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哈特一战史txt.哈特说战争的原则是什么?

共34件商品
配送至:北京
隆美尔,这是一个让同盟国既感头痛又深为敬佩的名字。英国第八军团的士兵们对他视若神明。当他们中间若是谁有什么好表现,大家马上就会恭维他:“和隆美尔一样伟大!”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是李德?哈特在第二次大战之后所写的**本书,书中的大部分素材来自于他对某些在英国的战俘――德国将军们的采访记录。本书视角独特,为读者展现了由德国**指挥部的将领们所描述的一场希特勒战争。
本书是李德?哈特以西方军事史上的三十场战争,二百八十多个战役的研究为例,归结出间接路线为*有希望且*经济的战略形式。他通过分析战史以说明理论,揭示出了战争中种种部署的优势与不足,简单易懂,使读完此书后的每个人都会对他的“间接路线”印象深刻。
★麦克阿瑟与杜鲁门如何龙争虎斗? ★裕仁天皇在日本发动的战争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相对于德国战后进行的战争赔款,日本为何一再拒绝? ★耗时20余载,踏访诸多知名档案馆与研究机构,追访数百名二战幸存者; ★走出太平洋战争的桎梏,更多地关注一直被西方人忽视的远东战场; ★敏锐体察各国巨人的主观意图,揭露政治精英的权力游戏,军方领袖的刚愎自用; ★摈弃传统史学著作的生涩与枯燥,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对话富有文学性和感染力。 ★史料极为丰富,包括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战时日本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的日记与笔记等。
★ 沙漠之狐 隆美尔与英美盟军在北非和欧洲战场出神入化的战斗!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著名军事理论家李德 哈特整理, 沙漠之狐 隆美尔亲述制胜秘诀与为将之道! ★任正非推荐阅读的战略思维经典。 宏观思维建议看一点历史和哲学。有三位德军著名将领、元帅留下的三本书,对德国二战战略有非常深入的思考。首本:古德里安的《闪击英雄》,第二本:隆美尔的《战时文件》,第三本:曼施泰因的《失去的胜利》。 让听到炮火的人呼唤炮火!让一线直接决策! 相关推荐: 二战德军三统帅战争回忆录(失去的胜利 闪击英雄 隆美尔战时文件) *赠送畅销书一本 《闪击英雄》: 二战德军三大文件之一,德国装甲兵之父对第三帝国战败的反思,闪击战创始人的创新思维实战课,
李德?哈特是英国著名军事思想家,一生著述宏富,作为其遗著,《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更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此书出版后,风靡全球,受到了读者的好评,是一部公认的权威性著作!本书能够让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好多细节。
《**次世界大战战史》欲了解今天的世界为何如现今所见,就须从**次世界大战这场意义深远的战争开始。
★二战德军著名的三大文件。 "沙漠之狐"隆美尔亲述制胜秘诀与为将之道! "闪击英雄"古德里安一手缔造全新的作战兵种"装甲兵",创建空前大胆的作战理念"闪击战"! 战略天才曼施泰因,推动空前大胆创新的"曼施泰因计划",一举击败欧洲军事强国法国。 ★德军统帅视角下的亲历回顾和珍贵反思。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让对手都敬若神明的军事统帅,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如何屡屡出奇制胜,如何保持部下旺盛不衰的士气? 其疾如风,侵略如火!风云变幻之际,首先拥抱新技术、新思维并大胆用于实践的,才能立于时代之巅! 上兵伐谋,兵者诡道!战略天才的宝贵遗产! ★任正非推荐阅读的战略思维经典。 宏观思维建议看一点历史和哲学。有三位德军著名将领、元帅留下的三本书,对德国二
★二战德军著名的三大文件。 "沙漠之狐"隆美尔亲述制胜秘诀与为将之道! "闪击英雄"古德里安一手缔造全新的作战兵种"装甲兵",创建空前大胆的作战理念"闪击战"! 战略天才曼施泰因,推动空前大胆创新的"曼施泰因计划",一举击败欧洲军事强国法国。 ★德军统帅视角下的亲历回顾和珍贵反思。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让对手都敬若神明的军事统帅,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如何屡屡出奇制胜,如何保持部下旺盛不衰的士气? 其疾如风,侵略如火!风云变幻之际,首先拥抱新技术、新思维并大胆用于实践的,才能立于时代之巅! 上兵伐谋,兵者诡道!战略天才的宝贵遗产! ★任正非推荐阅读的战略思维经典。 宏观思维建议看一点历史和哲学。有三位德军著名将领、元帅留下的三本书,对德国
李德?哈特是英国著名军事思想家,一生著述宏富,作为其遗著,《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更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此书出版后,风靡全球,受到了读者的好评,是一部公认的权威性著作! 李德?哈特非常重视记录军事领袖们在事件当时的实际想法和 “谈话记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写作。对于本书,他曾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我访问英国和同盟国指挥官们的时候, 我对于和他们的讨论,总是作了详细的‘为历史而写的笔记’( Notes for History ),尤其是要记录他们在当时的观点 -- 作为对官方文件记录的补充和一种对于事后所写的回忆录和记载的核对工具。” 精装版增加了 40 余幅黑白照片。
