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A股大盘开盘前的涨跌幅历史单日涨幅最高是多少点

中国股市历史回顾&--&历次牛市熊市记录
中国股市历史回顾
-- 历次牛市熊市记录
在上周五召开的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于近期股市的疯狂,新闻发言人邓舸做出上述风险提示。邓舸还强调,证监会注意到近期股市坐庄、操纵股价等违法违规活动有所抬头,对此,证监会将加强市场监管,坚决予以打击,切实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充满想象力的市场对证监会上述风险提示做出无数解读,最兴奋的莫过于“让老百姓赚钱,不能唱空”。更有段子把投资者的激情推向高潮,“我问一位大妈,证监会现在说股市有风险,不要卖房炒股,你觉得怎么样,会继续投资吗?大妈说,‘赚钞票的事情当然越少人知道越好咯,伊拉赚得起劲,怎么会希望阿拉进来抢伊拉钞票?还有,当官的话好信嗒?信伊杂大头鬼!’”
别人疯狂时我们清醒,巴菲特的这句至理名言大概已经被诸多A股投资者弃之脑后了。回望中国股市不算长的历史,暴涨暴跌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更是股民“大喜大悲”的真实写照。
在这一轮史无前例牛市的叫嚣声中,我们有必要复盘一下,A股历史上九次牛市是如何终结的,给投资者以警示和提醒。
第1次牛市终结:高位横盘后急跌
19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纪录至今未破。但三天后,A股就开始收网。
时间跨度: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
沪指波动区间:1429.01点~386.85点
沪指跌幅:73%
第2次牛市终结:股市扩容
1992年邓小平南巡,A股迎来牛市,但随着股市急剧扩容,A股又转牛为熊。
时间跨度: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
沪指波动区间:1558.95点~325.89点
沪指跌幅:79%
第3次牛市终结:资金分流
IPO暂停迎来的牛市遇到了国债期货,国债期货的火热将A股资金抽干,牛市终结。
时间跨度:1994年9月13日~1995年5月17日
沪指波动区间:1052.94点~577.14点
沪指跌幅:48%
第4次牛市终结:T+0取消
这是史上最短的牛市,仅仅三天。源于国债期货的被叫停,但政府打压投机也延伸到股市。这一年T+0被改为T+1。
时间跨度: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
沪指波动区间:926.41点~512.83点
沪指跌幅:45%
第5次牛市终结:“十二道金牌”
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证综指上涨了124%,深成指上涨了346%。从10月起,监管层连发了12道“金牌”,最终股市崩盘。但这波熊市并未持续太久。
时间跨度:1996年12月12日~1997年2月20日
沪指波动区间:1258.68点~870.18点
沪指跌幅:30%
第6次牛市终结:印花税上调
监管层依旧在抑制投机过度。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调至5%。,第六次熊市开启。
时间跨度: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
沪指波动区间:1510.18点~1047.83点
沪指跌幅:31%
第7次牛市终结:国有股减持
国有股市价减持。这一重磅利空将A股拖入长达5年的熊市。著名的998,就是在此次熊市中完成。从此A股的牛熊周期开始变长。
时间跨度: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
沪指波动区间:2245.43点~998.23点
沪指跌幅:56%
第8次牛市终结:次贷危机、大小非减持
在世界级的次贷危机带动下,和着大小非减持、基金停止发行等利空影响下,A股一路向下,造成史上最惨烈的一次熊市。
时间跨度:2007年10月17日~2008年10月28日
沪指波动区间:6124.04点~1664.93点
沪指跌幅:73%
第9次牛市终结:人造牛市的破灭
次贷危机之后的四万亿刺激,让股市又掀起一波反弹,但人造牛市很快就破灭了。
时间跨度: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
沪指波动区间:1664.93点~3478.01点
沪指涨幅:108.9%
中国股市的历次牛市和熊市&&
第一次牛市:2.5&
95-1429点&
老八股、取消涨停板
第一次熊市:2.11&
价值回归、新股认购
第二次牛市:3.2&
386-1558点&
邓小平南巡讲话
第二次熊市:4.8&
经济过热、紧缩调控、扩容、新股发行、大力发展国债市场
第三次牛市:4.9&
325-1052点&&三大利好救市&
第三次熊市:5.5&
信心丧失、紧缩政策、发展国债
第四次牛市:5.5(三个交易日)&
582-926点&
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
第四次熊市:6.1&
926-512点&
限额、历史股票上市、绩优股普跌
第五次牛市:7.5&
512-1510点&
绩优股价值投资
第五次熊市:9.5&
严重扩容、供求失衡
第六次牛市:1.6&
5.19行情、人民日报社论、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充裕、网络概念股爆发、
第六次熊市:5.5&
国有股减持
第七次牛市:7.10&
998-6124点&
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基金大规模发行、流动性过剩、全民炒股
第七次熊市:8.11&
通胀、基金暂停发行、次贷危机、大小非减持
第八次牛市:9.7&
