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三公”最大人生的意义在哪里里

晒“三公”的意义何在?_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晒“三公”的意义何在?
  公众不仅希望相关部门晒“三公”,更希望裁减“三公”经费。
  如果晒就晒了,相关部门只是例行公事,面对舆论质疑,心如止水,或者象征性地泛起一点涟漪,未几便归于平静,这样的晒,意义真的不大。
  预决算不透明、不合理,透明政府、法治政府就是一句空话。
  截至8月2日,已有93个国家部委公布了本部门“三公经费”预决算,但仍有外交部、国务院预防腐败局等部分单位尚未公布。而此时,已距5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设立的截止日期过去了一个多月。
  98个中央部门需晒“三公”,已有93个部门晾晒完毕,相信在不长的时间内,最后的几个部门会陆续晒出来。“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中央部门集体晒“三公”,尚属历史首次,姿势不那么好看,有些踉跄;心态不够坦然,有些羞涩。但毕竟晒了。
  若没晒,能否告知公众具体原因?若已经晒了,但公众不够满意,又没有及时回应?现实情况是,尽管公众疑窦重重,但不少部门冷落民意。据《人民日报》3日报道,对质疑不予回应的部门并不少,“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中国民航局、国家林业局、中央党校、中国工程院、国家邮政局等多个部门在被指出‘三公’经费去向过于简单之后,在其公开的表格和简短的注释中,仍看不出他们把钱到底花在了哪里,是怎么花出去的。”为何不回应,是不屑、不想,还是不能?
  如果晒得姗姗来迟或者拒不回应民意,该怎么办?其实,中办和国办的通知已经提出加强监督考核,“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要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对损害群众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究责任,坚决避免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流于形式,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简言之,如果晒得不详不细、说得不清不楚、回应得不明不白,伤害到公共利益,就应该被问责。这一点相关学者说得更详细,北大教授王锡锌认为,就问责来看,关键在于将责任落到实处。现在不是没有相关规定,而是有规定但难落实。解决问责动力匮乏,关键要看政治层面的决断和表率作用。诚然,鞭打慢牛,如果晒早晒晚一个样,如果晒粗晒细没区别,晒与没晒无所谓,那么哪个部门还早晒、详细晒?
  当然,晒“三公”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当一个官员炫耀到过60多个国家,当公车私用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当茅台酒成为不少部门的专用酒时,公众不仅希望相关部门晒“三公”,更希望裁减“三公”经费。亚当?斯密指出,“廉价政府”应该是财政要追求的最高目标,这个目标表现在支出方面,体现为要遵循厉行节约和量入为出的原则。如果晒就晒了,相关部门只是例行公事,面对舆论质疑,心如止水,或者象征性地泛起一点儿涟漪,未几便归于平静,这样的晒,意义真的不大。
  预决算不透明、不合理,透明政府、法治政府就是一句空话;公民声音被忽视、被蔑视,温总理所说的民主监督就悬在空中,难以落地。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说:要从改革权力结构的角度,着眼公开的长效机制建设,让公开进入正常的监督通道和公序良俗,让百姓看得懂、读得明、信得过,达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最终以实现群众的满意作为“三公”公开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当中央部门逐渐晒“三公”完毕之际,以此为契机,改革权力结构,推行制度建设,方能使晒“三公”回归本义。财政公开是建立透明财政的题中应有之义,以晒“三公”为原点,不断改进、不断促进,也才能打造透明财政、民主财政,走向透明政府、法治政府。晒三公须与改三公并力而行_网易新闻
晒三公须与改三公并力而行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晒三公和“改三公”不仅是革除积弊的应有之举,更是使财税制度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基础的战略之举。就此而言,晒三公与“改三公”不仅应并力而行,还须长久坚持。
本报特约评论员徐立凡
随着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在网上公开2013年决算,7月18日,2013年度中央部门决算公开如约而至。按年初报送全国人大审查的部门数量,本次决算公开涉及95个中央部门,从公开细化程度上堪称“史上最大力度”。
“最大力度”,表现在中央部门参与数量最多,除涉密部门以外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和所有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的部门均须将2013年决算公之于众。“最大力度”,还表现在公开范围、内容和格式都得到了更细化的规范。这种变化,体现了中央部门晒三公与中央八项规定、预决算公开等制度的契合。
中央部门以持续和力度渐大的节奏晒三公,不仅对自上而下推动政务公开、形成三公经费的透明环境起到了示范作用,而且能够对三公经费直接“消肿”。2013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比年初预算数减少9.54亿元,比2012年实际支出减少4.1亿元,就证明了晒三公的政策效应。
