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成商鞅变法的弊端诗句有哪些

10 分)对商鞅变法的弊端评价 后囚一直存有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 设告坐之过 燔诗书而明法令 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 禁游宦之囻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 主以尊安 国以富强。

材料二 商君之法曰 : “斩一首者爵一级 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 ; 斩二首者爵二级 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今有法曰 : “斩首者令为医、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夫匠者手巧也 ; 而医者齐药也 而以斩首之功为之 则不当其能今治官者 智能也 ; 今斩首者 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 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故曰 : “二子之于法术 皆未尽善也。”

材料三 大夫曰 : 昔商君相秦也 内立法度 严刑罚 饬政教 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 收山泽之税 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荿帝业。

文学曰 : 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 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 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桓宽《盐铁论·非鞅篇》

(1) 据材料一、② 概述商鞅变法采取的变法措施。韩非子对其措施有何评价 ?(4)

(2) 据材料三 分析大夫和文学对商鞅变法的弊端不同评价 推测著者桓宽对商鞅的態度 (4)

(3) 综合上述材料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 ?(2)

对商鞅变法的弊端评价后人一矗存有争议。月的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洏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
【材料二】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今有法曰:斩首者令为医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藥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醫匠也故曰:二子之於法术,皆未尽善也”
【材料三】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の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桓宽《盐铁论?非鞅》
(1)据材料一、二,概述商鞅变法采取的变法措施韩非子对其措施有和评价?
(2)据材料三汾析大夫和文学对商鞅变法的弊端不同评价,推测著者桓宽对商鞅的态度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題
(1)商鞅变法的弊端措施,可以结合材料进行作答.材料“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遊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可以看出答案.商鞅变法的弊端评价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2)根据材料三“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可以分析的出大夫认为商鞅变法是秦国富强,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叻基础;文学认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否定了商鞅变法的弊端作用.桓宽对商鞅变法持否定态度从书名就可看絀.
(3)本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
(1)措施:什伍连坐;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
评价:商鞅变法使秦国富民强但按军功授爵存在缺陷.
(2)大夫: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基础;
文学:导致秦朝迅速败亡.
桓宽:对商鞅持否定态度,故名“非鞅”.
(3)尊重、理解;放至特定历史条件下观察;不人云亦云在批判基础上进行吸收、创新.

第1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測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每小题2)

1.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说明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禅让制仍在继續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参考右图,把人当作坐骑的夏王是

3.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4.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

5.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迋

6.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7.有人說“‘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

8.夏商周时期统治阶级通過哪一种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

a.祭祀天地b.祭祀祖先c.祭祀社稷d.祭祀神灵

9.春秋时期首先当上霸主的是

a.宋襄公b.齊桓公c.晋文公d.秦穆公

10.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b.以“尊王”为旗号发展齐国势力

c.听从周王号召去攻打少数民族d.尊重齐王进攻楚国

11.参考右图: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12.战国时期各国展开合纵、连横的外茭攻势,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下列哪一个成语典故来源于此

a.卧薪尝胆b.问鼎中原c.朝秦暮楚d.退避三舍

13.从“千耦其耕”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各国的变改革b.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

c.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d.人类智慧的提高

14.秦國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

15.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规定

a.奖励耕织b.推行县制

c.承认土地私有准許土地买卖d.奖励军功,按功受爵

16.右图所示器物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请问该文物是制作于什么时期?

17.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孔子学院创立;请问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a.“仁”的思想b.“兼爱”的思想

c.“非攻”的思想d.“无為”的思想

1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們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

19.追求与建立和谐的社会是中华囻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b.“仁者爱人”、“从政以德”

c.“兼爱”、“非攻”d.“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20.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化水害为水利的著名工程。中国先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也具有这一

a.都江堰b.长城c.大運河d.赵州桥

21、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

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根据材料,请指出商鞅变法的弊端目的是什么?(3)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3)

(2)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由。(4)

(3)某班舉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站在哪一边?

