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全文:《陈安莹深.给我人头》满满馒馒、《你只能喜欢我》顾辞微、《皇上赎罪》程十七 外猛内柔好姑娘

帖子主题:哪些大明天子最被历史冤枉
共&10275&个阅读者&
军号:2597876 工分:406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哪些大明天子最被历史冤枉
文章提交者:冲进东京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本是,后来民间却只知“火烧庆功楼”)(一代雄主,振兴华夏,史书却总是记载他设立的行为)&(辛勤干活的父子俩,一个是被李时勉骂,一个被称为“蟋蟀”)(泼墨写他杀于谦与土木堡,对废除殉葬却不怎么提)朱祁钰(也先最终未得逞占据中原,大部分却只知他对亲哥哥的“残忍”)朱见深(为于谦平反没人说,与万娘娘的爱情戏可被大讲特讲)朱佑樘(一代中兴之主,可人们总爱说他对外戚专权不管不问)朱厚照(应州大捷有几本书上说过?总是说他荒淫无道)朱厚熜(他也拨乱反正过,可后人认为“明实亡与嘉靖”)朱载垕(隆庆开关丝毫不提,只是说他无能)朱翊钧(我是没在教科书上看到,人们热衷于他的不上朝)朱常洛(刚上任就发放了军饷,史书上却记载他因色而忘)朱由校(宁远大捷有几人知?大部分人只知这时候魏公公)(为了江山的最后倾尽心血,可后人说他性格有严重缺陷)
延伸阅读:
大国泱泱,富而不刚, 四方欺我,且让且商, 只提抗议,不动刀枪, 天长日久,纵狗成狼, 民欲宣战,军可敢当? 多少男儿,志在沙场。 百年之辱,忆犹心伤, 哀我中华,魏征难举,痛我国防,再无陈汤。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哪些大明天子最被历史冤枉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76476 工分:662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78楼&&以下是引用
在第7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蛟川无伊
在第68楼的发言:......
原来修书时间长可以作为篡改的证据?
如果不是不虚伪的话,为什么把大量的孤证、典籍等带明字的东西全部烧毁都烧掉了?你又怎么知道?赵翼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廿二史札记》-------------------白寿彝①《明史》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正史。②《明史》修纂日久,又有前诸史修纂之经验,成为二十四史中较好的一部,尤其是隋、唐以后诸史中,更为突出。----------- 《中国通史》-------------------余秋雨《明史》后来成为整个二十四史中写得较好的一部,这是我们直到今天还要承认的事实。----------------《山居笔记 · 一个王朝的背影》-------------------刘庭华《明史》体例严谨,首尾连贯,材料翔实,文笔简洁,舛误很少,是自清代以来史家公认的一部质量上乘的史著。相反,《元史》的编修,由于迫于朱元璋政治需要的压力,历时11个月共331天,31人参加,组织领导工作紧迫、匆忙、粗乱,近180万字的巨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草成,根本没有时间来核对史料的真伪和问题的分析比较。确切地说,《元史》是史官们迫于政治压力抄撮而成的。因此,《元史》的舛误甚多,内容前后重复、互相矛盾的地方随处可见。———《中国历史是干部的教科书》-------------------孟昭信后人认为《明史》虽然仍有某些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五代以来所修各史中最好的一部。--------《康熙评传》******************以上人的评价你可以不信(你也肯定不信),但不要无视。贴出来只是为了让大家都看到就行了,信与不信自己判断去吧。 104楼&哟哟,赵翼?那个把赵一奎早算死20多年的白痴??是不是阎老狗说的都是真相啊??106楼&你倒说说看,什么是真相?本文内容于
8:28:39 被小编a40编辑赵翼说徐一夔死于洪武年间被文字狱所杀。事实呢?他到建文年间才死。这是陈学霖考证的陈学霖(英文CHAN Hok-lam),原籍广东新会,1938年生于香港,日逝世于西雅图家中。香港大学文学士、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宋金元明史。历任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历史系高级讲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明代名人传]编纂处研究员,澳洲国立大学远东史系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研究学院及历史系教授。年任职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讲座教授,两度出任系主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76476 工分:6622
左箭头-小图标
27楼&&以下是引用冲进东京
在第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蛟川无伊
在第3楼的发言:朱元璋(本是民族英雄,后来民间却只知“火烧庆功楼”)-------------谁说的?他把贪官剥皮抽筋,无论当时还是后世,老百姓都记得他爱护百姓、诛杀贪官的好。
朱棣(一代雄主,振兴华夏,史书却总是记载他设立东厂的行为)--------朱棣五伐蒙古,六下西洋(最后一次是宣宗年间),征讨越南,这都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只要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
朱高炽&朱瞻基(辛勤干活的父子俩,一个是被李时勉骂,一个被称为“蟋蟀天子”)------老实说,在清人编的《明史》里,对他们父子还是正面评价的。不过他......
看来清粉对明朝历史还是来自清朝的张廷玉写的《明史》啊,
好了 ,在给你科普下
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差点亡国么?你自己看看明朝朝廷上下,没有一个议和的, 直接另立皇帝,打到底,皇帝在被抓在另立还是打,这就是明朝的骨气,估计你是不懂得
朱厚照的应州大捷,御驾亲征把蒙古打的百年都不敢入侵中原,这个连清修的《明史》里都有记载,除了说人数才死亡十几个人,我就纳闷了,一场战争让蒙古百年不敢入侵,就杀死蒙古人十几个?说出来你信么?
朱厚熜虽然不是个好皇帝 但不昏庸,看看他当政的时代 张居正,海瑞,胡宗宪,戚继光,等等,容纳了多少名臣义士,20多年不上朝,皇权都没有旁落,可以看出嘉靖是多么有手腕的一个人了
朱载垕 都说他很少说话,是个木头皇帝,但是在他朝代里还是一个盛世,自己去科普去,你的错误太多了 如果说一时半会也说不完
朱由校 宁远大捷,你竟然说和皇帝没关系?虽然仗不是皇帝亲自打的,但你说和皇帝没有关系?你可笑不?那萨尔浒之战也和康熙没关系了,仗也不是他亲自打的,清一代更没有一个皇帝打过仗了
朱由检 君非亡国君 臣皆亡国臣 ,你这样的解释只能说你学问不深,明亡之后在无华夏,你听过么?崇祯说的亡国,不是亡了大明国,而是华夏国,如果你还不明白 那我就在给你说细点,让清狗 好好明白明白,满洲族在当时是异种,蛮夷,崇祯皇帝不是亡国君,是因为不是清狗给打下来的,而是李自成,你光知道李自成打下北京崇祯上吊,但你知道在城破那天多少大臣自杀的?所谓历史就是清狗编的《明史》么 ?你当走狗汉奸可以,是你自己的道德问题,但历史就是历史是遮掩不住的第一,不要动不动就否定正史。清朝修《明史》,所以《明史》是篡改的。于是乎,《元史》是明朝修的,所以《元史》篡改的;《宋史》是元朝修的,所以《宋史》是篡改的;......第二,不要乱扣帽子。特别是只是看到了几句和自己一贯鼓吹的思想相抵触的时候,就像炮仗一样蹿起来。有理不在声高,也不是乱扣帽子以后,就能让人相信你的。即使别人有错,那也只是代表别人认识水平不足,可以用证据反驳,而不是无端进行攻击。我相信,通常情况下给人乱扣帽子的人,都不是什么治学严谨的人。102楼&明史算个几把个正史。明实录还是一边记录一边写。神宗实录写明,死后神宗只有800w两,又被泰昌天启当军饷分,留到崇祯手中,有没有100w都是问题。最重要的是,按照正常财政预算,崇祯朝每年都会有几万两白银不够当时的情况。也就是说,财政多出了正常的几万,结果只有一个:崇祯变卖的家产全部充入国库。现在说别否定正史,等下又说不信明实录,你真厉害啊大爷,自打脸很爽是不是啊??105楼&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你给我解释一下,我的好侄儿。武宗的东西拿来干什么。这句话,虽然我是明粉,但我得说,这句是错的!应州之后,小王子还是屡屡破关!根本没有不敢深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51881 工分:18889
左箭头-小图标
78楼&&以下是引用
在第7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蛟川无伊
在第68楼的发言:......
原来修书时间长可以作为篡改的证据?
如果不是不虚伪的话,为什么把大量的孤证、典籍等带明字的东西全部烧毁都烧掉了?你又怎么知道?赵翼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廿二史札记》-------------------白寿彝①《明史》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正史。②《明史》修纂日久,又有前诸史修纂之经验,成为二十四史中较好的一部,尤其是隋、唐以后诸史中,更为突出。----------- 《中国通史》-------------------余秋雨《明史》后来成为整个二十四史中写得较好的一部,这是我们直到今天还要承认的事实。----------------《山居笔记 · 一个王朝的背影》-------------------刘庭华《明史》体例严谨,首尾连贯,材料翔实,文笔简洁,舛误很少,是自清代以来史家公认的一部质量上乘的史著。相反,《元史》的编修,由于迫于朱元璋政治需要的压力,历时11个月共331天,31人参加,组织领导工作紧迫、匆忙、粗乱,近180万字的巨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草成,根本没有时间来核对史料的真伪和问题的分析比较。确切地说,《元史》是史官们迫于政治压力抄撮而成的。因此,《元史》的舛误甚多,内容前后重复、互相矛盾的地方随处可见。———《中国历史是干部的教科书》-------------------孟昭信后人认为《明史》虽然仍有某些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五代以来所修各史中最好的一部。--------《康熙评传》******************以上人的评价你可以不信(你也肯定不信),但不要无视。贴出来只是为了让大家都看到就行了,信与不信自己判断去吧。 104楼&哟哟,赵翼?那个把赵一奎早算死20多年的白痴??是不是阎老狗说的都是真相啊??你倒说说看,什么是真相?本文内容于
8:28:39 被小编a40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17886 工分:52223
左箭头-小图标
27楼&&以下是引用冲进东京
在第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蛟川无伊
在第3楼的发言:朱元璋(本是民族英雄,后来民间却只知“火烧庆功楼”)-------------谁说的?他把贪官剥皮抽筋,无论当时还是后世,老百姓都记得他爱护百姓、诛杀贪官的好。
朱棣(一代雄主,振兴华夏,史书却总是记载他设立东厂的行为)--------朱棣五伐蒙古,六下西洋(最后一次是宣宗年间),征讨越南,这都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只要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
朱高炽&朱瞻基(辛勤干活的父子俩,一个是被李时勉骂,一个被称为“蟋蟀天子”)------老实说,在清人编的《明史》里,对他们父子还是正面评价的。不过他......
