便在学堂外听先生讲书, 或向人借书来看. 刘毅家附近有一庙宇, 刘毅闻说庙中长老很有学问, 便前来请教. 谁知和尚见他衣衫褴褛, 粗声粗气地问:穷鬼, 还问学问作甚, 填饱肚子在来吧. 说完竟把刘毅赶了出庙. 刘毅心中气愤, 坐在庙前石阶, 泪如雨下. 一会儿, 一个少爷来到庙前, 和尚眉开眼笑, 一副奴才相. 刘毅气不过, 便斥责和尚身为佛门中人, 竟然也这样, 狗眼看人低. 和尚被骂, 虽然为之语塞, 还强辩道:接是不接, 不接是接;说完更拿起木槌, 敲气木鱼来. 刘毅再也禁不住心中怒火, 抢过木槌, 在老和尚的头上敲了起来, 还一边念道:打是不打, 不打是打.然后, 刘毅便溜回家中. 从此刘毅发奋读书, 终成一代文豪. 
宋徽宗对蔡攸
蔡攸, 进士出身, 官至少帅, 封英国公. 常出入禁宫用淫秽之言引宋徽宗多行风流之事. 宋徽宗昏庸无道, 重用奸臣, 败坏大好河山. 一次, 他在宫中设宴, 招待大臣, 酒酣耳热之际, 他忽然一指蔡攸, 要他对出下联:相公公相子;相公指蔡攸, 原来自汉魏起, 凡拜相必封公爵, 故称相公. 公相指蔡京, 当时蔡京为太师, 称为公相, 以示高于其它宰相. 蔡攸人品虽然卑劣, 但文才却好, 立即应声道:人主主人翁.人主专指皇帝, 十分工整, 各人无不赞好. 
夫妻对联赠寿星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和他的夫婿金石学家赵明诚, 同是博学多才, 精通诗词, 人称诗词夫妻. 有一次, 夫妇二人参加青州乌老寿星一百五十岁的寿宴, 席上有人推举李清照夫妇做对, 祝贺乌老, 赵明诚首先吟出上联:花甲重逢, 又增而立年岁;花甲是六十岁, 花甲重逢则是一百二十岁. 而立是三十岁, 加起来便是一百五十岁. 说完, 客人中顿起叫好之声. 李清照稍一思考, 便说出下联:古稀相庆, 复添幼学青春.古稀乃七十岁, 相庆便成一百四十岁, 幼学是十岁, 合共一百五十岁. 上下联可谓珠联璧合, 天衣无缝. 众人惊叹不已. 乌寿星欢喜非常, 命人拿来文房四宝, 说道:趁二位雅兴正浓, 请赐书老朽吧. 赵明诚又抢先一步, 书上一上联:三多福寿子;李清照提笔从容写出下联:四诗风雅颂.赵明诚见两次都不能占上风, 便对乌老说道:承乌老过奖, 我夫妻再献一联可否? 乌老欣然答允. 赵明诚在纸上写下了:乌龟方姓乌,众人一见这几个字, 无不愕然, 乌老更是笑不出来, 但李清照立即提笔续成:乌龟方姓乌, 龟寿比日月, 年高德亮;乌老看罢, 立时笑不拢咀. 李清照此举出乎赵明成意料之外, 他索性提笔再写下:老鼠亦称老,李清照嫣然一笑, 又将下联续成:老鼠亦称老, 鼠姑兆富贵, 国色天香.鼠姑是牡丹花的别称, 上下联更巧妙地嵌入乌老二字, 众人皆称妙. 
济公对秦桧
相传有一天, 秦桧的夫人染病, 久医不好, 有人向秦桧献媚, 说济公和尚能医百病, 或能医好夫人之病. 请得济公到来, 一顿酒肉之后, 济公用一双醉眼看一看肚大腰肥的秦夫人, 说道:没事, 没事的. 说完开了些药, 讨了些银两便离去了. 秦夫人的病未见好转, 反见加深, 秦桧告到县衙, 双方舌战一轮, 不分高低. 秦桧趁济公醉意未消, 忽然道:我有一上联, 如果济公对了下联, 便自作罢, 否则请予重罚. 说完便道出上联:酉卒是个醉, 目垂是个睡, 济公僧怀抱酒坛古庙躺, 不知是醉是睡?济公虽然整天疯疯癫癫, 但也通晓四书五经, 也能对句. 秦桧一说完, 济公也脱口说出下联:月长是个胀, 月半是个胖, 秦夫人怀抱大肚满院逛, 不知是胀是胖?秦桧当下羞得无地自容, 济公却摇着芭蕉扇走了. 
在旧社会礼法中, 有避讳一事. 但凡晚背改名, 都不可和长辈祖宗相同, 音同也不成. 可笑有些霸道的官吏也硬要别人对他避讳, 反致笑话百出. 宋朝有个叫田灯的州官, 平时作威作福, 鱼肉乡民, 老百姓都恨之入骨. 那田灯还痛恨别人直呼他的名字, 连同音字也不能说. 因此老百姓不能在他面前说甚么 五谷丰登, 五子登科, 登峰造极 等等, 甚至连 蹬下, 点灯都不能说. 又一年元宵节, 田灯叫手下张贴告示, 写道:元宵佳节, 本州岛依例放火三日. 告示一出, 全城哗然. 老百姓又气又笑, 元宵节放灯本是通俗, 这田灯不许人写灯字, 竟变了放火三日. 告示贴出了的当天, 立即有人写了这副对联: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田灯听后气得暴跳如雷. 
赵子昂题帝居
元世祖忽必列, 灭掉南宋之后, 由武功而文治, 将宋朝遗臣赵子昂留为己用.一年春节张临, 元世祖命赵子昂写春联. 赵子昂当然驾轻就熟, 大笔一挥, 写下: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官拜冕疏.元世祖阅后, 满心欢喜, 赞赏未停, 赵子昂又写下宫门春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赵子昂把元世祖拟于日月, 令他心花怒放. 赵子昂见龙颜大悦, 思路更盛, 再写下:皇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 
联赠赵子昂
宋亡后, 赵子昂转仕元朝, 人品自不足道, 但其文思才学却令人敬仰. 所以有传他仕元实迫不得以, 之后便借故辞官, 过其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的陶渊明式生活, 并以菊隐翁自居. 是故, 南京无人知他真姓名. 一年秋天, 他家菊花盛开, 他令大开园门, 任慕名者前来欣赏. 当地一名士也连同多位友人前来欣赏. 酒至半酣, 赵子昂令人拿出文房四宝, 请名士题联, 名士笑道:主人嗜菊, 我便以菊花入联吧. 当下写出上联:只以菊花为性命;上联挥就, 却令这名士叫苦. 由于未经斟酌, 下联难续, 当下问道:主人姓甚? 赵子昂回道:在下姓赵. 在来客中有人已觉赵子昂面善, 听他所答, 叫道:原来是名重一时的赵先生, 失敬, 失敬. 众人一听, 纷纷上前敬酒. 酒过数巡, 名士笑道:这里既是先生雅居, 下联也有了. 提笔写下:本来松雪是神仙.原来赵子昂又号 松雪居士, 众人皆称妙. 
朱元璋智勇过人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生得天庭饱满, 但下巴比额头更突出, 真乃异人异相, 享九五之位. 历来伟人, 童年都必与众不同. 朱元璋十岁那年, 到地主刘家放牛, 朱元璋和一众小朋友聚在山下游玩. 一阵子, 小伙们都觉得饥饿万分, 心中都想, 天上飞的雀有了, 地上跑的兔有了, 可是没弓箭, 没棍棒, 只有徒叹奈何. 朱元璋另有主意, 拖来一头小牛, 宰了来吃. 填饱肚子之后, 方知事大, 地主来时, 怎交代呢? 朱元璋一拍心口, 说道:别怕, 我们将牛尾放进山洞, 拿石头压着, 就说小牛躲进洞里, 拖不出来. 说完便动手将牛尾拖进洞中, 又合力抬起大石块将牛尾压着, 一个小友看着有趣, 说道:小牛钻山洞, 尾巴在外;朱元璋听后, 怕也没怕便接口道:老爷打重八, 脑壳当先.真个是智勇过人.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朱元璋十七岁时, 凤阳府百数十天没下雨, 庄稼无收, 饿死的人遍地都是, 又无人殓葬, 引起瘟疫, 令朱元璋的父兄先后丧命. 皇觉寺原靠将田地租与农民, 收租为生. 但这年一粒租米也收不到, 方丈只好留一老和尚守寺, 其它都出外化缘. 朱元璋出家不久, 没念得好经文, 只好拿了一木鱼去化缘. 他专向大户人家埋手, 若不给便在大户家门口使劲敲木鱼, 吵得不安宁. 一天, 朱元璋来到定远地界, 这里也是大旱, 他进村时还见有衙役在催赋税, 抓乡民. 忽地树下一书生叹道:唉, 可叹古今良吏少啊!朱元璋不禁接口道:啊, 须知世上苦人多嘛.书生听后吃了一惊, 又见朱元璋相貌奇特, 便与他倾谈起来. 原来这书生叫李善长, 在朱元璋起兵后, 他即往投奔, 助朱元璋平定天下, 及后官至丞相, 封号韩国公. 
朱元璋得真言
朱元璋起兵反元时, 四出招兵买马, 每于行军途中, 四出访贤. 一天, 他来到一处村庄, 见一户人家门前贴着这副对联:天近山头, 行到山腰天更远;月浮水面, 捞得水底月还沉.朱元璋也好对联, 见这联文笔流畅, 字也写得苍劲雄健, 便向家主人打探对联出自何人手笔. 主人说道出自 南山朱升先生 之手. 第二日, 他又经过另一村庄, 又见一家人门前贴着这样的对联:气吞高力士;眼识郭汾阳.再一打听, 又是出自朱升手笔, 朱元璋便决心一见这位奇人. 第二天, 朱元璋步行上山, 至朱升家门前, 朱元璋力邀朱升出山相助, 朱升不允, 但经不起朱元璋苦苦哀求, 便拿笔写下九个大字: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写完便对朱元璋说道:贵人若能依此九字而行, 必战无不胜, 攻无不克. 这九字, 一字三月, 合共两年一季. 之后, 在下定必出山相助. 朱元璋回去后, 认真地照九字所言, 果在不到廿七个月之后, 统一天下. 期满之日, 他又再一次到访朱升, 但已经人去楼空, 之剩一纸诗句:山村教读遇王上,九字真言方得传;如今天下一统日,何需老儒再出山.朱元璋见后, 只好默然回去. 
朱元璋虽读书不多, 但极爱风雅. 在他平定天下的那一年, 为了庆贺太平, 便下命新春期间, 每家每户都要贴上春联, 更赐了几个大臣春联, 其中赐给陶安的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阮文章第一家.给中山王徐达的是:破虏平蛮, 功贯古今第一人;出将入相, 才兼文武世无双.一时间, 京城内外, 家家户户都贴上春联, 一片喜气洋洋, 朱元璋更带同几个小太监出巡. 朱元璋信步行间 忽见一户人家, 人们都聚在他门前, 却原来没贴上春联. 朱元璋上前一问, 原来那家主人是阉猪匠, 由于本人不识字, 正想找人帮忙. 朱元璋笑道:不用找了, 我就帮你写吧. 提笔写下了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阉猪匠千谢万谢, 命人贴在门上去了. 
