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已醒,花却落,如今的青春怎样如何度过青春期

    今年我34周岁,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般,奔着35岁这个青年分界线一骑绝尘。  有时候感叹自己真的老了。  过了35岁,还能叫青年吗?  不是典型的中年大叔吗?  但是现实生活中,凡是初次见面的人,都不相信我有如此高龄。  大家普遍认为我是90后,20出头,撑死了超不过26岁,呵呵,心中暗喜,也多少有点自我怀疑——我有那么嫩、那么不成熟吗?  有时候跟他们解释,他们还露出匪夷所思的眼光,甚至戏谑的问我:你其实是不是“林志”家族的,林志颖、林志玲、林志炫全部都是逆生长,看你也像长不大的老妖精。  好吧,我承认我是青春永驻的老妖精,12年时光轮回,我却还是那个22岁的我,甚至比22岁时还要年轻。  有时候连我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我还没变老,岁月这把杀猪刀怎么就没能在我脸上刻下任何的痕迹呢?  是因为……是因为梦想吧?我可不像那些明星打肉瘤杆菌,用各种护肤品。我靠的就是“梦想”二字。  梦想还没实现呢?我还老!不!得!  在我34年人生轨迹中,追梦伴随始终,正因为有梦才有无穷无尽的正能量,也正因为有梦,才让我像打了鸡血一般不断的去追逐、努力、奋斗。  接下来您将看到的就是我这34年的追梦历程——《我的青春我的梦》  这个故事全部取材于我的真实生活,我称之为自传体、聊天式、非虚构的散文集。  这个故事有欢笑有悲伤有成功又失败有获得有失去有困惑有反思,有70、80、90好几代人的身影。只要你曾年轻过,想来都能从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回响。  这个故事既是过去时,也是现在时,更是将来时,每日更新,未完待续,期待着能给同样有梦的你一丁点的感动或者启示。  梦与青春相伴而行,因为有梦我青春尚存,因为青春我执着追梦。  未来的年华里,我是否还能童颜依旧,是否能够梦想成真,想来无人知晓。  但是有一点我很确定,我的心将依然热血,因为梦想不落,青春不老!
楼主发言:103次 发图:0张 | 更多
  缘起:一场饭局引发的写作冲动  2013年是我特别躁动的一年。  特别想出去。  我说的是离职,离开机关这种环境。  到外面去闯一闯,做我真正喜欢的事情。  我都快34岁了,到了明年就35了。  35岁,人到中年,再不出去闯闯,这一辈子就这么交代了。  35岁之后,即便有这样的机会,我再出去,谁还愿意要我。  我刚刚拿到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策划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现在也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学硕士。我真的很想找一个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比如文艺杂志的编辑,娱乐公司的策划等等。  但是没这个机会啊。  找不到啊。  托老师、找同学。没用的……  心里特别的焦急、迷茫。  因为是班里63名同学中第一个拿到硕士学位的,还是班长,自然要请大家吃个饭。  聚会的时候,我再次提及自己的梦想。  火火就提议:班长,你就把你这么多年追求梦想的经历写出来,发帖子,我们大家都去捧场、转发,你这不就火了?!  其实这个想法,很早之前就有了,我好像也写过,当时还是手写的,也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可是真的会火吗?  真的有人愿意看我一个草根屌丝的血泪史吗?  呵呵,我对自己还真没什么信心。  这个想法多少有些理想化,很可能写出来就没什么人看,也无法引起什么反响,即便我很认真的告诉我我的朋友、同学,他们也不一定真的会去跟帖、转发、帮忙推广。  我算是看透了,要想真的‘火’,还得有专业的炒作团队,而那可是要掏钱的吧。  即便知道可能没什么戏,但是火火的建议还是让我动了心。  面对着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的现状,面对着残酷而冰冷的现实,面对着暂时无法实现的理想。  也许书写出来真的是一种解脱,一个让自己平复下来甚至找到答案的好办法。  回忆过去,记录现在,展望未来。  一边回忆总结,一边记录反思,一边胡思乱想。  也许我就能找到我的方向……  好吧,那就开始写吧。  先不要去想题目,我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  首先肯定要回忆,回忆我那些追梦的年月。  当然追梦是个进行时。  所以在回忆的过程中,也一定会记录一些正在发生的故事。  追梦还是个将来时。  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我关于未来的设想。
  第一章
年幼时光----武侠造梦家  那我就从回忆开始了……  咱们先说说幼儿园……  哈哈哈,估计大家该没兴趣了吧,一下子追溯到那么久远。  各位放心,我一定不会写成流水帐。  幼儿园、小学部分,寥寥几笔就能带过。  我从小就特别热爱文艺,幼儿园表演节目时我总是骨干,能歌善舞,我儿子倒也继承了这一点。  小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寒碜,光着屁股穿裙子转圈的事我都干过。  但是上了小学我就变得特别腼腆,不爱说话,不爱表现(也不是不爱表现,表现欲特别强,但是不敢表现了)怕被人笑话,怕失败……  所以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人越年轻越有可能做出点成绩,人越长大顾忌思考的东西越多,反倒被束了手脚。  所以怎么人家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呢?  小学时期我很内向,走的是低调的内秀路线,5年级时就自己构思了好几本武侠小说,《百花山传奇》、《兰花三幻》、《迎风公子》……而且还都写了故事梗概和人物关系。  我曾给我的好朋友讲过这些故事的情节,当时我可没说是自己写的,而是骗他们说是TVB拍的武侠连续剧,他们居然信以为真呢。  我也特别佩服那时候的想象力,天马行空,飞扬跳跃。当时学业也重,总想着等以后我长大了一定把这些故事写出来,可惜啊……长大了才知道,不仅依然
没有时间,而且想象力也被无情的岁月消磨尽了……  小学时,我还考过军艺,老师说我的舞蹈感觉特别好,但是下身与上身的长度比未达到标准,差了四公分(这老师这牛,当时就预测我长不高……)所以做不了专业的舞者。  有时我总会埋怨父母,从小就不好好的培养我,我这一身的‘艺术细菌’,当时要是报个这班那班的,还不早成童星了。连我老婆那种资质那种经济条件的,她爸妈都让她学习手风琴。我啊,是白白的让他们耽误了。爸妈总是狡辩说,当时没这条件,也没有什么这班那班的。好歹也是北京啊,我老婆在石家庄都能找到教手风琴的,我在北京怎么就不能找到一个教表演或唱歌的老师呢?  说到底还是他们不上心、不支持。  哎……也别埋怨爹妈,也许这些都是命……
  第二章
中学时代---舞神附体  说话算话吧,幼儿园小学部分到此结束,也不一定哈,说不定哪天写着写着又写回来了,呵呵。  初中、高中也没啥可说的。  就是初中开始变得越来越勇敢。  我是那种少有的、典型的、自我反省意识超强的人。  经常会挑自己的错,而且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就想尽办法去修正。  就是由于小学时期太过内向,让我失去了很多机会。  于是我发誓要改变自己。  记得当时我经常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主动要求上台表演节目。  我还参加过一次初中生歌手大赛,可是由于紧张,第一句没跟上,接下来又莫名其妙的跑调了,被教导主任拉到后台一通臭骂,他说:你是不是来捣乱的,唱的那么难听还上台?!你班主任是谁啊?  没见过啥大场面的我,一下子就哭了,这个伤心啊。  我记得一路骑车回家我都是泪眼朦胧的,根本看不清路,全被泪水遮蔽,就这样我楞没出交通事故,命大啊。  回家之后更是埋头大哭,一个教导主任,怎么能这样侮辱我呢,还威胁?!  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依然寻找各种上台表演的机会。  有时我还挺佩服自己的心理素质的,居然没因为这件事落下什么心理阴影。  记得当年我的语文老师也对我特别好,给了我很多出头露脸的机会,什么出板报啊,策划班会啊,出班刊啊,参加朗诵比赛啊,小记者社团啊。  锻炼的机会多了,人也就变得勇敢了,敢于去尝试,敢于去幻想。  初中毕业后的那个暑假,我参加了著名作家柯云路组织的“未来强者夏令营”,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天赋异禀的人,比如出口成诗的金今。她的出现让我真的明白这世界上天才的存在,以及普通人与天才之间的差距。  我一直自诩为才子,我也写诗,但人家金今出口成诗、不用思考信手拈来的本事我却没有。  由此我知道我只是个热爱文学,有点小才华的普通人。  不过,在这个夏令营中,我也绽放过无人可比的光彩。  那是在一个篝火晚会上,柯云路请来杨洋、丁广泉等文艺界人士,并号召我们这些小孩上来跳舞。  音乐响起,几个不知深浅的小屁孩就上去扭来扭去。跳成那样居然还有人鼓掌。  我不服气啊,“腾”一下子奔上“舞池”中央,随着音乐的节奏恣意释放。  那是我这辈子跳得最带劲、最自由、最尽兴、最得瑟、最美丽、最忘我、最疯狂的舞蹈。  具体的动作我都忘了,好像赚了好多圈,还飞起来好几次。  我没吸过毒啊,不过感觉当时的我就像磕了药一样吧。癫狂至极,但却美轮美奂。  因为我能听见场下的欢呼声、喝彩声、赞叹声……  真的,真不知道哪来的那样的勇气,和那样的能力。  仿佛神灵附体,手、脚、身、形都不是自己的。  是舞神的吧?那一刻我灵魂出窍,将自己交给了舞神,舞出了“生命”的意义。  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还在怀念、回味那一刻。仿佛那时的我才是我的真身、本体。  但是自从那次之后,就再也找不到那样的感觉了。  后来,即便我跳的再疯狂,再美好,都找不到忘我的状态。  也许,人这一辈子,找到真我,还原本灵,只那么一次……
  第三章
第一个可能改变命运的机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高中的时候,我还在老师的举荐下当上了校广播台主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大家一起策划讨论,设置各种栏目、起名字。至今想起来都很有意思,也很骄傲。  我的文字能力也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与发挥。  说起写文章,其实最早的时候,我写的很差的。  小学二年级,我是从郊区转到市里来的,那个年代,我们乡村小学是根本不写作文的。所以一到城里的学校,每周都要写周记、作文,搞得我特别苦恼。根本就不会写嘛,成绩经常是中、差,老师的评语也都是:内容枯燥。  没办法啊,为了应试,就看各种范文,摘抄好词好句。  也是祖师爷真赏这碗饭吃,短短1年时间,我就已经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小学作文大赛了。  ……
……  怎么还真说回小学去了,呵呵。  好吧,言归正传,我的文字能力在中学阶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与发挥。  语文老师经常在班上念我写的文章。  年级要写啥动员书、倡议书也让我来主笔。  有时周一全校大会上,老师和学生代表的发言也出自我手。  大家都说我是个才子,文采好,老师们也认定我是学文科的料。  所以啊,我就认定自己今后要走文科这条路。  而我最自豪的,也是唯一的一次我没有听爸妈的话,自己做了决定并且真的是对的决定,就是选择了文科。  高考前夕,我特别想报考艺术院校。比如北广(现在叫中国传媒大学)、北影、中戏。  但是听说北广分很高,对自己缺乏自信,就放弃了。  北影,我本来想报表演系的。  但是父母说你肯定考不上,还不如报个别的试试。  于是我就去考了导演系。  记得当时初试是笔试,一张卷子,很多关于影视方面的题目,有很多都是我不知道的,印象最深的是《南行记》的作者是谁?真没听说过……后来才知道是艾青的名作,曾被改编成电影。  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没考上。  说到底还是没有准备好。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就是喜欢文艺,但我为此准备了多少才艺?储备了多少知识?  我连《南行记》的作者是谁都不知道,我凭什么说我喜欢文艺,有什么资格报考艺术类院校?!  所以,从这些层面考量,老天爷他是公平的,你不行就是不行!  但是,这也是我的一个遗憾了,没有报考表演专业。  虽然我长的不咋地,当时人也非常土气,但是没试过怎么就知道考不上呢?  我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  除了没有准备好,还是不够自信,对目标不够明确,对自己的认识不足。  其实,这个问题,从小学、初中到现在,一直存在。  小学时,我就在日记本上给自己定下目标:15岁前出一本书,20岁前出一张歌唱专辑,25岁之前演一部著名导演的戏,30岁之前自编自导自演一部电影,35岁之前要拿到香港金像奖、奥斯卡金像奖,成为像刘德华一样有名的全能艺人。  这个目标,在当时看起来也是十分的“远大”,现在看来更是一个笑话,所谓痴人说梦,也不过如此吧。  我就是太爱幻想了,总想成为文艺界的名人。  但是……  你到底喜欢什么?  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这是我的好友、老师、同学经常问我的问题。  我喜欢文艺,喜欢文学,喜欢娱乐圈,喜欢策划……  我感兴趣的事情太多了,似乎凡是和文化、艺术、文艺、娱乐有关的事情,我都喜欢,也都能做一点,但你究竟要干什么?  这可能是我自己到现在,都没有搞得特别清楚的事情。  任何事情,都是要有一个开始的,就比如刘德华,也是先上了演员培训班,跑龙套,演小角色,演配角,演主角,演而优则唱,出专辑,开演唱会……最后才一步步成为天皇巨星的。  那我的开始是什么呢?  如果我永远找不到这个点,永远认不清自己真正的优势,我就永远成功不了!
