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女性腹部解剖图图详情 瘦身运动知多少

从医学解剖角度告诉你,为啥要用生命去减肥、去锻炼身体_百度宝宝知道
&从医学解剖角度告诉你,为啥要用生命去减肥、去锻炼身体
松栗奶味的宅宝
宝宝1岁4个月LV.11
肥胖真的会要命!
来源 | 搜狐网
此文有部分血腥的解剖画面,
如果无法忍受可以现在关掉页面!
BBC有一部纪录片震惊全球,
他们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你肥胖有对可怕,
纪录片的名字叫——
解剖肥胖!
  纪录片中,两位解剖病理学专家Micheal(男)和Carla(女)完成了全球唯一的肥胖验尸,专门揭开肥胖对身体的影响。
对两位专家而言只是一次普通的解剖,
但对于我们这些看客来说,
绝对是史上最强减肥药。
死者身高1米67,
但体重却有214斤,死于心脏病,
死前她自愿捐献遗体,
只希望给所有肥胖者一个警醒。
整个过程并不顺利,
解剖专家花了很长时间,
因为死者全身都裹满了脂肪。
终于肚子被划开,
肚子满满一层脂肪。
解剖专家在片中描述到:“仅划开肚子就花了很大力气,当划开后有黄色的流状物质流出,就像加热滋开的黄油”。
漫长的解剖终于结束,
解剖专家拿出了死者的器官,
这才是肥胖真正可怕的地方!
   解剖到死者的心脏时,专家感到诧异:“正常人的心脏是强有力的肌肉组织,拿出来应该像牛排,而她的心脏拿出来却是软绵绵的”。
  因为过度肥胖,死者的心脏承受了极大的负荷,心脏重量是正常人的两倍。(心脏重量的正常范围在225克,而她的高达449克!)
   解剖到死者的肺部时,有滴滴答答的液体流出,并且体积异常庞大。解剖人员说到:“就算她的心脏能治好,也终会死在肺积水。”
   解剖到肝脏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厚厚的脂肪堆积在肝脏,并且已经发生病变。
   肾脏是人体重要净化器,脂肪过多也会堆积到肾脏,这将大大增加肾脏负担,换糖尿病以及尿毒症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而死者肾脏外的脂肪是普通人的三倍,并且已经出现病变。
  是不是许多人又要割肾买Iphone 7了?但如果你是个胖子,可能连这个机会都失没有了!
看完这些全世界的胖子都被吓哭,
下面是网友的评论:
看完果断减肥了。
太可怕也太励志了,不仅为了美,为了健康也要减肥。
真的被吓到了....
我等会要去吃饭,结果手贱打开了。
每次想吃零食前看一下。
吃到一半,看吓到了....
冲击力好大,我跑步去了!
看完之后真吓人,真心提醒胖子们,该减肥了!
看完上面这些,
不知道你作何感想,
下面再来看一组更残酷的数据。
  中国和美国是全世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但近年来中国人口肥胖人数逐年增加,目前中国的男性肥胖人数为4320万人,女性肥胖人数为4640万人,已高居全球第一。
要了解自己是否肥胖,只需要算出体脂率即可,下面是体重指数的计算公式:
  体重指数 BMI = 体重(公斤) / 身高的平方(米)
对于胖子,
体脂率仅下降5%身体会发生以下变化?
大部分胖子可不只是看起来胖,
内脏脂肪也会超标,
这将压迫身体的器官,
严重影响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所以说减肥其实是救命。
能控制体重方能控制人生,
最后一组照片告诉你减肥后变有多大,
瘦下来后真不是几斤肉的差别!