看来清粉对明朝历史还是来自清朝的张廷玉写的《明史》啊,
好了 ,在给你科普下
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差点亡国么?你自己看看明朝朝廷上下,没有一个议和的, 直接另立皇帝,打到底,皇帝在被抓在另立还是打,这就是明朝的骨气,估计你是不懂得
朱厚照的应州大捷,御驾亲征把蒙古打的百年都不敢入侵中原,这个连清修的《明史》里都有记载,除了说人数才死亡十几个人,我就纳闷了,一场战争让蒙古百年不敢入侵,就杀死蒙古人十几个?说出来你信么?
朱厚熜虽然不是个好皇帝 但不昏庸,看看他当政的时代 张居正,海瑞,胡宗宪,戚继光,等等,容纳了多少名臣义士,20多年不上朝,皇权都没有旁落,可以看出嘉靖是多么有手腕的一个人了
朱载垕 都说他很少说话,是个木头皇帝,但是在他朝代里还是一个盛世,自己去科普去,你的错误太多了 如果说一时半会也说不完
朱由校 宁远大捷,你竟然说和皇帝没关系?虽然仗不是皇帝亲自打的,但你说和皇帝没有关系?你可笑不?那萨尔浒之战也和康熙没关系了,仗也不是他亲自打的,清一代更没有一个皇帝打过仗了
朱由检 君非亡国君 臣皆亡国臣 ,你这样的解释只能说你学问不深,明亡之后在无华夏,你听过么?崇祯说的亡国,不是亡了大明国,而是华夏国,如果你还不明白 那我就在给你说细点,让清狗 好好明白明白,满洲族在当时是异种,蛮夷,崇祯皇帝不是亡国君,是因为不是清狗给打下来的,而是李自成,你光知道李自成打下北京崇祯上吊,但你知道在城破那天多少大臣自杀的?所谓历史就是清狗编的《明史》么 ?你当走狗汉奸可以,是你自己的道德问题,但历史就是历史是遮掩不住的第一,不要动不动就否定正史。清朝修《明史》,所以《明史》是篡改的。于是乎,《元史》是明朝修的,所以《元史》篡改的;《宋史》是元朝修的,所以《宋史》是篡改的;......第二,不要乱扣帽子。特别是只是看到了几句和自己一贯鼓吹的思想相抵触的时候,就像炮仗一样蹿起来。有理不在声高,也不是乱扣帽子以后,就能让人相信你的。即使别人有错,那也只是代表别人认识水平不足,可以用证据反驳,而不是无端进行攻击。我相信,通常情况下给人乱扣帽子的人,都不是什么治学严谨的人。102楼&明史算个几把个正史。明实录还是一边记录一边写。神宗实录写明,死后神宗只有800w两,又被泰昌天启当军饷分,留到崇祯手中,有没有100w都是问题。最重要的是,按照正常财政预算,崇祯朝每年都会有几万两白银不够当时的情况。也就是说,财政多出了正常的几万,结果只有一个:崇祯变卖的家产全部充入国库。现在说别否定正史,等下又说不信明实录,你真厉害啊大爷,自打脸很爽是不是啊??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你给我解释一下,我的好侄儿。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76476 工分:6622
左箭头-小图标
78楼&&以下是引用
在第7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蛟川无伊
在第68楼的发言:......
原来修书时间长可以作为篡改的证据?
如果不是不虚伪的话,为什么把大量的孤证、典籍等带明字的东西全部烧毁都烧掉了?你又怎么知道?赵翼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廿二史札记》-------------------白寿彝①《明史》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正史。②《明史》修纂日久,又有前诸史修纂之经验,成为二十四史中较好的一部,尤其是隋、唐以后诸史中,更为突出。----------- 《中国通史》-------------------余秋雨《明史》后来成为整个二十四史中写得较好的一部,这是我们直到今天还要承认的事实。----------------《山居笔记 · 一个王朝的背影》-------------------刘庭华《明史》体例严谨,首尾连贯,材料翔实,文笔简洁,舛误很少,是自清代以来史家公认的一部质量上乘的史著。相反,《元史》的编修,由于迫于朱元璋政治需要的压力,历时11个月共331天,31人参加,组织领导工作紧迫、匆忙、粗乱,近180万字的巨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草成,根本没有时间来核对史料的真伪和问题的分析比较。确切地说,《元史》是史官们迫于政治压力抄撮而成的。因此,《元史》的舛误甚多,内容前后重复、互相矛盾的地方随处可见。———《中国历史是干部的教科书》-------------------孟昭信后人认为《明史》虽然仍有某些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五代以来所修各史中最好的一部。--------《康熙评传》******************以上人的评价你可以不信(你也肯定不信),但不要无视。贴出来只是为了让大家都看到就行了,信与不信自己判断去吧。 哟哟,赵翼?那个把赵一奎早算死20多年的白痴??是不是阎老狗说的都是真相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76476 工分:6622
左箭头-小图标
3楼&朱元璋(本是民族英雄,后来民间却只知“火烧庆功楼”)-------------谁说的?他把贪官剥皮抽筋,无论当时还是后世,老百姓都记得他爱护百姓、诛杀贪官的好。朱棣(一代雄主,振兴华夏,史书却总是记载他设立东厂的行为)--------朱棣五伐蒙古,六下西洋(最后一次是宣宗年间),征讨越南,这都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只要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朱高炽&朱瞻基(辛勤干活的父子俩,一个是被李时勉骂,一个被称为“蟋蟀天子”)------老实说,在清人编的《明史》里,对他们父子还是正面评价的。不过他们的史事,知晓的人相对的确较少一些。朱祁镇(泼墨写他杀于谦与土木堡,对废除殉葬却不怎么提)----------废除殉葬当然是德政,但这和他差点让大明朝亡国相比,似乎不能比吧?朱祁钰(也先最终未得逞占据中原,大部分却只知他对亲哥哥的“残忍”)------老实说,他是被忽略了,抑或被黑了。因为几乎所有的穿越小说或架空小说,都把他描写成一个懦弱、胆小、无情无义、贪恋权力的人。我倒觉得,景泰八年,他做的很好。至少一点,他成功地稳定了国家局势,使国家不仅没有灭亡,反而还有所发展。 像类似无情无义、贪恋权力的攻击,我敢说,有些人坐上了皇位,可能比他还绝情。至少一点,他并没有杀他哥哥。而诸如赢政、刘彻、李世民,等等等等。朱见深(为于谦平反没人说,与万娘娘的爱情戏可被大讲特讲)-------这是一个可怜的人!本性很懦弱,虽然很容易被糊弄,但他的人情味的确很浓。朱佑樘(一代中兴之主,可人们总爱说他对外戚专权不管不问)------个人观点,这是一个在封建时代最完美的仁君形象。聪明、智慧,有魄力,有气度,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比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上的明君都更加有人情味。他只有两个毛病:第一,寿命太短,第二,教子无方。朱厚照(应州大捷有几本历史书上说过?总是说他荒淫无道)------别再说那个“大捷”了!那仗都是当年明月凭着自己深厚的文笔功底和丰富的想像力帮他打的。他是否算得上荒淫无道?我觉得还算可以!但有两点可以肯定:第一,作为皇帝,他是失职了;第二,作为儿子,他更加失职,都快三十的人,连个儿子都不生。当年明月解释是因为他忙着玩,但他再忙着玩,这事一担搁可是要出人命的。比如后来的“大礼议”。朱厚熜(他也拨乱反正过,可后人认为“明实亡与嘉靖”)------本来是一个多有前途的聪明小伙,而且既有心眼,又有胆略。但不知怎么的,副业却搞起封建迷信活动了,而且一搞就是几十年。做中国皇帝,又不是做罗马教皇。大搞封建迷信,当然不是好皇帝。朱载垕(隆庆开关丝毫不提,只是说他无能)------这人胆子很小,但心眼也很小。明明很讨厌徐阶,却又在表面上把他尊的天上有,地上无的。暗地里却又不断捧高拱,由着高拱使坏。他当了几年皇帝,基本上就是位子上的木偶,在和不在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徐阶,后来是高拱说了算。那个新政,用了他的年号,但实际上和他没啥大关系。朱翊钧(万历三大征我是没在教科书上看到,人们热衷于他的不上朝)-------------宁夏之役、播州之役的确在中学教科书中是没有。但那个抗倭援朝可是有的!否则同学们谁会知道邓子龙,谁会知道李舜臣?不过好在现在网上“万历三大征”是铺天盖地,所以楼主尽可以心平了。虽然三大征都取得胜利,但胜利可不像当年明月说得那样轻松。因为战争打得久,人死得多,钱也用的多。结果从万历二十年到二十八年,八年时间,张居正辛辛苦苦攒下的钱,都打光了。既然钱打光了,那你做皇帝的倒是振作起来,赶紧想办法呀!办法是想了,而且是快速赚钱的好办法,那就是四处派税监——捞钱!然后,万历还玩怠工。怠工的成果是,成功的让一大批中央部员大臣从编制中清除,官员大批缺编。这下好了,省下一大笔官俸了。万历发财了,但是整个国家呢?朱常洛(刚上任就发放了军饷,史书上却记载他因色而忘)------切确的说,他的确是因色而亡。虽然年轻人热衷于此是正常的,但凡事总有个度,这么年轻就因为这个搞的一命呜呼,总归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不过他的确是把他老爹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分给边疆兵大哥们了。这事不能不提。朱由校(宁远大捷有几人知?大部分人只知这时候魏公公)------你应该问,宁远大捷有几个人不知道!虽然这仗打得貌似和他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而且,如果没有他这样的极品木工技师皇帝,似乎那个死太监也很难变成九千岁?朱由检(为了大明江山的最后倾尽心血,可后人说他性格有严重缺陷)------关于袁崇焕的事,现在有争论。但至少一点可以证明他的毛病:他说他非亡国之君,亡国的责任都是大臣的。这话说的有问题呀!自己抱着金山不放,却厚着脸皮去问大臣要钱。但是他不知道大臣们的脸皮也挺厚,没人鸟他。真是一体君臣,上下一心。本文内容于
21:58:09 被蛟川无伊编辑万历年间明朝国民人均GDP比10年前的TG还高,38年就捞来800w两,动摇不了明朝年GDP高达1300亿美元的巨大GDP,崇祯皇帝抱金山...呵呵,那么为什么崇祯窝里一点儿的奢侈品都没有?全部卖了充国库!今年缺多少,就卖多少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76476 工分:6622
左箭头-小图标
27楼&&以下是引用冲进东京
在第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蛟川无伊
在第3楼的发言:朱元璋(本是民族英雄,后来民间却只知“火烧庆功楼”)-------------谁说的?他把贪官剥皮抽筋,无论当时还是后世,老百姓都记得他爱护百姓、诛杀贪官的好。
朱棣(一代雄主,振兴华夏,史书却总是记载他设立东厂的行为)--------朱棣五伐蒙古,六下西洋(最后一次是宣宗年间),征讨越南,这都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只要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
朱高炽&朱瞻基(辛勤干活的父子俩,一个是被李时勉骂,一个被称为“蟋蟀天子”)------老实说,在清人编的《明史》里,对他们父子还是正面评价的。不过他......
