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奇险秀的庐山有什么危险的地方,风景如画的山西村,在古代文人笔下是怎样一番景象

[转载]第13-14课时(集体备课)《5古诗两首》教案&&两课时
四年级& 第三周&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游山西村》是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基础和方法,而且学生喜欢诵读这种节奏感强烈的古诗。然而,两首古诗中都有富有哲理的诗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法学法】
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知大意;多诵读,悟诗情。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与作者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题西林壁》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
学习步骤:初读感知→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悟意境→熟读成诵
2.初读感知
读通读正确: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然后抽读。
3.自主识字
三、朗读感悟
1.板书题目,并解题
[题西林壁]题:书写,题写。西林:江西庐山上的西林寺。壁:墙壁。题意是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简介作者:(见附录)
3.理解诗句之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从正面看。岭:山岭。侧:从侧面看。峰:山峰。远近高低: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各不同:各种不同的姿态。诗句之意:从正面看,庐山是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不认识,不清楚。缘:因为。只缘:只因为,就是因为。此山:这庐山。诗句之意:(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自己在这座庐山之中。
4.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1)作者都是怎样观察庐山的?(位置:横看、侧看;距离:远眺、近观;角度:俯瞰、仰望)位置、距离、角度不同,同看一座山在观察时看到的山的容貌一样吗?(千姿百态)
(2)“横看”是从哪个角度按什么顺序观看?看了什么?(“横看”是正面,从“左→右”或从“右→左”观看。这样看整庐山就是很高的连绵起伏的山岭。)
(3)“侧看”看到了什么?(从侧面时又成了耸立陡峭的山峰。)
(4)从“远、近、高、低”不同的位置看,庐山的姿态一样吗?(不一样呈现出不同的美妙的姿态,气象万千,千姿百态,变幻无穷: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
(5)庐山到底有没有真正的面目?(应该有)为什么在庐山看不清庐山内的真面目?(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如《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2)师: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3)中心:《题西林壁》这首诗通过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告诉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四、诵读背诵
指导朗读《题西林壁》:“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比如,“远”稍强,“近”“高”强,“低”又是稍强;或“远”稍强,“近”稍弱,“高”稍强,“低”稍弱。“真”“只”要读作重音。
五、作业布置
诵读并背诵《题西林壁》。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
一、检查复习
1.背诵《题西林壁》。
  2.《题西林壁》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哲理?
二、朗读感悟
  1.板书题目,并解题
[游山西村] 山西村:村庄名,在今浙江绍兴。题意:春游山西村。
师: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鉴湖附近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游山西村》于乾道二年(1166年)春作于山阴。
2.简介作者:(见附录)
3.理解诗句之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腊酒:这里指腊月酿的酒。腊:即农历十二月。浑:浑浊。豚:猪。足鸡豚:菜肴丰足。诗句之意: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疑:以为,怀疑。柳暗:柳色深绿,所以说“暗”。花明:花光红艳,所以说“明”。诗句之意: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4.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1)第一、二行诗写什么?一个“足”字,能表达什么?(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客人是谁?(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