才子对大明君
朱元璋时常微服出访, 一次, 他来到一小酒家, 在他邻桌有一个秀才正在借酒浇愁. 朱元璋见那秀才眉清目秀, 一表人才, 便搭讪道:秀才郎, 府上何处? 秀才答道:舍间重庆. 朱元璋一听重庆, 心中觉得好兆头, 十分高兴. 便道:府上重庆, 远隔千里, 我有一上联, 敬请对幅. 说完便出了上联:千里为重, 重山重水重庆府;千里二字合起来便是重字, 重庆在长江及嘉陵江的汇合处, 所以有说 重山重水重庆府. 那秀才见朱元璋相貌不凡, 早知此人非富则贵, 不妨恭维几句, 便略一思索, 说出下联:一人成大, 大邦大国大明君.一人合起来也是大字, 来说大明强域广阔, 皇帝英明. 朱元璋听后大悦, 命人将秀才带往行宫, 重重打赏. 
对句登金榜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 生活安定, 对文学的兴趣就更加浓厚, 特别是对联. 文官还没甚么, 那些武官可苦了. 一年, 秋闱在即, 朱元璋又出外私访, 一路上只听会试的举子们都认为自己今科必中, 朱元璋心中暗笑. 他路过一花园, 听得谈笑之声, 方知有不小举子在聚会, 便走进园中. 当晚月朗星稀, 有一举子道:一大天空, 日月明, 良月更朗;众举子都称好, 朱元璋心中也嘉许, 但众举子也说不出下联. 只有一举子手指假山, 毫不经意道:山石岩前, 古木枯, 此木为柴.朱元璋听后, 拍手称赞, 上前和二人交谈, 并觉得二人有真才实学. 他回宫之后, 便吩咐考官录取二人.亦有另一种说法是......闻昔日乾隆帝与满清第一才子(纪晓岚??)外出见有一山一树,意态甚美,作「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是柴」第一才子(纪晓岚??)闻之,见一山村姑娘河边洗衣作「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真妙」乾隆闻之,一笑... 
朱元璋常常微服出巡, 一天, 他走得精疲力竭, 忽见前面有一间小酒家, 便进了去. 寻常小酒家, 没甚么好下酒, 只得花生米及茴香豆之类, 酒又不比宫中的香淳. 他越喝便越没味儿, 不觉放下酒杯叹道:小酒店三杯五盏, 没有东西;坐在一旁的刘三吾也喝的直摇头, 但在皇上面前, 他亦不敢多口放肆, 只稍加劝慰, 又对饮起来. 那酒家老板刚好进来, 听在耳中, 接口笑道:大明国一统万方, 不分南北.朱元璋一听, 心中大是高兴, 赏了许多银子给他, 第二天还赏多三百两纹银. 拿老板还命人将对联写好贴上来. 
朱元璋成为皇帝后, 常常出游. 一天, 他重游旧地, 见皇觉寺经历连年战火, 已经残破不堪. 他便下命重建皇觉寺, 并改名叫龙兴寺, 更加在寺大门上写下一副对联:大道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士;慈颜喜笑, 笑世上可笑之人.他所立之马皇后, 原出身寒微, 但朱元璋称帝后, 她便发奋读书, 更将所学扶助朱元璋. 一次, 朱元璋退朝后闷闷不乐, 马皇后说道:扇描黑龙, 呼风不能唤雨;朱元璋听罢, 觉得马皇后所说乃一精妙上联, 顿时闷气全消. 他见马皇后穿着绣鞋, 便回道:鞋绣金凤, 着地哪堪登天.及后马皇后离世, 朱元璋亲自为他写下一副挽联:宝瑟无声弦柱绝; 
刘伯温联对朱元璋
刘伯温是朱元璋的智囊, 学识超群, 曾为朱元璋开国立下汗马功劳, 甚得朱元璋器重. 一年, 朱元璋同刘伯温游姑苏(苏州), 策马同游灵岩山, 天平山一带, 及后至太湖. 太湖烟波浩瀚, 令朱元璋不禁想起春秋时, 越王勾践卧身尝胆, 带领三千越兵, 吞并吴国. 朱元璋回想自己一生, 心情澎湃, 以吞吴二字出了一上联:天下口, 天上口, 志在吞吴;刘伯温跟随朱元璋多年, 当然明白他的心意, 实时随口应道:人中王, 人边王, 意图全任.刘伯温这下联说到朱元璋的心坎中, 令他不禁仰天狂笑.... 
刘伯温赛比干
刘伯温投奔朱元璋之后, 深得朱元璋的信任, 他亦忠心耿耿地为朱元璋效力. 朱元璋喜欢对句, 故二人时常在一起以联互娱. 一年中秋, 朱元璋和刘伯温一起在花园内, 一面喝酒赏月, 一面对弈. 朱元璋仰望天空, 不胜感慨, 随口说道:天作棋盘星作子, 日月争光;朱元璋乃帝王之才, 高瞻远瞩, 上联甚有气魄, 直与日月争光. 刘伯温一听之下, 已明其意, 顺口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 风云际会.下联气魄宏大, 将当时群雄四起的形势, 描绘德有声有色. 朱元璋听后, 点头称道:风云际会, 时势造英雄. 不久, 有人进贡给朱元璋一篮花香藕, 既白又嫩, 看在朱元璋眼内, 直如西施双臂, 便出了上联:一弯西子臂;刘伯温不假思索地道:七窍比干心.下联用了忠臣比干, 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 
和尚助刘基
一年, 刘基探亲后回京, 在官船上写奏章. 他深知朱元璋喜爱对联, 群臣的奏章最好顺口, 工整更佳. 但写到这句, 怎样也写不下去:蹉跎岁月, 五旬有三;苦思良久, 仍没有好句, 恰巧岸上有一和尚请求搭船, 刘基为人随和, 便让他上船. 和尚上船后, 见刘基愁眉不展, 问及何事, 刘基一一告知, 那和尚笑道:这样也需烦恼, 不若这样写:补报朝廷, 万分无一.刘基听后大喜, 说道:大师高才, 万分敬佩. 
追求诗意的人生
对联故事(二)
鬼斧修文章, 神工砌诗词
一年中秋, 乾隆皇召集众大臣在御花园赏月. 乾隆皇提出与纪晓岚对句, 以增雅兴, 他还首先吟出上联:玉帝行兵, 风刀雨剑云旗雷鼓天为阵;乾隆皇吟罢, 踌躇满志十分得意地望了众大臣一眼, 在注视纪晓岚, 看他如何可对. 纪晓岚沉思了一会, 吟道:龙王设宴, 日灯月烛山肴海酒地作盘.纪晓岚对的十分工整, 下联气魄之宏大, 比起上联犹有过之. 乾隆皇听后, 方才吟出上联的得意神色都消失不见. 正所谓 伴君如伴虎, 纪晓岚一看之下, 当然立即明白乾隆皇好胜, 自己实不应和他平对. 不过纪晓岚并不害怕, 他解说道:主上贵为天子, 故风雷雨电任从驱策, 傲视天下. 微臣乃酒囊饭袋, 故视日月山海, 都在筵席之中, 不过肚大贪吃而矣. 乾隆皇听后, 得意之色再露, 对纪晓岚笑道:爱卿饭量虽好, 如非学富五车, 实不能有如此大肚. 
纪晓岚除了和乾隆皇对句, 还时常喜欢和其它大臣开玩笑. 有一天, 纪晓岚从内宫出来, 赶着回家, 却被几个太监拉着, 要他讲个笑话才放人. 纪晓岚没办法, 只好说道:从前有个人惧内.... 纪晓岚忽地停口, 太监们都不明所以, 便一劲儿问道:那下面呢? 纪晓岚说道:下面没有了. 太监们还待追问, 其中一个稍为聪明的说道:大家快放手, 我们给他耍了. 其它太监奇道:怎么耍了? 那太监道:我们当太监的下面还有甚么呢? 太监们都又气有恨, 心谋报复. 此事传到乾隆皇耳中, 笑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对那些太监说道:我帮你们出一口气, 明天退朝时, 你们拿这个对子给他对, 他对不出太监的对, 必定给人笑话, 声名尽丧. 第二天, 那些太监们当着许多大臣面前, 找来纪晓岚说道:素闻大人是对句名家, 我们对一句子吧, 说完吟道:榜上三元解会状;纪晓岚随口答道:人间四季夏秋冬.那些太监们都齐声嘘道:不对, 四季怎么没\"春\"字? 纪晓岚笑道:有没有\"春\", 那可得问你们自己了.在场的大臣们都笑得直不起腰来. 
有一天, 纪晓岚儿时的友人来探访他, 纪晓岚十分h开心, 和他倾谈到深夜. 第二天, 纪晓岚便带朋友出外游玩, 纪晓岚但见湖光山色, 渔民都优悠地捕鱼, 不禁叹道:官场险恶, 怎及渔家之乐. 友人见纪晓岚情绪低落, 便道:我有一上联, 是个谜语, 打一动物, 就你来对吧. 说完吟道:卧也坐, 行也坐, 立也坐, 坐也坐;这一招果然有效, 纪晓岚立时忘了烦恼, 专心猜谜. 走了一会, 忽地一条小蛇游进草丛之中, 纪晓岚笑道:有了.坐也卧, 行也卧, 立也卧, 卧也卧.纪晓岚还说:横批-我吃你, 你的是青蛙, 我的是蛇. 友人只好拱手认输. 
乾隆皇在年轻时励精图治, 史称乾隆盛世, 但他在晚年却好大喜功, 极钟意人奉承. 在乾隆皇八十大寿之时, 他下诏群臣, 大肆兴祝, 大臣们或搜罗奇珍, 或撰词写诗, 极尽阿谀之能事, 为求得乾隆皇青睐, 唯独是纪晓岚悠悠荡荡, 甚么也不做. 寿宴那天, 乾隆皇听那些大臣们歌功颂德, 但文诗都不堪入耳, 他又见纪晓岚站在一旁, 不声不响, 他心中有些不快, 便对纪晓岚说道:纪爱卿, 怎么独不见你的寿礼? 纪晓岚连忙跪下说道:微臣的是秀才人情, 只有一副寿联, 请皇上笑纳. 说完吟道:八千为春, 八千为秋, 八方向化八风和, 庆圣寿, 八旬逢八月;五数合天, 五数合地, 五代同堂五福备, 正昌期, 五十有五年.原来这年狄八月乃乾隆皇八十大寿, 又是他即位五十五年, 群臣都赞叹他的寿联撰得巧妙, 乾隆皇更是笑道:爱卿不愧才子, 所有寿联中我最喜欢这副, 赏银千两. 
