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领袖 中心思想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位置: >>
诗词鉴赏 复习练习简单版含答案
诗词鉴赏 1形象常见的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常见的诗歌中的意象 一 树木类 1 杨柳――惜别,相思 “一溪烟柳万丝重, 无因系得兰舟住。 “今宵酒醒何处, ” 杨柳岸, 晓风残月。 ” 2 松柏――坚贞高洁,傲岸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 梧桐――凄凉悲伤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4 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5 竹 ――气节,积极向上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 竹林――闲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7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8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二 花草类 1 草木――繁盛反衬荒凉,盛衰兴亡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 芳草 春草――离恨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3 草 ――生命力,希望。荒凉,地位卑微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4 梅花――纯净洁白,傲霜斗雪,不怕挫折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 菊花――坚贞,高洁,隐逸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不是花中偏爱菊, ” 此花开尽更无花。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 莲 ――爱情,高洁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 红豆――爱情,相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 8 花落――凋零,失意。惜春,留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1 三 动物类 1 杜鹃(子规)――凄凉悲伤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 鸿雁――孤独思乡,羁旅伤感,音信消息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3 鹧鸪――离愁别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4 猿啼――悲伤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5 蝉 ――品行高洁, (寒蝉)凄切,伤感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6 燕子 ――春光美好,惜春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爱情美好,思念情人 “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 ――时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感慨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代人传书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 ――离情,漂泊流浪之苦 “年年如新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椽。” 7 沙鸥――飘零,伤感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8 鸡 狗――田园生活,生活气息 “狗吠深巷里,鸡鸣桑树巅。” 9 鸿鹄――理想,追求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10(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古道西风瘦马。” 四 气象类 1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 秋雨――忧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3 烟雾――朦胧,惨淡,幻灭,迷惘,渺茫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4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得意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得意马蹄疾, ” 一日看尽长安花。 ” 5 东风――春天,美好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古道西风瘦马”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7 霜――人生易老,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8 雪――纯洁,美好。环境恶劣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9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0 云――游子,漂泊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2 五 器物类 1 玉――高洁,脱俗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 古琴――知音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3 琴瑟――夫妇和谐,兄弟情谊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4 石灰――纯洁,节操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 簪缨,衣冠――官位,名望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六 其他类 1 古人: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鞭挞,自醒,明志 2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萧条 3 江水――时光流逝,岁月短暂,绵长愁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 大漠――苍凉 “大漠孤烟直……。” 5 旷野――凄清 “野旷天低树……。” 6 天地――人类渺小,人生短暂,心胸广阔,情感孤独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 淳朴美好,安逸宁静 8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9 夕阳,落日――失落,消沉,惆怅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 黄昏――伤感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梧桐更兼风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1 深夜――愁思怀旧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2 长亭,短亭,南浦――送别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3 客舍,驿站――送别,孤独思归 “客舍青青柳色新。”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14 孤灯――孤苦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15 酒 ――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6 月(1)――思念,相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2)――寂静凄凉 “波心荡,冷月无声。” (3)――宁静恬淡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惆怅无奈,失意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5)――梦幻神奇 “一夜飞渡镜湖月。” (6)――永恒 “江月年年只相似。” (7)――人生缺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3 练习1 贾岛《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 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 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 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 烟火渐相亲。 诗人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旅途中所见的景物?这些景物给诗人以怎样的感 觉?诗人的心绪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诗人写暮过山村,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为顺序,采用移步换景写法写景。先写 远闻寒水,再写远见孤村,再见旷野中的怪禽落日初月,最后写桑柘烟火,这些山 区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换,给人的感觉是由寒冷阴森,变得宁静而温暖。 诗人从孤独惶恐而至欣慰。2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到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诗中的陆鸿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 形象的?2 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间接表现了陆鸿渐的高远不俗, 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寄情山水、 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3 林景熙《溪亭》 (2007 广东)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全诗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结合全诗, 评析第三 联中“穿” “数”二字的艺术效果。3(清秋) ,日暮 ,月初白,流萤,孤灯 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 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 “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在 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 “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4 张辑《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1)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4(1)见塞草连天之荒败秋景而心生愁意;见中原沦陷而心生愁意;又见新秋, 年复一年,恢复无望,而心生愁意。(2) 词的下阕中“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寄托了词 人怎样的情怀?4(2)刻画了一个渔翁(隐士)的形象,寄托词人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情怀。5 刘黻《题江湖伟观》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刘黻,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国都陷落,毅然奔赴国难, 为国献身。 