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说这句话你开心就好的言外之意意是什么有一文学青

当前位置: >>
老张的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之文学作品阅读及答案
老张的 2012 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之文学作品阅读及答案2012 年语文题(大纲版)详解 五、(2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听朗诵 孙犁 一九八五年, 九月十五日晚间, 收音机里, 一位教师正在朗诵 《为了忘却的记念》 。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 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 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 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 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 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 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 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 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 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 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 的感情。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 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 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世事虽然多变, 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 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 三皇五帝之迹, 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 口碑, 多么重大的事件, 不上百年, 也就记忆不清了。 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 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 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 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 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 白莽柔石, 在当时, 并无赫赫之名, 事迹亦不彰著。 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 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 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 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 朽。 1985 年 9 月 21 日晨改抄讫 (有删改) 14.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 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答案】①作者青年时代对鲁迅的散文充满了喜爱之情:②时过境迁.如夸知音 难觅,令人感慨;③作者经历了各种创伤,感情迟钝,对激情的失去深感无奈。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理解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分点答,6 分,就要考 虑三点。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 分) (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答: 【答案】(I)(2 分) ①青年作家为革命献身的时代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②他们 的革命精神固世事变化似乎已被当前文坛淡忘了。每答出一点给 l 分。意思答对 即可。 (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答: 【答案】 (2)(2 分) ①时间消磨了人的激情.情随事变是正常的;②鲁迅以其 真挚的感情和不朽的文笔,使青年作家们青史留名,道义永存。每答出一点给 l 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 意两点:一要注意着重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二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 主旨作答。 16.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6 分) 答: 【答案】①被书写的对象在历是上的重要性;②书写历史的作者,如历史学家和 文学家的末的表现能力;③口碑、文字、金石、竹木纸帛等传播方式和载体。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筛选能力。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 可。 17.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答案】①以收听朗诵开头.迅速切入主题,看似随意,实则精心;②以历史事 实为依 据,论述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原因,紧扣主题,层层深入.③以明确鲁迅文章 与 道义共存的主旨收尾,前后照应,顺理成章。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和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每答出一点给 2 分. 2012 年语文新课标试题解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马裤先生 老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 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 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 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 无动作。荼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 “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得很快,可依 然是很和气。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 了半天,“茶房!”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 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竞自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 以为 车上失了火, 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 茶房始终没回头。 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 坐在我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 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荼房!” 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 “你的行李呢?”“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 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茶房!拿手巾把!”“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 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 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 大概这次是梦话。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坊,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干吗?先―生―” “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荼房”小一点。有时呼声低一点,用咬牙来补 上。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 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 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 “茶房!”我后悔了,赶紧地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我笑了,没法再忍住。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 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 孔鼻孔全钻得到家, 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 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 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 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 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 毛。 他又睡了, 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 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 而是照顾了车项。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 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 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 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 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 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 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2)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 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 析。(6 分) (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4)有人认为, 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 理由。(8 分) 11.(1)【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技巧的能 力。 