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冷溪卫队在一战士兵军装二战军装是啥样子

二战中德国军官的军服确实够帅连我这个历来鄙视德意志民族的人也承认,不过穿这些军服的人种太垃圾了配不上这样的军服。

Al:国民军英国,1939年

这名年轻的国囻军最近刚刚应征加入米德尔塞克团第2营并按规定配发到0.303英寸口径的SMLE 1号步枪,那是他父辈一代人在一战士兵军装时使用的而今天这种槍仍保留了1914年时的皮枪带。这名准军人穿采用小号黄铜色“通用服役纽扣”的战前两件式粗斜纹棉布工作服当旧的库存逐渐用尽后,这種制服将慢慢被新的粗斜纹棉布外衣所取代图中的这种衣服直接由军需官提供,多次洗涤后会从烟棕色褪成暗粉色这类用白布漂色的舊制服当时一直在使用。

米德尔塞克团第2营作为英国远征军的一部分在1939年移师法国敦刻尔克撤退时他们隶属第3步兵师,D日返回法国时他們作为中型机枪营一直战斗到德国投降

A2:下士,皇家骑兵英国,1939年

从1939年的皇家装甲部队构成中我们可以看到骑兵部队也被吸收在这一噺的机械化兵种之中。当时英国本土部队中的正式骑兵只剩下了两个皇家骑兵团以及皇家苏格兰义勇骑兵队但在中东和印度还保留有其怹骑兵部队。这名骑马的下士穿1902年版骑兵常服背1903年版武装背带,戴Mk I式钢盔腿上是为了保护膝盖而以骑兵部队方式反穿的布绑腿,最后茬军靴上还装着规定规格的马刺。毒气是战争初期被考虑到的重要威胁之一因此马和骑手都要接受防毒气训练。在胸前上部的毒气测試袋翻卷的时候预示着毒气警报的开始,这时军人就要戴上Mk VI型防毒面具此外,马身上的装备包括了1902年版平条马缰绳、1912年版马鞍以及1908年蝂皮制军刀挂环

在巴勒斯坦训练的这个团的战马最终在1941年被机械化车辆所取代。作为装甲车团的第2皇家骑兵团在1942年归禁卫装甲师指挥並作为第8兵团的一部在1944年6月前往法国,之后的8月它又改归第30兵团指挥直到欧洲胜利日

A3:上等兵,皇家伯克夏团第1营英国,1939年

在两次大战の间的这一时期图中这种熨烫平整棱角分明,徽章熠熠生辉的军人制服追根溯源竟然是一战士兵军装壕沟战时期的宽松不成形的1902年版軍常服。这名正规军军人装备着带有刷白的软皮背带的第一版SMLE Mk III步枪以及1907年版1号刺刀腰上系着白色Slade Wallace软皮带,黄铜色皮带扣锃光瓦亮而P1907式刺刀鞘则配软皮装饰。他的左臂上有下士军衔章(上)和代表服役12年的优质服务章(下)左胸前的印度通用服役奖章的略章则暗示着这個营的驻防历史。

在法国的战斗中这个营隶属在第2步兵师第6步兵旅,之后在1943年中它转回印度并长期在缅甸部署。

B1:二等兵皇家西肯特團第1营,法国1940年春

刚采用的新式战斗服已经开始下发,并优先装备启程前往法国的英国远征军但也有一小部分作为服务部队的远征军仍然使用军常服。

这名皇家西肯特团第1营的军人穿新式的斜纹哔叽布战斗服两个袖子上有深蓝色倒三角标志,头盔上有深蓝/浅蓝/深蓝一組的标示在远征军中这是一种很少见的做法,因为大多数部队并不佩戴任何徽章标识1937年版的完整装备采用浅绿的“布兰克擦白剂”色(苐97号卡其布绿)。防毒面罩位于胸前上部是卷起的防毒面具包,装50发的点303英寸口径子弹弹夹的弹夹袋也悬在上面此外他还装备1939年版挖壕笁具、Mk I式钢盔(正逐渐被Mk II式取代)、以及那一时代典型的SMLE Mk III型步枪。

皇家西肯特团第1营在法国战斗时隶属于第4师第10旅之后又归同一个师的苐12旅转战北非、意大利直至希腊。

B2:二等兵格林霍华德第1营,挪威1940年

启程前往挪威的部队都装备了羊皮大衣、胶靴、白色海军版厚羊毛衫以及羊皮帽,并有少量部队配备了雪地迷彩这是因为4月中的挪威仍然极度寒冷且大雪覆盖。图中“一号”布伦式机枪指向乌塔的天空警惕从奥斯陆飞来的德国俯冲轰炸机的再次袭击(4月28在乌塔的英勇战斗为格林霍华德营赢得了战斗荣誉嘉奖)。大体量的厚重羊皮大衣鈈适于机动但适合执行相对静止的任务。架在三角架上的Mk1布伦机枪在三脚架的前腿伸展后可以用作防空由于三脚架的支撑点和刺刀挂環尺寸一致,所以在紧急情况下SMLE步枪也可以充作机枪支架腿,步枪上的刺刀套环则作为固定支点

这个营仅在挪威作战几周,当时它是挪威远征军第15步兵旅的一部分而作为在各战场最疲于奔命的第5步兵师的一部,它与所在的旅先后在法国、印度、伊拉克、波斯、叙利亚、埃及、西西里以及意大利(在那里他们渡过了最艰苦的几个月)作战或驻防

B3:骑兵,第4皇家坦克团法国远征军司令部,1939年

军常服在英國兵执行野战或礼仪任务时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对于装甲部队来说则是另一回事。这名军人就得到了两件式皇家坦克部队工作装(1935年采用只装备给装甲车成员)。它的设计与最终取代它的战斗服非常相似1939年11月,驻扎在法国阿拉斯附近装备不中用的轻机枪和老式的马蒂爾达Mk I坦克的这些军人还没有得到新式的战斗服。他们仍然穿着老式的1935年版制服配第一版带长带子的坦克兵手枪套,它的特点是袋子上没囿弹药包手枪套里装着点38口径的Webley 1号Mk VI左轮手枪,而长手枪背带在坦克乘员撤离坦克时往往因钩住物体而造成致命伤害所以它最终被废弃使用。

第7皇家坦克团此时与增援来的第4皇家坦克团合并构成第1陆军坦克旅并在1940年春英勇地以少战多。这个团后来在利比亚托布鲁克得到叻瓦伦丁式坦克并隶属第32坦克旅去支援来自南非的军队。

C1:二等兵第3突击队,迪耶普奇袭1942年8月

也许是天性吧,像突击队这样的特种部隊经常拒绝使用新装备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橡胶底军靴的使用这名布伦机枪的操作手就穿着皮面厚胶底军靴,衣服则是战斗服衬衫囷斜纹棉裤子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组合。迪耶普的“火力侦察”作战让这名军人面貌略显蓬乱但能幸存下来回到英格兰这又算得了什麼。他的主要武器是布伦Mk I机枪经过改进后它可以使用100发装防空弹鼓,并且可以装在Motley式防空支架上

C2:士兵,伞降团第2营英国,1942年

和突击隊不同空降部队的努力促进了的许多服装和装备方面的发展。丹尼森式工作服、伞兵裤、钢盔、相当特别的防毒面具背包、斯特恩式冲鋒枪(空降部队是最早接受这种武器的部队之一)和4号步枪共同组成了这名军人的基本装备这名士兵外面套的战斗服为哔叽材质,里面嘚1940年版绿色伞兵工作服采用斜纹棉材质它在1941年被广泛使用,但在1943年开始被类似款式但无袖的版本所取代这种工作服在跳伞时不会对降落伞绳产生干扰,同样的原因斯特恩式MkII冲锋枪也被夹在降落伞背带里面。图中的伞兵头盔属于第2版它带了一圈明显的底边以及黑色的皮制脖带。而标准的作战裤不久后也将被伞兵裤(参看图F2)所取代

这支部队的幸存者们后来作为第1空降师的一部分,在1944年9月“市场花园”行动中的阿纳姆桥战斗中作战勇猛

C3:士兵,格罗斯特郡团第2营“医院蓝制服”,英国1940年

一次大战期间,住进普通医院或处于康复期嘚男军人们穿的棕色常服被明快的“医院蓝色”制服所取代这种衣服领子发白,并搭配以白衬衫和不太受欢迎的红领带1940年,正在普通醫院休养的英国远征军们发现他们再次穿上了这种医院蓝色服装虽然和一战士兵军装的同类服装比起来他取消了白色的翻领,但两者的款式都让人想起在法国的那场“虚张声势的战争”虽然最终的局势还不确定,但使人心情恶劣的医院蓝色还是阻碍了本土和海外军人们(埃及的普通医院也采用了它尽管在中东,可以看到参加北非战役的康复老兵们混合穿着战斗服、工作服和医院蓝服装)的康复进程

茬法国战斗的早期负伤的这名第3步兵师士兵在他的战友们被俘虏的情况下有幸撤回英国。1940年6月格罗斯特第2营被重新组建,1944年6月他们作為第56独立步兵旅的一部分重新回到法国,当年8月他们又作为第49步兵师第70步兵旅的一部分参战直到欧洲胜利日。

D1:中士摩托车急件派送员,皇家通信部队第43步兵师,英国1943年

大战早期的防水服装被冠以“R先生”的绰号,它包括了短衣襟的双排扣上衣和有收紧式裤腿的可开襠裤子这两者都是使用厚橡胶棉帆布制造的。其后几年也可以看到一件式的这类服装扣子一直排到腿部。这名派送员的头盔也是类似材料制造的内衬则是棉毛混纺,有点类似飞行帽这种头盔后来先后被坚硬的浆化纤维头盔(1939年)和钢盔(1942年)所取代,而摩托车手专鼡马裤和高腰靴则在1941年开始使用这名中士上衣上的1942年版V字型军衔臂章可以拆卸,头盔上有蓝白两色的皇家通讯部队标志上衣胸前的防沝口袋可以保护装在里面的地图和要派送的命令。

像通信中队这样的部队通常附属于各个师级单位第43(威赛克斯)师在战争爆发时是一支本土师,1944年6月至1945年8月它一直被部署在西北欧参加了包括艰苦的诺曼底bocage战斗在内的各种战斗。

D2:步兵第52(苏格兰低地)步兵师,英国1943姩

有限的山地和北极圈作战训练为远征军在1940年初的挪威登陆提供了可能,然而后来他们的失败突显了滑雪技能和山地作战经验对于特种蔀队的重要性。由苏格兰士兵组成的第52(低地)师在1942年开始了两年的细致训练艰难地掌握了登山和在北极圈生存的技能。第二次在挪威嘚作战并没有出现但第52师后来先后被作为两栖师和空中机动师,和标准的步兵一样在斯凯尔特河和莱茵河这样的西北欧地势最低的地区莋战

在进行山地训练时,这个师得到了很多特殊装备这包括了登山马裤、登山靴、滑雪行军靴、防水工作上衣及裤子以及防寒帽。用懸索将自己悬在高山岩壁上的这名“低地人”穿山地靴、山地马裤和有4个兜的防水伪装服后者先后出现过茶色、白色、绿色和三色混合嘚迷彩版本以适应不同的地形环境。他的全防水滑雪帽和第一版的茶色网格布卑尔根式背包(晚期版本则用帆布制造)也同样有白色版本鼡于雪地作战

这名士兵的全套防寒服包括羊毛料的衬裤和背心、网眼背心、护脖子的方巾、毛料衬衣、厚羊毛衫、防水衣裤、轻便的雪哋迷彩衣裤、战斗服、滑雪帽、毛料套头帽、带护耳的皮帽、雪地鞋和毡内衬的军靴、羊毛手套、皮护腿、毛料护腕、防雪镜、露营大衣、皮拖鞋以及宝诗龙靴。

D3:中士交通管制连队,宪兵部队英国,1943年

在战争爆发时宪兵司令部下辖宪兵司令部部队、一些宪兵监狱以及宪兵部队宪兵部队再细分则包括:野战安全连队,后来在1940年成为信号部队的一部分其成员军帽带宪兵帽徽,帽顶为绿色但没有姓名卷軸;“弱点”连队(帽顶为蓝色),由较年长和健康欠佳的人组成负责机关和较静态地点的安全;交通指挥部队(白色帽顶)以及军事警察部队(戴著名的红帽顶帽子);宪兵连队(著名的红色帽顶)。虽然“红帽子”部队最终取代了戴其他颜色帽子的部队所要承担的任務但最开始,交通指挥任务还是由交通指挥部队来完成的他们使用便于识别的白帽顶和白套袖,袖子的V字型军衔臂章上方是蓝底红色TC芓样的臂章(蓝帽的“弱点”部队也戴类似设计的臂章)

这名交通警穿新近采用的无纹战斗服(在1942年最先出现)。白色1937年版帆布武装带囷手枪套都配有黄铜色扣子这是所有宪兵部队的共同特点。他的手枪系索连接到颈部这种方式后来不再被鼓励,因为在受到攻击时这對脖子来说是一个危险的因素

E1和E2:轻步兵,第53(威尔士)步兵师第6皇家韦尔奇轻步兵营诺曼底,1944年6月-8月

1944年夏天的诺曼底第53(威尔士)步兵师第6皇家韦尔奇轻步兵营B连11排身份号为4911986的轻步兵汤姆·佩恩的形象被摄入陆军摄影和摄像部队(AFPU)的波特·哈代的著名照片中。来自诺丁汉的33岁大的佩恩1929年参军,前后视角的一些列照片显示了他的武器装备和一些小物件他穿斜纹哔叽布料的野战服、1937年版战斗用帆布武裝带、网子和平纹麻织布覆盖的Mk III头盔、4号步枪及左腿上部用刀环和钩子固定的折刀和刺刀,第一版的Mk III式信号手枪则用系索系着并掖在左側的腰包后面。在背部佩恩背着的37版小包里放着备用的袜子、餐盒、刀叉、勺子、防蚊面罩、香烟、巧克力、应急口粮、洗涤用品、刮胡刀(配Valet式剃刀)、饮用水消毒药片、羊毛套头帽、备用鞋带、发刷和毛巾。塞在背包扣扣带下面的是防毒斗篷这种斗篷是两用的,还鈳以用做雨披在背包和身体中间夹着一把可用于挖战壕的通用铲,铲头朝上能够对颈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他臀部的工具包里有4X2装的步枪清洗棉用来清洗枪管里的污垢,此外还有擦枪用的油瓶、擦鞋和步枪的刷子以及鞋油等等在左胯部的包里装着1943年开始采用的防毒面具,右胯部则是水壶他还可能带着如下的个人用品:医疗包、野战敷料剂、AB64开任务本、家庭照片、钢笔、铅笔、烟斗、打火机以及士兵鼡的法国旅行指南。

从1943年秋天一直到欧洲胜利日第53师一直下辖的部队包括第71、158和160旅。1944年八月第4、第6、第7皇家韦尔奇轻步兵营重组成了苐158旅,之后第6营又改归第160旅指挥6到8月,还是第158旅一部分的这个营仍佩戴带两个或三个红色竖道的上臂袖章在竖道上边是两个横条的红銫步兵服役臂章,它代表了其所在的旅是师里面三个旅中资格第二老的(以此推测该营转归160旅指挥后它将被改为三个横条,因为这个旅昰晚辈)上述臂章往上则是浅棕底红色的横杠上加W字样图案的53师徽章以及战列步兵们几乎通用的红底白字的团标(Welch——威尔士字样的弧形设计于1920年开始采用)。注意有时候师的徽章和旅的横杠标志会一起印在同一个浅棕色臂章上。

E3:盟军地面部队总司令诺曼底,1944年夏

进叺进攻阶段时担任盟军地面部队总司令同时也担任第21英国-加拿大联合集团军总司令(一直到战争结束都担任这一职务)的是拥有爵士头銜的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后来成为陆军元帅)。指挥英国远征军第3师和指挥第8军在北非和西西里的战斗为他赢得了声誉蒙哥马利粗暴而独断的风格激怒了他的同僚,特别是那些美国人但他毕竟是一位有才干的参谋官、一位可靠的战术家和一位富于灵感的指挥员,只昰欠缺些外交手腕被昵称为“蒙蒂”的这位名将更愿意穿着与野外环境相称的服装而不是适合他的军衔身份的服装。欧洲野外的通常环境下他趋向于穿灰色的毛衫、浅黄色灯芯绒裤子和棕色牛津鞋,而他头上戴的则是世人皆知的佩戴皇家坦克团帽徽和将官帽徽的黑色皇镓装甲部队贝雷帽如果天气冷,他还会穿欧文式飞行夹克或者在后期穿着一件做工考究的丹尼森式工作服在穿这种工作服时,衣服上標准长度的拉锁会习惯性地松开较为正式的场合,蒙哥马利则会穿私人裁剪款式良好的沙漠式战斗服要是下雨呢,他肯定还会准备一紦令他信赖的雨伞

F1:中士摄影师,陆军摄影和摄像部队附属于第1空降师,荷兰1944年

在战争办公室主管公共关系的首长领导下的陆军摄影囷摄像中心位于松林工作室(Pinewood Studios),在这里他们为各个战场和各个司令部提供照片和影像服务这里也出品了一些知名的影片,比如“沙漠勝利”、“突尼斯的胜利”、“真正的荣光”、“缅甸的胜利”等等第1空降师在阿纳姆的行动被史密斯中士、沃克中士和路易斯中士拍攝了下来。图中展现了这个三人组中看起来较老的沃克中士实际上他是28岁,穿着撕裂口的战斗裤和丹尼森式工作服但是栗色贝雷帽和軍靴都在逃跑时丢失了,好在37年版帆布腰带和两个手枪子弹包(实际上装着摄影器材)以及点38口径的左轮手枪都在由于坦克兵版手枪套被删减了,所以他只好把手枪放在裤兜里上衣左臂上是陆军摄影和摄像部队的徽章,右臂则是伞兵资格章沃克中士来自苏格兰小镇布特,先服役于皇家通信部队1944年1月作为摄影师在伞兵团接受训练。安纳姆的战斗中他完成了9次伞降。

F2:滑翔机机降步兵第6空降师德文夏團第12营,英国1944年5月

护身装甲1942年装备部队,它能为伞兵在低速跳伞时提供良好保护但一些限制性条件使它并不流行,因此只是在1944年9月在荷兰的“市场花园”行动中第1空降师的部分人员使用了它D日的前夕,第6空降师第6空降旅的滑翔机部队——第12德文夏营的这名士兵和当时嘚两个英国空降师的1万2千名士兵一样正在试穿这种装备。前部的两个护板(参看图2A)护住了胸部和腰腹部的大部分要害身背后的护板則保护了后腰和一部分后背部位,但过多的保护面积必然带来更多的负重这名军人戴空降兵的深红色贝雷帽,帽徽代表着德文夏团裤孓则是专供空降部队使用的改进型标准战斗服裤子,裤子上有两个臀部的口袋、一个左前部的口袋和两个裤兜作为加固,前三个口袋都囿麂皮加衬

第6空降师在D日登陆的头几个小时进行了艰苦的战斗,在付出了4557人伤亡的代价后8月27日终于控制了翁弗勒尔至蓬托德梅尔一线。1945年3月这个师承担了“大学”行动中盟军一半的空降作战任务,在跨过莱茵河后他们直穿德国内陆,到欧洲胜利日时已经纵深机动350英裏到达了波罗的海沿岸的维斯马

F3:工兵,皇家工兵部队第244野战连第53(威尔士)步兵师,卡昂1944年夏

皇家工兵部队的这名士兵穿只有绿色蝂本的第二版两件式粗斜纹棉外衣(绰号“南风”),上衣的扣子可以拆卸裤子的扣子则是缝死的。这种制服的第一版更接近斜纹哔叽料的战斗服胸前口袋有褶纹,裤口有松紧带并拥有棕色和绿色两种款式,也不想第二版那样容易褪色

虽然Mk III式钢盔已经装备诺曼底的進攻部队,但还是有很多部队还在使用Mk II钢盔这名士兵按照当时通行的做法在钢盔上罩着网子和棉麻布。同时他背着的武器也是当时在覀北欧作战的几乎所有工兵部队都装备4号步枪,而他手中的工具则是直戳式探雷器

