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为什么人们深陷社交网络,难以自拔by拓跋 阅读

对文章打分
社交网络:“身体缺席”催生人际交往新变革
阅读 (20690) 评论 (2)
阅读 (20570) 评论 (3)
阅读 (19392) 评论 (6)
阅读 (67369) 评论 (0)
阅读 (37101) 评论 (28)
阅读 (31755) 评论 (8)
Advertisment ad adsense googles cpro.baidu.com社交网络让人更孤独? - 壹心理
社交网络让人更孤独?
发表于 08:00:00
心理导读:是社交网络造成人们孤单还是孤单的人被社交网络吸引呢?研究人发现孤独的人多数都爱花时间在Facebook,到底社交网络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www.xinli001.com
去年8月,前花花公子玩伴兼小成本影片明星伊维特维克斯应该年满83岁,但是没有人知道她死的时候究竟多大。根据洛杉矶验尸官的报告,邻居发现维克斯的邮箱中的邮件已经发黄,于是通过破碎的玻璃窗打开门,穿过成堆的垃圾邮件和衣物来到楼上,发现她的尸体已经变成了木乃伊,旁边一个暖炉依然在工作,她的电脑也开着。
两周之内,维克斯孤独死亡的消息在Facebook上被讨论16057次,被微博转发881次。她一直是恐怖影片偶像,现在她象征着另一种恐怖:我们对孤独的恐惧。她的邻居苏珊萨维奇后来告诉《洛杉矶》杂志,她试图从维克斯的电话账单中寻求导致其结局的答案,但在她死前的几个月,维克斯没有给任何朋友或家人打电话,她联系的都是那些通过网络或粉丝大会认识她的影迷。
维克斯的交际网变得更大也更空洞,正如我们所有人一样。在这个不受时空限制的实时通信时代,我们却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孤立:联系越广,我们愈加孤独。
在这种矛盾现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Facebook。这家拥有8.45亿用户的社交网站去年的收入达到37亿美元,去年夏天,Facebook成为月网页浏览量超过1万亿的第一家网站。在2011年最后3个月,Facebook用户每天张贴27亿条评论。虽然极受欢迎,或许正因为如此,从一开始,Facebook就备受怀疑。电影《社交网络》将马克扎克伯格描绘成一个患有阿斯伯格症的混蛋,完全是胡扯,却很容易让人误以为真,因为这很符合Facebook给人的感觉。这部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是最后一幕,扎克伯格向前女友发出朋友邀请,然后一边敲击鼠标一边等待凝固在银幕上的网络时代的寂寞时刻。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紧盯着电脑屏幕,渴望答复。
当注册Google+,建立起朋友圈子,软件会提醒你只包括“你真正的朋友,可以分享私人信息的朋友。”“你真正的朋友”,这个短语完美概括了社交媒体带来的焦虑:Facebook可能干扰我们的正常交往,让我们远离他人,让我们更加孤独;社交网络可能正在传播它意图征服的孤独。
Facebook诞生于人类孤独感倍增的时代,过去25年里,人们的知己数量急剧减少。根据一份调查报告,个人知己的数量从1985年的2.94人下降到2004年的2.08人。类似的,在1985年,只有10%的美国人说他们没有可以讨论重要问题的知己,15%的人说他们只有一个可以交心的好朋友。到2004年,25%的人没有可以交心的人,20%的只有一个知己。正因为如此,网站承诺的广阔人际联系才颇具吸引力。
对应社交的瓦解,我们雇佣了一支替代知己的军队,一个新的职业看护阶层。罗兰德沃金在2010年为胡佛研究所撰写的论文中指出,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有2500名临床心理学家、3万名社工、不到500名婚姻和家庭顾问。到2010年,美国有7.7万名临床心理医生、19.2万名临床社工、40万名非临床社工、5万名婚姻和家庭顾问、10.5万名精神健康顾问、22万名毒品上瘾顾问、1.7万名心理咨询护士、3万名生活教练。大多数接受心理治理的病人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疾病。大量心理医护人员帮助解决的都是一些日常问题。我们已经将日常关爱工作分包给职业人士。
由于社交的瓦解,曾经的怀旧感伤变成了公共健康问题。孤独极不利于人的健康。孤独的人更可能早早住进养老院。他们更可能不爱锻炼、肥胖、抑郁、失眠、内分泌不平衡、记忆功能减退、患老年痴呆症。他们更可能被病毒感染,手术后死亡。杀死伊维特维克斯的也许不是孤独,但它却和导致她死亡的心脏疾病有关系。
