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一首离别的古诗词古诗

关于离别的古诗~
文章摘要: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一题作《送元二使安西》.赴安西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煌.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此诗后来被编入乐府,广为传诵,成为饯别……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诗文解释】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词语解释】城阙:指京城长安.辅:护卫.三秦:项羽灭秦后,曾把关中地分为雍、塞、翟三个王国,史称三秦.五津:四川岷江古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著名渡口,合称五津.此则泛指四川.宦游:在外地作官.【诗文赏析】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京城长安送别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县令时所作的抒情诗.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结构严谨,起承转合章法井然,用朴素的语言直抒胸臆,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二、 送别 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注解】:1、饮君酒:劝君喝酒.2、何所之:去哪里.3、归卧:隐居.4、南山陲:终南山边.【韵译】: 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评析】: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无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开头两句叙事、写饮酒饯别,以问话引起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否定.全诗写失志归隐,借以贬斥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诗的后两句韵味骤增,诗意顿浓,羡慕有心,感慨无限. 三、 渭城曲
王维渭城朝雨徘岢,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解】:1、渭城:就是咸阳,现今陕西省西安市.2、:湿润.3、客舍:旅馆.4、柳色:柳象征离别.5、阳关: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韵译】: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评析】: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一题作《送元二使安西》.赴安西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煌.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此诗后来被编入乐府,广为传诵,成为饯别的名曲.或名《阳关曲》,或名《阳关三叠》.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句,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所谓《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按白乐天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不然“劝君”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四、 送别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解】:1、柴扉:柴门.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韵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五、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注解】:1、楚江:长江.2、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3、漠漠:水气密布的样子.4、海门:长江入海处.5、浦:水边.【韵译】:楚江笼罩在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恨,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评析】: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微雨,却下得密,以致船帆涨饱了,鸟飞缓慢了.首联写送别之地,扣紧“雨”、“暮”主题.二、三两联渲染迷暗淡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地极为开阔,极为邈远.末联写离愁无限,潸然泪下.全诗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补充: 六、 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解】:1、郭:城墙外的墙,指城外.2、蓬:草名,枯后随风飘荡,这里喻友人.3、兹:现在.4、班:分别.【韵译】: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评析】:这是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先写作别处的山水:青山横亘外城之北,白水环绕东城潺流.此两句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刻出山之静态,“绕”字画出水之动态.如此描摹,挥洒自如,秀丽清新.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化用:《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句,嵌入“班”字,写出马犹不愿离群,何况人乎?烘出缱绻情谊,真是鬼斧神工.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色彩鲜艳,语言流畅,情意宛转含蓄,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别是一番风味. 补充: 七、 留别王维 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注解】:1、违:分离.2、当路:当权者;3、假:宽假,优容的意思.【韵译】:这样寂寞无聊还有什么可待?天天碌碌无为独自空手而归.我想归隐山林去寻芳馨花卉,但又珍惜友情不愿分手相违.如今当权者们谁肯提携我辈,世上要寻知音实在寥寥无几.或许今生今世命合空守寂寞,还是回家关闭我的故园门扉. 【评析】:这首诗应是作者离长安时的作品,主诉怨悱.首联直接说出自归.颔联则写题意“惜别”,颈联说明自归之故──乃是知音既少,当道不用,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以失意后的牢骚贯穿全诗.