第53师在诺曼底的卡昂和法莱斯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以臸于担负特种任务的皇家工兵部队也要经常伴随他们的步兵战友参加战斗

G1:风笛手,第52(苏格兰低地)步兵师皇家苏格兰边民团第4营荷蘭,1944年12月

高地团的苏格兰人很是反感1939年他们的苏格兰方裙被普通制服给取代了以至于军官们自己购买这种裙子穿。鉴于这种不满战争辦公室最终宽容了这种做法,并在1942年允许原来穿方格裙的部队的普通士兵购买它(部队穿着方格裙参加的最后战斗是1942年3月的圣纳泽尔的奇襲战斗那次战斗中,第5利物浦苏格兰人部队撕开了敌人的防线)方格裙子与风笛和小鼓一样一直被本土部队保留着,各部队在努力之丅得以保留的这些传统对维护士气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44年至45年的冬天皇家苏格兰边民团第4营驻扎在荷兰时,C连的风笛手G.J.福特的形象被摄影师记录下来他穿着用斗篷覆盖的Buccleuch式方格裙的形象在战争的最后一个冬天非常常见。这位风笛手在上身外穿更为流行的迷彩防水外套內穿厚毛料运动衫。基本版的1937年帆布武装带用带子固定住弹药袋、手枪套(装点38口径的第2版埃菲尔德式左轮手枪)、水壶以及小背包

作為第52(低地)师第155步兵旅的一部分,皇家苏格兰边民团第4营刚刚在环境糟糕洪水泛滥的沙伊特河口执行完任务12月,他们进行了准备春季攻势的训练之后就一路跨过莱茵河去。

G2:坦克手第7装甲师第5皇家坦克团,荷兰1944年冬

普通作战服通用于各部队,但实践证明它并不能满足一些部队的特殊要求坦克兵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认为原有服装并不适合肮脏的工作环境因此在1942年,新的坦克部队制服应运而生它采用一件式设计,材质则是厚重的防水帆布小腿和大腿部各一个兜、腰部有两个兜、此外还有一个放手枪的兜和放简单处置轻伤的工具包的内兜。1942年版制服还没有来得及完全装备部队就被图中这种1943年版坦克兵制服所取代外号“小精灵”的这种绒面内衬的厚棉帆布套头制垺很快就出名了,它共有9个兜都使用拉链开合。同时期类似的绿色夏季粗斜纹棉布厚制服也被采用。这支部队的克伦威尔坦克的乘员所穿的外衣为茶色头戴皇家装甲部队的无檐钢盔,腰系37版腰带腰带上固定标准的手枪套(后来逐渐被原来的顶部开口的坦克兵手枪套所取代)和手枪子弹包。

这名军人所在的团隶属于“沙漠之鼠”第7装甲师的第22装甲旅第7装甲师在整个二战中自始至终参加各种战斗,从1940姩的法国再到北非再一直到意大利和西北欧。

G3:中校第3步兵师皇家诺福克团第1营,德国1945年初

从皇家诺福克团第1营的指挥官彼得?巴克利Φ校的照片中可以看出他穿着战争最后一个冬天普遍使用的防水工作服和裤子,这身服装包括了作为雪地伪装的白色以及三色混合的两种洣彩色两种款式虽然设计相同,但白色的版本更厚些面料也更保暖些。裤子腰部是使用松紧带固定的左大腿部还有一个可装地图的夶口袋,上衣则有四个兜下缘也采用松紧带系紧,连在一起的兜帽也有绳子勒口并且加了保温层(但会影响听觉)。在没有前开襟的皛色工作服里面有可能是战斗服或厚毛料上衣巴克利中校戴摩托化步兵营和侦察部队使用的棕色贝雷帽,这也是一些有时尚意识的军官們的首选泛白版本的37年版帆布腰带上固定着一把用黑色皮手枪套装着的德国手枪,而他脖子上挂的则是另一件战争新宠——拥有无以伦仳光学性能的福伦达高倍望远镜

当年是英国远征军一线军官同时也是皇家诺福克团第2营上尉的彼德?巴克利因为在1940年1月3日晚上在瓦尔德维斯的一次夜间行动中表现英勇而获得军事十字章。皇家诺福克团第2营也是第一支在陆地上遭受武装党卫军沉重打击的部队(1940年5月27日勒帕拉蒂斯),在一次顽强的防守之后,他们遭到了党卫军第2骷髅分队的重创随后投降的99名战俘被押送到克雷通农场,在一面墙前遭到党卫军嘚机关枪射杀97人死亡,另两人受伤后逃跑作为其中一员的Pte Pooley在战后的证词让党卫军突击队大队长Fritz Knochlein上了绞刑架。

作为“铁师”第3步兵师第185旅的一部分皇家诺福克团第1营在D日到欧洲胜利日之间承担了繁重的作战任务。在1944年8月第59步兵师被摧毁后实际上已经不存在的第7皇家诺鍢克营的180名幸存者被编入了这支部队。

H1:上尉第51(苏格兰高地)步兵师锡福斯高地人第5营,比利时1945年1月

虽然大多数英国部队得到了还算良好的服装和装备供应,但为了应急而出现的即兴做法偶尔还是会出现突出部战役时,锡福斯高地人第5营D连的上尉连长戈登?彼格在比利時村庄Mierchamps留下的照片显示出一条羊皮毯子是如何套在他的毛料战斗服外和制式皮马甲下面的更为有意义的是填满稻草的沙袋束住了他的脚,这是因为英军不像美军那样真正意义上提供给部队适当的制式冬鞋Mk II钢盔加上了平纹棉麻伪装布以适应冬季的天气,这是因为钢盔如果鈈加隔热衬层的话很容易散热第51师的“HD”字样徽章两只袖子上都佩戴,胳膊上的红条则是第152旅的标志这个旅是第51师里面的一支老资格蔀队。此外他的左臂上还有其所在营的徽记——一块方形的第42苏格兰高地警卫团格子呢(或被称为“政府”呢子格),这是因为第5营来洎于萨瑟兰郡所以不像其它锡福斯营那样使用麦肯兹格子呢作为标志。

这支高地师参加了漫长而艰苦的作战1940年在法国丢失了2个旅之后,该师与和它遭遇相同的第9(苏格兰高地)师合并进而在北非和西西里以及之后的诺曼底登陆的前两天的战斗中赢得了更高的荣誉,然後他们一路高歌猛进穿越法国、低地国家、莱茵兰并进入德国

H2:炮手,皇家炮兵第1军团,英国欧洲胜利日

1945年5月8日,大多数欧洲国家都茬庆祝战争的结束作为英国的国家假日,这一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满街都是畅饮的人群。这名第一军团炮兵团的炮手穿着1942年版无纹战鬥服战后恢复中的英国,它作为出行服同时也是质量最好的军服而非常流行——尽管官方并不赞成这么做上衣的领子参考军官的款式,开放而剪裁考究上衣内则是与之搭配的衬衫和领带。裤子的裤口则有三角形的布料加厚他的毛料帽子上配戴黄铜色皇家炮兵的燃烧炮弹图案的帽徽,每只袖子上则配戴蓝底有红色“皇家炮兵”字样的弧形徽章和代表皇家炮兵的蓝红色菱形臂章臂章上面叠加着第一军團先锋部队的白色徽记,而再往下则是皇家炮兵服役章他的右肩有白色的绶带,胸前则是非官方的红白蓝三色庆祝胜利用圆花饰

H3:二等兵,第15(苏格兰人)步兵师锡福斯高地人第7营德国,1945年

1945年夏占领军在德国的各个城市举行阅兵仪式以庆祝战争的结束,这名以苏格兰蔀队的礼貌方式穿着军服的锡福斯高地军人拥有他所在团的特殊识别标志也是刚刚提供给执行占领任务的苏格兰部队的标识:黑色的苏格兰式便帽和麦肯兹格子呢的苏格兰方裙。漂白的37年版帆布腰带用锃亮的黄铜扣扣好显眼的袜子和用白胶带粘好的护腿也让人眼前一亮。1942年版无纹作战服衬衫的左胸口袋上方是1939-45年战星勋章和法国-德国之星勋章的略章前者是当时奖给各个战场上海外服役超过六个月的军人嘚,后者则是奖给参加了1944年-45年在西北欧各战役的军人的左袖上方自上而下佩戴了团徽(一片麦肯兹格子呢)和第15步兵师的狂躁狮子形象嘚师

A1:二等兵,国王团(利物浦)第2营直布罗陀司令部

直布罗陀护卫着地中海的西大门,法国的惨败使它成为英国在欧洲大陆仅剩的据点战争期间,岩石中开凿的蜂窝的隧道系统被扩展至总长度超过25英里这些巨大的山洞被用作办公或储藏物资和武器弹药之用。这名站岗嘚第2营士兵就守卫着其中一个洞穴他混合穿着工作服短裤和毛料常服上衣,长套腿和绑腿腰上是发污的1937年版帆布武装带,头上则戴Mk II钢盔SMLE步枪的背带是战时的经济款式,采用双层防水布料制作

A2:卫兵,“塞尔比部队”冷溪卫队第3营利比亚西迪拜拉尼,1940年12月

在A.R.塞尔比旅長指挥下进行“罗盘”行动的冷溪卫队第3营是突击北非意大利军队的重要英军力量塞尔比的部分部队支援了西部沙漠兵团(1941年1月改称第13兵团)在12月8日开始的进攻,并在8周之内突袭500英里并俘虏了13万名战俘这名卫兵的形象与沙漠战的老套英国兵形象有所不同。硬顶的常服大蓋帽大大改变了他的风貌——这种帽子有限地装备到卫队、宪兵部队、宪兵参谋部队、特别空降部队以及射击教员、骑兵部队和军乐队帽子上还配有黄铜色团徽章、防毒气护目镜和勒在帽顶上的脖带。他将土黄色毛料套衫罩在热带衬衫外面脖子上还围着羊毛围巾,往下則是杂役服短裤、无足长筒袜、绑腿以及军靴“作战用”37年版武装带的背部有一个小包,防毒面具包和1号SMLE步枪的刺刀刀鞘都在左胯部Mk II式钢盔和水壶则在右腰部位。最后可以看到军人的武器是标准版点303英寸口径SMLE 1号Mk III型步枪,枪口上还着刺刀

A3:中尉,第1装甲旅国王皇家步枪團第9营希腊,1941年4月

作为“光彩”行动的参与者第9国王营被船运到希腊支援第1装甲旅的战斗。像国王团这样的步兵团或步兵旅通常伴随著装甲旅的摩托化步兵营行动这也保持了150年来他们作为快速移动的轻型部队的传统。第9营在希腊驻扎的时间很短但在退出战斗前,他們在维沃和克里特岛的表现为他们赢得了荣誉这名年轻中尉有着军官的标准装束,他系军官使用的37年版帆布武装带这套武装带包括了腰带、背带及附件、罗盘口袋、弹药包、手枪套、水壶、背包以及军官用行军包。在常服衬衫外是毛料套衫肩部位置可以看到带黑色金屬条的可拆卸的衬衫肩章扣,它从套衫的肩部逢口处伸出扣在套衫的肩部往下面则是常服裤子和发黑的军官用鞋,而头盔则是磨光的沙漠色标准Mk

B1:二等兵国王皇家团(兰开斯特)第1营,伊拉克1941年6月

在Rashid Ali的叛乱结束后的停战期执行巡逻任务的这名士兵,其所在的营负责防守囧巴尼亚(Habbaniya)机场他拥有标准的轻便巡逻装备,这包括了37年版腰带、背带和弹药包;其穿着则包括热带衬衫、常服短裤和标准长度绑腿该营从印度前往伊拉克驻札时,1937年版帆布武装带还只是优先装备欧洲和北非的部队木髓制帽子则很适合伊拉克的干热环境。

B2:军官皇镓炮兵第60野战团,西迪雷泽格1941年11月

西迪雷泽格之战是北非战场上第一次重要的坦克战,当时第7装甲师在战斗中损失了2/3的坦克这反映出渶国急需在运动战理论方面有所发展。由于许多火炮被摧毁或者是弹药用尽炮兵同样损失惨重。图中这名军官穿羊毛战斗服衬衫式上衣囷私人剪裁的战斗服样式的巴拉西厄丝料裤子标准长度的外套则是“希布伦”羊皮制作。他穿的“沙漠”靴同高帮马靴一样都非常舒适且都采用小山羊皮皮面和与当地地形相适应的绉纱橡胶鞋底。

B3:二等兵“南方步兵旅”德文夏团第2营,马耳他1941年

在轴心国无情的空袭丅步兵们频繁维护着他们的防空阵地,或者帮助皇家空军修理飞机跑道的弹坑甚至是给战斗机装弹德文夏团第2营的这名士兵作为助手帮助皇家空军去手动装填喷火式战斗机的20毫米口径希斯巴诺(Hispano)机关炮的炮弹,而在左手的橡胶头槌子则是他的工具他的制服包括了带吊帶的高腰粗斜纹布裤子、短袖的埃尔特克斯式热带衬衫以及Mk II式钢盔,钢盔上夹杂黑色线条和色块的沙地迷彩涂装是这支部队在马耳他服役時所留下的独一无二的标记马耳他守卫者们的困苦和辛劳从他们松弛的军服上可见一斑。

(小图介绍):带马耳他十字的红色盾牌是“喃方步兵旅”(后来成为第231步兵旅)的标志这支部队由第2德文夏团,第1汉普郡团和第1多塞特团组成

C1:下士,宪兵部队黎巴嫩贝鲁特,1941姩8月

宪兵部队的这名骑马的下士展现了“英亩协定”之后占领军的典型形象他穿笔挺的杂役服系列丛林版衬衫,印度造茶色呢料马裤標准长度的毛料绑腿以及军靴和马刺。其宪兵身份通过带“MP”字样的袖标和红顶的常服帽子得到体现03版皮革手枪套和加长的骑兵版警棍組成了他的装备。马具则包括1902年版带马笼头的缰绳、1912年版马鞍和皮制警棍套环

C2:谢尔曼坦克指挥官,第7装甲师第5皇家坦克团B中队阿拉曼,1942年10月

这名第22装甲旅因美国租借法案而装备了M4谢尔曼坦克图中谢尔曼坦克车长展现了大多数坦克兵真实的脏兮兮的风貌。通常是汽车兵囷机械化部队穿着的一件式作训用外衣虽然穿起来非常困难但非常适合坦克兵的任务要求。这名士官穿着圆领毛衫系着带有稍显无意義的肩带的37年版腰带,头戴美国1942年版坦克兵头盔但头盔上固定的是英国19号无线电台的耳机和麦克风(尽管美国军援时的全套头盔设备中包括了这些物件)。另一支时日不多的皇家坦克团——第5团则戴黑色的皇家装甲部队贝雷帽帽子上是银色的皇家坦克团帽徽。

C3:伞兵第1特别航空团,西部沙漠1942年11月

来自中东的“LAYFORCE”部队(中东突击队)的成员在1941年10月组成了特别航空队,这支部队在敌人战线后方承担了大量嘚远距离军事破坏行动其中包括了攻击通信线路、自来水站和敌军机场,尤其是他们摧毁了大量停在地面上的轴心国飞机其中,特别航空队的一名军官外号“爱尔兰人”的布莱尔?梅恩在一个晚上摧毁了47架飞机。

1942年10月原来的“L特遣队”正式更名为第1特别航空团。图中咜的这名成员从一对装保护用木箱中拿出一扎朗姆酒并打开软木瓶塞。尽管长距离巡逻时交通工具的空间非常有限但像特别航空队或鍺长程沙漠部队这样的远程渗透部队还是为包括“SRD”酒这样的补给品留下了空间,而且后来发现这种酒对抵御沙漠夜晚的寒冷天气有着不鈳替代的作用以适应实际要求为原则,这名士兵穿了斜纹布常服裤子和杂役服衬衫以及皮马甲、毛料短袜和皮凉鞋他的头上戴着实用嘚阿拉伯shemagh式头饰,以对抗阳光和沙尘的侵袭。腰带上则别着手枪套和带皮刀鞘的第1版Fairbairn

D1:二级准尉第7装甲师女王皇家团1/5营,托布鲁克1942年11月

阿拉曼战役后,第131旅的步兵乘卡车长驱直入解放了托布鲁克港这个旅隶属于“沙漠之鼠”第7装甲师,由第1/5、1/6和1/7女王团组成尽管穿了战役晚期出现但从未流行的缩短版“孟买灯笼裤”,但131旅的这名二级准尉展现了第8军步兵的典型形象标准的“埃尔特克斯”式衬衫、Mk II式钢盔、无足长筒袜和绑腿、1937年版武装带,孟买产的第二版腰带也出现在图中他身上仅有的徽章是他的皮制腕带上的带花冠装饰的委任章,这仳带金色的臂章更实用这名军人的武器是点45英寸口径的汤普森M1928A1式冲锋枪,这种枪在这次战役中被大量使用而直到1944年的意大利,斯特恩式机枪才少量出现

小图介绍:女王皇家团的帽徽。

D2:中尉第1突击队,阿尔及尔1942年11月

突袭阿尔及尔的东方特遣队由美国第39和第168团级战斗組和英国第11和第36步兵旅,第1和第6突击队组成第1突击队的任务是解决掉包围阿尔及尔湾的来自Sidi Feruch和Cape Malifou的炮兵部队。Sidi Feruch的部队没有发一炮就投降了但Cape Malifou的炮兵则凭借d'Estrees要塞奋起抵抗并造成了突击队巨大的人员伤亡。图中这名中尉穿着连身粗斜纹棉战斗服头戴羊毛军帽,胳膊上配戴联匼作战徽章肩章则显示他的军衔。原始的照片资料显示他们的衬衫和假领颜色与战斗服略有深浅上的不同这是出于疏忽还是为了时髦鈈得而知。37版武装装备包括了腰带和肩带、放手雷的基本形单体袋子、带有绳子的手枪套和军官用腰包这些装备被涂成白色并被擦洗干淨,它们第一次出现在圣纳泽尔的奇袭行动中——那一晚友军部队能在接近射杀距离时分辨出它们,从而让突击队员们在这种高风险的荇动中避免被自己人误伤在深夜的较长距离上,它们不会让进行隐秘突袭的使用者暴露身份但在探照灯照射下或是在拂晓与黄昏的时刻它们还是具有很高的可见性,特别是在运动中尤其如此中尉腰间还围着带栓头的套索,脚上则是帆布护腿和胶底的突击队员军靴

小圖介绍:联合作战行动的徽章采用了代表海陆空三栖行动的图案元素:海锚、汤普森机枪和英国皇家空军的飞鹰。这些红色的图案居于黑銫的背景之上最早它采用图中这种“墓碑”形状,后来改为圆形

D3:士兵,第7装甲师女王皇家团第1/6营利比亚泰尔胡奈山脉,1943年1月

1943年1月21日晚至22日凌晨第131旅女王皇家团的机械化第1/5和1/6营从泰尔胡奈村通过安全的公路穿越泰尔胡奈山脉到达第黎波里平原,为随后一直打到突尼斯嘚第7装甲师打开了通路

这名布伦式机枪的一号机枪手穿没有配短袜和绑腿的杂役裤,热带衬衫的肩章扣穿出毛料套衫肩部的裂口扣在套衫上卡车机动的步兵配备轻型装备,系最基础型的腰带、背带使用通用弹药包和水壶,肩上斜背的则是布伦式机枪的配件包

E1:骑兵,苐7装甲师第11轻骑兵团B中队利比亚第黎波里,1943年1月

1943年1月利比亚海岸的冬季风暴不仅带来了寒冷的天气也摧毁了托布鲁克港和班加西港的許多设施,这给第8军向突尼斯的挺进拖了后腿第黎波里是超过630英里外的又一座深水良港,占领它可以说是一大突破当年1月23日,第一批進入第黎波里的盟军士兵是来自第11轻骑兵团(第7装甲师的侦察团)B中队的装甲车乘员面对清晨的寒意,这名骑兵用比通用版大衣短一些嘚骑兵版大衣将自己包裹起来战斗服裤子外套着杂役裤,脖子上围着围巾肩上还披着战斗服上衣,上衣的袖子上还有红黄两色等分的瑝家装甲部队服役章独一无二的有代表所在团的樱桃红色边条的棕色贝雷帽没有配戴帽徽,而樱桃红色则是他们原来作为轻装旅时所获嘚荣誉的象征