只因你不够坚定  中秋节期间,同学聚会,和一个女性好友聊天,我们俩特别像,都是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人生有很多追求,很多的梦想。  但是我们俩最大的问题是,有时候并不明确的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对心中的理想也不够坚定,所以导致错失了很多机会,在很多人生的重大抉择上……  她的不坚定主要在情感上,上学时一个特别爱他的师哥,为了见她,甚至不惜卖血凑路费。可是她却为了一个花心大萝卜,断送了这段真挚的爱情。现在每每想起这件事,她都会伤心难过,“再也找不到那段美好的感情了”、“这口气我怎么也咽不下去”……说着她泪湿眼眶。  而我的不坚定,主要是在自己的梦想上,如果我够坚定,当初就不会错入政府机关,也许现在光线传媒工作了;如果我够坚定,当初我就不会拒绝《中国电视报》的邀请,也许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媒体评论员或者主编。  人生没有如果,所谓的如果,都只是想象。  人生没有也许,所谓的也许,都只是假设。  人生也没有后悔,所谓的后悔,不过是自己和自己较劲,于事无补。  所以我们只能向前看,既然知道我们曾经因为不够坚定而错失良缘,那么接下来的人生就请我们更加坚定!  坚定的选择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答案!
  阅读了
  第四章
我的大学  写了幼儿园、小学、高中,是该写写大学生活了。  大学,我的大学……  有点不堪回首,  又有些难以忘怀。  全因为一个人,一件事。  这也许要等到我老去的时候,再写这段故事了。  现在就只说说我在大学期间逐梦的过程。  大学时代一切都是新鲜的,充满希望的。  我仿佛重新活过来。  朝气蓬勃,血脉喷张。  看看我当时参加的社团,就知道我有多‘火’了,是内心的火,不是真的火啊。  1、校广播台,虽然是记者,但是也做过音乐类、谈话类节目,记得当时《锵锵三人行》刚火,我们就做了一个现场聊天类节目《客嗑三人谈》,我把各个社团的负责人以及各系文艺部的部长,分不同批次请过来狂聊。我还采访过校友小柯,中歌榜以前的主播郑阳,很有意思。  2、系艺术团,我是声乐组的负责人,举办过卡拉OK比赛、当过评委,组织过本系歌手巡演《飞梦音乐坛》,不过说起来惭愧,在校期间我从来没得过校园歌手大赛的奖项。第一年觉得自己实力不够没有报名;第二年,唱张惠妹版本的《听海》,音太高没唱上去(你说说当年张学友要是早点翻唱该多好!);第三年,我当了评委;第四年,考研没能参加。  3、和同学策划并主持游戏类联谊活动《自由太空》,有点像当年的快乐大本营,我还原创了一个联谊类的游戏《千里有缘来相会》,至今依然用于各类聚会,广受好评。  4、唳天文学社编辑  5、系文学社文艺版主编  6、系舞蹈团  ……  大家觉得我还挺丰富多彩的吧,就这,我还觉得不过瘾呢,特别遗憾没有去报校文艺部,没有报中文系的唳天剧社,没有报校模特队……  当时我就感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才思。  所以说,年轻真好,年轻,什么都不怕,不怕失败,不怕出错,不拍重来!  我比其他人都未雨绸缪,从大一开始就做各种兼职,大二的一个暑假,居然同时打了三份工:一个兼职文案,一个书店导购,一个家教。不为赚钱,就是为了多增加点社会经验,锻炼一下自己。
  人生没有如果也没有后悔药吃!!我现在常常在想,如果能回到过去,我是否选择依旧,是否能坚持??可是讨论这个已经没任何意义,人生不可能重来!我跟lz一样有梦想,但是我却也是不能坚持,,虽然我还是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但是我真的很迷茫,我是继续追逐梦想还是……我很难选择!  
  从一个过来人的粗浅见识来看,楼上的亲,请你坚持!  套用湖南卫视现在很火的一句广告词:勇敢的少年啊,请努力创造奇迹!  坚定内心真实的想法,勇敢且持久的追梦是件幸福的事情,如果轻易放弃,有一天你会后悔……  如果赏脸,请关注我接下来的故事,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第五章
毕业找工作(1)我在央视的那段日子  转眼就大四了,大家都在开始找工作。  我也是一边准备考研,一边四处参加招聘会,还在网上寻觅工作机会。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智联招聘上有一则关于中央电视台10套《走近科学》栏目招人的信息,我按照要求投了简历,没想到还真得到了一个面试机会。  见了制片人之后我就被留了下来,当时那个兴奋啊,感觉自己要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人了。  后来才知道,像我这样在央视打零工的人多的是,说的好听是实习编导,实际上就是个打杂的,给摄像老师拿拿器材,帮编导老师扒扒词,陪后期制作人员剪剪片,给某一期节目当个路人甲什么的。一天到晚累的贼死,也学不到啥正经玩意,混一顿盒饭完事。  最有意思的算是外出采访了,能走访不同的科学场所,认识不一样的人。我记得去过空军总医院拍微创手术,去过海洋局拍深海潜艇,去过图书馆拍古书修复……  这样的日子,刚开始,还有点新鲜感,毕竟电视这一行,专业性还挺强,像拍摄、采访、编辑、后期、非线制作……可时间一长了,就觉得没意思了,毕竟这并不是我真正喜欢的领域。我学的是文科,感兴趣的是文化、艺术、娱乐范畴的事情,自然科学,根本一窍不通啊,也不感兴趣。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没工资。像我们这种实习的,只能给编导打杂,也不能自己做片子,也没有钱,我干了小半年,感觉没啥前途,没啥希望,最主要的是没啥意思,这不是我要做的事。  在这期间,我还把一个准备跟我签协议的政府机关给拒了。  我妈对此特别气愤,也非常着急,她就总说我:你就这么漂着,有什么收获?!  是啊……看着周围的同学纷纷找到正经工作,签了协议。我的心里也着急啊。可是,我还想再坚持一下……  有一段时间,《走近科学》还作了大型谈话类节目,我第一次走进央视内部,还见到了风头正劲的倪萍、管彤等明星主持人。  我还参加过央视举办的运动会呢!  正在我犹豫是否留在央视的时候,老爸认识了一个传媒界的牛人展江,他当时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新闻系主任,我们约在他的办公室见面,还有很多他的学生,当他知道我想做娱乐新闻的时候,面露嘲讽之色,说:没想到你要做狗仔,要是早知道就不让你来了。哎呀我这个气啊,娱乐新闻怎么了?娱乐就一定低贱吗?娱乐就一定是狗仔吗?我就不能做深度的娱乐报道?  我也忘了后来说了什么,好像我被他说服了似的,也不太好意思充分表达自己想投身娱乐圈的想法。总之他就是不太愿意管我,而我好像也不太礼貌。反正有点不欢而散的意思。  其实当时我真的应该再好好求求他,向他表达一下自己的意愿,我记得他说过他认识光线传媒的老总王长田,还认识北京电视台文艺部的什么人,我真的应该求他帮忙引荐。  我都那么接近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了,怎么就错过了呢?  不止这一次,后面的经历中还有类似的事情,从这些事例中中就能看出我的问题所在——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这话真的一点不假。同样能力的两个人,性格好的那个人如果没有机遇,他能开发出机遇,有了机遇他能牢牢把握住。性格不好的那个人即便有机遇,他也会因为种种原因“拒绝”机遇,久而久之,运势渐弱,气也就散了。所以那些常常感叹自己运气不好的人,不妨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把运气赶跑了呢?  后来,展江确实给我介绍了一个机会,让我去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证券无限周刊》当实习编导,我也见到了当时的制片人李峙冰。说实话李老师这个人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同样的问题摆在面前,这个节目我不了解,不喜欢,不感兴趣啊!  有时,我真的觉得命运总在和我开玩笑,先是自然科学,然后是财经,都是我不感兴趣的东西,而真正喜欢的文艺、娱乐,我怎么就接触不到呢?如果我当时进的是光线传媒,也许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样了,那简直是如鱼得水啊,我就好这口,我就是吃这完饭的,我要在这种节目做,肯定风生水起啊,可惜啊……  干了一段时间,我也发觉这不是我要的东西,不感兴趣,不挣钱,也没有未来,于是我又选择了离开。
  第五章
