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愁心与明月 是随风直到夜郎西西为什么能别具一格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七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下载积分:20
内容提示:七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00:57:2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七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关注微信公众号上课教案和教学反思:记承天寺夜游
题:记承天寺夜游(义教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知识与能力:
1、朗读并背诵课文,领会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利用诵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的特殊心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夜晚,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你能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学生举例。)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
(板书文题: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
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苏轼是我国古代(北宋)的大文豪,唐宋散文八家之一,诗文画都有很高的成就。苏轼来过我们惠州,惠州惠城区的白鹤峰有个东坡书院,据说就是苏轼在被贬惠州时谪居的地方。不知大家有去过没有?《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宋代官员被贬是到一些边远地区,当任一些有名无实的“闲官”说好听的是“闲官”,说不好听的是“软禁”。被贬官意味着苏轼在政治生活上遭到很大的挫折。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交流看法。(生可能答出:郁闷、忧伤、不开心、不高兴等)
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推测是否相符。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文意
1.指导学生朗读: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大家注意听清字音和朗读的节奏。
(2)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试着模仿范读,读出感情。
教师强调:
读准字音:遂(sui)&&&&&
相与(yǔ)&&&
藻(zǎo)&&&&&&&&
荇(x&nɡ)
读出节奏: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2.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A、同学们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翻译课文,不懂得同桌谈论一下。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B、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
重点词语:
⑴月色入户&&&&&&&&
&&&&&&&&&&⑵欣然起行&&&&&&&&&
&&&&高兴地
⑶念无与为乐者&&&
思考、想到 &&&&⑷& &&
⑸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⑹庭下如积水空明&&&&&&&&
⑺水中藻、荇交横&&&
&&&&&&&&&&
⑻盖竹柏影也&&&&&&&&
⑼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清闲的人。现在一般指与事无关的人。
11)念无与为乐者。&&&&
&&&&&&动词,引申为“交谈”。一词多义
(1)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遂,于是,便;至,到。)译文: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盖,原来。)
译文: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C、学生逐句翻译。
3、翻译全文
翻译全文: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发现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就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交错纵横,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4、全班朗读课文。
四、品读研讨
自读课文,思考:
1、苏轼为何深夜起行?
明确: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皎洁美丽的月光从窗户照进房间,那里睡得着。于是就高兴地起来行走。)欢欣之情,溢于言表。所以就想找好友与他一起分享月色带来的快乐。
2、苏轼有很多朋友,却“念无与为乐者”,可见朋友多,但知音少。他找谁?(张怀明)为何独寻张怀民?
明确:张怀民当时也贬官黄州。“亦”说明他俩志同道合(两人都被贬但都不把贬放在心上,都爱“以山水怡情悦性”。)。
“寻张怀民”,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所以邀请志同道合的张怀民一同在承天寺庭院中散步。(板书: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这是文章的叙事部分。(板书:叙事)
(板书:叙事: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3、说到乐,人们想到的是“吃、喝、玩、乐”,
(1)他们两人夜游承天寺“乐”的是什么?
明确:欣赏美景。
(2)那作者描绘了什么美景呢?(板书:绘景)
明确:月夜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衷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作者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写月夜的美景的?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月光如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月下的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犹如水中的藻、荇一样交错纵横。整句没有一个字写到月、月色,却处处在写月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皎洁、空灵的特点,让人如临其境。
板书:绘景:&&&
月& 色 —— &&积水 空
&比喻&&&&&&&&&&&&&&&&
皎洁、空灵
竹柏影 ——&
水中藻荇交横
4、“闲”的深究
A、看着这样的美景,苏轼发了什么感慨?(板书:抒情)
明确:(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翻译。
(3)作者说,哪里没有月色,哪里没有竹柏,(也就是说哪里都有月色、竹柏,)这“月色”,“竹柏影”只是一个象征——美景的象征。也就是说,哪里都有美景,但那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到呢?
B、闲人为何意?(闲人:闲情逸致的人)
这句话的理解要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
“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这其中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
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也正是这种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态度才使作者笔下的月夜那样皎洁、空灵。
板书:抒情:——
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赏月的欣喜
C、从文章中,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这与我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推测苏轼被贬夜游时会郁闷、忧伤等还是有不同的,这也是他的可贵之处吧。
6、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如何对待生活?如何对待挫折、逆境?