肥胖就是一种病,得治。
为了自己的健康,是不是要去健身,
赶紧甩掉十万吨肥肉!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起着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动力器;①长骨:骨干,髓腔,滋养孔(血管出入),骺,骺软;①骨质:骨密质,骨松质(颅骨中特有―板障)②骨膜;①纤维连结:韧带连结,缝;②软骨连结:透明软骨结合,纤维软骨结合③骨性结合;(2)间接连结:滑膜关节(关节);1.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①韧带(固定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骨起着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动力器官。 2.骨的分类
①长骨:骨干,髓腔,滋养孔(血管出入),骺,骺软骨,骺线 ②短骨:分布于连接牢固且运动灵活的部位,如腕骨,跗骨 ③扁骨:主要位于颅腔、胸腔和盆腔,如颅盖骨、肋骨、胸骨 ④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含气腔―含气骨),如椎骨、上颌骨、额骨、蝶骨、筛骨、颞骨 3.骨的构成 ①骨质:骨密质,骨松质(颅骨中特有―板障) ②骨膜:骨外膜(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内膜 ③骨髓:红骨髓(造血功能),黄骨髓(脂肪,可在大出血时转化为红骨髓)
椎骨、髂骨、肋骨、胸骨、肱骨及股骨的近侧端松质内终生保留红骨髓
临床常选穿刺部位: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 4.骨中化学成分有机质:无机质=3:7最为合适 5.骨连结(关节):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形成骨连结 (1)直接连结 ①纤维连结:韧带连结,缝 ②软骨连结:透明软骨结合,纤维软骨结合 ③骨性结合(如骶椎) (2)间接连结:滑膜关节(关节)
1.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纤维膜,滑膜),关节腔(负压)
2.关节辅助结构: ①韧带(固定作用):囊外韧带,囊内韧带 ②关节盘:可使两关节面更为适合 ③关节唇:加深关节窝,增加关节稳固性 ④滑膜襞,滑膜囊(滑膜脂垫) 6.椎骨共26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 7.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由椎体,椎弓及其围成的椎孔组成。椎弓有7个突起,其中棘突1个,横突1对,上、下关节突各1对。椎体与椎弓包围形成椎孔,当椎骨连结成脊柱时,各椎孔可炼成椎管。椎弓根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通过。 8.各部椎骨主要特征: ①颈椎(3-7块):有横突孔,棘突分叉
第1颈椎―寰椎,第2颈椎―枢椎(齿突) ②胸椎:上、下肋凹;横突肋凹;棘突较长,呈叠瓦状 ③腰椎: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棘突宽而短,水平伸向后方 ④骶骨:岬,横线,4对骶前孔,4对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骶角,耳状面 9.胸骨 ①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 ②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0.肋 ①第1-7对―真肋,第8-10对―假肋,第11-12肋―浮肋 ②肋骨:肋头,肋颈,肋结节,肋体,肋沟(神经,血管通过),肋角 ③肋弓:第8-10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连接成 11.脊柱 (1)椎间盘:①连结两个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
②中胸部最薄,颈部较厚,腰部最厚
③作用:缓冲,增加脊柱活动度 (2)前纵韧带: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突出 (3)后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4)黄韧带:为连结相邻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力纤维构成 (5)棘间韧带
(6)棘上韧带
(7)横突间韧带 脊柱的运动:屈伸、侧屈、旋转、环转 12.颈曲、腰曲向前,胸曲、骶曲向后 13.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结构成。 (1)肋椎关节: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 (2)胸肋关节 14.胸廓整体观及其运动 胸廓近似圆锥形,前后径小于横径,上窄下宽。 ①上口:胸骨柄,第一肋,第一胸椎体 ②下口:第12胸椎,第11、12肋前端,肋弓,剑突 ③前壁:肋软骨,肋骨前端,胸骨 ④后壁:胸椎,肋角以后肋骨 ⑤外侧壁:肋骨体 15.锁骨:胸骨端,肩峰端,内侧前凸,外侧后凹。锁骨骨折多发生在中、外1/3交界处 16.肩胛骨:关节面,肩峰,关节盂,腋缘(外侧缘),脊柱缘(内侧缘),上缘,上角,下角,喙突,肩胛冈,冈上窝,冈下窝 17.