(2)这“又一村”指什么说的?(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不美?(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怎样理解“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条件的话,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古诗名句。如:“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尽管不断思考,反复计算,还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爸爸走过来,给我做了指点,我很快就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2)中心:《游山西村》这首诗通过描绘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三、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1.欣赏古诗的语言,如“山重”与“柳暗”,“水复”与“花明”,“疑无路”与“又一村”的对偶,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节奏美。
对偶:修辞方法,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
2.反复练读→练习背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
淳朴、好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庐山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我的图书馆
庐山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庐山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 & & &&庐山位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中游南岸、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滨,是座地垒式断块山。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险峻与柔丽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富有独特的庐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庐山风景名胜区面积302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500平方千米。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
&第四纪庐山上升强烈,许多断裂构造形成众多山峰。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鄱阳湖盆地进一步发展,形成鄱阳湖。北部以褶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谷岭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为一系列断层崖,形成高峻的山峰。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为阶地和谷阶。众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布、岩石等,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为庐山第一高峰。铁船峰,海拔950米,危崖耸立,似一艘巨舰,伟岸壮观。王家坡双瀑,飞瀑成双,势若二龙倚天,喷珠泻玉。三叠泉,既分为三叠,又呵成一气,落差达155米,风飘日映,千姿百态。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遍布。千百年来,无数、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马尾瀑;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修仙而居的,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庐山的名胜古迹还有:列中国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唐寅《庐山图》中的观音桥、周敦颐写出《爱莲说》的爱莲池、与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千年古树、观鄱阳湖日出的,有3000多种植物的、如五老并立的、抛珠溅玉的瀑布,被陆羽誉为的,天下第六泉的,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顶龙池水等等。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眯睐,并成为隐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动舞台,从而为庐山带来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并使庐山深藏文化的底蕴。
  山水文化,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过程中辟出的一片壮丽天地,亦是构成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