相关推荐: 《隆美尔战时文件》 :二战德军三大文件之一,著名军事理论家李德 哈特整理,"沙漠之狐"隆美尔亲述制胜秘诀与为将之道! 《闪击英雄》: 二战德军三大文件之一,德国装甲兵之父对第三帝国战败的反思,闪击战创始人的创新思维实战课,任正非推荐阅读的战略思维经典! 《失去的胜利: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 : 二战德军三大文件之一,帝国总参谋部的骄傲、战略家曼施泰因决战欧洲的战略思想! ★二战德军著名的三大文件。 "沙漠之狐"隆美尔亲述制胜秘诀与为将之道! "闪击英雄"古德里安一手缔造全新的作战兵种"装甲兵",创建空前大胆的作战理念"闪击战"! 战略天才曼施泰因,推动空前大胆创新的"曼施泰因计划",一举击败欧洲军事强国法国。 ★德军统帅视角下
李德哈特(Basil H.Liddell Hart,),世界著名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与克劳塞维兹并称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上的两位现代战略大师。一生勤于军事理论、军事历史和军事人物的研究,撰写了30多部著作。众多著作中,李德哈特尤其偏爱《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这是一部独特的二战史,大部分来自李德哈特在纽伦堡对德国高级将领的审讯记录。他在记述中穿插自己的分析和结论,让德国将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叙述者;《战略论――间接路线》是他的军事理论代表作之一,该书宣扬“间接路线战略”理论,主张把战斗行动尽量减到**限度,避免正面强攻的作战方式,以达到不进行决战而制胜的目的。在战史研究方面,李德哈特代表作是《**次世界大战战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他强调从战史中学习战略、战术,认为只有对战史进行李德&哈特 现货 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免邮 正版书籍 一次世界大战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rt-mart看图购物
欢迎光临rt-mart看图购物
【正版书籍 现货包邮】*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一次世界大战史 [英]李德&哈特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商品详情
rt-mart看图购物商品均通过淘宝网交易,请放心选购。
所 在 地:江苏 南京
市场价: ¥41.80
折扣价: ¥41.80
商品推荐: [丨]
相关搜索:
¥34.80 ¥58.00
¥59.80 ¥59.80
¥58.00 ¥58.00
¥49.80 ¥49.80
¥54.80 ¥54.80
¥51.10 ¥51.10
¥27.80 ¥27.80
¥39.90 ¥39.90
¥68.00 ¥98.80
¥24.00 ¥38.00
¥130.00 ¥274.00
¥130.00 ¥274.00
为您提供商品【正版书籍 现货包邮】*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一次世界大战史 [英]李德&哈特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详细介绍,
淘宝售价:41.80元。
rt-mart看图购物为您提供淘宝网网上热销商品,让您更快找到热门以及合适自己的商品,
特别提供商品的详细参数、介绍以及报价等信息,挑选商品更方便。
【正版书籍 现货包邮】*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一次世界大战史 [英]李德&哈特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评价&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法国...”习题详情
20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0.9%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法国崩溃之后,德国陆军力量大大超过英国,空军力量旗鼓相当,海军则不幸处于劣势。……希特勒指出,德国的最大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北欧种族大联盟,英国在其中保持其海上帝国的地位,而德国,作为它的对等合作者,必须在大陆称霸,并且向东方提出新的领土要求。希特勒从未放弃这一观点。当丘吉尔拒绝了他的多次和平建议之后,他恼羞成怒。德国空军于l940年夏对英国的一次“鹰式袭击”,实质上是一次求和姿态,这是一次有节制的努力,企图说服英国拖长战争是无意义的。——阿尔明·冯·隆《失去的世界帝国》材料二&英国早就预见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取决于制空权的争夺,所以从1940年5月就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一切措施来加强防空。而德国始终抱有诱使英国媾和的幻想,军事上的准备明显不足,“海狮计划”也是仓促而就。德国空军装备的轰炸机绝大部分是俯冲轰炸机和轻、中型轰炸机,航程远的战略重轰炸机数量极少。护航的战斗机只有梅塞施米特-109还能勉强与英军战斗机对抗,但受到航程的限制,作战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英军虽然飞机数量少,但性能优秀,而且与雷达、高炮和拦阻气球组成了完整的防空体系。——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列颠之战的背景及德军的战略意图。(9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德空战中英国的优势。