看来清粉对明朝历史还是来自清朝的张廷玉写的《明史》啊,
好了 ,在给你科普下
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差点亡国么?你自己看看明朝朝廷上下,没有一个议和的, 直接另立皇帝,打到底,皇帝在被抓在另立还是打,这就是明朝的骨气,估计你是不懂得
朱厚照的应州大捷,御驾亲征把蒙古打的百年都不敢入侵中原,这个连清修的《明史》里都有记载,除了说人数才死亡十几个人,我就纳闷了,一场战争让蒙古百年不敢入侵,就杀死蒙古人十几个?说出来你信么?
朱厚熜虽然不是个好皇帝 但不昏庸,看看他当政的时代 张居正,海瑞,胡宗宪,戚继光,等等,容纳了多少名臣义士,20多年不上朝,皇权都没有旁落,可以看出嘉靖是多么有手腕的一个人了
朱载垕 都说他很少说话,是个木头皇帝,但是在他朝代里还是一个盛世,自己去科普去,你的错误太多了 如果说一时半会也说不完
朱由校 宁远大捷,你竟然说和皇帝没关系?虽然仗不是皇帝亲自打的,但你说和皇帝没有关系?你可笑不?那萨尔浒之战也和康熙没关系了,仗也不是他亲自打的,清一代更没有一个皇帝打过仗了
朱由检 君非亡国君 臣皆亡国臣 ,你这样的解释只能说你学问不深,明亡之后在无华夏,你听过么?崇祯说的亡国,不是亡了大明国,而是华夏国,如果你还不明白 那我就在给你说细点,让清狗 好好明白明白,满洲族在当时是异种,蛮夷,崇祯皇帝不是亡国君,是因为不是清狗给打下来的,而是李自成,你光知道李自成打下北京崇祯上吊,但你知道在城破那天多少大臣自杀的?所谓历史就是清狗编的《明史》么 ?你当走狗汉奸可以,是你自己的道德问题,但历史就是历史是遮掩不住的第一,不要动不动就否定正史。清朝修《明史》,所以《明史》是篡改的。于是乎,《元史》是明朝修的,所以《元史》篡改的;《宋史》是元朝修的,所以《宋史》是篡改的;......第二,不要乱扣帽子。特别是只是看到了几句和自己一贯鼓吹的思想相抵触的时候,就像炮仗一样蹿起来。有理不在声高,也不是乱扣帽子以后,就能让人相信你的。即使别人有错,那也只是代表别人认识水平不足,可以用证据反驳,而不是无端进行攻击。我相信,通常情况下给人乱扣帽子的人,都不是什么治学严谨的人。明史算个几把个正史。明实录还是一边记录一边写。神宗实录写明,死后神宗只有800w两,又被泰昌天启当军饷分,留到崇祯手中,有没有100w都是问题。最重要的是,按照正常财政预算,崇祯朝每年都会有几万两白银不够当时的情况。也就是说,财政多出了正常的几万,结果只有一个:崇祯变卖的家产全部充入国库。现在说别否定正史,等下又说不信明实录,你真厉害啊大爷,自打脸很爽是不是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76476 工分:662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1楼&&以下是引用冲进东京
在第1楼的发言:朱元璋(本是民族英雄,后来民间却只知“火烧庆功楼”)
朱棣(一代雄主,振兴华夏,史书却总是记载他设立东厂的行为)
朱高炽&朱瞻基(辛勤干活的父子俩,一个是被李时勉骂,一个被称为“蟋蟀天子”)
朱祁镇(泼墨写他杀于谦与土木堡,对废除殉葬却不怎么提)
朱祁钰(也先最终未得逞占据中原,大部分却只知他对亲哥哥的“残忍”)
朱见深(为于谦平反没人说,与万娘娘的爱情戏可被大讲特讲)
朱佑樘(一代中兴之主,可人们总爱说他对外戚专权不管不问)
朱厚照(应州大捷有几本历史书上说过?总是说他荒淫无道)......在我看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朝代,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外,没一个说得过去的,可以说是黄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明朝自始至终,外有边患,强邻压境,蒙古、瓦剌、满州相继而起,战事纷纷;内有奸宦,政治黑暗,官匪横行,孳生出刘瑾、魏忠贤等相继把持朝政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奸佞之臣,又有了阉党与朝党之间的党争,使朝政内耗不歇,可谓内外交困。到崇祯帝即位时,明朝已是风雨飘摇,奄奄一息了。但最后亡国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现在却有不少人说他的好话,说他多么励精图治,多么勤俭节约,多么勤政爱民,他亡了国只是明朝气数已尽,刚好让他赶上了。其实在我看来,朱由检绝对是个昏君,而且是昏君里头挺可怕的一位,他既生性多疑又刚愎自用,既贪婪吝啬,动不动滥杀一气,又要把自己打扮得多么宽仁,明明把百姓剥削到脱裤子,却口口声声一句一个“爱民”……他是一个神经质到极点的人。这样的人越励精图治,对国家和人民的祸害其实就越大,反而比那些不理朝政贪图享乐的昏君更糟糕。诛灭魏忠贤朱由检生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正月,是当时的太子朱常洛的儿子。5岁时,他母亲死了。当时朱常洛的太子地位并不稳固,万历皇帝曾想废掉他改立郑贵妃之子。后来,朱常洛历尽坎坷而位尊九五,但在即位的当年就因纵欲过度病死了,皇位传到朱由检的哥哥朱由校身上。朱由校对治理天下根本没有兴趣,将朝政大权一股脑儿地交给了自己的奶妈客氏和太监魏忠贤。魏忠贤很快结成了几乎包括大多数宰相和政府官员的“阉党”,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五虎以兵部尚书崔呈秀为首,五彪以锦衣卫都督田尔耕为首。而魏忠贤要打击的是东林党以及反对阉党的人物。他采用特务手段,以皇帝的名义随便抓人,然后拷打至死,包括左都御史杨涟、都给事中魏大中等人都死于非命。当杨涟的尸体被家属领出时,全身已经溃烂,胸前有一个压死他时用的土囊,耳朵里还有一根横穿脑部的巨大铁钉。魏大中的尸体则一直到生蛆之后,才被拖出来。阉党一面血腥镇压,一面命各地官员为魏忠贤建立祠堂。浙江巡抚潘汝祯,于天启六年(1626)第一个建立魏忠贤的生祠,魏忠贤对这个无耻之徒大为欣赏。各地纷纷跟进,生祠遍布天下。阉党到处贪污纳贿,鱼肉百姓,搞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如果不是天启皇帝朱由校在位才7年就死了,阉党一定会把明朝闹亡。天启七年(1627)八月二十一日,朱由校驾崩,遗诏由他弟弟信王朱由检继位。当时朝廷内外自内阁、六部乃至四方总督、巡抚,遍布魏忠贤的死党。魏忠贤不敢公然加害朱由检,但是暗中的毒害还是有可能的。所以,17岁的朱由检在八月二十三日入宫当天,一夜未眠,取来巡视太监身上的佩剑以防身,又牢记皇嫂张皇后的告诫,不吃宫中的食物,只吃袖中私藏的麦饼。登基之后的朱由检,深知要除去魏忠贤,必须先稳固自己的地位并保证自己的安全。他一面像他的哥哥朱由校一样,优待魏忠贤和客氏,一面将信王府中的侍奉太监和宫女逐渐带到了宫中,以保证自己的安全。魏忠贤对于朱由检,始终无法揣透他的心意。他的策略,就是送一些美女给朱由检。崇祯帝将送来的4名绝色女子照单全收,但很仔细地搜了身。结果,4名女子的裙带顶端都系着一颗细小的药丸,宫中称为“迷魂香”,实际上是一种能自然挥发的春药。朱由检命4人将药丸毁去。魏忠贤一计不成,另生一计,派一个小太监坐在宫中的复壁内,手持“迷魂香”,使室中自然氤氲着一种奇异的幽香,以达到催情的效果。这一招,同样被朱由检识破,并大发感叹说:“皇考、皇兄皆为此误矣!”一些无耻的臣工们仍然不停地上疏为魏忠贤大唱颂歌,朱由检读这些奏疏的时候,总是“且阅且笑”。他还不断地嘉奖魏忠贤、王体乾、崔呈秀等人。但当时朝廷中的大臣们有的看出端倪,都在寻思保全自己的良策,最先倒魏的竟然是魏忠贤的党羽。十月十三日,御史杨维垣上疏弹劾崔呈秀,于是,朱由检免除崔呈秀的兵部尚书一职,令他回乡守制。敏锐的官员们觉察到政治局势的动向,揭发和弹劾魏忠贤的奏疏开始接二连三地出现。朱由检一直不动声色,任由着臣工们攻击魏忠贤的高潮一浪胜过一浪,中间还得面对魏忠贤的哭诉,依然无动于衷。十月二十六日,海盐县贡生钱嘉征上疏攻击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攻;九,伤民财;十,亵名器。应当说,钱嘉征此疏并不是空洞的议论,十条罪名大都可以坐实。于是,朱由检召魏忠贤,命令太监宣读了钱嘉征的奏疏。次日,魏忠贤请求引疾辞爵,得到朱由检的允许,后又下诏将他贬往中都凤阳祖陵司香。然而,魏忠贤是过惯了有权有势生活的人,出京的时候竟然还带着卫兵1000人、40余辆大车浩浩荡荡地向南去了。一个戴罪的太监竟然还敢如此跋扈,无疑进一步刺激了朱由检敏感的神经。于是,朱由检命锦衣卫旗校将魏忠贤缉拿回京。十一月初六日,得到消息的魏忠贤在旅馆中绕房疾走,自缢而亡。他死后,朱由检下令将其磔尸于河间,同时客氏也被赐死。此后,朱由检将阉党260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气焰嚣张的阉党一举被铲除。同时,平反冤狱,起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他全面考核官员,禁止大臣结交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太监。还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这一系列有胆有识的举措,使得朝野上下精神为之一振,人们仿佛看到了明朝中兴的希望。这位年仅17岁的小皇帝,在清除阉党中表现出的老练成熟,的确应该给人们这样的期待。但不幸的是,朱由检随后却又因对外廷大臣不满,又重用了王承恩等另一批太监,还给予太监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大批太监被派往地方重镇,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甚至派太监总理户、工二部,而将户、工部尚书搁置一旁,致使太监权力日益膨胀,朝臣越来越寒心。错杀袁崇焕到崇祯帝即位时,在关外的东北,后金贵族早已崛起,努尔哈赤的子孙正虎视眈眈觊觎着关内的大明朝。从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萨尔浒之战后,在明军与后金军队的力量对比中,后金军队明显占据优势。所以朱由检登极伊始,就起用了抗辽名臣袁崇焕。之所以称袁崇焕为“名臣”而不是“名将”,是因为袁崇焕其实是科举出身的文人,并没有武功,但他的确很有军事指挥才能。天启六年(1626),他就做上了肩负东北防务重任的辽东巡抚。宁远一战,袁崇焕用新式武器红衣大炮打了一次胜仗,使辽东战局出现转机。但是,他很快被魏忠贤罢免。朱由检即位,在处理完魏忠贤后,便全力应付辽东战局。十一月,重新召还了袁崇焕。