早在Facebook出现之前,数字技术已经在助长空前的孤立。上世纪90年代,学者们就开始将通信联系的增加和人际接触减少的对立现象叫做“互联网悖论”。在Facebook时代,这个问题更加迫切。澳大利亚(有一半居民是活跃的Facebook用户)最近一项名为《谁在用Facebook?》的研究发现,孤独和社交网络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Facebook的用户“社交孤独感”(感觉和朋友缺乏交流)较低,家庭孤独感(感觉与家人缺乏交流)较高。原因可能在于,Facebook鼓励加强和家庭之外的人联络,却牺牲了家庭关系。又或者,本身家庭不和睦的人更倾向于通过其他渠道包括Facebook寻求陪伴。研究者还发现,孤独的人倾向于花更多时间在Facebook上:“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神经质和孤独的个体每天泡在Facebook上的时间要大于不孤独的个体。”
不久前从卡内基梅隆人类计算机学院毕业的莫伊拉伯克对Facebook用户做过一个纵向研究。伯克的结论认为,Facebook对用户的影响取决于你的投入。“收到个性化信息的人比较不容易感到孤独,而收到点击式信息的人孤独感并不会改变。”因此,你应该用文字信息告诉你的朋友,她儿子脸上涂满蛋糕的样子多么可爱,她拍摄的照片多么有趣,她参加的音乐会多么酷。比私人信息更好的是半公开对话,一种忽略其他听众的交流方式。伯克说,“在Facebook上收到半公开信息有助帮助人们减少孤独感。”
另一方面,Facebook的非个人用途浏览朋友的状态更新,在板报上更新自己的状态,或是伯克所说的“被动消费和广播”反而造成疏离感。在朋友和伪朋友编造的身份迷宫中游荡,思考要呈现自己的哪一面、谁在关注我、他们将听到什么?这一切反而让人感觉孤独。
然而,伯克的研究并不支持Facebook导致孤独的观点。在Facebook上觉得孤独的人,离开Facebook同样感到孤独。
约翰卡西奥普是芝加哥大学的认知和社会神经学中心负责人,是世界权威的孤独专家。在他的2008年出版的里程碑著作《孤独》一书中,他解释了孤独泛滥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影响。他发现,在孤独人的晨尿中压力荷尔蒙肾上腺素水平增高。孤独的影响极其深远:“当我们抽取老年人血样,进行白细胞分析。”他写道,“我们发现,孤独的影响深入细胞内部,影响基因的表达。”孤独不仅影响大脑,甚至影响最基本的DNA转录。当你觉得孤独时,你的整个身体也是孤独的。
在卡西奥普看来,互联网只允许虚假的亲密。“养宠物,结交网上朋友,是一种天生群居动物为了满足强制需求所作的可贵尝试。”他写道,“但是替代物永远无法弥补真品。”“真品”是指有血有肉的人。在他看来,用社交媒体不能创造社交网络;只是将已建立的网络转移到另一个平台。大多数时候,Facebook不会破坏友谊,但是也不能创造友谊。
Facebook的奇妙之处,在于它让我们享受社交,同时避免了现实社会的尴尬在派对上的失言,尴尬的冷场,以及面对面接触的所有笨拙。相对的,我们拥有了一台似乎完美的社交机器。
但是这种完美社交的代价是不断声明自我快乐与成就的强迫症。我们不仅要接受他人雄厚的社交资本,还必须伪造出资本雄厚的表象。永远快乐,假装快乐,尝试快乐这一切让人筋疲力尽。
Facebook将对幸福的追求摆在了我们这个数字时代的生活中心。它对个人身份和成就的重新界定比它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更令人担忧。《你并非机器》一书作者雅龙拉尼尔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明者之一,他对社交媒体的看法,读起来就像科幻小说:“我担心我们开始重塑自我,以满足数字版的自我。我担心这个过程将导致同情心和人性的丧失。”拉尼尔认为,Facebook将我们桎梏于自我表现业务,这是一个致命缺陷。
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文化教授雪莉特克尔在她2011年出版的《孤独的相聚》一书中对网络社会深表怀疑:“这个时代,人们不信任感情,害怕亲密,求助于技术寻找爱情,同时又竭力让自己免于为情受伤。”虚拟亲密的问题在,它终究并不完整:“我们通过互联网形成的纽带并不牢靠,但却享有优先地位。”她写道,“我们不愿意过多打扰别人,我们却在不断打扰别人,只是不是在现实世界中。”
Facebook的巨大吸引力部分源于它魔术般地将距离与亲密结合,或是造成二者结合的假象。Facebook的真正危险并非在于它允许我们的孤立,而在于它同时满足了我们对独处和虚荣的需求。它威胁到独处的本质。Facebook的惊人之处不在于它的量每周有7.5亿张照片上传而是它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分量。超过一半用户全球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Facebook用户每天登录。在18岁至34岁用户中,近一半在起床几分钟后就会登录Facebook,28%的人在起床前登录。Facebook永不休息,我们也永不休息。伊维特维克斯死的时候,她的电脑是开着的。
怀恋互联网出现之前的日子不仅毫无意义,更不知感恩。但是,新机器的神奇能力,它们的效率和便捷掩盖了一个事实:机器无法提供一切真正重要的东西。Facebook揭示的人性说明,网络连接未必等于人际交往,通信高度发达并不能带来一个更幸福美好的世界。孤独曾经有利于自我反思,自我改造。但现在,我们不停在想着如何表现自己,却从没有真正思考自己到底是谁。Facebook剥夺了被我们所低估的一种快乐:暂时忘记自己、暂时与世隔绝。