   陶渊明以庐山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记》,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灿。南朝时的《》,以庐山为活动舞台,成为中国早期志怪小说的名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所撰的《》,是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宋代理学家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并使其成为之首,由此宋明理学在这里千秋耕耘,并真切地记录了这一具有深刻特征的文化现象的过程和历史。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
&山水诗、山水画是中国山水文化中两大华项,山水诗在庐山大放光采,山水画亦在庐山一展风流,闪烁出耀人的辉光。东晋画家创作的《》,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从此历代丹青大师以庐山为载体,以这一艺术形式对庐山赋予美感境界的表述。中国画在理论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顾恺之的“传神说”,然而这是受到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阐发的“形尽神不灭论”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庐山东林寺“十八高贤”之一的,他所撰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他所阐述的山水“”,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学观,表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思潮的兴起。
& 2012年5月19日在南昌浏览绳金塔、万寿宫、八大山人纪念馆、腾王阁后于下午三点半乘南昌长途汽车往庐山,六点半到达庐山牯岭入住三禾宾馆。
&,庐山的中心。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4米,方圆46.6公里,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牯岭原名牯牛岭,因岭形如一头牯牛而得名。
牯岭街夜景2012年5月19日18点56分摄
牯岭街夜景
牯岭街夜景雾绕
牯岭一酒家晚餐
牯岭一酒家选菜式
牯岭一酒家品尝庐山美食
&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入山,租用了牯牛岭的长冲,在这里兴建住宅别墅,逐步开发,并按其气候清凉的特点,据英文Cooling的音译,把牯牛岭简称为牯岭。
&这座钟灵毓秀的山城,以牯牛岭为界分为东西两谷,地势平坦,峰峦葱茏,溪流潺潺。青松、丹枫遮天蔽日。近千幢风格各异的各国别墅依山就势而筑,高低错落,潇洒雅致,点缀在万绿丛中,与周围环境十分和谐,为国内少有的高山建筑景观。解放后东西谷均辟为疗、休养,旅游接待区。疗养院、休养所、宾馆、饭店星罗棋布,接待来山游客。&
&牯岭街,山上最繁华的地方,自东向西略成弧形的半面街道,蜿蜒于牯牛岭西麓,依山而建。商店、旅社、餐厅、书店、酒楼、车站、咖啡厅、舞厅、商场等服务设施均掩映在绿荫丛中,形成天街云市般的山镇。这里不仅是庐山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接待和疗、休养的服务中心,而且是通往各景区、景点的交通枢纽。&
牯岭庐山汽车站
&位于牯岭街中心的街心公园,辟建于1954年,后于1987年重修。公园南背牯牛岭,北临剪刀峡,傍岭临谷垒坝筑土而成,面积为5000平方米。2000年又扩建5000平方米。公园呈三角形。园内曲径小道,蘑菇亭昂然。茂林娇花,芳草萋萋。园中央筑有一个半月形大花坛,坛上安放着一头卧即待起的石牛。石牛由数块巨石镶嵌而成,约高2米,长4米。造型生动,融合雕凿、圆雕、浮雕等技法,具有抽象的神韵,使一头强劲有力的牯牛借石质而生。基座上镌有现代书法家启功题写的“牯岭”二字。这头石牛表达了鲜明的主题,是牯岭的象征。&
牯岭街心公园
&如今盛夏时节,避暑消夏的游人云集这里,清晨看日出,午间戏碧水,傍晚观夕阳。待明月高悬时,漫步在林间小道上,欣赏那松涛、清泉汇成的美妙交响乐。&&
牯岭街景2012年5月20日14点20分摄
芦林湖青山绿水
& 5月20日7点半从牯岭乘车到达芦林大桥。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犹如天上神湖。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冰窖,是当年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
  1954年在此筑坝蓄水,于是高峡出平湖,青山绿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为庐山添一胜景。毛泽东同志曾多次于湖中游泳。
芦林湖青山云绕桥坝一体的芦林大桥
&从芦林大桥沿小径下行,一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人行其间颇感凉爽身轻。约20分钟便到黄龙寺和三宝树。
小径密林蔽日
&浓荫蔽日,绿浪连天,三棵参天古树凌空耸立,二棵是柳杉,树龄600余年,一棵为银杏,树龄1600年,主干数人合抱不拢,形同宝塔。三宝树相传为千年古可柯,树下石碑上镌有“晋僧昙诜手记”6字。宝树已被重点保护。
庐山三宝树
黄龙潭、乌龙潭
&由三宝树沿林间石阶下行约300米即到黄龙潭。黄龙潭幽深、静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成暗绿色的深潭。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升起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之感。大雨初过,隆隆不尽的闷雷回荡在密林之中。