蒋士铨, 是清朝戏曲作家, 乾隆年间进士, 官至翰林院编修. 他与袁枚, 赵翼合称江右大三家, 由于他精于作曲, 乾隆皇都佩服, 称他为江右才子. 蒋士铨年少时聪慧异常, 能诗善对, 有神童之称. 有一年, 葛仙山有个老道, 途经蒋士铨的家乡, 听闻有个神童, 便亲来证实一下. 那老道对蒋士铨说:葛仙山有一虎岩, 我得一上联, 你来对下联吧. 蒋士铨一口应允, 老道说:虎岩无虎, 呼虎成名, 赵公元帅;蒋士铨见老道所出上联也真够绝, 他四处望了望, 便指着远处的塔山说道:塔山有塔, 托塔为神, 李靖天王.老道听后, 说道:果不愧为神童. 
袁枚, 字子才, 清代诗人. 他自幼家贫, 但聪敏好学, 他曾登杭州吴山而成诗, 诗云:眼前两三级;足下千万家.袁枚天份高, 又用功, 更爱书如命, 乾隆皇更誉他为奇才. 江左三大家之一的赵翼也曾副诗赞扬袁枚:八扇天门铁荡开,行间字字走风雷;子才果是真才子,我要分他一斗来.乾隆十三年, 袁枚失意于仕途, 又逢其母病重, 乃辞官归隐于江宁小仓山随园, 全力驰骋于诗坛, 成为当时诗坛的泰山北斗. 在随园袁枚的书斋有一副他自己写的对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一天, 有一友人到访, 看见对联, 便对袁枚说道:听说贤兄读过坟典索丘, 今天特来借阅. 袁枚知是友人说笑, 但亦因为自己写得太过认真, 他便将对联撕下, 从此袁枚便虚怀若谷, 除向古人书本学习外, 更不放过身边的一切. 他说:村童牧竖, 一言一笑, 皆吾之师, 善取之皆成佳句. 有一次, 袁枚随园中一担粪者在梅树下报喜道:有一身花矣! 袁枚立加工而成为: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后袁枚出门, 有野僧送行说:可惜园中梅花正盛, 公却带不得去! 袁枚又随即答道: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 
袁枚还在江宁为官时, 有一天, 他信步出城, 在下午时份来到一古庙. 那古庙已经残旧, 没甚么人上香, 袁枚也感口渴, 便入内歇脚. 方丈见是袁枚, 便奉上香茶说道:久闻大人才高, 老衲有一事相求. 袁枚说道:大师请说. 方丈说道:劳烦大人随我一看. 二人来至后院, 方丈揭开一铁罩, 露出一面半埋土中的大鼓. 方丈说道:此地原是藏鼓楼, 此鼓是宋朝扬州府门外的堂鼓, 大有来历. 它是岳飞在牛头山大战中, 名牛?(白/本)突围催粮时所用的鼓, 上面还留有当时牛?打鼓的?(金间)印. 本庙的老祖师当时在扬州府当差, 后来岳元帅被害, 老祖师便用一面新鼓将此鼓换下, 带来了本庙中出家, 它就成了镇庙之宝. 几经相传到了老衲的师傅手中, 一天, 忽地狂风暴雨, 藏鼓楼倒塌, 便成了现在的样子. 老衲的师傅感叹良久, 吟了一上联, 但久久对不出下联. 直到他临终, 也不成对, 便留下遗言, 要对出了下联, 才可不鼓掘出, 重修藏鼓楼. 袁枚说道:那上联是什么? 方丈吟道:鼓架架鼓, 陈皮不能敲半下(夏);上联果然难对, 因为陈皮, 半夏乃药名. 袁枚沉思良久, 也不能成对, 时近黄昏, 他不禁焦急起来. 忽地有人打起灯笼, 袁枚笑道:你师傅的遗愿可了却了. 说完吟道:灯笼笼灯, 纸(枳)壳原来只防风.下联也巧妙地嵌入枳壳, 防风两种药名, 方丈连忙命人抄下, 再千恩万谢地送走了袁枚. 
袁枚生了个儿子叫袁桐, 他和袁枚一样, 聪明伶俐. 在袁枚的熏陶下, 也喜欢读书写诗. 一年重阳, 袁枚携同儿子登高, 一路上两人赏景摘花, 不觉到了山顶. 袁枚见天下万物尽收眼底, 不觉吟道:家有登高处;袁桐听了父亲所吟, 忽地自己在学堂乏味的生活, 随口答道:人无放学时.袁枚听了, 虽感儿子之幼稚, 却对也工整, 不禁哈哈大笑. 
续对惊四座
《随园诗话》中说:福建有个聪明绝顶的歌童点点, 能歌善舞, 吟诗作对也会. 一天, 他的父亲宴请朋友, 席间点点唱跳助兴, 旁边有人想试试点点的文才, 高声吟道:闲看儿童捉柳花, 合手拿;此人念罢, 旁人都说道:这上联怎么出的这样难, 上半句是诗, 下半句却是词牌! 众人诉说声此起彼落, 点点却道:还是由卧对吧. 之后说出下联:有约不来过半夜, 奴心怒.众人听后, 都拍手叫好... 
乾隆年间, 建锐营都统赫老爷五十大寿, 趁机大打秋风, 各地旗士都奉承恭维, 独曹雪芹耿直不阿, 不理强迫. 曹雪芹隐忍至都统祝寿的那天, 差人送了副寿联到来. 都统心中高兴. 展开联头, 只见上联第一句是:大老爷作寿...都统更是大喜, 立命人挂上, 谁知全联竟是:大老爷作寿, 鱼也受, 肉也受, 金钱也受, 红黑一把找, 不分南北;小黎民该死, 黍未熟, 麦未熟, 稻粱未熟, 青黄两不接, 哪有东西.众人差不多笑出声来, 都统立即命人去捉拿曹雪芹, 但曹雪芹已经离开去西山写他的石头记了. 
对句压三江
乾隆时有一次乡试, 朝庭连换数次考官, 都给江南的才子们弄得狼狈而归. 乾隆皇无奈, 只好派了翰林院学士王尔烈去主考. 那些才子们闻说之后, 都聚在一起商量, 还认为王尔烈乃一平常北佬, 只识 \"学而时习之\" 等题目. 王尔烈知道后, 决心要好好治一治这些狂妄的家伙. 第一场考试王尔烈便出了 \"学而时习之\" 为题. 众考生都心中暗笑, 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文章, 认为王尔烈不过尔尔. 王尔烈却很奇怪地每场考试都坐在考棚书写. 第二场考试, 题目竟也是 \"学而时习之\". 众考生只好搜索枯肠, 勉强挥就. 王尔烈却仍然每场考试都坐在考棚书写. 到第三场考试, 题目还是 \"学而时习之\". 众考生目瞪口呆, 一个个垂头丧气地交了白卷. 王尔烈依然每场考试都坐在考棚书写. 考试完后, 王尔烈笑道:各位考了三场, 我也写就三篇文章, 贴在场外请各位多多指教. 众考生一看之下, 见三篇文章各有不同特色, 不得不叹服. 其中一个考生不服, 在考场门上写下:南方千山千水千才子;王尔烈立即提笔写下:北国一天一地一圣人.众才子至此莫不拜服, 乾隆皇闻说之后, 哈哈笑道:爱卿真的是文压三江啊! 
再对服考生
王尔烈降服了众考生之后, 便返回官衙审阅考生的答卷, 看到其中一考生因连考三场, 已经头昏眼花, 竟然将 昧昧我思之写成:妹妹我思之;王尔烈不禁哑然失笑, 顺手批道:哥哥你错了.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事情引为笑柄. 此事传到众江南才子耳中, 众才子又不禁怒气冲天, 再来找王尔烈对句以决高下, 王尔烈当然不怕, 其中一才子高声吟道:室内焚香, 烟绕画堂蟠白蟒;王尔烈立即应声答道:池边洗砚, 墨随流水化乌龙.众才子见王尔烈才思敏捷, 从此都不敢再找他生事了. 
乾隆年间出了个才女叫李氏, 她出身官宦之家, 自幼能诗善文, 尤精对句. 李姑娘的父亲原以为她读书不过是学字而矣, 谁知李姑娘聪慧过人, 竟成了老师最得意的门生. 一天, 李姑娘和几个同学正在回家路上, 路经一池塘, 塘中几条水牛, 还有数尾游鱼跳跃. 她们看得高兴, 在塘边放牛的老人说道:我出个上联, 你们谁对得好, 我就送两尾鱼给他. 说完吟道:鱼有尾, 牛有头, 有头有尾;众小朋友都正在想, 李姑娘上前就说:蟹无肠, 蛇无足, 无足无肠.老人十分高兴, 将两尾鱼递到李姑娘手上, 再说道:我还有一联, 妳敢对吗? 李姑娘笑道:老伯请出上联. 那老人吟道:鱼鳞云掩目;李姑娘想起父亲所提鲸鱼之事, 脱口说道:鲸脊水冲天.老人惊叹不矣. 
乾隆时, 有一年大旱, 农作物都枯萎了, 人民都非常心急. 有些乡绅说是因为农民不敬神灵, 得罪了城隍, 所以有此灾祸. 必须在合资城隍庙开坛作福, 做神功戏, 方可有雨. 当然, 乡绅们将小部份的献金用来作福, 大部份的献金都吞了. 他们当然少不了送了些给县老爷. 祈福那天, 和尚道士都诵经念佛, 百姓都跪在地上虔心叩拜. 但数十天过了, 还不见下雨, 乡绅们却在大鱼大肉, 不亦乐乎! 贡生麦为仪见此甚气愤, 提笔在城隍庙大门上写下:野道鬼僧拜散风云雷雨;贪官污吏求出日月星辰.县老爷同乡绅们见后都恨得咬牙切齿, 但说也奇怪, 第二天竟然落起大雨. 百姓都说:那么多和尚道士, 都抵不过一副对联. 
过了一年, 那些乡绅静极思动, 又再出了些计谋敛财. 原来那里有一座道果真君庙, 相传因他曾吃了母亲的肉, 所以青面獠牙, 十分丑陋. 早些时庙宇受到雷击, 有些破烂. 那些乡绅和官府勾结, 要重修真君庙, 修金身, 开光设醮七天. 费用由百姓摊分, 设醮期间, 不准杀生, 所有人都要斋戒. 到设醮那天, 老百姓都诚惶诚恐地斋戒, 但那些乡绅们却用修庙钱买来大鱼大肉, 在庙中大吃大喝. 麦为仪看在眼里, 偷偷再庙门上贴上一副对联:雷打道果真君, 木偶无灵, 枉受香烟四百载;风流本乡绅士, 征收有限, 仅供酒肉两三年.那些乡绅饮饱食醉后出来一看, 都暴跳如雷, 但知是麦为仪所提, 却又不敢追究. 
追求诗意的人生
南宋的民族英雄岳飞, 虽然被秦桧所害 但名传万世. 为了记念这位英雄, 人们在杭州修了岳王墓及岳庙. 清乾隆年间的状元秦涧泉游岳庙之时, 见人们凭吊岳飞, 痛骂秦桧, 感慨万千, 提笔写下一副对联: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岳王坟前跪着四个人, 分别为秦桧, 王氏, 万俟窝及将俊四个奸臣. 有人撰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人妄)臣.更有人模拟两夫妻的语气, 写了一副对联:咳, 仆本丧心, 有贤妻何若至此;啐, 妾虽长舌, 非老贼不到如今. 