语言平淡朴实,近于口语,不讲究对偶,顺其自然.八、 送魏万之京 李颀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解】:1、之:往;到……去.2、关城:函谷关.3、御苑:君王居住的宫室,这里指京城.4、蹉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韵译】: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魏万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天宝年间,因慕李白,南下吴越寻访,行程三千余里,为李白所赏识.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然而两人却是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故诗的结句含有对后辈叮嘱勉励的意思.诗开首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霜初落,深秋萧瑟.颔联写离秋,写游子面对云山,黯然伤神.颈联介绍长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长留.末联以长者风度,嘱咐魏万,长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全诗善于炼句,为后人所称道,且叙事、写景、抒情交织,由景生情,引人共鸣.但诗中有“朝、夜、曙、晚”四字重用,却是一疵.胡应麟说:“惟其诗工,故读之不觉,然一经点勘,即为白璧之瑕,初学首所当戒.” 补充: 九、 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注解】:1、秋雁:喻李云.2、蓬莱文章:这里指李云供职的秘书省.【韵译】:弃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乱我心绪的今日多叫人烦忧.长风万里吹送秋雁南来时候,对此情景正可开怀酣饮高楼.你校书蓬莱宫,文有建安风骨,我好比谢,诗歌亦清发隽秀.我俩都怀逸兴豪情,壮志凌云,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抽刀吹断江水,江水更猛奔流,想要举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称心如意,不如明朝散发,驾舟江湖漂流. 【评析】: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清发自喻.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寻求寄托.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众口交赞.十、 送人东游 温庭筠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注解】:1、荒戌:荒废的防地营垒.2、浩然句:指远游之志甚坚.3、郢门山:即荆门山.4、樽酒:犹杯洒.【韵译】:在荒凉的古垒,在落叶的时分;你怀浩气东去,离别久居乡关.高风正好挂帆,直达古渡汉阳;待到日出之时,便到了郢门山.你在汉阳那边,还有几个友人?孤舟漂泊天涯,盼你早日归还!不知要到何时,你我才能重见;还是多饮几杯,暂慰别离愁颜. 【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起调太高,地傍荒凉古垒,时值萧瑟金秋.此时此地送友远行,别绪离愁,将何以堪?!二句话思陡然转迭,写友人远行心怀浩气而有远志,气象格调,可谓不凡.颔联两句互文,意即:“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山门.”汉阳、郢门相去千里,岂可同时尽取眼中?只是统指荆山楚水,展示辽阔雄奇境界而已.颈联对友人远去前程深表关怀,并寄托对他的怀念.末联当此送别之际,开怀畅饮,设想他日重逢,更见惜别之情.但结句无甚深意.虽文饰脱去温李(商隐)之纤丽艳作风,起调亦高,但情弱味淡.由此可见晚唐诗不及盛唐诗之一斑.十一、 贼平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注解】:1、时清:指时局已安定.2、旧国句:意谓你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旧国,指故乡.【韵译】:安史作乱你我一同流落江南;时局安定之后你却独自北返.八年光阴漂泊他乡已生白发;你回故乡所见依旧当年青山.你踏晓月早行所过尽是残垒;繁星密布之夜该是宿于故关?一路上只有寒禽和萋萋衰草;处处跟着你的愁颜相依相伴! 【评析】:诗意在写送故人返乡,伤自己不能与之同返.诗扣紧乱离主题,由乱起南来,到乱平北还,到所见劫后荒凉,环环相扣.但诗在结构上看,从第三句至第六句,四句结构相同,却是一大败笔,不足为鉴.十二、 玉楼春【宋】欧阳修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简析】作者西京留守推官任满,离别洛阳时,和亲友话别,内心凄凉.在离筵上拟说归期,却又未语先咽.“拟把“、“欲语“两词,蕴含了多少不忍说出的惜别之情.然而作为一个理性的词人,别离之际虽然不免“春容惨咽“,但并没有沉溺于一已的离愁别绪而不能自拨,而是由已及人,将离别一事推向整个人世的共同主题.作者清醒地认识到:“离情别恨是人与生惧来的情感,与风花雪月无关.因此,离别的歌不要再翻新曲了,一曲已经令人痛断肝肠了.词在抒写离愁别绪这一主题方面不同凡响,有悲情凄凉,更有豪情纵横,寄寓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爱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十三、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注解】:1、旌头:即“髦头”,也即是二十八宿中的昴宿,旧时以为“胡星”.旌头落谓胡人败亡之兆.2、戍楼:驻防的城楼.3、虏塞:敌方要塞.【韵译】:轮台城头夜里吹起了阵阵号角,轮台城北预兆胡人的昴星坠落.紧急的军书昨夜飞速送过渠黎,报告单于的骑兵已到了金山西.从岗楼上西望只看见烟尘弥漫,汉家的军马屯驻在轮台的城北.封将军拥旌节衔亲自出去西征,凌晨吹号集合了大军威武前进.四方的战鼓雷动宛如雪海汹涌,三军的喊声轰鸣象是阴山震动.敌营上空的乌云屯集气氛阴沉,战场上的尸骨与草根纠缠不清.剑河风急吹得阴云布满了天空,沙口石冻快把虎马的铁蹄冻脱.封亚相为了王事勤劳含辛茹苦,发誓报答君主平定边境的烟尘.自古来英雄名垂青史谁人不见?而今可见封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评析】: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重在西征.希望对方扫清边尘,立功异域.诗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接仗,然后写奇寒与牺牲.讴歌将士抗敌奋不顾身.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凯旋,以颂扬作全诗一张一弛,抑扬顿挫,结构严谨.有描写,有烘托,有想象,有夸张,手法多样.情韵灵活,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十四、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作者:杜甫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注解】:1、几时两句:这是倒装,意谓想起昨夜在月光下举杯送别的深情,不知几时重得此会.2、列郡:指东西两川属邑.3、三朝:指玄宗、肃宗、代宗三朝;4、出入荣:指严武迭居重位.5、江村句:指送别后独自回到浣花溪边的草堂.