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投影机才,恐后贻祸什么意思

>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5分)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谪①巴陵,愤郁颇见辞色。范文正②与之同年③,友善,爱其才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5分)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谪①巴陵,愤郁颇见辞色。范文正②与之同年③,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④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⑤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摘自《过庭录》)注释: ①谪:贬官。②范文正:即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其代表作是《岳阳楼记》。③同年:指同一年考中进士。④贻:遗留。⑤隙:时机。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①罕受人言(&&&&&&&&&&)&&&&&&&&②其意盖在谏故人耳(&&&&&&&&&&)小题2:范仲淹与滕子京为同年进士,在滕子京“愤郁”之时,范仲淹有何反应。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小题3:范仲淹和他的《岳阳楼记》,以及文中那些光照千秋的经典名句已成为后代贤者志士的崇高追求和人生准则。从短文中你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一个人?(2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课内古文阅读。(15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小题1: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的文学家________(人名)(2分)。小题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的词:(5分)①咸:&&&&&&&&&&&&②邑人:&&&&&&&&&&③绝境:&&&&④无论:&&&&&&&&&&⑤不足:&&&&&&&小题3:翻译划线的句子:(2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小题4: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2分)小题5: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小题6:桃花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 (2分)2课外古文阅读。(9分)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小题1:用现代汉语解释划线的词语:(3分)①亡一羊&&&&&&&&&&&②既反&&&&&&&&&&&&③奚亡之&&&&&&&&&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小题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3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文后题目。(12分)(甲)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乙) 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①还,顾反为女杀彘②。”妻适③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①女:同“汝”,你&②彘:猪&&③适:往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2分)项为之强&&&&&&&&&&&&&&&&&&&&&&&&&&鞭数十&&&&&&&&&&&&&&&&&&&&&&&&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小题2:请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⑴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⑵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小题3:请从(甲)文中摘录成语(至少两个)(2分)小题4:(甲)文中看似平常事物在“我”眼里却变得趣味盎然,原因是:&&&&&&&&&&&&&&&&&&(乙)文表现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4分)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16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小题1:选文出自&&&&&&&&&&&&&(填作者)的散文&&&&&&&&&。(2分)小题2:“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赶趟。”抓住了春天里花&&&&&&&&&&&&&的特点。(2分)小题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的描写出了&&&&&&&&&&&&&&&&&&&&&&&&&&&(4分)小题4:“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通过&&&&&&&&&&&&,使描述更加&&&&&&&&&&&&&&。(2分)小题5:文中写蜂围蝶阵,是用来衬托&&&&&&&&&&&&&&&&&&&&&&&&&&(2分)小题6:简析文中画线句中“闹”字的表达效果&&&&&&&&&&&&&&&&&&&&&&&&&&&&&(2分)小题7:说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是因为(&&&&&&)A.野花多,让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B.野花多,而且有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C.阳光照射下,明丽的花会反光,就使人产生像眼睛、像星星的感觉D.野花的颜色明丽、丰富,再有阳光的照射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预览已结束,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扫码支付,立即下载或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阴霾(mái)
差(cāi)使
倒坍 (tā)
忍俊不禁 (jīn )
B.黄晕 (yūn)
涟漪 (yī)
义愤填膺( yīn )
C.朴(pō)刀
襁(qiǎnɡ)褓
菜畦(qí)
强聒(ɡuō)不舍
D.庖(páo)代
悚然(sǒnɡ)
拮据(jù )
周道如砥(dǐ)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怒不可竭
 苦心孤诣
 有例可缓
 锐不可当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委,获得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B.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引发欧洲国家恐慌,一些国家的农产品市场也遭到重创,据称,作为德国重要蔬菜供应地的法国,其黄瓜等蔬菜的销售量一泻千里。
审核人:aoxuehanmei222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岳阳楼记选择题-91岳阳楼记题
岳阳楼记选择题-91岳阳楼记题
