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含高剂量含乳糖的食物有哪些

食物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含量分析--《营养学报》2013年04期
食物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含量分析
【摘要】:正本研究采用已建立的食物中糖类含量测定方法[1],分析广州常见食物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及乳糖含量。1对象与方法1.1试剂与设备试剂: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及乳糖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R151【正文快照】:
本研究采用已建立的食物中糖类含量测定方法[1],分析广州常见食物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及乳糖含量。1对象与方法1.1试剂与设备试剂: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及乳糖标准(美国Sigma);甲醇、乙腈为色谱纯;C-18SPE小柱(Cleanert,Agela,美国);仪器:Aglent1200高效液相色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毛钰蘅;杨燕;李丹;凌文华;;[J];热带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袁辉;远辉;王建玲;;[J];酿酒科技;2014年10期
袁辉;远辉;王建玲;;[J];食品工业;2014年07期
葛宝坤;陈旭艳;李淑静;;[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曾庆华;张莉莉;孙小凡;樊琛;;[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李文生;杨媛;石磊;冯晓元;张长松;杨军军;;[J];北方园艺;2012年01期
汤丽芬,吴珏珩,陈红英,林敬本,张选红,孔令宇;[J];华南预防医学;2002年03期
闫正;张玉;李盈辰;李小亭;赵志磊;;[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于趁;闫正;蔡立鹏;张智慧;赵志磊;李小亭;;[J];食品工业科技;2010年03期
刘玉峰;李黎;李东;王晶;方向;吴方迪;;[J];食品科学;2007年03期
曾庆华;柳仁民;周香云;;[J];食品科技;2010年12期
张云楚;张新规;;[J];中国药品标准;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忠义,刘振林,范华峰;[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年04期
;[J];乳品与人类;2001年01期
冯潇;赵新华;傅元欣;马庆华;魏然;高雪军;;[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0年04期
王建奎,姚福宝;[J];徐州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蔡明明;陈启;李爽;任一平;;[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年07期
丁毅;王兴华;郭蔷薇;宋丹;高德江;于永;;[J];现代科学仪器;2010年06期
王建奎,姚福宝,史文生;[J];临床检验杂志;1988年04期
周金莉;罗延峰;李刚;;[J];石河子医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雒丽红;高雪军;魏然;朱莉萍;程瑞霞;郑学刚;;[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年08期
魏奎;谷庆芳;;[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乳糖酶及低乳糖乳制品专题研讨会文集[C];2001年
刘荣昌;李英;孙凤莉;安永福;;[A];“创新技术与管理,迎接畜牧业面临新挑战”论文集[C];2013年
刘荣昌;李英;孙凤莉;安永福;;[A];第四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C];2013年
樊宏;陈强;;[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九卷 预防分卷)[C];2006年