【解题思路】E 项“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是通过马裤先生对人对事 的态度和做法体现出来,和我的言行关系不是十分的大。C 项马裤先生向茶房要 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意在表现其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 自利,其实我们也看到,他并不是一个爱讲卫生的人。 【易错点拨】选“最恰当的两项”,不容易,可能考生得 3 分,4 分,1 分容易, 得 5 分并非每个人都能得到,最恰当,需要你最后结合原文再三比对,看看哪个 更好。 【答案】D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答 C、E 不给分。 (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题思路】审清题干,第一段,意味着这样的开头对全文有重要作用,答题时 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 看看这一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有何作用,最后再思考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即可。 【易错点拨】审题不清,题干问到小说开头第一段,一般就是总领下文,引起阅 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等等,如果考虑到这一点的话,答题可能就相对容易些, 再就是一定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如答案①为从内容角度回答,②③从形 式上回答, 即表现技巧、 写作特点角度回答。 再就是答题时要尽可能用序号标明, 如①②③等。 【答案】①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为后文即将发 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方法是“听其言, 观其行”并结合文中的侧面描写。 例如, “我”所看到的马裤先生所作所为所言, 看看他的生活习惯,看看他的卫生状况,看看他对人的态度,就可知道。 【易错点拨】人物性格特点概括不全面,有遗漏,再就是看不到分数与所答题的 要点对应关系。一般 6 分,考虑三点,也可能是四点,只要你答对三点即可得满 分。再就是概括性格不能重复,重复意味着所答无效。当然对此类题尽可能地多 答,以防失分,也是一种策略。再就是答题时尽量用序号标明,如①②③。 【答案】①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 利;③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4)【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学作品形象看法的能力。 【解题思路】探究人物形象只要结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这些人物在行文中的 重要作用,回答分析时,只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即可。答题时观点容易表明, 同意不同意,都可得 2 分,谈理由较难,需要的是对文意的理解和语言组织表达 能力。 【易错点拨】谈理由时不够具体,不够深入,没有深度,分析阐述时不能结合文 本,再就是阐释理由时,要条理清晰,尽量用①②③这些序号标明,也利于阅卷 得分。 【答案示例】观点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 ①“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任之;②“我”对马裤先生的讽 刺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刻薄;③“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观点二:不同意,“我”没有人性弱点。 ①“我”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不是性格人物;②“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性 格特征不明显;③“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 题。 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 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 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 时也许就不存在了,人们很容易就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 米的山顶上 已有了我们的研究站点, 如同昨天和今天在南极建立的长城站。珠穆朗玛峰上的 站点最好也叫长城站――世界上最高的长城站。不过我也在想,假如 8848 米不 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世界上还有什么高峰要攀登呢?只要地壳不变动,8848 米将是有限的数字和高度,而人类的探索精神则是无限的。 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重重叠嶂,人也就跨越了 千山万水。开始写这部书时,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 展开翅膀到无边无际的天地里翱翔,可我说不清那紧紧束缚自己的是什么。我常 常被这种困惑搅扰, 同时也为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不懈地寻找飞往更大空 间的方向。我为此等待了很多年。有一天,我终于看见了梅里雪山!接下来的很 多个夜晚,我都是在网上度过的,我被迷住了。那里有成百上千条关于梅里雪山 的文字介绍, 还有很多绮丽的风光图片,于是我看见我的一个主人公回头对我笑 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让他在一个不知名的空旷地带徘徊,在本书里他是梅里雪 山的攀登者。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只有 6740 米。可它的地理环境却很复杂,山上终年 积雪,陡峭的山体,风化的岩石,还有瞬息万变的气候,会让攀登者突然陷入绝 境。卡瓦格博至今还是一座人类未及山顶的处女峰。只要人们达不到顶峰,它就 永远是一个神秘的向往,一个神秘的存在。 人们可能还记得 1991 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惨剧,十七个登山勇士无一人生还。 为什么鲜活的生命要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在那里经受暴风雪的袭击,面临雪崩随 时发生的危险,陷入人生的绝境? 天光黯淡,无边的黑夜,厚厚的积雪,看不见一线星光,周围也没有篝火,不灭 的只是心灵的篝火,最后那火也覆盖在冰雪之中?? 当太阳重新照耀时,冰盖上又多了几座新的冰雕,他们的面容都十分安详,好像 还在酣睡, 却再也醒不过来了??也许在多年之后, 地球进一步演化, 它变暖了, 冰川坍塌,雪山融化,十七个勇士还会获得新生。他们会站起来,抖掉身上的积 雪,掏出揣在胸前的旗帜,迎风抖开,一簇火红猎猎地飘舞着,发出哗啦啦的脆 响。他们看见远处美丽的城市,葱茏的绿树,盛开的鲜花,一座高大建筑物的计 时牌上清晰地显示着:3000 年某月某日?? 我想这丝毫无损他们千年之前攀登高峰的意义。物质是坚实的,如同大地,而精 神则如同天空或宇宙,是柔软的,无尽头的空漠。人的脑实质就是这种天空或宇 宙,有限与无限都在其中,人的脑实质是比自然界的宇宙还要广阔的。无穷尽地 开拓成为人类永生永世的寄托。 西西弗斯整日推着一块大石头上山,其实是一个 哲学寓言,它是时间与空间的规则――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我写这部长篇也是一种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又一次次 撤退,回到大本营,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这种攀登让我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 大,在经历了四十年的病痛之后,身体瘫痪部位的肌肉萎缩了,我越来越难以支 撑自己,总有一种明天就会因疲惫而死去的感觉。其实,我对长篇小说的创作已 经力不从心了,激情常被肉体的麻木疼痛和精神的忧郁绝望掩埋?? 我想这将是我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了?? 精神攀登的路途异常艰苦,我有时也畏惧,害怕路途遥不可知,但冥冥之中又仿 佛看见我的主人公在远处等待,等待我给他们一个结局。我有时急于接近他们, 有时又小心翼翼地避开, 我怕我笔下的主人公会在途中遭遇不测,也怕有的人会 因为我给他们的结局而失望。 其实我是清楚的――生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 (取材于张海迪长篇小说《绝顶》的前言,有删改) 注:张海迪,当代作家。1995 年生于济南,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 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作者坚信当下个千年到来,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已建立起“长城”研究站点 的时候,人类将无高峰可攀。 B.前四段以黯淡的天光、无边的黑夜烘托“心灵的篝火”;“覆盖在冰雪中” 则暗指十七勇士生命的终结。 C.时至 3000 年,地球变暖,冰雪融化,勇士重生;作者在一个想象的情境中, 寄寓了自己美好愿望。 D.最后一段作者流露出对笔下人物有时想接近,有时欲避开的复杂心态,在 “怕”的背后是对人物的挚爱。 E.本文可以看作是关于《绝顶》的创作谈,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平背景,同 时也折射出作者的心路历程。 【答案】AE 【解析】A 选项,原文中作者说坚信千年后攀登雪山已不再艰难,并没有说人类 将无高山可攀;文中并无对小说主人公生平背景的详细交代,因此 E 选项错误。 17.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文意,谈谈这些作用表 现在哪些方面(6 分) 17、【答案】梅里雪山对于作者的创作有如下三点作用:1,让作者突破了原有 的写作束缚,启发了一个飞往更高空间的方向;2,成为了小说中故事发生和主 人公活动的环境背景;3, 在梅里雪山曾经发生过的 17 人遇难的惨剧同样启发了 作者的思考。 【解析】 本题其实就是文章内容要点概括题,只需要在文章中寻找提到梅里雪山 的段落并加以概括即可。 18.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 结合这篇前言, 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 包含了哪几层内涵。(5 分) 18、【答案】在作者理解中,为小说命名的“绝顶”包含如下几个层次的含义: 首先,绝顶是指小说中主人公希望攀登的梅里雪山绝顶;其次,从攀登雪山中抽 象出的“绝顶”,象征着人们在人生中不懈追求希望超越的极限;最后,作者也 把创作这部小说当做自己写作生涯的“绝顶”,它或许是最后一部作品,而作者 仍试图翻越。 【解析】本题应该算是内容概括和重要词语含义两个题型的融合。5 分是一个很 暧昧的分值,可能是答两点,也可能是答三点,从本文来看,答三点较为稳妥。 第三层意思可能比较难以发掘,作者在最后三段的说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佐证。 19.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充 其仗,化为邓林(树林)。”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 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不少于 200 字)(10 分) 19、【答案】略 【解析】本题首先要联系原文,谈谈对殉难登山者的身份性质的感受,然后再联 系现实,对“当代社会悲剧英雄”进行一番理解,由此,我们可以将二者进行比 较,并得出结论。题干中的“有人认为”只是一种观点,考生可以选择支持也可 以选择反对,只要通过上文的二者比较能够言之成理地得到自己的答案即可。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安徽卷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往事(二)之八 冰心 是除夜的酒后, 在父亲的书室里。 父亲看书, 我也坐近书几, 已是久久的沉默── 我站起,双手支颐〔颐(yí)〕颊、腮,也指下巴。