一 : 91岳阳楼记题《岳阳楼记》练习题答案 一、关于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二、按要求用原文回答1、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点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表明范仲淹仕途进退原则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滕子京的政绩(赞扬滕子京的语句)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4、修楼盛况是: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5、作记缘由是:属予作文以记之。6、空间上突出洞庭湖广阔、浩淼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7、时间上写早晚景色多变的语句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8、对洞庭湖景观的总结(总评价)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9、与“前人之述备矣”相互照应的句子: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10 由景入情,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句子是: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1 能概括“悲”的情感的语句是:去国还乡,忧谗畏讥12 能概括“喜”的情感的语句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13 登楼时,在特定的氛围中产生幻觉的语句是:薄暮冥冥,虎啸猿啼14 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君;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5 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语句(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突出“忧”的语句)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君。16 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君”表达意思一致的是:是进亦忧,退亦忧17 与“进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8 与“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君19 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0 写微波是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耀金21 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静影沉璧22 最能体现“满目萧然”与“心旷神怡”的语句各是什么?答:虎啸猿啼;渔歌互答23 突出水天一色景象的句子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24 本文中与《爱莲说》的结语“吾爱莲,同予者何人?”意境相同的语句是:微斯人,吾 谁与归25 (1)“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的是:古仁人和具有古仁人之心的人。 26 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君。27 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8 通过写“花鸟鱼虫”来展现春景美得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29 动静结合,描绘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耀金,静影沉璧。30 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31 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前人之述备矣32 (1)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的修辞是:对偶、借代33 出自本文的成语是:百废具兴、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浩浩汤汤34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35 文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6 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进:居庙堂之高退:处江湖之远三、常见题型总结归纳1、文章的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答:着重写滕子京谪守后的政绩,引出作记原因。2、第一段写了几层内容?各有什么含义?答:写了三层内容。一是交代写作的背景,二是修楼的盛况,三是作记缘由。3、第一段重点写的是什么内容?这样写的目的何在?答:重点写了滕子京的政绩。这样写说明了滕子京虽然被贬,却未沉沦,奋发有为,政绩斐然4、“谪”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贯穿全文,是文眼,与下文的“迁客”相照应。5、“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一句有何作用?答:说明滕子京治政有方,变化之大,引出重修岳阳楼一事,为下文“不以己悲”张本。6、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的治理政事,由此可看出他博大的 胸襟,和一般的迁客骚人不同7、文章的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答:概述岳阳楼大观,写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8、第二段在文章的结构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9、第二段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的景象?分别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答: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写洞庭湖的景象。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象多变。10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具体指哪些内容?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11 “前人之述备矣”一句起到怎样的作用?答:推开一层,由景入情,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12 本文是写岳阳楼的,为什么此段要写洞庭湖呢?答:侧面描写衬托出洞庭湖的壮丽,实际是暗写岳阳楼,登楼望湖,看到可阴可晴的两种景象,产生或喜或悲的情感,并将其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文章主旨。13 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答:写了阴天时的景象,极力渲染了“悲”的气氛。运用了描写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14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真实的景物吗?答:不是。可以理解为傍晚时的风声、浪声,也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的氛围中产生的幻觉。 15 从“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来看,迁客骚人因何而悲?答:因己而悲。16 第四段写了怎样的内容?答:写了春季晴天的景象,极力渲染了喜的情感。17 第四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各举一例。答:一是借代:锦鳞游泳。二是比喻:静影沉璧。三是对偶:浮光耀金,静影沉璧。18 第四段写览物之情的句子是什么?答:登斯楼也??其喜洋洋者矣。19 第三四段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答:用对比和虚笔的手法,借“登斯楼”一句道出。20 第三四段有什么作用?答:三四段写了一阴一晴两幅画面,一悲一喜两种情感,突出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览物之情;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到写情自然转入下文的议论,突出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21 第五段写了怎样的内容答:抒发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对滕子京的规箴劝勉。22 “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什么人?答:或喜或悲的迁客骚人。23 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从哪两面阐述的?它的最可贵之处是什么?答:(1)从个人角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从博大的胸襟的角度来说的。从国家角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君”是从国家大事的角度来说的。(2)最可贵之处:不以自己的利益为重,以天下为己任。