&乌龙潭原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古书中记载:“乌龙潭凡三潭,中、上两潭皆高数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见一潭。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琴弦。&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黄龙山谷中有两条桀骜不驯的黄龙乌龙时常争斗,引动山洪暴发,周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后彻空禅师云游至此,运用法力将二龙分别镇在黄龙潭、乌龙潭中。至今乌龙潭上方的巨石上还镌着“降龙”二字。
庐山乌龙潭
& 庐山瀑布有许多以“龙”字为名,如“卧龙潭”、“神龙潭”、“乌龙潭”、“黄龙潭”等。在距庐山牯岭约10多里处的重岩幽林中有一巨大的池潭,这就是“瀑布”,也即王家坡瀑布。这个瀑布是在二十年代初由一个砍柴的樵夫发现,此后四方游客争相观赏,被视作山北绝胜。其水来自梭子岗北麓,由于这里层岩叠石,水流一路逶迤环绕。在注入碧龙潭的上段,分成三屋挂瀑,而每层分为两条似白练般的悬瀑,连成数十米长,犹如双龙倚天,俯坠潭中。潭旁建有“观瀑亭”。在潭中还有一巨石横列,站在石上可东望鄱阳湖。
& & & &&庐山瀑布主要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因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名句为人熟知。
  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
  大天池西南侧一崖拔地千尺,下临绝壑,孤悬空中宛如苍龙昂首,飞舞天外,这就是著名景点“龙首崖”。游客若从悬崖左边的石亭中观看,龙首崖悬壁峭立,一石横亘其上,恰似苍龙昂首。崖下扎根石隙的几棵虬松在微风吹拂下,恰似龙须飘飞。这就是龙首崖。
龙首崖悬壁峭立
石门涧景区
&庐山位于庐山西麓,素称庐山西大门,也是庐山徒步入口的西入口。因天池山、铁船峰对峙如门,内有瀑布而得名。景区面积一万余亩、景观百余处。集“雄、奇、险、秀”于一体,是一座地质变化、生物进化、自然造化、历史文化的综合大观园,有“匡庐绝胜”、“山水绝胜”之美誉。古誉庐山第一景。
&石门涧景观
石门涧星龙索道
石门涧景区
&石门涧主峰留影
将石门涧主峰留影印制在瓷杯上
石门涧悬索桥
&从东晋起这里就游踪不绝。此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徐霞客等历代数以百计的文人墨客为之相涉,并留下了许多脍炙的诗词歌赋与摩崖石刻,文化底蕴丰富。
&石门涧迎客松
&游客在石门涧迎客松留影
&石门涧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早录入史册中。两千多年前的《后汉书地理》中就有记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存焉”。
石门涧瀑布
石门涧美景
&石门涧石刻
&石门涧龙宫亭
俯瞰石门涧青龙潭
&石门涧青龙潭
&石门涧面对峰崖,隔涧箕立,结成危楼险阙。最窄处的“小石门”,两崖之间仅存一缝,游人入“门”须侧身才能通过。峪谷间,高崖悬流成瀑,深谷积水成湖。潜隐湖底的杂乱怪石与兀立溪涧的巨岩,沿涧巧布,成为“石台”,最大的一块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数十人,石上携有“石门涧”三个大字。过大磐石,峡谷更加险仄,如剑插天尺,争雄竞秀。在这大断层中,桅杆峰与童子崖从涧底矗箕直上,漓立咫尺,奇峰簇拥,迭峰屏立。削壁千仞的峰峦,几乎都呈九十度垂直,上接霄汉,下临绝涧。真是奇峰奇石奇境界,惊耳惊目心魄,纵有鬼斧神功,也难劈此胜景。
石门涧梯级石门涧嶂谷
& & &嶂谷是指谷坡直立,深度远大于宽度的峡谷。石门涧本是一条冰川U形谷,由于沙岩中垂直剪切节理发育,被流水改造成了嶂谷。
石门涧青龙潭往下走300米是鹰嘴石
&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
&位于的南端。系悬崖绝壁中之天生石洞,因其形如手,故又名佛手岩。洞高7米,深愈14米。洞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这便是《后汉书》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阁,殿内立吕纯阳(洞宾)石雕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每当云雾缭绕之时,骤添几分仙气。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凡是来庐山的客人必游并留影。洞旁建有老君殿,内供奉太上老君李聃骑牛雕像。景区内还有石松、御碑亭等景观。
庐山著名景点仙人洞
仙人洞纯阳阁
仙人洞老君殿
仙人洞月亮门
&仙人洞的左侧有石砌的月亮门,门楣镌刻“仙人洞”三个大字。在月亮门内有一巨石突兀,形如蟾蜍,名“蟾蜍石”,有一劲松插石挺立,称为“石松”。石上刻“纵览云飞”、“豁然贯通”摩崖大字,石下乱云飞渡,如入仙境。
仙人洞景区蟾蜍石及石松
留影于蟾蜍石及石松
&仙人洞右侧之观妙亭下,有一比蟾蜍石更大的游仙石凌空突出,石下万丈深渊,奇险无比,在此可通观锦绣谷。游仙石傍有一竹林。“游仙石”三字和傍山崖的诗“竹林无处访仙居,百尺丹崖悬断石,游踪亦是未除。”为明嘉靖七年(1528)东莞钱全志所作。
仙人洞景区御碑亭
仙人洞景区景观
白居易手书“花径”
&花径公园位于西南2公里处的如琴湖畔。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于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地因诗而得名,故又称白司马花径。园内有景白亭、花径亭、白居易草堂、觅春园、湖心岛、孔雀馆等名胜景点。集山水人名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白居易草堂
如琴湖湖心岛亿琴亭
如琴湖留影
&别墅&庐山东谷,有一条蜿蜒而来又蜿蜓而去的长冲河。在长冲河畔,有一座掩隐在一片绿荫深处的英国券廓式的别墅。
&美庐于1903年由英国人西伊勋爵建造,1933年宋美龄购得,1948年蒋介石见这里环境恬静美丽,而宋美龄的名字中又有一个“美”字,于是题名为“美庐”,庭园中卧石上的“美庐”二字为蒋手书。1934年至1948年间蒋介石、宋美龄曾多次在此居住。1959年、1961年中共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在此下榻。宋庆龄、郭沫若等人先后在此居住过。1996年1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别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美庐别墅留影2012年5月20日13点47分摄