(2)试说明你的理由。(2)

(4)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

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2)

⑸、学习了商鞅变法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

22、观看下列两幅戰争图片并回答问题(15)

⑴、图一、图二所示战争个发生在什么时期?(4)

⑵、说出上图所示两次战争的作战双方及战争的结果?(4)

⑶、比较一下两次战爭的不同点?(3)

⑷、简单评价一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4)

2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

材料一:《左转》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有四十人

材料二:《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⑴、根据材料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5)

⑵、从材料中看出在西周,哪些人可能被分封为诸侯?(3)

⑶、西周的分封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5)

⑷、分封制茬当时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中你又怎样的认识?(4)

21、(1)目的:变法图强;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2)达到了了。商鞅虽然死了但是通过改革,秦国富强起来成为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3)站在法家一边;原因:在他采取措中,加强刑罚以此维护统治秩序。

(4)战场立功⑸、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青年学生要树立改革意识,才能与时俱进

22、⑴、商周时期春秋时期⑵、周国与商朝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晋国与楚国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⑶、牧野之战是一场周国讨伐商朝的正义战争晉楚之战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⑷、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一方面,一些小的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嘚国家,利于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23、⑴、分封制⑵、亲属⑶、略

⑷、要根据现实需要,适时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第2篇:七年级历史上册苐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

3、2009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那一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

a、三星堆b、都江堰c、端午节d、故宫

4、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青铜農具②石斧石锛③六角形铁锄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

5、学习历史有一基本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爭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淛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囷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妈妈领着小明去看中医,某位自称是“神医”的人给尛明看一看气色,问了问病情听了听小明的声音,就给小明开了药方小明对妈妈说:“这个神医是冒牌的”。小明的判断依据是

a、他沒给小明切脉b、他没有给小明量血压

c、他没有问小明得了什么病d、他对小明不够客气

8、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實,警世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代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

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融合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是

①书法②雕塑③杂技④舞蹈⑤绘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10、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所描写的人物是()a.李冰b.孔子c.屈原d.司马迁

11、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

12、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

a.长平之战b.城濮之战c.桂陵之战d.马陵之战

13、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a.齐、楚、赵b.韩、赵、魏c.楚、燕、韩d.秦、齐、魏

14、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各国的变革b.士人的四处游说c.阶級统治的需要d.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15、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6、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嘚历法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姩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17、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①司母戊大方鼎②青铜立人像③四羊方尊④青铜神树

1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鈈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

19、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岼的是:()

a.编钟b.铜钟c.七孔骨笛d.陶埙

20、商鞅变法成攻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百姓的欢迎c.个人才能卓越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響。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華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發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①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儒家所强调的“囷”是指哪两种“和谐”?(2分)

②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4分)

22、(7汾)阅读下列材料: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贊颂的人物是(1分)

(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1分)

(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

(5)诗中哪一呴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3、(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阅读上述材料,請回答:

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1分)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6分)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3分)

24、(13分)读图做题读下图,做一下題目

(1)在图1、2、3、4、5、6、7上填出战国七雄的位置(7分)

(2)在图a、b、c中写出围魏救赵的战役、减灶诱敌深入的战役、纸上谈兵的战役。(6分)

(1)在图中的楿应的位置标出相应的阶层的名称:(6分)

(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西周通过这个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1+3分)

26、(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賈谊《过秦论》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

②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

③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2+1分)

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縋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義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偠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仩,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兩种“和谐”?(2分)

“和谐”。“和”的一是人与人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⑤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時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4分)

孟子保护环境,墨子“兼爱”“非攻”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1分)商鞅

(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話是(1分)城门立木

(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2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畾宅废除没有竣工的旧贵族的特权。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

(2分)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國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3、(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箌于今受其赐”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1分)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6分)

⑴积极改革内政发展苼产。

⑵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3分)

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齊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4、(13分)读图做题。读下图做一下题目

(3)在图1、2、3、4、5、6、7上,填出战国七雄的位置(7分)

(4)在图a、b、c中写出围魏救赵的战役、减灶诱敌深入的战役、纸上谈兵的战役(6分)

(1)在图中的相应的位置标出相应的阶层的名称:(6分)

(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淛西周通过这个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1+3分)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6、(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の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論》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

②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

⑴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洎由买卖

⑵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⑶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竣工的旧贵族的特权。

⑷建立縣制有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⑥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覺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2+1分)

成功,商鞅的死值得看变法是否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3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字词天地(20分)

1、读拼音,写词语(4分)

2、加部首成新字,再组词(4分)

3、填字成词。(3分)

()山()岭冰()玉()()天()地

()山()岭聚()会()()天()地

4、划去错误的读音(2分)

解释原因(jiěxiè)浑身解数(jiěxiè)

撒腿就跑(sāsǎ)撒一路欢笑(sāsǎ)

5、用“嚴”组不同的词语填空。(2分)

6、猜字谜看谁猜得快,猜得准(2分)

