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幽门螺旋杆菌的诊断阳性 会遗传上代得胃癌吗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有什么关联?_网易新闻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有什么关联?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有胃病的人对幽门螺旋杆菌并不陌生,相信许多人都已经做了“吹气试验”证实自己的消化道确实有幽门螺旋杆菌。让他们纠结的是,到底要不要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有的医生说,没必要清除,中国人大多数都有;有的医生又建议清除,说此菌与胃癌有关。羊城晚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南方医院消化科陈烨教授,她对读者关心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问题给出了解答。
长期感染让胃壁“伤痕累累”
陈烨教授介绍说,幽门旋杆菌是人类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其感染的患者在检查中显示阳性,但一般不会有什么症状。如果把胃比作“城堡”的话,我们的免疫系统就是“卫兵”,会誓死保卫、与“敌人”幽门螺旋杆菌抵抗到底。
但如果幽门螺旋杆菌在我们体内长期破坏、寄生、繁殖,我们的胃部就会呈现“战后状态”—伤痕累累,有炎症或溃疡、萎缩等,消化道的不适也随之而来,如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等。幽门螺旋杆菌本身会释放毒素、炎症的反复刺激,以及有炎症时免疫机能的调整,都有致癌作用,可以说增加了患胃癌的风险。
清除可降低四成胃癌发生率
陈烨教授介绍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幽门旋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增加两三倍都不止。
她解释说,这并不是说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胃癌的发生与遗传、饮食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病菌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只是其中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不过,现在的研究证实,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确可以有效降低胃癌发生风险达39%。
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是胃癌高发国家。他们在2013年开始,由国家出资为国民提供免费的幽门螺旋杆菌筛查和清除治疗,旨在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并非人人需要接受清除治疗
看到这里,有读者会问,是不是每个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都要接受清除治疗?陈烨解答说,并非如此。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大部人是不需要治疗的,只需要中年后定期进行内镜检查,或在有上消化道不适时进行内镜检查。
但对于以下人群,是有必要接受清除治疗的:其中包括有胃癌家族史人群;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者;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或糜烂者;病理检查中发现有不典型增生者;计划长期服用包括阿司匹林在内的非甾体抗炎药的人群(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降低这些药物引起十二指肠溃疡的风险)。另外,胃食管反流、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患者也建议根治幽门螺旋杆菌。
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清除有三联、四联方案。由于药物的耐药性等原因,三联的清除率已远低于80%,以强效抑酸PPI为基础的四联用药方案更受医生们欢迎。陈烨建议,接受清除治疗4周至6周后再进行一次复查,判断幽门螺旋杆菌是否已彻底清除。
BB更易感染,
家长喂饭要改坏习惯
陈烨教授提醒,和成人相比,孩子的免疫力低,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家长在喂饭、喂奶时要改改坏习惯。给孩子喂饭,在以前家长总喜欢将食物嚼碎后再喂,现在大多数父母逐渐抛弃了这种不卫生的行为,但喂饭时家长还是不自觉地习惯用舌头试试食物的温度,或者喂奶前先就奶嘴喝一两口以试试温度是否适宜,有时还会跟孩子吃同一碗饭等。父母这些不经意的“行为”,都有可能将自己的幽门螺旋杆菌传染给孩子。
儿童大多为无症状携带者,部分患儿则常表现为慢性腹痛,通常在进食后加重,多在脐周。较小一点的儿童腹痛仅仅表现为不安和正常进食行为改变,进食硬、冷、辛辣等食物或受凉、气温下降时,可引发或加重症状。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得癌吗_凤凰资讯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得癌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时下不少医疗机构的体检套餐里都增加了幽门螺杆菌的检查项目,通过抽血或吹气等试验,看看体检者体内有没有携带幽门螺杆菌。近日,刚刚拿到体检报告单的周小姐,看着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的结果大为紧张。“听说幽门螺杆菌可以导致胃癌,我岂不是很危险?要怎么治疗才能把这些菌杀死?”她满心焦虑地在网上发帖询问。