7、练习背诵(指导要点:这篇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于一体,可分三个层次来背诵)
8、大家一起背诵课文。
五、课堂总结
&&&&&&&&&&
&&&&&&&&苏轼(北宋)
叙事:——&&
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绘景:——& &月& 色 —— 积水空明&&&&&&&&&&&&
比喻&&&&&&&&&&&&&
皎洁、空灵
竹柏影 —— 水中藻荇交横
抒情:—— &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赏月的欣喜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在惠州永汉中学赵榕深教师工作室跟岗学习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我在初二(5)班上了一节汇报课,教学内容是《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文中通过对承天寺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苏轼坦荡、旷达、坚守人生的生活信条,让我们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更要感受到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初二年级的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我的教学思路:一、积累词汇,熟读成诵。二、涵咏品味,共赏佳色。三、深入文本,体悟情感。上完公开课以后我觉得,本课的教学思路整体上效果不错,教学步骤清晰,教学环节齐全,教学安排科学,整个教学效果基本令人满意。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保持和发扬的。
一、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因为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所以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采取了多种方式的诵读方式,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过程中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这个因素。在文章的翻译这一块我采取了学生自主疏通,老师点拨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教和学的互动,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时领会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三、一节课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的关注点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教师要舍得舍弃。按照传统的教法,《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探究“闲人”的内蕴……但在40分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挖掘,来教学。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就选取了苏轼借景抒情这一点做为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对此知识点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虽然本课的教学在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几个地方自己觉得没把握好,觉得挺遗憾的。
一、由于不清楚学生的知识水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问题如“闲人”的理解等较有深度的问题不敢放手让学生讨论解决。
二、课堂教学过程虽说有板有眼,但缺少创新。
三、教学过程中只考虑中上层学生,缺少对学困生的指导。
四、对学生缺少鼓励。
“学然后知不足”,同样,“教然后知不足”。上完了这节汇报课,在赵榕深校长,永汉中学语文组老师和跟岗十位学员的指点帮助下,我对文言文的教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觉得自己进步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考古诗词阅读备考攻略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领域里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李白到杜甫,从山水田园到边塞诗歌,诗人们或吟咏古今,或心忧天下,或寄情山水,或慨叹身世,或讽喻时政,可谓名家辈出,流派众多,精彩纷呈。随着人们对语文的深入理解和对语文素养的追求,阅读古典诗词,赏析中华文化,便成了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卷,古典诗词鉴赏考查方兴未艾。那么如何揭开古典诗词的神秘面纱,准确抵达古典诗词的美学殿堂,成为诗词鉴赏的应试高手呢?本文就结合近年各地大量中考题,锁定常见考点,提出应对策略,希望能给2014年中考学子提供帮助。
  【考点透视】
  中考古诗词的命题的主要依据是“一标一纲”,即《语文课程标准》和《考纲》。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就明确指出初中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以唐诗宋词为主,以爱国诗、离愁诗、送别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等题材的诗词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古诗词,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丰富,客观题仍居一席,主观题则一路高歌,其中也不乏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
  中考古诗词的命题,相对比较开放,点小,角度多,形式也活泼多样,体现了课标和大纲要求。从2013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古诗词鉴赏命题情况来看,大体有这样四大方面的考点和角度,必须重点掌握:
  1.概括内容主旨,把握诗歌情感
  整体感知,是新《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而概括内容主旨,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考查点。此考查点一般是从整体上对全诗进行赏析,一般涉及时令、背景、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这一考点的关键词是“内容与主旨”,就是诗歌中用来表达情感、意图的材料,作者表达的情感、阐述的哲理,或对社会、人生和历史的总结。命题的角度有: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或:请理解或概括某一诗句的内容或其特点,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阐述了什么样的哲理,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等等。题型主要有填空、简答,还有少量的选择。
  【典型例一】(2013四川眉山卷)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完成后面的小题。
这首词中“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突出了“塞下秋景”“天冷”、______和______的特点;词中的“家万里”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景物特点和情感主旨。解答此题,先要圈出描写的景物在哪里,再看看这些景物有何特征,从中提炼出相关的特点简要概括。如:声杂、城孤。解答第三题空相对简单,扣住“家”字稍加分析,便可理解这首词抒发的是思乡之情。
  【典型例二】(2013上海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 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8. 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 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 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 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解析】这两道题属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第7题属于对诗歌情感的分析,只要抓住“欲”和“爱”等关键词语皆可理解,这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第8题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写作技巧,可用排除法。A项误在一个“都”字,后者并没有描写“晴雨变化中”的景物。B项也如此,前者并非是早春景象。D项说反了,两诗的景物落脚点不同,色彩也异,所以答案为C。
  解答此类试题时,应仔细体味试题要求,理解试题的侧重点,把握试题解答的切入点,反复阅读诗句,从关键词语、诗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不要忽视诗词题目、小序和注释中提示的内容或隐含的信息。分析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纵横联系课内外知识、选准角度、审慎作答。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意、似是而非的问题,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解题入格】
  (1)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2)分析诗歌形象:身份 + 性格。
  (3)体会诗歌情感: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如: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2.体味意象意境,描绘景物画面
  任何作品都会表达一定的主题或情感,而诗歌中主题或情感的表达,则大多依赖于意象、意境的创造。所谓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如桃花、梅花等四季物象,柳、月等表意物象;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其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巧妙结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作者的内在情思的统一。理解诗歌,把握诗意,自然离不开对意象、意境的分析、体会。因而对这种能力的考查,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这类考题要求考生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和形象,体会作品的情境、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命题的角度有: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或: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怎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或对某一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情境进行扩充性描写等。题型主要有填空、简答和描述。
【典型例三】(2013四川乐山卷)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解析】这道画面描述题,主要是扣住这几句中的景物特点,进行合理想象,并运用生动的语言把它清楚地描绘出来。参考答案: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典型例四】(2013湖北恩施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①龙标遥有此
杨花②落尽子规③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⑤西。
  【注】①
左迁:贬官降职;②杨花:柳絮;③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④五溪:指雄溪、蒲溪、百溪、沅溪、晨溪,其流域在今湖南西、贵州东;⑤夜郎:这里指湖南省黔阳县。
  (1)“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子规啼”?
  (2)诗歌后两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你从中读出了哪三层意思(选答两层)?
  【解析】要解答第一个问题,必须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听闻好友被贬官至遥远的夜郎,心生不舍之情。而杨花经常象征着漂泊无定,子规啼叫着“不如归去”,可知作者正体味着离别之痛。参考答案:(1)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点明特定时令,渲染(或“烘托”)暮春环境。(2)诗人只能把自己的愁思托付给明月;诗人和朋友可以同时看到高照的明月;希望明月尽快带去诗人对朋友的问候。
  解答此类问题,关键是要读懂诗歌: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首先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然后概括形象特点,最后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分析诗歌意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物象。鉴赏诗词作品时,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解题入格】
  (1)理解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2)分析诗歌形象,步骤是:①找出描写诗歌意象的词语。②概括意象特点。③理解意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回答是:①是什么意象?②意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③意象的意义是什么?
