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宦离双阙txt下载”出自哪一首诗词

“左宦离双阙”出自哪一首诗词?
“左宦离双阙”出自哪一首诗词?
08-09-07 &
《五更睡》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作品中运用到的《汉语大词典》词汇已以连接方式标示出来。由于是电脑自动分析,词组划分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予还自葺弊庐一室晨起于兴至客来啜茶或为戏数百自暴之有小园杖以游,秋旱驱浚井佳月与杯过方见菊以有足乐者每见亦聊自叹也诗十五首 扫室(宋·王)   押先韵事,陈蕃然。净,端自先。  其二 (宋·王)   押庚韵净,清。时一炷,邪虑生。  其三 (宋·王)   押鱼韵入①政惭,更。翻同辈,惜。  其四 (宋·王)   押文韵最难遣,如。虽无少①陵笔,不忘君。  其五 (宋·王)   押先韵我意岂在酒,聊。客来醉,客去独。  其六 啜茶(宋·王)   押寒韵滥与讲,。饮,更愧是。  其七 (宋·王)   押删韵老尤惜,忍销枰弈间。欠,战。  其八 暴书(宋·王)   押鱼韵更,惟暴书。还自笑,均是鱼。  其九 (宋·王)   押蒸韵园小日思涉,山高时欲登。疲,兴至策。  其十 (宋·王)   押冬韵题注:山中久不雨,欲。达,灵鳗恐是龙。  其一 (宋·王)   押萧韵正,那更骄。驱童绠,聊助浇。  其一 (宋·王)   押先韵还舍八,三逢圆。试,定何年。  其一十三 采菊(宋·王)   押阳韵既晚开何益,采之聊。自,奚用泣。  其一十四 (宋·王)   押歌韵可正宜频览,亦自磨。今老矣,欲。  其一十五 浚井(宋·王)   押元韵旱久井垂涸,汲多泉更浑。浚教泥,何患不逢原①。
(1).旧时 杭州 的别称,以 武林山 得名。 宋
诗:“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 武林 春。” 清
《桃花扇·题画》:“自家 武林
兰瑛 ,表字 田叔 ,自幼驰声画苑。” 林纾 《重修宋辅文侯牛公墓记》:“ 武林 为东南山水名区。” 叶叶 《梦吴江行》诗:“忽闻羽书自东来, 武林 今夕成蒿莱。” 宋
周密 有一书,专记 杭州 事迹。(2).武术界。如:武林高手,武林新秀。分类:(1).祖先。:“惟尔知惟 殷 先人,有册有典。” 孔 传:“言汝所亲知 殷 先世有册书典籍。” 晋
:“又累遭兵火,先人典籍荡尽。” 唐
《感二鸟赋》:“幸生天下无事时,承先人之遗业。” 清 昭梿 :“我先人披荆棘,厉血刃,与 喀尔喀 争来之地,宁忍弃之?”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2).前人。:“先人有言曰‘伐柯者,其则不远。’”:“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李善 注:“谓先世之人,有清美芬芳之德而诵勉。”(3).亡父。:“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 宋
《云麓漫钞》卷一:“先妣乃枢密公之侄,而枢密夫人亦先人诸姑。”《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许武 ﹞分付两个兄弟:‘在家躬耕力学,一如我在家之时,不可懈惰废业,有负先人遗训。’” 许地山 《无忧花》:“﹝壁上﹞一边挂着先人留下来的铁笛玉笙,一边却放着皮安奥与梵欧林。”(4).谓先于人行动。:“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 杨伯峻 注:“先人者,争取主动之谓。”:“先人有夺人之心,时不可失也。”分类:打扫干净;扫除净尽。(1).点燃檀香等香料。 北周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属车酾酒,复道焚香。” 宋 王谠 :“﹝ 狄惟谦 ﹞遂令设席焚香,端笏立于其上。”如:焚香静坐;焚香操琴。(2).烧香。 唐
诗:“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说岳全传》第二二回:“安人即便带了媳妇一同出来,在神圣家庙之前,焚香点烛。”如:焚香拜佛。分类:(1).阅读书籍;诵读书籍。:“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 唐
《感二鸟赋》序:“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正是 王先生 的声音,原来 王先生 在读书哩。”(2).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孔颖达 疏:“书,谓凡送亡者赗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录之也。”(3).宣读盟辞。《谷梁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4).上学;学习功课。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雕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 浩然 《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分类:(1).其中;那中间。 唐
诗:“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 明
《震泽长语·文章》:“然古书之存于今者寡矣,其间亦有异闻焉,安可废之。” 鲁迅 《野草·过客》:“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西,是荒凉破败的丛葬;其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2).指某一段时间。 元
《四春园》第一折:“那其间墙里无人看,墙外行人则要你厮顾盼。” 毛泽东 《两个中国之命运》:“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已经二十四年了,其间经过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这样三个英勇奋斗的历史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分类:吟诗;写诗。:“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唐
诗:“纱帽乌皮几,閒居懒赋诗。”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长在 北平 的书香门第,下棋,赋诗,作画,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时间。”分类:(1).喝酒。:“﹝ 史苏 ﹞饮酒出。” 唐
《顺宗实录五》:“天下吏人,诰至后,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其时 司马氏 已想篡位,而 阮籍 名声很大,所以他讲话就极难,只好多饮酒,少讲话。”(2).古代宴会时供食毕漱口的酒。:“共宾客之礼酒、饮酒而奉之。” 郑玄 注:“饮酒,食之酒。” 贾公彦 疏:“谓食时有酒者,《曲礼》云:‘酒浆处右。’则此非献酬酒,是酳口之酒也。” 孙诒让 正义:“盖食礼无献酬,唯有酳口,故别谓之饮酒。”分类:亦作“ 弈棋 ”。
下棋。:“无敢有乐器,弈棋军中,有则其罪射。”:“二子方弈棋, 融 被收而不动。” 唐
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宋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当是之时,变置社稷,盖甚于弈棋之易。” 清
《桃花扇·争位》:“无定输赢似弈棋,书空 殷浩 欲何为?”分类:(1).图书馆或私人等收藏的图书。:“藏书之盛,莫盛于 开元 。” 清
:“身后萧然,无以为敛。藏书手著,斥卖都尽。” 茅盾 《革新〈小说月报〉的前后》:“ 孙毓修 每天很忙,他把整个江南图书馆的藏书都浏览一番。”(2).储藏书籍。:“ 孔子 西藏书于 周 室。 子路 谋曰:‘ 由 闻 周 之徵藏史有 老聃 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分类:握拳的手。《淮南子·兵略训》:“夫五指之更弹,不若捲手之一挃。”合时的谋略、计策。:“议郎 赵彦 尝为帝陈言时策, 曹操 恶而杀之。” 清
《思贤篇》:“经纬救世言,委蛇遵时策。”分类:(1).指天子或朝廷的知遇。:“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领军 臧盾 、太府卿 沉僧杲 等,并被时遇。”(2).谓时节是。《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当日时遇元宵。”分类:亦作“ 家童 ”。