(6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河北石家庄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法国崩溃之后,德国陆军力量大大超过英国,空军力量旗鼓相当,海军则不幸处于劣势。……希特勒指出,德国的最大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北欧种族大联盟,英国在其中保持其海上帝国的地位,而德国...”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国、德国、英国三个方面分析不列颠之战的背景:法国投降;德国法西斯势力的高涨;希特勒对英和平攻势的失败;英国放弃绥靖政策。当丘吉尔拒绝了希特勒的多次和平建议之后,德国空军于l940年夏发动对英国的不列颠之战。目的是“企图说服英国拖长战争是无意义的”,逼迫英国求和。(2)英国早就预见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取决于制空权的争夺,所以从1940年5月就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一切措施来加强防空,对战争准备充分;英军虽然飞机数量少,但性能优秀,而且与雷达、高炮和拦阻气球组成了完整的防空体系。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法国崩溃之后,德国陆军力量大大超过英国,空军力量旗鼓相当,海军则不幸处于劣势。……希特勒指出,德国的最大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北欧种族大联盟,英国在其中保持其海上帝国的地...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法国崩溃之后,德国陆军力量大大超过英国,空军力量旗鼓相当,海军则不幸处于劣势。……希特勒指出,德国的最大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北欧种族大联盟,英国在其中保持其海上帝国的地位,而德国...”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法国...”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法国崩溃之后,德国陆军力量大大超过英国,空军力量旗鼓相当,海军则不幸处于劣势。……希特勒指出,德国的最大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北欧种族大联盟,英国在其中保持其海上帝国的地位,而德国,作为它的对等合作者,必须在大陆称霸,并且向东方提出新的领土要求。希特勒从未放弃这一观点。当丘吉尔拒绝了他的多次和平建议之后,他恼羞成怒。德国空军于l940年夏对英国的一次“鹰式袭击”,实质上是一次求和姿态,这是一次有节制的努力,企图说服英国拖长战争是无意义的。——阿尔明·冯·隆《失去的世界帝国》材料二英国早就预见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取决于制空权的争夺,所以从1940年5月就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一切措施来加强防空。而德国始终抱有诱使英国媾和的幻想,军事上的准备明显不足,“海狮计划”也是仓促而就。德国空军装备的轰炸机绝大部分是俯冲轰炸机和轻、中型轰炸机,航程远的战略重轰炸机数量极少。护航的战斗机只有梅塞施米特-109还能勉强与英军战斗机对抗,但受到航程的限制,作战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英军虽然飞机数量少,但性能优秀,而且与雷达、高炮和拦阻气球组成了完整的防空体系。——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列颠之战的背景及德军的战略意图。(9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德空战中英国的优势。(6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法国崩溃之后,德国陆军力量大大超过英国,空军力量旗鼓相当,海军则不幸处于劣势。……希特勒指出,德国的最大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北欧种族大联盟,英国在其中保持其海上帝国的地位,而德国,作为它的对等合作者,必须在大陆称霸,并且向东方提出新的领土要求。希特勒从未放弃这一观点。当丘吉尔拒绝了他的多次和平建议之后,他恼羞成怒。德国空军于l940年夏对英国的一次“鹰式袭击”,实质上是一次求和姿态,这是一次有节制的努力,企图说服英国拖长战争是无意义的。——阿尔明·冯·隆《失去的世界帝国》材料二英国早就预见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取决于制空权的争夺,所以从1940年5月就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一切措施来加强防空。而德国始终抱有诱使英国媾和的幻想,军事上的准备明显不足,“海狮计划”也是仓促而就。德国空军装备的轰炸机绝大部分是俯冲轰炸机和轻、中型轰炸机,航程远的战略重轰炸机数量极少。护航的战斗机只有梅塞施米特-109还能勉强与英军战斗机对抗,但受到航程的限制,作战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英军虽然飞机数量少,但性能优秀,而且与雷达、高炮和拦阻气球组成了完整的防空体系。——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列颠之战的背景及德军的战略意图。(9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德空战中英国的优势。(6分)”相似的习题。(英)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纽先钟译.txt
扫描二维码,下载文件到手机
相关文档推荐
当前文件信息
浏览:1155次
保存:29次
下载:285次
您的VIP会员已过期,是否续费?
