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丙种球蛋白价格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丙种球蛋白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kakafan
人免疫球蛋白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已有 40 年历史,其主要作用是调节体内免疫应答,但不增加机会性感染,因此在治疗免疫相关疾病中大受欢迎。据统计,各系统疾病中使用丙球的比例为神经系统为 43%,免疫系统为 33%,肝脏疾病及肿瘤 19%,可见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丙球治疗占主要地位。然而,目前尚无关于丙球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指南或专家共识,近期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 Zivkovic 教授在 Acta Neurol Scand 杂志上发表综述,系统总结了丙球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来源丙球是一种从健康人静脉血中提取而成的免疫球蛋白,其含有健康人血清的所有抗体。丙球的主要成分为完整的 IgG 抗体(主要是 IgG1 和 IgG2)及少量的 IgA、IgM、可溶性 CD4、CD8 及 HLA 分子。其中 IgA 抗体在 IgA 缺乏患者中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故此类患者需要输注去 IgA 的丙种球蛋白。生理作用血清内的丙球在预防病原体感染和维持免疫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健康个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丙球与 B/T 淋巴细胞相互作用,调节细胞因子、清除补体、阻断抗体的合成,同时能调节各种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药理作用丙球半衰期为 18-32 天,而血清 IgG 水平的高低是反映丙球疗效和不良反应的重要指标;给予丙球后,若血清 IgG 水平超过 6000 mg/dl,血栓形成的风险明显升高。丙球 2 g/kg 的单疗程治疗可使血清 IgG 水平达到 5000 mg/dl,若此时在 IgG 水平回归正常水平(545-1560 mg/dl)前再次给药,可能导致高凝状态。一般 2 g/kg 剂量治疗 GBS 两周后,血清 IgG 水平降至到 1880 mg/dl。剂量选择静点丙种球蛋白的剂量推荐:诱导期:2 g/kg,分 2-5 天静点;维持期:1 g/kg,分 1-2 天,每隔 3-4 周,维持 1-2 年;维持治疗期间急性加重的剂量调整:增加剂量至 2 g/kg,分 2-5 天静点;缩短用药间隔。 表.
丙球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适应证及推荐意见 疾病推荐级别证据级别CIPD一线用药一级证据格林巴利综合症一线用药一级证据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一线用药二级证据副蛋白血症神经病(IgG/IgA)不推荐一/二级证据副蛋白血症神经病(IgM)不推荐为一线用药一/二级证据血管炎性神经病三线用药四级证据重症肌无力二线用药(中-重度的患者)二/四级证据Lambert–Eaton
综合征一线用药二级证据皮肌炎二线用药二级证据多发性肌炎二线用药三级证据坏死性自身免疫性肌病二线用药三级证据包涵体肌炎不推荐一级证据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不推荐一级证据僵人综合征一线用药二级证据多发性硬化其他治疗无效或孕妇、哺乳期一级证据视神经脊髓炎二线用药四级证据自身免疫性癫痫二线用药四级证据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三线用药四级证据 给药途径静脉给药是丙球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但同样可以皮下注射;相对于静点,皮下注射可增加局部用药浓度、减少溶媒体积,然而用药前需要排除有无出血及皮肤疾病。皮下注射可作为免疫缺陷患者长期维持治疗的用药途径,但不能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常规给药方法。皮下注射较静点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方便、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但对疾病远期预后的作用需要进一步评估。不良反应丙球常见的不良反应少见,较严重的有血栓形成、头痛、无菌性脑膜炎等。血栓形成:大剂量丙球治疗后由于血粘度增高,导致血栓形成,其发生率为 0.1%-0.6%;有趣的是皮下注射发生血栓的风险低于静点。头痛:多出现于首次静点后,且与注射剂量有关,大剂量丙球更为明显(据文献报道高剂量下头痛发生率 56%),口服小剂量激素可显著减少头痛和无菌性脑膜炎的发生。此外,作为血制品输注丙球可能导致 HIV、感染病毒及其它病原体传播。综上所述,丙球作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重要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具有适应证广、安全、不良反应及禁忌证少等优点,但目前来看,我国对丙球作用认识不够全面、用药费用昂贵等因素使多数患者不能接受丙球治疗,今后临床工作中还需进一步推广。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过敏反应相关文章
血栓形成相关文章
重症肌无力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光荣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怎样合理使用丙种球蛋白?