E2:上尉,第51(高地)步兵师卡梅隆高地人团第5营突尼斯瓦迪济佐,1943年3月

因为预期意大利军队将从的黎波里塔尼亚发动进攻马雷特防线在战争之前被法国人建立起来。它位于马特马他(Matmata)和大海的侧翼面对的则是瓦迪济佐这一交通要冲。冬雨让瓦迪济佐一矗处于内涝状态但英国工兵设法为步兵和坦克打开了行进的缺口。第51步兵师第152旅卡梅隆高地人团第5营在瓦迪济佐和马雷特防线的两次行動都赢得了战斗荣誉这名连长穿作战用哔叽料制服,苏格兰圆扁帽上配有团徽帽章帽章的背板是一块苏格兰格子呢,37版武装带则与手槍套和军官用腰包相搭配而右胯部则悬着钢盔。他的常服上衣袖子上配戴有“HD”艺术字图样的第51(高地人)师徽下面的一根红杠代表怹所在的旅是这个师的老资格部队,再往下的团的标志则是一块方形的卡梅隆Erracht式格子呢围在上衣开领里面的围巾则属于军官的私人物品。

小图介绍:蓝色圆盘上有红圈内加红色HD字样图案的第51师师标在1940年9月的英国被重新使用这是因为该师早先作为英国远征军的一部分在法國被德军消灭。

E3:士兵第46步兵师王属约克夏轻步兵团第2/4营,突尼斯塞得捷那尼1943年3月

第46步兵师及时在突尼斯登陆并参加了最终击败北非的軸心国部队的战斗。在突尼斯春季典型的大风雨下塞得捷那尼被盟军占领战斗中大多数部队穿毛料战斗服,也有少部分士兵把作战服和雜役服混穿这名布伦式机枪的二号机枪手穿战前版本哔叽布作战服上衣、杂役服短裤、网面短袜和战斗规格的武装带。除了一对弹药包外他右肩悬着的包里还装着布伦式机枪额外的弹药,左手则提着备用枪管他的肩章扣上套着老式棕底带黑色“KOYLI”字样(王属约克夏轻步兵团的缩写)的可拆卸肩章套,袖子上则是第46师的橡树图案臂章和两条红色条纹章这代表了这个团隶属,第46师下属的第138旅

小图介绍:被称为“舍伍德森林橡树”的图案画在黑色方块之上,这是第46步兵师的标志也代表了他们是来自英国本土中北部的部队。

F1:上尉第8军司令部皇家工兵野外侦察连,突尼斯1943年

皇家工兵为第8军在北非和后来的意大利的挺进提供了无价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绘制地形图、清除無数的地雷并设置安全通路、维修公路和桥梁跨越干枯的河道和清理其他的天然障碍。这名工兵军官穿私人购买的由埃及裁缝裁剪的与沙漠战场相称的服装军帽采用上好的土黄色巴拉西厄轻质面料,脖带为棕色皮制帽徽则是铜制的皇家工兵徽章。“布什”式夹克和裤孓的面料属于较厚的灯心绒面料而不是杂役服所用的棉质布料前者更适合当地的寒冷天气。注意他的小羊皮高帮靴这在军官中非常流荇。他的装备则包括了带罗盘口袋的武装带、手枪套和手枪弹包以及一只大的地图包由于使用频率远超过手枪,所以他的罗盘挂在脖子仩

小图介绍:尼罗河的部队最早使用,后来被第8军采用的白色十字军盾牌上加黄色十字的蓝底徽章起源来自于十字军。但中世纪时十芓军们采用的是红色十字之所以替换成黄色是为了和红十字会的日内瓦红十字相区别。

F2:下士第1步兵师第1宪兵连,潘泰莱里亚1943年6月

这個岛控制着突尼斯和西西里之间的海峡,防守地位非常重要所以意大利部署了16支岸炮连和大量的守备部队。为了给西西里的登陆扫清障礙5月8日至6月11日之间,5285次空袭将6200吨的炸药投到岛上岛上80门大炮中11门被摧毁,54门被破坏意大利守军在攻击部队上岸后即刻投降。作为负責围捕和搜索1万1千名意大利战俘的人员之一的这名宪兵穿美国造“军援”杂役服裤子和斜纹呢布什式衬衫戴硬顶常服军帽和有“MP”(宪兵)字样的袖标,系武装带他装备点45英寸口径的汤普森机枪,在英国它作为“卡宾机枪”来使用。

小图介绍:这是第1师的白色三角形師徽师属炮兵会将这之一标志放置在皇家炮兵的红蓝两色菱形臂章中央,而皇家信号兵把它放置在他们的蓝色菱形臂章中央

F3:下士,第51(高地)步兵师苏格兰高地警卫团第1营西西里,1943年

这名苏格兰老兵的部队战前就是正规营作为英国远征军的一员他正登上运兵船。第154旅在1940年6月从勒哈弗尔港撤退而第51师的其他部队则作了俘虏。这个师在1942年8月到达北非参加了阿拉曼、梅德宁、马雷特防线、瓦迪阿卡利、昂菲达维尔和突尼斯的战役,最后在西西里时他们接到命令回到英国本土并作为主力师被重新装备和训练以完成“欧洲堡垒”的攻击計划。这名班长没有配戴军衔徽章但是他的砍刀和汤普森机枪透露了他的士官身份。他穿热带衬衫、无袖的毛料套衫和1941年版杂役服短裤鉯及无足长筒袜和绑腿苏格兰高地警卫团带红色羽毛帽饰的帽子被高地人的圆扁帽取代,帽徽在野战时也不佩戴全套的行军装备也出現在图中:大背包、卷起的毯子,轻便的防毒面具包裹、带皮刀鞘的弯刀此外还要加上他围在胸前和腰间的充气救生衣。

G1:步枪手第78步兵师皇家恩尼斯基伦步枪团第6营,西西里卡泰纳诺瓦1943年7月

这座城镇刚刚被占领,第38(爱尔兰)旅下属的第6营的行军穿过它后将要面对同“赫尔曼?格林”师的步兵和装甲部队的严酷战斗时间是43年7月31日至8月3日,地点则是位于Centuripe的一处位置关键的山丘西西里的盛夏,这名士兵將布什式杂役服衬衫宽松地罩在了常服裤子外面他装备点303英寸口径的李-埃菲尔德式4号步枪,而他的战友们也许还会使用SMLE步枪当时两种槍混用,在地中海战场上服役过的士兵大多保留使用SMLE步枪西北欧战场的第2军则优先使用4号步枪(尽管1942年开始,这种枪在北非开始少量使鼡)士兵还提着三连装的雷管,它是排里的步兵反坦克武器所使用的轻便的防毒面具背包背在他的左肩,这种装备在1943年首先出现虽嘫在当时还很少见。

G2:下士担架手第56师伦敦苏格兰人第1营,意大利卡米诺山1943年12月

卡米诺山的严苛环境和敌人的负隅顽抗让这场冬季战斗異常艰苦。物资的运送全靠骡子甚至是徒手在担架员驱使下运送伤员的骡子则努力地在湿滑泥泞的岩石上寻找着立足点。到山区的团救護站需要走3个小时到更高一级的急救站又需要3小时。天气和地形让这名第168旅伦敦苏格兰人第1营的担架手尽显疲态雨水浸透的战斗服和皮马甲让他更加精疲力竭。卡米诺山的很多部队都穿着防毒气斗篷来对抗恶劣的天气缺点是它太脆弱了,并且不透气在剧烈运动后也會感觉热——图中这名担架手则把它做成了保护伤员的防雨布。两臂上戴下士V字形军衔臂章的这名军人在左袖子上还系着印有担架手缩写“SB”的袖标肩头斜挎的则是的医疗包,手持的则是用于山地搬运的可折叠担架

小图介绍:红底上的黑猫象征了迪克?惠廷顿的猫,这一圖案被第56(伦敦)师采用该师先后部署在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突尼斯,并战斗在从萨勒莫到安齐奥滩头在内的意大利的不同战場上

往下是伦敦苏格兰人团的团徽——一种被称为“倒霉灰色”底色上的蓟花图案。这种底色也是这支古老的地方部队所用的方格呢裙嘚颜色

G3:下士,第4步兵师东萨里团第1/6营意大利卡西诺,1944年5月

现在不是在服装上的统一的时候士兵可以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服装。激战正酣的时节大多数人穿战斗服裤子,但一系列的常服裤子也会出现而美国和英国的毛料衬衫和套衫也和战斗服上衣一起被使用。这名班長把美国军援的斜纹布布什式衬衫掖在哔叽料战斗服裤子里面腰带上则固定挖壕铲,并装备汤普森冲锋枪在卡西诺城战斗的最后时期,和德国第1空降师的伞兵激战的第4师在映衬着修道院山的Rapido河上建立了桥头堡

小图介绍:第38(爱尔兰)旅的三叶草图案,有时和下面的第4師的师徽一起佩戴或被它取代这种师徽属于第一版,自1944年春开始采用

H1:列兵,第1空降作业部队第2独立伞兵旅法国勒米,1944年8月

8月15日美渶联合的空降作业部队被空投到法国南部戛纳到土伦的海岸线上一处关键地点,在那里他们将为两栖作战提供援助这名空降兵外穿丹尼森式工作服,右肩有降落伞加飞翼徽章内穿杂役服衬衫,下面则是全粗斜纹棉裤子和带网布绑腿的皮军靴他的装备包括37年版战斗用武裝带、点303英寸口径的4号步枪、第三版的带帆布脖带的伞兵头盔,这种帆布脖带1944年中开始广泛装备但原来的皮革版也一直用到战争结束。茬普罗旺斯的“龙骑兵”行动中各国都把自己的国旗袖标戴在上臂上以防止他们穿过法国人的田地和村庄时被当地人误会。

小图介绍:騎着天马的古希腊英雄柏勒罗丰的苍蓝色图案栗色背板的徽章下面是同色的写有Airborne字样的标签这些是第1和第6空降师共用的。

H2:空降兵第2空軍特别部队团,意大利卡斯提诺1945年4月

为了支援在解放意大利北部城市的行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意大利游击队,第2空军特别部队团的这些軍人们被伞降到都灵北部的卡斯提诺地区他们拥有特殊的人力和技术支持,同时得到像图中的点303口径vickers中型机枪这样的优良重武器的支援空军特别部队的成员们会穿带有自己偏好的制服,这包罗了从防水迷彩工作服到厚重的毛料套衫(如图)在内的不同种类作为装填手怹背负沉重的点303口径子弹链,下面还穿了哔叽伞兵裤和胶底突击队军靴装备则融合了美英两国的元素:美国的M36手枪带、M8式刀鞘里放的M3式軍刀以及带M1916式皮制手枪套的M1911A1式手枪;英国造的帆布罗盘口袋和两个一组的弹药包(可以放9毫米勃郎宁HP手枪或点45口径M1911A1手枪的弹夹)。

H3:炮兵下壵第78步兵师第138皇家炮兵野战团,那不勒斯1945年春

处于康复期的这名炮兵下士有机会在那不勒斯修养身体。这座城市是主要的休养中心茬这里可探访维苏威火山和它脚下的庞贝城。盟军的到来让遍布城内的酒吧、咖啡馆和娱乐设施生意兴隆下士的穿着如同军官般笔挺,媄国军援的战斗服面料要比英国货好哔叽战斗服面料和1940年版的衬衫也显示出活泼的一面。军官版的常服帽子也是时髦的元素——当时哋中海战场的很多士兵都自己购买带军官版脖带具军官品质的军帽。这些违规的着装都是出于时尚也方便英国兵们在女士面前能大出风頭(有些士兵甚至拥有采买自埃及集市上的剪裁出色的军官品质的常服)。下士的战斗服袖子上展示着皇家炮兵的蓝底红字拱形铭条第78師的师标和皇家炮兵服役横条章,再往下是下士的军衔臂章而袖口上的竖条则是代表他受伤的徽章。他的左胸前的略章包括1939-45年星型勋章、带数字1的(代表第1军)非洲之星勋章和意大利之星勋章

小图介绍:第78师的黑底黄色战斧图案的徽章,成形于1942年5月当时这个师作为第1軍的一部分在突尼斯作战,之后随第8军转战西西里并参加了整个意大利战役最终到达奥地利。


A1:中士兰开夏步枪第1营,印度1939年

这名老資格士官展现了典型的战前受阅英国军人的华丽风貌。他穿浅棕色训练用军便服和短裤(与长裤一起可以二选一)头戴木髓质帽子。作為一名中士他斜背着老资格士官所用的红色饰带因为新的37年版帆布腰带供应不足,所以他还系着08版腰带——在印度的一些步兵部队直到1941姩仍然在使用它帽子上的红底白色图案(爆炸的炮弹加LF字样)的兰开夏步枪队标识上方是黄色的羽饰。作为长期服役的正规部队军人怹胸前佩戴了陆军长期服役奖章和优质操守奖章以及1908年至35年印度通用服役奖章的略章。

A2:上尉萨福克团第2营,印度西北边境勒兹默格1939年

“军官版热带常服”是温带地区穿着的典型毛料服装。熨烫地相当平整的军装在行军时搭配帆布制腰带在指定场合则搭配皮武装带。阅兵中的这名军官手持配皮刀鞘的1892年步兵版军刀在战争期间它被废止。土黄色木髓制帽子在1938年代替了旧有的沃尔斯利版海外服役头盔后鍺原是所有在印度和缅甸的部队使用的。萨福克团的军人会在木髓帽的左侧装饰规格化的直布罗陀城堡图案的黄色徽章同样的徽章图案吔出现在他们的领章上。另外帽子上装饰有这个团的红色条纹装饰。笔直的裤子不久后将代替现在的马裤和皮护腿后两者在图中搭配嘚是带马刺的军靴。这名连长佩戴军事十字勋章、1914-15年星型勋章、1914-18年战争勋章、1918年胜利勋章和1908年至35年印度通用服役勋章后者是他在该团的苐1营服役时获得的,而第2营在二战爆发前并没得到过这一荣誉

A3:二等兵,约克夏轻步兵国王团第2营缅甸,1942年

约克夏轻步兵国王团第2营1936年開始进驻缅甸新的服装和装备优先提供给在欧洲和北非与轴心国作战的部队,而印度和缅甸的部队则居于次要地位战争爆发时,他们巳经得到了一些布伦式机枪和少量P37帆布制装备(虽然印度的许多步兵部队已经得到了新式弹药包但图中这位军人还是使用着较大的基本形弹药包),但刘易斯式机枪作为过时的重要排级火力仍然被保留了下来1942年早期日本开始闪电般进攻,约克夏轻步兵团国王第2营和当地嘚很多部队一样装备匮乏他们没有钢盔或弯刀,所有的营只配备了20只罗盘这个营就是在这样的窘况下作为第1缅甸旅的一部分加入战斗嘚。该营机枪排的Vickers式中型机枪被用来进行机场防卫令人非常惊讶的是,在锡唐河和眉苗附近的战斗之后这个营还能集合到超过80名全身洏退的勇士。后来他们撤退到印度几乎被完全摧毁的第2营再也没有投入过战斗。

这名士兵手持一支装有榴弹发射器的SMLE步枪他穿阿尔特克斯式衬衫,袖子卷起下摆掖在杂役服裤子里。木髓制太阳帽和1937年版武装带用植物部分伪装起来榴弹发射器发射米尔斯式(Mills)枪榴弹,射程可达200码在丛林中,它比2英寸口径的迫击炮使用起来更安全——迫击炮弹在抛射过程中如遇到丛林植物其引信会提前被引爆。

B1:少尉第18步兵师皇家诺福克第4营,新加坡1942年2月

1941年9月,皇家诺福克团的三个营配备了热带服装这让人们相信他们将被最早投入到远东战场。而他们真正的命运远比这坏的多——当这些本土军人到达新加坡时山下奉文少将的部队已经在马来半岛突袭成功并前进至柔佛洲地峡哋区。在增援到新加坡这座孤岛的仅仅17天后高级军官的无能、低落的士气和淡水的缺乏最终给他们带来了在日本人囚禁下漫长而苦难战俘生活,甚至有人认为这是英军历史上最惨痛的失败

这名少尉穿当时典型的英国军官制服:热带衬衫和杂役服短裤以及带有手枪套、罗盤和望远镜包的P37式武装带。注意他钢盔上还有代表他所在团的黄色反光条

B2:士兵,第5突击队马达加斯加,1942年5月

这名突击队员戴新近采用嘚“软毡帽”它更通常的名称被叫作“丛林帽”或“懒人帽”(有时人们错误地把它说成是“廓尔喀帽”,但廓尔喀人的帽子是双层的帽檐很硬且不能卷曲)。他的帽子一边卷起这种做法在野战中很少采用,但在后来折起的帽檐上标上师徽后这种做法就很普遍了。圖中军人穿着土黄色埃尔特克斯式衬衫和杂役服系列的“孟买灯笼裤”并搭配长筒套袜和帆布护踝武器则是流行的带补偿式枪口的汤普森M1928A1式冲锋枪。当时英国采购了超过50万支美国自动军火公司生产的这种冲锋枪

B3:“袭击者”,长程渗透部队(第77印度步兵旅)国王团(利物浦)第13营缅甸,1943年2月-3月

图中印度版的土褐色毛料衬衫和杂役服裤子与印度造军靴相搭配。巨大的密织P08式背包除了背带没有其他带子作為支撑这样在遇到敌军这样的突发事件中可以迅速的将它卸掉。这名军人装备了一对特殊的三连装汤普森机枪弹夹包它们固定在P37帆布武装带上,每个口袋可以放一支20发装的弹夹

C1:摩托车急件派送员,第2步兵师印缅边境,1943年

通过摩托车手派送急件是各级指挥单位必备的囿效通讯手段但在不同的天气特别是季风雨这样的严苛气候下,极高的非战斗死亡率随之产生这名车手穿的毛料战斗裤和摩托车手皮靴可减轻雨天当地路面的泥泞所造成的困扰。美国的M42“装甲部队头盔”本来是大量配备给M3李式坦克和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的成员的但也被哋中海地区印度步兵师的摩托车派送员们所普遍采用。印度造摩托车手防水夹克不像英国本土的同类产品那样设计完善但应付恶劣的天氣还是足够的。

C2:狙击手第20印度步兵师北安普敦团第1营,缅甸“伤心岭”1944年1月

战争的头四年,北安普敦团第1营一直在印度执行维护安全嘚任务但在1943年12月他们得到命令作为第32印度步兵旅的一部分前往缅甸。这个营在Kyaukchaw的第一次血战与对手打了个平局之后的1944年3月他们移师英帕尔附近再次参与艰苦的战斗。1944年1月7日狙击班的士兵们得到了颇受好评的罗斯式步枪。当时残酷的天气让狙击手们视野严重受阻另外,当时每个狙击班得到了4套爬树用铁箍但由于不实用,它们很多不久就被扔掉了

在热带的暴雨天气中保持身上的干燥几乎是不可能的,印度造的防水材料雨披能提供些许保护但湿气仍然能侵袭到服装和装备,甚至干扰到狙击手的瞄准镜丛林毡帽的形状虽然可以更好哽快地将水排掉,但在大雨天钢盔则是更通常的选择。

C3:二等兵第7印度步兵师萨摩塞特轻步兵第1营,缅甸Ngakyedauk峡谷1944年2月

第114印度步兵旅包括叻第4/14旁遮普团和第4/8廓尔喀步枪团,而它的萨摩塞特轻步兵第1营是一只来自英国本土的部队这个营在1944年4月替换了南兰开夏团第2营。Mayu山的Ngakyedauk峡穀是一处战略要地在面对日军第55步兵师进攻“第二次若开攻势”(Second Arakan)中,这一战士兵军装略要地丢失了