王世宾;刘金杰;;[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下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秦勉;[N];北京科技报;2012年
魏赟;[N];医药经济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莉;[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李兴;[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王芳;[D];西南大学;2011年
刘志安;[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甲型乳糖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甲型乳糖是乳糖(Lactose)的异构体之一。由于分子空间构型上的差异,使得乳糖表现为两种旋光异构体,分别是甲型乳糖和乙型。乙型乳糖具有营养价值,而甲型乳糖不能被人体利用。
甲型乳糖简介
甲型乳糖是乳糖(Lactose)的异构体之一。由于分子空间构型上的差异,使得乳糖表现为两种旋光异构体,分别是甲型乳糖和乙型乳糖。乳糖是二糖的一种,是在哺乳动物乳汁中的双糖,因此而得名。它的分子结构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形成。在牛乳中含乳糖为4.6~4.7%,人乳中含乳糖为6~8%。乳糖的甜度是蔗糖的1/5。乳糖在食品工业中从乳清中提取,用于作婴儿食品及炼乳品种。在医药工业中,用于药品的甜味剂和赋形剂;此外,还可作细菌培养基。
乳糖甜度是蔗糖的约五分之一,乳中2-8%的固体成分为乳糖。幼小的哺乳动物肠道能分泌乳糖酶分解乳糖为单糖。成年动物,包括除高加索人种外的多数人类体内乳糖酶的活性大大降低。故饮用乳类可产生腹泻、腹胀等症状,称为乳糖不耐症。
甲型乳糖性状
由一分子β-D-半乳糖和一分子β-D-葡萄糖在β-1,4-位形成糖苷键相连。
分子式C12H22O11,摩尔质量342.3克。
本品为白色的结晶性颗粒或粉末;无臭,味微甜。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比旋度取本品,在80℃干燥2小时后,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本品0.10g与氨试液0.02ml的溶液,依法测定,比旋度为+52.0°至+52.6°。
甲型乳糖鉴别
甲型乳糖图谱分析
1、取本品0.2g,加试液5ml,微热,溶液初显黄色,后变为棕红色,再加硫酸铜试液数滴,即析出氧化亚铜的红色沉淀。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56图)一致。
甲型乳糖实验检查
酸度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后,依法测定,pH值应苹果中的乳糖为4.0~7.0。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3.0g,加沸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蛋白质取本品5.0g,加热水25ml溶解后,放冷,加硝酸汞试液0.5ml,5分钟内不得生成絮状沉淀。
炽灼残渣不得过0.1% 。
重金属取本品3.0g,加温水20ml溶解后,再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依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甲型乳糖和乙型乳糖的营养差异
1、甲型乳糖不能被人体利用
甲型乳糖甲型乳糖不能被人体利用
奶粉中的乳糖是甲型乳糖,不能被人体利用。
2、乙型乳糖是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
甲型乳糖乙型乳糖是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
乙型乳糖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十分重要,特别是新生婴儿绝对不可缺少的,在自然界中只有哺乳类动物的奶中含有乙型乳糖,各类植物性食物中是不含乳糖的。
乙型乳糖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体供给热能,儿童和成人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组织的合成,维持正常体温以及体育锻炼、劳动工作都需要大量的热能,特别是小儿对糖的分解消化吸收利用都比成年人旺盛,乙型乳糖是小儿体内器官、神经、四肢、肌肉等发育及活动的动力。