次年(1628)元月,任命袁崇焕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等于是将辽东的防务全部委托给了袁崇焕。袁崇焕在辽东宁远、锦州一线的防卫布置得很好,但后金军队选择进攻的路线是绕过宁远、锦州一线,从蓟门南下,进逼京师。崇祯二年(1629)十月下旬,后金军队10万到达遵化城下,距京师不过二三百里。十一月初一日,京师戒严。袁崇焕立即命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增援,自己也于十一月初五日率兵入关。按照当时总督京城防卫的大学士孙承宗的意见,明军应当拒敌于顺义、蓟州、三河一线,而不应退守通州、昌平。但是,袁崇焕先是没有设法阻截后金军队,接着又退守京城。十一月十六日,袁崇焕的大军到达京师广渠门外。这样,袁崇焕无异于纵敌深入,而京城内外的官民都受到骚扰。一时间,谣言四起,说袁崇焕与后金有密约在先,是故意引后金军队入关的。皇太极及其谋臣范文程策动了除去袁崇焕的反间计,也许正是受当时谣言的启发。袁崇焕在崇祯元年(1628)七月接受皇帝召对时,夸下“五年平辽”的海口。在当时明朝与后金的对抗中,明军能在辽东抑制住后金军队的进攻已属不易,“五年平辽”无异梦呓。袁崇焕这么说,据他自己讲,不过是为了暂时宽慰宽慰皇帝而已,却引起了朱由检无端的猜忌。另外,他曾擅杀大将毛文龙,也让朱由检不安。而后金皇帝皇太极效仿《三国演义》中周瑜利用蒋干盗书的模式,让被俘的太监杨某偷听到“袁经略有密约”的对谈,再放杨某逃跑。杨某一回京城向皇帝汇报,朱由检对于袁崇焕的容忍与信任也荡然无存了。十一月二十日,满桂在德胜门,袁崇焕在广渠门,同时与后金军队开战。满桂退守德胜门之瓮城,而袁崇焕身先士卒,将皇太极逼退。二十三日,袁崇焕入城晋见皇帝,请求像满桂一样,让士兵入城休整。遭到朱由检的断然拒绝。二十七日,袁崇焕击退了皇太极的军队,京师外围局势趋于平静。十二月初一日,朱由检在平台召见了袁崇焕、祖大寿、满桂三人,着锦衣卫拿下袁崇焕监禁起来。祖大寿是袁崇焕部将,奉命节制辽兵,率部东返。袁崇焕别囚禁后,他唇亡齿寒,不太听朝廷号令。后来还是靠着狱中袁崇焕的亲笔书信,才将祖大寿及守辽军队召还,并收复永平、遵化一带。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想利用袁崇焕来整倒内阁辅臣钱龙锡,说钱龙锡与袁崇焕两人早就密议与后金议和。此论一出,袁崇焕算是死定了。崇祯三年(1630)三月十六日,崇祯帝命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妻妾兄弟流放到福建。袁崇焕千里迢迢率领将士冒着极度严寒前来保卫京城,经过浴血厮杀才击退强敌,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明朝将士怎能不与崇祯帝离心离德?袁崇焕一死,辽东的战局更无人可以收拾。因此,当崇祯三年(1630)农民起义声势明显壮大后,明王朝便陷入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之中。但是,在此之后,朱由检还曾密令孙传庭在崇祯十五年(1642)杀了李自成的同乡贺人龙,等于杀了一名在镇压农民起义中颇为悍勇的将领。贺人龙被杀后,农民起义军酌酒相庆:“贺疯子死,取关中如拾芥矣!”崇祯帝的多疑、擅杀,无异于自毁长城。多疑与擅杀袁崇焕只是个开头,频繁地更换和滥杀大臣,是崇祯朝的特点之一。崇祯一朝17年,设内阁大学士如弈棋一般,轮换了50人,变换之快,让人目瞪口呆。其中任期较长的两人,分别是温体仁和周延儒。温体仁是一个城府极深之人。崇祯元年(1628),他通过攻击钱谦益在主持会试中有舞弊嫌疑而得到崇祯帝的赏识。次年(1629),御史任赞化攻击温体仁娶娼受贿,反而被崇祯帝以为是钱谦益党羽而罢免。崇祯帝有鉴于万历、天启朝的党争,对于大臣结党最为反感。他对于温体仁的欣赏,是因为温体仁孤立无党。崇祯三年(1630)六月,温体仁入阁为大学士,此后一直当了8年。周延儒比温体仁早一年入阁,两人在内阁中并不相让,相互倾轧。崇祯六年(1633)六月,周延儒被温体仁逐出京城,温体仁把持了内阁,于是民间遂有民谣说“内阁翻成妓馆,乌归王巴篾片,总是遭瘟”。这是指当时内阁中的三位大臣:温体仁、王应熊和吴宗达。温,乌程籍,归安人;王,巴县人;吴,因无所作为,人称“篾片”。一时间,这首民谣在京城街头成为笑谈。堂堂内阁大学士被人如此讥笑,可见其人品之劣。就是这么一个温体仁,却一直执政8年,直到崇祯十年(1637)才被罢免。之后,周延儒复入阁。但是,崇祯十六年(1643),周延儒被勒令自尽。在周延儒之前,内阁大学士薛国观也被崇祯帝处死。总共17年间,被杀的大学士有两人,被谴戍的大学士也有两人,即钱龙锡、刘鸿训。作为皇帝最亲信的大臣,内阁大学士轻易落到这样的下场,实在令大臣们寒心。在六部尚书中,刑部尚书换了17人,这17人中,薛贞被处死,韩继思、郑三俊、刘之凤、李觉斯、徐石麒等先后下狱,狱中瘐死2人,大部分不得善终。兵部尚书中,王洽因崇祯二年(1629)清兵入关而下狱瘐死,陈新甲因泄漏议和之事而被处死。在地方督抚中,总督中被诛者7人:郑崇俭、袁崇焕、刘策、杨一鹏、熊文灿、范志完、赵光忭;巡抚被戮者11人:蓟镇王应豸、山西耿如杞、宣府李养冲、登莱孙元化、大同张翼明、顺天陈祖苞、保定张其平、山东颜继祖、四川邵捷春、永平马成名、顺天潘永图,另外还有河南巡抚李仙凤被逮自杀。这些大臣,都是应对辽东战事和平息农民起义的将领,他们动辄遭罪被杀,也就很容易说明崇祯朝军事上的大溃败了。到了崇祯朝后期,随着局势的日益严峻,朱由检的滥杀也日趋严重。一个城市沦陷,就把守城的将领杀掉,一个地方沦陷,就把守地的首长杀掉。陕西省华亭县(今甘肃华亭)县令徐兆麟,到任只七天,照样依法处斩。朱由检对饥饿的武装群众恨入骨髓,坚决地指控只是一撮奸邪份子煽动起来的,有人向他提及饥懂和官员乡绅贪暴,他就发怒,发怒的原因是他无法解决,所以他不愿听到。他不断地宣布“避殿”、“减膳”、“撤乐”,不断地声言流寇也是他最亲爱的赤子,不断地下令政府官员自我检讨。有一次还把宰相们请到金銮宝殿上,向他们作揖行礼,说:“谢谢各位先生,帮助我治理国家。”然而不久就大发雷霆,把被他谢谢的“各位先生”杀掉。朱由检的急躁性格,使他迫不及待地追求奇迹,并且认为重刑是促使他部下创造奇迹的动力。但有才干的部下又使他如芒刺在背,他其实只能用恭谨无能之辈,在这种人面前,他才心情愉快。朱由检经常叹息他无缘得到岳飞那样的将领,其实,恰恰相反,他已得到了一位岳飞,那就是袁崇焕,结果却用冤狱酷刑对待他。就像一个勤快的笨蛋总是要比一般的笨蛋干出更多的不可收拾的蠢事一样,一个自以为是而又事必躬亲的专制君主给这个千疮百孔的帝国造成的伤害,远远要大过一个平庸、惰怠、无所事事的皇帝。明末农民大暴动为了支持对后金的战争,崇祯帝不得不大幅增加赋税,名曰“三饷”——辽饷、剿饷和练饷。三饷是赋役征收之外的掠夺性的财政措施,依军需决定征收额,其加派额直线上升,结果造成“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燐,夜夜常闻鬼哭”,从而引起广泛的社会不满,起义不断。也就是在错杀袁崇焕的崇祯三年(1630),农民起义军的声势壮大起来。当时陕西连年发生可怕的旱灾和蝗灾。老百姓先是争着采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就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就挖掘山中的石块来吃,最后腹胀而死。幼年人或独行人,一出城外,便告失踪。以后见城外的贫民用人的骨头当木柴烧,烹煮人肉,才知道失踪的人都被饥民吃掉了。一些不甘愿饿死的人就集结起来当强盗。另一些稍有积蓄的家庭,被抢劫一空,也变成饥饿的群众。武装群众的领袖中,以安塞的张献忠和米脂的高迎样最为著名,高迎祥称“闯王”后被明军生擒送到北京,用酷刑磔死,他的外甥李自成被推举继任闯王。李自成攻城掠地,每遇顽抗,都要大肆杀戮,对方坚守一两天,城破以后要杀十之三四;坚守五六天,城破以后差不多要斩尽杀绝,还要毁平城墙。每破一城他就弃之不顾,继续向前进攻。他曾三度围攻开封城不下,最后挖开黄河大堤,淹死沿岸兵民数十万人。后来他的队伍中加进了河南杞县举人李岩、举人牛金星、算命先生宋献策等人作谋士,建议他停止报复性的屠杀,发出“迎闯王,不纳粮”的政治号召,才逐渐得到民众的拥护。崇祯帝用两种传统的老方法对付起义军,一是讨伐,一是招降。讨伐是军事行动,但腐败的明政府军队所到之处,大肆奸淫烧杀。山西总兵张应昌兵团所杀的,一半以上是逃难的乡民,用他们的人头冒功领赏。民间有一首歌谣:“盗贼(饥民)好像梳子,军官好橡蓖子,士兵好像剃刀。”勤政无功,反贪可笑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崇祯帝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为。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经常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他对朝务的勤勉和生活上的简朴在中国几千年皇帝史上都是罕见的。他总是鸡鸣就起床,深夜都不睡觉,往往焦劳成疾。他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宫里从来没有宴乐之事。”崇祯十五年(1642)七月初九,他因为“偶感微恙”而临时传免早朝,遭到了内阁辅臣的批评。崇祯帝既感激又羞愧,特亲笔写了手敕,对辅臣进行褒奖,对自己进行批抨。崇祯帝曾把宫中万历时所储藏的上等辽参在集市上卖掉,换回数万两银子聊补国用。某日听讲官给他讲书时,所穿内衣袖子已破损,留在外面很不雅观,不时把它塞进去遮掩。崇祯帝的这种节俭,有时发展到吝啬的地步了。他小时候用仿影的方式练字,如果纸张较大而范本的字较小的话,他一定会先将纸的一边对齐范本,写完后再把剩下的地方都写满,以免浪费。尽管身为帝王,他无法随意出入于民间,但为了节约起见,常派人到宫外去从民间采买物品,然后仔细地询问价格。但同当时“竭泽而渔”的沉重税收相比,皇帝个人的这些小节约对人民生活毫无帮助,甚至还是有害的。崇祯初年,为了节省帝国开支,他下令大幅度地裁撤驿站,因为他认为驿站的存在,既使来往的官员揩了国家的油,同时还得养大量的驿卒。裁撤的结果是导致大批因失业而无法生存的驿卒纷纷加入了农民起义的行列,在这些默默无闻的驿卒中,有一个就是后来闻名天下的李自成。而崇祯帝裁撤驿站,据统计,所节约的开支仅仅为30万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皇宫一个月的支出。明朝官员薪水之低是历朝罕见的,一个知县的月薪是7.5石,约折价10两银子左右,即使是正二品的尚书,也只不过区区61石,还不到100两银子,一个官员要想维持正常的开支(远远不是花天酒地穷奢极欲),这点薪水连杯水车薪也算不上。