毕业找工作(2)我居然要去当兵?!  关于毕业前找工作的这段经历,我真的不想回忆太多,因为太混乱了,太戏剧化了,也太丢人了,它一览无余的展现出我的不坚定、不自信,没主见、没信念。  但是这段经历又是太值得我一遍又一遍,反复的去回味、思考、总结。其中的很多教训、经验如果能总结的好,将是我这一辈子的财富。  那么从何说起呢?  还是从电视台实习这段说起吧。  前面说到了,我先后在中央电视台10套《走近科学》栏目、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证券无限周刊》实习,在别人看来,应该是个不错的起点。  刚开始我也这么以为,非常的努力,甚至拒绝了一家急着要和我签协议的机关,当时真的是下了决心要走电视传媒这条路的。  但是就像我上面提到的,这两个节目我都不喜欢,也不是我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我这人确实有个大毛病,感兴趣的我会做的特别好,甚至不用花什么力气就能做好;但是不感兴趣,即便牟足了劲,做起来也还是不顺畅。  满打满算,我在两个电视台两档节目中也呆了7、8个月呢,期间也在准备考研(浙江大学传播系),当时就想如果实在呆不下去,我就考到外地去,离开父母(其实有点傻乎乎的,当时就是想离开父母让自己变得独立),离开北京这个伤心地,我要一切重新开始,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强大之后我再回来找传媒方面的工作。  但是挺可惜的,考研成绩出来后,我的专业课成绩都不错(要知道我可是跨专业考,全凭自学,考过专业课很不容易),但是英语没过。  电视台呆的没意思,发挥不了我的所长;考研失利,也无法实现自己的设想。  眼看着毕业离校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眼看着身边的同学都签了三方协议,眼看着我马上就要成为往届毕业生了……  那个茫然,那个着急。  要知道我可是我们班第一个工作有着落的,当时在大家都还没有动手的时候,我就已经到某机关面试并顺利过关;而且同学们都以为我在电视台上班呢,都非常羡慕我……  可实际的情况是:现在我自断生路,把机关给拒了;而在电视台又看不到希望……其实,其实我现在就是个打杂的,待业青年,没有正式工作的往届毕业生。  我的父母也为我着急,尤其是老妈总在埋怨我为什么不跟家人商量就把那么好的工作给拒了,我说我就是想做传媒,她又打击我:你做了半天做出什么了?你想留在那哪那么容易?你能成为正式员工吗?你就这么漂着你有出路吗?  ……  其实我明白爸妈都是为了我好,哪有父母不向着自己孩子的,但是看着自己儿子现在这种状态,他们着急啊,生气啊。  而我……  面对这些压力,我也开始质疑自己,甚至开始动摇。  我真的适合干传媒这一行吗?我当初那么决绝的拒绝那个机关是不是太草率了?我接下来该怎么办?是继续留在电视台打杂,还是找找其他工作?  当时真的有点慌了,一个人一旦内心不够确定,就会迷失方向,当时为了能在毕业前尽快把自己‘卖’出去,签个三方协议,我们全家都行动起来,四处打探招聘信息,甚至有点“有病乱投医”的意思。  其实我本来是个挺有骨气的人,一般情况下不想麻烦父母帮我找工作,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之后我也应聘了几家单位,有劳动午报、某文化公司、娱乐信报……  我也依然坚持每天都给光线传媒发求职简历  但是这些单位都迟迟没有回音。  在那颗心没着没落的档口。老爸提出了一个建议——当兵,他跟我说:你喜欢文艺,到了部队也能从事文艺工作。而且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到了部队好好锻炼一下也挺好的。  当时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没搭对,我居然就答应了。  我大概是这么想的:反正我现在也找不到喜欢的工作,不如到部队好好历练一番,李敖不是说过:一个男人最应该去的是两个地方:监狱和军队。我这个人就是太顺了,没经历啥风雨;个性上也不够阳刚,到了部队兴许能让我的性格有所变化。  哦,对了,可能还有一点,就是当时我总觉得自己总和父母在一起,不够成熟,所以希望离开父母一段时间,让自己变得更独立更坚强。所以考浙大传播系研究生也是这个路子。  要不怎么说我幼稚呢?!就为了离开父母,让自己独立就要去当兵?!  当兵虽然没啥不好,但那是我干的吗?  我这种崇尚自由、反感约束的个性简直是与军队格格不入,我去了就是自寻死路啊。  而且到了部队,说是能搞文艺,能做宣传,但那种文艺和宣传也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啊!  更何况还必须经历三个月的地狱般的军训  ……  最最重要的是,那种环境真的不适合我。  这些最浅显的道理,现在说起来很清晰,但当时就想不明白,脑子一热就答应了。  于是爸爸就托空军某场站的军长朋友,说明情况,要了一辆车我们就风尘仆仆的赶过去了,到那之后是一个小干事接待的我们,跟那小子聊了几句,感觉很艰苦似的,我就老爸说我不想当兵了,于是我们就回来了。(现在说起来好像挺不可思议的,但是当时就是那么轻易,轻易的就去了,轻易的就回来了,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吗)  回来之后,老爸就做我工作,我当时就像没头的苍蝇,云里雾里的,于是稀里糊涂的又去了一次,我记得这次在开往通县的路程中,我还要求停了一下车,自己再好好思考一下,其实什么也没想清楚,哎……我当时的状态真的是差到极点,完全没了主意,别人说什么我好像都能答应。这次接待我们的是个帅气的指导员,他跟我讲了一些当兵之后可能经历的事情,打消了我的一些顾虑,然后三下五除二就把协议给签了。  回来的路上,看着消失在身后的北京城里的高楼大厦,我在车上说了一句话“北京城,再见了”,其实当时说这个话也是一种戏谑、玩笑、自嘲,没想太多,但是妈妈受不了了,一下子就哭了。回到家更是哇哇的大声痛哭,把我搞得都有点不知所措。  妈妈说:我后悔啊,我怎么就让我儿子去当兵了呢?我对不起我儿子……  我没想到妈妈这么伤心,这么自责。  她是真的爱我,真的心疼我,真的舍不得我。  可能在妈妈的眼中,还是觉得当兵会吃很多苦,管的很严,不可能像家里那么自由;当兵之后不可能常常回家,常常看到我……知子莫若母,她太了解我了,她能预测到我当兵之后会有多么不适应。  这个时候,我也才真真的意识到,当兵,其实并不是我最好的选择,本来我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为什么一定要当兵呢?  兴许我的人生就是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  兴许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就在老妈痛哭之后,找工作这件事出现了转机。
  第五章
毕业找工作(3)命运是个圆圈,兜兜转转回到原点  妈妈因为觉得对不起我,因为心中压抑苦闷,就天天找院里的老姐妹聊天倾诉。  其中一个叫“美丽”的阿姨,听了我的事情之后说:当什么兵啊,咱们的孩子这么优秀,干什么不行。  我妈就跟祥林嫂似的,一遍一遍的自责:就怪我当时没有好好劝他,你说说某机关,这工作多好啊,离家又近。当时他考研没时间,我替他去的应聘会发的简历,人家也看上他了,都要跟他签协议了,他愣是给拒了。当时我要盯着他把协议签了该多好,哪有后面这么多烦心事。怪我啊,我把我孩子给毁了(我亲爱的老妈,其实是我不懂事,根本就跟您没关系)。  说着说着我妈就哭,“美丽”阿姨看着心疼啊,于是就劝:没事,玉兰,不就是某机关吗?咱们有人,等我问问老樊,他跟***是拜把子兄弟,关系没的说,***他一句话,咱儿子照样能去。  妈妈就像捡到了救命稻草,兴冲冲地的跑回家告诉我这一大“喜讯”。  说实话,从打算当兵开始,我就已经完全失去了主张,自己内心已经没有什么过多的要求了,既然父母为我付出了那么多,尤其是老妈这一哭,我的心就软了。所以什么梦想啊,理想啊,奋斗目标啊,都算了吧。如果重回某机关能让老妈高兴,我真的无所谓了。  于是,我的人生,就在两位家庭妇女的哭诉与宽慰中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第二天,我跟着美丽阿姨、我亲妈一起来到某机关找到当时的第一把手***,美丽阿姨把我的情况说了一下,就是玩命的夸我呗,说我当时凭着自己的实力考进来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及时签协议,现在又想回来……人家***可是明眼人,也不用我们说太多,就说没问题,随即叫来人事处长,带着我就把关系给办了。  要不怎么说中国就是个人情社会呢?“大猫”一句话,出尔能够反尔,起死能够回生。  我就是作的,本来凭自己的实力,痛痛快快的进来了,什么事都没有,皆大欢喜;现在兜兜转转,绕了这么大一圈子,还是回到原点,还耽误了那么多时间,浪费了那么多精力,让爸爸妈妈跟着我着急上火,伤心难过;最后搭了人家那么大一个人情。  后来很多的经历都让我感觉到:有时候人的命真的是注定了,你不想做什么,老天就安排你做什么,任凭你费力挣扎,玩命抗争,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回到原点。  这件事是这样,10年后还是这样——当初我不想做政工工作,辗转调到业务部门;可是如今我被借调到某政府机关,还是在做政工工作。  有些事情是我逃不掉的,冥冥之中,早有命数。  好了,暂不感慨了,还是说回我毕业找工作这段经历。  某机关接收了我,但我和某部队的三方协议还在学校呢,这个时候的我就像个任人摆布的木偶,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是老妈,关键时候力挽狂澜,带着我来到学校教务处,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死说活说愣是把已经入档的三方协议要回来了。  然后轮到老爸出马了,舍下脸皮,又找到他的军长朋友,说他那宝贝儿子不当兵了。对方如何奚落老爸的我没听到,问起老爸他也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但我知道他为我肯定是受尽了委屈。  我对不起老爸,对不起老妈,我本来可以让他们很省心,但……  总之,老爸又找到曾经两次送我们去通县某部队的小王司机,驱车1小时来到场站,毁掉了我与某部队的三方协议。  