清代乾隆年间, 四川出了个名叫李调元的才子, 才华出众, 诗文信笔而成. 一年, 他路过某城, 闻州官正在为赴考的才子饯行, 他正在看时, 不觉也被拉入席. 只见堂中方匾写着 \"起凤来龙\", 左面厢房写着 \"大块\", 放满当地名流的文章, 右面厢房写着 \"玉珠\", 放满当地雅士的诗文. 忽地, 席间一位书生放声高谈阔论, 李白, 杜甫及三苏也不放在眼内, 另一位书生却说:当今绵阳的李调元, 也算学富五车...也还未说完, 那狂才便阴阳怪气地说:李调元乳臭未干, 文章不通, 诗词也如狗屁. 众人都议论纷纷, 独李调元不动声色地饮酒. 一会儿, 那州官说道:我请各位做一个对子, 上联用\"大块\"作头, \"起凤\"的起字末, 下联用\"玉珠\"作头, \"来龙\"的来字末. 那几位才子搜索枯肠, 也写不出半个字来, 李调元从容地站起来, 提笔挥就:大块投河, 方知文从胡说起;玉珠击鼓, 始信诗由放屁来.那些不把李调元放在眼内的才子都走来一看, 都惊呆了, 明知被骂, 却又不知此人来历. 李调元摆出傲慢的态度, 再写下:李白诗名高千古,调奇律雅格尤高;元盼多少风骚客,也为斯人尽折腰.李调元掷笔而离, 那几位才子围上来一看, 方知是李调元, 但都对\"大块投河\"及\"玉珠击鼓\"百思不得其解, 后得高人指点, \"大块投河\"及\"玉珠击鼓\"的声音都是\"不通\"\"不通\"的, 都是嘲笑你们的\"大块\"文章, \"玉珠\"诗词. 
有一年李调元带了个书僮赴考, 由于在路上浏览景色, 出了川后他便急于赶路. 傍晚来到了渡口, 却有许多人在等候, 李调元只好在苦等. 老梢公见他的模样, 知是赶考的人, 便想帮他一把. 便对他说:你似是赶考之人, 想必学问不差, 我出个对子, 你能对上, 我便先渡你, 连船钱都可免了. 李调元说道:好啊, 却不知其它人意下如何? 众人都无异议, 老梢公说道:鼻孔子, 眼珠子, 珠子高于孔子;李调元虽见上联对圣人有所不恭, 但却也巧妙, 便答道:眉先生, 须后生, 后生长过先生.老梢公提手说道:对的好, 请. 
李调元过了渡口, 便再急急赶路, 但他仍然改不了脾性, 专拣些风光秀丽的地方行. 一天, 走得晚了, 方知错过了宿处. 忽地见到一带瓦房大户, 便前往借宿. 户主原是进士, 做了几年知县后退隐, 正在和一班文人才子喝酒. 主人生性豁达, 但座中文人却目中无人, 见李调元也是文人打扮, 便想给他一个下马威, 其中一位傲慢地说:树木桠多, 不宿无毛之鸟;李调元心知对方有意嘲弄于他, 便气道:滩平水浅, 难藏有角蛟龙.李调元说完转身便走, 那家主人见状, 又听得李调元志气不凡, 便追出邀请李调元留低. 那些才子再也不敢小看李调元, 只好讪讪地问李调元的姓名, 李调元说道:骑青牛, 过函谷, 老子姓李;说完反问那秀才姓名, 那秀才却不知如何回答, 那主人家笑道:这位先生和阁下同姓, 难以对答, 老朽的姓名还可以勉强一对. 之后吟道:斩白蛇, 定汉室, 高祖是刘
巧对回文联
李调元一举登科, 做了数年官, 便回乡探亲. 入了四川后, 小不免沿途欣赏风光. 一路行到川东, 忽地一座高山在前, 风景秀丽, 李调元便带了数个随从登山浏览. 山上有一古庙, 香火鼎盛, 庙中主持更是仰慕李调元的文才, 亲自替他焚香, 又倍他四处游玩, 更设置斋菜款待. 李调元心知主持有所求, 也不说破. 饭后用茶时, 主持说道:大人, 老衲有一事相求. 李调元说道:方丈请说. 方丈说道:本庙上代有位长老, 擅长丹青. 一次, 当他正完成一幅出水荷花图时, 刚好吴中才子唐伯虎路过, 便请他题字. 唐伯虎提笔写下一个上联便收笔. 长老问他为何, 唐伯虎说道:我只写下一上联, 今后如果有谁能对出下联, 他必定是当世奇才. 此联至今无人能对, 大人可否续对? 李调元大奇, 叫方丈立即拿画一看. 那果然是好画, 但字更好, 龙飞凤舞地写着:画上荷花和尚画;李调元一看, 知是谐音回文联, 果然难对. 沉思一会, 说道:有了, 便提笔写下:书临汉字翰林书.方丈大喜, 连称奇才. 
过了几年, 李调元调任广东学政, 在他赴任途中, 经过了洞庭湖, 那里的抚台大人也是才子一名. 拿抚台大人也很欣赏李调元的文才, 便带领当地的文人, 设宴款待李调元. 抚台大人对李调元十分恭敬, 但在座却有几位才子不知天高地厚, 想难倒李调元以显自己才华, 提出对句, 其中一人吟道:洞庭湖, 八百里, 波滚滚, 浪滔滔, 大宗师自何来?吟完洋洋得意地说道:大人, 请! 李调元知他自负, 有心教训他, 便道:巫山峡, 十二峰, 云霭霭, 雾蒙蒙, 本主考从天降!下联一出, 众人皆叫好. 那秀才还想挽回面子, 再说:大人可否再赐教一联? 也不待李调元答允, 便吟道:五百罗汉过湖, 岸边波心千佛子;李调元稍加思索, 便道:一个淑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众人听后, 再一次叫好, 李调元却忘形地说道:我也有一联, 请大家赐教, 说完吟道:枣棘为薪, 截竖开横成四束;上联一出, 众才子哑然, 无人能对得上, 那抚台大人见李调元有些忘形, 便想令他知道江山无限, 能人辈出. 接口吟道:阊门启户, 移多补少作两间.众人听罢, 莫不叫好, 李调元更是一凛, 收起了目中无人之心. 
张怀溎巧对李调元
清朝时四川广水出了个天才叫张怀溎,他聪明伶俐,九岁时已能写得一手好诗.有一天,他忽地对老师说道:古人都十分其怪,寸身合起来应该是矮,但却是射.委矢合起来应该是射,但却是矮,老师也不知如何解释给他听.此事传到李调元耳中,便叫了张怀溎来到面前,说道:这两字是由象形文字所演化而来,我可以详尽的说给你知.你十分聪明,我出个句给你对好吗?张怀溎点头答应.李调元说道:雨过花争放;张怀溎听得园中鸟儿在歌唱,顺口答道:春来鸟自鸣.李调元呆声赞好. 
华夏文史联
清代著名书法篆刻家邓石如, 刀功细腻, 能在方寸间反映万千气象. 他的书斋名\"碧山书屋\", 落成后他准备写一副对联点缀, 但苦思良久, 也未能得到一副雅致的. 于是他叫了所有他的学生来, 大家一起推敲. 他深信青出于蓝佯而胜于蓝. 不久, 学生们都交了稿, 但邓石如观看了大部份, 也都未能合意, 最后, 他被一副对联所吸引: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贴,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上联写天下奇景, 下联写今古绝世文才, 绚丽璀璨. 邓石如立即写下这副对联, 挂在书斋之中, 更对那位学生勉励夸奖了一番. 
清朝有个满州的务实才子名叫麟兴, 字见亭, 嘉兴年间进士. 他饱读诗书, 更精水治, 修补了许多水利工程. 麟兴致仕后在北京定居, 以诗酒自娱, 一天, 他信步来到了酒仙桥, 景色秀丽, 麟兴站在桥头欣赏, 忽被桥名带起酒引, 正想找个朋友喝酒去, 却见他的好友大文学家高鹗正骑着毛卢走将上来. 高鹗走上前叫他, 高鹗却吓了一大跳, 麟兴笑道:高兄又想那红楼梦的结局吗? 别为古人担忧了, 我有一上联, 就你来对吧. 说罢吟道:跨鹤酒仙应入座;高鹗看看石桥, 便顺口答道:骑卢诗人或题桥.麟兴笑道:好个骑卢诗人, 既已题桥, 就和我喝酒去吧. 
改联辱财主
清朝嘉兴年间, 有个叫化头, 由于长袖善舞, 能广结人缘, 渐渐摆脱了穷困. 到了他的儿子时, 更是青出于蓝, 家财万贯, 成了当地的富翁. 那叫花儿子富起来之后嫌叫化身份低微, 便将叫化头的位置让了给别人做, 自己便当起财主来. 但他心中仍然觉得自己虽然富有, 但人家总当他是叫化头, 不大看得起他. 于是他便花了数千两银子买通了官府, 令三个儿子都有了功名. 一年除夕, 他还写了副春联挂在门上:巷有几人, 举贡, 监生, 进士;家无别业, 诗书, 礼乐, 文章.数天后, 新会才子萧燧和几位文友路过, 见春联口气大, 问及始末, 心中不屑那财主的为人, 提笔改写了副对联贴在其上:巷有几人, 化子, 舞蛇, 弄术;家无别业, 琵琶, 绰板, 三弦.众人看后都捧腹大笑. 
清朝嘉兴皇帝算得上精明能干, 即位之后也有所为. 太上皇一死, 他立即下诏赐死和坤并抄了他的家产. 但政治败坏, 西南方不断起义, 还好嘉兴皇帝都能一一镇压. 嘉兴十八年, 北方又有天理教起义, 由林清, 李文成组织. 李文成虽机密泄露而牺牲了, 但林清却能孤军从东华门, 西华门攻入皇宫, 不过却因兵力不继而给清兵火器营所击退, 起义失败. 当起义军攻打皇成时, 嘉兴皇帝正在热河取乐, 闻变立时呆了, 众大臣也六神无主, 但那位东阁大学士, 太子太傅(太师)董诰却实时嚎啕大哭. 而当时留在宫中协助太子监国的宰相曹振镛也只识泪流满面, 全无主张. 幸好太子果断, 立刻调兵入宫, 才能保命. 之后嘉兴皇帝下诏罪己, 又作了些改革, 才令天下安稳. 后来有人写了副对来形容两位权贵当时的出色表现:庸庸碌碌曹丞相;哭哭啼啼董太师.二人虽然恼怒, 但也只好由之. 
