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今天人们还需要手写吗 需要 诗歌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歌? - 简书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歌?
我多年没有去读诗歌了。最近看了一个朋友的朋友圈,竟然有一些莫名的感动。一些日常琐事,一些事物感悟,还有,很多很美好的诗句。在那一刻,所有的现世浮华都渐渐远去,我只是一个在读诗的人。【1】时常想,我们为什么要去读诗歌。可能真的因为它太美好和惊艳了。谁教白马踏梦船乐游桃苑柳如川锦风飞絮丹心镜长安绝尘独我还——详见《唐诗散佚稿》谁教白马踏梦船,多美阿,骑马赏春景,如梦如行船。目赏春景,鼻嗅熏香,五官意念皆陶醉,心湖轻稳沉静如镜。仿佛看见上元节上,桃红柳绿,热闹非凡,微风轻柔,车水马龙。还有这首:我亦好歌亦好酒,唱与佳人饮与友。歌宜关西铜绰板,酒当直进十八斗。摇摆长街笑流云,我本长安羁旅人。丛楼参差迷归路,行者匆匆谁与群。幸有作文与谈诗,寥落情怀有君知。负气登楼狂步韵,每被游人笑双痴。幸有浩然共蹴鞠,轻拨慢扣自欢娱。七月流火无眠夜,同向荧屏做唏嘘。幸有彩云喜香山,兰裳桂冠共游仙,说来红尘多趣事,笑声惊动九重天。幸有晓艳能操琴,玉葱手指石榴裙。止如高山流如水,流水溯洄桃花林。红衣佳人白衣友,朝与同歌暮同酒。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殊同《我亦好歌亦好酒》穿着红衣的美人,和穿着白衣的好友,白天纵歌而游,夜晚一起喝酒。世人都以为我恋着长安,其实我是恋着长安的某个人。这首诗的最后一段实在让人惊艳。心动不已。【2】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歌?诗是会飞的,会把你带向神秘、自由和解放的语境,带向语言乌托邦。它错落有致,参差成行。美不胜收。甚至这首郑微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的莲花落都让我觉得朗朗上口,仿佛彼时彼地的场景就在眼前。有钱时我也曾长街驰马着锦袍四书五经读朝朝为只为富春院中春光好醉卧花丛不觉晓吴侬软语甜如蜜魂销西湖六吊桥咳吱莲个莲花落嘿嘿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也偷香窃玉 暗渡鹊桥这句唱段出自越剧《李娃传》,严格来讲,算不得诗,但是胜在平仄有致,也是可爱极了。还有这首热度很高的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生活亦是眼前的苟且活在诗和远方的梦田花开亦是烂漫的瞬间谢在路与仕途的两边正因为赤手空拳来到这人世间才不能两眼望空回到失败原点这首诗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山间的田野和俗世的匆忙。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一片田野。那是我们向往的自由与飞翔。【3】诗歌能让你的面目和善与温柔起来,就比如这首诗的作者高晓松。《奇葩说》里有一期,选手向马薇薇表白,被华丽无视。这个时候高晓松轻轻敲着桌子: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马薇薇不禁拍掌赞叹,对,就是这样,这样才对。对此,我想说,高晓松的才气拯救了他的颜值,甚至让人忽略了他的颜值,在这个时代,诗歌仍然还有着感动人心的力量。这首诗是顾城的《小巷》,虽短小,但是灵气,节制,层次感强,张力十足。关于顾城,我读的他的第一首诗是《远和近》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那时我可能才上小学,并不能看懂这首诗的意思,只是觉得有趣,它在一堆抄写的小诗里如此的显眼,以至于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它。也许在常常读诗的人眼里,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是不一样的。看每一处美景都有诗意。摇曳的树叶,呼号的北风,伫立的建筑,都可以与此去经年的某天某日所看过的某句诗句吻合。【4】为什么要读诗歌?你有没有在看山间美景时想起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你有没有在登高望远时感受过古人“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悌下”的厚重感。诗歌会增加你生命的厚度,让你对所看到的一树一花都怀有深切而亲切的感情。让你在别人还在对美景赞叹不已时,已拥有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会因流淌在心中的某句诗而感动,而热泪盈眶。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所以,我喜欢魏晋,那是中国古人最自我最精神自由的一个时代,他们对美对世间的一切有着细腻的感悟和欣赏。他们结伴而游,吟诗作对、水岸修禊、竹林集会、曲水流觞,酒之兴起还会击节高歌,翩翩而舞。他们慢而精致。充满诗意。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歌?借用死亡诗社里的一段话:“我们读诗、写诗不是为了因为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工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啊。”诗歌会唤起那些曾被我们忘却的东西,那些被浮华繁华遮盖住的美好过往,那些已经陌生着婉约,隐逸,迹简,意淡的诗意生存。诗歌的作用是,有一天,当我行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看着万家灯火,驻足而立,想起生命中似曾相识的某次场景,心中涌起的无限柔情和感慨。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同济硕士,理工科,水瓶座,愿你开心,愿你幸福,愿你能去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不囿于爱与厨房。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树懒村。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需要诗歌
『阅读本是寻常事,繁华静处遇知音』
据我的教书经验来说,一般青年都欢喜听故事而不欢喜读诗。记得从前在中学里教英文,讲一篇小说时常有别班的学生来旁听;但是遇着讲诗时,旁听者总是瞟着机会逃出去。
就出版界的消息看,诗是一种滞销货。一部大致不差的小说就可以卖钱,印出来之后一年中可以再版三版。但是一部诗集尽管很好,要印行时须得诗人自己掏腰包作印刷费,过了多少年之后,藏书家如果要买它的第一版,也用不着费高价。
丨人生是一座桥梁,重要的不是目的和结局,而是过程
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
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扶住―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
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如果只就故事说,陈鸿的《长恨歌传》未必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或洪昇的《长生殿》,元稹的《会真记》未必不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兰姆(Lamb)的《莎士比亚故事集》未必不如莎士比亚的剧本。