估计人家场站的指导员和开车的小王司机都得笑话死我们了,这是干嘛呢?说当兵,小战士几句话就不当了;后来又要来当,签了协议之后又改主意了。三进三出,你把人家部队当什么了,你把人家指导员和司机耍着玩呢?!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每每想到这里,我都是深深的歉意。  我怎么就这么没主意,怎么就这么朝令夕改,怎么就这么自寻烦恼,我用自己的无知、幼稚、狂妄导演了一出令人唾弃的闹剧。  我都鄙视我自己!  就从上面这一系列事件看,我其实是个特别没主意的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而且太过脆弱无能,不坚持、不坚定。  如果我真的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哪怕老爸提出再多的理由,我都不会选择军队;  如果我真的相信自己,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哪怕大家都有正式工作,自己成了往届生、待业青年,我都不会动摇惶恐;  如果我真的非常确信自己想要什么,我就会继续坚持下去,哪怕毕业了暂时没签协议、没有收入也不害怕迷茫。  是这一系列事件,真的让我认清了自己。  同时也是这一系列事件,让我懂得父母对我的爱,那真是无私的奉献,无条件的付出,而我对父母,亏欠了太多……
  第五章
毕业找工作(4)我曾拒绝王长田  大家不要以为这就结束了。  呵呵,我的纠结的、戏剧的、找工作的故事还在继续。  大学算是毕业了,我如父母所愿来到某机关工作,也算有了着落。  因为我学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以被安排在政工部门工作,写写简报、新闻什么的。  外人看来工作不错,稳定,有地位,最重要是离家近。  我也想着,费了如此这般的周折,我也该踏实踏实了,起码让父母安心啊。  就在我已经签了三方协议,准备踏实工作的时候。  娱乐信报、光线传媒纷纷向我抛来了橄榄枝。  信报通知我面试,如果通过就直接上班了。  老早之前我曾策划了《花开正红——盘点内地娱乐圈十大女星》、《国内女演员演而优则唱》等文娱专题,电邮到当时的《娱乐现场》节目,对方迟迟没有回音,但就在我工作落停的时候,光线传媒的老总王长田亲自打电话说,对我写的节目策划案很感兴趣,约我到当时还在万寿路附近的总部谈一谈……  我就奇了怪了,早点你们都干嘛去了,我纠结挣扎的时候,怎么半点消息都没有?  我跟部队那犹豫磨叽的时候,怎么半点预兆都没有?  我这儿刚刚踏实了,父母刚求爷爷告奶奶的给我找个稳定的工作,你们怎么又都蹦出来了!  这是我的命吗?  真是服了!  信报的面试我去了,说实话,当时就是本着捣乱的心态去的,就没想成,因为真的不可能。你想我都签了协议了,毁约是要赔钱的,一年6000元,这5年就是三万;就算我们不在乎钱,这次能回来可是托了人情关系,父母对我期望那么高,他们总算一块石头落地了,我怎么能让中间人为难,让父母失望呢?  所以面试的时候我就胡说八道来着,问我最近有什么娱乐事件的时候,我就说不知道。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未被录取。  王长田我也没去见,当时还真是有点情绪的,我从大四就开始给他们公司发简历、投策划案以及文艺评论类的文章,将近得有1年时间啊,压根就没理过我,这我刚刚找到正式工作,他又来招惹我?商量好的吗?故意的吗?有这么玩人的吗?  不去!去了能有什么用?我根本不可能辞职,我才刚刚进来,又辞职!  我这干嘛呢?  部队那件事就已经让我父母名誉扫地,让全家身心俱疲。  啊?我现在又来这么一出,本来人家机关要你,你不去;现在托了半天人,你又去了;然后扭过脸你又找到你喜欢的工作,又不去了?  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折腾,父母不烦,我自己都要疯了(要不怎么说还是自己内心不坚定呢!)  这种事我真干不出来,我要是真干出来,估计的把我爸妈也不会答应!  真没有这样的。  尤其是我妈为了我的事操碎了心,都哭成那样了,我真的不能再伤她的心了。  当时确实是这么想的,所以两个特别好的机会就放弃了。  但是现在转过头来再好好想想,当时实在是太不珍惜了。  对于这两个单位,即便当时的情况确实去不了,也不该轻言放弃,而是应该真诚的与对方沟通,看看可否采取兼职的形式,最起码应该给人家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保持联系,也许今后会有合作的机会。  尤其对于光线传媒,我那么热爱,那么心心念念想去的地方,人家终于理你了,给你一个跟老总面谈的机会,你为什么不牢牢把握住呢?行不行的另说,起码你得见王长田一面啊!  诚恳的表达你对文艺、娱乐的热爱,也许人家会给你一个兼职撰稿的机会。  人家那么大一老板,你说不见就不见!  真是太不成熟了!  所以啊,好多机会放在我面前,是我自己硬生生的给放弃了、错过了。  也是这种放弃、错过,害的自己这么多年与文艺娱乐事业渐行渐远。  其实你有这个才华。  其实你也有这个机会。  你曾那么接近你想要的东西。  只是你自己不够坚定,也不知道珍惜。
  第五章 毕业找工作(5)一闪而过,命运流转  现在想想,你说,冥冥之中,是不是真有一个神的存在,他就是在故意考验你。  早早的给了一个特别好的开始(某机关看上你),随后又给了你众多的选择当然也有磨难(比如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实习工作以及其中的辛酸),看看你在挫折、迷茫面前能不能坚守得住?看看你是不是明确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接下来在你茫然无措的时候,又给了一些其他的可能性,看看你会不会受到引诱(就比如部队这一出戏)?看看你在纷繁复杂的选择面前,能不能坚定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最后当你绝望的时候,再给你一个机会回到原点(托人重回机关)  最后的最后,当一切归零,当一切重新开始,当一切人间冷暖尝遍。真正的机遇,真正的你想要的终于出现。这个神一样的存在,就要看看你是不是真心喜欢,是不是真心想要,是不是真的能抛下所有追求你的梦想,把握住自己的人生。  然而,一路走来,我让这个‘神’失望了。  当遇到挫折的时候,我彷徨了,迷失了;  当受到引诱的时候,我动摇了,放弃了;  当机遇真的降临的时候,我没能好好珍惜。  当我与梦想咫尺相近的时候,我却轻易的转身而去。  这是我的命!  但这个命也是我自己选的!  怪不得任何人!  只能怪自己!  如今,没事的时候,我也总在想:  如果当时我再坚持一下。  如果当时我能耐得住寂寞,再等一等。  如果当时我足够笃定,足够自信,足够清醒……  是不是,今天的我,就完全不一样了呢?  在电视台实习的那段时间,我为什么不能再积极主动的争取一下,如果我再开朗外放一些,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和周围的摄像、编导甚至主编、制片熟络起来,打成一片,混好关系,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展呢?  在与传媒界的知名人士展江交流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明确的说出我想做娱乐文艺节目的想法,即便他对此嗤之以鼻,如果我执意坚持,他也许会帮忙介绍呢?  在大家都有正式工作,而我没有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再自信一点,再耐心一点,如果我坚定内心的想法,非传媒工作不做,就这么坚持下去,不要动摇,也许就不会有三进三出军队那出闹剧;没有这出闹剧,我父母也不会那么着急,我也就不会因为心疼他们而违心的走进某机关;没有和机关签约,作为一个自由人,当信报、光线传媒这样好的机会出现时我就能牢牢把握,真正的投身我热爱的事业。  即便在我做出一系列错误的选择,和机关签了约,看似板上钉钉了。但当信报、光线传媒向我抛来橄榄枝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为了我所热爱的事业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去珍惜、去把握呢?哪怕是最后试一下也好,也许还有机会,而不是像我那样赌气的、轻易的放弃……  而且有时候我也在想,我是不是真的那么热爱这项事业,就比如光线传媒,我是喜欢,但是热爱到那种程度了吗?当时它就在万寿路,离我家4站地,我要是真的离它不行,人家就算久久不给你回应,你也可以主动到它那自荐啊,真的,如果对自己足够有信心,足够有勇气,你就推开光线传媒的大门,自我介绍、自我推荐,我就是热爱这一行,我就是天生干这个的料,我就来应聘,怎么了?即便不成,你最起码也尝试了吧,不至于到今天还后悔;再说万一你要成了呢,何苦到现在……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人生没有后悔药。所谓的如果、要是、也许……都只是一种可能性。当时我的智商、情商、对自己的认识、对目标的明确度、我的状态……也许一切的一切都决定了,我当时,就那样选择了。  一闪,即生,一闪,即死。一闪而过,生死之间。  一个瞬间的选择,也许就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  但,好在,我是个不服输的人,即便错了,我也要再改回来,继续向着我的梦前进!