清朝嘉兴年间广东西宁县有个老中医叫关信, 他精于医治伤寒, 他也是秀才出身, 因不满考场黑暗, 便习医济世. 在他小时候, 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因事外出, 小学生们自然闹起来, 弄得个个满身尘沙. 老师回来看见, 十分生气, 说道:你们顽皮, 我出个对子, 不能对便受罚. 小学生们个个立即正襟危坐, 老师吟道:抹则净;小学生们个个争着答, 不是用水洗, 便是无灰尘之流, 独关信看见窗外有位大婶在晒榖稻, 随口答道:晒之干.老师转怒为喜, 称赞了他几句, 但见小学生们良莠不齐, 心中感慨, 信口说道:一样米养百样人;关信以为先生又再考他, 他才思敏捷, 立即答道:千家诗吟万家客.老师大喜, 说道:你真是个人才. 
追求诗意的人生
嘉庆年间有个才子叫宋湘, 他当时家贫, 连进京会试的盘缠也没有, 便向惠州知州伊秉绶商借. 那知州为乾隆进士, 爱好风雅, 也扶持后进. 他素闻宋湘之才名, 便道:如你能以东南西北入一七言联赠我, 你的路费包在我身上. 宋湘立即提笔挥下:南海有人瞻北斗;东坡此地即西湖.伊秉绶见宋湘才思敏捷, 赞不绝口, 还赠纹银三百两给他作路费.原来南海乃古郡名, 为秦始皇三十年所置, 到三国吴时才称广州, 但后人仍沿用南海来泛指广东. 此西湖乃在惠州城西, 宋知州陈偁以湖水灌田, 而至丰收, 故又名丰湖. 北宋时苏东坡谪居惠州, 见这里风景秀丽, 可比杭州西湖, 曾出资修筑苏堤. 
宋湘性格豪迈, 磊落倜傥, 自成一家. 有一次, 宋湘北上至西北某省, 和当地的才子会文. 谁知那些文人都狂妄自大, 不把宋湘放在眼内, 不可一世. 席间还出句力邀宋湘试对, 上联是:东鸟西飞, 满地凤凰难下足;联中恬不知耻地自比凤凰, 还把来客比作鸟儿, 目中无人. 宋湘却并不介意, 不卑不亢地说道:南龙北跃, 一江鱼鳌尽低头.宋湘下联一出, 满座皆惊, 无不对他刮目相看. 
清朝的大学者姚文田, 学问渊博, 为官正直清廉. 他在任期间, 曾任主考, 不少亲朋戚友知道后, 都来套人情. 姚文田总是婉佢, 他说国家选拔人才, 名额有限, 如选拔了一个庸才, 岂不有一人才被排斥了, 况且还有王法在上, 实不能徇私. 但有些人不死心, 还请了更大来头的人, 及更重的礼来说. 姚文田心中有气, 索性写了副对联挂在门上:科场舞弊, 皆有常刑, 告小人无撄法网;平生关节, 不通一字, 戒诸生勿听浮言.此联一出, 众人都知难而退. 
左宗棠与曾国藩虽同是清朝的中兴名臣, 但由于路向不同, 施法相异. 1866年左近, 侵入新强的浩罕汗国的军官阿古柏先后与俄英定约, 想分裂中国. 曾国藩因新强路远, 主张放弃塞防来加强海防, 左宗棠坚决反对,认为在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会招致英、俄渗透, 还主动请缨出征。1875年,左宗棠被封钦差大臣, 督办新疆军务, 经过苦战, 收复了新强, 粉碎了俄英的阴谋. 左宗棠出使新疆之后, 曾国藩满不是味儿, 受其手下所唆摆, 写了副上联向左宗棠求对:季子敢言高, 仕不在朝, 隐不在山, 与吾意见辄相左;左宗棠正在新疆行军, 见曾国藩的上联, 心中有气. 不支持也罢, 还将他的名字崁入责难, 便毫不客气地挥就下联:藩臣徒误国, 进不能战, 退不能守, 问伊经济有何曾.也将曾国藩的名字崁入, 笑他实无经营之才. 
巧对曾国藩
曾国藩后来受命镇压太平天国, 许多人都投靠他做幕僚. 有一次, 湘军战胜, 曾国藩带了些幕僚出城游玩庆功. 途中遇雨, 便走进一间瓦屋躲避, 原来那是一间祠堂, 甚有气派, 木梁雕着大鳌鱼. 曾国藩见状顺口吟道:梁上鳌鱼, 难煎难炒难供客;但却怎样想也续不出下联, 他便示意众幕僚续联, 一时间个个面有难色, 忽地一把声音吟道:门中将军, 不饮不食不求人.曾国藩抬头一看, 见门上贴着两个门神, 心中佩服, 询问之下, 知是皖西解元赵赭生, 立请他做幕僚, 当任参谋. 一天, 赵赭生接到紧急公文, 因怕有所担误, 未经禀报便直闯内堂, 曾国藩正抱着小妾在膝上, 见状对他大吼:瞎千双万双眼;赵赭生心中不悦, 顺口答道:放一百二十心.说完将文件放下便走, 他心感曾国藩喜怒无常, 当晚便悄然而别.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有趣,精彩。
追求诗意的人生
一豹兄辛苦!在哪收集到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追求诗意的人生
好极了,一豹弟辛苦了,舟子深谢!
追求诗意的人生
呵呵,问好大家!也是偶尔发现的,待续。。。
追求诗意的人生
对联故事(三)
虽无片地栽, 却有冲天志
明太祖皇后马娘娘生平信佛, 常去某寺院参佛. 朱元璋一统天下, 马娘娘更加认为是佛祖庇佑, 对那寺院的和尚格外敬重. 那寺院的和尚因为有马娘娘撑腰, 渐渐专横起来, 作威作福. 在寺院四周强霸土地, 不服者便打, 打完还要送官究治, 老百姓都满口怨言. 有一书生闻得此事, 有心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一天, 那书生来到寺里烧香, 还在寺中指指点点, 说道:寺庙是好寺庙, 惜美中不足. 老和尚闻言, 便向书生请教, 书生道:如此雄伟的寺庙, 山门上竟无一副对联. 老和尚闻言后, 也觉书生说得不错, 便请书生撰联. 书生假意推辞一番, 便写下这副对联:香残日落, 了却凡心一点;炉中火尽, 须把意马牢栓.老和尚十分高兴, 千谢万谢, 将书生送走后, 便命人将对联用金字刻在山门上. 老和尚不知联中玄妙, 还自鸣得意, 但稍有学问的人士看后, 无不捧腹大笑. 久而久之, 老和尚也心感不妙, 便请了个有识之士来求解. 那人看后, 也捧腹大笑了好一会, 才道出联中之意:原来上联 香去了日, 凡去了点, 合起来便是个 秃 字,之后下联 炉去了火, 再栓上马, 合起来便是个 驴 字.老和尚听后, 立即命人将山门拆下, 用斧头劈了, 但事情已经引为笑柄. 
朱元璋的四子朱棣当了燕王后, 常觊觎皇位, 识了道衍和尚后更甚. 这和尚诡计多端, 更口出狂言地对朱棣道:有我助你, 准保你\"白头\". 朱棣十分高兴, 因\"白头\"指王字加上白字头, 即成皇也. 朱棣因此对道衍和尚言听计从. 洪武末年, 皇太子死, 朱元璋立朱允慥为王太子, 朱棣十分不快. 朱元璋死后, 朱允慥即位, 便开始削弱诸王权力, 还废了几个做庶民. 朱棣面对被削的危机, 更加紧练兵, 以图篡位. 这年冬天, 天气寒冷, 屋椽下都结了长又粗的冰柱, 朱棣随口说道:天寒地冻, 水无一点不成?;(?)=水字加一点, 同冰朱棣似说天气, 其实借题抒发情怀. 道衍和尚正好经过, 当然知他的意思, 马上凑上去道:国乱民愁, 王不出头谁做主?道衍更告诉朱棣, 朱允慥已下诏逮捕燕府官员, 并密令驻军围困燕王府, 若不立即起兵, 后果不堪想象. 朱棣立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 讨伐朱允慥. 
神童对皇帝
彭印山, 明朝永乐年间人, 聪明绝顶, 善对句. 那年元宵节, 京城四处张灯结彩, 永乐皇帝也带了几个随从, 出来凑热闹. 他们一行人, 微服夹在人群之中, 一路赏灯而行. 忽地走到一户人家, 门口并未张灯, 冷冷清清, 但室内却传出阵阵读书声, 声音似由一少年所发. 永乐皇帝心想:如此良宵, 其它人大大小小都上街去了, 这小孩却闷在家里读书. 他好奇地走进屋里, 见一少年正在昏暗的灯光下读着四书五经. 永乐皇帝和他闲谈了一会, 知他叫彭印山, 又见他胸怀大志, 出口不凡, 便提出对对子. 彭印山见来者谈吐举止不凡, 也就应承. 永乐皇帝先说出上联:灯明月明, 大明一统;彭印山年纪虽小, 但却明白永乐皇帝这即境的上联说些甚么. 心想这大明江山, 令到百姓能安居, 到现时歌舞升平, 实在皇恩浩荡. 下联便有了. 彭印山胸有成竹地说:君乐臣乐, 永乐万年.永乐皇帝听后, 龙颜大悦, 当晚便召了彭印山进宫中. 
追求诗意的人生
王汝玉, 明朝永乐年间才子, 江苏苏州人, 曾任翰林院五经博士, 与解缙一起编撰 永乐大典. 王汝玉小时聪敏过人, 在私塾里读书, 常常名列前茅. 在他九岁那年的清明节, 老师选了几位学生及王汝玉一起郊游. 当他们路经一处坟地, 看到许多人正在焚烧纸钱, 老师随口说道:冢上烧钱, 灰逐微风成粉蝶;老师说完, 回头看着王汝玉. 平时在课上对答如流的王汝玉, 一时竟对不上来. 老师并不责备, 还一面行, 一面鼓励他. 不觉行到一个小池塘边, 池水清澈, 甚似王汝玉家门前的一个小塘. 王汝玉想起常在池塘中洗墨砚, 心中一动, 立即走到老师面前说道:池边洗砚, 墨随流水化乌龙.老师听后十分高兴. 
明朝时南海有个才子叫邱浚, 聪明无比, 孝宗时官拜文渊阁大学士. 邱浚小时家中很穷, 父亲在他六岁时就已经去世, 和母亲过着艰苦的生活. 一天, 邱浚放学回家, 走过邻居菜园, 见满园红红的西红柿, 馋得口水直流, 却见邻居老伯正在田中锄树头, 忽?心生一计, 拿了根长树枝伸进篱笆, 悄悄地去勾西红柿. 其实老伯一早就看在眼里, 不过不动声色. 待邱浚伸树枝进园中, 他才笑道:这下可让我找着一个小偷. 邱浚连忙讨饶, 老伯笑道:你要吃西红柿也可以, 不过先要对个句. 对上了任由你吃个饱, 对不上就罚你帮我浇水, 可好? 邱浚说道:老伯快出上联. 老伯说道:猴孙子, 拿棍子, 伸进篱子钩茄子;邱浚说道:如果我真的对上, 让我吃茄子吗? 老伯笑道:我年纪已一大不, 还骗你不成? 邱浚说道:口说不行, 要拉拉钩(钩尾指)才成. 老伯笑道:好, 就拉拉钩吧. 钩完尾指, 邱浚道:老爹头, 扯锄头, 走到田头挖树头.老伯笑道:果然是个聪敏的孩子, 快进来吃吧. 