肱骨:大、小结节,结节间沟,肱骨头,解剖颈,外科颈,桡神经沟,三角肌粗隆,桡窝,冠突窝,鹰嘴窝,内、外上髁,尺神经沟,肱骨滑车 外科颈较容易发生骨折 18.桡骨:桡骨头,环状关节面,桡骨颈,桡骨粗隆,骨间缘,尺切迹,腕关节面,桡骨茎突,桡骨体 19.尺骨:鹰嘴,滑车切迹,桡切迹,尺骨粗隆,尺骨头,环状关节面 20.手骨27块:桡侧→尺侧: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21.掌骨5块,指骨14块 22.肩关节 (1)组成:肱骨头,肩胛骨关节盂 (2)特点:①关节盂浅而小 ②关节囊薄而松弛 ③喙肱韧带 ④盂唇(加深) 关节囊上、前、后有韧带肌腱加强,下壁薄弱,容易发生肩关节脱位 (3)运动:屈伸,收展,旋内,旋外,环转 23.肘关节 (1)组成: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 (2)特点:①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 ②韧带: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 24.桡腕关节(腕关节) (1)组成:由桡骨的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构成的关节窝,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的近侧关节面构成的关节头 (2)特点:关节囊松弛,关节的前、后及两侧均有韧带加强 (3)运动: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 25.髋骨由髂骨,坐骨,耻骨构成 髂嵴,髂前上、下棘,髂后上、下棘,髋臼,闭孔,耳状面,坐骨大、小切迹 26.股骨:肱骨头,肱骨头凹(韧带,血管),股骨颈,大、小转子,臀肌粗隆,内、外上髁,髁间窝 27.足骨:跟骨,距骨,足舟骨,楔骨,筛骨,骰骨 28.骶髂关节:坐骨大孔,坐骨小孔,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 29.耻骨联合:由两侧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构成的耻骨间盘连结构成 30.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尾骨及其骨连结构成 界线:是由骶骨岬向两侧经骶骨盆面上缘、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线 (1)大骨盆 (2)小骨盆:①盆骨上口:由界线围成 ②盆骨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 31.髋关节 (1)组成:髋臼,股骨头 (2)特点:①髋臼唇 ②韧带:髋臼横韧带,髂股韧带,股骨头韧带(囊内)
③关节囊紧张坚韧 (3)运动:屈伸、收展、旋内、旋外、环转 32.膝关节 (1)组成: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 (2)特点: ①韧带:髌韧带,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膝交叉韧带(前交叉,后交叉,均在囊内) ②半月板(关节盘):内C外O
作用:缓冲压力,吸收震荡 ③髌上囊,翼状襞 (3)运动:屈伸,半屈位时可作旋转运动 33.距小腿关节(踝关节) (1)组成:胫、腓骨下段,距骨滑车 (2)特点:关节囊前、后壁松弛,两侧有韧带加强(三条韧带,分别向前、下、后) (3)运动:背屈(伸)、跖屈(伸) 34.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
内测纵弓,外侧纵弓,横弓 35.颅骨分为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 36.脑颅骨
成对:颞骨、顶骨
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①额骨 ②筛骨:鸡冠,筛板(筛孔,内含嗅神经纤维),垂直板,筛骨迷路(含筛窦) ③蝶骨:蝶骨体,蝶窦口,大、小翼,翼突 ④颞骨:鳞部,鼓部、岩部 37.面颅骨
成对: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下鼻甲骨
不成对:犁骨、下颌骨、舌骨 上鼻甲、中鼻甲属于筛骨,下鼻甲单独成骨。垂直板深入鼻腔,形成鼻中隔 ①下颌骨:下颌支,下颌角,下颌体,下颌孔,颏孔(神经,血管),牙槽弓 ②舌骨:大角,小角,舌骨体 ③腭骨:呈L形,分水平板、垂直板 骨腭:由腭骨的水平板和上颌骨腭突构成 颅的整体观 38.颅的顶面观: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39.颅的后面观:枕外隆凸 40.颅的内面观 (1)颅前窝:鸡冠,筛板,筛孔 (2)颅中窝:视神经管(视觉),眶上裂,圆孔,破裂孔,卵圆孔,棘孔,垂体窝,鞍背 (3)颅后窝:颈静脉孔,枕骨大孔,内耳门,横窦沟 41.颧弓:由颧骨的颞突和颞骨的颧突构成
颧弓以上:颞窝
颧弓以下:颞下窝 42.颅的侧面观:翼点(太阳穴),乳突,茎突,外耳门,颧弓 43.翼点:在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构成的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为脑膜中动脉 44.额前面观 (1)额区 (2)眶:底,眶尖(视神经管),上壁(眶上裂)、下壁(眶下裂)、内侧壁(泪囊窝)、外侧壁(泪腺窝) (3)骨性鼻腔:①上壁:筛板
②下壁:骨腭
③外侧壁:上、中、下鼻甲,上、中、下鼻道
④内侧壁:骨性鼻中隔 (4)鼻旁窦:①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开于中鼻道