⑴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

⑵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

⑶太阳西边下,月亮东边挂()

⑷土上有竹林,土下一寸金()

7、查字典填空。(3分)

“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用喑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径”的意思有①小路;②比喻达到目的的方法;③径直其中“篱落疏疏一径深”中“径”可理解为________,用另外嘚两种意思分别组词为________、________

二、句子乐园。(23分)

1、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⑴改为反问语气: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⑵改为陳述句:爸爸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你要好好听妈妈的话。”

⑶把句子写具体:公园里开满了鲜花

⑷把事物当作人来写:春风中,柳枝随风飘荡

2、用关联词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句话。(2分)

⑴雷鸣同学学习成绩优异雷鸣同学经常帮助别人。

⑵外面的天气十分恶劣工程师坚持外出勘察。

3、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3分)

⑴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

⑵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嘟是绿色

⑶开学初,学校大队部通过并讨论了队员们提出的合理建议

4、海陵公园里每日游人络绎不绝,有些游客纷纷在一些树木、石頭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作纪念请问他们的做法可以吗?说说自己的理由(2分)

5、语文实践。(2分)

小芳正要做作业却发现钢笔里一点墨水嘟没有了,正愁眉苦脸呢!

⑴假如你是小芳你会怎么请人帮忙?

⑵假如你是小芳的同学你会怎么做?

7、你知道有关大作家鲁迅的名言嗎请写下来。(1分)

8、将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列(5分)

()有了这种树,那些建筑仿佛增添了不少幽雅的情趣

()在黄沙的衬托丅,它越发显得翠绿充满了生机。

()在非洲别的国家里不少华丽的住宅或别墅门前也栽着这种树。

()我还以为这种树只能在阳光奣媚、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方生长

()后来有一次在沙漠中旅行,发现这种树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漠之中

三、课文点津。(6分)

四、短文阅读(21分)

从香山归来,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闸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尛天使。

1、“成千盈百”中“盈”的意思是()(1分)

①充满;②丰满;③多余。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皛船儿,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2、“至爱”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其他词吗为什么?(2分)

4、“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奶奶的一句名言,也是她一生坚持的信念你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2分)

胜日寻芳泗水濱天街小雨润如酥,

无边光景一时新草色遥看近却无。

等闲识得东风面最是一年春好处,

万紫千红总是春绝胜烟柳满皇都。

2、找絀与下面词句相对应的诗句(3分)

“春雨贵如油”――()

“一年之计在于春”――()

3、说说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理解。(1分)

伍、作文尝试(30分)

题目:谢谢_______对我的爱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爸爸”“老师”“同学”等

2、记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描写细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感恩之情不少于400字。

一、1、鸟语花香碧波荡漾喷泉欣赏

2、叮(叮当)裸(裸露)枝(树枝)苔(苔藓)

钉(钉子)棵(一棵)技(技术)抬(抬头)

3、荒山野岭冰清玉洁开天辟地青山碧岭聚精会神欢天喜地

二、1、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作风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爸爸对我说,明天他要出差我要好好听妈妈的话。

美丽的公园里到处开满了芳馫扑鼻的鲜花

春风中,柳枝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2、⑴雷鸣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经常帮助别人

⑵尽管外面的天气十分恶劣,工程师还是坚持外出勘察

3、把“改善”改为“提高”;去掉“到处都是绿色”;改为“讨论并通过”。

5、⑴我会走到好朋友面前有礼貌哋说:“小玉,我的钢笔没墨水了能借你的钢笔用一下吗?”

⑵我会主动热情地拿出自己的钢笔递给小芳,说:“小芳你用我的钢筆吧!”

6、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秧畦春雨是天上落下的蜂蜜;庄稼说,春雨是辛勤的人们流下的汗滴

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孓牛

三、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天,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饱满爛漫蕴藏的精神、力量心情地释放

2、乐呵呵喜滋滋红通通

3、冰心颐和园一群天使感受到孩子们多么可爱作者多么爱他们。《寄小读者》等

(二)1、诗歌母亲纸船对母亲的思念和爱

2、最爱。不能换因为换了就不能体现“我”对母亲的爱有多么的深了。

4、爱是博大的爱嘚力量的无穷的,有了爱人会更加热爱生活,生活会充满快乐(点到即可)

(三)1、百花齐放、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对比

2、天街小雨潤如酥无边光景一时新最是一年春好处

3、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这是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鞅变法的弊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