对句斗财主
邱浚小时候由于家贫, 读不起书, 只好站在学堂的窗外听书, 回家后划地成字苦学. 后来老师受邱浚感动, 在教室的角落放了一个位子, 免费给邱浚读书. 在老师的指导下邱浚进步神速, 老师认定他将来必成大器. 一年夏天, 正在上课之际, 忽地下起大雨来. 教室因年久失修, 有好几处地方漏水, 淋湿了数个学生. 其中一个财主的儿子, 见邱浚的座位是干的, 便想去占了他的座位. 邱浚不允, 两人争执起来. 老师知那财主财粗气大, 不想多事, 便道:你们不要争, 我出一个对子, 谁对上了便坐在这里. 便说出了上联:细雨肩头滴;那财主的儿子, 老半天也对不上来. 邱浚不慌不忙地说:青云足下生.先生听后非常高兴, 就让邱浚仍坐在那里. 财主的儿子不服, 哭着回家告诉财主, 财主便气冲冲地来到学堂找邱浚, 说道:听说你很会对句, 我有一联, 若你对不出来, 以后不要来了. 跟着念出上联:谁谓犬能欺得虎? (答案是 Snoopy 话的)邱浚并没有给财主的气焰吓倒, 反而傲慢地道:焉知鱼不化为龙?财主见邱浚的口气非比寻常, 真的怕了邱浚他日鱼化为龙, 只好离去了. 
联语显奇才
邱浚十九岁那年, 京城开科, 他只身赴京应考. 一路上马不停蹄, 不到三份之一路程, 邱浚病倒了. 他只好找一间旅店投宿养病. 那知一病数月, 得到病好, 科期已过, 盘缠耗尽, 邱浚只好沿途乞讨赶回头路. 一日, 邱浚经过羊城大富翁潘员外家门前, 见不少人在争看告示, 他便挤上前看. 原来潘员外请私塾先生, 能对下联者即可. 之上有一上联:谁有生花妙笔, 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应征者众, 但都不合潘员外的心意而败下阵来. 邱浚心想, 我应科不成, 若还糊口的饭碗也找不到, 还有甚么面目回家. 于是便走到潘员外面前说道:晚生不才, 只求抛砖引玉. 之后便说出下联:子怀治世雄才, 诗裁七步应声哦成.潘员外见邱浚口气不凡, 虽然有点潦倒, 但气宇轩昂, 一问之下, 知是潮州有名的神童, 便立即将邱浚聘用了. 
巧对结良缘
邱浚当了潘员外的私塾后, 十分用功去教潘员外的公子, 令他们受益不浅, 潘员外十分高兴. 邱浚课余, 喜在花园中游玩, 因而结识了潘员外家的小姐潘徽儿. 潘徽儿豆蔻年华, 花容月貌, 精通诗画琴棋, 她早闻邱浚有神童之称, 早想见一见邱浚. 一日, 潘徽儿正好在花园中碰见邱浚, 便想亲自试探他. 潘徽儿对邱浚道:小女子偶得一联, 未能续上, 望先生赐教. 随口说出上联:斜阳窥幽径曲曲弯弯;邱浚十分聪明, 一听便知潘徽儿之意, 但邱浚心想:今番花园相遇, 乃天作之合, 实非有意. 而小姐借境寓意, 岂不冤哉? 我何不借联辩白一下. 忖罢, 便开口答道:明月照方窗规规矩矩.潘徽儿听后, 益发敬佩邱浚, 自始和邱浚往来更密, 情愫暗生, 并在花前月下立下山盟海誓, 私订终生. 谁料事情给潘员外知道后, 潘员外勃然大怒, 将邱浚赶了出家门. 邱浚返家后, 日夜埋头苦读, 在第二年再上京应科, 一举夺魁. 邱浚高中返家, 途中再经过潘员外家门前, 他在外依旧青衫长褂, 不露富贵声色. 潘员外见邱浚如此, 料定他已经名落孙山, 便讥讽道:雏燕展翅, 满地凤凰难下足;邱浚脱口成对:巨龙腾飞, 一江鱼鳖尽低头.潘员外正想讥笑邱浚吹大气之际, 忽然一阵风吹来, 吹起邱浚的外衣, 露出下面的大红蟒袍, 潘员外方知失察, 连忙唤来女儿潘徽儿与邱浚相见. 潘员外见邱浚对自己女儿情心义重, 便答允他们的婚事. 
明朝有个大学士叫杨溥, 自小家贫, 母亲早亡, 与父亲相依为命. 没几年, 他的父亲又积劳成疾, 更加惨淡. 一天, 官府征召民工, 地方官几乎每天都催促他的父亲应征. 杨溥见老父体弱多病, 便毅然来到府衙, 要求代父应征做工. 那官员见杨溥身高不满四尺, 便说道:你这小儿, 有甚气力做工, 还不赶快叫你父亲前来应征! 杨溥不允, 跪在地上哀求, 连旁观的人们也为杨溥求情. 那官员见杨溥的孝心, 又有许多人为他求情, 动了恻隐之心, 便道:念你小小年纪便能心存孝道, 这样吧, 我出一对子, 对得上, 便 免了你父亲的劳役, 否则趁早叫你父亲前来应征. 杨溥道:请大人垂教. 那官员便道:四口同图, 内口皆归外口管;图字组成有四口, 里面有三小口, 外面有一大口. 上联的意思是说:平民百姓乃小口, 尽归官府的大口管. 大口有命, 小口不得违. 杨溥好好地想了片刻, 便说了下联:五人共伞, 小人全仗大人遮.伞字组成有五人, 上面的大人, 遮盖下面的小人. 下联的意思是说:平民百姓乃小人而矣, 全仗你们官府大人庇护照顾, 才能得以生存. 那官员见杨溥小小年纪, 但才思敏捷, 便遵守诺言, 放杨溥回家去了. 
于谦对和尚
明朝有个民族英雄于谦, 浙江钱塘人氏, 永乐年间考中进士, 官至监察御史及河南, 山西巡抚, 所到之处平反冤狱, 政绩显著. 后土木堡之变, 他当机立断, 拥立景帝, 反对南迁, 保住了大明江山. 他小时十分聪明, 只要老师稍加提点, 便能通解, 得了小神童的称号. 他的母亲在他出世时曾许了愿, 有一天, 便带他还愿. 于谦年幼好动, 在庙中四处玩耍. 庙中有一和尚, 原也是有学问的读书人, 不知怎地看破红尘出了家, 只是难改陋习, 时常喝得大醉. 那天和尚见于谦在庙中玩耍, 十分喜欢, 一问之下, 知是有名的神童于谦, 便想试他一试. 和尚心知于谦既称神童, 必有能耐, 寻常对子不行, 须要难题才可. 和尚稍一思索, 便对于谦道:小神童, 我出一对子考你, 行吗? 于谦当然不会在乎, 点头答允, 和尚说道:轰字三个车, 余斗字成斜, 车车车, 远上寒山石径斜;和尚说完, 心中还沾沾自喜, 殊不知于谦眨了眨眼, 便笑瞇瞇?道:品字三个口, 水酉字成酒, 口口口, 和尚只贪一杯酒.和尚听后暗暗称奇, 手却拍着于谦的头连连称赞. 
于谦自小胸怀大志, 要长留清白在人间. 在他七岁那年的清明节, 他和父亲及叔父去祭祖坟, 途经癸辛街的牌坊, 他的叔父见了, 要考考他. 他的叔父道:这 癸辛 二字, 属天干, 不知要用甚么, 才能和这名称相对. 于谦想了想道:要对也不难, 古人早已为我们想好了. 叔父大奇, 于谦不慌不忙地说:蜀国大将魏廷对诸葛亮说的地名 子午谷, 不是现成对上了吗? 于谦说完, 父亲和叔父都十分高兴. 三人边走边谈, 不觉来到一处叫 凤凰台的地方, 叔父见那里风光如画, 不禁又再想试一试于谦, 说道:我有一上联, 你来对一下. 便说出上联:今日同上凤凰台;于谦刚听完, 便脱口道:他朝独登麒麟阁.于谦以麒麟阁抒发鸿鹄志气, 父亲和叔父听罢, 连连夸奖. 
于谦对完叔父两联, 受到父亲同叔父赞许, 但叔父决意再考他一考. 叔父一边行, 一边想, 要出一较难之上联, 才能试出小于谦的能耐. 不觉走到一庭院旁, 叔父见庭院中一片竹林, 尖尖的新笋刚好冒出, 于是吟道:庭前种竹先生笋;殊不知小于谦立即接口道:庙后栽花长老枝.叔父道:我说的是种竹先长竹笋. 于谦答道:我说的是栽花时已经长了老枝.叔父笑道:我说的又变了, 是种的竹子先生损坏了(损音近笋).于谦也笑答道:我说的是栽花时长老用棍支撑起来.叔父见难不到于谦, 便笑道:好, 走, 叔父今天好好的请你吃一顿. 
孩儿对巡按
有一次, 于谦要去亲戚家中做客, 他的母亲给于谦穿上了红袍, 骑上了青鬃马, 送了他上路. 春风得意马蹄疾, 正好形容于谦的情形, 但当他愉快地骑着马时, 前面突然传来巡按大人的仪仗声. 于谦避让不及, 已冲进仪仗队之中. 众人将于谦擒下, 方知不是刺客, 连忙禀报巡按, 巡按见小于谦虽然年纪小小, 但仪表非凡, 便说道:我出个对子, 对上了便放你走. 跟着说出上联:红孩儿骑马过街;于谦随口答道:赤帝子斩蛇挡道.巡按见于谦对得又快又好, 十分惊奇, 便命人放于谦去了. 
某年夏天, 小于谦上学堂时, 他的母亲给他梳了两只羊角髻. 于谦开心地上学去, 走了不久, 碰上了一个和尚. 和尚见于谦梳了两只羊角髻, 便和他开玩笑, 说道:牛头且喜生龙角;和尚本来并无恶意, 谁知于谦却以为和尚在取笑他, 于谦立即翻了个白眼, 反唇相讥道:狗嘴岂能长象牙.和尚听后, 没趣地走了. 第二天, 于谦又再梳了个三角髻, 竟然又再碰上了那个和尚. 和尚见于谦改了发型, 又再逗他道:三角如鼓架;于谦又见和尚再取笑他, 生气道:一秃似捣槌.接连两次, 和尚都挨骂, 方知于谦的利害. 
明朝代宗年间, 出了两个神童叫李东阳及程敏政. 两人聪敏异常, 出口成文. 传到代宗耳内, 代宗立即召了他们入宫亲自考试一番. 当李,程二人进宫时, 由于宫门的门坎太高, 他们跨了好一阵子, 才入得宫门. 代宗见状, 脱口说道:书生脚短;李东阳听后, 立即答道:天子门高.李东阳是说:不是我们的脚短, 是宫门的门坎太高而矣. 众人听后, 都哈哈大笑起来. 代宗问了他们许多问题, 他们都对答如流, 代宗十分高兴. 到了吃饭时, 代宗见桌上一大盘螃蟹, 立即对二人说:虾蟹浑身甲胄;程敏政先对:凤凰遍体文章.文章在古时汉语中可以解作著作或花纹. 程敏政话音方落, 李东阳便脱口说道:蜘蛛满腹经纶.自古英雄出少年, 后来李东阳当了明武宗的首辅, 程敏政也当了翰林院的翰林. 