②额窦:位于眉弓深面,开于中鼻道
③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
④筛窦:位于筛骨迷路,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⑤骨性口腔 作用:①减轻颅骨重量 ②形成共振,帮助发声
③分泌液体 ④加湿,御暖空气,过滤有害颗粒 45.新生儿颅 ①脑颅比面颅大
②新生儿颅呈“五角形” ③颅囟,前、后囟 ④无鼻旁窦 46.颞下颌关节 (1)组成:下颌骨的下颌头,颞骨的下颌窝 (2)特点:有关节盘 (3)运动:上提下降,前进后退,侧方运动 47.有关节盘的关节:胸锁关节,桡尺远侧关节,颞下颌关节,腕关节,膝关节 48.不随意肌:平滑肌,心肌
随意肌:骨骼肌 49.肌的辅助装置 (1)筋膜:深筋膜,浅筋膜(脂肪) (2)滑膜囊 (3)腱鞘:是包围在腱鞘外面的鞘管,可分为纤维层、滑膜层 ①纤维层 ②滑膜层:脏层(内),壁层(外)③腱系膜 50.头肌 (1)面肌(表情肌) ①枕额肌:两个肌腹―额腹,枕腹 ②眼轮匝肌
③口轮匝肌
④颊肌 (2)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外肌,翼内肌
作用:上提下颌骨 51.颈浅肌群 (1)颈阔肌:皮肌,浅而薄 (2)胸锁乳突肌 ①起止: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的乳突 ②作用;一侧肌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可使头后仰 颈前肌群:舌骨上、下肌群 颈深肌群: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空隙为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脊神经丝) 52.背肌 (1)斜方肌:若损伤,则为塌肩
作用: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一侧肌收缩使头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可使头后仰 (2)背阔肌:全身最大扁肌
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上举被固定时,可引体向上 (3)竖脊肌:三群肌束 54.胸肌 (1)胸上肢肌 ①胸大肌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前屈,上肢固定则可上提躯干,也可上提肋以助吸气 ②胸小肌 ③前锯肌:起自上8个或9个肋骨,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廓
前锯肌瘫痪―翼状骨 55.膈 ①位置:位于胸腹腔之间 ②形态:向上呈穹窿形的扁薄阔肌 ③分布: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肋部起自下6对肋骨和肋软骨;腰部以左、右两个膈脚起自上2-3个腰椎。止于中心腱 ④裂孔:主动脉裂孔(主动脉,胸导管),食管裂孔(食管,迷走神经),腔静脉孔(下腔静脉) ⑤作用:膈为主要呼吸肌,收缩时助吸气,松弛时助呼气 56.参与呼吸的肌肉: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膈肌 腹肌 57.(一)前外侧群: (1)腹外斜肌 ①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 ②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近乎三角形的裂孔 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 (2)腹内斜肌 腹股沟镰(联合腱):腹内斜肌的下部肌束行向内下方,作凸向上的弓形,跨过精索后,延为腱膜,再向内侧与腹横肌腱会合(腹内斜肌、腹横肌腱膜会合形成) (二)后群:腰大肌,腰方肌 (三)腹肌相关结构 (1)腹直肌鞘:包绕腹直肌。鞘分前后两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2)弓状线:腹直肌鞘后层的游离下缘呈凸向上的弧形线 (3)白线
(4)腹股沟管(斜疝) (5)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会发生直疝) 58.三角肌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三角肌的前部肌束可以使肩关节前屈和旋内,而后部肌束能使肩关节后伸和旋外 59.臂肌:前群为屈肌,后群为伸肌 (1)前群 ②喙肱肌:协助肩关节前屈和内收 ③肱肌:屈肘关节 (2)后群 肱三头肌:止于尺骨鹰嘴 作用:伸肘关节,长头亦可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 60.髂腰肌: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 61.臀大肌:使髋关节后伸和外旋,肌肉注射常用部位(外上方) 62.大腿肌 (1)前群 ①缝匠肌:全身中最长的肌,起于髂前上棘,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
作用:屈髋关节和屈膝关节,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②股四头肌:有四个头: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