  (3)体味诗歌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①描摹诗歌图景②概括意境特点③剖析作者思想)。
  3.把握技巧手法,分析诗歌妙处
  诗词的形象、感情、思想往往借助于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示,比如借景抒情、对比映衬、动静结合、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运用典故等。那么赏析诗歌,自然也就离不开它们。命题人往往会结合诗歌的实际来设点考查。命题的角度有: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题型主要是选择、填空、简答。
  【典型例五】(2013山东德州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1.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12. 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两道题从修辞手法和抒情方式上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1道题,可抓住“浮云”和“流水”来分析:运用比喻,用“浮云”比喻飘泊不定,“流水”比喻时光消逝,生动形象(或者:对比。用“一别”的短暂与“十年”的漫长相对,突出了人世的沧桑,言简义丰)。第12道题,从尾联的内容可看出是景物描写,故是抒情方式中的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答案:尾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典型例六】(2013山东潍坊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2.“鸣”“吠”两词在全诗写景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13. 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两道题从写作手法上来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2题,可扣住该联中的“静”和“昏”来思考;第13题,首先要通读全诗,掌握诗歌内容,在体会环境特点及文章主旨的基础上答题(需联系所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参考答案:第12题,以动衬静,突出表现了山村宁静安逸的生活景象;第13题,运用了世外桃源(桃花源)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向往)。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如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分析技巧手法,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一首诗可以综合运用几种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要能细心辨析、具体分析某种或几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运用的妙处。解答时要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并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有什么作用。
  【解题入格】
  (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
  (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具体为: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4. 品味语言精妙,赏析经典名句
  赏析诗歌,离不开品味语言。这类试题主要包括对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领悟等,要求考生能体味诗词语言的精妙。命题的角度有: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或赏析诗眼,领会诗中某个字、词的表达效果,欣赏其中写得最妙的一联,剖析整首诗中最震撼人心的诗句等。题型多见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品述题、批注题。
  【典型例七】(2013浙江丽水卷)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题。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②。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③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w&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
  18. 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
  【解析】第18题从字词的锤炼来考查学生的品味语言能力。炼字者一般以动词、形容词为多。此句中是“堆”字,我们可以从字面上以及形成的画面上来品味其妙。如,“堆”字富有动态感,形象地写出了门外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间。
  【典型例八】(2013江苏连云港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
  7. 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解析】第6题,是从炼字的角度考查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两字都是使动用法,“悦”表面上写山光使飞鸟也快乐,实际上,鸟的快乐也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空”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杂念顿消,表达了诗人宁静、平和的内心感受。第7题,问是否矛盾,实际上就是在赏析这一名句的妙处,好在哪里。通常我们可以从手法、内容、情感方面来理解。参考答案:不矛盾。尾联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抒发诗人对尘世喧嚣的厌烦,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歌的语言具有形象、凝炼、含蓄的特点,鉴赏时应注意其深层含义。对典故性字词,要挖掘典故之本义,探寻作者之用意(即内蕴),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语。对描写性字词,要分析对塑造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对动作性字词,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对名句,要从情感、意境、形象、哲理、语言等审美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要注意情、景、理的统一。
  【解题入格】
  (1)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2)品赏名句: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展现等)什么情景等+抒发什么情感。
  【考查趋势】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情况来看,古诗词赏析类的考题似有逐渐拓宽、加深的趋势。所选内容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更有课内外结合比较的,且课外的比重在加大,一般比较短小。考查的方式比较稳定。(1)从考查的主要内容看,多以爱国诗、离愁诗、送别诗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等题材的诗词为主。(2)从考查的题型看:以主观题为主,以客观题为辅,一般为选择、填空、简答、品述四个类型,有些是鼓励学生创新的开放性试题。客观题侧重于判别正误,多在找“误”;主观题侧重于理解分析,恰当表述,分值大多为3—5分。(3)由对知识的单一内容的考查向对知识的全面考查转化,由对一般性识记和理解的考查转向以欣赏能力为重点的考查。(4)由考查课内知识为主向考查课内外知识相结合方面转化。
预计2014年的中考:一、所选古诗词不再以课本所学唱主角,侧重内外兼顾或趋向课外,爱国思乡、写景状物等必是常客,难度也不大。二、以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来考查“整体感知古诗词、曲的内容”的能力,今后仍会出现;也可能出现一些创新题型,如:深层感悟型、自主分析型、延伸综合型、比较赏析型、绘画设计型等。它不像高考题那样有固定的模式,中考古诗鉴赏题一般比较浅显。试题多带综合性,要求学生不能死记硬背,要灵活运用自己积累的文化知识,理解“诗歌写了什么”(诗歌内容),“是怎样写的”
(写作手法),“写得怎样”(艺术效果),“诗歌的基调是什么”
(基调背景),具有一定的鉴赏技能和相应的表达能力。三、范围、方式仍是上述四大方面:内容情感、意象意境、技巧手法、精彩词句。四、赏析诗歌重点词句的试题,涉及手法、内容、情感等,综合性很强,它能全方位考查对诗歌的掌握程度,难度较高,也是今后中考的热点。五、语言分析是一道传统试题,历年中考频频出现,应引起重视。后两者尤其要注意炼字型、名句赏析型、画面描述型、哲理表达型等。
关雎 《诗经·周南》
蒹葭 《诗经·秦风》
观沧海 〔东汉〕曹操
赠从弟 〔东汉〕刘桢
饮酒(其五)
木兰诗 《乐府诗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登幽州台歌
次北固山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行路难(其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钱塘湖春行
雁门太守行
渔家傲·秋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意】
  水鸟和鸣“关关”地唱着情歌,它们在那水中的陆地上尽情地歌唱。这文静美丽的好姑娘呀,正是我心仪的好对象。