2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思想境界?答: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德。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25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起到怎样的作用?答:起过渡作用,由景入情,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26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1)悲: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皆忘。(2)目的:为了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有写景自然转入抒情,引发下文的议论,突出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27 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答: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即对老朋友的规箴;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28 第二段文字中写洞庭湖全景的是哪几句?突出了洞庭湖什么特点?答:(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壮阔浩淼29 “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用词极妙,妙在哪里?答:用拟人写法把洞庭湖这一无生命之物写得极具生命之感,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远山”“ 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气势。30 “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思想的人?你对这一思想有何理解? 答:(1)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2)这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显示了一种博大胸怀。31 根据你的理解与积累,请举出一些中国历史上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的古仁人? 答:孟子、屈原、杜甫、文天祥等。32 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答: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3 文章第五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1)议论(2)作用: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旷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二 : 《岳阳楼记》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知识掌握  1.填空。(1)《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希文,宋朝________家、________家。(2)《岳阳楼记》是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________”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________”的远大政治抱负。2.给加粗的字注音。浩浩汤汤(    )  宠辱偕忘(    )  岸芷汀兰(    )谪守巴陵郡(    )  一碧万顷(    )  霪雨霏霏(    )3.对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的是[    ]a.予观夫巴陵胜状(好的景色)朝晖夕阴(日光)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任太守)百废具兴(兴办)c.南极潇湘(尽)薄暮冥冥(跟“厚”相对)d.前人之述备矣(详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4.下列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b.日星隐耀,山岳潜形。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能力提高  1.下列加粗的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若夫霪雨霏霏若夫日出而林霏开b.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朝而往,暮而归c.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d.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b.属予作文以记之。c.河曲智叟亡以应。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4.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a.不认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可以高兴或悲伤。b.不认为环境好坏就高兴,不认为个人的得失就悲伤。c.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d.不因为环境的好坏而喜,也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5.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欧阳修(    )  延伸拓展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1)—(3)题。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选自范公偁《过庭录》)[注]:贻:遗留。1.正确理解文言实词词义。(1)选出与“滕子京负大才”句中的“负”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a.忍辱负重    b.豪迈自负c.负荆请罪    d.自负盈亏(2)选出与“愤郁颇见辞色”句中的“色”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a.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初春小雨》)d.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为学》)2.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1)选出与“为众忌嫉”句中的“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其印为予群从所得。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选出与“正患无隙以规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b.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正确理解以下文言句子。(1)“正患无隙以规之。”句意最恰当的一项[    ]a.正担心没有空闲去规劝他。b.范文正担心没有机会规劝他。c.正患上疾病没有时间去治它。d.范文正怕他误事,又没有时间去规劝他。(2)“自庆阳帅谪巴陵。”句意最恰当的一项[    ]a.从庆阳率先到巴陵做太守。b.从庆阳改派到巴陵当太守。c.从庆阳统制降职到巴陵郡。d.从庆阳统率来到巴陵郡。 参考答案  【知识掌握】1.(1)《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  文学  政治(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略3.c4.c【能力提高】1.d2.d3.a4.c5.醉翁亭下欧阳修借景抒情(或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或醉翁亭中欧阳修即景抒情)【延伸拓展】1.(1)b,都是“依仗”的意思。(2)b,都是“脸色”的意思。2.(1)c,都是介词,“被”的意思;(2)b,都是第三人称代词,代人。3.(1)b,“患”是担心,“隙”指机会,“规”指规劝。(2)c,“帅”指官职,“谪”是贬官、降职的意思。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猜你喜欢的:
本站推荐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其居会员一年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