作用:伸膝,屈髋 (2)内侧群: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收肌,大收肌
作用:使髋关节内收,外旋 (3)后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63.小腿肌 (1)前群 ①股骨前肌 ②趾长伸肌 ③[长伸肌:背屈,胫骨前肌可使足内翻,[长伸肌能伸[趾,趾长伸肌能伸第2-5趾 (2)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作用:使足外翻,屈踝关节 (3)后群: ①浅层:小腿三头肌:腓肠肌(两个头),比目鱼肌
作用:屈踝关节,屈膝关节 ②深层:屈踝关节,使足内翻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中学教育、高等教育、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70等内容。 
 1-1解剖学运动系统复习重点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二章 运动系统复习重点 一、绪论 1、什么是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直立,两眼平视,上肢下垂,掌心向前,下...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第一部分 解剖学 第一章 运动系统第一节 骨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2、形态:可将骨...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骨起着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动力器官。 2.骨的...  解剖学运动系统重点整理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解剖 一.运动系统 1.运动...高点平对第四腰椎棘突,是腰椎穿刺时的骨性标志 坐骨:坐骨结节 股骨:为人体中...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教学重点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运动系统教学重点【...翼点处骨折时多易损伤该动脉, 引起颅内血肿&颅盖&冠状缝(额顶间)矢状缝(...  运动系统一、 重点 1. 绪论、骨学总论 掌握标准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5. 颅的整体观 掌握颅底内面的重要结构,翼点的概念,鼻旁窦的组成、位置和...  《正常人体解剖学》各系统学习重点_中医中药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人体解剖学 运动系统 1. 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 2. 主要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内脏) 3. ...  卫生专业知识―解剖学复习要点之运动系统 解剖学是涉及...2.骨与骨连接构成人体支架,起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在某肌瘫痪之 后,医生可以将另一肌的一个附着点...人体解剖学复习题-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人体解剖学复习题
导读:《人体解剖学》复习纲要,且无腹膜覆盖19.男性尿道解剖结构特点,试问药物经何正常解剖途径到达患处?,10.简述结膜囊内滴氯霉素眼药水进入到口腔的解剖学途径,10.简述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运动形式11.简述男性尿道解,《人体解剖学》复习纲要一、单选题、填空题1、关节的基本结构及主要运动形式。主要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辅助结构:韧带(囊内韧带、囊外韧带)、关节内软骨( 《人体解剖学》复习纲要 一、单选题、填空题 1、关节的基本结构及主要运动形式。 主要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辅助结构:韧带(囊内韧带、囊外韧带)、关节内软骨(关节盘、半月板)、关节唇、滑膜皱褶 基本运动形式:屈、伸:沿冠状轴运动;2、收、展:沿矢状轴运动;3、旋转:沿垂直轴运动 1. 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 肩关节:成: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 结构特点:A.盂小头大,关节囊薄而松弛。
B.下壁最薄弱(前下方脱位);有盂唇。
C.囊内有肱二头肌腱长头通过。
D.是最灵活的关节。 运动形式:屈、伸;收、展;旋转;环转。 肘关节:1.组成:肱骨下端;尺、桡骨上端。 2.结构特点: A. 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
有尺、桡侧副韧带加强。
B. 三关节包于同一关节囊内。
C. 常向后上方脱位。
D. 包括肱桡、肱尺和尺桡近侧关节。 3.运动形式:屈、伸;旋转。 髋关节:1、组成:股骨头和髋臼。 2、结构特点:
A. 股骨头小,髋臼深,髋臼唇 。
B.关节囊紧张坚韧而致密。
C.囊内有股骨头韧带和髋臼横韧带通过;囊外