旧时对私家奴仆的统称。:“ 不韦 家僮万人。”:“ 安世 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缔,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 唐
:“山鸟踏枝红果落,家童引钓白鱼惊。” 清
:“ 戴禄 者, 临邑
邢子愿 先生家僮,亦精六书之学,与 子愿 书,往往乱真。”分类:引水;取水分类:用水灌花美好的时节。 宋
词之四:“苦留连,凤衾鸳枕,忍负良天。”(1).哥哥和弟弟。:“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郑玄 笺:“人之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 三国
《求通亲亲表》:“婚媾不通,兄弟永绝。” 元 李直夫 《冻苏秦》第二折:“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断了再难续。”(2).姐妹。古代姐妹亦称兄弟。:“ 弥子 之妻与 子路 之妻,兄弟也。”:“ 宏 从弟编修 寀 ,其妻与 濠 妻,兄弟也。”(3).古代对同姓宗亲的称呼。《仪礼·丧服》:“大夫之子于兄弟,降一等。” 郑玄 注:“兄弟,犹言族亲也。”:“常棣,燕兄弟也。” 孔颖达 疏:“兄弟者,共父之亲,推而广之,同姓宗族皆是也。”(4).古代对姻亲之间同辈男子的称呼。因亦借指婚姻嫁娶。:“三曰联兄弟。” 郑玄 注:“兄弟,昏姻嫁娶也。” 孙诒让 正义:“谓异姓兄弟也。”《仪礼·曾子问》:“如婿之父母死,则女之家亦使人吊……婿已葬,婿之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丧,不得嗣为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许诺而弗敢嫁,礼也。”《公羊传·僖公二十五年》:“其言来逆妇何?兄弟辞也。” 何休 注:“ 宋
鲁 之间名结婚姻为兄弟。”(5).古代对亲戚的统称。:“笾豆有践,兄弟无远。” 郑玄 笺:“兄弟,父之党,母之党。”《仪礼·士冠礼》:“兄弟毕袗去。” 郑玄 注:“兄弟,主人亲戚也。” 清 凤韶 《凤氏经说·九族无外兄弟有外》:“经称兄弟,同异姓皆有之。”(6).指同姓国家。:“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 孔 传:“以蕃屏王室,以和协同姓之邦。”:“昔吾先君 桓公 ,有 管仲
夷吾 保乂 齐国 ,能遂武功而立文德,纠合兄弟,抚存 冀州 。” 张纯一 校注:“谓兄弟之国。”:“ 曹 , 叔振铎 之后; 晋 , 唐叔 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7).比喻两者相似,不相上下。:“子曰:‘ 鲁
卫 之政,兄弟也。’” 何晏 集解:“ 鲁 , 周公 之封; 卫 , 康叔 之封。 周公
康叔 既为兄弟, 康叔 睦于 周公 ,其国之政,亦如兄弟。” 邢炳 疏:“此章 孔子 评论 鲁
卫 二国之政相似,如 周公
康叔 之为兄弟也。” 南朝
刘协 :“ 孟阳
景阳 ,才绮而相埒,可谓 鲁
卫 之政,兄弟之文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在 中国 的王道,看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8).泛称意气相投或志同道合的人。亦以称友情深笃的人。 元
《老君堂》第二折:“兄弟每,量 唐童 何足道哉!”《水浒传》第七五回:“ 吴用 道:‘哥哥,你休执迷!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兄弟们发怒?’”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四章:“兄弟们,酒喝够了,快吃饭吧!” 清
《送张闲中序》:“于是吾徒夙与 张君 有兄弟之好者,各为歌诗以送之。”(9).对弟弟的称呼。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思量了,兄弟 欢郎 忒年纪小。”卷二一:“ 王爵 见了兄弟病势,已到十分,涕泣道:‘怎便狼狈至此?’”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 伯夷 ﹞把手一摆,意思是请兄弟在阶沿上坐下。”(10).男子自称。《老残游记》第三回:“那年,兄弟署 曹州 的时候,几乎无一天无盗案。” 孙中山 《国民会议足以解决中国内乱》:“诸君,兄弟向来主张和平统一的人。”分类:同一乡里的人。:“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唐
诗:“霜骨不堪长,永为邻里怜。”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邻里来问事者,填咽门户。” 李瑛 《咖啡》诗:“亲朋相邀,邻里相招。”分类:(1).手执酒杯。谓饮酒。 唐
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宋
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第十回:“今日喜遇着二位世兄,正好把酒话旧。”(2).谓行酒,敬酒。《水浒传》第七三回:“ 刘太公 说道:‘两日前 梁山泊
宋江 ,和一个年纪小的后生,骑着两匹马,来庄上来。老儿听得说是替天行道的人,因此叫这十八岁的女儿出来把酒。’”分类:(1).同样奖赏。:“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2).一同欣赏。 宋
诗之五:“更欲强招年少客,折花同赏梦中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玄宗 看毕大悦,传旨:‘速召 叶尊师 来同赏。’”分类:指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阳。 晋
《九日闲居》诗序:“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 唐
诗:“不同寒菊舒重九,只拟清香泛酒卮。” 明 徐弘祖 :“初九日……是日为重九,高风鼓寒,以登高之候。”
《红烛·忆菊》:“那祖国底登高饮酒的重九,不又是你诞生底吉辰吗?”参见“ 重阳 ”。分类:亦作“泛觞”。
谓饮酒。 唐
诗:“明年菊花熟, 洛 东泛觞游。”分类:(1).照镜。 南朝
宋 谢灵运 :“览镜睨颓容,华颜岂久期。” 五代
《开元天宝遗事·镜影成相字》:“ 宋璟 未第时,因于日中览镜,镜影忽成‘相’字, 璟 因此自负,遂脩相业,后如其志。” 清
《偶得》诗之七:“清晨自览镜,苒苒老已至。”(2).比喻借鉴。:“陛下宜览镜既往,顺帝之则。”分类:(1).苍老的容颜。 宋
《醉翁亭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清
《病》诗:“已识苍颜瘦,何劳明镜窥。”(2).苍翠之色。 宋
诗:“长松夹树盖十里,苍颜毅气不可回。” 清
《水叹》诗之二:“古人心如雨中山,久雨益复识苍颜。”分类:告发;揭露。:“ 华原 令 顾繇 上封白发其私,帝方倚以当国,乃斥 繇 ,除名为民。”:“俄为怨家白发阴罪,贬 贺州 刺史,再贬 澄迈 令,遂赐死。” 宋
《夷坚乙志·毕令女》:“事既彰露,不可复续,而白发其事,皆出仲女,所谓坏其法者岂此邪?”白头发。亦指老年。:“白发,衰年之象,体尊性弱,难理易乱。” 唐
之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宋
《祭知环州种染院文》:“青春多难兮,白发始遇。” 明
诗之一:“内园歌舞黄金尽,南国飘零白发长。” 杨笑影 《赤子之心》:“他想念母亲,甚至看到了她粗糙的双手和鬓边的白发,她慈爱的笑容和温存的眼睛。”分类:做小。谓与人作妾。(1).谓许多朋友。 唐
《送张盥赴举》诗序:“响所谓同年友,当其盛时,联袂齐镳,亘绝九衢,若屏风然;今来落落如曙星之相望……然而尚书右丞 卫大受 、兵部侍郎 武庭硕 二君者,当时伟人,咸万夫之望,足以订十朋之多也。”(2).见“ 十朋之龟 ”。分类:诗体之一。始于 南朝
梁 ,至 唐 始定型。每首四句,每句五字。二、四句押韵,可押平韵或仄韵。 宋
《沧浪诗话·诗法》:“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 明
《文章辨体序说·绝句》:“ 杨伯谦 云:‘五言绝句, 盛唐 初变 六朝 子夜体。’”亦省称“ 五言绝 ”、“ 五绝 ”。 明
:“五言绝,调易古;七言绝,调易卑。” 清
《贞一斋诗说·诗谈杂录》:“五言绝发源《子夜歌》,别无谬巧,取其天然,二十字如弹丸脱手为妙。” 清
《岘佣说诗》:“五绝只二十字,最为难工。”分类:亦作“ 洒埽 ”。
(1).先洒水在地上浥湿灰尘,前后清扫。《韩诗外传》卷六:“夙兴夜寐,洒扫庭内。”:“ 魏其 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早帐具至旦。” 宋