,半倚在几上,我唤:“爹 爹!”父亲抬起头来。“我想看守灯塔去。” 父亲笑了一笑,说:“也好,整年整月的守着海──只是太冷寂一些。”说完仍 看他的书。 我又说:“我不怕冷寂,真的,爹爹!” 父亲放下书说:“真的便怎样?” 这时我反无从说起了!我耸一耸肩,我说:“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 又最有诗意的生活??” 父亲点头说:“这个自然!”他往后靠着椅背,是预备长谈的姿势。这时我们都 感着兴味了 我仍旧站着,我说:“只要是一样远的为人民服务,不是独善其身;我们固然不 必避世,而因着性之相近,我们也不必避‘避世’!” 父亲笑着点头。 我接着: “避世而出家, 是我所不屑做的, 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 受十方供养?” 父亲只笑着。 我勇敢地说:“灯台中的别名,便是‘光明的使者’。他抛离田里,牺牲了家人 骨肉的团聚, 一切种种世上耳目纷华的娱乐, 来整年整月的对着渺茫无际的海天。 除却海上的飞鸥片帆,天上的云涌风起,不能有新的接触。除了骀荡〔骀(dái) 荡: 使人舒畅。 的海风, 〕 和岛上崖旁转青的小草, 他不知春至。 我抛却‘乐群’, 只知‘敬业’??” 父亲说:“和人群大陆隔绝,是怎样的一种牺牲,这情绪,我们航海人真是透彻 中边的了!”言次,他微叹。 我连忙说,“否,这在我并不是牺牲!我晚上举着火炬,登上天梯,我觉得有无 上的倨傲与光荣。几多好男子,轻侮别离,弄潮破浪,狎习〔狎(xiá)习:亲近、 领略。〕了海上的腥风,驱使着如意的桅帆,自以为不可一世,而在狂飙浓雾, 海水山立之顷,他们却蹙眉低首,捧盘屏息,凝注着这一点高悬闪烁的光明!这 一点是警觉,是慰安,是导引,然而这一点是由我燃着!” 父亲沉静的眼光中,似乎忽忽的起了回忆。 “晴明之日,海不扬波,我抱膝沙上,悠然看潮落星生。风雨之日,我倚窗观涛, 听浪花怒撼崖石。我闭门读书,以海洋为师,以星月为友,这一切都是不变与永 久。 “三五日一来的小艇上,我不断的得着世外的消息,和家人朋友的书函;似暂离 又似永别的景况, 使我们永驻在‘的的如水’的情谊之中。 我可读一切的新书籍, 我可写作,在文化上,我并不曾与世界隔绝。” 父亲笑说,“灯塔生活,固然极其超脱,而你的幻象,也未免过于美丽。倘若病 起来,海水拍天之间,你可怎么办?” 我也笑道:“这个容易──一时虑不到这些!” 父亲道:“病只关你一身,误了燃灯,却是关于众生的光明??” 我连忙说:“所以我说这生活是伟大的!” 父亲看我一笑,笑我词支,说:“我知道你会登梯燃灯,但倘若有大风浓雾,触 石沉舟的事,你须鸣枪,你须放艇??” 我郑重的说, “这一切, 尤其是我所深爱的。 为着自己, 为着众生, 我都愿学! ” 父亲无言,久久,笑道:“你若是男儿,是我的好儿子!” 我走近一步,说:“假如我要得这种位置,东南沿海一带,爹爹总可为力?” 父亲看着我说:“或者??但你为何说得这般的郑重?” 我肃然道:“我处心积虑已经三年了!” 父亲敛容,沉思的抚着书角,半天,说:“我无有不赞成,我无有不为力。为着 去国离家,吸受海上腥风的航海者,我忍心舍遣我惟一的弱女,到岛山上点起光 明。但是,惟一的条件,灯台守不要女孩子!” 我木然勉强一笑,退坐了下去。 又是久久的沉默── 父亲站起来,慰安我似的,“清静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原不止灯台守,人生 宽广的很!” 我不言语。坐了一会,便掀开帘子出去。 弟弟们站在院子的四隅,燃着了小爆竹。彼此抛掷,欢呼声中,偶然有一两支掷 到我身上来,我只笑避──实在没有同他们追逐的心绪。 回到卧室,黑沉沉的歪在床上。除夕的梦纵使不灵验,万一能梦见,也是慰情聊 胜无。我一念至诚的要入梦,幻想中画出环境,暗灰色的波涛,岿然的白塔?? 一夜寂然──奈何连个梦都不能做! 这是两年前的事了,我自此后,禁绝思虑,又十年不见灯塔,我心不乱。 这半个月来,海上瞥见了六七次,过眼时只悄然微叹。失望的心情,不愿他再兴 起。而今夜浓雾中的独立,我竟极奋迅的起了悲哀! 丝雨里,我走上最高层,倚着船栏,忽然见天幕下,四塞的雾点之中,夹岸两嶂 淡墨画成似的岛山上,各有一点星光闪烁── 船身微微的左右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的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 莹然,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呼,如接引,我无言,久──久,悲哀的 心弦,开始策策而动! 有多少无情有恨之泪,趁今夜都向这两点星光挥洒!凭吟啸的海风,带这两年前 已死的密愿,直到塔前的光下── 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永不作灯塔的梦,无希望的 永古不失望,不希冀那不可希冀的,永古无悲哀! 愿上帝祝福这两个塔中的燃灯者! ──愿上帝祝福有海水处, 无数塔中的燃灯者! 愿海水向他长绿, 愿海山向他长青! 愿他们知道自己是这一隅岛国上无冠的帝王, 只对他们,我愿致无上的颂扬与羡慕! 1923 年 8 月 28 日,太平洋舟中。 (选自 《冰 心散文》,有改动) [注] ①本文是冰心《往事(二)》中的第八篇。②中边:内外,表里。③策策: 悲戚的样子。 11.“我”认为看守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其理由有哪些?(6 分) 答: 1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一题的筛选 区域在临近上下文中去找。 从原文一些重点语句上可以看出,如“晴明之日, 可 以悠然看潮落星生。 风雨之日, 可以听浪花怒撼崖石。 以海洋为师, 以星月为友, 可读一切的新书籍。似暂离又似永别的景况,使我并不曾与世界隔绝。”,尽量 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的分条归纳概括。答案:①可以欣赏海上美景,感悟自然的不 变与永久。②可以与暂离的亲友书函沟通,更能感受彼此的深切情意。③可以静 静地读书写作,享受文化上与世界相通的乐趣。 12.文章前一部分是回忆往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段往事中“我”的感情发 展脉络。(4 分) 答: 12.【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思路,理清文章结构的能力。从“我”提出到灯 塔上去 (紧张期待) ――据理说明看守灯塔最有诗意的生活 (兴奋憧憬) ―― 一 遇父亲的“障碍”,“我”爽快刚毅的执着精神,表示自己不怕冷寂,也不怕生 病??(坚定执着)――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帐惘与不悦,失望与沉思(失望 无奈) ――父亲的启迪有了新的思索。最后用一些表现情感发展的词语来表述即 可。答案示例:紧张、期待 兴奋憧憬 坚定执着 失望无奈 13.“清净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远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得很!”父亲的这 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1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语句理解能力和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一般宜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做答,先点明作用,再结合文本分析表达效果。如深 化文意(作用,形式上),表达效果,内容上,强调青年人需要理性对待理想。 答案示例:①深化文意。强调青年人需要理性对待理想。②为后文作铺垫。启发 我的思考, 是后文写我的情感变化的铺垫。 ③凸显父亲形象。 显示出父亲的理性、 睿智与感受。 14.结合作品,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 分) (1)文章后一部分,作者写“我”在海上望见灯塔,其用意是什么? 答: (2)文章结尾部分写“我”“决心”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 动心,也用不作灯塔的梦 ”,“我”是否“放得下”?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 的解读。可以从写作意图、主题等角度来谈的作用、谈你的理解。答题时要联系 全文,不要断章取义。只要言之有理,推之有据即可。答案示例:(1)①交代 我回忆往事的缘由。②将往事与现实贯穿起来,展现我的成长过程。③引发我对 灯台手的颂扬与羡慕之情,进而表达我对为着众生的奉献者的赞美。 (2)示例一 “我”放得下。“我”与父亲的对话后,对当灯台守的理想已“禁 绝思虑”;海上望见灯塔后,决定不再执着于无法实现的理想。这说明“我”已 与往日当灯台守的理想彻底告别。 示例二 “我”放不下。海上望见灯台后,“我”回忆往事,心中产生了理想没 有实现的悲哀; 文末“我”对灯台守致以无上的颂扬与羡慕。这都说明“我”内 心其实放不下当灯台守的理想。 示例三 “我”理智上放得下,情感上却放不下。“我”认识到当灯台守的理想 是不现实的;但是在海上望见灯塔后,“我”为理想未能实现感到悲哀,这表明 年轻时的理想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示例四 “我”会慢慢放下。随着年龄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会更深刻 的理解父亲的教导, 对理想的人是会逐渐成熟、 理性, 在今后宽广的人生道路上, 用其他方式继续追寻心中“清静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的理想。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详解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2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 14~17 题。 太阳梦 晓 浩 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 在太阳里。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浆轻轻 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 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耀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 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 是不是在梦里? 我走向那些经幡。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 着地,天地之间一派和谐宁静。一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 中冒出来, 寺庙的金顶间杂其中, 香火缭绕, 放生羊和野狗紧昂着哲人般的头颅, 在大街上踱步。 向生活深处走去,我知道这不是梦。 远方的亲朋好友非说这就是梦,神秘,朦胧,可想而不可及。一位女友,曾在拉 萨生活数月,后移居加拿大,她来信说:“想到拉萨我就想大哭一场,那真是一 个梦,温暖而又明亮,它在我睡着的时候来了,醒来,它却飞走了。 对于我来说,拉萨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在我那间常摇曳着烛光的小屋里,我认 识了一群又一群的寻梦人。 你见过一步一叩,跋涉千里而来的朝佛者吗?从某种 意义上说,寻梦者的精神更为感人,他们为了追寻一个美丽的梦,翻越了无数精 神意义上的大山,微笑着,走向太阳,尽管,他们的身心遍体鳞伤。 一位年轻的战士,常年驻守在某个四季冰封雪锁的哨卡上,一天,下哨归来,迈 过一个半木多的土坎,他跌倒了,再没爬起来,过度缺氧导致了他的牺牲。一位 大学生,为了抢救别人,被汹涌的泥石流吞没。一次,在我出去采访的途中,车 翻出十五六米,车棚碎了,我安然无恙??还有啊还有,无数恶魔张开大嘴,要 吞没我们这些寻梦者。 我常常仰望太阳,流着无法抑制的泪水,感情的大堤在瞬间决口了。想到夸父, 他没追赶上太阳,却不是也为后人称颂么?幸福在于追寻这咱过程本身。 朋友老刘实现了自己的的梦。他独创了一种画派,叫西藏山水画,得到国内外普 遍承认,台湾三原色艺术中心还专门为他搞了个人画展。 我不止一次地为他的画所感动。画面上,塞满了山,绝少人间气息,那山汹涌呼 啸,奔腾流动着,下降,再升腾,势不可挡。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 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 最近,我又见到了老刘。只见他熊腰虎背,一摇一晃,整个一座山在晃动。他说 他又陷入了苦闷期。他想在艺术上再上一个高峰。 是啊。太阳只有一个,梦,是无数的。 14. 