有髂股韧带、坐股韧带、耻股韧带;轮匝带加强。 D.(后)下壁最薄弱。 E.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之分。 3、运动形式:屈、伸;收、展;旋转;环转。 膝关节:1.组成: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和髌骨。 2.结构特点:A. 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关节囊薄而松弛。
B.前壁有股四头肌腱、髌骨和髌韧带加强。
C. 后壁有N斜韧带加强。
D.内侧有胫侧副韧带加强。
E.外侧有腓侧副韧带加强。
F.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
H.腔内有内外侧半月板。 3.运动形式:屈、伸;半蹬位时可旋转。 颈椎的最主要特征是有横突孔。 2. 四肢骨、躯干骨组成名称。 3. 肱骨骨折最可能损失的三条神经是? 桡神经、尺神经、腋神经 4. 髋关节最有力的伸肌是臀大肌。 5. 支配肱二头肌(肌皮N)、肱三头肌(桡N)、股四头肌(股N)、股二头肌(坐骨N)、胸锁乳头肌(副
N)、三角肌(腋N)、小腿三头肌(胫N)、咀嚼肌(三叉N)的神经分别是? 7、膈肌孔裂及通过的结构。 腔静脉孔(下腔静脉、右膈N.分支)
食管裂孔(食管、迷走神经)
主动脉裂孔(降主动脉、胸导管) 乳牙、恒牙各有多少颗?牙式表示法。 乳牙:20颗,恒牙:28-32颗 乳牙用罗马数字I-V记录 恒牙用阿拉伯数字1-8记录
6. 胆囊底、肺尖、心尖、阑尾根的体表投影 胆囊底:右侧腹直肌外侧缘与右肋弓相交处 肺尖:起自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处。斜向下内,经胸锁关节后方至胸骨角中点 处两肺前缘靠拢。 心尖:左下点: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 阑尾根:通常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此点称麦克伯尼点,急性阑尾炎是,此点可有压痛或反跳痛 7. 食管、输尿管、男性尿道3狭窄处分别在何处 食管三狭窄:食管起始处、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 、食管穿膈处
起始处 、 小骨盆入口处 ,即越过髂血管处 、膀胱壁内
男性尿道:尿道内口
、尿道膜部 、尿道外口 8. 常见的腹膜内位、间位、外位器官有哪些? 腹膜内位:胃、脾、输卵管、卵巢 间位:肝、胆囊、直肠上部、膀胱、子宫 外位:肾、肾上腺、胰、输尿管 9. 喉软骨名称、特点。 甲状软骨:最大的喉软骨 环状软骨:喉软骨中唯一完整的喉软骨 杓状软骨:左右各一,向前的突起称声带突、;向外侧伸出的突起称肌突,是喉肌的附着处 会厌软骨:形似树叶,下端狭细,上端宽阔,构成喉口的前界,位于舌根的后方,有封闭喉口的作用 10. 人直立时最不容易引流的鼻旁窦是什么? 上颌窦最大,位于鼻腔两侧的上颌骨内,开口于中鼻道,由于窦口高于窦底部,故在直立时不宜引流。 11. 鼻的易出血区。 鼻中隔前下部分 12. 喉腔最狭窄处?声门裂 13. 气管切开部位。第3、4或第4、5气管软骨处进行 14. 左右肺的形态特点区别。左肺:心切迹:前缘下半有一明显缺口,切迹下方有左肺小舌,两斜裂(上、下叶)。右肺还有水平裂(上、中、下叶) 15. 壁胸膜分部。 膈胸膜、肋胸膜、纵膈胸膜、胸膜顶 16. 肾位置。 位于腹腔后上部,脊柱两侧,前面有腹膜覆盖,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边的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边的上部 男女膀胱毗邻器官结构。 腹和直肠,女性有子宫和阴道。膀胱下方,男性邻接前列腺,女性邻接尿生殖膈。
17. 女性输尿管的盆段与子宫动脉的位置关系。 从子宫动脉的后下方经过 18. 输精管、输卵管分部及意义。 输精管:①睾丸部最短。②精索部位于睾丸上端和腹股沟管浅环之间。为结扎输精管的位置。③腹股沟管部:位于腹股沟管内。④盆部:最长 输卵管:①输卵管子宫部②输卵管峡:输卵管结扎术多在此进行③输卵管壶腹:卵子通常在此部受精④输卵管漏斗 剖宫产手术的部位常常在子宫的何部? 子宫峡:子宫颈与子宫体连接的部位。妊娠末期可延长7-11cm,峡壁变薄,且无腹膜覆盖 19. 男性尿道解剖结构特点,男性尿道最狭窄处。 男性尿道三部:前列腺部、膜部、海绵部 三狭窄: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最狭窄) 20. 子宫位置及毗邻 子宫位于盆腔底的中央,膀胱和直肠之间。成年女子子宫的正常姿势为前倾(整个子宫前倾)和前屈位 21. 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主要韧带名称及作用。 子宫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侧方移动 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主要结构 子宫主韧带:固定子宫颈,与圆韧带协同防止子宫向下脱垂 子宫骶韧带:维持子宫的前倾位(P135) 22. 心的传导系统。 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枝(P153) 23. 心腔出入血管及瓣膜名称。 动脉:左右冠状动脉
静脉:心大、中、小静脉(P154)。为了防止血液逆流,分别在左房室口有左房室瓣,右房室口有右房室瓣,主动脉口有主动脉瓣,肺动脉口有肺动脉瓣 面动脉(咬肌前缘下颌骨下缘处,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颞浅动脉(外耳门前方,颧弓后端)、足背A(足母,长伸肌腱外侧).压迫止血点分别在何处?