  插曲2 不努力也会成功?!  外甥马上就要毕业了,说实话,对他的前途我很担心。  四级尚不知道结果。即便过了。  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发表作品、没获过任何奖项、没有任何校内职务、校外实践工作的普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来讲,别说找到合适的心仪的工作,就是找到工作都很难。  可是这一点,外甥好像并不在意,起码表现出来的是这个状态。  他说:大不了我去卖手机、当业务员。  这正是他幼稚、自以为是的地方。现在这个社会,业务员的工作都不好找,那么多人,人家凭什么找你一个大学生卖手机,廉价的外地劳动力多的是。  我曾不止一次的劝他,积极地面对生活,主动地去做事情。做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人,而不要成为一个被命运摆布的人。你要是和命运开玩笑,最后你就会被命运玩得很惨。  可是他不听……  现在这个境遇,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大学四年,除了学会宿醉没其他收获,到现在连四级都是未知数;如果之后会有恶果的话,也只有他自己尝了。  不过,话说回来,每个人的命运不一样,也许他就是那种命好的混子,混着混着也会有非常美好的生活。  比如我上大学时,我就是那种把一切计划好,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奋斗的人,我做了很多尝试,付出很多努力,最后怎样,我做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了吗?我掌握住自己的命运了吗?!  同样的,我的上铺的兄弟,成天和同学外出喝酒,几乎不去自习室,也没做什么校内校外的工作,但是人家就是凭着混出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进入市级政府机关,而且现在混得也不错。  于是我就在想,人算不如天算。有时就是这样,像那些好好学习、勤工俭学、努力实践的其他外甥、侄女,现在看起来是比外甥有出息,做的事情多,成绩好。但是你就能断定,他们最后一定比外甥过得好吗?还真不一定,人生啊,命运啊,其实跟书上写的还真不一样。  事实上,我记得当时很多小学时被老师称作垃圾的同学,现在都混得人模狗样的。  而这真是让人费解、让人痛心的事情  同时,这也是这个社会丑陋、可悲的地方。  最近,帮外甥找了很多工作机会:《看电影》的编辑、搜房网的编辑、游戏公司的运营策划、中央电视台《乡约》节目编导、某广告公司的文案策划……  但是他好像都不怎么在意似的,依然吊儿郎当。  他自己都说:舅舅,我觉得你比我还要着急。  很早之前,我就劝他写简历,简历是写了,但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一点特点都没有,而且根本体现不出来,他是中文系毕业、文笔很好的样子。  于是我就让他改,改了10多天也没改出来。  近期从同学那知道搜房网招编辑,但刚好那天是最后一天,我记着管外甥要简历,他还说没改好,于是这就错过了一个机会。  后来外甥又听同学说《看电影》的复试要去上海,于是根本就没有给《看电影》投简历。初试还没过,就想当然的考虑复试了,你怎么就知道自己肯定能到复试那一步呢?!真是气人!  简历写好发过来后,我看了一遍,恨不得把电脑砸了,这孩子居然没怎么改动。无论从内容还是遣词造句跟之前的没啥差别。  真是太不把我这个舅舅当回事了,也太不把自己的命运前途当回事了,就这样的态度,不会有任何一个单位愿意要他。  有时,我就在想,干脆不要帮他,让他自生自灭,他找不找工作关我屁事,那是他自己的事。对待这种人,就得让他摔几个跟头、吃几次亏,他才知道珍惜,也才会激发他的斗志和能量。你总在帮他,他就总觉得一切都是好来的。  我想好了,以后有工作机会,我就告诉他,争取不争取是他的事情,我也不过问了。  我倒要看看,他凭着自己的实力,能找到什么好工作?!  后来事实证明,外甥不仅在几个月后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某儿童刊物的编辑,后来更是奇迹般的在1年内当上执行主编,原因竟然是他因为失恋不好好工作,导致刊物的发行量创史上最低,领导找他谈话,他说公司现在的办刊思路有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这个世界很疯狂,很多你认为是真理的事情最后被证实居然并不是这么回事,而不努力也能成功的案例更是让人费解。也许是我太过执着了,像外甥这样的也不是不努力,而是坚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善于把握机会。而这也许正是我所缺少的。
  第六章
工作后报考艺术院校——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虽然放弃了信报、光线传媒等心仪的工作。  但热爱文艺的心没有死。  内心不停的涌动着追求梦想的欲求。  于是,利用工作之余,我开始了报考艺术院校、参加各种文艺选秀的旅程。  今天,先跟大家讲讲我报考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学位的经历。  当时是想考研究生的,毕竟自己已经是本科,但是考虑到很多学校的研究生都是全脱产的,如果考上了,我们单位是不可能让我脱产两年学艺术类专业的。  所以就选择了二学位这种形式,搜了一遍,发现只有北京广播学院有二学位,于是就报了播音主持专业。  考前,我特意买了一本普通话测试的辅导书,每天下班回家念绕口令、装着新闻主播的样子播报新闻。之后还在首都师范大学考了一回普通话测试,95.6一级甲等。这让我充满了信心。  北广很远的,可是为了心中的梦想,我就一趟一趟的坐着公交车跑啊(那时还没地铁)。  记得报名的时候,老师问我,你学的是政法,怎么想到报我们学校?  喜欢啊!  我的回答很简单,真的就是喜欢。  那你们单位同意吗?  同意不同意我也得报啊,谁让我喜欢呢。  别看是二学位,北广还是挺正规、挺严格的。  初试是笔试,考政治、专业课、英语,一共四门吧。  我印象很深的是政治,下午考的,中午在学校附近简单吃了几口后就跑到广院的小花园里狂背邓小平理论什么的。  可一看到题目就傻眼了,很难的,好些题我都没听说过。  笔试成绩好像不高,但是过了线。  面试是一个一个单独进行。  提前5分钟给你一篇新闻稿件,快速的准备一下。  进入录像室后,面对镜头自我介绍,播报新闻稿件,然后对此篇新闻进行点评。  由于紧张,播报新闻和点评的时候我都打了磕巴,不是专业的还真不行啊。  结果可想而知,笔试+面试成绩比较平庸,没能进入前50。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喜欢一样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我虽然也很努力,但准备的还不是很充分。  虽然报考广院二学位没有成功,但是在广院进进出出还是给我带来了一项福利……  估计大家以为我说的是“看美女”吧,呵呵,当然广院的美女很多,但是我说的这个福利可是更高级的精神食粮——DVD碟片。  广院内外有很多卖盗版光盘的,各种版本的,各种区域的,各种国家的,各种类型的,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每回我去广院,都能淘回很多经典影片,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真正对电影感兴趣,了解电影,喜爱电影,并开始潜心研究电影的。  所以,付出总有回报,做事情就会有收获,而这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吧。
  第七章
工作后报考艺术院校——中央戏剧学院(1)不疯魔不成活  由于刚刚经历毕业找工作的种种碰壁,我又不喜欢机关的工作,所以每天的状态很萎靡的。  我天生又是那种不爱主动说话的人,所以大家都觉得我很闷,木讷腼腆。  7月份入职,十一国庆马上到来,我们单位自然要组织各种文艺活动。  我们那届新入职的年轻人特别多,大家就在一起商量出个什么节目,最后商定唱《同一首歌》,然后大家每人唱一句,到我唱的时候,大家就惊为天人。他们都不相信我是那种会唱歌的人,因为平常连话都说的很小声吗。呵呵。  于是大家推举我来领唱,这一唱也算在我们单位树立了“情歌王子”的名号。  而后又是春节的联欢会,我们新来的同志就在一起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话剧。  其实刚开始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找到我,当时的男主演又高又帅,但是一念台词就笑场。  有人就提起我,说我唱歌唱的好,估计演话剧应该也行。  人家看得起,我就去喽,一开腔他们又傻了,纷纷询问我以前是不是专门学过。  当然没有啦,老爸老妈要是早点培养我,哪至于到现在还要混政府机关呢?我就是喜欢,但是天赋这个东西啊……你不得不佩服,呵呵,有点自卖自夸了哈。  我发现,在唱歌、演戏、朗诵等文艺类的工作中,我真是比一般人要多些感觉,但是也就那么回事,真要跟专业的比,差距也是大大的。  好了说回演话剧。  我们当时演的叫《青春三部曲》,讲的是三个时代,三对有情人的爱恨离别。  我演的是第一个时代,即五四运动时期,一个即将奔赴革命的学生。  就是那么巧,当时我正好有一件中山装,再配个白围巾,在首演的时候,当我慷概激昂的喊着台词的时候,又把我们单位的人给震了!  大家都在问:这是那个平常不爱说话的小男孩吗?真看不出来啊,还蛮专业的。  领导们也特别喜欢,甚至为我们请来空政话剧团的导演进行专业培训。  其实我们当时都没想到领导这么重视,就是自娱自乐嘛,但是经过专业老师这么一调教,还真是感觉不一样,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是随随便便做出来的,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而且表演是要走心的,所谓真听真看真感受,必须是内心有了,表演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我引以为豪的所谓的表演天赋,在专业老师这里简直是不值一提。我的那些表演全都是表面性的、虚的,没有内心的支持,所以显得特别苍白。  当时,我们既要工作又要排练,每天下班之后就在多功能厅练啊。往往是一个出场,一句台词,很小一段戏就要反复的排练无数次。  说实话,当时都有点烦了,真的体会到“不疯魔不成活”这句话的涵义。练到想吐,练到神智都有些不太清醒。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区里、市里,我们一路演出,不仅收获了鲜花掌声,还获得些许奖项。  也正是这次演话剧的经历,坚定了我希望从事表演的决心,并开始积极寻找教授表演的专业院校。
  祝愿所有有梦想的人,有梦才能高飞。
  第七章
工作后报考艺术学校——中央戏剧学院(2)  说到表演,我想中国的艺术院校要首推中央戏剧学院。这里走出了巩俐、姜文、章子怡……在我的印象中,我一直都觉得中戏是比较正规的、专业的,对于演员的培养也更加注重个性化,侧重于话剧舞台;相比起来,北京电影学院更看重学生的外表以及影视表演。鉴于我非帅哥,同时更加欣赏话剧舞台的表演艺术,所以决定报考中央戏剧学院。  当时上网搜了一下,正好有一个中戏本科的考前培训班。  我跟单位撒了个谎,请了一周的假,由于要交学费,还跟同事借1000元钱,瞒着单位、瞒着家里就去上课了。  从我家到中戏(东棉花胡同),大概1个半小时的车程,我每天6点钟起床,一个星期,就这么早起晚归,废寝忘食。  虽然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但是这段经历真是让我记忆深刻且受益良多。  首先我的感觉是专业,中戏就是底蕴厚实,虽然本质上也是个为了赚钱的短期培训班,但是人家确实在这短短一周,请来最专业的老师为大家辅导。课程分为朗诵、声乐、形体、小品短剧……我记得我朗诵的是一首自己写的诗,每个人朗诵完,老师都会给予点评,提出意见;声乐形体是我最喜欢的课,那个形体老师就是当年教刘烨、章子怡的老师,他说刘烨的身体特别硬,当时上形体课最费劲。这个老师也特别喜欢我,说我的艺术感觉特别好,是那种一点就透的,很有灵气。  形体课,首先是老师让我们闭上眼,想象自己是一片树叶,一个球什么的,就是一种解放天性的方法。然后老师让我们即兴跳一段舞,我当时跳了一段劲舞,用刘德华的《独自去偷欢》做伴奏,说起这个还有个小故事呢,当时没准备伴奏带啊,我就跑出去买,当天我还为了臭美穿了一双高跟鞋,在跑回来的路上把脚给崴了,那个疼啊,但就是这样,我愣是坚持把舞给跳完,而且得到老师的盛赞。  声乐课,老师先让我们开开嗓,做了一些简单的练习,然后让我们即兴唱一首歌,我就唱了一个原创的《岔路口》,“天上有蓝色,有白色,天空是透明的……”,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首歌,还说要买下来呢。哎呀,我真的老骄傲了,要知道,这些老师都是专业的啊,她们喜欢我的舞蹈,喜欢我自己的原创音乐,这说明我在文艺方面是有天赋的。  然而,小品短剧课,则让我看到了差距。  中戏的三试是即兴小品,都是现场给你一个题目,然后大家一起演,或者三五结对演,有的是给你一个主题,比如车站、地震……,有的是给你一句话,不管你怎么表演,最后要落在这句话上。说实话刚开始觉得这些特别有意思,但是演着演着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这真的需要常年的积累,对于生活的观察,还有天生的幽默感、机智感、应变能力等等。而我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这种应变能力,你要是提前给我一个剧本,我不停的揣摩排练,也许我能演的不错,但是如果是即兴的,我就真的傻了。很多时候就是反应不来了,对手给你一个刺激,我却没办法迅速应对。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让我和一个男生演同宿舍的好友,一天我发现我的女朋友和他在一起了……我先开始还在生演,演着演着就演不下去了,因为我没有这样的经历,我不相信这是真的,我觉得一切都特别假,从心里就产生了反感,就是我开始怀疑自己了,我出戏了。这种对于表演的过于较真,对于内心的不确定不坚信真的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  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我慢慢体会到,其实表演就是一种游戏,你必须是一种放松的心态,而且完全的相信自己的角色,一旦你过于执拗,质疑角色的真实性,那就无法继续塑造角色,会走向失败。  当时我就觉得自己特别失败,站在舞台上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老师开解我,我也走不出来,我就是不相信自己的角色,演不下去了,这种感觉很痛苦。由此我才意识到表演真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而我是否真的适合表演呢?