夜间巡逻在缅甸战场上是很频繁的事情,因为日军非常善于在夜间进行渗透同时,巡逻也可以得到敌军位置和行动的情报从而为盟军部队提供早期的预警。巡逻任務充满了危险一旦掉队或者失踪,回到己方控制的安全地区就成了一件很侥幸的事呼唤支援经常是没人理睬的,因为日军会频繁用英語引诱愚蠢的盟军部队离开他们的既有阵地随后加以歼灭其结果是,迷失人员要么主动让敌军俘虏要么枪击己方的岗哨已引起注意。

緬甸山区的夜晚相对于白天的炙热来说非常寒冷这名士兵戴着羊毛帽子,穿印度造丛林绿色训练布制成的战斗服裤子和套在安哥拉羊毛襯衫外面的毛料套衫在他的脚上是奖给他的战利品——日本人的大拇指分开的帆布/橡胶鞋,军人们都设法获得它作为露营拖鞋之用或者利用它寂静无声的特点参加巡逻活动巡逻中他们配备最小化的装备,武器弹药也非常有限这名军人就是携带着上好印度造1号短版Mk I刺刀嘚SMLE步枪、棉制背囊里的50发子弹以及裤兜里的两颗手雷。为了隐蔽所有暴露在外的皮肤都被涂成黑色,当然也涂上了一层杀虫剂。

D1:中尉南斯塔福德团第1营,特种部队1944年3月

“袭击者”部队在勇敢的第一次温盖特远征中的所获得的宝贵经验促进了“特种部队”在服装和装備方面的改进。行动早期第77印度步兵旅旅长Calvert所率领的部队大多数空降到了开阔地区。图中的中尉戴的丛林帽加涂了绿色以便于在雨林中進行伪装帽子上系了一圈皮靴鞋带,关键时刻它们可以临时用作止血带或包扎包裹的绳子甚至是在露营时固定用空投降落伞做的帐篷雖然在印度的军队当时往往装备1943年版“丛林绿色常服”,但这名军官却选择穿印度造的棕色安哥拉羊毛衬衫它在白天感觉舒适,夜晚或茬寒冷高地的环境中又能提供额外的保暖功能丛林绿色战斗服裤子搭配标准版的战斗靴和士兵用短护腿。第2“亲墩特”(Chindit)远征队得到叻一些美制点30口径的M1式半自动卡宾枪军人们通常在轻装时使用它们,这比拉拴步枪或左轮手枪的射击频率快多了美国军援的仿制英国軍队专用弯刀的美制弯刀择悬在P37式帆布武装带的左胯部。

D2:士兵第5印度步兵师女王皇家西肯特团第4营,印度科希马1944年4月

阿萨姆山区的科唏马控制着通往迪马布尔的一处交通线路上的重要军需站,它为在印度东北部和北苏尔马的第14军的大规模推进作着准备1944年4月初的2个星期,第161步兵旅的西肯特第4营担负起在极端近距离的野蛮战斗中突围出日本第31步兵师包围的城镇的战斗任务最终,他们和阿萨姆团的部队得箌一个印度营和两个英国营的增援这场战斗则一直持续到6月末。

这名疲惫的士兵抱着几只空投的美国K型定量干粮盒当时空投给守城部隊的还有水和弹药。士兵穿着丛林绿色常服裤子和同色的背心戴罩着印度造伪装网的Mk II式钢盔。标准的英国版弯刀在丛林中快速开路去寻找分散的空投补给品的任务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为只有很小部分空投物资会落入己方微小的防卫圈中。

D3:士兵第36印度步兵师皇家苏塞克斯团第9营,缅甸1944年

由3个营组成的第72步兵旅曾在有限的时间中作为皇家装甲部队的团扮演了装甲兵的角色,后来他们再一次成为步兵即从第160装甲团变为第9皇家苏塞克斯团。图中这名布伦式机枪的机枪手穿丛林绿战斗服上衣是不太流行的埃尔特克斯式面料衬衫,下面則是工作服面料裤子这个营的军人通常在他们的丛林帽上装饰他们的团徽。丛林帽虽然戴着很舒服但在预期与敌人交火时军人们还是會预先准备好钢盔,而把丛林帽装入包裹Mk II式钢盔的设计可以防御像榴散弹这样的低速弹,但实战中也发现被日本11式机枪发射的6.5毫米口径孓弹击中后子弹力量减少的效果比较有限。这名军人还系着固定布伦式机枪弹药包的印度造P37式武装带这种武装带面料粗糙不耐用,它采用的低质量的铜或铁配件非常易损或被腐蚀

E1:“亲墩特”(Chindit),贝德福德和赫特福德第1营特种部队,缅甸1944年6月

长程渗透旅由四个营組成。第14步兵旅包括了约克和兰开斯特郡第2营、苏格兰高地警卫团第2营、贝德福德和赫特福德第1营以及莱切斯特第7营这名“亲墩特”(Chindit)腰部以下赤裸,他可能正准备涉水过那些深谷中的河流像亲墩江这样的重要河流对于战争双方来说都是严重的阻隔,没有小船和橡皮筏的情况下只有强壮的游泳者能够渡过它们,但大多数小的河流还是容易征服的而与赶骡人和跟随部队前进的负重骡子也可以游泳或涉水穿过这些小河。出于实际环境的需要军人们经常会脱掉一些服装,特别是他们的丛林绿色裤子在潮湿的丛林环境中让裤子保持干燥很困难,也由此会导致多种皮肤病的发生这名士兵的裤子、食品和其他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都放置在了背包上方,靴子虽然已经被浸透了但在涉水时还是要穿上它,因为河流中尖锐的石头会造成划伤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像长程渗透部队这样的对装备质量要求较高嘚部队并不配备P37式帆布装备,而是在巨大的背包两侧加两个实用的小包(甚至和背包缝在一起而这种做法并非亲墩特部队的独创)。沉偅和不舒适的背包由于非常容易褪掉所以在基本的巡逻任务中还是会被带上。这名士兵还携带一只chagil——一种通过缓慢蒸发作用保持水的清爽的布制水袋一只布制丛林干粮包,卷起的吊床和背包下方绳子包扎的降落伞一支反曲刀以及半张美国式毯子。

Cochrane上校的美国陆军航涳队第1航空突击队为消耗殆尽的“亲墩特”纵队进行了空投补给这为“亲墩特”们带来了急需的物资和必备的士气。甚至是像廓尔喀士兵需要的咖喱粉以及烛花这样的奢侈品也被带到了他们的手中

E2:中士,特种部队第7尼日利亚团缅甸,1944年夏

第3(西非)旅拥有白人士官和軍官他们都有在野战中蓄全胡须的习惯。这名中士身上没有军衔标识因为出于肤色的原因,他和他的手下能很好的互相识别他戴丛林帽,穿非洲部队专用的带棕色山羊皮护肩的土黄色毛料套衫、印度造丛林绿裤子和美国版的帆布丛林靴(通过空降得到以代替原来穿旧嘚军靴)这名军人的装备则包括P37式“步枪射击”用武装带、一把印度造砍刀以及Mk III式斯特恩冲锋枪。印度造砍刀由于握持不便且容易卷刃所以受人诟病斯特恩冲锋枪以及被它取代的汤普森冲锋枪同样不受欢迎。汤普森冲锋枪的可靠性和静止射击的威力都很优秀但是它太沉了,而斯特恩冲锋枪的实际工作效率还不错但看起来像是低质量的便宜货,不能很好地提振士气

E3:一级准尉,特种部队埃塞克斯团第1營印度,1944年

这名准尉隶属于第23步兵旅他的这支部队是“星期四”行动的预备队。准尉的穿着独一无二他将熨烫平整的土黄色埃尔特克斯式衬衫和丛林绿色战斗服裤子以及丛林帽组合在一起。“Bulled”式军靴搭配漂亮的漂白帆布腰带和护踝后两者上的黄铜色扣饰也被擦得鋥亮,这代表了准尉的军衔和作为军人的英勇两只袖子上方的蓝底特种部队徽章上描绘黄色的半龙半狮神兽Chinthe以及佛塔的图案。右臂特种蔀队徽章下方则是居于埃塞克斯团传统的紫色背景之上的擦拭一新的黄铜色一级准尉皇家臂章埃塞克斯团第1营最开始被部署在北非,因此这名准位左胸前佩戴着非洲之星勋章的略章

F1:坦克手,第254印度坦克旅皇家装甲部队第150团缅甸,1945年2月

摒弃在缅甸的复杂地形中使用坦克嘚偏见皇家装甲部队坦克在罕有的面对日军坦克的遭遇战中表现极佳。坦克部队被分散成一个一个旅并作为兵团或军的一部分来使用以起到在各种地形下都能直接支援步兵的作用皇家装甲部队第150团成立于1941年10月,由约克和兰开斯特团第10营转化而成很少见的是,这支装备M3李式坦克的团在英帕尔/科希马战役中被拆分开——1944年11月C连被归到4兵团第254印度坦克旅帐下,剩下的部队则归属第33兵团第50印度坦克旅最后偅组的这个团作为第33兵团第254旅的一部分参加了重新夺回缅甸的战斗。

图中这名坦克兵穿丛林绿埃尔特克斯面料的衬衫(比丛林绿战斗服衬衫更舒适)和丛林绿战斗服裤子武装带上则固定着P37式手枪套。皇家装甲部队所附属的步兵营的军人通常要使用戴有他们所在的装甲团帽徽的黑色“坦克手”贝雷帽(如图)而这个旅的士官还会在任意一只袖子上或者肩章扣上戴上V字形军衔臂章或者肩章套。

F2:代理下士德攵夏团第1营,第36步兵师缅甸,1945年5月

德文夏第1营在整个二战期间都部署在远东地区最初是归第2印度步兵旅指挥,后来是第80印度步兵旅朂后在1945年4月归属于第26步兵旅。这名军人在完整的丛林绿作战服外面套上一件印度造丛林绿色套衫以为保暖之用丛林帽的一边卷起后和帽頂钉在一起,并亮出他所在的第36师(德文夏团第1营1944年9月开始归属于该师)的师徽另外在这个师的内部,士官们习惯于在肩章扣上佩戴画囿他们军衔的丛林绿色肩章套P37式武装带上除了固定GS手电筒和美国版M1942式砍刀外,还固定着挖壕铲引人注意的是挖壕铲一直到战争的最后階段才出现。同样是战争的最后阶段4号步枪已经少量装备在缅甸的部队,虽然到战争结束它也没能完全取代忠实可靠的SMLE式步枪而当时佷多步兵连队两种步枪都混合使用。

F3:上尉多塞特团第2营,缅甸婆帕隆1945年春

第2多塞特营与第1卡梅隆苏格兰高地人营和第7伍斯特营一起共哃组成第2步兵师第5步兵旅,这个旅从1942年6月开始被部署到远东在1945年,多塞特团的很多军官自己购买了商用的印度造丛林帽(一种类似于后來丛林战中士兵们使用的版本)这种帽子是以很高的价格采购自加尔各达的一家公司的,并很快得到一个外号“IWT”帽(I Was There的意思原是当時一本讲述士兵故事的书的名字)。军官们在自己的营到达印度后也经常在帽子上装饰该团的有“LIV”字样的团标(原指的是老的第54步兵团)在多塞特营里安哥拉羊毛衬衫几乎完全替代了非常不受欢迎的丛林绿色战斗服衬衫。最初在野战时还没人使用军衔徽章但最后色彩昏暗的军衔徽章还是被军官们采用了。图中这名上尉的装备包括P37式武装带、左轮手枪套、军火包以及带绳的与行军罗盘一体的哨子此外,他还使用流行的美国版本的帆布护腿而武器则是这个营在1945年3月接收自美国的M1式卡宾枪。

G1:中尉第7印度步兵师女王皇家团第1营,缅甸1945姩9月

1945年9月在缅甸南部围捕日军的行动进展顺利,尽管零星的抵抗直至官方的投降声明发布之后仍在继续第33印度步兵师这个老牌营的年轻排长穿丛林绿色衬衫、丛林绿色战斗服裤子、澳大利亚造黄棕色丛林靴以及与丛林靴配套但很难获得的澳大利亚产毛料护脚踝绑腿。他的肩章套展示了他的军衔和他所在团的名称上臂袖子上则钉着第7印度步兵师的金色箭矢图案的臂章,武装带则用当地的一种被称为mutti的粘土擦成黄色土黄色毛料贝雷帽并不适合丛林地带使用,但在战争结束之后它们作为军官们喜欢的穿戴出现了。和平也成为聚拢个人纪念粅的机会像日本士官用的昭和军刀就出现在图中,反映了这支一直战斗在锡唐河流域的部队的战功

G2:上校,东南亚司令部总部锡兰,1945姩

在盟军东南亚司令部最高指挥官阿达姆?蒙巴顿的指挥下东南亚司令部总部在1943年11月成立,它的所属战区覆盖了缅甸、马来亚、苏门答腊、泰国和法属印度支那(后两者只限于秘密行动)而它在缅甸对日军的行动缓解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并维持住了对中国的补給线最初位于新德里的司令部在1944年6月转移到了锡兰的康提。

丛林绿色布料的采用促使军官们去购买裁剪漂亮的丛林绿色夹克上衣以代替原来的懒散风格的土黄色常服与衣服不太搭配的贝雷帽式帽子与欧洲/地中海战场上的通用军帽样式类似,但往往采用丛林绿色面料制造而参谋部的军官更趋向于戴符合他们身份的有红色帽墙的土黄色毛料常服军帽(如图)。这名上校佩戴的猩红色参谋人员领章是和衬衫搭配的小号版本肩膀上则扛着东南亚司令部的凤凰图案肩章,胸前花哨的略章是这一时期的军官们所可能拥有的:1914-15年星型奖章、1914-18年英国戰斗奖章、1918年胜利奖章、1908-35年印度通用服役奖章、非洲之星奖章以及1939-45年星型奖章

G3:炮手,皇家炮兵第14军,印度1945年

毛料战斗服在缅甸非常尐见,后备梯队通常将它们和大衣以及个人财物这样的野战中不需要的物品一起装进背包里虽然很多英国造战斗服都配发到了这一战士兵军装区,但更多所见的还都是印度货与众不同的粗糙面料制作的印度战斗服感官上质量很差并且像没有熨烫过一样。纫线也往往因为呮是原色线而清晰可见返回后方的这名老兵穿了丛林绿色安哥拉山羊毛衬衫,并打着领带头戴重新采用的丛林帽。腰带和护踝是战争晚期的印度货它们在战争末期被有限装备,采用漂白的丛林绿色织物并搭配涂黑色的金属饰扣设计他的徽章包括写有“ROYAL ARTILLERY/SEAC”(皇家炮兵/東南亚司令部)字样的铭条、第14军兵团章、皇家炮兵蓝/红两色服役章以及白色的系索,而他左前臂的袖子上还有一条负伤章此外,军人嘚丛林帽上还有皇家炮兵的菱形徽章徽章上还加了指节铜套图案。

H1:士兵伞兵团第7(轻步兵)营,新加坡1945年10月

计划中的重夺马来亚行動需要调动两个空降师——印度第44师和英国第6师,但在战争末期只有后者的第5伞兵旅在8月7日到达了印度。在马来亚的短暂救济行动之后怹们移师到新加坡在那里他们负责镇压日本人走后造成的市民骚乱。

真正来自英国本土的这名伞兵受益于莱斯布里奇使团的报告所促成嘚重要改良他穿1944年版丛林绿色衬衫和裤子,并配带全套的徽章其中包括了右臂上的伞兵荣誉章,两只袖子上都绘有飞马图案的伞兵部隊徽章以及肩章扣底部代表他所在营的绿色横杠栗色的空降部队贝雷帽上配有伞兵团帽徽,毛料护腿下面则是新式的英国黄棕色丛林靴他的装备则包括44年版战斗用武装带和第5号的Mk I式“丛林卡宾枪”以及刺刀。

H2:士兵伞兵团第13(兰开夏)营,爪哇1945年12月

为了保证广大的原ㄖ军占领区的安全,大量部队的部署是必需且快速的这是因为当地不同的军政势力正在迅速填补日军投降后出现的真空,很多地区的治咹一直处在日本扶持的力量的维持下一些地方则由盟军军官们特别训练过的部队在指挥并接受盟军的命令,还有少部分地区完全依靠当哋人代号“突袭”的行动是为了解除日本人在爪哇岛上的武装,并将管辖权交回原先的荷兰殖民部队然而,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者抓住政治上混乱的机会展开了对英国军队的游击战进攻

当时镇压叛乱的情况通过第5伞兵旅的这名士兵典型性地反映出来。他穿1944年版从林制垺肩章扣上的黑色套环代表了他所在的营。44年版“战斗规格”武装带搭配新式的水壶、干粮包、以流行的美国M42式为基础设计的弯刀以及褙包和背包下方的防水雨披这名伞兵还穿了黄棕色丛林靴和改良仿制自美国M38式帆布护腿的1944年版“丛林版护腿”。这种护腿和靴子有时会被丢弃掉代之以帆布靴筒、橡胶鞋底的类似于美军M42式的高筒丛林靴,但这种靴子直到战后也没被正式装备

H3:上尉,第7印度步兵师女王皇镓团第1营泰国曼谷,1946年1月

战后的收尾工作也免不了一些庆祝活动执行占领泰国任务的这个师在1946年1月举行了胜利阅兵。不讨人喜欢的丛林绿色战斗服上衣在这一天再次被穿上上衣此时展现的是笔挺的衬衫式风貌而不是其在野战中的功用,即便如此美国人提到它时还是嘲笑它是劣等的印度货军人们知道高档的1944年版制服已经在1945年的夏天开始使用,但那只是装备给来自英国本土部署在远东的部队的由于新垺装的供应量少,所以印度制造在当时仍很普遍为了在阅兵中展现风采,女王皇家团第1营的军人们将他们的丛林绿色战斗服平整熨烫一噺丛林帽被厚帽檐的廓尔喀式帽子所代替,帽子上的彩条代表军人所在的团而右边女王团的深蓝色菱形帽徽上带有红底的白色弧形“QUEEN'S”字样。箍绑腿的带子和武装带是白色的身上所有的金属制品和军靴也都被擦得锃亮。老的第7印度步兵师的圆形臂章这时变成了方形嫼底金色箭矢图案的臂章扣在袖子上。这名连长还在左胸前展示了他的奖章的略章左肩头则挂着他的团的蓝色系索。

A:阿尔卑斯山西部1940年

A1:炮手,“卡利亚里”步兵师第59炮兵团

这名75毫米口径野战炮炮手戴1933年版钢盔钢盔前部是黑色蜡贴的炮兵兵种帽徽。在钢盔下面则是布什蒂纳式帽子怹的M1937式上衣领子是黑色的并配有炮兵兵种色黄色的滚边,领子上还有代表所在师的红白剑条领章领章上是一颗代表意大利的银星徽章。嫼色皮带和灰绿色子弹背囊则是供骑兵和炮兵使用的特殊版本

A2:代理下士,“科塞里亚”步兵师第89步兵团

和几乎所有在战场上作战的意大利部队一样这名军人穿M1937式制服外套M1934式大衣。这种大衣由于是单排口所以保暖效果差,但它却被使用于战争始终甚至在苏联战场也是洳此。他的帽子是常见的布什蒂纳式帽子手上则提着M1933式钢盔,两者都配有步兵兵种帽徽而他的武器则是Breda M1930式6.5毫米口径轻机枪。这是一种設计糟糕的武器由于润滑系统容易吸入灰尘,所以它在野外使用时常习惯性的卡壳尽管如此,它还是在意大利军中被使用到战争结束

A3:中士,“Taurinense”山地师第4山地团“瓦尔奥尔科”营

“Taurinense”师是战争中部署在法意边境山地地区的几支山地师之一这名士官穿M1937式制服,头戴皮淛山地帽帽子左侧上插羽毛装饰并附着代表第3营的绿色绒球。他的左袖上有V字型军衔臂章军衔臂章上方是其所在师的盾形臂章(虽然這种臂章当时已经作废)。山地部队的特殊装备包括了M1939式山地背包、登山绳索和M1934式登山杖而图中的步枪则是战时大多数意大利士兵所使鼡的标准M1891式6.5毫米口径Carcano步枪。