&“美庐”,曾是一处“禁苑”,它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烟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庐”敞开它的真面目,以它独有的风姿和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它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
&“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曾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演化出的历史轨迹,与世纪风云紧密联系。无数历史事件,无疑将这座小楼推上了显赫而又迷离的境界。无疑予人视觉上心理上一种潜在的诱惑,无疑令人浮想翩跹。&
&绿荫笼罩下的“美庐”别墅,为石木结构,主楼为两层,附楼为一层,占地面积为45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96平方米。而整个“美庐”庭园占地面积为492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仅占其中不足10%,因而显得庭园特别敞净,而建筑主体却又显得适宜,既不感到笨拙,又不感到纤弱,产生出一种和谐美。&&
&登十字型长石阶,步通透式凉台,进入室内是一装饰典雅、中西合璧的会客厅。猫眼绿的地毯,墨绿的沙发,墙壁上挂着宋美龄不同时期的半身照片,以及蒋介石夫妇在“美庐”生活的部分照片。紧邻是当年“第一夫人”的卧室,室内陈设基本保持原貌,居中有双人厅床,据说是用英国优质木料制作,床左侧放置一圆形雕花梳妆台,方柜上摆设着精致的象牙扇等物品。&&
&二楼,是蒋介石的办公室、会客厅、卧室,卧室的配置和宋美龄卧室相仿,却多了一张躺式沙发。办公室的斜对面,是侍从室第二处主任、有“文胆”之称的陈布雷办公室兼卧室。办公室的左边,分别建有凉台和阳台,均为石柱、石栏,宽阔安适。&&
&与主楼相连的是附房,此为1934年冬,按照主人的意图所增建的,采用封闭式内廓联为一体。从外面看为一排玻璃窗,而内部布局为一侧是通道,一边是各自独立的各功能用房:餐厅、琴房、侍卫室等。而今,此处被辟为展览厅。&——展览厅所展示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为“美庐”留存物品;二是国民政府要员们在“夏都”政治活动的历史照片及历史物品;三是牯岭历史风貌及三十年代所拍摄的庐山名胜照片。&&
&“美庐”留存物品主要有:&宋美龄弹奏过的德国制造的立式钢琴,宋美龄阅读收藏的精装英文书籍,宋美龄画的《庐山溪流》等三幅水彩画;蒋介石联烟时,由陈铭枢赠送的礼品----银质茶具;“美庐”宴请时用的餐具,蒋介石万花盘、碗;以燃烧煤油为动力制冷的菲赛尔冰箱,1.2米长的透雕象牙等。
&展示厅展示的历史照片有:1934年9月,蒋介石参加庐山军官训练团毕业典礼;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与马歇尔在“美庐”凉台上会谈;1946年中秋节,蒋介石夫妇与驻华美军司令吉伦将军夫妇,在含鄱口野餐。
美庐别墅庭园
&“美庐”是纪录历史的真实载体,是我国唯一一栋国共两党最高领袖都住过的别墅。当年周恩来就是在这里同蒋介石进行国共合作的谈判。20世纪50年代的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也曾住过这里。如今,这里收藏的留存物品、历史照片极具历史意义。
老别墅的故事
&在庐山,专门有一个景点,名字就是“”,景点荟萃了六栋有百年历史的老别墅和西式园林。一共有6栋别墅,分别是283号美国基督教堂、282号传教士别墅、281号李得立展览馆、307号军官别墅、310赛珍珠别墅以及。
&庐山的别墅建筑起源于189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买通了地方官绅,强行租借了庐山的东谷并辟为避暑胜地,租期为999年,成立了牯岭开发公司,率先大兴土木,兴建了一幢幢小别墅。后来,许多外国人和中国的高官巨富在西谷、橄榄山、女儿城、太乙村等也建成了别墅群,数量一度达到上千栋。
&如今,庐山不仅仅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还是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文化景观,来庐山必须要去看看充满着异国情调的老别墅,其中有很多名人居住过的别墅。庐山现保存完好的近七百栋二十多个国家建筑风格的老别墅,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在中国的名山中,唯有庐山有这样大规模的“世界村”。
西式别墅2012年5月20日13点50分摄
&游人徜徉其间,一边观赏西式别墅及陈设,一边聆听讲解员讲述庐山别墅开发的历史和被有意无意尘封在老房子里的故事。游览中,游客还可以在透着强烈异国情调的酒吧小坐,一边把酒品茗喝咖啡,一边欣赏浓郁怀旧风格的乐曲和歌舞表演。不甘寂寞的游客,还可以到百年老教堂里,参与到西式婚礼和异国风情舞蹈等各具特色的互动娱乐节目之中,享受亲身体验的快乐。
老别墅的故事简介
庐山会议旧址
庐山会议旧址2012年5月20日13点58分摄
& &庐山会议旧址位于东谷掷笔峰麓。这里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现旧址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供游人观看。
庐山会议旧址留影
庐山会议旧址简介
庐山会议旧址
庐山浏览图
庐山风景区图
庐山浏览示意图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村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