  水荇菜长短不一,姑娘一会儿侧身向左,一会儿侧身向右,顺着水流采摘它们,姿态优美极了。这文静美丽的好姑娘呀,我无论是醒来还是梦中,都在思念和追求她。
  日思梦想、苦苦追寻却得不到她,无论是醒着还是做梦都更思念。心中的思情越来越深,无法排遣,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水荇菜有短有长,随水而动,姑娘在河上左采右采不停歇。这文静美丽的好姑娘呀,我弹起琴鼓起瑟向她表示友爱,倾诉衷肠。
  水荇菜长长短短一点儿也不整齐,姑娘左边右边轮流摘取,忙忙碌碌。这文静美丽的好姑娘呀,我想用敲钟击鼓的方式来让她快乐,使她心动。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经》的首篇,也是十五国风的第一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内容主旨】
  这首诗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多情男子对心上女子的思念之情。由“一见钟情”到“日夜思念”再到“幻想结合”,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被极其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健康的情调,爱情的率真、纯朴,“乐而不淫”,以及男子那种热烈大胆的追求,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令人难忘。透过此诗,我们还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艺术形象】
  诗中有两个人物形象,一是多情的男子,一是让男子无比思慕的女子。诗中的男子大胆、热烈,爱情纯洁而又真诚,对心上的女子一往情深,日夜思念,令人慨叹。而诗中的女子文静善良,勤劳朴实,品德贞洁,姿态优美,令人心动。
  【表现手法】
  此诗首先运用了“起兴”的手法,所谓“兴”,即触景生情,托物兴辞。譬如诗中由关雎和鸣于河之洲上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咏叹,既而表达对淑女的思念之情。
  其次,此诗还巧妙运用了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形式。各章结构大致相同,只是更换了其中个别字词,从而使内容递进,逐步深入地展现了“君子”的炽热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最后,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
“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人物描写的生动性。
  【重要词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此句中的“窈窕”和“淑”赞扬了女子的文静美丽和善良,交代了男子追求她的根本原因。“君子好逑”则显示了男子的坦率自然,热烈大胆。
  【诗歌风格】   清新朴实,真情依依。
  【中考链接】
  1.(2012浙江嘉兴卷)说说下列诗句中的“采”包含着怎样的情味。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采”包含的情味是________
  2.(2011广东深圳卷)乐器常常在古诗词中或传情达意,或渲染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传达了青年男女纯洁的爱情;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_______”引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________”烘托了边地送别友人的氛围等。
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①,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①“萋萋”,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上)作“凄凄”。
  【诗意】
  河畔的芦苇长得一片茂盛,夜里面清露凝结成洁白的霜花。我想念的那个人呀,就在河水的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苦苦追寻她,那道路无比崎岖又弯又长。顺流而下去苦苦追寻她,她却仿佛在水中央。
  河畔的芦苇密密麻麻,露珠未干好像要掉下来。我想念的那个人呀,就在河水的那一边。
  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崎岖并且越来越高,难以向前。顺着河流往下走,她却仿佛在水中的沙洲上。
  河畔的芦苇成千上万,那露珠晶莹闪烁还未干。我想念的那个人呀,就在河流的那一边。
  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崎岖迂回弯曲。顺着河流往下走,她仿佛就在那河边的沙滩上。
  【写作背景】
  《蒹葭》属于《秦风》,《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的民歌。周代的秦国在现在陕西甘肃一代,《蒹葭》应该就是这一地区的民歌。
  【内容主旨】
  这是一首爱情诗,记叙了一位热恋者于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著,抒发了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诗歌意境】
  这首诗意境朦胧,幻象迷离,非常优美。歌唱者抓住蒹葭、白露、伊人、秋水等意象,通过反复吟唱,来写心上人的若隐若现,以及热恋者的苦苦追寻,产生了一种无以言状的朦胧美。
  【表现手法】
  这首诗主要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三章不断转换字面和声韵,但它所写的景物、环境和人物、事件却基本未变。运用这一手法,虽只有一字之易,一韵之转,却在反复吟唱中把热恋者的那种缠绵无尽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此诗还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每一段都以“蒹葭”之景开头,由景即情,引发下文。另外,此诗还包含某种象征,我们完全可以把“在水一方”的意境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的一个艺术范型。
  【重要词句】
  1.诗歌中连用三个“宛”,有什么作用?
  这三个“宛”字,给人以一种迷迷茫茫、难以捉摸的感觉,营造出了一种朦胧、空灵的意境。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几句诗流传甚广,歌唱者把蒹葭、白露等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令人神往。
  【诗歌风格】   语言清新,意境空灵。
  【中考链接】
  1.(2012湖北恩施卷)《蒹葭》中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情调的句子是:“蒹葭苍苍,
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2贵州安顺卷)阅读《蒹葭》,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②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③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意】
  一路东进登上碣石山,终于观赏到大海的奇景。那海水波涛汹涌,海岛上山峰高耸。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秋风吹过,萧瑟之声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翻卷着,呼啸着。
  经天的日月,还有那横跨天空的星河,都好像是从大海中升起来似的。
  啊,真是幸运得很,让我们尽情歌唱,抒发心中的情怀。
  【写作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载(205),曹操平定冀州,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投奔乌桓,次年乌桓人攻破幽州,俘虏汉民十余万。为消除边患,进而统一北方,曹操于建安十二载(207)秋天率师北伐,远征辽西乌桓,途经渤海边的碣石山,跃马挥鞭,登上了秦皇、汉武曾登临的碣石山,心情激荡,浮想联翩,于是便把当时登高望海的所见所感写了下来。
  【内容主旨】
  这首诗借景抒情,表面是写大海吞日吐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实际上是展示诗人自己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抒发了诗人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重要词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洪波涌起”逼真地展现出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其中“涌”字用得尤其出色,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壮阔,更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海浪惊涛拍岸的声音,充满了动感。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四句诗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使我们从中领略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诗歌风格】   气势雄浑,充满豪放气概。
  【中考链接】
  1.(2013新疆乌鲁木齐卷)对《观沧海》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2.(2012湖北咸宁卷)曹操的《观沧海》中描写诗人的奇特想象,反映作者博大襟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赠从弟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意】
  高高的松柏,屹立在高山之上,承受着来自山谷中的瑟瑟寒风。
  不论寒风刮得多么强大,松枝总是那么劲挺!