大清官海瑞生活在比崇祯早几十年的万历年间,他为其母作寿时,只能买两斤猪肉而已,连总督胡宪宗听了也觉得甚是不忍。等到海瑞晚年东山再起,被任命为正二品的南京右都御史时,为了置办一身官服,竟然不得不变卖家产。在这种超级低薪的前提下,官员们如果不集体贪污受贿,绝对无法生存下去。而明朝的官僚制度,本身对一定程度的受贿是默许的。如地方官员向京官例行的炭敬、冰敬,以及官员出差时成了惯例的打秋风等等均被视作正常。因而在明代,各个州县在征收上交国家的正税以外,还得向百姓多征不少钱粮,一个下级地方官每年应该向上司进几次贡,每次的数额大约是多少,都有一定的惯例可循,这本身也已成为明代官僚体制的一部份。崇祯帝本身拥有丰厚的内帑,不入国库,甚至到李自成大军逼近北京城的时候,也不肯拿出来,可以说是要钱不要命,吝啬到极点。但他却大谈节俭,要求所有官员都廉洁,真是迂阔可笑。崇祯元年(1628)七月,户科给事中韩一良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在上疏给崇祯帝时指出,说到害民,就将这归咎于知府和知县等地方官的不廉洁,是很不公平的,因为这些人没法廉洁。他们薪水极低,而上司却想方设法要勒索,过往官绅要打秋风,进京朝觐一次至少要花三四千两银子,这些钱又不能从天而降,叫他们如何廉洁呢?韩一良举证说,他本人两个月以来拒收的赠金就有500两。而他还不喜欢交际,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他建议,只有严惩少数罪大恶极的贪污受贿者,让大臣们把钱当作祸水,才有可能出现廉洁爱民的情况。崇祯帝对韩一良的说法深以为然,专门为这一奏折开了一次现场会,他让韩一良站在大臣面前摇头晃脑地朗读了这一奏折,然后又让大臣们互相传阅,并决定要破格提拔此人,当场就要任命他为右佥都御史。负责官员升迁的吏部尚书一面连连称善,一面却别有用心地说:韩一良所奏一定是有所指的,请皇上命他挑出最严重的贪污受贿案例来,以便以此为例进行重处。韩一良哪敢触众怒?他只得支吾着说折中所言俱是风闻,并没有一个准确的事实。这下崇祯帝不高兴了,限他五日内奏明。五天后,韩一良只得纠弹了几个已被打倒了的阉党死老虎交差,崇祯帝看出他在打马虎眼,再次责令他当着众臣朗读那本奏折,当韩读到他两个月收到赠金500两时,崇祯帝立即打断他,厉声追问这500两银子到底是谁送的?韩一良推说记不清了。崇祯帝龙颜大怒,韩一良的右都佥御史没做成不说,还差点丢了命。要钱要面子不要命崇祯帝深感国库空虚,手头拮据。可老百姓已经榨干了,怎么办?无可奈何之下,崇祯帝号召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助饷募捐。崇祯十二年91639),崇祯帝找上了富甲一方的皇亲武清侯李国瑞,要他贡献四十万银两为饷。李国瑞死活不肯出,最后耍开了无赖,将自家的房屋标价出售,家用器皿什物都拉到外面变卖,以示一无所有。崇祯帝怒不可遏,将李国瑞入狱,夺其爵位。李国瑞哪禁得起这个,不久便惊怒而亡。如此一来,外戚哗然,纷纷抱怨崇祯帝不顾恩义亲情,更联合起来抵制募捐。崇祯帝本人事后也颇为后悔,加封李国瑞7岁的儿子李存善为侯,所追缴的40万银两最后也全部退还。皇亲既然反悔,官员自不会热心,募捐一事也就不了了之。崇祯十六年(1643),发展壮大的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百万大军相继攻陷了平阳和太原,大明帝国的心脏北京城已指日可下。无计可施的崇祯帝特地召见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和户部、兵部的官员们,讨论放弃宁远,调吴三桂军队紧急入卫北京。但吴襄提出,如果让吴三桂进卫北京,大约需要100万两银子的军需。崇祯帝向户部提出要解决这一问题,但国库里的存储竟然仅有区区40万两。户部的官员面对崇祯帝严峻的责骂无计可施,而与此同时,崇祯帝个人的财产却丰厚无比。为此,大臣们反复上疏恳请,希望崇祯帝能拿出属于他个人的内帑以充军饷。崇祯帝向大臣哭穷说:“内帑业已用尽。”左都御史李邦华真着急了,也顾不得是否当众顶撞圣上了,他说社稷已危,皇上还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吗,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话已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崇祯帝却顾左右而言它,始终不肯拿出一分一厘来保卫他的江山。等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从宫内搜出的白银即多达3700多万两,黄金和其他珠宝还不在其中。这么多钱,若真是放出来赈灾助饷,可能李自成也不反了,清兵也进不来了,自己也不用煤山自尽了。在万般无奈之中,崇祯帝又要求文武百官无偿捐助,但天下最富的皇帝对拿钱来保自己的家天下都不乐意,又有几个官员肯拿出他们手里的钱呢?崇祯帝派太监徐高通知周皇后之父、国丈嘉定伯周奎,让他捐10万两,起个表率作用。周奎一个劲地哭穷,坚称没有。最后答应勒紧裤带捐献一万两,崇祯帝认为少一点,要他拿出二万。周奎不敢再讨价还价,却暗地里进宫去向女儿求援。皇后答应帮他出五千,并劝他尽可能满足崇祯帝要求的数额。可就是这本身出自崇祯帝内帑的五千两银子,周奎也只捐了三千两,余下的二千两反倒成了他的外快。其他后台不如周奎那么硬的大臣们,尽管个个富可敌国,却纷纷装穷。大学士魏藻德仅仅拿出百金,已被批准退休的内阁首辅陈演则专程入宫表白自己在任期间如何清白廉洁。还有一些官员则效法李国瑞,在自己门上写着:“此房急卖。”表示他们家里已穷得只能卖房子了,再拿出一些不值几个钱的器皿什物摆在市上兜售。宫里的太监以王之心最富,但也仅献万金。王永柞、曹化淳则捐金三万至五万。后来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严刑拷打王之心,追出15万两白银,其家藏金银器物亦均为上品。周奎被抄掠之后,现银就有52万,家中奇珍异宝,绫罗绸缎价值数十万。最后为搞平衡,干脆来了个摊派,比如浙江出六千,山东出四千等等。个人的最高限额是三万,但满朝竟然无人达标,仅有太康伯张国纪一人出到了两万。就这样,本次靖国募捐最终募集到了一笔巨款:20万两。这笔“巨款”作军费实在没办法看,所以崇祯帝全部用来犒赏慰劳了京城守军,吴三桂返京护卫的事也就不了了之。这一天,小民百姓痛哭捐金者甚多,多者有三百金、四百金。有钱不出钱,崇祯帝只好又改个法子,号召有力出力,令众人各输粮草供给官军,或赡养将士们的妻子儿女,使京城守军无后顾之忧,但反应更为冷漠,无人响应,只好作罢。当李自成的大军在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到达北京时,明政府用以保卫首都、但却五个月不发给薪饷的十万防卫部队,马上叛变。在宣府(今河北宣化)投降的监视太监杜勋,告诉城上的太监同僚说:“我们的富贵,另有地方,不要太死心眼。”四月二十三日,起义军在隆隆的炮声中对北京全城发起攻击,只一夜之间,北京外城就被攻破。李自成决定给崇祯帝最后一次投降的机会。已投降义军的太监杜勋,奉命进城,代表“大顺王”入宫谈判。崇祯帝接见了这位太监,他曾是皇上的亲信,首辅魏藻德也在场。杜勋说明了交换条件:明朝封李自成为王,赐银100万两,承认陕西和山西为其封国;李自成则负责平定国内其他起义军,并为明朝抗击满清,保卫辽东。这些条件很有诱惑力,崇祯帝转向魏藻德问道:“此议何如?今事已急,可一言决之。”魏藻德却一言不发,皇上顿感不快,再次问道:“此议何如?”魏藻德仍沉默不语,拒绝为此决定分担责任。皇上气得发抖,转身打发了杜勋。杜勋刚一离开,皇上就当着魏藻德的面猛击龙椅,将其一把推倒。他在这一天下了最后一道圣旨,一方面痛骂诸臣误国,一方面轻描淡写地作了自我批评。最后却无异于痴人说梦似地宣布,他赦免除李自成以外的所有起义人员,而如果有谁能将李自成生擒或杀死,则封万户侯。魏藻德慌忙退出,谈判之事也不了了之。众叛亲离吊死煤山次日夜幕降临时,李自成的军队已占领了北京南城。大势已去的崇祯帝,命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入宫,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在与16岁的太子、11岁的永王、9岁的定王哭别后,让他们化装成平民,逃出紫禁城。他又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妾跟从你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说完解带自缢而亡。朱由检转身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也自缢。朱由忙又召来15岁的长公主,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来砍中了长公主的左臂,接着又砍伤她的右肩,她昏死过去。朱由检又砍死了妃嫔数人,并命令左右去催张皇后自尽。张皇后隔帘对朱由检拜了几拜,自缢身亡。但朱由检自己并不想死,在昏暗的夜色中,他带着一批太监冲出宫门,想逃出北京城。逃到东华门时,守门的太监用乱箭阻止他逃走。再跑到齐化门,齐化门的守将是朱由检最亲信的公爵朱纯臣,朱由检找到朱纯臣的住宅,朱纯臣听说皇帝驾到,这在平时是稀世的荣耀,他会狂奔出来跪在门口迎接,可是现在却下令不准开门。朱由检再奔向安定门,安定门的守军已全部溃散,没有人在那里,城门封闭得很坚固,朱由检手下太监们的利斧也无法把它劈开。这时已到了十九日的拂晓,大火四起,起义军搜索前进的声音渐渐逼近,逃既逃不掉,只得重返宫中。如果想逃,也该早几天做决定,朱由检优柔寡断的性格再次暴露无疑。凌晨,崇祯帝登上钟楼,鸣钟召集百官,但无一人前来。众叛亲离的崇祯帝与太监王承恩一起溜出紫禁城,登上了后面的煤山(今景山)。崇祯帝叹了口气,用衣带草草地写好遗书,恨恨地上吊自杀,时年34岁。他死时,只有太监王承恩陪着他,吊死在他的对面。不知道临死前,他是否想起了当年袁崇焕两昼夜急驰三百余里来救他的事呢。三天后,人们在寿皇亭发现了崇祯帝的尸体。只见崇祯帝乱发覆面,身穿蓝衣,左足赤露,右着朱靴,衣带上书写了一段文字:“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这段话,可以归结为三层意思,一是“诸臣之误朕”,再次强调他不是亡国之君,只因他的臣子们皆是亡国之臣,有推卸责任之嫌;二是“无面目见祖宗”,这是真正痛心的事;三是“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临死还把自己打扮成爱民的仁君,可他对民众抽的税,比任何一个明朝皇帝都重。