小儿的脑细胞发育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健全都需要大量的乙型乳糖,一周岁以内的小儿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糖13克左右,乙型乳糖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小儿肠道内的乳酸菌繁殖增长,在肠道中乙型乳糖在乳酸杆菌、乳酸链球菌、多种酶及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乙型乳酸对小儿肠胃有调整保护作用,它能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产生的毒素造成的中毒现象,还可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的繁殖。
乙型乳糖的另一个作用是在钙的代谢过程中可以促进小儿对钙的吸收。乳中的甜味就来源于乙型乳糖,但乙型乳糖和其他糖类相比甜度较低所以不会造成小儿的偏食。
同时乙型乳糖还能保持儿童体内水分的平衡,提供与脑和重要器官的构成有关的半乳糖,而且对淀粉的贮存也是必要的。半乳糖对儿童的大脑发育特别重要,它能促进脑苷脂类和粘多糖类的生成。若缺乏乙型乳糖就会引起儿童消瘦、乏力、体重减轻、生长发育缓慢,甚至儿童要消耗体内的脂肪、蛋白质这可能发生蛋白质缺乏症。
乙型乳糖是糖类中的一种,糖类的化学构成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乳糖是双糖,乙型乳糖在人体内被双糖酶分解成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糖而被人体吸收利用,葡萄糖是血液中唯一合适的糖,血液把葡萄糖送到人体全身的每一个细胞,细胞把葡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及水,并释放出热能。
人乳、牛奶、山羊奶中的乙型乳糖含量是不同的,人乳含乳糖7%,牛奶中含乳糖4.2%,山羊奶含乳糖4.6%,牛、羊奶中的乳糖含量都比人乳低。乳糖没有甘蔗糖甜,它的甜度是甘蔗糖的六分之一。
乙型乳糖是儿童食用最好的糖类,而且儿童消化道内有充足的分解乙型乳糖的乳糖酶,能很好的分解消化吸收利用乙型乳糖。人乳中的乙型乳糖不但含量比牛、羊奶高而稳定,且不会因母亲的食物变化而变化,也不会因血糖变化而产生波动。
乙型乳糖是牛奶中最丰富的糖类,牛奶中所含的糖类99.8%是乙型乳糖,另外还有少量的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乙型乳糖易溶于水,牛奶中的乳糖几乎全部是溶液状态,易于消化吸收。
牛奶中的乙型乳糖在儿童小肠内分解为容易消化的葡萄糖及半乳糖,半乳糖的消化吸收较慢,但半乳糖在儿童肠道内是促进细菌合成维生素K和复合维生素B的促进剂。乙型乳糖并能增进矿物质钙、磷、镁等的吸收,增加血钙浓度,使骨钙沉积更迅速,为奶中高钙的吸收和利用创造了最佳的条件,减少了维生素D的需要量,所以牛奶是人乳很好的代用品。
甲型乳糖生产工艺
甲型乳糖工艺流程
乳清→加入石灰乳混合加热→沉淀过滤→蒸发浓缩→冷却晶体→分除母液→洗涤结晶→分除洗水→干燥→粗制乳糖→溶解→压滤→结晶→分除母液→洗涤→干燥→粉碎→筛选→包装
甲型乳糖制作方法
1、原料要求以副产品干酷乳清为原料,干物质6.5%、乳糖4.8%、脂肪0.4%、灰分0.05%,酸度1°T。也可采用酸法干酷素乳清或凝乳酸乳清。
2、乳清脱脂:将乳清加热至35℃左右,经奶油分离机分离,使干酷乳清含脂肪为0.4%。
3、乳清蛋白的分离:干酷乳清的滴定酸度为14~20°T,直接加热至90~92℃,然后加入经发酵处理的酸乳清(150~200°T),使乳清酸度提高30~35°T,再重新加热至90℃,乳清蛋白即可凝固、静止,使乳清和蛋白质分离,也可用压滤机使其分离。
4、乳清浓缩:采用单效或多效浓缩罐,对乳清进行浓缩以除去大部分水分。为防止乳糖焦化,浓缩温度不超过70℃,终了时,浓缩糖液的比重不应低于40°Be′,浓缩度为90~92%,干物质达60~70%,乳糖含量为54~55%。
5、乳糖结晶:浓缩糖液冷却后进行乳糖结晶,可采用平锅式自然结晶法和带夹层水冷却的结晶机中强制结晶法。平锅式自然结晶法,结晶的最初阶段要进行搅拌,待温度下降到30℃以后,可停止搅拌,结晶时间不少于30小时,强制结晶法可分为快速结晶和缓慢结晶两种,都在带夹层的λ可通入冷水冷却并装有搅拌器的结晶机中完成。已结晶好的糖液,具有良好的、明显的结晶结构,结晶体应为1~2毫米,呈粘稠状。
6、脱除母液与乳糖的洗涤:结晶后的乳糖,利用离心脱水机使乳糖晶体与糖蜜分离,再加入结晶糖量30%的水洗涤乳糖,以除去残存的母液和大部分盐类。经洗涤脱水后的乳糖称为湿糖,其含水量15%以下。为避免洗涤水温度过高而溶解乳糖,洗涤水的温度应低于10℃。
7、乳糖的干燥:可在半沸腾床式干燥机或气流干燥机中进行,干燥机内带有搅拌装置,干燥温度小于80℃,干燥后乳糖呈乳黄色的分散状态,水分小于1~1.5%。也可用微酸来干燥乳糖。