原标题: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得癌吗时下不少医疗机构的体检套餐里都增加了幽门螺杆菌的检查项目,通过抽血或吹气等试验,看看体检者体内有没有携带幽门螺杆菌。近日,刚刚拿到体检报告单的周小姐,看着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的结果大为紧张。“听说幽门螺杆菌可以导致胃癌,我岂不是很危险?要怎么治疗才能把这些菌杀死?”她满心焦虑地在网上发帖询问。其实,并非所有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都必须接受治疗。我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了高达50%~80%,但在这些所谓“带菌者”中,大约只有1/3的人需要接受治疗。“例如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同时还患有胃溃疡、糜烂性胃炎等疾病,或有胃癌家族史,又或者特别恐慌。否则过度治疗的话反而会带来其他不良后果。”过度“杀菌”招来药物性肝炎翟先生最近经常感觉疲劳、乏力,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他的转氨酶非常高,已经达到了肝损害的标准,经过进一步检查和询问病史,医生认为他得了药物性肝炎。让翟先生不解的是,自己平时身体没什么大毛病,也很少吃药,这药物性肝炎是怎么来的呢?原来三个月前,他在体检中做了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为阳性,也就是说他体内感染了这种细菌。拿到检查结果,翟先生上网查询,看到有关幽门螺杆菌容易发展成胃癌的报道,十分紧张,在一家诊所开了抑制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吃了一段时间,没想到幽门螺杆菌是杀死了,但却患上了更为麻烦的药物性肝炎。关于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1982年由的两位学者研究发现的,简称Hp。在此之前,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一直不清楚,因此长期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胃炎、胃溃疡患者久治不愈。然而,“幽门螺杆菌”发现后,现在医学界公认其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并且研究出了对症的药物,使得这类胃炎得以根治。此外,医学界还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幽门螺杆菌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夏天人们喜食凉菜、围餐不用公筷等,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可以说,幽门螺杆菌其实就是吃进去的细菌,夏季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夏季气温高,食物在室温环境下放两三个小时就会开始滋生细菌,幽门螺杆菌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吃不完的剩菜一定要尽快放进冰箱,超过3小时最好就不要再进食。菌从口入吃围餐最好用公筷不少人在夏天胃口不好,喜欢吃爽口的凉菜,但这种冷热交替的饮食习惯,很容易对胃肠造成伤害。尤其是街边一些小吃店里的凉菜,往往都是先提前把材料切好备用,甚至一早上就已经拌好一大盆。即便操作过程都没问题,时间一长也难免滋生细菌。因此,夏天吃东西,尤其是凉拌菜,一定要随吃随做。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要洗手,围餐要尽量使用公筷,避免唾液里的细菌有机会通过筷子传播到食物上并互相传染。如果家里有成员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积极治疗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分餐制,餐具要定时煮沸消毒20分钟。家里的老人一定要摒弃把食物在口中嚼碎了喂食小孩的陋习,防止交叉传染。感染幽门螺杆菌四类人群尽快治幽门螺杆菌听起来很可怕,但实际上没那么吓人。其实,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Hp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感染范围广,感染率高,其发生率仅次于龋齿,居第二位。据了解,我国一般人群中的Hp感染率高达50%~80%,属于高感染国家。但绝大多数人尽管胃内终身携带Hp,临床上却一直没有症状,这就叫Hp的携带状态或携带者。研究观察,三分之二的“幽门螺杆菌”患者都无症状,不需治疗。过度治疗反倒会引起机体的耐药性、头晕、皮炎、药物过敏等不良后果,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药物性肝损害。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部分幽门螺杆菌携带者无需治疗,但却有四类感染者需尽快治疗:一是消化性溃疡患者或其他相关胃病患者;二是糜烂性胃炎患者;三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患有胃癌的感染者,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加大得胃癌的风险;四是特别恐慌的患者。“对于以上四种患者,一定要做根除Hp治疗。”事实上,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过程并不复杂。很多患者吃药10~14天,即可痊愈。根除Hp后,对胃癌的预防也很有好处。三招预防小妙招:1.餐前洗手、不吃生肉、生吃瓜果时要洗净、去皮。2.幽门螺旋杆菌是经口腔进入人体的,因此,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牙具等清洁用品要放在通风的地方。3.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如果要接受治疗,应忌烟、酒、咖啡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因为这些物质可降低某些药物的生物活性从而减低疗效。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作用,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29213
播放数:115239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应当检测幽门螺杆菌_好大夫在线
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应当检测幽门螺杆菌