  即使面临着悲惨凄凉的冰雪景象,松柏依旧端正挺拔,痴心不改。
  难道松柏就不怕严寒吗?那是因为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
  【写作背景】
  刘桢(?—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国人,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以诗歌见长,其五言诗颇负盛名,后人将他与曹植并称“曹刘”,又被后人称为“文章之圣”。刘桢有《赠从弟》诗三首,这是第二首。作者描写了风霜逼迫中挺拔的松柏,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能够像松柏一样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内容主旨】
  这首诗主要描写松树。前四句以松、风对写,突出松树之不畏阻挠;五六句在风外又添出冰霜,点醒松树之端直不挠,正气凛然;七八句将松树之不畏风寒归因于它的“本性”端正。诗人写这首诗,是希望堂弟能像松柏那样坚贞自守。同时也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表现手法】
  这篇咏物诗运用比兴手法,借物抒怀。诗人没有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
  【重要语句】
  1.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思想,勉励他的堂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越是要挺立风中。
  2.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诗歌风格】
  格调劲健,语言质实,具有清刚之气。
  【中考链接】
  (2013四川凉山州卷)阅读《赠从弟》,按要求回答问题。
  (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
  (2)请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的表达作用。
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意】
  我简陋的房屋虽然建造在繁华的地方,但却没有世俗交往来打扰我宁静的心境。
  请问我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只不过是因为我心志高远,远离尘嚣,所以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我在自家东边的篱笆下采菊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超然物外,自得其乐。
  傍晚的时候,山间的云气变得更加美丽,鸟儿也结伴归巢了,怎不令人思绪无限呀。
  这些景物里面蕴藏着真正的人生哲理,可想要说出来,却又忘了要说的话。
  【写作背景】
  面对奸臣当道,朝政腐败,陶渊明的内心十分痛苦,有满腔的感慨和愤怒需要抒发,但当时的环境十分险恶,不能明说。于是诗人便借酒为题,委婉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逃避迫害。因此,陶渊明的20首《饮酒》诗,名为“饮酒”,其实与酒并没有多大关系。
  【内容主旨】
  这首诗,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令人敬佩。
  【重要词句】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境与意会,意趣特别。诗人悠闲采菊,抬头见山,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超凡脱俗,充分展示出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无比旷达的心胸。其中“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而一个“见”字同样妙不可言,“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诗人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成趣,物我两忘,余味无穷。
  2.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两句诗具体写南山美丽的景象。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
  3.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两句是对全诗的总结。“真意”是指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人生与自然之理。作者在这里虽没有把“真意”说出来,但我们分明感到这就是指远离官场,返归自然。“真意”一词可以说是这首诗的“诗魂”。
  【诗歌风格】   平淡自然,蕴理隽永。
  【中考链接】
  1.(2013江苏徐州卷)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诗人的自问自答,用朴实的语言道出“心远”的生活真谛。诗人因为远离官场和俗世,心志高远,所以觉得居所也是偏僻安静的。
  B.“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相遇的随意与自然,侧面表现出诗人苦闷、寂寞的心境。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山上的气象愈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作者从中悟出了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
  D.结尾两句抒发感情,是对全篇的总结。“真”即人的自然本性,“忘言”是指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
  2.(2012湖北随州卷)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题目。
  (1)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2)“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3)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木兰诗 《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诗意】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门忙着织布。听不见织布的响声,只听见木兰一阵阵的叹息声。
  请问木兰你在想什么呢?木兰你又在思念着什么呢?女儿我也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军中的文告,得知皇上正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啊。父亲没有已经成年的大儿子,木兰没有年长的哥哥,我愿意为了这次征兵到集市上去买马匹和马鞍,从此代替年老的父亲去征战。
  在东边集市上买了一匹好马,到西边集市上买了马鞍和鞍垫,到了南边集市上买了嚼子和缰绳,到北边集市上买了根长长的马鞭。第二天早晨辞别父母出发,夜晚在黄河边上宿营,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流水发出的溅溅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继续往前走,晚上到达了黑山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脚下胡兵战马发出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参加战斗,像飞一样越过重重关塞和群山。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经过上百次战斗,有的牺牲了,有的经过十多年的征战,终于胜利归来。
  木兰从前线归来朝见天子,天子高坐在举行大礼的朝堂上论功行赏。朝廷为木兰记功多次,并赏赐给她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表示不愿做官,希望骑上千里马,快快回自己心爱的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推开我东边卧室的门,坐在我西边卧室的床上,脱下我从军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先前在家穿的衣裳,当着窗子梳理我像云一样好看的头发,对着镜子在脸上贴上美丽的花黄装饰。出门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大家都很吃惊:共同生活战斗了十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子。
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可如果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又怎能分辨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写作背景】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数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这个故事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故事和诗歌可能产生于后魏。这首诗源自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隋唐文人的加工润色。本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乐府诗中的民歌分为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南歌即南朝民歌,注重抒情,语言浮华,用词细腻,风格委婉。北歌即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内容主旨】
  这首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塑造了木兰这个女英雄形象。
  【艺术形象】
  诗歌中的木兰是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慕高官厚禄,热爱和平生活,热爱国家,令人难忘。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刻在人们的心中。
  【表现手法】
  这首诗大量运用了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一是顶针,如“壮士十年归”与“归来见天子”;二是反复,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三是排比,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是夸张,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五是比喻,如诗歌最后以双兔为喻,赞美木兰的谨慎、机敏;六是对偶,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七是反衬,如用“火伴皆惊忙”来反衬木兰非凡的智慧和无比的自豪。
  【重要词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六句诗,运用对偶手法,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笔墨精炼,对仗工稳,音调铿锵,气氛雄壮悲凉。其中“赴”“度”“飞”三字极有气势,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木兰出征的雄姿。
  【诗歌风格】
  格调雄健,节奏明快。
  【中考链接】
  1.(2012山东烟台卷)_______,送儿还故乡。(《木兰诗》)
  2.(2010四川乐山卷)《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共10字):________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①“州”,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上)作“川”。
  【诗意】
  三秦之地拱卫着京都长安,你将要远赴的蜀州,正处一片风烟迷茫之中。
  我与你都满含着离别的愁绪,谁让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在外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内有相互知心的人,即使远在天涯海角,心也好像紧紧靠在一起。
  我们不要在岔路上因别离而过分悲伤,像少男少女那样地任泪水沾湿手巾。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堪称送别诗中的传世经典。此诗是王勃在长安时所写,当时,他的好朋友——一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就写了这首送别诗赠给他。