B1:下士“锡耶纳”步兵师第31步兵团

这名年轻士官穿标准的M1940式制服和M1912式军靴,戴M1933式钢盔这身行头在1940年-43年自始至終都是意大利陆军的标准配备。在左臂的V字型军衔臂章的上方是缝制的“勇敢”部队徽章(月桂和橡树叶簇拥的竖直短剑图案)这种徽嶂是供志愿参加团里的特别突击小队的军人佩戴的。右臂上单条倒V字型徽章代表佩戴者曾经负伤它有三种颜色,金色代表作战中负伤銀色代表服役中负伤,红色代表国内事件中负伤灰绿色M1940式上衣领子上则佩戴了军人所在师的徽章。

口径6.5毫米的Carcano M1891式步枪在意大利军中装备長达50年这种后坐力过大的步枪,曾经被试图转型为7.35毫米口径1938年,部分转换口径的步枪开始使用但战争爆发后很多设计缺陷暴露出来,所以到了1940年所有新生产的步枪重新采用6.5毫米口径,其结果是两种口径的步枪共同使用这成了后勤部门的噩梦。

B2:上等兵“托斯卡那の狼”步兵师第77步兵团

“托斯卡那之狼”师的这名步兵穿和B1图相同的制服,装备则包括M1939式背包、扣在背包上面的M1929式迷彩雨披(也可作为帐篷的一部分)、一只铝制饭盒(士兵也可以携带自备饭盒)、1935式防毒面具包(到了后期防毒面具常常被丢掉这个包就用来改装其他工具)、右胯悬着的标准版水壶以及左跨悬着的固定着刺刀和刀架的挖壕铲——当时有三种不同款式的挖壕铲,这是其中一种

B3:列兵,第1阿尔巴尼亚军团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兵,1941年

1939年4月意大利接管了阿尔巴尼亚后由这个国家征募的新兵组成了这支部队。大多数的阿尔巴尼亚蔀队都很不可靠有些士兵开小差,甚至向他们的意大利长官射击但这支由精挑细选的士兵所组成的军团还是在战斗中获得了一些声望。这名士兵外穿标准制服内穿意大利式黑衬衫,而基于阿尔巴尼亚传统样式设计的白色毡帽显眼且与众不同在他的左臂上佩戴着人造樹脂徽章,红色背景上是阿尔巴尼亚的黑色双头鹰图案穿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兵的黑衬衫就等同于陆军列兵的身份,所以他的身上没配帶任何军衔标志这名民兵装备一支带可折叠刺刀的Carcano M1891式步枪,腰带上固定着所有黑衬衫部队都会使用的匕首以及OTO M35式手雷二战期间,这种掱雷有3种不同型号被意大利军队使用

C1:上尉,“德律但丁”山地师第5山地团“埃多洛”山地营

山地部队的这名上尉戴缝着金色部队帽徽的軍官用毡帽帽子左侧的黑鹰羽毛装在金色套管饰物上,饰物旁边的三条金色折道则显示了他的军衔他穿符合自己身份的用上好材料制荿的M1940式上衣和马裤以及灰绿色的衬衫和领带,上衣领子上有配军官用银星的山地部队绿色双尖角领章袖子上则是军衔袖章。在下面箍住裤腿的条纹毛袜代替了绑腿,而M1912式黑色登山皮靴则是私人购买的这名军官还携带一支棕色皮公文包,装备一把意大利军队钟爱的9毫米ロ径Beretta M1934式半自动手枪

C2:准将,陆军司令部1940年

采用“cordellino”材质制作的军官版制服,颜色比普通军人毛料制服的灰绿色更泛白一些帽子左侧的帽徽和袖口的袖标显示了军官的军衔。图中这种战时版本的收腰外衣1940年开始采用它保留了战前版本的天鹅绒领子和纤边。而下面则是马褲和高筒黑皮靴武装带上则固定着装Beretta M1934式手枪的手枪套。

C3:少校“斯福尔扎”步兵师第54步兵团,1941年

这名少校穿当时流行的粗糙帆布造多功能军官防风大衣它采用双排扣和肩部加棕皮面料的设计,前臂部位则带有军衔章这名军官戴灰绿色布什蒂纳羊毛帽,帽子左侧上方金銫方框中缝制的金星显示了他的军衔而在帽子正前方金线缝制的步兵兵种帽徽上的数字“54”则代表他所在的部队。在大衣内则是绿灰銫军官棉衬衫和领带,下面则是有两条两厘米宽黑色裤边条纹装饰的华达呢马裤以及私人购买的高筒军靴在实战中,这种靴子经常取代普通的齐踝短靴

D1:中尉,“半人马”装甲师

这名中尉所穿的装甲部队黑色皮大衣出现在各个战场上手拿的皮制安全帽则是在战车上才戴嘚,所以抽烟的闲暇时间他只会戴着他的高质量的bustina式军帽在他的大衣袖子下部是布制军衔袖章,大衣里面是替代了原来的蓝色宽松上衣嘚M1940式羊毛夹克后者经常被坦克成员们采用。夹克上有装甲师领章一种蓝色背景上的红色双尖头样式。在下面则是军官毛料马裤和黑色皮护腿骑兵和炮兵部队有时也会使用这种护腿,而他的脚上则穿着较好品质的军官版M1912式军靴

D2:下士,第3“奥斯塔公爵阿梅德奥亲王”快速师第3步枪团第3摩托车连

这是一支“快速师”(专指意大利陆军的骑兵师)它的这名送急件的摩托车手戴M1933式钢盔,钢盔上插有著名的公雞毛其套衫式工作服非常流行并使用于战争始终。他左臂佩戴金黄色V字型军衔章军衔章上方则是摩托车通讯员红色臂章。图中的绑腿原是供山地部队和炮兵部队使用的特殊的武装带和弹药包则对应这名军人的Carcano M式步枪,这种步枪是M1891式步枪的稍作改进的版本

D3:一级代理下壵,第23战区部队边境卫兵

在划定的战区驻扎的边境守卫部队在入侵南斯拉夫的战斗中承担了相当繁重的任务。这名士官穿标准的M1940式陆军淛服(上衣和马裤)领章是红边绿色尖头样式,红边代表着边防步兵帽子类似于山地部队的款式但是没有固定羽毛饰物的配件,那种玩意被一种叫做“Nappina”的装饰物所取代这种流苏式装饰物采用了代表步兵的红绿两种颜色。帽子正前方的金属帽徽带有罗马数字23(XXIII)的图案这代表了他所在的部队。另外边境守卫部队在作战时头戴M1933式钢盔

E1:上等兵,“萨沃依”骑兵团1941年

还在骑马的这些骑兵在当时已经是荇将被淘汰了,但这个团在面对溃散的敌人的时候却做出了反例1942年8月24日,在顿河的Tschebarevskij这个团的一支骑兵中队面对2000名使用马刀和手榴弹的蘇军步兵时勇敢地冲锋,而团里的其他军人则是下马进攻最终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苏军撤退了

这名骑兵隶属于身处前线的萨沃依团,他戴着有黑色十字徽记的M1933式钢盔穿M1940式上衣,上衣上配该团的三尖黑色领章(1942年这种领章加上了红色滚边)这个团的制服还有其他与眾不同之处,比如红色领带(是为了纪念18世纪该团的一名受伤的通信员而采用的当事这名通信员在向他的将军报告时,白色的制服领子巳经被自己的鲜血染红了)骑兵士兵都穿图中这种黑皮护腿。图中的步枪是M式卡宾枪马刀则是M1871式。萨沃依团的骑兵们作战时非常流行使用缴获的苏联PPSh41式冲锋枪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纪念他们那次著名的冲锋。

E2:哥萨克志愿兵萨沃伊军团,1942年

协同德国盟友的意大利第8军在俄罗斯当地补充了新的兵员在1942年9月成立了小型的哥萨克部队,它由1名团长4名其他军官和360名哥萨克组成。这支部队后来归属“诺瓦拉”槍骑兵团指挥后来意大利从俄国撤退之后,它又隶属于德国哥萨克部队这名志愿兵戴红顶黑色羔羊毛papacha式圆筒帽,穿他们的新老板提供嘚意大利M1940式上衣以及原来红军的马裤和军靴他左臂的国籍臂章采用了代表俄国的白蓝红三色,装备则包括原来红军的皮制武装带和莫辛納甘M1910式步枪及他们的意大利同志们提供的意大利传统的恰希克(shashka)马刀

E3:黑衬衫志愿兵,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兵第14M“母狮”营第23“三月”军团群,1941年

M营的M代表墨索里尼(Mussolini)他们必须是经过实战考验的黑衬衫志愿兵,并将担任更积极的战斗任务这些部队在南斯拉夫对抗遊击队时以及隶属于第8军被派往俄国时战斗表现都非常积极。这名上等兵穿战场上常见的志愿民兵黑毡帽领章则是双尖头形状,上面有纏住银色权杖的红色M字样作为一名轻机枪手,他装备一把装在手枪套里的手枪腰上还别着用于Breda M1930式机枪的工具包和备用包。

F1:志愿兵意夶利克罗地亚军团

在意大利占领克罗地亚期间征召的这支小型部队被派往俄国,它由一个步兵营一个迫击炮连和一个反坦克连组成。这洺志愿兵穿M1934式羊毛大衣这种大衣完全不适合俄国的寒冷冬季。他的左臂上有代表克罗地亚的红白相间西洋棋盘格子图案的盾形徽章原則上这个兵团属于黑衬衫部队,因此这名军人的大衣上有白色金属制权杖图案的领章bustina式军帽上则是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兵的帽徽。bustina式军帽的帽耳朵下拉下来裹住他的戴着私人购买的套头帽子的脑袋。他穿的M1912式平头靴对于防冻伤来说没有任何效果步枪则是改良自6.5毫米口徑Carcano步枪的M1938式,而Breda 35式手雷则固定在他的腰间

F2:下士,“帕苏比奥”步兵师第79步兵团

这名士官设法让自己装备地更好以适应苏联寒冷的冬天怹穿着加厚的双排扣大衣,戴着他的长官购买的由罗马尼亚提供的羊毛圆筒帽并且很幸运地得到了一双保温帆布高腰靴、一只毛料套头帽和分三个指头的手套。这名军人装备一支波兰造马诺斯奇WZ35式反坦克步枪它属于德军的战利品,大量供应意大利的俄国远征军这显示叻使用这种陈旧武器的意大利军队在面对苏联装甲部队时无所适从的绝望表现。

F3:山地部队“切尔维诺峰”滑雪营

为了应对俄罗斯冬季的莋战环境,这支精锐部队作为第八军的增援力量来到东方多功能的两件式外衣上衣开襟可用绳子松紧,腰的两侧也可以松紧有时候,外套上会配戴军衔臂章但更多的时候则不配戴以利于伪装。另一方面山地部队根深蒂固的传统战胜了实际需要,那就是白布覆盖的钢盔上配上了红色束管和黑色乌鸦羽毛装饰图中还出现了山地部队独一无二的白色帆布武装带和弹药包,弹药包的数量也从两个变为四个此外还有折叠着刺刀的M式卡宾枪。

G1:中尉第67“托斯卡诺”黑衬衫营,达尔马提亚1942年

正在指挥南斯拉夫当地反共志愿民兵的这名意大利嫼衬衫部队军官拥有与正规军队对等的军衔。他的M1940式毛料上衣上搭配了有小的红色权杖图案的双尖头黑领章前臂的军衔章顶端为菱形,這代替了先前的环形设计执行战斗任务时,这名军官穿上了圆领套衫和战时版本的马裤以及很有形但不切实际的军官高筒靴。在钢盔囸前方是蜡贴的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兵帽徽而腰带里则掖着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兵的bustina式军帽,这种帽子只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少量装备皮带上的手枪套里装着贝雷塔手枪,匕首则是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兵专用的腰带上的帆布袋子里装军官的9毫米口径贝雷塔冲锋枪的30发装孓弹夹。和大多数二战时期的意大利轻武器不同贝雷塔冲锋枪在遭遇战的实践中获得了较高的声誉。

G2:上等兵“威尼斯”步兵师第84步兵團,1942年

“威尼斯”步兵师的这名士兵穿标准的M1940式制服制服外面是可分拆的M1929式迷彩帐篷的其中一片,按设计帐篷是由多片可做为防雨迷彩鬥篷的片段组成的这是世界上第一款标准化使用的迷彩花纹图案设计,它也是意大利军队少有的堪称先驱的作为穿过钢盔气孔绑定的繩子扎满了植物,短袜和绑腿合并在一起的方式在野战中也很常见注意他腰带上的野战刀,属于黑衬衫部队专用刀的陆军版本

G3下士,反共志愿民兵达尔马提亚,1942年

这名特征鲜明的下士是达尔马提亚反共志愿民兵的一名班长这支民兵是意大利占领南斯拉夫时为对抗游擊队而成立的形形色色的武装之一。打结的黑色布条悬在别具特色的软帽后面帽子正前方是达尔马提亚反共志愿民兵的圆形三色帽章,帽章上面是少见的骷髅加匕首图案达尔马提亚反共志愿民兵根据教区被分成100多个连队,这其中包括6个罗马天主教连队和2个东正教连队——罗马天主教连队的帽子帽顶为红色东正教连队的帽子帽顶为橙色。这名军人的其他服装属于意大利军队的M1940式而绑腿底部卷起的白袜吔是意大利军人在野战时通常的做法。他的蓝色军衔袖标上有带白星的红色三角形图案而他的武器则是原南斯拉夫军队的毛瑟M1924式步枪。 

H1:Φ士皇家金融卫队第8营,希腊伊庇鲁斯1941年

金融卫队作为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平时期扮演着反走私和反间谍的角色。在战时他们嘚任务是保卫国内外安全,其下属的小型部队遍及整个占领区也因此他们很容易的成为游击队的攻击目标。金融卫队的军衔系统与陆军稍有不同制服虽与标准的陆军制服一致,但领章则是代表金融卫队的黄色双尖头形状而在钢盔上刷清漆而使钢盔显得有光泽的做法也昰这些部队的习惯。M1935式防毒面具包在战时常常被改作放手雷这名军士就是这样做的,而他的武器则是M式卡宾枪

H2:准下士,皇家卡宾枪队苐13机动营“佛罗伦萨”步兵师,阿尔巴尼亚1942年

皇家卡宾枪队是意大利陆军的老资格部队,并履行宪兵的职责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军衔系统。这名军人戴的黑色毡布做的传统拿破仑式双角帽在野战时用灰绿色布料覆盖,并在帽子前方加上布制帽徽他穿的军服是M1940式,领孓上是皇家卡宾枪队的较大而与众不同的领章正在执行警卫任务的这名军人拥有基础装备,这包括了骑兵部队的灰绿色皮制弹药背囊褙囊里装步枪子弹,背囊的底端则是手枪套里面装M1889式Bodeo

H3:军士长,第1“尤金亲王”快速师第11步枪团第27营南斯拉夫。

这名精锐轻步兵部队的軍士长休息时松弛下军装灰绿色法兰绒衬衫的左袖有军衔臂章,衬衫的领子拉索则拉了下来令他自豪的红毡帽垂着蓝色的穗子,这种氈帽和插着公鸡羽毛的常服帽或者钢盔都是步枪团的特有标志(该种毡帽是为了表彰由撒丁岛军人组成的法国轻步兵在1854年-56年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勇敢表现而颁发的)。手持标准样式水壶的这名军人脚下还扔着他的装食品的帆布“战术背包”

A:入侵英属索马里兰,1940年

A1:中壵第17殖民旅第66(厄立特里亚)殖民营

1935年-36年埃塞俄比亚战争中的这名老兵穿者典型的殖民地士兵制服——浅棕色亚麻布的M1929式上衣、马裤、綁腿和棕色皮凉鞋。他的红色高筒毡帽帽顶垂着代表他所在营颜色的深浅红色穗带(和军旗以及腰带的颜色一样)这种帽子的帽顶往往昰浅棕色的,脖带则经常被甩在脑后帽子前方有神枪手的银色步枪帽徽,而三颗银星代表军人的中士军衔他的军衔也通过缝在袖子上臂上的硬质V字型棉臂章得到显示。作为营里的军旗手他手持营旗旗子上有缝制上去的罗马数字“LXVI”(66),这代表了营的番号图中的步槍是标准的6.5毫米口径Carcano M1891式步枪,这在殖民军中已经是幸运的了很多殖民地的士兵使用更老旧的武器。

A2:“杜巴特”酋长指挥官

所谓的“白色穆斯林头巾”让那些从索马里边境的部落中招募的轻步兵们格外显眼而他们身上则穿着被染成黄褐色的被称作tuta的服装。这些人的军衔是通过他们哨子绳的不同颜色来体现的图中这种绿色的代表“酋长指挥官”,如果是红色则代表“酋长”而黑色则代表“副酋长”。殖囻地部队和个别的非正规部队往往使用老式的或者缴获的武器和装备这名武士就是使用来自奥地利的战利品——Mannlicher M95步枪以及与之对应的弹藥包。而这些步枪的枪托上经常被火钳印上“AOI”字样这代表了意属东非(Africa Orientale Italiana)。

A3:士兵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兵第11黑衬衫兵团

作为入侵部队┅员的这名黑衬衫部队士兵头戴义务兵们戴的热带头盔,帽徽则是东非黑衬衫殖民军的黄铜徽章在沙漠的酷热中他只穿了保卫国家安全誌愿民兵的成员们都拥有的黑色棉衬衫、浅褐色的马裤以及灰绿色绑腿。这名军人的其他物品则属于陆军的标准装备这包括了1935年-36年埃塞俄比亚战争中使用的水壶以及7.35毫米口径的Carcano M1938TS卡宾枪,后者是当时两种口径共用的五花八门的步枪和卡宾枪中的一种这一点让战时的意军后勤部门头疼不已。

B1:上等兵“卡坦扎罗”步兵师第64炮兵团

对抗英军的沙漠战期间,意大利炮兵们因为火炮故障而往往战斗到死的精神为自巳赢得了勇敢的名身1940年12月9日-11日,“卡坦扎罗”师在布格布格到塞卢姆一线遭受重创剩余部队被分隔直到次年1月5日全部投降。师火炮部隊的这名炮手穿20世纪30年代开始采用的热带战制服它以欧洲大陆毛料制服设计为基础,采用棕色轻质亚麻面料并取消了内衬。开领上展礻的该师的红黑两色领章上叠加着单尖头的黄边黑色炮兵领章上面的通用银星源自萨沃伊家族。热带战马裤下面是系带的炮兵版棕色皮護腿(欧洲大陆则是黑色)他的头盔上有代表意大利的三色帽徽以及炮兵的黄铜徽章和代表团番号的数字“64”。斜背的标准背囊是专供騎兵和炮兵部队士兵使用的M1938TS Carcano式步枪也是炮兵的专属型号。

B2:准下士第2利比亚人师第4团“纳卢特”第3营

这名准下士所在的这支利比亚人师茬防守Tummar露营地,面对第4印度师和装备马蒂尔达坦克的第7皇家坦克团时进行了短暂的抵抗并在1940年12月7日至10日被摧毁。这名军人穿殖民地的浅棕色撒哈拉式上衣袖子上装着所有殖民部队都会佩戴的可拆卸的巨大V字型军衔袖章,袖章上的红星代表两年以上的服役期平整的腰带嘚红色代表了第3(利比亚)营。Takia式帽子——一种类似利比亚男性特有的传统白色无檐帽的帽子——垂着的蓝色帽穗这是所有利比亚部队囲有的,而帽徽上方的星星则显示了殖民部队步兵的军衔这名军官的装备包括了标准的灰绿色皮带和代替了原来常用的两个弹药包的背帶上固定的四个弹药包,后者是在利比亚的部队广泛采用的

B3:下士,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兵“10月28日”师第231兵团

这名黑衬衫部队的下级士官穿M1937式灰绿色毛料制服和马裤这身衣服是1940年夏天利比亚战役期间从意大利本土增援的大量部队带来的。在他的左臂上是代表所在师的盾形徽章两臂都有V字型军衔标(虽然这一军衔标当时已经废止)。标准的义务兵M1935式热带头盔前方有小的权杖图案徽章这名军人拥有标准的陸军装备,这包括了带一对弹药包的灰绿色皮带武器则是老式的6.5毫米口径Carcano M1891步枪和腰带上的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兵军刀。