  第七章
工作后报考艺术学校——中央戏剧学院(3)  再有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来报考中戏的艺术人才真多啊,当时和我一起参加培训班的有一个叫马丁的小男孩,非常有才华,他报的是导表专业,就是表演系导演班,他就有那种天生的幽默感,人很随和,特别善于讲故事。  还有一个小孩我都忘了他叫什么,好像是某个制片人的儿子。特别仗义,很能张罗事,特别适合做制片。  一个来自内蒙古的,长相有点老气的小女孩。  一个身材瘦弱,喜欢揪着自己头发的跳傣族舞的小美女。  再有就是齐溪了,这个大美女现在在影视园已经小有名气,第一眼见她我就断定她必成大器。也是她让我认识到人和人之间的天赋真是有差距的,而且有时候这种差距是天壤之别。  齐溪个子很高,1.75米,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青春朝气的马尾,以前总听一些文学作品里会说:某某美女的眼睛会说话。这回我可是见识到了什么叫“会说话的大眼睛”,当时在朗诵课时,她讲了一个小故事,那眼睛忽闪忽闪,不间断的传达着某种讯息某种情感,她真的能在瞬间就吸引你的注意,并持久的把控着你的注意力。魔力啊,魅力啊。  还有她的舞蹈,因为之前是军艺的舞蹈演员,所以那个范儿简直没治了,当时她跳的是新疆舞,老师给她打的拍子“咚哒咚哒咚咚咚咚哒”,齐溪就像一只充满了神力的蝴蝶一般,灵动飞舞,真是美啊!  她的声音也很不错,当时她用家乡话唱了一首贵州民歌,声音洪亮,而且很有特点。  最让我佩服的还是她的表演,许是漂亮女孩的缘故吧,多少有些与生俱来的骄傲与锋芒。由于这次培训班的男生少,我经常和她搭戏,每次老师一出个题目,我说要和她商量一下,她就特别自信,说:没问题,咱们上场再说吧。可一上场,她挥洒自如,而我只有傻站着的份了。  有一次我都跟她急了,我说:你能力强可以不用提前说好,但是我不行啊,咱俩必须先大概说一下各自的角色分配。她倒也是好脾气,没有反驳我的建议,而是听完我的布置再上去演。我记得我们演过夫妻、男女朋友、兄妹……演的最成功的就是一起来考中戏的同学,她考上了,我没考上,最后我一段出自真心的表白:“没关系,哥还年轻,还有机会,也许……明年我还来……你这么出色,以后一定能成大明星,你要好好的学,好好的演戏,带着我的梦想,好好的……”征服了她,也征服了老师。  所以说凡是真实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能让观众喜欢的。  培训班之后,大家都去报名,而我没有,记得齐溪还鼓励我说:你就报一个吧,也许就能考上呢?  我是觉得自己已经是本科,并且还在工作,如果真考上,难道我还要辞了工作,重新上一个本科吗?你看,一到关键时候我就变得很世俗,很实际,追求梦想有时候就要义无反顾、舍我其谁,想太多只会牵绊自己前进的脚步。  说到底还是对自己不够自信,但是后来我去报了一个中戏的专科学校。(我是有多幼稚,自以为专科应该比本科人少,而且容易考一些,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这个考试也分为自我介绍、才艺展示、小品等三个环节,前两个环节顺利过关,但也是在小品这一环节被淘汰了。  当时和一个小女孩分在一组,老师给了我们一句话:你怎么能够这样(就是两个人在没有商量的情况下就上台表演,第一句话就要说“你怎么能够这样”,然后两人即兴表演)。  我本来设想的是我们两人是情侣,所以第一句我就气汹汹的说:“你怎么能够这样”,那小女孩特别坏,上来就接了一句:“爸爸……”  我一下就慌了,好在后来稳住了,扯了一大堆,她母亲不在了,她不听话……  失利之后反思,觉得自己用力过猛,还是没有走心,就是形式化的演了演父亲的感觉,实际上根本就不像。  我时常埋怨自己,为什么就没有勇气去考一下中戏的本科呢?也许就能考上呢?考上了我可就是齐溪的同班同学了……
  第七章
工作后报考艺术院校——北京电影学院(我和赵薇同一考场)  考中戏失败之后,我意识到自己在表演方面还真没有什么太大的天赋,虽然我也喜欢表演,似乎在普通人中间也算会表演、有灵气的,但是中戏之行真的让我见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天赋,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于是就想到“转型”做导演。  既然不是当演员的料,咱们就考导演系的研究生。  之前我也说了,要当演员去中戏,要当导演来北影。  中戏培养出巩俐、姜文这样的表演艺术家,而北影培养出张艺谋、贾樟柯这样的大导演。  我都想好了,如果真能考上我就辞职,踏踏实实学习电影导演,奔着张艺谋那个方向迈进。  北影之前我也进进出出很多次了,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北影的帅哥比美女多。他们更注重的是演员的外在条件,这跟中戏注重内在、注重个性的特色不尽相同。  我考试那年,也是赵薇考导演系的那一年。  很荣幸的,笔试的时候,我可是跟赵薇一个考场呢!  但是当时根本没心思看她,注意力全在考题上呢,有有一门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是让写个剧本。  我虽然喜欢写文章,看小说,但是写剧本还真是头一次。  坐在椅子上,那个纠结啊。写什么好呢,当时是冬天,1月份考研吗,冻得我手脚冰凉。  看看,为了梦想,我也是吃了不少苦的。  由于当时我在月坛公园附近的一家健身中心跳JAZZ,每天都能遇到形形色色的、甚至有些奇怪的人,于是我就想到以健身中心为蓝本,写一个发生在健身过程中的奇情故事。  选好题材之后,我就开始下笔了,没想到还真是有如神助,一气呵成啊。  最后的成绩也令我相当振奋,这门考试我居然得了86分,作为一个非专业、第一次写剧本的人,这个分数绝对是种褒奖。  但可悲的是,最终我并没有通过笔试,这次又是折在英语上了。  跟毕业时考浙江大学研究生是一样一样一样的,专业课OK,但英语……  万恶的英语考试,你说好端端的中国研究生考试,你整什么英语难为大家呢?!  我们研究生就必须得英语好吗?真是有病!  教育部就是有病!  这次失利之后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英语搞好,不然考什么考试都受限制;再有也给我增强了信心,原来在编剧方面我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插曲3 杂志伴我度过的青春  中秋节期间,全家大扫除,家人都要求我把积攒多年的娱乐杂志和读者文摘等杂志卖掉,那可是我青春的记忆啊,我怎么舍得啊,看着那些画报上的明星当时青涩的神情,就仿佛看到了昨日的自己。还有那些《读者》、《青年文摘》,每一篇小文章都留下了我的指纹,甚至还有年轻时的思想和笔迹。我怎么舍得把他们都扔掉。  不过在挣扎之后,我还是决定扔掉《北京青年周刊》这些明星类的画报,毕竟这些照片和文字在网络上也能找到,而且毕竟明星已经离我渐行渐远。但是我还是保留了早期介绍娱乐圈的报纸《新舞台》、《中国演员报》、《音乐生活》,也许这些报刊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对于早期明星的介绍和点评还是相当经典的,这可是引领我爱上娱乐圈最早的精神财富。  当然,还有《看电影》、《环球银幕》、《电影世界》、《新电影》等电影类的杂志,我也是毫不忧郁的留下来,今后他们还会继续陪伴着我呢!  至于《读者》、《青年文摘》,我是这么打算的,本想等我退休了,留着慢慢的品读,现在把这个阶段提前一下吧,每天看一本,然后剪报,截取其中最感动的文章写写随笔、感受,我以前就是这样的,看一篇文章然后我还能写出一篇文章,这样我的微博就更加丰富了。  今年的假期安排的都很丰富,满满当当的,粗算了一下,2013年共游历了北京、日照、河北、天津等多个城市共计20多个景点。每个景点都给我不同的感受和回味。虽然丰富,但是也够累的。所以接下来我也想向现在这样,静下来,学习学习,思考思考,还是回去旅行,但频率会降下来。多点时间陪孩子,多点时间休息和整理。有时候像这样整理整理家务,也是一种心情的放松。
  第八章
工作后报考艺术院校——北京大学艺术传媒学院(1)高分通过MFA全国统考  考北京大学艺术传媒学院的经历实在值得大书特书,这是我人生中很惨痛的一个经历,当年我也写过总结,所以直接拿出来给大家看吧。  MFA的初试是全国统考,艺术常识和英语在一张卷子上,150满分,今年(2010年)的全国第一名是127分,我考了121分,在所有报考北大的学生中排名第三。问我为啥能考这么高分,其实也没什么,第一呢是因为之前考了好几次全国统招研究生,经常复习英语,所以英语底子还可以,考这种艺术类的英语试题还能HOLD住;第二呢我报了一个函授班,就是在网上听艺术类课程进行自学。这也是司法考试给我的经验。印象较深的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个老师讲影视发展史,还挺有启发的。  初试顺利通过让我信心爆棚,但是说实话,对于复试我还是挺忐忑的,毕竟,我不是专业出身,又没有在电视台等媒介工作的经验,所以复试实在有点底气不足,其实我就是一个极其热爱艺术的草根,不专业、无经验,要考进北大读MFA,我想除了凭借初试的高分,还有就是一腔热情以及一份真心,不知道到时候能否感动北大的考官们。当然我不是毫无实力、毫无准备的,这么多年在电视、电影知识方面的储备,以及我自身的文艺天赋和艺术领悟力,相信会给我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艺术硕士的复试包括笔试(政治理论、艺术专业题论述)、面试(自我介绍、专业技能问答),笔头的东西倒还好些,属于我的强项,而且这两个月我也可以好好准备一下;但是面试?自我介绍也没问题,凭借多年来选秀的心得,推销自我的本事还是有的,但专业技能方面的东西……毕竟不是专业出身,也没长时间做过电视的相关工作,万一遇到专业性极强的问题,我很可能露怯,哈哈,这也没关系,这段时间好好补习一下,适当的时候可以报个培训班。  上面这些其实还不是最令我担心的,最不确定的是导师这方面,到现在我还不清楚自己报的专业都有哪些导师,更没有与导师见面,联络感情,要知道这在复试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分数、同样实力的备考者,如果一个人与导师有过联系,另一个毫无关联,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除非我特别优秀。所以虽然,对于复试我信心满满、志在必得,但还是心理没底……哈哈,很矛盾吧。  接下来,我的工作:  第一, 搜集历年政治、专业考题,准备笔试。  第二, 构思自我介绍,写简历  第三, 多写电视、电影方面的评论、论文、批评,争取发表  第四, 留意09年电视、电影方面的热点话题,练习口头作文和答辩