8、母液的回收:母液中含乳糖约为牛乳糖总量的1/3,内含有蛋白质和盐类。将母液用直接蒸汽加热至沸腾,静置,使蛋白质、盐类等不纯物沉淀,吸上层清净母液,在70℃下进行浓缩,除去大部分水分,使浓度达到42~43°Be′,然后进行结晶、洗涤、干燥,制成粗制乳糖。粗制乳糖的成品率为牛乳总量的3~4%。粗制乳糖呈淡黄色结晶粉末状,含肿蛋白质(特别是乳白朊含量较多)、灰分等不纯物。用活性炭吸附法精制。
9、粗制乳糖的溶解:在溶糖锅中,于机械搅拌下加入2%活性炭,使乳糖溶解并与活性炭充分混合,用直接蒸汽加热至沸点,浓度为30~31°Be′。再用少许石灰乳调节糖液的pH值至4.6,由于活性炭的作用,吸附了糖液中的色素。
10、压滤:上述混合液通过板杠压滤机,滤出活性炭和被吸附的杂质和蛋白质,得到纯净的糖液,颜色为淡黄色或白色,然后入结晶缸内。
11、结晶:糖液在间隙搅拌下进行自结晶,结晶时间不少于24小时。
12、母液的脱除及洗涤:结晶后的乳糖有明显的结晶体,大小为1~2毫米。结晶后的糖液在离心脱水机中脱除母液,用蒸馏水或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的水进行洗涤,以除去残存的母液、可溶性蛋白质和盐类等。洗涤水温度在10℃以下。
13、干燥、粉碎和筛选:含水分15%以下的半成品湿糖,可用架盘干燥箱进行干燥,干燥温度应在80℃以下,边干燥边搅拌,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焦化。然后用万能粉碎机进行粉碎,80目筛筛选,包装。
14、母液、洗涤水和活性炭中乳糖的回收:精制乳糖的母液和洗涤液中含有较多的乳糖,可浓缩至35~38Be′后再进行结晶。经板杠压滤出的废炭素内,含糖量也很高,可用水使之溶解、压滤。滤液加入母液和洗涤水一起浓缩、结晶。精制乳糖的收得率为牛乳中乳糖含糖量的一半,即2.35%左右。占原料枣精制乳糖的68~70%。
甲型乳糖乳糖不耐症
甲型乳糖简介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饮用牛奶之后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被称为“乳糖不耐症”,可以通过科学的饮奶方式有效避免。乳糖不耐症是一种隐性的遗传缺陷,是因为分解乳糖的酵素beta-galactosidase缺乏所引起。负责制造beta-galactosidase的基因位在人类第二对染色体上,简单的说就是因为这个基因不健全,使小肠绒毛细胞无法制造beta-galactosidase,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以供人体利用。
牛奶中含有许多的乳糖,其中少部份乳糖可以被肠道中的细菌分解利用,剩余过多的乳糖会使肠道的渗透压不平衡,多余的水分无法被大肠吸收而造成水状腹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厂家生产一种叫做低乳糖奶的产品,因其部分乳糖在工厂加工时,已被分解,所以叫低乳糖奶,可能更适宜有乳糖不耐症的人。
甲型乳糖注意事项
1.进行测试,调整乳糖摄取量,找出适合自己的食用量。
2.补充钙质,以免因乳糖不耐症少喝牛奶而导致钙质不足。
3.喝牛奶时配以其它食物。
4.从每天的饮用量中一点一点增加,训练自己的可耐性。
5.食用酸奶,最好是未经二次低温杀菌且脱脂的酸奶,在食用乳制品前吃一点,可减轻乳糖不耐症的症状。
6.吃奶酪或起司,特别是酦酵完全的硬奶酪。
7.谨防填充剂,因乳糖是许多药物及营养补充品里的填充剂。
甲型乳糖生物原理
哺乳动物的幼体在断乳后,开始逐渐的减少乳糖酶的合成。人类的幼儿在4岁的时候通常会失去90%的乳糖消化能力,但各人之间的差异很大。一些人种的第2号染色体上发生基因突变,表现能终止乳糖酶的减少性状,所以这些人种终生能消化乳糖。
关于该变异出现的时间和地点科学上尚无一致的结论。有人认为是前4000年左右在瑞典和阿拉伯半岛分别独立出现并逐渐在扩展中融合,有人认为是前4500年左右在中东地区出现后,扩展到别处。另外有人认为该变异在更晚的时候又独立出现在东非的图西族人中。目前的状况是:多数祖籍西欧的人基因中存在该变异(意味着他们够终生消化乳糖),而东亚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和美洲、大洋洲的原住民族则多数没有该变异(意味着他们成年后会出现乳糖不耐症)。全球平均有75%的人成年后会出现症状,所以与其将之称作疾病,还不如说是自然状况更合适。
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不是一旦摄入微量乳糖立即出现腹泻等症状,而是当摄入超过一定量之后才会出现。所以大多数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仍然是可以喝牛奶的,只是不能过量。比如虽然日本人九成以上有乳糖不耐,但大多数人可以每天喝200毫升的牛奶而没有任何不适。