明代太监当权, 万安便投他们所好, 送礼兼拍马屁, 这伙人便在皇帝面前说尽好话. 万安凭着马屁功, 由吏部尚书一直当到首辅. 万安只知讨好皇上, 贵妃同那些太监, 想尽办法和他们吃喝玩乐, 令到朝中大臣都恨之入骨. 一次, 几位大臣又在一起聚会, 又谈到万安, 其中一个咬牙切齿地道:我有一上联, 正好形容万安. 便说出上联:心如九曲黄河;另一位实时应道:对, 我也有一联形容万安, 刚好成对. 便说出下联:面似千层铁甲.这对联很快传到万安耳中, 他反不为耻, 还变本加厉, 拍马屁更勤了. 
明朝成化年间有个状元叫费宏, 授翰林院修撰. 他为人刚正不阿, 不惧权贵. 明武宗正得年间, 他官至户部尚书, 他的伯父与他为同袍, 但职位却没他般高. 官场规矩只按官职大小排列, 不问年龄辈份. 有一天, 某大臣宴请同僚, 费宏同他的伯父一同被邀请. 开宴时, 主人按例请费宏上座, 但费宏坐下后, 却想起这是私宴, 不必按官职入座, 便立即与他的伯父换座. 一番拉扯之后, 终于坐定. 不料这番扰攘, 却给刚进来的司礼太监刘瑾看在眼内. 众人一见刘瑾, 都立即诚惶诚恐地起立相迎, 独费宏仍旧坐在那里点头打招呼算了. 刘瑾心中有气, 但却又不便发作, 便借方才换位之事, 尖声尖气道:费秀才以羊易牛;费宏见刘瑾将自己同伯父比作牛羊, 心中有气, 却不动声色, 缓缓地道:赵中贵指鹿为马.刘瑾大怒, 带同手下离去. 由于费宏在朝中很有威望, 刘瑾也不可对他怎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8:08:49编辑过]
追求诗意的人生
对联故事(四)
身心勤养息, 只待风起时
明朝时, 有一次乡试, 由李梦阳监考. 这李梦阳虽乃爱才之人, 但其为人思想过于正统, 甚多忌讳. 特别是提到尊长的名字, 必须拐弯或多写一笔. 开考前, 李梦阳见应考之人大多年轻英俊, 心中十分高兴. 在他观看名单时, 却发现一名考生同他同名, 他便叫了那考生到面前说道:你既是读书人, 怎不懂忌讳, 与我同名? 那考生一听, 冷笑道:我起名之时, 并不认识大人, 再说, 天下那么多人, 不能一一查问之后才可起名吧! 李梦阳没法, 便道:你既与我同名, 想必自负有才, 我出一联, 对上便让你考, 对不上便回家改了名在来报考. 说毕, 吟出上联:
蔺相如, 司马相如, 名相如, 实不相如;
考生虽见李梦阳横蛮, 但也没法, 只好答应. 他想了想后, 便说:
魏无忌, 长孙无忌, 你无忌, 我也无忌.
李梦阳见书生对得巧妙, 再坚持就会显得自己小器. 于是说道:你果然才华洋溢, 名字不用改了, 快快应考去吧.  联讽财主
明朝有个才子名祝允明, 由于他手上多了个岐指, 自号祝枝山. 他与唐伯虎齐名, 但他为人幽默, 常令人哭笑不得. 祝枝山的书法在当时是一绝, 许多人都想找他写字. 当时有个大财主, 请祝枝山写春联. 祝枝山知那财主刻薄吝啬成性, 便有意敲他一笔. 将春联写成: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财主一看, 气得发昏, 因为 明日逢春 好不晦气;终年倒运 少有余财. 怎看也十分不吉利. 祝枝山却说:这是十分吉利的呀. 说完便转身离去. 财主不服, 找了乡绅来评理. 祝枝山笑道:此乃吉利之言, 并无咀咒. 财主说道:若是吉利, 我当输你千两银子, 若说不出吉利之处, 你赔千两银子我吧. 祝枝山笑道:一言为定. 说完, 便高声诵读:
明日逢春好, 不晦气;终年倒运少, 有余财.
财主一听, 纵万分不愿, 只得付了祝枝山千两银子.
这对联用了破读的技巧, 祝枝山另一副有名的破读联:
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伤悲.
  智胜师爷
一天, 祝枝山遇上师爷徐子建. 这徐子建也是精通文墨之人, 却自命不凡, 恃才傲物, 见了祝枝山, 当然想出题难他. 徐子建道:祝兄, 久违了, 今日正好对个句子. 祝枝山道:谁出? 谁对? 徐子建道:不妨你出, 我续. 祝枝山心知肚明, 卖弄一些家底, 也不碍事, 于是笑着说:
三塔寺前三座塔,
徐子建一听, 认为太过容易, 随口道出:
五台山上五层台.
话音一落, 方想催促祝枝山再出句, 殊不知祝枝山却道:且慢, 我还没有说完, 之后继续说道:
三塔寺前三座塔, 塔, 塔, 塔;
徐子建乍听之下, 又随口道出:
五台山上五层台, 台, 台, 台, .........
徐子建委实不能再说, 怎能说五个台字来对! 祝枝山笑道:怎样, 抬不动了吧! 不能再抬了. 说完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暴发户  
一天, 祝枝山在江南游玩, 碰巧有一暴发户宴客. 那暴发户原出身弹棉花匠, 当初勤劳悭俭, 发迹后, 成为镇上有数的富翁. 但之后为富不仁, 敛财贪得, 做事昧着良心. 祝枝山来到大门前, 正想进内, 门丁见他相貌猥琐, 阻挡着不许他进内. 祝枝山大发雷霆, 幸好有一秀才认得他, 告知门丁, 门丁才放行. 主人见祝枝山到贺, 更感光荣, 席间, 主人更命家仆拿出纸墨, 请祝枝山即席挥毫, 写副对联. 祝枝山大笔一挥, 写就:
三尺冰弦弹夜月;一天飞絮舞春风.
众人看后, 莫不赞叹, 俱为祝枝山的才思翰墨所倾倒. 主人更满心欢喜, 命人将对联装裱好, 挂在大堂柱上. 后来经一老学究指出:三尺冰弦其实是指弹弓上的白色牛弦, 一天飞絮所指是被弹起的棉花, 但大家都心照不宣.
  联难秀才  
有一年, 祝枝山去杭州访友, 当地的文人才子闻得之后, 纷纷前往结交. 其中有一秀才, 心胸狭窄, 见祝枝山受其它人所推崇, 不是味儿, 便趁祝枝山和其它人闲谈时, 上前说道:先生吴中才子, 在下不才, 有一联求对. 祝枝山点头答应, 那秀才便道:
湖山倒影, 鱼游松顶鹤栖波;
祝枝山暗暗称好, 此人非一般文人, 出言极雅. 他稍加思索, 便道:
日月循环, 兔走天边乌入地.
秀才不防祝枝山才思如此敏捷, 无话可说, 只好拱手告辞. 祝枝山心想这秀才心高气傲, 若不施以颜色, 料他必不服我. 当下立即说道:且慢, 在下也有一联求教. 秀才只得应允. 祝枝山道:
秀才大奇, 这祝才子怎么出对寻常? 想也不想, 答道:
祝枝山又道:
秀才又答道:
祝枝山再道:
秀才又再道:
答完, 秀才心中正自得意, 祝枝山忽道:
梅花落地鱼鳞薄;
秀才也信口吟道:
竹叶升天龟壳厚.
众人闻后莫不大笑, 秀才才知失言, 方服了祝枝山.
  酒店受挫
祝枝山难倒了那秀才后, 不想却令城中归隐了的朱某不服, 相约了另外一位秀才来和祝枝山一决高下. 那秀才一见祝枝山, 抱拳便道:
屋北鹿独宿;
祝枝山见那秀才出联虽然刁钻, 但为人倒也正派, 也一拱手道:
溪西鸡齐啼.
那朱某见秀才未能难倒祝枝山, 便上前说道:在下朱某, 也有一上联求教. 说完便道:
大丈夫半截人体;
祝枝山见他出言不逊, 也不客气道:
朱先生三个牛头.
祝枝山对罢, 心中好不得意, 至天色将晚, 步回住处. 途经一小酒家, 便进内喝酒. 祝枝山喝了一会, 觉得口中干渴, 便命老板娘做了碗稀粥. 老板娘依言送来稀粥, 祝枝山吃完, 正要付钱离去之际, 老板娘笑道:付钱不必, 小店有一上联, 独欠下联, 解元可否续成? 祝枝山奇道:你怎识我? 老板娘笑道:解元今天对句, 我也在旁观看. 祝枝山喜道:好, 快快将上联道来. 老板娘便道:
祝解元坐竹椅, 点烛吃粥;
祝枝山没料到老板娘即景生情, 出了如此的上联, 苦思良久也不能成对, 只好狼狈而逃.  祝枝山对沈石田
一天, 祝枝山和沈石田结伴春游, 他们l来到一方池塘, 塘边芳草萋萋, 有着百来株桃花. 当时桃花已经盛开, 映在水中, 有如彩云一般, 沈石田对着桃花同倒影说:
桃花映水, 一点分成两枝红;
祝枝山却注意刚刚长出的荷叶, 他听得沈石田的上联, 脱口道:
荷叶贴波, 数点散成千点绿.
两人相视一笑之后, 祝枝山想寻沈石田开心, 再道:
池中荷叶鱼儿伞;
上联看似平淡无奇, 实际很困难. 沈石田一时无对, 二人信步走到山边的一座凉亭中. 沈石田忽然听得数只燕子吱吱喳喳地叫, 举头一看, 笑道:老兄, 你难不住我也. 之后说出下联:
梁上蛛丝燕子帘.
  祝枝山再对沈石田
祝枝山和沈石田对得性起, 祝枝山对沈石田道:沈兄, 我再有一上联, 你来对如何? 沈石田道:祝兄请讲. 祝枝山道:
眼前一簇园林, 谁家庄子?
沈石田当然知道祝枝山这是藏典联, 他略一思索, 便对出下联:
壁上几行文字, 哪个汉书?
对完句, 二人谈起诗词, 祝枝山独喜李白杜甫, 而沈石田则喜爱白居易, 苏轼, 陆游等. 沈石田忽来灵感, 对祝枝山道:祝兄, 我想起一条上联, 请祝兄对下联. 说完便道:
杜诗汉名士, 非唐朝杜甫之诗;
这条藏典联比上一条更加巧妙, 杜诗乃东汉人, 字君公. 建武初年任侍御史, 后又任汝南都尉, 南阳太守等职, 政治清平, 尽心朝庭. 祝枝山听完沈石田的上联, 连连称妙, 不久, 他亦已经有了下联:
孟子齐淑姬, 岂鲁国孟轲之子.