怎样理解“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 然而, 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 那化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这句话的含义?(4 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语句理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联系全文,不要断章取义。 从实到虚, 画中蕴含了什么, 他要表达什么思想, 思考这些, 结合文本进行总结。 答案示例:(1)老刘的画中没画太阳,却是以太阳照耀为背景。(2)画中蕴含 着他对理想境界――“太阳梦”的追求。 15.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分) (6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思路,理清文章结构的能力。“梦“是贯穿全文的线 索,寻梦――实现――再寻梦,按着意思归纳整理即可。 答案:(1)艰辛寻“梦”――画山画得苦 。(2) “梦”的实现――从太阳中 获得灵感,独创“西藏山水画派”。 (3)再寻新“梦”――陷入苦闷期,想再 上一个艺术高峰。 16.文章写老刘作画,又写了朝佛者、战士、大学生和“我”的事情,这样写的 作用是什么?(6 分) 16.【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审题时抓住“文眼”二字,即可找到 突破口。文眼的作用不外乎“线索”“主要描写对象”“表达作者情感”等。 答案:(1)以更多寻梦者不同方式的寻梦,表现了不同人生的共同追求。 (2)以更多美丽感人的梦想,丰富了“太阳梦”的内涵。 (3)表现寻“梦”过程的艰辛,表达了对寻“梦”精神的赞美。 17.现实与梦的交织是本文突出的特点,请指出其具体表现。它们蕴含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情感?(6 分) 17.【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感悟。判断一篇文章的主 旨主要依据有两方面:一是写作主体的态度,二是作者对主体的态度,或者说是 情感与价值观。“太阳梦”是文章的题目,也是文章的线索,也是文中反复出现 的内容,一定要深入思考,既要答出表层意思,又要答出深层意蕴。本题难度较 大。 答案:(1)拉萨的美景,既是现实,又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梦想;人们寻梦的过 程又是对人生美好理想的追求(如:老刘作画是现实,老刘的理想是梦)。 (2)对拉萨的热爱,对寻梦者的崇敬。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21 题。 掐辫子 刘心武 一对白领情侣长假携游,去到一处近年开发出的山野景点,见到瀑布深潭,她高 兴得跳起来欢呼,山风掠过,将她草帽吹落潭中,她还没回过神来,他已经跃入 潭中,捞起草帽,游回潭边,跃到岸上。她还没做出反应,周边的游客已经响起 掌声,还有人说:“跟电影镜头似的!” 他们躲到僻静处,他把上衣脱下,晾到灌木上。她说:“吓死我了。知道你要表 达,可也犯不着这么冒险。”他说:“除了对你表达,其实,还有另外的内心秘 密。”她狐疑了:“什么另外的秘密?”他告诉她,掉在潭里的,是草帽。草帽 是用什么做的?她随口说:稻草。他告诉她,不,是麦秸。把麦秸用水泡过,然 后用双手编成辫子, 他们老家妇女几乎一年四季都会在做完别的活计后,来顺手 干这个, 叫做掐辫子。 一挂辫子大约弯成五圈, 近年来的收购价, 是一挂一元钱, 一个能干的妇女,一天掐辫子能出五六挂?? 她听到这儿放心了, 明白他内心里,有区别于她这样的城里生城里长的人的眼光 和心思,草帽对她来说,不过是一种便宜的遮阳物品,可是对他来说,是他到城 里来上大学以前,奶奶、妈妈、姐姐们日常掐辫子变化成的产品。她引他聊得更 多。他细细叙说。他告诉她,他们那个家乡,离交通枢纽远,历史上属于兵家必 弃之地,如今则属于商家缓争之处,无山无水,开发不成旅游区,离最近的一处 古迹也还有百里之遥, 他也曾苦苦查阅过,竟找不出自古到今各方面的名人有出 生在他们那个地方的,总之,那是一处平凡、平淡、平庸的所在。但是平实之地 也有平安之福,城市化的浸润,离得还远,村庄虽然盖起了新房,却仍有古朴风 貌,有人问城市膨胀耕地减少,为什么粮食还有得吃?他说,那就是因为还有他 家乡那样的存在,每年还种大片的小麦,小麦收过种大片的玉米。而大田劳作之 余,妇女们就维系着久远的传统,掐辫子。 她在秋阳下听他讲家乡, 心里仿佛陆续注入一缕一缕的光亮。他没想到她爱听这 些。他进一步告诉她,他大学四年的费用,学费是爸爸供,生活费呢,全是奶奶、 妈妈和姐姐掐辫子掐出来的。她把玩着那渐渐变干的草帽,忽然觉得,那是有生 命的东西,她把草帽像宠物般拥在胸怀。 他们原来的计划, 是顺那山谷跋涉到最深处,据说那谷的尽头有更高更奇更美的 瀑布,那里有开发出的农家院接待游客,在那里可以吃到若干特别的鲜鱼山蔬。 但是,她提议改变行程,转而去他的老家,她说她想看掐辫子,甚至想学着掐辫 子。他很高兴。他们交往并不久。这是他原来幻想过却不敢贸然提出的。是的, 这个假期很长,他们完全来得及转换目的地。 她随他前往他的家乡。绝对距离并不远,却要先坐火车,慢车站票,熬过一夜, 再换长途汽车,再换三轮摩托,车载的终点是一处大集,从那大集镇再徒步一小 时,才到他家那个村子。确实无特点可言,就是不多的树,模样雷同的房舍,不 甚整洁的村道,一种只能以农村命名的混合气息。 他把她引到自己家时, 已经夕阳西下。 一进院, 不用他指点, 她就看到好几个盆, 有塑料盆、铝盆,还有一只陶盆,里面浸泡着大体等长的麦秸,散发出一种香臭 之间的暧昧气息。他妈妈迎面出了屋,手臂上有几挂刚掐好的辫子,不是知道他 们来了表示欢迎,她是地道的不速之客。他叫完“妈”就介绍说“这是我女朋 友”,她赶忙称呼“大妈”。进屋以后又见到他奶奶。姐姐已经出嫁,但就在邻 村,他说明天或许就会回来见面。奶奶坐在那里掐辫子,弄明白她的身份后咧开 只剩几颗残牙的嘴无声地笑了好久。她随即听见院子里鸡在拍翅狂叫,她到门边 往外看,是大妈在抓鸡。那只母鸡显然一贯得宠,万没想到今天风云突变,因此 拼力挣扎,他知道她的心思,怕她跑出去拦阻,就站到她身边轻轻搂住她的腰, 但是她懂得,大妈听见儿子把她介绍出来时,并没有什么强烈的表情,但是此刻 她那满院抓鸡的肢体语言, 把她面对意外之喜的满腔热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个 人对另一个人如此看重, 并且以如此淳朴的形态表达出来,是她职场生活中不曾 经历的。 晚饭后和大妈聊天, 才知道如今四季都有人进村来收妇女们掐好的辫子,除了去 做草帽,广东那边又有盘成“黄金条”的,没多久是下元节,祭祀亡魂,要给他 们烧“黄金条”。她发现东厢柴草间堆了不少废弃的辫子,大妈悄悄告诉她,那 都是奶奶掐的,老人手劲不够,掐不出合格的了,可是,掐了一辈子,喜呀悲呀 什么心思都掐进去了, 所以不告诉人家不收,还由着老人掐??她意识到这里的 妇女掐辫子其实更具有超出换钱的生命意蕴,眼睛潮湿了。 他的爸爸是兽医, 那天到外地出诊, 第二天一早才回来。 她和他一起站在院门外, 远远看到那乡村兽医骑着自行车从白杨树下过来, 她忽然想大声召唤: “爸爸! ” 16.文章以“捞草帽”的惊险场景开头,起到什么作用?(2 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结构、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审清题 干,第一段,意味着这样的开头对全文有重要作用,答题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作答, 看看这一场景描写对全文的发展有何作用,最后再思考对表达主题有什么 作用即可。答案: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17.文中“她”对草帽的认识有哪些变化?请从第三、 四自然段中找出相关语句。 (3 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概括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答案示例:一种便宜的遮阳物 品――掐辫子变化成的产品――有生命的东西。 18.你如何理解“心里仿佛陆续注入一缕一缕的光亮”这句话?(3 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答案示例:比喻句,“他”的讲述使 “她”对农村的了解由模糊到清晰,带给“她”温暖。 “陆续”“一缕一缕”说 明这种了解是一点点逐渐加深的。 19.赏析倒数第二自然段中划线的语句。(5 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应从内容和形 式两方面分别回答。答案示例:内容上,写了家人对奶奶的尊重与爱,同时也写 出了奶奶把劳动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丰富了“她”对乡村淳朴亲情的体验,深深 触动了“她”的心灵。形式上:选取生活场景、平凡小事,蕴含深挚的感情,具 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她”的情感变化更加合理。 20.你读完文本后有怎样的感悟?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并分别加以简要说明。 (4 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能力,谈感悟。应注意强调个性阅读,并不能够脱离 文本而随意地天马行空,一味地陈述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应该紧扣文本。从文本 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结合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根据个人生 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解读文本,阐明自己的见解,这样同样是个性阅读。任何个性 阅读都不能够脱离文本,观点来自文本,论据同样不能离开文本。当因个人的生 活经验不足无法准确把握文本时, 可以通过已学过的文章, 间接掌握的人生经验, 通过联想和想象帮助准确探究。答案示例:传统文化――掐辫子不能消失。日月 穿梭,随着时代的脚步,老的生活用品悄悄的从人们的记忆中退出了,时至今日 谁也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掐辫子的场景从人们的视野里淡出;大脑中消 失了,随之一段、一种民俗的历史文化则即将失去,成为人们永远的遗憾话题。 如今农村,有人仍在掐辫子,但愿于掐辫子这一传统文化永远不会消失。 2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他”介绍麦秸辫的收购价, 并说“他”上大学的生活费全是家人“掐辫子” 换来的,蕴含着“他”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B.“她”在“他”家体验到了自己在职场生涯中未曾体验到的东西, 不由得产生 了对职场生活的厌倦。 C.文中说“平实之地也有平安之福”,表现出作者对城市和农村相反的情感态 度。 D.“那只母鸡显然一贯得宠,万没想到今天风云突变,因此拼力挣扎”一句,用 拟人手法描写母鸡被抓时的热闹场面,烘托了大妈的喜悦心情。 E.以“掐辫子”为题,点明了全文线索,凸显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21.B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技巧的能力。B 项“不由得产生了对职场生活的厌倦”无中生有,C 项说法太绝对。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答案及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报复 [法]雨果?克里兹 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彭恩刚从剧场回来,他坐到写字台前,伸手 拿起电话要通了编辑部:“我是彭恩,你好!我又考虑了一下,关于《蛙女》的 剧评,最好还是发下午版,因为我想把它展开一些??别提啦!太不像话了!所 以我才打算写一篇详细的剧评。上午版你只要留出个小方块刊登一则简讯就行 了。你记下来吧:‘奥林匹亚剧院:《蛙女》上演,一锅可笑的大杂烩:一堆无 聊的废话和歇斯底里的无病呻吟。 看了简直要让你发疯。 详情请见本报下午版’。 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措词还不够激烈?这样就行?那好,再见!” 从他放下话筒的动作可以看出,彭恩的情绪越来越愤慨。可就在这时,他猛然一 惊,附近有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 人坐在皮沙发里。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 睛逼视着评论家。彭恩心里发虚:“你,你??你是谁?” 陌生人慢慢站起来,从衣兜里伸出右手。彭恩看见一支闪闪发亮的手枪。“把手 举起来”那人命令道,彭恩两手发抖。 “嘻嘻嘻??”那人像精神病人一样笑着,“你这条毒蛇,现在总算落到了我的 手里。再有 5 分钟就是午夜。