四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第八次熊市:0.7&
IPO重启、紧缩的宏观政策、欧洲债务危机&
第九次牛市:0.11&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泛滥、资源股大涨、人民币升值&
第九次熊市:1.6&
紧缩调控、新股密集发行、通胀压力、经济增速放缓&&&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回顾一下上一轮牛市
2007年的中国股市牛市在历史上注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一场真正的全民盛宴。这轮牛市于2005年缓缓启动,在2007年快速飙升并达到顶点,期间沪指从2005年6月的998点上涨至2007年的10月的6124点,大盘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上涨6倍。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998到6124:
三个步骤完成了它
业内人士认为,2005年-2007年的牛市可以分成三波来分析,即2005年12月15日-2006年7月5日、2006年8月28日-2007年5月29日、2007年7月20日-2007年10月16日。
第一大波段:
2005年12月15日~2006年7月5日
券商有色暴动
券商有色暴动成为牛市的启动浪,行情从1000点左右止步于1700点附近,并从2006年5月15日起进入了盘整,整整休整了3个月,盘整中枢位于1630点附近。
沪指涨幅:50%左右
沪深300涨87%,中小板涨50%
市场呈现普涨行情。在此期间逾270只股翻倍,板块方面有色券商成为上涨龙头。龙头股驰宏锌锗、中信证券等。
第二大波段:2006年8月28日-2007年5月29日正式启动
沪指波动区间:2734点--4335点
沪指涨幅:58.6%
在这一阶段里,牛市一开始出现二八分化的行情。大盘权重股成为带头羊,金融和地产成为急先锋,大涨逾30%。涨幅超过100%的股票仅16只,地产占据半壁江山。
随后出现普涨行情,权重、蓝筹、题材轮番上阵,海通证券上涨逾300%。此时大盘已经进入疯狂状态,指数呈45°上涨,个股全面暴涨,平均上涨90%,大盘蓝筹股则相对表现疲弱,纺织服装,房地产,公用事业等涨幅居前,个股方面股改股、重组股首当其冲。仁和药业、浪莎股份等个股股改复牌后大涨逾500%,S前锋连续拉出26个涨停。
随后,大妈们进场,此时两市新增开户数直线上升,散户成为市场主力军。最终这段行情以530半夜鸡叫结束。
第三大波段:2007年7月20日-2007年10月16日
2007年7月20日,牛市的第三波行情开始展开。主要是蓝筹股的带动,虽然指数继续被拉升至6124点,但从成交量来看,市场的活跃度已经大不如"5·30"之前。
2007年牛市,板块是如何轮动?
业内人士认为,每一轮牛市都离不开市场不间断的热点板块的推动。比如大盘由熊转牛时往往需要依靠国企大盘这些中坚力量带领大盘指数攻克紧要关隘,当大盘指数在权重大盘股的引导下,重新由熊转牛之后,权重大盘股就功成身退,维持原地踏,偶尔上涨,然后横盘消化的格局。
而2007年的板块轮动的顺序可以总结为是:金融--地产--有色--钢铁--电力--金融。
更有分析家对上一轮的牛市板块轮动这样归纳:
1.率先的一般都是:银行、券商,信托,保险等板块先动
2.参股金融和地产,以及基金重仓的板块。
3.有色金属,能源,紧跟其后
4.水电煤,纺织,化工等传统行业
这波牛市的板块轮动规律如何呢?
在本轮牛市中,指数轮动的特点是二八和八二之间的转换,主板蓝筹占主导地位,在板块轮动中,高铁基建、券商保险,银行地产是主要角色,而券商板块无疑是本轮牛市的最大推手,在券商保险板块点燃市场的第一把火之后,随之而来的是银行地产,在上述板块风光过后,煤炭以及有色板块也有表现。
其顺序自去年7月起,
先是创业板继续领涨,之后出现二八转换,11月20后板块轮动明显,之后轮速逐步加快。
大盘的起始点位是沪指2000点,时间是去年7月20日,从7月20日到8月20日我把它分作第一阶段,期间涨幅200点,从8月20日到9月20日为第二阶段,期间涨幅100点;从9月20日到10月20日为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指数基本没动,接着便应了久盘必跌那句,自10月20日后的六个交易日里,沪指大盘罕见出现六连阴,接着有为期18个交易日蓄势整固,到11月20日大盘在沪港通和高融资杠杆推动下,在券商保险带动下,大盘展开一波淋漓的攻势,直到12月9日才停下脚步,20天时间大盘整整涨了400点。到12月9日3000点位置开始回调,当日最高3091点,最低2894,收盘2856,跌136点,跌幅5.34%,创5年来最大跌幅。
但回调并没有能阻止大盘上涨的步伐,继高铁基建、券商保险后,在央行降息利好的催动下,银行地产接棒助力指数继续上行,昨创业板补跌,今日券商保险卷土重来。.....
从高铁基建、券商保险、银行地产、石油化工、创业板等轮番表演中,大致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规律:
高铁基建——券商保险——银行地产——航天军——
我说的二八主要指创业板和主板的相互转换,因为无论如何轮动,都逃不脱涨多必跌跌多必涨规律,没有只涨不跌的板块,也没有只跌不涨的板块,在熊市牛市都是一样。当指数轮动板块开始回调时,往往会带动一批规避指数回调风险的资金进入到中小盘概念股投资行情中,因而,每当权重股休息调整之时,往往都是中小盘概念股的疯狂时刻。在此时,市场将会打造新的投资热点,无论是概念炒作还是主题投资机会,这些中小盘个股的短期走势往往与大盘的走势呈负相关,权重股越低迷,非指数轮动板块则越活跃。
当我们了解板块轮动规律之后,就可以在热点的切换过程中自由地优化资产配置组合,从而更好地享受牛市中财富增值的乐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股当日最高涨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