乳糖是奶类含有的一种糖类,在小肠中必须经乳糖酶的水解变为两个单糖,即葡萄糖和半乳糖后才能被吸收。乳糖酶缺乏的人,在食入奶或奶制品后,奶中乳糖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而滞留在肠腔内,使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体积增加,肠排空加快,使乳糖很快排到大肠并在大肠吸收水分,受细菌的作用发酵产气,轻者症状不明显,较重者可出现腹胀、肠鸣、排气、腹痛、腹泻等症状。医生们称之为乳糖不耐症。具体来说有以下五大原因。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指自出生时机体乳糖酶活性即低下或缺乏,是机体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所致,这一类型很少见。
2、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又称成人型乳糖酶缺乏,是由于人类世代饮食习惯导致基因改变,发病率与年龄和种族有关,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
3、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小肠上皮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乳糖酶活性低下,常见病因如感染性腹泻,机体疾病康复可后恢复正常。
4、对于小儿来说,秋季多发性腹泻、细菌性腹泻会引起肠胃功能的暂时低下,乳糖酶分泌减少或活性降低,持续饮奶会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症。
5、大剂量服用头胞类、内酰胺类抗菌素后也会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症。
甲型乳糖解决方案
1、少量多次:每个人的乳糖不耐症程度是不同的,有些人减少饮用量后就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对这部分人群来说每天多喝几次,一段时间后在增加食用量,使胃肠慢慢的适应后,症状会有所减轻或完全不会发生任何症状。
2、避免空腹喝牛奶:与其它食物一起进食,可缓慢消化过程,减轻不适感。一般来讲,乳糖不耐症者空腹喝奶会有较重症状,但与其它谷物类食物共同进食时,牛奶中的乳糖浓度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相应的“稀释”,是乳糖不耐症程度降低。喝奶前吃些饼干、面包会减少排气和不舒服感觉。
3、喝酸奶:对于大多数乳糖不耐症的人来说,喝酸奶应该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酸奶是在牛奶中加入一定乳酸菌经发酵后制成的,发酵过程使得原奶中的20%—30%的乳糖被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也分解成为较小的组分,使其更有利于胃肠的消化吸收。同时,酸奶中的乳酸菌对于正常人群也同时具有助消化的功能。所以对饮用牛奶后常有腹胀、腹泻者的乳糖不耐症的人群最为适宜。
4、干酪:干酪是乳制品中的最佳食品,也是乳糖不耐症人群的理想奶制品,因为牛奶在加工干酪的过程中95%以上的乳糖都已经随乳清排除。干酪的主要成分是酪蛋白和脂肪,并经对人体有益的菌种发酵使得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更容易消化吸收。目前我国的干酪市场刚刚起步,品种和风味不断增加,随着人们对乳制品营养的逐步认识,可以说各种各样干酪产品一定会有一种适合你。
5、以其它乳制品代替(冰淇淋、奶昔等)代替鲜奶:这些食物仍有乳糖,但绝大多数人对这些食物的耐受程度较高,可以找出适合的种类及可耐受量来代替鲜奶。
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乳制品摄入量的提高,这如何提高乳制品的消费意识及如何解决乳糖不耐症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营养学会在新的膳食指南中,把提高乳类摄入量作为优质膳食模式、提高全民营养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大力普及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症的认识。我们认为,少量多次摄入乳制品或选用发酵乳是避免乳糖不耐症的好方法。哪些食物中含糖的量是比较多的?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哪些食物中含糖的量是比较多的?