诗:“客来淡无有,洒扫凉冠屦。”(2).指扫墓。 北魏 郦道元 :“ 嬴县 西六十里,有 季札 儿冢,冢圆,其高可隐也。前有石铭一所, 汉 末 奉高 令所立,无所述叙,标志而已。自昔恒蠲民户洒扫之,今不能然。” 唐
:“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3).剪除;肃清。 唐
诗:“要须洒扫 龙沙 净,归谒明光一报恩。”洒水扫地;清除。:“洒埽穹窒,我征聿至。”:“ 子夏 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方今大 汉 洒埽群秽,夷险芟荒,廓帝纮,恢皇纲,基隆于 羲
农 ,规广于 黄
唐 。”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杨敬真》:“﹝ 杨氏 ﹞性沉静,不好戏笑,有暇必洒扫静室,闭门闲坐。” 清
卷十:“初 宋
元嘉 间,蠲 鲁郡 民 孔景 等五户,供 孔子 庙洒扫役。”分类:(1).做学问的人;求学的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唐
诗:“儒林道益广,学者心弥锐。” 宋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 荥阳
吕公 教学者读书,须要字字分明。”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学者当知所尚,不可视两刻为寻常而忽之耳。”(2).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己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 成玄英 疏:“斯乃 子夏 之在 西河 , 宣尼 之居 洙
泗 ,或游行而议论,或安居而讲说,盖是学人之所好。”:“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蓺。”:“尤好《春秋左氏传》,每视政之暇,延学者讲说,躬自执卷受业焉。” 清
《比目鱼·赠行》:“昨日在几案之上,又见他几首新诗,竟是一个大文人真学者。” 鲁迅 《而已集·读书杂谈》:“研究文章的历史或理论的,是文学家,是学者。”分类:何不。:“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苟必信,胡不赴 秦 军俱死?”:“黄发不近,胡不时监?”分类:主旨;要旨(1).古时多指 中国 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全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昔 秦 政烦苛,百姓土崩, 陈胜 奋臂一呼,天下鼎沸。” 宋
诗:“天下风物佳,莫出 吴 与 越 。”第二四回:“天下同名同姓也最多,怎见得便是我谋害你丈夫?” 萧华 《红军不怕远征难》诗:“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 赤水 出奇兵。”(2).指全世界。如: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分类:复姓。 汉 有 室中同 。见。分类:(1).打扫地面。《孔子家语·致思》:“于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扫地,将以享祭。” 宋
《拟进士对御试策》:“兔首瓠叶,可以行礼;扫地而祭,可以事天。”第一回:“这家人们知道老爷回来,前几天就收拾铺设扫地焚香的预备停妥。”(2).比喻除尽;丢光。:“军惊师骇,刮野扫地。” 李善 注:“言杀获皆尽,野地似乎扫刮也。” 宋
费衮 《梁溪漫志·行卷》:“士之自处既轻,而先达待士之风,至此亦扫地矣。” 吴组缃 《山洪》三二:“保长告发了他,使他信誉扫地。”(3).比喻全部,尽数。 南朝
梁简文帝 《答穰城求和移文》:“所以皇略北征,事同拯溺,悯百姓之未安,伤一物之失所。故馀民襁负,扫地来王。”:“及 大业 嗣 文 ,世道交丧,一时人物,扫地将尽。”:“其流及于 杨巍 ,至 刘希孟 、 谢廷寀 而扫地尽矣。” 严复 《原强》:“兵连不及周年,公私扫地赤立,举债而外,尚不能无扰闾阎,其财之匮也又如此。”分类:眼前的尘土。比喻一时的小事。 唐
诗:“忧喜皆心火,荣枯是眼尘。”分类:(1).佛教语。指意识与外物。 唐 希运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唐
诗:“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 宋
之四:“根尘各清净,心境两奇绝。”(2).犹心意。第三三回:“这 琪官 随机应答,谨慎老成,甚合我老人家的心境。”(3).心情;心绪。第二二回:“虽是各人心境不同,却同是一般的欢喜。”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十四:“可是当时我的心境真是痛苦极了!”分类:几案上或书桌上。 唐
诗:“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乾死读书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 伯述 在案头取过一本书来递给我。”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五:“﹝他﹞好奇地把架上的书抽来翻看,见有看去略能懂得的,就放在自己的案头,案头堆得满满地。”分类:(1).不响应;不应和。:“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2).不回答;不答应。:“ 孟子 去 齐 ,宿于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尽夫人问当,夫人说话,不应一句。”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陈霞仙》:“女力劝之纳簉室,生终不应,曰:‘百岁欢娱,能有几何,岂可使他人间之哉!’”(3).不符合;不应验。:“若臣斯之所言有不应事实者,愿大王幸使得毕辞于前,乃就吏诛不晚也。”《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1).不应该。 宋
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千载难消亡国恨,不应此地着 鸱夷 。” 清
:“仙人不应若是。”(2).不须。 宋
:“训释虽工君尚少,不应急务世人传。” 宋
词:“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书来不应寄他物,只要秋林一双笛。”(3).不是。 宋
:“定是 沉郎 作诗好,不应春能生许愁。” 宋
诗:“不应明白发,似欲劝人归。” 宋
诗:“自是老来多感慨,不应萧瑟为秋风。”(4).不曾;未尝。 唐
诗:“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 徐州 见柳花。” 宋
词:“不应夸绝艳,曾妒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 宋
:“细数从前,不应诗酒皆非。”(5).不知;不顾。 宋
诗:“还家慰儿女,归路不应长。” 宋
词:“寂寞江天正云雾,回顾,不应中有少微星。” 宋
词:“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远,横槊看诗成。”(6).古代法律名词。谓非有意犯罪。 元
《金线池》第四折:“失误了官身,本该扣厅责打四十,问你一个不应罪名。”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怎么把我也问个不应。”《水浒传》第三回:“原告人保领回家,邻佑杖断有失救应。房主人并下处邻舍止得个不应。”分类:(1).没有学问或学识。:“人果不可以无学,观 黯 之言也日益甚。”:“人不可无学,但要不为博士耳。” 明
沉德符 :“此皆比时大老及两衙门无学无识,以致张皇如此。”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我并不觉得你浅薄和无学。”(2).佛教语。小乘四果的最后一果,即阿罗汉果。谓学道圆满,不需再行修学。 唐
窥基 《法华玄赞》卷一:“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分类:(1).回家。:“ 中平 末,弃官还家,太守 张超 请为功曹。” 唐
诗:“还家虽阙短,指日亲晨飧。”卷十一:“﹝ 满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个族人在那里做主簿,打点去与他寻些盘费还家。”(2).归还农家。 陈残云 《南大门风光·河畔飘起红旗》:“土改的锣鼓声,和贫苦农民‘土改还家’的欢笑声,震荡了 深圳 南岸劳苦者的心声,有些人回到家乡,分到了土地,安居乐业搞生产。”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咱们挖地主财宝是要咱们的血汗帐,是财宝还家。”(3).指把农作物收获回来。 刘澍德 《拔旗》:“附带还有一条:注意不要抛撒,保证颗粒还家。”分类:(1).小孩子。:“﹝ 萧何 ﹞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 信 所以去也。’”:“ 孔子 东游,见两小儿辩斗。”第二三回:“管家走到门口,只见一个小儿开门出来,手里拿了一个筲箕出去买米。”(2).小儿子。卷四九○引 三国