C1:坦克兵“阿里亞特”装甲师第132装甲团

这名M13/40坦克的乘员穿意大利装甲部队在北非和欧洲战场都会使用的独特的防护服装:黑色皮安全帽,风镜领子上有意军通用的金属白星的黑色双排扣皮大衣以及大衣下的蓝色亚麻布外套。新的M1941式制服比早期版本拥有更多的口袋并在肘部和膝盖部分加厚。这名军人的装备包括了陈旧的绿灰色M1874/89式带三个口袋的皮制背带带子底端连着装9毫米口径Beretta M1934半自动手枪的手枪套。

C2:少将“苏尔特”步兵师

从高质量的材质和良好的剪裁可以断定这是军官私人购买的热带制服。将军的上衣领子上有代表“苏尔特”师(1941年1月21日它在托布鲁克被第6澳大利亚师击败)的领章由于属于欧洲大陆式样的制服,少将的军衔出现在袖章和肩章上其中后者是银色丝线缝制并配棕红色镶邊,上方加老鹰徽章和两颗星同样的浅棕色面料制成的马裤在小腿内侧有加厚,“亚丁”版木髓制太阳帽也是私人购买的帽子上砖红銫背景绣着银鹰的帽徽则是供师和师级以上将官配戴的。这样的木髓帽往往是浅棕色的但也可以看到颜色更浅甚至是接近白色的版本。

C3:尐校“迈尔迈里卡”步兵师第116步兵团

1941年1月,这个师在利比亚被有效摧毁这名少校戴私人购买的“印度版”软木头盔,穿非常普遍的1940年鉯前版本的撒哈拉式夹克夹克上有黑色肩章,肩章上面有步兵徽章和代表他的军衔的一颗金星金色的滚边则代表他的军官身份(红色滾边则代表是一名步兵)。混合了热带和欧洲大陆元素的灰色华达呢马裤裤腿上有黑色的裤边装饰那上面的红色滚边则代表了步兵。另外和这身衣服配套的是考究的一双军官高筒棕皮靴和军官用武装带。

D1:警察卫队成员意属东非警察,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

这名下士軍衔的摩托车手头戴配有风镜的棕色皮制安全帽一只小的意属东非警察部队的帽徽位于正前方。义务兵用撒哈拉式上衣的领子上铆着一對黄铜色权杖图案的领章两只袖子上则都有红色的V字型军衔臂章,而蓝色饰带挂在肩章和胸前的纽扣之间这显示了军人的职务。在下媔是浅棕色马裤和骑摩托车时保护小腿的棕色皮护腿意属东非警察拥有很好的装备,几乎所有人都拥有获得高度认可的9毫米M1938A Beretta式冲锋枪此外这名警察配备的装20发装弹夹的弹药包也是意属东非警察所专有。这种枪的弹夹有10发、20发、30发和40发装等几种

D2:上尉,第10(厄立特里亚)殖民军营

守卫意大利的东非帝国的绝大多数部队都来自于当地这些部队中的这名意大利籍军官戴热带大盖帽——一种严格来说从未在前線出现过的帽子,因为东非的规章制度很少有实用的帽徽的绿心代表他是这个营的常驻军官而不是执行辅助任务或司令部下派的军官。茬1940年前的浅棕色撒哈拉式亚麻布上衣的腰部围着代表他所在营色彩的彩色腰带这种习惯在殖民部队的欧洲军官们身上非常普遍。这名军官的黑肩章的滚边也是其所在营的色彩肩章上面还展示了兵种徽章和三颗星的军衔徽章。在下面则是欧洲版本热带款式的马裤和高筒棕銫系带野战皮靴他的装备是一把Model 10式半自动手枪——一种意大利军队中不知名的随身武器。

D3:百夫长“非洲”步兵师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兵第10黑衬衫兵团,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

“非洲”步兵师是主要由意属东非的当地人所组成的黑衬衫兵团临时拼凑的这名保卫国家安铨志愿民兵的百夫长军衔相当于上尉。他穿热带制服和马裤戴热带战帽子,它们都是用深浅不一的浅棕色布料制成的这是因为在战争開始的第一天,意属东非就与意大利本土断绝了联系这让意属东非的所有物资都极度短缺,同时也造就了大量的即兴创造金色的菱形環加三条短杠的图案构成了这名军人的军衔袖标,黑色双肩头形状的领章上则是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兵经常使用的金色权杖图案他的武器是老式的Glisenti 1889式左轮手枪,这种武器被殖民地的士兵们所使用但由于物资短缺,它暂时被这名军官征用了

E1:士兵,“萨沃依掷弹”师第11团

薩沃依掷弹师是意属东非仅有的两只参加战斗的整编师之一这名士兵穿的热带上衣上有更大的领章(红底加白色图案)和该师的老式蓝底盾形臂章。浅棕色棉衬衫配萨沃依掷弹兵们独有的黑色领带同样浅棕色的亚麻布马裤则搭配绑腿和M1912式棕皮短靴。M1935式热带战头盔上有三銫帽章帽章上是代表掷弹兵的燃烧炮弹图案的帽徽。再注意这名军人的装备在这场孤立的战争中,这么好的标准装备着实引人注意  

E2:Φ士,第5(厄立特里亚)殖民营

这名中士一直骄傲地围着他的代表第5营的花格腰带而其他人往往会丢掉这个累赘。他穿的制服是战争爆發后的简化版本帽子则是被称为tabusc的款式,它代替了因声誉不高而不太流行的bustina式军帽1940年前的殖民部队用撒哈拉式套衫领口有三个扣,V字型军衔臂章则是可拆卸的此外还加上非常松弛的短裤。这名军人和生活中一样赤着脚身上极为基础的装备包括了老式的M1891式弹药包,里媔放的子弹是供他的原奥地利的Mannlicher

E3:代理下士“乌尔克安巴”山地营

“乌尔克安巴”山地营是意属东非仅有的特种山地部队。它的设立是基於地形的考虑以面对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崇山峻岭的阻隔。入侵前5年成立的部队最终以那次战役中意大利军的胜利地点命名这名军人穿囷E1图有些许不同的热带制服和马裤,头盔上的绿色绒球和乌鸦羽毛则代表了他所在的部队他的装备包括了比步兵用的容积更大的特种山哋水壶以及折叠着刺刀的6.5毫米口径Carcano M1891卡宾枪,这种枪属于带可调整瞄准表尺的最初版本

F1:海军,“圣马可”海军营

“圣马可”海军师的这个營是守卫托布鲁克的卫戍部队的一部分虽然在1942年6月被俘获,但它作为一支难缠的部队还是获得了较好的声誉这名海军穿北非时期这个營所特有的服装,这包括了蜡贴着海军部队海锚和王冠图案帽徽的M1933式钢盔、沙地色热带野战上衣和短裤以及长帆布护腿同样是海军专用嘚帆布武装带最早出现在英国,即英军的M1908式后来意大利军队仿制了它。优秀的Beretta M1938A冲锋枪则全面装备了这支精锐部队

F2:一级代理下士,“帕維亚”步兵师第27步兵团

6月份在托布鲁克的失败让英国和英联邦盟友的大量物资被缴获那些意大利士兵们得以充实他们装备上的不足,而德国非洲军团的士兵们也宣称英国的热带制服要比他们的橄榄绿色制服更舒适老牌沙漠师的这名士兵穿配意大利徽章的英国“埃尔克特斯式”衬衫、英国的浅棕色训练短裤和带平头钉的黑色皮制军靴,身上仅有的意大利行头是他的军帽、绑腿、皮带和水壶在他的左臂上囿“坦克杀手”臂章,上面正中心的数字1代表他参与摧毁了一辆敌军坦克他的步枪是6.5毫米口径的Carcano M1941式,手中的手雷则是Breda M1935式意大利的所有彡种手雷都被涂成红色,从而获得了“红色魔鬼”的绰号但也得到了可靠性差和爆炸威力低的评价。“帕维亚”师当时孤零零地守卫在軸心国防线的最南端但由于运输力缺乏,阿拉曼战役之后他们没能选择撤退

F3:士兵,第31工兵营

第31工兵营是受过在炮火中埋设和排除地雷嘚特殊训练的精锐部队这名士兵戴着绘成沙地色的M1933式钢盔,钢盔上蜡贴着黑色工兵徽章在他的第一版撒哈拉式上衣的左臂上也有工兵徽章,图案是绿色背景上的燃烧的地雷以及宝剑领章也是工兵专用的。在下面则是浅棕色亚麻布马裤以及绑腿和靴子这名工兵斜挎的尛包里装着累赘的M1933式防毒面具,一支7.35毫米口径的Carcano M1938式步枪背在身后而手持的匕首则是用来探雷的。

G1:少尉“迪里亚斯特”摩托化师第21摩托囮炮兵团

北非的许多意大利军官在穿着时都以舒适和实用为前提,这名少尉也是如此他的帽子是带布帽檐的M1942式,这种帽子有很多变种茬沙漠战后期使用广泛。M1940撒哈拉式军官上衣上配戴着黑色底色加炮兵黄色边框的肩章肩章上有炮兵徽章和他的军衔标识。上衣的右臂上則是一条银色负伤章这种章有3个等级:金色代表作战负伤,银色代表服役中负伤红色代表“国内事件”中负伤。代表摩托化师的蓝色領章上覆盖着三角形炮兵黄边领章许多意大利士兵发现穿皮凉鞋并且不穿袜子远比穿靴子舒适。在武器使用方面意大利军官拥有特权這名少尉就是在使用可靠的9毫米Beretta M1934式半自动手枪。

作为阿拉曼战役末期在北部的轴心国预备队的组成部分“迪里亚斯特”摩托化师的主力缯设法撤出战斗,但他们一直战斗到1943年3月当时他们防守突尼斯的马雷特防线。

G2:军士长“特兰托”摩托化师第7步枪团

这支著名的轻步兵蔀队的军士长夸耀地在热带头盔上插上绚丽的公鸡羽毛。流行的第2版撒哈拉式上衣上配戴了轻步兵的双尖头深红色领章和黄色的军衔臂章腰前棕皮带上的一对弹药包属于传统的装备,也是供轻步兵使用的比标准版更紧凑的特有版本机动部队的标准武器是7.35毫米口径Carcano M1891/38式步枪,枪口折叠着刺刀阿拉曼战役中,“特兰托”摩托化师在南部的基德尼山区进行战斗在英国第30兵团的步兵冲击下,它被有效的摧毁   

G3:丅士,“闪电”伞兵师

小而精的“闪电”师本来是准备入侵马耳他的但后来行动取消。后来这支部队在1942年7月被船运到北非,并在阿拉曼战役中扮演步兵的角色在Munassib盆地面对英国第13兵团时表现出极大的勇气。这幅图展示了北非伞兵部队所穿的特殊服装这包括了M1938式钢盔和無领的M1941式撒哈拉式夹克。注意伞兵佩戴的蓝色领章上有宝剑加飞翼以及星星的图案宽松的裤子裤口掖在高腰的胶底黑色皮制伞兵靴里。彈药包也是伞兵专用采用浅棕色帆布制造,且上下两排包的袋口有所区别其中下面一排是放手雷的。伞兵们装备了优质的9毫米口径Beretta M1938A式沖锋枪图中这种是晚期版本,枪口带多孔的热补充器但不能按刺刀,这也是这种枪的最流行版本

H1:上等兵,“苏佩尔加”突击登陆师苐91步兵团

“苏佩尔加”师被设计成突击登陆师并进行了计划中的入侵马耳他行动的训练但他们最终的战斗任务则是以传统步兵的身份被派往北非救急。和大多数意大利本土过来的援军一样这名军人穿标准的欧洲版制服在战役的最后阶段,一些士兵得到了热带制服但大哆数人还是钟情于原有的毛料制服以应付突尼斯山区的寒冷冬天。这里仅有的特色是他头盔上覆盖的帆布这种帆布是从伪装色的帐篷片段上裁减下来的。作为8毫米口径Breda M1937式重机枪操作组的一名炮手他装备有一把近身防卫的M1934式手枪手枪装在手枪套里固定在灰绿色皮带上。气動的M1937式机枪采用霍奇基斯式的机枪装填方式虽然面貌古怪,但却是意大利军队五花八门的机关枪中最可靠的一种

H2:代理下士,“青年法覀斯”师

“青年法西斯”师在北非和突尼斯取得了些许战功这包括了1943年3月面对英国第8军并防守马雷斯防线时的优异表现。带黑色帽穗的氈帽是黑衬衫部队所独有的青年法西斯部队在行动中带这种帽子或是热带战头盔。第二版的撒哈拉式上衣的领子上是“青年法西斯”师獨一无二的双尖头黄边红色领章这名军人的装备属于传统样式,其个人物品放在轻便的帆布“战术背包”里武器则是7.35毫米口径M1938式步枪。

H3:中尉“卡车”部队第10阿尔迪蒂团

第10阿尔迪蒂团作为一支伞兵部队成立于1942年,并被训练成可在盟军战线后方进行突击队式作战的部队茬完成多项训练之后这支部队被派往突尼斯。装备着带有20毫米加农炮和机关枪的SPA43撒哈拉式卡车的这支“卡车”部队执行类似于英国长程沙漠部队或英国空军特别部队的任务并成功地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他们有多种制服选择这名中尉选择戴灰绿色贝雷帽,穿无领的撒哈拉式夹克以及宽松的伞兵裤子该部队与众不同的双尖头领章位于衣襟上部,阿尔迪蒂徽章和伞兵加衔章位于左臂上袖口上则是规定样式的军衔标。他拥有良好的装备:一挺Beretta M1938A冲锋枪、一把M1934手枪和一支作战用匕首以及德国造的双筒望远镜

A1:上等兵,“利沃诺”轻步兵师

在西覀里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挽起袖子的这名“利沃诺”师的机枪组成员穿着和本土款式类似的制服。仅有的变化是M1933式灰绿色钢盔取消了蜡贴帽徽图中没有表现的一点是他丢弃的M1942式上衣的领章尺寸明显比M1937式和M1940式小了许多。这名军人扛着M1935式雷韦利8毫米口径中型机枪的枪筒作为機枪手他还装备一把装在手枪套里的Beretta M1934式9毫米半自动手枪——一种意大利军队偏爱使用的武器。

A2:中尉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兵第22防空团

法西斯党的军事组织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兵的这名中尉指挥着大部分由西西里当地部队拼凑的二线部队。他穿热带制服——撒哈拉夹克、马裤囷带有与众不同软帽檐的M1942式热带军帽这些热带制服都来自于库存,因为5月以后轴心国部队退出了北非战场,它们已没有了用武之地軍官上衣的撒哈拉式袖子收口上方是军衔袖章,它虽代替了原来的军衔肩章但有些军官两者都佩戴。军帽前方是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兵防空部队的黄铜帽徽黑皮靴则是本土版本。

A3:下士第206海岸师

第206海岸师是防卫意大利海岸线的众多二线部队中的一支。1943年7月10日它正部署茬西西里岛的东南角,直接面对英国第8军第30兵团的第51(苏格兰高地)师和第1加拿大师的登陆作战这名军人戴有步兵蜡贴帽徽的M1916阿德里安式钢盔,师的番号的罗马数字CCVI绘在中心他的制服是标准的灰绿色本土版本,这包括了老式的上部领子为黑色的M1937式上衣、马裤、毛料绑腿囷M1912式军靴注意海岸部队领章,上面图案代表206师——白色矩形底面上的橙红色三角形以及代表萨沃伊的星星此外两只袖子上都有V字型军銜臂章。这名士官有幸得到了物资匮乏时期难得的标准单兵装备他的武器则是老式的6.5毫米口径M1891式Carcano步枪。

B: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正规軍(ENR)

这名上校穿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的1944年9月开始采用的新式制服一直到战争结束,这种制服还只是少量装备所以大多数军官还穿咾式军装,但是佩带了新式徽章以替代原来的意大利皇家陆军徽章。新式的军帽有强烈的德国风格新设计的步兵帽徽和步兵兵种色红銫的滚边装饰在上面。上衣上的军衔肩章取代了以前的军衔臂章三个尖角的步兵红领章上镶着正规军的新徽章,徽章的图案是银色宝剑加月桂花冠在他右胸口袋上是镶金的荣誉章,这是奖励给由德国在1943年和1944年训练的4个师的军官们的左胸口袋上则是俄国前线荣誉章,它獎给参加了德国的“反布尔什维克东征”的那些意大利军幸存者

B2:上等兵,第2“利多里奥”步兵师1944年

这是德国训练的正规军的四个师中嘚一支。“利多里奥”师有时也会被冠以精锐的“掷弹”师头衔但这纯粹是出于宣传上的考虑。这名上等兵的M1940式制服上佩带了新的三个尖角的步兵红色领章裤子则是伞兵版本。右胸前的银色士兵版徽章是德国训练的4个师的每一个士兵都拥有的M1933式钢盔的颜色和德军钢盔嘚灰色一致,正前方有正规军的蜡贴鹰徽三色盾牌图案则位于左侧。他系着德军皮带皮带上固定着装Beretta M1934式手枪的手枪套以及装德国造MG42轻機枪多余子弹的子弹包。配备这些机枪的目的是希望拥有它们的部队能更符合现代化的标准

B3:代理下士,“B?墨索里尼”第1步枪营1944年

起源洎维罗纳的这支部队是最早志愿参加正规军战斗的部队之一,它的人数在最鼎盛时达到1000人这名下士穿土褐色防风夹克(领口的扣别和腰仩的腰带扣别都很有特点),军衔章在左胸口袋上方步枪营的深红色双尖头领章上装饰着白色骷髅头徽章,同样图案的徽章也出现在左胸口袋盖上这种徽章使用范围很广,版本也很多他的 M1933式钢盔上除了传统的公鸡羽毛外没有其他装饰,而他装备的M式Carcano步枪则装着折叠刺刀腰上则配备德国造MG42机枪的子弹包。

C: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国家卫队(GNR)

这支卫队的前身是国家安全志愿民兵这名士兵穿嘚夏装包括了浅棕色无领撒哈拉式上衣、短裤、黑衬衫以及国家安全志愿民兵的黑色毡帽。上衣开领两边各一个的黑色双尖头徽章上有刚剛成为共和国国家卫队标志的银色双M图样在下面他穿着黑色军靴、灰绿色毛料袜子,腰上则是标准版灰绿色皮带和两个小的弹药包他嘚武器则是折叠着刺刀的Carcano M式步枪。

这名军人穿灰绿色上衣和休战前“黑衬衫”部队使用的马裤头戴的M1933式钢盔上有黑色的共和国国家卫队蠟贴徽章——双M图样加古罗马权杖,而他的领章样式和图C1相同这名军人的其他服装和装备来自于原来的陆军或国家安全志愿民兵,而他嘚武器则是7.35毫米口径carcano M1938TS式步枪和腰带上的原国家安全志愿民兵的匕首

C3:上尉,“莱昂内萨”装甲团米兰,1944年

共和国国家卫队装甲部队的这洺军官所穿的制服是仿德军M1942式装甲兵制服的意大利版本黑色贝雷帽也是如此。他身上的徽章包括了银色骷髅帽徽、帽子上代表他军衔的彡颗金星、有红色M字母缠绕着银色权杖图案的金属领章、袖口上的金色军衔袖标、左上臂的授给阿尔迪蒂突击部队的金色荣誉章、代表在俄国前线服役的左胸前的银色徽章等等此外,他还装备Beretta M1934式手枪和国家安全志愿民兵的匕首

D: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反游击队部队

D1:志願兵,“白火焰”青年营

“白火焰”是法西斯青年运动“Opera balilla”的青少年志愿者组成的一支特殊部队志愿参加这支部队的孩子们按规定至少應该15岁大,但实际上许多人参加时谎报了自己的年龄这个年轻人的黑色贝雷帽上有这支部队的特殊帽徽——M字母加权杖的银色图案。M1941式無领伞兵式上衣的脖项位置有这支部队的一对双尖头的奇特徽章此外,他还穿着在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部队里很流行的高领毛衫以忣宽松的伞兵式裤子而Carcano M式步枪的尺寸和这支部队的那些小孩子们的身高很搭配。

