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德艾兴莫斯科多莫德多夫机场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欢迎来到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摘要]艾兴多夫是德国中、后期浪漫主义作家、诗人,更是德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一个无用人的生涯》故事简单,但其意蕴深厚,并且带有强烈的宗教意向。他的作品体现了浪漫主义自然哲学观,其旨在追求人神之间的对话。作者透过人与自然和谐的这个切入点,体现出自身渴望回归自然以及与自然同一的生态思想。这种自然哲学观也体现了一种对自我,对人类的救赎,或者说是精神的重塑。
关键词:艾兴多夫,浪漫主义自然哲学观,回归自然,精神重塑
1.1 德国浪漫主义自然哲学观
德国的浪漫派与&狂飙突进&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浪漫派排斥启蒙运动对理性的推崇,也无法否认德国浪漫主义源于欧洲启蒙运动。&浪漫文学并非横空出世,在某种意义上,启蒙运动就是它产生的土壤和自我定位的参照。[1](51)&浪漫派的作家置身于文学创作中,追求回归自然,追求美和自由。他们用身心去体会自然,并感悟于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又对比之现实的黑暗与丑恶,于是只能投身自己的作品,用作品抒发心灵与自然的共鸣之声。浪漫派想摆脱社会理性刻板的制约与局限,企图追求更深层的精神解放。他们作品中自然便是自身想象力所及之处,更是他们的精神世界。
1.2 德国浪漫派与自然
诺瓦利斯这位早期的德国浪漫派作家的诸多代表作,如《夜讼》[2]等,无不显现出他&魔幻唯心主义诗学&奠基人的地位。他的诗话小说之一《塞斯的学徒》[3],主要阐述的就是诺瓦利斯的自然哲学观。他认为,自然是拥有灵性的存在,人们应当追求与自然界的融合,而不是企图去主宰自然。曾经,人类与自然是共存的和谐关系,而如今这种和谐的关系已然遭到破坏,但终将归于和谐的融合。
从浪漫派的自然观的角度来看,只有自然才是至纯至美的,它不食人间烟火,才得以摆脱人间的精神痛苦。正如弗里德里希&富凯的童话小说《水妖》中倾国倾城的水妖温迪娜结婚时说的,&说到灵魂,它是可爱的东西,不过它也是极为可怕的东西&&而我往常是多么轻松,何等快乐!& [4](88-89)。水妖回归自然的怀抱的时候,轻松而又快活无边。可是在她作为人妇的期间里,身心异常沉重。这又何尝不是浪漫派自身心灵状态的写照。只有在身处自然之中,才可以得到心灵的慰藉与平和;然而回归现实的时候,又充斥着对现实生活的哀痛与无力。
《离别》是艾兴多夫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诗,其中写到&美丽的森林,碧绿青苍。你是虔诚的圣殿,优美的驻留之地!人间,繁忙的世界,常常欺骗地喧嚣一瞬间,&&& [5] (17)。由此可以看出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属于自然的世界,是远离尘世凡俗的地方,它美丽迷人,是个远离世俗功利的圣殿。而另一个完全相反的世界则是人间的世界,是一个繁忙而又充斥着&常常欺骗地喧嚣&的地方。
1.2 《一个无用人的生涯》的自然书写
艾兴多夫向往着自然与田园的美好生活,这在诗人最具代表性的中篇小说《一个无用人的生涯》[6]中颇有体现。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异常宁静和谐的田园世界。而一个不事生产、被公认为&无用人&的青年人,却在自然的世界里歌颂着、寻找着&上帝的奇迹&。离家漫游的路上,青年人唱着歌、拉着心爱的小提琴,还爱上了一位迷人的姑娘。他碍于身份的差距,也只能将爱情倾注于歌声和琴声里。带着爱而不得的苦恼,他又继续漫游,在自然中寻求一份宁静的纯洁和自由。这段近乎荒唐的奇妙漫游之旅,让他一再陷入种种诱惑之中,却又从中超脱出来,随缘而行随意而动,始终和大自然一样纯洁、天真并且可爱。最终这个&无用人&获得了童话般的幸福。
2. 无用人在自然中的感悟和经历
2.1 无用人对美妙音乐的执着
&无用人&是一个快乐的音乐家,他和朋友般的小提琴组合在一起,就是自然的歌者。他赋有音乐的天分,因为他的音乐来自心灵,来自自然。漫游途中,&无用人&在伯爵的宫里做园丁、做税务员,但他发现这样的生活并不是他理想的追求。&在屋里,巨大的账册还是打开着的,简直被我遗忘的小提琴,满是灰尘,挂在墙上。可是,从对面的窗户射进来的一线曙光,正好闪烁地射在弦上。我心里感动了&&&跟我来吧,你这个忠心的乐器!在这世界上没有我们的份儿!&&音乐无论何时何地都伴随在他的左右,即使他曾经遗忘了这点,但终究会回到音乐身边。他的歌声中充斥着他的悲伤,他的快乐,还有他向往着的自由。