虞翻 《与某书》:“此中小儿,年四岁矣,似欲聪哲。” 宋
词:“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3).谦称己子。:“ 方进 曰:‘小儿未知为吏也。’”此指其子 翟义 。“司空 孟仁 卒” 裴松之 注引《吴录》:“﹝ 孟仁 ﹞母曰:‘小儿无德致客,学者多贫,故为广被,庶可得与气类接也。’”:“ 文遥 谓 思道 云:‘小儿比日微有所知,是大弟之力。’”《西游记》第七三回:“ 行者 道:‘令郎是谁?’ 毗蓝 道:‘小儿乃 昴日星官 。’”(4).泛称子侄。:“ 玄 等既破 坚 ,有驿书至……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5).旧时指为皇家或军队服役的人。 唐 陈鸿 《东城父老传》:“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 潼关 大军虽盛,而后无继,万一失利,京师可忧,请选监牧小儿三千于苑中训练。” 胡三省 注:“时监牧、五坊、禁苑之卒,率谓之小儿。”:“ 贞元 之末政事为人患者,如宫市、五坊小儿之类,悉罢之。” 胡三省 注:“ 唐 时给役者多呼为小儿。” 清
《银泉山》诗:“ 五陵 小儿若狐兔,夜穴红墙县官捕。”(6).对人的蔑称。 南朝
《陶渊明传》:“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中丞奈何负天子,从小儿(指 李惟岳 )跳梁哉?”《三国志平话》卷上:“战事未定,却交小儿(指 刘备 )权州,百姓皆有怨心。”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事实不为轻薄阴险小儿留情,曾几何年,他们就都已烟消火灭。”参见“ 小人 ”。(7).指疾病。 宋
词:“怜君病后颊颧隆,识取小儿戏弄。”分类:共同,一道。 南唐
词:“且上高楼望,相共凭栏看月生。”分类:(1).:“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孔颖达 疏:“居、诸者,语助也。”后用以借指日月、光阴。《北魏元凝妃陆顺华墓志铭》:“居诸迭生,陵谷相贺。” 唐
诗:“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宋
诗:“我独何为者,拊身念居诸。” 梁启超 《壮别》诗之十九:“劝君好爱惜,难得是居诸。”(2).指来往。 唐
:“恩光未报答,日月空居诸。” 明
《哭舍弟东川》诗之五:“肝肠中断绝,日月几居诸。”分类:(1).秋日的情怀和兴会。 唐
诗:“何以发秋兴,阴虫鸣夜阶。” 唐
:“高情公子多秋兴,更领诗人入醉乡。” 清 乔可聘 《秋村寄吴柴庵》诗:“萧条村舍挂藤萝,隐几閒吟秋兴多。”(2).指本有某种感慨,于秋日而发。 晋
《〈秋兴赋〉序》:“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匪遑底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以秋兴命篇。”分类:(1).作诗怀念。 唐
诗:“诗怀 白阁 僧吟苦,俸买 青田 鹤价偏。” 清
《钱箨石先生画盘山五松图》诗:“诗怀华发携筇日,人想青山下笔初。”(2).诗人的胸怀。 五代
诗:“夜雨洗河汉,诗怀觉有灵。” 元
《赓郭祥卿照磨饮酒诗》:“酒量诗怀双美具,诗愁无酒竟如何?”《诗刊》1977年第9期:“诗怀如海肝胆照,自励励人兴味浓。”(3).谓祝寿。 宋
:“ 鹤山 云:礼于生子曰诗负,于祝嘏曰诗怀。”分类:(1).纷乱的云。 南朝
诗:“连山卷乱云,长林息众籁。” 唐
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元 柯丹丘 《荆钗记·赴任》:“几处幽林曲径,松杉列翠屏,回首乱云凝。”(2).喻指女子散乱的头发。 宋
词:“ 蜀 丝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1).一餐饭。《公羊传·昭公十九年》:“ 乐正子春 之视疾也,复加一饭则脱然愈,复损一饭则脱然愈。” 唐
诗之五:“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2).以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 宋
《周君南仲墓志铭》:“常以世道兴废为己重负,一饭不顾私,忧时如家,忧人如身。” 清
《张凤翼授文林郎制》:“其属城下邑父老子弟,皆 高帝
丰沛 故人之遗也,朕岂能一饭置之哉!”亦作“ 衔杯 ”。亦作“ 衔杯 ”。
口含酒杯。多指饮酒。 晋
《酒德颂》:“捧罂承槽,衔杯漱醪。” 唐
诗:“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唐
诗:“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家山菊未开。” 明
《仲兄墓志铭》:“素忘分,日与兄衔杯。” 郁达夫 《晨发名古屋》诗之二:“一曲《阳关》人隔世,衔杯无语看山明。”亦作“ 衔杯 ”。
衔杯。谓饮酒。 清
《送亮生南还兼寄些山先生》诗:“风廊微照两衔杯,能待城闉簇骑回。” 清
《西青散记》卷一:“漉沙者步水中如鹭,亭上人衔杯望之,彼则自顾其业耳。”见“ 衔杯 ”。分类:(1).谓乐于顺应天命。:“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郑玄 注:“不能乐天,不知己过而怨天也。”:“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 汤 事 葛 , 文王 事 昆夷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 赵岐 注:“圣人乐行天道,如天无不覆也。”(2).引申为安于处境而无忧虑。 晋
《自祭文》:“勤靡馀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明
:“随所处而安,曰‘安士’;随所事而安,曰‘乐天’。” 茅盾 《创造》:“第二件事使 君实 极感困难的,是 娴娴 的乐天达观的性格。”分类:(1).共一,合一;统一。《韩诗外传》卷五:“三苗同一秀,意者天下殆同一也。”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章:“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为同一。”(2).相同;同样。 南朝
宋 张镜 《观象赋》:“三极虽殊,妙本同一。” 唐
诗:“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清 周中孚 卷二:“ 唐 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与 净名 默然、 达磨 得髓同一关捩。” 艾青 《旷野》诗:“却好象永远被同一的影子引导着,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分类:(1).高枕安眠。 唐
诗:“闲咏疏篁近,高眠远岫微。” 宋
诗:“左宦离双阙,高眠尽五更。” 清
《蜃中楼·姻阻》:“介寿归来, 河 清无事,龙宫尽日高眠。”(2).指闲居。 唐
《与弟莒书》:“未遇 赵公 之举,马厩高眠,古今一也。” 明
《初杜门》诗:“一笑挥铜绶,高眠谢部民。”分类:金质的花饰。:“公奉引车驾,乘金华青盖,瓜画两轓,远近以为非宜。”:“金华之舄,动趾遗光。” 张铣 注:“舄,履也,以金为华而饰之趾足。”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 昌 冠雕翠金华冠,锦袖绣襦裤,执铎拂道。”(1).有华采的金。:“赪丹明玑,金华银璞。” 李善 注:“谓金有华采者。”:“错以瑶英,镂以金华。” 李善 注:“ 刘欣期 《交州记》曰:‘金华出珠崖。’谓金有华彩也。”(2).见“ 金华殿 ”。(3).指 晋 朝。:“金华启徵,大人有作。” 李善 注:“ 晋 为金德,故曰金华。”(4).传说中的仙人石室。 唐
之四十:“共爱 初平 住九霞,焚香不出闭 金华 。”(5).指居住石室的仙人 黄初平 。 唐
诗:“拟向烟霞煮白石,偶来城市见 丹丘 ,受得 金华 出世术,期于紫府驾云游。”参见“ 金华牧羊儿 ”。(6).即 金华山 。 唐
:“ 松子 栖 金华 , 安期 入 蓬 海。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宋
:“问羊他日到 金华 ,应许相将游 阆苑 。”参见“ 金华山 ”。分类:赐予恩泽。 唐
诗:“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 大明宫 。”即龙凤团茶。 宋