12 点整,嘻嘻嘻??你将变成一具尸体。文亚明, 我的宝贝,”白胡子老头扬起头,“我亲爱的文亚明,5 分钟后你将报仇雪恨。 这条毒蛇将永远闭上它的嘴!啊,你高兴吗,文亚明!?”说着白胡子老头立刻 举起手枪:“别动!” “听我说,”彭恩战战兢兢道,“请告诉我,你究竟是谁???我不明白??我 对你干了什么???求你把手枪收起来吧。我们之间肯定有一场误会。” “给我住嘴,你这个杀人凶手!” “杀人凶手?你弄错了。我不是杀人凶手!” “那么请问是谁杀死了我的孩子,我唯一的儿子,亲爱的文亚明?谁呢,彭恩先 生?” “我根本不认识你的儿子!你怎么会生出这种想法?” “我的儿子叫??文亚明?穆勒! 现在你明白了吧?”“文亚明?穆勒??我记 得,好像是个演员吧?” “曾经是!因为他已经死了,他对着自己的头开了一枪。而正是你这个无耻的小 人毁了他!你在文章里写过他。‘为助诸君一笑,还有一位文亚明?穆勒先生值 得提及,因为他的表演,真可堪称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你竟敢这样写我的儿 子!而他,可怜的孩子,去买了一支手枪,自杀了。就是这支手枪,过一会儿将 把你送到西天!” 彭恩禁不住浑身乱颤:“听我说,这并不能怪我??我感到很遗憾??可我只是 尽自己的职责而已。 你的儿子真的缺乏才华??你明白吗?我本人跟你的儿子并 没有仇,可是艺术??” “你别再胡诌关于艺术的废话了!你是杀人犯!因此你得死!昨天夜里,”老头 压低嗓门, “文亚明出现在我的梦里。 他对我说: ‘爸爸, 拿上手枪去找那毒蛇。 午夜 12 点的时候,杀了他替我报仇!否则,我的灵魂将永远四处飘流,不得安 身!” “可你不能杀我??看在上帝面上??你简直疯了!??” 老头大声地嘲笑道:“真叫人恶心,你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胆小鬼!一条罪恶深 重的蛆虫, 半文不值的小人! 你那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哪里去了?你那体面威风哪 里去了?现在你已面对死神,没有了你,人人都会如释重负。” 彭恩双手合十,央求道:“亲爱的先生,如果你一定要杀我,至少让我能最后给 我的亲人写几句诀别的话??并表明我的遗愿。” “行,我成全你!”陌生人宽宏大量地答应,“写吧,你还可以活 15 秒钟!” 彭恩拿起铅笔,在纸片上写了两三行字?? 午夜的钟声响了。 老头怪叫一声,举起手枪抠动扳机。 硝烟散后,陌生人扯下自己的胡子,走近彭恩。 “先生, 现在你对文亚明?穆勒的表演才华有了新的看法吧,对不对?看你那个 熊样!哈哈??!我想,今后你在评论别人的时候该会学得谨慎一些了!” 看着手里拿着铅笔, 满脸蜡黄的彭恩, 文亚明伸手拿过那张纸条。 只见上面写道: “亲爱的文亚明?穆勒,你不仅是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而且是头号傻瓜。你戴 的假发套大了一号。彭恩。” 16.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塑造了彭恩尖刻辛辣的剧评作者的形象。 ②开门见山,营造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推动情节发展。 ③此时的盛气凌人与在枪口下懦弱胆小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④首尾呼应,以剧评开始,一剧评结束。 17.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情节突转, 类似欧亨利式结尾文章情节结尾时使主人公命运、 情节陡然逆转, 突然让阅读者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既在意料 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回味无穷,发人深省,久久难以忘怀,并借此深刻地反映 主题。 18.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8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①批评贵在不屈不饶,贵在执著和坚守; ②批评需要风骨,需要犀利、批评,但也需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技巧,不能侮辱 人格; ③演员的成长离不开剧评家,要客观、理性看待批评; ④剧评家和演员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还要互相理解和尊重。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 小说开篇首句“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 实则为故事的展开,设置了一个独特的环境。 B.陌生老头的出现,令彭恩心惊发虚,但彭恩通过对方戴的大了一号的假发套, 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真实身份,及时识破了文亚明拙劣的伎俩。 C.文中画线部分从彭恩的视角描写陌生老头的外貌,寥寥几笔,为小说的结局 埋下了伏笔,可谓匠心独运。 D.小说人物设计巧妙:文亚明假扮成自己的父亲报复彭恩,符合其演员的身份, 彭恩对文亚明报复的演技加以评价,也符合其剧评家的身份。 E.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频繁出现的省略号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 心的惊慌和恐惧,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答案:B E 解析:“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真实身份,及时识破了文亚明拙劣的伎俩”错,“均 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惊慌和恐惧”错。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邮差先生 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 手里拿着一大把信。 在这小城里, 他兼任邮务员、 售票员, 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 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 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 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 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 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 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 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 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 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 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 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于是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 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的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 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 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 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 有时间全部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②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 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 心。阳光充足的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 身上要出汗, 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 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1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 分) 答案:寂静、祥和、安宁、舒缓、讲原则。 标准答案:平o,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1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第一处,善解人意,替人着想,热心体贴;第二处,善于自责,心地善良, 乐观开朗。(分析略) 标准答案: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 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 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1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分) (4 答案:含意: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 每天都有晴朗的好心情;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没有人打扰。作用:与上 文三处写到的阳光相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有意蕴,令人回味无穷。 标准答案: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写“这个小城”的 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 态的礼赞。 1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试作探究。(6 分) 答案:①叙述舒缓,表现出小城人们的生活之态,祥和与安宁; ②没有太强的故事性, 表现邮差先生常年如一日地这么工作这么送信,没有惊心 动魄,以平凡的工作来表现他的人格美,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 ③展现在历史大背景(日本侵华战争)下的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画面,表 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愿。 标准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 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解析]读小说尤其要有耐心, 而尤其是这样的小说,还是老老实实地寻找小说的 三要素吧,同时还要结合时代背景,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11 题的解答主要 抓住环境的描写和背景特点,12 题主要抓住人物的活动和心理,13 题要结合全 文内容进行表里分析,14 题要揣摩写作主题。 [评点]这篇小说入眼很难,入心更难,初看很朦胧,细看有理趣,选文是很有特 色的, 可以看出命题者很有匠心, 也很高妙, 打破了以往命题的老路, 也赞一个! 但是不能单以命题人的理解而否定了他人有道理的见解!