漫游途中,三个来自布拉格的大学生也坚定了他对音乐的执着。人们也曾像教训&无用人&一般教训他们,认为他们不应该该游手好闲地在世界上流浪,应该努力求学,成为他们口中的有用之人。可是就像这三个大学生说的那样&让别人复习他们的功课吧。我们却要读上帝在外面给我们打开的巨大图画书!是的,先生相信吧,我们会成为很有用的人&&&。这和&无用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音乐带给他本身以及周围人的快乐是无价的,而人们认为的有用在他看来了无生趣,&躺在家里无事可干的人,看不到曙光初露的清晨,他们只知道为抚养子女、挣得面包,忧虑、愁苦和操心。&&无用人&在自然中感受&上帝的奇迹&,并且用音乐将之表达出来,无论快乐、忧伤,亦或是对爱情的渴望。
2.2 无用人对纯洁爱情的渴望
如同&无用人&歌中所唱的一般,他深深的爱上了一位美人儿。他歌唱她的美丽与高贵,他用无数新鲜美丽的花编成许多花环,那里面满载着他的爱恋。但是身份的差距让他只能将心中的爱情深埋。心中爱情的花朵几度盛开,又几度凋零。在&无用人&误以为美人儿已做他人妇之后,就只能怀着爱而不得的苦恼,重新踏上漫游之旅。
深深的绝望并没有带走他的一切。途经的小村里,&无用人&奏着欢快的舞曲,音乐让那些僵硬的、无趣的过活着的人重新焕发了光彩,同时也吸引住了一位少女,赠他以玫瑰。&送我玫瑰花的少女,年轻美丽和有钱。我在这儿转瞬间就可以找到幸福&&。&这种&爱情的幸福&不乏金钱与美食,就像大多数人所追逐的那样。可是&无用人&放弃了这个机会,他又想起了深爱的美人儿,即使夜月空寂、孤苦伶仃的可怕,也没有让他屈从于一时的诱惑。
爱情是人类心灵中一种最勇敢的天性。他的爱情不坠于庸俗,他的爱情不是画中的银光,不是诗中的金线。那是纯粹的,不含金钱财富的爱恋。也因为这样的坚持,他得到上帝的祝福,在他回到最初的宫殿时,得到了&一切的一切都很美满!&的爱情。
2.3 无用人对自然的钦慕与向往
&上帝要对谁显示真正的恩惠,就会派他去漫游广阔的世界,让他看看上帝的奇迹,高山、森林、河流和田野。&&&他不与世俗同流,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幸福。任庸俗的人滞留在原地,工作、挖土和耕地,但是&无用人&却去往辽阔的世界游历。宫殿的园丁训诫他说:&不要到处游荡,不要搞不能挣钱的艺术和没有用的事情;他说,这样我将来也许还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可&无用人&只会在园丁骂他是懒鬼的时候,苦恼着,却并不是苦恼着别的什么,只是苦恼当他朝辽阔的大地看的时候,他的鼻尖妨碍了他。这种率性自由的姿态,无不表达出他对自然的钦慕与向往。
&无用人&的旅途中的常常伴随着一些窘迫,因为他匮乏的金钱。可当他在旅途中奏响音乐时,那些自以为懂事的人掏出的一枚小银币却依然被他厌弃。因为与快乐相比,金钱显得一无是处了。所以他把他的快乐分享给众人,却不以此作为营生的手段。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相关哲学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哲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哲学论文
热门:&&&&月夜--艾兴多夫诗选作&&&&&&者:【德】艾兴多夫 著 曹乃云译出 版 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间:1994
印刷时间:1994印&&&&&&数:装&&&&&&订:平装版&&&&&&次:一版一印开&&&&&&本:页&&&&&&数:字&&&&&&数:I&&S&&B&&N:品&&&&&&相:九品售&&&&&&价:110.00(已售)出售日期: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18.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00.00八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95.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60.00九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60.