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 5 残柳 老荷4 诗词鉴赏 2风格及题材一 不同风格的不同特征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 丽神奇。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现象。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二 语言风格 1 平实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 平易近人。例 贾岛《访隐者不遇》 2 含蓄隽永――字里行间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 3 清新雅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清新愉悦之感。例 杨万里“小荷才 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 形象生动――例 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 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5 绚丽飘逸――例 李白《望庐山瀑布》 ,色彩缤纷,景象绮丽。 6 其他――粗犷豪放 缠绵哀怨 含蓄蕴藉 悲怆幽怨 雄浑沉郁 明快雄奇…… 三 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 豪放―苏轼 辛弃疾 婉约―柳永 姜夔 李清照 隽永―李煜 刘禹锡 自然―谢I 谢灵运 陶渊明―朴素闲静 李白―豪迈飘逸 杜 甫―沉郁顿挫 白居易―通俗易懂 王昌龄―雄健高昂 杜牧―清健俊爽 李商隐―朦胧隐晦 王 维―清新优美 温庭筠―绮丽香艳 高适―悲壮苍凉 李清照―缠绵悱恻 陆 游―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 “韩孟诗派” 奇崛险怪 四 不同类诗的不同风格 宫廷诗:缠绵婉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情 咏史诗:雄浑壮阔常见的古诗题材1 送别诗 特征(意象) :文题(送、赠、别等) ,柳,酒,歌,船,长亭短亭, 灞陵亭(灞桥) ,南浦等。 表现要点: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 2 爱情诗 特征(意象) :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表现要点: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 3 边塞诗 特征(意象) :边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 4 田园山水诗 特征(意象) :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 、隐逸情怀等。 5 行旅诗 特征(意象) :驿道、征铎、马、船(舟) 、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表现要点: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念亲。 6 咏史诗(怀古诗) 特征:古迹、古人。 表现要点:借古讽(谕、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等。 7 咏物诗 特征(意象) :松、竹、梅、菊、蝉、蜂等。 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5 诗词鉴赏 3一 语言类题型及解题思路 1 炼字类提问: 1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语言2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诗中哪些字眼表现(突出)了诗的某一点? 3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4 诗中某个字(某句诗)的作用是什么?诗中为什么要用某个字(某句诗)?说说 (简析)诗中某个字(某句诗)在诗中的作用。 5 诗中某个字换作某个字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好,为什么? 答题: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字词放入原句中描摹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 某个字(某句话)运用了??手法(修辞方法等) ,表面的意思是??言外的 意思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果换作某,就起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 2 关键词类提问: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人们认为某词是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原因? 答题: ①该词在诗中的寓意。 ②指出突出了什么主旨。 ③构思上考虑。也就是诗人是怎样把该词与主旨联系起来的。 3 分析语言特色类 提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 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 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 分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例: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王安 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 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6 2 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诗词中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 例: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 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 法,精简为 20 个字,留下空白,让读者补充完善。 例: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门掩” 与“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把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 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 有。反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她的寂寞、失 望和惆怅。 三 值得注意的字词 1 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 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2 形容词 例:“一片孤城万仞山”,“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 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例:李清照《声声慢》 4 表颜色的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1)欣赏时,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 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感、节奏感。 (2)欣赏时,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 例:“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诗人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 情感。 (3)单一色彩也能表现诗人的情感。 例:“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5 数量词 齐巳《早梅》“前村深雪里,作夜数枝开”,郑谷改“数枝”为“一枝”,齐 巳拜郑谷为师。张桔轩“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改“一树” 为“几点”: 既指明了“一树”, 就不能再疑问“何处”, 且“一树”也非“早梅” 了,改为“几点”,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见花而问“何处春”,符合生活的真实, 也平添韵味。 表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6 虚词。“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7 练习1 王维《过香积寺》 (2003 全国)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第三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1“咽” “冷” 。山中的泉水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咽” “冷”二字绘声 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2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002 全国) (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 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2 同意。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 而这种思乡之情是由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 的关键。 3 柳中庸《征人怨》 (2004 江苏)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题为“征人怨”, 通篇虽无“怨”字, 但句句有“怨情”, 请简要分析。 3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酷寒, 怨景色单调。 4 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05 苏) 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具体说明。 4 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帐幔(拂去琴上尘埃) 。 5 王湾《次北固山下》 (2004 湖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潮平两岸失”有版本作“潮平两岸阔”, 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 更好?为什么? 5“失” 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 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阔”字更好。因为它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视野十分开阔 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6 湘中女子《题玉泉溪》 红树醉秋色, 碧溪弹夜弦。佳期不可再, 风雨杳如年。 诗中“弹”字精练传神,试简析之。 6(1)写出了溪流声,富有音乐性。 (2)以动写静,将万籁俱寂的夜色烘托得更加幽静。 (3)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玉泉溪人的情态,生动形象。8 7 张谓《送裴侍御归上都》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舟移洞庭岸, 路出武陵G。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你认为五、六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为精当?为什么?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7“随、趁”二字最精练传神。分别将“江月”和“山花”拟人化了,月 在江中的倒影时时追随着离人的身影,山花紧紧追逐着马蹄,江月山花 皆有情,只可惜友人就要离去了。 