  【内容主旨】
  送别诗一般都凄苦缠绵,充满悲情。而这首诗却毫无伤感之情,诗人送朋友赴任,劝慰友人不要因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永在,心心相连。诗人这种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令人心头为之一亮。
  【重要词句】
  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一个“辅”字突出了送别之地——三秦大地的雄浑阔大。一个“望”字,则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从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既然千里之外的蜀地遥望可及,那我们又何必为离别而忧伤呢?这种雄浑壮阔的气象,令人心胸开阔,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胸襟宽广。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作者把淡淡离情一笔荡开,告诉友人只要我们心心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如近在咫尺。这种乐观与真情,使得此诗的格调与其他送别诗明显不同,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诗歌风格】   意境旷达,委婉亲切。
  【中考链接】
  1.(2012贵州遵义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辽宁朝阳卷)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初唐四杰
  B. 郦道元——《三峡》——《水经注》
  C. 笛福——《鲁宾逊漂流记》——美国
  D. 高尔基——《童年》——自传体小说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意】
  回头看,哪有古代明君的一丝踪影?放眼望去,更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
  想那天地高远广阔,时间久远,我只能独自忧伤,泪湿衣襟!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面对挫折,眼看报国宏愿化成泡影,诗人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此诗,抒发了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内容主旨】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心中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所遭受的压抑,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无比孤寂沉郁的心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歌意境】
  这首诗虽然很短,只有22个字,却包容时空,营造出了一种极其苍凉悲壮的意境,震撼人心。读罢此诗,我们的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北方原野苍茫广阔的图景,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倍感孤独的诗人独立苍穹,仰天长啸,泪洒青衫……此情此景,令人刻骨铭心。
  【表现手法】
  这首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背景,来反衬自己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在漫长历史与短暂个人生命,以及悠悠天地与渺小个体的对比中,突出人生悲剧,表现诗歌主旨。
  【重要词句】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两句诗一下子把思维从时间的维度拉向空间的维度,把个人的存在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去,使人显得渺小孤寂,把人们引入有限与无限的思考之中,从而使人产生一种深刻的孤独感。
  【诗歌风格】
  境界雄浑,语言苍劲,意境悲壮。
  【中考链接】
  1.(2011青海西宁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2010江西卷)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晚次乐乡县①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②夜猿鸣。
  注:①本诗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②噭:同“叫”。
  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
  B. 颈联以“烟断”“木平”逼真地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C. 尾联自问自答,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更添无尽的乡思之愁。
  D. 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粗犷、直抒胸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意】
  弯弯的小路延伸到青山之外,小船在山前的绿波上欢快地行驶。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的江面无比宽阔,船儿顺风前进,白帆高高挂起。
  海上的朝阳从残夜中缓缓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早已到来。
  我的家书怎样才能寄回故乡?北飞的鸿雁呀,请帮我捎到洛阳吧!
  【写作背景】
  诗人离乡远游,乘船夜渡长江,来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残夜将尽,一轮红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又见大雁北飞,不禁思绪万千,于是便写下了此诗。
  【内容主旨】
  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表现手法】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写江南春景,表达的是对山水的喜爱之情;写归雁北去,表达的是对乡土的思念。另外还运用了象征手法,“海日”象征光明,“残夜”象征黑暗,“江春”代表着新,“旧年”代表着旧,两两相对,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重要词句】
  1.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在这两句诗中,春潮涨平后十分开阔的江面是大景,一片白帆顺风而来是小景。其妙就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也表现出来了,令人精神振奋,心胸开阔。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两句写景句景中寓理,表示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中“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富有生机。
  【诗歌风格】
  笔调清新,生动有趣。
  【中考链接】
  1.(2013四川内江卷)阅读诗歌《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找出本诗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__ 。
  (2)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2013湖北襄阳卷)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题目。
  (1)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
______;“风正”,____________。
  (2)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意】
  朝廷的使臣轻车从简,将到边关慰问,行走到居延这个地方。
  你看,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秋天归来的大雁飞入这北方的天空。
  广漠的沙漠上,烽火台上燃起的那道孤烟冲天而起,在蜿蜒曲折的黄河的映衬下,落日变得更红更圆。
  他们在萧关遇到侦察骑兵,报告都护正在前线大破敌军。
  【写作背景】
  唐朝开元二十五载(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胜吐蕃,王维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慰问将士,察访军情,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府兼任判官。这首诗即王维在出塞途中所作。
  【内容主旨】
  这首边塞诗通过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反映了紧张的边塞生活,流露出作者对边疆战事的关心,表达了诗人希望边疆早日和平安定的感情。
  【诗中意象】
  这首诗重点写景,诗人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为空间实体,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意境奇特,气象博大。
  【表现手法】
  这首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侧重于写景。而在写景时,着笔简洁,将多种景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画面,震撼人心。同时,此诗还采用了两两对照的写法。用“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用“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大雁北归,而诗人却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
  【重要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对仗工整,描写了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伟,堪称千古名句。其中“直”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圆”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感和苍茫感。这两个词极状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景象,还把诗人孤寂的情绪融入广阔的景象中,触动人心。
  【诗歌风格】   笔调简练,意境雄浑。
  【中考链接】
  1.(2012四川南充卷)古人写诗,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的佳句。杜甫《望岳》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____,____”皆属上品;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使至塞上》中“ ____,
  _________”均显边塞独特风景。
  2.(2012广西柳州卷)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下列题目。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 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 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 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于前线击溃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 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 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意】
  暮春时节,柳絮已经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龙标,一路将要路过五溪。
  我把这颗忧愁之心托于天上的明月,让它陪伴着你一直到被贬的夜郎以西!