24. 奇静脉(注入上腔静脉)、颈外静脉(注入颈骨下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常注入何血管?
25. 上下肢较恒定的浅静脉名称,起始处注入部位。 上肢:贵要静脉(肱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头静脉(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P175) 26. 在心包裸区进行心内注射,药物进入何心腔?
27. 主动脉行程各部主要分支。(P172) 28. 入颅腔的血管名称及起始血管名称 颈内动脉、上颌动脉的分支脑膜中动脉、(P158) 29. 肝门静脉收集哪些脏器的血液? 肠系膜、脾、胃贲门、胃小弯、食管腹部、胆囊、(P180) 30. 压力感受器有哪些? 颈动脉窦 31. 上、下腔静脉组成及主要属支。 上腔静脉:左右头臂静脉:颈内V、锁骨下V 下腔静脉:壁支、脏支(P182) 32. 脾位置、形态特点、血管分布。 脾位于左季肋区,与第9~11肋相对,其长轴于第第10肋相一致;其主要功能有造血、储蓄、滤血、清除
衰老红细胞和参加免疫反应等。 33. 颞区骨折导致颅内硬膜外血肿,最易损伤的是何血管? 34. 九条淋巴干、两条淋巴导管。 淋巴干:左、右颈干,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膈干,左、右腰干,肠干 淋巴导管:胸导管、右淋巴导管(P184) 35. 眼球壁及内容物名称。眼动脉常常发自何血管? 36. 分布到视器的脑神经有哪些?,具体分布如何? 37. 晶状体混浊、房水循环不畅临床上分别称? 38. 眼球屈光系统和内容物包括哪些? 39. 视觉、听觉感受器分别是? 40. 骨迷路膜迷路的组成。 41. 耳主要位于哪块骨内? 42. 病人意识清醒,但角膜反射消失,损伤可能在三叉神经眼支或面神经 43. 舌的神经分布: 44. 纹状体、新、旧纹状体的组成。 45. 尾状核、豆状核和内囊等结构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何血管的分支? 46. 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支配的是什么肌肉? 47. 躯干、四肢深感觉及精细触觉; 48. 躯干、四肢粗触觉、压觉、痛觉、温度觉;躯干、四肢运动传导路交叉的名称和部位分别在何处? 49. 脑脊液和房水的产生部位分别在何处? 50. 当颅内压增高时,何结构会挤压延髓造成呼吸、循环衰竭的后果? 51. 当一患者患有脑垂体肿瘤时,其可压迫损伤视交叉中央处,此时两眼视野表现为何症状?小指尖、中指尖、虎口区、角膜、虹膜、视网膜、眼外肌分别有何神经分? 52. 交感、副交感低级中枢位于何处? 53. 12对脑神经连接脑的部位,性质。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神经全。 54. 面神经、舌下神经核上瘫和核下瘫的表现。 55. 视觉中枢、听觉中枢、高级躯体运动感觉中枢分别位于大脑皮质的何部位? 56. 胸部神经节段性分布特点。 57. 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哪三层膜?
58. 常见的内分泌腺有哪些?