  第一,丙种球蛋白注入人体后产生的免疫力是被动给予的,不是自身主动产生的,一般2周就被排泄,之后体内丙种球蛋白的含量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要长期保持体内所含丙种球蛋白的高水平,就必须每隔2周注射1次。
  第二,应用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适应症,因为该药随所含抗体量的不同而预防效果各异。普通的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甲肝、流行性等。
  第三,如果反复注射丙种球蛋白,因其本身可作为抗原,刺激人体产生一种对抗丙种球蛋白的抗体,即抗抗体,一旦再注射丙种球蛋白,就会被抗抗中和,不能发挥其抗病作用。
  第四,人体自身能够合成丙种球蛋白,如经常使用外来药品,就会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
  第五,由于丙种球蛋白是血液制品,万一在来源上把关不严,反而造成血源污染,使健康人体传染上疾病,况且对人体来说,外来的丙种球蛋白毕竟是“异物”,个别人注射后可能会引起反应。
  第六,不能把丙种球蛋白作为补药来使用,那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想通过反复注射该药来长期预防疾病、增强体质是不可能的。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2:40
李光荣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李光荣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李光荣大夫提问
李光荣的咨询范围:
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遗传性肝病、肝硬化、肝衰竭及其他肝病的诊治
李光荣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感染内科好评科室
感染内科分类问答丙种球蛋白的用法和剂量_百度宝宝知道丙种球蛋白 - 搜狗百科
丙种球蛋白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代替医嘱。
丙种球蛋白(外文名:γ-globulin、gamma globulin),是用于治疗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与抗生素合并使用,可提高对某些严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感染的疗效并且预防,预防麻疹等病毒性疾病感染的一种处方药。
丙种球蛋白
γ-globulin、gamma globulin
丙种球蛋白
是否处方药
中文简称:“丙球”英文名称:γ-globulin、gamma globulin【别名】 免疫血清球蛋白,普通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注:由于人血中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为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有时丙种球蛋白也被混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冻干制剂应为白色或灰白色的疏松体,液体制剂和冻干制剂溶解后,溶液应为接近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微带乳光,不应含有异物或摇不散的沉淀。
丙种球蛋白注射剂注射丙种球蛋白是一种疗法。它是把内含有的大量输给受者,使之从低或无免疫状态很快达到暂时免疫保护状态。由于抗体与相互作用起到直接中和毒素与杀死细菌和病毒。因此免疫球蛋白制品对预防细菌、有一定的作用。
药代动力学的生物半衰期为16~24天。
1、丙种球蛋白含有健康人群血清所具有的各种抗体,因而有增强机体抵抗力以预防感染的作用。2、主要治疗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和3、预防,如和等。4、用于麻疹、、、等病毒感染和的防治5、也可用于哮喘、、湿疹等内源性。6、与抗生素合并使用,可提高对某些严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感染的疗效。7、,又称,常见于儿童,丙种球蛋白是主要的治疗药物。
1、对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者。2、有抗体的选择性IgA缺乏者。3、发烧患者禁用或慎用。
除专供静注剂型外,只限于,不得用于静脉输注。冻干制剂可用溶解。一切溶解,注射等操作均应按严格的消毒手续进行。
1.预防麻疹:为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可在与麻疹患者接触7日内按每kg体重注射0.05~0.15ml,5岁以下儿童注射1.5~3.0ml,6岁以上儿童最大注射量不超过6ml。一次注射预防效果通常为2~4周。2.预防:按每kg体重注射0.05~0.1ml或成人每次注射3ml,儿童每次注射1.5~3ml,一次注射预防效果通常为一个月左右。3.用于内源性:每次10ml(含量10%者),3周内注射2次。胎盘球蛋白每次6~9ml。
丙种球蛋白注射剂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剂时,可能发生类过敏反应,如不适、荨麻疹、咳嗽、发热,严重者出现等副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制剂中含有微量,活化后引起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或是在感染时体内的与制剂中的,激活补体所致。
1.按来源可分为两种,一为健康人来源的丙种球蛋白制剂,按有10%、16%、16.5%等数种(国内制品浓度在10%以上),其中丙种球蛋白占95%以上。另一种为胎盘血来源的丙种球蛋白(血丙种球蛋白),即胎盘球蛋白,含蛋白质5%,其中丙种球蛋白占90%以上。胎盘球蛋白因丙种球蛋白含量以及纯度均较低,其用量应相应增大。2.除专供静注用的制剂外,一般制剂不可静注。3、开瓶后应一次注射完毕,不得分次使用。4.注射大量时,可见局部疼痛和暂时性体温升高。5、本品出现混浊,有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玻瓶有裂纹、过期失效、均不可使用。6、发烧患者禁用或慎用。7、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严禁冻结。
1、人胎盘血制备的丙种球蛋白中含有少量A或B血型物质。故孕妇使用时要慎重,否则可能产生高的抗A、抗B,从而引起。2、1岁以内婴幼儿正是自体合成丙种球蛋白产生抗体之时,滥用该品抑制抗体珠产生,故如非必要,一般不宜使用。3、丙种球蛋白是血制品,如质量控制不严,可能使孕妇和胎儿传染乙肝或。
丙种球蛋白含有人血清所具有各种抗体,注入体内能储留2~3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临床验证本品防治有效,使用丙种球蛋白能有效地控制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的流行和传播。不仅可以预防或减少甲型肝炎临床类型的发生,也能预防大部分没有临床表现的亚临床类型的感染,从而阻断甲型肝炎的传播。丙种球蛋白在制备中由于各种理化因素影响,导致蛋白质分子的聚合和产生较高活性。如误入血管内,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一般仅供,不可静脉注射。在时,应防止误注入血管。
1、过敏反应:丙种球蛋白中有少量,IgA缺乏症患者输入丙种球蛋白后可产生抗IgA的Ig抗体,当再次输入丙种球蛋白时可产生过敏反应。2、全身反应:注射丙种球蛋白可出现发热、寒战、皮疹、恶心、头疼、胸闷等,多发生在输注初期,速度过快易发生,亦可在输注多日后发生,可能与Ⅲ型过敏反应有关。3、神经系统副作用:常见有头痛,与输注速度过快有关。亦有丙种球蛋白引起的报道。4、的副作用:由于丙种球蛋白中含少量抗A或B的,少数可发生(乙肝合并)。5、肾脏的损害:可发生短暂的无症状的,的升高,可能与丙种球蛋白中的添加剂对功能有影响。6、病毒传播:现有研究表明,丙种球蛋白不传播、、HBV,但是是否传播丙肝尚不能确定。7、其他:脱发、眼等丙种球蛋白副作用。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词条标签: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
意见反馈及投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血丙种球蛋白说明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