糖尿病患者不可随意吃糖,是因为极易吸收的糖会引起血糖的迅速升高,使受损的胰岛b细胞不堪重负,加重病情。于是,市场上的无糖和低糖食品便应运而生,一些糖尿病患者为了弥补饮食上的限制,只要是标有“无糖”字样的食品,就可以大胆食用,殊不知,如果无糖食品食用不当或食用过量,不但不能降低血糖,反而还会升高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知道目前市场上无糖食品的真正含义,合理控制无糖食品的摄入。  我们先了解在哪些食品中含糖(碳水化合物)量最高,这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选择低糖食物非常重要。在所有食品中,除精制糖外,米、面等谷类食品中含糖(淀粉)最高,其含量在70%以上。另外,一些豆类,如蚕豆、红豆、绿豆等的淀粉含量在50%左右。在一些根茎类食品中,如甘薯、木薯、山药以及土豆、藕、芋头、百合中皆含有大量淀粉。由于目前对谷类食品的加工越来越精细,精制米面中的其他营养素几乎荡然无存,只剩下淀粉这种空洞的热量。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吃精制米面就等于在吃精制糖。吃进体内的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迅速分解为葡萄糖被机体快速吸收。  现在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无糖食品(指一些在食品加工中没有添加蔗糖,而采用代糖来增加甜味或采用其他口味的食品)的主要成分大都是由精制米,面做的,如无糖饼干、无糖面包等,事实上这些都是血糖生成指数非常高的食品,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大量食用。  一些无糖食品的主要原料会转变为葡萄糖,而且有的所含的糖分还很高。比如无糖纯藕粉中所含的糖比一般粮食中含的糖还高。当糖尿病患者吃进这些无糖食品后,大量的淀粉在肠道内迅速转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引起餐后血糖快速升高和血糖波动。  选购无糖食品的建议  1、首先,要选择比较大的厂家生产的无糖食品,因为大的厂家在配料时会尊重营养专家的意见。如果制作规范的话,投料也比较准。其次,要考虑制作无糖食品的主要原料含糖量是多少?凡含淀粉的食物都含糖,病友可以查一查食物成分表,看看无糖食品的配料中的主要原料的血糖生成指数是多少。有的无糖食品配料表中标明“糊精含多少”,有糊精就代表含糖。另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碳水化合物)这三者在肝脏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选购无糖产品不仅要看其是否标注“无糖食品”的字样,还要看其配料表,看该产品是用何种甜味剂代替了有关糖类,不能盲目食用,因其中可能含有葡萄糖等其他糖类。不仅要看食品的包装上有无蔗糖含量,还要考虑食物本身是否含糖,即便有些食品的添加剂中并不含糖,但食品本身可能含糖分。无糖食品(如无糖糕点)本身是用粮食做成的,在人体内可分解葡萄糖,所以无糖食品并非不含糖。  3、选择无糖食品时,一定要慎重,有的食品虽然标注了“无蔗糖”,但其配料表上却标有白砂糖或葡萄糖。其实,蔗糖和白砂糖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还有的用食用糖、糖精代替蔗糖,其实质都是换汤不换药,消费者玩一些文字游戏,试图以假乱真冒充无糖食品。这就需要广大消费者擦亮眼睛,不受迷惑和误导。  糖尿病人怎么喝无糖饮料  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无糖饮料,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它们,怎么喝才正确呢?  糖尿病患者要明确无糖饮料的概念,无糖只是饮料加工过程中,没有加入蔗糖,却可能含有果糖或者乳糖,例如果汁和酸奶,最终这些糖都可以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所以不含蔗糖的食品和饮料不一定就不升高血糖。  在无糖饮料中,最提倡喝的是茶类饮料,如绿茶、花茶、乌龙茶、大麦茶等。茶类饮料中,如果不添加蔗糖的话,是不含糖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随时饮用。绿茶富含防止老化的谷氨酸、提高免疫力的天冬氨酸等,具有利尿、消除压力的作用。而且茶对降血脂有好处,所以,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乱的患者可以适量饮用。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多喝茶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相反,杏仁露、山核桃汁可能含脂肪较高,对糖尿病伴血脂紊乱的患者不合适。  在无糖饮料中,最不提倡饮用的是碳酸类饮料,其次是南瓜果汁,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多喝。  专家提醒:这些无糖饮料只能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在出现低血糖反应时,不能选用。  无糖食品也不可以敞开肚皮吃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不只是吃糖和淀粉的问题,所摄入的食物产生的总能量也不能超标。