二、名词解释 59. 翼点(位置、组成、意义) :在颞窝区内,额、顶、颞、蝶四骨的会合处称翼点(相当于太阳穴的位置)。翼点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60. 椎间盘(位置、组成、作用)
连接两块椎体的纤维软骨组织,分内外,外为纤维软骨环,内有髓核,除了连接椎体的作用外,还有 61.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可在体表触知,它平对第二肋,胸骨角处常作为骨髓穿刺的部位。阅读胸部X线侧位片时,自胸骨角作一水平线,是上、下纵隔的分界线。 62. 腹股沟管(位置、结构、内容物、意义) 位置: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约4.5cm,上壁是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前壁是腹外斜肌
为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的一条裂隙,位于腹前外侧壁下部,由外上斜向内下方5、(腹内斜肌)。下壁是腹股沟韧带,后壁是腹横筋膜。两口:腹环、皮下环。 内容:男性精索、女性子宫圆韧带。 意义:是腹股沟疝的好发区(当腹股沟盆腔压力增加时,易形成腹股沟疝) 63. 咽峡:是通往咽的门户,由颚垂,左右颚舌弓和舌根共同组成。 64. 肝门(位置、出入结构):肝的脏面有一连接左右纵沟的一条横沟,,即为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以及神经核淋巴管由此出入。 65. 上呼吸道:临床上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66. 肺门(位置、出入结构):肺纵膈面中部的凹陷。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神经等出入。 67. 胸膜腔(组成、特点):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动,在左右两肺周围各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潜在性间隙。腔内呈负压 68. 肋膈窦; 69. 纵隔:是两侧纵膈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组织结构的总称 70.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是肾静脉、肾动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的部位。 71.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2个输尿管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膀胱三角,此区由于缺少粘膜下层,其粘膜直接与肌层紧密结合,无论膀胱充盈或空虚,粘膜均保持平滑状态。膀胱三角是结合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72. 精索:是柔软的圆索状结构,由腹股沟管深环延至睾丸上端。精索内主要结构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从、神经丛和淋巴管等,其表面包有三层被膜,从内到外依次为精索内筋膜、提睾肌和精索外筋膜。 73. 大、小循环; 大循环(体循环):左心室收缩时,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再经主动脉的各级分支到达全身的毛细血管,血液在此进行物质交换,鲜红色的动脉血变成了暗红色的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返回右心房。主要功能:以含氧高和营养物质丰富的动脉血营养全身各部气管、组织和细胞,并将其代谢产物经静脉运回心。) 小循环(肺循环):右心室收缩时,含二氧化碳浓度高的静脉血液由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经肺静脉各级分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行程短,血液只经过肺,主要功能:完成气体交换) 74. 视神经乳头/盘; 75.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轴突集中的部位,因多数轴突具有髓鞘,颜色苍白,称白质。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连同其属树突集中的部位,色泽灰暗,称灰质。 76. 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隙(位置、特点) 77. 大脑基底动脉环。 三、简答题 1.简述肝门静脉位置、组成、主要属支、侧支循环。 肝门静脉是一条粗短的静脉干,长6―9cm,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后方汇合而成,向右上方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到达肝门,分左、右两支分别进入肝的左、右叶。 主要属支: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附脐静脉、胆囊静脉。 肝门经脉的侧枝循环:当肝门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如肝硬化)时,肝门静脉的血液可经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吻合支回流右心房,这种循环称为肝门静脉的侧支循环。
2.头静脉给药,药物经何途径随尿排出?
3.简述咽的位置、分部及与毗邻器官结构的通向。 位置:位于颈椎前方,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上宽下窄,形似漏斗 4.某阑尾炎患者,口服药物内科保守治疗,试问药物经何正常解剖途径到达患处?
简述躯干、四肢深感觉及精细触觉; 躯干、四肢粗触觉、压觉、痛觉、温度觉传导路。(要能联系实际) 6.简述胃癌癌细胞经血循环转移到子宫的具体途径。 7.简述内囊的位置、水平切面上的分部及每部分通过的主要传导束;一侧内囊出血,其典型的“三偏征”是什么?(要能联系实际)
8.简述胆汁的产生部位和排入十二指肠的途径?
9.简述脑脊液产生部位及循环途径。 10.简述结膜囊内滴氯霉素眼药水进入到口腔的解剖学途径。 10.简述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运动形式 11.简述男性尿道解剖结构特点。
12.归纳12对脑神经名称、顺序、性质、连接脑的部位及分布。
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出国留学、资格考试、行业论文、计划方案、表格模板以及人体解剖学复习题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腹部解剖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