  第八章
工作后报考艺术学校——北京大学艺术传媒学院(2)与白岩松、敬一丹面对面  后来我也报了一个短期的辅导班,听历年考过的同学谈经验,当时我还问他们像我这种跨专业、没有从业经历的人是不是很难通过复试,他们说只要你发挥正常肯定没问题,而且像我这种学法律的,传媒圈也很需要。  之后就是疯狂的准备,元旦三天,我都没有出去玩,而是到北图看书、做笔记、复印、回家整理。之后基本上每天都分析总结大答题,背诵、记忆、演练现场评论。我还记得当时是冬天,春节刚过,早早的姥姥姥爷来了,我们租住了附近小区的一家旧房,条件也不好。我就每天在上班的时候用白纸总结几道题目,比如“评价《潜伏》”、“评价《春晚》”等等,下班回爸妈家背题,然后让父母当评委模拟现场评论。一切搞定之后再到租住的地方休息。就这么准备了得有1、2个月,天天如此,努力坚持。我记得到了考试之前,我准备了得有100多道专业题,都是那种拿出来就能评论1-2分钟的。  日、17日,我参加了北京大学艺术硕士的复试考试。笔试的政治题目很“个性”,我复习的都是科学发展观和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而它考的是‘和谐社会’,当时我都出了一头汗,好在我之前考司法考试的时候还看过‘和谐社会’,就在那编啊,实在痛苦。而且北大这次笔试很环保——不用纸件,非用啥投影仪,搞得大家都很郁闷,看不见啊!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耽误了大家答题的时间。往年都是3个小时回答3道题,今年可好,2个半小时回答5道题,我的手写的都酸了,不过,自我感觉专业题目回答得还不错。所以说是有惊无险。  面试还比较顺利,抽的题一道是有关罗京老师的,一道是“网络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说实话刚开始我还有点蒙,问老师能不能再抽一道。后来一想,网络不就是新媒体吗,我前天晚上刚刚准备了“新媒体的影响”这道题(本来是为笔试准备的,但笔试没考),于是就把‘新媒体’换成了‘网络’。在面试过程中,我的表现非常完整、成功。自我介绍绘声绘色,没有任何磕巴;回答专业问题时也逻辑清楚、表达清晰,而且用词精彩。敬一丹老师不住的点头赞许。在随后的自由提问时间内,只有俞虹老师问我问题:你现在做什么?你在工作之后有没有实践经验?你今后对于广电专业有什么设想?在毕业时,准备如何完成毕业作品……  说实话,我回答得流畅、诚恳,也比较切中要害,也得到老师们的些许认同,比如大家都会微笑、点头。当时我也觉得挺得意的,从考场出来特别高兴,心想我一定能考上。但是随后我又陷入担忧……  我陷入担忧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表现得还不是特别特别出色,我表现得还不是很强势,在和老师的博弈中不是特别的积极主动,那种志在必得、自信笃定、神采飞扬的态度还不是特别鲜明。  比如,老师问:我们的招生简章写的很明确,是培养专业人士,你在毕业后有没有广电方面的经历?  我当时回答:没有。其实我完全可以开玩笑的说:接受专访算不算,还有我给央视导演写过晚会串词。在这种时候,需要自己去开发一些话题,把焦点往自己身上引。再有,我也可以说:现在我是没有专业的实践经验,但并不代表我明年不会参与相关的工作,不代表今后2年我没有机会去制作自己的节目。人都是在发展的,北大考查的应该是一种可能性、可塑性。我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广电传媒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现在我就是需要一个机会和一个平台,有了这个机会,我就能进入广播电视这个领域,我就可以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再说咱们招生简章也没有明确写明不是本行业的人才不可以考MFA。  再比如,老师问:对于今后毕业时的影视作品,你怎么考虑的。  我的回答是:现在暂时我还没有具体的去考虑这个问题,因为还没有开始学习,但是我想今后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只要有机会,加上自身的努力,一定会完成相应的作品。  但其实我可以更聪明一点,说:我们单位和法制进行时等电视节目合作非常多,我也认识他们的主编、记者,今后如果我要完成毕业作品,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的平台去制作一些法制节目;再说,如果我真的考上MFA,会认识很多在这方面工作的同学、朋友。我现在已经具备这方面的潜力,我需要的就是一个机会和相应的平台、资源,只要我掌握这些资源,完成毕业作品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都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比如我没有学过一天艺术,我不是也通过全国联考,并且取得121分的好成绩。凡事都事在人为,我相信自己一定行!  …… ……  其实我也不确定如果真像上面那样去说去表现,效果会不会更好,但是我觉得做事情,尤其像我这样确实存在明显劣势的情况,真的应该把工作做得更细、把事情做到极致,就是让你一点都挑不出我的毛病,或者说让你看到我的决心和真诚。尤其是有些话,在此前我明明也想过、做过准备。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一来太兴奋、太得意,二来也是因为有点紧张,所以就没有把话说得那么满、那么绝对、那么锋芒。(不过,如果真的那么锋芒毕露好像也不是太好,所以那天我基本上还是比较平和、谦逊、诚恳,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和激进的言辞;又不过,也许北大就喜欢这种锋芒毕露的感觉,谁知道呢,哈哈哈)  唉,我真是一个天生的操心的人,即便自己考得这么优秀、表现得这么出色,我也不放心、不踏实。家人都说我这几天魔怔了。其实接下来我真的应该好好享受生活了,多陪陪家人和孩子,然后找机会与同事唱唱歌、打打球,有机会的话还可以与《名人堂》联系,看能不能参与他们的节目,总之就是想办法向这个方向靠拢。然后平静的等待复试结果的来临。  其实我就是太在意、太担心了。说不定人家北大会公平公正的对待我,听说北大是按照总分进行排位,取前50名,联考成绩和复试笔试成绩加在一起占30%,面试成绩占70%,而且都是现场打分后密封在小袋子里,等到全院开大会时统一拆封、统一计算排位,所以按照常理北大应该将我录取。(如果不录取我,真是天理难容。)如果最后的结果确实不尽如人意,我也一定要找他们问个清楚。如果确实我在某个环节自身出现问题,那么请明示,我明年可以继续努力,接着考;但如果不是我自身的问题,就是由于我没有实践经验而不要我,那么我真要质疑它考试的必要性了。既然是个考试,就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每一项都表现得很出色,总分也靠前,为什么不录取我。如果这样的话,还弄什么全国联考、笔试、面试,直接把人叫过来问问有没有实践经验、并展示作品不就行了。  哈哈,我又犯病了,试都考完了,不要想这些没用的了。也许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完美大结局呢——我凭借自身的出色表现考上北大艺术硕士,我的辛苦既没有白费,北大也没有暗箱操作,希望一切都能如我所愿,天可见怜,苍天你若真的有眼,一定会帮我!为了我亲爱的妈妈那么辛苦的陪我复习,为了我的宝宝那么无辜的无法与我亲昵,为了我的老婆为了支持我而辛勤付出,为了我自己这么认真、刻苦的学习和如此费心费神的内心煎熬。  其实这些天,我的心情慢慢平复了,虽然还是有些担心、自责,后悔没有把那些为自己加分的话(比如为了复试,我准备了40多道题目,都认真写出答案,进行背记、复述)都说出来。但是我也明白现在想太多也没有用,应该平常心面对。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表现,但也做好接受最坏结果的准备。
  第八章
工作后报考艺术院校——北京大学艺术传媒学院(3)黑幕,又见黑幕  复试的结果出来了,我排在第62名,最终没能考上北大的艺术硕士。  这个结果其实之前想过,但当老师告诉我分数的时候,我还是特别的难过。  我难过,其实不是为了我自己,虽然付出很多,但是这是我所喜爱的事业,为此付出我无怨无悔,我可以重新鼓起勇气再考一年,也可以潇洒一点——爷不考了,不陪你玩了。毕竟这对我的工作、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  我难过,是因为我的家人。他们为了支持我考艺术硕士付出很多,我觉得自己辜负了他们,对不起他们。  我对不起妈妈,考前一周,她天天听我复述广电方面的口头论述题,充当考官,陪着我练习,尤其在考前一天,她身体有些不舒服,但是为了我还是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听我说。  我对不起老婆,考前一个月,我为了能够专心复习,天天住在我父母家查资料、整理题目、背诵记忆,而她只能在她父母那,一个人哄着早早。  我还对不起可爱的早早,他还那么小,正需要父母的关爱,我应该天天和他腻在一起,给他读儿歌、陪他玩。但是为了准备复试,整整一个月,我都没怎么亲近他……  真的,我自己的失败,其实没什么。就是一个考试而已。  但是,这次失败对不起我的家人,对不起他们为我的付出,面对他们,我特别惭愧、难过。  当然,家人不会责怪我,他们只会说:只要你好就好了,只要你不难过,我们都没事。  但是越是这样说,我就越觉得有负于他们对我的期望。  现在我的情绪确实很低落,我想我拥有悲伤的权利,但是悲伤过后,我应该痛定思痛,想想今后将何去何从……  虽然之前也预测到了这样的结果,但是我还是很难接受。  毕竟我的初试成绩121分,在所有报考北大艺术硕士的学生中排名第三,这样一个“高起点”,却在复试之后,沦落到第62名。60名次的下滑,真的是我实力、能力的体现吗?!  我不信!坚决不信!  先说笔试,150的满分,居然只给我88分,而我预估的分数在120-130之间,再离谱也下不了100分。88分,这是对我真诚与热情的侮辱,对我辛勤付出的侮辱,对我智商和能力的侮辱,对我家人全力支持的侮辱!3道题,每题50分。第一题是“国家形象与影视传媒的关系”,第二题是“制播分离对未来广播电视行业带来的影响”,第三题是“梳理2009年电视剧,选取一部进行评价”。这三道题可以说我全都压中了,在之前的复习中我也都进行了重点准备,从网上、广电专业期刊摘取了相关内容,并联系实际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一份较完整的“标准答案”,考前我也把这些答案背的很熟,在考试时也根据题目的设置进行了加工、修饰。