  【写作背景】
  王昌龄是李白的好友。天宝八载(749)被以“生活小节不够检点”的罪名被贬到荒僻的龙标(今湖南黔阳)去做县尉。当时,李白已被朝廷排挤出来,心情苦闷忧愤,当王昌龄被贬龙标的消息传来,他深感同情与不平,写下这首诗,从远道寄给好友,给以精神上的慰藉和道义上的支持。
  【典故化用】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作者引用这个典故,一是渲染出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二是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表现手法】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或随狂风,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天真烂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诗的最后两句,作者用奇特的想象表达出深邃的意境。诗人把明月人格化,仿佛它能够了解此时此刻诗人的急切心情,诗人赋予它传情的使命,使明月有了人的情感。明月传情,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又丰富了诗的意境。
 【重要词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两句是千古流传名句。诗人突发奇想,借月传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于是诗人想到:我还是把自己的一片愁心托付给这皎洁生辉、纯洁多情的明月,让它随风飘到远在夜郎(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以西的友人身边去吧!这“愁心”,概言之,是为友人处境而愁;细析之,则又包含着关切、牵挂、不平、同情、忧虑等多种复杂的感情,真是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内容的,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直到”,表面上描绘明月清风飞越万水千山,直抵夜郎龙标,实际上烘托诗人心飞神驰、追念友人的殷殷深情。
  【诗歌风格】   笔势灵动,豪放飘逸。
  【中考链接】
  1.(2013湖北恩施卷)阅读诗歌《问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
  (1)“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和“子规啼”?
  (2)诗歌后两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你从中读出了哪三层意思(选答两层)?
  2.(2013湖南长沙卷)古诗文阅读。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意】
  金杯中的美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我停下酒杯,放下筷子,烦闷得吃不下饭;拔出宝剑,举目四望,内心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大雪早已封山。
  闲时学太公在碧溪上钓鱼消遣,忽然又想起伊尹梦见乘船经过了太阳的旁边。
  行路难呀,行路难!岔路多啊,现在我的路在何处?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到达彼岸。
  【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三载(744)李白遭谗言离开长安之际,此时他内心极为抑郁苦闷,思想非常矛盾,既想“垂钓碧溪”,又欲挂帆济海,一展抱负。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典故化用】
  本诗叙事开篇,化用刘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其六)第六首开头“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中包括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周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诗歌情感】
  这首诗仅八十余字,但写得跳荡纵横,颇有长篇大幅的格局与气派,将诗人复杂深沉、激荡起伏的感情变化,既曲折又爽朗地表达出来。具体表现为由苦闷到憧憬,再到忧愁,最后到喜悦的情感历程。
  【诗中意象】
  这首诗歌里诗人运用了像“黄河”“太行山”“沧海”这些壮美的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说明人生道路的艰难,也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表现手法】
象征和用典。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却“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蕴含一种无限的悲愤。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联想到姜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姜尚、伊尹最后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2. 直接抒情。诗人一向抱有“辅弼天下”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因此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重要词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的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诗歌风格】 壮阔雄浑,气势高昂,豪迈乐观。
  【中考链接】
  1.(2013湖南郴州卷)诗歌(李白《行路难(其一)》,由于篇幅所限,原文略)鉴赏。
  (1)诗歌用________和________作喻,说明自己的仕途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2)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   
  2.(2011河南卷)阅读《行路难》,完成下题。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意】
  从前的仙人已乘着黄鹤杳然飞去,这里只剩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仙人驾鹤而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仍在飘飘悠悠。
  那晴空下清晰入目的是汉阳的远树,江心中芳草茂盛之处是有名的鹦鹉洲。
  暮色苍茫,我的故乡在哪里?江面上烟雾迷茫,真叫人添愁断肠。
  【写作背景】
  崔颢一生仕途坎坷,长期漂泊羁旅。一日,他登上黄鹤楼,看眼前鹤去楼空,望天际悠悠白云,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觉慨然于岁月不再,人世茫茫,写下了这首为严羽评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的千古名作《黄鹤楼》。
  【典故化用】
  鹦鹉洲:东汉末年的文人袮衡,曾在洲上作过《鹦鹉赋》。袮衡被江夏太守黄祖杀于洲上,后人便改洲名为鹦鹉洲,作为纪念。祢衡素有文气,但怀才不遇,终遭不幸,如今只剩下一片芳草萋萋。诗人见景生情,不由地联想到自己的飘零身世。
  【内容主旨】
  这首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来游黄鹤楼的所忆所见,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感和游子的乡愁。诗的前四句主要写诗人登黄鹤楼的凭吊之感,而这种览胜吊古的情思又自然地与有关黄鹤楼命名之由来的美丽传说紧密相联。诗的后四句,写登楼所见景色和因凭吊而生的乡情。
  【表现手法】
  诗作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景到言到情到,语如联珠,自然天成,对仗工整,音律谐美,文采飞扬。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把乡愁情怀抒发得波澜壮阔、豪迈昂扬,使得本篇的韵味和风骨跨上了同类诗作的峰巅,成为被后人推为唐朝七律诗中的第一佳作。
  【重要词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这是作者描写登楼以后所见的春色:晴空万里,波光粼粼。晴川阁,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如茵。此句色彩鲜明,境界阔大,展现了一轴明丽的山水长卷,故一直被誉为写景名句。但,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想祢衡昔日怀才不遇,如今只剩下芳草萋萋。今天的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欲修道,仙人已乘黄鹤去,无缘一见;想探望家乡,暮霭迷茫,乡关不知在何处。此句既状春草之盛,又借以表达自己凄婉的心境。
  【诗歌风格】
  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
  【中考链接】
  1.(2009广西柳州卷)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势雄宏,感情真挚。
  B. 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小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 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 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2.(2005湖北咸宁卷)阅读《黄鹤楼》,回答问题。
  (1)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2)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意】
  泰山,究竟怎么样呢?苍翠的山峦,横跨齐鲁两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大自然集聚成神奇秀丽的景色,山北山南,晚上早晨各不相同。
  远望层层云气升腾,不禁心胸激荡, 看归鸟回旋入山,不禁睁大眼睛,眼眶似要裂开。
  有朝一日,我定要登上你的顶峰,俯视四周变得矮小的山峦。
  【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载(736),年轻的杜甫科举不第后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他在游历齐、赵时,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大气磅礴而又含蕴无穷的诗歌。在此诗中,你见不到任何科举失败后的消极颓唐情绪,只感受到一种伟人般的气魄与情怀。
  【内容主旨】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不怕困难的蓬勃朝气和勇攀高峰的大无畏精神。从这里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年轻诗人的坚强信心和自恃态度,这也是杜甫早期积极进取思想的自然流露。