用户应遵守著作权法,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不违法上传、存储并分享他人作品。举报邮箱:
京网文[0号 京ICP证100780号想获得和平,必须了解战争。  ——李德·哈特【大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8,994贴子:
想获得和平,必须了解战争。  ——李德·哈特收藏
想获得和平,必须了解战争。  ——李德·哈特一、武器  机关枪、铁丝网、战壕、坦克、毒气、战斗机、潜艇、汽车……这些在今天的战场上仍能看到的名词,全在一战时“成名”。一战的大背景是工业革命,如同今天的信息革命。  工业革命带来军事变革。从一战来看,军事变革不会自然出现,有时,需要用数以万计的生命来警示和督促。  自普法战争以来,法军有一种军事学说占主导地位,今天被西方学者称之为“邪教攻势”:战场上取胜的关键是全力攻击——“有征服欲是赢得胜利的首要条件”。法军作战部认为:战争的最高武器是刺刀,而不是大炮。谁不赞同这个学说,就要失宠或被贬。法军总司令维多托·迈克尔曾因提出不同的作战思想被迫辞职。  英军也是如此。英远征军军长黑格说:“炮兵似乎只对新兵有效。”他还执拗地认为:“骑兵在未来战争中将有更大的使用空间。”  斗转星移,一战已不是普法战争。美国人海勒姆·马克沁发明的机关枪,每分钟能射出600发子弹。在机关枪前迷信进攻,等于送死。但是,战场上的法军,仍“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顽强地爬出战壕,然后像麦秆一样被成片地扫倒”。1914年夏到1918年秋,在各个战场,到处可以看到如此情景。  在阿图瓦,德军在数小时内用机关枪扫死7861名士兵和385名军官。英军撤退时,德军士兵停止了射击,“机关枪手因看到布满战场的尸体,而感到恶心”。  此外,还有威力强大的加农炮。电影《光荣之路》中有这样的镜头:在德军凶猛的火力攻击下,法军连战壕都出不去。但法军指挥官仍吹着口哨,逼士兵冲锋。  开战第一个月,法军伤亡26万人,其中死亡7.5万。少尉夏尔·戴高乐(后任法国总统)负伤后,醒悟了:此刻我知道了,勇气战胜不了炮火。  血的代价,才能换来些许改变。在马克沁机关枪面前,法国人“发明”了撤退,英国人发明了坦克。  1915年1月,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感到,“人的肉体无法与大炮和机关枪竞争”,于是决定另辟蹊径,建议发展新武器。1916年1月,名叫“母亲”的第一辆坦克接受测试。是年夏,49辆坦克参加了索姆河战役,大出风头。坦克的横空出世,不仅改变了一战走势,更在二战中成为主角。  “打败我们的不是福煦元帅的才气,而是‘坦克将军’。”一位德军将领如此不服气。  惨烈的现实告诉我们:未来战争,无法等待一个国家慢条斯理地“理解新武器”,“胜利只向那些能预见战争特性变化的人微笑”。  十几年后,法国人好像汲取了教训,修筑“马其诺防线”,专心防守。但时代又变了,坦克、战斗机大量参战,此“防线”遂成笑柄。这一次,纳粹铁蹄踏进了巴黎……二、血路  康德说:“人类只有趟过战争的血路,才可能有朝一日通向和平。”康德逝世百年后,他的预言不幸在他的祖国被再次验证,并且比欧洲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都血腥。  当时,奥地利的老人们还记得,1866年的反普鲁士战争,打了三周就结束了,没多少伤亡。1870年的普法战争,伤亡47万多人。而一战,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战争残酷程度的认识。  屠杀和炮轰!整个欧洲都在行动!150万把刺刀在寻找同等数目的胸膛——丘吉尔在《一战回忆录》中如此写道。  “欧洲疯了!”