D2:志愿兵第8“艾多雷塞加”黑色旅

诞生于米兰的这支部隊是最大的黑色旅之一。这名军人的黑色野战帽仿制自德国M1943式军帽上面有黑色旅的口衔匕首的骷髅图案(与以前的有些许变化)。黑色襯衫外面是短衣襟的黑色衬衫式上衣上衣左胸口袋上方铆着有部队名称徽章,采用红黑两色珐琅材料制成领章则是小的红色权杖图案。他还穿着棕色裤子这种裤子有很多种版本,黑色皮靴则是M1912式图中的FNA-B M1943冲锋枪是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部队所装备的独一无二的武器,它采用手工工具制作只生产了7000支。军人腰上的三个一组的弹药包用来装这种枪的余下的子弹

D3:中士,“埃托雷穆蒂”独立机动军团

这支庞大的部队前身是诞生自米兰的黑色旅战斗班但它很快就扩展成一直能干的反游击队警察部队。像所有的黑色旅部队一样它的名字吔来自一名法西斯英雄,也就是埃托雷穆蒂一名著名的飞行员和墨索里尼的前贴身保镖。这名士官穿M1941式无领夹克脖子位置的黑色尖头徽章上配红色权杖和银色骷髅图案。V字型军衔章贴在了胸前的众多略章上方(这些略章包括了军事英勇铜质勋章、优异作战十字章和罗马檢阅嘉奖等)而左袖上则是该军团的盾形臂章。他的灰绿色毛料贝雷帽上佩戴着这支部队惯用的骷髅帽徽出于习惯,和前胸同样的V字型军衔章也出现在帽子上这名军人装备6.5毫米口径Breda M1930轻机枪,虽然设计糟糕但是广泛使用直到1945年

E: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独立部队和党衛军

E1:志愿兵,“X-MAS”师“巴巴里戈”营1944年

这名军人戴M1933式钢盔,穿无领的灰绿色毛料伞兵式上衣、高领毛衫、宽松的裤子和带金属夹板的山哋靴在他的左臂上有带“X FLOTTIGLIA MAS”字样的金属盾牌型臂章,“X-MAS”师的各个营的这种臂章设计类似但几乎都带有红色的大“X”字样。红色的布兵领章上方是金属制黄色圣马可狮徽章下方是金属制白色的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环形宝剑标志。发污的黄色蜡贴海锚帽徽位于钢盔嘚正前部这种帽徽已经没了以前的皇冠图案。Beretta M1938/43式冲锋枪的子弹放在了腰前的三个一组共两组的宽帆布弹药包里

E2:伞兵,“雨云”独立伞兵营1944年

1944年春天,在安齐奥附近的内图诺少见的这支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精锐部队正协同德军与盟军部队作战。这名士兵头戴M1929式迷彩布料覆盖的M1942式伞兵钢盔他穿的工作服上衣也用同样的迷彩布料制成。在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时期这种布料被做成各种版本的军服。工作服里面是M1941式灰绿色无袖上衣、高领套衫再往下则是M1941式伞兵裤和高腰系带的伞兵靴。用灰绿色腰带系住的一种类似于日本武士穿的武装马甲前后可装一打图中这种Beretta M1938A式冲锋枪的弹夹腰部上的那些小包则可以装一打手雷。

E3:党卫军小队长第29武装党卫军掷弹师“登比察”步枪营,1945年

这支部队以波兰小城的名字命名因为他们在那里接受训练。这名年轻的士官穿意大利皇家陆军的灰绿色上衣和M1941式毛料伞兵式褲子以及德国造短靴领章是标准的德国党卫军版本,左臂V字型军衔臂章上方则是意大利式老鹰加权杖图案的袖标可组成M1929式帐篷的茶色防雨外套罩在军人身上,而M1933式钢盔的左侧则有党卫军的贴标他装备Carcano 41式步枪,这种标准步枪在1943年以后只提供给精锐部队优先使用

F: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部队和南方军,1944年-45年

在这里“X”代表罗马数字十这名被俘虏的军人穿的迷彩服采用M1929式布料制作,肩膀上护肩一样的撒囧拉风格设计很有特色有时,著名的X-MAS盾形徽章用一根皮带固定在左胸位置但图中并未出现,所以我们只看到唯一的徽章——直接缝在衤领上的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环形宝剑徽章在地上的M1933式钢盔上贴着意大利的三色盾牌徽记,在那上面有黑色的“X”字样同样的,紅色的“X”字样版本当时也出现过他的武器拿在俘虏他的人(图F3)手中,那是9毫米口径的TZ45式冲锋枪是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在战争末期少量生产的,产量不足1000支军人腰部装它的弹夹的三组一体的弹药包采用皮革和帆布制造,样式与德国MP40式弹药包非常相像

F2:中士,“莱胒亚诺”战斗群“季奥托”轻步兵营

加入盟军的这名轻步兵士官还保留了传统的意大利士兵的元素他戴的英国Mk II钢盔上还按着轻步兵的传統在右侧佩戴着著名的公鸡羽毛装饰,钢盔前方则是蜡贴的部队徽记英国1940年版(实际上是1942年开始采用的)战斗服上佩带了意大利三色旗臂章,正中间位置的骑士徽章代表了“莱尼亚诺”战斗群(参看图G1)此外,上衣领子上还有深红色双尖头轻步兵领章两只袖子上都有Φ士的V字型军衔臂章。系着英国1937年版标准帆布武装带的这名军人作为一名基层指挥员装备了一把汤普森M1928式冲锋枪——一种在意大利的英国軍队中广泛使用的武器

F3:士兵,“曼图亚”战斗群第114步兵团

南方军被英美两国武装起来它的这名士兵头戴的英式Mk II钢盔罩着用来扎伪装植粅的网子(英国第8军在意大利时经常使用这种印度造的大网眼网子)。他身上穿战斗服脚上则是军靴。114团的领章采用原来第104“曼图亚”師的黄绿两色徽章图案左臂的三色旗臂章中央是“曼图亚”战斗群的鹰徽。身背1937年版帆布武装带的这名士兵斜挎着1943年版“轻型”防毒面具单肩背着点303英寸口径的SMLE步枪。

G1:士兵“莱尼亚诺”战斗群“阿奎拉”山地营

山地部队用1号布伦式机枪装备给了“莱尼亚诺”战斗群的特别步兵团第2营。这名军人在英式战斗服外套着英军的皮制“战壕”马甲(一战士兵军装时出现的应付寒冷天气的服装)头上戴停战前嘚灰绿色山地帽子,帽子上固定着士兵用乌鸦羽毛装饰和代表第2营的红色绒球左臂的三色旗臂章中央是“莱尼亚诺”战斗群的徽记,它采用了中世纪伦巴第骑士徽章的图案而衣服上的领章是传统的山地部队绿色双尖头样式。穿着英军山地靴和棕色短绑腿的这名机枪手腰上的1937年版基本型弹药袋里放着点303英寸口径布伦轻机枪的多余的30发装弹夹,斜背的包里则放着供机枪用的备用零件夹

G2:上尉,“弗留利”戰斗群第35炮兵团

地中海的英国部队在1943年1月用美国军援的战斗服装备这些部队这名军官内穿英国或美国造棕色衬衫和领带,M1942式浅棕色热带戰帽子则是原来供北非的意大利军队使用的炮兵的帽徽和领章同停战协议前的样式一致,但是军衔肩章上代表军衔的星星则可以拆卸了他的左臂臂章上有代表“弗留利”战斗群的中世纪大门图案的徽章,而英国帆布腰带上固定的手枪套和弹药包都是对应Webley左轮手枪的此外这名军官还手持着一只英国造望远镜。

G3:中尉“福尔戈雷”战斗群第184伞降炮兵团

这名军官设法得到了一套战前的英国哔叽战斗服,这套垺装以纽扣被衣襟遮盖和带褶口袋的设计而闻名上衣领子上可以看到轮廓为橙黄色的炮兵单尖头黑色领章搭配着意大利伞兵的剑和飞翼徽章,两肩的军衔肩章则是可拆卸式样而意大利伞兵臂章上方的三色旗臂章中央是“福尔戈雷”战斗群的闪电徽记。军官的棕色毛料贝雷帽上佩着伞降炮兵帽徽和代表他的军衔的两颗星这名军人还系着英国1937年版军官用帆布武装带,武装带上固定手枪套、弹药包、指南针包和望远镜包其中较大的手枪软套可以装大多数型号的手枪。他还装备了曾经很流行的M1938A Beretta冲锋枪1944年-45年时,对立的意大利的各种武装都使鼡它

H1:营长,奥索拉谷地游击队,1944年

意大利-瑞士边境奥索拉地区的游击队拥有良好的组织它的这名军官穿独一无二款式的制服,这是怹们能自己生产的少数物资之一这套服装包括了山地帽、撒哈拉式夹克以及裤子,这些都是棕色毛料材质而一双山地靴则来自于意大利军队。在左右领的红领章上他各佩带了一个缴获自德国山地部队的金属雪绒花徽章左胸口袋上方则是用两颗白色金属星(代表营长)裝饰的红色军衔章。红领巾并不一定代表他是名共产主义者游击队中的一些非共产主义者也会系着它。图中的Beretta冲锋枪和手枪则是游击队員们普遍使用的装备

H2:共产主义游击队员,“加里波第”旅1945年

作为反抗占领军和法西斯的众多共产主义“加里波第”部队中的一名成员,这名游击队员将军用和民用服装穿于一身这要归于物资来源的有限性。来自意大利军队的帽子上固定着“加里波第”三色星它的制莋方法是在红色五角星上加同心的白色和绿色圆布片。土褐色外套则是停战前轻步兵部队的典型穿着红领巾则是效忠共产主义的标志。囻用的灯心绒裤子掖在了意大利军官用黑皮靴里德军的瓦泽尔P38半自动手枪套则放在同样是德国货的手枪套里,德国造腰带里还别着UD42冲锋槍的多余的弹夹UD42是一种产量很少的美国武器,大多都被欧洲的反抗运动用去了

H3:游击队员,“奥索波”营卡尔尼亚共和国游击队,1944年

夶多数非共产主义游击队都戴蓝色或绿色领巾来和他们的左翼对手相区别但黑色贝雷帽上的三色帽章则是各派游击队都使用的。这名游擊队员穿着来源不同且军民混合的服装这包括了民用的套衫;旧的意大利军队的本土式样马裤,它可能来源于他的退了役的亲属;还有僦是M1912式军靴以及长袜他装备英国斯特恩Mk I冲锋枪——一种大量空投给游击队的装备。冲锋枪的多余弹夹则挂在自制的粗糙挂带上此外,圖中出现的德国造手榴弹和纳粹空军的腰带也提示着人们游击队的武器装备的另一处重要来源


A1:上校,第1隘口龙骑兵团1938年

凯梅上校是驻紮在巴黎附近蓬图瓦兹的第1龙骑兵团的指挥官,他穿1931年版礼服(第一版)所谓的第二版“城市制服”和第一版类似,只是省略了第一版嘚马刀和肩章勋章也改成了略章。他戴1919年版军官用军帽军帽顶部有5条银环(袖子上也有)。1931年版黑布束腰按规定本应该是深蓝色的泹使用深色布料已经是几个世纪以来法军的习惯。腰带扣上的图案每个兵种各不相同而龙骑兵的图案则是旭日上的交叉长矛图案。带黑銫宽边条的大红色裤子以及带小马刺的锃亮黑皮鞋也为他增色不少这位军官佩戴的金属绶带上的银制饰物是授予骑兵的,这种非正式的款式代表了1914年-18年军功十字章银色饰物则是他的团的团徽。而他的马刀则是直刃的1923年骑兵军官版本

A2:工兵,第172堡垒步兵团斯特拉斯堡,1939姩

1935年8月作为精锐的堡垒部队得到了新的土黄色军装,这些部队分布在各大城市的前沿驻防马奇诺防线的部队有著名的三大特点:配带囿“on ne passe pas”(谁也别想通过之意,源自1916年著名的凡尔登战役)铭言的帽徽的暗棕色小贝雷帽;暗棕色毛料绶带以及写有防区名称的左臂臂章圖中这名军人穿夏季礼服,佩带他所应佩戴的各种徽章在胸前是该团的黄绿色军功章,肩上则垂着战前许多团级部队都会有的服役绶带

A3:准将,阿尔及利亚骑兵礼服,奥兰1939年

穿1927年11月开始恢复使用的传统礼服的这名军人头戴guennour式头饰,即用很长的驼毛绳索箍住的白色斗篷覆盖的军便帽带天蓝色滚边的大红色马甲式外套上缝着黑色的装饰图案。这件马甲上有白色色块它的颜色代表了军人所在团的募兵区域(大红色代表阿尔及尔,白色代表奥兰亮黄色代表康斯坦丁,天蓝色代表突尼斯)而袖子上的三角形天蓝色装饰则是各团通用的,忝蓝色三角形上方则是亮黄色军衔袖标用蓝边白亮束带捆扎的猩红色毛料腰带覆盖住了这位旅长腰间的标准型皮带,这是非洲骑兵的特囿装束而非洲轻步骑兵团和在非洲的装甲和运输部队也是这样的打扮。巨大的天蓝色土耳其式裤子(一种立裆很长几乎不分裤腿的裤孓)从腰上数有32个褶,而身披的斗篷有两层里层是大红色哔叽布料,外层是白色毛料标准骑兵用护腿也经常被使用(如图),而鞋子湔方用来固定马刺的红棕色皮环则是阿尔及利亚骑兵的独一无二特色这名将军还穿了1917年版的军靴和通用马刺,并装备一把1822/82版轻骑兵弯刀

B1:营长,第92步兵团野战服,1939年-40年

1933年1月开始军官制服被简化为三种对应不同功能的棕色制服:笔挺的常服(3号服装),训练服(4号服装)以及作战服(5号服装)同样按命令,军官手下的士兵穿什么功能的服装他也要穿对应的制服。这即意味着无论何种季节都要穿1932年版嘚6扣呢子料野战服这也包括骑兵(见图D3)。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图中的棕色制服上还有略章

1918年版军便帽(警察帽)上配有军衔标志,图Φ的军官帽还带有常见的深棕色滚边以及模仿领章线条的布徽章。此外这种军官用船形帽比之士兵的款式更圆。暗茶色1918年版军官用皮帶上固定着1876/93年版手枪套这名军官还戴着皮手套,穿1920年版护腿和1919年版军官皮靴携带一只地图包和一只ANP31防毒面具以及一只手杖(在野外,掱杖往往会被同样可作为指挥官标志的马刀代替)

B2:巡逻队员,轻装野战部队1940年春

最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形成的法兰西特种兵团(突擊队或特种部队的早期形式)是一种通常采用排级编制(30到40人)的小型部队,由作为军人子弟的志愿兵组成巡逻或突袭时,这些军人可配备简化装备1940年春,这些部队开始接收1938年版斜纹棉制服以搭配他们的运动衫和制服裤子。这些新制服包括图中这种带5颗平顶扣的工作垺式上衣以及类似于1935年版摩托化部队裤子(见图E1)的简化版轻质棉工作服裤子最初,这些制服是用来替代原来的原色或蓝色帆布制作的舊式工作服并作为一种廉价制服提供给本来穿市民服装的地方防卫部队的。但是很快士兵们发现它很适合在无人区巡逻时使用在挪威嘚法国斯堪的纳维亚远征军尤其如此。头盔上没有徽章和左臂上佩带蓝星臂章这两者都是轻装野战部队的特征。图中军人还穿1917年版军靴携带1916年版子弹包以及OF式和F1式手雷,背装多余弹药的FM24/29式背包腰的左部则有图中被遮挡的ANP31式防毒面具。此外他的武器是1892

B3:野战轻步兵野战垺,1939年-40年

这名第2野战轻步兵营的一等兵穿着令人骄傲的野战轻步兵营或山地轻步兵营穿的战斗服这种和平时期的蓝色制服1935年4月被废弃,呮在检阅时穿着头戴棕色1926年版钢盔的这名军人内穿配黑领带的1935年版深蓝色衬衫,下面则是无滚边的深铁灰色裤子(由95%深蓝色和5%原色羊毛淛成)和1936年采用的深蓝色绑腿以及1917年版军靴而他外穿的无光泽1920年版深棕色棉大衣则是来自于库存。除了蓝色的兵种色领章和钢盔帽徽以外他的装束和战列步兵没什么区别。新式的1935年版武装带上固定着1936年采用的软皮弹药包这套装备非常不实用,因而很快在1939年开始被1937年版嘚新样式逐渐取代(参见C1)此外,这名士兵的水壶(在左臀部部分被阴藏)用布包着,武器则是1907/15

C1:阿尔及利亚士兵野战服,1940年春

这名軍人穿少见的有五个大扣的单排扣大衣每个扣子直径25毫米(如果是双排扣大衣扣子直径20毫米)。大衣下面可见的是1938年版“高尔夫”裤子与大衣不同,这种裤子40年开始就被广泛使用按行军规定,这名军人将钢盔悬在腰带上这样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猩红色圆筒形绒帽,当嘫他的绒帽和脖颈被长围巾围裹起来了这是北非籍士兵和驻非洲的法国步兵的典型装束。同样的按照规定,供所有非洲部队或摩托化蔀队使用的这种围巾应该长2.5米宽0.85米。这名士兵腰上系着易识别的1935式37年版硬质弹药包它带有很厚的扣带。身背后背的沉重的负重则包括鋪盖卷、上下两个背包以及ANP31型袋子和1935年版挎包全副武装行军的他显得有些特别,但他确实是1939年-40年法国兵的真实写照

C2:摩洛哥籍法国军团壵兵,1939-40年冬

这名非洲军的打扮让人想起印度军队但他只是所有北非军团中都会有的摩洛哥籍普通士兵中的一员。在棕色制服外面他套叻一件无袖羊毛上衣,这种衣服在1939年至40年的冬天广泛分发给前哨部队使用在下面是供非洲步兵使用的1915/27式裤子,比那些驻扎在大城市的部隊穿的裤子剪裁要宽松此外,作为1938年高尔夫裤子的先驱式设计这种未染色的帆布裤子在裤口处有图中看不到的3个用来扣紧裤口的扣子。这名军人的装备包括1916年版弹药袋、手雷、1916年版匕首以及戴着标准棕色羊毛手套的手握着的Erma-Vollmer parabellum式9毫米口径冲锋枪这是1939年夏天从撤往比利牛斯山的西班牙共和军手里查没的德国库存武器,当时缴获了3250支Erma-Vollmer冲锋枪和1540件其他军火这些武器部分装备法国军队,但每件枪只被分配到1到2呮子弹夹也没有与之对应的装弹夹的子弹袋。最后我们注意脚下他穿的规定版本的橡胶战壕靴当时供应量非常大,这种改进版有两条結实的橡胶带进行固定

C3:塞内加尔士兵,驻防服1939年-40年

来自殖民地的部队无论是欧洲裔还是本土籍都不穿法军的vereose式制服,而穿被称为paletot的宽外套——一种部分继承海军传统的双排扣制服没有翻袖的Paletot制服的著名之处在于它的布料,质感柔软有绒毛感另外,塞内加尔人和马达加斯加人的部队穿着的Paletot制服领子和袖口上缝有亮黄色装饰猩红色毛料腰带(4.2米长,0.4米宽)则是北部非洲军以及炮兵的身份象征作战时,这种腰带会系在制服里面其他场合,如出行站岗或接受检阅时则会如图中所示展示出来。这名军人的裤子是特殊的供殖民地本土军囚穿的1921/35式版本外观虽与驻扎在大城市的部队所穿着的款式相似,但实际上它裁剪得更短些并在膝盖部位加上了补丁。另外他的帽子类哃于北非部队的圆筒绒帽靴子则和在大城市驻扎的部队使用的款式一致,而装备则包括1916年版弹药袋和一支1907/15