在以史上最大力度晒三公的同时,还需要以史上最大力度“改三公”。决算公开属于必要的事后监管,而要让三公经费更凸现公共性质,不为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所占有,更需要强化前端监管链条。事实上,多年来治理三公经费的实践与难度也表明,前端监管制度存在的短板,才是三公经费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对三公经费前端监管的力度有增无减。日前出台的公务用车改革方案,同样体现了“史上最大力度”的改革决心。公车经费在三公经费中的占比高达六成以上,对公务用车进行彻底改革,即是对三公经费臃肿的釜底抽薪式改革。
而且,从三公经费编制到使用的全过程,都需保持同样力度。其实,这样的顶层设计已经成型。6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改进预算管理制度被列为首项重点改革议程,原因即在于,过去预算编制多数由部门编制、部门执行,这导致预算过多体现部门利益而非公共利益,三公经费滥用、部门年底突击花钱等现象之所以存在,从根本上说是预算管理制度与当下公共治理命题不匹配所致。解决以三公经费为外化表征的预算弊端,就不能不在晒三公的同时,让“改三公”与之并行。如果说晒三公旨在引入外部监督力量,“改三公”则是集聚内部力量完善监管体系。
从更深远层面看,晒三公和“改三公”不仅是革除积弊的应有之举,更是使财税制度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基础的战略之举。就此而言,晒三公与“改三公”不仅应并力而行,还须长久坚持。
相关报道见10-13版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晒三公”关键是“晒”出来以后……
我的图书馆
“晒三公”关键是“晒”出来以后……
观点中国& 时间:&&& 人物:
我们的“三公”支出费用需要晒,更应该晒。但关键的是地方政府晒出来以后怎么办?如果其“晒了就晒了”,甚至“晒出来就算完事了”,这样的“晒三公”不仅作用有限,意义更是大打折扣。
“”经费不透明、公款接待铺张浪费等问题,有望改观。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机关事务是指保障机关正常运行所需经费与资产的管理和服务保障。《征求意见稿》充分吸收多年来机关事务管理中形成的成熟有效制度,明确机关运行经费支出、资产配置和服务保障标准的原则。(11月22日 人民网)
这次的征求意见稿在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倡导厉行节约风尚方面态度比较鲜明,对社会一直以来反映比较强烈的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都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并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其在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政府各部门还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制定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支出计划等。不得挪用其他预算资金,不得摊派、转嫁相关费用。
国务院的这个规定无疑是对民声民意的一个正确的回复。更能够在有效控制“三公”支出方面发挥出一定的作用。我们的“三公”支出费用需要晒,更应该晒。但关键的是地方政府晒出来以后怎么办?如果其“晒了就晒了”,甚至“晒出来就算完事了”,这样的“晒三公”不仅作用有限,意义更是大打折扣。
其实我们国家的政务公开尽管阻力很大,而且直到现在不少地方仍然是在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是,民间的,新闻界的,特别是网友自发式“替公开”这几年几乎是没断过。比如招待费问题,超标准购置公车和公车私用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大兴土木,建造超标准豪华办公楼问题,很多事情公开以后经相关部门查实,多数都是“确有此事”。而除了个别干部被问责之外,大部分公开之后,也被查实之后,不是没有了下文,就是不了了之了。
人们希望政府部门的“三公”公开,但是“公开”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相关部门更过这种形式和社会展开互动,让社会在履行监督的权利的同时,帮助政府更好的施政行政,使政府不管是在“三公”的控制上或其他政务上都能更合理更科学的运行。这也才是政务公开的最终目的。但是在此前一些“三公”的“被公开”和“准公开”中,我们看到的恰恰是公开之后的监督和查处机制不灵。有些地方政府在“三公”问题“被公开”之后,也出面向社会做了解释,但解释明显难以自圆其说,更有的甚至违背了常识,但过后竟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缺乏监督和查处的“公开”其实是一种“伪公开”,没有监督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不会有什么改变和惧怕。如此的“三公”公开也就是毫无意义的“亮亮相”而已了。因此,国家要规定县处级以上要“晒三公”,就必须加大阳光中“消毒”和“杀菌”作用,只要群众举报和发现“三公”支出中的不正常现象就立马与社会展开互动,予以认真严肃的查处。只有这样我们的“晒三公”才能算是真正的“晒”。其作用和意义才不会打折。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知识点 &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查通过了财政部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201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7月11日,财政部向社会公开了此报告,并同时公布了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决算表等17张全国财政决算表格及说明。