无糖食品并不等于低热量食品,无糖食品中依然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脂肪等高热量的成分。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注意的是,虽然无糖食品没加蔗糖,但在制作过程中很可能加了油脂,它产生的能量比粮食还要高。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不要吃芝麻糊,主要是因为芝麻糊除了含有一定的淀粉之外,还含有油脂。也不要认为无糖点心和无糖粽子都没有糖,因为在做点心时必须得放油,酥皮点心就是用油来和面,油多了,所含的能量也就高了。对于那些五花八门的无糖点心还是少吃为妙。人们忽略了淀粉和油也能产生能量。所有的无糖食品只要有油和粮食,其产生的热量就会很高。  所以,无糖食品不可以无限量地食用,更不能因为吃无糖食品就停止或者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吃无糖食品必须减主食,主食不主张全吃粗粮。在吃无糖食品时一定要将其产生的能量计算进一天所需要的主食量中,同时要减去相应的主食量。糖尿病患者可以参考食物成份交换表来计算。建议:将无糖食品计算进一天所需的总能量中,在所需能量范围之内再规范粮食、油和肉类的比例。  糖尿病患者要管理好自己,要明白血糖不可能靠吃无糖食品、喝无糖饮料就能降下来。无糖、低糖食品不等于降糖食品,糖尿病人要慎重食用。即使是质量合格的“无糖食品”本质上也只是“低糖食品”,在某些疾病状态下是可以食用的,但绝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患者要把大方向把握好,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喜好来定。  当然,无糖食品并不是说没有一点好处,对于糖尿病和肥胖患者只要正确认识无糖食品,不被各种各样的商业炒作所迷惑而陷入误区;只要血糖、血脂控制得好,选择这类食品来吃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合适保健,口感纯正都可以选用。
专注于亚健康的调理和治疗
刚过累过累,根茎类的植物含糖是比较多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6、蔬菜。 含矿物质较多的食物 1、紫菜、杏、桃、李等、肝脏等:粗粮、黄豆。 (2) 含蛋白质最多的肉类是柴鸡肉,每百克含23:鱼肝、牛奶.含铁较多的食物、米糠、麦麸、肉、李子、樱桃。 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 谷类、麦中也有少量的蛋白质。 含脂肪较多的食物 动物油,如猪油、鱼肝油;植物油,如菜油、花生油、豆油、蛋类、乳类。2.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物:鱼肝油、蛋黄:米。 1) 含蛋白质最多的粮食是大豆,每百克约含40克、山芋等)、水果(杏。2、牡蛎、大豆、玉米;淀粉类:山芋、蔗糖、麦芽糖;还有水果:谷类、麦麸、瘦肉(猪、羊、牛、家禽肉等)、乳类(人。谷类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铁质。4.含锌较多的食物:海带:酵母、肝及绿叶蔬菜、山楂等)。蔬菜及水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即维生素a的前身,米,其次为血、心、肝、肾、木耳、奶类、蛋类、土豆、芋头、蛋黄、蔬菜(苜蓿、胡萝卜、西红柿、南瓜、干菜。6.含叶酸较多的食物、面、茄子、扁豆等。5.含碘较多的食物:海带.185克。 (7) 含维生素a最多的是鸡肝:豆类、奶类、蛋黄、骨头:海产品。5、深绿色蔬菜。 (6) 含铁质最多的是黑木耳;糖类:葡萄糖、果糖、大米等、紫菜等:新鲜蔬菜、水果和豆芽等、雪里蕻.3克。 (3) 含糖最多的是白糖,每百克含99克。 (4) 含磷最多的是炒南瓜子,每百克含0.67克。 (5) 含钙质最多的是小虾皮,每百克含2克。植物性食物中以黄豆.含磷较多的食物。3.含维生素b1较多的食物、酵母、牛奶.含钙较多的食物、土豆、硬果类、肉、蛋、鱼、虾、奶类、花生、海带。 (9) 含维生素c最多的是鲜枣,每百克含380毫克。 (10) 含维生素b2最多的是羊肝。肉类、蛋、黄豆等也含有脂肪,每百克含5:以肝脏中含铁最丰富、糠皮、豆类,每百克含3.含硒较多的食物、羊、肾、豆类、海带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动物性食物中以蛋类(鸡、鸭、鹅、鹌鹑蛋)、蚕豆、花生、核桃、瓜籽含量较多、绿豆、豌豆,每百克含0、虾(淡水、海水)等含量丰富、鱼类(淡水、牛乳)、各种叶菜(菠菜、蚕豆、花生、牛奶及菌类、海水)、肝类、肉类、芹菜等)。4.含维生素c较多是食物、紫菜等、肝、水果、蔬菜等。3.含维生素b2较多的食物:肝、肾、蛋黄、芝麻油。 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 1.含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瘦肉、蛋、绿叶菜、小白菜、雪里蕻、芝麻。 (8) 含维生素b1最多的是花生米,每百克含0.26毫克.09万iu(国际单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含乳糖的食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