但是就文学价值说,《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剧本都远非它们所根据的或脱胎的散文故事所可比拟。我们读诗,须在《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剧本之中寻出《长恨歌传》《会真记》和《莎士比亚故事集》之中所寻不出来的东西。举一个很简单的例来说,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或是崔颢的《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里面也都有故事,但是这两段故事多么简单平凡!两首诗之所以为诗,并不在这两个故事,而在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抓住这种简朴而隽永的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领。这两段故事你和我都会说,这两首诗却非你和我所做得出,虽然从表面看起来,它们是那么容易。
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下工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对于这种佳妙的了解和爱好就是所谓“趣味”。
丨诗歌不能回答世界的真理,却可以告诉你生活的美意
所谓“诗”并无深文奥义,它只是在人生世相中见出某一点特别新鲜有趣而把它描绘出来。这句话中“见”字最吃紧。
特别新鲜有趣的东西本来在那里,我们不容易“见”着,因为我们的习惯蒙蔽住我们的眼睛。我们如果沉溺于风花雪月,也就见不着阶级意识中的诗;我们如果沉溺于油盐柴米,也就见不着风花雪月中的诗。
谁没有看见过在田里收获的农夫农妇?但是谁——除非是米勒(Millet)、陶渊明、华兹华斯(Wordsworth)——在这中间见着新鲜有趣的诗?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也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得我们所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
我们本来不觉得乡村生活中有诗,从读过陶渊明、华兹华斯诸人的作品之后,便觉得它有诗;我们本来不觉得城市生活和工商业文化之中有诗,从读过美国近代小说和俄国现代诗之后,便觉得它也有诗。莎士比亚教我们会在罪孽灾祸中见出庄严伟大,伦勃朗(Rambrandt)和罗丹(Rodin)教我们会在丑陋中见出新奇。
诗人和艺术家的眼睛是点铁成金的眼睛。生命生生不息,他们的发现也生生不息。如果生命有末日,诗总会有末日。到了生命的末日,我们自无容顾虑到诗是否还存在。但是有生命而无诗的人虽未到诗的末日,实在是早已到生命的末日了,那真是一件最可悲哀的事。
“哀莫大于心死”,所谓“心死”就是对于人生世相失去解悟和留恋,就是对于诗无兴趣。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遣闷,不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它在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种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
推 荐 阅 读
《一升露水一升花》
作者:朱光潜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年06月
《一升露水一升花》是朱光潜美学散文全彩精编,收录《谈美》《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家喻户晓的篇目,选编了《谈动》《谈读书》《悲剧与人生的距离》等经典佳作,更特别精选了30余幅东西方艺术名作,图文并茂,全彩装帧,解读大师毕生思想精华。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于有缺陷,有想象的田地。美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处,它饥不可为食,冷不可为衣。但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一点,就在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不要让这华丽丰富的世界,变成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
文丨朱光潜
排版丨江月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我们为什么要读诗 这是最好的回答
文/诗词君宛如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中国诗词大会》让更多人领略到了中华诗词之美。不同选手之间的“高手过招”,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绝伦的“诗词盛宴”。中国诗词大会(资料图 图源网络)不同选手轮番登场,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美和外表无关,“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样子更有魅力。无论是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所有幻想”的理工科学霸武亦姝;诗词大会夺冠者武亦姝(资料图 图源网络)还是北大博士生,工科出身却满腹文才,连任擂主的陈更;或是来自河北邢台小村庄,从诗词中“体会到人生喜怒哀乐”的白茹云;亦或是气质如兰,一颦一笑,一字一句诠释着“美人”的主持人董卿;主持人董卿(资料图 图源网络)还是坐在评委席上,讲解诗词信手拈来引经据典,成为许多人新男神的康震老师;腹有诗书气自华(资料图 图源网络)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不同年纪、不同工作、各种各样的人,但他们又是相同的。浩瀚的诗歌撑起了他们心中的那份平静和从容。但是不由心生疑问,在这个讲究速度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牙牙学语时,父母就教我们“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当时也不解其意,只觉得顺口,背着玩罢了。慢慢的,我们长大了。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夏天,划着小船,从荷叶中穿过,知道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天高云淡,凉风乍起,树叶飘黄,领悟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原来是这样;冬天,西风凛冽,鹅毛大雪漫天飘过,晓得了“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是怎么一幅景象。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ijiedo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今社会人们需要神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