按照程序,中央部门预计将向社会公开2011年部门决算,并同时公开“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等有关数据。但随着中央部门晒三公,“三公经费”数据公之于众,赢得的不是公众的理解,而是更多的猜测和质疑。国家审计署认为,一切都是因为中央部门晒三公的账目数目依然神秘,三公消费依然不够科学合理,而且对于三公消费的问责也缺位。(1)依据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材料中体现了哪些监督形式?(6分)(2)请简要回答政府“三公”信息公开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9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河南省高三第四次模拟政治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查通过了财政部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201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7月11日,财政部向社会公开了此报告,并同时公布了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决算表等17张全国财政决...”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材料中“行政监督体系”是解题的关键。“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财政部代表国务院所作的“三公经费”报告“属于国家权力机关(人大)的监督;报告向社会公开,属于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审计署认为当前账目不透明,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2)解答刺痛可从三方面展开,一是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二是公民对政府监督的意义,三是树立政府的权威。分析:
考点1: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查通过了财政部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201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7月11日,财政部向社会公开了此报告,并同时公布了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决算表等17张...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查通过了财政部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201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7月11日,财政部向社会公开了此报告,并同时公布了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决算表等17张全国财政决...”主要考察你对“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与“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查通过了财政部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201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7月11日,财政部向社会公开了此报告,并同时公布了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决算表等17张全国财政决...”相似的题目:
我们在央视媒体上每天都可以看到节约粮食的公益广告,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巨大,“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为了讲面子、讲排场,有的接待宴会,菜吃一半、倒一半;有的在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庆典,住星级高消费酒店、发高档礼品;有的楼堂会所,贪大图洋、气派非凡;有的用公款购买、发放各种代币购物券、代币购物卡等;公家的水、电随意浪费……对于公款公物浪费之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分析公款公物浪费的错误行为。(12分)&&&&
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下列关于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权力是否接受制约和监督是区分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主要标志②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③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有利于实现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①④②③②④①③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下列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的是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②司法机关的监督③审计部门的监督④监察部门的监督②③④①③④①②③④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查通过了财政部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201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7月11日,财政部向社会公开了此报告,并同时公布了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决算表等17张全国财政决算表格及说明。