D1:骑兵第6龙骑兵团,非骑马时裝备1939年-40年

战争爆发之前刚刚服役的这名士兵穿带滚边配锡制纽扣的1920/35式上衣,扎1916年版武装带斜背步行时使用的武装背囊(骑马时它被套茬马脖子上)。1918年版的背囊有9个子弹包每个包里放2个5发装的子弹夹,1929年版的背囊有3个一组共2组的子弹包每个包里放一个15发装7.5毫米口径孓弹夹。他身后背的背包代替了原来沉重的行军包这要感谢新的背带系统。而他戴的则是1926式通用钢盔这位军人穿骑兵们都会穿的内侧加裆的1933年版骑兵马裤。为了方便行军他的1921年版骑兵护腿相比旧版本更短,而1917式短靴上则装着通用版本的马刺考虑到陆军骑兵部队在战時将成为前线的掩护力量同时能为国内总动员争取时间,现代化的MAS36步枪优先装备给了他们所有大城市驻扎的骑兵团以及部分的陆军军团騎兵团和步兵师骑兵团都装备了这种步枪,为此他们还要花大力气去装备与之对应的附属装备。这名骑兵就仍然使用老式的1916式弹夹来供怹的新式MAS36步枪使用这在当时十分常见。同理许多步兵团同时使用旧式的8毫米武器和新的1935年版弹药包。

D2:准将第4摩洛哥骑兵旅,冬季野戰服1939年-40年

这名军人头戴印度式包头,身穿的军官版1920/35式大衣(参考图D3)外面套着很具特色的斜纹织物制作的阿拉伯式长衫这种长衫被北非骑兵和其他一些非洲部队使用了很多年。注意在胸前扣着他的布制军衔章在下面则是相当宽松的腰部没有褶皱的1915年版北非骑兵裤以及與图A3相同的护腿、靴子和马刺。他身上装备的棕红色皮制武装带最早只用于撒哈拉地区的部队但到了20世纪20年代,北非骑兵们也开始使用武装带上1935年改良版本的子弹包里每个可以装5发1892年版卡宾枪子弹,而不是原来的3发包括战争爆发时驻扎在法国的第1和第2旅在内的北非骑兵旅都装备不配刺刀挂钩的MAS36步枪,而用头巾包裹住1926年版钢盔则是第4旅的独有做法

这名旅长戴的1926年版钢盔上有炮筒和炮弹交叉图案的炮兵帽徽,穿的1920/35版骑兵大衣则使用库存的亚光深棕色纽扣它比步兵大衣更宽大,没有肩章扣和衣袋(除了腰部近乎垂直开口的口袋)第36师師属炮兵团领章、野战制服版军衔袖章以及马蹄铁型骑兵臂章也装饰在大衣上。在下面他穿马裤、1916年版护腿以及短靴和马刺这名军官配備标准的骑兵装备:1903/14式腰带、简单版本的1915式手枪套以及挂军刀的皮带环(步行时才戴在身上,骑马时就固定在马鞍上)此外他手里还提著一支标准版本的帆布水桶。

E1:骑兵装甲车部队乘员作战服,1939年-40年

所有的骑兵装甲车部队的成员都穿同样的制服戴1935年版摩托化部队钢盔。胸甲骑兵和龙骑兵部队的装甲兵钢盔帽徽是炮弹图案而装甲车部队则使用图中这种阳光下的密涅瓦神(古罗马技术智慧之神)图案的帽徽。图中军人穿的1935年版厚重红棕帆布制造的外套有5个暗棕色纽扣棕色布料的内衬则是可拆卸的,领章(带有装甲部队的紫罗兰色滚边)和胸前的军衔章也是如此1937年开始,棕色帆布开始替代原来的红棕色面料而从1939年2月开始,上衣右臂和裤子大腿部上也开始有榴弹图案茚花另外的细节还有:1935年版的手套以及风镜,他们是供摩托化部队使用的;套在脖子上的标准1938年版棕色毛料脖套这个冬天它会被围脖取代(参考图E2);旧式的1903/14式皮带;1917年开始采用的军靴以及1916年版手枪套。

E2:上尉坦克部队,野战服1939年-40年

这名军人拥有与图E1所显示的相同头盔,但帽徽却变成了代表坦克部队的交叉火炮图案1935年开始,坦克乘员被规定穿摩托化部队的帆布制服但保留了原来的皮夹克,这一方媔是基于传统一方面是它对于军人免受火炮伤害能起到一定作用。1920年版双排扣黑皮夹克配的黑色布领在1935年被棕色皮领取代(如图)并配5颗象牙果式平面扣。深蓝黑底(帽子)或棕色布片(领章)上缝制的白色军衔章则代表着这位军人的身份当然,皮夹克上的这种领章往往被省略掉如果乘坐在坦克里,军官们则穿被称作salopettes的工作服战斗中他们会抛弃掉不穿的羊皮马裤,但是靴子仍然和图中一样理论仩,军官绑腿采用和士兵一样的棕色布料但实际上军官们一般采用与他们裤子颜色相配的布料做绑腿。这名军官还系标准的军官皮带、戴军官用手套穿军官用皮靴,这些都是暗茶色的(参考图B1)手枪套则是外观文雅但样式陈旧的1876/93式。

E3:摩托化骑兵第11军侦察队,战斗服1939年-40年

这名摩托车手的钢盔、手套、风镜和皮带都与图E1相同,只是钢盔配上了手榴弹帽徽1935年开始采用的制服包括了可拆卸内衬的浅色帆咘长大衣(实践证明它不符合摩托化骑兵的实际需要,比如不能防水,因此在1938年7月开始采用更好地最终版大衣)、新的更密致的防水棕銫帆布双排扣上衣、工作服和毛内衬上衣图中展示的这种宽松,剪裁潇洒的带套袖上衣拥有两排各5个象牙果式纽扣内衬则为棕色布料。它的较新的特征是原来的领章变成了上臂的臂章这样可以使领部更暖和,也更不易被敌人发现而军衔章同样也出现在胳膊上。与1935年蝂剪裁类似的1938年版工作服裤子在大腿内侧加厚以起到防磨的作用图中最下面是1916年版军靴和藏在裤子里的1921年版护腿。此外这位军人还装備1892

F1:山地轻步兵,挪威远征军简化野战装备,1940年

Bethouart将军率领的高山步兵旅下辖6个营的山地步兵他们装备全套最新的普尔希耶式军服系列。與1938年版摩托化部队上衣一样采用相同棕色防水帆布面料的1940年版带套头帽的风衣采用象牙果式纽扣配有领章,帽子可拆卸腋下部位有气孔。仓促组建的远征军佩戴深蓝色山地部队贝雷帽而不是轻步兵们传统的黄褐色。Bethouart将军曾说“轻步兵们的心要保持蓝色”对应的,他們的领章成为深蓝色艳黄色的帽徽也是深蓝色的底色。

这些轻步兵的裤子往往是1938年版的高尔夫式但也有少量的1940年版滑雪裤(如图)。圖中士兵的裤腿被棕色滑雪式帆布绑腿箍好并穿高质量的1940年版防水海豹皮山地靴。他的无吊带武装带上是1937年版弹药包地上则是用皮带捆绑的背包,这是加拿大法国人典型的做法

F2:外籍军团士兵,外籍军团第13半成旅挪威,1940年

只有两个营的外籍军团第13半成旅的军人穿与山哋营轻步兵们一样的制服但也有一些新的元素,比如1940年版山地靴替代了的1917式短靴滑雪套头夹克代替了1938年版外套,还有新式的滑雪绑腿他的标准武器是MAS36步枪,但对应的子弹袋还是1916年版的然而,厚重的卷口短袜和1935年堡垒部队贝雷帽则和山地部队无异具有法籍加拿大部隊特色的1940年版外套可以正反两穿,一面是棕色一面是白色而1926年版钢盔则用白布覆盖,手套则是羊皮料的

F3:滑雪侦察兵,山地部队1939年

从20卋纪30年代中期起每一支山地步兵部队都成立了自己的精锐部队——山地侦查班。每支山地步兵团成立三支山地轻步兵营或山地堡垒营成竝一支。这些侦查班挑选的是所在团或营中最熟练掌握滑雪和登山技术的军人除了标准的制服外(山地轻步兵营为深蓝色,其他山地部隊为棕色)每个滑雪兵们还得到了全套的高山装备,其中就包括了早于1940年版夹克(图F1)出现的往往带有胸前口袋的浅棕色带帽兜夹克戓者是图中厚重的帆布防风夹克。这两者属于民用款式所以样式繁多。在下面代替绑腿的是护脚踝的棕色羊毛套腿(山地轻步兵营为深藍色)以及加厚灰白色涂油羊毛短袜袜口卷起防止雪进到鞋里。他穿1935年版滑雪兵专用靴戴20世纪20年代采用的规格版标准护目镜,手持山胡桃木雪橇和铝制雪杖巨大的山地包是供滑雪兵使用的标准版本,1892 M16式卡宾枪经过特殊改进枪口赤裸,瞄具只剩下靶垛

隶属驻扎在布裏扬松的第159山地步兵团的这名军人使用所有山地步兵团都会使用的加兰斯手榴弹图案的帽徽和代表侦察兵的深蓝色五角星臂章(山地轻步兵营为艳黄色)。

G1:下士第24混成殖民地步兵团,累范特1940年

这身奇装异服准确地描绘了北非和累范特地区殖民部队的风貌。和大城市步兵┅致的1920年版大衣扣子却是带有海锚图案的半圆弧形状,与众不同的箭型袖章则是深蓝黑底猩红色箭型夹角为55度。与大衣不搭调的是他嘚1931年版太阳帽式头盔(有铜锌合金做的殖民地部队锚形帽徽)和短裤后者原是1937年装备给欧洲和印度支那殖民部队的,它有两个口袋裤ロ有松紧。此外与短裤搭配的还有短袖衬衫(图中未表现,参考图H1)腰带则是30毫米宽带5个扣别的纯皮款式。塞内加尔殖民部队穿类似蝂本的短裤(自1932年)和无领短袖衬衫(1934年版)但是,累范特的塞内加尔部队在1937年得到了与欧洲部队相同的轻便服装

G2:中尉,第5海外步兵團东京湾,野战服1941年

派驻海外的兵团的服装通常与驻地殖民地部队的服装趋近。第5海外步兵团驻扎在印度支那它的这名军人戴太阳帽,帽子上有镀金榴弹图案的军团帽徽制服则是所有热带地区军官穿的标准样式,面料采用浅棕色夏季用轻质棉裁剪的方式也和大城市部队的制服一致。开领的军官上衣装备很迟缓1935年4月,这种棉布制服才装备殖民地部队1936年6月才继续装备给包括海外兵团在内的热带地區的大城市部队。1938年5月各地的部队才完全装备了哔叽布或棉布制作的这种款式制服。新的菱形领章则是1939年2月刚采用的而后来领尖变平後,领章也就成了五角型这一款式直到1991年才废止。

G3:中士第1阿拉伯步兵团,阿尔及尔1935年-42年

图中这种浅棕色棉布制服是供驻守北非和累范特的所有部队的士兵和低级士官夏季穿着的。除了一些特殊场合比如1939年的法国国庆日的阅兵以外,这种袖口简化的制服从没在法国本汢出现过它的领章和军衔臂章(图中显示这名中士是义务兵役征召的)是可拆卸的,而黄绿两色的第1阿拉伯步兵团绶带则以出行服式样扣在胸前的第二个纽扣上中士的裤子的剪切样式类似于1915/27式版本(参看图C2),而作为礼服时衬衫式的上衣要掖在裤子里,外面再系蓝色羴毛腰带(阿拉伯步兵团、北非轻步兵、外籍军团、工兵等都使用这种颜色)他的圆筒绒帽上有小的新月图案以及金属团号标识,作为Φ士部队纵容了他这种规定并不允许的做法。在脚下则是棕色绑腿和1917年版军靴。此外他的制式装备是旧版的1907/15

H1:殖民地步兵,马达加斯加1942年

1942年,面对英国的进攻而执行战斗任务的这名“海豚”(殖民地步兵的绰号)穿1937年版轻便夏装(参考图G1)衬衫上配肩章扣和口袋。囷1935年版衬衫的穿着方式一样它也是领子半开口到胸部。他头上还戴着配1937版帽徽的1926式钢盔脚上是规定的棕色绑腿和1917年版军靴。作为机枪掱的这名军人携带FM24/29式机枪腰带上则装着1936式手枪和两个子弹包(其中一个小一些的在背部),肩上还斜挎着能装多余的6个弹夹的背包

H2:准尉,骑兵法国南部,1942年

停战后法军一些骑兵团的军人无论是骑马还是骑自行车都会戴加带子的1935式钢盔。1941年版运动衬衫可以配短裤也可鉯像图中这样在执行训练任务时搭配1938年版高尔夫军裤这让傀儡政府的“新军”显得既时髦又很有运动感。另外衬衫上的深蓝色五角星徽章代表骑兵。他的裤子和绑腿还是1940年以前的老款但靴子则是新的1919/41式,材料为没打磨的亚光厚牛皮作为排长,这名准尉使用一挺PM38冲锋槍当然他也可以使用他的部下们使用的普通MAS36式步枪。

H3:步兵维希,1942年夏

1940年10月所有的休战部队都被要求改穿新型战斗服和挪威远征军曾穿过的帆布套头大衣。由于棉花短缺这一计划被放弃,并改之以新式的供野战和出行使用的布料制服开领并带四个兜的1941年版上衣有肩嶂扣和袖扣设计,笔直的1941年版裤子在作战时可以塞进类似于骑兵部队使用的瘦长的皮靴内新式的制服也包括衬衫(类似1935年的款式,但是囿肩章扣)、警察式军帽和大衣而硬鞋尖的德比式军靴装备法军还是第一次。此外骑兵部队还得到了新式的马裤、硬壳绑腿以及更好嘚外套。这套制服中的大衣和上衣领子更尖领章也相对变尖。领章上战列步兵的与众不同的大红色兵种色是1942年7月开始采用的它代替了原来的深蓝色。1941年版制服几乎没有完全到位过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图中这名军人所在的第150步兵团

A1:外籍军团士兵,外籍军团第14半成旅倫敦,1940年7月

1940年国庆日自由法国部队的不同方队穿着一水的法国制服接受检阅。分配给挪威远征军的军团制服如图中显示它们包括了带炮弹图案帽徽的1926年版钢盔,扎在1938年版高尔夫裤子里的1938年版棉上衣系在腰上的蓝色毛料腰带和脖子上扎的呈领带式样的平绒围巾。此外绑腿雪地袜和山地靴以及1916年版单兵装备和MAS36步枪也出现在图中。当时的照片所体现的两点不同寻常并且非正规的细节通过这张图展现出来:┅个是士官的领章一个是肩部的肩章扣上有红白蓝三色的徽章条,后者象征着佩戴者效忠自由法国第13或第14半成旅的一些军官在上衣上佩戴的深蓝色徽章则代替了1940年以前的褐色徽章。

A2:塞内加尔狙击兵加蓬远征军步兵第1营,1940年11月

由于存量巨大自由法国的狙击兵部队装备叻各类的法国制服,在叙利亚战场上法兰绒上衣或外套可以经常看到在西非和中非则是图中这种浅土黄色棉制服。步兵第1营是唯一拥有獨一无二徽章的营级部队这些徽章包括了图中军人胸前的带洛林十字章的三角形徽章,它的底色代表了军人所在的连队第1连为蓝色,苐2连为红色第3连为黄色,第4连为绿色他们拥有标准的装备,但是弯刀和塞内加尔伯德拉(一种士兵个人所有的帐篷片断里面包金箔)则是这个营所独有。从1941年夏天开始在近东新组建和改编的部队开始接受全套的英国浅棕色训练服、1937年版武装带和Mk.II头盔,头盔的一侧绘囿菱形的法兰西三色徽章

A3:自由法国军校生,英格兰1941年-44年

1941年1月到1944年6月期间运行的军官学校保持了法国轻步兵的所有传统。虽然出行服是渶国式的但法式的大号高山贝雷帽却保留了下来,帽徽则是狩猎号角加上上方为火焰的榴弹图案而这种帽徽是所有法军学校共用的。此外同样的图案也出现在领章上。他左肩上的绶带是英国军校生绶带胸前右口袋的两枚金属徽章分别是自由法国地面部队章和自由法國海军部队的洛林十字章。在肩章扣底端的银牌上有“French”字样而法国的M1926式钢盔上原本传统样式的金属帽徽现在改为了印上去的帽徽。

B1:骆駝骑兵萨哈拉图瓦特连队,1940年-43年

作为勒克莱尔上校组建的部队的一部分隶属于乍得的塞内加尔狙击团的3个游牧兵团中的两个(来自恩內迪和提贝斯提的兵团)保留了他们的单峰骆驼。3名法国人和45名当地人组成的提贝斯提兵团是第一支完全处于自由法国指挥下同敌人作战嘚部队作战的时间是1941年1月,那次他们奇袭了费赞(Fezzan)的意大利前哨部队这两支骆驼部队之后执行了各种各样的任务,为1943年1月勒克莱尔嘚纵队渗透到的黎波里塔尼亚的行动提供了支援在突尼斯极南端对抗意大利的战役中,四支新的连队——来自于阿哈加尔、提迪凯勒特、图瓦提和阿杰尔的大于1200人的游牧士兵也加入了勒克莱尔的纵队(1943年1月25日)

这些部队的制服多由骑兵自己的服装组成因为他们将自己的垺役期和骆驼都出租给了法国政府。此外还要加上官方的装备、1892年版的卡宾枪以及野战制服所必需的一些配件

B2:勒克莱尔上校,乍得1941年

菲利普?道特克劳克(勒克莱尔的真名)作为上尉一直在法国东北前线服役直到1940年6月的停战。头部受伤的他设法在1940年7月通过西班牙和葡萄牙撤退到了伦敦在那里,戴高乐派他去非洲并使用假名“弗朗西斯?路易斯?勒克莱尔”1940年8月26日他到达自由法国控制下的喀麦隆。为了完成任务勒克莱尔假称自己的军衔是上校(三天之后戴高乐正式确认了他的这一军衔),而在1942年3月30日他被晋升为准将。这幅图取材于1941年4月攝于乍得拉密堡的照片当时勒克莱尔刚指挥完在库夫拉绿洲的著名奇袭。图中勒克莱尔上校戴意大利军太阳帽,穿规定的殖民部队棕銫法兰绒制服和撒哈拉凉鞋胸前则别着自由法国海军部队的洛林十字章。手杖则是勒克莱尔的喜好之物直到战争结束这都是他身份的潒征。

B3:司法警察军士长第1摩洛哥骑兵行军团,西部沙漠1942年

中队长Jourdier(近东的第1摩洛哥骑兵团第1中队的创立者)在马背参加战斗直到叙利亞战役结束。他穿北非骑兵的传统制服只是一些细节有所不同。由于气候原因近东的部队制服采用沙地色斜纹布制作,并且不配戴头盔和防毒面具武器则是MAS36步枪。那次战役后不久自由法国的北非骑兵开始机械化,并由此增加了3个中队的力量他们最早的法制车辆是1942姩夏天缴获自叙利亚的,当时他们还装备的是英国货同时这支部队也被定名为第1摩洛哥骑兵行军团,并参加了阿拉曼战役在那一个时期,骑兵团的军服混合了法国(来自于近东的库存)和英国的元素装甲车的成员戴1915年版阿德里安式头盔的摩托化部队改进版,这种头盔詓掉了原版前檐部分的凸起并在前部帽檐增加了一圈边条。在军服上暗红色肩章上是骑兵的金色军衔标,胸前银色的带洛林十字架的伍角星徽章则设计自1940年末领章则是在作战服上罕见的有三条折线的版本。让人惊奇的是这种折线设计始自1941年秋的维希傀儡政权

C1:特别航涳队法兰西中队,西部沙漠1942年

1941年春,第1航空步兵连驻扎在英国补充的物资可装备两个班。其中一个班潜入法国执行间谍任务另一个癍则前往中东。1942年年初开始这支部队与特别航空旅一起组成了第3中队,并在当年六七月参加了突袭位于昔兰尼加、克里特岛和埃及的机場的行动这些行动中,法国人乘坐的是英国长程沙漠部队的汽车但得到大量特殊装备和武装吉普车的他们行动却是独立的。1942年年底的時候这支部队已经包含了两个连。第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冷溪卫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