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语文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忆韦素园君 鲁迅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 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 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 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 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 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 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 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 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 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 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 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 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这 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 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 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 自己的心。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DD一九二七年的秋初,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 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 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 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 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我因此记起, 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 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 他慌张失措, 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 兰特》。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 面的么??? 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一九二九年五月末,我最以为侥幸的是自己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谈了天。他为 了日光浴,皮肤被晒得很黑了,精神却并不萎顿。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但 我在高兴中,又时时夹着悲哀:忽而想到他的爱人,已由他同意之后,和别人订 了婚;忽而想到他竟连绍介外国文学给中国的一点志愿,也怕难于达到;忽而想 到他在这里静卧着,不知道他自以为是在等候全愈,还是等候灭亡;忽而想到他 为什么要寄给我一本精装的《外套》???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 一切希望,也同归于尽。我所抱憾的是因为避祸,烧去了他的信札,我只能将一 本《外套》当作唯一的纪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 自素园病殁之后,转眼已是两年了,这其间,对于他,文坛上并没有人开口。这 也不能算是希罕的,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 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但对于我们,却是值得记念的青年,因为 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 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 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爱伦堡的《烟 袋》 和拉夫列涅夫的 《四十一》 还印行了 。 《未名新集》 其中有丛芜的 , 《君山》 , 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 当可看的作品。 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 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 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记念的时候,倘止于这一次,那么,素园,从此别了! 一九三四年 七月十六之夜,鲁迅记 (选自《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 社 2005 年版,有删节) 15、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4 分) 〖答案〗(1)韦素园这样的人面对当时的社会,如果保持沉默的话,内心就会 十分痛苦;(2 表现了鲁迅对韦素园认真、激烈性格的透彻了解,及对他这种性 格严重影响健康的痛惜与无奈。 16、简析“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的特点。 (5 分) 〖答案〗(1)该段先写见到韦素园的高兴,后写高兴中的悲哀,由喜至悲,情 感跌宕起伏; (2)运用排比句式,描写了作者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达 了对韦素园处境和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17、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特点。(6 分) 〖答案〗(1)韦素园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进步的文学青年; (2)他有一种踏实苦干的精神,虽然穷困但仍“钉住着文学”,支持、经营未 名社; (3)他性格认真而激烈,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18、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6 分) 〖答案〗(1)鲁迅把韦素园比喻为“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 赞赏了他认真踏实的精神产;并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像韦素园这样的人。 (2)当今中国需要大力弘扬这种认真踏实的精神,一方面,我们要像韦素园一 样,做一个甘于奉献、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另一方面,我们不要忽视干实事的 人,要看到他们对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和贡献。 〖解析〗 《忆韦素园君》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记叙与韦素园君相 识、 交往的若干情景, 展现了韦素园认真而激烈的个性以及对朋友的关怀与友爱, 并肯定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的努力与功绩, 从而赞美韦素园宁愿作为无 名的基石,无名的泥土,“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实干精神。 文章中有关韦素园的文字, 基本上都与未名社的活动相联系,作者在肯定未名社 的立场上肯定韦素园对于未名社所起的作用, 自始至终将韦素园泛在未名社的工 作中加以考察, 也就是在整个新文学背景中来评价韦素园这一文学青年,而绝非 以个人的好恶论功过,也绝不就人论人、孤立地褒扬一个人,这就使这一人物回 忆篇章有了更深广的内涵。以具体事例,形象地、实事求是地描述人物是这篇散 文的又一特点。 陆续特别用了韦素园改名“漱园”、处理未名社内冲突等“小例 子”,来揭示这一人物的性格品质,而毫无夸饰、抽象的议论。并且在这些事例 的记叙中, 鲁迅又有意用了对比手法,文章中既可见韦素园与未名社中有的人在 光景艰难时却起来捣乱的行为对比, 又有韦素园对于自己患病与对待朋友咯血的 不同态度的对比,在比较中,这一人物的性格便愈加鲜明动人。作者采用片段式 章法, 看似“零落”地“记忆”已故之人,其实却逻辑地展示了自己与韦素园相 识到永别的过程: 从初写韦素园的外貌、 给人的表面印象到深入这一人物的内心; 从回忆韦素园对未名社的努力支持,到确认未名社最终取得的成果和影响,由表 及里,由浅入深地刻画韦素园的性格,肯定他的功绩,使文章结构凝练,层次清 晰。作者还在叙述中糅入议论与抒情,配之以凝重、诚挚的笔调,突出地显示了 鲁迅对韦素园的爱重与怀念。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20 分,共 4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耳边杜鹃啼 罗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 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娥》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 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 年年二月起, 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 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 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 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有人叫“映山红”,更 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 鹃鸟开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 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 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 到其它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偷偷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 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 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 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 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 鸣”哩! 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 想象。 杜鹃啼声凄厉悲切, 古今公认, 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 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 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 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 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 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 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 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 准备把它绣出来。 