8 戴复古《江阴浮远堂》 (2005 山东)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有何看法? 请作简要分析。 8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 苦, “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 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 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 心理。 9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05 福建)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 句更妙,为什么? 9“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时的高兴心情。 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 愁去喜来,互相映衬。所以,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 且更新颖别致。 (当然这里也可以说“雁别秋江去”更妙) 10 王维《新晴野望》 (2007 全国)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第三联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10“明” “出” 。用“明”和“出” ,充分显现出雨后 “新晴” ,诗人极目 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面河水上涨,在阳光照耀下“白水”波光粼粼, 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 更加富有层次。 11 高启《黄氏延绿轩》 (2007 天津)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11 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由于受溪水的滋润,显得格外葱茏茂盛的特点。 “靡靡”指风吹草伏的样子,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9 12 王安石《葛溪驿》 (2007 四川)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12 本诗以“乱”字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 缺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 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 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 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13 林景熙《溪亭》 (2007 广东)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全诗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结合全诗,评析第 三联中“穿” “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13 清秋,日暮 ,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 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 “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 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 “数”字 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14 李弥逊【宋】 《春日即事》 08 全国 2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14 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 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新奇生动。 15 谢枋得【宋】 《小孤山》 08 安徽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15 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 托物言志。 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 乏,比喻贴切。 16 戎昱《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诗中的“系” “啼”两个动词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16 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 牵拉要离去的主人的衣服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离去的深情。 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 到离别的眼泪。10 诗词鉴赏 4情感主旨一 题目类型 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 二 解题思路和格式 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 概括主旨:这是一首什么(类型)诗词 + 诗词各句分别写了什么 + 通过什么手法 + 抒发了什么情感 + 总体的评价 三 情感类别及载体 1 情感类别:哀怨、激愤、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 2 情感载体:杨柳―离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等。 (见意象) 3 抒情方法: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 四 涉及的术语 1 评价主旨类:言近旨远 言简意丰 委婉含蓄 耐人寻味 别具一格 自出机杼 颇具匠心 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 言有尽而意无穷 语意含而不露 2 评价情感类:以情动人 震撼人心 黯然神伤 潸然泪下 感情细腻真挚 五 古典诗歌的重要主题 忧国忧民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忆友怀旧 思乡念亲 别恨离愁 六 常见的思想情感 1 忧国伤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 (2) 反映离乱的痛苦,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杜甫《春望》 《兵车行》 (3) 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卖炭翁》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高》 2 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操《龟虽寿》 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山河沦丧的痛苦 陆游《示儿 》 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温庭筠《商山早行》 孟浩然《宿建德江》 (2)思亲念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苏轼《江城子》 (3)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 (4)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4 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柳永《雨霖铃》 王维《渭城曲》 (2)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盛今衰的感慨 刘禹锡《乌衣巷》 姜夔《扬州慢》 (3)借古讽今的情怀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 苏轼《水调歌头》 (6)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春夜喜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蔑视权贵愤世嫉俗 李白《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 (8)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杜甫《登高》11 练习1 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2007 江苏)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 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 路难。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蕴涵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 哪种表现手法? 1 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 高水长,前途迷茫的郁闷之情。作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先写水天相 连, 好象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 后写空中之云, 乌云夹带着雨水, 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而情感蕴涵其中,真是含蓄不露,富有余韵。 2 谢枋得《武夷山中》 ( 2007 福建)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草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谢枋得,宋末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 绝食而死。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诗人孤傲不群,坚 贞自励的情怀。 3 陈维菘《醉落魄?咏鹰》 2007 安徽) (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 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 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 ,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 怀;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 功立业的志向。 4 王维《秋夜独坐》 周弼《夜深》 (2007 辽宁)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简要分析 4 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 哀;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 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 的心境。一、二句写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 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5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008 苏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5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世沧 桑,自然永恒及六朝兴废的感慨。