专业测试:
现实中不敢发出的声音,留在这里!》》》
上传你最爱的照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分析师/治疗师
人生不容易,每一个生命都是勇敢的,我敬畏每一个生命的伤痕和奇迹。
400.00元/50分钟
xinli_3064
家庭关系决定一生的成长。解密为什么人们深陷社交网络,难以自拔
零和发现生活中使用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公交车上的人在玩手机,商场休息区的人在玩手机,饭店里的人在玩手机,公园里的人在玩手机,超市里的人在玩手机,家里的亲人朋友也在玩手机,大家已经习惯了低下头,去进入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低头族们沉迷于社交网络,手抓移动终端不停刷的场景随处可见。
社交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对人们的信息获得、思考和生活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社交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展现自我、营销推广的窗口。
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你能想到的一切,社交网络上都有。有时人们会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个人比较私密的故事,有时则只是发布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还有的时候,他们在社交网络上的所作所为只是一种愚蠢的表现。那么,人们为何深陷社交网络,难以自拔呢?
【真相一】社交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简报
从前,剪报和日记是人们都会有的东西,剪文章,写便签,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提醒自己每天接触到的重要信息,记住一些大事小情,以对付人脑信息超载而导致的遗忘。现在,社交网络则继承了剪报和日记的角色。
【真相二】人们需要归属感
就像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社交圈子一样,人们在社交网络上也会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圈子。当在微博、微信中发布的信息得到朋友的反馈时,发布者的归属感会油然而生。原因似乎不言自明,越多人在你发布的信息下面点赞,你的自我感觉会越好。(当然了,别人点赞所表达的含义就不知道了)你在社交网络上付出得越多,回报也会越多。
【真相三】分享创造良好感觉
分享信息是的本性。哈佛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中存在一个奖赏机制,当分享自己的信息时,人们会获得脉冲式的快乐感觉,这种感觉就像你品尝小甜点所能体会到的一样。显然,在社交网络上的分享也能得到这种报偿。虽然,这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但会让你生活的某个瞬间感到美好无比。
【真相四】社交网络帮助人们定义自己
社交网络上的一鳞半爪,是自己有别于他人的暗示。人们用社交网络诉说自己的生活的同时,也定义了自己。用营销传播的术语来说,你在社交网络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你个人品牌的一部分。社交网络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你大可以自我包装一番,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零和认为,人们之所以深陷社交魅力,主要还是因为社交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将人们在生活中不易获取或不方便获取的信息搬到人们的眼前。因此,企业在社交网络上与他人互动,即时分享目标人群需要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小孩咳嗽有什么好方法治_百度知道
小孩咳嗽有什么好方法治
小孩咳嗽有什么好方法治求医
我有更好的答案
咳嗽各不相同,有炎症的话得先消炎;之后可以用艾叶揉汁或泡开水喝!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账号 电子邮箱地址
记住登录状态
还没有33IQ账号?
通过社交网站直接登录
条@我的评论,
条新私信,
条新评论,
删除理由:
请不要发布与本小组主题无关的内容。
【知乎】为什么在社交网络越来越丰富后,却更容易感到孤独?