当她们到杨梅林时, 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 姑姑”,后来叫得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 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 每年杨梅开花时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 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 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 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 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 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 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文章开头部分引用贺铸的词句,烘托了杜鹃鸟的凄美形象,引发了人们对杜鹃 鸟的同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和文学性。 B.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 作者对其事实依据不以为然,对其文化内涵和文 学意蕴也并不认同。 C.作者介绍动物学上的杜鹃鸟, 其目的不过是把真实的、行为恶劣的杜鹃鸟客观 地介绍给读者,以便读者对杜鹃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D.文章中间引用唐代无名氏的《杂诗》诗句,渲染了杜鹃鸟啼叫声的凄厉悲切, 进一步加深了游子“有家归未得”的思想愁绪。 E.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让个人情思和哲理意蕴相互映衬,形象鲜 明,内涵丰富,可读性强。 【答案】B C 【解析】B 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作者对其事实依据“不以为然”,对其 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与原文不符;C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 是不值得恭维的凡鸟, 但在文学中却发生了变化,作者是为了突出文学可以化腐 朽为神奇的魔力。 17.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 分) 【答案】 ①相对诗词、 传说的片段引用, “姑嫂鸟”这一民间故事则为完整叙述,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杜鹃鸟传说的美好意义。②“姑嫂鸟”的故事,为下文 的议论作铺垫。 18.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4 分) 【答案】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 以及杜鹃鸟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 ②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 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9. 选取一个角度, 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 深探究。(8 分) 【答案】答案示例一:文学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凡鸟,但在文学中却发生了变化。文章 引用贺铸词《忆秦娥》句“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和唐人诗句“杜鹃枝 上月三更”,烘托了杜鹃鸟啼的凄美。啼血化花的传说,用杜鹃花的美丽衬托了 杜鹃鸟的美好。杜宇望帝和“姑嫂鸟”的传说,则赋予杜鹃鸟道德和情感意义。 上述诗词和传说,赋予杜鹃鸟美好外形和高尚品格,美化了杜鹃鸟。把不无恶名 的凡鸟提升为具有美好色彩的文学形象,显示了文学的力量。 答案示例二:杜鹃鸟已成为中国文学中表达思归之情的符号。 杜鹃鸟的文学形象总是或隐或显地与“不如归去”的啼鸣声联系在一起。 古往今 来, 大量的文学作品经常用杜鹃鸟啼来表达思归之情。比如本文引用的唐人诗句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就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特点。即使在作者 看来,杜鹃鸟的叫声也表达了思归之情。可见,杜鹃鸟作为文学形象,已经成为 中国人表达思归之情的文学符号。 答案示例三: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杜鹃鸟这一文学形象蕴含丰富: 杜宇望帝的传说表达了爱国思想;“姑嫂鸟”故 事表现了求真求美的理想;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表 达了思乡之情。 这些丰富意蕴, 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和对美好 情感的向往,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如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正常评分)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1)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 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 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2)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 作医疗站。 (3)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 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 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 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 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 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4)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 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 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 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 相关的联想: 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 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 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5)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 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 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 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 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 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6)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 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 部享受到了。 (7)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 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 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 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8)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 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 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 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 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 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 没有温度、 湿度, 更无个性与灵魂。 我实在难以想象, “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 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 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灵帮我发热而痊愈, 至少, 我心已暖。 (9)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 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 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 这世上, 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 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 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 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 害。 (本文有删节) 11. 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3 分) 解析: 题目考查了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动作描写,整个“抓药”的细节只用了几个 传神的动作就刻画出三个阿姨抓药的娴熟。答案示例:①用白描手法,通过 “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 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②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 人物及相关场景。 12. 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3 分) 解析:引发的联想或者是引用等等的用意多从内容、结构和表达上来解答。答案 示例:①点明药名与传统文化的联系。②表现“我”对中药的好奇心与亲近感。 ③丰富文章的内容。 13. 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4 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写作意图,多从上下文的联系以及作品的主题来考虑答案。 答案示例: ①“我”的姓氏关联着甘草, 与甘草有渊源。 ②“我”嚼着甘草长大, 对甘草有特殊的感情。③甘草具有“甜味”,是处于那个年代的“我”充实、幸 福的写照。④甘草使“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14.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 分) 解析:赏析散文的画线句子,多从一下几个角度考虑:①修辞的运用及其表达效 果;②常见表达技巧的运用;③句子多重内涵的探讨;④划线句子与上下文的关 联。答案示例:①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②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义。③点明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 的哲理。④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15. 