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18.00九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一版一印85.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20.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25.0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一版一印105.00十品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月夜 德 艾兴多夫 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_百度知道
月夜 德 艾兴多夫 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阵微风拂过,麦穗随风轻摆。在月光的映照下,写出作品也会带来满足的成就感.要重视酝酿诗情,保持某种习惯,“她现在花容灿烂/梦沉沉地怀思”。这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作者如高明的画家,优美而传神地绘出意境,以微观的物动,反衬宏观的夜静。第三节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展开浪漫的想象,写出诗人内心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将天地相连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比如一边放松地听音乐一边构思诗句,对启发灵感是有益的,益于写作的发挥. 顺序有点乱,完全是由描绘的意象!从生活中捕捉美并加工提炼成诗,对于我们写诗爱好者来说,是充满乐趣的过程,生动简练,让人动情,仿佛吻着大地。一个“吻”字、节奏和韵律表达的。极其清新单纯的抒情小品,吟咏月夜的诗鲜有出其右者,诗人又将视线投向广阔的原野,不知不觉读者已陶醉在宁静的幻梦,有一种莫名的思绪从心中升起,心灵生出了天鹅般纯洁而轻灵的羽翼,在夜空中飞翔,原野上的一切都依稀可辨,青天心里似乎格外甜蜜而陶醉,在德国文学中艾辛多夫因此被誉为&月夜诗人&:天空仿佛低头吻过了大地;森林里枝叶沙沙作响,自己整理吧,“飞过静静的原野”,犹如梦呓般的低语。不知什么时候,把青天写活了。“吻过大地”之后,大地献出美丽的胸怀.作品首先用拟人的手法,将读者带入安谧迷幻的气氛,生动传神地展示出月亮、云彩相互映衬下的天空那种朦胧迷离的特点,如诗如画,恍惚中,把青天与大地浑然一体的情态描摹得淋漓尽致,天也如人,飞向那溢满月光的梦中家园。回家的感觉真好。第三节触景生情,浑然天成,天空中布满了星星,璀璨的星光将夜空点缀得更加美丽迷人。 置身于如此动人的夜色之中,诗人心醉神迷。全诗没有一句直抒胸臆,诗人所追求的理想。 第一节,诗人并没有直接描摹“月夜”,而是宕开一笔,觉得有一支美妙的夜曲回旋在心底。第一节用拟人,“吻”字明写自然美,暗写情感美;第二节用反衬,情思灵动。艾辛多夫是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颇具“意境”之美。艾辛多夫本人则具有幻想家的气质和隽永的情怀。 诗人以细腻柔婉的笔触,描绘出一幅静谧优美的月夜图,给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似梦似幻。 第二节,飞越无边的森林,有血有情。想象神奇,好似微微起伏的波浪,将视线聚焦到头顶上的天空:那湛蓝的夜空深邃而悠远,一直延伸到远方,与地平线连在一起一个“吻”字.优美的诗是发自心弦的动听音乐,诗人坦诚地敞开心灵世界,传递美妙的旋律让我们共鸣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析舒曼音乐作品《月夜》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析舒曼音乐作品《月夜》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32人关注)
&(6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兴多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