“死要面子”这句话,用在他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有人不忍目睹他的惨状,将他葬在了3个月前死去的田贵妃墓中,后来又迁移到现在的思陵。虚待斋曰纵观朱由检的一生,他17岁当皇帝,当了17年,死时年仅34岁,人生刚好分成两截,而这两截是有必然联系的。少年时的经历使他渐渐养成了人格分裂式的双重性格:一方面,他身为位尊爵重的亲王,自可以呼奴唤仆,形成了他性格中严急而刻薄、既对手下人薄情寡义又自以为是的一面;另一方面,从小的孤独寂寞和难于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处境让他敏感、多疑,从而因内心深处的过分软弱和自恋造成极度的自尊,一意孤行而完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后来,他在重大关头常常首鼠两端,既怨天尤人又怀疑自我,最后往往是毫无主见地把一切交给命运安排。一个皇帝如果低智商,如西晋惠帝,当然要亡国。如果智商不低,但是不通政治,没有治理国家的起码素质,如胡亥,当然也要亡国。如果智商不抵,素质也有,甚至能力还颇强,但是性格中有作为帝王的致命弱点,如王莽,如杨广,那也还是要亡国。朱由检成为亡国之君,固然是历史趋势使然,但也有其性格因素。他只是同杨广完全相反,杨广荒于朝政,四处巡游,而他却勤民听政,旰衣宵食;杨广穷奢极欲,铺张浪费,他却艰苦朴素,乃至于吝啬;杨广穷兵黩武,到处惹事,他只希求苟安,长年救火……但他的性格弱点作为帝王来说同样是致命的,首先是多疑擅杀,薄情寡恩,导致臣子们无所适从,离心离德。他性子很急,急于求成,根本不切实际,导致官员动辄得咎,脑袋随时可能搬家,根本没法干好工作。他爱面子,不是像杨广那样讲排场,而是死也放不下皇帝的架子,到李自成兵临城下之时,还不肯谈判求和,似乎面子比命还重要。身为皇帝,居然在最后的危急关头,还不肯拿出私房钱来救国家,似乎私房钱比江山社稷还重要,比命还真重要,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总之,他是一个颇为神经质的皇帝,最后逃命之时居然连北京城的任何一座城门都叫不开,可见众叛亲离到了什么程度。所以他弄到国破家亡,其实并没有多少值得同情的因素。本文内容于
21:25:54 被重整山河待后生编辑逗比。圆嘟嘟算个蛋。卖粮草作为和清议和的条件,结果使清军逃过了饥荒。敌军兵临城下无能为力,居然只能跟在屁股后面绕圈。什么烂东西。孙承宗5天4城别吃了。圆嘟嘟就是个吹牛的逼,5年平辽,就凭他那水平,给他50年都平不了的渣。明末的小冰河的灾难有多深你知道??《明季北略》看过吗?清狗不用清朝写的书,真有趣啊!还剥削,再剥削下去,还只有那么点人造反我佩服明朝那群抗税的老百姓。整个起义地区有近1800w人,最后起义的才200w,逗比,太逗比了。整个起义地区都年年饿死几十万的,还有官老爷来剥削,明朝不要命了。哈哈,崇祯皇帝有3700w,还有一堆财宝...你实在太逗比了。崇祯朝连续多次变卖宫中财物充入国库,最后还有这么多,就是开玩笑。另外,7000w两是北京城全部财产,不是白银,大爷。否则根本运不出去。3700w是李自成运到西安的东西。所有的国戚的财产被李自成搜出6000多万,其中以周后父亲,周奎为最,其一人财物就超过2000w两。北京还是商业中心呢,大商人多得是。哪里还有崇祯的份。100w民众也别吃了。就算再穷,1人5两也是有的,这下子就只剩500w两了。崇祯和几千商人分,崇祯还有多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76476 工分:6622
左箭头-小图标
12楼&&以下是引用八一式菜刀
在第1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重整山河待后生
在第9楼的发言:......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所得皇帝内帑数目——3700万两!
拜托,那是对京城的那些“清廉”的大臣们拷饷后得到的数字好吗?加上这个数字是7000万!继续逗,逗,太逗了,周奎就2000w,继续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76476 工分:6622
左箭头-小图标
19楼&&以下是引用风楚
在第1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八一式菜刀
在第1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重整山河待后生
在第9楼的发言:......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所得皇帝内帑数目——3700万两!
拜托,那是对京城的那些“清廉”的大臣们拷饷后得到的数字好吗?
3700万两白银也不靠谱。
明朝一两约37.5克,3700万两“现银”就是1387.5吨。一辆马车或者骡车载0.5吨,就得2775辆车!
按那本野史“记载”,李自成可是将这批白银全部运走,满清塔子追都追不上,恐怕这2775辆马车是在“明朝高速公路”飞驰而去!又见到一个YY古代运输的家伙!秦代车辆都可以载重1.5吨,何况1000多年后的明末?这样说不是扇那些吹嘘明朝世界第一的脸吗?大爷,你又弄混秦代的斤和明代的斤了,秦代那个和明朝比,现在算1.5吨,那个时候最多400kg,呆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76476 工分:6622
左箭头-小图标
25楼&&以下是引用八一式菜刀
在第1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重整山河待后生
在第9楼的发言:......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所得皇帝内帑数目——3700万两!
拜托,那是对京城的那些“清廉”的大臣们拷饷后得到的数字好吗?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上级就有什么样的下级,崇祯年间几乎没有反腐行动,说明那些官员最起码在崇祯眼里是清廉的逗比,皇家贵族在哪儿???光是周奎就2000w,明朝的皇家贵族还少么??住北京的就周奎一家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76476 工分:6622
左箭头-小图标
55楼&&以下是引用tufonhan
在第5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重整山河待后生
在第52楼的发言:......
史盲!
知道什么叫“三饷”不?
白痴,2700万两是李自成从京城的官员富商家里搜出来的,如果内库有2700万两,那建奴早就成浮云了。明朝什么都没有留下,贪污的风气却被明粪运用的出神入化!——看清内库3700万,拷掠所得共7000万!一群只会YY的儿比!白痴么?进京所有京城刮得7000w,最后带走3700w,你个傻逼。崇祯皇帝内库要真有2700w,那么周奎的被抄家2000w是哪来的??几个大权贵就被抄出6000w,还有一堆商人呢,所有的百姓都被挖了个空,崇祯窝里有没有1两都成问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97876 工分:406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唐人街小店
在第95楼的发言:
明朝著名的三大暴君——朱元璋、朱棣、朱由检。朱祁镇废除殉葬就能抵消他杀于谦与土木堡事件的罪过吗?他废除殉葬这
一点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殉葬——这一废弃了几千年的野蛮、残忍的制度,又在明朝恢复了。这样的朝代,居然有人为它歌功颂
德。土木堡是什么罪过?被俘他求和卖国了么?没有于谦至于会有正得自封大将军么?对历史了解不透就不要妄谈历史,土木堡事件,只能说是意外,就如同李贼进京恰恰那时候京城发生鼠疫,20万大明军,死亡大半剩下的都站不起来,最后太监巡城,你怎么说?恰恰李自成进京后鼠疫就消失了!就是因为有了于谦之后文官势力做大,控制军权,最后正德皇帝出兵大受制肘,最后还和蒙古打了一架,蒙古百年不敢入侵中原,这就是正德皇帝的功绩,你知道么?正德30岁竟然落水就病倒了!作为一个从小习武的皇帝,刚拿回了些军权立刻就死点了!很多人说是文官暗害死的!这个历史迷案,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08341 工分:36901
左箭头-小图标
明朝著名的三大暴君——朱元璋、朱棣、朱由检。朱祁镇废除殉葬就能抵消他杀于谦与土木堡事件的罪过吗?他废除殉葬这一点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殉葬——这一废弃了几千年的野蛮、残忍的制度,又在明朝恢复了。这样的朝代,居然有人为它歌功颂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5264 工分:11234
左箭头-小图标
谁都好说,但朱由检(为了大明江山的最后倾尽心血,可后人说他性格有严重缺陷),冲针真是满清大卧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32870 头衔:蝈螟党马仔 工分:31431
左箭头-小图标
我觉得最可惜的是明景帝朱祈钰,由于明朝皇室内部斗争的原因,再加上清朝统治者对前明的贬低,后世的人们对明景帝知之甚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0233 工分:4096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冲进东京
在第8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dreamdrgon
在第8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wjjspring
在第80楼的发言:万历皇帝是史上少有的明君。应该说,明朝的皇帝,除了没当几天的那几个和最后一个崇祯以外,治国水平都可得80分以上。崇祯皇帝虽然是个好人,但他却是个彻底的笨蛋,完全不懂治国的要领。
1。经常重用大言不惭的无能奸佞。比如袁崇焕,孙传庭。。。
2。不懂得管理就是一门如何进行监督的科学。信了东林党用人不疑的邪说,自动放弃监督。最后被东林骗成了傻子,瞎子。
自古300年一大劫,明朝的政治潜规则,到了东林党手上,可以说已经完全成熟了。万历能在东林党一群伪君子的包围下,次次做出英明正确的决策。真可......