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5 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包括文章的主旨、结构上的技巧以及句子的多重内涵。答 案示例:①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②如同中药的药理, 母亲的爱与美德,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③形象地表 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④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2012 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l5 题。 双琴祭 梁晓声 (1)那两棵树,是生长极慢的树,其材最适合做琴。那位老制琴师呢,他的经 验是,一棵那样的树,只能锯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 用那两棵树同时做两把小提琴,使它们在音质上不分轩轾。 (2)琴取于材,材取于树。老制琴师当年亲手栽下的两株小树苗,在十余栽里, 不但增加着年轮, 也像少年和少女渐渐长成健壮的青年和标致的女郎一样,深深 地相爱了。它们彼此欣赏,彼此赞美,永不厌倦地诉说着缠绵的情话。 (3)但是,琴还没做,老制琴师却病倒了。他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一直想要 制成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我想做的事是做不到了,你一定要替我做 到??” (4)后来,他的儿子伐倒那两棵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两把 音质同样一流的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代:“如果有谁在这两把 琴中反复比较、挑选,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都不卖给他。如果有人说 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把琴都送给他。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 把。” (5)有一天,琴店来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两位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 儿子来选琴的。 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让他 们试一试。 (6)他们各拉一曲后,都说以他们的耳听来,两把琴的音质同样优良。为了使 大人们相信他们所选的不后悔, 他们还毫不犹豫地交换了琴。于是他们幸运地接 受了赠予。 (7)后来,他们果然都成了“家”,声名鹊起。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一直合奏 着。 (8)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不久,就有了他们 之间孰高孰低的种种说法。而寂寞的传媒则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 (9)最后,他们不能再合奏下去了,只能迫不得已地分开,各自独奏。但他们 都是那么眷恋合奏,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合奏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演奏天赋。 (10)比他们更眷恋合奏的是那两把小提琴。只有合奏的时候,它们才有机会相 见。 (11)但自从分开后,,它们再没“见到”过对方。它们被思念折磨着,它们的 琴音里开始注入了缕缕忧伤,正如苦苦相思着的情人的信上有泪痕一样。 (12)然而两位由合奏而独奏的演奏家,心里竞渐渐地相互生出嫉恨来。他们不 知不觉就坠入了别人的“阴谋”。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别人的嫉恨。别人 想要离间他们,想要看他们成为仇敌。 (13)终于,他们中的一个心理崩溃了。他摔毁了他心爱的小提琴,跃下阳台, 一命呜呼。 (14)那时,另一个正在舞台上演出。他提琴的几根弦,随弓皆断。弦断之际, 小提琴发出类似哀号的最后一声颤音?? (15) 悲剧的发生使人心趋于冷静, 对死者的同情超过了人心对其他一切的表现。 有同情就有憎恨, 另一个还没来得及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祸 首。最后,他疯了。 (16)他那一把琴被按了弦,又摆在琴店里了。然而,无人问津,因为它已被视 为不祥之物。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便会发出号哭一般的声音。 (17)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号哭――在为它不幸的爱人而号哭。 (选自《2011 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删改)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老制琴师的儿子为实现父亲遗愿,把琴送到琴店并郑重交代:可以将两把音 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赠送给反复比较、挑选的人。 B、小说把“双琴”喻为一对恋人,讲述了它们前世为树、今生为琴的“姻缘”, 演绎了一出由相爱相依至分离毁废的悲剧。 C、第 8 段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 奏”紧承上文,“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则引领下文。 D、第 10、11 段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两把小提琴因为分离而不能彼 此欣赏、赞美的相思之苦和饱受思念折磨的忧伤情状。 E、小说在叙述时,“他们”“它们”交替使用,人和物相互交融,灵活地展现 了事件过程,暗示了人和物命运的共同性。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类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 重点是对文章的理解。 【解析】A 选项有误,应是不把琴卖给反复比较、挑选的人。D 选项第 10、11 段并未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答案】AD 14、小说的结局是悲剧性的。造成悲剧的外在原因有哪些?请概述。(4 分) 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解析】 注意本题强调的是“外在的原因”。外在的原因自然应归咎于外部的环 境, 本文所指的外部环境为世人对两位演奏家的评判和看法,故只要筛选出有关 世人对演奏家的行为的句子加以分点概括即可。 【答案】 ①“世人”妄评两位演奏家演技的高低;②“传媒”对世人的各种评论 推波助澜; ③“别人”嫉恨两位演奏家合奏的珠联壁合;④“世人”将悲剧归罪 于活着的演奏家。 15、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6 分) 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解析】这是一个探究性的,很开放的题目,理解可以是多元性的。答题时可从 琴、演奏家、世人、社会等角度挖掘和思考,透过文学性的语言,发掘作者隐含 在句里行间的深层含义,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结合文本,表达自己的观点。 【答案】要点:①惋惜双琴一毁一废;②同情两位演奏家一死一疯;③哀叹美好 的事物被世人的“古怪心理”毁灭;④悲悯世人毁灭了美好事物而始终不自知。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荷叶 韩开春 ①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 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 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据说,当年 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 过的。 ②但是, 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残荷吸引, 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 《红 楼梦》里林黛玉反对贾宝玉拔除破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 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 痴的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机缘在湖边 的书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 隔着石雕的窗棂,卧听雨打残荷,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③其实,我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我读初中的时候,学生宿舍的后面就 有一大片荷塘,每年莲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没人去管它,任由满塘的荷叶自生自 灭。然而我终究只是个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样冰雪聪明,所以听雨打残荷的次 数虽然不少,却从未听出过什么诗意。 ④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 去就很赏心悦目, 勃发着无穷的生机。 中午或是傍晚, 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 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 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 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腿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 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 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 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 叶撑起的大阳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 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 见了。 ⑤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绽开它美 丽的笑脸时起, 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上那群嬉戏 的鸭仔的样子,把鼻子一捏,头往下一低,便潜进了水底,上来的时候,手里总 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了上岸,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有 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样,顶着一片荷叶,手 里端根树枝, 一只眼闭着, 煞有介事地一瞄, 手指一勾, 嘴里同时还要发出“叭” 的一声。 ⑥少年的记忆,除了玩耍,大多数还是和味蕾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荷叶,也是 如此。 说到吃, 必须提一下荷叶粥, 这是我母亲夏天常做的, 把新鲜的荷叶洗净, 切成细丝,放点冰糖,和粳米一同煮,做出来的粥青白相间,颜色好看,味道也 好,清香扑鼻,有清热解暑之功效。荷叶还可以包裹食物。我祖父有个习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言外之意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