《凤咮石砚铭》序:“ 北苑 茶冠天下,岁贡龙凤团,不得 凤凰山
味潭 水则不成。”参见“ 龙凤团茶 ”。宋 时制为圆饼形贡茶,上有龙凤纹。 宋 王辟之 :“建茶盛于 江 南,近岁制作尤精,龙凤团茶最为上品,一斤八饼。 庆历 中, 蔡君谟 为 福建 运使,始造小团以充岁贡,一斤二十饼,所谓上品龙茶者也。 仁宗 尤所珍惜,虽宰臣未尝辄赐,惟郊礼致斋之夕,两府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剪金为龙凤花贴其上,八人分蓄之,以为奇玩,不敢自试,有嘉客,出而传玩。”亦省称“ 龙凤 ”。 宋
《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庆历 中 蔡君谟 为 福建路 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宫人往往镂金花于其上,盖其贵重如此。”亦作“却归”。
退归。多谓辞官回家。 唐
《与大颠师书》:“至此一二日,却归高居,亦无不可。” 唐 赵璘 《因话录·羽》:“ 蒙 却归故林,而 赵 公薨于相位。” 南唐 沉汾 《续仙传·王可交》:“ 王沨 具以奏闻,诏称其异。后 可交 却归乡里,备话历历。”分类:(1).树林之下。指幽静之地。 南朝
《求为刘瓛立馆启》:“瑚琏废 泗 上之容,樽俎恣林下之适。” 唐
诗:“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明
诗之一:“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2).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竺僧朗》:“ 朗 常蔬食布衣,志耽人外……与隐士 张忠 为林下之契,每共游处。” 唐 灵彻 诗:“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宋
诗:“何从林下寻 元亮 ,只向尘中作 鲁连 。” 清
诗之一:“林下有人君侧少,知公未忍说投簪。” 郁雯 《李清照》六:“原想和你一起,退居林下,白头偕老,没有想到又有 湖州 之诏。”(3).谓闲雅、超逸。:“ 童 以妇人而能丹青……有文士题 童氏 画诗曰:‘林下材华虽可尚,笔端人物更清妍。’”参见“ 林下风气 ”。分类:亦作“粗官”。
古代重文轻武,呼武官为“粗官”。 唐
诗:“粗官寄与真抛却,赖有诗情合得尝。” 宋 赵升 《朝野类要·称谓》:“粗官:武臣及军官之自谦,或以为讥。” 宋
《答王樵秀才书》:“监试,粗官不复择,盖夫人而可为也。甚至法吏流外平日不与清流齿者亦得为之。”(1).阳光。:“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洪兴祖 补注:“云:景,光也。” 南朝
萧子范 《春望古意》诗:“光景斜 汉 宫,横桥照彩虹。” 宋
诗:“愿回 羲和 借光景,常使秀色留檐边。”(2).喻恩泽。《韩诗外传》卷三:“ 孔子 贤乎英杰而圣德备,弟子被光景而德彰。”(3).光辉;光亮。《西京杂记》卷一:“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其夜梦旦所见鱼变为人,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鸡子,光景非常。” 宋
诗:“灵珠在泥沙,光景不可昏。”(4).光阴;时光。 南朝
梁 沉约 诗:“来往既云勌,光景为谁留。” 唐
:“光景不待人,须臾成发丝。” 宋
词之一:“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 明
词:“酌酒赋诗俱未得,浪将光景掷。” 茅盾 《子夜》七:“在愉快的应酬谈笑中,他这顿午饭,照例要化去一小时光景。”(5).犹言日子,指生命或生活。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扫露明轩》:“ 王施 避 巢 寇,入 天台山 ,主人 贺理 ,给以牛粥。 施 谢曰:‘公乃命司,延我光景,当为扫露明轩,永为下吏。’”卷十:“我年已衰迈,岂还有取乐好色之意?但老而无子,后边光景难堪。”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三章:“严肃,对过光景来说,是很好的品质。”(6).风光;景象。 南朝
:“凌晨光景丽,倡女凤楼中。” 唐
诗:“是时山水秋,光景何鲜新。” 明
《赠朱启文还乡省亲序》:“自 唐 季以来,海田屡化,独繁华之如故,庆光景之常新。”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只有如此, 匈奴 与汉人才能享受到‘边城晏闭,牛羊遍野’的太平光景。”(7).情况;景况。《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女子心下着忙,叫老妈打听家里母亲光景。”第三二回:“我从前挨着,只望病好,而今看这光景,病是不得好了。” 朱自清 《背影》:“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澹,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8).敬称。犹光仪。 南朝
宋 鲍照 诗:“悲思恋光景,密念盈岁时。”:“ 吕尚 钓于涯,王下趋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于斯。’”(9).希望;苗头。《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大卿 见说请到里面吃茶,料有几分光景,好不欢喜。”卷九:“ 素梅 道:‘如此甚好,但愿得就是他,这场喜比天还大。’ 龙香 道:‘我也巴不得如此,看来像是有些光景的。’”(10).犹言模样。卷十:“ 莫妈 也见 双荷 年长,光景妖娆,也有些不要他在身边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他在腰里掏出两个京钱来,买了一个烧饼,在那里撕着吃,细细咀嚼,象很有味的光景。” 魏金枝 《任樟元和三个地主》:“他又是个有钱的光景,对穷人板脸孔,是常事,笑眯眯,就有些蹊跷。”(11).上下,左右。第一回:“这人姓 华 名 忠 ,年纪五十岁光景。” 罗洪 《践踏的喜悦》:“把房门开到半尺光景,伸长脖子,细细谛听着。”(12).大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他光景知道我同藩台还说得话来,所以特地来拜会我,无非是要求我对藩台去代他求情。” 茅盾 《林家铺子》二:“看她那股扭起了一对瘪嘴唇的劲儿,光景是钱不到手就一定不肯走。”(1).光影。景,同“ 影 ”。 宋
《祛疑说·鬼神之理》:“或见光景,或闻音声,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者,气或而有也。” 清
《茶香室三钞·俞园假山》:“夜月下照,光景零乱。”(2).喻虚幻不实之物。 清
《论不宜立理学传书》:“ 孟子 言良知, 文成 恐人将此知作光景玩弄,走入玄虚,故就上面点出一‘致’字,其意最为精密。”分类:使宾客欢乐。 汉 祢衡 《鹦鹉赋》序:“时 黄祖 太子 射 ,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 衡 前曰:‘ 祢处士 ,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慧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 唐
诗:“怜君公事后,陂上日娱宾。”分类: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亦泛指音乐。:“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商君书·画策》:“是以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 唐
:“ 洛阳 陌上人回首,丝竹飘飖入青天。” 明
诗:“交情生死天来大,丝竹安能写此中!” 叶圣陶 《倪焕之》十:“这时候,前街的锣鼓声和人声一阵阵地沸扬起来,中间碎乱地夹杂着丝竹的吹弹。”分类:(1).谓全盘。局,指博戏或棋类的盘面。:“ 世隆 曾与吏部尚书 元世俊 握槊,忽闻局上歘然有声,一局之子尽皆倒立, 世隆 甚恶之。”(2).下棋一次。:“ 齐
高帝 使 思庄 与 王抗 交赌,自食时至日暮,一局始竟。” 唐
诗:“一局棋,一炉药,天意时情可料度。”(3).某些体育项目比赛一次也叫一局。(4).一个官署。卷八四:“顷在朝欲奏乞专创一局,召四方朋友习礼者数人编修。”:“ 大观 三年,诏六曹删定官并入详定一司,敕令所为一局。”(5).同样局势,情况相同。 明
《答陆思山书》:“些小变态,便仓皇失措,大抵今古一局耳,今日真令人益思 张江陵 也。”分类:见“ 清閒 ”。亦作“ 清闲 ”。亦作“ 清间 ”。
1.清静悠闲。引申指暇时。:“臣痛社稷危也!愿赐清閒竭愚。”:“臣虽至贱,诚愿赐清间,极尽所言。” 唐
之二九四:“腾腾且安乐,悠悠自清閒。” 宋