要兴国,先灭儒!儒者,只有一门之私,无天下之公,蠕虫也!
看来你对儒真的不了解!孔子是儒,正气歌是儒, 张世杰抱南宋小皇帝跳崖的也是儒,明张居正是儒,明末多少义士杀身成仁?这也是儒,但到了清朝儒就没了!所谓的儒家思想都成了奴家思想!所以清末没有人为国捐躯!所以说历史各朝都以儒立国,反观近代儒家思想的转变成了迎合上听的歌功咏德,灭了儒等于灭了国!当然现在这些清廷的奴性儒家是要不得的!错,不是我不了解,恰恰是太了解,你认为平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就是君子风范,可以垂天地而不朽?我不知道这类废物是利了国?还是利了民?比如那个我们自小很敬仰的史可法,他的个人品格无可挑剔,但把十万大军放在他的手中,这就是极端的误国,十万人,就是十万头猪,挺着杀也要杀几天吧,可在这位的指挥下造就了鞑子扬州十日的赫赫武功啊!当然要给他辩护可以说军阀跋扈啊,军队疲弱啊,可造成这一切的不就是几百年一贯把武将当贼寇防,把军人当奴隶看的文人士大夫?而且明末投降鞑子的士大夫远远大于以死报国的,而以死报国的也没几个取得战果的,夏完淳,黄宗羲等哪个打过一个漂亮仗?倒是不识几个字的阎应元,被视为贼寇的李定国,还给了我汉人最后一点尊严!PS,我是赞成WG的,文人( 非理科知识分子)对社会一点用也没有,从儒家到现在的公知老狗们,全毙了冤枉,一个隔一个毙了漏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17886 工分:5222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minidayer
在第8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冲进东京
在第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蛟川无伊
在第3楼的发言:朱元璋(本是民族英雄,后来民间却只知“火烧庆功楼”)-------------谁说的?他把贪官剥皮抽筋,无论当时还是后世,老百姓都记得他爱护百姓、诛杀贪官的好。
朱棣(一代雄主,振兴华夏,史书却总是记载他设立东厂的行为)--------朱棣五伐蒙古,六下西洋(最后一次是宣宗年间),征讨越南,这都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只要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
朱高炽&朱瞻基(辛勤干活的父子俩,一个是被李时勉骂,一个被称为“蟋蟀天子”)------老实说,在清人编的《明史》里,对他们父子还是正面评价的。不过他......
看来清粉对明朝历史还是来自清朝的张廷玉写的《明史》啊,
好了 ,在给你科普下
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差点亡国么?你自己看看明朝朝廷上下,没有一个议和的, 直接另立皇帝,打到底,皇帝在被抓在另立还是打,这就是明朝的骨气,估计你是不懂得
朱厚照的应州大捷,御驾亲征把蒙古打的百年都不敢入侵中原,这个连清修的《明史》里都有记载,除了说人数才死亡十几个人,我就纳闷了,一场战争让蒙古百年不敢入侵,就杀死蒙古人十几个?说出来你信么?
朱厚熜虽然不是个好皇帝 但不昏庸,看看他当政的时代 张居正,海瑞,胡宗宪,戚继光,等等,容纳了多少名臣义士,20多年不上朝,皇权都没有旁落,可以看出嘉靖是多么有手腕的一个人了
朱载垕 都说他很少说话,是个木头皇帝,但是在他朝代里还是一个盛世,自己去科普去,你的错误太多了 如果说一时半会也说不完
朱由校 宁远大捷,你竟然说和皇帝没关系?虽然仗不是皇帝亲自打的,但你说和皇帝没有关系?你可笑不?那萨尔浒之战也和康熙没关系了,仗也不是他亲自打的,清一代更没有一个皇帝打过仗了
朱由检 君非亡国君 臣皆亡国臣 ,你这样的解释只能说你学问不深,明亡之后在无华夏,你听过么?崇祯说的亡国,不是亡了大明国,而是华夏国,如果你还不明白 那我就在给你说细点,让清狗 好好明白明白,满洲族在当时是异种,蛮夷,崇祯皇帝不是亡国君,是因为不是清狗给打下来的,而是李自成,你光知道李自成打下北京崇祯上吊,但你知道在城破那天多少大臣自杀的?所谓历史就是清狗编的《明史》么 ?你当走狗汉奸可以,是你自己的道德问题,但历史就是历史是遮掩不住的
他不可能是清粉,人家以前骂满清的贴你没见过? 但我知道,你是明粉。讨论历史偏执有啥意思,在你眼里明朝皇帝个个被冤枉。
没办法,我还自认为是替明朝说了几句公道话,想不到还是被扣帽子。看来要是不想扣帽子,就只能随着他们的口风,昧着良心说话了!二分法是诡辩的一种方法,某些人还用得这么纯熟自如!简单的知识探讨就变得好像党争似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17886 工分:5222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uke2009
在第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蛟川无伊
在第3楼的发言:朱元璋(本是民族英雄,后来民间却只知“火烧庆功楼”)-------------谁说的?他把贪官剥皮抽筋,无论当时还是后世,老百姓都记得他爱护百姓、诛杀贪官的好。
朱棣(一代雄主,振兴华夏,史书却总是记载他设立东厂的行为)--------朱棣五伐蒙古,六下西洋(最后一次是宣宗年间),征讨越南,这都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只要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
朱高炽&朱瞻基(辛勤干活的父子俩,一个是被李时勉骂,一个被称为“蟋蟀天子”)------老实说,在清人编的《明史》里,对他们父子还是正面评价的。不过他......
胡说八道就不好了,说崇祯抱着金山给个出处,不要拿李自成搬走几千万两黄金来瞎扯。不可能有这么多钱!我根本不相信李自成的鬼话(别说这是满清造的谣,从动机和作案时间来分析,只有李自成有这个能力和意向)。只不过,虽然后期明朝财政紧张,但皇帝内帑不是毫无进项。万历大搞敛财,死后留下四百万两银子,被朱常洛拿了两百多万两给兵大哥。而后天启帝继位,大搞木工技术攻关,内帑用得精光。随后崇祯拨乱反正,魏九千岁被抄家,抄出多少崇祯没有说,但绝对不会少。我保守点估计,也有两百万两。至于去向,没有进国库,全部进了内帑。而另有一些阉党交纳的赎罪银则是进了国库。有人说,崇祯内帑虽然有钱,但也需要花钱不是?十七年过去,这还能剩下多少呢?这就又回到了原来的问题上。很简单的原因,崇祯太吝啬,平时内宫几乎不花钱,连金银器都换成了铜铁器。外面大臣让他出钱,从来都推托没钱。史料只记载他一次次哭穷,从来没有说过他曾经出了几两银子。这几百万两银子,他从来都没怎么动。崇祯的吝啬性格,从他拒绝让太子留守南京也完全可见一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16004 工分:2207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冲进东京
在第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蛟川无伊
在第3楼的发言:朱元璋(本是民族英雄,后来民间却只知“火烧庆功楼”)-------------谁说的?他把贪官剥皮抽筋,无论当时还是后世,老百姓都记得他爱护百姓、诛杀贪官的好。
朱棣(一代雄主,振兴华夏,史书却总是记载他设立东厂的行为)--------朱棣五伐蒙古,六下西洋(最后一次是宣宗年间),征讨越南,这都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只要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
朱高炽&朱瞻基(辛勤干活的父子俩,一个是被李时勉骂,一个被称为“蟋蟀天子”)------老实说,在清人编的《明史》里,对他们父子还是正面评价的。不过他......
看来清粉对明朝历史还是来自清朝的张廷玉写的《明史》啊,
好了 ,在给你科普下
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差点亡国么?你自己看看明朝朝廷上下,没有一个议和的, 直接另立皇帝,打到底,皇帝在被抓在另立还是打,这就是明朝的骨气,估计你是不懂得
朱厚照的应州大捷,御驾亲征把蒙古打的百年都不敢入侵中原,这个连清修的《明史》里都有记载,除了说人数才死亡十几个人,我就纳闷了,一场战争让蒙古百年不敢入侵,就杀死蒙古人十几个?说出来你信么?
朱厚熜虽然不是个好皇帝 但不昏庸,看看他当政的时代 张居正,海瑞,胡宗宪,戚继光,等等,容纳了多少名臣义士,20多年不上朝,皇权都没有旁落,可以看出嘉靖是多么有手腕的一个人了
朱载垕 都说他很少说话,是个木头皇帝,但是在他朝代里还是一个盛世,自己去科普去,你的错误太多了 如果说一时半会也说不完
朱由校 宁远大捷,你竟然说和皇帝没关系?虽然仗不是皇帝亲自打的,但你说和皇帝没有关系?你可笑不?那萨尔浒之战也和康熙没关系了,仗也不是他亲自打的,清一代更没有一个皇帝打过仗了
朱由检 君非亡国君 臣皆亡国臣 ,你这样的解释只能说你学问不深,明亡之后在无华夏,你听过么?崇祯说的亡国,不是亡了大明国,而是华夏国,如果你还不明白 那我就在给你说细点,让清狗 好好明白明白,满洲族在当时是异种,蛮夷,崇祯皇帝不是亡国君,是因为不是清狗给打下来的,而是李自成,你光知道李自成打下北京崇祯上吊,但你知道在城破那天多少大臣自杀的?所谓历史就是清狗编的《明史》么 ?你当走狗汉奸可以,是你自己的道德问题,但历史就是历史是遮掩不住的他不可能是清粉,人家以前骂满清的贴你没见过? 但我知道,你是明粉。讨论历史偏执有啥意思,在你眼里明朝皇帝个个被冤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170376 工分:70
左箭头-小图标
不是有王国维吗,谁说无人殉清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97876 工分:406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reamdrgon
在第8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wjjspring
在第80楼的发言:万历皇帝是史上少有的明君。应该说,明朝的皇帝,除了没当几天的那几个和最后一个崇祯以外,治国水平都可得80分以上。崇祯皇帝虽然是个好人,但他却是个彻底的笨蛋,完全不懂治国的要领。
1。经常重用大言不惭的无能奸佞。比如袁崇焕,孙传庭。。。
2。不懂得管理就是一门如何进行监督的科学。信了东林党用人不疑的邪说,自动放弃监督。最后被东林骗成了傻子,瞎子。
自古300年一大劫,明朝的政治潜规则,到了东林党手上,可以说已经完全成熟了。万历能在东林党一群伪君子的包围下,次次做出英明正确的决策。真可......