陈卓,你的观察方式决定了你能得到的答案 社交网络是一个新兴事物(相比整个人类的进化历程而言),它促使人们能够跨越地域的进行交流,使很多兴趣相投的人能够随心所欲的交流,而不至于像以往一样封闭在一个框架里。 但很难说这样对原本稳固的社交环境(指未出现互联网的时代)的打破是好事,还是坏事。 目前对人们亲密关系的研究,一个最重要的结论是【相似性】会促使人们去寻找那些与之相似的人进行交往。随机分配在一起住宿的大学生,与之相似的人更容易成为朋友,相异的却很难[1]。网络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能够使得许多人在社交网络上找到越来越多的心灵契合的人,网恋、网络社交行为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 能够促使人们建立起亲密关系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域的【接近性】。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人们在其生活轨迹中与其他人相交的频率(我们更容易与我们上班的同事产生更深入的交往,而不是与我们隔壁锁着门不可见的邻居)。网络的跨地域性,并没有解决这种生活本身的交互接近性,我们仅仅是因为兴趣聚集在一起,而不是整个生活轨迹的交互。 另一个有些诛心的想法。可能就是,网络交往不具备诞生深层亲密感的基础。Harry Harlow 的铁丝母猴实验,第一次证明,也许接触带来的温暖和安慰感是爱重要的元素组成(行为经济学中有一个更有意思的实验,是让侍者尝试与顾客进行轻微的肢体接触,带来小费金额的显著增加),但网络的跨地域性并不能提供这种肌肤的接触感。对于许多恋人而言,没有比枕边人耳鬓斯磨更幸福的事情了。 接着上面的部分是,网络零散的社交环境——我们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而聚齐在一起,也可能是我们无法诞生亲密感的原因。这一点我觉得可以用文化间的对比来说明一下,对美国文化和中国的传统的社交模式的对比,发现中国文化关系更容易诞生这样的社交模式,不同人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他们成为团体的一部分,他们的社交关系更多的发生重叠和交叉;而美国人的社交关系则很少发生这种重叠和交叉,他们更重视个人的独立性,更少强调对团体的责任。事实上,在东方文化的价值观下,很多人能够建立起更加亲密和持久的社交关系(当然也可能为这种关系所累)。网络本身产生的这种兴趣的独立性,使得我们很多人产生了类似美国文化下的个人独立特质。我们的社交模式发生了板结化的转变,比如我们同样喜欢唱歌和获取知识,网络交友模式使得我们将这两方面的兴趣所带来的社交关系分割了,我们因为唱歌而获取的社交关系,与获取知识产生的社交关系,很难发生重叠,也很难产生交叉。我们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人,而不是社会这个团体结构的一部分。 这种个人的独立性,使得我们不必为他人的过失负责,不必为某一部分社交的失败而懊恼。同样,它也无法让我们带来更多的依赖和持久的支持。这或许是网络之所以无法建立持久的亲密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说人们需要接触带来的亲密感是跨地域的硬伤(也是异地恋的重要阻碍),那么网络社交带来的这种板结化,可能是将个人从团体中割离的重要原因。我们对某一个团体缺乏真正的认同感,同样的,我们也不需要为这个团体负责。在我们父母那个相对封闭的年代里,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形象负责,婚丧嫁娶、邻里街坊,他们的人际关系更简单、窄小,也更加可靠。人们对彼此的需要更加迫切,往往缺少某一位成员使得整个团体变得支离破碎。但网络的社交模式却不是这样,它更接近自愿原则,它的准入门槛更低,但也更不牢固。 最后,我要谈的另一个问题,是不是一段深厚的亲密感情,大于许多浅薄的感情之和?比如,一段恋人婚姻关系,大于很多酒肉朋友的聚集?我认为是的,而且毫无疑问。真正的亲密感所带的支撑,所带来的被人需要,和需要别人,那种难以言表的魅力,是很难在单薄的人际关系中得到的。网络也许提供了更多重的兴趣和朋友关系,却很难产生真正持久的亲密。 兴趣聚集的整体大于各个部分关系之和,1+1&2,也许就是网络社交的真实写照。 注释:[1]T.M.Newcomb(1961).The Acquaintance Process.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pp.385,389)[2]互联网究竟是让人类社会更加开放了,还是更加封闭了?这个答案谈的很好
成员:211357人
这里没有对与错,只有一系列稀奇古怪的问题和留下的一长...
登录33IQ,提升智力水平,让你越玩越聪明!
33IQ v4.26.90.95
Copyright & i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难以自拔by拓跋 阅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