诗:“ 少陵 雅健材孤出, 彭泽 清闲兴最长。” 清
《风筝误·拒奸》:“ 淑娟 与母亲同居西院,虽然冷静,倒喜清閒。” 巴金 《沉落集·化雪的日子》:“山居是非常清闲的。”(2).专指清静。 唐
赵元一 卷三:“循此而行,过数百步,忽见僧房严肃,廊宇清闲。”分类:(1).秋天。 汉 刘桢 诗之三:“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 晋
《秋兴赋》:“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 唐
诗:“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2).秋天的太阳。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春风夕来,秋日晨映,独酌南轩,拥琴孤听。” 南朝
诗:“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唐
诗之一:“秋日新沾影,寒江旧落声。”(3).秋季的白昼。 唐
诗之六:“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分类:(1).令人畏惧。:“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孔颖达 疏:“言君可畏者岂非民乎?”“夏日之日也” 晋
杜预 注:“夏日可畏。” 唐
诗:“飓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清
:“目睢盱可畏。”(2).令人敬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仙乐隐隐以引前,天女依依而后送,一道光明可畏。” 宋
《王无咎字序》:“ 补之 明经术,为古文辞,其材卓然可畏也。”分类:适宜;妥当。《书序》:“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汉 应玚 :“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 唐
《举张正甫自代状》:“可谓古之老成,朝之硕德,久处散地,实非所宜。”分类:(1).反过来要求自己;自我检束。:“君子以反身修德。” 明
《复丘若泰书》:“何有于病?且要反身默识。”(2).回转身来。 管桦 《第一课》:“她先跑了过去,我弯下腰,几个箭步也窜了过去,差不多是冲进院里。她反身扣了排子门。”分类:亦作“蠹书”。
(1).谓晒去书中的蠹虫。《穆天子传》卷五:“仲秋甲戌,天子东游,次于 雀梁 ,蠹书于 羽陵 。” 郭璞 注:“蠹书,谓暴书中蠹虫。”(2).被蛀坏的书。泛指破旧书籍。 宋
诗:“一卷蠹书栖倦手,数声残角报斜阳。” 清 恽敬 《谢南冈小传》:“越一日乙亥,早起,自扫除蠹书,一册堕于架,取视之,则 南冈 诗也。”分类:拄杖。也称杖策。 三国
:“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唐
诗之二:“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 仇兆鳌 注:“ 慈水
姜氏 曰:杖策者,策杖而行……则古人于杖,虽少年皆用之矣。” 唐
诗:“策杖强行过里巷,引杯闲酌伴亲宾。” 宋
《闻见前录》卷十一:“公( 司马光 )不喜肩舆,山中亦乘马,路险,策杖以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冯京 ﹞思欲静坐养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园中。” 清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岩户。”分类:年老之后。 唐
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 宋
诗:“老来阅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 明
词:“少年离别,老来依旧。”第三十回:“若不早为筹画,到了那展转不开的时候,还是请公公重作出山之计,再去奔走来养活你我呢?还是请婆婆摒挡薪水,受老来的艰窘呢?”分类:(1).两腿的力气。 宋
诗:“莫登楼,脚力虽健劳双眸。” 明
诗:“笑我老来无脚力,欲呼船子少船钱。”《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轿夫到此也都要吃袋烟歇歇脚力。” 郁达夫 《迟桂花》:“以其山之高与境的僻,一般脚力不健的游人是不会到的。”(2).借指权势或靠山。《水浒后传》第一回:“﹝ 张干办 ﹞倚着 蔡太师 脚力,凌压同僚,苛虐百姓,无所不为,人人嗟怨。”《文明小史》第三五回:“这时 毓生 已经打听着寺里的脚力很硬,只索罢手。” 茅盾 《上海》二:“但是‘知识’一丰富,我就立刻断定这一行我进不去。因为第一须有脚力很大的保人。” 陈登科 《活人塘》三:“ 孙在涛 是 新河集 最有脚力的人。”(3).旧时传递文书或递运货物的差役或民丁。后指搬运工人。 唐
:“ 元和 末, 盐城 脚力 张俨 ,送牒入京。”《元典章·兵部三·铺马》:“呵官司脚力搬运,其馀诸物,无搬运的体例。”《小说月刊》1981年第7期:“大伙都知道,这两年他给收购站当脚力。挣了一笔钱。”(4).指给搬运工的费用或送礼的赏钱。《元典章·户部八·契本》:“年例户部行下各处和买纸札印造发去办课,缘大都相去地远,不惟迟到,恐误使用,抑亦多费脚力。”《快心编三集》第一回:“ 丽娟 叫 兰英 封了二钱银子,付香公作脚力。” 严既澄 《不遇》:“我父亲也不知道甚么事情,到房里问了母亲,才知道这位表老爷没有脚力给那几个挑夫。”(5).指代步的牲口。《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相公陆行,必用脚力,还是拿钧帖到县驿取讨,还是自家用钱雇赁?”分类:(1).枯老的藤蔓。 宋
诗:“枯藤垂溪水已消,溪水溅溅石间乱。” 元
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西游记》第二八回:“倒木横担深涧,枯藤结挂光峰。”(2).称藤制的手杖。 宋
诗:“自笑閒游本无定,兴阑随处倚枯藤。” 宋
诗之三:“能扶双病脚,赖有一枯藤。”分类:(1).明天;今天的下一天。:“两君之士皆未憖也,明日请相见也。”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麒麟客》:“明日望之, 莲花峰 上果有綵云去。”《说岳全传》第九回:“我们不如回寓,明日再来罢。”(2).不远的将来。《四游记·哥阇君臣游猎》:“﹝ 玉堂公主 ﹞将言戏之曰:‘天仙这等美貌,得我明日生下一个太子,有此秀气,妾心足矣。’”第三一回:“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这又是属于明日的‘ 北京 人’的事,和在棺木里打滚的人们不相干的。”分类:古代宫中掌筵席的长官。《仪礼·特牲馈食礼》:“宗人视牲告充,雍正作豕。” 郑玄 注:“雍正,官名也。”分类:根本事务。:“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今学者之言也,不务本作而好末事。”分类:(1).驾驭车马之人。:“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毛 传:“仆夫,御夫也。”:“仆夫俨其正策兮,八乘腾而超骧。”旧注:“仆夫,谓御车人也。” 唐
诗:“天星牢落鸡喔咿,仆夫起餐车载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老人复引 行修 到了店中,只见壁中灯盏荧荧,槽中马啖刍如故,仆夫等个个熟睡。”(2).泛指供役使的人,犹言仆人。 郭沫若 《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卫士甲:先生你不必问我的姓名,我要永远做你的仆人,你就叫我‘仆夫’吧!”(3).管马之官。分类:石上泉眼。 唐
诗:“居然鳞介不能容,石眼环环水一钟。” 元
诗:“石眼汲泉煎翠茗,竹根锄土种黄精。”分类:地下伏流的泉水。类似人体脉络,故称。 南朝
诗:“察壤见泉脉,觇星视农正。” 唐
诗:“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宋
诗:“春水泉脉动,分岩临涧源。” 清
《太行诸谷》诗之四:“土润泉脉肥,木落峰容瘦。”分类:(1).犹怎么办。多用于对问题的抉择。:“﹝ 宛 贵人﹞约曰:‘ 汉 毋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 汉 军食。即不听,我尽杀善马,而 康居 之救且至…… 汉 军熟计之,何从?’”(2).从何处,从哪儿。 三国
《与山巨源绝交书》:“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 金