【韵译】:远送严公到了奉济从此别离,人去山空只有别情绵绵依依.我们何时才能重新把盏长谈,昨夜月下对杯倾衷多么投机!巴蜀各郡讴歌惋惜你的离任,连续三朝你任将相真不容易.分手后我回到浣花溪边草堂,越发觉得我这残生淡泊孤寂! 【评析】:这首诗意在送严武奉召还朝.诗人曾任严武幕僚,深得严武关怀,故别离之情依依,自不待言.诗的开头点明“远送”,可见意深情长.分手伤别,自然想到“昨夜”饯别情景,也想何时重逢.接着讴歌严武入相出将都有成就,受到人民的称赞.最后写送别后的心境的孤独无依.语言质朴含情,章法谨严有节.十五、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解】: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2、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韵译】: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补充: 十六、 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注解】:1、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下面就是长江.2、烟花:指暮春浓艳的景色.3、碧空尽:指船消失在水与蓝天相接的地方.【韵译】: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评析】: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评曰:“千古丽句”.在理. 十七、 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解】: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2.海楼:海市蜃楼.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韵译】: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评析】: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十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注解】: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3、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韵译】: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评析】: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清新诱人,读之无不叫绝.十九、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注解】:1、金山:即阿尔泰山.2、汉家:这里实借汉以指唐.3、连钱:马身上的斑纹.【韵译】:你难道不曾看见,辽阔的走马川,紧连雪海边,浩瀚的沙漠,黄沙滚滚接蓝天.轮台九月的秋风,日夜在狂吼,走马川的碎石,一块块大如斗.随着狂风席卷,满地乱石飞走.匈奴草场变黄,正是秋高马肥,金山西面胡骑乱边,烟尘乱飞,汉家的大将军,奉命率兵西征.将军身著铠甲,日日夜夜不脱,半夜行军,战士戈矛互相撞拨,凛冽寒风吹来,人面有如刀割.马背上雪花,被汗气熏化蒸发,五花马的斑纹,旋即就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砚水也冻凝.匈奴骑兵,个个闻风心惊胆战,早就料到,他们不敢短兵相接,只在车师西门,等待献俘报捷. 【评析】: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二十、 送李端 卢伦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注解】:1、少孤:指自己早年丧父.【韵译】: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咱们分别了多么叫人伤悲!你踏上去路远在寒云之外,送你归来正遇上暮雪纷飞.少年丧亲过早地漂泊异土,多难时相交怅恨识君太迟.空朝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世事纷繁再相见不知何时. 【评析】: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首联写送别时的环境氛围,时当故关衰草,情正离别堪悲.颔联写送别情景,友人伴寒云而去,自己踏暮雪而归,依依之情了然.颈联写回忆以往,感叹身世.既是怜友,亦是悲己,词切情真,悲凉回荡.末联进一步写难舍难分之情,掩面而泣,冀望相会.诗以“悲”字贯穿全篇,句句扣紧主题,抒情多于写景,基调悲凉. 0 0
《关于离别的古诗~》由“lfwei0421”分享发布,如因用户分享而无意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古诗词欣赏」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王勃
「古诗词欣赏」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王勃
家世界的好奇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朝代:唐代‖作者:王勃︾原文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译文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注释⑴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⑵碧砌:青石台阶。赏析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了两首中的第一首,但就两诗比较而言,其实以第二首为胜。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平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乳交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这个“寒”字在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第二首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作者简介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纸刊投稿邮箱:主办:《淮风》诗刊社 | 协办:江西美术专修学院支持江西美术专修学院()庐山艺术特训营()安徽佑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往期回阅】特别推荐宫蔚国寓言诗2017庐山艺术特训营火热报名中---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家世界的好奇心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友人离别的古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