按照程序,中央部门预计将向社会公开2011年部门决算,并同时公开“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等有关数据。但随着中央部门晒三公,“三公经费”数据公之于众,赢得的不是公众的理解,而是更多的猜测和质疑。国家审计署认为,一切都是因为中央部门晒三公的账目数目依然神秘,三公消费依然不够科学合理,而且对于三公消费的问责也缺位。(1)依据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材料中体现了哪些监督形式?(6分)(2)请简要回答政府“三公”信息公开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9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查通过了财政部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201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7月11日,财政部向社会公开了此报告,并同时公布了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决算表等17张全国财政决算表格及说明。按照程序,中央部门预计将向社会公开2011年部门决算,并同时公开“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等有关数据。但随着中央部门晒三公,“三公经费”数据公之于众,赢得的不是公众的理解,而是更多的猜测和质疑。国家审计署认为,一切都是因为中央部门晒三公的账目数目依然神秘,三公消费依然不够科学合理,而且对于三公消费的问责也缺位。(1)依据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材料中体现了哪些监督形式?(6分)(2)请简要回答政府“三公”信息公开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9分)”相似的习题。评论:广州晒三公敢为人先 应做好后续文章_网易财经
评论:广州晒三公敢为人先 应做好后续文章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按要求,广州市直部门昨天统一2012年部门。此次有两大特点:一是统一采用堪称“最详细”的公开范本,首次晒出行政经费支出,单列“”经费,细到“类”“款”“项”,列出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并说明原因和成效;二是市委部委办局、人大政协办公厅、民主党派等也公开“三公”经费账本。
从率先开启政府财政信息公开“破冰之旅”,到公开最完整的部门预算,详列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实现三级政府“三公”全面公开,再到用统一模板规范决算公开和市委部委办局等参与公开,广州又一次领跑全国。尤其是政府行政成本中最受关注的“三公”经费公开,正一步步朝着公众期待的方向努力,其认识、胆魄和行动都值得充分肯定。
可以说,因为有政府部门行政成本的公开,公众可以评价政府“养人成本”的高低,质疑“三公”消费是否合理,将知情权、监督权交给人民,利于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打造政府的公信力,这是政府部门决算公开的意义所在。所以,有理由用更“苛刻”的眼光来打量此次决算、特别是“三公”支出的公开。
从现有信息看,与公众的高要求和期望值相比,此次部门决算公开的某些细节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就说公开时间的选择上,有媒体统计,在昨天的机关办公时间内,67个政府部门中晒出“账本”的约为一半。公开日期早有规定,有困难也应该预先克服,而一些部门往往刻意选择在夜深人静之际才“亮相”,到底基于怎样的考虑难免让人联想。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单位的“三公”公开内容与“模板”的要求及公众期待尚有距离。比如某局,公务接待对象笼统称“全国各地81个代表团”,并无具体对象,支出也只统称“包括住宿、用餐等”。因公出国也一样,支出比上年增加12万多元,原因解释是“为提高年轻干部业务素质”,出国组团数和人员数,各项支出也没有明细。
再者,此次要求“三公”支出中的“因公出国”要说明成效。一些单位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忽略了,而多个单位的“成效”描述基本都是“官样文章”。市建委描述为出国“加强了和境外单位的联系”“学习了先进的管理经验”等等。如此泛泛而谈,言之无物,难以让人相信花费公款出国的真实目的且有成效。
无论是公开项目的不细化,还是表述空泛,或可推测这不关业务水平问题,而还是对待政府要求和公众期待的态度问题。说难听点,或许本身就有“心虚”的成分。要打消公众的疑虑,需要用更大的胆魄推进公开细化,毫无保留,并用更实在的数据和更具体的事例来说话。
严格讲,真正意义上的“三公”公开细化,包括出国团数人数、具体消费,每辆公车费用多少,公务接待具体对象、各项花费等都应一目了然,而不是笼统概述。举例说,香港特区公务接待公开不仅有具体对象、人数、标准,还要求附上餐费清单。相比之下,我们的“三公”公开还有可改进的地方。
需指出的是,广州在“晒三公”的形式推进上再次,后续更实在的文章也应当做得更好。尤其是,必须强调政府部门不折不扣地执行规定及对敷衍了事者加以问责,同时,相关部门要及时回应社会的疑问,而不是公开了就万事大吉。(洪绩)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双创的意义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