《论语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见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乱者,何从而得之?”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文字如此之难,工农何从看起?”(3).犹何尝,何曾。:“一片的假意,哄奴到如今,何从有真心。”第一百回:“我这个丫头,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从还是个娘?”分类:(1).一个夜晚;一整夜。《谷梁传·定公四年》:“以众不如 吴 ,以必死不如 楚 ,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 吴 人。” 南朝
《哀千里赋》:“魂终朝以三夺,心一夜而九摧。” 唐
之四:“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红旗下》一:“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一直转一夜。”(2).指某夜。 汉 赵晔 :“ 越王 乃使木工千馀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一夜, 僧珍 忽头痛壮热,及明而颡骨益大。” 唐
诗之二:“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 吴王 苑内花。”分类:水井。:“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泉。” 唐
诗:“拥雪添军垒,收冰当井泉。” 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旦:﹞此间有一口古井,不免投入死休。﹝欲投井介﹞﹝前腔:﹞将身赴井泉,思量左右难。” 鲁迅 《华盖集·导师》:“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分类:(1).十分之一。指税率。谓十分中取其一分。:“凡任地,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 贾公彦 疏:“云‘近郊十一’者,即上经宅田、士田、贾田任在近郊者,同十一而税也。”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四》:“十一不足,从而增其征,则财匮;千乘不足,从而加其卒,则民烦。”(2).十分之一。指利率。有时用为泛指。 宋
:“不学 杨郎 ,南山种豆,十一徵微利。”(3).十分之一。亦泛指经商获利。:“﹝ 刘伯龙 ﹞少而贫薄,及长,历位尚书左丞,少府, 武陵 太守,贫寠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将营十一之方。”(4).十分之一。表示可能性很小或很小的一部分。:“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丁嵓》:“ 嵓 之亲爱忧 嵓 ,乃共设计,以辘轳下巨索,伺 嵓 自缚,当遽引上,或希十一之全。”:“三年正月,将朝,骑至 亲仁里 ,狙盗发,射 石 伤……是日京师震恐,百官造朝才十一。”分类:泛指花草树木。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序》:“花木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 唐
诗:“更爱閒花木,欣欣得向阳。” 宋
诗之一:“茆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峻青 《秋色赋》:“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分类:亦作“ 憔瘁 ”。
(1).黄瘦;瘦损。:“使吾甲兵钝弊,民日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 韦昭 注:“憔悴,瘦病也。”:“帝引见 禁 ,须发皓白,形容憔悴。” 唐
词之一:“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保安 见 仲翔 形容憔悴,半人半鬼。”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三:“仅仅十天不见,我看见 立群 是憔悴了许多。”(2).凋零;枯萎。 汉 焦赣 《易林·需之否》:“毛羽憔悴,志如死灰。” 宋
《风异赋》:“乾坤黯惨,物色憔悴。”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七:“花有点憔悴……我想这一点新鲜的水会使它们苏生。”(3).引申为衰败。 三国
之三:“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4).谓竭尽心力。:“曰:‘或燕燕居息,或憔悴事国。’”憔悴,今本作“尽瘁”。“议勤之辟” 汉
郑玄 注:“谓憔悴以事国。”(5).困顿。:“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西困 秦 三年,民憔瘁,士罢弊。”:“风俗浮薄,生民憔悴。” 巴金 《利娜·第十封信》:“在小村庄里,在那些分散的破屋内,农民就憔悴地过着没有希望的日子。”(6).忧戚;烦恼。:“倚岩石以流涕兮,忧憔悴而无乐。” 王逸 注:“中心憔悴,无欢乐之时也。”:“ 杨 失志憔悴,卒于家。” 唐 皇甫枚 :“企望宽怀,毋至憔悴。”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四折:“强风情不晓事,呆厮!谁着你将钱去买憔悴。”(7).陋贱之人。:“《左氏》实云虽有 姬
姜 丝麻,不弃憔悴菅蒯。” 李贤 注:“曰:‘云: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 姬
姜 ,无弃蕉萃。’ 杜 注云:‘……蕉萃,陋贱之人。’蕉萃、憔悴,古字通。”分类:(1).烈日。:“ 江
汉 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 赵岐 注:“秋阳, 周 之秋, 夏 之五、六月,盛阳也。” 南朝
《被黜为吴兴令辞笺诣建平王》:“濯以河汉之流,曝以秋阳之景。”(2).秋天的阳光。 宋
《秋阳赋》:“吾心皎然如秋阳之明,吾气肃然如秋阳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阳之坚百谷,吾恶恶而欲刑之如秋阳之陨群木。”分类:水面的深度超过7米的一种井竖直深孔(如矿井或深坑)分类:(1).指自然的造化者。语本 汉
《鵩鸟赋》:“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 唐
诗:“我自东归日,厌苦春鸟声。作诗怜化工,不遣春蝉生。” 宋
《荔枝赋》:“钟具美于一物,繄化工之所难。” 元
诗:“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清
卷上:“余因思三百篇,真如化工之肖物。”(2).自然形成的工巧。 明
《杂说》:“《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夫所谓画工者,以其能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无工乎?” 清
陈廷焯 卷七:“ 方回 笔墨之妙,真乃一片化工。”(3).化学工业、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单元操作等术语的简称,通常指化学工业或化学工程。分类:(1).十分之二。:“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分类:观赏月色。 唐
诗:“赏月延秋桂,倾阳逐露葵。”:“ 秀秀 道:‘你记得当时在月台上赏月,把我许你,你兀自拜谢。’”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五:“ 大文 的母亲先一天叫 大文 邀请 乐华 全家来家里过节赏月。”分类:(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地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协 :“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于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于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复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分类:(1).光明的月亮。 战国
《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
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刘大白 《丁宁·黄昏》:“这秘密的黄昏,一霎时吞了斜阳,又一霎时吞了明月。”(2).指明珠。:“被明月兮佩宝璐。” 王逸 注:“言己背被明月之珠。” 唐