要兴国,先灭儒!儒者,只有一门之私,无天下之公,蠕虫也!看来你对儒真的不了解!孔子是儒,正气歌是儒, 张世杰抱南宋小皇帝跳崖的也是儒,明张居正是儒,明末多少义士杀身成仁?这也是儒,但到了清朝儒就没了!所谓的儒家思想都成了奴家思想!所以清末没有人为国捐躯!所以说历史各朝都以儒立国,反观近代儒家思想的转变成了迎合上听的歌功咏德,灭了儒等于灭了国!当然现在这些清廷的奴性儒家是要不得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0233 工分:4096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jjspring
在第80楼的发言:万历皇帝是史上少有的明君。应该说,明朝的皇帝,除了没当几天的那几个和最后一个崇祯以外,治国水平都可得80分以上。崇祯皇帝虽然是个好人,但他却是个彻底的笨蛋,完全不懂治国的要领。
1。经常重用大言不惭的无能奸佞。比如袁崇焕,孙传庭。。。
2。不懂得管理就是一门如何进行监督的科学。信了东林党用人不疑的邪说,自动放弃监督。最后被东林骗成了傻子,瞎子。
自古300年一大劫,明朝的政治潜规则,到了东林党手上,可以说已经完全成熟了。万历能在东林党一群伪君子的包围下,次次做出英明正确的决策。真可......要兴国,先灭儒!儒者,只有一门之私,无天下之公,蠕虫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338541 工分:2288
左箭头-小图标
朱由檢如果早點出世就好了,哪怕早幾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51881 工分:188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冲进东京
在第8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wangt
在第78楼的发言:......
都烧掉了?你又怎么知道?
  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廿二史札记》
-------------------
  ①《明史》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正史。②《明史》修纂日久,又有前诸史修纂之经验,成为二十四史中较好的一部,尤其是隋、唐以后诸史中,更为突出。----------- 《中国通史》
-------------------
  《明史》后来成为整个二十四史中写得较好的一部,这是我们直到今天还要承认的事实。----------------
  《山居笔记 · 一个王朝的背影》
-------------------
  《明史》体例严谨,首尾连贯,材料翔实,文笔简洁,舛误很少,是自清代以来史家公认的一部质量上乘的史著。相反,《元史》的编修,由于迫于朱元璋政治需要的压力,历时11个月共331天,31人参加,组织领导工作紧迫、匆忙、粗乱,近180万字的巨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草成,根本没有时间来核对史料的真伪和问题的分析比较。确切地说,《元史》是史官们迫于政治压力抄撮而成的。因此,《元史》的舛误甚多,内容前后重复、互相矛盾的地方随处可见。———《中国历史是干部的教科书》
-------------------
  后人认为《明史》虽然仍有某些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五代以来所修各史中最好的一部。--------《康熙评传》
******************
以上人的评价你可以不信(你也肯定不信),但不要无视。
贴出来只是为了让大家都看到就行了,信与不信自己判断去吧。
估计在过上几十年 中国现在的汉奸砖家都成了权威 被他们引经据典了无论如何有理有据,敢于署名出版,不像网上的喷子那么胡说八道蛊惑人心。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97876 工分:406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angt
在第7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7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蛟川无伊
在第68楼的发言:......
原来修书时间长可以作为篡改的证据?
如果不是不虚伪的话,为什么把大量的孤证、典籍等带明字的东西全部烧毁
都烧掉了?你又怎么知道?
  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廿二史札记》
-------------------
  ①《明史》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正史。②《明史》修纂日久,又有前诸史修纂之经验,成为二十四史中较好的一部,尤其是隋、唐以后诸史中,更为突出。----------- 《中国通史》
-------------------
  《明史》后来成为整个二十四史中写得较好的一部,这是我们直到今天还要承认的事实。----------------
  《山居笔记 · 一个王朝的背影》
-------------------
  《明史》体例严谨,首尾连贯,材料翔实,文笔简洁,舛误很少,是自清代以来史家公认的一部质量上乘的史著。相反,《元史》的编修,由于迫于朱元璋政治需要的压力,历时11个月共331天,31人参加,组织领导工作紧迫、匆忙、粗乱,近180万字的巨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草成,根本没有时间来核对史料的真伪和问题的分析比较。确切地说,《元史》是史官们迫于政治压力抄撮而成的。因此,《元史》的舛误甚多,内容前后重复、互相矛盾的地方随处可见。———《中国历史是干部的教科书》
-------------------
  后人认为《明史》虽然仍有某些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五代以来所修各史中最好的一部。--------《康熙评传》
******************
以上人的评价你可以不信(你也肯定不信),但不要无视。
贴出来只是为了让大家都看到就行了,信与不信自己判断去吧。 估计在过上几十年 中国现在的汉奸砖家都成了权威 被他们引经据典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97876 工分:406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重整山河待后生
在第2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八一式菜刀
在第1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重整山河待后生
在第12楼的发言:......
加上这个数字是7000万!
我不知道您这是哪来的数字。张居正改革十年才攒了八百万两银子。万历收了几十年矿税到死留给明光宗的内库也只有七百万两。不知道崇祯何德何能在不收商税矿税的情况下能攒三千五百万两银子。
这些数字是官方认可,并作为历史资料传世后人的——你那些数字从那来的?哪个官方?清廷么?虽然你是满洲人 但你也别一味盲目崇拜满清,可惜民国建立后还是大乱,不然孙大炮就把满洲灭族了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97876 工分:406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重整山河待后生
在第7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冲进东京
在第1楼的发言:朱元璋(本是民族英雄,后来民间却只知“火烧庆功楼”)
朱棣(一代雄主,振兴华夏,史书却总是记载他设立东厂的行为)
朱高炽&朱瞻基(辛勤干活的父子俩,一个是被李时勉骂,一个被称为“蟋蟀天子”)
朱祁镇(泼墨写他杀于谦与土木堡,对废除殉葬却不怎么提)
朱祁钰(也先最终未得逞占据中原,大部分却只知他对亲哥哥的“残忍”)
朱见深(为于谦平反没人说,与万娘娘的爱情戏可被大讲特讲)
朱佑樘(一代中兴之主,可人们总爱说他对外戚专权不管不问)
朱厚照(应州大捷有几本历史书上说过?总是说他荒淫无道)......
楼主把名字改掉!“冲进东京”你不配用——
名字反日,就应该以发反日题材的帖子为主,你看看自己在干什么——打开主页尽是一些为朱明王朝歌功颂德、哭丧守孝、赶尸招魂的帖子!
——挂羊头卖狗肉!是事实都不应该被埋没 也不应该被黑,我只是把事实贴上 为什么就成了干尸招魂了?怎么就成了歌颂明朝了?我想不明白 一个说实话的人 怎么被你污蔑成如此不堪?是你心理的扭曲,还是你心灵上的创伤在作怪?还是满洲复国无望心理变态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620 工分:251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万历皇帝是史上少有的明君。应该说,明朝的皇帝,除了没当几天的那几个和最后一个崇祯以外,治国水平都可得80分以上。崇祯皇帝虽然是个好人,但他却是个彻底的笨蛋,完全不懂治国的要领。1。经常重用大言不惭的无能奸佞。比如袁崇焕,孙传庭。。。2。不懂得管理就是一门如何进行监督的科学。信了东林党用人不疑的邪说,自动放弃监督。最后被东林骗成了傻子,瞎子。自古300年一大劫,明朝的政治潜规则,到了东林党手上,可以说已经完全成熟了。万历能在东林党一群伪君子的包围下,次次做出英明正确的决策。真可谓神宗也。天启也能利用魏忠贤的阉党和东林党的斗争互相监督。只有崇祯,用人不疑,结果重用的全是东林这帮伪君子,被东林党彻底给坑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3199 工分:2872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柳辛斯基
在第77楼的发言:有些事楼主不完全对
还是于谦发挥了主要作用
我还是喜欢明
本人苦逼理科生一个
没读过明史
但是相比之下最了解明朝
打心眼里讨厌清朝我也是,看见猪尾巴就烦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51881 工分:188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7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蛟川无伊
在第68楼的发言:......
原来修书时间长可以作为篡改的证据?
如果不是不虚伪的话,为什么把大量的孤证、典籍等带明字的东西全部烧毁都烧掉了?你又怎么知道?赵翼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廿二史札记》-------------------白寿彝①《明史》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正史。②《明史》修纂日久,又有前诸史修纂之经验,成为二十四史中较好的一部,尤其是隋、唐以后诸史中,更为突出。----------- 《中国通史》-------------------余秋雨《明史》后来成为整个二十四史中写得较好的一部,这是我们直到今天还要承认的事实。----------------《山居笔记 · 一个王朝的背影》-------------------刘庭华《明史》体例严谨,首尾连贯,材料翔实,文笔简洁,舛误很少,是自清代以来史家公认的一部质量上乘的史著。相反,《元史》的编修,由于迫于朱元璋政治需要的压力,历时11个月共331天,31人参加,组织领导工作紧迫、匆忙、粗乱,近180万字的巨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草成,根本没有时间来核对史料的真伪和问题的分析比较。确切地说,《元史》是史官们迫于政治压力抄撮而成的。因此,《元史》的舛误甚多,内容前后重复、互相矛盾的地方随处可见。———《中国历史是干部的教科书》-------------------孟昭信后人认为《明史》虽然仍有某些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五代以来所修各史中最好的一部。--------《康熙评传》******************以上人的评价你可以不信(你也肯定不信),但不要无视。贴出来只是为了让大家都看到就行了,信与不信自己判断去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24360 工分:998
左箭头-小图标
有些事楼主不完全对
还是于谦发挥了主要作用
我还是喜欢明
本人苦逼理科生一个
没读过明史
但是相比之下最了解明朝
打心眼里讨厌清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02495 工分:435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汉星111
在第6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与子同裳
在第63楼的发言:明朝实亡于所谓的文化精英,和现在情形也差不多了,掌握话语权的所谓精英们,只顾维护自己切身利益出卖国家利益,为国家的敌对势力摇旗呐喊,代表大商人利益主张减税不纳捐,这些事情在现在都能找到影子
现在的满独散布在中国的各个领域,这些人不清理,中国就不会安宁。现在的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散布在中国的各个领域,这些人不清理,中国就不会安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81196 工分:1368
左箭头-小图标
正史里属明史最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17886 工分:5222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风楚
在第7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蛟川无伊
在第69楼的发言:......
知道自己身体不好,还和两个美女疯玩七八天。不是好色是什么?
问题是泰昌帝从来没有御医照顾,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更重要的是,初登大宝、君临天下那种狂喜,还不找几个小妹痛快一番!我的原话:“切确的说,他的确是因色而亡。虽然年轻人热衷于此是正常的,但凡事总有个度,这么年轻就因为这个搞的一命呜呼,总归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不过他的确是把他老爹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分给边疆兵大哥们了。这事不能不提。”说明你也同意我的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安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