说句良心话,第一题、第二题我自认答得不是太完美,所以我估计得分在40分左右;而第三题我之前准备的特充分,预估分在45-50之间,这样算下来我觉得120分应该是情理之中的,没想到只给我88分,差了将近40分,我都怀疑,判分老师是不是漏判了一道题。当然这种主观题本身就存在不公平的隐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家就是不喜欢你的观点和论述,就是给你打低分,我们考生作为弱势群体也没有办法。但是作为专业老师,你们再不喜欢,我答得观点也是主流观点,也不至于这么差劲吧,都没让我及格。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判分老师认定我是非专业考生,所以故意压低分数。  再说面试,我之前准备了100多道题,这次面试我也抽中了其中一道“网络对于影视媒体的影响”,就像我前几篇文章提到的,从面试自我介绍到回答专业问题以及回答老师的提问,每个环节我都表现得十分镇定、自信,回答得也流畅、完整,虽然在个别问答中表现得不是特别的“个性张扬”,但也算中规中矩、老实诚恳。说实话我在出面试考场的那一瞬间感觉特别良好,觉得这次发挥的相当出色,肯定没问题了。没想到同样是150分满分,最后我的得分只有93分,虽然我不知道老师们的评分标准,但是这个分数也与我的预期有很大差距,而正是面试上的巨大差距(据说,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前50名基本上面试都是110左右,只有第50名是96分)决定了我这次的全面失败。可是为什么呢?我表现得已经非常好了:自我介绍简短精练,非常诚恳;回答问题切中要害,重点突出,敬一丹老师都连连点头。到底问题出在哪呢?  其实,面试中,俞虹老师的提问已经泄露了考官们的心机——你不是这个专业的,又没有从业经历,你又没有想过今后如何完成你的毕业作品?  我非常明白,就因为我是非专业的,就因为我没有广电方面的从业经历,所以不管我面试表现得如何的亲切、自信,回答问题如何的流畅、精彩,各位考官都会视而不见。老师们其实已经在我进入考场之前就已经设定好了我的面试成绩,所以无论我表现多好都无济于事,他们会习惯性的压低分数。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对待我呢?你们在招生简章上又没有明确说明非本专业、没有从业经历的人员不许报考。如果你们写明,我根本不会来考;现在我报考了,表现还不错,为什么要又在复试阶段故意刁难、苛刻。这就是一种歧视和暗箱操作。如果你们的评判标准就是以实践经历和专业作品为依据,那请问还搞初试、复试、笔试、面试(自我介绍、回答问题)这么多花样干什么,直接让考生拿着作品和简历来展示一下就行了。连某专业艺术硕士培训机构负责人也承认,北大复试确实存在打“人情分”的情况(对于有私人关系或者请客送礼的考生格外照顾),而对于非专业考生也确实存在排斥的现象。
  第八章
工作后报考艺术院校——北京大学艺术传媒学院(4)失利后的反思  实在没想到,堂堂的中国第一名校,声名显赫的纯洁的北大学府,居然也存在这种贪污、受贿,不公平、不公正的丑恶现象!  悲伤过了,气愤过了。  爱过,也曾恨过。  流了汗水、湿了眼眶,也骂了、咆哮了。  该是我平静下来,思考未来的时候了。  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北大我是不想考了,真的受伤了。(但也不一定,也许我稍后会收拾好心情,再次报考北大,但是估计那时我心里多了一份故意挑战和呕气的情绪,这也是一种力量,我倒要看看我变强大之后,你们还能如何黑暗?!)  艺术硕士也不想考了,通过这次考试我也确实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不是实力和能力上的,我说过我已经具备了广电方面的素质和潜力,就是需要一个机会。  我所说的差距是现实的差距。从法律,跨行到广播电视艺术,这个跨度确实太大。如果不采取一些特殊手段,我真的无法参与制作电视节目,没有实践、没有作品,再参加不管是哪个学校的复试,确实也显得不够硬气。可是真正参与到广电工作之中又谈何容易,人家用人单位也要看你的实践经历,你没有实践,人家凭什么让你参与进来,就凭你的文笔、你的自我介绍?真是难啊!  所以我要准备考艺术硕士,就必须在“实践经历”上有所突破,必须得有自己的作品。  或者,我也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要不要‘转移方向’,既然广播电视离我这么远,我可以选择曲线救国的道路。比如考人大的新闻系。虽然这也是跨专业,但跨度不大,而且毕竟我多年来从事法制新闻写作,积累了大量的发表文章,这就是我的实践经历,也是我的作品。既然作广电媒体有难度、有障碍,那我就做纸面媒体,这应该是我的优势。而且从大传媒的观念来看,纸媒与电媒有很多共同之处,也就是说我前一年的复习并没有白费,很多观点、知识都能用得上。所以接下来,我应该上网查查相关信息,如果人大新闻系有在职研究生就好了。  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就要妥协和放下,寻找那些真正适合自己的、容易得到的,也许你的人生就会更加快乐、圆满和幸福。做人,千万不要为难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快乐才是最最重要的。  珍惜你所拥有的,感恩他人所给予的;放下你所失去的,宽容他人不给予的。与自己妥协、与生活和解,寻求一种内心的平衡与平安。  正如一首歌里唱的:生命给你一些,不给一些,这些、那些全是体验。  这是生活教会我的,也是快乐唯一的方法。  看完了之前写的这些心得体会,感觉自己当时的伤心难过真是大可不必,这次失败的经历其实真的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如果当时我很顺利的进入北大读研,最后不一定能学到什么特别的知识,不一定拿到硕士证书,不一定认识那么多有意思的朋友,也不一定获得我想得到的工作机会。人生就只有一次,没有假设,没有如果。很多事情都是缘分,我没能考上北京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这也是缘分,该着我和北大没有缘。但反过来想,多亏没有考上北大,我才有机会上了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文化艺术策划专业,才认识了那么多好朋友,才有了那些不一样的经历,最终才能顺利的拿到艺术学硕士学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从最初的中国传媒大学到中央戏剧学院,到北京电影学院,再到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我这一路走来,报考艺术院校的经历,实际上也是我对自己不断认知的过程。从最初的播音主持到表演、导演再到艺术与传媒、文化艺术策划,我所报考的学校在变化,专业也在变化,通过考试、学习,我在不断的寻觅着自己的目标,也在不断修正着自己的方向,最后终于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一开始就是清晰的,然而对于我以及大多数人来讲,这份历练是无法避免的,这个“上下而求索”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成长!
选择与坚持  前天看了鲁豫《说出你的故事》,这期采访的是郭晓东。  晓东一直是我比较欣赏的演员,即可以很朴实,也可以很性感,戏路很宽。  但是昨天的节目中我才知道他曾经考过5次北京电影学院,并且在北漂的生涯中有过悲惨的经历。  人就是这样,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在你最想放弃的时候,再咬牙坚持一下,也许就会迎来曙光,迎来转机,从而走向康庄大道。  由此想到自己,我也那么热爱文艺、艺术,毕业之后2002至今,我考过北影导演系、中戏表演系、广院播音系、北大艺术系研究生……我一直在尝试、摸索,可以说在艺术的这条道路上,我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寻求出路。但有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我没有坚持。我说的是,我没有执著的、坚定的认准一门专业、一个学校,长期不断的考下去。我都是浅尝辄止,试了一次,失败了就没了下文。我总在尝试新的东西,而没有在一件事情上持之以恒,我想这也是我这么多年,虽然一直很努力,但一直没有成功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假设一下,我就考中戏表演系,我选定了,1年、2年、3年……持续下去,直到考上为止,只要有这种决心、这种气魄、这种破釜沉舟的精神,我是不是真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包括2009年的北大艺术硕士,我也只是考了一次,如果我坚持下去,会不会有机会?!  人生啊,有时真的让人难以捉摸。我该如何去做,是‘聪明’的就此放弃,还是‘愚蠢’的执著追求。这也是一个选择。  接下来,我真的要好好想想,我到底要选择一个什么专业?  表演?虽然是我最喜欢的,但也是我最没有自信的,自身条件在那摆着呢。  导演?这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编导策划?似乎是我擅长的,但我从没真正的实践过。  编剧?这是还没有尝试的新领域  还好,我已经把播音主持、歌唱、舞蹈等专业彻底放弃。  再有,我是要考本科还是脱产的专业硕士还是在职研究生?  表演本科,好像不太现实,我已经是本科,辞掉工作再去学个本科,一切都从头再来,这个成本是不是太大?  导演研究生,先不要说专业复试考试,就算是全国统考的英语,也是一道我无法逾越的障碍!  艺术类(表演、编导、编剧)的在职研究生,全国统考我肯定没问题,一定能高分通过,但专业复试呢?北大已经考了一次,就因为我没有实践经验而将我拒之门外;其他艺术类在职研究生都是脱产的,难道我真的要辞掉工作?  有时想想,真的挺难的。我去社会上找文艺方面的工作吧,人家要专业学历、专业经验,我没有;想着考学吧,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方式实现职业上的突破,人家学校又要求有专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平稳度过青春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