12 6 李弥逊 宋 春日即事 2008 全国 2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6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 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 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 关上了自己的家门, 从中可看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7 谢枋得 【宋】 小孤山 2008 安徽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 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 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 定信念。 8 顾炎武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08 京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 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 分) 8 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 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意思接近即可) 9 陆游《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2005 年北京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 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 知,鬓虽残,心未死!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 心未死”与陆游 《书愤》 中“塞 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 同? 9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 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 a 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 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b 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 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10 汪元量《湖州歌》 (05 天津卷) 北望燕云不尽长,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 达的不同情感 10 汪诗抒发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时的悲痛之情,侧重现实;苏词 表达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13 11 李白《菩萨蛮》 (2004 浙江)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 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简要说明理由。 11 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 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 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 见鸟归而怀念游子, 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子归途艰难, 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 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12 杜甫《江汉》 (2004 广东)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 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12 A 自强不息: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 存老马”等,从中可以 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B 怨愤之情:诗中写到 “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 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 怨愤之情。 13 杜甫《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第二、三两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这 种感情的? 13 先写眼前景物(燕、鸥) ,又撷取家庭生活的两幅画面(妻、子) , 表现了诗人经过漂泊后获得暂时的安定生活时愉悦闲适的心情。 14 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此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14 抒发了词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物是人非孤寂无依的痛苦之 情以及辞乡别土国破家亡的哀愁之情。 15 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简述诗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5 诗中“夜深” “时闻”等词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透露出诗人谪居 江州时孤寂苦闷的心情。14 诗词鉴赏 5 表现手法题目类型 1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2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思路 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种手法的内容,在诗词中 的具体运用―作者采用这种手法的原因―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传达了怎样 的旨趣,以及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涉及的术语 表达方式――记叙(叙述) 、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描写方法――直接描写(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 ,间接描写(衬托、对比) , 概括勾勒,工笔渲染,细节刻画,动静结合,声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 结合,赋、比、兴 结构特点――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首尾照应、卒章显志、过渡、 铺垫、伏笔、承上启下、衔接、线索、诗眼等。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主要包括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触景生情、 情景相生、 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怀古伤今、托物言志等。 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对比、互文、双关、反语、反问。 表达技巧――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视听结合、细节描写、 以小见大、正面侧面描写结合、托物言志、象征、渲染、烘托、对比、 类比、反衬(衬托) 、用典、变换角度、欲扬先抑、借古讽今 等15 练习1 苏轼《阮郎归 初夏 》 07 上海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1 这首词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少女午梦醒 来,被园中“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的美景深深陶醉,索性 端着漂亮的瓷盆到清池边玩水。 水花散溅到荷叶上, 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 此时此刻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这飞花溅玉的水花,喜悦、兴奋,不能自 持。作者巧妙抓住弄水叶面,琼珠碎而复圆这一细节,融主人公愉悦心情 于景物描写中,真正达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境界。 2 杜甫《江汉》 (2004 广东)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 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 “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 “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 、 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 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落日相对,虚实结合。两联 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3 刘《雨后池上》 (05 全国 3)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扬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3 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 、 、 迷人的静态。三、四句用“忽起”“垂扬舞”及垂扬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 、 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 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 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4 倪瓒《小桃红 秋江》 (03 安徽春招)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 雪晴天,绿O红蓼参 差见。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从动静与色彩两方面对这首小令进行赏析 4 这首小令开头两句写出江面水影洁白如绢,属静景描写,最后几句“吴 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则显出动景,首尾动静呼应,和谐统 一。 或: ( 第三句写视线内只见几行大雁在天空飞行为动景, 与前两句的 静 景描写和谐统一。“雪晴天”两句描写了在晴朗的天空下,绿色的浮O、 ) 粉红色的蓼花高低错落地生长在水边的情景。作者将白、蓝、绿、红几种 色彩巧妙地调和在一起,把秋色点缀得异常绮丽、多姿多彩。16 5 苏轼《蝶恋花》 (2004 辽宁)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分析这首词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 5 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新生,可谓点;二三句写燕子轻飞,绿水环绕, 视线移向更广阔的空间,可谓面,而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上片末句 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整个上片写暮春之景,由 点而面,处处可见旷达之语,符合苏轼的放旷心胸。 6 华清宫 吴融 过华清宫 李约(07 鄂) 四郊飞雪暗云端, 君王游乐万机轻 惟此宫中落便干。 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檐相掩映, 玉辇升天人已尽, 无人知道外边寒。 故宫惟有树长生。 