全网发布: 19:56:48
发表者:成虹
(访问人次:18999)
几天前门诊来了一对父子,父亲一进诊室就说:“成大夫,这是我儿子,今年17岁了,你以前不是说等我儿子大了一定要检查幽门螺杆菌吗,他最近总是胃疼,我就带他来了,你先给他开个呼气试验的检查吧,我让他先查一下。”我问那个孩子:“你都什么时间容易胃疼啊?”孩子说自己总是在上午9,10点钟和下午3,4点钟疼,最近几天夜里也经常胃疼,晚上觉都睡不好。孩子的父亲马上说:“他最近晚上总睡不好,还吃安眠药,我的达喜(一种治疗胃病的黏膜保护剂)也被他偷吃了好多。”这种症状,在医学上我们称作空腹痛、夜间痛,是十二指肠球溃疡的典型症状。而溃疡病是幽门螺杆菌筛查和治疗的绝对指征。于是,我立即开了一张呼气检查的化验单,让孩子进行检查。1小时后,检查结果出来了,果然是阳性,提示孩子存在幽门螺杆菌。这时父亲说了一句:“成大夫,您还记得我吗?你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我说,有印象,你能说一下姓名吗,他一说出姓名,我马上想起来了,这位父亲是我十年前看过的一位病人。那时他40多岁,当时也是因为间断上腹疼痛就诊,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症状合并幽门螺杆菌。考虑到他当时的年龄已经40多岁,虽然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很典型,但按照诊疗原则,对这个年龄的患者应当注意除外癌可能,并且胃窦癌的患者由于病变部位靠近十二指肠球部,也可以表现出类似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我建议他先做胃镜检查,以排除的可能。他当时说,我溃疡病好多年了,10几年前就做过胃镜,不会得的,你就直接给我开药就行了。由于幽门螺杆菌是的重要致病因素,患者又已经40多岁,10几年未进行过胃镜检查,虽然的发生率没有那么高,但我还是建议他先排除可能,在我的坚持建议下,患者接受了胃镜检查。在进行胃镜检查时,确实发现了十二指肠溃疡,但同时在患者的幽门(胃出口的地方)附近有一处片状糜烂,黏膜颜色与周围也有差异,经过活检病理检查,提示,由于病变比较表浅,属于相对早期的。我给患者进行了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同时患者也顺利地接受了手术治疗,由于比较早期,术后不需要化疗。这位患者的发现是偶然的,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患者当时的症状是由于十二指肠溃疡而不是引起的,如果当时没有进行胃镜检查,而是直接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他的症状肯定会得到缓解,但是也就错失了早期发现的机会。由于我的坚持原则,以及患者的积极配合,发现了他的早期,从而避免了他出现因晚期发现所导致的死亡风险。正因为此,患者说我是他的救命恩人。我在这位父亲术后复查期间,曾经多次叮嘱他,一定要让他的子女(一级亲属)在16-18岁期间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应当尽早接受根除治疗。(注:多数人的幽门螺杆菌是在儿童期获得的,儿童属于幽门螺杆菌易感人群,如果过早进行根除治疗,一方面很多药物儿童期禁用,另一方面儿童期过多使用抗生素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即便在儿童期根除了幽门螺杆菌,因为儿童的易感性,其再发生率也比较高,如果没有必须治疗的指征,通常我们建议在成年后进行筛查和治疗。)现在孩子17岁,出现了典型的溃疡病症状,做父亲的一直记得我当年的话,立刻带孩子来到医院。我给患者处方了治疗幽门螺杆菌和溃疡的药物。(注:治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中包含抑酸剂,而抑酸剂正是治疗溃疡病的主要药物,因此在治疗幽门螺杆菌的同时,也就治疗了溃疡。)&在这里,我希望可以告诉以下大家几点:1.对于年龄40到45岁以上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应该先注意排除可能性,再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由于中国是全世界的高发国家,每年全球的新发和死亡病例有接近半数发生在中国,而幽门螺杆菌是的I类致癌因子,早期又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通常无明显症状,因此胃镜的筛查至关重要。&2.患者的一级亲属应当接受幽门螺杆菌的筛查及治疗。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包括遗传、环境、等因素,对于有家族史患者,其发生风险明显增高,而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明显降低者的发生风险,尤其对于有家族史的者。&3.消化性溃疡病是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根除治疗的绝对指征。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而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穿孔)可以导致患者的死亡风险,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复发的重要致病因素,因此,对于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以及有溃疡病史的患者,均应当筛查和治疗幽门螺杆菌。&4.幽门螺杆菌具有家族聚集性特点,儿童是易感人群。幽门螺杆菌主要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染,多数者在儿童期获得,夫妻之间也有可能相互传染。提倡分餐制,可以降低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染的风险。本文系成虹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 19:56:48
成虹大夫的信息
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临床疾病诊治
成虹,女,主任医师,副教授,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临床医学本科...
成虹的咨询范围:幽门螺旋杆菌不除全家人都会得胃癌吗?
幽门螺旋杆菌不除全家人都会得胃癌吗?