前面的孟子是指齐孝公的夫人. 沈石田笑道:好是好, 惜美中不足. 我上联一个指人, 一个指物, 祝兄却两个是人. 祝枝山笑道:如果像你这般严格, 这上联永远都对不出来了. 说完, 二人相视哈哈大笑.
  亥子对己酉  
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征明和徐祯卿同为明代吴中四才子. 有一年的深夜, 徐祯卿的夫人临产, 唐伯虎与祝枝山便陪徐祯卿守夜. 他们二人一直饮酒赋诗至夜深, 仍无倦意, 忽地, 徐祯卿家人来相告, 生了个儿子, 二人心中大乐. 唐伯虎问徐祯卿家人, 孩子是何时出世, 家人答道:小人一时高兴, 没注意到时刻, 只知是亥时后子时前. 唐伯虎忽地灵机一动, 出了条上联:
半夜生孩, 亥子二时难定;
上联将\"孩\"字拆成亥子两个时辰, 祝枝山听后连连称妙. 唐伯虎笑道:上联既妙, 那你对个更妙的下联, 我洗耳恭听. 祝枝山稍一思索, 便对出下联:
百年匹配, 己酉两姓相当.
下联将\"配\"字拆成己酉两个天干地支, 表面上是说己酉相当. 其实亥相属猪, 酉相属鸡, 旧时的人们相信这两相最匹配, 他们的婚姻一定美满.
  对句嬴玉佩  
有一次, 有几位客人去到唐伯虎家中, 他的父亲十分高兴, 拿了些炒豆时果招呼他们. 其中一位朋友知唐伯虎善于对句, 便对唐伯虎道:我出个对子, 敢对吗? 唐伯虎笑道:我要对不上, 甘愿受罚. 对上了, 我要你腰间玉佩为奖品. 那朋友笑道:好, 要是你对不上, 我就打你屁股. 说完, 顺手捻开一粒炒豆, 说道:
炒豆捻开, 抛下一双金龟甲;
不想唐伯虎实在聪敏过人, 他话音方落, 唐伯虎便手举甜瓜, 说道:
甜瓜切破, 分成两片玉玻璃.
众人一听, 尽皆吃惊, 想不到唐伯虎对得又快又工整. 那朋友笑道:好孩子, 果然了不起. 说完便解下腰间玉佩给了唐伯虎.
  醉对张灵  
张灵是明代有名画家, 和唐伯虎是好友. 他能诗善对, 好酒狂放, 有狂生的雅号. 有一年春天, 唐伯虎和张灵郊游, 到中午时份, 来到一个小镇. 二人进了家酒店, 却发觉酒店的小菜不怎样, 酒却是极好. 二人一杯又一杯, 不觉酩酊大醉, 张灵更是醉倒地上. 张灵虽然醉了, 却还喃喃自语地说:
贾岛醉来非假倒;
唐伯虎听得张灵的上联, 心想:醉成这样, 还出对子? 这上联却还不好对. 想了想, 却对了下联:
刘伶饮尽不留零.
张灵躺在地上大笑:好, 对得实在太好.
  联刺富商
一年年底, 一名富商也想附庸风雅, 托了许多人请唐伯虎为他家写春联. 唐伯虎知他原为无赖, 后贩卖私盐而暴富. 但碍于人情, 不便推却. 他心生一计, 信手写下一副对联:
生意如春风, 财源似流水.
表面上好似生意茂盛, 财源滚滚. 暗地里却喻他的生意财源有如春风流水, 一去不还. 那富商不学无术, 一见就眉开眼笑, 唐伯虎心生讨厌, 再提笔写就:
门前生意, 恰似夏夜蚊虫, 输进输出;柜里铜钱, 好像冬天虱子, 越捉越多.
两副对联一合起来, 就俗不可耐.
  唐伯虎巧对祝枝山
人一年夏天, 唐伯虎与祝枝山郊游. 当时一些农夫正忙着插秧, 一些农夫正在车水. 唐伯虎看着农夫车水, 看了又看. 忽地, 祝枝山对唐伯虎说道:贤弟, 这水车很有意思, 我有一上联, 请你来对. 说完便吟出上联:
水车车水, 水随车, 车停水止;
上联用顶针续麻法, 前一词的末字与后词的首字相同, 若要对出下联, 必要下一番工夫. 但这江南弟一才子唐伯虎实至名归, 他稍为想一想, 便对出下联:
风扇扇风, 风出扇, 扇动风生.
祝枝山听后, 大叫:妙呀..
  以联会友
当唐伯虎卖身华府去追秋香的第二日, 华府的老管家带他去理发. 两人走刀一家新开张的理发店, 店主听闻华安擅长吟诗作对, 写字又好, 便求唐伯虎替他写一副对联, 唐伯虎推不掉, 只好提笔写就:
长发长发长长发;发长发长发发长.
众人都不明所指, 唯独一位老师傅连声称妙. 人们都当他装懂, 唐伯虎也很好奇, 问他道:既说妙, 妙在何处? 老师傅道:妙在 长又长短, 更含生长之意. 发生长的快, 理发店当然有生意. 发又同发同音, 长发当然十分吉利. 唐伯虎见这老师傅说的头头是道, 甚为惊讶, 遂再出一联:
东亭亭阁阁东亭;
老师傅稍一思索, 便道:
虎丘丘石石虎丘.
唐伯虎大赞老师傅对得好, 并与他结为好友.
  巧对识神童
有一年夏天, 唐伯虎手摇折扇往访友. 午后天气炎热, 他在大树下乘凉. 忽见一牧童赤身露体跳入荷塘之中摸藕. 唐伯虎看得有趣, 拍手大笑. 那牧童说:相公, 想吃藕吗? 唐伯虎笑道:正是. 那牧童道:相公乃读书人, 如敢与我对句, 当以此藕相赠. 唐伯虎奇道:原来你会对句, 快快道来. 牧童举藕吟道:
藕入泥中, 玉管通地理;
唐伯虎听后心思:出句不凡, 不知是谁家儿郎, 如此有才华. 他见荷花盛开, 亭亭玉立, 笑道:
荷出水面, 朱笔点天文.
牧童拍手笑道:相公对的太妙. 说完将手中莲藕洗净抛上塘边. 唐伯虎忽听枝头鸦鹊之声, 笑道:我也有一联, 你若能对, 我以折扇相赠. 牧童喜道:当真? 唐伯虎说道:君子一言九鼎. 之后说出上联:
鹊噪鸦啼, 并立枝头谈祸福;
牧童沉思一会, 笑道:你的折扇输定了. 说毕大声吟道:
燕来雁往, 相逢路上话春秋.
唐伯虎也拍手笑道:你真是个神童, 折扇归你. 你如此聪明, 为何不读书? 牧童闻言, 神色黯然. 唐伯虎摸出廿两银子, 说道:途中所带不多, 就作你求学之用吧.
明朝武宗年间, 朱宸濠凭着机心手段, 成了宁王. 但他野心不绝, 暗中招兵买马, 图谋王位. 不过他的野心被一书生识破, 在那书生正想告发他时, 却被他拿下囚禁在后花园的囚笼中. 一日, 宁王来到后花园视察荷塘工程, 他见到工人正在挖泥放水, 一时兴起道:
地中取土, 加水以成池;
宁王说后, 等了老半天, 随行的人却对不出下联. 他感到十分扫兴, 这时书生却诵道:
囚内出人, 进王而得?(国)
宁王听后觉得是大吉大利, 立将书生放了. 当他定下心来, 却发现囚内的人放了, 代之而进囚的是王, 岂不是我也进囚笼吗? 还做甚么王帝! 命人立即去追, 却已找不到那书生了. 后来宁王谋反不成, 真的进了囚笼.
明朝正德年间, 吉安知府武文定因平定朱宸濠之乱而立下大功, 官拜兵部尚书. 一年他到野外游乐, 见野外景色美不胜收, 心中大乐. 这时却见数人也在漫游, 其中一人身穿知府官服. 他不想坏了雅兴, 便避道而行. 谁知那知府路向不变, 边行还边与同行吟诗作对, 声浪滔天, 诗文却俗不可耐. 后来行到一户园门前, 见一美貌女子正把着梯子观看景色, 那知府与同行都指指点点起来. 女子见有途人注意, 便退回园中, 那知府见状喃喃自语道:
墙内桃花, 露出一枝难入手;
那些同行都叫好, 武文定看不过眼, 上前说道:在下有一下联, 请指教. 那知府喜道:快道来. 武文定说道:
园中梅子, 不消几个便酸牙.
那知府心知下联所指, 正待发作, 但同行中认得武文定, 向那知府暗中说了, 那知府只好说道:佩服佩服.
追求诗意的人生
海瑞, 字汝贤, 号刚峰. 生平正直, 不畏权贵. 曾因惩治胡宗宪的儿子, 有人送了这副对联给他:
干国家事;读圣贤书.
同时也称他刚直的态度:
逢龙截角;遇虎拔牙.
亦有评赞他:
心底无私天地阔.
传闻他死时, 没有交带身后事, 只余粮饷十余两, 旧袍数件. 百姓都哭如丧双亲般, 并给他写了这挽联:
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羹.
也有人写了这对联来评他:
九重抗疏回天力;四海均徭盖世功.
  联表志大  
明朝世宗时有个宰相叫严嵩, 他自幼聪明, 善解人意. 当时的县令曹忠赏识他, 准他与其儿子一起读书. 未几, 人般课本严嵩已然熟读. 后曹忠离任, 接任的莫立之更感严嵩之奇才, 便提拔严嵩为秀才, 送了他入县学. 但县学所教严嵩早已熟读, 所以无心上课, 还与邻座高声谈笑, 先生一气之下, 出了个上联要严嵩应对:
林间小鸟到天明, 说尽多般;
严嵩才高, 寻常对子已不能难倒他了. 只见他顺口答道:
海上大鹏遇风起, 扶摇九万.
先生只好作罢. 但此事传到莫立之耳中, 他想劝阻严嵩要认真学习, 不要恃才傲物, 便叫了严嵩来, 笑道:我也有一联给你对.
三级浪中, 看尔龙门一跃;
严嵩当然知晓, 他恭敬地答道:
九重殿上, 容臣虎拜三呼.
莫立之见他志向远大, 再劝了他几句便去了.
明朝文学家吴承恩自小家贫, 他的父亲因屡试不中, 转而从商. 但又改不了读书人的敦厚, 钱赚不到, 还给地痞尺竹所欺, 还得了个外号 吴戆. 吴承恩却聪明伶俐, 博览群书, 有神童之称 (其所著西游记乃四大奇书之一). 当其时有个恶霸叫张皇兴, 开的是粮行, 用的是大斗进, 小斗出, 又仗着老婆有几分姿色, 和官府扯上了关系. 有了财势, 更加为非作歹, 仗势欺人. 一天他路过吴承恩家门前, 醒起吴承恩被称为神童, 心中不服, 找了吴承恩出来, 说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交换机上联口和下联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