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6 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 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 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7 徐兰《出关》 (2007 山东)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7 使用了“对比”和“象征”的艺术手法,作者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 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桃花” 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和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 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8 陈维菘《醉落魄?咏鹰》 2007 安徽) (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 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 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简要分析。 8 主要运用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 景,来衬托鹰的形象。 9 张养浩《双调?折桂令?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 照彻乾坤, 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 洗秋空银汉无波, 比 常夜清光更多, 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 为问嫦娥, 良夜恹恹, 不 醉如何。 这首元曲重点写的是中秋夜的月光, 请写出作者运用的两种描写方法并简 要分析。 9(1)比喻,以一轮飞镜喻当空明月,形象鲜明逼真。 (2) 侧面烘托, 以银河无波, 桂影婆娑的清晰之景, 侧写月光清朗之态, 效果鲜明。17 10 戎昱《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 10 拟人化。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柳条、藤蔓、黄莺也象 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借客观景物来表达人的情感,巧妙而含蓄 地表达了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11 李约《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作简要赏析。 11 采用对比写法,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 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 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第一句(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抒 写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 影响其寻欢作乐。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 出诗外。 12 郑思肖〖宋〗 《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分析全诗所用的表现手法 12 全诗运用了以花自比、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抓住菊花宁可独处寂寞 也不与百花为伍、宁可凋零枝头也不随风飘落的特点,寄托了诗人独守 清操、宁死也不降志辱节的决心。以花自比、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使得 “匹夫不可夺志”的崇高情操得到了艺术化表达。 13 曾公亮《宿甘露僧舍》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简评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13(1)虚写:前两句,弥漫山巅的云气,竟然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好象 千峰在侧;沉雄悲壮的松涛,就在床下轰响,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 悚然惊惧。千峰万壑都是虚写,却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读者带入惊心 动魄的艺术境界之中。 (2)夸张:后两句,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 江波气势,索性打开窗扉,放长江于室内,以荡涤心胸。这里运用高度 夸张的手法,塑造出一种豪壮崇高之美。 (3)寄情于景:全诗写云气、松涛和水浪,都是感受到的、观看到的景, 但景中充溢着诗人豪迈的胸襟和壮美的情感。 14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分析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14 相同:都在开头通过写景营造了一种悲凉伤感的气氛。 不同:李白诗直抒胸臆,元稹诗通过侧面描写,表达了对朋友遭贬事 件的强烈反应。18 15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 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 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 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 应见陇头梅。 这是宋之问流放广西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大庾岭又名梅岭。古人认 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 前两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5 对比(对照、比兴) ,雁回而人不能回,由雁及人,表达了诗人忧伤 思乡等复杂的内心情感。 16 陆游《鹊桥仙 夜闻杜鹃》 茅檐人静, 蓬窗灯昏, 春晓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 但日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 惊残孤梦, 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 况半世飘然羁旅? 这首词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借物寓意。请结合词作及背景资料进行赏析。 16 杜鹃的啼鸣往往给人以凄婉动人的联想。诗人的人生历程在经历了从 踌躇满志到失意孤独的过程之后,杜鹃的啼鸣更能引起诗人愁苦寂寥之 情。作者把自己看成一只“悲鸟” ,由杜鹃起兴,借物寓意, “况半世飘 然羁旅” ,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和对时局的忧虑。 17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05 辽宁)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 方维深 客船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 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 内容简要赏析。 17“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 “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 朦 胧,渲染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 心绪。 18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2001 全国)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18 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 ,而后面主要是通过描写船帆被打湿而 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 江边的树显得十分滋润等来烘托蒙蒙细雨, 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比喻、借景抒情) 19 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2004 湖南) 凤吹声如隔彩霞, 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 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19 首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 “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 曲,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 的明丽绚烂。末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 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与首句呼应。19 20 柳中庸《听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 江南歧路洛阳城。 诗人是如何表现筝声的? 20 一是通过丰富的联想新颖的比喻, 将筝声外物化, 给人生动具体之感; 二是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诗人的感受表现筝声的独特魅力。 21 赵嘏《江楼旧感》 (2003 北京)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21 诗中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而去年的 “同来”与今年的“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 受、物是人非的感伤。 22 欧阳炯《江城子》 (2004 全国 4)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 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分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 22 借古讽今。诗中“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 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奢侈的生活一去不复 返。 “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 覆辙之意。 23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23 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其时作者客居洛 阳,见秋风四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惟恐匆忙之间表述 不尽,故于行人临发之际又打开信封补写。这一细节表现了诗人细腻而 又复杂的思乡之情。 24 高适《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24 变换角度。诗中第三句诗人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的亲人 在这个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 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其实,这也正是作者自己“千里思故乡”的 表现。 25 文天祥《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25 运用典故。诗中借用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 至饿死的典故,表示诗人誓不投降的决心。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夜书所见诗人的感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