  【表现手法】
  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诗虚实相生,由景及情,由情及景,亦情亦景,情景交融。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
  【重要词句】
  1.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形成。
  2.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他要临绝顶,将天下群山尽收眼底。联系到诗人当时的实情,这句诗更可理解为:他不计落第得失,坚信自己出众的才情,坚信自己一定能脱颖而出。至此,泰山的隽秀磅礴之气与诗人凌云壮志之豪情自然地融为一体,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诗歌风格】
  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格调高昂,遒劲峻洁,气魄雄放。
  【中考链接】
  1.(2013山西卷)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2.(2013云南昆明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3.(2013黑龙江绥化卷)赏析《望岳》,回答问题。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首联和颔联热情赞美了泰山巍峨雄伟的气势和_的景色。
  (2)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涵着怎样的生活哲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意】
  国家已经破烂不堪,只有山河尚存。京城虽是春天却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
  感伤时看见花开也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
  战乱持续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
  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第二年三月,杜甫忧伤地徘徊于曲江一带,目睹春光里这座残破不堪、繁华消尽的都城,不禁感时伤事,黯然伤神,于是吟成此作。
  【内容主旨】
  这首诗写春城败象,饱含着哀叹;抒写思乡之情,充满了离愁。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亲人的美好情操以及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表现手法】
  诗以“国破”领起,贯通全篇,而以翻腾变化出之,写景则由远而近,由大到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抒情则由隐而显,由概括到具体,从“溅泪”“惊心”到“搔”首,再到“不胜簪”,通篇一气盘旋,波澜起伏;情景兼具而不游离,又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层层推进。
  【重要词句】
  1. 春望
  “望”字是这首诗的“诗眼”。题目中一个“望”字将全诗忧国忧民、感时伤事和思乡念家的情怀巧妙而深刻地统一起来。前四句的“望”,诗人翘首望景,看到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花溅泪,鸟惊心。后四句的“望”,由景生情,由于战火不断,思念亲人,急切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
  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情哀处,万物同悲,这两句借花鸟来创设意境,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
  【诗歌风格】
  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境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
  【中考链接】
  1.(2013河南卷)阅读《春望》,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2.(2012湖北荆州卷)诗歌鉴赏。
  (1)诗歌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感情。
  (2)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
  3.(2012四川乐山卷)诗歌赏析。
  (1)本诗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意】
  八月深秋,狂风怒吼,把我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去了。茅草飘飞,吹过江去,散落在江岸,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低落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池塘。
  南村的顽童们欺负我年老体弱,竟忍心当面作“贼”,公然哄抢散落在地的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拄着拐杖回来,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云层墨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渐黄昏,黑了下来。盖了多年的布被,又硬又冷,像铁板似的,孩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顶漏雨,床头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如麻般密集的雨点仍旧下个不停。我自从经过安史之乱后,一直睡眠不好,这漫长的黑夜和潮湿的屋子,如何能挨到天亮呢!
  怎么才能建起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来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能欢乐安心地生活,风吹不动,雨打不漏,安稳如山!啊!什么时候我眼前能突然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独破,受冻而死,也是心满意足的!
  【写作背景】
  760年,经亲友的帮助,杜甫在成都浣花溪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载(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流寓成都的诗人又一次遭受厄运。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引发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内容主旨】
  全诗描述了诗人自己的茅屋遭受风卷雨淋的情景,进而由个人的痛苦想到了饱经战乱、至今仍流离失所的百姓,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唤,抒发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表现手法】
  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自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自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自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至极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重要词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是该诗的名句,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宽广胸怀和“兼济天下”的远大理想,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诗歌风格】   语言质朴,情真意切。
  【中考链接】
  (2012河北卷)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问题。
1)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对这段文字中的句子“雨脚如麻未断绝”进行简要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意】
  北风卷地而来,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雪满天了。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树枝头的雪)恰似千万株梨花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帐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
  无边的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写作背景】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即其前任。岑参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
  【内容主旨】
  以摇曳生姿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瑰奇的塞外雪景,读来感人至深。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
  【重要词句】
  1.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塞外八月,天气骤冷,红旗冻结。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景象。“掣”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塞外天气的恶劣,寒风的呼啸。但在这样的环境下,红旗却被冻得不会翻动了,更加突出了雪之大、天气之寒冷。“红字”能反衬出白雪皑皑的景象,而“不翻”则衬托出了天气的寒冷。
  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当友人在山回路转的天山雪路上消失后,诗人仍伫立在茫茫风雪中,对着友人在雪中留下的马蹄印出神。诗人在想什么呢?是为“别时容易见时难”而感叹,还是为“长路关山何时尽”而愁虑?是为朋友归京而羡慕,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笔端饱含悠悠不尽的情思,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这正是该诗意境奇妙之处。
  【诗歌风格】
  气势豪迈,雄奇瑰丽,色彩浓烈,想象丰富。
  【中考链接】
  (2013广东湛江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因篇幅所限,原文略),回答后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随风直上夜郎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