诗:“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 冯浩 笺注:“明月,珠也。” 清
《祭左和中文》:“捐明月于污渎兮,余又何憾乎今之世。”(3).喻泪珠。 唐
之三:“开缄白云断,明月堕衣襟。”(4).下一个月。:“其明月, 子产 立 公孙泄 及 良止 以抚之。” 明
《升庵经说·春秋左传·明月》:“ 齐
燕 平之月, 公孙段 卒,国人愈惧;其明月, 子产 立 公孙泄 。古书传及俗称谓曰明年、明日则有之矣,明月仅见此耳。”分类:谓停止饮酒。 三国
之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隋
诗:“横琴还独坐,停杯遂待君。” 唐
诗:“停杯看柳色,各忆故园春。”分类:(1).问候一次。:“妾将生子,及月辰,夫使人日一问之。”:“士人有病者,掌病以上令问之。九十以上,日一问,八十以上,二日一问。”(2).询问一下。 唐
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3).访问一次。 元 方回 诗:“扁舟一问桃源路,治乱当时自此分。”(4).一个问题。《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拟申一问,师还对否?”卷二:“ 季通 尝设一问。”分类:(1).回去。 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唐
诗:“醉罢欲归去,花枝宿鸟喧。”《水浒传》第三二回:“﹝ 宋江 ﹞先发付兄弟 宋清 归去。”(2).谓死亡。 清
《语窦》:“嘲人死曰归去。”分类:(1).读书人。古时多指儒生。:“﹝ 孝 ﹞常白衣步担,尝从 长安 来过直,上邮亭,但称书生,寄止于亭门塾。” 唐
《与鄂州柳中丞书》:“閤下,书生也。、、、《乐》是习,仁、义是修、法度是束。” 宋
:“属对用事,如老书生,而笔迹则童稚也。” 茅盾 《脱险杂记》十二:“人家说他战前还在 广州 教书,现在他虽然是游击队的司令官了,但一举一动,依然是书生风度。”(2).抄写的人。 唐 唐临 卷上:“大起房廊为写经之室,庄严清净,供给丰厚,书生常数十人。” 明
《珍珠船》卷三:“ 炀帝 会 虞世南 等四十人选文章……又择能书二千人为御书生,分番钞书。”分类:老人发白。即白头(1).散播很远的香气。:“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 韦昭 注:“馨香,芳馨之升闻者也。”:“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少顷,拿了七钟细茶来,馨香可掬,每人面前一盏。” 陈毅 《冬夜杂咏·幽兰》:“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2).芳香馥郁貌。 汉
诗:“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唐
《郑氏封才人制》:“桃姿焜耀,兰行馨香?” 明
《长歌行》之二:“仙人餐沆瀣,肌体何馨香?” 冰心 《南归》:“对于这些无情的自然,如阳光,如花卉,在她的病的静息中,也加倍的温煦馨香。”(3).指用作祭品的黍稷。:“若 晋 取 虞 ,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唐
:“德盛昭临,迎拜巽方。爰候发生,式荐馨香。” 清
《木瘿瓢赋》:“调太羹而注黄流兮,荐馨香而攸宜。”亦泛指供奉神佛的香火。绍剧《龙虎斗》第十场:“生为英雄死为神,千秋万岁受馨香。”(4).谓祷祝时心诚意切。 唐
《得景为宰秋雩刺史责其非时辞云旱甚若不雩恐为灾判》:“馨香以感,夕旦望于月离。” 清
《致邹岳生书》之一:“依依天末,住去两点,惟有馨香祷之而已。”参见“ 馨香祷祝 ”。(5).比喻风雅。第七四回:“教我各处找不着,原来却在围棋一处。看这光景,大约也是要借点馨香之意。”(6).比喻可流传后代的好名声。 清
旅生 《维新梦》:“男儿抱热血,君子不偷生,光彩留今史,馨香贻后人。”分类: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
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
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分类:(1). 汉宣帝
许后 之陵。因规模比 宣帝 的 杜陵 小,故名。(2).指 唐 诗人 杜甫 。 杜甫 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 少陵野老 ,世称 杜少陵 。 唐
:“ 少陵 无人 谪仙 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金 曹之谦 诗:“诗到 夔州 老更工,只今人仰 少陵 翁。”
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 少陵 此语感人深。”分类:(1).功勋事业。:“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晋
诗:“功业犹未建,夕阳忽西流。” 清 昭梿 :“辅翊 世祖 、 圣祖 二朝,功业卓然。” 廖承志 《致蒋经国先生信》:“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2).谓士农工商所从事的事业或工作。《吕氏春秋·上农》:“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士大夫皆有功业。” 汉
桓宽 :“民勤于财则贡赋省,民勤于力则功业牢。” 清
宋永岳 《志异续编·鹊巢》:“盖妻正纺,恐妨功业,不暇置辨也。”(3).指工作的成绩、成果。:“曰某乡女胜事者,终岁绩,其功业若干?以功业直时而櫎之,终岁,人己衣被之后,馀衣若干?” 郑观应 《盛世危言·船政》:“课其功业,核其勤惰。”分类:(1).怎样。:“帝曰:‘俞,予闻,如何?’” 宋
诗之二:“ 建 茶三十斤,不审味如何。” 明
诗:“ 祢生 狂态复如何?一刺怀中半灭磨。” 刘大白 《割麦插禾》诗:“插禾虽多,割禾如何?”(2).奈何。怎么办。:“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光 曰:‘ 昌邑王 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 唐
诗:“ 上阳 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3).奈何。对付,处置。:“‘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高亨 注:“不可如何,无可奈何。” 郭沫若 《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母亲要这样教我们,当然不是我们主观上所能如何的事。”(4).奈何。亦指对付、处置的办法。:“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患之,无如何,乃请 参 游后园。” 清
卷六:“ 阮惠 自为 泰德王 , 郑栋 自为 郑靖王 ,两并抗, 黎王 无如何也。”(5).怎么;为什么。:“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 唐
诗:“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宋
诗:“如何江上思,偏动 越 人悲?”(6).表反诘。犹言那又是什么。:“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今君闻 晋 之乱而后作焉。宁将事之,非鼠如何?”《公羊传·宣公六年》:“尔为仁为义,人弑尔君,而复国不讨贼,此非弑君如何?”(7).传说中的树名。《神异经·南方经》:“南方大荒有树焉,名曰如何,三百岁作华,九百岁作实……金刀剖之则酸,籚刀剖之则辛。”卷九六一引 晋
顾恺之 《启蒙记》:“如何随刀而改味。”分类:一点不剩。 唐
诗:“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明
《讲义·达巷党人章》:“圣人于人间人欲、病痛,能去得净尽,不能于天理本分上加得毫末。”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四章:“故‘国’之文义不删除净尽之,则人人争根、杀根、私根无从去而性无由至于善也。”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所谓‘非大众的普洛文艺’和‘普洛大众文艺’之间的区别,将要在这一条道路上逐渐的消灭净尽。”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阙好看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