6个回答健康守门人江西省大余县人民医院执业药师05-31 11:4312赞踩很多人查出了幽门螺杆菌(简称Hp)并因此大惊失色,慌张不已。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幽门螺杆菌,就是致人胃癌的第一元凶。不久前,浙江省中医院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吕宾教授接诊了一位30多岁的白领姜先生,是老母亲陪着他来的。他说,4月中旬时单位体检,他居然被查出了幽门螺杆菌。他说自己过去从没发现有这个病,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的。不过,目前没有觉得胃部有不适症状。而陪他一起来的老母亲,前几年也被查出幽门螺杆菌。他听说幽门螺杆菌会致癌,还会传染,这让他一是担心老母亲和自己会不会患癌,二是担心会不会已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了7岁的儿子。据吕宾介绍,幽门螺杆菌确是大名鼎鼎。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一半以上的人口感染了Hp,其发病率各个国家不同,甚至同一国家的各个地区也不相同。中国、欧美、非洲的Hp感染率,分别约60%、40%、70%。浙江的Hp感染率基本上与全国平均水平差不多”。至于发病原因,目前已知发病率的高低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有较密切的关系。过去,人们对幽门螺杆菌的了解并不多。这几年,很多单位在体检时增加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项目,也有很多人到医院求诊胃肠疾病时,医院都会推荐检测幽门螺杆菌。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一病菌,越来越多的人被查出了这一病菌,与此同时,每年体检季,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Hp恐慌症”。更夸张的是,除了恐慌,还有的患者认为自己因为幽门螺杆菌而受到了歧视。有个患者向吕宾诉说:自从体检查出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后,他感觉同事们再也不愿和他一起进餐。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误解了!误解了!”吕宾说,大家完全是放大了幽门螺杆菌的可怕。比如大家最怕的“幽门螺杆菌会致胃癌”的说法,吕宾说:“幽门螺杆菌是30多年前被发现的。”在幽门螺杆菌被发现之前,医学专家认为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如胃酸、蛋白酶的分泌功能等,胃部是不可能存在细菌的。1979年,病理学医生Warren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组织切片上观察到一种弯曲状细菌,并且发现这种细菌邻近的胃黏膜总是有炎症存在,因而意识到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可能有密切关系。1981年,消化科临床医生Marshall与Warren合作进行研究,证明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有关。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还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一半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1982年4月,Marshall终于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幽门螺杆菌。两人还因此得了诺贝尔奖。幽门螺杆菌自此成为人类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22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定为胃癌的一类致癌原,认定胃癌和幽门螺杆菌有直接关系。但是从临床来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致病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后,100%的人会得胃炎,其中50%的人没有任何症状。10%~15%的人会发展成溃疡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极少数人发展成胃癌。”人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是哪里来的?就像那位姜先生一样,很多人都想不明白,自己身上的幽门螺杆菌是哪里来的。吕宾说:主要是经口传播,大多数感染者其实早在青少年时就被感染了。感染后,一部分病菌会通过机体自行清除掉,大部分人转变为慢性感染。他认为,有的人体检一查出来Hp抗体阳性,就认为自己肯定被感染了,“这也是错误的认识,作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Hp抗体检测只是说明是否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并不代表现正在感染”。幽门螺杆菌进入人体后,人体会产生抗体抵抗这一病菌,治疗后如果病菌被杀死了,抗体的消退也需要一年左右时间,如果恰好这期间检查,那就会显示抗体阳性。即使之前没有做过针对性治疗,但曾因为其他疾病服用过抗生素,幽门螺杆菌也可能被同时杀死。得了幽门螺旋杆菌,怎么办?“吕院长,我得了幽门螺杆菌,怎么办怎么办?”这种惶急的询问,是吕宾在这个体检季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他说,如果患者没有症状,又排除以下因素:溃疡病病人、有胃癌家族史、长期吃消炎镇痛药如阿司匹林、芬必得等、有胃病史,可以不用治疗。“再说了,治疗本身也有风险,根除幽门螺杆菌往往需要3~4种药物联合使用,其中至少两种是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其实是把双刃剑,杀死病菌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其他问题,比如胃部不适、肝功能损害、皮疹以及肠道菌群紊乱等。”如果有治疗的必要,他说也不建议直接用药,最好先做一次胃镜检查,判断幽门螺杆菌对胃部造成了何种损伤,再以此判断如何用药,做到有的放矢。评论梁05-31 11:443赞踩及早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时而有效地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是及早预防控制胃癌非常重要的手段!如何将幽门螺杆菌之“胃”外?如何饮食,吃些什么?幽门螺旋杆菌是可以传染的,所以,饮食要格外注意,要把好“吃”这一关。饭前便后洗手是常识,要坚持并坚决做到;饮食注意清洁卫生,尤其是吃生冷食物的时候,更要注意;餐具注意消毒清洁,尤其是家中若有幽门螺旋杆菌患者,最好是采取分餐制,设立公筷,不要单独使用公筷;老人和孩子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用嘴喂食,也不要尝过孩子的食物后喂给孩子。同时吃什么也很重要,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忌过饱,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忌烟熏、腌制食物。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宜吃菜花、荠菜、菠菜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走过拼过努力过,为了美好生活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