历史学家这样惊叹。战争爆发首月,德军数量从76.1万人飙升到200多万。1914年后半期,德国数千名学生被吸引到战场,有的才16岁。电影《西线无战事》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这些新兵脸上喜气洋洋,有的居然手捧鲜花,走进英军射程,然后成片倒下。有一名英军,手持李-恩菲尔德步枪,一天打死1600名德军。  在德军的机关枪面前,英、法士兵也成片倒下。  1915年4月,德军第一次把毒气用在战场,释放了168吨氯气,数千英军和来自殖民地加拿大、印度、塞内加尔的士兵被毒死,场景恐怖。  面对巨大的伤亡,打了一辈子仗的英国战争大臣基钦纳惊呼:“这不是战争。”但这就是战争,是军国主义借助工业革命制造的新战争。  尤其是从空气中提取氮的新工艺,保证了炸药的供应,降低了成本。人类发明的新技术,反过来成为祸害人类的利器。  梅西讷之役,英军在约14公里宽的防线上,集结了2338门火炮,密集轰炸7天,平均每平方米投下5吨多炮弹。这种令人惊悚的惨烈,人类战争史上从未有过。  “机关枪和铁丝网将这次战争拖延成僵局与消耗战。”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日至12月15日,双方攻击时间达7个月之久,“巨大的炮弹在乡间爆炸后所造成的弹坑,一如月球表面”。  消耗战,消耗的是生命。1914年至1917年,由于法军总参谋长霞飞实施高代价攻击政策,法军几乎耗尽。月,法军进攻香槟,推进450多米,损失5万人,平均每推进1米死100多人。到1916年底,俄军共死伤360万人。1918年第二次马恩河之战中,6个月内,德军的207个师只剩下66个……  暴雨般的炮弹,摧残着双方军人的意志。一战中出现一种“炮弹休克症”,没有负伤,士兵却昏睡、颤抖、听不见、看不见。描写一战的电影中,有这样的镜头:一听见炮弹声士兵就吓得说不出话、站不起身。德国有20万人患此类精神疾病,英国有12万。1922年,一战结束4年后,英国仍有6000名老兵住在精神病院。  战火中的平民,如同被连根拔起的野草。首当其冲的是塞尔维亚,“整个国家处在逃亡之中”,百姓扶老携幼,号泣于道。日,德军竟将大型客轮“露西塔尼亚”号击沉,1100名乘客随船溺死,震惊世界。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战火同样殃及欧洲上流社会。1914年,英国有66个世袭贵族、95个世袭贵族的儿子、16个男爵阵亡。  史称,一战“让整整一代欧洲青年躺在地下”,殃及全球13亿人。  日,德皇终于崩溃了:“我知道必须妥协了。我们快耗尽国本了。战争必须结束。”  趟过“血路”的世界,找到和平了吗?历史告诉我们:没有!21年后,希特勒与日本天皇再启战端。二战,在全球波及面更广,伤亡更大。  当我们反思一战时,其实是在思考和平。看一战史,有如此感慨:避免战争有许多手段,有一种成本最低——善听忠告。  今天,有的国家为一己私利,挑起事端,制造麻烦;有的国家右翼势力猖獗,对制造侵略战争的狂人顶礼膜拜,对正义之士的忠告置若罔闻。历史地看,我们必须严阵以待。  电影《西线无战事》的结尾堪称经典:战壕里一位德军士兵把手伸出掩体,去捉一只蝴蝶,头刚一探出,就被对面的法军狙击手毙命……  那只蝴蝶象征什么?是对和平的向往?是对一战的嘲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看完影片,我在内心祈祷:人们应该永远生活在蜂飞蝶舞的阳光下,虽然平淡,但越久越好。作为军人,我更明白,和平是祈祷不来的……作者:杜献洲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德哈特一战史tx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